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师个案报告(范例3)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中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姓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江苏省南京市

所在单位:

一例中学生严重心理问题

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这是一例关于高中女学生,因上课回答问题时,被老师当众指责和同学哄笑,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以致产生了对学校恐怖心理咨询案例。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林某的基本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测验,与林某及其母亲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疗法帮助林某调整认知观念,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了林某的适应不良情绪和行为,解除了对学校的恐怖,咨询效果明显。

【关键词】学校恐怖认知疗法心理咨询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林某,女,16岁,高一学生,与父母同住。父母为普通职工,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二、个人成长史

独生女,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8个月会说话,1岁会走路,3岁上幼儿园,当时能背唐诗100首,深得长辈老师喜欢。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能帮助其他同学,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并成为班里的小干部,各方面表现都好,没有被老师批评过。12岁来月经,周期不稳定,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7岁以前父母同外公外婆一起住,父亲工作忙,在一起的时间少,母亲工作三班倒,多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7岁以后跟父母同住,父母关系好,对林某要求高。从小活泼外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得尽善尽美。

三、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因“害怕上学四个月”而就诊。

2、个人陈述:在三个月前的一次上课时发呆,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没有听清老师的问题是什么,就根据当堂所讲内容猜测回答,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被老师严厉批评,当时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心怦怦乱跳,双手发抖。第二天上学时走到校门口就感觉紧张害怕、

心发慌,不敢进校门,隧到学校旁边的书店看书。老师发现她没有上学,也没有请假,请家长到学校说明情况,父母回家批评了她,并要求她正常上学,次日上课时,突然觉得头晕目眩,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全身发抖,大汗淋漓,送到医院后很快缓解,父母不放心而让其住院一周,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出院后只要提起与上学有关的事就很不舒服,情绪低落,惊慌,感觉气不够用,发抖,如果不去想上学的事,则一切如常。三个月来请家教在家学习,一个人在家心情不好,常为一些小事跟父母发脾气,学习效率也低,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看电视、上网,考试成绩下降。渴望能够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到学校学习,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她克服对上学的恐惧心理。

3、观察和他人反映

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

四、心理测试结果与分析:

选择测试为SCL-90、SDS、SAS。

1、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

躯体化2.3,强迫症状1.6,人际敏感2.5,抑郁2.7,焦虑3.9,敌对1.4,恐怖3.1,偏执1.0,精神病性1.6,其他1.6;总分195;阳性项目数45个。

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2、抑郁自评量表(SDS)分:粗分45分,标准分56分,提示有轻度抑郁。

3、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52分,标准分65分,提示有中度焦虑。

五、评估与诊断

1、评估:学校恐怖症倾向,属于严重心理问题。

2、评估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其主观与客观世界是统一,且自知力完整;心理活动知情意是协调一致的;人格相对统一,不属于精神疾病。

(2)根据严重心理问题诊断标准:来访者对上学表现出明显和持久的恐怖,恐怖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出现学校恐怖有三个月的时间,且与创伤事件有关。对恐怖的处境——学校有回避行为,造成社会功能轻度受损。自己知道惧怕上学过分、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有自知力,能够主动求医,智能完整,能够在家完成学业。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3、鉴别诊断:

(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林某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林某虽有情绪低落,但不是主要症状,也没有兴趣缺乏、自罪自责、自杀意念等症,因此可排除抑郁症。(3)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和恐怖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两者不同。形成恐怖症的焦虑是由特定的物体或处境引起的,为了减轻焦虑有回避行为。焦虑症的焦虑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

4、心理测量结果支持本诊断。

六、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1)求助者16岁,是处于青春期的女孩,自尊心比较强,心灵容易受到伤害,且内容容易泛化。

(2)医院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2、社会原因

(1)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呵护,形成了我是可爱的、完美的,别人不能批评我的错误认知。

(2)经历了对林某来说刺激强度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自信心严重受挫。

3、心理原因

(1)个性因素: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

(2)错误观念,认为自己不应该受到别人的批评,一旦老师批评自

己就受不了,感觉糟糕至极。

(3)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担心上学后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害怕同学们取笑。

(4)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被老师批评的事情一直困扰着自己。

七、咨询目标

咨询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消除林某对上学、对老师和同学的惧怕。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放松技术或积极的自我对话,以

降低焦虑水平,改变其完美主义的认知模式;增强其自信心。(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

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八、咨询方案的制定

咨询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第二阶段是咨询阶段,首先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其次改变其对学校的恐怖行为;第三阶段是巩固与结束阶段,使求助者把在咨询中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害怕上学,内在却是由于完美主义倾向和缺乏自信等的认知因素造成的。焦虑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极易导致焦虑症、恐怖症等神经症的形成。另外,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还有他特定的年龄阶段,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2)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将已书面打印的双方权利和义务,交林某及其监护人一份,告知

求助者若有疑问,可随时提出。林某及其监护人的权利、义务大概内容有:个人意愿选择、更换咨询师;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协商原则、保密原则;遵守合约等。咨询师的权利、义务大概内容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平等友好;反歧视原则;心理咨询工作的局限性;协商一致;避免双重关系;转介;保密原则等。

(3)咨询时间和收费

安排: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共11次。收费每50分钟100元人民币,由医院收费处收取。

九、咨询过程:

1、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

第一次和第二次咨询:

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使求助者认识到这些不合理的目的:收集资料,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方法: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林某,用开放性问题收集林某的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林某尽情倾诉,与林某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完成心理测验。

2、咨询阶段

(1)分析问题

第三次咨询

目的:①加深咨询关系。

②认识其不良的认知模式。

方法:与林某从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探讨她产生学校恐怖的原因。

布置家庭作业:

①再现事件,找出当老师当众批评自己的内心想法及身体、情绪的变化情况,越细越好/

②找出自己的十个优点,写在纸上,每天大声朗读5遍。

(2)治疗的实施

第四次咨询:

目的:①打破完美主义倾向,建立积极认知。

②学会放松。

方法:会谈、认知重建法、行为放松训练、积极自我暗示。

反馈咨询作业:林某说当听到要当众提问时,就立刻想到“我一定要答好”、“答不好会被同学和老师笑话”、“多没面子呀”。可越想越觉得烦躁不安,浑身紧张、发抖,越想“千万别紧张”就越紧张。林某说找出自己的十个优点很困难,有的是问同学后得知的,大声朗读5遍后感觉挺好的,发现“原来我也有这么多有价值的东西”。

认知重建:帮林某识别在造成害怕上学的上述消极思维,以及它们出现的场合,识别紧随消极思维之后的问题行为,帮助林某制止这些消极思维,并建立理想的或积极的思维。如“我也是一个普通学生,有优点也有缺点”、“即使我没有回答好问题,老师和同学也不会笑话我的”、“我相信我能行”等。

行为放松训练:在咨询师的指导下练习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如:坐在椅子上,按手臂、头部、躯干、腿部的顺序,先紧张,后放松的方法,通过了解紧张与放松的不同,最终体会全身放松的状态。无论何时,当出现紧张状态时,都去想放松,通过肌肉的行为放松从而达到心理放松。

布置家庭作业:

①继续大声朗诵优点并积极体会;

②回去后按照咨询师所教放松方法,每天训练1-2次,以达到2-3分钟迅速放松全身的目的。

第五次咨询:

目的:①巩固认知重建结果。

②建立焦虑事件等级,并开始实施系统脱敏。

方法:会谈、系统脱敏、积极自我暗示。

过程:找出林某上学过程中感觉恐怖的环节,按各环节的恐怖程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恐怖程度根据0-100单位计。

咨询师:现在想使用一张焦虑等级量表来测量你对上学的焦虑程度,表上有0-100单位,0是绝对平静,100是极度恐怖,即惊恐体验。那么你现在的焦虑程度大概是多少呢?

求助者:(想一想)10吧,因为我是害怕上学来找你的,跟你在一起,感觉与学习有关,所以我就感觉紧张。

咨询师:晚上准备明天要上学的东西,整理书包呢?

求助者:15-20。

……

根据同林某的谈话,共同商定建立的焦虑等级为9级:上学前一天晚上睡前20、早上起床30、出家门40、上学的路上50、学校门口60、教室门口70、坐到座位上80、跟同学讲话90、上课老师提问100。家庭作业:依据设计的焦虑等级,让求助者回家做想象练习,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

第六至十次咨询:系统脱敏治疗

分为两个过程:

①想象脱敏。

通过想象唤起林某对上学的焦虑状态,评估焦虑水平,然后运用放松技术进入放松状态,再次评估焦虑水平,直至焦虑水平达到最低值为止,每次可进行1-3个等级,视情况而定。

咨询师:现在开始放松,当你感觉全身肌肉已经放松之后,伸出右手食指告诉我。

求助者:(5分钟后伸手示意)

咨询师:现在的焦虑程度是多少?

求助者:0。

咨询师:好,现在闭眼想象你收拾书包,准备明天上学,情景在脑海中出现时请食指示意。

求助者:(30秒后伸手示意)

咨询师:现在的焦虑程度是多少?

求助者:10。

……

按照以上建立的焦虑等级逐步脱敏,在想象中反复呈现情景,直到焦虑程度降到0,一次治疗可以推进几个等级,经过5至6次的脱敏治疗,林某在想象老师提问时不再感觉焦虑紧张。

②实际情景演练

在想象训练达到目的后,由母亲陪同进行实际情景演练,从以下几个情景观察林某的空间反应:从家里出发准备去上学;坐在平常所

坐的公交车上;走到学校门口;进入学校;走到教学楼前;走到自己的教室门前;进入教室。在每一个具体的情景中,如果林某出现恐怖反应,则就地进行放松训练,达到完全放松状态时再进入下一个情景。

3、巩固与结束阶段

第十一咨询,施测SCL-90、SDS、SAS,并与咨询前对照。对前面的咨询过程进行总结,请林某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林某的成长。

十、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症状的改善:上学时不再感到害怕了。

2、爸爸妈妈的评价:最近孩子精神状态很不错,主动谈一些学校的事,能够主动去上学了。

3、他人评估:老师同学反映,林某能够进行正常的师生同学之间的交往,能够象以前一样上课,并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

4、治疗后心理测验的结果:

①SCL-90:躯体化1.9,强迫症状1.6,人际敏感1.7,抑郁1.7,焦虑2.0,敌对1.4,恐怖1.9,偏执1.0,精神病性1.6,其他1.6;总分149;阳性项目数36个,除焦虑外,其它各因子分在常模范围。

②SAS:粗分40分,标准分50分,提示没有焦虑。

③SDS:粗分36分,标准分45分,提示没有抑郁。

5、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消除了林某的学校恐怖,改变了其完美主义的认知模式,增强了自信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咨询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6、林某及父母说为了以后能够较好地与老师同学交流,提出还需要继续进行长期的心理咨询,与咨询师共同商讨了中长期的咨询方案。咨询的方法以认知疗法为主,配合人本主义心理咨询,提高求助者对自我的认识水平,发掘个人潜能,逐步通过对人格的完善,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十一、总结

在本案例中,咨询员与林某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全面地掌握了林某的情况,取得了林某及其父母的信任。因此在咨询中得到了林某及其父母很好的配合。林某的智力水平以及悟性也是咨询取得成效

的重要基础。咨询员针对求助者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具体情况,在咨询过程忠应用认知疗法协助林某调整认识观念,从而改变了林某的负性情绪,并采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了林某对上学的恐惧情绪和行为,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念峰.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新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姚传芳,王克威. 精神科查房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1版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因失恋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例强迫性神经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 【摘要】本文是一例强迫性神经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由于受强迫性神经症的困扰,内心非常痛苦,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主要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厌恶疗法进行咨询治疗,在接受了十二次咨询后,来访者的症状基本消失,达到了心理咨询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强迫行为,不合理信念,厌恶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正文】 一、一般资料 何某,女,32岁,未婚,外企白领,本科学历,身高1.55米,体态正常,五官端正,穿着比较讲究,有化妆,讲话语速较快,思维清晰,表达流畅。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父母双职工,兄弟姐妹三人,何某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年龄各差一岁。个人在婚姻恋爱方面不是特别顺利,无重大躯体疾病病史。因失恋导致精神痛苦,工作效率下降,故前来寻求帮助。 SCL—90测验结果:总分:204 (已超过中国常模分)总均分2.27 阳性项目数46 躯体化 2.0 强迫2.8 人际关系2.56 抑郁3.54 焦虑2.8敌对 2.2 惊恐1 偏执1.5 精神病性1.7 阳性因子数6个,按照从高到低排列顺序分别为: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敌对、躯体化 SAS测验结果:53分,轻度焦虑 SDS测验结果:0.78 重度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最近一个月来心情很低落、压抑、心情烦躁、焦虑、特别提不起劲,内心脆弱,很容易哭,觉得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很无望,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前途都很渺茫,完全看不到希望。虽然很想努力去改变这种不好的状态,但是无力改变。也不想工作,工作上的事情总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范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运用XXXXXXXXXX的案例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四川省成都市 所在单位:成都XXXXXXXXX

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克服对狗恐惧的 心理咨询案例 X X 成都XXXXXXXX 摘要:对一例出现对狗恐惧的求助者,运用系统脱敏法来帮助来访者对抗对狗的恐惧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经过六次的心理咨询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个月后随访,求助者对狗的恐惧症状明显缓解。在本案例咨询中,咨询师首先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然后逐步帮助来访者学习渐进行肌肉放松法和深呼吸放松法,在此基础上,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起建立恐惧情绪等级表,运用想象系统脱敏,对来访者进行对狗的恐惧情绪的脱敏训练,逐渐改善来访者对狗的认知。 关键词:恐惧系统脱敏疗法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男性,12岁,汉族,小学六年级,独生子。母亲为中学教师,父亲为公务员,家庭关系和睦。家族中无精神病病史。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在母孕期营养良好,身体健康,足月顺产,幼时生长发育好,读书成绩一直挺好,一直是家里的宠儿。由于是独生子,对其要求比较严格,母亲从小就对孩子非常宠爱,教育方式也比较专制严格,对母亲的依恋很深,总是喜欢粘着母亲,母亲对于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格外的在意,求助者同时又害怕母亲,当母亲在场的时候总是让母亲代替自己表达,当母亲说到自己不好的地方时候,就想反驳。 3、精神状态 求助者穿戴整齐,举止得体,言语清楚,情绪一般,对陌生环境比较敏感。 4、身体状态

求助者身体状态良好,由于最近一段时间对狗的恐惧,造成情绪上的困扰,睡眠质量不佳。 5、社会功能 求助者与父母的关系融洽,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没有明显下降,但是没有要好的朋友,同龄朋友也较少。 二、主诉及个人自述 两个月前,我被一条的大狗追,我就使劲地跑,当时狗没有咬到自己,但是我被吓得够呛。从那以后,我看到狗就怕,心里很紧张,回避有狗的场合。在生活的小区外,和妈妈一起遛弯的时候,我看到小狗就赶紧躲在妈妈背后,紧紧的抓住妈妈的衣服,等狗过去了才敢出来。与朋友一起出去玩,见到狗也很害怕,需要躲在朋友的身后。邻居家也养了小狗,我每次出门都要先开一条缝,看邻居家的门开是否开着,等确认门没开,狗没有出来,我才敢出门。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1、心理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来访者穿戴整齐,身高160cm,体型偏瘦。咨询过程合作,求助者在描述到狗的时候非常紧张,从脸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上能看出对狗的恐惧。对狗的恐惧没有泛化,生活学习方面都很正常,有强烈的求治愿望。 2、了解到的情况 母亲主诉:儿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也挺棒的,就是不太爱和其他的孩子说话,与他们一起玩。自从那次被狗追之后,就开始怕狗,看到狗就躲,然后紧张出汗。母亲自述自己看到狗也紧张,只是没有孩子那么严重。 四、心理测验结果 SCL-90:焦虑为2.0分,恐怖为3.1分,其余因子分低于2分。 五、评估与诊断 1、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来访者穿戴整齐,不善与人交往,性格内向,胆小。求助者自从被狗追过后对狗产生了恐惧情绪,回避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范例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 咨询案例报告 XXX 摘要:X某,女,护士,因被一HIV阳性病员使用过的针头刺伤手指,害怕再次被针刺伤而引发其焦虑、紧张情绪。造成工作中动作慢,效率低,同事不愿和其搭班。根据求助者内心痛苦程度、病程不足3个月、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坏,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经和求助者商量后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使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有所认识,经过7次咨询,其焦虑、紧张情绪明显缓解, 最终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促进了求助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咨询案例报告 一、一般资料 X某,女, 19岁,汉族,中专文化,某医院护士,未婚,身高155公分左右。 X某从小生活在农村,是家中独女,性格较为内向,父母均为农民,初中文化程度,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仅春节回家团聚一次,无暇顾及她。X某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较为溺爱,生活自理能力差,平素较为胆小。小学、初中成绩一般,初中毕业后进入本市护士学校读护理专业,中专文化。毕业后自荐到某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个月。 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父母身体健康。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 主诉:害怕再次发生针刺伤事件,担心被感染到传染病,焦虑、紧张约45天。 个人陈述:

我是某医院内科护士,参加工作刚10个月,之前已在门诊、肿瘤科转科8个月,较为顺利。目前在内科上班2个月,45天前我在为一名患者输液时,意外被他使用过的针头刺伤左手食指,有少量鲜血流出。当时立即挤出针刺部位血液,并做了消毒处理。因该患者是HIV(艾滋病病毒)阳性病人。虽然当时做了消毒处理,也抽取我的血样作了HIV抗体初筛检测,并给予了齐多夫定和拉米夫定预防口服用药。但自针刺伤事件发生以来,我一直处于焦虑之中,紧张害怕,情绪低落,害怕再次被针刺伤而感染传染病,于是每次去给病员输液我都非常小心谨慎,为一名病员输液要用12分钟左右的时间,因为动作太慢,科室同事不愿意和我搭班,护士长也找过我谈话,但就是克服不了心里的那种焦虑、紧张情绪,无法自控,为此前来求助。 三、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 1.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进入咨询室显得步态沉重,坐下后情绪低落,眉头紧皱,双手紧紧握在一起,表情焦虑。该求助者自知力存在,主动求助,未见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2.了解到的情况: (1)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无重大器质性疾病史,无手术史,无输血过敏史,无高热抽搐及外伤昏迷史。 (2)个人史:独生子女,母孕期营养一般,身体健康,足月剖腹产,幼时生长发育一般。7岁上学,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般,性格较为内向,不爱说话,朋友较少。 四、心理测验结果 (1)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62,显示中度焦虑; (2)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49,抑郁情绪不明显; (3)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1.6,强迫症状1.7,人际敏感2.3,抑郁1.8,焦虑2.9,敌对1.3,恐怖1.3,偏执1.0,精神病性1.7,其他1.6;总分165;阳性项目数45个。测验结果显示人际敏感、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心理咨询师_二级_案例报告

校园生活适应不良的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是一例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咨询校园生活适应不良的个案。咨询中对来访者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进行探讨,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来访者关于自身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教会来访者一些适应环境的技能,重新获得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经过6次咨询,来访者基本上对以前错误的认知有了较正确的评价,变得比较有自信。 关键词:适应不良,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 一、一般资料 杨某,男,22岁,汉族,大学生。父母是农民,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独生子,外表很文弱,带着一副眼镜。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父母关系好,对他要求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眼里都是一个乖孩子,不用让人担心。从小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得尽善尽美。性格比较内向,听话。 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2.4,强迫症状1.7,人际敏感2.5,抑郁2.6,焦虑3.8,敌对1.3,恐怖1.3,偏执1.0,精神病性1.7,其他1.6;总分195;阳性项目数47个。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常模。 二、关键问题 1、主诉:①没自信,做事总是唯唯诺诺。 ②很在意他人的评价。 ③有积极改变现状的愿望。 2、会谈观察: 来访者衣着整洁,性格内向,眼睛总是躲闪。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上学的事情时,情绪明显烦恼和焦虑。

学习认真,有追求完美的倾向,但近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3、个人陈述: ①认为自己没有自信,做事总是唯唯诺诺,不像个男人。一个月前,女友提出他必须改变现状,否则将影响二人关系。 ②近一个月,失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明显。经常胡思乱想,觉得自己总是受欺负。 ③最近,易跟同学发生争执,但又以沉默告终。举例说,在寝室有一平日关系不错的男生吸烟,但他很反感吸烟这一行为,于是说了这一男生两句,后来男生把他叫到寝室外,质问他什么意思,他害怕该男生打他(他当时确实认为该男生会打他),于是他蔫了,低头不语。 ④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敢跟别人交往,对于他人的评价,无论是好是坏都非常在意,可以高兴或痛苦很长时间。追其原因可能是,父母对他要求过于严厉,一做错事就会受到严厉批评,还经常拿他和别人比较说,看人家谁谁,如何如何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高中,受到家人和邻居的好评,很自豪,喜欢同学向他请教问题,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评估和诊断 (一)根据临床资料的收集,对求助者目前的状态作如下整理: 1、精神状态: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2、身体状态:失眠、精力减退 3、社会功能状况:学习效率下降;人际交往不良(同学关系),社交缺乏自信。 (二)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从症状学、病程、严重程度、排除等四个诊断标准来看: 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以下症状: (1)心理方面:焦虑、紧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自知力完整。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案例分析》 第一篇: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案例分析》范文 某女,36岁,已婚,有一女,10岁.自述性格内向.不会反抗.生气时,只好往肚里吞.丈夫脾气比较暴躁。3月前因做“美人K”丢失了一辆摩托车,直销产品“美人K”货积压,导致心境低落,再加上和公公婆婆不和,与丈夫争吵,出现兴趣减低,感觉生活毫无意义,活着没有意思.半月前,经朋友介绍来到本咨询室求助。 初次印象:客人面容憔悴,衣服不整,虽来自城市富裕家庭,从穿着打扮上来看,似农村女性,但又没有农村女性因劳累所致的肤色苍老感。开始的时候,欲哭无泪。 初次咨询客人谈及公公和婆婆的关系,在家里公公脾气比较暴躁,说一不二,并爱管闲事,客人在家里感到不自在.刚开始结婚时,自己还会做饭,来到公公家以后,公公做饭比较好吃,女儿和丈夫也比较喜欢。所以自己由于做不好,长期下来饭就不会做了。现在虽然看不惯公公和婆婆,但由于自己没有自立的能力,不敢提出来单独生活,尽管没有住在一起,但吃饭和孩子上学是公公和婆婆照顾的。所以目前离不开他们生活。 本次治疗主要解决客人的抑郁情绪,改善客人的心境。因客人有自杀的念头,在咨询的过程中,着重探讨了自杀的危害及对家人的影响,自杀并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客人表示理解,最后嘱三天后来诊。 第二次咨询,客人如约再次来到咨询门诊,述说心情好了许多,但仍然有想死的念头。再次来诊。 这次咨询客人仍有疑问,特别是针对咨询师的信任,客人来诊之前,曾在本地某医院精神科治疗,诊断为抑郁症,给予“百优解”治疗,客人因害怕服药未尊医嘱。回家后,找到一些小报,得知该病需心理和药物同时治疗最有效。并说出了初次来咨询的动机。 根据咨询师和客人共同商定的咨询目标,本次咨询除继续收集相关的发病资料之外,着重探讨了家庭的关系模式,找出客人抑郁的家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

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附六次咨询记录)国家职业资格国家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文章标题:严重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姓氏:身份证号码:省市:单位:严重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分析,求助者刘谋是因人际交往受挫而产生抑郁情绪的。这种反应是广义的,对社会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时间持续了两个月,但冲突并没有明显的变形。这是一个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原因是在童年人际交往中寻求帮助的人的挫折经历使他们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和自卑性格,从而导致了他们当前人际挫折中的抑郁情绪。顾问在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主要运用认知疗法中的语义分析技术来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引导求助者的人际交往。经过3 个阶段的 6 次治疗,求助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人际交往和情感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个性也有了发展,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抑郁情绪,认知疗法,严重心理问题 1,来访者概况 人口统计资料:刘谋,女,19 岁,汉族某大学二年级学生身高1.63 米,姿势正常,无重大身体疾病史。 家庭状况:父亲是一家工厂的普通工人。他不耐烦,对自己要求严格。我妈妈是一家工厂的普通工人。她喜欢唠叨,并且溺爱那些寻求帮助

的人。帮手是独生子。 学习记录:从小勤奋学习,成绩优异 社会沟通:寻求帮助的人性格内向,咨询前人际沟通较少。既往病史: 寻求帮助的人过去没有重大疾病,身体健康。 2.他如何克服不愿意与他人交流以及对生活缺乏热情的情绪三。顾问对问题过程的描述问题简述:5月11日下午,XXXX ,我在学校心理咨询室值班,一位女同学前来咨询。游客衣着整洁,步态稳定,语速缓慢,表情僵硬,语言有条理,协调性好,能够主动讲述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他抱怨抑郁、失眠、不能吃东西、不愿上课、学习效率低、长时间拿着课本却看不见东西,以及对人际交往没有兴趣。 1 不想与人接触,对与宿舍同学相处感到紧张。自从我进入大学,我就无法适应人际关系,我和宿舍的同学关系冷淡。求助者认为他们被拒绝是因为他们只是孩子。 大约两个半月前,在同一个卧室里的帮手和一个女孩发生了冲突,并就取水的问题争论了几句。女孩责备助手: “白痴,什么都不像,不学也没用。”求“助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觉得自己很笨,什么也处理不好,为什么自己这么倒霉,总是被人欺负,觉得世界上没有好人,每个人都欺负她此后不久,这位助手开始患有失眠和其他症状,无法进食,并且总是觉得他的同学在背后嘲笑他的愚蠢。我渴望与我的宿舍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案例报告doc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案例报告 篇一:Azauri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之案例报告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文章题目: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大学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X x (xxxxxxxx, xx xxxxxx) 摘要: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案例求助者张某,在校大学生,因为和同寝室同学闹矛盾,感觉自己很无助,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

了其学习和生活,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进行咨询,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案例报告;合理情绪疗法;角色扮演 1一般资料 1.1基本情况 张某,女,20岁,辽宁人,在读大学二年级学生。自述母亲性格好强,从小经常被母亲打骂,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母亲经常吵架致离婚,离婚后跟随母亲。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母复婚。身高大约1.60米左右,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高考和大学入学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1.2个人成长史 张某是家中独生女,出生后身体较健康,小学期间,父母离异,从此觉得低人一等,生活没有乐趣,并与同学很少来往,没有一个好朋友,性格也变得更加内向;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想法都闷在心里,不向任何人说。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母复婚,情况有好转。上高中的时候学习很刻苦,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的爱好,也没什么朋友;后来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发现自己的朋友少,就尽量主动去交往,但交得朋友大都是成绩好的同学。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补习了

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背景介绍: 在我担任心理咨询师的过程中,有一个个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个案是一位名叫李明的患者寻求了我的帮助。李明是一名30岁的男性,他在咨询前一直感到情绪低落,缺乏动力和生活目标。本篇报告将详细述说该个案的情况、咨询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 个案描述: 李明描述自己在家庭和职业生活中感到困惑和沮丧。在家庭方面,他透露与妻子关系紧张,沟通不畅,并且常常发生争吵。在职业生活方面,李明感到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缺乏对职业发展的充分认同和满足感。他描述自己经常感到焦虑和无助,无法处理这些问题。 咨询过程: 在初次咨询时,我与李明建立了信任关系,并鼓励他详细描述自己的问题和感受。通过倾听和提问,我发现李明在工作和家庭中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导致他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他很少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自己处于一种被动的角色。

为了帮助李明更好地应对问题,我使用了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方法。我与他一起探索了他内心的负面自我对话,并帮助他改 变这些消极思维模式。我鼓励他培养一种积极的心态,并在工作 和家庭中表达自己的需求。 我还与李明进行了情绪调节的训练。他学会了辨认自己的情绪,如焦虑、愤怒和无力感,并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 通过练习放松技巧、冥想和正念,他逐渐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 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情感稳定性。 结果和讨论: 在咨询的过程中,李明渐渐认识到了他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并 尝试着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压力。他开始与妻子沟通,表达他的需 求和感受,并寻求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工作中,他学会了适 当地拒绝一些额外的任务,从而减轻了自己的工作压力。 在几次咨询后,李明开始感到情绪上的改善。他表示自己变得 更加乐观积极,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新的热情。他与妻子的关系 也变得更加融洽,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范文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范文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范文 篇一: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范文 摘要:女医生张某的父亲突然心梗去世,两月前张某开始担心自己会得心脏病,睡眠不好。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张某情绪高度焦虑,咨询师根据张某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4次咨询,张某改变了错误的认知观念,不再害怕得病,情绪和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严重心理问题,疑病倾向,认知行为疗法 一、一般资料 张某,女性,现年31岁,汉族,大学文化,北京某医院内科主治医师,未婚,生活状况尚可。身高160公分左右,体态适中。 张某从小生活在干部家庭,有两个哥哥,父亲从事文化工作,母亲从事医务工作,由于父母双方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张某,上学前她一直和老保姆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差,父亲比较溺爱她,母亲管教较严厉,张某平素很任性,常和母亲发生争执,互不相让,每次争吵不论事情原因,最后总是由父亲动怒,出面干预,要求张某向母亲赔礼道歉而告终,对此,张某深感压抑,记得张某6岁左右时,一患滴虫性阴道炎的女性患者到家里请张某的母亲看病,张某当时在场,病人走后,母亲严厉的警告她:“看见了,洗澡时千万别乱坐,传染上滴虫很难治好,一辈子痛苦!”张某当时感到滴虫是个很可怕、很难对付的虫子,从此外出从不乱坐,洗手很注意,很怕生病,内心深处有一种恐惧。上中学时学习优秀,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做任何事对自己要求很严,不允许自己做错事,老师和同学都很维护她,高考考入医学院,毕业后从事内科大夫工作,事业顺利。 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其父于4个月前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母亲身体健康。 求助者做了SAS、SDS心理测试,结果:SAS标准分75、显示高

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

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 二级案例一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李某,男,汉族,21岁,北京市某高校四年级学生。 二、求助者自诉 主诉: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情绪低落,失眠,烦躁近三年。个人陈诉: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教育严格,因此养成较为内向的性格。父母非常看重他的学习成绩,小学、中学在学习上很努力,是家长、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同学心目中的好班长,学习成绩非常优秀,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升入大学后尽管依然努力学习,但成绩就是不如高中时好,有一种失落感,总想提高学习成绩,但事与愿违,在班上排名不升反降,大学一年级的期末考试,居然排倒数第二,为此父母极为严厉的批评了他,他觉得自己真没用,感到自己很没面子,感到父母、老师及同学都看不起他,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完了,从此心情非常低落,闷闷不乐,打不起精神,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因此什么都不想干,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不愿与别人交流,经常独来独往,我行我素,逐渐开始出现失眠、烦躁不安等症状。由于注意力无法集中,大而以后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的后几名。父母并没有注意其异常,只是一味的要求他努力学习,对他的学习成绩下降很是气愤。他为此痛苦不堪,感到活着没意义,还不如死了算了,曾想到自杀但又缺乏胆量和勇气。感觉不到生活、学习的兴趣,自己也不明白原因。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非常在意学习成绩,总是不断的追求第一,从小性格内向,胆小怕事,小学、中学时是最幸福的时光,学习成绩优异,读大学后由于成绩下降自卑,一直打不起精神,总想大哭一场,不能正常学习,无精力、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感到极度痛苦,活着没有一点价值,感到自己生物钟错乱。平时不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很少与人交流,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学习很勤奋,但成绩一般,家长邻里认为其不活泼,但很听话。几次去校医院门诊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医生考虑其可能有“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建议看心理门诊,自己也认为有心理问题而主动前来就诊。求助者无家庭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

心理咨询师二级案例分析报告——考试焦虑案例分析

大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1 摘要:本报告介绍了一例运用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法,对考试焦虑的一名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个案报告。结合求助者的相关资料和SCL--90、SAS、SDS 等的测验结果,从生物学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作了评估和诊断,确诊为有关考试焦虑的一般心理问题。然后以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法为主做了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根据求助者自我评估、心理测验结果、咨询师评定及回访证明了本咨询为有效咨询。关键字:大学生考试焦虑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 一、一般临床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徐某,女,21 岁,成都某高校大三学生。身高约1.55 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 徐某家住四川省的某一小镇,家境一般,家中共四人,排行老二,上有已出嫁的姐姐。徐某从小生活在传统的家庭,父母都是农民,感情融洽,对其管教比较严格,从小就要求她做一个懂事规矩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做的最好,养成了做事情按部就班、追求完美的习惯。经询问,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史。徐某自幼性格内向,不太爱与人交往,但学习成绩优秀,深得老师的器重和同学的肯定,邻居也常常把她作为自己的孩子的榜样,父母为她感到骄傲,经常对她说她是家里的希望,就算砸锅卖铁也会供她上学。4.精神状态 意识清醒,思维正常,焦虑,烦躁、情绪低落、精神不振,言行一致,人格

较稳定。 5.身体状况 轻微失眠,经过医院检查,无器质性问题。 6.社会功能 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但效率不高。 7.心理测验结果 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7,提示有轻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45,未达到抑郁水平;SCL-90 测试结果:躯体化2.3,焦虑3.0,抑郁2.2,测验结果显示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其余结果在正常范围。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因“英语四级考了两次还未通过而感到焦虑”前来咨询。 2.个人陈述:近2周来一想到即将到来的英语四级考试,就紧张、心情烦躁,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食欲也没以前好,晚上入睡较难。我以前学习一直很好,是班里的尖子生,到大学后成绩也都还好,可不知为什么,英语四级就是考不过。我都已经考了两次了,都没通过,而那些平时成绩不如我的同学都已经考过。且我在上次考四级时,因为紧张,导致题目都没有做完,结果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又没通过。现在一看英语,注意力就无法集中,越想看越看不下去。另外晚上睡眠也不太好,入睡较难,白天上课精神也不好,心里烦,食欲也差。听朋友说这里可以做心理咨询,我就来了,请你帮帮我,如果我这次四级再不过,我就完了,明年就大四了,英语四级还没过,那我肯定就找不到工作了,那可怎么办呀,我爸妈一定会对我失望透了。 三、咨询师的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