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完全平方公式(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完全平方公式(第2课时)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探索和推导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经历了探索和应用乘法公式的过程,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一定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同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式的乘法运算,并能简单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探究意识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本节课是对乘法公式的综合应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熟练乘法公式的综合运用。

二、教材分析

教科书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完全平方公式的探索和推导过程之后,并能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的基础上,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的。可以说首先是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进一步巩固,并能将其运用到有关数的简便运算当中去;同时,虽然本节课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第二个课时,但其实也是对乘法公式及整式乘法运算的简单的综合运用。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数的简便运算,会在多项式、单项式的混合运算中,正确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悟整体解题的思想方法,提高灵活应用乘法公式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情感与态度:在学习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综合运用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的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运算。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

活动内容: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

有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糖,来三个,就给每人三块糖,……

假如第一天有a个男孩一起去了老人家,第二天有b个女孩一起去了老人家,第三天这(a + b)个孩子一起去看老人,那么第三天老人给出去的糖果和前两天给出去的糖果总数一

样多吗?

活动目的:数学源自于生活,通过生活当中的一个有趣的分糖场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a +b )2=a 2+2ab +b 2,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a +b )2与a 2+b 2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学到了新的知识,巩固了旧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环节 回顾与思考

活动内容:复习已学过的完全平方公式.

1、完全平方公式:(a +b )2 = a 2 + 2ab + b 2

(a -b )2 = a 2 - 2ab + b 2

2、 想一想:

(1)两个公式中的字母都能表示什么?

(2)完全平方公式在计算化简中有些什么作用?

3、下列各式中哪些可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填序号)。

① ()()a b b a -- ②()()x y y x +-+

③()()ab x x ab +--33 ④()()n m n m +--

活动目的:本堂课的学习方向首先仍是对于完全平方公式的进一步巩固应用,因而复习是很有必要的,这也为后面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三环节 知识应用

知识应用(一)

内容: 例2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1022 ; (2) 1972

活动目的:能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有关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体会完全平方公式在实际当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体会符号运算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不要在简便运算上做过多练习。

知识应用(二)

内容:例3 计算:

(1) (x +3)2 - x 2

解: (1) 方法一 方法二

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 平方差公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x +3)2-x 2=x 2+6x +9-x 2=6x +9 (x +3)2-x 2=(x +3+x )(x +3-x )=(2x +3)·3=6x +9

(2) (x +5)2–(x -2)(x -3)

温馨提示:

1. 注意运算的顺序。

2. (x−2)(x−3)展开后的结果要注意添括号。

(2)(x+5)2–(x-2)(x-3)

解:略。

变式1:计算2(x+5)2–3(x–2)(x–3)

(3) (a+b+3)(a+b-3)

温馨提示:将(a+b)看作一个整体,解题中渗透了整体的思想

活动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公式的运用,同时进一步体会完全平方公式中字母a,b的含义是很广泛的,它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并且在解题过程中体会解题前观察与思考的重要性,学会一题多解情况下的优化选择,并通过例题中的第三个题目体会整体思想,同时渗透添加括号的思想。

另外,考虑到整式乘法的重要性,对于例题中的(2)与(3),针对例题的典型性和示范性,特别作了两个变式,目的是训练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水平和能力。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1)(a-b+3)(a-b-3)

(2)(x-2)(x+2)-(x+1)(x-3)

(3)(ab+1)2-(ab-1)2

(4)(2x-y)2-4(x-y)(x+2y)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1. 完全平方公式的使用:

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符号问题和正确认识a、b表示的意义,它们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还可以是多项式,所以要记得添括号。

2.解题技巧:

在解题之前应注意观察思考,选择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效果,要学会优化选择.

活动目的:课堂小结并不只是课堂知识点的回顾,要尽量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切身感受,教师对于发言进行鼓励,进一步梳理本节所学,更要有所思考,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的目的.同时本节课更多的属于练习巩固及综合应用,所以应让学生更多的谈在这节课中解题上所获得的收获与体会。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1.基础训练:教材习题1.12 .

2.扩展训练:联系拓广

活动目的:课下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并得以反馈。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对乘法公式的综合应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熟练乘法公式的综合运用。

乘法公式是整式乘法中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类问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探索和推导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经历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经历了探索和应用乘法公式的过程,学会了在解题之前进行观察与思考,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一定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同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式的乘法运算,并能简单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探究意识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但鉴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计算和化简能力普遍偏弱,对于较复杂的计算和化简的式子缺乏耐心,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符号感,但对于整体计算的数学思想和有意识的运用数学思想解题的意识还有所欠缺,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还有待于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效果分析

对于环节一:问题提出后,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以深入,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到了完全平方公式的作用。在整个探索过程中老师只是在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讨论的方式得出了答案,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气氛平等融洽.

对于环节二: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顺利地回答出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内容,同时第三个问题的设计适合学生的思维过程,抓住了学生学习的易错点,为后面的学习进行了铺垫,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环节三:知识应用(一)此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过程,虽然问题本身难度不大,学生容易解决,但是通过在解题之前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同时对于知识的掌握更有深度,也为后面乘法公式的综合应用奠定了良好的活动基础.

知识应用(二):对例题1(1),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容易想到方法一从而借助于完全平方公式来解决问题,但是不容易想到借助逆向使用平方差公式来进行计算,在教师的引导下

部分学生可以理解借助平方差公式的方法。虽然此题两种方法解题难度上差别不大,但是学生会感悟逆向使用平方差公式的方法,使学生有了优化选择的意识。

对例题1(2),当整式乘法之间用减号连接时,应特别注意后面部分的计算结果应该加上括号,这是学生非常容易出错的地方,事实上学生在板演时计算错了;而对于本题的变式1,当在每项前加上数字后,学生更易出错,从学生做的情况来看也证明了课前的预测。

对例题1(3),在前面学习中就已经有所渗透整体的思想,此题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公式中的“a”“b”除了可以代表数与字母之外,还可以代表代数式,并体会添加括号的思想。对于本题的计算难度不大,但当括号内某一项的符号发生变化时,由于涉及到添括号,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此特设计了变式2、3,以期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但鉴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效果来看,有很多学生解决此题有相当的难度,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和讲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遵循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理念,教学中力求使“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为了充分展示数学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本课采用“动脑想,动手写,会观察,齐讨论,得结论”的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样做,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同时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选择了具有典型性,由浅入深的例题,并适当的加以变式,让学生认知内化,形成能力。通过发展提高,培养了学生迁移创新精神,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属性认知过程,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方面。但仅有认知活动,对学生建构和熟练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还是不够的。学生的活动效果好坏,质量高低,需要在教师进修评价后,通过对自身认知过程的反思才能体验到,知识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反思和再认的思维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反映在如何引导学生对活动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反思,对学习过程反思,对所涉及的规律或解题方法进行反思,对结论或过程中的错误进行反思,对问题的理解和引申变式进行反思等等。通过反思自己的认知过程,分析出错的原因,从而取得认知经验,逐步走向成功。综观本节课,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上做得不够好,在学生出错后,没有更深入

的引导学生进行错误背后的深度分析,从而更好的利用错误资源,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以总结和注意的。

在数学教学中,设计—参与—评价—反思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循环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设计进一步的认知方向或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解决问题、反思问题。在师生不断的交互作用中,形成完整的学习过程。

教材分析

《完全平方公式2》是七年级数学下第一章第6节的第二课时,是在学习和探索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之后进行的,它承接于多项式乘法,是对两个公式的巩固与熟练,同时又是后续学习重要的基础知识。教科书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完全平方公式的探索和推导过程之后,并能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的基础上,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的。可以说首先是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进一步巩固,并能将其运用到有关数的简便运算当中去;同时,虽然本节课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第二个课时,但其实也是对乘法公式及整式乘法运算的简单的综合运用。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数的简便运算,会在多项式、单项式的混合运算中,正确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悟整体解题的思想方法,提高灵活应用乘法公式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情感与态度:在学习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综合运用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的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运算。

学法指导:加强对公式结构特征的深入理解,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公式的应用。

评测练习

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1、(a-b+3)(a-b-3)

2、(x-2)(x+2)-(x+1)(x-3)

3、(ab+1)2-(ab-1)2

4、(2x-y)2-4(x-y)(x+2y)

课标分析

《完全平方公式2》是七年级数学下第一章第6节的第二课时,是在学习和探索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之后进行的,它承接于多项式乘法,是对两个公式的巩固与熟练,同时又是后续学习重要的基础知识。课标对于本部分的要求是: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基于此,本节的学习,一是要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如本节的两个例题,有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二是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但又要避免复杂的运算。符号运算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运算技能是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一个重要目标,尤其是本节涉及到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公式综合运算,故教学中必须适当的、分阶段的提供一些必要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能准确的进行完全平方公式的综合运算,并能明白每一步的算理。

初中数学_【课件设计】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因式分解——完全平方公式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因式分解是整式的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它和整式乘法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后续学习分式化简与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基础。学生已有的因数分解、整式乘法运算的学习经验是本章学习的基础。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章介绍了最基本的两种分解因式的方法: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是第三节公式法的第二课时,不仅是现阶段的学习重点,而且是学生以后分解二次三项式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一已经学习了整式的运算及乘法公式,对乘法公式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本节课之前又学习了用提取公因式法和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的必要的基础。 八年级学生对中学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了解,具备了初步的观察、类比、归纳、概括、表达能力。同时,在上节课学习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时,又经历了逆向思维的训练,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能力和方法上的准备。 当然,由于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认识还不深刻,在判断完全平方式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教学中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帮助学生度过这一难关,对顺利学习因式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会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 (2) 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并会用此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由整式乘法公式 逆向变形得到()2 222b a b ab a ±=+± 的过程,发展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及时反思的好习惯; 4.思想目标: ()2 222b ab a b a +±=±

初中数学_6.7 完全平方公式(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6.7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a±b)2=a2±2ab+b2,能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有关数的简便运算,能综合运用完全平方式与平方差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进一步熟练乘法公式,提高最基本的运算技能,并且明白每一步的算理 3 。提高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巩固完全平方公式,能综合运用完全平方式与平方差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乘法公式的运用,体会公式中字母a、b的广泛含义。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让学生通过观察特点——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初步掌握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法指导】 极参与交流探讨,从学习中感受乐趣,及时地归纳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前预习】:1.写出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并说出其特征。 2.填空:a+b-c=a+( ) a-b+c=a-( )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学生默写)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回顾,加深对两个乘法公式的理解记忆。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学生识读): 1.进一步巩固(a±b)2=a2±2ab+b2,能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有关数的简便运算,能综合运用完全平方式与平方差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进一步熟练乘法公式,提高最基本的运算技能,并且明白每一步的算理。 设计意图: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三、比一比(快速计算): 计算 1.(2m+3)(2m-3) 2.(x+1)(x-1) 4.(-2a-b)2 设计意图:通过四个小题的计算,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通过比赛的方式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投入本节课的学习。 四、学习新知: 例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教师讲解1,学生独立完成2、3) (1) 102 2 (2) 1972 (3) 632 设计意图: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有关数的简便运算。 例2.计算:(教师讲解后,生完成) (1).(x+3)2-x2 (2).(a+b+3)(a+b-3) (3).(x+5)2-(x-2)(x-3) (4).(x+y-3)(x-y+3) 重点提示:2题把(a+b)当做一个整体,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 3题要把(x-2)(x-3)计算的结果放到括号里; 4题先观察两个三项式的特点,再适当分组,并注意添括号时符号的改变。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五、练习巩固,形成能力:

初中数学_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a+b)2=a2+2ab+b2的几何背景,发展几何直观。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是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难点是公式中字母的广泛含义。 三、教学设计 (一)课前寄语,复习引入 1、课前寄语: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只有认真学习数学的人,并努力学好数学的人,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更敏锐,更科学,更完美,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品质更优秀。 2、复习提问 【师】我们先复习这样一个问题: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是什么? 【生】多项式乘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符号表示为(a+b)(m+n)=am+an+bm+bn 3、引入 【师】在多项式乘法中,有一种特殊形式:两个相同的多项式相乘,比如(a+b)(a+b),(a-b)(a-b),即(a+b)2和(a-b)2请算出它们的结果。 【生】(a+b)2=(a+b)(a+b)=a2+ab+ab+b2=a2+2ab+b2 (a-b)2=(a-b)(a-b)=a2-ab-ab+b2=a2-2ab+b2 (二)学习新知 1、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师】于是,得到 (a+b)2=a2+2ab+b2 (a-b)2=a2-2ab+b2 观察等是左边,是对a+b和a-b整体平方,我们称之为完全平方,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完全平方公式。 具体来说,公式一称为“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公式二称为“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2、文字叙述: 【师】请同学们用文字叙述这两个公式。 【生】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3、图形理解 (1)数形结合 【师】数学中有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数与形是不分家的,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所以,这里可以借助图形的几何直观帮助我们理解完全平方公式。 (2)和的完全平方公式 (1)积为二次三项式; (2)积中两项为两数的平方和; (3)另一项是两数积的2倍,且与乘式中间的符号相同 (4)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表示数,单项式和多项式。 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两倍放中央。加的加,减的减,完全平方公式要牢记。(三)典例分析 例1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x+2y)2 (2) (x–2y2)2 (3)(-a-b)2 (4)(-a+b)2 思考:对比公式(a+b)2= a2 +2ab+b2和(a-b)2= a2 - 2ab+b2,你有什么发现? (-a-b)2= (a+b)2 (-a+b)2= (a-b)2

初中数学_完全平方公式(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完全平方公式(第2课时)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探索和推导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经历了探索和应用乘法公式的过程,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一定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同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式的乘法运算,并能简单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探究意识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本节课是对乘法公式的综合应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熟练乘法公式的综合运用。 二、教材分析 教科书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完全平方公式的探索和推导过程之后,并能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的基础上,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的。可以说首先是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进一步巩固,并能将其运用到有关数的简便运算当中去;同时,虽然本节课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第二个课时,但其实也是对乘法公式及整式乘法运算的简单的综合运用。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数的简便运算,会在多项式、单项式的混合运算中,正确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悟整体解题的思想方法,提高灵活应用乘法公式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情感与态度:在学习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综合运用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的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运算。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 活动内容: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 有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糖,来三个,就给每人三块糖,…… 假如第一天有a个男孩一起去了老人家,第二天有b个女孩一起去了老人家,第三天这(a + b)个孩子一起去看老人,那么第三天老人给出去的糖果和前两天给出去的糖果总数一

初中数学_《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完全平方公式(P112——P114)。 二、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研究的是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在整式乘法中的应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代数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法、幂的运算和整式的乘法后进行学习的,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式是初中代数研究范围内的一块重要内容,整式的运算又是整式中的一大主干,乘法公式则是在学习了单项式乘法、多项式乘法之后来进行学习的;一方面是对多项式乘法中出现的较为特殊的算式的一种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乘法公式的推导是初中代数中运用推理方法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开端,通过乘法公式的学习对简化某些整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有较大好处。 2、乘法公式是后继学习的必备基础,不仅对学生提高运算速度、准确率有较大作用,更是以后学习分解因式、分式运算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具有培养学生逐渐养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功能。 3、公式的发现与验证给学生体验规律发现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提供了很好的模式。

(二)学生分析与教法。 针对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注意力不能持久等年龄特点,及本节课实际,采用自主探索,启发引导,合作交流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和交流。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边启发,边探索边归纳,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和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努力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创造知识环境和氛围,遵循知识产生过程,从特殊到一般到特殊,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采用小组讨论大组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学习任务分析。 “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目的应是“熟练掌握”。为了使“熟练掌握”,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公式。让学生自己得出公式,是正确理解公式的措施之一;同时还要扫除正确理解的障碍,即消除一些容易混淆之处。另一方面,通过把公式运用到各种情况中去来达到熟练运用。对于易混淆之处,应提高新旧知识的可分辨性。通过变式对一些以前学过的,对现在公式容易产生混淆的内容(如积的乘方公式、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辨,从比较中加深对正面法则的理解。 (四)评价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关注的是学生想了没有,参与了没有,关注的是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给了学生

初中数学_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六节完全平方公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6.1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积极的态度学习数学.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会推导公式并进行计算 3、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重点: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完全平方公式结构特征的理解. 观看微课程《1.6.1 完全平方公式1》. ■问题探究❶ 1.通过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计算: ()23 m+()2 + 23x 2.观察以上算式及其运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3.利用多乘多推导222 +=++ ()2 a b a ab b

图2 图 图1a b 4. 几何直观验证222()2a b a ab b +=++ ■反馈练习❶ 1、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222()2a b a ab b +=+- B.222(2)24a b a ab b +=++ C.224(1)1a a +=+ D. 222()2m n m mn n --=++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212x ⎛⎫+ ⎪⎝⎭ ■问题探究❶ 1.我们已经知道222()2a b a ab b +=++了,你能推导出 () 2a b -等于多少吗? 2.几何解释2222)(b ab a b a +-=- 3.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2)32(-x (2) 2)32(+-x ■反馈练习❷ 1、下列运算中,错误的运算有( ). ()()()()()()()2 222222222 2124; 239; 32;1 142.24x y x y a b a b x y x xy y x x x +=+-=---=-+⎛⎫-=-+ ⎪⎝⎭ 1个 B. 2 个 C. 3个 D. 4 个 2. 判断: ()()()()()()222222121221;22141; 3()1()()1. 2a a a a a a a a --+++----- === 3、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2)(a mn - ■问题探究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问题? 完全平方公式: 2222)(b ab a b a ++=+ 2222)(b ab a b a +-=-

14.2.2《完全平方公式》教案

《完全平方公式》 一、教材分析 说课内容: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完全平方公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重要的数学方法“配方法”的基础也是依据完全平方公式的。而且它在整式乘法,因式分解,分式运算及其它代数式的变形中起作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节内容共安排两个课时,这次说课是其中第一个课时。完全平方公式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掌握单项式乘法、多项式乘法及平方差公式基础上的拓展,教材从具体到抽象,由直观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进而论证,最后建立数学模型,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建模思想。 教学目标和要求: 由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情况我将三维目标定义为以下三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理解并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能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优势,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喜悦,树立自信心。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根据对学生学习过程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把重点定为: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及公式的直接运用。而难点应为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以及对公式中字母a、b的广泛含义的理解与正确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多处留有空白点以供学生独立研究思考。 二、教法与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中逐步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知识全过程。 (3)由易到难安排例题、练习,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 (4)课堂中,对学生激励为主,表扬为辅,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推导公 式 计算10397 1、想一想(电脑演示) 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实验田,因需要将其边长增加b米,形成四块实验田,以种植不同的新品种,(如图所示)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 度表示图形的面积) 观察动画,学生抢答: ⑴、四块实验田的面积 分别为: 、、、; ⑵、两种形式表示实验 田的总面积: 复习旧知,并 以问题引入。 由于试验田的 总面积有多种表示 方式,学生通过对 比面积的不同表 示,大胆猜测出公 式,并对公式有一 个直观认识。

初中数学_因式分解——公式法(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4. 3因式分解(第三课时) 14. 3. 2公式法(2)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 2.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 3.能熟练运用公式法和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二)学习重点 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三)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公式分解分解因式. 二、教学设计 (-)课前设计 1.自学反馈 请同学们根据爱作业在线预习的情况组内交流,有困惑的地方组长帮忙解决。 公式法:把乘法公式的等号两边互换位置,就可以得到用于分解因式的公式,用来把某些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公式法.如: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都属于公式法. (二)课堂展示 探究一剖析完全平方公式 活动1剖析完全平方公式. θ 问题:我们将形如a2+2ah+b2和/一2(力+方2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完全平方式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思考后分小组讨论,再归纳总结: 完全平方式的特点是:①完全平方式是一个二次三项式;②首末两项是两个数(或整式)的平方,而且符号相同,中间相是这两个数(或整式)的积的2倍,符号正负均可. 口诀:首平方,末平方,首末积的2倍中间放. 追问:平方差公式中的a、b可代表多项式,类似地,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是否也可以代表一个多项式呢? 【设计意图】类比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学习过程,剖析完全平方式的特点,为熟练运用完全

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奠定基础. •活动2 辨析完全平方公式 问题:下列多项式中,哪些是完全平方式?若是完全平方式,请指出谁相当于公式中的扒b. (1)4Λ2+12Λ>,+9>2:(2) -4Λ^+X2 +4 : (3) -x2 +6.ry-9y2 : (4) x2 +2x-∖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完全平方式,为运用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作准备•尤其是对于(2)、(3)这种形式的完全平方式,学生辨析较困难,关键是掌握:完全平方式首末两项是两个数(或整式)的平方,而且符号相同,各项的位置是可以调换的,为本Yj课突破难点奠泄基础. 探究二直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冋 •活动1公式中的a、b代表单项式的因式分解 例1分解因式: (1)16x2 +24x+9 : (2) -X2 + 4xy-4y2 【知识点】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解题过程】解:(1) 16χ2+24x + 9 = (4x)2+2∙4x∙3 + 32=(4x + 3)2; (2)-X2 + 4xy - 4y2 = -(x2 -4xy+4y2) = -^X2 - 2∙x∙2y + (2y)2 J = -(X - 2y)2 【思路点拨】(1)先将原多项式变形为(4X)2+2∙4Λ∙.3+32 ,认淸谁是公式中的a、b,再进 行因式分解:(2)可将负号提岀是本题的关键,变形为 —(x2 -4ΛT +4J2) = -[x2-2∙x∙2y + (2y)2 ,再因式分解. 【答案】(1) (4x+3)2: (2) -(x-2yY. 练习:因式分解(1) 4√-20.ry + 25/ (2) 12xy-9√-4y2 【知识点】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解题过程】解:(1) 4x2-20xy + 25√ =(2x)2-2∙2x∙5y+ (5y)2=(2x-5y)2: ( 2 ) 12xy-9X2一4y2 = -(9x2-12^ + 4y2) = -[(3x)2一2∙3x∙2y + (2y)2] = -(3x - 2y)2 【思路点拨】(1)先将原多项式变形为(2x)2-2∙2x∙5y + (5>y,辨析公式中的a、b,再进行因式分解:(2)将负号提出是本题的关键,变形为—[(3Λ-)2-2.3Λ-.2>'+(2V)2].再 因式分解.

初中数学_完全平方公式(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回顾复习 1 完全平方公式 2 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x+1)2 (-2x-3)2 (2x+3)2 (a-3b)2 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用顺口溜的形式好记:首平方,尾平方,积的2倍夹中央。两项同号,即+2ab,两项异号,即—2ab。 3回顾去括号添括号法则,完成以下几个小题 a+(b+c)=a+b+c a-(b+c)=a-b-c a+b+c=a+(b+c) a-b+c=a-(b-c) 上节课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呢?请同学们来看大屏幕: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目标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 二新课讲解 1 题型一,学习平方差公式时,我们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一些有关数的简便运算,我们来看这样的数怎样算更简便,

1042=10816 972=9409 给学生板书一道,然后另一道让学生自行完成。练习:1012 =10201 982=9604 2 题型二 (1)(x+3)2-x2 (1)(x+5)2-(x+2)(x-2) 练习(1)(3b+1)2 -(3b-1)2 (2)(2x-y)2 - 4(x-y)(x-2y) 3 题型三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a+b+c)(a+b-c) 练习(a+b+3)(a+b-3) (a+3b)2(a-3b)2 (a+b+c)2 题型四 变式一:a2+b2=(a+b)2-2ab 练习:已知a+b=-5,ab=6,则a2+b2=? 变式二:a2+b2=(a-b)2+2ab 练习:已知a-b=5,ab=12,则a2+b2=? 变式三(a-b)2=(a+b)2-4ab 变式四(a+b)2=(a-b)2+4ab 已知(a+b)2=8ab=1,则(a-b)2= ?

初中数学_12.2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学生在通过已有知识情况下计算、观察、分析、归纳得出完全平方公式,整个过程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 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整式的乘法等知识,掌握了相应的法则。通过化简多项式乘多项式,学生会产生“是否有公式使多项式乘多项式更简便”等问题。为此,教材继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整式的乘法等知识之后,安排了本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的学习.主要内容包括: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课本首先安排了平方差公式的学习,使学生体验到公式法运算的简便,为进一步学习公式法因式分解和分式做了准备。此后,直接引入完全平方公式,其中包括完全平方和公式和完全平方差公式。本节分2课时,第1课时学习并熟练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第2课时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混合运算。 在本章教学中,注意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完全平方公式是青岛版七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内容,是整式乘法运算的知识升华,同时它又是以后学好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两数和(差)的完全平方公式、公

式的几何背景、简单的计算。两数和(差)的完全平方公式是运用一般多项式的相乘法则,对特殊的多项式推导出来的。从多项式乘法到乘法公式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对它的研究和学习,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使他们进一步了解“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规律。 三、背景分析 (一)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整式的乘法等知识,掌握了相应的法则。通过化简多项式乘多项式,学生会产生“是否有公式使多项式乘多项式更简便”等问题。为此,《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这章的学习势在必行。 在本章学习中,学生首先通过学习平方差公式体验到了运用公式计算的便捷,对进一步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充满兴趣。本节课将通过计算多项式乘多项式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规律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种方法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再通过不断练习、强化,为下节课学习公式法因式分解做好铺垫。 (二)教学方法: (1)“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观察特点——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初步掌握探究的学习方法。 (2)在学生的主体参与互动中,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结合公式结构特点,分析式子结构,运用转化思想加以解决。 (三)技术手段: 利用ppt课件

初中数学_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能叙述完全平方公式 2、能运用该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方法与过程:会用几何拼图方式验证平方差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概括能力,体会数性结合的思想 重点难点 1.重点: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该公式进行计算. 2.难点: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预习案 一、情境导入: (1)小明家有一块矩形土地,一条边长是x+5,另一条边是x-5,则这块土地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 (2)小明家有两块正方形土地,边长分别是x+5和x-5,则这两块土地的面积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 = (p+1) (p+1) = ________; (2) (m-2)2=__________= _________; (3)(2p-3)2 = _________ = ________; 二、探究新知: 活动1:观察上面3道题中等式左边的形式和最终计算出的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 1、左边都是形式,右边都是次项式, 2、右边第一项和左边第一项有什么关系? 3、右边最后第二项与左边第二项是什么关系? 4、右边中间一项与左边两项的关系是什么? 5、根据以上规律直接写出(a+b)2= (a-b)2= 几何验证:

活动2: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几何的角度去解析完全平 方公式,你能通过下面的拼图游戏说明完全平方公式吗? 问题1你能根据图1谈一谈(a + b)2=a2 + 2ab+b2吗? 问题2你能根据图2,谈一谈(a-b)2=a2-2ab+b2吗? 《课内探究案》 完全平方公式的字母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全语言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计算: (1)(x+2y)2 (2) (2m-5n)2 (3) (-2p-7q)2 练一练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a+5b)2;(2)(3x-y)2 ; (3) (-2a+3b)2 例2 计算(1)(1) (x-2y2)2 (2) 1012

初中数学_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1) 教学目标: 1、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重点: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几何解释,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学生自学 1.回顾平方差公式:学生口答 多媒体展示练习,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x- + 7x ( 6 7 )( 6 (2)) y x + x- 3 )( 3 (y (3)) m- - + n - 2 m )( (n 2 2.问题:根据乘方的定义,我们知道:a2=a·a,那么(a+b)2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形式呢? (a+b)2的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2)b (? a- 仿照上面式子,你能写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 (1)(m+2)2=_______; (2)= (_______ -2)1 x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学生探究 3.得到结果:(1)(m+2)2=(m+2)(m+2)= m2+4m+4

(2)(x-1)2=(x-1)(x-1)= x2-2x+1 4.分析推广:结果中有两个数的平方和,而2x=2·x·1, 4m=2·m·2,恰好是两个数乘积的二倍。(1)(2)之间只差一个符 号。 推广:计算(a+b)2=_____ ___ (a-b)2=_____ ___ 【2】 (二)得到公式,分析公式 1.结论:(a+b)2=a2+2ab+b2 (a-b)2=a2-2ab+b2 即: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 2.几何分析:【3】 图(1),可以看出大正方形的边长是a+b,它是由两个小正方形和两个矩形组成,•所以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这四个图形的面积之和.【4】(三)运用公式 1.直接运用【1】 例: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 ( 2y x

初中数学_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在复习平方差公式的基础上,由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引入完全平方,学生利用多项式乘法体验完全平方公式推导过程。 2、引导计算,探究新知 利用多项式乘法计算出结果,让学生感性认识完全平方公式;并利用几何图形探究其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及其内在联系,体会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3、范例解析,深化新知 本环节为学生提供范例,渗透数学思想。首先,我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x+2y)2;(2)(x-2y)2;老师合理引导,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再次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接下来,我变换形式,让学生模仿上一例题的解决方法,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4a-b)2;(2)(y+2)2 (3) (-2x-1)2, 让学生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设计意图:在师生互动中,共同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转化、类比的数学思想。 4、归纳总结,反思新知

通过提问方式(问题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小结、自我反思。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发挥自我评价作用,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设计意图:临近下课,学生一般比较疲劳,注意力开始分散。通过学生进行自我小结、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可以唤醒学生即将沉睡的心灵,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学情的分析 1、由现实生活中有关的完全平方数,以及小学阶段图形面积的计算中,对完全平方的认识,学生对完全平方的概念的理解,应该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概念不必涉及); 2、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化能力有限,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推导过程、结构特点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计算,突出完全平方公式的探索过程,让学生通过图行面积计算,自主探索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基本形式,并用语言表述其结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数学化能力。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数学_公式法(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借助Hiteach 进行教学) 一、课题引入:1.以一道题目引入:对于式子922 ++x x ,某人说:“无论x 取何值,这个代 数式的值都是正值,你相信吗?” 根据学生的反应,老师回应: 要解决这个问题,和我们这节课的课题息息相关,希望45分钟之后,咱们有更多的同学能得到统一的答案。 2.一个回忆(——课堂因你而萌动) 通过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引出七年级所学的另一个公式—完全 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2222--b ab a b a += 师:利用这个式子我们可以进行整式乘法的运算(由此启发学生关注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联系)。可否还能回忆起公式右边这两个式子的特点? 学生不难想到“首平方、末平方,二倍乘积中间放”。 师:正是由于同学们充足的知识储备,才使我们的课堂开始萌动,我们把形如22222,2b ab a b ab a +-++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二、新课开始: 3.一种思考(——课堂因你而鲜活) (1)通过两类题目考察学生对“完全平方式”的理解: 一类抢答题:判断下列各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二类抢权题:将下列各式添上适当的项,使其成为完全平方式!(此题在学生的预习导案中有,重点关注学生出错最多的(3)和(4)) 注意第一类题组(4),学生可能会出现质疑:一部分认为是完全平方式,另一部分认为不是完全平方式。学生可能认为()22222-2y xy x y xy x ++=---,而222y xy x ++是完全平方式,从而出现形式上的错觉。实际上,紧扣定义符合22222,2b ab a b ab a +-++这 种形式的才是,而222y xy x ---显然不符合,所以,它本身不是完全平方式。 注意第二类题组(3),学生可能只得出一个答案xy ,启发学生观察完全平方式有两类,不同之处在中间项的符号,从而,此处的答案应是xy ±;再一个(4),引导学生梳理得到第三项的过程,从而明白算理,进一步理解公式的特征。(提醒学生修正导案) (2)梳理“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关系: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222b ab a ++可以进一步写为222)(2b a b ab a +=++,与整 式乘法公式2222)(b ab a b a ++=+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是互逆的关系(PPT 动态呈现翻转,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二者的关系,以便后面 22222222(1);(2)2;(3)2;(4)2;x y x xy y x xy y x xy y +-+-----2(1)6;x x ++2(2)6;x x -+221(3);4 x y ++2(4)42;x xy -+

初中数学_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对本章前几节课的学习,已经学习了整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幂的运算、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并从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体会公式的发现和推导过程,理解公式的本质,从不同的层次上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4.在学习中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感爱数学的内在美。 三、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回顾与思考 活动内容:复习已学过的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 公式的结构特点: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的乘积,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 右边是两数的平方差。 2.应用平方差公式的注意事项:弄清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平方差公式。 活动目的:本堂课的学习方向仍是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已学习的知识经过个人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推导出本课新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而这个过程离不开旧知识的铺垫,平方差公式的学习有很多教学环节和形式与本节的学习是类似的,其中包含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也仍是本节的精神主旨,因而复习很有必要。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出示课件,提出问题。 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实验田,由于效益比较高, 所以要扩大农田,将其边长增加b米,形成四块实验田, 以种植不同的新品种。 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实验田的总面积,并进行比较。 活动目的:数学源自于生活,通过生活当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从而在学生运用旧知计算和比较实验田的面积当中引出完全平方公式。由于实验田的总面积有多种表示方式,通过对比这些表示方式可以使学生对于公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在古代人们也是通过类似的图形认识了这个公式。在列代数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学到了新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大大的激发。 第三环节初识完全平方公式 活动内容:1. 通过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来验证(a+b)2=a2+2ab+b2的正确性。并利用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推导出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引导学生利用几何图形来验证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 分析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并用语言来描述完全平方公式。 结构特点:左边是二项式(两数和(差))的平方; 右边是两数的平方和加上(减去)这两数乘积的两倍。 语言描述: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积的两倍。 活动目的: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在上面讨论的基础上,从代数运算的角度运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推导出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并且进一步推导出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在教学中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培养。 第二个活动使学生再次从几何的角度来验证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从而学生经历了几何解释到代数运算,再到几何解释的过程,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得以培养,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推导出了公式,并且

初中数学_平方差公式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教学设计 (1)课前进行了热身,考察了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背诵情况, 并考察了学生对公式里面的a、b的判断。(同号为a,异号为b), 同时,以抢答题的形式,设置了几个易错的小判断题检验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简单应用的掌握情况。 (2)为了发现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我设置了课前学习任务单,由学生在看完微视频后完成,第二天我将他们的任务单收上来,发现了他们出现的问题。于是我挑了几个典型的易错点,将他们拍成了照片,放在了我的PPt中,课上让学生找错误,还别说,他们找的非常快速,非常准确。让所有的孩子在这种找错中消化了易错点。 (3)为了进一步考察他们的预习效果,我设置了三个小问题, ①108x112②20102-2009x2011③98?-4进行成果验收,通过学生上黑板板演,我们又进一步发现了学生出现的几个小问题。不注意整体思想,在进行20102-2009x2011计算时,没有把2009x2011作为一个整体,没加括号,导致计算错误。在进行982 - 4计算时,没能够想到使用平方差公式的逆用,使用了98』(100-2)之导致计算麻烦。通过对他们预习效果的验收,进一步的解决了他们的易错点,也进一步的达成了我的教学目标。 (4)进行了本节的重难点:通过图形的拼接验证平方差公式。 课前我布置了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正方形的纸板。课上我稍加提示 后,就要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出这个问题。课上我给了足够

的时间,每个小组讨论的也非常热烈,我也积极的深入到各个小组,对他们的方法进行指导。谈论结束,我请每个小组出两位同学,一位讲解如何拼接验证,一位在黑板上以图解的方式展示他们的验证方法。说实话,有时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真的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上来的四个小组展示了他们的谈论结果,他们的讲解,他们的配合真的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一个讲,一个画,清楚的展示了四种不同的方法。也成功的解决了本堂课的一个难点。这其中,还有学生将这种做法升华到:数形结合。 (5)接下来进行了本节课的第二个探究活动。请判断下列式子中那一部 分相当于公式中的a,哪一部分相当于公式中的b,试着计算出来。在我的提示下,学生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6)课堂达标,我除了两个小问题,也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考察,我首 先给出答案,然后以同位互批互改的形式解决了达标题。 (7)为了一堂课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有所提高,“吃饱,吃好”,我 又进行了课堂提高部分。用你学过的平方差公式计算:(3 -1)(3 +1)(32 +1)(34 +1)(38 +1)(316 +1)这个问题其实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通过反复使用平方差公式解决的。但是,紧接着我又给他们设置了难题:如果我将前面的(3-1)去掉,这 个问题又如何解决呢?好多学生皱了眉头。我又让他们进行了小组合作探究。一番讨论后,许多学生有了思路,但是我又不想直接将答案告诉他们。 于是,我请了一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了讲解,说实在的,他的讲解思路清晰,口齿清楚,让人一听就明白。我稍作补充后,这个问题也被轻松解 决了。随后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题连乘到(3"1)会出现什么样的 结果呢,把问题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总结了出来。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反思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