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认识问题,突出的是:( )

A.发展速度与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

B.依法治国与加强党的领导的问题

C.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D.姓“资”姓“社”问题

2.“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种不清醒的突出表现是:( )

A.不重视发展生产力

B.不重视改革开放

C.忽视了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忽视了中国的国情

3.新时期的解放思想,关键就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思想解放,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之所以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之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最根本的原因是:( )

A.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B.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C.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D.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5.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得出了一个科学结论,即:( )

A.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B.解放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D.在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6.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段话强调的是:( )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二、多项选择

1.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三大历史转变是:( )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从封闭半封闭转向对外开放

C.从“两个凡是”转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D.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

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 ( )

A.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

D.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

E.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3. 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 ( )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发达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E.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4.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系统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 )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的特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巩固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5.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邓小平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起点。在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的混乱和错误的观念主要有:( )

A.误把单纯的“精神崇高”理解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B.误把“一大二公”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误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D.误把“普遍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6.“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 )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 )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E.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8.实现共现富裕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E.社会主义本质内容

9.“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我们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因此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其性质一定是社会主义的,同时只有如此才能为社会主义所用。这个命题:( )

A.不准确,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不一定是社会主义的,但肯定是被社会主义需要和允许的

B.不准确,姓“资”的,但在一定条件下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也应当允许其适度发展

C.不准确,不能将那些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不存在姓资姓社问题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资”的东西而加以排斥

D.准确,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的,一定是姓“资”的,决不能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

10.邓小平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识和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下列选项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的本质包含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B.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

C.社会主义的本质比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更为深刻更为根本

D.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提出是以社会主义本质为基础的

11. 90年代以来,通过各方面的改革,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列;但同时,其中国企改革就使2600万职工下岗,党中央实行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了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这段资料表明:( )

A.解放、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

B.解放生产力只是社会形态变革的任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和要求

D.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出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

C.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D.突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3.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主要内容是 ( )

A.突出了生产力首要的基础地位,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

B.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前两句话讲生产力,后三句话讲生产关系

C.突出了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把人民的生活幸福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

D.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为我们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14.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重要意义是 ( )

A.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基本特征上升到体制高度,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B.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指南

D.是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集中体现,是20世纪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三、简答题

1.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角度,阐述我们党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 简述邓小平关于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思想的深刻内涵。

3.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4.简述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内涵

5. 简述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基本观点。

6.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科学命题?

四、分析题

1.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C

5.A

6.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BE

3.AB

4.ABCD

5.ABCD

6.BC

7.ABCDE

8.ABDE

9.ABC 10.ABC 11.ACD 12.ABC 13.ABCD 14.ABCD

三、简答题

1.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角度,阐述我们党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在中国,发展生产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手段,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3)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产生,历史使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目标。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奋斗目标、先锋队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 简述邓小平关于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思想的深刻内涵。

答:(1)要敢于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2)借鉴和吸收时态度要谨慎,注意研究,科学分析,正确认识。

(3)具体做法上,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不能全盘吸收借鉴,也不能全部否定。

3.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答:(1)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这两大目标是互为条件的。

(2)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条件的。如果经济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那么无论用什么办法进行分配,都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如果企图立即实现消灭剥削和同步富裕,搞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必然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经济发展受到挫折,带来共同贫穷。因此提高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物质基础。

(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级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4.简述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内涵

答:(1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变革作用

(2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作用。

(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5. 简述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基本观点。

答:(1 )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 得住。

(2 )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 我们的发展。

(3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 我们的发展。

(4 )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6.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科学命题?

答: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命题,这个命题贯穿在邓小平的全部理论之中。

(1)“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时代特征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在和平与发展问题上,邓小平认为和平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是实现和平的出路,“越发展和平的力量越大”,因此,发展问题是核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越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越大,对世界的和平和稳定的贡献就越大。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带时代性和国际性的命题。

(2)只有发展了,人们才能拥护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主义才会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人民才能从内心里拥护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

(3)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中国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对外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对内要尽快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实现国家统一。这些问题,都依赖于中国的发展。

(4)中国要善于把握时机,加快发展。中国过去丧失了发展的机会,一直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状态,现在要加快发展。邓小平曾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四、分析题

1.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

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

答:(1)对中国革命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是在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之后得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2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缺乏经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怕失败。

(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既取得了成绩,也遭遇了挫折与失败。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所取得的若干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探索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也为后人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做“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首先,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邓小平强调: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其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其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主要强调关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理解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其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是人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五章-任意角和弧度制》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人教版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五章 任意角和弧度制》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人教版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已知扇形的周长是12,面积是8,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可能是( ) A .1 B .4 C .2 D .3 二、单选题 2.终边与直线y x =重合的角可表示为( ) A .45180,k k Z ︒︒+⋅∈ B .45360,k k Z ︒︒+⋅∈ C .135180,k k Z ︒︒+⋅∈ D .225360,k k Z ︒︒+⋅∈ 3.下列角中与11 6 π-终边相同的角是( ) A .30-︒ B .40-︒ C .20︒ D .39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度等于半径的弦所对的圆心角为1弧度 B .若tan 0α≥,则()2 k k k Z π παπ≤≤ +∈ C .若角α的终边过点()()3,40P k k k ≠,则4sin 5 α D .当()224 k k k Z π παπ<< +∈时,则sin cos αα< 5.已知一个母线长为1的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等于240︒,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 ) A B .8 81π C D .23 π 6.《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具有表现力的瞬间(如图).现在把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近似看成一张拉满弦的“弓”,掷铁饼者的手臂长约为4 π m 肩宽约为 8π m ,“弓”所在圆的半径约为5m 4 1.414≈和 1.732) ( )

A .1.012m B .1.768m C .2.043m D .2.945m 三、填空题 7.6730'︒化为弧度,结果是______. 8.已知扇形的周长为20cm ,面积为92cm ,则扇形的半径为________. 9.折扇最早出现于公元五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代,《南齐书》上说:“褚渊以腰扇障日.”,据《通鉴注》上的解释,“腰扇”即折扇.一般情况下,折扇可以看作从一个圆面中剪下的扇形制作而成,设扇形的弧长为l ,扇形所在的圆的半径为r ,当l 与r 的比值约为2.4时,则折扇看上去的形状比较美观.若一把折扇所在扇形的半径为30cm ,在保证美观的前提下,此折扇所在扇形的面积是_______2cm . 10.设地球半径为R ,地球上北纬30°圈上有A ,B 两点,点A 在西经10°,点B 在东经110°,则点A 和B 两点东西方向的距离是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1.将下列各角化成360,,0360k k βαα=+⋅︒∈︒≤<︒Z 的形式,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1)1320︒;(2)315-︒;(3)1500︒;(4)1610-︒. 12.根据角度制和弧度制的转化,已知条件:1690α=︒ (1)把α表示成2k πβ+的形式[)()Z,02k βπ∈∈,;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沪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沪科版 (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是不同的 B.利用密度一定能鉴别出物质的种类 C.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D.给充气不足的篮球充气,球内气体的质量增加,密度变大 2.2022年5月10日,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快递”物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实现自主快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物资从地球“快递”到空间站后,物资的质量() A.变大B.变小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3.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4.质量约为2.5×106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A.一颗图钉B.一本物理书 C.一只鸡D.一头牛5.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瓶矿泉水喝掉一部分后密度减小 B.影视剧中的道具石头由泡沫材料做成,是利用了泡沫材料密度大的性质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应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制作彩色鸡尾酒时,利用了不同颜色的酒液具有不同的密度 6.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密度/ () A.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大 B.0.5m3铝的密度为1.35×103kg/m3 C.体积相等的水和冰,其质量之比为9∶10 D.质量相等的铝和冰,冰的体积是铝的3倍 7.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左移动游码 C.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8.若有一结满冰的水桶(冰面与桶口相平),当冰完全熔化,再倒入400g的水恰好桶满,假如用该桶装满酒精,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是(ρ酒精=0.8g/cm3,ρ冰=0.9g/cm3)

《中药药剂学》第五章浸提-分离与精制-浓缩与干燥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五章浸提-分离与精制-浓缩与干燥练习题及答案 一、A型题 1.药材浸提过程中渗透与扩散的推动力是 A.温度差 B.溶媒用量 C.浸提时间 D.浸提压力 E.浓度差 2.利用处于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的方法称为A.水蒸气蒸馏法 B.临界提取法 C.逆流萃取法 D.溶剂一非溶剂法 E.超临界提取法 3.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增加浸提浓度梯度 A.不断搅拌 B.更换新鲜溶剂 C.强制循环流动 D.渗漉 E.提高压力 4.浸提的基本原理是 A.溶剂浸润与渗透,成分溶解与浸出 B.溶剂的浸润,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溶质的扩散 C.溶剂的浸润与渗透,成分的解吸与溶解,溶质的扩散与置换 D.溶剂的浸润,成分的溶解与滤过,浓缩液扩散 E.溶剂的浸润,浸出成分的扩散与置换

5.浸提过程中加入酸、碱的作用是 A.增加浸润与渗透作用 B.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作用 C.降低表面张力 D.增加有效成分的扩散作用 E.防腐 6.浸提过程,溶剂通过下列哪一个途径进入药材组织中 A.细胞壁破裂 B.与蛋白质结合 C.与极性物质结合 D.药材表皮 E.毛细管作用 7.以下关于浸提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能提取罐可用于复方“双提法”操作 B.浸渍法效率低,但成品澄明度较好 C.渗漉法效率高,适于以水、不同浓度乙醇等为溶剂进行提取 D.回流法省时,成分提取率较高,但不适用于受热易破坏药材成分浸出E.水蒸气蒸馏法可在低于100℃条件下,蒸馏出沸点100℃以上的挥发油 8.有关影响浸提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材粉碎度越大越利于浸提 B.温度越高浸提效果越好 C.浓度梯度越大浸提效果越好 D.溶媒pH越高越利于浸提 E.时间越长浸提效果越好 9.与溶剂润湿药材表面无关的因素是 A.表面活性剂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直线2y x =与直线5y x =-+的交点为( ) A .()5,10 B .510,33⎛⎫ ⎪⎝⎭ C .()4,8 D .47,33⎛⎫ ⎪⎝⎭ 2.一次函数26y x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6 B .9 C .12 D .18 3.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2y x b y x =-+⎧⎨=-+⎩的解是1x y m =-⎧⎨=⎩,则直线y x b =-+与32y x =-+的交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ax b =+与()0y mx n a m =+<<的图象如图所示,小星根据图象得到如下结论: ①在一次函数y mx n =+的图象中,y 的值随着x 值的增大而增大; ②方程组y ax b y mx n -=⎧⎨-=⎩的解为32x y =-⎧⎨=⎩; ③方程0mx n +=的解为2x =; ④当0x =时,1ax b +=-.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5.若直线21y x =+与y x b =-+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b 的值可以是( )

A .2 B .1 C .0 D .1- 6.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两条直线分别是1y x =-+和25y x =-,那么方程组251y x y x =-⎧⎨=-+⎩ 的解是( ) A .21x y =⎧⎨=-⎩ B .12x y =-⎧⎨=⎩ C .01x y =⎧⎨=⎩ D .10x y =⎧⎨=⎩ 7.若直线1l 经过点()0,4,2l 经过点()3,2,且1l 与2l 关于x 轴对称,则1l 与2l 的交点坐标为( ) A .()2,0- B .()2,0 C .()6,0- D .()6,0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A a 是直线2y x =与直线y x b =+的交点,点B 是直线y x b =+与y 轴的交点,点P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 A ,PB ,则PA PB +的最小值是( ) A .6 B .35 C .9 D .310二、填空题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若直线y =x +3分别与x 轴,直线y =-2x 交于点A ,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五章 三角函数的概念》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人教版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五章 三角函数的概念》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人教版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点P 从(2,0)出发,逆时针方向旋转43 π 到达Q 点,则Q 点的坐标为( ) A .1,2⎛- ⎝⎭ B .(1)- C .(1,- D .21⎛⎫ ⎪ ⎪⎝⎭ 2.角α的终边过点()3,4P -,则sin 22πα⎛ ⎫+= ⎪⎝ ⎭( ) A .24 25 - B .725 - C . 725 D . 2425 3.已知函数1log a y x =和()22y k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 1 2 0y y ≥的解集是( ) A .(]1,2 B .[)1,2 C .()1,2 D .[]1,2 4.已知(0,2)απ∈,sin 0α<和cos 0α>,则角α的取值范围是( ) A .0,2π⎛⎫ ⎪⎝⎭ B .,2ππ⎛⎫ ⎪⎝⎭ C .3, 2ππ⎛⎫ ⎪⎝ ⎭ D .3,22ππ⎛⎫ ⎪⎝⎭ 5.已知α是第二象限角,则( ) A . 2 α 是第一象限角 B .sin 02 α > C .sin 20α< D .2α是第三或第四象限角 6.已知直线l 1的斜率为2,直线l 2经过点(1,2),(,6)A B x --,且l 1∥l 2,则19 log x =( ) A .3 B .1 2 C .2 D .12 - 7.已知()1cos 3αβ-=,3cos 4β=与0,2παβ⎛⎫ -∈ ⎪⎝⎭和0,2πβ⎛⎫∈ ⎪⎝⎭,则( ). A .0,2πα⎛⎫∈ ⎪⎝⎭ B .,2παπ⎛⎫∈ ⎪⎝⎭ C .()0,απ∈ D .0,2πα⎡⎫ ∈⎪⎢⎣⎭

导游业务第五章全程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全程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 1.【单选题】日程商定后,让()向全团正式宣布。 A.组团社 B.地陪 C.领队 D.游客 2.【单选题】没有相应的外语导游,()应主动承担起导游讲解和翻译工作。 A.全陪 B.地陪 C.领队 D.游客 3.【单选题】全陪应客观如实地将旅游团的有关情况转告()。 A.组团社 B.地陪 C.领队 D.游客 4.【单选题】迎接入境旅游团时,全陪应在接团前()天,与首站接待社联系,了解接待工作详细安排情况。 A.四 B.三 C.二 D.一 5.【单选题】如果旅游团乘坐飞机,()应协助旅游者办妥登机、安检和行李托运等相关手续,并适时引导旅游者及时到登机牌注明的登机口依次登机。 A.全陪 B.地陪 C.领队 D.游客 6.【单选题】若领队手中的日程与全陪的接待计划有出入,变动较大而又无法安排,应做详细解释;如果领队和旅游者坚持,又有特殊理由,全陪应及时请示(),再做决定。 A.组团社 B.地陪 C.领队 D.游客 7.【单选题】全程导游服务的任务是协调下列除了()以外的旅游接待人员之间的关系。A.领队 B.地陪 C.游客 D.司机 8.【单选题】“全陪日志”的内容不包括()。 A.旅游团的基本情况 B.旅游日程安排及旅程中的交通运输情况

C.发生的问题及事故的处理经过 D.领队的基本情况 9.【多选题】长途旅行中,全陪应()。 A.征求意见 B.了解旅游者 C.解答问题 D.表演目 E.组织活动 10.【多选题】入境介绍多在旅游车行驶途中进行,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A.入店安排 B.致欢迎辞 C.全程安排概述 D.分配住房 E.介绍旅途中的注意事项 11.【多选题】接待过程中的服务有()。 A.景区服务 B.首站接团服务 C.入住饭店服务 D.各站服务 E.途中服务 12.【多选题】抵站服务是指全陪带领旅游团从上一站抵达下一站时所提供的有关服务,主要内容有()。 A.做好与地陪的接头工作 B.通报旅游团情况 C.照顾旅游者住店期间的安全和生活 D.带领旅游团出站 E.转告旅游团情况 13.【多选题】全陪要掌握团内有身份或较有影响的成员、特殊旅游者如()的情况。 A.记者 B.官员 C.旅游商 D.残疾人 E.高龄老人 14.【多选题】以下全陪要做好的知识准备有()。 A.心理知识 B.对象国(地区)知识 C.旅游线路所经各地的历史、地理、经济 D.旅游线路所经各地的民族、风土人情 E.专题知识

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成本业务 【例题·分录题】20×9年11月,甲公司从仓库领用C材料和D材料,用以生产A、B产品和其他一般耗用。 会计部门根据转来的领料凭证汇总后,编制“材料耗用汇总表”。 借: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11 000 —B产品(直接材料)18 500 制造费用 1 600 管理费用 500 贷:原材料—C材料25 600 —D材料 6 000 (2)发生直接人工的账务处理 【例题·分录题】20×9年11月,甲公司根据考勤记录和有关资料计算分配职工工资,并编制“职工工资分 配汇总表”。 借: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30 500 —B产品(直接人工)12 600 制造费用 6 200 管理费用 15 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64 500 (3)发生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 【例题·分录题】20×9年11月,甲公司计提固定资产折旧3 500元,其中生产车间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2 500 元,厂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 000元。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借:制造费用 2 500 管理费用 1 000 贷:累计折旧 3 500

2.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账务处理 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中,企业应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选择分配方法,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各种产品 成本。 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等。 【例题·分录题】20×9年11月,甲公司会计部门根据本月有关资料登记“制造费用”账户。 A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1 500×5.15=7 725(元) B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5 00×5.15=2 575(元) 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正确答案』 借:生产成本—A产品7 725 —B产品 2 575 贷:制造费用10 300 【例题·多选题】下列费用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A.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非货性福利 B.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辅助材料 C.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正确答案』ABCD 【例题·单选题】计提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记入()的贷方。 A.应付职工薪酬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所发生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生产车间主任出差归来,报销会议费等差旅费1 560元,应借记()科目。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 D.制造费用

生理学 第五章呼吸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呼吸 一、镇空题 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①、②和③三个基本环节,其中外呼吸包括 ④和⑤;内呼吸包括⑥和⑦。 2.肺通气的原动力是①,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②。 3.胸和胸壁之间的胸膜腔一个含有①的潜在的②的腔隙,其中的压力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③大气压,故称为④。 4.肺通气的阻力有①和②两种。弹性阻力用③来度量,它与弹性阻力成④关系。 5.肺的弹性阻力来自①和②,其中尤以③为主。 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①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②,它以单分子层覆盖在③上,具有④作用。 7.肺的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①中,它受②、③和④的影响。 8.肺的有效通气量是① ,由于②的存在,浅而快的呼吸不利于③。 9.决定每分肺泡通气量的因素有①、②和③。如果每分肺通气量不变,呼吸频率愈快,肺泡通气量就会④。 10.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主要有①、②和③。 11.正常人的肺通气/血流比值为①。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增大,相当于 ② ;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减小,则相当于产生③_。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机体④ 12.0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有①和②两种,以③为主。02主要以④形式运输,CO2的化学结合形式主要是⑤和⑥。 13.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主要有①、②、③和④。 14.氧合血红蛋白呈①色,去氧血红蛋白呈②色。若毛细血管中去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③,黏膜、甲床或皮肤将呈紫色,称为④。 15.血红蛋白和CO结合的能力是02的①倍,因此空气中即使只有少量的CO也会造成②。 16.形成正常基本呼吸节律的中枢部位是①和② ,即③。目前流行的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认为:延髓的④兴奋,引发吸气动作,再通过⑤机制发生呼气。 17.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①和② ;可感受③和④ 浓度的变化。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⑤ ,可感受脑脊中⑥浓度的变化。 18.当动脉血中CO2浓度①,H+浓度②或02分压③时,均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19.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①的平滑肌中,该反射的传入神经是②。如果切断了该神经后,动物的呼吸会变得③。 二、选择题 [A型题] 1.平静呼吸时,肺内压在下列哪一个时相中低于大气压?() A.呼气初 B.呼气中 C.吸气中 D.呼气末 E.吸气末 2.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内压将() A.等于零

毛概5练习题库试题及答案

练习科目:毛概第五章 一、单选题(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1、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要( ) A、走出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 B、延续“第一次结合”的内容 C、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走出中国自己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道路 正确答案为:C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 A、前提条件 B、主要特征 C、经济实质 D、根本任务 正确答案为:D 3、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正确答案为:D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 B、生产工具 C、生产关系 D、先进思想 正确答案为:A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

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为:D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最终取决于( ) A、社会主义公有制程度的不断提高 B、按劳分配水平的不断提高 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正确答案为:D 7、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 ) A、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 D、实现按劳分配 正确答案为:A 8、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C、强大的人民军队 D、自己的发展 正确答案为:D 9、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思修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2.“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属于社会公德主要内容中的() A.爱护公物的要求 B.文明礼貌的要求 C.助人为乐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3.在公共场所,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火灾、溺水、急病等。这就需要人们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甚至不怕牺牲生命。这是社会生活中()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业道德的要求 C.家庭美德的要求 D.环境道德的要求 4.乘坐车船飞机的人应当做“文明乘客”,到影剧院看电影看演出的人应当做“文明观众”,在图书馆读书读报的人应当做“文明读者”。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 A.行政法规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社会公德 5.“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 A.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B.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D.共同合作的道德原则 6.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这是属于()。 A.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 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C. 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 D. 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7.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员,特别予以尊重、照顾、爱护和帮助;尊师敬贤,对待师长和贤者,示以尊重和钦佩亲敬。这是社会公德中()A. 遵纪守法的要求 B. 保护环境的要求 C. 诚实守信的要求 D. 文明礼貌的要求 8.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 ) A.办事公道的要求 B.爱国守法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要求 D.助人为乐的要求 9.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没有智力差别和家庭贫富贵贱之分;售货员公平地对待每位顾客,服务热情,不以貌取人,欺叟骗童。这是() 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 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 10.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这是职业道德中()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第5章习题及答案_客户关系管理

第五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宗旨就是 A 以客户为中心 B 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C 提高核心竞争力 D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2.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研究机构Gartner Group在20世纪最先提出的。 A 40年代 B 6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3.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 A 管理理念。 B 新型的商务模式。 C 管理软件和技术。 D 商业哲学或营销观念。 4.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 (CRM) 系统能 A 判断客户的价值; B 判断利润的来源; C 判断相关的客户业务流程; D 提高最有价值客户和潜在价值客户的满意程度。 5.如果企业面对的是少量客户,而且产品的边际利润很高时,那么它就应当采用“”的客户关系,支持客户的成功,同时获得丰厚的回报。 A 基本型 B 伙伴型 C 主动型 D 责任型 6.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之所以被现在意义的“客户关系管理”所代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缺乏的支撑? A 互联网 B 数据库 C 现在管理信息技术 D 现代管理理论 7.在先进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使客户关系管理实现称为可能,并进一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 A 利润 B 核心竞争力 C 市场占有率 D 客户满意度 8.近年来,的长足发展为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的普及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空间 A 信息技术 B 数据库技术 C 互联网 D 现代管理理论 9.以200以上,跨地区经营的企业为目标的CRM系统属于 A 高端CRM B 中段CRM C 企业级CRM D 中小企业级CRM 10.以店面交易为主的企业,其CRM应有的核心是 A 数据挖掘 B 客户关系管理 C 客户分析与数据库营销 D 销售力量自动化 11.CRM集成应用于程序较高的企业,对这类企业CRM与财务、ERP\ SCM,以及群件产品与ExchangeMSOutlook和LotusNotes等的集成应用是很重要的 A 个性化 B 信息化 C 流程化 D 电子商务化 12. 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出现,对于CRM具有重大影响 A 商业模式 B 互联网

经济法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普通合伙企业的出资,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合伙人可以分期缴付出资 B、合伙人首次缴付的出资不得低于认缴数额的20% C、合伙人以劳务出资的,其评估方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 D、合伙人可以用土地使用权出资 2、甲、乙、丙、丁共同投资设立合伙企业,约定利润分配比例为4:2:2:2.现甲、乙已退伙,丙、丁未就现有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约定新的比例,经过协商后也无法确定,亦无法确定二人的实缴出资比例。依照法律规定,现该合伙企业的利润在丙、丁之间如何分配〔〕。 A、全部利润还按2:2的比例分配,剩余的局部作为企业的基金 B、全部利润的40%按3:1的比例分配,其余局部平均分配 C、全部利润按二人的实际出资比例分配 D、全部利润平均分配 3、张三、李四和赵五同为甲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张三借王六钱款30万元,无力用个人财产清偿。王六在不满足于用张三从甲合伙企业分得的收益归还其债务的情况下,还可以〔〕。 A、代位行使张三在甲合伙企业的权利 B、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张三在甲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C、自行接管张三在甲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 D、直接变卖张三在甲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4、依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以下情形中,不属于普通合伙人被除名的情形是〔〕。 A、甲合伙人在执行合伙事务中有贪污合伙企业财产的行为 B、乙合伙人认缴的出资没有按约定缴付 C、因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 D、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5、注册会计师甲、乙、丙投资设立A会计师事务所,该会计师事务所的形式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后甲在对B上市公司的年度会计报告进行审计过程中,因接受B上市公司的贿赂出具了虚假的审计报告,经人民法院判决由A会计师事务所承当赔偿责任。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以下对该债务责任承当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甲承当无限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当责任 B、甲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当责任,其他合伙人承当无限连带责任 C、全体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当责任 D、全体合伙人承当无限连带责任 6、以下关于有限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因为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所以有限合伙人对外签订的合同无效 B、有限合伙人可以代表合伙企业 C、有限合伙人可以代替合伙企业对外签订合同 D、对于普通合伙人的入伙和退伙,有限合伙人有权参与决议 7、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应当按照以下顺序清偿〔〕。〔①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②所欠税款;③其他债务。〕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A 2、C 3、C、 4、B 5、C 6、C 7、A 8、D 9、A 10、B 11、D 12、A 13、A 14、C 15、B 16、D 17、B 18、C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本月增加-月末=1 000+20 000+4 000+2000+2 000-2 200,厂部报刊费不是生产成本是管理费用)19、B 20、与1同A 21、C 22、B 23、C 24、B 25、C 26、D 27、C 28、A 29、C 30、D (二)多项选择题1、ABDE 2、BDE 3、ABCD 4、AB 5、CD 6、BCE 7、AD 8、ABCE 9、BCD 10、ABC(D不是,因为材料采购账户贷方结转的是计划成本)11、ABD(采购人员的差旅费是管理费用)12、ACD 13、BC 14、ABCD 15、ACD 16、BCD 17、ABCD 18、ABCD 19、BD 20、ABC(D应计入制造费用) (三)判断题1、×(不直接冲减,计入“累计折旧”)2、×(制造费用不转入“本年利润”)3、×(增值税不是营业税金及附加)4、×(间接)5、×6、√7、×(纯收入与纯支出,不存在配比关系)8、√9、×(商品流通业才是这样,制造业要生产)10、(题号错误,没有这道题)11、×12、×13、√14、√16、√17、×18、√19、×20、× (四)业务题 习题一 收付实现制:收入=50 000+8 000+80 000=138 000(元) 费用=900+4 800+960=6 660(元) 利润=收入-费用=138 000-7 360=131 340(元) 权责发生制:收入=80 000+800+18 000=98 800(元) 费用=900+700=1 600(元) 利润=收入-费用=97 200(元) 习题二 1、借:其他应收款——小李 1 500 贷:库存现金 1 500 2、购入时借:在途物资——甲材料16 000 ——乙材料1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 760 贷:应付票据32 760 3、运输费及装卸搬运费分配率=(780+220)÷(1600+800)=0.42 甲材料应承担=0.42×1600=672(元) 乙材料应承担=0.42×800=336(元)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672 ——乙材料336 贷:银行存款 1 008 4、入库借:原材料——甲材料16 672 ——乙材料12 336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16 672 ——乙材料12 336 5、借:应付票据32 760 贷:银行存款32 760 6、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850 贷:银行存款 5 85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及括号中所注明的推理依据错误的是( ). A .∵13∠=∠,∴A 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AB CD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A D BC ∥,∴180BAD AB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 .∵DAM CBM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如图,已知AB ∥CD ,∠CEF=110°,则∠A 的度数为( ) A .90° B .80° C .70° D .60° 3.如图:若∠AOB 与∠BOC 是一对邻补角,OD 平分∠AOB ,OE 在∠BOC 内部,并且∠BOE =12 ∠COE ,∠DOE =72°.则∠COE 的度数是( ) A .36° B .72° C .44° D .56° 4.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B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 C .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若线段AB 与CD 没有交点,则AB ∥CD 5.如图,已知a b ∥,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 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

() A.45︒B.30C.50︒D.60︒ 6.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1=25°,则∠2的度数为() A.25°B.30°C.35°D.45° 7.“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的题设是() A.两条直线 B.相交 C.只有一个交点 D.两条直线相交 8.如图线段AB和CD表示两面镜子,且直线AB∥直线CD,光线EF经过镜子AB反射到镜子CD,最后反射到光线GH.光线反射时,∠1=∠2,∠3=∠4,下列结论:①直线EF平行于直线GH;②∠FGH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垂直于直线AB;③∠BFE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垂直于∠4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④当CD绕点G顺时针旋转90时,直线EF与直线GH不一定平行,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 9.如图,AB//CD,∠CDE=1400,则∠A的度数为 A.1400B.600C.500D.4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尖子生练习题2(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尖子生练习题2 1.已知直线BC∥ED. (1)如图1,若点A在直线DE上,且∠B=44°,∠EAC=57°,求∠BAC的度数; (2)如图2,若点A是直线DE的上方一点,点G在BC的延长线上,求证:∠ACG =∠BAC+∠ABC; (3)如图3,FH平分∠AFE,CH平分∠ACG,且∠FHC比∠A的2倍少60°,直接写出∠A的度数. 2.如图,已知AM∥BN,∠A=80°,点P是射线AM上一动点(与点A不重合),BC,BD分别平分∠ABP和∠PBN,分别交射线AM于点C,D. (1)∠ABN=;∠CBD=; (2)当点P运动到某处时,∠ACB=∠ABD,求此时∠ABC的度数. (3)当点P运动时,∠APB:∠ADB的比值是否随之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这个比值; 若变化,请找出变化规律. 3.如图,已知AB∥CD,现将一直角三角形PMN放入图中,其中∠P=90°,PM交AB

于点E,PN交CD于点F. (1)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①所示时,则∠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为.请说明理由. (2)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②所示时,∠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为.(3)在(2)的条件下,若MN与CD交于点O,且∠DON=30°,∠PEB=15°,求∠N的度数. 4.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F在∠AOD的内部. (1)如图①,当∠AOD=150°,∠EOF=30°时,求∠AOF与∠EOD的度数和; (2)在(1)的条件下,请直接写出图中与∠BOC互补的角; (3)如图②,若射线OM平分∠AOD(OM在∠EOD内部),且满足∠EOD=2∠FOM,请判断∠AOF与∠EO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5.如图1,在△ABC的AB边的异侧作△ABD,并使∠C=∠D,点E在射线CA上.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硫》练习题含答案

《硫》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单质硫是一种分子晶体,呈淡黄色 B. 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C. 单质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四氯化碳 D. 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2. 通常条件下,下列物质能用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 A. Al(OH)3 B. Fe(OH)3 C. H 2SiO 3 D. CuS 3. 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下列各种类比推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已知Fe 与CuSO 4溶液反应,推测Fe 与AgNO 3溶液也能反应 B. 已知CaCO 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 2,推测CaSO 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 2 C. 已知Na 与水反应生成NaOH ,推测Fe 与水蒸汽反应生成Fe(OH)3 D. 已知Fe 与S 能直接化合生成FeS ,推测Cu 与S 可直接化合生成CuS 4. 下列关于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 B. 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C. 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 硫在过量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5. 单质硫与NaOH 溶液能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有两种常见含硫元素的盐X 与Na 2SO 3,反应式可表示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 是无氧酸盐 B. X 是Na 2S C. X 、Na 2SO 3计量数之比为2:1 D. Y 可能是氢气 6.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B. Al →NaOH 溶液NaAlO 2→过量盐酸 Al(OH)3 C. Fe →盐酸FeCl 2→氯水FeCl 3 D.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可用CS 2溶解除去,也可用热的NaOH 溶液除去 B. 硫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 C. 汞蒸气有毒,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汞,可撒上硫粉进行处理 D. 单质硫或含硫物质燃烧时,氧气少量时生成SO 2,氧气足量时生成SO 3 8. 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可制得CuS B. 浓硫酸使胆矾变白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SO 2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先变红,再褪色 D. 久置酸雨酸性增强,原因是水的挥发 9. 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粘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单质,可用热的稀盐酸洗涤 B. SO 2和Cl 2都有漂白性,将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湿润的有色布条,漂白效果更好

第5章 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五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西文字符在计算机中通常采用ASCII码表示,每个字节存放1个字符。 2. GIF格式的图像是一种在因特网上大量使用的数字媒体,一幅真彩色图像可以转换成质量完全相同的 GIF格式的图象。 3. DVD与VCD相比其图像和声音的质量均有了较大提高,所采用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是MPEG-2。 4. MP3与MIDI均是常用的数字声音,用它们表示同一首钢琴乐曲时,前者的数据量比后者小得多。 5. 彩色电视信号传输时,是把RGB三基色转换为亮度和色度信号(如YUV)后再进行传输的。 6. GB2312国标字符集构成一个二维平面,它分为94行、94列,共有6700多个简体汉字。 7. GBK是我国继GB2312后发布的又一汉字编码标准,它不仅与GB2312标准保持兼容,而且还增加 了包括繁体字在内的许多汉字和符号。 8. 我国有些城市已开通了数字电视服务,但目前大多数新买的电视机还不能直接支持数字电视的接收 与播放。 9. 将音乐数字化时使用的取样频率通常比将语音数字化时使用的取样频率高。 10.虽然标准ASCII码是7位的编码,但由于字节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处理单位,故一般仍以一个字节来存放一个ASCII字符编码,每个字节中多余出来的一位(最高位)在计算机内部通常保持为0。 11.汉字的UCS/Unicode编码与GB2312-80、GBK标准以及GBl8030标准都兼容。 12. 声波经话筒转换后形成数字信号,再输出给声卡进行数据压缩。 13.我国内地发布使用的汉字编码有多种,无论选用哪一种标准,每个汉字均用2字节进行编码。 14. 声卡在完成数字声音的编码、解码及声音编辑中起着重要作用。 15.超文本中的超链可以指向文字,也可以指向图形、图像、声音或动画节点。 16.GB2312-80和GBK是两个不同的编码字符集,因此同一个汉字在GB2312-80中定义的内码与在GBK中定义的内码是不同的。 17.在ASCII编码字符集和GB2312编码字符集中都收录了全部英文字母,这些英文字母在两个编码字符集中的编码是完全一样的。 18.若通过因特网将数码照片从南京传到纽约,由于距离太远因此在显示照片时画面会有一些失真。19.压缩比可调的压缩算法一般是有损压缩。 20.MIDI音乐的数据量较大,在网上传输时通常需要做压缩编码。 21.在对PAL制式模拟彩色电视信号做数字化处理时,亮度信号Y的取样频率通常高于两个色度信号UV的取样频率。 参考答案:1~10:.YNYNYYYYYY 11~21:NNNNYNNNYNY 二、单选题 1. 某计算机系统中,西文使用标准ASCII码、汉字采用GB2312编码。设有一段纯文本,其机内码为CB F5 D0 B4 50 43 CA C7 D6 B8,则在这段文本中含有。 A.2个汉字和1个西文字符 B.4个汉字和2个西文字符 C.8个汉字和2个西文字符 D.4个汉字和1个西文字符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3)

一、选择题 1.一件羽绒服先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8折(标价的80%)出售,结果获利250元.若设 这件羽绒服的成本是x元,根据题意,可得到的方程是( ) A.x(1+50%)80%=x−250B.x(1+50%)80%=x+250 C.(1+50%x)80%=x−250D.(1+50%x)80%=250−x +3的解也为整数,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数2.已知a为整数,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2x+1=ax 3 a的和为( ) A.0B.24C.36D.48 3.某商品提价25%后.欲恢复原价,则应降低( ) A.40%B.25%C.20%D.15% 4.某种商品的标价为120元,若以九折降价出售,相对于进货价仍获利20%,该商品的进货价为 ( ) A.80元B.85元C.90元D.95元 5.妈妈将2万元为小明存了一个6年期的教育储蓄(免利息税),6年后,总共能得27056元, 则这种教育储蓄的年利率为( ) A.5.86%B.5.88%C.5.84%D.5.82% 6.用一根绳子环绕一棵大树,环绕大树3周绳子还多4米,环绕4周又少了3米,则环绕大树 一周需要的绳长为( ) A.5米B.6米C.7米D.8米 7.某种商品每件的标价是330元,按标价的八折销售时,仍可获利1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 为( ) A.240元B.250元C.280元D.300元 8.若关于x的方程(k−4)x=3有正整数解,则自然数k的值是( ) A.1或3B.5C.5或7D.3或7 9.如图,宽为50cm的长方形图案由10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其中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 )

A.400cm2B.500cm2C.600cm2D.300cm2 10.一台电视机成本价为a元,销售价比成本价增加了25%,因库存积压,所以就按销售价的70% 出售,那么每台实际售价为( ) A.(1+25%)(1+70%)a元B.70%(1+25%)a元 C.(1+25%)(1−70%)a元D.(1+25%+70%)a元 二、填空题 11.9月6日,重庆来福购物中心正式开业,购物中心里的美食店推出了A,B两种套餐和其他美 食,当天,A套餐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40%,B套餐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20%.国庆期间,重庆外来旅客增加,此店老板考虑外来游客的饮食口味推出了C套餐,在10月1日这一天,A,B套餐各自的销售额都比9月6日的销售额减少了15%,C套餐的销售额占10月1日当天总销售额的20%,其他美食的销售额不变,则10月1日的总销售额比9月6日的总销售额增加%. 12.《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阐述“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 今有人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 译文为:现有一些人共同买一个物品,每人出8元,还盈余3元;每人出7元,则还差4元,问共有人,这个物品的价格是元. 13.丰都县某中学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有一次财商训练活动中, 小明同学准备去集市批发两种商品用于活动中交易.预先了解到A,B两种商品的价格之和为27元,小明计划购买B商品的数量比A商品的数量多2件,但一共不超过25件,且每样不少于3件,但小明去购买时发现A商品正打九折销售,而B商品的价格提高了20%,小明决定将A,B 产品的购买数量对调,这样实际花费只比计划多8元,已知价格和购买数量均为整数,则小明购买两种商品实际花费为元. 14.如图,∠AOC是平角,∠AOB=60∘,在平面内,OA,OB绕点O顺时针转动,速度分别为每秒 40∘和每秒20∘.经过t秒后,首次出现射线OA,OB,OC中的一条是另外两条组成角的角平分线,则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