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一览表范本

安徽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一览表范本
安徽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一览表范本

安徽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一览表

1

2020年4月19日

安徽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

1月

2 2020年4月19日

安徽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填表总说明

1. 本表为绿色建筑进行施工图审查时,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以下简称《评价标准》)及《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 ,对《评价标准》中的各相关条文在施工图中的落实情况进行审查;

2. 表1.1-表1.7为居住建筑填写内容,表2.1-表2.7为公共建筑填写内容;

3. 表中项目简介、设计满足项及设计措施由设计单位或绿建咨询单位填写,对设计满足选项,需介绍设计措施、有关数据计算结果,或指向相关证明文件,或附相关计算书等资料,证明文件等相关资料须同步报施工图审查机构备查;

4. 表中编号和审查结论相关内容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填写;

5. 表中各类别条文均不含设计阶段不参评条款,不同星级需满足条文项数已在汇总表中按比例调整;如因项目自身特点,按《评价标准》规定可不参与评价的条文,则需满足项数的要求可按《评价标准》规定调整,并在汇总表中说明不参评项情况。

3 2020年4月19日

表1.1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一览表----建筑专业(居住建筑)

号:

4 2020年4月19日

5 2020年4月19日

6 2020年4月19日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这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在建筑行业里,我们相应地提出并推行发展绿色建筑,为保护环境人类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而努力。本文对绿色建筑的含义,发展史,现状及具体实例进行了阐述,体现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希望大家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增强意识,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绿色建筑,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的含义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源、材料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就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绿色建筑沉成为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绿色建筑发展史(重点中国)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巢(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近代以来,虽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但是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层出不穷的自然灾害等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成为成为人们的共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绿色建筑也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国际上开始了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而中国自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相继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2008年3月,成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对外以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名义开展工作。2009年8月27日,我国政府发布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提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2009年11月底,在积极迎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前,我国政府做出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2009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测控优化研究中心成立,协助地方政府和业主方申请绿色建筑标识。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

安徽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导则

安徽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导则 一、总则 1.0.1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等施工的工程项目。 1.0.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是指建筑施工企业按规定要求,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建立与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资料。它包括;文件及证件、施工现场安全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及目标考核、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班组安全活动、工伤事故管理文明施工、安全标志及其它、各类设备设施安全验收等十二项内容。 1.0.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除执行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规定 二、资料管理 2.0.1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的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应有专人管理,建立健全安全资料管理责任制。 2.0.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应由相关部门及责任人随施工进度及时调整,资料

填写应做到项目齐全、内容准确真实、字迹工整、手续完备。不得伪造证件和资料,各种资料要经项目经理审查合格,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0.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按第三条的规定分类建档。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要集中存放。 2.0.4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导则文本由省建设厅统一印制。 三、主要内容 3.0.1文件及证件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是否及时到达施工单位,上能否实施有效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各种证件是施工单位的生产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 1、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2、有关部门批准的施工文件(施工许可证、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审查表等); 3、上级适时发放的安全生产文件; 4、企业法人(复印件)项目经理、安全员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安全考 核合格证; 5、专业施工队伍资质及专业人员证据、(复印件) 6、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复印件) 7、现场工作人员花名册。

安徽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

安徽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对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把生态文明融入城乡建设的全过程,树立全寿命周期理念,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改善建筑舒适度,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推动我省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建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以上,创建100个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和10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到2015年末,全省20%的城镇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其中,合肥市达到30%。到2017年末,全省30%的城镇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三、重点任务 (一)进一步强化建筑节能工作。 1.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加强建筑节能产品、技术市场和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城镇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执行更高能效水平的建筑节能标准。 2.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立完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机制,国家机关既有办公建筑、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既有公共建筑未达到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应当制定节能改造方案,按规定报送审查后开展节能改造。旧城区改造、市容整治、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围护结构装修和用能系统更新,应当同步实施建筑节能改造。鼓励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3.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发展。推动太阳能、浅 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在适宜推广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建设,加快推动美好乡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安徽省建设工程材料市场价格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建设工程材料市场价格信息 发布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建设工程材料市场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切实提高发布质量,根据《安徽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和改善工程造价监管的意见》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设区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市造价管理机构”)的建设工程材料市场价格信息发布活动。 第三条建设工程材料市场价格信息(以下简称“材料价格信息”)包括材料编码、材料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材料价格。 第四条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负责全省材料价格信息发布的管理工作;市造价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材料价格信息发布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信息的采集 第五条材料价格信息采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格原则:采集价格的材料应为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合格产品; - 1 -

(二)正常成交原则:采集价格应反映正常情况下批量现货交易的价格; (三)近期原则:应采集发布上月的价格。 第六条材料价格信息采集点设置 (一)材料价格信息采集点设置应分门别类、布局合理,保障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广泛性和多样性。 (二)主要材料采集点数量应高于一般材料采集点数量。 第七条主要材料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应增加材料价格信息采集频次。 第八条市造价管理机构应建立材料价格信息采集档案。 第三章价格的组成 第九条材料价格由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组成 第十条材料价格按以下公式计算: 材料价格=(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及保管费费率) (一)材料原价是指材料的出厂价格或商家供应价格。 (二)运杂费是指材料自来源地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三)运输损耗费是指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四)采购及保管费是指为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的过- 2 -

安徽省绿色建筑适宜技术指南

《<安徽省绿色建筑适宜技术指南>编制与研究》课题通过验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日期:2013-6-5 2013 年5月17日下午,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对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承担的《<安徽省绿色建筑适宜技术指南>编制与研究》课题进行了专家评审。评审专家组由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安徽省建筑设计院、合肥工业大学、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9名专家组成。该课题得到了省厅领导的高度重视,课题评审会由刘兰处长主持,李建副厅长参加会议并发言。 会上,课题负责人田慧峰博士汇报了课题的总体实施情况,对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安徽省绿色建筑适宜技术指南》(简称“指南”)的编制背景、编制目标、编制工作进度、指南框架及主要内容、指南使用方法以及配套丛书-《安徽省绿色建设设计手册》(简称“手册”)分别进行了阐述。课题主要参与人刘凯英参加了此次会议。 课题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好评,一致认为《指南》技术分类科学合理、内容全面,思路清晰、技术点及相关指标明确,具有较好的指导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手册》提供了清晰的绿色建筑技术大纲,可指导设计师及相关从业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掌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点,开展绿色建筑设计或相关工作。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安徽省内设计院、开发商、绿色建筑咨询单位、施

工单位、物业等部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咨询、运营、管理等工作,填补了省内空白,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课题成果还得到了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刘兰处长表示,希望上海分院可在现课题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绿色建筑技术产品征集的结果形成《安徽省绿色建筑产品手册》,同时,邀请上海分院田慧峰博士为安徽省相关建筑设计人员开展绿色建筑技术讲座,为安徽省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全面技术支持。 在评审会议上,与会专家也为《指南》和《手册》的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尤其是安徽省内的评审专家,对于各技术的地方适宜性给多了较明确的修改意见,为后续进一步提高《指南》和《手册》的安徽适宜性及其实用性提供了极好的参考。 本次会议向安徽省建设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领导以及评审专家充分展示了上海分院的科研实力和科研方向,同时也吸取了专家对我们科研工作的中肯意见,为我们的科研工作发展拓宽了视野。 本课题参与人员名单:刘凯英、张欢、白洪坤、范世锋、樊瑛、王梦林、朱峰磊、王龙、周晓伟、景晓峰 附件:课题评审意见

安徽省小型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合同编号: 签订地点: 签订日期: 安徽省 小型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监制 安徽省建设厅

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明确责任,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建筑安装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国合同法》、《建筑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经双方协商,签订如下条款,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 二、工程地点: 三、工程围和容:(详见附表一) 四、工程总造价: 五、质量等级: 六、开工日期:全部工程自年月日开工,至年 月日竣工验收。 第二条承包方式 本工程采取下列第项方式承包。 1、按施工图预算加签证、加政策性调整结算; 2、包工不包料; 3、按实结算;

4、其他。 如采取全部包干金额,一般不得调整。但遇设计变更或政策性调整引起设备、材料价格的调整及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可调整合同工程价格。 第三条价款支付与结算 一、开工前,发包方应按建筑工程量的 %预付工程备料款; 二、包工不包料工程,按工程工资及费用总金额 %预付; 三、工程进度款双方按协议,但工程竣工时应按工程总价的 %,其余 %尾款,待工程竣工后结算; 四、由于工程设计变更而引起的增减价款按变更协议签证手续,其中增减费用,于竣工时结算并报送经办银行; 五、结算依据: 第四条工程变更 本工程在施工中,任何一方不得任意变更设计。如确需变更时,应由建设单位报原设计单位签发变更通知(文字、图),双方签证协议后通知有关单位,方可变更,变更时必须在该工程施工前进行。

第五条工程验收 一、竣工工程验收,以国家颁发的《工程施工验收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图纸及说明书、施工技术文件为依据; 二、工程施工中地下工程、结构工程必须具有隐蔽验收签证、试压、试水、抗渗等记录。工程竣工质量经当地质量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后,甲方必须及时办理验收签证手续; 三、工程竣工验收后,甲方方可使用。 第六条保修条件及期限 在规定的保修期,凡因施工造成的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应由乙方无偿保修,其保修条件、围和期限按《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执行。 第七条双方责任 甲方: 一、工程开工前,应交给乙方施工图纸份,地质勘察报告份,并组织原设计单位向乙方进行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 二、做好施工区域“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场地平)及地下原有管道、电路及其他障碍物的清理迁移工作; 三、依照城市规划及有关规定办理施工应办的手续;

绿色建筑的现状和发展---朗诗

建筑环境学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姓名:惠志豪 学号:1342405033

绿色建筑的现状和发展 ————以朗诗地产为例 惠志豪 摘要: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和世界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发展低能耗的绿色建筑已经刻不容缓。发展绿色建筑是改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但是绿色建筑相关的法规制度、标准和技术支持还不健全。本文以朗诗地产为例,提出要明确绿色建筑的目标和基本标准,分析绿色建筑的现状,解读绿色建筑的内涵,指出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绿色建筑;现状;发展;目标 Abstarct: In view of the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s energy and the consumption of global fossil fuel energy,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green buildings with low-energy consumption. Developing green building is the significant measure to change the way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however, our regulations, standards and skills support relating to green buildings are not wholesome. This paper will take Landsea for example to come up with purposes and basic standards,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green buildings, illustrate the meanings and indicate the direction of green buildings’development. Key words:Green building; situation; development; purpose

《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实施细则》

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住建部令第18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管理工作的通知》(建办市〔2014〕34号)、《关于严格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制的通知》(建办质〔2014〕44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 建造、装饰装修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以及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细则的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发证机关)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可以不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再领取施工许可证。 第三条应当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建筑工程未取得施工许可 证的,一律不得开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应当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工程项目 分解为若干限额以下的工程项目,规避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第四条省、设区市和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职能分级负责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监督管理。 第五条建设单位可以申请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许可;也可以就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或者按标段分别申请施工许可;建设工程项目分期建设的,建设单位可以按期分别申请施工许可。 按照前款规定,建设项目分别领取施工许可证的,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标段工程的建设规模、工程投资额总和应当分别与建设项目的建设总规模和工程总投资额一致,并符合依法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 第六条新建道路的地下管线工程可以连同新建道路工程领取 施工许可证;房屋附属设施工程、与房屋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可以连同房屋建筑工程领取施工许可证;新建房屋装饰装修工程可以连同房屋建筑工程领取施工许可证。 第七条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提交相应的证明资料: (一)依法应当办理用地批准手续的,已经办理该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提供土地使用证书或有效期内用地批准书。 (二)在城市、镇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b17975571.html,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杨昊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3期 摘要: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住房的需求,房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而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和房地产业已经走到了尽头。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充分的协调一致;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状况;趋势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概念 人与建筑环境和谐共处是建筑永恒的发展主题,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不科学的开发方式使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在这种形势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可以说,绿色建筑对建筑行业和地产行业而言是个崭新的概念。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立体绿化、花园或绿色的建筑,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在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对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破坏,且在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条件下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如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建材等)、保护环境及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绿色建筑”又常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 3.绿色建筑的内涵 3.1节约环保

安徽省绿色建筑审查一览表

安徽省绿色建筑审查一览表

安徽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 2014年1月

安徽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填表总说明 1. 本表为绿色建筑进行施工图审查时,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以下简称《评价标准》)及《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对《评价标准》中的各相关条文在施工图中的落实情况进行审查; 2. 表1.1-表1.7为居住建筑填写内容,表2.1-表2.7为公共建筑填写内容; 3. 表中项目简介、设计满足项及设计措施由设计单位或绿建咨询单位填写,对设计满足选项,需介绍设计措施、有关数据计算结果,或指向相关证明文件,或附相关计算书等资料,证明文件等相关资料须同步报施工图审查机构备查; 4. 表中编号和审查结论相关内容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填写; 5. 表中各类别条文均不含设计阶段不参评条款,不同星级需满足条文项数已在汇总表中按比例调整;如因项目自身特点,按《评价标准》规定可不参与评价的条文,则需满足项数的要求可按《评价标准》规定调整,并在汇总表中说明不参评项情况。

表1.1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一览表----建筑专业(居住建筑) 项目名称建设单 位 建筑 类型 高层□中高层□ 多层□其它_______ 设计单位绿建咨 询单位 星级 目标 一星□二星□三 星□ 条目评价标准条文规定设计满足项及设计措施 审查结 论 节地与室外环境(经审查合格:控制项项一般项项优选项项)设计满足项设计措施、计算结果 控制项4.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 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是□否□不参评□合格□不合格□4.1.2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 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 危险源。 是□否□不参评□合格□不合格□4.1.3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多层不高于28㎡、 中高层不高于24㎡、高层不高于15㎡。 是□否□不参评□合格□不合格□4.1.4 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 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是□否□不参评□合格□不合格□4.1.5 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是□否□不参评□合格□不合格□

安徽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完整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J11433-2009 DB34/T918.1-2009 安徽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Anhui Proyincial Specifi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第一分册 2009—6—10发布2009—8-—1实施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建设单位质量管理资料…………………………………………………………4.1 建筑工程准备阶段及开工审批资料…………………………………………4.2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技术资料…………………………………………… 5 建筑工程(质量)监理资料………………………………………………………5.1 监理管理资料…………………………………………………………………5.2监理过程资料………………………………………………………………… 6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资料………………………………………………………6.1 施工组织设计…………………………………………………………………6.2 现场质量管理资料……………………………………………………………6.3 施工合同……………………………………………………………………6.4施工许可证…………………………………………………………………… 6.5 工程开工报告…………………………………………………………………6.6 施工日志……………………………………………………………………

安徽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

WF—2005—002 安徽省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 合同编号: 签订地点:舒城县规划展示中心 签订时间:2015年8月18日 安徽省建设厅 制定 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O O五年七月

目录 第一部分协议条款 (1) 第二部分通用条款 (4) 第三部分专用条款 (9) 附表工程造价咨询资料交接一览表 (10)

第一部分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协议条款 委托人(全称):舒城县建辉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受托人(全称):安徽新宏工程造价有限公司 一、咨询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舒城县规划展示中心幕墙及采光顶 工程地点:舒城县城关镇梅河西路 工程规模:建筑面积15599平方米 二、工程造价咨询范围及内容: 规划展示中心工程原招标中所列幕墙及采光顶暂定价核定,原招标中相应幕墙及采光顶暂定价总价和核定后总价。 三、工程造价咨询工作质量的要求和标准: 请按国家规定进行暂定价核定,确保准确,符合原招标文件精神。并接受本工程最终在舒城县审计局审计中的询问。 四、咨询期限: 自受托人收到委托人提供的完整的咨询资料后45 日历天完成咨询工作。 五、合同价款: 1、咨询酬金标准:人民币贰万玖仟元整。 2、咨询酬金支付时间:审计完成后付贰万元,余款在舒城县审计局审计完成后付清。 六、合同文件组成部分: 1、本合同协议条款; 3、本合同通用条款; 4、双方有关咨询洽商,变更书面协议文件等;

5、咨询工程的相关图纸、标准、规范、合同、相关文件等。 七、附加协议条款: 八、本合同正本一式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双方各执一份。副本四份,送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份,各执份。 委托人:受托人: 单位名称(盖章):单位名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 委托受理人(签字):委托代理人(签字): 地址:地址: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帐号:帐号: 邮编:邮编: 电话:电话: 传真:传真: 网址:网址: 年月日年月日

论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前景

论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前景 发表时间:2018-11-15T19:31:46.8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赵浩源 [导读] 摘要:随着全球资源、能源的日渐枯竭,环境的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己成为全球对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思想战略共识。 摘要:随着全球资源、能源的日渐枯竭,环境的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己成为全球对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思想战略共识。而绿色建筑是近年来提及越来越多的的一个词汇,也是建筑行业所追逐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公民对住所的要求也一直在提高,节能、环保成为最基本的要求,因此,绿色建筑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分析了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前景。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必要性;发展前景 绿色建筑这一环保理念的提出,使建筑行业能更好地满足居民对环保、健康的需求,目前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绿色建筑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理念,是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同时,绿色建筑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工作部分,不但能节约资源、改善居民生活,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还是顺应国际潮流的发展要求,所以绿色建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绿色建筑概述 1、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核心是“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理念指导城乡建设,能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有效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缓解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约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人们提供安全环保、自然舒适、经济健康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特点。1)降低能耗。绿色建筑能使能源、资源消耗降至最低程度,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相比,耗能可降低70%~75%,最好的能降低80%。2)合理用材。最大限度利用土地,使用无污染、可拆卸材料,生活垃圾内部消化,形成类似生物链的良性循环。3)生态和谐。尊重本地的人文、自然、气候条件,在风格上完全本地化,所以产生出新的建筑美学和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4)设计合理。绿色建筑有健康舒适的结构布置,朝向、形状、室内空间布局合理,有良好的自然采光系统和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宜人的周围环境。5)外部环境。绿色建筑周围环境有洁净的空气、水源和土壤,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以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并取得防风、遮荫等效果。6)全程监控。绿色建筑强调从原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一直到建造、使用直至建筑物的废弃、拆除的全过程都要环保可行。7)方便适宜。绿色建筑的建筑功能要具备灵活性、适应性和易于维护等特点。8)成本合理。绿色建筑在使用先进技术后能降低造价,节约运行管理费用,使建筑造价和运行管理费用经济合理。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绿色建筑,也叫做环保建筑、节能建筑等。最初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保罗索勒提出生态建筑,从而使环保类型的建筑得到发展。直到1990年,首个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并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开始了迅速的发展,改变了建筑的使用材料及使用性能,从而极大地减轻了建筑对环境的负影响。然而,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则相对迟缓,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相对较晚,直至2005年,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出台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我国的绿色建筑才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此后,又陆续开展发布了“双百工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等一系列模范工程和相关制度。“十二五”以后国家加大了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绿色建筑飞速发展,并引起了各方重视,这表明我国必将在绿色建筑上走的长远,走向一个制高点。 三、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1、影响绿色建筑研究和发展的因素。环境、资源及人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促就了国内外对绿色建筑研究及实践的起源和发展。环境问题集中表现在当今世界的各种污染及大自然对人类过度消耗资源的报复,如:温室效应、核污染等,而建筑设计过程中造成的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和影响直接导致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据绿色建筑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人们对各种关于绿色建筑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展开,国内外各种关于绿色建筑的著作及标准应运而生,并且不断成熟和完善,也创造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物。 2、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对我国而言,虽然我国资源丰富,但人数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处于末尾的位置,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时候只是关注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却忽略了发展过程中对有限能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透支了子孙后代的资源和福祉。因此,发展绿色建筑迫在眉睫。 四、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 建设施工过程所伴随的必然是能源消耗过程,以及环境污染的过程。因此,传统的高消耗发展模式必然要向高效的环保型发展模式转变,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必由之路,也符合现今世界建筑行业发展的潮流。 图1 1、要走低能耗,以科技为先导的精细化设计之路。低能耗是要求人们在生产建设全过程中做减法。树立正确的观念,竭力避免浪费,同时注意投资分配的合理性,将投资转到提高建筑节能品质和节约资源的技术上,从而使建筑工程总造价增量较少,甚至不增加的情况下

安徽标准施工合同

GF—1999—020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

第一部分协议书 发包人(全称): 承包(全称):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建设工程施工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内容: 群体工程应附承包人承揽工程项目一览表(附件1) 工程立项批准文号:

资金来源:_ 自筹 二、工程承包范围 承包范围: 三、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以开工报告为准)竣工日期:(开工后天)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日历天 四、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合格 五、合同价款 金额(大写):(人民币) ¥:元。 六、组成合同的文件

组成本合同的文件包括: 1、本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其附件 4、本合同专用条款 5、本合同通用条款 6、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7、图纸 8、工程量清单 9、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七、本协议书中有关词语含义本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条款》中分别赋予它们的定义相同。

八、承包人向发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竣工并在质量保修期内承担工程质量保修责任。 九、发包人向承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及其他应当支付的款项。 十、合同生效 合同订立时间:年月日 合同订立地点: 本合同双方约定签字、盖章后生效。 发包人:(公章):承包人:(公章)

住所:住所: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委托代表人:委托代表人:电话:电话:传真:传真:开户银行:开户银行:账号:账号: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 第二部分通用条款

绿色建筑的意义及其发展现状

选择绿色建筑的意义及其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通过对深圳绿色建筑的调研,对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其现实意义进行论述,同时结合深圳优秀绿色建筑实例,指出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以及在高度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今天,绿色建筑如何更好的依托新技术手段实现突破和发展,真正实现精细化设计。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性全寿命周期智能技术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 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建筑。它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 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深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 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其“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 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起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 他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并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教 育和艺术内涵。 一、绿色建筑的意义 1.1节约能源和资源 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4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4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 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对高水平的生活的追 求越来越强烈,这种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均耗能也越来 越高,产生的二氧化碳废弃物越来越多,这与全球倡导的保护环境的理念相违背。 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绿色建筑,通过对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设计,努力实现建筑 自然通风、太阳能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建筑节能措施,减少能源和资源 的使用,也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将大大缓解地球能源不足和温室效应产 生的压力,也极大的保护了其他资源。 1.2绿色建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是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是由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其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本体,也包括建筑内部以及及建 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 统。(一)室外环境而言绿色建筑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 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 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 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二)室内 环境。这些环境本质上决定着人们的舒适度,而通过绿色建筑,可以充分利用一 切资源,因地制宜,从规划、设计、环境配置的建筑手法入手,通过各种绿色技 术手段合理地提高建筑室内的舒适性,同时保障人的健康生活,给居民提供良好 的生活环境质量。 二、深圳绿色建筑典范—万科中心 万科中心位于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度假区,是及万科总部办公、酒店、SOHO、国 际会议中心等诸多功能一体多功能综合体。万科中心设计概念最初被其设计者斯蒂文.

安徽省建筑工程取费工程类别划分标准

安徽省建筑工程取费工程 类别划分标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安徽省建筑工程取费工程类别划分标准 一、工程类别划分说明 1.建筑工程类别是根据单位工程的规模、高度、跨度、层数和施工技术难易程度来划分 的。 (1)高度:指建(构)筑物从设计室外地坪至建筑物檐口底的高度。不包括突出屋面的电梯 机房、屋顶亭子问及屋顶水箱的高度。 (2)跨度:指结构设计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3)层数:指设计的层数(含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层数)。阁楼层、面积小于标准层30%的 顶层及层高在2.2m以下的地下室或技术设备层不计算层数。 (4)面积:指按安徽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中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的建筑面积。 (5)居住建筑:指住宅、宿舍、商住楼等建筑物。 (6)公共建筑:指综合楼、办公楼、教学楼、宾馆、酒店、食堂、礼堂、图书馆等建筑物。 (7)特殊建筑:指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艺术中心、高级会堂等建筑物。 (8)地下室:指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坪1/2层高以上的建筑工程。 (9)半地下室:指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坪lm以上,小于1/2层高的建筑工程。2.单位工程有三个条件的,凡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的执行相应类别标准,只符合一个条件的,按低一类标准执行。单位工程有两个条件的,只要符合其中一个条件,则按相应类别标准执行。 3.单位工程有不同层数,高层部分的建筑面积占单位工程总建筑面积30%以上者,按高层部分的层数、高度划分工程类别,否则按低层部分划分工程类别。 4.六层以下居住建筑除别墅按三类工程费率外,其他按三类工程费率乘以0.8系数。 5.地下室三层及三层以上符合二类、三类的工程按相应规定提高一个类别。6.工业建筑有声、光、超静、恒温、无菌等特殊要求者,当其建筑面积占总面积l/4以上的,可提高一个类别取费。 7.单层或多层工业厂房相连的附属生活用房按工业厂房类别执行。 8.多跨工业建筑物按最大跨度划分工程类别。 9.各类别中均包括附属于本类别工程的围墙、道路、传达室等附属工程,如单独承发包附属工程时按三类工程费率乘以系数0.8。 10.双曲线冷却塔均按水塔~类,其他冷却塔均按水塔二类。 11.专业工程也适用于市政、园林绿化及仿古建筑工程。 二、建筑工程取费工程类别划分标准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样板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范本样板

GF—1999—020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发包方: 界首市泉阳镇人民政府 承包方: 安徽阜阳中盛建设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制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第一部分协议书

承包人(全称): 安徽阜阳中盛建设有限公司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 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双方就本建设工程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界首市泉阳镇大良小学-顾集、王户庙-王桥道路硬 化工程 工程地点: 界首市泉阳镇 工程内容: 混凝土道路工程 群体工程应附承包人承揽工程项目一览表(附件1) 工程立项批准文号: 项目编号:FZGY-GCJS 0072-2 资金来源: 地方政府配套资金 2、工程承包范围 承包范围: 施工内容说明所包含的全部工作 3、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 年月日 竣工日期: 年月日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 30 天。 4、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 合格。 5、合同价款 金额(大写): 人民币伍拾壹拾万元整 人民币510000.00元 (小写) 6、组成合同的文件 6.1组成本合同的文件包括: (1)、本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其附件 (4)、本合同专用条款 (5)、本合同通用条款 (6)、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7)、图纸 (8)、工程量清单(如有时) (9)、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6.2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7、本协议书中有关词语含义与本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条款>中分别赋予它们的定义相同。 8、承包人向发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施工、竣工并在质量保修期内承担工程质量保修责任。

安徽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对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把生态文明融入城乡建设的全过程,树立全寿命周期理念,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改善建筑舒适度,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推动我省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建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以上,创建100个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和10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到2015年末,全省20%的城镇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其中,合肥市达到30%。到2017年末,全省30%的城镇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三、重点任务 (一)进一步强化建筑节能工作。

1.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加强建筑节能产品、技术市场和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城镇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执行更高能效水平的建筑节能标准。 2.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立完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机制,国家机关既有办公建筑、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既有公共建筑未达到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应当制定节能改造方案,按规定报送审查后开展节能改造。旧城区改造、市容整治、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围护结构装修和用能系统更新,应当同步实施建筑节能改造。鼓励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3.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发展。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在适宜推广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建设,加快推动美好乡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应当至少利用1种可再生能源。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新建建筑,应当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技术设计、建造和安装。 4.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建立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统计制度,建设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能耗数据库及监测平台,完善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能耗统计、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