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低温前处理之关键技术_氧漂催化剂

4、低温前处理之关键技术_氧漂催化剂
4、低温前处理之关键技术_氧漂催化剂

低温前处理之关键技术:氧漂催化剂

导读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工艺试验、工厂生产应用结果进行总结,表明双氧水低温氧化催化剂技术在染整工艺中的广泛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技术中有其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材料缓蚀与防腐、化学合成等多个领域,低温氧化催化技术在家用洗涤剂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就双氧水低温氧化催化剂在染整工艺中的应用做一个概述。

双氧水低温氧化催化剂技术进展

一、含氧漂白剂及其氧化反应的复杂性

常见的含氧漂白剂工业产品包括双氧水、过碳酸钠、过硼酸钠、过硫酸盐,在纺织品前处理工艺和纺织品洗涤工艺中广泛使用,在常温条件下,这些含氧漂白剂都是通过溶解于水后释放出双氧水,对织物产生氧化脱木质素和色素从而达到漂白、增艳的效果,如过硫酸钾: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较为复杂的一类反应,其反应机理和产物取决于反应条件中多种影响因素,如双氧水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标准电极电位是不同的

酸性条件:

H 2O

2

+ 2H+ + 2e → 2H

2

O E0 = +1.77V

碱性条件:

H 2O

2

+ 2e → 2OH-E0 = +0.88V

这从一方面看双氧水的氧化能力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要强一倍,另一方面从反应动力学角度来讲,众所周知碱性条件下双氧水的氧化反应速度比在酸性条件下要快得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性。

过硫酸可看成是双氧水的衍生物(见图1、图2),过硫酸盐常用于纺织品前处理的氧化退浆剂工艺,特别是近几年有助剂生产企业用过硫酸盐和马丙共聚物复配做消色皂洗剂(目前市场上消色皂洗剂常用氧化剂+马丙共聚物,还原剂+马丙共聚物作为主体发展方向),在此我们也来关注一下近年来环境化学家们对它的研究成果。

由于近十年来发现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能对土壤地下水有机污染原位修复、也能对难降解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等重要环境治理作用,所以对其氧化还原反应机理研究的较多,我们也来看一下其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性,在常温弱酸性条件下(PH=5-7)其标准电极电位高于酸性条件下的双氧水和高锰酸盐而接近于臭氧,所以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另外,过硫酸盐可经紫外光解、高温热解(70℃~100℃)、多价金属催化分解成为电极电位更高的硫酸根自由基:

硫酸根自由基的电极电位E0=+2.6V(式2),接近于羟基自由基E0=+2.8V(式3),进一步研究发现,硫酸根自由基在中性和酸性水溶液中(PH=2~7)较为稳定,当PH>8.5时,硫酸根自由基可以使水或OH-转变成羟基自由基(式4-5),couttenye等【1】运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PR)检测到酸性和中性条件下(PH=2~7)硫酸根自由基的存在,在碱性条件下(PH>12)羟基自由基的存在,所以这些自由基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更为复杂,并且由于其非常活泼反应更迅速:

经Liang等【2】研究发现:热激发过氧键(-O-O-)断裂所需活化能为140.2Kj/mol,多价金属催化所需活化能只要50.2Kj/mol,所以多价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使过硫酸盐在

常温下就能裂解过氧键变成氧化能力极强的硫酸根自由基(·SO4- ),并且可以通过加入螯合剂或络合剂提高反应效率,过硫酸盐水溶液裂解后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能与有机物发生电子转移反应(氧化还原)、攫氢反应(氢提取)、自由基加成反应,从而进一步破坏降解有机物达到去除COD的目的(目前市场上COD去除剂的主要成份),由于过硫酸盐可以看成是过氧化氢的衍生物,这些研究方法和手段也能为双氧水低温催化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在此也提醒广大纺织助剂研发人员合理使用过硫酸盐,因为纺织纤维和染料也都属于有机物,不合理使用会损害纤维强力和颜色稳定性。

二、双氧水低温催化剂与低温活化剂的区别

双氧水用于棉织物前处理的漂白工艺已经非常成熟,执行工艺温度一般都在100℃~110℃,由于该段工艺耗能、耗水,为了顺应节能减排、低碳和循环经济潮流,近年来探索低温前处理成为行业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首先在2007年王焕祥、栋梁先生在传化杯第七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研讨会发表综述论文《活化双氧水漂白体系新技术的近况》后,行业掀起了对双氧水低温活化剂四乙酰基乙二胺(TAED)、对壬酰基苯磺酸钠(NOBS)、氰胺衍生物的研究热潮,但由于一方面酰类活化剂和氰胺类活化剂必须与双氧水按化学计量关系(一定摩尔比)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式6-7),而该类活化剂尽管已大量用于家庭洗涤剂行业,但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市场售价也较高,作为印染助剂使用且配方使用量又必须要高,这样的助剂产品价格很难为印染企业所接受,另一方面试验发现使用低温活化剂后,棉籽壳的脱除能力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过氧酸的生成尽管提高了氧化能力,但同时会消耗碱使前处理的PH值降低,不利于碱氧条件对木质素的分解,所以最终大量研究工作仅作为文献报道。

2010年8月28日在召开的中国织纺工程学会纺织印染助剂第四届学术年会上,本文作者应邀作大会专题报告《当前印染助剂开发的几项关键技术》,首先在行业引入双氧水低温催化技术的概念,又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热潮。

所谓催化剂是指能加快或减缓化学反应速度的物质,其中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叫正催化剂,

它通过改变化学反应途径(历程)、降低反应中间体分子的活化能而使化学反应速度加快;而减缓化学反应速度的叫负催化剂, 它通过改变化学反应途径(历程)、升高反应中间体分子的

活化能而使化学反应速度减慢;催化剂在参与化学反应过程中自身不会被消耗,也不能改变化学热力学平衡的最终状态。所以双氧水低温催化剂的作用,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较低活化能条件)加快双氧水与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反应动力学概念)而已,用于棉织物漂白表现出来的现象是,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织物相对白得快一点,如果处理时间足够长,加不加催化剂的白度会达到相同,因为它不能改变热力学平衡点,只有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用量、合适的其它助剂用量、合适的工艺条件以配合色素和木质素从纤维的迁出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前处理效果,而同时又兼具经济性,染整湿加工工艺是水、能量、化学品、时间四大要素的平衡艺术。

低温仿酶氧化催化剂技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化学工业研究发展出来的新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化学合成超分子模仿漆酶蛋白质大分子,作为低温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由于其参与化学反应而自身不被消耗,所以不必像低温活化剂,必须与双氧水按化学计量摩尔比加入,所以用量较少,仅ppm(百万分之一)数量级用量在水浴中就能发挥较好的催化作用,它仅仅改变双氧水化学反应的历程,另一方面由于其分子经过特殊设计,对反应底物具有一定的选择

性,所以低温仿酶氧化催化剂对木质素分子中的碳碳双键能选择优先氧化,应用于染整工艺中的功能是: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缩短双氧水漂白反应时间和降低双氧水化学反应活化能(温度),所以可以期望用于染整低温漂白和低温皂洗工艺。

三、当前双氧水低温催化剂的研究类型

正因为含氧漂白剂低温催化剂具有经济性,并且比活化剂可以具有更低的工作温度,所以作为洗涤剂的添加剂为宝洁、联合利华、汽巴精化等知名企业所关注【3】【4】,他们在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就不断申请了很多专利以保护其各自的知识产权,我们从2006年跟踪了

该技术的发展,并按文献【5】合成、验证了西弗碱型催化剂的有效性,目前研究的成果主

要关注以下几类化学仿酶超分子:

1、大环四酰胺类中的Fe-TAML TM:

最初是由卡基梅仑(CarnegieMellon)大学的科林斯(Collins)教授发现并合成的低温氧漂催化剂,获得1999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中的学术奖,其结构如图1,研究发现该类复合物添加量在ppm级时,在常温条件下能选择性催化双氧水对木质素、色素的高效

分解,而对纤维素的损伤很小,并且用于家庭洗涤时,能有效抑制浮色染料的迁移,对于纤维部的染料没有损害。

2、三氮杂环壬烷衍生物类金属络合物:

三氮杂环壬烷衍生物类金属络合物的典型代表物Mn-TMTACN,其结构如图2:该类化合物添加量在ppm级,在常温就有较好的催化双氧水漂白能力,对木质素和脱落色素有选择

性作用,并且可抑制染料迁移,最早由联合利华推向市场,但后来发现对纤维和染料有较大损伤,目前如何通过对分子的进一步修饰,改善功能在进一步研究中。

3、西弗碱(Schiff﹐s base)锰配位化合物:

由三氨乙基胺和水酸得到的西弗碱与锰(铁)的配位化合物,其标志性化合物是近年由汽巴精化推出的商品名为Tinocat TRS(结构见图3),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添加量在ppm级时,在常温时能选择性催化双氧水对木质素、色素的高效分解,而对纤维素的损伤较小,并且用于家庭洗涤时,能有效抑制浮色染料的迁移,对与纤维部的染料没有损害。

4、三联吡啶类金属配位化合物:

其典型化合物结构如图4,在添加量ppm级时,在常温时能催化双氧水或氧气对色素的高

效分解,而对纤维素的损伤较小,并且用于家庭洗涤时,能有效抑制浮色染料的迁移,对与纤维部的染料没有损害。

5、HiLinCat低温氧化催化剂

由本文作者研制并商品化的HiLinCat低温氧化催化剂是一种经超分子设计的高分子配位

锰(铁)化合物,有固态和液态两种商品化剂型,其制备方法如下:

HiLinCat固体催化剂制备:将偏硅酸钠、粉状螯合剂在V型拼混机混匀,喷施少量表面活性剂增加粉体混合流动性,然后将液体的Mn-L型(高分子配位锰化合物)分散体均匀雾化喷施于上述混合物表面,该催化剂具有与市场流行的粉状精练剂相当的碱性,适合粉状精炼剂的复配拼混,Mn含量=0.05%.

HiLinCat液体催化剂制备:

将多种表面活性剂用一定量水稀释,加入液体的Mn-L型(高分子配位锰化合物)分散体、增稠剂(防止催化剂分散体沉降)和水,高速剪切混合,表面活性剂含量与市场流行的精练剂相当为30%, PH值呈中性,非常适合液状精练剂的复配, Mn含量=0.05%.

为了研究催化剂能否加快双氧水化学反应速度,有没有对木质素的选择分解这样一种仿酶效果,设计了用精练粉(市场也称固体精练酶,主要成分为偏硅酸钠,少量螯合粉和表面活性剂拼混而成)对棉针织布进行练漂动力学试验,织物选用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针织专业学生课堂实习所织造的18s纯棉针织布,由于棉籽壳较多,便于观察催化剂对棉籽壳的选择性分解。

作者简介:

高介平,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于大学化学专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前处理组副组长,三十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在国最早提出低温前处理、低温皂洗的催化剂制备技术。

作者丨高介平

排版丨goddoger

投稿

huibin2163.

催化剂常用制备方法

催化剂常用制备方法 固体催化剂的构成 ●载体(Al2O3 ) ●主催化剂(合成NH3中的Fe) ●助催化剂(合成NH3中的K2O) ●共催化剂(石油裂解SiO2-Al2O3 催化剂制备的要点 ●多种化学组成的匹配 –各组分一起协调作用的多功能催化剂 ●一定物理结构的控制 –粒度、比表面、孔体积 基本制备方法: ?浸渍法(impregnating) ?沉淀法(depositing) ?沥滤法(leaching) ?热熔融法(melting) ?电解法(electrolyzing) ?离子交换法(ion exchanging) ?其它方法 固体催化剂的孔结构 (1)比表面积Sg 比表面积:每克催化剂或吸附剂的总面积。 测定方法:根据多层吸附理论和BET方程进行测定和计算 注意:测定的是总表面积,而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积(活性中心)只占总表面的很少一部分。 内表面积越大,活性位越多,反应面越大。 (2)催化剂的孔结构参数 密度:堆密度、真密度、颗粒密度、视密度 比孔容(Vg):1克催化剂中颗粒内部细孔的总体积. 孔隙率(θ):颗粒内细孔的体积占颗粒总体积的分数. (一) 浸渍法 ?通常是将载体浸入可溶性而又易热分解的盐溶液(如硝酸盐、醋酸盐或铵盐等)中进 行浸渍,然后干燥和焙烧。 ?由于盐类的分解和还原,沉积在载体上的就是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浸渍法的原理 ●活性组份在载体表面上的吸附

●毛细管压力使液体渗透到载体空隙内部 ●提高浸渍量(可抽真空或提高浸渍液温度) ●活性组份在载体上的不均匀分布 浸渍法的优点 ?第一,可使用现成的有一定外型和尺寸的载体材料,省去成型过程。(如氧化铝,氧 化硅,活性炭,浮石,活性白土等) ?第二,可选择合适的载体以提供催化剂所需的物理结构待性.如比表面、孔径和强 度等。 ?第三,由于所浸渍的组分全部分布在载体表面,用量可减小,利用率较高,这对贵 稀材料尤为重要。 ?第四,所负载的量可直接由制备条件计算而得。 浸渍的方法 ?过量浸渍法 ?等量浸渍法 ?喷涂浸渍法 ?流动浸渍法 1.1、过量浸渍法 ?即将载体泡入过量的浸渍液中,待吸附平衡后,过滤、干燥及焙烧后即成。 ?通常借调节浸渍液浓度和体积来控制负载量。 1.2、等量浸渍法 ?将载体与它可吸收体积相应的浸渍液相混合,达到恰如其分的湿润状态。只要混合 均匀和干燥后,活性组分即可均匀地分布在载体表面上,可省却过滤和母液回收之累。但浸渍液的体积多少,必须事先经过试验确定。 ?对于负载量较大的催化剂,由于溶解度所限,一次不能满足要求;或者多组分催化 剂,为了防止竞争吸附所引起的不均匀,都可以来用分步多次浸渍来达到目的。 1.3.多次浸渍法 ●重复多次的浸渍、干燥、焙烧可制得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的催化剂 ●可避免多组分浸渍化合物各组分竞争吸附 1.4浸渍沉淀法 将浸渍溶液渗透到载体的空隙,然后加入沉淀剂使活性组分沉淀于载体的内孔和表面 (二) 沉淀法 ?借助于沉淀反应。用沉淀剂将可溶性的催化剂组分转变为难溶化合物。经过分离、 洗涤、干燥和焙烧成型或还原等步骤制成催化剂。这也是常用于制备高含量非贵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催化剂的一种方法。 ?共沉淀、均匀沉淀和分步沉淀 2.1、共沉淀方法 将催化剂所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同时沉淀的一个方法,可以一次同时获得几个活性组分且分布较为均匀。为了避免各个组分的分步沉淀,各金属盐的浓度、沉淀剂的浓度、介质

低温前处理之关键技术:氧漂催化剂

低温前处理之关键技术:氧漂催化剂 导读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工艺试验、工厂生产应用结果进行总结,表明双氧水低温氧化催化剂技术在染整工艺中的广泛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技术中有其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材料缓蚀与防腐、化学合成等多个领域,低温氧化催化技术在家用洗涤剂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就双氧水低温氧化催化剂在染整工艺中的应用做一个概述。 双氧水低温氧化催化剂技术进展 一、含氧漂白剂及其氧化反应的复杂性 常见的含氧漂白剂工业产品包括双氧水、过碳酸钠、过硼酸钠、过硫酸盐,在纺织品前处理工艺和纺织品洗涤工艺中广泛使用,在常温条件下,这些含氧漂白剂都是通过溶解于水后释放出双氧水,对织物产生氧化脱木质素和色素从而达到漂白、增艳的效果,如过硫酸钾: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较为复杂的一类反应,其反应机理和产物取决于反应条件中多种影响因素,如双氧水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标准电极电位是不同的 酸性条件: H2O2+ 2H++ 2e →2H2O E0= +1.77V 碱性条件: H2O2+ 2e →2OH-E0= +0.88V 这从一方面看双氧水的氧化能力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要强一倍,另一方面从反应动力学角度来讲,众所周知碱性条件下双氧水的氧化反应速度比在酸性条件下要快得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性。

过硫酸可看成是双氧水的衍生物(见图1、图2),过硫酸盐常用于纺织品前处理的氧化退浆剂工艺,特别是近几年有助剂生产企业用过硫酸盐和马丙共聚物复配做消色皂洗剂(目前市场上消色皂洗剂常用氧化剂+马丙共聚物,还原剂+马丙共聚物作为主体发展方向),在此我们也来关注一下近年来环境化学家们对它的研究成果。 由于近十年来发现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能对土壤地下水有机污染原位修复、也能对难降解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等重要环境治理作用,所以对其氧化还原反应机理研究的较多,我们也来看一下其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性,在常温弱酸性条件下(PH=5-7)其标准电极电位高于酸性条件下的双氧水和高锰酸盐而接近于臭氧,所以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另外,过硫酸盐可经紫外光解、高温热解(70℃~100℃)、多价金属催化分解成为电极电位更高的硫酸根自由基: 硫酸根自由基的电极电位E0=+2.6V(式2),接近于羟基自由基E0=+2.8V(式3),进一步研究发现,硫酸根自由基在中性和酸性水溶液中(PH=2~7)较为稳定,当PH>8.5时,硫酸根自由基可以使水或OH-转变成羟基自由基(式4-5),couttenye等【1】运用电子自旋共

催化剂制备方法

催化剂制备 共沉淀法 按照Co3O4和CeO2在催化剂中的比例,计算出所需0.5mol/L Ce(NO3)3溶液的体积和Co(NO3)2?6H2O 的质量。将钴、铈的硝酸盐混合溶液与沉淀剂碳酸钠并流滴定。沉淀过程中,始终保持沉淀液的pH 值在8.5~9.5 之间。在室温下搅拌 3 小时。按50mL 蒸馏水/g.cat 的比例用80℃蒸馏水洗涤三次,在80℃下干燥24 小时,一定温度下焙烧5 小时,制得不同比例的钴、铈混合氧化物催化剂。 浸渍法 考察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时,用到了浸渍法,具体步骤如下:取一定量的0.5mol/L Ce(NO3)3溶液,与沉淀剂碳酸钠并流滴定。沉淀过程中,始终保持沉淀液的pH值在8.5~9.5之间。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按50mL蒸馏水/g.cat的比例用80℃蒸馏水洗涤三次,在80℃下干燥24小时,得到CeO2载体的前驱体。按比例取一定量的Co(NO3)2?6H2O,采用等体积浸渍方法将Co(NO3)2溶液浸渍于载体前驱体上,再于室温下放置过夜。一定温度下焙烧5小时,制得Co3O4-CeO2催化剂。 活性 原料气空速为40,000ml/h gcat。原料组成为:1 vol.% O2,1 vol.% CO,50 vol.% H2,N2平衡气;Co3O4-Ce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钴含量、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影响,本实验范围内的最佳条件为:共沉淀法制备,Co3O4含量为80wt.%,焙烧温度为350℃,采用氧化预处理。

从图4-4 至图4-6 可见,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明显好于浸渍法的催化剂。共沉淀法的15wt.%Co3O4-CeO2在175℃时达到100%的CO 转化率,而浸渍法的15wt.%Co3O4-CeO2在200℃实现CO 的完全转化。图4-6 显示浸渍法制得的催化剂选择性略好于共沉淀法,但若对比在相同CO 转化率时的选择性,则可看出制备方法对选择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二 催化剂酌制备 溶胶一凝胶法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介孔ceO,载体.首先向不断搅拌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r)(36.5g/L)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氨水(20%),直到获得澄清透明的模板剂溶液.将硝酸铈溶液(43.4 g/L)逐滴加入到模板剂溶液中,并在强烈搅拌的情况F使其混合均匀.用氨水将上述溶液的pH值调到11左右。然后搅拌至形成溶胶.将溶胶移入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晶化釜内,100℃晶化5 d,过滤分离出固体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洗涤三次,于80℃烘箱中干燥24 h,然后在马弗炉中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450℃煅烧4 h,制得介孔Cc02.非介iL CeCh(non—meso—Ce02)载体与介孔CeO:载体制备过程相同,但

综合化学实验报告浸渍法

综合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浸渍法制备Pd/γ-Al2O3催化剂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学生姓名张宇周超朱军洁 专业化学 学号70 71 72 年级2013 指导教师王永钊

浸渍法制备Pd/γ-Al2O3催化剂 张宇周超朱军洁 (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浸渍法是将载体浸泡在含有活性组分(主,助催化剂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中,接触一定的时间后除去过剩的溶液,再经干燥,焙烧和活化,即可制得催化剂。本实验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型Pd/γ-Al2O3催化剂。实验中首先测出γ-Al2O3的饱和吸附量,进而计算出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时所需的含有活性组分Pb2+的PbCl2溶液和水的量,然后将载体γ-Al2O3浸泡在适量的含有活性组分Pb2+的PbCl2溶液与适量的水的混合液中,接触一定的时间后,再经干燥,焙烧和活化,即可制得催化剂。 关键字:等体积浸渍法催化剂Pd/γ-Al2O3 0 引言: 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很多,工业上使用的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沉淀法,浸渍法,机械混合法,离子交换法,熔融等[1]。由于制备方法的不同,尽管原料和用量完全一样,但所制得的催化剂的性能仍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浸渍法是将载体浸泡在含有在活性组分(主,助催化剂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中,接触一定的时间后除去过剩的溶液,再经干燥,焙烧和活化,即可制得催化剂[2]。由于浸渍法比较经济,且催化剂形状、表面积、孔隙率等主要取决于载体,容易选取。等体积浸渍法是预先测定载体吸入溶液的能力,然后加入正好使载体完全浸渍所需的溶液量,这种方法称为等体积浸渍法。应用这种方法可以省去过滤多余的浸渍溶液的步骤,而且便于控制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因此,本实验采用等体积浸渍法[3][4]制备负载型Pd/γ- Al2O3催化剂。实验中首先测出γ- Al2O3的饱和吸附量,进而计算出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时所需的含有活性组分Pb2+的PbCl2溶液和水的量,然后将载体γ- Al2O3浸泡在适量的含有活性组分Pb2+的PbCl2溶液与适量的水的混合液中,接触一定的时间后,再经干燥,焙烧和活化,即可制得催化剂。 1.载体的选择和浸渍液的配制[5] (1)载体的选择浸渍催化剂的物理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体的物理性质,载体甚至还影响到催化剂的化学活性。因此正确的选择载体和对载体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是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载体种类繁多,作用各异,有关载体的选择要从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方面考虑。物理因素指的是颗粒大小,表面积和孔结构。通常采用已成型好的具有一定尺寸和外形的载体进行浸渍,省去催化剂的成型。化学因素指的是载体可分为三种情况:(ⅰ)惰性载体,载体的作用是使活性组份得到适当的分布;(ⅱ)载体与活性组分有相互作用,它使活性组分有良好的分散并趋于稳定,从而改变催化剂的性能(ⅲ)载体具有催化作用,载体除有负载活性组分的功能外,还与所负载的活性组分一起发挥自身的催化作用。 (2)浸渍液的配制进行浸渍时,通常并不是用活性组分本身制成溶液,而是用活性组分金属的易容盐配成溶液,本实验采用PbCl2溶液。所用的活性组分化合物应该是易溶于水的,而且在焙烧时能分解成所需活性组分,或在还原后变成金属活性组分;同时还必须使无用组分,特别是对催化剂有毒的物质在热分解或还原过程中挥发出去。因此常用的是硝酸盐,铵盐,有机盐。一般以去离子水为溶剂,但当载体易溶于水或活性组分不溶于水时,则可用醇或烃作为溶剂。 2.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分布与控制[6] 浸渍时溶解在溶剂中含活性组分的盐类(溶质)在载体表面的分布,与载体对溶质和溶剂的吸附性能有很大的关系。

染厂工艺

一.针织物原布染色的工艺流程:检验——翻布打印——缝头——烧毛——煮练—— 漂白——丝光——烘干——染色——拉幅——后整理——码剪——包装。二、印染的基本设备: 练漂设备(前处理):烧毛机(气体烧毛机、铜板烧毛机)、煮练机(平幅、绳状)、氧漂机、氯漂机、丝光机 染色设备:热熔染色机、卷染机、红外打底机、显色皂洗机。 印花设备:平网印花、圆网印花、滚筒印花、数码印花。 整装设备:定型机、拉幅机、磨毛机、压光机、预缩机、码剪机。 二.机织物原布染色的工艺流程:检验——翻布打印——缝头——烧毛——退浆— —煮练——漂白——丝光——烘干——染色——拉幅——后整理——码剪——包装。机织布的染色工艺流程和针织布的染色基本一样,但是机织布在纺织厂纺织过程,为了更容易纺织会进行上浆,所以在前处理过程中要进行退浆,而针织布不用 、印染的基本设备: 练漂设备(前处理):烧毛机(气体烧毛机、铜板烧毛机)、煮练机(平幅、绳状)、氧漂机、氯漂机、丝光机。 染色设备:冷轧机、烤烘机、滑动去承式离心机、预缩机、显色皂洗机、热网打底机、裉煮漂联合机、氧漂机、氯漂机、定型机。 印花设备:平网印花、圆网印花、滚筒印花、数码印花 1)全毛强缩绒: 100%羊毛缩绒整理 流程:准备(洗呢、脱水)-------缩呢-------洗呢------脱水-------烘干--------中检--------熟修-------起毛------刷毛-------剪毛-----刷毛--------压光------蒸呢-------成品检验-------染色(粗纺毛织物主要以匹染为主,主要在松式绳状染色机上进行) 2)毛涤单面拉毛布: 47%羊毛 53%涤纶拉毛整理 流程:前处理(烧毛、退浆、洗呢、脱水、烘干、中检、单面拉毛整理)-------染色(分散染料染涤纶,酸性染料染羊毛)------后整理 3)记忆棉:64%涤纶 36%棉常规整理 流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精练----漂白------丝光------热定型-------复漂-------烘干落布------染色(分散染料染涤纶,活性染料染棉)-------后整理下面是关于记忆棉的一些简介: 慢回弹,又称太空记忆棉。是由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下属企业美国康人(HEALTHMAN)公司所研发,之后近二十年的时间其应用仅限于医疗行业。九十年代初,瑞典FAGERDALA公司的科技转化为医用及民用的保健、时尚产品。这是一种能完全遵循身体轮廓的开放温感记忆粒子,这种开放的细胞组织结构允许空气在其中流动,并在任何你需要的地方给你完全没有反弹压力的支撑。1998年,因该产品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及为民众健康作出的贡献,慢回弹技术与GPS(全球定位系统)一道被任命进入美国宇航局名人堂,以奖励作为两个航天技术已达到非常成功的商业应用。随着这一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普及使用(平均每三个家庭就有一个在使用),这一技术也随之传播开来

4低温前处理之关键技术氧漂催化剂

低温前处理之关键技术:氧漂催化剂 导读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工艺试验、工厂生产应用结果进行总结,表明双氧水低温氧化催化剂技术在染整工艺中的广泛应用就是完全可行的。 氧化还原反应就是一类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技术中有其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材料缓蚀与防腐、化学合成等多个领域,低温氧化催化技术在家用洗涤剂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就双氧水低温氧化催化剂在染整工艺中的应用做一个概述。 双氧水低温氧化催化剂技术进展 一、含氧漂白剂及其氧化反应的复杂性 常见的含氧漂白剂工业产品包括双氧水、过碳酸钠、过硼酸钠、过硫酸盐,在纺织品前处理工艺与纺织品洗涤工艺中广泛使用,在常温条件下,这些含氧漂白剂都就是通过溶解于水后释放出双氧水,对织物产生氧化脱木质素与色素从而达到漂白、增艳的效果,如过硫酸钾: 氧化还原反应就是化学反应中较为复杂的一类反应,其反应机理与产物取决于反应条件中多种影响因素,如双氧水在酸性与碱性条件下的标准电极电位就是不同的 酸性条件: H 2O 2 + 2H+ + 2e → 2H 2 O E0 = +1、77V 碱性条件: H 2O 2 + 2e → 2OH-E0 = +0、88V

这从一方面瞧双氧水的氧化能力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要强一倍,另一方面从反应动力学角度来讲,众所周知碱性条件下双氧水的氧化反应速度比在酸性条件下要快得多,从中我们可以瞧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性。 过硫酸可瞧成就是双氧水的衍生物(见图1、图2),过硫酸盐常用于纺织品前处理的氧化退浆剂工艺,特别就是近几年有助剂生产企业用过硫酸盐与马丙共聚物复配做消色皂洗剂(目前市场上消色皂洗剂常用氧化剂+马丙共聚物,还原剂+马丙共聚物作为主体发展方向),在此我们也来关注一下近年来环境化学家们对它的研究成果。 由于近十年来发现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能对土壤地下水有机污染原位修复、也能对难降解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等重要环境治理作用,所以对其氧化还原反应机理研究的较多,我们也来瞧一下其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性,在常温弱酸性条件下(PH=5-7)其标准电极电位高于酸性条件下的双氧水与高锰酸盐而接近于臭氧,所以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另外,过硫酸盐可经紫外光解、高温热解(70℃~100℃)、多价金属催化分解成为电极电位

低温氧漂(练漂、前处理)催化剂的使用

低温氧漂(练漂)催化剂的使用 一、涤/棉(20/80)天鹅绒、32s棉氨纶针织布低温氧漂工艺 1-1、工艺一 片碱(96%氢氧化钠) 1g/L 双氧水(27.5%) 6-10g/L HiLn三合一针织精练剂 1g/L HiLnCat低温氧漂催化剂 0.5g/L 浴比:1:10 85℃×45-60min (天鹅绒45min,棉氨纶针织布60min) 1-2、工艺二 练漂粉(如197、清棉师等) 2-3g/L 双氧水(27.5%) 6-10g/L HiLnCat低温氧漂催化剂 0.5g/L 浴比:1:10 85℃×45-60min 对各类棉针织布缸内练漂,在原工艺处方的基础上增加0.5g/L的HiLnCat低温氧漂催化剂,即可达到常规缸内98℃练漂效果。 32s棉/氨处理结果:CIE白度:72.3(低温)、72.5(常规),毛效:<2秒(滴水法),棉籽壳:除净,可以缩短工艺执行时间,减少死折形成,降低汽耗成本。 参考计算: 1、表压6kgf/cm2饱和蒸汽→100℃水放出热量计算:设升温段耗气M吨 164.7℃水(G)(绝对压力6.91kgf/cm2)→164.7℃水(L)汽化潜热=2071.5kj/kg 164.7℃水(L)(焓:696.27kj/kg)→100℃水(L)(418.68kj/kg) Q100=2071.5kj/kg×M100℃×1000kg+(696.27-418.68) kj/kg×M100℃×1000kg=2.34909×M100℃×106kj 164.7℃水(L)(焓:696.27kj/kg)→85℃水(L)(355.9kj/kg) Q85=2071.5kj/kg×M85℃×1000kg+(696.27-355.9) kj/kg×M85℃×1000kg=2.41187×M85℃×106kj 2、40℃水→100℃水吸热计算: 40℃水(L)(焓:167.47kj/kg)→100℃水(L)(418.68kj/kg) Q100=(418.68-167.47) kj/kg×10×1000kg=2.5121×106 kj M100℃=1.069392829吨 3、40℃水→85℃水吸热计算: 40℃水(L)(焓:167.47kj/kg)→85℃水(L)(355.9kj/kg) M85℃=0.781261013吨 升温段省汽理论值:0.288131816吨 4、年统计值平均:(表压6kgf/cm2饱和蒸汽)(浴比=1:10) 40℃→98℃×45min前处理耗气量2.5吨/吨布,40℃→98℃×60min前处理耗气量3吨/吨布,所以保温段汽耗约为升温段二倍(98℃×60min)和1.5倍(98℃×45min),保温段~1/3吨/1分钟耗汽

催化剂制备方法大全

催 化 剂 的 制 备 方 法 与 成 型 技 术 总 结 应用化学系1202班 王宏颖 201208020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成型技术 一、固体催化剂的组成: 固体催化剂主要有活性组分、助剂和载体三部分组成: 1.活性组分:主催化剂,是催化剂中产生活性的部分,没有它催化剂就不能产生催化作用。 2.助剂:本身没有活性或活性很低,少量助剂加到催化剂中,与活性组分产生作用,从而显著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等。 3.载体:载体主要对催化活性组分起机械承载作用,并增加有效催化反应表面、提供适宜的孔结构;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抗毒能力;减少催化剂用量,降低成本。 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催化剂载体有:SiO2,Al2O3、玻璃纤维网(布)、空心陶瓷球、有机玻璃、光导纤维、天然粘土、泡沫塑料、树脂、活性炭,Y、β、ZSM-5分子筛,SBA-15、MCM-41、LaP04等系列载体。 二、催化剂传统制备方法 1、浸渍法 (1)过量浸渍法 (2)等量浸渍法(多次浸渍以防止竞争吸附) 2、沉淀法(制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注意加料顺序:正加法或倒加法,沉淀剂 加到盐溶液为正,反之为倒加) (1)单组分沉淀法 (2)多组分共沉淀法 (3)均匀沉淀法(沉淀剂:尿素) (4)超均匀沉淀法 (NH4HCO3和NH4OH组成的缓冲溶液pH=9) (5)浸渍沉淀法 浸渍沉淀法是在浸渍法的基础上辅以均匀沉淀法发展起来的,即在浸渍液中预先配入沉淀剂母体,待浸渍单元操作完成后,加热升温使待沉淀组分沉积在载体表面上。此法,可以用来制备比浸渍法分布更加均匀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 (6)导晶沉淀法 本法是借晶化导向剂(晶种)引导非晶型沉淀转化为晶型沉淀的快速有效方法。举例:以廉价易得的水玻璃为原料的高硅酸钠型分子筛,包括丝光沸石、Y型、X型分子筛。 3、共混合法 混合法是将一定比例的各组分配成浆料后成型干燥,再经活化处理即可。如合成气制甲醇用的催化剂就是将氧化锌和氧化铬放在一起混合均匀(适当加入铬

SCR低温脱硝催化剂

SCR低温脱硝催化剂 一、技术背景 我国烟气脱硝市场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电站锅炉NO X排放控制的主要技术,SCR反应的完成需要使用催化剂。目前商业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运行温度处于320-450℃的中温催化剂,因此催化还原脱硝的反应温度应控制在320- 400℃。当反应温度低于300℃时,在催化剂表面会发生副反应,NH3与S03和H20反应生成(NH4)2S04或NH4HSO4减少与NOx的反应,生成物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堵塞催化剂的通道和微孔,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另外,如果反应温度高于催化剂的适用温度,催化剂通道和微孔发生变形,从而使催化剂失活。因此,保证合适的反应温度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正常运行的关键。 由于电站锅炉在大气温度较低和低负荷运行时,烟气温度会低于SCR适用温度。由于锅炉设计方面的原因,在低气温和低负荷条件下亚临界和超高压汽包锅炉烟气温度的缺口可以达到20℃以上,比直流和超临界锅炉更大,此时SCR 停运,烟气排放浓度将不能满足国家环保要求。我国目前尚没有成熟的低温SCR 脱硝技术,需要使用复杂的换热系统才能应用SCR脱硝增加了能耗和设备投资,因此面临着艰巨的NO X减排困难。 根据环保部《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强制标准,火电厂在任何运行负荷时,都必须达标排放。脱硝系统无法运行导致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高于排放限值要求的,应认定为超标排放,并依法予以处罚。目前全工况脱硝技术已经成熟,火电厂现有脱硝系统与运行负荷变化不匹配、不能正常运行、造成超标排放的,应进行改造,提高投运率和脱硝效率。 二、技术现状

SCR低温脱硝催化剂,是洛阳万山高新技术应用工程有限公司为了解决汽包锅炉某些工况烟气温度过低和SCR低负荷运行时,导致SCR脱硝无法正常运行的技术难题,该技术是结合现有SCR脱硝工艺,从而实现SCR低温脱硝催化剂低温脱硝,SCR低温脱硝催化剂最为简单有效,由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组成是NO(占95%),NO难溶于水,而高价态的NO2、N2O5等可溶于水生成HNO2和HNO3,溶解能力大大提高,很容易通过碱液喷淋等手段将其从烟气中脱出。将烟气中的NO转化为高价态,需引入较强的SCR低温脱硝催化剂,在众多催化剂中,SCR低温脱硝催化剂是最环保最清洁的SCR低温脱硝催化剂,它以低温脱硝催化技术最为简单有效,在高效转化NO至高价态的过程中不遗留任何二次污染物,另外不同于其它催化剂,工作环境恶劣,自由基存活时间非常短,能耗较高,SCR低温脱硝催化剂的生存周期相对较长,能将少量氧气或空气电离后产生催化氧化,然后送入烟气中,可显著降低能耗。 三、技术原理 SCR低温脱硝催化剂具有很强的催化性,完全有能力将烟气恶劣环境中的NO氧化成高价态,提高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水溶性,从而将NO脱除。利用SCR 低温脱硝催化剂将NO催化为高价态的氮氧化物后,需要进一步地吸收。常见的吸收液有Ca(OH)2、CaCo3等碱液。不同的吸收剂脱除的NO效果会有一定的差异。例如有人在利用水吸收尾气时,NO的脱除效率可达到80%以上,这是利用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进行吸收,也有试验利用吸收液将高价氮氧化物还原成为N2后直接排入大气中。 四、技术性能 采用SCR低温脱硝催化剂脱硝技术可得到较高的NO X脱除率,典型的低温

20160314001论文——密棉

密棉柔软针织面料开发 曹春祥顾维铀任海舟 (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 200023; 上海市针织科学技术研究所 200023) 摘要:本文以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根据针织内衣轻薄化趋势,开发结构细密而柔软透气的密棉针织面料的实例,针对密棉针织面料编织紧密而硬挺有余柔软不足,分析了采用集成加工技术,特别是以开发致密蓬松细条绒织物结构和细密空气层织物结构,增加细密针织物的柔软性和保暖性;以研发细密柔滑针织内衣面料的制备方法,主配制的生物酶整理剂和柔软整理剂,配置两道柔软为特点的工艺路线,改善细密的密棉针织物的柔滑性和透气性。 关键词:棉针织物;织物结构;柔软整理;酶处理 1 前言 针织内衣面料是针织内衣发展的基础,内衣面料的推陈出新需要以服用性能的舒适性来支撑,既要有时尚要素来推陈出新,又要用科技含量来保障舒适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内衣的舒适性更加注重。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根据针织内衣轻薄化和细密化趋势,开发密棉针织面料。当前细针距产品虽然可做得针距很细,但针距很细织物都是用化纤编织的。三枪在开发中坚持采用天然纤维,不刻意追求过细的针距,而是追求保持和发扬三枪内衣的柔软舒适性服用性能的特性,特别是针对密棉针织面料编织紧密而硬挺有余柔软不足,通过集成技术的工艺方法,提升织物柔软透气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密棉舒适针织面料的密棉针织内衣系列产品。 2 原料 密棉柔软针织面料是系列产品,其原料一般为全棉,较高支数的纱线采用长绒棉。有的产品为增加柔软性,也采用了部分其它棉型纤维,经试验,50%棉和50%木代尔的混纺纱用于某种密棉针织面料手感很滑爽。 密棉柔软针织面料采用较为细的纱线规格,有40S、50S和120S/2。 对于含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纱线,采用赛络纺、紧密赛络纺等纺纱方法,减少毛羽,来改善纱线光滑性。 密棉柔软针织面料的某些品种是与氨纶交织的,以增加紧密度。氨纶采用20D或30D 的裸丝。 3 针织工艺 密棉柔软针织面料系列产品的织物结构有常规的纬平针、棉毛和罗纹,包括与氨纶交织的结构,也有变化组织的花色结构。 3.1主要产品的针织工艺 主要产品的针织工艺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产品的针织工艺

浸渍法制备PdAl2O3催化剂

山西大学 综合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浸渍法制备Pd/γ-Al2O3催化剂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学生姓名 ddd 专业化学 学号 4444 年级 2009 指导教师王永钊 二Ο一二年 5月11日

浸渍法制备Pd/γ-Al2O3催化剂 姓名:tttt 学号:jikij 专业:化学 (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用等体积浸渍法,预先测定载体吸入溶液的能力,然后加入正好使载体完全浸渍所需的Pd溶液与蒸馏水的量,经干燥,焙烧,还原制备Pd/γ-Al2O3催化剂,此催化剂为银灰色蛋壳型。 关键词:浸渍法 Pd/γ-Al2O3 催化剂 引言: 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很多。由于制备方法的不同,尽管原料和用量完全一样,但所制得的催化剂的性能仍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本次实验使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Pd/γ-Al2O3催化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催化剂制备的基本原理与简单操作。 浸渍法是将载体浸泡在含有活性组分(主,助催化剂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中,接触一定的时间后除去过剩的溶液,再经干燥,焙烧和活化,即可制得催化剂。而等体积浸渍法,能较便捷的得出所需净渍液的大概体积,由此可以省去过滤多余的浸渍溶液的步骤,而且便于控制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含量。此方法预先测定载体吸入溶液的能力,然后加入正好使载体完全浸渍所需的溶液量。 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时,毛细管中浸渍液所含的溶质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迁移,造成活性组分的不均匀分布。这时由于在缓慢干燥过程中,热量从颗粒外部传递到其内部,颗粒外部总是先达到液体的蒸发温度,因而孔口部分先蒸发使一部分溶质析出,由于毛细管上升现象,含有活性组分的溶液不断地从毛细管内部上升到孔口,并随溶剂的蒸发溶质不断地析出,活性组分就会向表层集中,留在孔内的活性组分减少。因此,为了减少干燥过程中溶质的迁移,常采用快速干燥法,使溶质迅速析出。有时也可采用稀溶液多次浸渍法来改善。 浸渍完全后再经干燥,焙烧处理得到催化剂产物。 实验部分 1、实验步骤 1.1实验试剂与仪器 1.1.1 试剂:γ-Al2O3小球,蒸馏水,Pd[9.6 mg/mL]溶液 1.1.2 仪器:坩埚,玻璃棒,移液管(1ml),洗耳球,小量筒(10ml),烘箱,马弗炉 1.2具体操作方法 1.2.1 载体吸入溶液能力试验称取三份1.0 g的40-60 目γ-Al2O3小球,逐步滴加蒸馏水,

1500立方低温脱硝催化剂生产线项目可研报告-

年产1500立方低温蜂窝式脱硝催化剂 生产线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一、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3) 1.1 项目建设背景 (3) 1.2项目建设必要性 (3) 二、项目概况 (4) 2.1项目概述 (4) 2.2建设地点、规模及建设内容 (4) 2.3主要技术及来源 (4) 2.4产品方案及发展方向 (14) 三、总体布置方案、厂区面积、占地范围 (15) 四、技术方案的介绍 (16) 4.1 生线工艺介绍 (16) 4.2 主要设备介绍及清单 (17) 五、项目实施计划 (29) 六、经济性分析 (30) 6.1投资费用分析 (30) 6.2 运行成本分析 (31) 七、市场容量分析 (32) 7.1 低温催化剂行业市场需求容量 (32) 7.2 产品竞争能力分析 (32) 八、项目风险分析 (33) 九、结论 (33)

一、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1 项目建设背景 氮氧化物的控制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紧迫客观要求,脱硝行业的发展已得到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持,中高温SCR脱硝技术已经在火电等行业取得了广泛成熟的应用,而低温SCR脱硝技术刚处于起步阶段,其市场需求十分迫切、市场空间潜力巨大。低温SCR脱硝的核心技术是低温催化剂。 催化剂的生产属于环保产业,在对环保产业的发展上,国家给予了积极鼓励的扶持政策。在《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划》中,“鼓励企业自主开展和国际科技合作的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指示“积极发展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努力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环境科技进步”,“组织对污水深度处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洁净煤、汽车尾气净化等重点难点技术的攻关,加强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这些政策给环保产业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并指明了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对如何建立低温催化剂生产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2项目建设必要性 我国常规催化剂(使用温度350℃左右)在废气NOx的减排中应用非常成熟,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容量已逐渐趋于饱和。但受温度区间和使用场地限制,常规催化剂不再适用,低温催化剂成为首选。低温催化剂主要适用于小型燃气、燃油锅炉、生物质锅炉、垃圾焚烧炉、危废处理锅炉、焦化行业以及部分建材行业窑炉等。以上这些行业NOX排放总量非常巨大,在这样巨大的排放量下,已投入脱硝运行和正在实施低温脱硝项目的企业微乎其微,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以及超低排放政策严格执行,这些行业低温脱硝面临着一个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相应地低温催化剂生产也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前景。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成型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成型 一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1浸渍法 将含有活性组分(或连同助催化剂组分)的液态(或气态)物质浸载在固态载体表面上。此法的优点为:可使用外形与尺寸合乎要求的载体,省去催化剂成型工序;可选择合适的载体,为催化剂提供所需的宏观结构特性,包括比表面、孔半径、机械强度、导热系数等;负载组分仅仅分布在载体表面上,利用率高,用量少,成本低。广泛用于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尤其适用于低含量贵金属催化剂。 影响浸渍效果的因素有浸渍溶液本身的性质、载体的结构、浸渍过程的操作条件等。浸渍方法有:①超孔容浸渍法,浸渍溶液体积超过载体微孔能容纳的体积,常在弱吸附的情况下使用;②等孔容浸渍法,浸渍溶液与载体有效微孔容积相等,无多余废液,可省略过滤,便于控制负载量和连续操作;③多次浸渍法,浸渍、干燥、煅烧反复进行多次,直至负载量足够为止,适用于浸载组分的溶解度不大的情况,也可用来依次浸载若干组分,以回避组分间的竞争吸附;④流化喷洒浸渍法,浸渍溶液直接喷洒到反应器中处在流化状态的载体颗粒上,制备完毕可直接转入使用,无需专用的催化剂制备设备;⑤蒸气相浸渍法,借助浸渍化合物的挥发性,以蒸气相的形式将它负载到载体表面上,但活性组分容易流失,必须在使用过程中随时补充。 1.2沉淀法 用淀剂将可溶性的催化剂组分转化为难溶或不溶化合物,经分离、洗涤、干燥、煅烧、成型或还原等工序,制得成品催化剂。广泛用于高含量的非贵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沉淀法有: ①共沉淀法,将催化剂所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同时沉淀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一次操作可以同时得到几个组分,而且各个组分的分布比较均匀。如果组分之间形成固体溶液,那么分散度更为理想。为了避免各个组分的分步沉淀,各金属盐的浓度、沉淀剂的浓度、介质的pH值及其他条件都须满足各个组分一起沉淀的要求。 ②均匀沉淀法,首先使待沉淀溶液与沉淀剂母体充分混合,造成一个十分均匀的体系,然后调节温度,逐渐提高pH值,或在体系中逐渐生成沉淀剂等,创造形成沉淀的条件,使沉淀缓慢地进行,以制取颗粒十分均匀而比较纯净的固体。例如,在铝盐溶液中加入尿素,混合均匀后加热升温至90~100℃,此时体系中各处的尿素同时水解,放出OH-离子: 于是氢氧化铝沉淀可在整个体系中均匀地形成。 ③超均匀沉淀法,以缓冲剂将两种反应物暂时隔开,然后迅速混合,在瞬间内使整个体系在各处同时形成一个均匀的过饱和溶液,可使沉淀颗粒大小一致,组分分布均匀。苯选择加氢的镍/氧化硅催化剂的制法是:在沉淀槽中,底部装入硅酸钠溶液,中层隔以硝酸钠缓冲剂,上层放置酸化硝酸镍,然后骤然搅拌,静置一段时间,便析出超均匀的沉淀物。 ④浸渍沉淀法,在浸渍法的基础上辅以均匀沉淀法,即在浸渍液中预先配入沉淀剂母体,待浸渍操作完成后加热升温,使待沉淀组分沉积在载体表面上。 混合法多组分催化剂在压片、挤条等成型之前,一般都要经历这一步骤。此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产品化学组成稳定,可用于制备高含量的多组分催化剂,尤其是混合氧化物催化剂,但此法分散度较低。 混合可在任何两相间进行,可以是液-固混合(湿式混合),也可以是固-固混合(干式混合)。混合的目的:一是促进物料间的均匀分布,提高分散度;二是产生新的物理性质(塑性),便于成型,并提高机械强度。

蜂窝式低温脱硝催化剂的煅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蜂窝式低温脱硝催化剂的煅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摘要:本文对低温蜂窝脱硝催化剂制备工艺中煅烧工艺的温度进行考察,通过对比不同煅烧温度对催化剂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500℃煅烧的催化剂产品,表面微孔结构最细致均匀,比表面积比550℃和600℃的分别高4.3%和12.5%,150℃-270℃之间,相同烟气温度的工况下,500℃对应的催化剂脱硝效率比550℃、600℃对应的催化剂分别高5%和8%,同时强度并没有下降很多。 关键词:脱硝;低温催化剂;煅烧温度 前言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去除NOx的有效方法之一。工业应用的催化剂大多反应温度为300-500℃,才能发挥催化剂的最佳活性,而采用低温 (60-180℃)SCR催化剂能适应将SCR装置直接配置于电除尘之后,避免工业催化剂由于高温操作所必需的烟气预热能耗,又能减轻烟尘对催化剂的毒化作用,延长催化剂寿命。 蜂窝式脱硝催化剂的生产工艺中利用陶瓷化技术将具有脱硝活性的组分赋予一定的机械强度,使其能适应具有高灰分、烟气量大、高风速的工况[1]。目前,钛钨钒类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基本采用600-615℃的煅烧工艺,但是实际上,根据组分的不同,不同金属之间的作用键的形成温度也是不同的[2]。本论文旨在探讨生产中不同煅烧温度对蜂窝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催化剂制备工艺 本文中的18孔蜂窝式脱硝催化剂经过混炼(出料水分位28%,PH值为8.0),预挤出(水分28%),陈腐24小时,挤出(水分27.5%),一干燥168小时(由一干燥转移至二干燥时水分为3%),二干燥24小时(由二干燥转移至煅烧炉时水分≤2%),煅烧50小时,切割等工段。 催化剂原料包括钛钨粉、硬脂酸、乳酸、纸浆棉、玻璃纤维、羧甲基纤维素、聚氧化乙烯。 1.2 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表征在X-射线粉末衍射仪(德国Bruker D8-Advance型)上室温下进行,使用Cu Kα射线源(λ=0.15418),Ni滤波,工作电压为40kV,工作电流为40mA,扫描范围2θ为10-90°,步长为0.02°,扫描速度为10°/min,万特检测器检测。 1.3 催化剂比表面积测试使用的仪器是ASAP-2020型物理吸附仪(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催化剂样品预先在-196℃下处理,然后进行测定。用BET公式和BJH模型计算样品的比表面积。

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研究现状

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研究现状 1 引言 氮氧化合物(NO,NO2,N2O)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他们能产生光化学烟雾,酸雨,臭氧空洞以及温室效应。几乎所有的NOx都来自于运输和火力发电厂。因此控制NOx在空气中的排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的燃煤电站中大多采用低NOx燃烧技术,而脱硝效率较高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则相对应用较少[1]。在国外SCR脱硝技术应用十分广泛。SCR脱硝技术的核心是催化反应,成功开发用于催化反应的催化剂是关键。 商业上应用比较成功SCR脱硝催化剂主要是以钛钒基(V2O5/TiO2)与WO3或者MoO3的混合物[2]。虽然钒基催化剂有很高的活性和抵抗SO2的能力,但是还才存在很多缺点。这种催化剂在300-400℃这样一个很窄的温度区间有活性,在这个温度区间可以避免由NH4HSO4和(NH4)2S2O7这样的硫酸铵盐引起的毛孔堵塞[3]。这种高温SCR脱硝装置一把设在省煤器之后,空气预热器和脱硫装置之前,由于烟气未进行除尘处理,容易造成催化剂孔道堵塞,影响催化剂寿命。而低温SCR催化剂可以在能耗较低的情况下把催化剂布置在脱硫之后[4],这样可以降低能耗,防止催化剂孔道堵塞,提高催化剂寿命。所以近年来开发低温高效、性能稳定的SCR脱硝催化剂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2 SCR的基本原理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氨、碳氢化合物或者H2等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x还原为N2。 以NH3作为还原剂用SCR还原NOx时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5]: 4NO + 4NH3 + O24N2 + 6H2O 2NO2 + 4NH3 + O23N2 + 6H2O 当以碳氢化合物作为还原剂时,碳氢化合物种类的不同导致其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多数情况下都有CO2的生成。这时,SC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可以表示为: CxHy + mNO + (2x + y/2–m)O2xCO2 + m/2N2 + y/2H2O 当以H2作为还原剂时,主要的化学方程式[7]为: 2NO + 4H2 + O2N2 + 4H2O H2O和SO2存在下催化剂失活[8-10]以及在低于200℃时较低的N2反应选择性使得碳水化合物作为还原剂(HC-SCR,T<200℃)的工业技术的发展变的不可能。

氯漂,还是氧漂

干洗业界的代理商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亲历了发生在这个行业的诸多变化。比如我们今天要说到的:聚酯纤维开始代替棉质品成为市场主角,今天在许多行业中纯聚酯纤维被广泛使用,有取代棉纤混纺织品的趋势。随着那些中小企业的合并和改造,隧道洗衣机成为主流,水资源及能源的保持和废水处理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清洁剂的性能将面对新的挑战,向表面活化剂清洁和减少强碱清洁剂的使用。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的洗涤化工业似乎还滞留了一个空白,那就是:哪一种漂白方法更好呢? (我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目前使用的两种漂白剂——氯漂和氧漂的功过是非吧。们将这个评论限定在液体漂白剂范围内)在评论的过程中,以下几个因素是必须照顾到的:漂白效果,织物无损、贮存方法、操作者的自身安全,还有亟需注意的环保问题。 漂白效果怎样?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漂白剂的功能。在洗涤过程中,漂白是一个最基本的步骤,其功用是在大部分的污渍被去除和冲涮之后,去除最后残留在衣物上的污垢。传统的漂白循环就是将织物放在清水里“透”,好让溶解了的污垢成分不与漂白剂成分反应而影响清透效果。漂白剂使污渍分子氧化,使之分解为细微可溶解的分子,随清水冲涮被“透”掉,否则当漂白剂与有色污渍作用后反而会使织物掉色。 液体氯漂剂在化学上是用次氯酸钠处理的一种方法,但是只有12%的次氯酸钠能够起到漂白剂的作用。在传统洗涤程序中,人们使用75—150ppm浓度的氯漂剂,溶于温度140-150华氏温度的水中,PH值取10.2到10.8之间。一旦水温和PH值有所降低,氯漂剂的漂白作用会过于强烈。所以有些人也推荐使用低温水和低PH值(约9.8-10.5)进行氯漂,以便取得最佳漂白效果。由此可知,这种漂白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环保隐患问题,而且漂白剂使用过头也会损害织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