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工程供热管网设计总体规划

集中供热工程供热管网设计总体规划

第一节管网布置

1、布置原则

根据热负荷分布情况,结合XXX道路规划和现场实际勘察,确定供热管网的布置。主要布置原则如下:

1)靠近大型用户和热负荷集中的地区,避免长距离穿越没有热负荷的地段;

2)尽量避免主要交通道路和繁华的街道,以免给施工和运行管理带来困难;

3)尽量使管段始末两端距离最短,以节省投资和减少热损耗。

4)管线布置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力求平直,尽量选择人行道下敷设。

5)穿越主干道和跨河流及铁路时,采取顶管和随桥架空方式。

6)适当考虑今后热用户的增加。管道应予留三通,方

便连接。

7)满足供热区域供热负荷的分布及规划路由的要求。

8)管网建设进度需满足与园区开发进度相配合分期建设的要求。因此管网建设进度的基本原则是:分步实施,即:与高新区开发建设的进度,热负荷的增加,同步建设管网。根据此原则,管网主干线采用多线布置分期建设,支线采用单线布置一次到位.在管径配置上考虑了向周边发展的可能性.

2、管网布置

新建供热一级管网布置采用枝状管网型式布置,力求短直。该方式管径随热源距离增加和热用户减少而逐渐减小,施工简单、造价较低。其缺点是当管网干管系统局部发生故障时,会影响较多用户的供热,因此要求运行管理水平较高。为了克服枝状管网在运行中的缺点,进行规划管网布置时,在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时,尽可能在供热局部区域内设联络线将管网联结起来。使之形成局部环状管网,为日后供热安全运行和流量调整带来方便。这样做也符合《城市热力网设计

规范》(CJJ34)的规定。

一级管网设计实现目标:(1)满足由调峰热源向近期建设的约400万平米中心区供热要求。(2)满足由热电厂向高新区全区域供热要求。(3)满足中心区环状管网供热要求。(4)满足双热源向高新区全区域供热要求。

根据设计目标要求,在供热区域内设两条主干线:

主干线一:由高新区西部规划热电厂沿规划路五南侧敷设至高新区东部,东西向贯穿高新区,全长约9公里,管径DN1400-DN200,最不利环路压降约1.3MPa,满足热电厂向高新区全境供热需要。

主干线二:由高新区北部规划区域锅炉房沿规划路十西侧敷设至高新区南部,南北向贯穿高新区,全长约3.3公里管径DN1000- DN800,最不利环路压降约0.70MPa,满足规划区域锅炉房向高新区起步区及周边供热需要。

两条主干线在规划路五和规划路十交口处相连,同时在规划路三设连通管形成局部环路,提高高新区中心区域供热可靠性。

管网走向按XXX综合管网给出的路由进行布置,主干线沿线接支线至各小区热力站。主干线沿线分段(长1.5-2.0公里)处、每条支线入口处及管网联络线设截断阀,以满足热网运行调节和维修需要。同时在热网沿线设必要的排气、泄水点。详见XXX供热管线平面布置示意图。

第二节管网敷设

1、管道敷设方式

由于管线沿城市道路布置,根据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及XXX供热规划确定的管线敷设原则,本工程供热管网全部采用直埋敷设,管道顶皮埋深不小于1.2米,管道埋设深度(管中心)一般为1.5~2.5米。这种方式与地沟敷设相比有许多优点。地埋敷设工程造价低、热损失小、管理维护费用低、防腐、保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预制直埋保温使用寿命一般在30年以上,且占地少,施工快,有利于环境和市政建设。

2、特殊路段处理:

本项目在管网敷设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穿越主干道路和

景观河道。

1)在主干道路交叉路口地下各类管线较多,热力管线为有压管,根据市政规划要求需避让各类无压管线。

管线敷设穿越主干道路时最好采用开挖方式,如需要穿越已建成的主干道路,根据规划要求管线施工不得破路,可采用顶管或拉管穿越方式,施工方式待定。

2)热力管线敷设需穿越规划景观河道时,为避免影响景观,原则上由河底敷设穿越。如需穿越已有河道,可根据市政规划要求架空跨越或由河底顶管穿越。

3、管网热补偿方式

本工程所在区域为新开发区,管线路由均按规划确定,地下障碍较少,可基本保证管线平直敷设。根据现场施工条件,本项目供热管网采用预热无补偿直埋敷设。采用预热无补偿直埋敷设,工程造价较低,便于施工,避免了因补偿器破损造成的管网泄漏,提高了管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第三节水力计算

本设计仅对供热管网主干管一和主干管二最不利环路进

行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以最终的热负荷(即远期热负荷)为依据,并考虑近期热负荷的需求,对一级管网进行水力工况计算,计算中选用以下数据:管内绝对粗糙度为0.5mm,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比值即管道局部阻力系数,干线为0.2;支线为0.3,热水管道单位压降主干线控制在30-70Pa/m之间,仅用热电厂供热,其最不利环路的压降为1.40MPa,若用单用区域锅炉房供热,区域锅炉房最不利环路的压降为0.7MPa。

附:主干管一水力计算图(图5-1),主干管一水力计算表(表5-1),主干管一水压图(图5-2)。

主干管二水力计算图(图5-3),主干管二水力计算

表(表5-2),主干管二水压图(图5-4)。

主干管一水力计算表表5-1 管段

编号长度

流量

(t/h

管径

(mm

比摩阻

(Pa/m

沿程阻

(Pa)

总阻力

(Pa)

1到2

2632

.4 14849

.7

1400 80 210592 1.1

231651.

2

2到3 662 12092 1200 61 40382 1.3 52496.6

3到4

2438

.8 11735 1200 56.6

138036

.08

1.3

179446.

904

4到5

2502

.2 8375 1000 73.8

184662

.36

1.3

240061.

068

5到6

350.

8 7965 1000 66.8

23433.

44

1.3

30463.4

72

6到7

382.

8 2296 700 60.4

23121.

12

1.3

30057.4

56

7到8 1476 2030 600 55 81180 1.3 105534

8到9

1289

.2 1621 600 36.2

46669.

04

1.3

60669.7

52

9到10

1132

.4 1357 500 64.8

73379.

52

1.3

95393.3

76

10到11 1332

.4

798 450 38.8

51697.

12

1.3

67206.2

56

11到12 1256

.8

593 400 39.8

50020.

64

1.3

65026.8

32

12到13 1664

.4

430 350 41.2

68573.

28

1.3

89145.2

64

13到

14

1252 250 300 32.5 40690 1.3 52897 总计

1300049

.18

主干管二水力计算表表5-2 管段

编号长度

流量

(t/h

管径

(mm

比摩阻

(Pa/m

沿程阻

(Pa)

系数

总阻力

(Pa)

1到2

1271

.2 6345 1000 44.2

56187.

04

1.1

61805.7

44

2到3

105.

4 6062 1000 40.2

4237.0

8

1.3

5508.20

4

3到4

872.

4 597

5 1000 39.2

34198.

08

1.3

44457.5

04

4到5

472.

4 5883 900 64.4

30422.

56

1.3

39549.3

28

5到6 284 5687 900 60.2

17096.

8 1.3

22225.8

4

6到7

363.

4 5524 900 56.2

20423.

08

1.3

26550.0

04

7到8

238.

8 3939 800 54.5

13014.

6

1.3

16918.9

8

8到9

119.

2

3780 800 48.5 5781.2 1.3 7515.56

9到10 455 3615 800 43.7

19883.

5 1.3

25848.5

5

10到11 180.

6

3456 800 40.7

7350.4

2

1.3

9555.54

6

11到12 280.

6

3300 800 37.4

10494.

44

1.3

13642.7

72

12到

13

197 2913 800 30.4 5988.8 1.3 7785.44 13到

14

440 2756 800 27.3 12012 1.3 15615.6

14到15 2295

.4

2514 800 21.3

48892.

02

1.3

63559.6

26

15到

16 1039 2416 700 38.7

40209.

3

1.3

52272.0

9

16到17 384.

2

2153 600 67

25741.

4

1.3

33463.8

2

17到18 203.

6

1870 600 51.5

10485.

4

1.3

13631.0

2

18到19 288.

8

1018 450 63.4

18309.

92

1.3

23802.8

96

19到

20 517 867 450 44.8

23161.

6

1.3

30110.0

8

20到21 369.

2

716 400 57.2

21118.

24

1.3

27453.7

12

21到22 284.

6

435 350 40.2

11440.

92

1.3

14873.1

96

总计

556145.

512

第四节供热计量

供热工程应根据不同的热源,不同的供热方式及管理体系进行热量计量。本项目的热源(热电厂)与管网为两个单位经营,热用户为热力站,两单位以热源厂出口热量进行结算。因此,本供热管网的热计量应分为三级,一级是热源出口,一级在热力站入口第三级计量设在二级网热用户入口处

第五节管材、管件、管道防腐及保温热水管网工作压力PN≤1.6MPa,选用一次性补偿器耐压1.6MPa,其它热水管网管材及附件均采用耐压2.5MPa。

1.管材

管道公称直径DN≥250mm,采用螺旋缝电焊钢管(GB/T9711.1- 97),材质为Q235B钢。管道公称直径DN ≤200mm,采用无缝钢管,材质为20号钢。对管道公称直径DN≤200mm,也可采用直缝钢管。

2.管道附件

1)阀门

管网的关断阀门均采用多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DN≥600mm 的阀门,为开启方便,均设有旁通球阀,直埋管网上的阀门与管道连接均采用焊接连接。热力站内的阀门均采用法兰连接。管网上的放水阀门,采用柱塞阀或截止阀,管网上的放气阀门,采用球阀或截止阀。

2)一次性补偿器

在施工现场不具备预热条件时,管网需设一次性补偿器。

一次性补偿器选用直埋内压波纹管补偿器。

3)管件

管道的弯头、三通、变径管均采用标准成品件,弯头为热压或热煨弯头,弯曲半径R=1.5D--R=4D 。

3.管道的防腐及保温

直埋的热水管道保温材料为聚氨酯泡沫塑料,外护高密度聚乙烯套管,应满足标准CJ/T114-2000要求。

4、主要管材清单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是指对城市供热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指导和规范性的要求。城市供热规划规范的制定与实施,能够保障城市供热的稳定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面,将从城市供热规划的内容和要求两个方面,对城市供热规划规范进行阐述。 一、城市供热规划内容 城市供热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规划目标与原则:明确城市供热的发展目标和原则,以保障居民的供热需求为核心,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供热规模和供热方式,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2. 供热网络规划:确定供热网络的布局结构、管线走向和关键节点,以满足城市各个区域的供热需求,降低供热网络的能耗和损耗,提高供热效益。 3. 燃料选择与能源利用:综合考虑燃料资源、环境影响及经济效益,选用清洁、高效的供热能源,如天然气、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源等,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运行管理与维护:建立健全的供热系统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体系,严格执行供热系统的运行标准、检测指标和维护措施,

确保供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用户服务与投资回报:完善居民供热服务体系,提高用户满意度,加强居民用热行为的节能意识和合理使用热能。针对供热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进行综合评估和合理调整。 二、城市供热规划要求 城市供热规划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节能减排要求:建立并执行供热节能减排措施,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 2. 区域布局要求:合理划定供热区域范围,确保供热网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热源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3. 基础设施要求:合理规划供热管网的管径、材质等技术指标,确保供热管网的流量、压力等参数满足运行需求。 4. 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安全运行监测和应急措施,及时处理供热系统的故障和安全问题,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5. 经济效益要求:综合考虑供热系统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合理确定供热价格,确保供热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6. 居民需求要求:根据居民的供热需求和舒适度要求,确定供热系统的供热负荷和供热温度等参数,确保居民的供热舒适度。

集中供热工程供热管网设计总体规划

集中供热工程供热管网设计总体规划 第一节管网布置 1、布置原则 根据热负荷分布情况,结合XXX道路规划和现场实际勘察,确定供热管网的布置。主要布置原则如下: 1)靠近大型用户和热负荷集中的地区,避免长距离穿越没有热负荷的地段; 2)尽量避免主要交通道路和繁华的街道,以免给施工和运行管理带来困难; 3)尽量使管段始末两端距离最短,以节省投资和减少热损耗。 4)管线布置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力求平直,尽量选择人行道下敷设。 5)穿越主干道和跨河流及铁路时,采取顶管和随桥架空方式。 6)适当考虑今后热用户的增加。管道应予留三通,方

便连接。 7)满足供热区域供热负荷的分布及规划路由的要求。 8)管网建设进度需满足与园区开发进度相配合分期建设的要求。因此管网建设进度的基本原则是:分步实施,即:与高新区开发建设的进度,热负荷的增加,同步建设管网。根据此原则,管网主干线采用多线布置分期建设,支线采用单线布置一次到位.在管径配置上考虑了向周边发展的可能性. 2、管网布置 新建供热一级管网布置采用枝状管网型式布置,力求短直。该方式管径随热源距离增加和热用户减少而逐渐减小,施工简单、造价较低。其缺点是当管网干管系统局部发生故障时,会影响较多用户的供热,因此要求运行管理水平较高。为了克服枝状管网在运行中的缺点,进行规划管网布置时,在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时,尽可能在供热局部区域内设联络线将管网联结起来。使之形成局部环状管网,为日后供热安全运行和流量调整带来方便。这样做也符合《城市热力网设计

规范》(CJJ34)的规定。 一级管网设计实现目标:(1)满足由调峰热源向近期建设的约400万平米中心区供热要求。(2)满足由热电厂向高新区全区域供热要求。(3)满足中心区环状管网供热要求。(4)满足双热源向高新区全区域供热要求。 根据设计目标要求,在供热区域内设两条主干线: 主干线一:由高新区西部规划热电厂沿规划路五南侧敷设至高新区东部,东西向贯穿高新区,全长约9公里,管径DN1400-DN200,最不利环路压降约1.3MPa,满足热电厂向高新区全境供热需要。 主干线二:由高新区北部规划区域锅炉房沿规划路十西侧敷设至高新区南部,南北向贯穿高新区,全长约3.3公里管径DN1000- DN800,最不利环路压降约0.70MPa,满足规划区域锅炉房向高新区起步区及周边供热需要。 两条主干线在规划路五和规划路十交口处相连,同时在规划路三设连通管形成局部环路,提高高新区中心区域供热可靠性。

集中供热工程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集中供热工程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1.1 供热范围 根据太仆寺旗宝昌镇北区集中供热规划要求,确定太仆寺旗宝昌镇北区集中供热工程供热范围,根据《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104-2005),本工程热水管网采用直埋敷设,采用有补偿敷设方式。 热力管道均沿人行道直埋敷设,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及实际情况,一般布置在道一侧,支管道主要沿街区道路及院区道路直埋敷设。(双管敷设) 1.2 敷设方式 整个供热管网采用直埋方式敷设,对有三通、阀门部件等薄弱环节在应力不满足安全条件时,采用波纹补偿器予以保护。管道覆土深度一般大于1.1m,分支处设阀门井,管道低点设放水井,高点设放气井。

1.3 管道保温 管道保温材料:高温水管道选用聚异氰脲酸脂泡沫塑料,保护层选用高密度聚乙烯 保护层。根据不同管径,保温厚度按国家标准确定,其范围一般在30~60mm。 1.4 管道材料 根据管内供热介质参数较低(温度<120℃,压力<1.6MPa)的特点,管材选用Q235B 钢,公称直径DN≤200 时,选用无缝钢管,DN>250mm 时选用螺旋焊缝钢管,管网测漏方法采用在予制管予埋测漏导线,在锅炉房设测漏仪检漏。 太仆寺旗供热系统管道技术要求:供热管道采用螺旋焊缝钢管,焊接及法兰连接安装。 保温层采用聚氨酯发泡,容重≥55kg/m3。保护层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壳(管中管结构)。 表

1.5 管网水力计算 1、水力计算 管网计算流量考虑了网损(包括热损和漏损)系数1.05。在水力计算时,供水温度为110℃,回水温度75℃,管道粗糙度为0.5mm,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比例,干管为0.2,支干管为0.3,使用《城市供热手册》中所给的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进行,计算结果见表4-1-5 水力计算表 1.6 管道热补偿、保温材料及附件 1、管道热补偿: 根据供热管网走向,管道热补偿考虑采用自然补偿,在三通、分支和弯头等应力集中处若不能满足应力条件时选用直埋式波纹补偿器。 2、保温材料: 管道保温材料:高温热水供热管网采用预制直埋保温管,并配备相应的管道附件如三通、弯头及保温管接头材料。预

集中供热系统的管网设计与施工方案

集中供热系统的管网设计与施工方案 一、引言 在城市供热中,集中供热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管网 设计和施工方案更是关乎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本文将围绕 集中供热系统的管网设计和施工方案展开讨论,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二、管网设计 1. 管径设计 首先,合理的管径设计对于整个供热系统至关重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管道的流速、水流量等参数,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根据不同的供热区域、建筑面积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管径,同时考虑 管网的扩展和后期的运维工作。 2. 排水设计 在管网设计中,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是不可忽视的。排水阀、排放 口等设施的布置应当考虑到整个管网的排水需求。合理的排水系统可 以有效避免管道积水、密封失效等问题的发生,保证供热系统的正常 运行。 3. 系统循环及补水设计 在供热系统中,循环和补水系统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循环系统 设计应确保供热水能够均匀流通,避免管道内的部分区域温度过高或

过低。补水系统设计要考虑到供热系统内水位的平衡,确保供水的持 续稳定。 三、施工方案 1. 材料选择 在供热系统的管网施工中,材料选择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应优先选择质量可靠、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同时要保证符合相关 标准和规范要求。常见的供热管道材料有钢材、塑料、铜等,根据使 用环境和经济因素进行选择。 2. 施工流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施工流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重要措施。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做好施 工记录和质量检验。特别是在焊接和连接环节,要保证工艺的可靠性 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3. 安全措施 供热系统的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施工人员应 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佩戴好安全装备。在施工现场设立警示标识,设备维护保养要定期进行,确保施工安全。 四、案例分析 以某城市A区供热系统的管网设计与施工方案为例,通过对该项目 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管径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

集中供热系统规划方案设计

集中供热系统规划方案设计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成为了重要的议题之一。在这个背景下,集中供热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供暖方式,逐渐受到各个城市的关注和推广。本文将探讨集中供热系统规划方案设计的相关问题,旨在为城市能源供应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集中供热系统的优势 集中供热系统相比传统的分散供热方式具有许多优势。首先,集中供热系统能够实现能源的集约化利用,通过集中供热站的高效能源转换,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其次,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实现供热负荷的动态平衡调节,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灵活供热,提高供热效果。此外,集中供热系统还能够减少烟尘和废气的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集中供热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在设计集中供热系统的规划方案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首先,规划方案应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合理确定供热站的选址和管网的布局。其次,规划方案应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供热负荷的变化情况,合理确定供热站的容量和管网的尺寸。此外,规划方案还应考虑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为未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三、集中供热系统规划的关键技术 在集中供热系统的规划过程中,有一些关键技术需要重点考虑。首先是供热站的选址和布局。供热站的选址应考虑到城市的用地规划和环保要求,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供热站的布局应根据用户的分布情况和供热负荷的变化情况合理确定,以实现供热负荷的动态平衡调节。其次是管网的设计和施工。管网的设计应

考虑到供热负荷的变化情况和管网的压力损失,合理确定管道的尺寸和布局。管网的施工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监控和管理。通过建立监控系统和管理机制,实时监测和管理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四、集中供热系统规划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集中供热系统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和实施效果,我们可以通过 一个案例来进行分析。以某城市为例,该城市的供热负荷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需求较高,夏季需求较低。在规划方案的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供热站的选址和布局。根据城市的用地规划和环保要求,选择了离市中心较远的地点建设供热站,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根据用户的分布情况和供热负荷的变化情况,合理确定了供热站的容量和管网的尺寸。在管网的设计和施工中,考虑到供热负荷的变化情况和管网的压力损失,采用了不同尺寸的管道,并进行了合理的布局。通过建立监控系统和管理机制,实时监测和管理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经过几年的运行,该集中供热系统的规划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城市的能源供应做出了积极贡献。 结论: 集中供热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供暖方式,在城市能源供应中具有重要的 地位和作用。在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合理确定供热站的选址和管网的布局。同时,还需要关注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为未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集中供热系统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城市能源供应中推广和应用集中供热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城镇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

城镇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 一、整体规划和布局 1.城镇供热管网应根据城市的地形、道路、建筑物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和布局。管网的走向和分支设计应便于管道施工和维护,同时满足热源和用户的供热要求。 2.管网应设立适当的缓冲区和储备区,以应对高负荷和突发事件的需求。 二、管道材料和规格选择 1.城镇供热管网的管道材料应具有耐高温、耐压、耐腐蚀等特性,常用的材料有无缝钢管、钢塑复合管等。 2.根据供热系统的规模和运行要求,合理选择管道的直径和厚度,以保证热量传递效果和系统的运行效率。 三、管道敷设和保温 1.管道敷设应符合地勘测绘、地形地貌、市政轨道等相关规范。管道在穿越道路、河道等地方应采取合适的敷设方式,确保安全和施工便利。 2.管道保温应根据供热条件和环境温度选择适当的保温材料和厚度,以减少热量损失和节能。 四、井室和阀门设计 1.井室是城镇供热管网中重要的设施,应根据井室的功能合理设计井室的结构和尺寸。井室的通风、防水和防冻措施也需要同时考虑。

2.设备井、调节井、阀门井等应设置在易检修、维护、更换处。井室 和井盖的材料和防盗措施也需符合相关规定。 五、安全防护和监测设施 1.管道路段和井室应设有适当的标识和警示标志,以提醒周围的人员 注意供热管网的存在。 2.管道路段和井室应设置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同时配备相应的监 测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故障。 六、维修和更换 1.城镇供热管网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处理管道泄漏、堵塞等 故障。 2.对于老化严重的管道和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确保供热系统的安 全和可靠运行。 总之,城镇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是城镇供热工程中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保障供热系统的安全和高效运行非常关键。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 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技术发展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集中供热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集中供热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项集中供热工程,项目范围包括供热管网、换热站 等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调试。 二、任务目标 本工程的任务目标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供热管网、换热站等 设施的施工,并使其符合相关的设计、施工、安装和测试标准,保 证供热系统的性能和质量符合合同要求。 三、技术要求 1. 设计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供热管网的线路、管径、流量、管材和保 温层等参数,并进行设计。 2. 施工要求 (1)原材料选择。 (2)施工队伍的组建。施工队伍应包括项目经理、安全专家、 质量专家、施工员、电工、管道工等。 (3)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充分的照明、规范的通讯设备和安全设备。 (4)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并 设置安全警报和保护措施。

(5)质量管理。按照工程的质量控制规定执行施工任务。所有 工序都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6)电气设备安装。电气设备应安装在符合技术要求的防火隔 离室内,保证其正常使用。 (7)管道安装。管道应根据设计图纸按规范要求安装,并进行 检测,保证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3. 调试要求 (1)系统的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行应符合相关的标准。 (2)电气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应符合相关的标准。 (3)供热系统应进行实验室测试,然后进行现场测试和调试, 确保系统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四、施工方案 (1)施工方案的基本思路 采用工期控制的方法,提前规划好工作计划,并根据计划实施,注意施工队伍的协调和统一性。同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施工流程 1. 准备工作 1.1 确定施工队伍的人员,成立现场施工队伍,制定施工计划,组织各项配件采购工作,准备施工所需物资。

供暖管线设计规范

供暖管线设计规范 篇一:《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1 总则 1.O.1 为统一我国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促进直埋管道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制定本规程。1.O.2本规程适用于供热介质温度小于或等于150℃、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DN500mm的钢制内管、保温层、保护外壳结合为一体的预制保温直埋热水管道。 1.O.3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区应遵守《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膨胀土地区建筑地基技术规范》(GBJ112)的规定。 1.O.4直埋供热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 屈服温差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yielding 管道在伸缩完全受阻的工作状态下,钢管管壁开始屈服时的工作温度与安装温度之差。 2.1.2固定点fixpoint 管道上采用强制固定措施不能发生位移的点。 2.1.3活动端free end

管道上安装套筒、波纹管、弯管等能补偿热位移的部位。2.1.4锚固点natural fixpoint 管道温度变化时,直埋直线管道产生热位移管段和不产生热位移管段的自然分界点。 2.1.5 驻点 stagnation point 两侧为活动端的直埋直线管段,当管道温度变化且全线管道产生朝向两端或背向两端的热位移,管段中位移为零的点。2.1.6锚固段fully restrained section 在管道温度发生变化时,不产生热位移的直埋管段。 2.1.7过渡段partly restrained section 一端固定(指固定点或驻点或锚固点),另一端为活动端,当管道温度变化时,能产生热位移的直埋管段。 2.1.8单长摩擦力friction of unit lengthwise pipeline 沿管道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保温外壳与土壤的摩擦力。 2.1.9过渡段最小长度minimum friction length 直埋管道第一次升温到工作循环最高温度时受最大单长摩擦力作用形成的由锚固点至活动端的管段长度。 2.1.10过渡段最大长度maximum friction length 直埋管道经若干次温度变化,单长摩擦力减至最小时,在工作循环最高温度下形成的由锚固点至活动端的管段长度。 2.2符号 A——钢管管壁的横截面积(m2); DC——预制保温管外壳的外径(m); Di——钢管内径(m); DO——钢管外径(m); E——钢材的弹性模量(MPa);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成为了城市居民生 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很多城市供热系统建设较早,设计和技术水平有限,导致了 一些问题,例如供热管网老化、热损失大、能耗高等。对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热损失,成为了当前供热系统建设与改造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现状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是将能源中心与用户联系起来的纽带,它不仅关系到供热的效率和 环保问题,还关系到城市供热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供热管网的老化和设计不够合理,存 在一系列问题: 1. 管网老化严重:城市供热管网的建设年限较长,管网老化比较严重,导致了管网 漏水、渗漏等问题,给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困难。 2. 热损失较大:由于管网材料和绝缘层的老化,导致了热损失较大,供热效率低下,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3. 供热能耗高:管网老化、绝缘层腐蚀以及供热系统的低效率,导致了供热能耗较高,增加了市政供热的运行成本,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二、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优化设 计的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高供热管网的运行效率,降低热损失和能耗,可以从管网设计、材料选用、绝缘层维护和智能监控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1. 合理设计管网布局:对于老旧供热管网的城市,可以通过重新规划管网布局,优 化主干管、支管和末端用户布置,减少管网长度,降低管网阻力,提高供热效率。 2. 选择优质材料:在建设新的供热管网时,应选择耐腐蚀、耐高温的优质管道材料,减少管道老化和渗漏问题,提高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加强绝缘层维护:对于已建成的供热管网,应加强对绝缘层的维护和修复,降低 热损失,提高供热效率。 4.引入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对供热管网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及 时发现管网问题并进行维护,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5. 引入新技术: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如供热网络优化软件、热功率调控技术等, 对供热管网进行全面优化,提高其供热效率,降低能耗和热损失。

城市供热规范供热管网和热力站的设计要求

城市供热规范供热管网和热力站的设计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供热系统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供热管网和热力站作为城市供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要求至 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城市供热规范对供热管网和热力站的设计要求, 以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1. 供热管网的设计要求 1.1 管网布局:供热管网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布局,合理规 划主干干线、支线和终端用户之间的连接方式。主干干线应尽量少穿 越重要建筑物和交通干线,以减少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1.2 管径设计:供热管网的管径应根据供热负荷和输配距离进行合 理选择。一般来说,较长的输配距离和大的供热负荷需要较大的管径,以保证供热能力和补偿压力损失。 1.3 管材选择:供热管网的管材应具有良好的耐压、耐腐蚀和导热 性能。常用的管材包括钢管、玻璃钢管和预隔热管等。根据具体的工 程要求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管材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果。 1.4 管道绝热:为了减少散热和能量损失,供热管道应进行绝热处理。常用的绝热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硅酸铝和硅酸钙等。绝热层材 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和耐久性,以保证供热管网的热损失率在规 范范围内。 2. 热力站的设计要求

2.1 布置和功能划分:热力站应根据城市布局和热源位置合理布置,便于供热管网的连接和管线的维护。热力站应具备供热、检修和控制 等功能,并设有相应的加热设备、泵站和阀门等。 2.2 热源选择:热力站的热源可以采用锅炉、燃气轮机、余热发电 机组等不同形式。根据热负荷和环保要求,选择合适的热源设备,以 保证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2.3 热力站的安装与运行:热力站的设备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施 工规范,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热力站应设有相应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热源和管网的运行状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维护。 2.4 热力站的自动控制:热力站应配备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 对供热水温和压力等参数的精确调节和控制。自动控制系统应具备良 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总结: 城市供热规范对供热管网和热力站的设计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旨在 保证供热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合理的供热管网设计应考虑管网布局、管径设计、管材选择和管道绝热等因素;热力站的设计要求包括 布置与功能划分、热源选择、安装与运行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通过遵循这些设计要求,可以建立可靠、高效的城市供热系统,满足 广大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供热需求。

集中供热工程的供热设施与热力管网规划与设计与水质控制与运行管理规范

集中供热工程的供热设施与热力管网规划与设计与水质控制与运行管理规范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集中供热工程成为了 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设施。供热设施与热力管网的规划与设计以及水质控制与运行管理规范都是保障供热工程正常运行和提供良好室内热环境的重要因素。 一、供热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供热设施的规划与设计是集中供热工程的基础,其合理性和完善性直接影响着 供热工程的运行效果。首先,供热设施应该根据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进行科学规划,以满足各个区域的供热需求。其次,供热设施的规划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选择低污染、高效能的供热设备,确保供热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此外,供热设施的规划还需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后期的扩容和升级。 二、热力管网的规划与设计 热力管网是供热设施与用户之间的纽带,其规划与设计直接关系到热能的传输 效率和损失情况。在热力管网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管道材料的选择和布局的合理性。首先,选用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以确保热力管网在长期高温和酸碱环境下不受损坏。其次,合理布局热力管道,减少管道长度和弯曲,降低热能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用户分布情况,合理设置支干管道和输配热站,确保供热能够覆盖所有用户,并尽量减少用户间的传热差异。 三、水质控制 供热设施中的水质对于热交换效果和设备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水质 的良好,需要进行水处理和水质监管。首先,要对供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溶解物和有机物等杂质,以保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其次,在供热设备中设置水质

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水质的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此外,建立完善的水质监管制度,加强对供热工程中水质的监督和管理,严禁污水倒灌等行为,确保供热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四、运行管理规范 供热工程的运行管理规范是保证供热设施和热力管网正常运行的基础。首先, 需要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确保供热工程的持续稳定运行。其次,还需要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供热设施和热力管网进行检查和维修,并记录运行数据,分析运行情况,及时处理问题,提高供热效率和服务质量。 总之,集中供热工程的供热设施与热力管网规划与设计与水质控制与运行管理 规范是保障供热工程正常运行和提供良好室内热环境的重要方面。只有科学规划和设计,严格控制水质,遵循运行管理规范,才能确保供热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舒适居住条件的需求。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应注重集中供热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提高设施和管网的质量,加强水质控制和运行管理,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集中供热管网和换热站工程施工 供热管网布置

第一单元供热管网布置 一、供热管网的布置形式 集中供热系统中,供热管道把热源与用户连接起来,将热媒输送到各个用户。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式取决于热媒(热水或蒸汽)、热源(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等)与热用户的相互位置和热用户的种类、热负荷大小和性质等。选择管道的布置形式时应遵循安全和经济的原则。 供热管网分成环状管网和枝状管网。 枝状管网如图4.1所示,供热管网的管道直径随着与热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且建设投资小,运行管理比较简便。但枝状管网没有备用功能,供热的可靠性差,当管网某处发生故障时,在故障点以后的热用户都将停止供热。 环状管网如图4.2所示,供热管道主干线首尾相接构成环路,管道直径普遍较大。环状管网具有良好的备用功能,当管路局部发生故障时,可经其他连接管路继续向用户供热,甚至当系统中某个热源出现故障不能向热网供热时,其他热源也可向该热源的网区继续供热。环状管网通常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源,管网的可靠性好。与枝状管网相比,环状管网建设投资大,控制难度大,运行管理复杂。 图4.1 枝状管网

图4.2 环状管网 1—管网;2—热力站;3—使热网具有备用功能的跨接管;4—使热源具有备用功能的跨接管由于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规模较大,故从结构层次上又将管网分为一级管网和二级管网。一级管网是连接热源与区域热力站的管网,又称为输送管网。二级管网以热力站为起点,把热媒输配到各个热用户的热力引入口处,又称为分配管网。一级管网的形式代表着供热管网的形式。如果一级管网为环状,就将供热管网称为环状管网;若一级管网为枝状,就将供热管网称为枝状管网。二级管网基本上都是枝状管网,将热能由热力站分配到一个或几个街区的建筑物内。 还有一种环状管网分环运行的方案被广泛采用,在管网的供、回水干管上装设具有通断作用的跨接管,如图4.2所示。跨接管3为热网提供备用功能,当某段管路、阀门或附件发生故障时,利用它来保证供热的可靠性。跨接管4为热源提供备用功能,当某个热源发生故障时,可通过跨接管4把这个热源区的热网与另一个热源区的热网连通,以保证供热不间断。跨接管4在正常工况下是不参与运行的,每个热源保证各自供热区的供热,任何用户都不得连接到跨接管上。 二、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 供热管线平面位置的确定,即定线,应遵守如下基本原则: 1.技术上可靠。供热管道应尽量布置在地势平坦、土质好、地下水位低的地区,应考虑出现故障与事故时能迅速排除。供热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管线的最小水平和垂直距离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2.经济上合理。供热管网主干线应尽量布置在热负荷集中的地区,应力求管线短而直,减少金属的耗量。要注意管道上阀门(分段阀、分支管阀、放水阀、放气阀等)和附件(补

供热管网设计及施工技术分析

供热管网设计及施工技术分析 供热管网是城市供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施工直接关系到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本文将从设计和施工技术两方面对供热管网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供热管网设计 1. 设计原则 供热管网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的路线布局和管径设计:路线布局应尽量缩短,管径应根据供热需求和输配能力选用合理的尺寸。 (2)科学的热水循环方式:通过合理的管道布置、换热站配置和流量控制等手段,使热水在管网中得以循环,保证热水的稳定性和平均性。 (3)高效的热源利用:选用高效节能的热源设备,建立完善的能源监控管理系统,实现热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 2. 路线布局 路线布局是供热管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关系到整个供热系统的能耗、输 配能力和安全性等因素。在路线布局中,应考虑以下因素: (1)供热区域的分布和热负荷:在布置路线时,应结合供热区域的位置和热负荷大小,将管道布置在最短的距离内。 (2)地形条件的限制:路线布置还应根据地形条件进行合理规划,顺应地势、避开障碍物,减少工程量。 (3)保障管道安全:在布置路线时,还应考虑管道的安全性问题,选择较为安全的布置方案,避免振动、腐蚀等因素对管道产生危害。 3. 管径设计 (1)热负荷:管道的尺寸应根据所需要输配的热水流量和热负荷大小来确定,管径过小将影响输配能力,过大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损耗。 (2)压力损失:管道在输送热水时会发生一定的压力损失,因此在管径设计中要考虑降低损失、提高输配能力。

(3)管道材质:不同材质的管道所能承受的压力不同,因此在管径设计时还要结合管材的强度和耐用性,确定合理尺寸。 4. 热源配置 热源配置是供热管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选择和配置的合理性关系到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性。在热源配置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用适宜的热源:根据供热系统的需求和具体条件,选用适宜的热源设备,如锅炉、热能回收装置等。 (3)高效的节能措施: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节能技术,提高热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1)安全第一: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和事故发生。 (2)材料选用:选用优质管材和相关设备,保证施工质量。 (3)科学的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工艺的高效、精确、安全和经济。 2. 施工工艺 (1)管道敷设:在敷设管道时应尽量减少弯头和拐角,采用短途的配管,以减少管道摩擦阻力,提高输配能力。 (2)焊接:对于焊接作业,应采用专用焊机进行焊接,保证焊接的质量和安全。 (3)防腐、保温处理:在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防腐、保温处理,以保证管道的防腐性和保温性。

园区供热管网规划方案

园区供热管网规划方案 1.引言 2.供热需求分析 首先,对于园区供热管网系统的规划,需要进行供热需求分析。这包括确定供热范围、供热时间、供热温度和供热热负荷等参数。通过对园区内各种建筑类型的供热需求进行评估和计算,能够合理地确定供热管网系统的规模和设计指标。 3.管网布局设计 在供热管网系统的规划中,需要考虑管网的布局设计。这包括主干管道、分支管道、末端管道、回水管道等各个部分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合理的管网布局设计能够实现供热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维护,减少热损失和能源浪费。 4.管道材质选择 为保证供热管网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需要选择合适的管道材质。根据管道的使用环境和运行条件,可以选择钢管、铜管、塑料管等不同材质的管道。在选择管道材质时,需要考虑管道的耐压、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以满足供热管网系统的长期运行需求。 5.能源选择和供热站设计 园区供热管网系统的能源选择和供热站的设计是关键的一步。供热能源可以选择燃煤、天然气、地热、太阳能等多种形式。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和能源资源的可利用性,可以选择适当的供热能源。供热站负责能源的

集中供应和分配,在供热站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热源、换热器、泵和阀门等 设备的选型和布置,以实现供热能源的高效利用。 6.环境保护和节能措施 园区供热管网系统的规划必须兼顾环境保护和节能措施。在设计和建 设过程中,需要考虑节能技术的应用和环境保护措施的采取,以减少供热 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余热回收、换热器优化、管道保温等方式,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需要考虑燃料选择、燃烧排放和废物处理等 环境因素,确保供热系统的环境友好性。 7.运行管理和维护 供热管网系统的规划不仅仅是建设的一部分,也需要考虑到运行管理 和维护。这包括监测和控制系统的建设、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漏水和 热损失的控制等。通过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体系,能够保证供热管 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供热效果的持续改进。 总结: 园区供热管网规划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供热需求、管网布局、管道材质、能源选择和环境保护等因素,以实现供热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能够提高供热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 供热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规划方案还需要兼顾供热系统的运行 管理和维护,以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城市建设规划中的热力管网布置方案

城市建设规划中的热力管网布置方案 来源:2024-02-05 15:09:55 摘要: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敷设中,地下敷设是城市热力管网敷设的主要形式。地下敷设方式减少了架空敷设对城市市容的影响。目前,应用较多的地下敷设又分为直埋敷设和有沟敷设两种。有沟敷设是将管线敷设在地沟内,这样的方式减少了管道的荷载,有效保障了管道的安全。直埋敷设是将管道直接埋设在土壤中。这样的敷设方式使的管道需要承受来自地面的荷载。两种方式总,直埋敷设方式一起施工简便、造价低的特点在我国城市热网建设中有着广泛 热力管网,也称为热力管道,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热能从热源(如锅炉房、直燃机房、供热中心等)输送到建筑物的热力入口。热力管网由多个供热管道组成,这些管道根据热媒的不同可以分为蒸汽热网和热水热网。蒸汽热网通常用于高压、中压和低压蒸汽供热,而热水热网则根据供水温度分为高温热水热网(T≥100摄氏度)和低温热水热网(T≤95摄氏度)。热力管网的设计和施工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标准和水质标准。 一、城市热力管网布置及敷设类型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热力管网的布置应根据城市供热负荷的需求、发展规划以及具体地形等因素进行确定。在我国多年的热网管线布局及敷设中,枝状管网设计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通过枝状管网结构为现代城市供热提供可靠、灵活的热源输热干线。通过枝状管网

结构减少供热半径及接粮损耗,以此提高供热效率。在城市热力管网敷设中,地上敷设和地下敷设是主要的敷设方式。地上敷设主要应用于工业园区,而地下敷设主要应用于城市小区供热。地下敷设能够有效减少敷设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减少架空敷设对城市市容的影响。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地下敷设是城市热力管网建设的主要方式。 二、热力管网敷设的基本规范 城市街道上和居住区内的热力网管道宜采用地下敷设,优先采用直埋敷设,穿越不允许开挖检修的地段时,应采用通行管沟敷设,当采用通行管沟困难时,可采用半通行管沟敷设。蒸汽管道采用管沟敷设困难时,可采用保温性能良好、防水性能可靠、保护管耐腐蚀的预制保温管直埋敷设,其设计寿命不应低于25年。直埋敷设热水管道应采用钢管、保温层、保护外壳结合成一体的预制保温管道。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的管沟外表面,直埋敷设热水管道或地上敷设管道的保温结构表面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电缆、架空电线和其他管道的最小水平净距、垂直净距应符合有关规定。整体混凝土结构的通行管沟,每隔200m宜设一个安装孔。安装孔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应大于管沟内最大一根管道的外径加0.1m,其长度应保证6m长的管子进入管沟。当需要考虑设备进出时,安装孔宽度还应满足设备进出的需要。地上敷设热力网管道穿越行人过往频繁地区,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 2.0m;在不影响交通的地区,应采用低支架,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0.3m。套管敷设时,套管内不应采用填充式保温,管道保温层与套管间应留有不小于50mm的空隙。套管内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设计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设计 一、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布置类型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布置与热媒种类、热源与热用户相互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其布置应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城市供热系统的特点是热用户分布区域广、分支多。在管网发生事故时,通常允许有若干小时的停供修复时间。有些热网为提高供热可靠性和应付供热发展的不确定性,在规划设计时就将热网象市政给水管网一样成网格状布置,但这样存在一定的问题,热网水力工况和控制的十分复杂,同时网格状管网投资非常高。在城市多热源联合供热时,有些规划设计时将热网主干线设计成环管网环状布置,用户管网是从大环网上接出的枝状管网,这种布置方式具有供热的后备性能,运行安全可靠,但热网水力工况和控制的也比较复杂,投资很高。 在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城市热力管网应是多条枝状管网放射型布置。在规划设计时,根据城市规模、热用户分布及热源位置布置几条输配主干线,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供热能力和热用户情况,逐步完善不同的主干线。当城市供热主干线骨架形成后,适当敷设连通管,在正常工作时连通管上的阀门关闭,当主干线某段出事故时,可利用连通管进行供热。这种热网布置形式保证了枝状管网适应不确定热用户的发展,如果一条干管供热能力不够,敷设相邻干管时加大其供热能力就可以解决,以达到供热管网输配能力最优化,不必象环状管网那样先埋入较大管道去等负荷确定的热用户。 二、热力管道直埋敷设 供热管网直埋敷设由于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施工周期短、保温性能好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正确认识热力管道直埋原理,合理选择敷设方式是很关键的。热水管道直埋与架空或管沟敷设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直埋敷设的供热管道保温结构与周围土壤直接接触,管道热胀冷缩的过程受到土壤摩擦力约束,此时管道处于锚固状态,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产生的位移势能,被储存在管道壁上,使管道受力复杂化。管道直埋敷设方式可分为:无补偿直埋敷设、一次性补偿直埋敷设和有补偿直埋敷设三大类。 热力管道的敞开预热无补偿直埋敷设是一种“冷紧”式直埋。工艺过程是在管道焊接完毕后,对一定长度管道进行预热,管道受热产生变形,释放一部分热应力,同时对管沟进行回填夯实,利用土壤摩擦力将管道嵌固。这种敷设方式不需要设补偿器和固定支墩,其工程造价最低。但这种方法不仅施工复杂,而且管线预热只能改变管线的热态应力水平,而不能改变它的全补偿值,从管材疲劳的角度来看,在实际采用时应仔细斟酌。 一次性补偿直埋也是一种“冷紧”型直埋。工艺过程是:在管道焊接完毕沟槽回填后,对管道进行预热,管道热伸长被“一次性补偿器”吸收,此时立即将“一次性补偿器外壳和管道焊死,使其不能再次伸缩,这样预热结束后,管道由于温降产生的热应力在管道中表现为拉应力,用以克服管道再次受 199

供热管网的规划设计

供热管网的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供热管网的规划设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供热管网的布局是否合理,决定了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品质,本文主要研究 供热管网的规划设计,并结合实践经验解决供热管网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城市建 设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供热管网;规划设计;施工管理 供热是寒冷地区的必要条件,近几年,供热管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 由于城市供热的范围较广难度较大,想要促进城市建设,就要对供热管网的规划 设计进行研究,对热网用户合理分配,并针对供热管网的优化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是目前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 一、城市供热管网概述和规划设计 1.供热管网概述 我国人口众多,近几年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提升,供 热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寒冷地区,供热更为重要。为了提高人们 的生活品质,应优化供热管网,应城市供热管网的工作难度较大,需要供热的面 积较多,且工程造价极高,在供热过程中,浪费了很多能源,供热效果并不理想,供热产生的粉尘容易进入居民区内,对环境和空气造成了影响。我国每年集中供 暖的城市有268个,占我国城市的40%,我国的供暖工程有三个特征:一是供暖 工程的难度和规模较大;二是工程的造价较高;三是热网工程的覆盖面较广,想 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促进城市发展,就要对供热管网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保持 供热管网的稳定运行。 2.供热管网规划 供热管网的特点是分支多、区域广在设计时应根据城市的发展情况和人们需 求进行设计,进而提高供热管网的可靠性,解决供热中存在的问题,在设计时, 将热网布置成网络状因热网工程难度较大,且造价极高,因此,在设计时会有很 多因素影响设计效果,在规划供热管网时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规划前,应 对城市的发展情况和规模以及热用户分布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将输配主干线布置 在热源位置,根据城市实际需求进行规划,根据电厂位置对城市供热管线的高低 差进行确定,进而保证供热效果。在对供热管线的进出点设计时,应考虑基础走向,进而减少供热压力,挺好供热质量。因城市中,高层建筑较多,在规划供热 管网时,应对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进行考虑,根据其所需压力进行布局。因高层 供热对流量和压力的需求较高,因此在规划时应考虑高层建筑和用户的情况,并 完善主干线,进而提高供热质量。 3.供热管网的设计 热网系统的设计能够决定供热质量,供热管网设计的合理性能够提高供热质量,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供热的范围,并做到以下几点:(1)准确计算热负荷。计算热负荷是设计供热管网的重要依据,想要准确的对热网布局进行选择,就要计算热负荷,使供热能力与热负荷相匹配,在建设供 热管网的过程中,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资金的投入,降低运行维护法用,进而提高供暖质量。在计算热负荷时,应对冬季气温的走向进行考虑,计算过程中,应做到准确、精细, (2)准确选择供热参数。比摩阻、水温差是热网设计时需要参考的主要参数,在温度小时,循环量大,温度大时其循环量就小。摩阻小,压力的损失就会减少,

供热管网施工设计方案

****热力有限公司与****联网工程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五年十月十八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工程特点 第二章、施工部署 一、总体原则 二、施工管理体系 三、施工段的划分及施工程序安排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工期保证措施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劳动力准备 四、主要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准备及配备计划 五、施工配合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一、管道吊运及安装 二、管道试压、冲洗施工 三、管道接口及管件的保温第五章、主要技术措施 一、质量保证措施 二、工期保证措施 三、安全保证措施 四、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五、环保措施 第六章、主要机械设备及人员表 一、施工机械设备表

二、劳动力计划表 第七章、施工临时用地表 第八章、施工计划进度表第九章、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规模:管道最大管径DN1200 X10,为600米。 质量标准:合格 工期:10天 本项目为********** 工程供热管网部分,管网最大管径为2 XDN1200,工作钢管》DN200 选用输送流体用螺旋焊钢管,材质为Q235B,标准为GB/T3091-2008;工作钢管w DN200选用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材质为20#钢,标准为 GB/T8163-2008.中继站之前管槽长约963 米,中继站之后管槽长约11990米。设计温度为130/70 C,压力等级为公称压力1.6Mpa, 工作压力为1.5Mpa. 高温热水管采用耐高温聚氨酯保温(耐温150 C),高密度聚乙烯外套预制直埋保温管, 其结构工作钢管(芯管)+聚氨酯+外套高密度聚乙烯。 预制管件如:三通、弯头、变径管、泄水管、放气管件等全部在厂内做好保温防腐,工作钢管的三通,变径管均采用成品件,补偿器在保温管厂做好保温,现场焊接。 因管网全部按无补偿冷安装设计,施工过程中发现与其它管线相碰撞,需要现场采取一定 的措施,如管线整体施工时,应整体开槽放线以合理解决管道碰撞问题,同时应避免管道随意 上下折弯,以免管道应力过于集中而对管网造成破坏,套筒补偿器两侧一定有不小于12米长 的直管段,以保护补偿器。管道尽量利用自然转弯角进行补偿,10-60。的弯头不能做自然补 偿,为保护折角不收破坏,在此范围内的折角两侧一般按规范规定设弯管补偿或设置固定墩。 对于三通分支处,三通需做补强处理。三通及变径管处一般设置固定墩,固定墩设在大口径处。 对于有大转弯和较大折弯的处理,原则上采用大曲率半径的成品件,以减小管道的应力,保护 管道不受较大应力的破坏,使管网在较安全的应力范围内运行,保证管网的使用寿命。对于DN1200大于0.5。的折角采用预制直埋保温推制弯头,或者采用预制大曲率半径弯管管件。 二、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建设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CJJ28-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