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摘要: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糖尿病足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但当前我国糖尿病足患者普遍存在对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欠缺、不重视护理等问题,导致总体护理效果不理想。与此同时,又因为糖尿病足病程漫长,恢复慢,仅靠单一的护理方法很难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所以需要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手段。当前我国学者们针对糖尿病足护理工作开展了大量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入手,取得了不同的研究结果,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出了糖尿病足护理的一些方案措施,希望能够对患者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糖尿病足;现状;护理手段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是在糖尿病外围血管和神经病变过程中,因为深层组织被破坏、足外伤、溃疡或者感染等而出现的下肢病变现象。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足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在总体糖尿病患者中,该并发症的发病率高达4%-10%。尤其是当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等的不断改变,糖尿病足患者的发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1]报告显示糖尿病在我国已从少见病变成流行病,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死亡率更高达22%。柯运研究中报道仅2/3的糖尿病足患者经医治后创面能够完全愈合,据估计,20%~30%的患者最终进行了截肢。[2]而且糖尿病足患者知识缺乏、血糖控制不佳,难以按照医嘱继续用药,未重视饮食等是导致其无法快速康复的重要原因[3]。目前我国接受正规临床护理和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比例数仍较低,而就诊延迟时间超过一周的患者就有百分之七十,甚至还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足部症状后进行了自我处理,增高了感染风险,加快病情恶化,甚至带来了截肢的危险,延误了疾病最佳临床治疗时间。因此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规范性的足部基础知识和自我护理行为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本文将从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1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

糖尿病是一种周期漫长的消耗性疾病,需要做到正确的足部护理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通常情况下,糖尿病足是由于长时间的血糖增高及下肢神经和血管损伤,而出现下肢溃疡现象,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治疗而形成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如果无法得到科学护理和治疗,会对患者后续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及时的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来防止病情加重[5]。但是当前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糖尿病足护理的系统体系,但是在实际护理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有患者对护理的认识不足、掌握的护理专业化技能较少、重视度不够等,这都影响到了护理的效果。

王宵宵在研究中[6]提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所以要想预防和控制这种并发症,就需要对血糖做好控制,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根据患者个人饮食习惯制定相应方案。②对入院时血糖控制不良患者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和降糖药控制血糖,并监测空腹及餐后2h的血糖值来控制血糖。③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④改善外周循环治疗,丹参、川嗪、灯盏花素等静脉用药。对于下肢缺血严重,系统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则可以采用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2020)[7]提出的血管重建手术:第一,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段,可以作为首选。第二,下肢动脉旁路移植,一般使用方法有膝上旁路和膝下旁路等,手术方式根据术者经验及患者血管条件而定。第三,血管新生疗法。第四,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均要重视围术期的处理:抗凝治疗、常规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和扩血管药物、降纤治疗、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但是很多患者都不重视预防和管理,不能对血糖进行科学控制,且在饮食上不注重,不能确保饮食的清淡,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糖尿病足预防面临较大的问题。

王瑞英研究显示[8],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好,在糖尿病患者未出现足部症状前加强临床护理,可以降低截肢风险,预防糖尿病足。但是受到专业化知识欠缺的影响,很多患者都不重视临床护理干预,不能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配合,影响到了护理的效果。

在王世娇等人[9]的研究中提到的常规护理要做到有效的足部保护,首先要每天用40℃以下的温水洗脚10~15分钟,涂抹润滑乳液对足部进行按摩;其次在明亮处检查足部及脚掌;再者糖尿病足的患者在足部运动治疗期间可以适当的进行锻炼;最后糖尿

病足患者应该选择合适的鞋袜,穿宽松的鞋子,鞋内平整光滑无异物,保持足部卫生,正确修剪趾甲,预防烫伤。然而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对足部护理的知识缺乏,不够重视,对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知识整体认知偏差。

诸安蓉等人[10]的研究结果显示,由Toobert DJ 编制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量表中总分最高分为34,最低分为8,落差较大,这与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条件、病程、经济条件以及接受健康教育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在每天穿鞋前检查鞋内,但是却认为自己双足无不适感就不进行检查;另一方面,糖尿病足部护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行为,短期内无法获益,许多患者往往无法坚持。

刘丽萍等人的研究结果[11]与诸安荣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她认为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不了解该如何选择正确的鞋型,泡脚及皮肤干燥时不断的揉搓双脚,增加了皮肤溃烂的风险,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更重视足部修剪和检查,忽略了日常护理知识的健康宣教,导致糖尿病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了解程度不够,所以护理人员在为其检测足部及危险因素期间,应该加强足部基本护理知识的教育,从而使其保持良好的足部自我护理行为。

还有研究[12]选取了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内容包括:用药知识说明、自我护理能力培养、负性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医疗知识的掌握水平及血糖指标对比均优于对照组,更有利于实现患者生活习惯和血糖值的科学管控。因此,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有效的帮助糖尿病患者掌握足部的基本护理知识,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13]。

根据上述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糖尿病足患者科学进行护理,能够降低截肢的概率,而且还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康康。但是实践中,很多患者因为对糖尿病足的认识不足、无法长期坚持护理、缺乏专业的护理技术技能等而出现护理不佳的现象。这说明未来我国还有待进一步对糖尿病足患者普及护理知识,帮助他们学习先进的护理技能,以更好地开展护理活动,帮助自己快速康复。

2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

2.1创面治疗性护理

藻酸盐医用敷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湿性敷料,既能降低创面的炎症反应和感染率,又能促进肉芽组织与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它的高吸湿性和低黏合性也可以为创面提供适宜的湿润环境,从而促进创面愈合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加速创面的愈合[14]。在温珊珊的研究中[15],她将9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46例实施藻酸盐敷料护理,结果得出无论是溃疡愈合的时间、换药次数还是换药消耗的时间,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结果显示藻酸盐敷料可以提高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缩短愈合时间。谢碧蓝等人研究[16]的湿性敷料和传统换药的应用效果比较中也得出湿性敷料可以明显的减少换药次数,加快创面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护理将聚乙烯酒精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在创面上,并采用白透明膜

对其进行密封,同时与负压动力源相连接,使局部区域处于负压环境中,以借助引流

管有效将创面中的坏死组织、渗液等排出来,这样可以降低污染概率,并避免出现交

叉感染的情况,且还能够降低组织水肿,快速清除细菌和坏死的组织,使创面肉芽组

织快速生长,帮助创面迅速愈合。当前学者们在糖尿病足创面治疗性护理中,对此方

法展开了研究,具体研究情况如下:学者孟祥伟在研究中[17]将52例糖尿病足患者根

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

治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的有18例,对照组痊愈的有15

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溃疡面积、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

间及VAS评分法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在黎小燕的研究中[18]提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不仅

能够加快创面愈合,也可以预防引流液体造成的感染,而且,一次性负压封闭引流可

以保持五到七天有效引流,无需每天更换辅料,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也减少了医用材

料的损耗,与常规方法相比较,有效缩短了治疗疗程。但是,在引流期间护理人员应

该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贴膜与接口处是否有漏气、定时查看压力表是

否在正常范围内、引流管是否堵塞漏气等,来避免引流期间的意外发生[19]。董颖通过

研究发现,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和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且能

够促进创面愈合,对患者情绪进行改善,应当对这种方法进行大力推广[20]。莫正霞对

73例高压氧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进行了搜集,通过分析发现,就高压氧糖尿病足

患者而言,提升对其入舱前、治疗中、出舱后的护理,能够降低低血糖的概率,提升护理效果[21]。郝亚华提到,高压氧治疗作为糖尿病足的辅助治疗已有 50 年的历史,是非手术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能显著降低患者截肢率,提高生存质量,其独特的治疗价值得到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22]。

采用中药熏洗的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糖尿病足感染和病变的概率,且可以降低坏疽以及截肢风险,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当前有很多学者对中药熏洗护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都发现,这种方法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康复会带来有利作用。熊余余的研究[23]将102例重症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依据随机抽样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连续治疗30天后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参照组,观察组中有2例糖尿病足患者复发感染,而参照组中则有8例患者复发感染,结果显示中药熏洗辅助常规治疗的方式疗效显著,不仅可以调节血糖水平,还可以降低糖尿病足感染的复发率。学者张雅丽等在研究过程中,选择了23例重症糖尿病足患者为对象,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引入了中药熏洗护理方法,并设定为10天为一个疗程,且在一个疗程之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发现,在23例患者中出现显著疗效的有10例,且还有12例患者护理有效,只有1例患者护理无效。最终他们得出结论:中药熏洗护理可以帮助糖尿病足患者康复,且可以降低病变概率,对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家庭负担、社会负担等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性意义[24]。学者林荣在研究中选取了80例糖尿病足患者,并分成了两组,每组40人,设定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方法,研究组则采用中药熏洗联合优质护理,最终发现研究组护理的效果更理想,患者状况有明显改善。[25]糖尿病足患者创面如果发生感染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很容易引起败血症、截止甚至死亡,所以,糖尿病足重症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多项研究显示中药熏洗能有有效减缓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病变的恶化程度,降低坏疽、截肢的发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保障。

2.2截肢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对足部护理不够重视,发生足部溃疡时未得到及时治疗,发生严重感染后会面临截肢风险,在截肢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在潘美琼截肢术中的护理分析[26]中提到循证护理措施:①术前评估,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和

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②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应耐心解答,同时也要经常安慰和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严密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术后8小时内,每小时都要为病人测量一次脉搏和血压,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和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保持创口清洁干燥,定时更换敷料,观察局部感染情况,必要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在保证患者创口护理的同时,也要注重病房整洁,温湿度适宜,增加对病房的巡视,定时为病房通风和消毒,帮助患者翻身拍背,防止患者出现压疮等情况,提升患者的舒适度。④出院指导,一般术后2周后可为患者拆线,进行功能训练的患者创口需要完全痊愈,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使用正确合理的方式对残端进行拍打按摩,15min/次,1次/d,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强度和时间。同时,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着重强调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提醒患者定期来院进行复诊,以提升患者的预后水平。⑤糖尿病护理,监测血糖变化,根据患者情况来制定每个患者的科学化饮食。

学者王宵宵认为,可以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四个层面对患者展开护理。在基础护理过程中,要使患者术后采取平卧位的方式,在其血压平稳之后可以适当将床头抬高为15度,避免压迫到患肢,且要在全天不间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在专科护理中则要常规性放置伤口引流管,并及时对引流液颜色、引流量、性状等进行观察,还要每两小时对残肢进行一次移动,避免出现压疮现象。在疼痛护理中可以常规应用三天镇痛泵,必要的话可以适当对使用时间进行延长,也可以口服止痛药,或者采用其它的止痛疗法。在心理护理上,则要多与患者沟通,通过全面沟通降低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可见学者们对截肢护理的研究也是较为重视的,由于糖尿病足患者面临截肢手术往往会存在身体和心理双方面的受挫,不仅身体会存在缺陷,影响后续的正常生活,而且心理也会存在较大的阴影,因此对截肢患者进行护理显得十分必要。在这方面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根据严格的流程和医学要求开展相关工作,而且还要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使之通过引导、辅助等克服心理障碍,接受新的自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2.3延续性护理

延续性护理是在院内护理的基础上在患者出院后衔接护理的模式,对患者康复阶段

有进一步监督指导作用,有助于指导健康生活方式。张红燕的研究[27]在患者出院后进行了三个月的护理干预,采用定期随访或者是门诊复诊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内容包括:日常饮食的制定;血糖监测;足部检查及足部皮肤的护理,通过这些方式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或者是接近健康状态。李莎莎通过研究认为[28],应用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陈立群在研究中[29]提出,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如QQ,微信号,或直接建立聊天群聊来进行延续性护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两者研究结果证明,采用延续性护理方式均可以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由于糖尿病足患者与其他患者不同,其患病的部位为足部,而足部是人体组织中承受力最大的部位,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患者在患病之后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且如果护理不当,还容易导致病情复发,所以应当注重开展延续性护理,通过良好的手段,使病情快速恢复。

2.4居家护理

社区居家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当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推进,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管理知识缺乏,在家时间长,不善于使用电子产品,与信息化社会处于半脱节状态,容易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实施居家护理干预尤为重要。龚亚驰通过研究[30]发现,生活自理能力越差的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就越高,服务需求,作为专业医护人员,应该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尽力采取有效措施:(1)帮助老年人争取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2)给予老年人心理方面的支持(3)随访及进行健康宣教,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沈金珠通过研究发现[31],糖尿病足的病程周期较长,所以在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的辅助性措施和手段。而常规护理往往难以对出院后的患者起到良好的干预效果,所以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这就需要有效实施居家护理,如此能够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并提升总体护理的效果。

移动居家护理是新时代下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也属于居家护理的一种。戴莉敏等人的研究表明[32],移动居家护理App针对青年人有明显的三个优势:患者疾病信息增加、促进医患关系、更科学的统计工作量。总而言之,移动居家护理App以病人为中心、连续性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的促进糖尿病病人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和生活方式,有利于血糖控制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危险因素之一,要想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就需要在糖尿病患

者未发生足部病变前加强预防。就目前来看,老年糖尿病患者仍占大多数,但是青年糖尿病患者也在不断增加,青年人群善于使用电子设备,灵活性强,针对这一部分人群,可以使用新开发的移动居家护理app来改善和控制他们的血糖及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而对于老年人而言,在护理的过程中,则可以社区居家护理的方式,使他们在针对性的护理下得到快速康复。

3小结

糖尿病足的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是尤为重要的,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并不全面,影响了护理效果。学者们在对这方面内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从创面治疗护理、截肢护理、延续性护理、居家护理等方面展开护理工作,并针对不同的护理方式提出了具体的护理措施,对于提升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效果带来了有利作用。但是,不同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不同,在选择护理方式的过程中,也要做好详细分析,切实依据患者的个体状况选择最为合理的护理方式。此外,当前的时代是处于不断变动过程中的,学者们所提出来的护理方式也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变化,未来还有待进一步对糖尿病足护理的方式进行开拓和创新,在护理工作中引入更为先进的手段,也相信在未来糖尿病足可以得到更好地恢复。

论文---糖尿病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病人病足的护理进展 摘要:伴随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加剧,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公共性问题,而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增多,糖尿病足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而且呈年轻化趋势。因此做好糖尿病与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工作,对减少糖尿病足的发展,减少患者截肢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糖尿病的病理基础、分级分类、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作了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足老年人护理 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迅速增加,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预计2025年时更将达五千九百三十万人。2006年,糖尿病位居中国住院患者病因第十位、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第六位。资料显示15%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发生糖尿病足病变,这些患者中又有14~24%的需要截肢。2004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提出:我国护理界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与西方国家比相对滞后,需要加强,以使我国广大护理人员在糖尿病防治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2005年国际“世界糖尿病日”的口号就是“糖尿病与足保护(Diabeties and Foot Care)”,可见对糖尿病足部护理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糖尿病的学者注重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大大降低了截肢率,其中护理工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对我国糖尿病足治疗、护理工作的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并结合文献做如下介绍。 1糖尿病足的简介 1.1 糖尿病足的病理基础 1.1.1 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目前认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多是中、小动脉硬化闭塞与外周神经功能障碍共同作用的结果,【1】亦有单独的糖尿病性神经病【2】。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正常人群的4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临床上表现为缺血导致的间歇性跛行、肢体发冷、静息痛等,最终结局是溃疡、截肢和死亡。 1.1.2 神经病变神经病变在糖尿病足部病变的早期起着主要作用,也是糖尿病足部溃疡形成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在高血糖的刺激下,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透明变性,糖化血红蛋白沉积,管腔变窄,导致神经营养血管病变导致神经缺血缺氧。有研究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依赖于C类纤维的神经轴突功能常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其支配的微血管反射性扩张功能发生障碍,加重组部皮肤微循环的不良反应,说明神经因素也参与了这种改变。【3】 1.1.3 糖代谢对疾病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而是因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血糖浓度高或波动大,继而血糖对血管神经产生损害,引起神经血管病变。患者表现为足部疼痛、麻木、蚁行感、感觉迟钝或丧失、脚踩棉絮感、鸭步行走、间歇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难、常持杖行走。由于肢端循环障碍导致皮肤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以及糖尿病病程的增长,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通过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教育和以及患病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或延迟病足发生,控制病足发展,从而减少致残率,达到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随着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全社会对于糖尿病足了解的迫切需求,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不断的探索更新。现综合近几年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标签:糖尿病足;预防;护理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和下肢远端神经异常所致的足部溃疡、感染以及深层组织破坏,其作为糖尿病慢性病变中复杂的靶器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之一。糖尿病现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第三大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糖尿病足发生的主要原因,却暂未获得根治性治疗技术,所以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迫在眉睫。 1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 1.1代谢紊乱 有多位学者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的影响。糖尿病患者所表现的血糖的高水平状态,主要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体内脂酶活泼性就会减低,因此血脂容易增高,血脂的升高后,血管中血液粘稠度增加,成高凝状态,影响了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血液中血脂的长久积累可造成血管硬化,血管壁的糖化反应病变、脂类物质在血管内皮细胞下沉,进而引起血管壁弹性减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造成血管狭窄、血流量减少,引起全身大小血管病变。 1.2周围血管病变 根据韩东亮等人研究表明,周围血管异常是糖尿病足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起病早,进展快,它随患者的病程及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患者患肢疼痛、神经病变加重了血管痉挛和损伤,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导致下肢周围血管易发生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病变时血管管壁不断增厚,管腔变狭窄,同时微血管及微循环也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下肢血供逐渐减少,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机体不能有效调节血流分配,容易发生周围血管供血间断和缺血而致肢端缺血、溃烂、感染、坏疽或坏死。 1.3神经病变 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的高血糖和高血脂及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可致神经轴

糖尿病足个案护理

糖尿病足个案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足的病情,个案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个案护理。 患者信息: 患者张先生,55岁,患有糖尿病10余年。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他出现了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为18.6mmol/L,下肢疼痛、麻木,足部溃疡严重,有脓性分泌物,且有异味。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由于糖尿病足的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

性别等因素,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控制总热量摄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3、运动护理: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降低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血液循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剧烈运动。 4、足部护理: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定期修剪指甲、洗脚,避免烫伤、割伤等外伤。在溃疡处,定期换药、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湿润。 5、药物护理: 在医生的建议下,为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在使用药物时,要确保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用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6、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糖尿病足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过程,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7、家庭支持: 鼓励患者的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日常生活的帮助。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个案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心理、饮食、运动、足部护理等方面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同时,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通过全面的个案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足的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有效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

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摘要: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糖尿病足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但当前我国糖尿病足患者普遍存在对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欠缺、不重视护理等问题,导致总体护理效果不理想。与此同时,又因为糖尿病足病程漫长,恢复慢,仅靠单一的护理方法很难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所以需要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手段。当前我国学者们针对糖尿病足护理工作开展了大量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入手,取得了不同的研究结果,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出了糖尿病足护理的一些方案措施,希望能够对患者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糖尿病足;现状;护理手段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是在糖尿病外围血管和神经病变过程中,因为深层组织被破坏、足外伤、溃疡或者感染等而出现的下肢病变现象。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足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在总体糖尿病患者中,该并发症的发病率高达4%-10%。尤其是当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等的不断改变,糖尿病足患者的发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1]报告显示糖尿病在我国已从少见病变成流行病,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死亡率更高达22%。柯运研究中报道仅2/3的糖尿病足患者经医治后创面能够完全愈合,据估计,20%~30%的患者最终进行了截肢。[2]而且糖尿病足患者知识缺乏、血糖控制不佳,难以按照医嘱继续用药,未重视饮食等是导致其无法快速康复的重要原因[3]。目前我国接受正规临床护理和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比例数仍较低,而就诊延迟时间超过一周的患者就有百分之七十,甚至还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足部症状后进行了自我处理,增高了感染风险,加快病情恶化,甚至带来了截肢的危险,延误了疾病最佳临床治疗时间。因此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规范性的足部基础知识和自我护理行为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本文将从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崔芳,耿荣娟,徐德宏,沈培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 糖尿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尽管如此,糖尿病足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关键是让糖尿病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足的发生及危害,并能正确地进行足部防护。现将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流行病学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患病人数也日益增加。国外糖尿病足发生率高于我国,占糖尿病患者的5.08%~6.3%。在欧美国家患病率较高,约占糖尿病患者的10%,有关文献报告我国糖尿病足患者占糖尿病患者的1%~2%[1]。临床资料报道,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与糖尿病病程相关,糖尿病发病5年、5~10年和10年以上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分别为22.6%、23%和66.7%。

2 糖尿病足的分类和分级 正确对糖尿病足进行分类和分级有利于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正确判断预后。根据病因,糖尿病足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混合型。国内糖尿病足溃疡主要为神经-缺血混合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分级方法为Wagner分级法。Wagner分级法: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1级,皮肤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有较深的溃疡存在,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表现为全足坏疽。 3 糖尿病足的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足主要是神经、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2]。神经和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足部受到外伤,如果伤口有感染存在就很容易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周璇[3]提出根据糖尿病足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及护理。 4 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 大约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足部的危险因素。多种足病危险因素共存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猝死。糖尿病患者足溃疡和坏疽的高危因素有:①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②周围血管病变;③以往有足溃疡史;④足畸形,如鹰爪足、Charcot足;⑤有脚垫(胼胝);⑥失明或视力严重减退;⑦合并肾脏病变,特别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者;⑧老年人,尤其是独居生活者;⑨不能观察自己足的患者;⑩糖尿病知识缺乏;感觉缺失(用特殊的尼龙丝检查触觉);根据Wagner分级法定为0级的患者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 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损伤。全球约15%糖尿病患者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过足溃疡或 坏疽,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糖尿病足部病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 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现将近 几年糖尿病足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长期坚持合理控制饮食,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2]。教育病人长期坚持主动 配合饮食治疗,适度摄入热量。计算总热量时,以维持或略低于标准体重为原则,肥胖者严 格限制总热量,消瘦者可适度放宽[3]。饮食结构要合理,少食多餐,严格限制单、双糖胆固 醇的摄入。食品品种多样化,多吃绿色、深色蔬菜, 注意粗细搭配,控制食盐摄入量。病人能否进食水果,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进食水果时应在空腹和两餐之间,少量开始,最多不超 过100g,从主食中减去相应的主食量。糖尿病足病人的饮食护理应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渗透到 病人的治疗计划中,合理制定食谱,严格控制饮食,长期控制血糖, 改善微循环,对病人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防治糖尿病足具有重要意义[4]。 运动护理 糖尿病患者为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应该适当进行运动和按摩,改善并提高神经功能。每天睡前或早起时,平卧床上,抬高双腿呈45-60°交替反复做2-3 次,每次10-20 min 为宜, 每天甩腿、座椅运动、提脚跟、提脚尖等,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5]。 3.药物护理 药物是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手段,合理应用药物使足部动脉血液供应改善、感染有效控制和血糖达标, 是治疗的关键所在[6]。临床护理工作中,关键要教会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正确 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皮下注射时,根据患者用餐时间个性化选择注射时间,尽早发现低血糖 反应,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时严格消毒,准确抽吸胰岛素,针眼之间距离>1cm[7]。 4.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自身的管理和控制, 基本的糖尿病足知识是糖尿病足患 者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糖尿病足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受重视[8]。健康教育在糖尿病 患者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可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9]。 5.心理指导 糖尿病足治疗周期长,费用大,患者活动受限,自理能力差,患者有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胰岛素分泌,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李彩英等研 究发现,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明显的治疗效果[10]。 6.足部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足部日常护理不当、足部自护知识缺乏导致修剪趾甲不当、 足部意外损伤(如烫伤、鞋内异物等)等[11],这些情况自行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皮肤损伤,因此建立良好的足部自护行为是改善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状况的关键,糖尿病患者足部任何 小的损伤都要重视,及时对症处理。①每晚用20~40℃温水泡脚20~30 min, 洗完后用柔软毛巾擦干,包括足趾缝间皮肤。②糖尿病患者容易皮肤干燥, 可用护肤霜充分按摩,防止皮肤干裂。 ③趾甲修剪不要过短,剪成直线并用锉刀把趾甲磨平。④选择合脚质软的鞋子以及棉毛制品 的袜子,不可穿过紧的鞋子和袜子,每日更换鞋袜。⑤冬季注意足部皮肤保暖,禁止在足部 放置热水袋或热垫[12]。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新进展

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糖尿病足的危害 糖尿病足护理的重要性 第二章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足分级 第三章糖尿病足护理存在的问题 缺乏职业的糖尿病护理师 缺乏糖尿病足健康教育 缺乏足够的预防观念和措施 缺乏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 医保投入偏少 第四章糖尿病足护理预防护理对策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预防 发生糖尿病足之后的护理 第五章思考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的综述与评估,为更好地、针对性的开展糖尿病预防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年有关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的相关文献资料,从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存在问题及预防护理对策三个方面,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糖尿病起病隐匿,病情变化缓慢,目前关于糖尿病健康教育缺乏,容易导致诊断的延误,部分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已有糖尿病足的发生。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足部溃疡,即便通过换药及各种手术治疗能够保存肢体,也需要花费巨大的医疗费用和时间,截肢率是一般人群的倍,给患者生活带来了痛苦。结论:加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对患者稳定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进展

糖尿病患者足护理研究新进展

糖尿病患者足护理研究新进展 摘要: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预防及护理的新进展为降低糖尿病足的发 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新进展;综述 糖尿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数据 表明[1],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达 9.7%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 DF)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2],并且这种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出现死亡 和残疾的重要因素[3]。就目前来说,临床对这种并发症进行治疗时,主要选择 多学科协作和护理配合方案进行治疗,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末梢神经功能,避免患者出现截肢或死亡等严重不良结局[4]。该文中对近年来糖尿病足的治疗和 护理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糖尿病足的防治工作提供相应的策略和帮助。 1. 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分级方 法为 Wagner 分级法[5]。可将糖尿病足分为 0~5 级。0 级 :有发生溃疡危险因素 的足,尚没有溃疡形成。 1 级:足表面溃疡,无感染。 2 级:有较深溃疡,常 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质感染。 3 级:深部溃疡常影响到骨组织,并有深 部脓肿和骨髓炎。 4 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 级:坏疽累及到 整个足部。 2.糖尿病足的预防 国际上公认的临床共识强调:糖尿病足(DF)的临床护理重在预防。尽管 DF 治疗困难,但对其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能阻止或减缓 DF 的发生。国内有研究表明,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一半的病人不发生足溃烂和截肢[6]。 2.1 定期筛查危险因素 我们要定期进行足部筛查,这已成为早发现糖尿病足的关键,我们应当把患 者足病及危险因素筛查来作为糖尿病足预防的第一步[7]。医生要早期识别糖尿病

糖尿病足病人延续护理的应用进展

糖尿病足病人延续护理的应用进展 摘要: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在糖尿病足病的管理中,延续护理被广泛认可为提供综合和个性化护理的有 效策略。然而,对于糖尿病足病人延续护理的应用进展目前仍有较少的综述研究。因此,本文将从定义糖尿病足病的严重程度、探讨延续护理的概念和原则、领域 的现状以及方法等方面,分析延续护理的应用。希望为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实践 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为改善糖尿病足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更有 效的策略。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延续护理;应用进展 引言:糖尿病足病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常常给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 来严重的后果。糖尿病足病包括足部感染、溃疡和坏死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长期健康产生重大影响[1]。由于糖尿病足病的病情进展缓慢且复杂,保持连 续性的护理成为管理这种疾病的关键。延续护理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个性化、综合 性的护理,以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和避免截肢等并发症的发生[2]。延续护理强调与患者建立稳定的护理关系,通过教育、自我管理计划和定期评估 等手段,为糖尿病足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延续护理在糖尿病足病人管理中具有 重要性。通过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持续的护理关系,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 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对延续护理的 研究和实践,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是必不可少的。 1、糖尿病足病的概述 糖尿病足病是指由于慢性高血糖导致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引起的足部疾病。它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见于长期患有糖尿病的个体。糖尿病足病表现 为神经感觉异常、血液循环障碍和足部损伤等症状。慢性高血糖导致的血管损伤 使得足部微循环不良,缺氧和营养不足,易导致溃疡形成[3]。同时,神经病变降 低了足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患者对足部创伤和感染反应减弱,增加了并发症的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doc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任冬梅 201800 [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足部保护、清创换药、血糖控制、中医药应用,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截肢率,节省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有效的护理是防止发生严重足部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病主要与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细菌感染三大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据统计,有5%-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溃疡,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在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为0.9%-14.5%[2]。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而截肢带来严重的损害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给身心造成极大痛苦。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的有效方法。在糖尿病足的预防、控制继发感染和促进溃疡愈合,护理均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缺少良好护理的糖尿病足不可能取得满意疗效。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到足部保护、清创换药、血糖控制,护理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近中医药在糖尿病足的应用越来越多,也为我们护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课题。 1.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良好的依从性及掌握相关的自我保健知识能够使截肢的发生率减少45%-85%[3]。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治愈糖尿病足的基础,因此,需做好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 1.1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了解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要学会自我管理,不能当作一种负担。 1.2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是如何引起的及其危害程度,发放糖尿病宣传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的自觉性,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增强足部的防护意识。 1.3加强检查,由于足部感觉迟钝或障碍,患者对疼痛、冷热、压迫感等不能清楚感知。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养成每天检查足部的习惯,注意有无水疱和皮肤擦

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

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作者综述了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诱因以及近年来治疗、护理进展情况。危险因素及诱因包括:血管病变,足部溃疡和神经病变;治疗进展综述了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清创手术治疗;护理进展包括糖尿病足皮肤水泡及溃疡面的处理:足部卫生、保暖、运动。健康教育,预防为主等。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我们综述了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诱因,以及近年来治疗、护理的进展情况,以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重视。 1发病率 足部溃疡是糖尿病足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糖尿病患者大约有15%会发生足部溃疡,足部溃疡久治不愈,继发感染,发生坏疽,最终导致大约85%的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美国糖尿病患者每年因足及相关问题而入院者约占20%。因糖尿病足而截肢者占所有非外伤性截肢的一半,截肢率1%,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则高达10%。国内有人[3]对384例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老年和老年前期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分别

为49.5%和27.4%,中青年组为11%。 2危险因素及诱因 2.1血管病变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发生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5倍,通常见于老年患者,患者多有间歇跛行病史。溃疡多发生于足的外侧或足背,溃疡形态不规则,疼痛(无明显神经病变时),足温降低(冷足),不能扪及足部动脉搏动。血管病变包括大中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以深部动脉受累较重,膝以下胫动脉病变相对发病率为90%,血管病变最典型的症状是疼痛,主要表现为休息痛、夜间痛及间歇跛行。临床检查见肢端凉,脉搏减弱或消失,皮肤萎缩,评价血管病变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踝臂指数(abi),即踝部收缩压与臂部收缩压的比值,正常人因踝部血压稍大于臂部血压,故abi>1,abi常与临床症状有关,abi为0.9~1.0可有轻度症状,为0.5~0.9可有跛行,为0.3~0.5可有缺血性休息痛,<0.3可有坏疽(但如果有胫腓动脉明显钙化时可影响压力测定,应注意区别)[1,2]。 2.2足部溃疡和神经病变足部溃疡有神经性和混合神经性之分,神经病变累及感觉神经,使足部保护性感觉丧失,形成典型的无知觉足,是发生神经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其症状是红、热、无痛感、下肢及足部皮肤干燥、无汗、有裂隙,无知觉足在反复的机械性压力下发生无菌性、炎性组织自溶,是糖尿病神经性溃疡(即压迫性溃疡)的主要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糖尿病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病症。随着病情逐步发展,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本文通过以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为中心,从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等几个角度进行论述,希望 能够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足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前言:糖尿病患者在全球约占15%会在生活的某一阶段发生足溃疡或坏疽,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并非是糖尿病患者1十五倍之多。根据相关的调查可知,科学合理的足部护理方式,能有效的降低截肢的概率和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通过采取积极预防治疗糖尿病的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 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 疡与坏疽,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1糖尿病足的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足部损伤一般是由两种或者以上的原因所导致的,多数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会出现病变,载体足部损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概有50%的2型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且有足病的危险。根据相关的研究可知:此类患者出现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糖尿病肾病、年龄等因素所导致了糖尿病足坏疽的高危因素。 2糖尿病足的分级 根据此类病症可以知道糖尿病足溃疡坏疽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混合性三类,分级常用为0到5级的分法,对于处于零级的患者:经常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皮肤无开放性病灶,皮肤颜色呈紫褐色,有刺痛灼烧感,皮肤整体发凉,甚至感

觉到迟钝:I级:患者肢端皮肤会出现开放性病灶,具体表现为冻伤、血泡、水泡或者其他皮肤损伤,但病变尚未累及到深层部位;II级:患者出现感染病灶,甚至已经侵犯深部的肌肉组织,常常伴发窦道形成,多发性脓灶,但是肌肉韧带组织没有被破坏;III级:患者的肌腱以及韧带组织会被破坏,会出现脓性分泌物,或者是皮肤组织坏死,但是骨质尚未破坏;IV级:患者出现骨质缺损,甚至会出现部分趾以及足坏疽; V级:此类患者会的足部大部或全部坏疽,已经累及踝关节及小腿。 3糖尿病足的预防 目前,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足溃疡的机制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但普遍认为这种症状是会让患者感觉丧失,足部出现畸形。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重要是减少诱发因素。对于糖尿病足诱发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足部皮肤瘙痒或者足趾搔抓;第二种皮肤水泡破溃烫伤、不适当的修脚;第三种,碰撞处出现损伤或者新鞋磨破伤等。根据研究发现,糖尿病治疗协议鞋垫能增加足部的支撑能力,通过键清竹根和术前部的压力降低,逐步各个部位的压强有效的为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提供帮助。 4糖尿病足的护理 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通过降低糖尿病足的并发症,能够有效的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因此,糖尿病足的护理和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成为当前糖尿病足预防重要任务。 4.1积极控制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综合防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饮食治疗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和体育锻炼等和血糖检测。通过糖尿病饮食,饮食结构的治疗,对于所有综合治疗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开展病区营养餐厅的方式,对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预防的效果。 4.2局部护理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LT

尿病足的发生,必须具备正确的防护知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4.1每日检查足部,特别是趾间、足底.注意皮肤有无水疱、擦伤、裂口,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注意是否有胼胝、鸡眼、足癣,足背动脉博动及皮肤感觉是否正常;注意评估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制订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加以控制。 4.2每日洗脚,水温以38-40℃为宜,洗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0 min为宜,用中性肥皂。洗脚后应用干净、柔软、吸水性好的毛巾将脚擦干,擦脚用的毛巾最好为白色,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脓迹。冬季洗脚后,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器或直接烧火取暖。 4.3保持皮肤干软。血糖浓度高会导致皮肤干裂,皮肤裂开意味着细菌更容易在皮肤下生长,感染之后更难治愈,每天擦少量润肤液,保证足部干燥(不湿不粘),但要把润肤液弄到脚趾之间。 4.4修剪趾甲。趾甲过长易裂而伤及甲周围组织,修剪趾甲应在洗脚后进行,切勿将趾甲剪太短,修剪时光线要足,患者视力较差或手抖时可帮助其修剪。 4.5穿宽松的鞋子及吸汗、透气性好的袜子,袜子不要有补丁或破口,以免脚受压不均,影响血液循环。 4.6足底穴位按摩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可以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足的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糖尿病足的病变速度[6]。 5.清创换药 根据溃疡的深度、面积、渗出多少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来决定处理原则、换药次数、局部用药种类。 5.1局部红肿者,给予硫酸镁湿敷。有水疱、血疱,应在严格消毒条件下,选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容物抽出,并涂以2.5%碘酊预防感染。创面感染者,应定期采集创面感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感染轻和分泌物少者用生理盐水清洗,涂以碘伏,2次/天,并抬高下肢,保持局部伤口干燥。感染严重或有坏疽者,先用3%双氧水或呋喃西林溶液消毒,清洗伤口,用无菌剪刀剪去坏死组织,将坏死组织及脓液彻底清除,以不损伤正常组织或不出血为宜。感染较重及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创面清理后局部用生理盐水100 ml+普通胰岛素8U+庆大霉素8U混合液无菌纱布和康复新口液无菌纱布交替湿敷创面,1次/天,换药时注意观察刨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已形成脓肿者,及时切开引流排脓,

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摘要:糖尿病足是2型糖尿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病情发展缓慢、 病程漫长、治疗繁杂的特点,严重者会有截肢、瘫痪甚至死亡的危险,是目前临 床医学上治疗最困难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发生时对患者机体存在极大危害,因此给予糖尿病足患者及时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有效的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2型糖尿病足;护理现状;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周围的血管神经发生病变,导致患者足部感染,进一步 发展为失去活动能力和知觉,因此该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或死亡的主要原因。给予糖尿病足患者有效的护理指导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 者预后、减轻医疗付费用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1糖尿病足的定义及流行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中指出,局部神经病变及下肢远端外周血管异常造成的足部溃 疡或深层组织感染为糖尿病足。目前临床中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我国糖尿 病患者高达九千万,其中糖尿病足患病率为0.9%~14.5%,居世界排名第一。 2 2型糖尿病足的发生、分级及高危人群 2.1 2型糖尿病足的发生 2型糖尿病又称为成人糖尿病,比率占糖尿病患者90%,大多在35岁之后发病。由于2型糖尿病病程较长,通常长达10~15年,故有超过60%的患者会发生 周围神经病变,且该类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疾病的比率也普遍较高。因患者防御性 感觉功能减弱,足部反应迟钝,神经病变会引起足部皮肤干燥、皲裂,更易引发 感染。患者微循环功能受到损伤引起局部缺氧,大血管闭塞和动脉硬化造成微血 管病变进一步恶化,致使足部溃疡治疗更加困难。糖尿病足患者足底运动神经损 伤易造成趾间关节成爪状,使足底部分肌肉萎缩,造成患者行走困难。

浅论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浅论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护理 糖尿病足是因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和因缺血缺氧失去活动能力,并继发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1],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全球1.5亿患者中约有15%的病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2]。美国每年有6万例非外伤性截肢患者,其中50%是糖尿病患者[3]。我国住院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为 6.4%~10.6%。因此,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教育及足部保健护理,可显着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致残率。笔者就目前国内外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进展综述 1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发生主要与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及血糖控制不满意有关。长期下肢血管病变使血管硬化狭窄、影响血供。长期神经病变可使足部皮肤痛觉、压力感觉阈值上升,足底压力承受部位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足部如出现损伤极易引起感染、溃疡和坏疽[4]。另外,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因蛋白质的糖基化使动脉壁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破坏,血管弹性降低,血流阻力增加,导致局部血流灌注不足[5]。再者,高血糖导致的代谢异常是神经病变的潜在启动与相关因子,持续高血糖组织内的蛋白质发生糖基化,使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神经递质的运输障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梢感觉减退或异常[6]。总而言之,血管和神经的病变,再加上感染,共同促成了糖尿病足的发生。 2 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 早期表现为肢体皮温下降,足部发凉,上举后变苍白,下坠后发紫,静脉充盈迟缓,肢体抬高45° 1~2min后才出现浅静脉充盈,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后期皮肤变薄、萎缩、趾甲增厚,最终出现溃疡和感染,如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坏疽[7]。 3 糖尿病足的分级 参照Wagner分级标准[8]。0级:指有发生溃疡的高度危险足,如周围神经、植物神经、血管病变,以往有足溃疡病史,足畸形,下肢水肿等;1级:足表面溃疡,无感染,常为神经性溃疡;2级: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3级:深部溃疡,常影响到骨组织,并有深部脓肿和骨髓炎;4级:足局部或特殊部位坏疽,足缺血性特征,常合并神经病变;5级:坏疽影响到整个足。 4 糖尿病足的预防

糖尿病足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护理进展 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致残率。其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糖基化终末产物、免疫、氧化应激等因素密切相关。应采取健康宣教、心理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护理、足部护理、中药护理等综合护理模式。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不 同程度的外周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出现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尤其是脚趾红肿、深浅不一的溃疡,多伴有感染,严重 时局部或全足可发黑、坏疽,需要截肢,可致残,甚至死亡。护理在糖尿病足的 综合管理中占重要地位。本文从糖尿病足的一般及各种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1 糖尿病足的一般特征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足的发生与遗传、环境、高血糖、糖基化终末产物、免疫、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糖基化终末产物在体内不断蓄积,过 多的糖基化终末产物可直接损伤神经组织,破坏神经组织再生能力,降低神经传 导速度;还可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调解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使得血管通透性 增加,从而形成局部血栓;糖基化终末产物还可与其受体结合,增强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功能产生抑制效应。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含 量与正常人相比明显下降,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增高。此外,氧化应激也是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糖尿病足分为神经型、缺血型和神经缺血型三种类型。目前,国内以神经缺 血型糖尿病足最为多见,缺血型糖尿病足次之,神经型糖尿病足较为少见。 2 糖尿病足的护理 2.1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来减少糖尿病人足部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简单、有效、成本 低廉的方法。尽管研究支持糖尿病足护理教育的好处,但是很多参加初级保健的 糖尿病患者没有收到任何足部护理指导。在一个观察糖尿病足护理教育疗效的研 究中发现,只有38%被抽样的受试者接受过足部护理指导。需要大量时间也是一 个明显的障碍。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以及残疾可能也是受教育率低的原因。叶晶等 认为,对存在患有糖尿病足风险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文化 水平较低者以及糖尿病病程长且长期血糖控制不满意者,教育其正确的足部护理、选择鞋袜和运动锻炼等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蒋琳等通过组建专业医护人员管理 团队,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重点培 养患者的足部护理保健知识,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后,患者足部感觉异常症状明 显改善,有关糖尿病足的知识水平显著提高,自我护理水平改善,出院后糖尿病 足发生率和截肢率显著降低。万建红等对糖尿病足中高危人群进行院外延续宣教,向患者提供包含中医理论、中西医结合等内容的糖尿病足病手册,告知患者该病 的危害、诱因以及足部护理指南,健康宣教干预后患者糖尿病高危因素、足部自 护行为及血糖值均有显著改善。 2.2饮食护理 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和护理是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糖尿病足患者尤其应当注意控制饮食。通过控制饮食可以达到控制血糖水平、减 轻体重、增加对胰岛素敏感性的目的。糖尿病饮食治疗包括:控制总热量,合理

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 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 的周围血管病变引起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教育及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 措施,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教育及正确而有效的足部保健护理,可显著减少 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致残率。本文主要综述糖尿病足护理的一些新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综述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956年由Oakley首先提出,1972 年Callerall再次明确定义为: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和因缺血缺氧失去 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1]。DF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患者 足或下肢出现溃疡、坏疽等,病情严重者需要截肢。是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 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2]。为了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存质量,减少DF的发 生率及致残率,现将DF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DF的高危现状 DM患者由于长期持续血糖升高,可致血管动脉硬化及微循环病变造成组织 缺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皮肤感觉异常或缺失,糖尿病患者感觉的损伤一般出现早,但是经常被患者忽视。DF病变的高危因素还包括足畸形并有胼胝、失明或视力严重减退、合并肾脏病变等。有研究发现DF早期高危足患者58%伴有足部皮 肤状况不良的表现。吸烟可能是男性发生DF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努力规劝 患者戒烟。患者缺乏糖尿病足的有关知识,不懂得糖尿病足的发生原因、机理、 严重后果及其防治措施,足部护理不当,难以独立触及足部与各种外伤、感染、 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病程长是DF最常见的诱因。存在高危因素的DM患者均 应进行常规的足部筛查同时给予健康教育。 2 DF的发生机理 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是DF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DF的发生主要与 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及血糖控制不满意有关。外周血管病变致局部缺血、运 动神经病变致感觉障碍和足部变形以及合并感染是形成糖尿病足部溃疡最主要的 原因。 2.1 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导致足部肌群的无力、麻痹和萎缩,痛觉、 压力和温度感觉丧失,血管扩张和出汗减少,导致皮肤过于温暖干燥,易致皮肤 皲裂成为微生物侵入的途径。由于运动神经病变引起的骨间肌和蚓状肌萎缩,造 成顽固的趾过伸,足底压力承受部位改变,造成压迫性创伤,易引起感染,感染 难以控制,最后发展为溃疡及坏疽。 2.2 血管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是导致DF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增高,因蛋白质的糖基化使动脉壁的胶原蛋白、弹性 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破坏,血管弹性降低,血流阻力增加,导致局部血流灌注不足。DF患者的微血管病变是以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周围循环障碍,下肢供血减少。DF溃疡周围血管生成减少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另一特征。 2.3 DF的分级及分型 2.3.1 DF的分级根据病变的程度分为0~5级,0级:皮肤完整无开放性病灶,仅有肢端供血不足,皮肤发冷呈暗红色,伴有麻木、刺痛,感觉迟钝或消失,并 有足畸形。1级:皮肤有开放性浅病灶,但未累及深部,如水泡、血泡、肿胀、 鸡眼或胼胝及其他损伤所致的皮肤浅表溃疡。2级:感染皮损病灶已侵犯深部肌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进展分析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进展分析 【摘要】糖尿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对病患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而糖尿病足则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病,程度轻的情况下会增加病患的痛苦,而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则会导致病患出现残疾的现象。目前在临床的治疗上需要注重对病患的预防和护理,本文也对此的进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 糖尿病足的概念在1956年被首次提出,而在1972年临床学者再次对其定义进行明确:糖尿病病患因为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者是因为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疾患[1]。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糖尿病的患病概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糖尿病足的发生概率也在不断提高,达到了糖尿病病患中的50%左右。而因为糖尿病足而被截肢的病患占了非外伤性下肢截肢病患的50%,部分病患一侧肢体需要截肢,而其中大部分病患的另一侧肢体在5年内也不得不截肢。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护理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相关的实践表明通过加强性的治疗以及正确的指导,能够有效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概率和截肢的比例。本文对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进展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足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糖尿病病患因为血管和神经病变失去感觉,或者是因为缺血缺氧失去活动能力,并合并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疾患现象。 内部致病原因为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广泛的微血管病变以及动脉血管的硬化,导致人体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的现象,加上高血糖导致皮肤的保护能力减弱和肢体自身的防御功能下降,从而会为细菌提供有利的生长条件。病患的血管和神经发生病变,加上感染的影响最终导致了糖尿病足的发生。而糖尿病本身优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