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复习笔记CHF

神经病学复习笔记CHF
神经病学复习笔记CHF

神经病学复习笔记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确诊

●定位诊断:临床医师根据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及辅助检

查结果对症状进行分析,推断其发病部位称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在定位诊断基础上,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这一过

程称定性诊断

●缺损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刺激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激惹后,所引起的过度兴奋症状

●释放症状: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

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

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缺失

第一节、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脑:大脑、间脑、小脑、脑干

脊髓:含神经细胞的灰质和含讼下行传导束的白质组成。

(一)大脑半球:

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岛叶、边缘系统(边缘叶、杏仁核、丘脑前核、下丘脑)

●额叶:精神、语言、随意运动

①皮质运动区:中央前回、对半身随意运动

②运动前区:皮质运动区前方;联合运动、姿势调节、共济

运动、肌张力抑制区

③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双眼同向侧视

④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书写

⑤运动性语言中枢:管理语言运动

⑥额叶前部: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冲动行为。——损害:

●外侧面:以脑梗死、外伤、肿瘤多见

①额级:精神障碍

②中央前回:刺激性——对上下肢、面部抽搐,继发全身性癫痫

破坏性——单瘫(前回上部受损产生对侧下肢瘫痪,下部受损产生对策上肢瘫痪,严重产生对侧偏瘫)

③额上回后部:对上肢强握(物体触及患者病变对侧手掌,引起手指和手掌屈曲反应,出现紧握该物不放的现象)、摸索反射(病变对侧手掌触碰到物体时,该肢体向各方向摸索,直至抓住该物紧握不放的现象。

④额中回后部:刺激性——双眼病灶对侧凝视

破坏性——双眼病灶侧凝视

更后部:书写不能

⑤额下回后部(优势侧):运动性失语(听得懂说不出)

●内侧面:大脑前动脉闭塞,矢状窦旁脑膜瘤多见

①旁中央小叶:对侧膝以下瘫痪

②矢状窦旁脑膜瘤压迫两侧下肢运动区:瘫痪、尿便障碍

●底面:挫裂伤,嗅沟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多见

①额叶眶面:饮食过度、胃肠蠕动过度、多尿、高热、出汗、皮肤血管扩张

②额叶底面肿瘤出现: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

同侧嗅觉缺失、视神经萎缩

对侧视乳头水肿

(二)顶叶:

①皮质感觉区:对侧肢体深浅感觉

②运用中枢:复杂动作和劳动技巧

③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

●——损害

①中央后回、顶上小叶:对肢体复合性感觉障碍(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皮肤定位)

刺激性——对肢体部分性感觉性癫痫;扩张至中央前回运动区——部分性运动性发作

②顶下小叶:

A体象障碍

B古茨曼综合症:为优势侧角损害所致,主要表现为失算、手指失认、左右失认、书写不能、失读

C失用症

(三)颞叶:

①感觉性语言中枢

②听觉中枢

③嗅觉中枢

④颞叶前部:记忆、联想、比较高级神经活动

⑤颞叶内侧面:边缘系统,司记忆、精神、行为、内脏

●——损害:听觉、语言、记忆、精神活动

①优势颞上回后部:感觉性失语(听不懂)

②优势颞中回后部:命名性失语

③颞叶钩回:幻嗅、幻味

④海马:癫痫,精神症状、内脏症状和抽搐、记忆障碍

⑤优势广泛或双侧广泛:精神症状(人格改变、情绪异常、记忆障碍)

⑥颞叶深部视辐射纤维、视束:视野改变——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

(四)枕叶:视觉

●——损害:

①视觉中枢:刺激性——闪光、暗影、色彩等幻视

破坏性——视野缺损:

双侧-皮质盲:全盲,对光反射存在

一侧-偏盲: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中心视力不受影响(黄斑回避现象)

距状裂以下舌回: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

距状裂以上楔回: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

②优势纹状区周围:视物失认

③顶枕交界区:视物变形

(五)岛叶:内脏感觉、运动

刺激性——内脏运动改变,如唾液分泌增加、恶心、呃逆、胃肠蠕动增加、饱胀感

破坏性——内脏运动感觉异常

(六)边缘叶:高级神经、精神、内脏活动

损害——情绪记忆障碍、行为异常、幻觉、反应迟钝。

二、内囊:

外侧豆状核、内侧丘脑、前内侧尾状核

前肢(豆、尾之间):上-丘脑前辐射;下-额桥束

膝部:皮质延髓束

后肢(丘、豆之间):前到后-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听辐射、颞桥束、丘脑后辐射、视辐射

——损害:

1.完全性:三偏——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2.部分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偏身共济失调、一侧中枢

性面舌瘫、运动性失语中一两项。

三、基底神经节:随意运动、肌张力、姿势反射、调节复杂运动

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核+红核、黑质、丘脑底核

尾+豆=纹状体;

豆=壳核+苍白球

尾+壳核=新纹状体;苍白球=旧纹状体;杏仁核=古纹状体

●——病损:

1.新纹状体: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征核壳病变-舞蹈样动作

尾状核病变-手足徐动丘脑底核病变-偏侧投掷运动

2.旧纹状体、黑质: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帕金森-肌张力

增高,动作减少,静止性震颤

四、间脑: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

●丘脑:

1前核群:内脏活动

2内侧核群:身体、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记忆功能、情感调节3外侧核群:

A腹前核:调节躯体运动

B腹外侧核:锥体外系运动协调

C腹后外侧核:肢体、四肢感觉

D腹后内侧核:面部感觉、味觉

●下丘脑:

1视前区:体温调节

2视上区:视上核-水代谢;视旁核-糖代谢

3结节区:腹内侧核-性功能;背内侧核-脂肪代谢

4乳头体区:产热保温

●上丘脑:

——松果体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帕里诺综合征(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神经性聋、小脑性共济失调)

●底丘脑:锥体外系功能

——病损:对上肢为重的舞蹈运动(偏身投掷)

五、脑干:中脑、脑桥、延髓

神经核、上下行传导束、网状结构

3、4---中脑

5、6、7、8---脑桥

9、10、11、12---延髓(脑干神经核)

●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网状结构的一些核团接受各种信息,又传至

丘脑,再经丘脑非特异性核团中继后传至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以维持人的意识清醒,因此又被称作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病损:

交叉性瘫痪:病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感觉障碍

1.延髓:

①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A眩晕、恶心、呕吐、眼震

B病侧软腭、咽喉肌瘫痪

C病侧共济失调

D horner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N损害)

E交叉性感觉障碍

②延髓内侧综合征:

A病侧舌肌瘫痪萎缩

2000级神经病学期末考试试卷

神经病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A型题,共70分) D 1、女,30岁,突然剧烈头痛、呕吐。检查:神志清楚,颈部有抵抗。鉴别其为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措施是: A.量体温有无发烧B.查眼底有无视乳头水肿C.脑血管造影有无动脉瘤D.腰椎穿刺查脑脊液 E.查血常规有无白细胞增高 B 2、男性,56岁,在演讲中突然头痛,意识不清,血压26/16Kpa(195/120mmHg),左上下肢偏瘫。最不可能的诊断是: A.丘脑出血B.底节出血C.脑血栓形成D.脑叶出血E.桥脑出血 A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持续时间不超过1小时B.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C.持续时间不超过2天D.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 E.持续时间不超过3周 E 4、诊断癫痫的依据是: A.神经系统体格检查B.颅骨X线片C.脑CT或脑MRI D.脑脊液检查E.病史和脑电图 C 5、男性,12岁,自2岁起出现阵发性全面性阵挛-强直性癫痫发作(癫痫大发作),一个月发作2~5次,服用苯妥英钠后 一年发作1~2次,十天前患胃肠炎,停服苯妥英钠,2天来癫痫大发作20多次,持续昏迷,1天来体温40℃,造成癫痫频繁发作的原因是: A.高热B.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C.突然停服抗癫痫药D.胃肠炎E.体弱 A 6、重症肌无力表现为: A.眼外肌、面肌、延髓支配各肌最常受累B.受累的肌肉持续无力C.常有肌肉萎缩D.抗胆碱酯酶药物无效E.血钾偏低 D 7、重症肌无力病变部位在: A.神经肌肉接点B.神经末梢C.肌纤维D.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后膜E.脊髓前角细胞 B 8、目前解释震颤麻痹病人症状出现的机理为病人纹状体中: A.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因而相应的乙酰胆碱含量增加B.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因而乙酰胆碱的作用相对增强C.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因而多巴胺的作用相对增强D.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因而相应的多巴胺含量增加E.以上均不是 D 9、不正确的是: A.瞳孔散大-动眼神经麻痹B.Bell现象-面神经炎C.触发点-三叉神经痛D.面部痛觉减退-面神经炎E.眼闭合不全-面神经炎 A 10、Froin综合征是: A.脑脊液压力增高B.脑脊液细胞总数增多C.脑脊液白细胞增多D.脑脊液蛋白增高E.脑脊液氯化物增多 C 11、不属于运动神经元病的是: A.原发性侧索硬化B.进行性延髓麻痹C.遗传性共济失调D.进行性脊肌萎缩症E.肌萎缩侧索硬化 B 12、确定浅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是: A.对疼痛刺激无反应B.眼球有浮动C.Babinski征阳性D.咳嗽反向消失E.腱反射消失 E 13、发生于脊髓损害的位置与震动觉缺失是由于病变侵犯: A.皮质脊髓束B.红核脊髓束C.脊髓小脑束D.脊髓丘脑束E,薄束与楔束 C 14、引起交叉性感觉障碍的病变部位在: A.后根B.后角C.脑干D.丘脑E.内囊 A 15、震颤麻痹的三个主要临床特征是: A.震颤、肌张力增高、面具脸B.震颤、肌张力增高、搓丸祥动作C.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慌张步态 D.震颤、运动减少、写字过小症E.以上均不是 B 16、慢性锥体束损害的肌张力表现为: A.强直性铝管样肌张力增高B.痉挛性折刀样肌张力增高C.强直性齿轮样肌张力增高D.去脑强直 E.弛缓性肌张力减低 C 17、检查肌张力时,病人必须:

神经病学题库(第五讲脑血管疾病)

第五章脑血管疾病 一、选择题 【A型题】 1.女患,62岁,晨起出现讲话不清,右侧肢体无力,2日后病情渐加重。血压148/80mmHg,意识清,Broca失语,右侧偏瘫。可完全排除的诊断是:A.脑栓塞 B.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C.短暂脑缺血发作 D.脑出血 E.腔隙性梗死 2.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失写 B.眩晕 C.构音障碍 D.复视 E.交叉瘫 3.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症状是:

A.对侧上肢或下肢无力或轻偏瘫 B.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C.失语 D.同侧单眼失明 E.对侧偏瘫 4.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症状是: A.眩晕 B.耳鸣和耳聋 C.跌倒发作 D.吞咽困难 E.复视 5.患者60岁,突然不能说话,右侧肢体无力,约5~6分钟恢复,反复发作,发作后检查无神经系统体征。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局灶性癫痫发作 B.脑栓塞 C.癔病发作 D.颈内动脉系统TIA E.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6.下列哪支血管闭塞最易导致偏瘫: A.小脑后下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脊髓前动脉 D.小脑下前动脉 E.大脑前动脉 7.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最常发生于下列哪支动脉: A.大脑前动脉 B.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 C.基底动脉 D.大脑后动脉 E.椎基底动脉 8.患者58岁,突然右眼失明,左上肢无力,2日后视力略好转,但左侧肢瘫加重。 查体:血压140/90mmHg,意识清,左侧中枢性面舌瘫、肢体瘫和偏身感觉障碍。阻塞的血管是: A.右侧大脑中动脉皮质支 B.右侧大脑中动脉深穿支 C.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 D.右侧大脑前动脉深穿支 E.右侧颈内动脉 9.一侧颈内动脉闭塞可以不出现临床症状,是由于: A.同侧颈外动脉未闭塞 B.对侧颈内动脉未闭塞 C.正常的脑底动脉环可迅速建立侧支循环

神经内科主治考试复习笔记

感觉: 脊髓内感觉传导束主要有传导浅感觉的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传导深感觉的薄束和楔束及脊髓小脑束等。脊髓丘脑侧束的排列由内向外依次为来自颈、胸、腰、骶的纤维。薄束和楔束位于后索,薄束在内,楔束在外。由内向外依次由来自骶、腰、胸、颈的纤维。 乳头平面为T4,脐平面为T10,腹股沟为T12和L1。 上肢的桡侧为C5-7,前臂及手的尺侧为C8及T1,上臂内侧为T2,股前为L1-3,小腿前面为L4-5,小腿及股后为S1-S2,肛周鞍区为S4-5支配。 感觉传导通路受损分类: 1.神经干型感觉障碍:分布区内各种感觉均消退或消失。 2.末梢型:呈手套-袜套样分布,远端重于近端。 3.后跟型:单侧节段性感觉障碍,范围与神经根分布一致。 4.髓内型感觉障碍:1)后角型:为损伤处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出现病侧痛温觉障碍,而触觉深感觉保留。2)后索型:受损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和精细触觉障碍,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3)侧索型:病变对侧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分离性感觉障碍)。4)前连合型:受损部位双侧节段性分布的对称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表现为痛温觉消失而深感觉和触觉存在。5)脊髓半离断型:病变侧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及上运动神经元性瘫,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亦称脊髓半切综合症。6)横贯性脊髓损害:病变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均消失或减弱。平面以上部可能有过敏带。7)马尾圆锥型:肛周及会阴部呈鞍状感觉缺失。 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共同特点均有复述障碍。 1.Brock失语(运动性失语):额下回后部。 2.Wernicke失语(感觉性失语):颞上回后部。 3.传导性失语:优势侧缘上回、Wernicke 区等部位。 经皮质性失语综合征:病灶位于分水岭区,共同特点复述相对保留。 1.经皮质运动性失语:位于优势半球侧Brock区附近,也可位于优势半球侧额叶侧面。 2.经皮质感觉性失语:位于优势半球侧Wernicke 区附近。3.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命名性失语:优势侧颞中回后部。 失用:观念性失用:双侧大脑半球受累。观念运动性失用:优势半球顶叶。肢体运动性失用:双侧或对侧皮质运动区。结构性失用:非优势半球顶叶或顶枕联合区。穿衣失用:非优势侧顶叶。 失认:视觉失认:枕叶。听觉失认:双侧颞上回中部及其听觉联络纤维。触觉失认:双侧顶叶角回及缘上回。体像障碍:非优势半球顶叶。 脑干: 脑干神经核:中脑(III/IV),桥脑(V/VI/VII/VIII)延髓(IX/X/XI/XII) 延髓: 一、延髓上段背外侧区病变:出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主要表现1)眩晕、恶心、呕吐、眼震。2)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3)病灶侧共济失调。4)Horner综合征5)交叉性感觉障碍。常见于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或外侧延髓血管缺血性损害。 二、延髓中腹侧损害:延髓内侧综合征(Dejerine syndrome)表现为:1)病灶侧舌肌瘫痪及肌肉萎缩;2)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3)对侧上下肢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消失;可见于椎动脉及其分支或基底动脉后部血管阻塞。 脑桥: 一、脑桥腹外侧损害:可出现脑桥腹外侧综合征(Millsrd-Gubler syndrome)累及展神经、面神经、锥体束、延髓丘脑束、内侧丘系、。表现:1)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及周围神经麻痹;2)对侧中枢性偏瘫;3)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多见于小脑下前动脉阻塞。 二、桥脑腹内侧部损害:出现桥脑腹内侧综合征又称福维尔综合征(Foville syndrome):累及展神经、面神经、脑桥侧视中枢、内侧纵束、锥体束。表现:1)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及周围神经麻痹;2)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2)对侧中枢性偏瘫。多见于脑桥旁正中动脉阻塞。 三、脑桥背外侧部损害:出现脑桥被盖下部综合征(Raymond-Cestan syndrome),累及前庭神经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内侧纵束、小脑中脚、小脑下脚、脊髓丘脑侧束和内侧丘系,见于小脑上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阻塞,又称小脑上动脉综合征。表现:1)眩晕、恶心、呕吐、眼震;2)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3)病灶侧面肌麻痹4)双眼患侧注视不能5)交叉性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缺失或丧失;6)对侧偏身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丧失;7)病侧Horner;8)病侧偏身共济失调。 中脑: 一、一侧中脑大脑脚脚底损害:出现大脑脚综合症(Weber syndrome),损伤动眼神经和锥体束,又称动眼神经交叉瘫,多见于小脑

人体解剖生理学-自己笔记整理

人体解剖生理学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同化作用:同化需消耗,通过消耗合成自身的能量。 异化作用:提供能量. 同化和异化的关系:同化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 异化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 2.兴奋性:兴奋;抑制。 3.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转运功能,维持细胞内稳态。 1)被动转运: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细胞扩散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a.单纯扩散:通过细胞膜扩散至浓度低的一侧。通过膜的扩散成为通透或渗透。 b.协助扩散:“通道” 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2)主动转运: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细胞扩散过程(消耗细胞代谢产生能量)。 特点: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消耗能量;依靠“泵”。 4.方位: 1)轴:冠状轴(左→右);矢状轴(前→后);垂直轴(上→下)。 2)面:冠状面(纵切面左→右);矢状面(纵切面前→后);垂直面(横切面)。 5. 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特点: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有极性;分布体表或官腔内表面。 a.单层上皮:ⅰ.单层扁平上皮:减少摩擦,分布在血管内表面。 分布:内皮:被覆盖于心血管腔面的扁平上皮。 外皮:腹膜,胸膜,心包膜处的浆膜表面的偏平上皮。 ⅱ.单层立方上皮:分泌吸收作用;肾小管。 ⅲ.单层柱状上皮:分泌吸收作用;胃,肠,子宫表面。 b.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复层移行上皮。 2)结缔组织:特点:细胞上皮组织少,细胞间质较多,细胞不分层,组织类型多。 a. 疏松结缔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脂肪细胞;白细胞; 未分化间充细胞。 细胞间质: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基质 b.致密结缔组织; c.脂肪组织; d.网状结缔组织、 6.运动系统 组成:骨,骨连接,骨骼肌。 作用:支持,保护,运动。 骨骼的作用:维持体型,支撑体重,保护内脏器官。 1)骨 a.骨的形态:长骨,断骨,扁骨,不规则骨。 b .骨的构造:骨膜,骨质,骨髓。P33 c.骨的功能:支架,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骨髓造血;钙库。 2)关节的基本构造 a.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b.关节囊:囊壁外层纤维层:加强骨与骨连接。 内层滑膜层:分泌滑液,增加润滑。 c.关节腔:滑液,关节负压。

神经病学试题及答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A) 考试科目:神经病学考试类别:初修 适用专业: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组。 2、12对脑神经中只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的是(),()。 3、诊断先天性动脉瘤和动脉畸形的“金标准”是()。 4、一侧大脑皮质侧视中枢发生癫痫,则两眼凝视病灶()侧;一侧脑桥侧视中枢区域出血,则两眼凝视病灶()侧。 5、脊髓型感觉障碍中侧索型表现为()缺失()保存。 6、豆状核由( ) 和( )两部分组成。 7、颅内压增高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8、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分型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9、癫痫脑电图的典型表现是(),(),(),()。

10、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治疗首选药物是()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 1、感觉检查最应注意的是() A、障碍的程度 B、有无感觉异常 C、障碍的部位 D、有无疼痛 2、双眼颞侧偏盲的损伤部位() A、视神经 B、视交叉外侧 C、视交叉 D、视束 3、脑梗死不应出现的症状及体征是() A.意识不清 B.头痛 C.肢体瘫痪 D.脑膜刺激征 4、重症肌无力运动障碍的特点是() A、持续无力 B、早期出现肌萎缩 C、全身肌肉平均受累 D、波动性肌无力 5、影响意识最重要的结构是() A.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 B.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结

构系统 C.大脑半球 D.小脑 6、震颤麻痹出现的神经症状是() A、肌肉萎缩 B、书写痉挛 C、运动减少 D、病理征阳性 7、面瘫患者伴有听觉过敏,舌前2/3的味觉减退,其损伤平面在() A、膝状神经节平面 B、镫骨肌支平面 C、茎乳孔以下 D、鼓索平面 8、肌萎缩侧索硬化和颈髓空洞症共有的症状是() A、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B、分离性感觉障碍 C、直立性低血压 D、手的小肌肉萎缩,巴彬斯基氏征阳性 9、TIA发作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功能缺损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 A、1分钟 B、 3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0、患者突然发生面部歪斜,右侧额纹消失,右眼裂较左侧大,露齿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 A、右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左侧中枢性面瘫 11、膝反射的反射中枢在() A、C2-3 B、T10-12 C、L2-4 D、L5-S1 12、脑干和后颅窝的病变最适宜的影像学检测手段是()

2020神经内科年度总结六篇

时光匆匆,我们在忙碌中奔走,不经意间我们又到了岁末年终,回顾坚强地走下来的一年,取得的成绩实则来之不易,需要好好地对过去一年做一个详细的总结了。但是怎么写才可以吸引人,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关于神经内科年度总结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神经内科年度总结篇1 我科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在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全科护士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年初下达的护理。同时,积极投身于“创三甲”活动中,对照标准,逐条逐项抓好各项工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有效的促进我科护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护理质量稳步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优质护理服务 1、进一步改革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分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每名护士负责患者数为8-10人,并为所负责的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 2、继续实行APN排班及弹性排班,注重年资新老、能力强弱的搭配,并能充分体现对病人的连续观察。 3、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难度及技术要求挂钩,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使护士

对工作满意度96%。 4、护士长每天对科室危重病人进行评估,检查护士掌握所负责病人的诊疗护理信息,督促开展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和心理护理。 5、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满意度达95%。全年无护理纠纷、投诉。 二、临床护理质量 1、建立护理质量质控小组,职责分工明确,每周开展质控检查有记录,认真落实各项护理安全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治疗、给药前至少同时使用2种方法核对患者身份,落实率100%。 3、规范使用腕带“腕带”,使用合格率100%。 4、规范使用各种护理警示标识,使用率100%。 5、正确评估高危患者跌倒/坠床、管道滑脱、压疮的风险因素,评估率98%。并落实有效的防护措施。

生理学重点笔记

前言课前导入 一、考情分析:“鸡肋” 二、科目特点: 面宽、点多、机制多 多思、多练、重理解 三、课程特点和要求: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功能 考纲: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二、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三、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液态镶嵌模型学说——细胞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一)单纯扩散 1.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区一侧向膜的低浓度区一侧顺浓度差跨膜的转运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2.转运物质:除O2、CO2、NO、CO、N2等气体外,还有乙醇、类固醇类激素、尿素等。 3.特点: ①顺浓度差,不耗能; ②无需膜蛋白帮助; ③最终使转运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消失。 (二)易化扩散 是指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特殊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载体转运 通道转运 1.以载体蛋白为中介的易化扩散(载体转运): ◇例子“血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到组织细胞” ◇特点: (1)载体蛋白质有结构特异性; (2)饱和现象; (3)竞争性抑制。 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通道转运): 主要通过通道蛋白质(简称通道)进行的。其转运物质的能力受膜两侧电位差或化学物质的影响,故有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之分。 ◇特点:(1)相对特异性; (2)无饱和性; (3)有开放、失活、关闭不同状态。 ◇例子:Na+、K+、Ca2+等都经通道转运。 Na+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 K+通道阻断剂——四乙铵 Ca2+通道阻断剂——异搏定 (三)主动转运 1.概念: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泵)的协助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2.钠泵 钠泵就是镶嵌于细胞膜上的Na+-K+依赖式ATP酶。 Na+-K+依赖式ATP酶(钠泵) 3.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①由钠泵形成的细胞内高K+和细胞外的高Na+,这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 ②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与形态。 ③它能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这种势能贮备是 可兴奋组织具有兴奋性的基础,这也是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逆浓度差跨膜转运的能量来源。 4.主动转运的类型 (1)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直接利用ATP的能量逆浓度差和电位差对离子进行的主动转运过程。 原发性主动转运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除钠泵外,还有Ca2+泵(或称Ca2+-Mg2+依赖式ATP酶)、H+泵(质子泵)和碘泵等。 (2)继发性主动转运指物质逆浓度梯度转运所需的能 .

神经病学习题及答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B) 考试科目:神经病学考试类别:初修 适用专业 学号: 姓名: 专业: 年级: 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系统中,中枢神经系统主管( ),();周围神经系统 主管()。 2、( )、( )、()共同管理眼球运动,合成眼球运动神 经。 3、对癫癎具有特异性的辅助检查就是(),对神经与肌肉疾病具有特异性的辅助 检查就是( )。 4、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分型中最常见的类型就是( )。 5、检查失语症的前题条件就是( ),(),( )。 6、交叉性感觉障碍就是()与( )受损所致。 7、霍纳综合征表现为( ),(),( ),()。 ( ),()。

A、出血 B、感染 C、头痛 D、脑疝 2、两脚并拢直立,然后闭目,称为( ) A、拉塞格氏征 B、昂伯氏征 C、克匿格征 D、霍夫曼征 3、脑梗死不应出现的症状及体征就是( ) A、意识不清 B、头痛 C、肢体瘫痪 D、脑膜刺激征 4、重症肌无力运动障碍的特点就是( ) A、持续无力 B、早期出现肌萎缩 C、全身肌肉平均受累 D、波动性肌无力 5、影响意识最重要的结构就是( ) A.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B、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C、大脑 半球D、小脑 6、震颤麻痹出现的神经症状就是( ) A、肌肉萎缩 B、书写痉挛 C、运动减少 D、病理征阳性 7、面瘫患者伴有听觉过敏,舌前2/3的味觉减退,其损伤平面在( ) A、膝状神经节平面 B、镫骨肌支平面 C、茎乳孔以下 D、鼓索平面 8、肌萎缩侧索硬化与颈髓空洞症共有的症状就是( ) A、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B、分离性感觉障碍 C、直立性低血压 D、手的小肌肉萎缩,巴彬斯基氏征阳性 9、TIA发作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与视网膜的功能缺损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 A、1分钟 B、3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0、患者突然发生面部歪斜,右侧额纹消失,右眼裂较左侧大,露齿口角偏向左侧,可能就是() A、右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左侧中枢性面瘫 11、踝反射的反射中枢在( ) A、C2-3 B、T10-12 C、S1-2 D、L5-S1 12、脑干与后颅窝的病变最适宜的影像学检测手段就是()

神经内科神经病学高级职称考试复习笔记8题库

神经内科神经病学高级职称考试复习笔记8题库

神经内科神经病学高级职称考试复习笔记8 ★命名性失语---颞中、下回后部。 ★去皮质强直常见于①大脑白质病变②内囊病变③丘脑病变④缺氧性脑病。 ★头部对疼痛敏感的结构包括:①头皮及皮下组织②帽状腱膜和骨膜③头部血管④头部肌肉⑤头颈部神经。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脑神经名称歌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肋间神经分布歌诀: 二平胸骨四乳头,六对大约到剑突; 八对斜行肋弓下,十对脐轮水平处; 十二内下走得远,分布两列腹股沟。 ★接近皮质的梗死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①再出血②脑血管痉挛③脑积水④癫痫发作⑤低钠血症⑥神经源性心功能障碍和肺水肿(因丘脑下部损伤所

致,与儿茶酚胺水平波动和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免疫治疗方案是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或血浆交换并免疫抑制剂治疗。 ★周围神经的病理改变能够经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反映出来:轴索损害时,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偏低,以动作电位波幅显著减低为特点。髓鞘损害时,以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明显减慢为特点,诱发电位波幅下降不明显。 ★路易体痴呆(DLB)是以波动性认知障碍、视幻觉和帕金森综合征为临床特点,以路易小体为病理特征的神经变性病。 ★路易体痴呆(DLB)对地西泮和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敏感,能够出现嗜睡、昏迷,,是区别于其它类型痴呆的特点,宜不用或慎用。 ★额颞叶痴呆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无效。 ★神经原纤维缠结可见于①正常老年人 ②Alzheimer病③A1zheimer病路易体型。

人体解剖生理学 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生理学研究得基本范畴 一、机体得内环境与稳态 1、细胞直接生存得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得内环境。 2、机体内环境得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得状态称为稳态。 二、生理功能得调节 生理功能得调节形式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得基本过程就是反射。 反射就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得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得变化(刺激)所作出得规律性反应。反射活动得结构基础就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5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与效应器。 三、体内得反馈控制系统 1、负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得结果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相反得方向变化则称为负反馈。 2、正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得结果就是使输出变量在原先活动得同一方向上进一步加强则称为正反馈 第三章 第一节细胞膜得物质转运功能 一、被动转运(使膜两侧物质均匀分布) 被动转运就是指分子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得跨细胞膜得转运,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转运结果就是达到膜两侧物质得浓度或电位得平衡。 (一)、单纯扩散 1、物质:脂溶性高、分子小,不带电荷得非极性分子。如O 2、N2、CO2、乙醇、尿素以及一些小分子激素或药物。 2、特点:不需要膜上特殊蛋白质得帮助。 推动物质转运得力量就是物质得浓度梯度。 物质转运得方向就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因而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 转运得结果就是物质浓度在细胞膜得两侧达到平衡。 (二)、易化扩散。(膜蛋白介导) 一些单纯扩散不能实现得非脂溶性得较大得分子或带电离子得跨膜转运需要借助于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得帮助。由细胞膜上蛋白质帮助所实现得物质跨膜扩散称为易化扩散。 1、经载体得异化扩散。(离子,分子,选择性高) 载体指镶嵌在细胞膜上得一类具有特殊得物质转运功能得蛋白质。 物质:葡萄糖与氨基酸。 特征:饱与现象、立体构想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2、经通道得异化扩散。(速度快,被动) 特征:离子选择性 门控特性: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与机械门控通道。 二、主动转运(使膜两侧物质更不均匀) 主动转运就是通过细胞得耗能或称,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得跨膜转运。 (一)、原发主动转运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感想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感想和体会 在得知要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学习之初,我从很多渠道都了解到这是一门难度不低的课程。每次上课,教室基本都坐满了人,足以看出同学们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在老师的讲述下,我逐渐了解到人解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记忆和理解。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人解的许多基础知识在高中生物和大学里的生物化学里都有涉及。比如细胞组织的基本结构、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动作电位等。渐渐,我走入了人解的大门,对人体的系统活动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明白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特征和生命活动运行规律等知识,为进一步学习药理学等课程打好基础。 不得不提老师把学习中的重点明确的很好,便于课下去有趋向性地复习。讲到一些难点的时候,老师甚至还亲自板书引领着我们去了解整个生理现象的过程。PPT上的一些动态的图片,也对理解一些复杂的过程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讲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细胞内外各期的离子运动时,通过直观的感受图片上离子的运动,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人解的学习离不开实验,自从做了人解实验后,我就发现,实验的总结与反思对我学习理论课程有很大的裨益。比如实验化学物质对蟾蜍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虽然这是一个视教实验(蛙心插管难度较大),但通过实验老师的讲解和操作后,我们也能看到各种离子、生物因子对于心肌细胞收缩性和自律性的影响。对心肌细胞收缩性、自律性的改变有了更深的理解。还记得,第一次实验的时候,不敢抓小鼠,不敢给蟾蜍毁髓,到现在能基本独立进行各项实验操作,人解实验让我改变了许多。 在人解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上,一定要复习,当天讲过的内容如果不及时看一看复习,下次再上课的时候再继续回忆的时候就很痛苦,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我也观察了很多其他的同学。首先老师不要求我们记很多笔记,说她讲的都是书上有的,我们只要上课好好听就可以了。但一些总结之类的笔记,我认为我们同学还是有必要做的,老师有时候PPT上也会有一些总结。做总结,

神经病学试题及答案图文稿

神经病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A) 考试科目:神经病学考试类别:初修 适用专业: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组。 2、12对脑神经中只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的是(),()。 3、诊断先天性动脉瘤和动脉畸形的“金标准”是()。 4、一侧大脑皮质侧视中枢发生癫痫,则两眼凝视病灶()侧;一侧脑桥侧视中枢区域出血,则两眼凝视病灶()侧。 5、脊髓型感觉障碍中侧索型表现为()缺失()保存。 6、豆状核由( ) 和( )两部分组成。 7、颅内压增高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8、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分型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9、癫痫脑电图的典型表现是(),(),(),()。 10、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治疗首选药物是()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 1、感觉检查最应注意的是() A、障碍的程度 B、有无感觉异常 C、障碍的部位 D、有无疼痛 2、双眼颞侧偏盲的损伤部位() A、视神经 B、视交叉外侧 C、视交叉 D、视束 3、脑梗死不应出现的症状及体征是() A.意识不清 B.头痛 C.肢体瘫痪 D.脑膜刺激征 4、重症肌无力运动障碍的特点是() A、持续无力 B、早期出现肌萎缩 C、全身肌肉平均受累 D、波动性肌无力 5、影响意识最重要的结构是() A.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 B.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结

构系统 C.大脑半球 D.小脑 6、震颤麻痹出现的神经症状是() A、肌肉萎缩 B、书写痉挛 C、运动减少 D、病理征阳性 7、面瘫患者伴有听觉过敏,舌前2/3的味觉减退,其损伤平面在 () A、膝状神经节平面 B、镫骨肌支平面 C、茎乳孔以下 D、鼓索平面 8、肌萎缩侧索硬化和颈髓空洞症共有的症状是() A、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B、分离性感觉障碍 C、直立性低血压 D、手的小肌肉萎缩,巴彬斯基氏征阳性 9、TIA发作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功能缺损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 A、1分钟 B、 3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0、患者突然发生面部歪斜,右侧额纹消失,右眼裂较左侧大,露齿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 A、右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左侧中枢性面瘫 11、膝反射的反射中枢在() A、C2-3 B、T10-12 C、L2-4 D、L5-S1

神经内科实习报告

神经内科实习报告 【摘要】在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有脑出血,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脑炎等。饮食护理方面,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饮食一般为低盐低脂饮食。皮肤护理方面,神经内科疾病伴有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很容易导致压疮的发生。应协助患者按时翻身,每2小时一次。预防感染方面,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若呕吐或咽喉部有分泌物,应及时吸出。做好口腔护理,随时观察口腔情况,选择合适的漱口液。尽量避免在下肢输血输液,因为下肢深静脉是静脉血栓好发部位。康复治疗方面,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肢体功能锻炼计划,强调合理、适度、循序渐进、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的原则。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学习掌握新技术。 转眼两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这两个月我主要在神经内科实习,时间虽短,收获却是巨大的。在这里我需要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及易患因素,专业特殊仪器的应用及专科检测、治疗方法,如:腰椎穿刺术、脑血管造影、脑血管介入治疗、心电监护、心脏起搏除颤器、高压氧舱治疗、各种内窥镜检查等。熟悉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毒副作用、临床化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能识别常见的异常心电图,各系统疾病的功能试验及检查方法。虽然已在临床工作多年,但这次以一个实习生的身份重新学习,感觉新鲜而忐忑,新鲜的是自己学生的身份,忐忑的是是否能有所得,有所用。现在随着护理学科和社会的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实习内容不再是简单的打针输液,执行医生的医嘱,而是全面评估患者,从各个方面给予其照顾护理,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身体和心理健康,恢复正常生活。以下我将我的实习内容总结一下。 在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有脑出血,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脑炎等。除脑炎外,发病多在40岁以上,近年呈年轻化趋势。患者多有常年吸烟饮酒史或高血压史,常为急性起病,可复发,部分病人遗留神经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可表现为意识障碍、感知觉障碍、运动障碍(如瘫痪、不自主运动、步态异常、共济失调等)、肌张力异常,头痛、头晕、眩晕、反射异常、吞咽障碍、言语不利、肌萎缩以及排尿、排便、性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除有各种异常体征外,脑脊液亦常有异常。 神经内科疾病在饮食、皮肤、预防感染、康复锻炼及心理护理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 饮食护理方面,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饮食一般为低盐低脂饮食。总的饮食原则是食用富含维生素,高蛋白,低盐,低脂肪,低淀粉的食物如食一些杂粮,黑米,豆浆,有条件可食用蛋白粉,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豆类.适量摄取含锌和镁丰富的饮食,如瘦猪肉,牛肉,羊肉,鱼类,切忌吃肥肉。很多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神志模糊或昏迷,烦躁不安伴随吞咽障碍,不能正常进食,往往需要保留胃管鼻饲饮食。鼻饲前首先要评估患者的鼻腔情况,是否有炎症,出血,溃疡,畸形以及手术史。神志模糊的患者常有烦躁不安,为防止胃管牵拉脱出,一般选择瘫痪侧鼻孔插入。若胃管不慎脱出,从另一侧重新插入。昏迷患者对外界刺激反应性降低,食物要防止过热,以免损伤胃粘膜。脑出血病人要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当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时,则需要综合考虑。 皮肤护理方面,神经内科疾病伴有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很容易导致压疮的发生。应协助患者按时翻身,每2小时一次,翻身时切忌拖、拉、推,以防擦破皮肤。翻身后应在身体着力空隙处垫海绵或软枕,以增大身体着力面积,减轻突出部位的压力。受压的骨突出处要用海绵或海绵圈垫空,避免压迫。及时更换潮湿、脏污的被褥、衣裤和分泌物浸湿的伤口敷料。不可让病人睡在潮湿的床铺上,也不可直接睡在橡皮垫、塑料布上。注意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浸渍皮肤和伤口,定时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生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 一、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1、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形式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 5 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三、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1、负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则称为负反馈。 2、正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是使输出变量在原先活动的同一方向上进一步加强则称为正反馈 第三章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被动转运(使膜两侧物质均匀分布)被动转运是指分子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细胞膜的转运,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转运结果是达到膜两侧物质的浓度或电位的平衡。(一)、单纯扩散 1、物质:脂溶性高、分子小,不带电荷的非极性分子。如O 2、N2、CO2 、乙醇、尿素以 及一些小分子激素或药物。 2、特点:不需要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推动物质转运的力量是物质的浓度梯度。物质转运的方向 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因而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转运的结果是物质浓度在细胞膜的 两侧达到平衡。 (二)、易化扩散。(膜蛋白介导)一些单纯扩散不能实现的非脂溶性的较大的分子或带电离子的跨膜转运需要借助于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由细胞膜上蛋白质帮助所实现的物质跨膜扩散称为易化扩散。 1、经载体的异化扩散。(离子,分子,选择性高)载体指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类具有特殊的物质转运功能的蛋白质。物质:葡萄糖和氨基酸。 特征:饱和现象、立体构想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2、经通道的异化扩散。(速度快,被动) 特征:离子选择性 门控特性: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和机械门控通道。 二、主动转运(使膜两侧物质更不均匀)主动转运是通过细胞的耗能或称,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一)、原发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是由细胞膜或内膜上具有ATP酶活性的特殊泵蛋白,直接水解ATP提 供能量而将一种或多种物质逆着各自的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钠钾泵。(外Na+内K+) 每分解一份子的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内

神经病学期末考点总复习

第二节、脑脊髓血管 一、脑的血管: (一)脑的动脉: 1颈内动脉:前三分二,部分间脑 眼动脉——眼部; 脉络膜前动脉——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后下部、大脑脚底中1/3、苍白球; 后交通动脉——吻合支; 大脑前动脉——皮质支~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一部分、额顶叶上外侧面上部、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内囊前肢; 大脑中动脉——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岛叶(中央支为豆纹动脉,行程弯曲,出口处呈直角,易破裂,名出血动脉) 2椎-基底动脉:后三分一,部分间脑,脑干,小脑 ?椎动脉: 脊髓前后动脉——脊髓 小脑下后动脉——小脑底面后部、延髓后外侧部【交叉性感觉障碍、小脑共济失调】 ?基底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面的前部迷路动脉——内耳迷路 脑桥动脉——脑桥基底部小脑上动脉——小脑上部 大脑后动脉——颞叶内侧面底面、枕叶,丘脑、内外侧膝状体、下丘脑、底丘脑 小脑上和大脑后之间夹有动眼神经——血管压迫引起动眼神经麻痹 3大脑动脉环(Willis环):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 后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交界处;前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交界处——动脉瘤好发 第八节反射 深反射:刺激肌腱、骨膜的本体感受器所引起的肌肉迅速收缩反射(腱反射、肌肉牵张反射)——反射弧:感觉神经元、运动神元直接连接组成的单突触反射弧。 肱二头肌反射(C5-6);肱三头肌反射(C6-7);桡骨膜反射(C5-8);膝腱反射(L2-4);跟腱反射(S1-2) 浅反射;刺激皮肤、黏膜、角膜引起的肌肉快速收缩反应。 ——反射弧:脊髓节段的反射弧;冲动达大脑皮层→脊髓前脚细胞 腹壁反射(T7-12);提睾反射(L1-2);跖反射(S1-2);肛门反射(S4-5)、角膜反射;咽反射 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第一节意识障碍 意识:个体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 意识障碍:觉醒度下降(嗜睡、昏睡、昏迷);意识内容变化(意识模糊、谵妄) 嗜睡: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叫醒,醒后勉强配合检查和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患者又很快入睡。 昏睡:患者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奇觉醒,须经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能唤醒,对言语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做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不能使其觉醒,无有目的的自主活动,不能自发睁眼。 ①浅昏迷: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周围事物、声光无反应,强烈刺激(疼痛)可有回避及痛苦表情,不能觉醒。吞咽、咳嗽、角膜、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生命征不变。 ②中昏迷:正常刺激无反应,自发动作很少。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生命征改变 ③深昏迷:任何刺激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生命征明显改变——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 脑死亡:大脑和脑干功能全部丧失 ①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②自主呼吸停止③脑电图~直线;颅多普勒~无脑血管灌注;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功能丧失 ④以上情况持续至少12小时⑤腱反射、腹壁反射等可消失⑥排除急性药物中毒、低温、内分泌代谢疾病等 意识模糊: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谵妄:对周围环境认识及反应能力均有下降——认知、注意力、定向、记忆功能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表现为紧张、恐惧、兴奋不安,甚至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白轻夜重,持续数h至数d。 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1去皮质综合征(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而导致的皮质功能减退、丧失) 意识丧失,但睡眠、觉醒周期存在,能无意识的睁闭眼、转动眼球,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反射存在,但无自发动作。大小便失禁,肌张力增高。上肢屈曲内收,腕及手指屈曲,双下肢伸直,足屈曲——去皮质强直。【缺氧性脑病、脑炎、中毒、严重颅脑外伤】

神经内科重点专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

神经内科重点专科(学科)科室发展规划 (2016年-2018年) 一、学术队伍建设 1、人才培养计划 科室人才培养,为使神经内科工作不断取得好成绩,科室内涵建设呈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培养人才,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特提出今后三年人才培养计划。 关于住院医师培养: 成立以科主任、主治医师以上技术医疗人员组成的培训领导小组,定时拟定培养计划。 分阶段培养: ⑴第一阶段(毕业1~2年) ①基本理论知识培训:要求全面精读《神经病学》各章节,尤其是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和基本解剖知识,并做出学习笔记。还要结合专著学习有关国内外杂志,如:《中华神经科杂志》、《BROKE》等,作出读书文摘卡。加强神经内科基础理论的学习。 ②工作能力培养:轮转全院各相关科室,每科室轮转2~3个月,包括心内科、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以拓宽业务面,轮转结束时由轮转所在科室主任,予以业务水平考核及工作能力判定,指明差距和努力方向。 ③神经内科基本功训练:包括神经内科专科病历书写,神经内科疾

病定位诊断、定性诊断,认真规范神经内科专科查体,病程记录和各种医疗文字记录,要求达到甲级病历标准。要求掌握腰椎穿刺术和基本的头颅CT、MRI、MRA等阅读能力。 ⑵第二阶段(毕业3~5年及以后的高年资住院医师) ①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定期阅读国内外有关神经病学杂志有关文 章,如:《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等; ②进一步扎实神经内科基本功训练和工作能力培养; ③在科主任领导下,结合国内外神经内科发展情况,不断开展适 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人才引进计划: 神经内科还需引进5-7名的医生(如住院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电生理检查技师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充实到神经内科队伍中来。神经内科拟进一步开展卒中单元,开展针灸、康复治疗、睡眠监测及脑电图、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脑干及视觉诱发电位等神经电生理检查,以进一步提高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二、专科建设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1、专科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 经过3年重点专科建设,全面提升我院神经内科临床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带头人具备渊博的学识水平、精湛的专业技术、良好的管理能力和高尚的医德风范;成就一支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具有团结、拼搏精神和甘于奉献的技术队伍,专科特色显现,科研能力

人体解剖生理学词解及问答分析复习笔记

一、词解 1.尼氏体:是神经元的结构中的一个生物结构,由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其间游离核糖体组成。为嗜碱性物质,又称嗜染质,在人体主要分布于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中。 2.平衡电位:把细胞内外某离子的电化学电位等于零时的膜电位,称为该离子的平衡电。 3.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之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为稳态。 4.自动节律性:心肌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5.外呼吸:又称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6.呼吸商: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呼出的二氧化碳的量与吸入氧气量的比值。 7.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大或减小近球小管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65%-70%的现象。 8.血睾屏障:将生精上皮分为基底区和近腔区,并可阻止淋巴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到达近腔区,起到屏障的作用。 9.哈弗斯系统:又称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呈长筒状与长骨长轴平行,由4~20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组成。 10.福尔克曼管:中央管与骨小管以及位于内外环骨板和骨单位间的横向穿越的穿通管。 二、简答: 1.结缔组织有哪些种类,简述其结构和功能。 答:种类: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骨、软骨、血液、肌腱、筋膜 结构功能:疏松结缔组织:充满与组织、器官间,基质多,纤维疏松,细胞少。有免疫功能。 致密结缔组织:纤维较多,主要为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保护功能。 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构成。有维持体温、缓冲、支持等作用。 2.试述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答:在神经细胞膜上,存在大量的Na+通道和K+通道,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大小主要由这些离子通道开放的程度所决定。我们已经知道,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在数值上接近于K+的平衡电位,膜的通透性主要表现为K+的外流。当细胞受到一个阈刺激或阈刺激以上强度的刺激时,膜上的离子通道将被激活。由于不用离子通道激活的程度和激活的时间不同,当膜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时,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将产生巨大的变化。 3.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有何异同? 答: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在形态上均可分为4部分,由内向外依次称为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其中外段是感光色素集中的部位,在感光换能中起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