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现状及规划

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现状及规划
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现状及规划

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现状及规划

21608104刘澄赤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勘查与技术工程系)

摘要:高速公路网作为现代化运输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多年来江苏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08年底,我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370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国第一,通车总里程居全国前列。江苏高速公路取得辉煌建设成就的同时也为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将介绍江苏省高速公路的现状及规划。

关键词:江苏省;高速公路;现状;规划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Planning

Abstract:Highway network as a modern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the irreplaceable role to play. Jiangsu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decade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s of the end of 2008, the province has exceeded the total mileage of expressways open to traffic is 3700 km, highway density is among the first in the country, the total mileage of highest in the country. Jiangsu Expressway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but also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viding strong suppor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Jiangsu Province, highway and planning.

Keywords:Jiangsu Province; highway; the status quo; Planning

1.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工程建设者的努力,江苏省的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在“要不要建高速公路”的争议声中高瞻远瞩,果断决策,1991年4月7日,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和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成立,全面领导和负责组织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启了江苏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

1992年6月14日,江苏省首条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正式开工。17年来,江苏高速公路建设经过了“八五”起步、“九五”展开、“十五”加快构筑主骨架和“十一五”全面完善网络、提升整体效能四个历史时期。江苏的高速公路建设虽起步不是最早,但起点高、推进快。随着2008年9月1日,宁杭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建成通车,标志着江苏省首轮规划“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建设胜利收官,比原计划提前12年完成。

目前,江苏省已实现联网畅通,每个省辖市之间均有高速公路相连,覆盖了全省90%以上的县级地区。广袤的苏中、苏北大地,高速公路网密度分别达到3.23公里/百平方公里和2.86 公里/百平方公里,苏北、苏中落后、闭塞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变;而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密度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江苏省高速公路的建设成就

经过17年的探索和实践,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无论是建设速度还是发展水平,无论是工程质量还是技术创新,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高速公路已成为江苏交通的一大突出亮点,成为江苏经济文化大省的一个重要品牌。江苏高速公路的发展成就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联网畅通全国领先。截止2008年底,江苏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为3725公里,排名居全国第四;密度为3.63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各省辖市两点之间实现了当日往返,省辖市中相距最远的徐州和苏州之间也只需要5小时,“千里江苏一日还”成为现实。高速公路的出省通道增至13个,江苏与长三角兄弟省市互融共通的新格局业已形成。

二是工程质量全国领先。多年以来,高速公路工程质量优良率均保持在100%,并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优质工程奖项。其中,江苏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获“鲁班奖”,连徐、宁杭、沿江高速公路获“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宁杭、宿淮、盐通高速公路获交通部优质工程一等奖。江苏省还确立了交通工程质量“保持全国领先,力争全国第一”的目标定位,树立“优质的工程=科学的设计+优质的材料+精细的施工+严格的监管+科技创新”的质量管理理念,构建了全国领先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一支稳定高效的专业化管理团队对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是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三大控制的有力保证。

三是科技创新全国领先。在沥青路面技术集成、软土等特殊地基处理、特大型桥梁建设、质量通病防治以及环境保护、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等方面,我省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多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级进步奖。在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指导下,我省在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提高行车舒适度等方面也取得较大突破,得到了广泛肯定和好评。江苏在全国率先引进了美国、日本的沥青路面先进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因地制宜大规模广泛应用于路面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我省沥青路面的主要性能指标,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我们还成功地将国产沥青经改性大量用于高速公路,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

四是生态环保全国领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粗放式的“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到“生态、环保”理念的引入,从只满足通行需要到兼顾多种人文化的考虑,江苏高速公路经历了理念的提升和技术的积累。建设中更加秉持以人为本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科学理念,更加坚持节约优先、环保优先的建设方针,积极探索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3.江苏省高速公路网的布局结构

目前,江苏省首轮规划的“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络主骨架已全面联网贯通。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的建设规划方案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需求相匹配的,指导了我省近十年的高速公路建设,为全省高速公路快速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四纵四横四联”规划,其中“四纵”是:“纵一”为赣榆至吴江;“纵二”为新沂至无锡;“纵三”为连云港至南京;“纵四”为徐州至宜兴。“四横”:“横一”为徐州至连云港;“横二”为徐州至盐城;“横三”为南京至启东;“横四”为南京至上海。“四联”:“联一”为盐城至广陵;“联二”为扬州至溧阳;“联三”为溧水至太仓;“联四”为无锡至宜兴。

江苏省高速公路按这样三个层次进行布局:

第一层次是全国及华东地区过境通道型高速公路。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为指导,统筹考虑华东地区其他省市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情况,针对江苏在全国的交通区位,进行过境通道型高速公路布局。这一层次路网共规划3440公里,涵盖了国家高速公路网江苏境内全部线路2892公里。

第二层次是省内骨架高速公路。根据江苏省行政区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骨架高速公路的布局:省会南京与各省辖市、上海与各省辖市顺畅联接,各省辖市之间、与邻省相邻地市之间便捷沟通。第二层次路网实际增加800公里,叠加上一层次路网共计4240公里。

第三层次是区域性高速公路。根据长三角区域和江苏三大都市圈经济集聚和对外辐射的要求,构筑长三角区域及都市圈内部联系紧密、对外快捷沟通的区域性高速公路网络。第三层次路网实际增加960公里,叠加上两层次路网共计5200公里。

4.江苏省第二轮高速公路建设规划

江苏省已规划了第二轮高速公路——“五纵九横五联”,这五条纵线分别是:“纵一”为赣榆经南通至吴江,全长640公里(含支线100公里);“纵二”为赣榆经江阴至吴江,全长540公里;“纵三”为新沂至宜兴,全长410公里;“纵四”为连云港经南京至宜兴,全长590公里(含支线50公里);“纵五”为徐州至溧阳,全长490公里(含支线20公里)。九条横线分别是:“横一”为徐州至连云港,全长240公里;“横二”为丰(沛)县至大丰,全长490公里(含支线30公里);“横三”为南京经泰州至启东,全长340公里;“横四”为南京经南通至启东,全长380公里(含支线10公里);“横五”为南京至上海,全长310公里;“横六”为南京至上海复线,全长310公里;“横七”为溧水至太仓,全长260

公里;“横八”为高淳至太仓,全长300公里(包含支线30公里);“横九”为上海经吴江至湖州,全长50公里。五条联络线分别是:“联一”为新沂至宿迁,全长70公里;“联二”为泗洪至泗阳,全长50公里;“联三”为泰州经扬中至丹阳,全长80公里;“联四”为如东至无锡,全长140公里(含支线10公里);“联五”为南京至高淳,全长90公里。

“五纵九横四联”5080公里的江苏省高速公路网的作用和效果表现在:

1.连接了全省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重要机场、港口等,覆盖了现状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高速公路网面积密度为4.95公里/百平方公里,与发达国家大都市圈的水平相当;人口面积联合密度1.73公里/(千人·千平方公里)1/2,基本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

2.高速公路过江通道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11个,平均间距由80公里缩短为40公里,过江通过能力大幅增强。高速公路出省通道由原来的10个增加到31个,车道数由44个增加到172个,路网开放性大幅提高。

3.网络运行达到“30-4321”的效果:

“30”:所有规划节点3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网;

“4”:省内县或县级市间4小时到达,任意方向4小时过境;

“3”:省会与各省辖市间、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间3小时到达;

“2”:三大都市圈内任意两节点间2小时到达;

“1”:任意两个隔江相望的县或县级市节点间1小时到达。

4.在满足相同交通需求的前提下,规划高速公路网比修建普通二级公路网节省土地20万亩。

5.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将投入资金1500亿元,可累计创造45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提供280万个就业机会。

6.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各项目评价期按24年考虑,期内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折算成现值将达到2300多亿元,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达18.0%。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江苏省交通厅,2006.

[2] 江苏网《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现状及规划展望》,2009.

江苏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路面)

江苏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路面) 1总则........................................................................................................................ .. (1) 1.1目的和范围 (1) 1.2编制依据........................................................................................................................ .. (1) 1.3主要内容........................................................................................................................ .. (1) 2路面工程施工准备 (2) 2.1一般规定........................................................................................................................ .. (2) 2.2技术准备........................................................................................................................

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

《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 2014-05-07 09:01:35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作者:邢云鹏王建伟 4月11日,山西省政府发布《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省国土空间细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并赋予其不同的发展功能定位。计划到2020年前,在全省着力构建四大战略格局。 重点开发区域占省域面积20.15%,未来功能定位为:支撑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提升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区,引领科技创新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区,全省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占全省面积的28.65%,未来规划为:着力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分为水土保持型、水源涵养型、防风固沙型和生物多样型四种类型,占全省面积的50%以上。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各级自然保护区、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湿地(湿地公园)、重要水源地等,占全省国土面积14.2%。 “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发展条件好的河谷盆地相对集中,加快发展太原都市区和都市圈,培育壮大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群。六大河谷盆地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战略格局,将构建汾河平原综合性农业发展区域,桑干河河谷盆地、滹沱河河谷盆地优质杂粮和肉乳产品为主的农业发展区域。“一带三屏”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将建设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区为主体的生态治理带。“点状开发”的生态友好型能矿资源开发格局,将在煤炭、煤层气分布面积广的地区,突出“小点上开发、大区域保护”,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并重。

南通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南通市人民政府 二○一三年十二月

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编制组织机构(1)南通市测绘院有限公司 组长:黄向阳 副组长:袁春东王柳 成员:朱燕燕金莉杨健健童秀梅 沈书铭王晓利才震宁 (2)南通市环境保护局 组长:谢晓军 副组长:孙国林 成员:万华蔡佳辰

目录 1 总则 (1) 1.1 规划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规划原则 (1) 1.4 规划范围及目标 (2) 2 区域分类 (3) 3 分级分类管控措施 (4) 4 生态红线区规划 (6) 4.1 自然保护区 (6) 4.1.1 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6) 4.2 风景名胜区 (8) 4.2.1 南通濠河风景名胜区 (8) 4.2.2 石港风景区 (8) 4.2.3 南通滨海园区海洋旅游度假区………………..…………………………..…... ..8 4.2.4 水绘园风景区 (8) 4.2.5 龙游湖风景区 (8) 4.2.6 江海风景名胜区 (8) 4.3 森林公园 (10) 4.3.1 南通狼山省级森林公园 (10) 4.4 湿地公园……………………………………………………………………………….. .12 4.4.1 老洪港湿地公园………………………………………………..…………….... .12 4.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4 4.5.1 老洪港应急水源保护区 (14) 4.5.2 长江洪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4) 4.5.3 长江狼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4) 4.5.4 长江李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4) 4.5.5 南通滨海园区平原水库水源保护区 (14) 4.5.6 新通扬运河(海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5) 4.5.7 如海运河如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5) 4.5.8 长江长青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5) 4.5.9 长青沙应急水源保护区…………………….………………………..……....…. .15 4.5.10 海门长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5 4.5.11 启东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6) 4.6 海洋特别保护区 (19) 4.6.1 江苏小洋口国家级海洋公园 (19) 4.6.2 蛎岈山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 (19) 4.7 重要湿地 (21) 4.7.1 长江(通州区)重要湿地 (21) 4.7.2 海安县里下河重要湿地 (21) 4.7.3 如东县如泰运河入海河口重要湿地 (21) 4.7.4 如东沿海重要湿地 (21) 4.7.5 长江(海门市)重要湿地 (21) 4.7.6 启东沿海重要湿地 (21) 4.8 清水通道维护区 (24) 4.8.1 九圩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 (24) 4.8.2 通吕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 (24) 4.8.3 通启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 (24) 4.8.4 遥望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4) 4.8.5 新通扬-通榆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4) 4.8.6 焦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 ..24 4.8.7 如海运河(如皋市)清水通道维护区 (24)

重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重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在科学评价和准确把握全市国土空间状况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全市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合理划分和加快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一节国土空间状况我市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东经105度11′-110度11′,北纬28度10′-32度13′,东西宽470公里,南北长450公里,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华莹山--巴岳山以西2是方山丘陵区,华莹山至方斗山之间为平行岭谷区,东北部为大巴山区,东南部和南部为武陵山和大娄山区。 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一是地势起伏大,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势高,西部地势低,最高处大巴山川鄂岭,海拔2796.8m,最低处巫山长江水面,海拔73.1m;专栏1:国土空间与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水域、领海、领空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物质空间,具有三重含义:一是以地理环境为基础,由水、土、空气等自然要素组成,具有自然属性。二是以人为主体,由各种人文要素组成,具有社会属性。三是国土空间有开发利用价值,也是一种资源,具有经济属性。 主体功能区:一定范围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功能居于主要地位、发挥主要作用,这个功能就是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区是基于不同国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从大规模高强度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角度,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划分主体功能区主要考虑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状况、环境容量、区位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集聚状况、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以及军事、历史、民族等因素。按照国家相关划分标准,主体功能区可以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等几大类型。 3二是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有中山、低山、高丘陵、中丘陵、低丘陵、缓丘陵、台地和平坝等8大类典型地貌;三是地貌分布的地区差异明显,西北部为方山丘陵,中部为低山丘陵,东北部、东南部和南部为山区;四是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在市域的东北、东南部有典型的石林、峰林、洼地、残丘、落水洞、溶洞、暗河、峡谷以及槽谷等喀斯特景观分图1:全市地形与高程图布,分布区域占幅员面积近40%。 总体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是热量充足,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夏季高温,七、八两月最热,平均气温27~29℃,冬季阴冷,一月最冷,平均气温6~8℃;二是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1000~1400mm,东北部和东南部多,西部少,5~10月降水占全年的70%以上;三是雾日多,属全国低日照地区,年日照时数在921~1570小时之间,万州以东七区县(自治县)在1300小时以上,中西部平行岭谷区在1100~1300小时之间,东南部、南部与主城区均在1180小时以下。 植被覆盖良好。全市林地面积32731km2,占幅员面积的39.68%,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常4绿乔木为主,分自然植被和栽培植被两类。自然植被类型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灌草丛等,其中针叶林面积15254km2,占比最大,主要包括松林、杉木林、柏木林等,以马尾松林和柏木林为主,多为天然次生林或半人工林;阔叶林植被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竹林等,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南部及东南部的大娄山、巫山和大巴山区和平行岭谷丘陵区;灌草和灌草丛植被包括常绿阔叶灌丛、灌草丛、常绿草叶灌丛等植被类型。栽培植被主要为水田和旱地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蔬菜等农田作物植被和果、茶、桑等园地植被。

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独家学术分享】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唐子来教授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五次市长联席会议主旨发言整理) 新型城镇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3年的53.7%,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是史无前例的,但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为此,中央政府首次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表明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为新型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本质区别。传统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就是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城镇化没有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 无论是城乡二元结构还是城市中的二元结构,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没有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从而导致社会公平问题。同样,日益严重的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没有支付应有的环境成本,即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没有内部化。 “杯子现象”:传统城镇化的形象比喻 一个杯子的世界平均价格是8元,但中国制造(Madein China)的杯子价格是6元。于是,中国制造的杯子就占领了世界市场。其实,中国制造的杯子之所以如此便宜,就是因为没有支付1元的社会成本和1元的环境成本。年复一年,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所欠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越来越显性化,现在到了不得不支付三十多年累积成本的时候了,再也不可持续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换档减速是必然的。 因此,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sustainable urbanization),其本质就是经济增长必须支付应有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即经济增长的所有外部成本必须内部化,由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 (1)可持续发展的3E概念:三角模型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内涵为“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乡规划:棱锥模型

主体功能区规划名词解释

附件5 主体功能区规划名词解释 1. 开发:原意指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所进行的劳动,以达到利用目的的活动。在现实生活当中,开发的含义已大大扩展,一切改变原始状态、自然景观的活动都称为开发。人才的发现、新技术的发明也称为开发。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优化、重点、限制、禁止开发中的开发,特指以陆地国土空间为对象,以集聚人口和经济为目的,大规模、高强度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活动过程。 2. 主体功能:一定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功能居于主要地位,发挥主要作用,这个功能就是主体功能。就一定的空间单元提供产品的类别而言,要么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要么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要么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并不排斥其他功能。 3. 主体功能区:指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主体功能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从开发方式上,可以定义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从开发内容上,可以定义为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生 态功能区。从层级上,可以分为国家级层面和省级层面

4. 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空间规划。一是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背景下,对国土空间开发进行的战略性谋划。二是今后各类涉及空间开发规划的基础性规划,是衔接协调各类相关规划的基本依据。三是具有约束性的规划,既要约束市场主体的开发行为,也要约束政府的行为。四是一种综合性空间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空间规划相比,范围更广、更原则。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设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 5. 开发强度:指一个区域建设空间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建设空间包括城镇建成区、独立工矿、农村居民点、交通、水利设施、其他建设用地空间。开发强度是优化、调整国土空间结构最重要指标,各类主体功能区都必须严格控制开发强度。 6. 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国土空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是一种稀缺资源。 7. 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空间的构成及其在不同空间的分布,如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的比例,城市空间中城市建设空间与工矿建设空间的比例等。空间结构一旦形成后很难改变,特别是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等变成工业和城市空间后,调整和恢复的难度和代价很大。 8. 城市空间:包括城市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城市建设空间包括城市和建制镇居民点空间。工矿建设空间是指城镇居民点以外的

江苏交通年鉴_公路

2014江苏交通年鉴 公路 GONG LU

2014江苏交通年鉴公路

2014江苏交通年鉴公路 综述 【概况】至2013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56094公里,公路密度为151.8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按技术等级分,全省有高速公路4443公里,一级公路11283公里,二级公路22677公里,三级公路15146公里,四级公路94714公里,等外公路7830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全省国道5301公里,省道8635公里,县道23755里,乡道52778公里,专用公路166公里,村道65458公里。全省有公路桥梁68306座,3174281延米;公路隧道14座,17072延米。 建设养护高速公路。全年完成投资55.47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9.5%。溧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续建项目高淳至芜湖、南通至洋口港高速公路完成路基桥涵工程,阜建高速公路加快软基处理和路基桥涵施工。新开工建设张家港疏港高速公路、盐城至大丰高速公路、济徐高速公路丰县北互通以北段。缺陷责任期项目江六、宿新高速公路加快工程费用清理,开展项目内审和缺陷修复。竣工项目崇启大桥完成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做好竣工验收准备;江海高速公路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全省高速公路全年平均超限率控制在2.6%以内;共从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内移除59块违法广告设施,由此引发行政诉讼案件胜诉6起,行政复议胜诉4起。全省共有高速公路路政配路政执法车254辆。 普通干线公路。全年完成投资136亿元,建成通车658公里,超额完成建设任务。临海高等级公路完成投资36.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73亿元,约 占总投资的95%,除灌河大桥段外实 现贯通,主线490公里基本建成。全省 干线公路建设共储备项目132个,涉及 里程4300公里,其中完成初步设计批 复项目23个、工可批复项目31个。普通 国省干线公路MQI值达93.99,PQI达 92.11,优良路率达98.91%。全省共实 施普通国省道路政巡查882万公里,查 处各类路政案件68782起,结案68587 起。全年利用公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 系统处理各类路网事件22069件。累计 建成35套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全省 干线公路超限率控制在2.39%。全省 普通公路ETC站点数达到8个;全年普 通公路通行费征收达15.1亿元,超额 完成37%;全年减免车辆通行费13.8 亿元。 城市道路。至年底,全省城市实有 道路长度36975公里,平均每万人拥有 道路长度12.82公里;实有道路面积 6697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23.22平方米。全省共有公交专用道 765.3公里, 农村公路。全年完成投资46亿元, 新改建道路4990公里,桥梁1380座。建 成县道文明样板路及安保工程示范路 20个路段320公里。建成乡村公路管养 及安保工程示范镇21个,乡镇农村公 路管养规范机构115个,完成交通运输 部车购税县道安保工程271个项目 2091公里。县道MQI值达86.4,优良路 率达81.81%,乡村道好路率达76.4%。 运输生产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 13.56亿人次、周转量847.28亿人公里; 完成公路货运量10.37亿吨、周转量 1790.4亿吨公里。 全省共有客运业户623户,户均车 辆数提升至70.63,同比上升4.53%;全 省货运业户为37.33万户,拥有100辆 以上车辆485户;全省道路货运经营者 业户数、货车保有量及总吨位,同比分 别下降0.61%、上升5.70%和10.67%。 全省共有公交企业97家,公交车34176 辆、40463标台,年客运量45.81亿人 次,从业人员7.98万人;共有出租汽车 企业(业户)数5236家,出租汽车56785 辆,年客运量16亿人次,从业人员11.4 万人。 全省联网收费高速公路出(入)口 流量全年合计33644万辆,其中客车流 量22426万辆,货车流量11217万辆。新 发展苏通卡客户64.3万个,安装电子 标签35.4万个,同比增长77.84%;累计 发展苏通卡客户112.9万个,安装电子 标签80.1万个,ETC客户占苏通卡客户 总数的比例为70.75%。 全年新辟公交线路265条,优化调 整公交线路474条,新购节能环保公交 车辆4599辆,新辟毗邻公交线9条;新 增出租汽车运力2910辆,更新出租汽 车5644辆;新增国家级甩挂试点项目2 家,部省甩挂运输试点项目达到30家, 其中列入部级试点的项目达到9家,居 全国前列。全年新建成3个综合枢纽汽 车客运站、4个公路枢纽汽车客运站、 33个农村客运站和1184个城乡客运候 车亭。全省共有综合客运枢纽79个。 安全监管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 事故13395起,死亡4679人,伤12177 人,直接经济损失6764多万元,同比分 别下降0.82%、1.04%、2.40%和7.31%。 全年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 故22起(其中2起为道路外交通事故), 死亡83人,受伤31人,与上年相比,起 数增加1起,死亡、受伤人数分别减少1 人、5人,没有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 重大交通事故。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公路

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二〇一二年七月 目录 序言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规划基础 第二节发展形势和要求 第二章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和功能分区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规划目标 第三节功能分区 第三章四类功能区域 第一节首都功能核心区 第二节城市功能拓展区 第三节城市发展新区 第四节生态涵养发展区 第四章禁止开发区域 第一节基本情况 第二节管制原则 第三节发展任务 第五章政策机制

第一节政策措施 第二节保障机制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一节部门职责 第二节区县职责 附件1:北京市禁止开发区域名录表 表1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表 表2 自然保护区表 表3 风景名胜区表 表4 森林公园表 表5 地质公园表 表6 重要水源区 附件2: 图1 北京市禁止开发区域分布图 图2 重要水源区分布图 序言 自2005年起,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了区县功能定位,分类指导区域发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以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北京市确定为国家优化开发区域,要求进一步优化北京市主体功能区发展。 《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落实了国家对北京市整体优化开发的定位,深化了各功能区域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北京市科学推进功能区域建设、丰富发展内涵、更好发挥首都职能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参考《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

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等相关规划编制,是本市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本规划的基准年为2010年,主要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任务是更长远的,实施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修订。规划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国土面积16410.5平方公里。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规划基础 2005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京发〔2005〕6号,以下简称《意见》),率先探索实行了区县功能定位和区域开发建设的分类指导。《意见》实施以来,区域差异化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市、区县两级政府共同谋划、积极推动,全市功能区域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保障了首都功能的履行。 ——区域差异化主导功能逐步明晰。四类功能区域差异化的主导功能更加强化,首都功能核心区“四个服务”①和历史文化传承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城市功能拓展区自主创新和外向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新区承接人口和产业的能力不断提升,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涵养功能日益增强。 ①四个服务,即为党、政、军首脑机关正常开展工作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服务,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区域调控的政策机制基本确立。制定了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重点新城、城南地区、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有效实施了一批支撑主导功能的重大项目,逐步建立了差异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互利共赢的区县结对合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各功能区域差异化发展。 ——特色分工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四类功能区域特色产业更加突出,首都功能核心区总部和金融业集聚发展,一批文化和商贸特色街区成为发展新亮点;城市功能拓展区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发展,国际化商务中心功能得到强化;城市发展新区现代制造业集群化发展,新的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较快,生态环境得到提升。 ——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各功能区域定位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各自特点更加鲜明,南北差距拉大的势头得到遏制,内部互动加强,外部合作深化,特别是南城地区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加速转型,一批新兴产业功能区域初具规模,功能区域间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功能区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功能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提升,2006-2010年,四类功能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经济总量分布格局与区域功能定

江苏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路面)

1总则 (1) 1.1目的和范围 (1) 1.2编制依据 (1) 1.3主要内容 (1) 2路面工程施工准备 (2) 2.1一般规定 (2) 2.2技术准备 (2) 2.3机械准备 (2) 2.4试验检测仪器准备 (3) 2.5料场及材料准备 (4) 2.6作业面准备 (4) 3石料的开采、集料的加工与运储 (7) 3.1宕口要求 (7) 3.2集料加工 (7) 3.3集料储存 (8) 3.4集料运输 (8) 4二灰土底基层 (9) 4.1一般规定 (9) 4.2材料要求 (9) 4.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0) 4.4试铺段施工 (11) 4.5施工工序要求 (11) 5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13) 5.1一般规定 (13) 5.2材料要求 (13) 5.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3) 5.4试铺段施工 (14) 5.5施工工序要求 (15) 5.6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16) 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7) 6.1一般规定 (17) 6.2材料要求 (17) 6.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8) 6.4试铺段施工 (19) 6.5施工工序要求 (19) 6.6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22) 7乳化SBS改性沥青下封层与粘层 (23) 7.1一般规定 (23) 7 .2下封层 (23) 7.3粘层 (24) 8沥青混合料面层 (25) 8.12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36) 9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 (38) 9.1一般规定 (38)

9.4桥面沥青铺装层施工 (39) 9.5质量管理与验收要求 (39) 10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40) 10.1安全生产 (40) 10.2文明施工 (40) 附录A ATB、AC型混合料马歇尔设计配合比设计方法 (42) 附录B SM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47) 附录C 沥青混合料Superpave配合比设计方法 (49)

灌南县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doc

灌南县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江苏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在这一时期也面临着各方各面的转变。文中结合国、省、市、县发展趋势和要求,分析其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在灌南县情下,交通运输十三五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 【关键词】转型升级;综合交通;城乡统筹 1 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时期和决战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发展的内外环境、方式、需求、重点等诸多方面有本质的区别,面临新的形势。如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物联网的发展,分布式能源的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人们对科学、民主、平等的诉求,对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期盼等等,这些新的形势都对交通发展提出多层次、多样性、高水平的要求。 江苏省提出推进苏南率先发展、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苏北跨越发展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加速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更为紧迫,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连云港市作为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龙头地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战略点、江苏省加快发展重点地区,已形成快速发展的政策叠加效应,必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灌南县作为沿海大开发战略发

展核心区域、连云港加快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工作重心,坚持城乡统筹,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打造为苏北地区精细化工为特色的新材料生产、研发、冶金铸造产品出口和船舶工业基地、重点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农产品出口加工贸易区、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这些形势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而言,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刚性的制约作用,影响重大,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以改革创新精神和科学务实态度提出面向未来五年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更好地指导交通运输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 2 发展趋势 十三五是我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转型时期,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关键时期。 2.1 经济现代化发展与改革的深化要求交通行业转型谋求新发展 经济社会开启现代化发展新征程,要求交通行业更加注重服务的要求。从十三五起,我省、连云港的经济社会将开启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中明确提出了针对交通的两项现代化指标都是以服务为核心的指标,这就明确了我们交通行业将逐步从建设转为服务,从行业行为转为政府行为,这是十三五期间最大的行业转型。 国家全面推动和深化各项改革,对交通行业发展的方式路径和管理体制机制提出新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其中,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综合执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对现有交通行业的发展理念方式、管理体制、管理方式都提出新的要求。加快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

江苏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

江苏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 每个地方的高速公路管理都不一样的,那么关于江苏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有哪些呢?下面随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保障高速公路完好、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和管理高速公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高速公路,是指符合国家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经验收合格并向社会公告,专供汽车通行的公路。 第四条政府交通部门(以下简称省交通部门)主管全省高速公路工作。 公安部门负责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处理和治安管理工作。公安部门设立的高速公路交通巡逻警察机构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和高速公路沿线地方政府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高速公路相关工作。 第五条取得高速公路收费权的经营企业以及利用贷款、集资建成高速公路经批准收取车辆通行费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依法从事高速公路投资建设

以及收费、养护、清障等活动,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机构、交通巡逻警察机构应当加强巡察,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除依法追缉、堵截逃犯和犯罪嫌疑人以及公安、交通部门依法处理必须及时制止的违法行为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高速公路上拦截车辆检查。 第二章建设与养护 第七条省交通部门应当根据本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需要,按照国家高速公路总体规划要求,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并商设区的市政府编制全省高速公路规划,依法报批后组织实施。 高速公路建设程序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江苏省公路条例》的规定执行,其建设标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等级要求。 第八条对高速公路建设使用土地,高速公路沿线设区的市、县(市)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可以统一征地和供地。 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安置费用支付标准和方式,由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法人按照法律、法规和政府的规定执行。应当支付的安置补偿费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挪用。 第九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应当按照规划、联网运行和管理的要求,组织建设高速公路通信、监控、收费系统,以及限载检测、交通量观测和管理等设施。

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美丽富饶的三秦大地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持续高速发展,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正在经历着深刻变化。为了使我们的家园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加宜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必须加快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科学高效利用国土空间。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发展格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西部强省目标的战略举措,有利于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有利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是国土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1]。各地各部门必须切实组织实施,加强监测评估,建立奖惩机制,严格贯彻执行。 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7〕72号)编制,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范围涵盖全省所有国土空间。本规划推进实现主体功能区主要目标的时间是2020年,规划任务是更长远的,实施中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并结合我省实际适时调整修订。 第一章规划背景 构建美好家园,实现科学有序开发,首先要认识我省现有国土空间的基本状况、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趋势。 第一节基本状况 ——区位。陕西地处我国内陆中心腹地,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进入大西北的门户,与晋、蒙、宁、甘、川、渝、鄂、豫等八个省(市、自治区)接壤(见附图1),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

南通市高速公路入口及连线两侧用地规划

南通市高速公路入口及连线两侧用地规划 设计及审批人员 院长何彬建筑师 副院长顾平高级规划师副总规划师邱阳民高级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邱阳民高级规划师设计人员邱阳民高级规划师 高飞规划师 龚宝生助理规划师目录 文本说明图则

南通市高速公路入口及连线两侧用地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出入口功能及景观定位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 第四章道路及水系规划 第五章生态环境建设 第六章近中期风貌建设 第七章出入口景观设计导则 第八章实施政策及措施 第九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合理规划城市出入口连线两侧的用地布局,形成整体和谐,各具特色的城市出入口景观,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依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制定本规划。 第2条规划范围 按照城市出入口控制半径500米,城市出入口连线结合不同道路及周边用地的具体情况分别控制进深100-500米,连接线交叉路口控制半径200米的标准确定规划范围。 ○1九圩港:规划范围九圩港大桥至高墩圩桥口段,总长约1.8公里,道路红线外两侧用地进深各约100米。 ○2陈桥:规划范围陈桥立交至站前横路段,总长约4.7公里,道路红线外两侧用地进深各约100米。 ○3横港:规划范围横港立交至外环北路段,总长约6公里,道路红线外两侧用地进深各约100米。 ○4兴仁:规划范围兴仁互通立交至外环东路段,总长约6.0公里,道路红线外两侧用地进深各约500米。 ○5小海:规划范围小海互通立交至通富路段,总长约7.9公里,道路红线外两侧用地进深各约500米。 ○6新336线:规划范围竹行互通立交至C大道段,总长约1.8公里,道路红线外两侧用地进深各约500米。 ○7张江:规划范围张江立交至C大道段,总长约4公里,道路红线外两侧用地进深各约500米。 第3条规划依据

江苏省高速公路指导意见

高性能沥青路面(道路石油沥青Superpave-25)下面层施工指导意见(修订版)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依据沥青混合料初始、设计和最大旋转压实次数时的密实度以及在设计压实次数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填隙率、填料与有效沥青之比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它在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时首先依据石料的性质进行级配组成设计,然后再进行油石比的选择。在吸收国外先进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省试验研究成果,制定了《高性能沥青路面(道路石油沥青Superpave25)下面层施工指导意见(修订版》,以指导我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面层施工。 沥青路面下面层采用Superpave25结构时其厚度不小于8cm。其沥青混合料级配应满足表一和表二,技术指标应满足表三和表四。 Superpave25设计集料级配限制区界限表一 筛孔尺寸(mm) 0.3 0.6 1.18 2.36 4.75 禁区范围(通过率%) 最小11.4 13.6 18.1 26.8 39.5 最大11.4 17.6 24.1 30.8 39.5 Superpave25设计集料级配控制点界限表二 筛孔尺寸(mm) 25 19 2.36 0.075 禁区范围(通过率%) 最小90 90 19 1

最大100 -- 45 7 Superpave25技术指标表表三 沥青混合料类型 压实度(%) VMA(%)VFA(%)F/A N初始N设计N最大 Sup25 ≤89 96 ≤98 ≥12 65~75 0.6~1.2* *注:当级配在禁区下方通过时,粉胶比可取值0.8~1.6。 Superpave25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表表四 沥青混合 料类型空隙率(%)稳定度(KN)流值(0.1mm)*VFA(%)VMA(%) 残留稳定 度(%) Sup25 4~6 8.0 20~40 60~70 ≥12 85 一、材料要求 1、沥青沥青面层采用优质道路石油沥青,标号70号,技术要求见表五。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省高指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市高指中心试验室按苏高技(2004)20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原材料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的通知》规定对到场沥青进行检测,并留样备检。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下面层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

《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陕西省主体功能区划 目录 序言 (5) 第一章规划背景 (3) 第一节基本状况 (3) 第二节综合评价 (5) 第三节面临趋势 (7) 第二章主体功能区划分 (9) 第一节划分类型 (9) 第二节重大关系 (11) 第三节划分结果 (13) 第三章总体要求和规划目标 (15) 第一节指导思想 (15) 第二节开发原则 (17) 第三节主要目标 (18) 第四节战略格局 (20) 第四章重点开发区域 (23) 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23) 第二节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 (24) I

第三节省级层面重点开发区域 (27) 第五章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 (32) 第一节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32) 第二节区域分布 (33) 第三节点状开发的城镇 (36) 第四节基本农田保护 (37) 第六章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 (38) 第一节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38) 第二节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 (40) 第三节省级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 (43) 第四节点状开发的城镇 (45) 第七章禁止开发区域 (46) 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区域分布 (46) 第二节管制原则 (47) 第三节近期任务 (53) 第八章能源与资源 (55) 第一节主要原则 (55) 第二节能源开发布局 (56) 第三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58) 第四节水资源开发利用 (58) 第九章区域政策 (60) 第一节财政政策 (60)

第二节投资政策 (60) 第三节产业政策 (61) 第四节土地政策 (62) 第五节农业政策 (62) 第六节人口政策 (63) 第七节环境政策 (64) 第八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65) 第九节绩效评价政策 (66) 第十章规划实施 (68) 第一节规划实施 (68) 第二节监测评估 (70) 附表1:重点开发区域名录 (72) 附表2: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名录 (73) 附表3: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 (74) 附表4:点状开发的城镇 (75) 附表5:全省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表 (76) 附表6:禁止开发区域名录 (77) 附图1:陕西省行政区划图 (109) 附图2:陕西省地形图 (110) 附图3: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 (111)

江苏省开发区条例

江苏省开发区条例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 第68号 《江苏省开发区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18年1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8年1月24日 江苏省开发区条例 (2018年1月24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整合优化 第四章管理体制 第五章服务保障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开发区建设,规范开发区管理和服务,提升开发区发展质量和水平,发挥开发区功能优势和开放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发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以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开发区,包括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第三条开发区应当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改革创新、规划引领、集聚集约、特色发展的原则,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和便利创业创新的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深化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开发区工作,将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开发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议事协调机制,解决开发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落实目标责任制和奖惩制度,推动开发区健康有序发展。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开发区主管部门负责开发区的指导、服务、协调和管理工作,推动落实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开发区的相关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