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地方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研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逐渐步入了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发展时期,随着“三网融合”的计划以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这些都表明了我国目前想要努力寻求改革和发展。我国电视事业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了50多年,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无论是省级卫视数量还是地面频道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目前吉林省拥有8个市级台,1个自治州,41个县级台,12家中省直企事业有限广播电视台站。地方电视台作为吉林省新闻事业的基层传播机构,是吉林省广播电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浪潮发展时期,必须找准定位,开辟出改革创新之路,保证地方电视台的健康成长。

本项目主要是基于吉林省地方电视台的调查与分析,根据具体的案例,对其节目编排、栏目设置,管理机制与体制深入调研,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其现有问题,找到一条适合其特色的发展之路。

本论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选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是理论概述和相关概念,包括长尾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及节目编排等概念界定。第三部分是对吉林省地方电视台的生存现状分析,包括优势、困境、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吉林省地方电视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人才、广告经营、节目内容、传播渠道以及融合渠道不足相关层面。第五部分通过对其存在的问题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包括对节目内容和节目编排的创新,营销机制的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品牌战略的构建,市县联盟平台的构建等。尤其市县联盟平台的搭建是吉林省地方电视台的改革创新发展之路,也是现有形势下的特色道路,对全国市县级电视台的创新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生存现状节目编排品牌战略联盟平台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21世纪以来,世界传媒产业发展迅速,我国的传媒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尤其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竞争着传媒市场这一整个大蛋糕。同时国内政策不断开放,国外媒体采取各种方式进军我国传媒市场,国内媒体为了应对挑战,也加快了整合的步伐,如此以来,马太效应出现,传媒市场上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在这种形势下,地方广播电视产业以及地方电视台的生存遭遇到了绝无仅有的困境。

吉林省处于东北地区,在全国范围上来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我国以秦岭淮河作为南方与北方分界线,纵观全国的电

视台发展状况,实力较强的省级卫视和省级地面频道都在这条线的南部,尽管市县级电视台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北方的市县电视台的发展远远比不上南方市县电视台的发展。

笔者在吉林电视台节目传播中心进行实习,随着同事经常会走访调研吉林省地方电视台的发展状况,经过调查发现,吉林省地方电视台尤其是县级电视台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包括节目编排没有系统性,高素质人才匮乏,广告收益差,传播平台陈旧等问题。因此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实际调研情况结合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对吉林省地方电视台的困境详细分析,深入探讨吉林省地方电视台的创新发展路径,实现其长远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有的学者开始注意到地方电视台不仅承受着来自上级电视台如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的严重挤压,同时还面临着新媒体的发展所带来的众多变化,如观众需求的改变的状况频繁出现等。因此,地方电视台迫切需要改革和转型以谋求生存,国内外学者对地方台的改革都有着不同的建议。

1.2.1国内研究现状

一、针对地方电视台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改革

学者董立娟、杭琳琳认为,想要从根本上对市县级电视台的困境进行改革发展,首先要对其落后的发展观念进行改革。目前来说,大部分的市县电视台属于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但是依然保留了传统的管理体制,特别是那些年代久远的电视台,落后的观念无法动摇。其次,市县级电视台仅仅在观念上进行改革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学者王洪杰提出了对地方电视台的资源分布进行整合规划,包括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人事聘用制度等。国内既有的硕士论文也包括许多管理制度改革论文,如陈凯峰的《地方电视台管理模式改革研究》等。

二、针对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栏目改革

在内容层面上,众多学者认为要走新闻特色道路,创建品牌栏目。例如学者邱正康认为:“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地方电视台应该注重利用当地资源,抓住受众需求,创建新闻品牌栏目。”在构建本土化内容过程中,民生新闻是重要突破点,只有对老百姓关心的事情深入研究,才能构建新闻栏目品牌战略。例如学者赵春华就列举了大安市新闻栏目《百姓说事》的例子,文中提到其新闻栏目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该栏目在老百姓所关心的事情的基础上挖掘素材,深度报道,充分发挥了本土化作用。国内的硕士论文许多直接以新闻改革进行命题,如黄雄的《我国地方电视台新闻改革现状分析及前瞻》等。

三、针对省内某一县级电视台为典型案例的论文相对集中

这类论文的内容框架比较相近,全部是以一个或两三个典型的县级电视台的案例为研究对象,笔者多数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着重分析现状、问题、策略等三个方面,强调市县级电视台重点进行改革管理制度。关于内容策略研究方面,更多的是以本土化内容为侧重点,坚持新闻立台,坚持地域文化发展战略,创建品牌战略等。如论文《县级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研究——以新沂电视台为例》等。

总之,笔者发现对类似本课题的研究上,国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较多停留在理论上,缺乏与外国节目的比较性研究,内容中更是缺乏对节目编排,品牌战略的的重视,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县(市)级电视台发展的出路,只是大量的空乏理论知识。

1.2.2国外研究现状

一、侧重于大型传媒公司

纵观全世界的广播电视产业,无论是在成立时间、市场化程度还是在运营模式上,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较为落后。西方国家电视理论研究与国内理论研究侧重点不同,主要包括治理结构、资本运作、企业并购、打造产业链等内容。在西方国家,不难发现,大部分地方电视台是广播电视网所管理的附属机构,极其少数的电视台是独立的机构。美国学者詹姆斯在《美国广播电视产业》中提到:“地方电视台在美国仍然是节目的主要发行系统;电视媒介的产业化是地方电视台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将不断深化;必须从单纯的文化、精神生产事业的媒介单位沿着经营合理性的轨迹向企业状态过渡①。”因此,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电视产业现状主要侧重于大型传媒公司。

二、内容上坚持以新闻立台

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他们的地方电视台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行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在内容上坚持以新闻立台。美国各地方电视台都是秉持着办好新闻栏目的宗旨,不惜花费重大代价。经过调查发现,位于前50名的地方电视台中,新闻节目的制作费用投入约20%。新闻的时效性、故事性、戏剧性和新奇性在栏目制作和播出中更为突出,为了使不同时间打开电视的人们可以收看到新闻,同时也为了提高新闻播出的有效达到率,他们一般采取滚动播出的形式。总之,西方电视台的改革措施是为了创建新闻品牌战略。

①【美】詹姆斯.美国广播电视产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研究思路

本文以吉林省地方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为立足点,重点分析吉林省内市县级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在媒介变革的环境下,地方电视台如何突破困境,进行改革创新,加快时代步伐,找准定位,走出一条特色的改革之路,是目前需要采取的措施。

1.3.2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地方电视台改革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分析,并大量收集吉林省地方电视台发展的相关资料,从地方电视台的生存现状入手,对地方电视台发展的节目、人才、广告经营等各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以期对吉林省地方电视台发展的整体状况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个案研究法

通过走访吉林省市县级电视台,亲自收集观察资料,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吉林省地方电视台发展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详细分析。并且结合笔者在实习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某些县级电视台台长的采访记录,对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有着真实的了解。

三、数据分析法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本文还用到了数据分析法,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整理出受众主要需求的内容,以数据进行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全面论述,对吉林省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提出可靠的建议。

1.4 创新之处

由于笔者本身在吉林电视台节目传播中心实习,经常性地深入市县级电视台进行调研,与各市县级电视台领导进行谈话,找出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所以论文选题比较接地气。并且在论文中运用真实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不仅使得论证内容更加丰富、全面,而且使得文章更加有说服力。本文将会重点分析一个新的战略,即吉林电视台节目传播中心联合了省内8个市县级电视台成功打造吉林省县(市)级广播电视台战略合作平台,这个新战略将会进一步促进市县级电视台的发展,之前的论文从未提到过。联合融合,抱团取暖是市县级电视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创新路径,笔者会在对策建议中着重分析,论文内容的时效性比较强。

2章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2.1 相关理论概述

2.1.1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最早由《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提出,他认为伴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网络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存储商品的空间变得足够大,流通购买的渠道也更加顺畅,一些小众的、从前不被关注的冷门商品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和消费者的关注。最终,这些冷门商品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与热门商品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相当,甚至会超过热门商品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汉书》中有“聚少成多”的说法,其实这与长尾理论的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当许多小市场聚集在一起,就可以形成大市场。在地方电视台的改革中,长尾理论就启示管理者,不要只顾着大市场,要充分寻找和挖掘小市场,这样才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在国内,目前关于长尾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侧重于实证研究长尾理论的适用领域,属于简单运用长尾理论于不同的行业领域中;第二,侧重于从经济学角度研究长尾理论,意在研究长尾理论的学术定义及外延;第三,侧重于完善和发展长尾理论,指出该理论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长尾理论运用到市场上,指的是能够带动消费的往往是比较热门的产品,特别是在重大节日的时候,更是会带来惊人的经济增长。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可变因素较多,如果把所有的冷门产品汇聚到一起,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销量市场,完全可以和热门市场相抗衡,从而就形成了长尾。例如,网易云音乐APP中,首页的云音乐热歌榜是有许多受众下载的热门歌曲,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歌曲的下载数量惊人,甚至有些受众愿意花钱去下载这些热门歌曲。在冷门歌曲中,某一首歌的下载数量较少,但是将这些冷门歌曲的数量加一起,其带来的收益也是不可忽略的。

2.1.2 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形成于七十年代。1974年E·卡茨在其出版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书中最早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他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媒介接触行为是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他认为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体,并且基于特定的动机去接触媒介,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①。通过这一理论,我们得知受众不是被动地接收媒介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地去选择自己所喜爱和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不同的受众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信息,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并达到不同的目的。受众的需求动机,不仅受到受众在接触媒介过程中个体的心理、兴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受众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价值观念和群体归属关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①。在1973年,Katz等人将人的需求归纳为五点:第一点是认知需求,这是受众有获取信息、知识并理解其含义的需求;第二点是情感需求,受众使用媒介有获得愉悦、情绪和美感的体验;第三点是自我整合的需求,该需求是关于可信度、稳固性的需求;第四点需求是社会整合,受众有提高与亲朋好友等接触的需求;第五是缓解压力的需求,受众使用媒介以逃避和转移原本的注意力对象。在地方电视台的发展过程中,受众作为社会人也拥有这五大需求,因此,媒体需要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2概念界定

2.2.1节目编排

节目编排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放置节目,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多的观众,提高收视率。节目编排在市县电视台的内容创新上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广播公司“最重要的秘密武器”。节目播出计划决不是节目的简单组合,它必须与电视台的战略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必须与争取更多观众的这一近期和长期目标统一起来,播出计划的制定应做到各个节目有机地连在一起,并使每一个节目都能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②。

电视节目编排不仅要考虑时段价值,而且要将竞争对手纳入战略计划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地方电视台而言,采取差异化的节目编排方式,才是必要的创新举措。

2.2.2 电视栏目品牌

电视栏目品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括多个层次的含义:1、属性,如严肃或者轻松;2、利益,如给人知识或者情感上的满足;3、价值,是权威、全面还是启迪人的思想;4、文化,如栏目保持创新、变革的内在文化;5、个性,体现一个栏目与其他栏目的区别;6、观众,栏目是定位于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等等③。因此,电视栏目品牌浓缩了媒介精神、节目个性品质和受众的忠诚与偏好等。无论是主持人、栏目还是频道都能成为一个品牌,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取得共同的效益。

现代传统电视媒体运营的重点是,制定和实施以品牌为核心的营销战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地方电视台想从竞争中转危为安,甚至是脱颖而出,就需要通过

①Katherine Miller. Communication Theories-Perspectives, Processes, and Contexts (Second

edition)[M].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

②林琳.冲突、协调与发展当代西方国家广播电视体制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93—94.

③载罗明.电视媒介的市场对策[M].人民出版社,2003:87—88.

打造拥有独特的品牌形象频道、栏目、主持人来展现该媒体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形象。不同的媒介为争夺受众资源,以进行二次售卖时能获得更大的广告预算而努力,这其实是媒介品牌的竞争。信息传播通道拓宽,在同一个时空下受众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传统电视媒体的观众受众的遥控器能够自由地选择不同的频道,收看不同的节目。在这个背景下,电视台的栏目、节目的质量越高,传播信息的含金量越高就能在行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观众的选择倾向就会越强烈。当观众同一时间面对相同类型和品质相当的不同节目时,品牌的作用便尤为明显,它所带来的受众媒介使用习惯、取舍标准和媒介忠诚度影响了观众受众遥控器的选择。因此,笔者认为只有高品质、高忠诚度的品牌的电视媒体才能拥有更多的观众,长期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第3章吉林省地方电视台生存现状分析

3.1吉林省地方电视台的竞争优势

吉林省地方电视台作为当地政府的舆论宣传阵地,有着地理位置、人际关系、地域资源等不可忽略的优势,地方电视台只有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3.1.1贴近性优势

市县级电视台是老百姓身边的电视台,与老百姓之间有着天然的接近性。当然接近性来源于各个方面,包括地理位置、生活习俗、语言交流、地域文化等。在新闻栏目制作方面,市县级电视台可充分发挥贴近性优势,例如某社区出现了一个社会生活事件,市县级电视台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报道信息,时效性特别强。地方电视台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的独特的题材、新颖的视角、深刻的思想性等,形式上的版面结构特点、主持人个性、节目或频道的整体风格等。但真正的不可替代,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的产物。

例如白山电视台的自办栏目《法治第一线》从2014年开播以来就获得当地受众的广泛好评。该档节目为一档民生类节目,每期节目都会以白山市内真实案情进行揭露,本着弘扬时代主旋律,宣传法律知识,目的是为了让受众知法、懂法、遵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3.1.2地域资源优势

在地理位置上,市县级电视台距离受众最近,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新闻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资料,在节目内容的获取上具有极大的便捷性。吉林省地域辽阔,物产资源丰富,市县级电视台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物产资源优势,给电视台带来巨大的收益。一般产品的宣传需要线上和线下的相结合,更重要的是举办线下活动,如果线下活动的举办可以得到广大农村受众群体的认可,将会开辟出广阔的市场。对于市县级电视台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机遇。市县级电视台对本地资源的合理

利用符合电视传播的特点、吻合当代人文化消费需求的创造性开发,这样的节目不仅当地人爱看,也因其特有的地域文化色彩更容易引起异地观众甚至外国人的兴趣。

例如对于珲春电视台而言,处在吉林省东南部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处于中国、朝鲜、俄国三国交界处,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特别明显,旅游资源极其丰厚。作为一个县级电视台,其充分抓住了地域资源优势,拍摄的珲春旅游宣传片在吉林省广播电视产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助于其旅游城市理念的构建和发展。

3.1.3 注意力和人际优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市县级电视台为了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都会采取电视受众社区化的形式。新闻工作人员可以在每个社区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与社区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记者可以与合作人员去挖掘社会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信息,一方面减轻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当地受众的积极参与性。一般来说,市县级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都是本地人,具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采用本地化的方言与当地受众进行交流,更加具有亲和力,或许无论你走到当地的某一个县城,某一个乡镇,某一个农村,都能轻易进行采访交流。这些都是市县级电视台所独有的注意力和人际资源优势,对于省级地面频道和省级电视台来说,也无法夺走的资源。

3.1.4 覆盖面广泛和人员固定优势

根据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以及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数据,我国市县经济的GDP总量约为全国GDP总量的一半,市县地区的总人口数量约为全国的70%。以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网络覆盖有着很大的限制,无法实现“互联网+农村”,现在互联网技术逐渐深入到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的居民成为了一个不可忽略的网络受众群体。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5.8%,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0%,规模为2.09亿,较2016年底增加793万人①。可见,农村受众群体对于市县级电视台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用户群体,要想牢牢抓住这些稳定的受众群体,市县级电视台必须采取改革措施,深入调研。

3.2吉林省地方电视台的竞争劣势

吉林省地方电视台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传统的体制、事业属性等困境,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限制着地方电视台的发展。

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9132823.html,/2018-01/31/c_1122347026.htm.

3.2.1四级办广电的体制制约

1983年国家提出了“四级办广电”的政策方针,为了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形成了中央、省( 直辖市、自治区)、市、县开办广播、电视的总体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确定了“属地管理、辖区覆盖”的电视台体制。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全世界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传输手段也在不断提高,从最初的微波传输发展到了现在的网络传输。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结构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均衡、投入不协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传媒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3.2.2占有的收视率空间小

电视行业发展蒸蒸日上,无论是在电视节目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电视广告的选择上,市县级电视台受众都有较多的选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过调查发现,吉林省内县城和城镇居民大部分受众家里安装了有线电视,可以获取几十个频道。美国的传播学者蒂奇纳、多诺霍和奥利恩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当一个社会体系中的信息流增长时,那些受过较好教育,具有较强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们比教育较少,地位较低的人们更好地吸引信息,这样,信息增长导致了知识沟的扩大而不是缩小①。”网络媒体对用户的阅读、语言和专业操作能力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这就使得农村受众很难接触到网络媒体。因此对于广大的农村受众来说,他们较多的依赖电视媒体获取外部信息,可选择的空间也是极其狭小的,从而占据的收视率空间较小。

3.2.3规模瓶颈明显

与上星频道相比较,市县级电视台覆盖范围较小,仅限于当地及其周边区域范围之内。市县级电视台存在着收视不高,受众范围小,影响力度不足等困境,这些都使得其广告收益较少。一些较有实力的广告商更倾向于选择央视或者上星频道投放广告,市县级电视台所吸引的广告商往往是针对于本地的产品广告或小众的商业广告,营收来源较为单一,数量较少。资金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县级电视台的项目发展投入都有着极大的限制。市县级电视台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其节目内容往往集中于当地的特色文化、区域经济、特色民情上,素材有限。市县级电视台本身经济实力较弱,自办节目质量不高,又没有资金去购买高质量的节目和电视剧,规模瓶颈较为危险。

3.3 吉林省地方电视台面临的机遇

这是一个求变的时代,互联网激发了许多创造和改变的可能性,市县级地方电视①【英】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台可借着“互联网+”的机遇,乘风破浪,迎接新的媒体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3.3.1 大数据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原有的传播形态,人际传播的重新回归给市县级电视台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在现有的传播理念下,传播形态越来越多样化,信息传播越来越碎片化,广大受众甚至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进行观看不同频道的电视节目。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深入人心,截止到2017年12月底,我国网民的总数量达到了7.72亿,手机网民总数量为7.53亿。市县级电视台可以牢牢抓住大数据分析出来的网民规模,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当前碎片化的传播形态。例如,中国人喜欢讲究“人熟好办事、人熟容易受关注”的原则,而这一原则恰恰对于市县级电视台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市县级电视台的新闻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利用下基层的机会更多与受众进行亲密接触,充分发挥熟人社会圈子,寻求改革发展之路。

3.3.2平台机遇

新兴媒体交互性较强,传统媒体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中,可以抓住交互的传播平台优势,积极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市县级电视台是当地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阵地,为了进一步改进节目,可以利用微信平台上的“摇一摇”和“扫二维码添加”等方式调动受众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扩大节目的影响力。

3.3.3 OTO机遇

传统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追求的是稳定的受众群体和较高的收视率,市县级电视台亦是如此。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兴媒体比较在意的是相对活跃的用户数量。这两年,OTO经济迅速发展,占据了媒介市场的一部分,市县级电视台应该抓住这一机遇,进行线上栏目的播出和线下活动的举办,真正实现“互联网+”。

3.4吉林省地方电视台面临的挑战

当今,互联网已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动力,显而易见,“互联网+”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同时,“互联网+”也快速地推动着媒体的市场化和网络化进程。不过,这也使得地方电视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3.4.1同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

近年来,媒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地方电视台在收视率急剧下滑的面前手无足措。首先在资源方面,中央电视台拥有着其他电视台望尘莫及的资源优势,由于央视的权威性较高,我国地区的广大受众还是愿意收看央视各个频道的节目,当然在我国

各地区都有着可观的收视率。在国家广电产业改革发展的浪潮中,省级地面频道比市县级电视台有着更大的权威性,即使如此,省级地面频道还是与省内市县级电视台去争夺市场资源。省级地面频道的受众群体覆盖了整个省,市县级电视台的受众群体只是覆盖了当地的受众。在现有的资金条件下,市县级电视台的硬件设备落后,高素质人才匮乏,频道运营机制不完善,面对着如此的困境,市县级电视台根本与省级地面频道无法抗衡。其次在传输手段方面,央视和省级地面频道覆盖范围较广,潜藏着众多的受众群体,而市县级电视台覆盖范围较小,本身所在区域的受众群体资源有可能随时被央视和省级地面频道进行抢夺。最后对于市县级电视台本身而言,一些市县级电视台保持着固有的传统观念,目光狭隘,只坚持着现有的利益,不愿进行改革创新。大量的医疗广告充斥着电视频道,质量不高的自办栏目占有着受众的时间,结果不但损毁着电视台的声誉,更是失去了稳定的受众群体,收视率越来越差。

3.4.2新媒体的强势占领

新兴媒体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媒介市场上,夺取了了广大受众的眼球,对市县电视台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媒体到来之前,市县级电视台一直是党和政府宣传的舆论阵地。受众主要凭借着电视台来获取外界信息,获得的观点也是依据电视台建立起来的,这时候,媒体观点与政府观点保持着高度统一性,受众只是单方面的接受者,电视是受众唯一的表达诉求的地方。新媒体到来之后,媒介市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受众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是信息的传播者和表达者,受众的表达空间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受众可以使用微博、微信、QQ等新型的通讯方式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受众由信息的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传播者和表达者。网络传播中,消息的出现、传播具有着速度快、接收方式多样化的优势。传统媒介中,每一条信息的传播都要经过人工的层层把关、过滤才得以传递给受众,极大地影响了消息的时效性,有时甚至影响着消息的公平性。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融入到网络大军中去。

第4章吉林省地方电视台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在吉林省的市县级电视台的调研走访中发现,其问题归结于其体制内部,如市场化程度低,节目质量不高,人才流失严重等。这些原因造成了地方电视台疲惫的内部竞争氛围,无市场活力,人浮于事等问题。

4.1节目质量不高,节目编排混乱

笔者在吉林省的市县级电视台的调研走访中发现,其创办的节目存在着节目内容贫乏,节目盗版严重以及节目编排混乱等相关节目方面的问题。

4.1.1 节目内容贫乏,活动空间狭窄

媒介市场竞争的核心是节目内容,与省级卫视和省级地面频道相比较,目前市县电视台的经济、技术、采编制作能力及传输手段等方面都是遥不可及的。电视媒体的市场化就是要进行开放的运行,以产业的形式发展,一般包括节目制作、节目播出和节目传送三个环节。市县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上一直没有突破,究其原因,关键是资金稀少。用寥寥无几的资金很难制作出一档优秀的节目,因此许多市县电视台只是一味地效仿省级卫视或者是央视的节目,效果并不理想。

纵观吉林省内的市县级电视台,辐射范围较小,只能覆盖当地所在区域,无法延伸到别的区域。众所周知,吉林省地域广阔,农民受众较多,可是市县级电视台并没有找准定位,以农民受众为突破口,重点发展“三农”栏目。现有的自办节目内容单一,模式老套,形式呆板,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自办节目在受众中的影响和收入并不大,致使市县级电视台的收视率比较低,生存的根基也不牢固。

4.1.2 受片源匮乏,节目盗版严重

吉林省地方电视台,特别是县级电视台除了自办新闻栏目以外,其他时段需要用节目和电视剧进行填充,节目和电视剧的购置都受到资金的限制。一些市县区域经济落后,电视台收益较少,当地财政无法提供相应的购买资金。为了填补大量的播出时段,他们只能通过不正规的渠道进行购买或者直接在网上下载播出。这种盗版侵权行为在市县级电视台司空见惯,许多影视公司或发行公司知晓这种现象,可是他们尚且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证据,再加上国内的知识版权法律并不完善,于是便对此置之不理。市县级电视台抓住这个漏洞,普遍进行盗版行为。

笔者通过走访一些县级电视台,发现许多电视台能够播放出在星级卫视上出来的热门综艺节目,但是画质特别差,随后得知是因为缺少片源,以前陈旧的老电视剧无法提高收视率,便在网上直接下载热门的综艺节目进行播放。为此2017年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8月3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剧播出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市(州)、县(市、区)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企事业有线广播电视站关于电视剧管理的职责,切实履行管理责任,严格规范电视剧的播出标识和宣传行为,加强电视节目和电视剧的统一供片工作。可见,这一文件的及时出台,将会对地方电视台节目和电视剧的盗版现象起到一定的作用。

4.1.3 节目编排缺乏系统性

笔者在走访地方电视台调研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节目编排缺乏针对性、系统性、时效性和可持续性。大量非法广告充斥频道的各个时段,一些电视台只是将节目简单的拼凑起来,没有对节目的时间进行合理编排和最有效的科学配置。一些电视台为了获得广告收入,甚至于把整个时段和频道统一打包给广告商,让广告商

肆意更改节目时间,随意播放广告和电视节目,完全忽略了节目编排的重要性。作为电视媒体人,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令人寒心,完全忽略了受众的需求本身,在如此竞争激烈的时代,不重视受众的需求是没有出路的。这样的行为也无法培养观众的忠实度和可信任度,只会导致受众大量流失。节目时段一分钱不值,平台没有任何吸引力、凝聚力。

4.2体制机制落后,人才流失严重

现有的社会条件下,人才是职业发展的核心,媒介市场更是需要高素质人才。但是对于吉林省地方电视台而言,由于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媒体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4.2.1高素质人才短缺,人员培训机制不健全

目前,吉林省整个地区都遭遇着人才缺乏的困境,广播电视产业更为严重。南方经济发达,广播电视产业实力较强,发展前景广阔,集聚了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高素质和高科技人才。因此,北方人才匮乏是显而易见的。吉林省市县级电视台大部分处于贫困地区,一方面现有的广播电视人员得过且过;另外一方面一些有理想的新闻工作者无法获得到外面参加培训,增强自己的职业素养的机会,便辞职奔赴南方。这样就造成了吉林省广播电视行业人才匮乏,流失较为严重的现象。

4.2.2思想意识落后,缺乏创新性

吉林省大部分市县级电视台依靠地方财政拨款维持生计,一些处于编制内的新闻从业人员牢牢抱住自己的“铁饭碗”,在工作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一些从业人员思想意识落后,不愿意进行改革创新,承担责任,前怕狼后怕虎,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固有思想。一部分有着新闻理想的工作人员,想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在节目内容上进行改革创新,可是又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便会放弃自己创新想法或者跳槽到南方的传媒机构。由此可见,吉林省绝大多数的市县级电视台处于这种思想意识落后的状况,让他们从思想上革除落后观念都比较困难,更别说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改革创新。

4.3品牌意识落后,广告经营不利

吉林省地方电视台在发展的过程,往往忽略了品牌营销的重要性,加之新的广告法的出台,地方电视台在广告营收方面更是举步维艰。

4.3.1广告收入下滑,品牌观念淡薄

广告收益是市级电视台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国家对药品广告管理力度加大,特别是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颁布之后,由于违法成本越来越高,问责机制层层波导,巧取豪夺、投机取巧的空间越来越小,地方电视台的药品广告投放大幅度滑坡。吉林省内的大部分市县级电视台的药品广告投放约占30%-70%,个别县级台甚至达到90%以上。因为广告法的出台,广告创收下滑已经成为当下业内不争的事实,这也给一些电视台的营收带来巨大的冲击。另外地方电视台管理者并未重视频道和栏目的品牌建设,一方面频道和栏目没有明确的定位,另外一方面也没有稳定的受众群体,因此并不能带来广告商的青睐,导致电视台广告收益急剧下滑。

4.3.2盈利模式单一,资金投入不足

县级电视台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了40年左右的风风雨雨,由于起步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全部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扶持。市县级电视台设施设备简单,人员全部由财政供养,一直过着安安稳稳的日子。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逐步开放,广电人员逐步意识到可以通过拉取广告赞助来增加电视台收益,这种良好的现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方面电视台的广告收益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当地区域的企业家也全力支持,就这样,县级电视台在21世纪初经历了自己的“黄金10年”。可是好景不长,电视台依靠广告单一经营收入来源,并不能完全支撑起整个电视台的各种运作。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迅速到来,媒介市场竞争激烈,电视台单纯依靠广告这一经济来源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广告收益大大减少。市县级电视台也没有开辟出新的盈利模式,只是单纯的依靠广告收入,广告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4.4传播平台陈旧,受众互动不足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市县级电视台措手不及。市县级电视台作为传统媒体,传播平台陈旧,无法满足受众的互动性。新媒体具有交互性、迅速性等优势,受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这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市县级电视台意识到自己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困境,开始探索新道路进行转型,于是纷纷创办了微博和微信平台,可是只是做到了形式改变,内容依然没变。现有的社会节奏较快,受众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接收重复的信息,可是电视台却将电视上的内容重新搬回到微博和微信上,他们并未充分利用新媒体交互性的优势,只是一味地跟风,并未达到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新媒体却能充分利用现有中的自身优势,一个私人自媒体举办一个活动便能拥有上千万的粉丝,产生的巨大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市县级电视台既然开通了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就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通过举行线下活动,与受众群体之间搭建一个友好互动交流的平台。在人员配置上应该配制专业的人

员进行回复受众对节目或者活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受众的话语权,调动受众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可以牢牢抓住一部分稳定的受众群体,另一方面还能不断提高节目质量,扩大节目影响力。

4.5 渠道融合不足,受众范围狭隘

吉林省地方电视台尤其是县级电视台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创办的节目还是广告营收方面,往往只专注于本地的用户群体和广告商,目光比较狭隘,思想较为保守。地方电视台的管理者未曾想到与其他相同级别的兄弟台进行合作,将本地的优势发扬出去,在营销渠道方面,给自己更多的发展空间。目前他们只针对于自己所在的县城或者市区,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肯定是举步维艰。

地方电视台承载着对当地政府的各种宣传任务,其频道的作用不可小觑。吉林省内,关于市县级台的电视频道,实力较强的,有4至5个频道,实力较弱的只有2个频道,每个频道的播出时间为10个多小时,只有凭借着众多的节目资源才能保证频道的正常运行。可是,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市县级电视台尤其是县级电视台把大部分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新闻节目上,到最后偌大的电视台只有新闻栏目可以拿得出手。纵观整个频道,考虑到10个多小时的播出时间,新闻栏目只能占据仅有的一点时间,其他播出时段必须要充斥着其他各种各样的节目。电视台的领导班子通过模仿同行业发展较好的电视台,于是逐渐策划出了专业化频道,例如生活频道和影视频道。虽然规划了这些频道,并且也创办了相应的栏目,可是栏目的受众群体仅限于当地的用户,一些好的旅游栏目并不能吸引其他地区的受众,受众范围相对狭隘。好的栏目可以带来好的广告效益,但是当地的优秀栏目并没有推送到其他地区,没有办法吸引其他地区的广告商,营销渠道狭隘,无法给电视台带来好的广告收益。

第5章吉林省地方电视台生存发展策略

5.1 创新节目内容,注重节目编排

受众的需求呈多样化,市县级电视台想要获得受众,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就要满足不同的受众喜好和需求,制作出具有特色的栏目。这种特色是市县级电视台的竞争法门,需要深入到群众中,选择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实际生活场景,选择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态度的题材,以提高节目的本土化。并且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要重视节目编排,提高收视率。

5.1.1 构建栏目本土化内容

一、打造地域特色栏目

每个地县市区域在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各有特色,所以,县市电视媒体的节目题材也具有独有的地域色彩。这种地域特色的鲜明电视媒体并不一定能够领会和把握。而地县市电视作好地域特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①。首先,吉林省拥有着深厚的关东文化和富裕的旅游资源,市县级电视台可以依据地域特点,创办地方特色栏目。一方面可以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大力宣传,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另外一方面有助于将优秀的关东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例如安图电视台自办的旅游栏目《美食美客》和《安图哪好玩》,向广大受众介绍安图县的旅游景点和安图的美食以及当地的民风民俗,让大家对安图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两档栏目也成为了安图县电视台的招牌栏目,也打造出了县级电视台的地域特色,每年可以为电视台带来较高的广告收益。

其次,市县级电视台可以准确定位某一部分受众群体,从而为其制作出相关的专题栏目。例如县级电视台的目标受众大部分为农村居民,在题材上就可以选择“三农”相关的专题,包括发家致富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传达、农业发展的趋势、农村政策的调整等内容。另外可以举办“三下乡”活动,将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通过量身打造,从荧幕上搬到现实生活中,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中来。因此,县级电视台都应该不遗余力的抓住现有的时机来弥补空白,承担起为农民全心全意服务的职责,从而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创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二、构建特色民生新闻

从理论上看,新闻价值的其中一个要素就是接近性,接近性的其中一个表现就地方性。地方性是指地理上的接近性,讲的是观众乐于获取自己生活周边所发生的事情,与生活环境有直接关联的事情。比起较远距离、较为宏观的事实,本土的民生的新闻更切合地方性电视台的观众的利益,更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从社会环境上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所在的“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进步的重中之重。

在这个环境下,吉林省的各市县级电视台制作民生新闻成为接近观众的天然的桥梁,将观众身边发生的事实、本地发生的新闻播放给观众,这种细致的具体的新闻报道是省级以上电视台所无法做到的,是地方电视台的发展优势。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农村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关于“三农问题”的新闻素材具有巨大的挖掘空间,包括农民的生活水平、经济收入、农村医疗改革、土地政策、教育等。媒体在制作强烈的地域特色,更加贴近观众的现实生活的新闻内容,关注民众切身利益和问题的新闻节目时,可以加强“三农”话题的元素,如县级电视台可围绕“三农”话题进行专题制作民生新闻,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实力解决农民的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6—160.

题。民生新闻本身具有较强的接近性,再加上浓浓的地域色彩,能自然而然地获得观众的青睐。同时,也要求市县级电视台在创办民生新闻的时候,不可采取单一的报道方式,应选择故事化、生活化等多样性的报道方式,真正做到让新闻栏目在广大的农村受众中亲近起来。

5.1.2 差异化的节目编排

一、串联性的节目编排

电视频道在进行节目编排时,都由一根线把节目串联起来,这一根线可能是无形的,也可能是有形的。

无形的线隐藏于节目之中,是指频道在编排节目进行无缝编排。这种编排形式是在串联节目的内在逻辑,通过上下两档的相互宣传配合或内容呼应,实现频道获取较长时间段的收视率保持[24]。如,前一档节目为随后播出的节目进行预告,预热下一档节目的播出气氛,或通过设置悬念进行导流,逐渐解开悬念的面纱,抽丝剥茧抓牢观众每一刻的眼球,降低观众的流失率。若频道使用硬盘播放节目的机器,无缝编排可以实现节目衔接精确到秒,让节目之间的过渡更加紧凑。另外,无缝编排还需要注意插入频道宣传片、主推节目的导视、电视宣传片等等,进行有节奏有规律的播出安排。

有形的线表现与外,显示在节目编排中,主要是通过与两个节目相关的第三个节目将之串联起来。在频道进行两个关联性小或没有的节目板块时,若没有一根有形的线串联起来,而是生硬地将两者连接到一起,则会造成观众的大量流失或提前流失。例如,在新闻频道进行经济新闻板块与民生新闻板块编排时,在民生新闻板块播放后插入简短的广告,再直接接入经济新闻板块,对经济新闻不感兴趣或兴趣度低的观众便会在进入广告时马上转换频道,这种安排会加快观众的流失。若加入有形的线,在两个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之间,加入一则简短的生活类或常识类的大众喜闻乐见的小节目,有利于带动民生新闻的观众继续观看,并将观众顺延至经济新闻中。这条有形的线往往采用大众化的短时节目,而需要慎用小众化的内容。这种“有形的线”类型的节目频道的投入小,但是见效快,尤其在进行节目改版时定时播放,利于提高频道或节目的关注度。

二、逆向安排

逆向安排即反方向安排,也就是说在与实力强大的对手竞争时,主动承认对手的优势节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实力较弱的电视台来说,不需要花费时间进行正面竞争,可采取反方向措施,在对手的优势节目播出时,其播出与其类型完全不同的节目[25]。或许可以获取到对手的受众群体,也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其他受众,从而抓住受众群体,提高收视率。

2015年8月31日起,延吉广播电视台在省台节目传播中心的帮助下,全新改版,对节目播出编排和广告编播方式进行了调整,广告时间由原来全天9个多小时,缩短至2个多小时,运行新的节目时间表,科学、合理的节目编排使频道形象焕然一新。

延吉一套以《延吉新闻》、《我唱我秀》、《衣食住行》、《MY秀》、《相约周末》等自办节目为核心,晚17:00至19:00为自办节目,并增加了自办节目的重播频次。从节目的编排表上可以看出采取了自办节目这条线,进行无缝对接,牢牢抓住收视群体。19:35分开始为黄金档电视剧时间,白天和晚上,根据不同的收视人群安排不同的电视剧。延吉二套以电视剧和娱乐综艺类节目为主,选剧更倾向都市、家庭、情感题材,并穿插一些自办栏目的重播,与一套的节目交叉互补,同时加大直播节目比重,推出了日播档棋牌类直播节目《延吉三打一》和《延吉红十》,从目前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来看,已经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市民参与踊跃,收视率节节攀升。

5.2 改革体制机制,培养素质人才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市县级电视台必须从传统的体制与机制中解放出来,才能留住高素质人才,才能获得更持久的发展。

5.2.1 更新管理体制

首先,市县级电视台为了获得健康成长,必须要打破“局台合一”的模式,在广播电视局的限制下,电视台往往只会考虑党和政府的宣传效益,忽视经济效益,这样就使得广播电视产业缺乏灵活性、创新能力和生命力。其次,市县级电视台要转变发展观念,根据自身条件,创办出适合市县电视台发展的体系制度。最后,市县电视台必须将企业化的管理制度落到实践中去,调动新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运营模式。

5.2.2 完善激励机制

市县级电视台应该按照企业的人力资源机制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进行激励,一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工作环境,让所有的员工在讨论话题时采用头脑风暴法,积极锻炼员工的创新能力,激发思维灵感;二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采用适当的惩罚和有效的奖励;三强化内部竞争,给予所有员工进行改革创新的权利,促使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30];四不断努力学习,在工作上积极促使员工进行出外进修培训,培养他们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好的进行改革创新,服务于电视台。

2015年,延吉电视台实行了用人机制改革,对全台人员重新进行优化组合,通过双向选择,全台人员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在分配机制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及公平的考核体系,强调绩效管理,增加了团队活力,为经营创收奠定了基础。在人才使用上也打破惯例,对一些优秀的局聘人员,以素质和能力说话,经过考核,先后为11名局聘人员解决了编制问题,极大激发了局聘人员的工作热情。

5.3 重视品牌战略,建立营销机制

品牌战略对电视台的良好发展存在着巨大的重要性,无论是频道还是栏目都应该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好的品牌建设才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营销机制,如此才会给电视台带来良好的效益。

5.3.1重视频道的品牌建设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许多市县电视台不太注重频道的包装,有些县级电视台甚至没有任何的频道包装。其实频道包装在电视媒体中有着以下重要的作用:一提升节目形象。只有经过一个系统的包装,把节目形象整合在一起才能通过通俗易懂有内涵的包装提升节目和电视剧在播出载体的档次,做到统一化的宣传效果,这对于一个频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二配合节目播出。运行节目炒片在频道段位的播出起到节目和广告之间的衔接,使观众有缓冲效果,这点在电视剧的播出效果非常明显。我们在看电视剧或者栏目突然插播一档广告的时候会感到含厌恶,观众马上就会换台;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做一个合理的宣传片,给节目或者电视剧做一个合理的延伸,观众在视觉上有一个缓冲能起到挽留住观众的作用。三增加观众识别能力。通过包装增加观众收看节目的识别度,只要看到这个形象甚至听包装的声音和呼号就会知道这个频道或者节目是什么,比如大家听到《新闻联播》的声音都会知道这是《新闻联播》。四增加品牌附加值。通过宣传发展线下以及衍生品的商品价值和品牌形象,为该节目制造经济效益。

例如吉林电视台节目传播中心为镇赉电视台两个频道分别设计了不同的LOGO,大大提升了镇赉电视台的品牌认知度。在线下应用的都是日常版,在电视媒体上做炒

片儿使用的是播出版。其中,镇赉综合频道以流行的蓝色系为主,蓝色为国际社符合综合频道的定位,加上镇赉是鹤的故乡,整个LOGO的形象是以鹤为主,体现镇赉这个地区的特色。镇赉文艺频道采用绿色,体现这个地区绿色环保的特点,然后绿色既活泼又时尚,体现了文艺节目的娱乐性和艺术性,在线下应用的时候可以做印刷品或者包装盒等。

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得知,当地民众对这两个频道的LOGO赞不绝口,对镇赉这个城市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单纯凭借节目内容层面和线上提升收视率是远远不够的,如何通过整体节目融合和包装宣传实施品牌营销,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进而让观众从观众的身份转变成消费者产生购买力,才是当今电视人需要思考的。

5.3.2重视栏目的品牌建设

对于市县级电视台来说,为了自身的良好发展,必须要重视栏目的品牌建设。构建品牌栏目,应注重挖掘本土化资源,致力于开发满足当地受众所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抢占不同时段的市场份额。一个栏目的品牌建构可以为电视台带来一定的受众,扩大其影响力,提高其收视率。品牌栏目不仅可以突显频道运营水平,还可以体现频道的专业化能力。品牌栏目并不一定代表收视率是最高的,主要在于可以吸引稳定和忠实的受众。创建良好的品牌栏目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它的优秀是需要花费大量的功夫的,如内容要有深度,信息比较广泛等,目的是为了满足受众的某一方面的需求。

5.3.3 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市场营销机制

转变办台经营理念,用活动营销提升频道的影响力。一直以来,我们省大多数县级台的经营创收模式就是单纯的靠广播、电视广告创收,但近年来受新媒体的冲击,这种老套的创收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通过考察学习,必须要转变观念,将单纯的广播、电视广告创收向以活动促营销的方向改变。为此,延吉电视台陆续开展了像百姓春晚、少儿春晚、延边音乐盛典、上海城杯好声音、阿里郎听众歌友会等一系列的活动,两年来已累计组织拍摄各类大型活动近百场,最多是一周连续组织了两场活动,规模之大,频率之密,影响之广都是建台以来的第一次,2016年5月11日至21日,他们又承接了2015-2016赛季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的全国网络直播活动,这是第一次利用直播信号进行的全国网络直播,圆满完成了对其中14场比赛的网络直播任务,得到了主办方的认可。

5.4 创新传播平台,提高用户体验

笔者在走访吉林省地方电视台调研过程中发现,虽然大部分的市县级电视台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但是他们更多的是传播新闻内容,服务职能较为欠缺,用户的互

吉林教育电视台2012推介资料

吉林教育电视台2012推介资料 吉林教育电视台广告部 2012年05

2012 吉林教育电视台 强势品牌栏目 饕餮盛宴 满足吉林观众多元化的收视需求 奇、情、悬、趣;伴您感悟人间 一、吉林教育电视台简介 吉林教育电视台(JLETV )成立于1995年,是隶属于吉林省教育厅的 省级专业电视媒体。 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 以长春为中心,覆盖全省21个地市区,收视人口超过2700万人。 采用无线发射和有线传输两种方式传输节目信号,无线发射频率为 DS-39,覆盖半径50KM ;有线传输使用省广播电视数字微波网覆盖全 省,覆盖率达到95%以上。 1、 收视快速增长,投放价值飙升 数据来源:央视索福瑞CSM (2011.9.4-10.26改版前后20天晚间收视统计) 从上图可明显看出,在短短十天时间里,吉林教育晚间平均收视率提高了 改版后

0.19个百分点,其中,改版前的十天里收视数据的最高点为0.093,改版后收视最高(10月26日)达0.431,二者相差0.338个点,且收视正呈快速上升之势。 2012年,吉林教育电视台继续深化改版,多档全新制作的本土栏目陆续亮 相荧屏,给吉林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栏目收视节节攀升;根据央视索福瑞CSM 提供的最新收视排名显示,2012年2月7日,在所有落地媒体中稳居17名;而在7月份本地14家频道的晚间排名中,吉林教育电视台一举冲进前8。 数据来源:央视索福瑞CSM (2012.7.9晚间收视统计) 上图显示,据最新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全新栏目《方圆之间》在全省同时 段所有栏目收视中排名第二,收视的良好势头带来的是广告投放价值的不断飙 升! 2、 全省覆盖,彰显教育优势 在教育厅的带领下与众多高校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为家长和学校之间 架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教育系统中形成了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省内所有频道黄金段节目收视对比图 1.256%

简单地讲

简单地讲,战略,就是如何让企业与产品与众不同。①电视媒介经营中,差异化战略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战略。从“四级办电视”到“三级办电视”,全国电视市场形成了以中央台、省台、城市台为主体的竞争格局。由于面对央视及境外电视媒体的竞争与挤压,省级电视台地面频道往往采取“本土为王”策略,②这与城市电视台的基本生存之策类似,问题是,虽然省级台与城市台同属地方电视台,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从战略层面来看,省级台与城市台应该坚持差异化经营的理念,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经营。 对地方台而言,差异化与区域化都很重要,其实区域化也是差异化的特殊表现,而区域化容易形成区域性同质化,如同一城市、同一区域有多档雷同的方言节目、民生新闻栏目,在成都,四川台、成都台就推出了《新闻现场》、《成都全接触》、《第一时间》等多档民生新闻栏目,横向差异化不明显,影响节目和频道在受众心中的地位。因此,厘清区域化生存与差异化生存的辨证关系,差异化战略应为当前地方电视台首选。 一、省级台与城市台之间的差异性 省级电视台包括省级卫视和地面频道。一般来说,省级卫视是本省唯一可辐射全国的频道,从宣传或经营、受众市场或广告市场来看,省级卫视都是省级台的主体,省级卫视成为省级台经营的重点。而省级卫视由于上有中央电视台、下有城市电视台,夹在中间。由于受到落地、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省级卫视难以在全国市场上与中央电视台匹敌,而城市电视台与城市受众的接近性优势等方面又往往是省级卫视难以超越的,它要做好本省、所在城市、全国市场,要兼顾事业性与产业性,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城市电视台的最大优势就是它的接近性,尤其是地市级电视台,其覆盖范围局限于本市,它的目标市场相对狭小、目标受众相对明确,便于集中经营,但它是三级电视中最低一级电视台,信息资源、节目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制约因素明显,极大地影响到它的节目生产、经营方式、经营效率。 1.市场大小的差异 在我国,省级电视台尤其是省级卫视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电视台的事业单位性质,决定了省级电视台是面向本省和全国的宣传窗口,而其产业属性促使省级台极力拓展全国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有效占领市场才能有效占领阵地,在这个意义上,宣传与经营得到有机的统一。但从另一方面看,省级电视台承担的宣传任务,以及宽泛市场带来的受众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对其经营造成一定的难度。 而城市电视台的市场集中在一个城市,其宣传和经营的对象性强。节目和频道容易形成个性和特色,经营受众与经营广告关联性强,有效传播与有效经营容易统一。但市场太小也是其经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身份地位的差异 传媒经济是影响力经济,城市电视台的的地位自然不如省级电视台,由此造成省级台与城市台在受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自的经营效果。 3.资源上的差异 城市电视台规模较小,硬件设备相对较差,人才资源缺乏,新闻信息来源有限,节目资源不丰富。由于受众市场规模较小,难以对其根据年龄、性别、职业等进行分层,影响了城市台的“窄播”化,节目类型和节目形态难以丰富多彩,频道专业化更是问题。而省级电视台在这些方面对城市电视台具有明显的优势,其经营发展空间相对大得多。二、省级台与城

国内影视(电视剧)频道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对策

国内影视(电视剧)频道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对策 袁忠东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央、省、地、县“四级办电视”方针实施,中国电视业进入繁荣发展期。据《2009中国广播电视年鉴》调查,截至到2008年底,我国共批准设立电视台2391座,国内绝大部分电视台都设立影视(电视剧)频道。其中,国家级的有CCTV8套电视剧频道,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5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宁波、青岛、厦门、大连)均设立影视(电视剧)频道,其他省会城市与地市县电视台大多也设有影视频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地市级以上影视(电视剧)频道多达300家以上。 一目前国内影视(电视剧)频道的整体状况据收视率调查,中国的观众喜欢的电视节目依次是,电视剧、新闻、综艺、专题、电影、体育。很自然,作为电视剧的专业播出频道——影视(电视剧)频道,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办就受到观众喜爱,并成为各地电视台的强势频道与创收大户。 伴随着电视频道的剧增,尤其在2000年各地无线台与有线电视台合并后,电视竞争日益激烈,各地影视(电视剧)频道呈现分化,和几年前相比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变化:1/3的影视频道在本地是强势频道,有2/3已经不是强势频道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全国的各省级的电视台,几乎都把卫视作为了的重点,所有的好剧首先在卫视首播。另外从2002年江苏电视台推出《南京零距离》以后,民生新闻在全国蔓延,各地民生新闻频道出现飞跃式发展,各地卫视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加大电视剧尤其是优质电视剧的首播力度,对影视频道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为了自保与发展,各级各地影视(电视剧)频道2000年后纷纷调整定位,呈现差异化竞争态势。以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5个计划单列市的影视(电视剧)频道为例: 1、专一播放电视剧的有:上海电视剧频道、湖南电视剧频道、河南电视剧频道、福建电视剧频道、深圳电视剧频道;

新闻专业最新论文选题汇总 (1)

一.最新新闻专业论文选题 第一部分(1~~105) 1 异地重大突发新闻的本地化报道 2 浅析报刊专栏评论的创新与发展 3 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 4 突发性事件报道与社会舆论平稳 5 危机传播的界定及媒体角色定位 6 "媒介审判"现象研究 7 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与法律冲突 8 探寻传统媒体的"众议"空间 9 论新闻自由与媒体的责任10 浅析我国电视民生新闻11 论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空间12 浅析故事化栏目的生命力13 试论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14 “民生新闻”方言播报形式探析15 故事中的电视—由《新闻调查》看中国电视专题片的叙述方式16 浅谈社会新闻编辑的新思维17 从播音员到主持人再到新闻主播探讨三者的素质差异(大陆范围内)18 联系着的人——浅析新闻人物专访中的心理互动19 从车祸现场报道看新闻报道的人性化20 媒体公信力的流失_浅析不良广告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21 浅谈民生新闻给传统新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2 浅析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23 从法制节目看广播新闻的优劣势24 论“媒介审判”对型案审理的影响25 谈分众传播26 新闻的娱乐性和娱乐新闻27 新闻报道与受众权利保护28 浅析新闻真实与新闻道德29 论新闻记者的报道道德观30 浅论广播新闻发展、现状及走向31 试论新闻报道中的价值取向32 论新闻媒体如何提高提高重特大事件应对能力33 网络中的

新闻舆论监督34 试论受众期望与新闻宣传35 网络媒体对意识形态的影响36 浅谈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37 公共频道的现状与发展38 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39 浅析博客新闻的真实性40 恶炒“明星绯闻”研究41 从新闻伦理剖析时下传媒的“低俗之风”42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平衡43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44 新旧媒体大融合对传统电视业的影响45 媒介产业化发展的问题46 媒体竞争和共生研究47 电视法制类节目的生存空间及展望48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现状及发展49 新闻失真的原因与防范50 现代新闻法律与职业道德的5152新闻节目形态的多样化研究52 我国都市类报纸娱乐化倾向问题研究53 寻找市场中的大奶酪——浅析网络时代的新兴势力手机媒体的发展态势54 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策划和运营55 揭发性新闻的线索来源保密研究56 电视新闻节目的故事化57 广告传播中品牌形象的塑造58 多元媒体的竞争与共生59 浅析新闻播报的现状与发展60 适者生存——市场化竞争下我国体育类报纸的现状与发展61 论科学、中立、正义的观点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62 传媒引导与受众心理分63 论新闻传者的现代意识64 新闻报道的国际化思路65 炒作新闻与假新闻的异同66 新闻报道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67 如何把握娱乐报道的舆论导向68 论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的传播策略69 为何报道黑幕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70 对有偿新闻的思考71

移动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发展路径研究

移动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移动媒体已经成为电视产业最重要的产业结构和链接,特别是移动媒体的迅速崛起,在这种环境下城市电视台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收视空间变窄,人群结构老化,广告份额下滑,城市电视台存在的意义何在,城市电视台该如何突围,对广电电视工作者成了一种巨大的挑战。以内容与编排创新、用本土化+市场化的方式、节目与产业捆绑发展和新闻与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深究城市百姓心理需求与收视特点,用包裹式、杂志化、话题化和直播化的编排技巧才是移动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移动媒体;城市电视台;受众心理;发展策略 在我国电视产业中,城市电视台除了中央电视台长期高覆盖的权威压制外,还有以电视“江湖”(浙江卫视和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省级卫视的多重夹击,特别是在如今移动媒体的背景下,城市电视台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如何打破城市电视台局促的现状,已经成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1 城市电视台面临的挑战 在移动媒体背景下,对于城市电视台而言,外部袭来的改革与挑战是束缚其发展的因素,但内部的结构混乱、战略不清、模式僵化以及人才稀缺才是阻挡其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这些内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城市电视台所处的困境。 1.1 电台多,自办节目少 2014年,我国有城市电视台351个。几乎每个电视台都会开办2~9个电视频道,平均电视节目4个,而国内电视频道也有上千个。在自办节目方面,与日韩电视产业相比,我国电视的自制能力普遍较低,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城市电视台,自制比例仅为1:9。大多数城市电视台都依靠引进电视剧增加收视率,在经济落后的农村,自制节目可分为新闻类和生活服务类两种类型,当代电视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很少出现在城市电视台的荧幕上。 1.2 想盈利,涉及行业少 2000年,县级电视台拥有转播权,自制节目凤毛麟角,大量的医药广告和粗制滥造的本地纪实充斥着城市电视台的荧幕。据统计,90%以上的国内电视媒体,产业结构广告占总收入的90%以上,对城市电视台来说,广告创收基本是全部创收[1]。2015年9月1日,新广告法颁布施行,明令禁止电视台等媒介服务者利用健康、养生等方式播出及刊登医疗、药品等广告,这对于以医疗广告收入为主要资金收入的城市电视台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1.3 经费少,人才流失重

广告业行业分析报告:电视传媒广告业的发展及电视传媒广告业管理模式研究_2021052711

广告业行业解析报告:电视传媒广告业的发展及电视传媒广告业管理模式研究 考察中国广告业辉煌的20年发展历程,电视广告业可谓璀璨夺目。有关数据表明,1979 年全国电视广告营业额仅为0.0325亿元,1986年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5亿元,而1999年已经达到了156.15亿元!不仅如此,电视广告播出形式、广告类型、创意制作上都有了极大的改观。电视广告由最初的简单的传达商品信息,到传达一种理念,塑造企业精神,已深入到人们的意识,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公益广告、企业形象的广告等形式的出现,加重了广告的文化意味,使电视广告的这种商业传播形式开始进入到社会文化的领域,这些因素促使了广告主对电视广告更多的关注。从电视广告的整体发展来看,80年代以来电视广告占全国广告总额的比重呈快速增长之势,1983年电视广告经营占全国广告经营总额6.9%,到1992年达到最高点30.3%,进入90年代后递增的速度趋缓,平均保持在25%左右。 造成这种趋势的因素很多。首先从媒体市场情况来看,电视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既来自于同业,又来自于其他媒体的发展和新媒体的诞生。根据央视调查咨询中心的数字,我国约有3000个以上电视频道和3000家以上的广播频率;据新闻出版署

的数字,1998年我国正式注册登记的报纸杂志各有2149份(种);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字显示,2000年网民超过2000万人。 众多的选择必然导致电视观众的分散。在学术界就已经有学者把受众的注意力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资源来研究,并提出世界已经进入注意力经济时代。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指出,电视台实际上是在租用受众的眼睛和耳朵做生意,电视台购买大众注意力的投入,是要制造受众喜欢看的节目,而受众是用注意力来为看节目交费,他们交给电视台的注意力就成了电视台的巨大资源,电视台可以将这一资源高价卖给需求这种资源的人。对于广告商来说,做广告就是高价收购注意力。那么,目前这种受众注意力高度分散的现状,就给媒介尤其是电视台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顺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搞好电视经营,着力提高节目质量,打造精品频道和名牌栏目,提高收视率已刻不容缓。 其次从市场理念的层面上解析,电视广告经营者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坐商”时代真正进入市场,只有进行市场化的规范运作,才能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过去电视媒体具有垄断地位,“一条广告救活一个企业”并不是神话,做广告的企业要做电视广告还要主动上门来,但现在广告主可供选择的余地大了,其广告投放的观念和科学性都在增强,投不投,投多少,如何投都需要谨慎的安排,以力求更划算、更有效。市场开始由卖方回到了买方,“坐商”坐不住了,只有转变观念,携全新的广告营销策略走向市场,适应市场,接受客户的挑选。再者,电视媒体与广告的关系也正发生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题材的选取方向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题材的选取方向 张乐;冯思学 【摘要】电视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方式,可以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而随着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观众对民生的关注力度也不断增强,开始重视自身的话语权,要求新闻报道方式不只仅限于"硬新闻",更要贴近民众生活,这就致使大众传媒新闻由传统单一的模式,转变成细化的分层,"民生新闻"也应运而生.作为吉林省本地的一档直播类的民生新闻栏目——《守望都市》,自2001年9月3日在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开播至今,在吉林省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赢得了广大受众的喜爱和认可.栏目包括早中晚三个时段,早间版每天30分钟,以资讯为定位,以昨夜今晨的突发事件,天气路况的实时现场直播,以及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快报三大内容为特色.午间版每天60分钟,以服务为定位,以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以及个性化民生新闻板块《画里有画》三大内容为框架.晚间版90分钟,以大时段播出,信息量丰富,深度专题报道为特色,每期节目设置三个以上的兴奋点,重点内容突出炒作.三档节目的滚动播出,起到了互相拉动的作用.同时,又根据不同时间,不同的观众群,有针对性地差异定位,使得节目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收视再创新高. 【期刊名称】《新闻传播》 【年(卷),期】2011(000)009 【总页数】1页(P55) 【作者】张乐;冯思学 【作者单位】吉林电视台;吉林电视台 【正文语种】中文

电视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方式,可以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而随着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观众对民生的关注力度也不断增强,开始重视自身的话语权,要求新闻报道方式不只仅限于“硬新闻”,更要贴近民众生活,这就致使大众传媒新闻由传统单一的模式,转变成细化的分层,“民生新闻”也应运而生。 作为吉林省本地的一档直播类的民生新闻栏目——《守望都市》,自2001年9月3日在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开播至今,在吉林省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赢得了广大受众的喜爱和认可。栏目包括早中晚三个时段,早间版每天30分钟,以资讯为定位,以昨夜今晨的突发事件,天气路况的实时现场直播,以及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快报三大内容为特色。午间版每天60分钟,以服务为定位,以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以及个性化民生新闻板块《画里有画》三大内容为框架。晚间版90分钟,以大时段播出,信息量丰富,深度专题报道为特色,每期节目设置三个以上的兴奋点,重点内容突出炒作。三档节目的滚动播出,起到了互相拉动的作用。同时,又根据不同时间,不同的观众群,有针对性地差异定位,使得节目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收视再创新高。 民生新闻最关键的就是以“民生”为主旨,围绕市民的日常生活进行新闻报道,结合《都市守望》栏目,在电视民生新闻题材的选取方向上,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这么几点来确定。 一、运用“平民视角”,寻找民生话题 在确定新闻题材时,要注意新闻的“语境”,即运用“平民视角”,立足于普通百姓,把新闻的内容定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运用平民视角来解读社会价值观及生活理念,让市民能够通过电视听到自己的心声,看到其他百姓的生活状态,从而引发百姓心中的共鸣,使市民能在媒体上有自己的话语权,满足受众的收视诉求。

浅谈县级电视台品牌建设

浅谈县级电视台品牌建设 作者:谭红亮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02期 摘要:中国电视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辉煌历程。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以及越来越“苛刻"的收视观众,中国电视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如何在众多电视台中脱颖而出?诉诸于品牌成为县级电视台的制胜法宝。因此,品牌建设是提高各县级电视台综合竞争力,最终提高县级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县级电视台要发展,必须在特色上做文章,走品牌化的道路。同时,要牢固树立节目经营理念,把自办节目当做一种品牌、一项产业来策划、组织和经营,从而来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地方特色;品牌 中图分类号:G22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县级电视台总体状况分析。 我国的电视媒体市场虽然没有完全市场化,但往日的唯我独尊的垄断地位早已被打破,不同级别、不同特色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央视、省级卫视、省级非卫视频道、地市级电视频道和局部地区的境外电视频道多足鼎立,抢夺收视市场。截至2010年底,我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打97.62%,全国共有电视台247座,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超过1.87亿。电视媒体的竞争趋进白热化。 当前,县级电视台的节目设置一般分为:新闻、专题、广告和电视剧四个板块。新闻节目以时政新闻为主,领导活动占的比例相当大。其次是会议报道,民生新闻量少,节目质量不高。专题节目缺少深度报道,节目形式单一。广告靠医药支撑。影视剧场一般都是别台播放过的电视剧和电影,并且受经费制约反复多次播放。当地观众大多只收看当地新闻和专题节目。长此以往,收视率受到影响,广告收入上不去,电视台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 二、树立节目经营理念 县级电视台要发展,经济效益成为关键。大多数人认为,县级电视台属财政供养,其自办节目也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主,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因此,多数县级台只是把自办节目当做政治任务来完成,从而忽视了它的经济效益,没有把它当做产业来经营,更没有去讲求它的受众市场、经营规律、节目成本等综合效应。由此可见,县级电视台要发展,必须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彻底更新,树立一种正确的节目理念。只有把自办节目当做一种品牌、一项产业来策划、组织、经营,按照市场规律运作,才可能使之适应市场、适应受众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找准节目定位,凸显地方特色

浅谈广播电视台节目的创新措施

浅谈广播电视台节目的创新措施 二十一世纪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环境日益的激烈,人们身为技术与知识的载体,逐渐的成为广播电视行业中竞争的关键因素,作为智力密集的广播电视行业,如果将本电视台的收视率提高并且保证节目的质量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近几年各级电视媒体已经不再依赖于国家的扶持,在经济上已经实现的了自负盈亏、独立自主和自我发展,广告的收入变成了电视媒体的主要资金来源,而电视媒体各收视率和节目的质量是广告收益最具代表性的因素,所以电视节目就成为恶劣各家电视台竞争的核心资源,电视台自主节目的创新就迫在眉睫。 标签:广播电视台节目竞争创新 纵观中国电视节目的现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外购节目和自产节目。外购节目是从节目的制作和发行公司购买的综艺节目或电视剧。自产节目就是广播电视媒体自拍的电视剧或是自办的综艺节目。对于自产节目,电视台可以自初期的创意研发起到项目的进行再到投入出产层层进行把关,风险系数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把控。那些优秀的自产节目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可再生资源,是电视台自身的知识产权。而且自产节目在经过多次的运行强化、重组之后可以强化电视台的制作运行水平,电视台自身掌握竞争资源的核心,把控住自身发展和生存的命脉。所以,电视台的自产节目十分重要,不仅仅是电视台竞争资源的核心,更是电视台能生存并发展的命脉。而自产节目最主要的也是第一环节就是电视节目的研发人员,他们优秀的工作成果对电视台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广播电视台节目的创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闻节目内容的创新 广播电视台在对新闻节目的内容进行选择时应权衡分析,了解大众真正关心的焦点问题,如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证食品的安全问题,如何改善交通环境等问题,要做到新闻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让观众能感受到身边的实事。或者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增添一些能凸显地方特征的板块,形式上可以制作一些有地方特色的片头或者是片尾,或适当添加地方方言,令群众对本电视台提升观看兴趣,对电视台形成更大的好感,进而成为固定的收看粉丝。 二、广播电视台节目定位对象的创新 通常来说,县级的广播电视台在新闻的报道上内容多是某某领导出席了什么会议,参加了什么活动等等,这类的新闻报道在群众中确实难以得到追捧,新闻人员应该正视这点,并且合理的进行调节,将镜头调转方向真正的对准大众,利用新闻的报道去反映各类问题,比如物价的上涨,儿童上学的问题,交通出行的问题,只有这样电视台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当然并不是说在电视台的新闻播报中就不允许有领导的活动内容,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类的报道也可以试着改变,在会议的内容中提炼到大众十分想要知道的信息,提升报道的力度,将其作

新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发展困境与发展路径

新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发展困境与发展路径 作者:曹振宇,马超 来源:《科技传播》 2018年第14期 摘要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益加深。现今,网络信息技 术的更新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传统媒体因为新媒体的出现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一时代背 景下,如何继续县级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县级媒体该怎样利用自身优点,取长补短,加大对基层通信的宣传力度,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发展困境;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5-0046-02 中国一贯倡导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回首中国人文发展,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社会形态可以被描述为“物质短缺,精神至上”“精神返滑,物质积聚”,而对未来状态的中国人文学科推测应该是“好”的。螺旋式物料平衡的发展趋势正在螺旋式上升。这种社会形态的发展主要是由媒体驱动的,县级电视台担负着巨大的责任。 1 关于新媒体时代县级电视台的发展困境 自从有了电视台,县级电视台一直面临着“贫困寡居”的局面,仅是效仿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市级高水平电视台而生存,这主要受到中国的社会制度、传统和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其 中存在很多问题。 1)技术落后使得县级电视台只能被动跟进。 县级电视台设备贫乏,技术薄弱,很难做好直播新闻,以及很难自制电视节目。 2)单一的电视节目内容,形式欠缺,因为技术条件较差,县级电视台只能以简单、单一的节目内容谋生。大多数县级电视台主要关注新闻和政务,缺乏节目形式和风格的创新,改变观 众视觉的唯一途径是电视剧。 3)严重缺失影视的创新团队是技术与艺术发展的融合,而影视发展的真正主体是人。这样的主体是一个有头脑、智慧和发展的创新型人员。更多的创新者所形成的看法和知识越多,形 成的思想越多,越有利于节目风格的发展,县级电视台因为区域性问题和低待遇而缺乏创新型 人才。 4)把上述原因抛开在外,对于县级电视台来讲,它还缺少一对“慧眼”和一对“双臂”来担负重任,这是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一大难题。 “慧眼”不仅是世界的眼睛,也是灵魂的眼睛。 用慧眼,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探索创新。身为一名记者,有价值的新闻是靠记者本身拥有 的一双慧眼来发觉的。作为一个地方电视台,它有一双明亮的慧眼,它的节目创新就在眼前。 作为中国最强大的电视台,央视是可以得到百姓信赖的,因为它的“慧眼”,可以找到百姓所 需要的东西。例如,关于著名中国菜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所拍摄的,在中国各地著名的 街道,能够找到“宝”在老百姓的身边,即使这些小吃和饮食都是所有的区域的东西。然而,

县级电视台要着力打造品牌栏目

县级电视台要着力打造品牌栏目 作者:赵春华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34期 赵春华 (吉林省大安广播电视台吉林大安 131300) 摘?要:该文旨在围绕新闻品牌栏目的精心设计,科学谋划,办出特色,内容上关注民生,易于群众接受等方面探讨县级电视台如何着力打造品牌栏目。 关键词:品牌栏目科学规划服务人民收视率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近年来,中央、省级及地(市)级电视台新闻栏目不断创新,品牌栏目精彩纷呈,收视率 也不断上升。相比之下,县级电视台因为没有一定数量的品牌栏目,电视的收视率很低,而且 有很多县级台为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停办或者不办自办栏目,只播一档十分钟的当地新闻,甚至有的隔天才播出一次。县级电视台自办新闻栏目如何提高收视率已迫在眉睫。面对现实,县级电视台如何着力打造新闻品牌栏目,办出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更好的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是摆在县级台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几年来,大安电视台结 合实际,在办好《大安新闻》栏目的同时,着力打造电视品牌栏目,极大地提高了大安电视台 的收视率,也提升了大安电视台的新闻播出质量和水平。 1?新闻品牌栏目要精心设计,科学谋划 进入21世纪,广播电视传播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是品牌的竞争。众所周知,国内外一些享有盛誉的电视频道无不拥有自己声名远扬的品牌栏目。如美国CBS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节目《60 分钟》时事杂志,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视节目,曾5次获电视排行榜第一名,它目前仍居尼 尔森电视节目排行榜前20名。此外,还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经济半小时》等,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凤凰早班车》等都是国内外比较 知名的一些品牌栏目。可以这样说,品牌栏目是电视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电视台核心竞 争力的标志。对县级电视台而言,若没有几个品牌栏目支撑,没有一两个名牌栏目作龙头,就 不可能有更多的收视群体,也就难以有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大安电视台不断提高品牌栏 目意识,精心设计,科学谋划,先后推出了《百姓说事》、《农家十二月》、《守望城市》等 品牌栏目,力求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在竞争中不断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 2?新闻品牌栏目设置要特色鲜明 吉林省大安市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达63%,农民受视群体占了绝大 部分,可以说,我们的品牌栏目若离开了农村和农民,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没有了根基,也就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栏目。《大安新闻》栏目开办至今,无论是每周三档还是现在的 每周五档,每天播出内容及栏目设置都必须保证至少有一条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新闻。为 此还开办了《农家十二月》栏目,每月保证播出两次专题,报道了大量的有关“三农”的新闻,为农民电视观众提供了大量的相关信息,使得大安电视台的收视率大大上升,媒体的公信力得 到了增强。2011年,我们的栏目《农家十二月》在新闻话题里就大安市委、市政府在财力紧张 的情况下,出资1000多万元,为农村中小学校配送校车一事进行了连续报道,报道后社会反响非常好,而且此新闻还在《吉林新闻》新闻联播中进行了报道。这一方面从侧面反映了大安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及重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大安电视台栏目的品牌效应。2012年,中

全国广播影视学术论文评选获奖作品内容研究类一等奖1

第十四届全国广播影视学术论文评选获奖作品 内容研究类 一等奖 1.《中国电视农村节目的困境与突围》 作者:李兵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荐2.《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做到“三品合一”——以江苏广电总台全媒体系列节目<你所不知道的中国>为例》 作者:陈辉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荐3.《话语结构的交叉与重组——<华广快乐EZGO>节目形态探析》 作者:赵志刚、柳林岚、周均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学会荐4.《素人真人秀如何打造现象级节目》 作者:王永连安徽省广播电视协会荐5.《善用数据新闻创新报道方式》 作者:石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荐6.《失衡的天平——当前传统媒体在案件报道中的若干问题》 作者:王宝卿中央电视台学会荐7.《网络时代电视媒体的创新路径分析》 作者:张文佳、田青春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协会荐8.《对城市形象的再书写——纪录片<百年南京>创作谈》 作者:朱建宁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学会荐9.《求真求实:城市广播求证新闻的实践和思考》 作者:陶廷龙宁波市广播电影电视协会荐10.《抢抓反暴恐传播先机》 作者:张福欣、徐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协会荐11.《生命伦理类电视节目的新闻伦理研究》 作者:王占宏河南省广播电视协会荐

二等奖 1.《新与优:电视栏目的版权驱动力辩证分析——以<大王小王>为例》 作者:余华、姜歆远湖北省广播电视学会荐2.《从知行合一上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 作者:顾亦兵武汉广播电视学会荐3.《运用电视问政新形态问出政府职能新变化》 作者:胡桂林中广联合会城市广播电视台工作委员会荐4.《广播电视外宣节目的受众定位》 作者:罗成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协会荐5.《用镜头展现“口述历史”的魅力》 作者:赵京梅北京市广播电视协会荐6.《“互联网+”时代<百家讲坛>该如何创新》 作者:苑文刚中央电视台学会荐7.《有车必有辙花开自有因——浅析<我是歌手>的制胜之道》 作者:高菲中广联合会电视文艺工作委员会荐8.《让新闻更有力量》 作者:丁杨明宁波市广播电影电视协会荐9.《后选秀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意模式》 作者:郭肖华厦门市广播电视学会荐10.《用新文化史的方法研究广播史》 作者:高铁军中广联合会广播电视史研究委员会荐11.《文化类视听节目如何适应融媒体环境》 作者:秦瑜明、林宸西中广联合会广播电视研究发展委员会荐12.《中国电影缺五种故事》 作者:李亦中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荐13.《文化益智类节目的理念及功能探析——以陕西卫视<唐诗风云会>为例》 作者:李荣、郝飞婷陕西广播电视学会荐14.《<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特色浅析与创新探讨—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为例》

试议新媒体环境下的地方电视新闻变革路径

试议新媒体环境下的地方电视新闻变革路径 【摘要】 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新闻变革路径进行了探讨。在新媒 体兴起的背景下,地方电视新闻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 地方电视新闻的现状,接着探讨了新媒体对地方电视新闻变革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内容创新和优化传播方式的建议。本文还呼吁地方电视媒 体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结合前文分析,提出对地方电视新闻变革 路径的建议,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新媒体时代下,地方电视新闻需 要不断创新,拓宽受众群体,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地方电视新闻、新媒体环境、变革路径、内容创新、传播效果、 传播方式、受众群体、资源整合、竞争力、建议、发展前景。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现在的传媒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地方电 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创新提出了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 移动设备的普及,观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地 方电视台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需要找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途 径。

地方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地位和影响力遭遇了挑战。传统的电视新闻模式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新媒体的兴起使得观众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资讯,地方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和内容呈现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在新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新闻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和机遇。只有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内容质量,拓宽受众群体,整合资源,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新闻的现状以及新媒体对地方电视新闻变革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新闻变革路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传统地方电视新闻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新闻的现状和变革路径,对于推动地方电视新闻产业的发展,提升地方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日益增多的竞争对手,传统的电视传播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观众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研究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地方电视新闻内容和传播方式,提升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对于地方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地方电视新闻可以通过整合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加强内容创新,优化传播方

地市级广播电视台频道经营管见

地市级广播电视台频道经营管见 提升节目综合实力优化频道经营平台 摘要: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举步维艰。笔者结合地市级广播电视台现实状况,从资源整合、本土化栏目的创新、区域协作这些薄弱环节着眼, 就提升节目综合实力、优化频道经营平台等经营策略发表浅论。 关键词:频道经营、优化资源配置、本土化栏目、区域协作 近些年来,在央视、省级电视媒体的重重压力之下,地市广播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一直陷于困窘的状态。无论从传输覆盖、新闻资源还是人才与经济实力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条件完全不对等的竞争中,地市广播电视台始终被挤压在市场浪潮的边缘。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做好频道经营,在重重围困中赢取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是地市广播电视台面临的共同命题。笔者认为,搞好频道经营,最关键的问题是增强节目的综合实力,提升频道的资源品质,这样才能扩大频道的影响力。现结合地市广播电视台现实状况, 提出几点管窥之见,请大家指正。 一、科学整合资源,彰显频道特色 目前的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少则三、四个频道,多则五、六

个频道。但在很多电视台,由于受观念、人力、财力诸多因素的限制,频道规划与运行弊端重重。其具体表现为:一是频道节目设置混乱,定位模糊,自办节目在各频道交叉重播,或频道间无序竞争造成栏目同质化现象严重;二是自办栏目贪多求全,节目质虽水平低,收视效果差;三是节目编排粗放随意,不尊重传播规律,不重视媒介市场分析,频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存在以上诟病,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缺乏现代电视媒介管理经营理念。在节目设置上,只重视自办节目的宣传功能和传播规模,不重视收视效果;在管理方式上,惯于采取行政化手段,缺少市场化管理机制,不重视频道经营策略。因此,要改变地市级广播电视台频道存在的种种弊端,首先必须在改进理念上下功夫。地市级广播电视台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既担负着地方党委政府的宣传重任,乂必须依靠自身力虽谋求生存与发展,因此,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完成地方党委政府宣传任务的前提下,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把经营放到频道管理的中心点上。在经营思路上,首先要优化资源配置,明晰频道定位,精心打造一两个强势频道。一是依靠电视剧和地方新闻节目优势资源,打造好新闻综合频道;二是打造系列本土化精品栏目,配置符合频道定位的优质引进栏目,构建以文化生活服务为特征的频道,这类频道由于诉求指向集中明确,紧贴当地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地皮”,能够有效争取本土观众的收视。此外,做精做活影视频道,也可以成为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博弈市场不可多得的补充手段。影视节目的播出要充分考虑分众化收视需求,精心策划编排,加强包装

2019年420联考《申论》真题(吉林甲级卷)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2019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吉林甲卷) 一、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2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3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9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过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考试结束铃响时立即停止答卷,并将试卷反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经监考人员清点允许后,方可离开考场。不得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当代智库是汇聚高级人才,研究、分析公共政策,参与其制定过程,并就与政策相关的国内与国际事务向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促使后者做出正确决策的机构。智库研究领域包括所有的公共政策,而不局限于军事,外交等。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智库”首次在中共中央文件中出现。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地方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要着力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有条件的要为中央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这为新时期加强地方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高水平智库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智库发展很快,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2 地方智库是指省级以下行政区内设立的各类型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外脑。我国的地方智库划分为五类:一是各级党委政府研究室以及政府部门内部研究机构;二是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等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三是高等院校内设研究机构;四是企业内的战略研究室(部);五是民间智库,与前四类的官方和半官方智库不同,民间智库是主要由民间出资组织并且体现民间声音或者政策诉求的公共政策研究组织。 中国目前约有2500个智库,大都具有官方或半官方背景,民间智库所占比例不到5%。官方和半官方智库由于拥有政府资源的优势,短期内依然是决策咨询的主要力量。一位民间智库负责人表示,尽管他们的工作效率及收费较其他一些非民间智库具有极大的优势,政府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一旦有相关的业务需要,首选仍然是官方和半官方智库。一般社会大众,包括民间企业,都习惯性地认为官方智库更具权威性。例如,长期为中国决策层提供政策和咨询的中国十大著名“智库”全部都是官方或半官方机构,却没有真正的民间智库。 一位法学专家谈到民间智库时认为,由于政策环境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民间智库也面临着注册困难,一些非民间智库还会利用自己官方或半官方背景,对其它民间智库进行排挤,从而垄断了有限的市场。 材料3 “一名优秀人才想落户北京,官方智库可以解决,而民间智库就不一定有这个能力,它在吸引人才方面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