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习题及答案.doc

( )

A、Z=^^〜N(0, 1)

S/y/n

r 2 Oz-l)^22/ “

c、Z = ----- 2 --------- Z ("一1)

bo

5、假设检验中的P值的意义为

( A、拒绝原假设的最小显著性水平水平

C、接受原假设的最小显著性水平水平

B、Z = ^y^-~N(0, 1)

D、t = X~^ ~ t(n-l) S/\n

)

B、拒绝原假设的最大显著性D、接受原假设的最大显著性

一、单项选择题

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 )

A、带有概率性质的反证法

B、小概率事件的出现是合理

C、对总体均值的检验

D、对总体方斧的检验

2、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a的一般取值为( )

A、大于0.10

B、大于0.01

C、小于0.80

D、不超过0. 10

3、样本容量不变,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减小,则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变化不定

4、正态总体方斧未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检验总体均值的统计量应取

二、多项选择题

1、实际推断原理的要件是( )

A、实验的次数

B、实验的次数以一次为限

C、事件发生的概率

很小

D、事件不发生是主观的认定

E、事件不发生是客观事实

2、关于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a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假设必为真却被拒绝的概率

B、原假设必不真被拒绝的概

C、a改变检验的结论必随之改变

D、a减小,拒绝原假设的概率

减小

E、a减小,犯采伪的错误必随之增大

3、关于假设检验中第一、第二类错误的概率a,0,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时减小a,0的方法是增大样本容量

B、a + 0 = l

C、拒真的代价大,取较小的a而容忍较大的0

D、(1-0)成为检

验功效

E、采伪的代价大,取较大的a以求较小的0

第五章假设检验

4、以下属于参数假设的有()

A、Ho:“ = 100

B、Ho : X ~ N(10,25)

C、臥:< >1

D、总体X,卩有相同的分布

E、总体X,卩相互独

一、/[

5、对于假设Ho:〃 = 5, Ho ://>5的检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这是一个单侧检验

B、这是右侧检验

C、这是左侧检验

D、这是双侧检验

E、检验统计量的数值大于上侧位临界值时拒

绝原假设

6、关于假设检验中的P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P为拒绝原假设的最小显著性水平

B、接受原假设的最大显著性水平

C、如果a>P,在显著性水平a下拒绝原假设

D、P值越小拒绝原假设的理

由越充分

E、如果aWP ,则在显著性水平a下接收原假设三、填空题

1、某一假设检验为左侧检验,其原假设是H o:// = 1O,则备择假设为

2、原假设拒绝域和接受域的分界点坐标值,称为。

3、假设检验的四种情况是:、、

和。

4、双侧检验的拒绝域位于统计量分布曲线的,右侧检验的拒绝域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左侧检验的拒绝域位于统计量分布曲线的

5、“接受原假设”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我们希望提高“拒绝原设”的说服力,那么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数值。

7 、双侧检验的P

O

值等

8、如果改变显著性水平a,假设检验的结论,因此假设检验又称

为O

四、判断

1 、

假设检验一定有犯错误的风险。

( )

2 、假设检验1的结论具有100%

的准确率。

( )

3、显著性水平« =0. 10 ,表示拒绝原假设的概率为10%。 ( )

4、a减小0必然增大,故而假设检验中的犯第一、第二类错误互为逆事件。

( )

5、建立假设时遵行的原则是“不轻易拒绝原假设”。 ( )

6、改变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的结论有可能改变。

( )

7、在假设检验中,减小一类错误的概率势必以另一类错误的概率增加为代价,

除非扩大样本容量。( )

8、假设检验控制错误的方法是,先固定a,然后选择(1-0)最小的检验方法。

( )

9、要提高“拒绝原假设”的说服力,应增大显著性水平a的数值。

( )

10、“拒绝原假设”和“接受原假设”具有相同的可靠程度。

( )

11、在显著性水平«=0, 05之下,接受原假设等价于统计量的数值落入置信度为

0.95 的置信区间。( )

12、假设检验中的P值越大,拒绝原假设的理由越充分。

( )

五、简答题

1、假设检验的思想及步骤

2、假设检验中的错误

3、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4、假设检验的局限性

5、误用Z统计量检验替代T统计量的后果

六、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种零件的尺寸服从正态分布W3.O2,1.52),现从这一批零件中任抽七

件进行测量,测得尺寸数据(单位:mm)如下:

21.00 22.04 22.32 24.01 24.68 25.02 21.63

能否认为这批零件的平均尺寸仍为23. 02mm(a = 0.05)。

2、假设英语四级考试中学生成绩服从正态分布。现随机抽取25名学生的考试成绩,算得平均分为67分,标准斧为10分。在显著性水平a = 0.01下,可否认为全体学生的平均考试成绩为72分?

3、某市统计局调杳了30个集市上的鸡蛋价格,测得平均价格为6. 50元/千克,已知以往的鸡蛋价格一般为5. 80元/千克。假定该市的鸡蛋售价服从正态分布

N(〃,0.64),假定方斧不变,能否认为当前鸡蛋的平均价格高于以往?

(0L — 0.01) O

4、从一批保险丝种抽取8根,测得其熔化时间X(单位:毫秒),得如下数据:

50 48 50 53 51 55 52 51

设X服从正态分布,质量标准为<72 =35。问这批产品是否合格(a = 0.05)?

5、某市声称人口普查的差错率为0.52%。,为了检验该结果是否可靠,随机抽查T T 2000人,结果发现漏登2人,问可否认为原来的斧错率正确(« = 0.05) ?

第五章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A

2、D

3、A

4、 D

5、A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

3、ACDE

4、AC

5、ABE

6、

三、填空题

1、Hi : <10

2、临界值

3、H。真,被接受、H。不真,被接受、H。真,被拒绝、H。不真,被拒绝

4、左右两侧、右侧、左侧

5、“无法否定原假设”或“无法拒绝原假设”

6、减小

7、显著性水平的一半

8、可能改变、显著性检验

四、判断题

1、( V )

2、(X)

3、( V )

4、(X)

5、( V )

6、(V)

7、( V )8、( V )9、(X)10、(X)11、( V )1

2、(X)

五、简答(略)

六、计算题

1、H Q:J U= 23.02;£ “23.02

因为,|z| = |-o. 1058|=0. 1058〈厶』沪1. 96,所以,接受可以认为平均尺寸仍为23.

02 o 2、H o : // = 72;H[: // 工72 因为,11 = |-2. 5|=2. 50<2. 797=t0.005 (24),所以,接受H°,可以认为平均分是72分。

3、H o : jLi<5.& H[:/J.> 5.8

因为,t=4. 7912>2. 33=z0.01,所以,拒绝可以认为鸡蛋的平均价格高于以往。

4、H(): a2 > 35;H[: a2 < 35

因为,力$ =0.8999 <2.167,所以,拒绝可以认为产品质量合格。

5、H Q:P= 0.52%; H]: F 工0.52

因为,Z|=0.6792

护理学导论第五章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压力 2.压力源 3.压力反应 4.适应 5.一般适应综合征 6.心理防御机制 7.心理应对机制 8.工作压力 9.工作疲溃感 10.危机 二、填空题 1.任何机体内外的刺激,只要能引发干扰内稳态的就是压力源,根据其性质分为躯体性、心理性、、四类。 2.席尔认为,身体的压力反应按照一定的阶段性过程进行,分为警告期、、三期。 3.拉扎勒斯认为,当一个事件被评价为有压力时,可能有三种情况,包括伤害或损失性、 和。 4.个人的生活危机是由重大的生活变化或生活事件而引起的,按照危机的起源,可以将危机的原因分为和。 5.压力反应一般分为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两大类,其中心理反应包括认知反应、和 。 6.适应是机体维持内稳态、保证自己能应对压力源以及健康生存的基础,包含生理、心理、 和四个层面的适应。 7.压力既可以有损健康,又可以有利健康,其关键在于压力源的种类、性质、强度、 、个体的先天素质、经历、知识、能力及社会环境。 8.高强度的压力是疾病的诱因或原因之一。如果适应不成功,则会产生各种身心反应,甚至疾病,包括、心理障碍及。 9.护士工作的压力源是由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决定的。主要包含不良的工作环境、紧急的工作性质、沉重的工作负荷、及。

10.埃德威克与布罗斯基将人们发生疲贵的过程分为热忱期、停滞期、、四期。 三、判断题 1.压力源从本质上讲,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压力越小对人的健康越有利。 2.适当的压力可以促使人们随时应对环境的挑战,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3.从人类文明开始,人们就对压力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开始了有关压力的生理及社会心理学研究。 4.不同的生活事件对人影响的严重程度不一样,但相同生活事件对不同人影响的严重程度是一样的。 5.危机不同于压力,它是一个人重要的生活目标遇到障碍,利用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无法解决问题时,引起的日常生活的混乱及瓦解。 6.保持与社会环境的接触及对社会环境的兴趣并适当地改变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以适应社会是积极的社会文化适应的表现。 7.脱离与社会的接触,丧失对人或事物的兴趣,不能随环境的改变而适当地改变自己,是消极的社会文化适应的表现。 8.适应是一种被动的反应过程,被动地服从或接受压力源。 9.压力源的作用会使人改变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因此,人的适应是无限度的。 10.每个人由于遗传、性格及个人经历等因素的不同,对压力的适应程度及方式不同。 四、选择题 【A型题】 1.“压力理论之父”是指() A.伯纳德 B.席尔 C.拉扎勒斯 D.霍姆斯 E.拉赫 2.“一般适应综合征”首先由以下学说提出() A.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 B.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学说 C.霍姆斯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

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1.设置一个位置从0B000H开始,名为DATA的数据段,段中定义一个具有100字节 的数组,其类型属性既是字又是字节。 参考答案: DATA SEGMENT AT 0B00H A_WORD LABEL WORD A_BYTE DB 100 DUP(?) DATA ENDS 2.下述指令序列执行后,AX、BX、CX寄存器的内容分别是多少? ORG 20H VAR1 DB 20H DUP(0) VAR2 DW 30H DUP(0) VAR3 DW 12H DUP (4 DUP (2), 30H ) …… MOV AL, LENGTH VAR1 MOV AH, SIZE VAR1 MOV BL, LENGTH VAR2 MOV BH, SIZE VAR2 MOV CL, LENGTH VAR3 MOV CH, SIZE VAR3 参考答案: (AX)=2020H(BX)=6030H(CX)=2412H 3. 根据下面的程序回答问题。 DATA SEGMENT ORG 12H DB1 DB 10H, 23H ORG $+30H

VAR1 DB $+8 DATA ENDS 上述语句中变量DB1和VAR1的偏移量是多少?汇编后,变量VAR1字节单元中的内容是多少? 参考答案: DB1的偏移量是:12H VAR1的偏移量是:44H VAR1字节单元内容是:4CH 4.下述语句汇编后,两处$值各为多少?为使DA2存储单元中数据为60H,空格处 应为何值? ORG 30H NUM= DA1 DW 10H, $+20H, 20H, $+30H DA2 DW DA1+NUM+10H 参考答案: 第一处$ = 32H,第二处$ = 36H NUM = 20H 5. 有如下程序序列: XOR AX, AX MOV BX, 4H MOV CX, 3H LOP: ADD AX, BX ADD BX, 2H LOOP LOP …… 该程序序列执行后,(AX)= 12H ,(BX)= 0AH . 6. ORG 100H DA1 DW 1234H, 5678H, 0ABABH, 0EFEFH ……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组合逻辑电路 1.写出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信号逻辑表达式,并说明其功能。 (a)(b) 解:(a)Y1ABC(判奇功能: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 Y2AB(AB)CABACBC(多数通过功能:输出与输入多数一致)(b)Y1(AB)A(AB)BABAB(同或功能:相同为1,否则为0)2.分析如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a)(b)(c) 解:(a)Y 1ABAB(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 0011 (b)Y2(((AA)A)A)(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 0123 YAM 00 (c)Y 1 A M 1 (M=0时,源码输出;M=1时,反码输出) YAM 23 3.用与非门设计实现下列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1)实现4变量一致电路。 (2)四变量的多数表决电路 解:(1) 1)定变量列真值表:

ABCDYABCDY 0000110000 0001010010 0010010100 0011010110 010******* 010******* 0110011100 0111011111 2)列函数表达式:YABCDABC D ABCDABCD 3)用与非门组电路 (2)输入变量A、B、C、D,有3个或3个以上为1时输出为1,输人为其他状态时输出为0。 1)列真值表2)些表达式 3)用与非门组电路 4.有一水箱由大、小两台水泵ML和Ms供水,如图所示。水箱中设置了3个水位检测元

件A、B、C,如图(a)所示。水面低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高电平;水面高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低电平。现要求当水位超过C点时水泵停止工作;水位低于C点而高于B点时Ms单独工作;水位低于B点而高于A点时ML单独工作;水位低于A点时 ML和Ms同时工作。试用门电路设计一个控制两台水泵的逻辑电路,要求电路尽量简单。 解:(1)根据要求列真值表(b) (b)(a) (2)真值表中×对应的输入项为约束项,利用卡诺图化简(c)(d) (c)(d) (e) 得:MABC s MB L (ML、M S的1状态表示工作,0状态表示停止) (3)画逻辑图(e)

第5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MCS-51有5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优先级由软件填写特殊功能寄存器 IP 加以选择。 2、外中断请求标志位是 IE0 和 IE1 。 3、 RETI 指令以及任何访问 IE 和 IP 寄存器的指令执行过后,CPU不能马上响应中断。 4、8051单片机响应中断后,产生长调用指令LCALL,执行该指令的过程包括:首先把 PC 的内容压入堆栈,以进行断点保护,然后把长调用指令的16位地址送 PC ,使程序执 行转向程序存储器中的中断地址区。 二、选择题: 1、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至少应有一条( D )。 A、传送指令 B、转移指令 C、加法指令 D、中断返回指令 2、要使MCS-51能够响应定时器T1中断,串行接口中断,它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内容应是( A )。 A、 98H B、 84H C、 42H D、 22H 3、MCS-51响应中断时,下列哪种操作不会发生( A ) A、保护现场 B、保护PC C、找到中断入口 D、保护PC转入中断入口 4、MCS-51中断源有( A ) A、 5个 B、 2个 C、 3个 D、 6个 5、计算机在使用中断方式与外界交换信息时,保护现场的工作应该是( C ) A、由CPU自动完成 B、在中断响应中完成 C、应由中断服务程序完成 D、在主程序中完成 6、MCS-51的中断允许触发器内容为83H,CPU将响应的中断请求是( D )。 A、 INT0,INT1 B、 T0,T1 C、 T1,串行接口 D、 INT0,T0 7、若MCS-51中断源都编程为同级,当它们同时申请中断时,CPU首先响应( B )。 A、 INT1 B、 INT0 C、 T1 D、 T0 8、当CPU响应串行接口中断时,程序应转到( C )。 A、 0003H B、 0013H C、 0023H D、 0033H 9、执行MOV IE,#03H后,MCS-51将响应的中断是( D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0个 10、外部中断1固定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C )。 A、 0003H B、 000BH C、 0013H D、 001BH 11、MCS-51单片机可分为两个中断优先级别,各中断源的优先级别设定是利用寄存器( B )。 A、 IE B、 IP C、 TCON D、 SCON 12、( C )非单片机系统响应中断的必要条件。 A、 TCON或SCON寄存器内的有关中断标志位为1 B、 IE中断允许寄存器内的有关中断允许位置1 C、 IP中断优先级寄存器内的有关位置1 D、当前一条指令执行完 13、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都会标记在MCS-51系统中的( B )。 A、 TMOD B、 TCON/SCON C、 IE D、 IP 14、执行返回指令时,返回的断点是( C ) A、调用指令的首地址 B、调用指令的末地址 C、调用指令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返回指令的末地址 15、中断查询确认后,在下列各种8051单片机运行情况中,能立即进行响应的是:( D ) A、当前正在执行高优先级中断处理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配位化合物习题解答 1.指出下列配合物的中心体、配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并写出它们的名称:(1)[Cu(NH3)4](OH)2 (2)[Pt(NH3)4(OH)Cl]2+ (3)H2[PtCl6] (4)[Cr(H2O)4Br2]Br (5)Na2[SiF6] (6)[Co(en)3]Cl3 解: (1)中心体:Cu2+;配位体:NH3;配位原子:N;配位数:4;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2)中心体:Pt4+;配位体:OH-、Cl-、NH3;配位原子:O、N、Cl-;配位数:6;一氯一氢氧四氨合铂(Ⅳ) (3)中心体:Pt4+;配位体:Cl-;配位原子:Cl-;配位数:6;六氨合铂(Ⅳ)酸 (4)中心体:Cr3+;配位体:Br-、H2O;配位原子:O、Br-;配位数:6;溴化一溴四水合铬(Ⅲ) (5)中心体:Si4+;配位体:F-;配位原子:F-;配位数:6;六氟合硅(Ⅳ)酸钠 (6)中心体:Co3+;配位体:en;配位原子:N;配位数:6;氯化三乙二氨合钴(Ⅲ) 2.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 (1)六氰合铁(Ⅲ)酸钾(2)硫酸一氯一硝基二乙二胺合铂(Ⅳ)(3)二氯四硫氰合铬(Ⅱ)酸铵(4)五羰基合铁 解: (1)K3[Fe(CN)6] (2)[Pt(en)2NO2Cl]SO4 (3)(NH4)4[Cr(SCN)4Cl2] (4)[Fe(CO)5] 3.指出下列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及配离子的电荷,并指出它们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1)[Cu(NH3)4]Cl2 (2)K2[PtCl6] (3)[Ag(NH3)2]NO3 (4)K3[Fe(CN)6] 解: (1)中心离子的化合价:+2;配离子的电荷:+2。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Cu(NH3)4]2+、Cl-; (2)中心离子的化合价:+4;配离子的电荷:-2。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K+、[PtCl6]2- (3)中心离子的化合价:+1;配离子的电荷:+1。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Ag(NH3)2]+、NO3-; (4)中心离子的化合价:+3;配离子的电荷:-3。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第五章 习题答案

第五章 习 题 答 案 5-10 某二组元液体混合物在恒定T 及p 下的焓可用下式表示: )(2121211025450300x x x x x x H +++= 式中H 单位为1mol J -?。试确定在该温度、压力状态下 (1)用1x 表示的1H 和2H ; (2)纯组分焓1H 和2H 的数值; (3)无限稀释下液体的偏摩尔焓∞1H 和∞ 2H 的数值。 解:(1)已知 )1025(450300212121x x x x x x H +++= (A ) 由于 211x x -= 故 )1025(450300212121x x x x x x H +++= )]1(1025)[1()1(450300111111x x x x x x -+-+-+= 31 211155140450x x x -+-= (B ) 根据 P T x H x H H ???-+=))( 1(1 1 P T x H x H H ???-=)( 1 12 其中 211.1 4510140)( x x x H P T -+-=?? 则:)4510140)(1(1551404502 1113 12 111x x x x x x H -+--+-+-= 3 1211305010310x x x +-+= (C ) )4510140(1551404502 111312112x x x x x x H -+---+-= 3 121305450x x +-= (D) (2) 将11=x 及01=x 分别代入式(B ),得纯组元的焓1H 和2H 11m ol J 300-?=H 12m ol J 450-?=H (3)∞1H 和∞2H 是指在01=x 及11=x 时的1H 和2H 的极限值。

数据结构第五章习题答案

1.二维数组A行下标i的范围从1到12,列下标j的范围从3到10,采用行序为主序存储,每个数据存储元素占用4个存储单元,该数组的首地址(既A[1][3]的地址)为1200,则A[6][5]的地址为(D) A.1400 B.1404 C.1372 D.1368 2.有一个M*N的矩阵A,若采用行序为主序进行顺序存储,每个元素占用8个字节,则A ij (1≤i≤M,1≤i≤N)元素的相对字节地址(相对首元素地址而言)为(B) A.((i-1)*N+j)*8 B.((i-1)*N+j-1)*8 C.(i*N+j-1)*8 D.((i-1)*N+j+1)*8 3.稀疏矩阵一般的压缩存储方法有两种,即(D) A.二维数组和三维数组 B.三元组和散列 C.散列和十字链表 D.三元组和十字链表 4.若采用三元组压缩技术存储稀疏矩阵,只要把每个元素的行下标和列下标互换,就完成了对该矩阵的转置运算,这种观点(B) A.正确 B.错误 5.广义表((a,b),c,d)的表头是(C),表尾是(D)。 A.a B.b C.(a,b) D.(c,d) 6.一个广义表的表头总是广义表,这个断言是(B) A.正确 B.错误 7.二维数组A[10][20]采用列序为主方式存储,每个元素占一个存储单元,并且A[0][0]的存储地址是200,则A[6][12]的地址是(326) 8.有一个10阶对称矩阵A,采用压缩存储方式(以行序为主存储,且A[0][0]=1),则A[4][3]的地址是(14) 9.一个广义表为(a,(a,b),d,e,((i,j),k)),则该广义表的长度为(5),深度为(3) 10.广义表((a),((b),c),(((d))))的表头是((a)),表尾是((((b),c),(((d))))) 11.已知广义表A=((a,b,c),(d,e,f)),则广义表运算head(tail(tail(A)))=(e) 12.已知广义表GL=(a,(b,c,d),e),运用head和tail函数取出GL中的原子b的运算是(head(head(tail(GL)))) 13.特殊矩阵和压缩矩阵哪一种压缩存储后会失去随机存取的功能?为什么? 答:稀疏矩阵在进行压缩存储后会失去随机存取的功能,因为非零元素的位置没有办法确定。 14.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存储结构中,记录的域rows,cols,nums和data分别存放什么内容? 答:矩阵的行数,列数,非零元素个数及飞灵元三元组表。 15.简述广义表和线性表的区别和联系。 答:广义表中存储的是数据元素,该数据元素可能是单个元素,也可能是广义表;而线性表中只能包含数据元素。 16.广义表GL=((),()),求head(GL),tail(GL),GL的长度和深度。 答:head(GL)=(()) tail(GL)=(()) 长度:2 深度:2

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5.10 假设对指令Cache 的访问占全部访问的75%;而对数据Cache 的访问占全部访问的 25%。Cache 的命中时间为1个时钟周期,失效开销为50 个时钟周期,在混合Cache 中一 次load 或store 操作访问Cache 的命中时间都要增加一个时钟周期,32KB 的指令Cache 的 失效率为0.39%,32KB 的数据Cache 的失效率为4.82%,64KB 的混合Cache 的失效率为 1.35%。又假设采用写直达策略,且有一个写缓冲器,并且忽略写缓冲器引起的等待。试问 指令Cache 和数据Cache 容量均为32KB 的分离Cache 和容量为64KB 的混合Cache 相比, 哪种Cache 的失效率更低?两种情况下平均访存时间各是多少? 解:(1)根据题意,约75%的访存为取指令。 因此,分离Cache 的总体失效率为:(75%×0.15%)+(25%×3.77%)=1.055%; 容量为128KB 的混合Cache 的失效率略低一些,只有0.95%。 (2)平均访存时间公式可以分为指令访问和数据访问两部分: 平均访存时间=指令所占的百分比×(读命中时间+读失效率×失效开销)+ 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数据命中时间+数据失效率×失效开销) 所以,两种结构的平均访存时间分别为: 分离Cache 的平均访存时间=75%×(1+0.15%×50)+25%×(1+3.77%×50) =(75%×1.075)+(25%×2.885)=1.5275 混合Cache 的平均访存时间=75%×(1+0.95%×50)+25%×(1+1+0.95%×50) =(75%×1.475)+(25%×2.475)=1.725 因此,尽管分离Cache 的实际失效率比混合Cache 的高,但其平均访存时间反而较低。 分离Cache 提供了两个端口,消除了结构相关。 5.11 给定以下的假设,试计算直接映象Cache 和两路组相联Cache 的平均访问时间以 及CPU 的性能。由计算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1) 理想Cache 情况下的CPI 为2.0,时钟周期为2ns ,平均每条指令访存1.2次; (2) 两者Cache 容量均为64KB ,块大小都是32字节; (3) 组相联Cache 中的多路选择器使CPU 的时钟周期增加了10%; (4) 这两种Cache 的失效开销都是80ns ; (5) 命中时间为1个时钟周期; (6) 64KB 直接映象Cache 的失效率为1.4%,64KB 两路组相联Cache 的失效率为 1.0%。 解: 平均访问时间=命中时间+失效率×失效开销 平均访问时间1-路=2.0+1.4% *80=3.12ns 平均访问时间2-路=2.0*(1+10%)+1.0% *80=3.0ns 两路组相联的平均访问时间比较低 CPU time =(CPU 执行+存储等待周期)*时钟周期 CPU time =IC (CPI 执行+总失效次数/指令总数*失效开销) *时钟周期 =IC ((CPI 执行*时钟周期)+(每条指令的访存次数*失效率*失效开销*时钟周期)) CPU time 1-way =IC(2.0*2+1.2*0.014*80)=5.344IC CPU time 2-way =IC(2.2*2+1.2*0.01*80)=5.36IC 相对性能比:=--1way time 2way time CPU CPU 5.36/5.344=1.003 直接映象cache 的访问速度比两路组相联cache 要快1.04倍,而两路组相联Cache 的平 均性能比直接映象cache 要高1.003倍。因此这里选择两路组相联。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五章 习题及答案(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

《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机床和刀具达到热平衡前的热变形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 a、常值系统误差 b、形位误差 c、随机误差 d、变值系统误差 2. 某工序的加工尺寸为正态分布,但分布中心与公差中点不重合,则可以认为:() a、无随机误差 b、无常值系统误差 c、变值系统误差很大 d、同时存在常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3. 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误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 a、常值系统误差 b、变值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形位误差 4. 一次性调整误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 a、随机误差 b、常值系统误差 c、变值系统误差 d、形位误差 5. 误差复映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 a、变值系统误差 b、常值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形位误差 6. 刀具磨损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 a、常值系统误差 b、变值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形位误差 7. 内应力引起的变形误差属于:() a、常值系统误差 b、形位误差 c、变值系统误差 d、随机误差 8. 定位误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 a、常值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变值系统误差 d、形位误差 9. 对滚动轴承进行适当的预紧,是提高主轴系统()的重要措施。() a、精度 b、强度 c、刚度 d、柔度 10.通常用()系数表示某种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胜任零件所要求加工精度的程度() a、工艺能力 b、误差复映 c、误差传递 d、误差敏感 11.原理误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 a、常值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形位误差 d、变值系统误差 12.误差的敏感方向指产生加工误差的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处于加工表面的:() a、切线方向 b、轴线方向 c、法线方向 d、倾斜方向 13. 受迫振动系统在共振区消振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大系统刚度 b、增大系统阻尼 c、增大系统质量 14. 在车床上进行削扁镗杆自激振动的切削实验时,若切削条件相同 , 试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切削最稳定的场合() a、弱刚度主轴与加工表面法向的夹角450 b、弱刚度主轴与加工表面法向的夹角1350 c、采用直径相同的圆镗杆 d、增大阻尼

结构化学 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习 题 1. 用VSEPR 理论简要说明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价电子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分子和离子的几何构型。 (1) AsH 3; (2)ClF 3; (3) SO 3; (4) SO 32-; (5) CH 3+; (6) CH 3- 2. 用VSEPR 理论推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形状。 (1) AlF 63-; (2) TaI 4-; (3) CaBr 4; (4) NO 3-; (5) NCO -; (6) ClNO 3. 指出下列每种分子的中心原子价轨道的杂化类型和分子构型。 (1) CS 2; (2) NO 2+; (3) SO 3; (4) BF 3; (5) CBr 4; (6) SiH 4; (7) MnO 4-; (8) SeF 6; (9) AlF 63-; (10) PF 4+; (11) IF 6+; (12) (CH 3)2SnF 2 4. 根据图示的各轨道的位向关系,遵循杂化原则求出dsp 2 等性杂化轨道的表达式。 5. 写出下列分子的休克尔行列式: CH CH 2 12 3 4 56781 2 34 6. 某富烯的久期行列式如下,试画出分子骨架,并给碳原子编号。 0100001100101100001100 001101001 x x x x x x 7. 用HMO 法计算烯丙基自由基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的π能级和π分子轨道,讨论它们的稳定性,并与烯丙基自由基相比较。 8. 用HMO 法讨论环丙烯基自由基C 3H 3·的离域π分子轨道并画出图形,观察轨道节面数目

和分布特点;计算各碳原子的π电荷密度,键级和自由价,画出分子图。 9. 判断下列分子中的离域π键类型: (1) CO2 (2) BF3(3)C6H6(4) CH2=CH-CH=O (5)NO3-(6)C6H5COO-(7) O3(8) C6H5NO2 (9)CH2=CH-O-CH=CH2(10) CH2=C=CH2 10. 比较CO2,CO和丙酮中C—O键的相对长度,并说明理由。 11. 试分析下列分子中的成键情况,比较氯的活泼性并说明理由: CH3CH2Cl, CH2=CHCl, CH2=CH-CH2Cl, C6H5Cl, C6H5CH2Cl, (C6H5)2CHCl, (C6H5)3CCl 12. 苯胺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苯差别很大,但其盐酸盐的光谱却和苯很接近,试解释此现象。 13. 试分析下列分子中的成键情况,比较其碱性的强弱,说明理由。 NH3,N(CH3)2,C6H5NH2,CH3CONH2 14.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乙烯环加成变为环丁烷的反应条件及轨道叠加情况。 15. 分别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讨论己三烯衍生物的电环化反应 在加热或者光照的条件下的环合方式,以及产物的立体构型。 参考文献: 1. 周公度,段连运. 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季爽,申成. 基础结构化学(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李炳瑞.结构化学(多媒体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林梦海,林银中. 结构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邓存,刘怡春. 结构化学基础(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6.王荣顺. 结构化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夏少武. 简明结构化学教程(第二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8. 麦松威,周公度,李伟基.高等无机结构化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 潘道皑. 物质结构(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0. 谢有畅,邵美成. 结构化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11. 周公度,段连运.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解析(第三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 倪行,高剑南. 物质结构学习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3. 夏树伟,夏少武. 简明结构化学学习指导.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4. 徐光宪,王祥云.物质结构(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5. 周公度.结构和物性:化学原理的应用(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6. 曹阳.结构与材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7. 江元生.结构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8. 马树人.结构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9. 孙墨珑.结构化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 本章编写:曾艳丽

第五章 习题及答案.doc

( ) A、Z=^^〜N(0, 1) S/y/n r 2 Oz-l)^22/ “ c、Z = ----- 2 --------- Z ("一1) bo 5、假设检验中的P值的意义为 ( A、拒绝原假设的最小显著性水平水平 C、接受原假设的最小显著性水平水平 B、Z = ^y^-~N(0, 1) D、t = X~^ ~ t(n-l) S/\n ) B、拒绝原假设的最大显著性D、接受原假设的最大显著性 一、单项选择题 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 ) A、带有概率性质的反证法 B、小概率事件的出现是合理 的 C、对总体均值的检验 D、对总体方斧的检验 2、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a的一般取值为( ) A、大于0.10 B、大于0.01 C、小于0.80 D、不超过0. 10 3、样本容量不变,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减小,则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变化不定 4、正态总体方斧未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检验总体均值的统计量应取 二、多项选择题 1、实际推断原理的要件是( ) A、实验的次数 B、实验的次数以一次为限 C、事件发生的概率 很小 D、事件不发生是主观的认定 E、事件不发生是客观事实 2、关于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a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假设必为真却被拒绝的概率 B、原假设必不真被拒绝的概 率 C、a改变检验的结论必随之改变 D、a减小,拒绝原假设的概率 减小 E、a减小,犯采伪的错误必随之增大 3、关于假设检验中第一、第二类错误的概率a,0,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时减小a,0的方法是增大样本容量 B、a + 0 = l C、拒真的代价大,取较小的a而容忍较大的0 D、(1-0)成为检 验功效 E、采伪的代价大,取较大的a以求较小的0 第五章假设检验

光的偏振习题及答案.doc

光的偏振习题及答案.doc 第五章光的偏振 1. 试确定下面两列光波 E 1=A 0[e x cos ( wt-kz ) +e y cos ( wt-kz- π /2)] E 2=A 0[e x sin ( wt-kz ) +e y sin ( wt-kz- π /2) ] 的偏振态。解: E 1 =A 0[e x cos(wt-kz)+e y cos(wt-kz- π /2)] =A 0[e x cos(wt-kz)+e y sin(wt-kz)] 为左旋圆偏振光 E 2 =A 0[e x sin(wt-kz)+e y sin(wt-kz- π /2)] =A 0[e x sin(wt-kz)+e y cos(wt-kz)] 为右旋圆偏振光 2 . 为了比较两个被自然光照射的表面的亮度,对其中一个表面直接进行观察,另一个表面 通过两块偏振片来观察。两偏振片透振方向的夹角为60 ° 。若观察到两表面的亮度相同,则 两表面的亮度比是多少?已知光通过每一块偏振片后损失入射光能量的 10%。 解∶∵亮度比 = 光强比设直接观察的光的光强为 I 0, 入射到偏振片上的光强为 I ,则通过偏振片系统的光强为 I' : I'=(1/2)I (1-10%)cos 2 60 ?(1-10%) 因此: ∴ I 0/ I = 0.5 (1×-10%)cos 2600 (1-10%) = 10.125%. 3. 两个尼科耳 N 1 和 N 2 的夹角为° N 3,让平行的自然光通 60 ,在他们之间放置另一个尼科耳过这个系统。假设各尼科耳对

非常光均无吸收,试问 N 3 和 N 1 的偏振方向的夹角为何值时, 通过系统的光强最大?设入射光强为 I 0,求此时所能通过的最大光强。 1 I 0 解:设: P 与 P 夹角为α,P 与 P 的夹角为2 2 α = 2 2 α θ = 60 I 1 = I 0 I 3 = I 1cos cos 3 1 2 1 I 0 2 2 2 θα)- N 2 I 2 = I 3cos ( θα)-= 2 cos α cos( 要求通过系统光强最大,即求 I 2 的极大值 I 0 N3 2 2

05习题及答案.doc

第五章化学平衡 (-)辅导: 1. 重要概念 ⑴.标准平衡常数K© :在指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压力商. (2) .平衡转化率又称理论转化率或最大转化率,指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百分数. (3) .平衡产率也称理论产率或最大产率,指当反应达平衡后,指定产物的实际产量与按反应式计算 应得量Z 比. (4) .化学平衡:在指定温度及压力卜;参与反应各物的组成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 重要公式 ⑴.标准平衡常数定义:K e (2).范特霍夫等温式: (3).由范特霍夫等温式定义标准平衡常数: K 0 =exp(-A r G^ /RT)或 =-RTlnK 0 ⑷.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In = 学 K1 (5). K e ,K e p ,K e x ,K^,K c ^K n 间的关系: K 3 =K 3p =Y[^ =K p (P e y^ p —n %)j (务)DTK ,(务)工* < =§ RD% 口(涉=# RT^Vj K :=(加D K c 耳)-(七)“口"八 宀)“岛 p np np dlnK 0 A H 0 (6) .范特霍夫方程: = 2 dT RT QlnK? (7) .标准平衡常数与压力的关系:(----- )r =0 dp ⑻.浓度平衡常数与压力的关系:(匹红)丁 =(匹乞)『=0 dp dp (9).物质的量商及摩尔分数常数与压力的关系: (警)厂(警)"丑 op op P 例I 1. p280.已知1000K 时生成水煤气的反应: C(s) + H2O (g )= CO(g) + H2(g ) 在2X101. 325 kPa 时,由2mol 水蒸汽与过量炭反应,其平衡转换率a = 0.7438.求: =-RTWK° +RT\nJ p =

习题第五章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作业题库 第五章 5-1 柴油机燃烧初期的预混合燃烧阶段与汽油机的预混合燃烧有何异同? 解:同:都是燃烧开始前油气先混合的燃烧过程。 异:柴油机的预混相比于汽油机不够均匀,且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是多点自燃,而汽油机则是火花点火,火焰传播的过程。 5-2 柴油机燃烧过程滞燃期包括哪些物理和化学过程?与低温多阶段着火过程是什么关系? 解:物理过程:雾化、蒸发、扩散和与空气混合等。化学过程:低温多阶段着火。 5-3 试述直喷式柴油机喷油规律、混合气形成速率(气流与喷雾)和燃烧放热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由此说明控制柴油机放热规律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解:柴油机喷油规律会影响混合气的形成速率。一般初期喷油快且喷油压力高的预混合气的量就多。混合气形成速率影响燃烧放热规律,燃烧开始前形成混合气的速率越快,初期放热率就越高。燃烧过程中混合气的形成速率决定了放热持续期的长短,混合快的放热时间短。 5-4 直喷式柴油机燃烧中为什么会出现“双峰”放热现象?若喷油规律相同,“双峰”形状随柴油机负荷不同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解:dQ B/dφ曲线的双峰,第一个峰对应速燃期的预混合燃烧阶段,而第二个峰则对应缓燃期的扩散燃烧阶段。 负荷变化会引起形状的变化,小负荷时,第二个峰不明显,因为负荷小时,扩散燃烧阶段的放热量减少。 5-5 分析柴油机的几何供油规律和实际喷油规律的主要差别;说明形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供油规律早于喷油,供油最高速率要大于喷油最高速率。喷油时间大于供油时间,且喷油量小于供油量。 燃油的可压缩性;压力波的传播滞后;压力波动;高压容积变化。 5-6 比较柴油机空间雾化混合方式与壁面油膜混合方式的原理差异;简述促进空间雾化混合的基本原则。 解:空间雾化将燃油喷射到空间进行雾化,通过燃油与空气的相对运动和扩散,在空间形成可燃混合气。因此混合能量主要来源于喷油射束,空气被动参与混合,油找气的方式。混合一般不够均匀。壁面油膜蒸发混合方式在燃烧室壁面上形成很薄的薄膜,在强烈涡流作用下,油膜边蒸发变燃烧。 采用多空高压喷油,合理组织涡流。 5-7 柴油机燃烧室中形成可燃混合气时一般会利用哪几种气流形式?如何产生和控制这些气流运动? 解:进气涡流,压缩涡流,挤流和逆挤流,湍流。 进气涡流:通过设计进气道的形状产生进气涡流。通过改变流通面积和角度来改变强

第五章 可编程控制器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可编程控制器习题 一、填空 1. PLC 梯形图程序中的继电器是由PLC 的内部存储单元位来模拟的,因此又称为虚拟继电器或逻辑继电器。 2. PLC 主要由CPU 、输入模块、输出模块、通讯口和存储器组成。 3. 在用户梯形图程序未执行时PLC 要循环执行内部处理和通讯处理两个过程。 4. 在用户梯形图程序执行时PLC 要循环执行内部处理、通讯处理、输入处理、程序执行和输出处理五个过程。 5. 如果用PLC 输出一个方波信号,则该方波信号的最短周期为两个扫描周期。 6. 梯形图每一行都是从左边母线开始,线圈或功能块放在最右边。触点不能放在线圈或功能块的右边。 7. 用一外部设备向PLC 输入了60个频率为2000Hz 的方波脉冲,假设已知PLC 的扫描周期为2mS ,且PLC 进行第一次扫描时刚好遇到输入信号的第一个上升沿,若PLC 对该信号进行计数,则计数值应为15。有待验证!!! 8. 对于汇点式PLC 直流输入模块,若输入信号有触点型输入也有PNP 型输入,则输入必须采用共源连接方式。 9. 对于汇点式PLC 直流输入模块,若输入信号有触点型输入也有NPN 型输入,则输入必须采用共地连接方式。 10. 对于汇点式PLC 直流输入模块,若输入信号全是触点型输入,则输入既可采用共源连接方式也可采用共地连接方式。 11. 晶体管输出型PLC 只能驱动直流负载。 12. 晶闸管输出型PLC 只能驱动交流负载。 13.继电器输出型PLC 既可驱动直流负载又可驱动交流负载。 14. S7-200系列PLC 编址方式有位编址、字节编址、字编址和双字编址四种。 15. 在一个扫描周期中,若正在执行程序期间输入状态发生了变化,则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容不会发生改变。 16. PLC 的输入输出电路中的光电隔离是用于抑制干扰的措施之一。 17. PLC 的输入单元通常有直流输入、交流输入和交直流输入3种类型。 18. PLC 的输入采样阶段的任务是将所有输入设备的当前状态保存到输入映像寄存器中。 19. 输入采样阶段执行完毕后,输入刷新的结果将一直保持到下一次输入刷新时。 20. PLC 在用户执行阶段的结果是将输出映像寄存器刷新。 21. PLC 梯形图程序中的线圈由内部存储器的一个位表示。 22. PLC 的梯形图程序是按扫描方式执行的。 二、选择 1. 如图所示梯形图程序执行是Q0.0的波形为(D )。 (A )始终为低电平 (B )始终为高电平 (C )周期为一个扫描周期的方波信号 (D )周期为两个扫描周期的方波信号 2. 下面是四个触点信号输入到一个PLC 直流输入电路中的电路图,哪一个是错误的。(C ) Q0.0 Q0.0

第五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3数据率为10Mbit/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波特? 答: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就意味着发送的每一位都有两个信号周期。标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s,因此波特率是数据率的两倍,即20M波特。 4试说明10BASE-T所代表的意思。 答: 10表示数据率是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采用曼彻斯特编码。T表示双绞线。 5 10Mbit/s以太网升级到100Mbit/s和1Gbit/s甚至10Gbit/s时,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 答:以太网升级时,由于数据传输率进步了,帧的发送时间会按比例缩短,这样会影响冲突的检测。所以需要减小最大电缆长度或增大帧的最小长度,使参数a保持为较小的值,才能有效地检测冲突。在帧的长度方面,几种以太网都采用802.3标准规定的以太网最小最大帧长,使不同速率的以太网之间可方便地通信。100bit/s的以太网采用保持最短帧长(64byte)不变的方法,而将一个网段的最大电缆长度减小到100m,同时将帧间间隔时间由原来的9.6μs,改为0.96μs。1Gbit/s以太网采用保持网段的最大长度为100m的方法,用“载波延伸”和“分组突法”的办法使最短帧仍为64字节,同时将争用字节增大为512字节。传输媒体方面,10Mbit/s以太网支持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而100Mbit/s 和1Gbit/s以太网支持双绞线和光纤,10Gbit/s以太网只支持光纤。 6有10个站连接在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1) 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3) 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答:(1)10个站共享10Mb/s。(2)10个站共享100Mb/s。(3)每个站独占10Mb/s。 7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it/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答:对于1km电缆,单程端到端传播时延为:τ=1÷200000=5×10-6s=5μs, 端到端往返时延为: 2τ=10μs 为了能按照CSMA/CD工作,最小帧的发送时延不能小于10μs,以1Gb/s速率工作,10μs可发送的比特数等于:10×10-6×1×109=10000bit=1250字节。 9 为什么早期的以太网选择总线拓扑结构而不是星形拓扑结构,但如今却改为使用星形拓扑结构? 答:当时很可靠的星形拓扑结构较贵,人们都认为无源的总线结构更加可靠,但实践证明,连接有大量站点的总线式以太网很容易出现故障,而如今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使集线器做的非常可靠,因此如今的以太网一般都使用星形结构的拓扑。 10假定一个以太网上的通信量中的80%是在本局域网上进行的,而

第五章 习题(带答案)

第五章判断题 F 1 ASCII、GB2312、GB18030、Unicode是我国为适应汉字信息处理需要制定的一系列汉字编码标准。(判断) F 2 MPEG-1声音压缩编码是一种高保真声音数据压缩的国际标准,它分为三个层次,层1的编码效果最佳,层3最差。(判断) F 3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ASCII码)中,共有128个字符,每个字符都可打印。(判断)T 4 人们说话的语音频率范围一般在300HZ--3400KHZ之间,数字化时取样频率大多为8kHz。(判断) F 5 若中文Windows环境下西文使用标准ASCII码,汉字采用GB2312编码,则十六进制内码为C4 CF 50 75 B3 F6的文本中,含有4个汉字。(判断) F 6 数字声音虽然是一种连续媒体,但与文本相比,数据量不大,对存储和传输的要求并不高。(判断) T 7 为了与ASCII字符相区别及处理汉字的方便,在计算机内,以最高位均为1的2个字节表示GB2312汉字。(判断) T 8 西文字符在计算机中通常采用ASCII码表示,每个字节存放1个字符。(判断) F[01]. 文本处理强调的是使用计算机对文本中所含的文字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因而文本检索不属于文本处理。(判断) T [02]. 中文Word是一个功能丰富的文字处理软件,它不但能进行编辑操作,而且能自动生成文本的"摘要"。(判断) F [03]. Linux和Word都是文字处理软件。(判断) T [04]. 与文本编辑不同的是,文本处理是对文本中包含的文字信息的音、形、义等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判断) T[05]. 文本展现的大致过程是:首先对文本格式描述进行解释,然后生成字符和图、表的映象,然后再传送到显示器或打印机输出。(判断) F [06]. OFFICE软件是通用的软件,它可以不依赖操作系统而独立运行。(判断) [07]. 目前广泛使用的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大多数是基于全文检索原理工作的。(判断)T[08]. 声音获取时,影响数字声音码率的因素有三个,分别为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和声道数。 F [09]. 若未进行数据压缩的波形声音的码率为64kb/s,已知取样频率为8KHz,量化位数为8,那么它的声道数目是2。(判断) T[10]. 对语音信号取样时,考虑到既不失真又要尽量减少数据量,取样频率一般不低于8KHZ。(判断) T [11]. 声音信号的量化精度一般为8位、12位或16位,量化精度越高,声音的保真度越好、但噪音也越大;量化精度越低,声音的保真度越差、噪音也越低。(判断) T[12]. 声卡在计算机中用于完成声音的输入与输出,即输入时将声音信号数字化,输出时重建声音信号。(判断) T[13]. 承担文本输出(展现)任务的软件称为文本阅读器或浏览器,它们可以嵌入到文字处理软件中,也可以是独立的软件。(判断) 第五章填空题 1 PC机中用于视频信号数字化的设备称为___视频采集_____卡,它能将输入的模拟视频信号及伴音进行数字化。(填空)或视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