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学教学设计

现代金融学教学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金融业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之一,而现代金融学更是金融业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因此,现代金融学教学设计至关重要。一方面,它涉及到一个学科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涉及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未来的竞争力。因此,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现代金融学教学设计的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够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有所帮助。

1. 现代金融学课程设置

在现代金融学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方向,设计出一门具有实践性和适应性的课程。一般而言,现代金融学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 理论课程

理论课程是学生学习发展基础知识的核心。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通过金融案例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金融理论。

1.2 计算机操作技能

在现代金融学领域,计算机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各类金融软件的基础操作技能,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应用金融知识和技能。

1.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现代金融学课程设置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包括商品期货与股票交易、虚拟金融交易等实际操作环节。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际金融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最好方法,也是提高学生金融知识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的好机会。

2. 教学方法

在现代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的课

堂需求。

2.1 授课法和讨论法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授课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法主要强调

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而讨论法则主要强调学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则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实践教学法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实践教学法,建立虚拟金融交易教学平台,并加

强实践环节中的指导和授课。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模拟交易环节尝试各种交易策略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金融知识。

3. 教学评估方法

在现代金融学的教学评估上,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评估

方法:

3.1 课程作业

课程作业既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在课程设计时,应该注重作业的设计和出题的质量。

3.2 实验实践

实验实践既能够巩固和加深学生的实践经验,又能够检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验实践中,应该注重操作环节的指导和教学,以及学生实际操作的质量和能力。

3.3 考试评估

考试评估是教育教学中衡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在金融学教育中,

应该注重考试题目的设计和内容,以及考试题目的质量和难度。

4.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在现代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以满足学生的全部需求。在不依赖于单一形式的评估下,每个学生都会得到适合自己的评估形式。此外,教师还应该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并给予合适的指导和建议。

5. 总结

现代金融学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合理的课程设置、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评估机制是实现金融学教学目标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金融教案 (7)

第八章金融市场运行 §1 金融市场的功能与构成 一、金融市场的定义 (一)广义金融市场。对金融交易机制的概括,即通过金融工具交易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和行为的总和。 (二)狭义金融市场。狭义的定义就是指证券市场。 二、金融市场的功能 (一)媒介资金融通,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这是金融市场的最基本功能。金融市场为资金短缺者和资金盈余者提供了调剂资金余缺的市场交易机制,架起了储蓄和投资之间的桥梁,使闲置的资金转化为投资,通过投资的扩大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二)支持规模经济。由于金融市场的大众化发展。使居民的小额资金也可以参与投资,积少成多,满足实体经济部门发展对巨额资金的需求。 (三)价格发现的功能。金融市场交易的价格表现为利率、收益率或一定数量的货币量。 (四)调节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功能。金融市场通过调节货币的供给与需求从而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 (一)交易对象。最初是货币资金;后来关注的是交易工具。 (二)交易工具。交易工具是交易的载体,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是金融交易的证明。 (三)交易主体。包括企业、个人、财政、金融机构和国外部门五大类。总体上来讲,通常依净额把企业和财政归为资金净需求者,把个人和金融机构归为资金净供应者。 (四)交易价格。通常以收益或收益率来表示金融交易的价格。金融工具的估值成了判断价格高低的关键。 (五)交易组织系统。传统上划分为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 单选题 1.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 A.价格发现 B.资金融通 C.宏观调控 D.规模经济 2.传统的金融工具包括() A.商业票据 B.认股权证 C.股票 D.期权合约 E.存款单证 多选题 1.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有() A.交易主体 B.交易对象 C.交易工具 D.交易价格 E.交易组织系统 2.衍生金融工具包括() A.股票 B.债券 C.认股权证 D.期货合约 E.期权合约简述题 (2002-4)(2008-7)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P209 (2003-7)简述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P209 (2004-7)简述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P210 论述题 (2006-4)结合金融市场的功能论述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意义。解析:第八章金融市场运行P209 §2 金融市场运行的微观基础 一、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权衡 现代投资理论将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理性投资者的经济行为的规律特征归纳为两点:追求收益最大化和厌恶风险,二者的综合反映为追求效用最大化。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是指人们从消费商品和服务中得到的满足。 (一)在收益水平相当时,偏好风险水平较低的资产。 (二)在风险水平相当时,偏好收益水平较高的资产。 (三)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权衡: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二、筹资者对成本和风险的权衡 资金成本指的是公司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金占用费。资金筹集费包括发行股票、债券时支付的手续费,印刷费,资产评估费,公证费,公告费等,资金占用费是指占用资金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如利息、股利、借款的利息等。 (一)如果资金成本一定:追求低风险。 (二)如果筹资风险一定:追求低成本。 (三)筹资者对成本和风险的权衡:追求低成本、低风险。 单选题 1.理性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可综合反映为() A.追求收益最大化 B.追求风险最小化 C.追求效用最大化 D.追求成本最小化2.金融市场参与者权衡风险与收益后获得的满足被称为() A.价值 B.价格 C.效益 D.效用

金融学教案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金融现象 ?个人、企业与银行发生存、贷款关系 ?利率的调节对个人生活、企业生存发展产生影响 ?央行上调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企业发展、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国际贸易中的发生的国际收支牵涉到汇率问题,其变动影响一国的进出口,从而影响该国经济增长 ?源自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导言 ?一、学习金融学的重要意义 ?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借助金融形式来完成 ?2、学习金融学也是拓展经济类基础课程的必要和为深入学习其他经济类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二、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金融学》是以货币、利率、银行(包括其他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运行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三、金融学的基本框架 ◆三根支柱:货币,利率,银行 ◆一个空间:金融市场 ◆上有调控:中央银行,金融总量与均衡,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发展 ◆外有扩展:国际金融关系 金融学的基本框架图示 ?教学内容: ?1、微观金融:指以金融厂商(各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金融商品或金融工具的使用者)的最大化行为及价格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金融 ?2、宏观金融:指整体经济中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以及货币金融政策与经济增长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反映金融业内部变量与收入、就业、价格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均衡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金融、经济类各专业、各层次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后修课程:《投资学》、《国际金融》、《公司理财》 总学时:51学时 考试方式:70%卷面笔试成绩 30%平时考勤、作业成绩 参考书目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7版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5 2.黄达主编,《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最新25823金融基础知识教案4汇总

25823金融基础知识 教案4

授课题目:第七章货币供求均衡与通货问题 第一节货币需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大家了解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的含义以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问题,学会分析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现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货币需求 教学难点:货币需求的函数(理论) 教学方法:PPT 课堂(课后)记事教学过程:第七章货币供求均衡与通货问题 第一节货币需求 复习引入:由于岛上生产的产品太多了,以至于没法准确估计到底该发行多少钞票,发行多了的时候,因为没有那么多产品可买,产品就开始涨价,发行少了呢就开始降价,为了保证价格稳定,央行要求各钱庄要把一部分钱放在央行里面用来调节产品的价格,根据价格情况多放和少放。这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可是有一部分聪明人开始怎么才能把钱弄到自己手上,他在海边捡了一颗石子,说这个石子值100万快钱,把它卖给了一个人,这个人觉得整个岛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上的钱加一起也没有100万啊,怎么办,于是向银行借,银行也没有这么多钱,于是把印钞机打开,印了这100万,借给了他买了这个石子。 然后这个人开始卖这个石子,100万卖给了第二个人,由于第一个卖石子的人把钱花了,所以岛上的钱多了,所以这一百万可以筹集到,多买些产品就有了。但当把这个石子以200万转让的时候,银行只能又印了100万钞票,就这样钞票越印越多,可是当这个石子不停的流动转让时,大家并不觉得岛上的钱多,产品价格还是原来的那样。可是当这个石子不流通或流通的慢时,大家觉得钱多了,可是如果当持有石子的人把它扔到大海里,那就等于岛上凭空多出N多个100万来,怎么办,央行最害怕的就是这颗石子没了。它没了岛上产品的价格就会飞涨,就会通货膨胀。那么持有石子的人就绑架了岛上的经济。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该保留有一定的货币的动机或行为。 (一)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 (二)货币需求量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 (三)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四)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现代金融学教学设计

现代金融学教学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金融业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之一,而现代金融学更是金融业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因此,现代金融学教学设计至关重要。一方面,它涉及到一个学科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涉及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未来的竞争力。因此,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现代金融学教学设计的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够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有所帮助。 1. 现代金融学课程设置 在现代金融学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方向,设计出一门具有实践性和适应性的课程。一般而言,现代金融学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 理论课程 理论课程是学生学习发展基础知识的核心。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通过金融案例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金融理论。 1.2 计算机操作技能 在现代金融学领域,计算机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各类金融软件的基础操作技能,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应用金融知识和技能。 1.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现代金融学课程设置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包括商品期货与股票交易、虚拟金融交易等实际操作环节。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际金融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最好方法,也是提高学生金融知识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的好机会。

2. 教学方法 在现代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的课 堂需求。 2.1 授课法和讨论法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授课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法主要强调 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而讨论法则主要强调学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则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实践教学法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实践教学法,建立虚拟金融交易教学平台,并加 强实践环节中的指导和授课。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模拟交易环节尝试各种交易策略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金融知识。 3. 教学评估方法 在现代金融学的教学评估上,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评估 方法: 3.1 课程作业 课程作业既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在课程设计时,应该注重作业的设计和出题的质量。 3.2 实验实践 实验实践既能够巩固和加深学生的实践经验,又能够检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验实践中,应该注重操作环节的指导和教学,以及学生实际操作的质量和能力。

金融学整体教学设计

金融学原理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金融学是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教育改革经济类会计学、金融保险专业的必修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运行方式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有清醒的感知和认识,对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与金融国际化、宏观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等范畴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为经济类各专业学生从事金融或与金融紧密相关的职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的和教学要求 1、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货币政策、金融活动及其宏观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和全新的金融理念,努力提高广大学生金融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素养; 通过学习,学生应按各章节具体要求了解或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货币政策以及宏观金融调

控等范畴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运行规律及其行为主体、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方法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前言 1、教学内容要点: 现实生活中的货币问题:货币与金融;货币银行学体系;主要参考书目;货币银行学,钱晔,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教学内容要点: 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化;从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理解货币的本质;能正确辩析各种货币学说;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重点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重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 本知识点; 2、教学安排:8课时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1、教学内容要点:

金融学整体教学设计

金融学整体教学设计 在当今社会,金融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个人的理财决策到国家的货币政策,金融学的影响无所不在。因此,对金融学的教学设计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实践,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备扎实金融知识的学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明确教学目标 金融学的教学目标应当明确、具体。总体而言,金融学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熟悉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以及掌握国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基础阶段,应当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解,如货币、信用、利率、汇率等。在深入阶段,应当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熟悉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以及掌握国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同时,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投资理财、风险管理等。三、多元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采用讲授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于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内容,可以采用讨论法。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金融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投资理财实践、风险管理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 五、完善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金融学的考核中,应当注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应当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包括试卷考核、案例分析考核、实践操作考核等多种形式。同时,还应当注重平时成绩的积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财政与金融教学设计

财政与金融教学设计 1. 背景 财政与金融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全面了解财政与金融领域的知识,并且从中获得一些实际的经验。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财政与金融领域的课程非常受欢迎,也非常重要。 2. 教学目标 财政与金融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能,从而能够应对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财务问题。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包括: 1.理解财政与金融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掌握财务报表的基本分析方法。 3.参与模拟交易和投资实验,对财务决策进行实践操作。 4.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 财政与金融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针对不同的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该有所区别。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教学内容: 3.1 基础内容 •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3.2 实践案例 •分析实际企业的财务报表,理解财务运作和发展。 •模拟股票交易和投资,学习财务决策和风险管理。 •研究财政与金融政策,了解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3 高级领域 •国际金融和汇率风险管理。 •财务税务法规和实践。 •资产组合和投资组合管理。 •金融工程和创新工具。 4. 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以下是常用的财政与金融教学方法: 1.讲座式教学: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财政与金融领域的基本概 念和原则。 2.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通过讨论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并进行知 识探讨。 3.实验教学:学生进行实际模拟交易、投资操作等实践,并进行分析和 评论。 4.网络教育:使用网络平台,提供在线课程和实验操作,方便学生自主 学习和互动。 5. 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是评价教学的重要依据。财政与金融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和知识储备,能够应对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财务问题。下面是一些可能的教学成果: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课 开课学期: 学分学时:54学时, 3学分(理论学时:实践学时:0)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本科)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选用教材:《金融学》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等等 开课单位: 编写依据: 一、课程简介 《金融学》是经济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为培养学生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课程介绍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货币、信用和利率,金融市场与运作,金融机构与体系,货币运行与调节金融开放与发展等内容,阐明经济体系中货币运行的基本功能、运行方式、基本规律以及社会货币管理与调控的基本原理和政策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现代金融基础知识、理论和方法,并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分析我国和世界金融发展形势,及货币政策变化方向,增强对宏观经济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货币政策、金融活动及其宏观调控的理论、手段等有较整体的理解。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与西方经济学相结合的货币金融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及货币政策意图和效应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多样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把经济、金融思维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 三、教学内容、要求、重点、难点

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1.1 金融概述 1.2 金融的地位和功能 1.3 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要求:了解“金融”一词的界定与演变、理解现代金融学的基本框架结构。 教学重点:金融的内涵与界定 教学难点:金融学框架 参考资料: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6学时) 教学内容: 2.1 货币的定义和计量 2.2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2.3 货币的职能 2.4货币制度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从货币的起源掌握货币与商品的关系,了解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的存在形态,了解货币的本质、职能作用以及货币层次的划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的货币制度、人民币国际化的缘由与路径。 教学重点:货币的含义、职能、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人民币国际化教学难点:区分货币“质”和“量”的规定性;货币制度的演变 参考资料: 第三章信用和信用工具(6学时) 教学内容: 3.1信用及其发展 3.2信用形式 3.3信用工具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信用和信用经济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作用,了解发展多种信用形式的必要性与意义。 教学重点:信用的含义与特征、利息的本质、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金融衍生工具 第4章货币的时间价值(3学时) 教学内容: 4.1利息及利息率82

教案 《金融学》——第十章 金融监管

第十章金融监管 ——吴小勇【教学目的】 掌握金融监管的一般概念、金融监管的目标、金融监管原则、现代金融监管的机构体系框架。理解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必要性。了解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与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主要内容通过 【教学重点】 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和金融监管体系框架。 【教学难点】 金融监管政策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一、金融监管的概念 指金融监管主体为实现监管目标而利用各种监管手段对监管对象所采 取的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的干预和控制活动。 狭义的金融监管概念: 金融主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约束、管制,使他们依法稳健运行之行为总称。 二、金融监管主体 ⒈“公共机构”——监管当局 其权力源自:政府授予。 ⒉非官方的民间机构或私人机构 其权力源自:成员对机构的普遍认可。 如:银行公会、券商自律组织、证券交易所等。 三、金融监管的目标 金融金融之目标有: ⒈提高全社会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优化配置

⒉克服或消除涉及经济金融的系统性风险——消除风险 ⒊促进金融业的公平竞争——公平竞争 ⒋保护投资者利益——保护投资者 规范、约束信息优势方(金融机构等)的行为,为中小投资者创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四、金融监管的原则 ⒈依法监管的原则 ⒉合理、适度竞争的原则 ⒊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的原则 ⒋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金融监管体制 一、金融监管体制的含义 指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施加影响的机制及监管体系的组织结构。 二、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 ㈠单一型 一家金融监管机关对金融业实施高度集中监管的体制。 ㈡多头型 不同监管机构分别实施监管的体制。 三、广义金融监管体系 官方监管机构 金融业自律组织(民间监管) 金融监管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 体系舆论监管 四、我国现行金融监管组织体系

教案《金融学》——第二章信用(中职教育).docx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信用的主要形式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了解了解高利贷的含 义、主要贷放对象、特点与作用•理解信用的概念和信用秩序对市场经济的重要 性。 【教学重点】 信用的概念、现代经济中的主要信用形式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 【教学难点】 股份公司点 I 教学方法及手段人 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内容儿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一、 信用的概念 ㈠信用的定义 信用是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㈡理解要点 1 •信用基木特征:偿还性 2•行为:经济上的借贷,不包括无条件的物资融通。 3 •信用是特殊的价值运动。 二、 信用产生的前提 信用产生的询提是私冇制 三、 借贷方式 1 •实物借贷;2•货币借贷 四、 市场经济要求信用秩序 第二章 信用 •吴小勇

第二节高利贷 一、高利贷的含义 指通过贷放实物或货币以获取高额利息的一种信用形式。它是最古老的信用形式。 二、高利贷的产生与发展 高利贷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小生产占优势的生产方式)获得极大的发展。 三、高利贷的特点 ㈠极高的利率 ㈡多用于消费 高利贷能维持极高利率的主要原因是:高利贷是货币性质的贷款而非资本性的贷款;当时的货币供求状况所决定(货币经济不发达) 四、高利贷的作用 第三节信用形式 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对信用进行分类,通常按信用主体将信用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等形式。 一、商业信用 ㈠定义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的信用。 ㈡主要形式 1 •赊销(商业信用的典型形式) 2・预付 ㈢商业信用的特点 1 •它是一种直接信用; 2 •通常形态是商品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金融学》

一、课程简介 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团队自建的“金融学”线上一流课程资源为依托,依据“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总目标,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各类数字化教学工具,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契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金融基础知识和前沿的金融理论,拓展学生的金融视野和认知模式。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通过系统性的金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解析金融理论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致力于价值观认同、金融文化传承、情感与品质的培养,系统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一)总体设计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整体优化,编写了全新教案与教学大纲。教学设计高屋建瓴,将学术思想、典型案例、时事热点等有机融入课堂,精心挑选18个思政映射与融入点,通过问题导入,运用信息媒介、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手段,有效发挥金融学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和德育功能。

1.课程思政开展情况 2020年以来,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核心任务,召开了6次线上线下会议,围绕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教案修订、思政案例编写、教材改版升级等内容,系统推进相关工作。课程紧密结合“两性一度”要求,强化思政特色,强化混合式课程教学的差异化设计。以“课程思政与金融学课程建设——讲好中国的金融故事”为题做专题讲座,以“厚重基础与时俱进”为题做金融学课程建设主题演讲。2021年,团队老师积极推进智慧课堂的试用与推广,两位老师参加学校教学基本功大赛进入学校复赛。 2.课程思政资源建设 课程利用金融学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等资源优势,促进高效课堂发生,显著提升课程思政的辐射面和影响力;通过线上线下整合,充分利用公共学习群、智慧教学教辅平台与工具、信息化教材、课程中心等课程资源,构建立体交互式课程教学系统;完成了系列课程思政视频选题与素材内容的初步写作工作,计划年内录制完成10余个课程思政视频加入慕课体系。 3.专业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

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金融学教学设计及效果评价

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金融学教学设计及效果评价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我国金融学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尽管原有的教学模式仍然继续使用,但是在新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在这种背景下,混合教学模式开始受到广大金融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它的优势在于,它利用了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的优点,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本文以《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金融学教学设计及效果评价》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设计与评价。 一、混合教学模式的概况 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传统教学理念的新兴教学模式。它把传统的线下教学和技术支持的线上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包括三个部分:课堂教学、协同学习和互动学习。课堂教学使用传统的师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引导学生;协同学习和互动学习则是使用技术支持的线上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接收和输出数据,以完成学习作业。 二、金融学教学设计 在金融学教学中,混合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深化学习。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就金融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如此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概念和原理。其次,在协同学习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更深刻地体会金融学的具体内容。最后,在互动学习中,借助互联网

技术,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接收和反馈信息,增强学习效果。 三、金融学教学效果评价 金融学教学效果评价是检验混合教学模式是否有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可以采用实证法、专家调查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对设计的金融学教学模式进行效果评估。另外也可以通过定期的学习测试、学习成果评价、结构性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和体现。 结论 混合教学模式使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更有效地推进金融学教学进程。但是教学设计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以此来提高金融学教学的质量。未来,金融学教育应该采取混合教学模式,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实现金融学教学的最佳效果。

金融衍生品交易公开课教案

金融衍生品交易公开课教案第一节:衍生品交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000字) 衍生品交易是现代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和投资组合的优化。本节课将介绍衍生品交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1 衍生品的定义 衍生品是指其价值来源于基础资产的金融工具,其价值变动与基础资产的价格变动相关。衍生品的价值来源可以是股票、债券、商品、货币等。 1.2 衍生品的分类 衍生品可以根据其交易方式和合约类型进行分类。根据交易方式,衍生品可以分为场外交易和交易所交易。根据合约类型,衍生品可以分为期权、期货、互换和其他衍生品。 1.3 期权的特点和分类 期权是一种购买或出售基础资产的权利,但并不是义务。期权分为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两种类型。认购期权赋予持有者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购买基础资产的权利,认沽期权赋予持有者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出售基础资产的权利。 1.4 期货的特点和分类 期货是一种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交割基础资产的合约。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都有义务履行合约,无论价格变动如何。期货可以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种类型。 1.5 互换的特点和分类 互换是一种交换不同资产或现金流的合约。互换可以分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和其他互换。

第二节: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1000字) 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是投资者在进行交易时需要重视的方面。本节课将介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 2.1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衍生品交易涉及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降低风险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2 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方法包括多元化投资、止损和对冲等。多元化投资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止损是指在亏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止损,避免进一步亏损。对冲是通过建立相反方向的头寸来降低风险。 2.3 风险管理工具 风险管理工具包括期权、期货和互换等。期权可以用于对冲风险和进行投机。期货可以用于对冲风险和进行套利。互换可以用于对冲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第三节:衍生品交易策略(1000字) 衍生品交易策略是投资者在进行交易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本节课将介绍衍生品交易的常见策略和实施步骤。 3.1 套利策略 套利策略是通过利用市场价格差异来获取风险无风险利润的交易策略。常见的套利策略包括跨市场套利、期现套利和时间套利等。 3.2 投机策略 投机策略是通过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来获取利润的交易策略。常见的投机策略包括趋势跟踪、逆势交易和波动率交易等。

中职金融基础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中职金融基础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XXX XXX Department: Course Name: XXX: Class: XXX: Finance Department Financial Basics Course Design XXX: XXX: 40 hours Class 14 in Finance This textbook is written based on the Ministry of XXX's document No。16 and the financial nal ability work project。It follows the n of task-driven and project-oriented textbook reform。XXX.

XXX projects。XXX。develop financial job skills。and XXX. XXX industry。XXX industry ns。and lay a XXX banking。securities。and insurance industries. At the same time。it helps students develop good nal ethics and nal qualities. Key Points: XXX industry ns XXX and Difficulties: Difficulties: Knowledge points for the XXX banking。securities。insurance。and corporate finance industries XXX: XXX: Classroom teaching。n training。role-playing。case n。group tasks。and other methods. Multimedia classrooms。financial laboratories。financial training are。school-XXX 1.XXX.

国际金融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第一章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的内容与编制方法,并能较系统地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并写出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储备的概念和作用,了解国际收支理论和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和国际收支调节,难点是现代国际收支调解理论。 教学课时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居民之间和各种经济交易收与支出的总和。对这一定义须作以下三点说明。 (一)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变量变动的数值,是流量。而国际借贷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数值,是存时。它们的外延也不完全重合。 (二)居民与非居民。居民是一个经济概念,指在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人永久或长期居住并受其法律管辖和保护的自然人和法人。一个经济体的官方居民、企业居民、个人居民。 (三)经济交易。国际收支概念中的经济交易是指经济价值从一个经济实体向另一个经济实体的转移。可分为五类:1.金融资产与商品、劳务之间的交换;2.商品与商品、商品与劳务之间的交换;3.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4.无偿的商品劳务转移; 5.无偿的金融资产转移。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具体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目的是要使本国政府全面了解本国的对外经济处境,制定对外经济政策。 (一)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理和原则 1. 编制原理。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复式记帐原理编制。就外汇增减变化的角度而言,有二个拇指法则:(1)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收的交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交易记入借方;(2)凡是引起外汇供给的交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外汇需求的交易记入借方。 2. 所有权变更原则。IMF建议采用所有权变更原则。按惯例,所有权变更是指交易当事方在帐目上放弃(获得)实际资产并获得(放弃)金融资产,这个记载的时间通常作为所有权变更的时间。 3.作价原则。对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交易一律用市场价格作价。一个市场价格是指以某一交易当事方之间不存在任何经营联合关系为条件的一笔具体交易的价格。IMF规定进出口交易一律按离岸价格作价计入经常项目的贸易收支,而运输费和保险费列入经常项目的劳务收支。选择记帐单位应以币值稳定和国际通用为原则。 (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较全面地、集中地反映了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经济交易情况。 1. 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真实资源的转移情况,表现了一个经济体的自我创汇能力。经常项目有三项主要内容: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单方转移。 2. 资本项目

金融概论教案

银行和储蓄者全套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金融和金融机构等有关内容;掌握银行和储蓄的基本知识;理解银行和储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国家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方方面面都与银行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增养学生初步的金融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能力。 具体要求 (一)知识要求 ⒈识记: ⑴金融和金融机构。 ⑵银行的基本含义。 ⑶我国银行的分类及各类银行的主要职能。 ⑷我国主要信用工具及其主要用途。 ⑸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采取的政策和原则。 ⑹我国现有的主要债券种类及作用。 ⑺商业保险的作用及购买保险的一般程序。 ⒉理解: ⑴银行在国家领导和组织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⑵储蓄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⒊运用: 根据储蓄、债券、保险各自的特点,模拟家庭收入,提出一项家庭投资计划。 (二)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教学,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参与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运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⑴在阅读教材或资料的基础上,使学生从银行的产生过程中概括出: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进而总结出银行的含义;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⑵通过对“银行的分类及职能”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⑶通过学习和掌握我国各类银行的业务,分析银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银行怎样成为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怎样利用贷款与不贷款,贷款利率的高低,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调节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⑷教学中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如“早期的银行为何产生于欧洲”,培养学生用史学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⑸通过对储蓄、债券、保险特点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通过对储蓄、债券、保险特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为家庭投资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 (三)思想觉悟要求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国家观念,树立学生为国家经济服务的意识。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搞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银行能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大量资金,通过储蓄把零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学习银行和储蓄知识,帮助学生从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角度来认识储蓄的作用。从而根据自己的情况积极参加储蓄,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我国银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⑵公民个人储蓄存款的重大作用。

金融市场学教案

金融市场学教案 金融市场的历史 (一)西方发达国家历史 1、萌芽阶段 13-14世纪,欧洲出现了商品集散地与贸易交易所,是证券交易所的前身。 最早的证券交易所1602年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 1773年,“乔纳森咖啡馆”成立,1802年伦敦证券交易所成立,前者是前身。 纽约证券所的前身是“汤迪咖啡馆”。 2、初步进展阶段 20世纪初,股份公司数量增多,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各类金融机构也获得了极大的进展。债券与股票的发行总额剧增。 3、停滞阶段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各国金融市场日趋萧条。 1932年7月,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只有41点。 4、恢复进展阶段 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金融市场开始复苏。金融衍生工具大量产生,是与基础金融工具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建立在基础金融工具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后者价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 (二)中国的历史 1、旧中国的金融市场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银行进入中国,最早的证券是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与1894年户部发行的债券。清末,在上海出现了证券买卖活动,北洋政府1914年《证券交易法》 1918年,我国出现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北京交易所,上海、天津也相继成立交易所。 1921年,发生信用风潮,90%的交易所倒闭。 抗日战争白区曾一度恢复,但终因战争而日益萧条。 2、解放战争后80年代 84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成立同业拆借市场 85年,全国范围内开展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 88年,国库券开始上市流通。 84年,北京天桥百货公司发行定期三年的股票。随后上海飞乐音响发行不偿还股票,从而拉开了股票交易的序幕。 1990.11上海交易所成立,1991.4深交所成立,标志股票市场的进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发行B股,H股,期货、粮食交易所等相继成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