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aboost的人脸检测及识别

基于adaboost的人脸检测及识别
基于adaboost的人脸检测及识别

宁夏大学

毕业论文

AdaBoost人脸检测及识别

姓名:罗慧彪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教师:孟一飞

20140423

基于AdaBoost 人脸检测及识别

摘要

人脸检测是在指给定的一幅图片或连续视频中确定是否有人脸的存在,如果有人脸,则标出人脸的位置和大小。人脸检测是计算机模式识别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在视频会议,远程监控,远程治疗中都有应用。许多学者,和专家对此做了许多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优秀成果并提出了大量的有效算法。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人脸检测算法居多,在了解相关的人脸检测算法后,进行最后的比较,选定适应能力强、错误率小的Adaboost 人脸检测算法。基于Haar 特征的级联分类器算法,在训练样本足够多足够好时,在理论上可以将错误率降到任意小,可以适应许多复杂的环境中。

2、本文对Adaboost 人脸检测算法实现MATLAB 的仿真,可以首先不去研究算法是如何实现的,着重关注算法本身的性能。

关键词:人脸检测 Adaboost 人脸识别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

Abstract

Face detection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exists in a picture or continuous video ,if have, marked the size and location of the face.It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omputer pattern recognition research topics,is applied in video conference, remote monitoring, remote treatment. Many scholars,and experts have done a lot a lot of work and achieved outstanding results and give a lot of effective

algorithms.

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s as follow:

1. Face detection algorithms are mostly,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relevant algorithms and compared their ,I chose Adaboost face detection algorithm and Its features is adaptable, small error rate. If the training samples is too good

enough,cascade classifier based haar can make the error rate reduce to arbitrarily small, can be adapted to many complex environments.

2. The paper use MATLAB to achieve Adaboost face detection algorithm,we can focu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lgorithm,but not study how to achieve on their own.

Key words:Face detection,Face recognition,Image preprocessing , Feature extraction ,

目录

基于AdaBoost 人脸检测及识别................................................................................................ I 摘要................................................................................................................................... I Abstract ......................................................................................................................................... I 第 1 章绪论. (1)

1.1 背景前提 (1)

1.2 人脸检测算法研究历史 (1)

1.2.1 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 (2)

1.2.2 基于形状的人脸检测 (2)

1.2.3 基于特征的人脸检测 (3)

1.2.4基于特征不变量的方法 (4)

1.2.5基于模板的方法 (4)

1.2.6基于表象的方法 (5)

第 2 章Adaboost 算法 (6)

2.1 boosting 方法 (6)

2.2 Adaboost 算法 (6)

2.2.1 Adaboost 算法的概述 (6)

2.2.2 Haar 特征及其计算 (7)

2.2.3 条件矩形及其数量 (9)

2.2.4特征值 (10)

2.2.5 弱分类器 (13)

2.2.6 Adaboost 算法训练过程 (13)

2.2.7 级联强分类器 (14)

2.3 Adaboost 人脸检测过程 (15)

2.5 本章小结 (16)

第3章人脸识别的主要流程及困难 (16)

3.1人脸识别的困难 (16)

3.1.1复杂条件下人脸的检测和关键点定位 (16)

3.1.2光照问题 (16)

3.1.3资态问题 (16)

3.1.4表情问题 (17)

3.1.5遮挡问题 (17)

3.2 人脸识别流程 (17)

3.2.1人脸图像采集 (17)

3.2.2预处理 (18)

3.2.3特征提取 (18)

3.2.4特征形成 (18)

3.2.5特征提取 (18)

3.2.6特征选择 (18)

3.2.7特征匹配 (19)

3.3 本章小结 (19)

第4 章基于直方图的人脸识别实现 (19)

4.1识别理论 (19)

4.2直方图均衡化 (20)

4.2.1概述 (20)

4.2.2基本思想 (20)

4.2.3优缺点 (21)

4.3直方图规定化 (21)

4.3.1概述 (21)

4.3.2方法推导 (22)

4.3.3算法描述 (22)

4.4方案确定 (22)

4.5人脸识别的matlab实现 (23)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7)

第1 章绪论

1.1 背景前提

人脸检测是在给定的一幅图片或连续视频中确定是否有人脸的存在,如果有,则标出人脸的位置和大小。人脸检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受到肤色,外貌,拍摄的角度的影响,另外一个人的胡须,帽子,长发,口罩等也会干涉它的精度,还有不可避免的光照,阴影等影响。下文会介绍历年来对人脸检测的方法和他们的特点。

人脸是人类情感表达和交流的最重要,最直接的信息载体。通过人脸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历史记录,地理地域,身份,地位等。在如今的信息网络化时代对人脸的研究具有及强的意义和市场前景。自19 世纪80 年代以来人们就开始了对人类人脸的研究,长期以来,科学界从计算机图形学,视觉,人类学,图像处理学等多个学科对人脸进行了研究。在这些领域,人脸的检测,识别,获取,模拟,判断一直是难点和热点,他们共同组成了人脸工程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国外现在存在的越来越多的恐怖袭击事件后,世界正在加速对人类工程学的研究,发表关于它的文章在各大杂志上也日益增多。人脸检测是其中一个主要分支,它是实时的人脸识别和情感识别系统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进行人脸检测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此而产生的视频会议,可视电话,高速网络技术等所利用的图像处理技术都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例如人们已经不能满足只是坐在电脑前面进行交流,需要采用人机交互式方式,远程操作,甚至用意念来控制机器。随之而来的是关系到模式识别技术,图形图像技术,虚拟三维技术难题的攻克和革新,人脸检测技术是他们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于人脸检测方面的知识也正在热烈的研究中。

人脸检测技术由图像采集技术,图像显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三部分组成。其中图像采集的传感器由有线阵和面阵之分的电荷耦合器件(CCD)、能存储少量载流子的像感元件的电荷注入器件(CID)、发展到自扫描光敏二级管阵列的MOS 图像传感器,从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无论是CCD 还是MOS,其图像产品的分辨率越高,清晰度越好,体积越小、性价比越高。图像显示部分的发展经历了CRT、液晶及等离子三个阶段,由于这三者显示方式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很难断定哪个有绝对的优势。图像处理的实现目前主要是在PC 机上,使用的软件也许多,各有特色,经典的有MATLAB,C++,但PC 机上的功耗、体积、携带方便等性能在很多场合都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如在火车上进行罪犯的抓捕,不可能把PC 机搬到旅客面前进行一一的身份鉴定。迫切需要在小型嵌入式系统中进行图像处理的开发,本论文是在这种前提下提出的人脸检测算法的DSP 实现,具有很大的价值。

1.2 人脸检测算法研究历史

人脸检测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根据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总

体的来说可以分为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基于形状的人脸检测、基于特征的人脸

检测三类。

1.2.1 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

基于肤色进行人脸检测的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比较容易理解。在外界图像模拟

信号进入计算机后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有了不同的彩色空间,主要的彩色空间有1:RGB 格式(红、绿、蓝三基色)2:HIS 格式(色度、饱和度、亮度)3:YcbCr(YUV)格式,并且

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在许多图像书籍中都有介绍,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是利用了人脸肤

色和周围环境颜色的差异,通过这种肤色差异将人脸和背景环境区分开来,以上提出的三种

颜色模型各有特点,所以一般是综合各种肤色模型来达到好的检测效果。

具体来说选择什么样的肤色模型对人脸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前人已经研究

出了比较有效的彩色模型:

HSI 彩色空间的模型如公式1-1,

(1—1)

RGB 彩色空间的模型如公式1-2,

(1—2)

其中:

(1—3)

公式1—3 中指出b=1-g-r,所以彩色空间由g,和b 决定。 通过转化可以变成不同的彩色空间,应用公式1—1 和1—2 可以将图像变成二值图像进

行检测

1.2.2 基于形状的人脸检测

这种检测方法是利用了人脸的五官形状信息,用这些信息来匹配人脸,比如用椭圆形

形状来表示人脸,在图像中搜索椭圆形的位置来粗略检测人脸。或者将人脸分为多个区域,

??

???≤<≤≤≤<0.12.00.135.0139.00I S H ???≤≤≤<363

.028.0555.036.0g r ????

?????===++=I B b I G g I R r B G R I

利用这些区域的特征关系来检测人脸。

模板匹配方法是基于形状的人脸检测的特例,事先根据人脸的特征制定出人脸检测模板,对给定的输入图像计算出它与模板的相关程度,如果大于一定的阈值则证明人脸的存在。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但已证明它的有效性不是很高,很难满足由于姿态、图像尺寸,光线的变化和干扰,为此需要设计出自适应能力强的人脸检测模板。

典型的模板分块策略是基于马赛克的人脸模型,这种基于人类器官的分块方法,充分利用了人脸的自然规则,对先验知识的利用更加的直接,并使该人脸模型的自适应能力强,能够提高检测的鲁棒性和效率,但对于变化的人脸,检测的正确率不是很高。

马赛克的人脸模型如表1-1 所示:

表1-1 马赛克人脸模型

0 1 2

3 4 5

6 7 8

块0 对应于左眼,块2 对应于右眼,块4 对应于鼻子,块7 对应于嘴巴,块(0,3,6)和块(2,5,8)具有大致一样的宽度,块(1,4,7)宽度大致相同,同一行三个块高度相同,同一列三个块宽度相同。考虑到多数情况下人脸的变化情况,人脸可能的行列比在0.8~1.3 之间。

另一种是基于人脸几何规则的方法,虽然人脸各有差异,但是人脸的几何形状大致一样的,基于这种检测方法是首先建立一些人脸的某些器官模板,如眼睛、鼻子和下巴模板等,对输入人脸图像的检测就是先对可能存在人脸的位置进行规则检测,看是否符合这些规则,进而确定是否有人脸的存在。

1.2.3 基于特征的人脸检测

基于特征的人脸检测方法是对给定的图像计算其特征值,再根据特征值来确定人脸是否存在,常见的人脸检测特征是Haar 特征,如图1-1 所示:

图1-1 基本的Haar 特征

基于 Haar 特征的人脸检测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样本集图像的Harr 特征,进行分类器训练。得到最优的简单分类器,组合这些简单分类器得到强分类器。分类器训练完之后,就可以对输入图像进行检测。为了检测整幅图像,可以在图像中移动搜索窗口,检测每一个位置来确定可能的目标。

为了搜索不同大小的目标物体,分类器被设计成可以进行尺度改变的,这样比改变待检测图像的尺寸大小更快速,因此,为了在图像中检测各种大小的目标物体,扫描程序通常需要将不同大小比例的搜索窗口对图像进行多次扫描,并对相同的目标的多次检测结果进行合并。在图像检测中,被检测图像窗口依次通过每一级分类器,在前面几级的检测中,大部分的候选区域被排除了,全部通过每一级分类器检测的区域即为目标区域。

1.2.4基于特征不变量的方法

基于知识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计算机识别人脸的前提条件,例如合适的光线、姿势、完整的血官。但实际生活中,这些条件都是在时刻变化的,为了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人们期望能够寻找那些即使当姿势、视角和光线条件变化时仍然存在的结构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来定位人脸。闲此研究人员认为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存在一砦关于人脸的不依赖于外在条件的属性或者特征。人们通过给计算机进行大量的样本学习,然后寻找到可以检测人脸的这些特征,这就是基于特征不变量方法的基本思想。

例如人脸的肤色一般可概括的分为黑、白、黄这三种颜色,并且肤色是集中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人脸范围内),具有一定的集中性。这样,研究人员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人脸检测的一个粗定位环节,利用这一粗定位的特性可以加快人脸检测的速度,使刚丌始的检测定位变得更加简单、快捷。颜色特征中用的非常多的是肤色,其优点是:不受姿态、表情的影响,检测速度快.

特征不变量的方法因为需要处理的数据量相对较小,并且计算简单,所以优点是检测速度快;缺点是:

(1)检测率低,特别是当人脸的某些特征不可见(比如人脸有小角度偏转,或有遮挡等)时,很有可能这种方法失效.

(2)制定规则的困难,如果规则制定的太严格,人脸很有可能都通不过,如果规则制定的太宽泛,又检测不出人脸。鉴于此,这类方法主要用于人脸的粗检测或和其它检测方法组合使用。

1.2.5基于模板的方法

目前,基于模板的方法以其简单、方便、成熟的优势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在人脸识别方面,对于J下确人脸的识别效率还不是很理想。这类方法的速度要慢于基于特征的方法,但精度要稍高于它。其特点是:简单、直观。固定模板匹配中常用的模板主要有人脸轮廓模板(不同长宽比的人脸模板)、双眼模板、嘴唇模板、眉毛模板、鼻子模板、下巴模板等。一般都是采用这些模板的部分组合,再融合其它检测方法共同进行人脸检测。

基于模极的方法的主要过程如下:

首先要对图像进行尺度归一化以及狄度归一化的预处理操作,再通过相应的操作得到

一个参数化或者标准化的人脸图案,这个标准化的图案可以简单的看作是一个椭圆形或者是一个复杂的模板"’如图2.5所示。

图2.5 复杂人脸模板

根据图2 5所示的模板可以独立计算脸部轮廓、眼镜、鼻子和嘴各自的匹配程度后得到一个可以描述综合信息的相关值。根据相关值和预先设定的阈值来确定图像中是否有人脸存在。

1.2.6基于表象的方法

基于表象的方法是指先对计算机进行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人脸图像学习以及训练,由此而得到一个模板,然后再用这个学习后得到的摸板进行人脸检测。即人脸的模板是通过反复训练而得到的,而不是有专家或者研究人员预先设置好的,这就是同模板匹配的区别之处。基于表象的方法首先是使计算机通过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得到人脸和非人脸的相关特性。学习而来的特性总结成分布模型或者判别函数,再利用这些分布模型或者判别函数来检测人脸。般为了计算的效率和检测的效益,都会先降低图像的维数。许多基于表象的方法都可以在概率论的框架中理解。特征向量可以看成是随机变量J,这个随机变量被分类条件密度m数p(x| faces)和p(x | rtorlfaces)分别描述成人脸和非人脸。图像中各选的人脸或者非人腧何置可以用贝叶斯判决规则或者晟大概似法来判别“1。不幸地,简单地应用贝叶斯判决是不可行的,这是因为:

(1)x是高维的。

(2)p(x| races)和p(x| nonfaces)是多态的。

(3)p(x |faces)和p(x| nonfaces)的自然参数化形式还没有弄清楚。

因此,基于表象的方法中的许多工作都涉及到用经验来验证p(x | faces)和

p(x | nonfaces)参数和非参数的近似的问题。另一种方法利用了人脸和非人脸

类的7'JN函数(比如决策而、分离超平面、阈函数等):图像图案先被投射到低

维或者高维空,之后使用判别函数来进行分类。

第2 章Adaboost 算法

Adaboost 检测算法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人脸检测算法,它自2001 年Viola 等人提出后,对人脸检测的意义可谓重大,使这一技术能够实现转折性的变化,许多学者在研究它,并做了大量的改进。

Adaboost 是一个学习的算法,即Adaptive Boosting . 给定一系列正负样本,训练成一个弱分类器。此训练过程中,每个样本拥有一个初始权重,表示该样本被某个分类器选中的概率。如果某个样本被正确分类了,则构造下一个训练集时,降低其权重,否则加重其权重,通过此算法,每一轮都会增强那些分类错误的困难样本,每一轮选出一个最优的弱分类器,这些弱分类器以一定权重组合起来成强分类器。

2.1 boosting 方法

Boosting 学习方法是PCA 学习模型上提出的,它是Adaboost 算法的基础。Adaboost 算法是在PCA 学习模型提出后发展起来的,PCA 模型提出了弱学习及强学习的思路,后来证明通过某种方法(Boosting)可以把弱学习加强为强学习,它最初是Schapire(1990)把任一弱学习算法通过提升来达到一个任意正确率的的强学习算法,并通过一种多项式级的算法来实现这一过程。

PAC(Probably Approximately Correct 概率近似正确)中提到的可学习理论可以划分为统计学习理论和计算学习理论两大部分,统计学习理论与以前的经验有关,而计算学习理论是概率理论中发展比较成熟的重要的一个分支,主要讨论如何构成有效的学习算法以及学习算法的复杂性。PAC 模型是计算学习理论中经常用到的模型,在PAC 模型中,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学习算法来识别一组概念,且正确识别概率很高,那么可知那个概念是能够学习的;如果正确率仅比随机猜测的好一点,则这组概念是可弱学习的。如果学习器在只需要多项式个样本以及多项式时间内能够获得一个成功假设的结果,则称该学习器是可PAC 学习的。由于PAC 模型不需要学习器输出零错误率的假设结果,只需在一个范围之内;同时也不需要对抽取的样本集合都成功,也只需要限定在某种范围即可,所以学习器将学习提到一个可能近似的正确的假设结果。

之后在1990 年,Schapire 最早提出了Boosting 算法。Boosting 方法在训练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学习机,各个学习机所使用的训练集合是总的样本空间中的子集,各个样本是否出现在下一个训练子集中取决于当前的在学习机中的表现,如果在当前的学习机中判断出错的样本则在下一次的学习机中出现的概率就会高,相反如果判断正确则它在下一个学习机中出现的概率就会低,这样可以让学习机更专注于难判断的样本。

2.2 Adaboost 算法

2.2.1 Adaboost 算法的概述

Adaboost 算法是在一些人脸和非人脸的样本中训练出弱分类器,然后把弱分类器级联

成强分类器。它是一种自适应增强算法,理论上错误率能够达到无限低。自1988 年,Kearns 等人提出Boosting 理论基本思想以来,人脸检测算法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相关学者,专家做了大量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分类器就是对特定的事物进行分类,Adaboost 就是一个分类器,它是由简单的弱分类器训练得来的。在Adaboost 算法中进行人脸检测主要利用的是人脸图像的灰度分布不一样这一特性,主要对灰度图像进行检测,采用积分图计算的Haar 特征,Haar 特征计算简单,检测速度快。Adaboost 算法检测过程首先计算图像的Haar 特征并且在算法训练过程中提出错误率最小的Haar 特征,转换为弱分类器,再把弱分类器组合成强分类器进行人脸检测。

其流程图如图3-1 所示:

图3-1 Adaboost 算法流程图

2.2.2 Haar 特征及其计算

Adaboost 算法的基础是Haar 特征,Haar 特征也称矩形特征,可以有效的检测非人脸和人脸。矩形特征值是指待测图像中形状相同的两个或多个矩形内灰度像素的差值。如图3-2 中的矩形特征值是指白色图像内的像素与黑色图像内的像素之差。如图3-3 中的矩形特征值是指白色图像内的像素与黑色图像内的像素的2 倍之差。

图3-2 矩形特征一

图3-3 矩形特征二

后来的研究人员对矩形特征做了改进,能够更加快速的检测人脸,大量的矩形特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用于边缘检测,如图3-2.一类是检测图像的线性方向如图3-3,最后一类是检测中心像素和周围像素的区别,如图3-4.

图3-4 矩形特征三

一幅M×M 像素分辨率的检测器,其内部包含满足条件的矩形数是非常多的,如果一个一个计算起来计算量是相当复杂的,计算量也是很大的。为此设计了一种快速方便的算法,它对不同尺寸矩形的特征值计算量是相同的。它就是积分图的计算。

积分图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原图像的像素

值,ii A为积分图像的值,即是如图 3-5 中 A 点的左上方所有像素的和。

图3-5 积分图的计算

也可以通过公式3-1 求得:

(3-1)

其中s(x,y)为图像中(x,y)点不超过列元素的像素之和。

利用积分图可以快速计算矩形特征值,如图3-6 中矩形特征特征值的计算为1 中内像素的值减去2 中内像素的值。

图像 1 的矩形特征值为:ii F + ii A ?ii E ?ii C

图像 2 的矩形特征值为:ii D + ii E ?ii B ?ii F

图3-6 矩形特征值的计算

则矩形特征值为:ii F + ii A ?ii E ?ii C—(ii D + ii E ?ii B ?ii F )单矩形的特征值可以用其四个顶点确定,双矩形的特征值需要如图3-6 中的六点,三矩形则需八个点来计算,如果要计算矩形特征值,只需对输入图像进行积分图的计算,然后利用所需矩形顶点的积分值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即可,对于任意尺寸的矩形特征的特征值,因为所需的矩形顶点数是一样的,所以计算量是一样的,并且计算的复杂度不高。

2.2.3 条件矩形及其数量

在人脸检测过程中如果使用特定条件的矩形特征能够加快检测速度。我们将

特定条件的矩形称为条件矩形,即其必须满足以下3点内容:

(1)在M×M的子窗口内确定一个矩形的方法是:确定左上顶点么(五,Y一)以

及右下顶点B(而,Y:)如图4.2所示。

图4.2 在检测器内确定矩形

(2)满足(s,f)条件:

①x方向边长必须能被自然数S整除,即可以将X轴方向上的边长均等的分成S段。

②y方向边长必须能被自然数t整除,即可以将Y轴方向上的边长均等的分成t段。

由以上这两条可以看出,在检测器子窗口内的矩形尺寸大小为:

⑧最小尺寸为蹦t。

④最大尺寸为[M/s].s×[M/t].t。其中[]为取整运算。

了解了条件矩形的定义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该定义在子窗口内寻找满足条件的矩形。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左上顶点A(x1,Y1)的值:

X1∈{1,2,…,M-s,M-s+1} (4-1)

Y1∈{l,2,?,M—t,M—t+1}

(2)确定右下顶点B(x2,y2)的值: (再确定完A点后,B点的取值只能在图6.5的阴影

部分内选择)

x2∈X={x1+s-1,x2+2·s-1,?,x1+(p一1)·s—l,x1+p·s一1}

y2∈Y={y1+t-1,y1+2.t-1,…,y1+q.t-1} (4-2) 其中,

(4-3)

且|X|=p,|Y|=q。

当知道如何确定A,B两顶点的位置后,我们就可以在M X M的满足子窗口内找到满足(s,

f)条件的矩形数量为:

(4-4)

在前面的章节中给出了5种简单的矩形特征模板,那么这些特征所对应的(s,f)条件又

是如何昵?如表4.1所示

表4-1 符合(S,t)条什的特征模板

因此,在M×M的检查器的子窗口内,所包含的满足(s,f)条件的所有的5个简单特征模

板的特征总数量为:

2.2.4特征值

本文使用将积分图应用到特征值的计算之中。积分图的引用,可以只对图像进行一次

遍历计算,就能够在用常量时间完成每个特征值的计算,这使得训练和检测的速度大大提

升。

微积分是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它是数学的一个基

础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微分学包括求导数的运算,是一

套关于变化率的理论。它使得函数、速度、加速度和曲线的斜率等均可用一套通用的符号

进行讨论。

根据微秋分的特征,我们只需要对每个像素进行少量的计算工作,就能得到一幅图像

的“积分图”。“积分图”能够在多种尺度F ,使用相同的时间来计算不同的特征,因此大

大提高了检测速度。

例如计算微积分点

计算该式的方法为: (1)先计算 F(x)=∫f(x)dx (4-6)

(2)再计算 (4-7)

假设定义图像内一点 A(x ,y)的积分图ii(x ,y)为点A(x ,

y)的积分图表示其左E 角矩形所有像素值和,如图4-3所示。

图4-3 坐标A 点的积分图

对于i(x ’,y ’)是原始图像(x ’,y ’)在此点的颜色值,该值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对于灰度图像,该值为0’255之间的值。

(2)对于彩色图像,应先按照人脸色踩空阳j 将其转换为灰度后再取值。

利用积分图可以方便快捷的计算出矩形特征值,例如计算图4-4中D 区域里的

?-=a b b F a F x f )

()()(∑=sy y sx x y x i y x ii '','')

,(),

(?

b a dx

y x f ),(

特征值。

图4-4 区域D的像素

假设各区域的像素值为:

(1)ii1=区域A的像素值

(2)ii2=区域B的像素值+区域A的像素值

(3)ii3=区域A的像素值+区域C的像素值

(4)ii4=区域A的像素值+区域B的像素值+区域C的像素值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上述的四个方程,可以得到区域D的像素值:

区域D的像素值=ii4+ii1一(ii2+ii3)

根据以上式子我们可以轻松的计算出模板的特征值,例如要求图4-5中的特征值。

图4-5 特征值的计算

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介绍过,特征模板的特征值等于灰色像素值减去白色像

素值的结果。因此可知:

(1)区域A的像素值=ii5+ii1一(ii2+ii4) (4-8)

(2)区域B的像素值=(ii6+ii2)一(ii3+ii5) (4-9)

(3)区域C的像素值=ii8+ii4一(ii5+ii7) (4-10)

(4)区域D的像素值=ii9+ii5一(ii8+ii6) (4-1 1)

该特征模板的特征值:

特征值=区域B的像素值+区域c的像素值一(区域A的像素值+区域D的像素值)

=2(ii6+ii2+ii8+ii4)一(ii3+ii7+ii1+ii9+4 ii5) (4-12) 由此可见,矩形特征的特征值计算,只与此特征端点的积分图有关,而与图像坐标值无关。因此,不管此矩形特征的尺度如何,特征值的计算所耗费的时间都是常量,而且都

只是简单的加减运算。正因如此,积分图的引入大大地提高了检测的速度。

2.2.5 弱分类器

Adaboost 算法是由Haar 特征形成的弱分类器通过多项式组合而成的,其中,每一个弱

分类器对应于一个矩形特征,这个矩形特征对正例和反例图像的检测达到最优。对于每个

特征,弱分类器使得分类函数的阈值达到最优,这里的分类器由Haar 特征直接构成的,它

的表达式为公式3-2:

j j j j p x f p θ≥)( (3-2)

其他

p j 为± 1 控制不等式方向,f j (x )为第j 个特征在x 图像上的特征值,θj 表示阈值,

θj 可以用公式3-3 计算

(3-3)

N 1 , N 2 为人脸和非人脸数目,m 2,m 1 为当前特征在所有人脸和非人脸的平均特征值

当m 1<θj 时, p j = —1,如果待测图像的特征值小于θj ,则判为人脸,否则为非人

脸。

当m 1 >θj 时, p j = +1,如果待测图像的特征值大于θj ,则判为人脸,否则为非人脸。

2.2.6 Adaboost 算法训练过程

Adaboost 即Adaptive Boosting,因为它能够自适应地调整取样的样本,降低检测的错误

率,在每次Adaboost 训练过程中,计算样本空间的特征值时,更新样本的权重,把容易分

类的样本权重减弱,提高错误分类样本的权重,通过此算法,每一轮都会增强那些分类错

误的困难样本,每一轮选出一个最优的弱分类器,这些弱分类器以一定权重组合起来成强

分类器,具体算法流程为:(T 为特征个数)

(1)取样本(x 1 , y 1 )??????( x n , y n ) y i =1 表示图像是正比例, y i =0 表示图像是反

比例。

(2)初始化权值W 1,i

(3) t=1

(4)将权值归一化

t 为某一个特征,j 为样本总数

(5)对每个特征j,训练一个只使用某一个单一特征的分类器h j ,然后得到

???=01)(x h j 212211N N m N m N j ++=θ

本次分类器的误差j e 为

(6)选择误差e j最小的分类器h j,更新权值::

①当x i分类正确时,v t=0;

②当x i分类错误时,v t=1,βt= e t /(1- e t)。

(7)t=t+1

(8)t

(9)得到最后的强分类器为公式3-4。

(3-4)式中,βi表示第 i 次代时h i(x)的权值。

流程图如图3-7 所示

图3-7 训练强分类器流程图

AdaBoost 算法构造的特征大概为200 多个,对于人脸检测,AdaBoost 选择权重最高的几个矩形的特征为:第一个特征关注的是眼睛区域,眼睛比鼻子和面颊的区域要暗,第二个特征是眼睛所在区域比鼻梁所在区域要暗。

2.2.7 级联强分类器

一个包含 200 个Haar 特征,由Adaboost 算法训练得到的强分类器,对图像进行人脸检测,由于检测窗口很多,对每个窗口计算这200 个Haar 特征的特征值,计算量是相当大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运算速度,可以采用级联分类器,即先用较简单的特征组成的强分类器去排除显然不是人脸的区域,然后把剩余的较难检测的区域送到下一个强分类器进行处理,这样一级一级地进行排除,最终排除了所有的非人脸区域,如果有剩余区域,则表示为人脸,否则没有人脸,对于有K个强分类器构成的级联分类器,其检测率F 和误检测率D 为:

(3-5)

(3-6)

由公式3-5,3-6 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一、为保证最后的高检测率,每个强分类器要求有高检测率,假设最后的检测率是90%,则每个强分类器的必须高于90%,如K=10,每个强分类器的检测率

都应该在99%以上,这是因为0.9910≈0.9。高检测率只能保证有人脸能够检测出来,但不能保证误检率会很高。

二、为了降低误检率,不必过分强求每个强分类器有很低的误检率,假设每个误检率为0.5.对于K=10,最终的级联分类器的误检率为:。

级联分类器由多个强分类器级联而成,一级比一级复杂,一级比一级严格,开始几级只有几个分类很强的特征,越到后面分类器数目越多,非人脸部分被前面几级迅速过滤掉,能够通过所有分类器的图像即为人脸。流程图如图3-8 所示:

图3-8 级联分类器

2.3 Adaboost 人脸检测过程

利用Adaboost 算法训练得到的强分类器,可以对图像进行人脸检测。但是由于待检测图像和由Harr 特征训练得到的分类器的尺寸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改变图像尺寸大小,具体使用Adaboost 进行人脸检测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把待检测人脸图像按比例缩小而保持特征检测窗口不变,用Haar 特征窗口扫描待检测图像,检测出人脸子窗口。这样的检测由于要改变图像尺寸,而Haar 特征值的计算是根据积分图的,所以计算量会很大,检测速度会加慢。如对36×36 的图像用18×18 的检测窗口进行检测,需要对图像抽样成分别率为18×18 的图像进行检测。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背景及研究现状

1.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各方面对于快速有效的自动身份验证的迫切要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作为人的一种内在属性,并且具有很强的自身稳定性及个体差异性,生物特征成为了自动身份验证的最理想依据。当前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有:指纹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步态识别,静脉识别,人脸识别等。与其他识别方法相比,人脸识别由于具有直接,友好,方便的特点,使用者无任何心理障碍,易于为用户所接受,从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够对人脸识别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得到有关人的性别,表情,年龄等诸多额外的丰富信息,扩展了人脸识别的应用前景。当前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被应用到了以下几个方面:(1)刑侦破案公安部门在档案系统里存储有嫌疑犯的照片,当作案现场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某一嫌疑犯的照片或其面部特征的描述之后,可以从数据库中迅速查找确认,大大提高了刑侦破案的准确性和效率。 (2)证件验证在许多场合(如海口,机场,机密部门等)证件验证是检验某人身份的一种常用手段,而身份证,驾驶证等很多其他证件上都有照片,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就可以由机器完成验证识别工作,从而实现自动化智能管理。 (3)视频监控在许多银行,公司,公共场所等处都设有24小时的视频监控。当有异常情况或有陌生人闯入时,需要实时跟踪,监控,识别和报警等。这需要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具体分析,且要用到人脸的检测,跟踪和识别技术。 (4)入口控制入口控制的范围很广,既包括了在楼宇,住宅等入口处的安全检查,也包括了在进入计算机系统或情报系统前的身份验证。 (5)表情分析根据人脸图像中的面部变化特征,识别和分析人的情感状态,如高兴,生气等。此外,人脸识别技术还在医学,档案管理,人脸动画,人脸建模,视频会议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2.人脸识别技术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当前很多国家展开了有关人脸识别的研究,主要有美国,欧洲国家,日本等,著名的研究机构有美国MIT的Media lab,AI lab,CMU的Human-Computer I nterface Institute,Microsoft Research,英国的Department of Engineerin g i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等。综合有关文献,目前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模板匹配 主要有两种方法,固定模板和变形模板。固定模板的方法是首先设计一个或几个参考模板,然后计算测试样本与参考模板之间的某种度量,以是否大于阈值来判断测试样本是否人脸。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在早期的系统中采用得比较

AdaBoost人脸检测原理

AdaBoost人脸检测原理 对人脸检测的研究最初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模板匹配、子空间方法,变形模板匹配等。近期人脸检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数据驱动的学习方法,如统计模型方法,神经网络学习方法,统计知识理论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域的方法,以及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目前在实际中应用的人脸检测方法多为基于 Adaboost 学习算法的方法。 Viola人脸检测方法是一种基于积分图、级联检测器和AdaBoost 算法的方法,方法框架可以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使用Harr-like特征表示人脸,使用“积分图”实现特征数值的快速计算; 第二部分,使用Adaboost算法挑选出一些最能代表人脸的矩形特征( 弱分类器),按照加权投票的方式将弱分类器构造为一个强分类器; 第三部分,将训练得到的若干强分类器串联组成一个级联结构的层叠分类器,级联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分类器的检测速度。 Adaboost 算法是一种用来分类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就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它把一些比较弱的分类方法合在一起,组合出新的很强的分类方法。例如下图中, 需要用一些线段把红色的球与深蓝色的球分开,然而如果仅仅画一条线的话,是分不开的。 a b c d 使用Adaboost算法来进行划分的话,先画出一条错误率最小的线段如图 1 ,但是左下脚的深蓝色球被错误划分到红色区域,因此加重被错误球的权重,再下一次划分时,将更加考虑那些权重大的球,如 c 所示,最终得到了一个准确的划分,如下图所示。

人脸检测的目的就是从图片中找出所有包含人脸的子窗口,将人脸的子窗口与非人脸的子窗口分开。大致步骤如下: (1)在一个 20*20 的图片提取一些简单的特征(称为Harr特征),如下图所示。 它的计算方法就是将白色区域内的像素和减去黑色区域,因此在人脸与非人脸图片的相同位置上,值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这些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人脸和分人脸。 (2)目前的方法是使用数千张切割好的人脸图片,和上万张背景图片作为训练样本。训练图片一般归一化到 20*20 的大小。在这样大小的图片中,可供使用的haar特征数在1万个左右,然后通过机器学习算法-adaboost算法挑选数千个有效的haar特征来组成人脸检测器。 (3)学习算法训练出一个人脸检测器后,便可以在各个场合使用了。使用时,将图像按比例依次缩放,然后在缩放后的图片的 20*20 的子窗口依次判别是人脸还是非人脸。

人脸识别和现有监控系统的结合

中科院计算所——银晨科技面像识别联合实验室陈军 人脸识别技术在数字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范围、应用领域及其研究应用现状,同时指出了现有数字监控系统在图像分析理解方面存在的不足。本人探讨了将人脸识别技术与数字监控系统进行结合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及技术要求,最后阐明了实现二者结合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人脸检测(Face Detection)、人脸辨识(Face Identification)、数字监控系统(DVS)、嵌入式DVR、嵌入式人脸识别器 1、人脸识别技术 1.1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范畴 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亦称面像识别)是人类视觉系统的基本功能,也是人类互相辨识的最直接手段,因此它是生物特征识别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概括来说,它是一种依据人体面部特征的自动身份鉴别技术。人脸识别综合运用了数字图像/视频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多种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一点已经为世人所公认。同时,人脸识别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研究人员对此展开深入研究,到现在已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后),人脸识别技术在研究及应用方面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人脸识别的研究范围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人脸检测(Face Detection):即从各种不同的场景中检测出人脸的存在并确定其位置。在大多数的场合中由于场景较复杂,人脸的位置是预先不知道的,因而首先必须确定场景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再确定图像中人脸的位置。脸部毛发、化妆品、光照、噪声、面部倾斜和人脸大小变化以及各种遮挡等因素会使人脸检测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人脸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在输入的整幅图象上寻找人脸区域,把图象分割成两个部分-人脸区域和非人脸区域,从而为后续处理奠定基础。 2)人脸表征(Face Representation):即采取某种表示方式表示检测出的人脸和数据库中的已知人脸。通常的表示法包括几何特征(如欧氏距离、曲率、角度)、代数特征(如矩阵特征矢量)、固定特征模板、特征脸、云纹图等。 3)人脸辨识(Face Identification):即将已检测到的待识别的人脸与数据库中的已知人脸进行比较匹配,得出相关信息,这一过程的核心是选择适当的人脸的表征方式与匹配策略,系统的构造与人脸的表征方式密切相关。通常或是选择全局的方法或是选择基于特征的方法进行匹配。显然,基于侧面像所选择的特征和基于正面像的特征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4)表情分析(Expression Analysis):即对待识别人脸的表情信息(快乐、悲伤、恐惧、惊奇等)进行分析,并对其加以归类。 5)生理分类(Physical Classification):即对待识别人脸的生理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其种族、年龄、性别、职业等相关信息。显然,完成这一操作需要大量的知识并且通常是非常困难和复杂的。目前,对人脸识别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前3个方面。 一个完整的人脸识别系统通常要包括人脸检测与跟踪、特征提取与选择、分类判别三个步骤。人脸识别的原理如图一所示: 人脸识别的关键是特征提取和人脸建模,也就是采用什么样的特征描述人脸的问题。而且对于基于光学图像的人脸识别而言,这些特征必须是可以从图像中获得的。 与其它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技术在可用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可以隐蔽操作,适于安全、监控与布控等应用; ?非接触式信号采集,没有侵犯性,容易被人们接受; ?强大的事后追踪能力; ?使用通用设备,设备成本较低; ?基础数据容易获取; ?符合人类的识别习惯及认知规律; ?可交互性强。

人脸识别发展趋势及应用领域分析

人脸识别发展趋势及应用领域分析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高精度、易于使用、稳定性高、难仿冒的生物识别技术,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在公安、国防、海关、交通、金融、社保、医疗及其他民用安全控制等行业和部门存在着广泛的需求。 一、人脸识别何以瞬间爆发? 其实对于整个生物识别领域来说,由于指纹识别应用时间早,价格低廉,而且使用便利,因此早早地便占据了国内的大部分市场,在顶峰时期,甚至可以达到90%左右。但是,又是什么力量,使人脸识别在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如此迅猛的腾飞呢? (一)政策因素:抛开技术因素,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说是人脸识别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随着近些年来,平安城市等技术的大力推广,我国安防市场的需求也随之迅速升温,各领域安保的等级也就随之实现明显的提升。甚至在部分地区的部分领域,人脸识别已经开始被列为使用过程中的强制标准。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人脸识别的推广无疑是一种非常有力的推动。因此,虽然政策的角色只是一种诱导的作用,但是这种诱导对于人脸识别的爆发,却又是不可或缺的。 (二)社会需求:在我国,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流动人口比例大大增加,面临的突发事件和异常事件越来越复杂。因此这也就给城市的安保工作,以及视频监控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传统依靠人工来“盯”的方式难免会因疲劳或精神不集中等原因影响监视效果,难以胜任对庞大数据库的分析与理解,从而影响事后查找证据,更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于是,人们对于具有智能分析的视频监控应用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人脸识别发展趋势 (一)与视频监控相结合: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人脸识别技术将实现与数字监控系统的进一步融合,将成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另外一大应用领域。据统计数据显示,仅在中国大陆,在未来三年内有望形成年销售额过百亿,并在未来十年内则有望形成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市场规模。(二)逐步取代指纹考勤:人脸识别考勤,通过对人脸一些独一无二的特征识别对验进行考

opencv adaboost人脸检测训练程序阅读笔记(LBP特征)

1、训练程序整体流程 (1)读输入参数并打印相关信息 (2)进入训练程序最外层入口classifier.train 1)读正负样本,将正负样本放入imgLiast中,先读正样本,后读负样本 2)load( dirName )判断之前是否有已训练好的xml文件,若有,不在重新训练该stage的xml文件,没有返回false,初始化参数 3)计算requiredLeafFARate = pow(maxFalseAlarm,numStages)/max_depth,该参数是stage停止条件(利用训练样本集来计算tempLeafFARate,若 tempLeafFARate小于这一参数,则退出stage训练循环); 4)Stage训练循环 5)更新训练样本集,计算tempLeafFARate(负样本被预测为正样本的个数除以读取负样本的次数,第一次没有训练之前,这个比值为1,因为没训练之前, 所有负样本都被预测成了正样本,当第一层训练好以后,负样本采集时会先 用第一层的分类器预测一次,若能分类,则不选用,选用负样本的数目是固 定的,但选用这么多负样本总共要选的次数会随着层数的增多而加大,因为 层数越大,分类器的分类能力也要求越大,说需要的样本就是前面分类器所 不恩呢该识别的,故在采集时也比较困难。) 6)判断stage是否退出训练,若tempLeafFARatetrain() a.建立训练数据data = new CvCascadeBoostTrainData(主要是一些参 数的设置,还有特征值的计算) b.初始化样本权重update_weights( 0 ); c.弱分类器训练循环 i)tree->train—》do_train ai) 根节点的初始root = data->subsample_data( _subsample_idx ); (主要是对根节点的一些参数进行初始化,parent 0,count 1, split 0,value 0,class_idx 0,maxlr 0,left = right = 0,等等) bi) CV_CALL( try_split_node(root)),根据根节点计算整颗数的各 节点的参数配置 aii) calc_node_value( node );计算节点的回归值,类似于分类 投票值sum(w*class_lable),正样本的class_lable取,负样 本的class_lable取-1;计算节点的风险值node_risk,node risk is the sum of squared errors: sum_i((Y_i - )^2) bii) 判断节点是否可以分裂(判断依据:样本值和设计的节点最 大深度);再利用node_risk与regression_accuracy,如 果这个节点的所有训练样本的节点估计值的绝对差小 于这个参数,节点不再进行分裂 cii) 找出最佳分裂best_split = find_best_split(node); aiii) 定义DTreeBestSplitFinder finder( this, node ); biii) parallel_reduce(cv::BlockedRange(0, data->var_count), finder); 此时调用DTreeBestSplitFinder类的操作符 DTreeBestSplitFinder::operator()(constBlockedRange

人脸识别在哪些场景有运用-人脸识别的作用

人脸识别在哪些场景有运用-人脸识别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清摄像头部署在各个重要场所,如机场、地铁、火车站、汽车站等。这些场所是人口流动必经之地,也是公安重点布控区域。很多地区提出的人脸识别需求,也是针对这些重要场景,要求系统自动侦测视频画面中的人脸,并与数据库中的人脸数据进行一一比对,来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人脸识别的应用范围很广,从门禁、设备登录到机场、公共区域的监控。下面是一些人脸识别的应用领域。 1、人脸识别的应用领域 ·人脸验证驾照、签证、身份证、护照、投票选举等;

·接入控制设备存取、车辆访问、智能ATM、电脑接入、程序接入、网络接入等; ·安全反恐报警、登机、体育场观众扫描、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等; ·监控公园监控、街道监控、电网监控、入口监控等; ·智能卡用户验证等; ·执法嫌疑犯识别、欺骗识别等; ·人脸数据库人脸检索、人脸标记、人脸分类等; ·多媒体管理人脸搜索、人脸视频分割和拼接等; ·人机交互交互式游戏、主动计算等; ·其他人脸重建、低比特率图片和视频传输等; 以公安应用为例,公安部门在查办案、处理事务时常常会遇到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员,比如走丢的老人、小孩,拒不交代身份的嫌疑犯,无人认领的尸体等。这时传统的方法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利用人脸检索系统,将目标人脸输入到系统中。系统自动在海量人口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比对,列出前若干名相似的人员信息。然后再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对系统结果进行筛选,得到目标的真实身份。 一套基本的人脸识别布控系统功能 (1)人脸捕获与跟踪功能 人脸捕获是指在一幅图像或视频流的一帧中检测出人像并将人像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并自动地将其保存。人像跟踪是指利用人像捕获技术,当指定的人像在摄像头拍摄的范围内移动时自动地对其进行跟踪。

AdaBoost算法简介

Adaboost 算法 1、AdaBoost算法简介 AdaBoost算法是Freund和Schapire根据在线分配算法提出的,他们详细分析了AdaBoost算法错误率的上界,以及为了使强分类器达到错误率,算法所需要的最多迭代次数等相关问题。与Boosting算法不同的是,adaBoost算法不需要预先知道弱学习算法学习正确率的下限即弱分类器的误差,并且最后得到的强分类器的分类精度依赖于所有弱分类器的分类精度,这样可以深入挖掘弱分类器算法的能力。 2、Adaboost 算法基本原理 Adaboost是一种迭代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针对同一个训练集训练不同的分类器(弱分类器),然后把这些弱分类器集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强的最终分类器(强分类器)。其算法本身是通过改变数据分布来实现的,它根据每次训练集之中每个样本的分类是否正确,以及上次的总体分类的准确率,来确定每个样本的权值。将修改过权值的新数据集送给下层分类器进行训练,最后将每次训练得到的分类器最后融合起来,作为最后的决策分类器。使用Adaboost 分类器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训练数据特征,并将关键放在关键的训练数据上面。 AdaBoost算法中不同的训练集是通过调整每个样本对应的权重来实现的。开始时,每个样本对应的权重是相同的,即其中n 为样本个数,在此样本分布下训练出一弱分类器。对于分类错误的样本,加大其对应的权重;而对于分类正确的样本,降低其权重,这样分错的样本就被突出出来,从而得到一个新的样本分布。在新的样本分布下,再次对弱分类器进行训练,得到弱分类器。依次类推,经过T 次循环,得到T 个弱分类器,把这T 个弱分类器按一定的权重叠加(boost)起来,得到最终想要的强分类器。 AdaBoost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设输入的n个训练样本为:{(x1,y1),(x2,y2),......(xn,yn)},其中xi是输入的训练样本,yi∈{0,1}分别表示正样本和负样本,其中正样本数为l,负样本数m。n=l+m,具体步骤如下: (1)初始化每个样本的权重w i,i∈D(i); (2)对每个t=1,..., T(T为弱分类器的个数) ①把权重归一化为一个概率分布 ②对每个特征f,训练一个弱分类器h j计算对应所有特征的弱分类器的加权错误率 ③选取最佳的弱分类器h t(拥有最小错误率):εt ④按照这个最佳弱分类器,调整权重 其中εi =0表示被正确地分类,εi=1,表示被错误地分类

人脸识别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导读: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高精度、易于使用、稳定性高、难仿冒的生物识别 技术,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在公安、国防、海关、交通、金融、社保、医疗及其他民用安全控制等行业和部门存在着广泛的需求。 什么是人脸识别 定义: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 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核心:人脸识别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尖端的核心算法,并使识别结果 具有实用化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人脸识别系统”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机器学习、模型理论、专家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等多种专业技术,同时需结合 中间值处理的理论与实现,是生物特征识别的最新应用,其核心技术的实现, 展现了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转化。 深圳市智联九九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的把人脸识别核心算法内置到了自研的 智能核心板中,完美的实现了一定距离内用户配合或非配合状态下的快速身份 识别技术,能够快速确认人员身份,实现智能预警,给予客户完美视觉体验, 其中包含了面部识别、人体识别、手势识别等。 具体应用场景:智能识别门禁考勤系统、智能家居控制、智能安检安防、电子 商务、银行、人机交互、人脸配对娱乐应用、身份辨识、养殖业牲畜识别等。 应用场景一:银行/养老金领取管理 随着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的全面展开,退休金的冒领问题也日益突出,社保 机构很难管理到离退休人员的健康以及生存状况,冒领情况严重,造成全国每 年退休金的流失总数高达十亿元。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人员核对,减少养老金的流失。 应用场景二:办税认证系统 在基层税务机关,经常出现冒用他人身份证开具免税发票的现象,造成税收流失,也导致免税发票代开终端前整日人满为患,正常纳税人排队等候时间过久。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系统自动将镜头摄取人像同公安部门身份信息中的人像进 行比对,实时完成实名认证。不仅有效缓解了窗口办税人员的压力,提升了办 税效率,还增强了实名制办税体验,降低了涉税风险。 应用场景三:疑犯追踪系统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对长途客运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监控,将视频中的 人脸与疑犯数据库进行比对,一旦疑犯在人群中被识别出来即刻报警。这就大

人脸识别介绍

人脸识别技术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它结合了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模式识别、可视化技术、人体生理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今,人脸识别算法技术的发展共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1. 基于简单背景的人脸识别 这是人脸识别研究的初级阶段。通常利用人脸器官的局部特征来描述人脸。但由于人脸器官没有显著的边缘且易受到表情的影响,因此它仅限于正面人脸(变形较小)的识别。 2. 基于多姿态/表情的人脸识别 这是人脸识别研究的发展阶段。探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人脸的姿态和表情变化的识别方法,以满足人脸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客观需求。 3. 动态跟踪人脸识别 这是人脸识别研究的实用化阶段。通过采集视频序列来获得比静态图像更丰富的信息,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同时适应更广阔的应用需求。 4. 三维人脸识别 为了获得更多的特征信息,直接利用二维人脸图像合成三维人脸模型进行识别,即将成为该领域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脸检测:在输入的图像中寻找人脸区域。 2. 人脸的规范化:校正人脸在尺度、光照和旋转等方面的变化。 3. 特征提取:从人脸图像中映射提取一组能反映人脸特征的数值表示样本。 4. 特征匹配:将待识别人脸与数据库中的已知人脸比较,得出相关信息。 人脸识别流程 1图像预处理 1.1 图像去噪 一般来说,自然界中的噪声可以看成是一种随机信号。根据图像获取的途径人脸图像获取 人脸检测 定位人脸区域 预处理 特征抽取 人脸特征 对比识别 结果 人脸特征库

不同,噪声的融入也有多种方式: 1. 图像是直接以数字形式获取的,那么图像数据的获取机制会不可避免地 引入噪声信号; 2. 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物体和采集装置的相对运动。或采集装置的抖动, 也会引入噪声,使图像变的模糊不清; 3. 在图像数据的电子传输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引入噪声信号。 这些噪声信号的存在,严重的情况会直接导致整幅图像的不清晰,图象中的景物和背景的混乱。对于用于人脸识别的图像。由于噪声的引入,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识别率的下降。对图像噪声的消除可以通过两个途径:空间域滤波或频率域滤波。消除噪声的方法很多,对于不同的噪声应该采用不同的除噪方法。主要的方法是:线性滤波、中值滤波、维纳滤波以及小波去噪等。 1.2 增强对比度 为了使人脸在图像中更为突出以便于下一步的特征提取,增强图像对比度是很有必要的。增强对比度有很多种方法,常见的有直方图均衡化和“S ”形变换等方法。 “S ”形变换方法将灰度值处于某一范围(人脸特征范围)内的像素灰度分布差距拉开,从而保证了对比度的提高,但此方法降低了其他灰度值的对比度。而直方图均衡化则是将像素的灰度分布尽量展开在所有可能的灰度取值上,这样的方法同样能使得图像的对比度提高。 将彩色图像转化成灰度图像是人脸识别方法中常见的处理过程,虽然转化过程丢失了一部分色彩信息,但是灰度图像拥有更小的存储空间和更快的计算速度。文献[1]给出了一种能够将RGB 色彩转换成灰度级且适于突出人脸区域对比度的转换模型:()5.0144.0587.0299.0,+?+?+?=b g r y x f ;其中f 代表灰度值,r ,g ,b 分别表示Red,Green,Blue 分量的值。 文献[2]通过将人脸彩色图像从RGB 色彩空间转换到RIQ 色彩空间,得到了更适于频谱分析的特征分量。

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赵楠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基于AdaBoost 算法的人脸检测Face Detection Based on AdaBoost 姓名:赵楠 学号:00105029 院系:物理学院物理学系 指导老师:查红彬教授 导师单位: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智能科学系

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二○○五年六月 摘要 Abstract 人脸检测是人脸分析的首要环节,其处理的问题是确认图像(或影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则对人脸进行定位。人脸检测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是实现机器智能化的重要步骤之一。 AdaBoost 算法是1995 年提出的一种快速人脸检测算法,是人脸检测领域里程碑式的进步,这种算法根据弱学习的反馈,适应性地调整假设的错误率,使在效率不降低的情况下,检测正确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论文第一章和第二章简述了人脸检测的一般情况,第三章对一些人脸检测的经典方法进行了说明。 第四章讲述了AdaBoost 算法的发展历史。从PCA 学习模型到弱学习和强学习相互关系的论证,再到Boosting 算法的最终提出,阐述了Ada ptive Boost ing 算法的发展脉络。 第五章对影响AdaBoost 人脸检测训练算法速度的至关重要的两方面:矩形特征和积分图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仔细的阐明。 第六章给出了AdaBoost 的算法,并深入探讨了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弱学习器的构造、选取等问题。

最后一章,用编写的实现了AdaBoost 算法的FáDèt程序,给出了相应的人脸检测实验结果,并和Viola 等人的结果做了比较。 关键词Keywords AdaBoost 方法、人脸检测、Boosting 方法、PCA 学习模型、弱学习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面部识别系统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核心,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是当今国际科技领域攻关的高精尖技术。人脸因具有不可复制、采集方便、不需要被拍者的配合而深受欢迎。现如今,人脸识别这个词已经慢慢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开始逐渐广泛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手机、笔记本电脑中的人脸识别软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帮助我们解锁手机、电脑,无需再输入密码,不用担心密码泄露从而导致的信息隐私泄露,它很好的帮助我们保护手机、电脑的安全。除此之外,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开始应用于一些高档住宅和办公楼中,为人们省去了带钥匙刷卡的麻烦,也不用担心密码忘记的苦恼。人脸识别考勤机也开始被一些企业应用于日常管理。而一些美颜相机、美图软件的推出跟迎合了消费者的市场。它可以自动识别人脸,并对人脸进行美化。甚至一些小游戏被开发出来,可以将自己的脸与明星的脸比对相似之处,评价出你最有有谁的明星相。虽然这仅仅是一个游戏软件,只是供人们娱乐,真实度不高,但也可以看出现今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使用。 人脸识别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正是因为它的应用程序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对于许多的应用程序来说,脸部识别系统的性能在可控的环境下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但是现有的大部分面部识别技术在不受控制的环境下识别性能明显下降。 在这次第十四届KSS国际知识与系统科学研讨会中,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如何在面部识别中应对不同光照环境下的情况。在过去几年中,处理不同光照的方法主要有: 1. histogram equalization. 2.logarithm transformations. 3.Apply DCT in the logarithm domain. 4.QI (Quotient Image). 5.SQI(Self-Quotient Image). 6.MQI (Morphological Quotient Image). 7.Local binary patterm operator. 经过了他们团队的研究,将这几种进行对照比较,建立一个PSO-SQI框架,利用算法的性能处理人脸识别中的光照问题。 PSO算法是一个新的基于群体智能的进化算法,其研究远没有像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那样深入,在理论上并不能保证能够得到最优解。PSO算法在进行优化问题的求解时应用范围有限,尤其对离散的组合优化问题,其理论建模还处于起步阶段。PSO算法中的一些参数,如学习因子、惯性权重以及粒子个数往往根据有限的应用经验确定,并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而SQI是指自商图像(self-quotient image),以提取一个目标(如人脸)图像的内在特性,同时去除与光照相关的外在因素.SQI (self-quotient image) 方法克服了原始的QI 方法的局限性,且能够提取与光照无关的内在特性.对算法适用的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SQI 计算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非迭代的各向异性滤波器以减小光晕现象和提高计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率. 由着POS-SQI两种方法的结合,更好的处理了人脸识别在不可控的光线下识

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原理

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原理在众多的检测方法中,Viola等提出的Adaboost人脸检测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检测的速度问题,同时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它利用一个只有200个关键特征的集合,就能达到95%以上的检测率,检测一幅380×280像素的图像需要时间不到0.7s,这样的性能使它成为人脸检测最好的方法。 Viola人脸检测方法是一种基于积分图、AdaBoost算法和级联检测器的方法,方法框架可以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1)使用特征值表示人脸,使用积分图实现特征数值的快速计算; (2)使用Adaboost算法挑选出一些最能代表人脸的矩形特征(弱分类器),按照加权投票的方式将弱分类器构造为一个强分类器; (3)将训练得到的若干强分类器串联组成一个级联结构的层叠分类器,级联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分类器的检测速度。 1特征值和积分图 在一个20×20(或其他大小)的图片提取一些简单的特征,并计算其特征值(如图1),方法是将白色区域内的像素和减去黑色区域。对于一些优势矩形特征来说,在人脸与非人脸图片的相同位置上,特征值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这些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人脸和非人脸。 图1 一些矩形特征 图2是大部分矩形特征对人脸与非人脸样本的特征值分布曲线。大部分特征对人脸和非人脸样本的特征值为0的点几乎处于相同位置(46.5%,51.5%),且都在所有特征的中间范围。 这说明该矩形特征对于人脸和非人脸几乎没有分辨能力。

图(a)人脸图像特征值分布 图(b)非人脸图像特征值分布 图2 大部分矩形特征对人脸和非人脸图像的特征值分布曲线图3是少数矩形特征对人脸与非人脸样本的特征值分布曲线。对于非人脸样本的分布,特征值为0的点处于所有特征的中间范围(59.4%),这说明该特征也“看不到”非人脸的特点。 但是对于人脸样本,该特征表现了很一致的倾向性,93.4%的特征在0点的一侧,与非人脸样本的相差34%。 这说明该特征能够分辨人脸和非人脸。

人脸识别的应用领域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应用领域 1、金融领域 人脸识别当前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当前国内金融领域监管要求严格,金融相关产品都需要实名认证,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要求,活体识别,银行卡ocr识别,身份证ocr识别,人证对比等在各大手机银行,金融app,保险app等都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2、安保领域 目前大量的企业,住宅,社区,学校等安全管理越来越普及,人脸门禁系统已经成为非常普及的一种安保方式。 3、通行领域 很多城市的火车站已经安装了人脸识别通行设备,进行人证对比过检,有些

城市的地铁站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进行地铁进出站通行。 4、自助服务设备 如银行的自动提款机,无人超市等。 5、支付领域 目前支付宝和微信两大支付巨头都已经推出刷脸支付设备,所有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收款的行业都可以使用,刷脸的时代已经来临。 6、考勤及会务 如工作考勤,会议出席人脸墙等。目前人脸识别市场上的巨头主要有商场,也有很多领域内巨头公司投资的小公司。 6、娱乐领域 现在市场上火爆的美颜相机,网络直播,短视频等都是建立在人脸识别的基础上对人脸进行美颜和特效处理。 7、公安,司法领域 公安系统在追捕逃犯时也会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对逃犯进行定位,监狱系统目

前也会对服刑人员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报警和安防。 以上就是有关人脸识别的一些相关介绍,希望对您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有所帮助。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背景及研究现状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背景及研究现状 1.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各方面对于快速有效的自动身份验证的迫切要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作为人的一种内在属性,并且具有很强的自身稳定性及个体差异性,生物特征成为了自动身份验证的最理想依据。当前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包括有:指纹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步态识别,静脉识别,人脸识别等。与其他识别方法相比,人脸识别由于具有直接,友好,方便的特点,使用者无任何心理障碍,易于为用户所接受,从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够对人脸识别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得到有关人的性别,表情,年龄等诸多额外的丰富信息,扩展了人脸识别的应用前景。当前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被应用到了以下几个方面:(1)刑侦破案公安部门在档案系统里存储有嫌疑犯的照片,当作案现场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某一嫌疑犯的照片或其面部特征的描述之后,可以从数据库中迅速查找确认,大大提高了刑侦破案的准确性和效率。 (2)证件验证在许多场合(如海口,机场,机密部门等)证件验证是检验某人身份的一种常用手段,而身份证,驾驶证等很多其他证件上都有照片,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就可以由机器完成验证识别工作,从而实现自动化智能管理。 (3)视频监控在许多银行,公司,公共场所等处都设有24小时的视频监控。当有异常情况或有陌生人闯入时,需要实时跟踪,监控,识别和报警等。这需要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具体分析,且要用到人脸的检测,跟踪和识别技术。 (4)入口控制入口控制的范围很广,既包括了在楼宇,住宅等入口处的安全检查,也包括了在进入计算机系统或情报系统前的身份验证。 (5)表情分析根据人脸图像中的面部变化特征,识别和分析人的情感状态,如高兴,生气等。此外,人脸识别技术还在医学,档案管理,人脸动画,人脸建模,视频会议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2.人脸识别技术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当前很多国家展开了有关人脸识别的研究,主要有美国,欧洲国家,日本等,著名的研究机构有美国MIT的Media lab,AI lab,CMU的Human-Computer Interface Institute,Microsoft Research,英国的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in Uni versity of Cambridge等。综合有关文献,目前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板匹配 主要有两种方法,固定模板和变形模板。固定模板的方法是首先设计一个或几个参考模板,然后计算测试样本与参考模板之间的某种度量,以是否大于阈值来判断测试样本是否人脸。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在早期的系统中采用得比较多。但是由于人脸特征的变化很大,很难得到有效的模板来表示人脸的共性。变形模板在原理上与固定模板相同,但其中包含一些非固定的元素,一种方法是手工构造参数化的曲线和曲面以表征人脸中的某些非固定特征,如眼睛,鼻子和嘴

人脸识别技术研究的意义应用与发展现状教学内容

人脸识别技术研究的意义应用与发展现状

人脸识别技术研究的意义应用与发展现状 1人脸识别的发展 人脸是人类情感表达和交流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载体。通过人脸可以推断出一个人的种族、地域,甚至身份、地位等信息;人们还能通过人脸丰富而复杂细小的变化,得到对方的个性和情绪状态。科学界从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人类学等多个学科对人脸进行研究。最早的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研究人员主要涉及的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到了60年代,开始有一些工程文献陆续发表出来;但是,真正的自动人脸识别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的Kanade和Kelly开始的,当时采用的技术基本上都是典型的模式识别技术,例如利用脸部重要特征点之间的距离进行分类识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进入了实际应用领域。在这一阶段,基于人脸外貌的统计识别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Eigenfaces和Fisherfaces在大规模的人脸数据库上进行的实验得到了相当不错的结果[1]。同时,基于人脸特征的识别方法也逐渐发展起来,此类方法对光线和视角的变化、人脸的定位都不太敏感,有利于识别率的提高,但是其采用的特征提取方法还不够成熟和可靠[2]。 2人脸识别的应用 自90年代后期以来,一些商业性的人脸识别系统逐渐进入市场;近几年来人脸识别作为计算机安全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以后,人脸识别技术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这一阶段,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基于视频的人脸识别上面。人脸识别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国家安全、军事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智能门禁、智能视频监控、公安布控、海关身份验证、司机驾照验证等是典型的应用;在民事和经济领域,各类银行卡、金融卡、信用卡、储蓄卡的持卡人的身份验证、社会保险人的身份验证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家庭娱乐等领域,人脸识别也具有一些有趣有益的应用,比如能够识别主人身份的智能玩具、家政机器人、具有真实面像的虚拟游戏玩家等。 今天,人脸检测的应用背景已经远远超出了人脸识别系统的范畴,在基于内容的检索、数字视频处理、视觉监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于adaboost的人脸检测及识别

宁夏大学 毕业论文 AdaBoost人脸检测及识别 姓名:罗慧彪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教师:孟一飞 20140423

基于AdaBoost 人脸检测及识别 摘要 人脸检测是在指给定的一幅图片或连续视频中确定是否有人脸的存在,如果有人脸,则标出人脸的位置和大小。人脸检测是计算机模式识别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在视频会议,远程监控,远程治疗中都有应用。许多学者,和专家对此做了许多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优秀成果并提出了大量的有效算法。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人脸检测算法居多,在了解相关的人脸检测算法后,进行最后的比较,选定适应能力强、错误率小的Adaboost 人脸检测算法。基于Haar 特征的级联分类器算法,在训练样本足够多足够好时,在理论上可以将错误率降到任意小,可以适应许多复杂的环境中。 2、本文对Adaboost 人脸检测算法实现MATLAB 的仿真,可以首先不去研究算法是如何实现的,着重关注算法本身的性能。 关键词:人脸检测 Adaboost 人脸识别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 Abstract Face detection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exists in a picture or continuous video ,if have, marked the size and location of the face.It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omputer pattern recognition research topics,is applied in video conference, remote monitoring, remote treatment. Many scholars,and experts have done a lot a lot of work and achieved outstanding results and give a lot of effective

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综述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综述专题:人脸检测与定位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浅析人脸识别应用领域

浅析人脸识别应用领域 2017年7月

目录 一、人脸识别崛起分析 (3) 1.1政策因素 (3) 1.2社会需求 (3) 1.3时势造就 (4) 二、人脸识别发展趋势 (4) 2.1与传统安防设备相结合 (4) 2.2逐步取代传统认证手段(以考勤为例) (4) 2.3应用领域突破 (4) 三、人脸识别应用领域 (5) 3.1通关领域 (5) 3.2考试领域 (6) 3.3在线教学领域 (6) 3.4社保领域 (7) 3.5公安黑名单布控 (7) 3.6金融行业 (8) 3.7监狱 (9) 3.8园区管理 (9) 3.9地铁 (9)

3.10其他应用领域 (9) 一、人脸识别崛起分析 其实对于整个生物识别领域来说,由于指纹识别应用时间早,价格低廉,而且使用便利,因此早早地便占据了国内的大部分市场,在顶峰时期,甚至可以达到90%左右。但是,又是什么力量,使人脸识别在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如此迅猛的崛起?而其他的生物识别技术如虹膜识别、声纹识别未能如此大规模的应用? 1.1政策因素 抛开技术因素,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说是人脸识别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随着近些年来,平安城市等技术的大力推广,我国安防市场的需求也随之迅速升温,各领域安保的等级也就随之实现明显的提升。甚至在部分地区的部分领域,人脸识别已经开始被列为使用过程中的强制标准。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人脸识别的推广无疑是一种非常有力的推动。因此,虽然政策的角色只是一种诱导的作用,但是这种诱导对于人脸识别的爆发,却又是不可或缺的。 1.2社会需求 在我国,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流动人口比例大大增加,面临的突发事件和异常事件越来越复杂。因此这也就给城市的安保工作,以及视频监控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传统依靠人工来“盯”的方式难免会因疲劳或精神不集中等原因影响监视效果,难以胜任对庞大数据库的分析与理解,从而影响事后查找证据,更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于是,人们对于具有智能分析的视频监控应用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