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宗祠文化与程朱理学思想

徽州宗祠文化与程朱理学思想(上)

一、徽州宗祠与宗祠文化

(一)、徽州宗祠形成的历史沿革和特点;

徽州宗祠也可称之为徽州祠堂。它不仅是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而且是村落宗族财势和实力的“象征”。村中部落的生活,宗族的繁衍、发展和兴衰,村落布局结构均与祠堂相关。可以说一个村落宗祠的数量、规模和气势折射出这个宗族“烟火”的衰旺。

徽州现存祠堂最早的建于明弘治年间,至清代则多不胜举。其大体分为总祠、分祠和家庙。总祠,作为当时重要的公共建筑,一般多置于村镇两端、傍山或有坡度的地方,气势恢宏、庄严气派,少则二进,多则四、五进,建筑依地形渐次高起,主体建筑置殿后,颇富变化。单面为中轴线上两个或多个三合院相套而成,民居簇拥,牌坊映照。支祠平面多为四合院式。而家庙是宗祠的一种特例,一般是官宦人家在家宅处所所建的祠堂。一般较大的村镇,如歙县许村、昌溪,总祠与支祠在12个以上。

如此璀璨夺目的徽州祠堂和其丰富的宗祠祭祀内容成了徽文化的活化石,形成独帜一枝的宗祠文化。那末,作为宗祠文化发源载体的徽州宗祠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它对徽州宗祠文化的形成发展有何作用呢?

第一、徽州祠堂的出现源于"聚族而居";聚族而居是维护封建宗法的需要,也是徽州宗法建制的重要表现之一。清人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中这样描写道:"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一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九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朱子家礼,彬彬合度。父老尝谓,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挂一抔;千年之放,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数十世不改,而宵小不敢肆焉。"陈去病在《五石脂》一书中也说:"徽州多大姓,莫不聚族而居。"民国《歙县志·风俗》还指出:“邑俗重宗法,聚族而居,每村一姓或数族,姓各有祠,分派别复祠。”徽州一带以姓氏为基础划地聚居,一村一姓现象相当普遍,而且世代相沿,根深蒂固。如古歙篁墩为程氏世居,棠樾为鲍氏世居,唐模为许氏世居,江村为江氏居,潭渡为黄氏世居;黟县西递为胡氏世居,屏山为舒氏世居;绩溪西关为章氏世居,上庄为胡氏世居等。"吾邑万山中,风俗最近古。村墟蔼想望,往往聚族处。"从歙县棠樾鲍氏宣忠堂支谱的这首五言绝句中可以看出徽州祠堂最早出现与徽州"聚族而居"的原始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徽州崇山峻岭,人烟稀少,地处偏僻。何能"聚族而居”?笔者认为徽州历史上中原大族的三次大迁徒是“聚族而居”的直接原因。民国《歙县志》载:

邑中各姓以程、汪最古,族亦最繁,忠壮,越国公之遗泽长矣。其余各大族,半皆由北迁南。略兴其时,则晋,宋两南渡及唐末避黄巢之乱,此三朝为最盛。

《歙县志》中这段记载以徽州程、汪两氏族为例,阐述了中原大族北氏南迁的历史原因所在。其中忠壮公、越国公均为徽州历史上的名吏。

史裁:忠壮公,南朝梁代歙县篁墩人程灵洗(514年-568年)。年幼时"以勇力闻名乡里,通太极拳术,善骑射,曾应郡守招募捕盗,众盗匿迹"。梁太清二年(548年),候景叛乱。次年,程灵洗招集乡勇抗击叛军,占领了新安郡治始新,,与梁军会合。因平叛有功,梁元帝任命其做新安太守。程灵洗治军严明,与将士同甘共苦,深受百姓拥戴,卒后赠镇西将军,谥号忠壮。

越国公,系绩溪汪村人汪华(586-649年)。年幼双亲早故,寄居歙县郑村其舅家中。后拜南山僧人为师,日学昼练一身高强武艺。时值隋末兵燹,被众人推兴为吴王,率甲十万,身先士卒,攻克歙、宣、杭、睦、婺、饶六州,总管六州军事,六州不见兵戈,百姓得以安宁。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汪华上表归顺大唐,被唐高祖授予歙州刺史,位上柱国,封越国公,最后卒于长安。

虽然忠壮公,越国公不是程、汪两姓氏始祖,然后,为何《歙县志》要以程、汪两姓氏

族作为"邑中各族繁多"之例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程汪两姓氏族在徽州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后裔众多。从"聚族"成村的规模和历史沿革看,程、汪两族族势显赫。

史裁:徽州汪姓传到十四世孙汪华时,汪华生有九子。后九子分灶,汪华即让九子在徽州境内迁徙散居,各自谋生。徽州便有"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也"。就程氏而言,歙县槐塘程氏,竦口程氏,托山程氏,休宁汊口程氏,会里程氏,闵口程氏,鬲山程氏,五城溪口程氏,率水程氏,临溪程氏,婺源的高安程氏,枧溪程氏,草市溪程氏,西湖程氏,香山程氏,绩溪的程里程氏,中正坊程氏,仁里程氏,黟县的南山程氏,城南程氏,淮水门程氏,淮渠程氏,祁门的善和程氏,程村程氏等等,均属歙县篁墩程灵洗的后裔。

造成北族南迁的第一次大迁徙是在两晋之时的"永嘉之乱",大批中原士族为避战乱而被迫辗转南迁,选择了历来兵燹很少,山青山秀的徽州。从地理形势来看,徽州确实是聚族安居的理想境地。"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陒,即山为城,溪为隍"此次大迁徒有鲍、余、俞、黄等十族,以歙县篁墩为主居地,环绕分散,聚族而居。

第二次中原大迁徙发生在唐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的连年战乱,中原一带土族纷纷南逃。迁居徽州有三十一氏族之多。至今在花山谜窟附近的篁墩流传这一传说:即黄巢义军所到之处追杀中原的皇宫贵戚的士族,于是族人纷纷逃往篁墩。取名为"黄墩",黄巢军见村名为"黄",便以为与"黄巢"家族有缘停止了杀戳。虽然系野史流传,但花山谜窟的"屯兵"说已指明了其中的端倪。

第三次迁徙在两宋的"靖康之乱"时的宋室南迁,,中原士族以及徽州邻近一些地方的大族入居徽州,约有十五族,以韩姓为例"宋淳熙间,天下苦于金胡之乱,朝迁暮徙,当时民在北地者咸以江南为乐土,实(韩实)由父宦邸道经休邑,见徽于万山,休邑人烟辏集,无异京华,乃留于城北居之。历宋乾道,开禧间,曰惟远、曰惟道,业盛家肥,人以韩家巷为名。"

其实,中原氏族的迁徙追根问源于汉代,歙人方回记载:"储,字圣公,祖纮,本河南人,汉大司马长史,以王莽乱,避地江左,遂为丹阳郡人,家歙县之东乡"丹阳即现在的宣城,歙县此时属丹阳郡管辖。

三次大迁徙的结束,使中原的皇亲贵戚的士族入落徽州,聚族而居形成了一个个以族姓命名的村落,包括宗族乡党、佃客、部曲等庞大的家族体系。他们一方面有保持原有望族名门的社会心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增强土风民俗和适应性。为了有别于他族,加强聚族而居的内部管理体系和抵御外部冲击的防备机制,强化宗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建立一套等级森严,排列有序,行之有效的族规家法为主要内容的宗法制度来统领氏族和实行村落自治是族人首要选择。这样,制定族规家法、修订族谱、祭祀祖先,强化族人的经济势力和统治地位成了宗族文化建制的重要部分。气势恢宏的宗族祠堂作为同族凝心聚力的神圣"殿堂"由此应运而生。

第二,徽州宗祠的建制和历史演变;

从古徽州现存的宗祠遗迹遗址看,徽州宗祠的功能与其他地方的宗祠一样也是为了祭祀祖先,昭示后人,振兴宗族,凝聚人心。然而早期祭祀之地是"坛"、"庙"。忠壮公程灵洗卒后,“里人坛其墓下以祭,里之社与坛接,尤以公配,水旱疾疠,祷之即应。"此处"坛"即土筑的高台;"社"即社屋,社屋缘社(土地神)而建。由于祭坛与社屋相邻,虽两者建筑式样迥然不同,但祭坛由此被赋予"社神"那种"祷之即应"的功能。

到了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程氏后裔程珌等在墓旁买地建庙,朝廷赐庙额"世忠",纳入祀典,程珌于是"倡休、歙族人捐田入篁墩庙,每岁合一乡六社之人迎神至汊口祀。"由祭坛到庙的变化,使祭祀规格上升为"神"。"世忠庙"位于歙县篁墩,四乡八邻程姓族人举行祭祀大礼,必先到篁墩从庙中请神,后再在各居住地建庙以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