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国贮贝器的艺术特点

古滇国贮贝器的艺术特点
古滇国贮贝器的艺术特点

古滇国贮贝器的造型和装饰艺术特点公元前339年,正值战国争雄时代,楚国远征西南,因归途被断来到滇池地区,与当地人民融合到一起并成为滇国首领,伟大的史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道:“至滇池,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长之”。这成为云南文明历史的最早记载。斗转星移,时空变换,古滇国早已湮没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而李家山文物的发掘,真真正正的证明了古滇国的存在,亦揭开了古滇国的神秘面纱。

最值得一提的是李家山的青铜文化,它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几乎和东汉以前的北方文化无任何交叉点,无论造型、纹饰,还是所表现的主题,都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可以算是中国青铜时代中最活泼最灵动的构成,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想象力,是云南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古滇青铜器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民族习俗、图腾崇拜、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真实写照,也是西南少数民族先民文化艺术形态和思想意识的具象或抽象的再现。古滇青铜器的图案非常写实,看着那些器皿,仿佛看到了先人们的耕种和祭祀场景。面对这样的作品,能让人产生创作的莫名的冲动。特别是贮贝器和扣饰,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青铜器的精华。还有青铜冶铸工艺上采用的失(蚀)蜡法(此类铸造工艺最早很可能起始于云南),难度极大,铸造精致,可以说是当时工艺技术上的巅峰(如图)。

滇国特有的青铜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石寨山青铜文化之所以名闻遐迩,与出土许多精美的贮贝器有很大关系。由于都是用来贮存贝币的,所以称为贮贝器。根据器形、图像及制作工艺的差别,大致分为束腰圆筒形、铜鼓形、铜鼓贮贝器和异形贮贝器四类。

如上图,束腰圆筒形贮贝器。器身为束腰圆筒形,均有人物或动物雕铸的器盖和三足,主要有:鎏金骑士贮贝器。高50厘米,盖径26厘米。器身上大下小,腰部微束,平底,底部有兽爪形的三只矮足。两侧有对称的虎形耳,虎作向上攀登状,张口欲噬。器盖中央立一柱,柱上有一长方形平台,一佩剑鎏金骑马者立其上,周围环绕巨角高封牛四头。

在贮贝器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显得粗犷豪放和富有想象力,其造型特点和装饰艺术和表现手法上有许多特点:

一写实性

这个贮贝器的代表性特征是器型与小型的动物雕塑附饰的形式或是器型与独立的人物和动物雕塑

的组合。在贮贝器的装饰图案上,为大自然中的动物图像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骑马的情节,很少有艺术的夸张和神秘色彩,两侧的虎形耳,和四头巨角高封牛和一佩剑鎏金骑马者刻画得十分细致逼真、生动。

二象征性

贮贝器是用来贮藏贝壳,装饰图案属“环纹货贝”,产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云南各民族的重要货币。使用贮贝器来贮藏贝壳,就是滇人象征拥有财富的特有习俗。

三创造性

滇国贮贝器,无论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都显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就以器物和种类而言,无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乐器还是装饰品,滇国人样样都用青铜制作,而在中原地区,青铜器多只限于兵器和礼器、乐器。

四民族性

滇国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一一反映在青铜器上。古滇国的每一件青铜器,皆是滇人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或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与其说是工匠们的巧妙安排,不如说是滇人的生活写实。从出土的古滇国青铜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形态。贮贝器的图案,正是说明了滇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其独特的图腾崇拜,即是对动物的崇拜。

五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贝器的最大价值在其艺术风格上。它充分利用对比、反衬、烘托的手法,把牛、虎、骑马者的神态、动作刻画得惟妙惟肖,反映了滇人独特的艺术审美风格。

运用对比的手法巧妙地点明画面主题。如这件贮贝器上有交代一个佩剑的骑马者,在一群牛的周围,其刻画的应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放牧的情景,在贮贝器两旁的两只伺机而动的虎的形象栩栩如生,用悠闲的牛和蠢蠢欲动的虎的对比,用佩剑骑马者的警惕形象和牛的休闲,虎的向上攀登形象对比,巧妙的点名主题。

运用多种形式烘托气氛。如这个贮贝器的放牧场面,用悠闲的牛和佩剑骑马者的警惕形象,让我们明白这是一个放牧的场景,为了烘托这一紧张的气氛,工匠们特意布置了一个有趣的装饰形器耳,即是向上攀登的,张口欲噬的虎的形象,这样用骑马者的警惕和老虎的欲食相结合,更好的烘托了这一紧张氛围。

擅长捕捉转瞬即逝的典型情节。从贮贝器上的动物形象的刻画可以看出,牛在悠闲自得的玩耍,而老虎却是跃跃欲试的要进攻,人呢,也是警觉性极高,这些瞬间性的动作,都被工匠们一个刻画描述出来。

着重表现动物习性和力量强弱的对比。如牛与虎的对比,人与牛的对比,人与牛的对比,工匠也运用了夸张的对比手法,人骑着马,骑在了牛的背上,这可以看出人在力量强弱对比上的优势和统治自认的力量。

由贮贝器的艺术特点可以看出,璀璨的滇文化,是云南各民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的伟大创造。它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最新冀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教案

《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分析石窟艺术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石窟的设计特点和文化由来。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石窟艺术的造型、色彩、材质的了解。 难点:对于石窟艺术是我们古代艺术宝库的理解。 关键:对佛教文化的简单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敦煌这个地方吗?有没有同学知道敦煌在哪里,以什么最著名呢? 自由汇报:今天我们就来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敦煌的知识探讨一下。首先把你们已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有关知识说说。 自由汇报后,预习的时候,你们发现了哪些你不甚了解和想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 教授新课 肯定同学们所做的努力,并赞扬学生找的内容很丰富,但你们能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石窟文化的内涵呢?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猜猜或想想它们的由来和制作,便引出探究质疑的过程。 在欣赏敦煌石窟的相关图片之中,以开阔学生眼界为基础,有选择地激发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质疑,分出教学的侧重点。允许学生自由,无拘束地在探究质疑过程中,在小组成员的交流下,大胆地发现和评论。 讨论 石窟艺术是一种包括建筑、雕塑、壁画等的佛教艺术。它源于印度,本是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在山岩间开凿的。印度的石窟艺术通过我国西北的丝绸之路和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约公元2世纪)传入我国。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极为兴盛。菩萨是地位仅次于佛的第二类尊神。敦煌莫高窟中唐代的菩萨像,面形丰圆,肌肤结实丰腴,体

现了唐代人物造型的共同特征。同时,宗教人物的世俗化倾向十分明显。 莫高窟是敦煌石窟艺术中最重要的一处。它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经过北梁、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代,历时一千多年,现存洞窟492个(近几年又有新的发现),窟内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躯。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也是世界古代艺术的宝库。 赏析 具体欣赏分析敦煌莫高窟的《西方净土变中之舞乐》佛教中所说的“西方净土”是指佛教居住的地方,佛经中说那里没有痛苦,只有欢乐,故俗称极乐世界。虽然它并不存在,但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幻想和向往。图版中表现的只是这一幅壁画的一个局部。它着重表现所谓极乐世界其乐无穷的景象。六个人组成的乐队分列两旁,中间一舞伎反弹琵琶,边弹边舞,姿态十分优美。整个画面用线简练、流畅、色调柔和,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研究唐代的音、舞蹈和服饰还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秦汉美术绘画艺术的艺术特征

一.秦汉美术绘画艺术的艺术特征,以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秦汉美术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汉代帛画。 秦汉时期是中国绘画繁荣而有生气的第一个重要时期。秦汉绘画继承了战国时期创立的写实作风和表现方法,突破了商周时期的实用性、装饰性和神秘性风格的束缚,显示了这种艺术的明确要求和力量,闪耀出一种近于奔放的自由之光。 秦汉绘画在艺术表现上技法古拙而风格鲜明。其总体风格具有质朴、雄浑、鲜明、奔放的特点。汉代绘画力求抓大貌大势,在处理大场面上有独到的长处。为了弥补其造型能力不高的弱点,在描摹人物时,往往结合情节气氛,同时运用夸张的手法,着力于神情的刻画,使表现力发挥到最大限度。 更重要的是从笔调的轻重疾缓、柔劲坚挺变化中,透露出画家心手相应的律动感,流露出充满中国情调的笔意和神采。在着色上,秦汉画家广泛应用了朱、深红、浅红、黄、土黄、丹黄、青、绿、浅蓝、深黑、浅黑、白等颜色,并且充分发挥了色彩的性能和技巧,掌握了对比调和、清淡浓重色调的运用以及渲染平涂的技法。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的体裁在汉代已开先河。 另外汉代绘画在表现动态上如人的舞蹈、云气的动荡和动物的奔驰等方面,都发挥了相当高的水平。 宫殿寺观壁画 汉代帛画 墓室壁画 二.秦汉美术雕塑艺术的艺术特征 主要艺术特点是:形体高大,崇尚写实,手法严谨;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其特点主要体现于俑像雕塑,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变革有着直接的关系,标志着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再现了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精神风貌,体现了王权的极度威严。 兵马俑 汉代石刻 中国美术简史 姓名:赵蓉 班级:美术学13-2班 学号:1

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doc

克孜尔千佛洞导游词 克孜尔千佛洞是新疆的有名景点之一,很多来自各地的游客慕名来参观,导游也要做好克孜尔千佛洞景点的详细介绍。下面是我整理的范文,欢迎阅读! 篇一 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 "四大石窟"之美誉,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绵延数千公里。其中保存壁画的洞窟有 80多个,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 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属于龟兹古国的疆域范围, 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其石窟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在中亚和中东佛教艺术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佛教从印度先传入新疆,形成 "西域佛教"后,再传入中原。龟兹的地理位置决定它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也成为佛教传入中原的一个重要桥梁。石窟则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形式,通过建筑和壁画来宣传佛教教义。龟兹石窟窟群比较集中,壁画内容丰富,不仅有表现佛教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等壁画,还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画。有研究石窟的专家指出,龟兹石窟是一部古龟兹文化的百科全书。而在龟兹石窟群中,克孜尔石窟被视为群芳之冠。

克孜尔千佛洞的洞窟形制大致有两种:一种为僧房,是供僧徒居住合作产的场所,多为居室加通道结构,室内有灶炕和简单的生活设施 ;另一种为佛殿,是供佛徒礼拜和讲经说法的地方。佛殿又分为窟室高大、窟门洞开、正壁塑立佛的大佛窟和主室作长方形、内设塔柱的中心柱窟,还有部分是窟室较为规则的方形窟。不同形制的洞窟用途不同。这些不同形制和不同用途的洞窟有规则的修建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单元。从配列的情况看,每个单元可能就是一座佛寺。可以想见,当年克孜尔千佛洞是龟兹地区一处佛寺栉比、僧徒比肩的地方。 最能体现克孜尔石窟建筑特点的是中心柱式石窟,它分为主室和后室。根据导游的介绍,石窟主室正壁为主尊释迦佛,两侧壁和窟顶则绘有释迦牟尼的事迹如 "本生故事"等。看完主室后,应按顺时针方向进入后室,观看佛的"涅盘"像,然后再回到主室,抬头正好可以观看石窟入口上方的弥勒菩萨说法图。 篇二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景点是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的河流阶地上,它背依明屋达格山,南临木扎提河和雀尔达格山,东距库车县城约69千米。据考证,库车县在2000年前曾是亚利安人建立的古龟兹国所在地。龟兹国在汉唐之际是西域36国中的大国之一,境内曾居住的民族有羌、塞、月氏、乌孙、匈奴、突厥、回纥和汉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都逐渐融合成了龟兹人。

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之灿烂的山西青铜文化

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绽放着绚丽璀璨的光芒,不仅在中国是价值连城的瑰宝,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它代表的是中国的光辉,也见证了历史留给泱泱大国的鼎盛。 青铜器的发展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开始萌芽,在夏代初步发展,商周鼎盛,在春秋战国繁荣,至秦汉则变革,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走向衰败,宋元明清是便可仿古和作伪。 在古代,青铜器的主要功能就是烹饪和盛装食物与美酒。在越来越发达的社会,人们不仅仅的功能用途上发展,美观也变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就以种类繁多,造型新奇,纹饰精美而著称。鼎盛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盥洗,还有一些是专门做殉葬的明器。青铜礼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西周和春秋的青铜器,名目更加繁多,除部分袭用商器之外,常见的有鼎(圆形三足)、鬲、匜卣、瓿、壶、盘、盂、甑、钫、敦、鉴等。另外还有属于兵器的戈、矛,属于乐器的钟、铙、等。其中包括盛酒器、饮酒器、煮食器、盛食器、盛水器、和取水器等。各个不同时期的制作,不论是器形或纹饰,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化。商、周青铜器制作特点,主要表现在器形和纹饰的构成上,是运用对称、连续等富有装饰性的艺术手法,用变化多样的曲线、弧线,构成各种形象的浮雕、线刻。不论是器形整体或是纹

饰部分,都显示出浑朴、庄重的性格和精致、瑰丽的气质,但同时也具有威严、神秘的气氛,从分反映了当时奴隶主阶级的阶级意识和审美观点。中国古代青铜器有着极度庞大的数目,但是享有盛誉并非以数量取胜,关键在于它的质量。中国青铜器精品极多。尤其在商周时期,中国青铜器制造处于顶峰阶段。此时的青铜器精品极多,以其制作精湛、形制瑰异、花纹繁缛、富丽堂皇而体现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和精湛的工艺。也就是这样,中国的青铜器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篇章,也留给了中华炎黄子孙丰富的瑰宝,留下了感叹和敬佩。历史的成就是在中国工艺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工艺的伟大能量在历史的见证 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也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由于其特有的自然条件与历史原因,有幸保留了极为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青铜器是古代劳动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发明,它不仅标志着人类生产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凝聚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绛县横水墓地。200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绛县横水发现了西周墓葬群。经过数年田野考古,发掘了1299座墓葬,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器,其中铸有铭文的青铜器多达百件。 ——黎城墓地。山西东南部的黎城,早年就有商代至西周青铜器发现的零星报道,科学的考古调查也证实了黎城县的城西分布有商至西周

绘画色彩艺术特点-模板

绘画色彩艺术特点 所谓色彩,是人们的眼睛、大脑和生活经验对光的一种视觉效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的进步,人们逐渐对色彩有了一种理性的认识,借助个人的推理、想象、分析等,将大自然中常见的、丰富多彩的色彩进行分析和归纳,进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色彩理论,并且广泛的应用于实践。美术创作中对于色彩的关注和应用开始于古罗马时期,当时的画家们发现色彩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随后这种发现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和绘画中。后来从文艺复兴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直至印象主义,色彩在绘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以至于整个印象派就是一个研究色彩的画派,并且在美术史上的影响巨大。到了当代,三位色彩大师塞尚、梵高和高更引起了色彩在20世纪的大变革,并且为现代绘画色彩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未来主义、达达艺术等现代绘画思潮和绘画流派,都是在他们三位的色彩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1世纪,人类社会有了全新的面貌,出现了许多全新的艺术形式,色彩的空间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当然绘画色彩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独特的时代特征和精神内涵。 一当代绘画色彩的特征呈现 1丰富多元———当代绘画色彩特征之一多元化实际上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代名词,或者说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表现,所有事物的多元化,都是来源于经济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文化也是如此,这种文化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宗教等,都是这种意识形态的载体。具体到艺术上来说,艺术多元化是指艺术的观念、主张、形式、风格等组织结构多元共存,求同存异的一个局面,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面对视觉图像的发展态势,和文化多元化的需求,我们有困惑,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绘画色彩的多元表现为继承和创新。首先是继承,西方绘画观念传入中国后,中国老一辈的画家们在对西方绘画充分吸收和借鉴之后,逐渐形成了符合本民族欣赏情趣的中国绘画色彩观,如靳尚谊、苏天赐、朱乃正、徐悲鸿等人,无论是写实主义色彩还是“苏派”色彩,都是与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相结合,呈现出符合中华民族审美特点的艺术美感。后来的画家们接过前辈们的画笔,如杨飞云、王沂东、陈逸飞、陈丹青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色彩观念,并在自己的作品中予以充分的展现,这种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大大丰富了中国绘画色彩的观念和表现。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油画界提出了“建立中国油画自己的色彩观”,将色彩看作是中国绘画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

敦煌文化艺术

敦煌文化艺术概论鉴赏 对文老师的评价 敬爱的文化老师: 首先,我就您给我们上课提一点建议和意见,希望老师给予指正和教导。我上大学以后才知道我们学校老师大多是外聘的,当然外聘的都是好老师,在上大二的时候听师大包老师挺起过您的名字,在师大名气很大,我早就想听您的课了。在这学期开学知道您要为我们上敦煌文化艺术概论课非常兴奋,第一次见到您印象是您很时尚有带有古典色彩的感觉,有内涵高修养的艺人。第一次听您的课就像一场演说,精彩。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非常的得当,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您的性格很开朗,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也爱学习了,虽说是大学了同学们自学能力都非常强了,但是有的老师上课我们就是不爱学,也许大多都是我们的原因吧,上您的课就是不一样的感觉。 在教学方面:1您对学生负责认真,态度好。2对学生负责认真,教学一丝不苟3课堂活泼有趣,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4老师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对学生极其负责。5工作认真,上课能够让我们很好的学习敦煌文化知识,对我们甘肃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研究。 说起老师的缺点我基本没有发现,在讲课的时候非常的尽力,就是在最后的几节课上看了几次《敦煌》视屏教学,老师没有很好的解说一些我们没有看懂的,毕竟我们几乎没有去过敦煌对有些事物不太了解。当然也不都是您的错,我们没能主动提出问题。 在教我们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等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意义,我深有体会。 敬爱的文老师,您对我们的教导我们会铭记于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永远是您的学生。我们的时间还很长,有机会我一定去拜访您与您交流学习。 最后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我就关于学习敦煌文化艺术认识写一些心得 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这里成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改为敦煌艺术研究所),开始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保护、研究工作。 1900年农历5月26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这个藏经洞,那些古代文献赫然堆满整个窟室。由此,产生了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1910年,敦煌藏经洞劫余文献运藏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而今,藏经洞发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收藏敦煌遗书最多的单位,以其丰富的馆藏,为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举办的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专题文献展览,旨在揭示敦煌遗书的流散历史,展示敦煌遗书的风采及内涵,介绍敦煌遗书的保护与研究现状。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敦煌学的研究;对于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敦煌文化遗产,带动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以及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敦煌是全人类的敦煌。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敦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秦汉之前,这里居住着月支、鸟孙等民族。西汉初,漠北的匈奴赶走月支,占领敦煌。元狩二年(前121)西汉军队打败河西匈奴,敦煌与河西走廊归入西汉王朝版图。元鼎六年(前111)西汉在敦煌设郡,与酒泉、张掖、武威并称河西四郡。在敦煌之北修筑了长城,在西部设立了阳关、王门关。从此,敦煌成为西域进入河西走廊与中原的门户和军事重镇。为了巩固敦煌的战略要地,政府从内地移民来此定居,调遣士兵屯田戎守。西汉王朝对敦煌的经营与开发,确立了敦煌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经过东汉王朝与曹魏政权的继续经营与开发,敦煌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处

古代龟兹服饰述略

古代龟兹服饰述略 龟兹是古代塔里木盆地诸国中的一个大国,位于天山南麓,地处“丝绸之路”北道要冲,是古代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发源地,中国、印度、波斯以及希腊、罗马等国文化艺术在此交流汇聚。长期以来,不少专家、学者致力于龟兹史地、石窟、乐舞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众多可喜成就。然而,关于龟兹服饰,至今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身边的零星资料,就这一问题略加陈述。 一、先秦至两汉时期 龟兹服饰是在龟兹历史长河中日积月累所形成的深厚广博的复合体,是古代龟兹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衣、食、住、行”等文化基本要素中,“衣”列为首,足见其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古代龟兹居民的服饰究竟如何,史乘仅见片言记载,考古发现分量亦显轻微。因此,目前我们尚无法透视其全部内涵,仅能为其勾勒出一粗浅轮廓。 近代考古发掘证明: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在龟兹。考古学家曾在库车境内的哈拉墩遗址发现了耳坠、耳环等装饰品1”。其中有一耳坠系取一直径32毫米、宽20毫米椭圆形天然石子制成,在石的上端凿一径4毫米孔为穿线之用,中间凿有3毫米之槽供系线之用。从而说明,龟兹早期居民已开始利用石制品装扮自己、美化生活。在发掘的石器制品中,尚存一石纺轮,它的问世,无疑向我们揭示着龟兹纺织业的诞生。在散乱的骨器中,考古学家找到不少用于缝纫和梳妆的骨锥、骨针、骨簪等物品。据黄文弼先生考证,这些石器、骨器是公元前3至1世纪的遗物。若然,说明龟兹早在公元前3世纪时就已经用骨针缝制衣服,且有佩戴石制耳坠、耳环之习尚了。他们生活在自然环境较为严酷的戈壁瀚海边缘,用自己的双手改造生活,装扮自己。每个民族在其社会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一般说来,是先从自己形体的装饰开始的,尤其是发式和衣着成为其主要的审美形式。早期的龟兹居民正是如此。 当历史的鼓点敲开两汉时期的巨门,龟兹也健步登上历史的舞台。农业、手工业日益发达,在西域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一时期,汉匈争雄西域,最终却以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于龟兹境内宣告胜利。自此,汉文化遍播西域沃土。龟兹的服饰文化也甚受汉服饰文化的浸染。 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乌孙公主路过龟兹,龟兹王绛宾留 女不遣,即与联姻。汉亦以主女比于宗室,号称公主。元康元年(公元 前65年)主女与绛宾俱入朝,备受宣帝宠爱,赠送甚厚,绛宾亦乐于亲汉。绛宾回国后,史称“乐汉衣服制度,治宫室,作缴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绛宾作为一国之主既如此崇尚汉文化,其国民之仿效风尚当不难想见。西汉时,一般人日常穿着大体可分长袍、短衣两大类。袍服源自先秦的深衣2。贵族身穿禅衣,该衣其实是单层的薄长袍。东汉时期,禅衣已由一般常服演变为武职官员的正式制服。一般庶民还服用褕。此乃一种用厚衣料制成的可以加皮毛装饰的宽博得长袍,多用来作春秋外衣。士民的便服还有夹袍,又称“复袍”,

最后的青铜王国--滇国

最后的青铜王国--滇国 一、滇国的历史概述 “滇”是我国西南边疆古代民族建立的古王国,主要分布在以滇池地区为中心的云南省中部和东部地区。考古资料证明,滇国出现的时间至迟不晚于战国初期,战国末至西汉初为全盛时期,西汉中期后开始走下坡路,西汉末至东汉初被中原王朝的郡县制所代替,从此在史书中神秘消失。由于几乎没有文字,所以滇国怎样建立和消亡就成了一个未解之密。根据考古资料和史书记载来推测,滇国存在的时间大约有500年左右,为公元前5世纪中至公元1世纪初。 二、滇国青铜文化的发现与发掘 关于滇国青铜文化的正式发掘工作,是在1951年云南省博物馆建立后开始进行的。1955年——1960年,首先在晋宁石寨山进行过四次发掘,共清理墓葬50座,出土文物4800余件。其中6号墓发现蛇钮金印一枚,篆文“滇王之印”。这一发现证实了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关于滇王降汉后,汉武帝“賜滇王王印”令其“復長其民”的记载正确。由此,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古滇国开始被人们发现与发掘。 古滇国在滇池地区青铜文化的分布以滇池为中心,在昆明、晋宁、江川、呈贡等20多个县市的40多个地点共发现万余件青铜器。 “滇王之印”的发现,确认6号墓为一代滇王之墓。石寨山古墓群是滇国上层贵族墓地。墓内出上的青铜鼓、贮贝器、葫芦笙、枕、伞盖、啄、狼牙棒、各种扣饰等文物,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可以判断系少数民族先民的文化遗物。 1996年,又在晋宁石寨山滇工族墓群发掘古墓葬36座,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如贮贝器、铜跪俑、装饰动物的青铜兵器等,其风格与20世纪50至60年代发掘的器物完全一致,这36座古墓也应属滇国贵族墓葬。 1972年发掘的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大大地丰富了滇池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加深了我们对滇池地区青铜文化的认识。共发掘27座占墓,出上各类文物1300多件,其中青铜器1000余件。1991年12月至1992年4月又在江川李家山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共发掘58座墓葬,出土金、铜、铁、玉、玛瑙等各类文物2066件。青铜器的种类与江川李家山第一次发掘及晋宁石寨山出上文物类似,如铜鼓、贮贝器、俑、编钟、狼牙棒、镂空锤、凿、镢、扣饰等具有浓郁的滇国气息的文物在本次出土文物中常见。1994年又发现一座古墓,至此,总共在江川李家山发掘古墓86座。 除晋宁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以外,滇池地区青铜文化重要的墓葬还有呈贡天子庙古墓群。1975年发掘9座,1979年12 月到1980年元月发掘44座,1992

绘画艺术的特点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5课《绘画艺术的特点》。我主要 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绘画的种类、绘画艺术的特点、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从而提高欣赏绘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2、中西方绘画作品的区别 教学难点: 1、把枯燥的理论讲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低位 2、让学生对所讲内容确实的感受体验,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区欣赏、分析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教具准备 教材,备课本,范画等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黑板上有两个词:美术、绘画。 美术是不是就等于绘画呢?说说你的理由? (美术是一个大概念,绘画只是其中的一个门类。)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一提到美术,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绘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画画,也有人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课。人们为什么会将美术和绘画联系得如此紧密呢?这反映了绘画作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在整个美术领域里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绘画是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美术形式,你能说出你最喜欢的绘画形式吗?请举例回答,并说明为什么最喜欢这些形式?(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回忆,尽可能多说几种形式。)

大家都知道,美术包括四大门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建筑和工艺美术,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绘画艺术有什么特点,怎样去欣赏、分析一幅画。 (二)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绘画艺术的特点 1、什么是绘画? 绘画:是运用点、线、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艺术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图像,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情感的艺术。 提问:我将会根据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讨论绘画作品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区别? 学生回答:…… 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讲解:在平面上创造图像,作品形态是平面的,是绘画作品区别与其它艺术门类的根本区别。如:工艺美术,虽然也有平面的作品,但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用而不同于绘画的创作目的;摄影艺术作品虽然也是平面形态的,但它是运用机械的技术性和暗室加工完成的记实性图像,而与画家自主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感情的绘画有着本质的区别。 2、绘画的分类: 绘画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可分出很多种类。 绘画的种类:(1)工具材料、技法 中国画、油画、版画(根据板材分:木版画、铜版画、纸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根据制版方法和印色技法分:腐蚀版画、油印木刻、水印木刻、黑白版画、套色版画)、水彩、水粉 (中国画:技法,工笔、写意。内容,山水、花鸟、人物) (2)描绘对象 人物画(宗教画、历史画、军事画、肖像画、风俗画、人体画等)、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 (3)形制与功能不同 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组画、单幅画 注:可以启发学生回答。 展示图片让同学们回答是什么画种: 《梅竹双雀图》《永乐宫道教壁画》(说明一幅画可能同时属于几个种类) 3、绘画艺术的特点:

敦煌文化艺术

敦煌文化艺术概论鉴赏 姓名:马海鑫 班级:08艺术设计2班 学号:200891310212 指导老师:文化

敦煌文化艺术概论鉴赏 对文老师的评价 敬爱的文化老师: 首先,我就您给我们上课提一点建议和意见,希望老师给予指正和教导。我上大学以后才知道我们学校老师大多是外聘的,当然外聘的都是好老师,在上大二的时候听师大包老师挺起过您的名字,在师大名气很大,我早就想听您的课了。在这学期开学知道您要为我们上敦煌文化艺术概论课非常兴奋,第一次见到您印象是您很时尚有带有古典色彩的感觉,有内涵高修养的艺人。第一次听您的课就像一场演说,精彩。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非常的得当,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您的性格很开朗,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也爱学习了,虽说是大学了同学们自学能力都非常强了,但是有的老师上课我们就是不爱学,也许大多都是我们的原因吧,上您的课就是不一样的感觉。 在教学方面:1您对学生负责认真,态度好。2对学生负责认真,教学一丝不苟3课堂活泼有趣,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4老师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对学生极其负责。5工作认真,上课能够让我们很好的学习敦煌文化知识,对我们甘肃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研究。 说起老师的缺点我基本没有发现,在讲课的时候非常的尽力,就是在最后的几节课上看了几次《敦煌》视屏教学,老师没有很好的解说一些我们没有看懂的,毕竟我们几乎没有去过敦煌对有些事物不太了解。当然也不都是您的错,我们没能主动提出问题。 在教我们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等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意义,我深有体会。 敬爱的文老师,您对我们的教导我们会铭记于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永远是您的学生。我们的时间还很长,有机会我一定去拜访您与您交流学习。 最后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我就关于学习敦煌文化艺术认识写一些心得 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这里成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改为敦煌艺术研究所),开始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保护、研究工作。 1900年农历5月26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这个藏经洞,那些古代文献赫然堆满整个窟室。由此,产生了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1910年,敦煌藏经洞劫余文献运藏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而今,藏经洞发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收藏敦煌遗书最多的单位,以其丰富的馆藏,为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举办的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专题文献展览,旨在揭示敦煌遗书的流散历史,展示敦煌遗书的风采及内涵,介绍敦煌

最新整理佛教美术的传人对中国画色彩的影响.docx

最新整理佛教美术的传人对中国画色彩的影响 佛教美术的传人对中国画色彩的影响 一佛教美术的兴起、传入及形式 1 佛教美术的兴起及传入 在两千五百年以前,也就是公元前六世纪,在古老的迦毗罗卫国世界,几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产生了。迦毗罗卫国是古印度的王国,地理位置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佛教在古印度出现的时候,中国正是春秋战国时期,也许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不会知道,佛教对中国将会产生的影响。 佛教最早何时传入中国,没有十分确凿和统一的说法。有古籍记载最早是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在国内的古迹佛像来看,在xxxx发现了东汉时期的佛像和菩萨像。所以,可以这样说,早在中国的汉朝时期,佛教及佛教美术,已经传入中华大地。佛教在古印度产生之后,向外界传播,对亚洲及世界产生了影响。佛教的传出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南派,主要是对东南亚各国,形成了小乘佛教。另一个是北派,即佛教传入中国后,经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和改造后传到日本和朝鲜半岛,形成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对中、日、鲜的文化和美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有很多条,推测不一。有南洋方向,尼泊尔方向,缅甸方向和xxxx方向。其中,比较公认的是xxxx方向,即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条路线是最重要,也是最早的佛教传入路线。在丝绸之路上,分布了中国很多著名的石窟,如xxxx克孜尔,敦煌莫高窟,xxxx云冈等。在这些石窟里有很多的佛教雕塑和壁画。大量的石窟分布证明了佛教美术在丝绸之路的传入与兴盛发展。 2 佛教美术的形式 佛教美术主要有三大形式:建筑、雕塑和壁画。

佛教美术是佛教传播与发展的产物。佛教美术主要是用来宣扬佛教教义,提供佛教场所和为佛教服务的。佛教美术的三大形式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佛教建筑本身就是佛教美术的一种形式,那么在寺庙中的和佛教有关的各种塑像及寺庙中的壁画,石窟中的雕塑及壁画也是佛教美术的形式。很多古代的佛教寺庙现都不复存在,所以很多佛教壁画也就消失了。但是在石窟中的古代佛教壁画保存得相对完整,这也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较早时期的佛教美术。 佛教美术包括建筑,雕塑和壁画。其中,佛教建筑有石窟,佛塔和佛寺这三种类型。佛教最早的建筑形式就是石窟。早在汉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在绵长的丝绸之路上,石窟作为最早的建筑形式,保存了大量的佛教雕塑和壁画。石窟其实是指开凿在石壁上的崖洞里的寺庙。所以石窟也叫石窟寺。石窟寺的作用和性质与在地面的寺庙一样。那么把寺庙开凿在崖里的原因可能跟不易损坏较为适合保存有关系。历史其实也证实了这一点。现在在xxxx和敦煌保存的大量石窟寺就证明了这种形式的寺庙的确是经得起时间和战乱的考验的。在历史记载中的很多寺庙由于朝代的更迭,战争的破坏和岁月的侵袭都不复存在了。所以作为最早期的佛教美术形式的石窟大量的保存还要感谢祖先的智慧和创造。佛教建筑中佛塔也是其中之一。初期中国的佛塔建筑受印度的影响,以塔为中心,四周环绕殿堂和僧人住处。塔中供奉舍利和佛像。后来慢慢随着建筑风格的演变,佛塔不是中心,而是建寺庙的前后及单独开辟一个地方专门供奉塔。大雄宝殿成为寺院的中心建筑,以中心殿堂为中轴线,依次建造比较重要的殿堂。布局和结构都很严谨。形成了中国风格的佛教建筑。 佛教美术中的雕塑和壁画的题材是很多的。其中,雕塑包括佛像、菩萨像、明王像、罗汉像、高僧像、天龙八部像、供养人像等。壁画内容既包括上述的佛教形象,也包括佛传图、本生图、佛经变相、水陆画、杂画等。这些雕塑和壁画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青铜器文物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青铜器文物 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一时期古人创造出了极其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1.司母戊鼎(后母戊鼎)商代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它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重达832.84公斤的司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2.四羊方尊商代 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3.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纵目人神像三星堆出土商代 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5000年,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这两件器物是三星堆青铜其中非常著名且有代表性的器物。 青铜大立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重约180公斤,是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雕像系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制作之精美细腻,迄今为止,在夏商周考古史上绝无仅有。 青铜纵目人像,宽138、高66厘米,出自二号祭祀坑,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威风的要算青铜纵目面具。 4.毛公鼎西周铭文最多的青铜器

绘画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绘画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绘画与美术其它门类的根本区别,是作品的平面性。从欣赏角度,绘画艺术具有以下主要的特点: 1.二维空间上创造出三维空间 绘画是在二维空间上,依靠明暗和形象结构表现物象的凹凸,造成立体幻象,令观者感到物、象是立体的。并通过物象大小、遮挡关系、透视变化和色彩变化、虚实等手法,造成深远的空间效果。 2.再现性绘画描绘的精确性与表现性绘画展现主观世界的多方面性 长于描绘是传统绘画的艺术特点。 再现性绘画描绘的精确性,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如本课图版选印的《有鲑鱼块和柠檬的静物》中,可以感受到所画物象形体质感的逼真性。虽然随着不重形似的中国写意画和西方现代绘画的兴起,精确的描绘已不被人们所重视,但商品广告和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的效果图仍然体现着绘画这一特点。 与再现性绘画相反,表现性绘画则是着眼于表现主观世界。不仅表现主观心态、思想哲理,还可以描绘幻想、梦境,如《错误的镜子》。有些表现性绘画排除描绘的技术性,但它必须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其艺术魅力,在于形式的独创性,手法的新颖性,造型给人视觉冲击的强烈和形式美感。 3.不同画种的艺术美 各种绘画因工具材料和技法等因素,形成各画种独特的艺术趣味和画家驾驭艺术语言的功力美感。中国写意画,是利用宣纸吸水的敏感性和洇晕墨色的艺术效果,讲究线条要有力透纸背的力度美,用墨具有变化和厚重感,笔墨构成气韵生动。油画,讲究色彩要有浑厚、凝重和丰富、和谐的美感。版画讲究“刀味”、“木味”等和印制的美感。水彩画讲究水、色彩和笔法形成的明快、清丽、水分丰润的艺术美。 4.构图是绘画的基础 构图是对绘画艺术语言进行组织,使之构成一幅完美的画。构图是绘画艺术的基础,也是能否表达作者构思和给人以形式美感之所在。从欣赏的角度来讲,应注意把握绘画构图的以下几方面:

敦煌莫高窟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石窟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壁画艺术 莫高窟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壁画1、早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成长时期,壁画内容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画为主。2、中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风土人情来描绘的。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3、。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供养人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壁画题材简单,只有楼台亭阁、佛说法,天人围绕,莲花、水池、化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竟不知所画何以为名。比较普遍采用的题材。总结以上三个时期来看:奠高窟壁画从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这些成就总是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观察研究了生活,以及进行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的。敦煌彩塑艺术 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统一体,主题是彩塑。彩塑艺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发展期。早期洞窟形式.有禅窟,方形或长方形佛堂式和中心柱塔庙式等,早期的彩塑有三百多件。体裁有浮雕(影塑)、高浮雕、圆雕。浮雕题材主要有千佛、飞天等,高浮雕题材主要有楣梁上的龙头、羽人等,都是紧靠壁面捏塑的,形体比较扁平,圆雕题材主要是较大型的佛、菩萨、天王等,头部及身体体积比较饱满。中期极盛期洞窟为方形佛殿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中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人物造型,一般头大,体壮,腿短,这是随代塑像在外型上的显特征。由于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佛教本身的衰落,佛教艺术也一既不振了。 敦煌石窟形制 石窟形制指石窟的建筑规制与风格。关于敦煌石窟的形制及其造型,在相关传世文献及考古文献没有留下可资利用的直接说明,仅仅有如“大像窟”、“涅槃窟”之类以外形特征而命名的记载。今人研究莫高窟的洞窟形制同样采用了这一做法。其分类大致如下: 一、中心塔柱窟 中心塔柱窟又称中心方柱窟、中心柱窟、塔庙窟。因窟之后半部有立地撑顶的柱子(其中有些柱为塔形)而得名。主要出现于北魏、西魏、北周时期。中心柱窟源于印度的支提窟,该窟型盛行于公元一至七世纪的印度,经过新疆传入敦煌及北方中原地区,新疆地区的克孜尔石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敦煌中心塔柱窟的出现除受印度、新疆造窟形式影响外,还与当时佛教徒修行时绕窟巡礼、坐禅观像的习俗有密切关系。莫高窟现存中心塔柱窟有二十八个,其中北魏十一个(第 254、263、257、251、260、265、435、437、248、431、246 窟)、西魏两个(第288、432窟)、北周三个(第428、442、290窟)、隋代四个(第302、303、427、292 窟)、唐至元代八个(第448、332、39、44、9、14、22、95 窟)。其典型者如北魏第254、第248窟,北周第428窟等。 倒塔窟是中心柱窟之异型形式。中央开凿一连顶的须弥山中心柱,柱座上小下大,山作上大下小之倒圆锥形,所以又称须弥山形中心柱窟。平面为方形,中心柱下部为方坛,中心柱上部呈倒塔形直通窟顶,塔刹四龙环绕,以象征须弥山,窟顶前部为人字披,后部为平棋。莫高窟隋代第302、303窟属于此类。

古滇国的宗教和祭祀

古滇国的宗教和祭祀 滇国时期,当地的居民普遍信仰一种原始宗教,及通常所说的”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认为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事物,诸如山川、河流、雷雨、森林、野兽及他们早已过世的祖先,无不具有潜在的力量,这些若隐若现的神灵乐意直接或间接地降临吉凶祸福,无时无刻都在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正是因为滇国的居民相信万物有灵,所以多神论的信仰观念便应运而生,他么崇拜的对象虽然多,但主要的有几种; 一农神崇拜 铜鼓是滇国居民崇拜的对象之一,参与祭祀的人有 的肩荷铜锄,有的手持点种棒,有的头顶籽种篮, 在主祭人得带领下,围绕铜鼓举行祭祀活动。铜鼓 本是较大的炊具,及供大多数人煮饭的青铜器。滇 国早期尚处于原始社会,一般以氏族为单位进行生 产和生活,大型炊具种的事物就是人们生活的来源。由于人们希望能从集体使用的炊具种得到更多的食物,进而对铜器产生畏惧和崇拜心理;加之部落头领们对煮食食物的工具竭力神化,或赋予他种种神奇的传说,使人们将食物来源和炊具及三足架等联系在一起,好像对炊具的不敬,就会得罪恩赐食物的神灵,自然也就没饭吃。滇国的居民崇拜铜鼓,因为他是一种大型的炊具,由炊具联想到食物,进而至粮食,后来又演化成为农神的象征,所以在有关农业的祭祀中,自然少不了把铜鼓作为崇拜对象。 二动物崇拜 滇国境内多沼泽、湖泊等,附近又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经常有大量的野兽和

毒蛇等凶猛动物出现,对居民的生存构成威胁。因此他们崇拜动物之神,祭祀动物之神,保护人畜安全的仪式便应运而生。 三祖先崇拜 在他们看来,祖先不仅身前是家族的创业者,死后又是子孙后代的保护神,因此对足下崇拜都十分虔诚,并不亚于其他的神灵。 四生育崇拜 当人们还意识不到男女交合在生殖中的作用时,图腾感生神话十分流行。当性观念形成后,男女交合取代了图腾感生的作用,感生说向性生说转化,于是对男性、女性生殖器的崇拜便出现了。生育崇拜不仅反映古代民族对发展社会生产、增加社会财富的强烈愿望,也反映了人类度自身繁殖和人丁兴旺的美好要求。祭祀仪式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剽牛祭祀二杀人祭祀 三舞乐祭祀滇国的祭祀场面中,多伴有音乐和舞蹈。 巫师的职能 任何一种宗教祭祀仪式,都是人们祈求和取乐于神鬼的迷信活动,然而人

绘画艺术的特点(整理完)

高中第一册第五课绘画艺术的特点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X号考生,我的名字叫,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绘画艺术的特点》 首先我将对我说课的教材进行分析,本课是出自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艺术欣赏》第一册第十课。通过本节课我将完成以下的教学。 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绘画的种类、绘画艺术的特点、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从而提高欣赏绘画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绘画艺术的特点,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难点是使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特点和中西方绘画的区别,有切实的感受、体验。 3、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及讨论法,运用教学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本节课的教学。 本课内容安排为1课时来学习。 六、教学过程: (1)首先导入新课(5分钟)提问导入 我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绘画是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美术形式,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绘画形式,并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些形式。通过课前的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进行本节课的内容。 (1)下面我将讲授新课部分(30分钟) 1、我将直接讲解本课的主要内容什么是绘画? 通过PPT展示绘画的概念。 绘画是运用点、线、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艺术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图象,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情感的艺术。 提问:我将会根据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讨论绘画作品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区别? 学生回答:…… 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讲解:在平面上创造图象,作品形态是平面的,是绘画作品区别与其它艺术门类的根本区别。如:工艺美术,虽然也有平面的作品,但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用而不同于绘画的创作目的;摄影艺术作品虽然也是平面形态的,但它是运用机械的技术性和暗室加工完成的记实性图象,而与画家自主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感情的

敦煌石窟艺术的特点

段文杰 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内容之丰富、技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 由于它产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丝绸之路中段的关键地区敦煌,因而具有特殊的地理文化性质。这个地区曾经居住过乌孙、月氏、匈奴等民族,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之后,在境内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为中西使者、商贾、僧侣东来西去必经之地,因而敦煌自古便是“华戎所交”的都会,也是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地区,石窟艺术传自印度,途经中亚、西域,从内容到形式,必然具有多种因素和风格的特点。但所有特色都包融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艺术体系之中而呈现出新的风彩。下面略述十大特色。 (一)石窟建筑的中国特色 佛教石窟始兴自印度,辗转传到西域。每传一地形制都有所变化,原来印度的毗诃罗(僧房)和支提(塔庙)都出现了新形式。传到敦煌,则离印度更远。敦煌最早的禅窟,其窄小的甬道与印度的廊柱大殿不能相比;两侧仅容一人结跏趺坐的小禅室,亦与印度起居室式大禅房相异,并完全模仿了库车苏巴什的禅窟形制,而且规模更小。北魏的中心柱窟与廊柱佛塔式大厅更不一样,它是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隧道窟在西域克孜尔逐渐演化而成的,北魏晚期发展成为中国多层楼阁式塔,绕塔观像的作用与支提略同,但后室有平綦顶、前厅是人字形、硬山顶,南北壁有汉式阙形龛。早期的石窟形制上便已增添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色。隋唐以后的倒斗顶殿堂,正壁开龛,顶悬华盖(藻井),有的窟中设佛坛,前有踏步,后有背屏,四面围栏,佛坛四面画壶门及伎乐、动物装饰,四壁画联屏。佛窟在世俗化过程中进一步模仿宫殿形式,中国特色更为浓厚。 (二)从印度飞天到中国飞仙 世界各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飞神形象,希腊有安琪儿——臂长翅膀的儿童或少女;中国有羽人,臂长羽毛,奔腾于空,世称飞仙;印度有头顶圆光、身托云彩的飞天,也有双翼天使。敦煌飞天来自印度。当其进入龟兹石窟后变为圆脸、秀眼、身体短壮、姿态笨拙的形象,加上印度裸俗、波斯大巾、不乘云彩,形成了西域特殊风格。进入敦煌后,遂渐与羽人相结合,五世纪末转化为飞仙,条丰脸型、长眉细眼、头顶圆髻、上身半裸、肩披大巾、头无圆光、风姿潇洒、云气流动,这就是敦煌式中国飞天。隋代帝王宠爱飞天,暗造机关令木制飞天上下飞舞为帝王卷帘启户,天上的仙人下降凡间。①因而隋代飞天发展到了顶峰,千姿百态,成群结队,形成了自由自在的飞天群。特别是天宫,阁中的伎乐天也腾空而起,化为绕窟一周的伎乐飞天。 唐代飞天,不长翅膀,不依托云彩,就靠一条长巾,展卷飞舞,便轻盈飘渺地翱翔太空。正象我国诗人李白咏飞仙诗所说:“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②这就是中国飞仙(即飞天)典型的艺术形象。 (三)菩萨的女性化 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在印度石窟中人体比例、姿态动作、面部表情都比较写实而又合于理想;在男女性别上,特征分明,圣众中男女生理特征非常明显。男者面相丰圆、唇有胡须、肩宽腰壮、强健有力;女者脸圆、眼尖、眉长、唇厚、丰乳、细腰、大臀、跣足,有的男根女阴都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 龟兹石窟继承了这一传统,但裸体像已大为减少。进入高昌地区,菩萨圣众性别大多不明,佛陀身后的天龙八部也多为同一形象,没有男女长幼之分,裸体形象已不存在。敦煌早期洞窟多半如此。一方面符合佛经的说法:佛国世界的圣众“非男非女”,同时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认为赤身裸体有伤风化,不文明不道德,故有意不表现男女生理特征。隋代以后,明显地出现了女性菩萨,面相丰润而妩媚,唇上虽然有绿须,胸前亦无乳房,但温静娴雅、姿态婀娜。故唐初高僧道宣说,造菩萨象:“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