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经济史论文—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之路

外国经济史论文—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之路
外国经济史论文—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之路

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之路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班级:经济学(国贸)、学号:512300514309、姓名:邓驭懿

摘要:

俄罗斯是世界经济大国。苏联时期它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苏联解体后其经济一度严重衰退。2000年之后俄罗斯的经济迅速恢复发展。2006年俄罗斯的经济全面超过解体前的1990年。2007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3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入世后的俄罗斯在普金的经济理念下实现了飞速发展,未来俄罗斯的经济既充满了机遇,又充满了挑战。

关键词:

苏解体初经济、俄罗斯入世、普金经济理念、未来发展

正文:

目录

一、苏联解体初的俄罗斯经济

二、俄罗斯入世

三、普金经济理念

四、未来发展

五、中国经济现代化当今应思考的问题

六、结语

一、苏联解体初的俄罗斯经济

通常,经济增长是引起综合国力变化的最明显因素,苏联解体后俄综合国力下降最直接的体现和最主要原因也是经济全面滑坡。1991年底,苏联解体,独立的俄罗斯联邦继承了原苏联的大部分家底,但当时的俄罗斯可谓穷家难当,共有1万亿卢布内债和1200亿美元外债。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由计划经济转至市场经济。面对着俄罗斯经济转轨的最关键时期,也是俄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的时期。时任总统叶利钦采取了“休克疗法”的经济政策,但是,激进式的“休克疗法”并不适合俄罗斯的基本国情。自1992年起,俄罗斯一直存在着财政赤字,苏联欠下的债也全部由俄罗斯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叶利钦政府全面贯彻“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主要内容是想通过开放价格和国企大规模私有化来换得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但是,1992年年初实行的激进式“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方针完全失败了。实施的结果变成只有休克,没有治疗:休克疗法更加剧了企业的艰难处境,导致全面支付危机。俄罗斯既没有摆脱经济危机,更没有振兴国家,反而使得国家陷入越来越困窘的境地。同时在私有化的过程中,一批经济寡头开始形成。而1998年的金融危机更加速了俄罗斯全面经济危机的爆发,进而变成了全面的社会危机。整个俄罗斯的经济变得十分脆弱。所以说叶利钦时代的“休克疗法”给俄罗斯带来了沉重的代价,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这种代价换来的是,彻底抛弃了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形成。这为普京在位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俄罗斯入世

俄罗斯漫长的18年“入世”之路终于在12月16日画上句号:世界贸易组织(WTO)同意俄罗斯加入,俄罗斯将在30天后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这是2011岁末国际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让俄罗斯加入WTO无疑是一个双赢之举。倘若长期让一个有份量的大国扮演世贸组织局外人,那么WTO名称中的“世界”二字就始终感觉不够十足成色。通过接纳俄罗斯入世,WTO得以覆盖全世界97%的贸易。应该看到,加入世贸组织符合当今时代潮流,有利于俄罗斯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为有效解决俄国内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对于俄罗斯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对于俄罗斯来说,入世更是对其长期发展有利。目前俄罗斯对外贸易高度依赖于原材料出口,若想超越单纯原材料出口国地位,走上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需要更可预期的外部市场,就离不开WTO这个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更不用说可以通过入世推进内部改革、建设公平透明竞争环境、进而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等好处

了。在入世谈判期间和入世之后,中国经历了近乎脱胎换骨的改造,虽然不无痛苦,但换来了一个国际竞争力实现飞跃的国民经济。相信俄罗斯若能切实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也能取得同样的进步。

三、普金经济理念

什么是普京治理经济理念的核心思想?我们这样加以概括:强政府的经济治理+俄罗斯的民族特性。普京强调指出,俄罗斯“竞争力的实现在于俄罗斯的民族思想。”也就是说,普京所推行的强权治理经济的理念,来自于俄罗斯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与历史惯性,即俄罗斯的民族思想和特性。从俄罗斯的历史演进看,俄罗斯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集权统治方式。普京执政后,俄罗斯政府逐渐实施“强总统、小政府、弱议会”的治理机制,将工作的重心转向更加务实的国家经济发展,推行以经济发展带动制度变迁和社会改革。这一思路,从根本上扭转了叶利钦时代为改革而转轨、重转轨而轻发展的战略和思路。普京总统表示在第二任期内将坚持既定的改革道路和国家治理模式。他在国情咨文中指出,“我们政策的基本原则不会发生任何改变”;那种“彻底改变经济政策、全面修正外交政策、偏离历经磨难的俄罗斯所选择的历史道路的做法,只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有的学者这样解释,普京的“国家资本主义”终结了叶利钦的“寡头资本主义”,这是普京与叶利钦在国家发展战略上的最大不同,“国家资本主义”是普京的未来发展战略选择和道路选择。普京治理经济的理念和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在经济政策上不仅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加大改革力度,而且还表现在强化政府对经济的监管、治理混乱的经济秩序方面。

众所周知,普京政府一方面确立以能源特别是石油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点的政策,其中石油天然气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项;另一方面,政府对于石油这样的垄断性和赢利率极高的大型公司的经营行为,也进行了严格的税务审计。俄罗斯的这一经济政策获得了成效。

四、未来发展

2012年3月16日,一份名为《2020战略: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新的社会政策》的报告对俄罗斯民众发布。该报告被视为2008年在考虑到度过全球经济危机的经验基础上所制定的《俄罗斯2020年前发展战略》报告的一次调整。各方预测,该报告将成为任期至 2018年的俄罗斯新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就职后即将开始执行的新政府工作纲领。

对于俄罗斯未来的经济发展,无疑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关系是举足轻重的。普京执

掌国家大权正直俄罗斯社会处于一个内外交困的历史关头。在吸取叶利钦外交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普京调整了俄对外战略。与前任相比,普京的对外战略更积极、灵活、务实。在对外战略指导思想调整下,俄罗斯对美外交政策出现重大变化。普京明确承认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认为俄美关系的不对称是事实,但不是悲剧。从立足国内发展,振兴经济、确保国家安全,融入国际体系的战略需求出发,寻求与美国合作成为普京对美政策的主流。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欧洲战略可以称之为“回归战略”,即回归到欧洲的安全体系、经济体系、制度体系及价值体系。在经济领域,利用俄欧经济关系使俄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积极参加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构筑“欧洲统一的经济空间”,利用欧洲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推动俄罗斯市场经济的建设

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呈现更加积极、全面的发展势头,成为世界上国与国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的典范。中俄关系现阶段的特点主要是:高层交往密切,政治互信和战略互信不断提高;务实合作不断扩大,质量与规模同步提升;人文合作和民间交流蓬勃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和战略协作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更加巩固,世代友好的和平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日益密切,有力维护了两国根本利益,促进了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中俄两国元首在2012年互致新年贺电中共同宣布启动的中俄“旅游年”,是两国继“国家年”、“语言年”之后的又一项国家级大型主题年活动,是两国领导人从中俄世代友好和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度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国人文交流乃至全方位务实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情感,为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世代友好大业奠定坚实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五、中国经济现代化当今应思考的问题

1、应正视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与俄罗斯类似的问题

中国在经济改革的相当长一个时期,并没有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提出这个问题,并对世界大国有关这一问题加以研究。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是粗放型的。拿能源消耗来讲,我国单位GDP能耗目前是世界水平的2.2倍、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另据报道,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成本很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们付出了过多的资源能源成本,从现在看到的资料来说,我们用了占世界总量50%左右的煤、水泥、钢铁和10%左右的石油、天然气,支撑了8%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创造了占世界GDP总量7%左右这样一个经济成就。

二是我们的环境被严重污染了,这个事实有目共睹。三是劳动力价格被过分压低了,消费严重不足,劳动报酬所占比重严重偏低。”[8]可见,在转变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紧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样才可以提高经济素质,提升经济竞争力,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拉动经济增长不能片面地通过加速出口增长来实现,而必须走以扩大内需为主的道路。在中国扩大内需的潜力很大:中国居民消费率1952年为69%,1978年降为45%,2008年进一步降至35.3%;而2008年美国居民消费为70.1%,印度为54.7%,目前世界上居民消费率大体平均在50%上下,只有中国低到35%的水平。这次危机使中国进一步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迫切性。如果经济发展模式不能改变,要保证中国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为此,中国把改变发展模式作为“十二五”改革的主线。而不论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都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目前经济结构的调整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结构等。当然,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与结构调整,最终都离不开深化改革,必须有体制机制做保证。正如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理顺体制机制,难点是调整利益格局,解决办法从根本上要靠改革创新。”

2、一个重要问题是正确认识与解决过去30多年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中国目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三:腐败、垄断与贫富差距拉大。对于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是因为搞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另一种看法认为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笔者赞成后一种看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应该是:政治体制民主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垄断部门走向市场化,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底;舆论监督实现社会化。当前,中国出现的否定改革的第三次思潮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通过深化改革去解决。

3、解决改革或转型的正确方向

所谓正确方向,不应简单地归结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问题。笔者认为,正确的方向应该是符合国际社会发展潮流,即人类共同文明的方向。中国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等,这些思想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亦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特别要指出的是,前不久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第二,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第

三,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把“人民的尊严”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反映了党与政府“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笔者以为,如果实现了“尊严”的以上三个方面内容,就是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4、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经济改革的同时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历史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执政党面临以下极其复杂的局面:体制改革要深化;社会经济发展要现代化;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急剧与重大的变动;各阶层、地区与部门间的利益分配急需调整;在过去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矛盾日渐突出,必须也只能通过进一步改革才能得以解决。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尤为重要。根据我国当前的情况,特别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活跃理论的探讨,推动理论的创新。今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加快政治民主化进程,切实做到邓小平提出的要“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管理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9]。党的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党内民主与接受人民的有效监督。只有民主化进程有了大的发展,才能为理论创新创造需要的政治环境,党才能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思想、理论,从而提高执政能力。只有这样,经济现代化才有思想、理论支撑。

第二,反对“左”的教条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根据目前的情况,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情况,及时加以总结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论与答案。这对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该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思想来完善与构建新的社会主义模式。二是重视当代科技的新发展,科技迅猛发展的年代,社会经济的变化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不革新理论,党的思想必然失去先进性,也就不可能准确地认识当今世界。三是结合本国国情推行改革和构建新的体制模式时,应充分考虑与吸收原本就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公正、人权、自由、权力制衡等)。否则,这会使党的思想、理论失去先进性。四是通过改革实现理论创新。改革要求新的理论指导,同时,也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消除理论创新的种种障碍,小平同志讲,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也可以说,改革是促进理论发展,使党始终具有先进思想的一招。

5、继续增加创新领域的投入

在这方面,我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国用于研发的支出1996年占GDP的0.6%,到2007年已达到1.5%,为1020亿美元。美国2007年用于研发的支出占GDP的2.7%,绝对额为3720亿美元,占全球研发支出的1/3。中国在这方面的支出仅次于美、日。不过,美国近50年来GDP的增长50%靠科技创新,主力是企业。

六、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经济表现不俗,成为近年来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经济体之一。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转轨阵痛之后,在有利的世界能源原材料市场行情的支持下,俄罗斯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但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增长是否能够持续下去,这种疑虑困扰着俄罗斯的官员、民众、学者以及国际学术界。领导俄罗斯人民取得9年持续经济增长成就的普京政府认为,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一个十字路口。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轮领导下,假以时日,俄罗斯一定能够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

不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要实现经济转型,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现代化,都必须加速科技进步与提高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靠本国积极发展教育事业与增加对科技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而中俄两国科技合作有着很大的潜力。这几年,中俄科技合作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了发展,但从总体上来讲,只能说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国际范围来讲,目前两国的科技合作水平与面临的经济全球化、经济技术一体化的机遇不相适应,在加速改变两国经济发展方式与推进经济现代化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从两国经贸合作关系来讲,科技合作远起不到振兴经贸的作用,远未成为发展贸易关系的突破口,更没有成为两国经贸关系稳定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外国经济史》

《俄罗斯经济转轨路径与效应》

《春眠不觉晓:困境中复苏的俄罗斯经济》

《21世纪的俄罗斯经济发展战略》

《苏联经济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

《普京文集》

《邓小平文选》

俄罗斯现在的政治经济情况

世界银行提供的报告中,有两份报告,极具震撼。第一份是世界银行专家在4月17日公布的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中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第二份是世界银行专家12月1日宣布的分析报告:在2001年至2003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 第一份报告让人震撼,是让人们知道,有一种经济增长,叫“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开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速度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的工资和人均收支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的增长,超过了200%。8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2倍。 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约合人民币3650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2万卢布,折合人民币6700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人民帀3200至3360元)之间。 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领域的。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随着经济增长,俄罗斯各地每一个季度都调整“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也就是“贫困线”。最低生活标准每一季度由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制定,用于评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作为制定补助金、补偿金及其它社保支付的款项。莫斯科今年第三季度,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为月5124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700元,北京市2006年7月1日起,基本生活费确定为每人每月448元,仅为莫斯科最低生活费标的26%),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为5795卢布,退休人员3533卢布,儿童是4381卢布。与中国东北接壤的滨海边疆区今年第二季度居民人均最低生活费标准定为月4362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450元,与之接壤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行居民最低生活费保障标准是1997年制订的,市区每人每月200元,阿城

俄罗斯饮食文化发展历史

摘要:俄罗斯饮食文化是在自然的、历史的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下,以及在同周边国家展开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形成的,俄罗斯人在饮食习惯上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反映了俄罗斯民族数代人的集体智慧结晶。本文通过对俄罗斯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俄罗斯的特色菜肴、俄罗斯饮料等方面的论述,给大家展示了俄罗斯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俄罗斯饮食; 文化; 历史; 特色菜肴; 饮料 一、俄罗斯饮食文化发展历史 古罗斯烹饪法形成于9世纪,直到15世纪达到兴盛。丰富的河流、湖泊和森林为俄罗斯饮食提供了众多海鲜、野味、和浆果之类的美味菜肴。而粥一直是俄罗斯的民族食品,它伴随了俄罗斯人的一生。俄罗斯人把粥视为面包的“始祖”。有句俄罗斯民间谚语这样讲:“粥——我们的母亲,黑麦面包——我们的父亲”。 在10世纪初的罗斯时期就有了萝卜、洋白菜、豌豆、黄瓜。它们的吃法各异,生吃、煮着吃、蒸着吃、烧制、腌制和泡制。土豆在俄罗斯普及已经是18世纪,西红柿是在19世纪才有。直到19世纪初,在俄罗斯的菜肴中还没有沙拉。最早的沙拉是用某种蔬菜做成的,因此得名洋白菜沙拉、黄瓜沙拉或者土豆沙拉。后来,制作沙拉的配方也复杂起来,用各种蔬菜制作,加上肉类,因而得出一些新名字:“春天”、“健康”、“海珍珠”。 18世纪是俄罗斯社会发展史上的新阶段,彼得大帝不仅将首都迁往靠近西欧,更换历法,还强制性改变许多生活习俗。从那时起便从西方引进厨炉,也引进锅、烧盘和漏勺。俄罗斯人的餐桌上也摆满了各种三明治、沙拉、酥皮馅饼和清汤,炸煎菜肴也逐渐增多,出现了美味的调味汁、肉冻、乳脂、木斯等。外国菜肴传到俄罗斯,自然与俄罗斯传统意义上的烹饪相结合,渐渐俄化,便具有俄式风味了。 从基督教在罗斯传播起,俄罗斯餐饮严格形成荤食和素食。由于严格遵守每年的斋戒期,出现了品种繁多的面类、蔬菜类、菌类等美味佳肴。在此期间不许有过多的娱乐,禁止食用肉类、乳制品、鸡蛋和糖。斋戒期之前是节日或食肉节。这个节日时间也不短,每年大约174天到190天不等。 二、俄罗斯菜肴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传统菜油脂较大。 由于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气候比较严寒,人们需要较多的热能,所以传统的俄式菜油脂较大,许多菜做完后要浇上少量黄油,部分汤菜上面也有浮油。这种烧菜的方式一直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才逐渐改变,俄式菜也逐渐趋于清淡,但是有一些非常传统的菜式仍然保留着这个特点。 2.口味浓厚。

论中国古代专卖制度和商品经济的关系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究评述 陈明光 (厦门大学历史系 福建厦门 361005) 财政问题在中国传统史学中一贯受到重视,先秦诸子关于富国强兵、节用、薄赋敛等议论就是针对财政问题而发的。自《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货志》以来,有关古代财政活动的记载更是史不绝书,从而构成传统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为20世纪中国学者研究财政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的学术史大体可划分为三大阶段加以评述。 第一阶段是20年代至40年代末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从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传统史学开始向近代史学转变,这种学术演变的时代特征在财政史领域同样有鲜明反映,即不少学者在继承发扬传统史学方法,注重传世文献的考据,辨析制度条文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借助近代西方的经济学和财政学的理论,对中国财政史(包括古代财政史)做出一些不同于《汉书?食货志》、《通典》、《文献通考》等传统典志的编纂、阐释和 评论,撰写了一些通史体裁或断代体裁的财政史论著,如胡钧《中国财政史讲义》 (商务印书馆,1920年)、徐式庄《中国财政史略》(商务印书馆,1926年)、常乃德《中国财政制度史》 (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刘秉麟《中国财政小史》(商务印书馆,1933年)、杨志濂《中国财政史辑要》十册 (无锡大公图书馆,1936年)、鞠清远《唐代财政史》(商务印书馆,1940年)、刘不同《中国财政 史》 (大东书局,1948年)等。同时,专题研究和理财人物研究也取得不少成果,特别是田赋史。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国民政府出于财政体制改革以及战时经济的需要,进行田赋整理、田赋征实和其他财政制度的变革,因此有些学者本着为现实提供历史借鉴的意图,对长期成为古代财 政收入支柱的田赋制度予以较多关注,如万国鼎《中国田赋史》(正中书局,1933年)、刘道元 《两宋田赋制度》(上海大学文学院,1933年)、徐士圭《中国田赋史略》 (商务印书馆,1935年)、陈登原《中国田赋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吴兆莘《中国税制史》 (商务印书馆,1937年)等,尽管内容有详略,识见有深浅,均属有一定影响的专著。程滨遗等编纂的《田赋会要》第二篇《田赋史》上册和马大英等编纂的《田赋会要》第三篇《田赋史》下册(正中书局,1934年),是一套按编纂者的观点“铺叙史实,推究因果”的资料性著作,上自夏商周,下及清末民国初,“就历代田赋沿革,为系统叙述,并作史料整理为主。其诸赋役设施,凡与田赋有关者亦触类引及,以 求明备”(《 弁言》)。层面较多,视角亦广,观点平实,在当时堪称详悉。不过,此期从事财政史研究的学者尚少,专题研究以汉、唐、宋、明等朝代为主,选题较狭小,征引资料多据习见的传世文献。特别是由于缺乏断代史研究和专题研究的厚实基础,刊行的中国财政通史著作大多还谈不上能对古代财政史作整体性研究和规律性探讨。 不过,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此期有些论著无论选题或是阐述都颇具开拓性。例如,胡钧9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究评述

俄罗斯文学的地位与影响 评估

俄罗斯经典文学的地位和影响(绪言)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俄罗斯文学,尤其是俄罗斯经典文学是世界文坛上最伟大的文学遗产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俄罗斯造就了一大批才气横溢、出类拔萃的文学大师和一部部名闻遐迩、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就像一座座高耸的丰碑,令人叹为观止,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经典。高尔基曾说:“西方任何一国的文学在生活中出现的时候,都不曾具有这么大的力量和速度,发出了这么强烈耀眼的才智的光辉……全世界都惊讶于她的美和力量。” 一、俄罗斯文学的分期和主要成就 为了更好地欣赏俄罗斯经典文学,有必要简要了解一下俄罗斯文学的主要分期和主要成就。俄罗斯文学分为古代文学(9—17世纪)、18世纪文学、19世纪文学和20世纪文学四个主要阶段,其中最重要也最主要的两个阶段是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 (一)古代俄罗斯文学及其主要成就 俄罗斯古代文学又分为早期民间口头文学(9世纪前)、基辅罗斯时期文学(9-12世纪)、莫斯科公国时期文学(13-16世纪)和16-17世纪沙皇俄国文学。 俄罗斯早期民间口头文学主要有勇士歌或壮士歌,占卜歌,神话故事,歌谣、童话和寓言等。基辅罗斯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有历史故事、编年史、英雄史诗、传记、旅行记等。其中最著名的也是俄罗斯第一部书面文学作品是俄罗斯古代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另外《俄罗斯编年序史》也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莫斯科公国时期的文学值得一提的多为记录著名战役的历史故事,如《拔都攻占梁赞的故事》、《顿河彼岸之战》等。1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形成。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宣布为沙皇(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沙皇),从此开始了沙皇俄国统治。到17世纪,文学开始突破中世纪格局,出现了一些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世俗故事,代表作有《舍米亚金判案的故事》。(二)18世纪俄罗斯文学及其主要成就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综述 张健荣 当今俄罗斯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普京总统执政八年后,俄罗斯正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头。新一轮的国家杜马选举以及2008年3月份的总统选举无疑是俄罗斯未来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后普京时代,或者说普京卸任后的俄罗斯的发展趋势正成为我国对俄罗斯研究十分迫切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与欧亚所于2007年11月2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为国内部分俄罗斯问题专家学者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学术交流机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共30多名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者围绕俄罗斯大选前后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趋势以及俄罗斯对外政策走向和中俄关系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普京执政期及其后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与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董晓阳研究员对普京总统执政八年间俄罗斯社会所发生的巨变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普京的执政理念以及当前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发言中他提纲挈领地就俄罗斯的巨变作了归纳。他指出,普京执政八年,俄罗斯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恢复了国家的权威;二是经济恢复到了苏联解体时期的水平,进入了世界经济前十强;三是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大国的地位和形象;四是恢复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性;五是恢复了民众对俄罗斯未来的信心。在“五个恢复”基础上,俄罗斯开始重新走上了强国、强军、富民的大国发展道路。董晓阳指出,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政

近代俄罗斯的历史发展特点

近代以来的俄罗斯逐步从一个边缘化的国家变成一个地域广阔、军事强大、政治高度专制的封建国家,起对欧洲近代政治、国际关系等都有重大影响。本专题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特征:国家理论和国家政策居中心地位是近代俄罗斯的国家特征。国家理论为东正教、沙皇专制制度和国民一致性。三者的美妙的结合是俄罗斯发展和力量的源泉。它使俄罗斯长期处于自然的合理的状态,没有任何动荡。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争夺出海口成为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主要集中在一个问题上。这是彼得大帝时期为俄罗斯定下的国策,被历代沙皇继承,包括斯大林。 2、同一性:俄罗斯帝国的同一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信仰的同一性,东正教自传入俄国后,基本没有多大的变革。第二是经济同一性,俄罗斯的经济尤其是帝国主义阶段,有两个大特点,一个是高度的垄断,另一个是严重依赖沙皇的优惠政策和外来的投资。第三就是政治同一性,这是经过长期考验的俄罗斯政治制度。 3、地区特征:近代以来俄罗斯的地区特征可包括本部的地区特征和非俄罗斯的地区特征。总体上,俄罗斯本部与西部边区比,相对落后,在俄罗斯本部,也只有少数几个地区比较先进。非俄罗斯本部的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波兰和乌克兰。此外,白俄罗斯、立陶宛在许多方面都比俄罗斯本部发达。 参考文献 1、改良的命运——俄国地方自治改革史,邵丽英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俄国东正教会改革(1861-1917),戴桂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俄国东部移民开发问题研究,王晓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和俄国、中国社会性质转变时期的经济思想,蒋自强、张旭、王如芳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5、论近代俄罗斯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祝政宏,世界历史,2004/05 6、彼得一世时期的俄中交往对俄国的影响,赵相群,甘肃农业,2006/10 7、俄罗斯西化历史的反思,焦统骞,欧洲,1995/06 8、俄日两国近代化的历史启示,张广翔,长白学刊,1996/01 9、俄罗斯国家的形成与民族主义,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2 10、略论新疆俄罗斯族的形成,江梅,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01 11、中、日、俄3国文化近代转型比较,雷丽平,东北亚论坛,2004/04 12、16—19世纪西伯利亚地区英国人活动探微, 王继庆, 西伯利亚研究, 2002/02

中国财政史论文--唐帝国的富强之路

唐帝国的富强之路 [摘要] 唐代是中国财经演进的高峰,持续领先于同时代人类社会,达到了农业财经文明所能达到的巅峰。从财经历史角度上刨开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看清唐帝国无与伦比富强的财经方面原因。 [关键词]唐帝国财经史富强 [正文] 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三个朝代分别是商、汉、唐。商最初是一个部落,善游牧和经商,在被周推翻之后,部落中相当多的族民重操旧业,开始经商,以至此以后在中国,凡是从事贸易买卖工作的人士都被称作“商人”;秦汉时期,中国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故当代多数中国人被称为“汉族”;唐是世界性影响最为广泛的帝国,所以海外华人聚居区被称为“唐人街”。唐宋时期是中国财经演进的高峰,持续领先于同时代人类社会,达到了农业财经文明所能达到的巅峰。 唐宋时期大约为公元600年至公元1300年,之前有隋,之后有元。有唐之时,亚欧大陆上形成东西方三国鼎立的局势,欧洲的法兰的王国、中亚的阿拉伯帝国和东亚的唐帝国三分天下,是当时最强盛的三大文明。唐代的历史成就是财经实力的进步和社会管理手段成熟的结果。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具备世界性影响的时期,“大唐盛世”实至名归,迄今仍引起中国人的自豪情怀。 然而唐朝为什么这么富强?财经历史最大的特征,是可以帮助人们看清历史的所以然,看清纷繁复杂的各种历史表象之下蕴含的驱动力和发展脉络。正如财经的优势使秦始皇统一六国成为历史的必然,是并且必然是财经的发达,才能成就唐帝国无与伦比的富强。 唐初年间,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朝廷开始全面实行均田制度。制度的核心在于,编户齐民的青壮年劳动力,每人可从政府“受田百亩”,其中20亩为“永业田”,可以作为遗产由子孙继承,另外80亩为“口分田”,受田者终生耕种,死后由官府收回,另行划拨。均田制以这种规定为常态,再根据劳动能力的不同在授田数额上予以区别对待,工商业者授田为“良丁之半”,老人或残疾者授田数额为40亩,寡妻妾以及道士、和尚授田为30亩,等等。 与均田制相匹配的是同时施行的租庸调法,这是唐代政府最主要的“理财方式”。唐代赋役主要是按丁征派的:每丁每年要交粟二石,曰“租”;交纳绢或其他丝织品二丈、棉三两,或交纳布二丈三尺、麻三斤,曰“调”;丁男每年要为国家服徭役二旬,如不服役,每日折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曰“庸”。出现自然灾害之时,上述实物和劳动义务可以酌情减免。 均田制和租用调制的施行,意味着唐代普通的农户在土地国有制的背景下,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的使用权,土地由个人承包,相应的,承包人要承担缴纳地租和赋税的义务,地租是谷物,赋税则以纺织品实物和劳务方式体现。于是,只要政府的租税数额还算合理,财政政策比较稳健,每个农户就都能获得一定数量的剩余劳动产品。均田制这种生产要素的收益分配模式兼顾了土地投入和劳动投入者,可称之为“交够国家的,剩下就是自己的”,它促进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实现了生产效率。 大约从唐代均田制时期开始,“男丁重要”成为中国人相当牢固的财经观念,

中国近代史论文 清政府的对外赔款数额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清政府的对外赔款数额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众所周知,由于1840年后清政府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被迫签订大量丧权辱国的条约,并根据条约对外支付大量战争赔款。这些赔款到底数量有多少?后来是怎样赔付的?最终赔付了多少?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恶劣的影响? 一.历次战争后清政府的对外赔款数额 (1)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含《广州和约》规定的赎城费600万银元,英国商馆损失费62372银元;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鸦片烟价600万银元、商欠300万银元、军费1200万银元。 (2)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关平银1600万两,含中英《北京条约》中规定的英军军费银600万两、商亏银200万两;中法《北京条约》中规定的法军军费银700万两、商亏及抚恤费银100万两。 (3)1874年琉球事件赔款①库平银50万两,含中日《北京专条》中规定的日本修道筑房费40万两、抚恤费10万两。 (4)1876年马嘉理事件赔款②关平银20万两,含中英《烟台条约》中规定的军费、商欠、抚恤费。 (5)1881年伊犁事件赔款900万银卢布,含中俄《改订条约》中规定的军费、商亏、抚恤费。 (6)1895年甲午战争赔款库平银23150万两,含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的军费2亿两、威海卫驻军费150万两;《辽南条约》中规定的赎辽费3000万两。 (7)1901年庚子赔款,含《辛丑各国和约》中规定的偿付诸国赔款关平银4.5亿两;地方赔款16886708两。 (8)1906年拉萨事件赔款,含中英《续订藏印条约》中规定的250万银卢比。 以上共计八大笔。 二.近代中国主要战争赔款的实际支付情况 (1)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全部赔款于4年内分做7次全部偿清,“倘有按期未能交足之数,则酌定每年每百元加息五元”。结果,清政府在1842―1845年如期偿付了这笔赔款。 (2)甲午战争赔款。在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2亿两军费分8次交清,第1次5000万两于批约后6个月内交清,第二次5000万两于批约后12个月内交清,其余分6次交清,自第2年起每年交一次。条约还规定,“第一次赔款交清后,未经交完之款应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如从条约批准互换之日起,3年之内,能全数清还,除将已付利息或两年半,或

俄罗斯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

以石油为主的资源产业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 ■俄罗斯资源产业产值约占俄工业产值的30%,为政府创造54%的年收入预算和45%的外汇收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左右 ■资源出口大约占俄罗斯出口商品总额的68%,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及资源化工产品,占矿产品的74%,以矿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是俄罗斯出口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巨大■俄资源领域的投资占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27%,占全部外国对俄投资的75%。由于产业结构高度依赖资源,国际资源价格的波动对俄罗斯经济的整体状况有直接影响■中俄作为世界资源大国,尚不能充分利用金融市场为资源经济服务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俄国经济的影响 ■以2008年四季度为例,由于石油价格大幅下挫70%至50美元以下,俄罗斯经常账户盈余锐减,其财政余额亦出现了赤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彭博共计预计俄罗斯2009年GDP增速从2007~2008的6~8%缩减至-0.7%,2010年有可能出现适度恢复 中俄两国合作领域 监管合作 ■在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发展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审慎监管,建立中俄监管沟通的长效机制 ■长期保持中俄监管层面及时有效的金融信息交流 ■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金融危机,中俄监管层合作加强跨境危机管理和处置能力 机构合作 ■机构间定期协商沟通,加强经验交流和市场信息共享 ■中俄两国机构在完善其内部建设的基础上,保持适度的信息公开,有助于及时准确的评估对手方的信用风险 ■建立完善两国信用评估体系,本着诚实互信的原则,中俄机构间可相互授信,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中俄两国机构可联手共同推进投资者教育工作,提高机构对投资者的认知度 研究项目合作 ■中俄两国定期互派人员共同进行相关项目研究工作,为两国金融市场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俄罗斯经济特点,和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特点:重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轻工业和农业不很发达。经济依赖自然资源层度高,进出口贸易不发达 优势:自然资源丰富,技术人才多,国土面积大,多海港,重工业技术水平高 不足: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过分依赖自然资源,进出口贸易不发达,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资源利用不够合理 俄罗斯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 2007年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回升,GDP增长率大约在7.2-7.4%。 外贸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007年俄罗斯外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出口总额再攀新高,其次是进口增速,有逼近出口增速之势。进口增速高的原因在于,一是俄罗斯政府降低了高科技设备的进口税,促进了进口增长;二是俄罗斯居民消费需求扩大,与此同时,卢布升值,使外国产品竞争力增强,从而促进了进口的加速增长。 俄罗斯政府在2007年里进一步加强对重要产业部门,如石油、天然气的控制和监督。政府

俄罗斯文学史考试题

俄罗斯文学史考试题 1普希金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 普希金是“俄国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之父” 首先,普希金奠定了俄国的民族文学,使得俄语文学得以屹立在欧洲的文学之林,普希金却通过其创作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对文学的民族意识和民族风格的自觉追求。反映出的俄国生活,塑造出的俄国人形象,他在借鉴西欧文学的同时对俄国民族文学积极地鼓和无保留的抬举,他在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建树等等,都极大的扩大了俄国文学的影响,是俄国文学终于可以和西欧各文学比肩而立了。 其次,普希金为俄国文学的传统开了先河。普希金的创作表现出了惊人的多样性,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小说家,剧作家,批评家,童话作家,历史学家等等,他几乎涉猎所有文学体裁,并在各个文学体裁中都留下了经典之作。后来构成19世纪俄国文学传统之内涵的许多因素,也都发端于普希金的作品,如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自由精神,对人的个性和人的尊严的捍卫,同情“小人物”,为社会不平而鸣的人道主义,对上流社会做作的举止和空虚的精神所持的批判的态度,对教会之虚伪的揭露, 最后,普希金规范了现代俄罗斯语言。普希金在语言上最大的成绩,就是将文学语言和民间口语结合了起来。普希金是俄罗斯语言的集大成者,他最终完成了现代俄罗斯文学语言的规范工作。他对俄罗斯语言所产生的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4 分析果戈理的外套 《外套》的主人公是阿卡基耶维奇?观什马厅金,他俄国社会制度下的一个九等文官,属于俄国官僚体制下的最末端。他花光了自己所有积蓄买了一件外套,当他拥有了那件外套不久之后,他遇到了劫匪,并把他的衣服抢走了,他十分的失落去找警察署的长官,而警察根据的法律条文,认为他私自越级向上拜访,是违背政府机构办事的例行过程,因而这是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阿卡基耶维奇本想去讨回公道,他十分失望,并且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于是他一病不起,没了性命。 一、夸张与讽刺的表现手法 从《外套》这部短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来看,他是十分荒诞的,仅仅是买了一件外套的小事情,最终却丧失了主人公的性命,作者用平缓与轻松的语合言来叙述,达到一种合情合理的发展的效果.小说却并没有因为阿卡基耶维奇的死亡而结束,他变成了一个幽灵,“从一切人的肩上剥掉各种外套”作者运用幽默与诙谐的笔法,将阿卡基耶维奇形象的刻画出来。在

财政史论文

一、两税法产生的背景 (一)均田制的瓦解使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唐朝以前的赋役制度——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和国家牢牢掌握丁男与户数的基础上。 “田有租,户有调,身有庸”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但是,到唐中朝后期,土地兼并 加剧,土地向各类地主、官僚手中集聚,国家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少,这样就难以维持对农 民的授田了,均田制遭到破坏。现存唐代户籍也证明,从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期,农民授田 的数额越来越严重不足,如齐州多半户均有田30亩,江西彭泽,一户不过10亩、5亩。 “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的现象非常严重。 (二)土地兼并的不断发展 租庸调制的本质是官府向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授田,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以缓和社会矛盾。 体现轻徭薄赋和为民制产的精神。同时把农民牢牢控制在土地上。统治者方便向剥削农民 租税和徭役。封建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小农对抗风险的能力差,官府的赋税压力和 自然灾害的偶然性家具小农的困难,明君盛世小农们还能勉强维持生活,遇到昏庸的皇帝 或者不好的年成,农民们就会破产。豪强趁机兼并土地。小农失去土地却依然要承担原有 的赋税差役责任,小农大量逃亡,形成恶性循环。 (三)传统赋税地位受到新型赋税的冲击 按农田面积征收的赋税和按贫富等级征收的户税逐渐重要起来,到天宝年间,户税钱达二 百余万贯,地税粟谷达一千二百四十余万左右,在政府收入中的比重和传统的赋税比重大 约相等,极大地冲击了传统赋税的地位。 (四)安史之乱激化了社会矛盾 安史之乱时期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大量人口为了逃避战乱向南迁徙,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 二次大人口南移,改变了原有的人口分布格局,加大了征税的难度;唐政府忙于战争放松 了对户籍制度的监管,大量人口乘机投靠佛门寺院封建势力,逃避租税,使得纳税总额大 大减少;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减弱,地方独立性大大加强,个地方纷纷用各种名目摊派, 赋税制度非常混乱。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江南地区出现袁晁、方清、陈庄等人的武装起义, 极大地动摇了唐朝的统治秩序,推动了附属制度的改革。 两税法产生条件 第一为防止客户避税在开元时增括籍外逃户以使他们同主户一样纳税两税法则以法令形式规定不论主户客户一律按规定缴纳各税 第二户税征收问题春秋鲁国初税亩以后几经变迁或税丁或税户隋及唐初以人丁为本。唐初的户税地税以及均田制的先贫后富原则都充分考虑到按民户土地资产情况而定 第三安史之乱发生后为保证军国所需面对因土地变易人口转移而导致租庸调制难以继续推行肃代两朝先后用第五琦刘晏对赋税制度进行改革 两税法起始时间 建中元年从杨炎提出改革旧的赋税制度的建议德宗在正月改元时宣布改革税法五日下文批准两税法的原则精神到二月朝廷有关部门按照德宗旨意拟定出全部方案从而完成了由建议-原则批准-制定条例-颁布实施这一全过程 两税法的具体内容 据<旧唐书杨炎传》记载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中丁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0分) 俄罗斯于()取消农奴制,大大促进了俄罗斯资本主义的发展。 A. 1855 B. 1861 C. 1867 2 【单选题】(20分) 19世纪10-20年代,以历史学家、作家()为代表的语言改革派,主张废除俄语中的一些陈旧的古教会斯拉夫语及其语法,引入口语,吸收外来语 A. 杰尔查文 B. 卡拉姆津 C. 雷列耶夫 3 【判断题】(20分) 988年,基辅罗斯国家确定东正教为的国教。

A. 错 B. 对 4 【判断题】(20分) 1825年12月14日,一批俄罗斯军官利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皇位继承出现脱节的机会,发动了武装起义,这就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普加乔夫起义”。 A. 错 B. 对 5 【判断题】(20分) 862年,留里克王朝定都莫斯科,因此又被称为莫斯科公国。 A. 错 B. 对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20分) 1797年,茹科夫斯基进入莫斯科大学附属寄宿中学学习。在这里,他同时受到了古典主义和()两种文学流派的影响。 A. 象征主义 B. 浪漫主义 C. 感伤主义 D. 现实主义 2 【单选题】(20分) 卡拉姆津不仅是12卷本的《俄罗斯国家史》的作者,同时还是俄罗斯感伤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小说《》,描写了美丽、纯洁的村姑丽莎与贵族花花公子青年艾拉斯特之间不幸的爱情故事。 A. 《月亮与六便士》 B. 《瓦季姆·诺夫戈洛茨基》 C. 《五月的早晨》 D. 《苦命的丽莎》

3 【判断题】(20分) 1802年,茹科夫斯基翻译了英国18世纪感伤主义诗人格雷的《乡村墓园》,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他在保持原作精神的翻译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 A. 对 B. 错 4 【判断题】(20分) 茹科夫斯基是卡拉姆津事业的继承者,他在创作中喜欢使用教会斯拉夫语和粗燥古风。 A. 错 B. 对 5 【判断题】(20分) 茹科夫斯基的叙事诗《十二个睡美人》的第一部《格罗莫鲍依》,是根据德国作家施皮斯的鬼魂小说改编过来的。 A. 错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当前世界也经济大国,对世界政治、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作为“金砖国家”的之一的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之一。今年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0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14769亿美元。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各国GDP排名中,俄罗斯排名第十,而相对于其亿的人口来说,其10521美元的平均GDP就比像中国、印度、巴西等经济实力雄厚但人口也相对较多的其他发展中大国要有优势,排名世界第54位。在原料出口型经济结构下,俄罗斯经济长期与国际能源市场密切挂钩。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几乎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命根”。俄罗斯经济形势与经济发展往往与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为俄罗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能源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与不可预见性也使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俄罗斯一波三折的经济发展进程 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联邦,叶利钦从西方经济学那里,引进了“休克疗法”,价格放开、卢布自由兑换和经济私有化,进行了一场激进的经济改革,希望借此跨入市场经济轨道,跻身西方发达国家之列。不料事与愿违,俄罗斯经济非但没有起色,反倒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不顾国情盲目改革,使俄罗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休克疗法的对于俄罗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经济连年萧条,物资匮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到了1997年,俄罗斯的经济似乎有了转机,但1997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再次沉重的打击了俄罗斯刚刚复苏的经济形势。 普京接掌政权后,俄罗斯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朝着国富民富的目标大步前进,其发展变化令全世界惊叹。俄罗斯在普京总统的带领下迎来了一个为期10年的春天。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人的工资和人均收入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超过了200%。2007年俄罗斯的宏观经济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俄罗斯业已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到近7年来的最高水准,据俄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俄多项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十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 2万卢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之间。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公共领域。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对比一

汉代财政管理试析(1)

汉代财政管理试析 汉代的财政管理的研究应当始自二十世纪初期,正如徐式圭言:当时“理财之学,古无专书。其散见子史诸篇者,大都零缣片锦,竟绪茫然。”1但是在近代西方经济学说的影响下,一大批学者开始撰写财政史。汉代财政管理也在他们研究的范围之内。比如胡钧的《中国财政 史讲义》2、徐式圭的《中国财政史略》、常乃德《中国财政制度史》3、刘秉麟《中国财政小史》4、杨志濂《中国财政史辑要》5、刘不同《中国财政史》等。论文百事通他们利用文献并结合近代财政学理论,对汉代的上计制度,财政管理机构,会计制度以及财政监督等方面都 做了论述,初步确立了秦汉财政管理研究的一些范围。在这种学术背 景下,秦汉财政管理方面的研究开始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一批研究汉代财政管理的论著,其中以马 大英和周伯棣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马大英在《汉代财政史》 第二十四章即“财务行政与上计吏”中分别对“会计年度”、“财政 官署与行政”、“调度”、“上计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 认为汉代的会计年度承秦制,十月制是会计年度,随着汉武帝改革历制,会计年度也发生改变。因此上计吏的汇报时间不再是十月了。其实,就会计年度而言,武帝改革后仍然实行的是“计断九月”6。又, 汉代的会计制度还有许多其它的内容,比如会计凭证、会计报告、会 计审核项目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关于汉代财政官署问题,马先生认为汉代实行的是中央、郡、县三级管理体制,但是江陵凤凰 山汉简证明:乡里也有财政支出权限。因此从财政学上讲乡也是一级 财政7。上计吏是研究汉代财政管理的重要问题,马先生对上计吏的任务、职责以及上计的重要性做了介绍,提出了很多可资借鉴的观点。 另外,赵云旗的《中国古代财政管理研究》对整个古代的生财、用财 的管理措施进行了概括性的论述8。 周伯棣对汉代财政管理也有专论。他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汉代的财政管 理问题:第一,公私财政的划分;其次,预算会计制度。他说,公私 财政划分的创始及其办法,在秦汉以前,国家财政与领主私人的财政

苏联经济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 一、俄国十月革命 1. 背景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两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1917 年4 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2.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领导人:列宁 (4)地点:彼得格勒 (5)结果:取得了胜利 3.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意义: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措施: (1)1919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 (3)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4)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到1921年引起严重的国内危机,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自卫战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须的。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这些措施,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到1921年春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二)前苏联新经济政策 1.简述: 为了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的危机,苏俄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税率的粮食税。随后又在经济领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这些统称为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于1924年斯大林开始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改革结束。

2015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学专业考博课参考书-真题-分数线-资料-育明考博

育明考博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68-6978 QQ:493371626 QQ:2890064351 2015中央财经大学考博QQ 交流群105619820 英语群335488903 专业课群157460416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 财政学专业考博分析 一、考博介绍: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学院招生14人,其中财政学专业招生为14人。而此专业又分为6个主要研究方向,分别为:01.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02.资产评估、03.政府采购理论与政策、04.财政史研究四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二、联系导师: 在初步定好考博学校之后,就要和所报考院校中意的老师取得联系,询问是否有招生名额,能否报考,这是我们考博成功的关键第一步。 大多数考生会在九月中下旬与导师取得联系。因为太早,学校里面直博名额什么的还没有确定, 育明考博2014届学员成绩喜报 英语各类课程学员数873人 专业课各类课程学员239人 专业课教学测评中学员零差评 英语一对一全程32名学员全部过线 第七期考博英语集训营四个班97名学员90人过线

报考的导师也不清楚是否有名额;太晚的话,怕别的学生比你早联系就不好了。一般情况下,导师对一个学生很中意的话,后来联系的学生,导师一般也不会答应其报考了。在此说点题外话,联系导师的过程中,如果读研期间的导师有关系,可以尽量利用。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凭着自己的本事也是可以和考博导师很好的沟通的,这就要看自己了。 通常跟导师初次联系,都是发邮件。导师回复邮件的情况一般有几种: (1)、欢迎报考。这种答复最笼统,说明不了问题。我们可以接着努力和老师多沟通,看看具体的进展,避免出现初试之后却没有名额的情况。 (2)、名额有限,可以报考,但有竞争。很多人说这样的回复不满意,认为希望很小一般会被刷。其实这样还是比较好的一种回答,最起码导师没有骗你而且给你机会去证明自己,考的好就可以上。 (3)、你的研究方向和我一样......各种一大堆他的研究方向和你相关,欢迎报考什么的话。不可否认,这是最好的情况,你可以放心的去考,一般不会出问题的。但不排除偶然,像出现直博和本学校的硕转博名额问题,可能会给我们的报考和录取产生影响。 总之考博凭的是实力和自身的本事,关系只是占一部分,自己努力了就行,不用过分纠结于导师回复有没有啥隐含意思的。 初次联系好导师后,一定要注意跟导师保持联系。每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向导师汇报一下学习情况或者复习情况,交流一下科研方向,这很有必要。一方面让导师觉得你很想去跟他深造,另一方面显得你虔诚好学。 三、博导简介: 李俊生:现任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财政部跨世纪青年学术(学科)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校学术委员会主席,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税收教育研究会会长、北京市财

十八到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考点总结

古代俄罗斯文学(11——17世纪) 1、:《往年故事》(Повесть временных лет)流传至今最古老的的编年史 《伊戈尔远征记》Слово о полку Игореве(1185-1187)最有代表意义的英雄史诗主人公:Игорь Ярославна(古代文学第一个优美的妇女形象。全诗描写1185年诺夫哥罗德─谢维尔斯基公伊戈尔孤军出征南方波洛夫人、兵败被俘的悲剧2、13—15世纪《ПовестьоразоренииРязаниБытыем.》《ЖитиеАлександраНевского》 (Задонщина顿河彼岸之战) какМамайпрош?л一片荒凉ончистыйМамай 文学流派 一、古典主义(классицизм)时间18c30-50s 特点:政治上维护王权,歌颂开明君主。思想上崇尚理性,艺术上以古希腊 罗马文学为范本。体裁:高级体(史诗颂歌)低级体(讽刺文寓言)戏剧三一律:一出戏剧建立在单一情节上:发生在一昼夜:同一地点。代表作家Ломоносов 代表作《论玻璃之益处》二、感伤主义(сентиментализм)时间18c90s 特点:夸大感情的作用,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情和不幸遭遇,格调悲哀,语言晦暗,充满悲观失望。代表作家:卡拉姆津Карамзин《Бедная Лиза》苦命的丽莎1792三、浪漫主义(романтизм)时间;19c初25年特点:着重书写人物形象,内心感受,具有主观性,浓厚感情色彩;推崇原创;民族特色,注重民间创作;艺术形式上标新立异,用词造句色彩绚丽,感情浓烈。代表:消极浪漫主义Жуковский《Светлана》被称为“певец Светланы”“斯维特兰娜的歌手” 积极浪漫主义:Пушкин《к морю》декабристы四:现实主义(реализм)时间:19c30,40s,后期发展到批判现实主义。60s达到顶峰标志:果戈理的死魂灵标志着过渡到。特点:细节真实,形象典型,方式客观。代表作;Достоевский《Идиот》Толстой《Детство》五:自然派时间;19c30-40s 特点:真实反映生活,注重描写下层人民的命运。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代表作:果戈理Гогорь别林斯基Белинский 多余人分析лишний человек 一:特点: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 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样从各地漫游归来,同达吉雅娜邂逅相逢,反过来向达吉雅娜求爱时,此时,已成为社交界贵妇人的对方却拒绝了他。奥涅金既愤世嫉俗,同时又远离人民,空虚无为。2、Герцен《Ктовиноват》谁之罪,多余人Бельтов形象:本来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抱负”,“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敞开着心扉” ,但一旦进入社会,就处处碰壁,而被迫成为“多余”的人。3、第二代Лермонтов《Геройнашеговремени》当代英雄多余人Печорин毕巧林形象:是一名贵族军官,天资聪颖,才智出众,对由当时环境支配下的那种空虚无聊生活感到失望,但又没法摆脱,因此苦闷彷徨,甚至玩世不恭。“狂热好动”与“人格分裂”是他的两大个性。第二代特点:毕巧林比奥涅金更有才能,因而其悲剧性也更深刻。4、Тургенев 《Рудин 》罗亭Рудин形象;他无论是在社会事业上还是在爱情上都遭到惨败。绝望之余,他只好承认自己的“无用”与“多余”,“生来就是无根的浮萍”, 滞,以及社会上要求变革现状的愿望。 小人物分析маленький человек 小人物特点:小人物”, 即贫贱、低微的小官吏,他们一方面是‘“先生””,是“老爷”,另一方面则受歧视, 受欺辱, 穷愁潦倒, 命运不济, 俄罗斯作家笔下的小人物, 几乎都是穷困、、孤独、软弱、卑微的形象。但是,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小人物”这一形象。 一:Пушкин的《驿站长》Cтанционный смотритель 小人物维林Вырин形象:作者以故事叙述人的身份描写他三过小驿站所见到的维林命运的变化,通篇都令人感到社会的冷酷和残暴, 揭示出腐朽的社会已无法挽救和旧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小人物形象。二、Гоголь的《外套》Шинель小人物:巴施马奇金Башмачкин形象:刻画了九品文官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巴施马奇金把做一件新外套看作是生活中的一件“伟大的创举”,小说最后的刻画进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