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毕业论文[1]

数控车床毕业论文[1]

实习报告

数控车削加工中妙用G00及保证尺寸精度的技巧

摘要:数控车削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如何高效、合理、按质按量

完成工件的加工,每个从事该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经验。从事数控,故障排除及加工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技巧,现以广州数控设备厂生产的GSK980T系列机床为例,介绍几例数控车削加工技巧。

关键词:GOO应用,尺寸精度,故障排除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需求分析 (3)

第二章运用技巧 (3)

2.1 程序妙用 (3)

2.2 控制尺寸 (4)

第三章检验 (5)

第四章结论 (6)

参考文献 (6)

附录 (7)

致谢 (8)

引言

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在我国,数控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亦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特别是在通用微机数控领域,以PC平台为基础的国产数控系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在数控技术研究和产

业发展方面亦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商品化进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情况尤为突出。在新世纪到来时,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数控领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整体上全面迈入世界先进行

列,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是数控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厂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完成此任务,首先必须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此,本文从总体战略和技术路线两个层次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数控整机等几个具体方面探讨了新世纪的发展途径。

第一章需求分析

中国数控技术和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到拥有自己独立的自主版权,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回顾这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到我们在数控领域的进步主要还是按国外一些模式,按部就班地发展,真正创新的成分不多。这种局面在发展初期的起步阶段,是无可非议的。但到了世界数控强手如林的今天和知识经济即将登上舞台的新世纪,这一常规途径就很难行通了。例如,在国外模拟伺服快过时,我们开始搞模拟伺服,还没等我们占稳市场,技术上就已经落后了;在国外将脉冲驱动的数字式伺服打入我国市场时,我们就跟着搞这类所谓的数字伺服,但至今没形成大的市场规模;近来国外将数字式伺服发展到用网络(通过光缆等)与数控装置连接时,我们又跟着发展此类系统,前途仍不乐观。这种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走,按国外已有控制和驱动模式来开发国产数控系统,在技术上难免要滞后,再加上国外公司在我国境内设立研究所和生产厂,实行就地开发、就地生产和就地销售,使我们的产品在性能价格比上已越来越无多大优势,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难度自然就很大了。

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大力加强数控领域的科技创新,努力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的先进数控技术,逐步建立自己独立的、先进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数控产品,从而形成从数控系统、数控功能部件到种类齐全的数控机床整机的完整的产业体

系。这样,才不会被国外牵着鼻子,永远受别人的制约,才有可能用先进、实用的数控产品去收复国内市场,打开国际市场,使中国的数控技术和数控产业在21世纪走在世界的前列。

第二章运用技巧

一、程序首句妙用G00的技巧

(一)目前我们所接触到的教科书及数控车削方面的技术书籍,程序首句均为建立工件坐标系,即以G50 Xα Zβ作为程序首句。根据该指令,可设定一个坐标系,使刀具的某一点在此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为(Xα Zβ)(本文工件坐标系原点均设定在工件右端面)。采用这种方法编写程序,对刀后,必须将刀移动到G50设定的既定位置方能进行加工,找准该位置的过程如下。

1. 对刀后,装夹好工件毛坯;

2. 主轴正转,手轮基准刀平工件右端面A;

3. Z轴不动,沿X轴释放刀具至C点,输入G50 Z0,电脑记忆该点;

4. 程序录入方式,输入G01 W-8 F50,将工件车削出一台阶;

5. X轴不动,沿Z轴释放刀具至C点,停车测量车削出的工件台阶直径γ,输入G50 Xγ,电脑记忆该点;

6. 程序录入方式下,输入G00 Xα Zβ,刀具运行至编程指定的程序原点,再输入G50 Xα Zβ,电脑记忆该程序原点。

上述步骤中,步骤6即刀具定位在XαZβ处至关重要,否则,工件坐标系就会被修改,无法正常加工工件。有过加工经验的人都知道,上述将刀具定位到X

αZβ处的过程繁琐,一旦出现意外,X或Z轴无伺服,跟踪出错,断电等情况发生,系统只能重启,重启后系统失去对G50设定的工件坐标值的记忆,“复位、回零运行”不再起作用,需重新将刀具运行至XαZβ位置并重设G50。如果是批量生产,加工完一件后,回G50起点继续加工下一件,在操作过程中稍有失误,就可能修改工件坐标系。鉴于上述程序首句使用G50建立工件坐标系的种种弊端,笔者想办法将工件坐标系固定在机床上,将程序首句G50 XαZβ改为G00 X

α Zβ后,问题迎刃而解。其操作过程只需采用上述找G50过程的前五步,即完成步骤1、2、3、4、5后,将刀具运行至安全位置,调出程序,按自动运行即可。即使发生断电等意外情况,重启系统后,在编辑方式下将光标移至能安全加工又不影响工件加工进程的程序段,按自动运行方式继续加工即可。上述程序首句用G00代替G50的实质是将工件坐标系固定在机床上,不再囿于G50 Xα Zβ程序原点的限制,不改变工件坐标系,操作简单,可靠性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金属加工在线

二、控制尺寸精度的技巧

(一)修改刀补值保证尺寸精度

由于第一次对刀误差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工件误差超出工件公差,不能满足加工要求时,可通过修改刀补使工件达到要求尺寸,保证径向尺寸方法如下:

1. 绝对坐标输入法

根据“大减小,小加大”的原则,在刀补001~004处修改。如用2号切断刀切槽时工件尺寸大了0.1mm,而002处刀补显示是X3.8,则可输入X3.7,减少2号刀补。

2. 相对坐标法

如上例,002刀补处输入U-0.1,亦可收到同样的效果。

同理,对于轴向尺寸的控制亦如此类推。如用1号外圆刀加工某处轴段,尺寸长了0.1mm,可在001刀补处输入W0.1。

3. 半精加工消除丝杆间隙影响保证尺寸精度

对于大部分数控车床来说,使用较长时间后,由于丝杆间隙的影响,加工出的工件尺寸经常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这时,我们可在粗加工之后,进行一次半精加工消除丝杆间隙的影响。如用1号刀G71粗加工外圆之后,可在001刀补处输入U0.3,调用G70精车一次,停车测量后,再在001刀补处输入U-0.3,再次调用G70精车一次。经过此番半精车,消除了丝杆间隙的影响,保证了尺寸精度的稳定。

4.编程有绝对编程和相对编程。

相对编程是指在加工轮廓曲线上,各线段的终点位置以该线段起

点为坐标原点而确定的坐标系。也就是说,相对编程的坐标原点经常在变换,连续位移时必然产生累积误差,绝对编程是在加工的全过程中,均有相对统一的基准点,即坐标原点,故累积误差较相对编程小。数控车削工件时,工件径向尺寸的精度一般比轴向尺寸精度高,故在编写程序时,径向尺寸最好采用绝对编程,考虑到加工及编写程序的方便,轴向尺寸常采用相对编程,但对于重要的轴向尺寸,最好采用绝对编程。

5.数值换算保证尺寸精度

很多情况下,图样上的尺寸基准与编程所需的尺寸基准不一致,故应先将图样

上的基准尺寸换算为编程坐标系中的尺寸。如图2b中,除尺寸13.06mm外,其余均属直接按图2a标注尺寸经换算后而得到的编程尺寸。其中,φ29.95mm、φ16mm及60.07mm三个尺寸为分别取两极限尺寸平均值后得到的编程尺寸。(二)修改程序和刀补控制尺寸

数控加工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一种现象:程序自动运行后,停车测量,发现工件尺寸达不到要求,尺寸变化无规律。如用1号外圆刀加工图3所示工件,经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后停车测量,各轴段径向尺寸如下:φ30.06mm、φ23.03mm 及φ16.02mm。对此,笔者采用修改程序和刀补的方法进行补救,方法如下:1. 修改程序原程序中的X30不变,X23改为X23.03,X16改为X16.04,这样一来,各轴段均有超出名义尺寸的统一公差0.06mm;

2. 改刀补

在1号刀刀补001处输入U-0.06。

经过上述程序和刀补双管齐下的修改后,再调用精车程序,工件尺寸一般都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三)数控车削加工是基于数控程序的自动化加工方式,实际加工中,操作者只有具备较强的程序指令运用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技能,方能编制出高质量的加工程序,加工出高质量的工件。

第三章检验

故障排除方法

(一)初始化复位法:一般情况下,由于瞬时故障引起的系统报警,可用硬件复位或开关系统电源依次来清除故障,若系统工作存贮区由于掉电,拔插线路板或电池欠压造成混乱,则必须对系统进行初始化清除,清除前应注意作好数据拷贝记录,若初始化后故障仍无法排除,则进行硬件诊断。

(二)参数更改,程序更正法:系统参数是确定系统功能的依据,参数设定错误就可能造成系统的故障或某功能无效。有时由于用户程序错误亦可造成故障停机,对此可以采用系统的块搜索功能进行检查,改正所有错误,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调节,最佳化调整法:调节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办法。通过对电位计的调节,修正系统故障。如某厂维修中,其系统显示器画面混乱,经调节后正常。如在某厂,其主轴在启动和制动时发生皮带打滑,原因是其主轴负载转矩大,而驱动装置的斜升时间设定过小,经调节后正常。

最佳化调整是系统地对伺服驱动系统与被拖动的机械系统实现最佳匹配的综合调节方法,其办法很简单,用一台多线记录仪或具有存贮功能的双踪示波器,分别观察指令和速度反馈或电流反馈的响应关系。通过调节速度调节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来使伺服系统达到即有较高的动态响应特性,而又不振荡的最佳工作状态。在现场没有示波器或记录仪的情况下,根据经验,即调节使电机起振,然后向反向慢慢调节,直到消除震荡即可。

(四)备件替换法:用好的备件替换诊断出坏的线路板,并做相应的初始化启动,使机床迅速投入正常运转,然后将坏板修理或返修,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排故办法。

(五)改善电源质量法:目前一般采用稳压电源,来改善电源波动。对于高频干扰可以采用电容滤波法,通过这些预防性措施来减少电源板的故障。

第四章结论

数控技术的发展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发展同步的,同

时也是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现在数控技术已经成熟,发展将更深更广更快。未来的CNC系统将会使机械更好用,更便宜。

参考文献:

[1]张耀宗.机械加工实用手册编写组.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2]李军.数控机床参考点的设定间[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4

附录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数控车床加工工艺设计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设计 摘要:数控车削加工设计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数控机床高精度、高效率和高柔性等特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解决数控加工中的工艺问题.对零件进行编程加工之前,工艺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比较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对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数控车床的工艺设计方法。通过实例,证明了正确地进行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有助于提高零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本文通过对零件图样分析、工艺路线的拟订、切削用量的选择等几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图样分析工艺路线

目录 摘要……………………………………………………………………………I 引言.......................................................................................II 第1章数控加工概述 (1) 1。1 数控加工原理........................................................................11.2 数控加工的特点 (1) 第2章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3) 2。1机床的合理选用 (3) 2。2 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 2。3 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方案的确定.............................................32。4 工艺与工步的划分 (3) 2.5 零件的安装与夹具的选择 (4) 2.6 刀具的选择与切削用量的确定 (5) 2.7 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 (5) 2.8 工艺加工路线的确定 (6) 第3章数控车床加工实例 (7) 3。1 零件图样分析 (7) 3。2 工艺措施 (7) 3。3 确认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7) 3。4加工路线及进给路线 (8) 3.5 刀具选择 (9) 3.6 工艺卡片…………………………………………………………………10 3.7切削用量选择.....................................................................10 3。8数控加工程序单..................................................................11 第4章数控车加工操作流程 (13) 4。1 开机.................................................................................13 4。2参考工艺分析 (13)

数控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一章绪论1.1 数控机床概述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NC),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由于现代数控都采用了计算机进行控制,因此,也可以称为计算机数控(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CNC)。为了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数字化信息控制,必须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用来实现数字化信息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的整体成为数控系统(Numerical Control System),数控系统的核心是数控装置(Numerical Controller)。采用数控技术进行控制的机床,称为数控机床(NC 机床)。它是一种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测量技术和机床设计等先进技术的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控制机床也是数控技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领域,因此,数控机床的水平代表了当前数控技术的性能、水平和发展方向。数控机床种类繁多,有钻铣镗床类、车削类、磨削类、电加工类、锻压类、激光加工类和其他特殊用途的专用数控机床等等,凡是采用了数控技术进行控制的机床统称为NC 机床。带有自动换刀装置ATC(Automatic Tool Changer—ATC)的数控机床(带有回转刀架的数控车床除外)称为加工中心(Machine Center—MC)。它通过刀具的自动交换,工件可以一次装、夹完成多工序的加工,实现了工序集中和工艺的复合,从而缩短了辅助加工时间,提高了机床的效率;减少了工件安装、定位次数,提高了加工精度。加工中心是目前数控机床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多工作台(托盘)自动交换装置(Auto Pallet Changer—APC)以及其他相关装置,组成的加工单元称为柔性加工单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FMC)。FMC 不仅是现了工序的集中和工艺的复合,而且通过工作台(托盘)的自动交换和较完善的自动监测、监控功能,可以进行一定时间的无人化加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加工效率。FMC 既是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的基础,又可以作为独立的自动化加工设备使用,因此其发展速度较快。在FMC 和加工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物流系统、工业机器人以及相关设备,并由中央控制系统进行集中、

数控车床专业毕业论文

数控车床专业毕业论文数控车床专业毕业论文 以下是数控车床专业毕业论文,欢迎各位同学阅读,下面的论文对大家有借鉴作用哦! 数控车床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数控机床技术的出现给机械制造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尤其是在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这两门高技术高速的发展,再加上装备制造行业对该种机床的大额度的需求,这使得数控机床应用的范围不断得在扩大而且在不断的发展,并以此更加适应各种生产和加工的需求,市场空前巨大。 [关键词]:数控车床技术的现状数控车床技术 一个国家在生产数控化车床的效率与及对数控化率车床的消费集中的体现了一国的机器制造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也是综合国力的代表。 如今,很多国外发达国家数控车床技术已经遥遥领先,而我国则表现的相当不足,差距任然很大。 因而,“十二五”规划是我们国产的数控机床快速发展的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同时全球也已经慢慢的走出了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最糟糕经济期,这样对国内的需求拉动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为此我们应该了解数控车床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来为国产数控车床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国产数控车床这门技术水平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 1、国内数控技术发展的现状 我国该车床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这30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经济性卧式数控车床、普及型数控车床与中高档次的数控车床这三种形式。 当然这种经济型车床,因物美价廉,在很多企业初期,被广泛的需要,尤其是民营企业,并且也是我国目前数控车床的主流产品。 中档次车床,国产的'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企业的需求,但高档次的大部分是进口的或者合资生产的。

这就透露出我国数控车床的薄弱之处。 虽然,在近些年开发了一些中高档车床如拥有Y轴的车削中心、倒置顺置的主轴立式车削中心等数控车床,但这种高档次的数控车床需要的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需要在进一步的开发市场,获得国内外用户广泛的认同。 虽然国产数控车床获得不菲的成绩,但同国外的相比,还是有着巨大的鸿沟,这主要提现在:低档此产品生产过剩,然而高档产品的却不足; 再者科技的基础有些薄弱、创新的能力不够; 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能等不强; 其功能部件存在这滞后性等。 2、国外的数控车床发展 由于发达国家长时期的对数控车床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其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具体表现如下:多轴加工和高速高精已经成为数控车床的必备技能,而纳米控制则是加工的趋势潮流; 数控车床的多任务和多轴加工被广泛的应用到能源、航空航天、船舶及汽车等行业; 智能化的加工和监测的功能不断完善,使得在车间就能获得机床的状态信息,通过分析得到的数据,来预测机床本身的状态,进行相关维护,这可以避免事故发生,也大大的降低了机床的出现故障的频率,从而提高了利用率; 对机床的补偿与误差检测功能变得更加的强大,这使得我们能够做完车床补偿测量在合理的时间内。 许多国外大企业都是基于以上特点来生产高档次机床的,如日本山崎马扎克、英国普瑞泰克公司、美国哈挺公司和德国德玛吉公司等。 二、国内数控车床技术探讨 1、高速的切削技术 目前国产的高速立和卧式的加工中心,工作台的直径在 320到500mm 之间的机床,其主轴的转速已经高达20000r/min; 其直径在 63到1000mm 之间的机床,其主轴的转速都在 15000r/min 以上。

数控车床维修及维护毕业论文

数控机床维修及维护毕业论文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维修 一、数控车床维修工作的基本条件 数控车床的身价从几十万元到上千万元,一般都是企业中关键产品关键工序的关键设备,一旦故障停机,其影响和损失往往很大。但是,人们对这样的设备往往更多地是看重其效能,而不仅对合理地使用不够重视,更对其保养及维修工作关注太少,日常不注意对保养与维修工作条件的创造和投入,故障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很是普遍。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数控车床的效益,我们一定要重视维修工作,创造出良好的维修条件。 1.人员条件 数控车床电气维修工作的快速性、优质性关键取决于电气维修人员的素质条件。 1)首先是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知识面要广,要学习并基本掌握有关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的各学科知识,如计算机技术、模拟与数字电路技术、自动控制与拖动理论、控制技术、加工工艺以及机械传动技术,当然还包括基本数控知识。 3)应经过良好的技术培训,数控技术基础理论的学习,尤其是针对具体数控车床的技术培训,首先是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和车床安装现场的实际培训,然后向有经验的维修人员学习,而更重要且更长时间的是自学。 4)勇于实践,要积极投入数控车床的维修与操作的工作中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5)掌握科学的方法,要做好维修工作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总结提高,从中提炼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 6)学习并掌握各种电气维修中常用的仪器、仪表和工具。 7)掌握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起码应做到能看懂技术资料。 2.物质条件 1)准备好通用的和某台数控车床专用的电气备件。 2)非必要的常备电器元件应做到采购渠道快速畅通。 3)必要的维修工具、仪器仪表等,最好配有笔记本电脑并装有必要的维修软件。 4)每台数控车床所配有的完整的技术图样和资料。 5)数控车床使用、维修技术资料档案。 3.关于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故障率,其工作容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工作:1)人员安排为每台数控车床分配专门的操作人员、工艺人员和维修人员,所有人员都要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 2)建档针对每台车床的具体性能和加工对象制定操作规章,建立工作与维修档案,管理者要经常检查、总结、改进。 3)日常保养对每台数控车床都应建立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包括保养容(如坐标轴传动系统的润滑、磨损情况,主轴润滑等,油、水气路,各项温度控制,平衡系统,冷却系统,传动带的松紧,继电器、接触器触头清洁,各插头、接线端是否松动,电气柜通风状况等等)及各功能部件和元气件的保养周期(每日、每月、半年或不定期)。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东北大学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题目: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班级: 10数控二班 专业:数控加工技术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2012年4月14日

目录 摘要 (1) 一、数控机床简介 (2) 二、数控激光的概念 (3) 三、数控机床的特点 (3) 四、数控车削加工 (4) 五、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编制 (5) 六、数控车床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5) 七、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 (6) 八、数控车床坐标的确定 (6) 九、运动方向的规定 (7) 十、轴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7) 十一、简单套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13) 十二、简单的盘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18) 结束语 (25) 参考文献 (25)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摘要 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加工的切削能主要由工件而不是刀具提供。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按工艺特点、布局形式和结构特性等的不同,车床可以分为卧式车床、落地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以及仿形车床等,其中大部分为卧式车床。 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如航天、汽车、模具、精密机械、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加工手段。 为了子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首先需根据零件图纸的精度和计算要求等,分析确定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内容,用规定的数控编程代码和格式编制出合适的数控加工程序。编程必须注意具体的数控系统或机床,应该严格按机床编程手册中的规定进行程序编制。但从数控加工内容的本质上讲,各数控系统的各项指令都是应实际加工工艺要求而设定的。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缺乏知识和经验,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当之处,望各位给予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 车削加工刀具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程序编制

机械类数控车床轴类零件加工毕业论文

题目数控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摘要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目录第1章 1.1数控的历史和发展 .1.2数控车床特点 第2章工艺方案分析 2.1 零件图 2.2 零件图分析 2.3 确定加工方法 2.4 确定加工方案 2.5确定加工路线的原则 2.6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 2.7 编制工艺过程卡 第3章工件的装夹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 3.6 确定合理的装夹方式 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 4.2 选择数控车削用刀具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 4.4 确定切削用量

第5章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5.2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 5.4直径编程和半径编程 5.5 数控机床常用编程指令(功能字)附录一 零件加工程序 第6章结束语 第7章致谢词

数控机床毕业设计论文【范本模板】

题目数控机床的组成加工原理与工艺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指导老师: 班级: 学生姓名: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 1.1 任务准备...。...。....。..。。。...。。..。.。..。。。。。.。.。..。.。.。...。 (4) 1。1.1 机床结构.。。..。。.。。..。.。。.。。..。.。。。.....。.。.。...。.。.。.。..。(4) 1。2 工作原理。。。..。。。。。。......。.。....。.。。。。..。。。.。。。.。.。...。..。。。。(6)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6)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7)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8)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10) 2.1 数控车床概述。.。..。。.。.。。。..。。。..。.。。...。.。。...。.。.。.。..。。。.。 (10) 2.1.1数控车床的组...。。.。.......。...。。。。...。........。。...。.。。. (10)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11) 2.1。3数控系统。。。..。....。。.。...。。。。。.。。。......。.。.。.。.。。.。.。。. (11)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12)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13)

数控车床毕业论文

HUNAN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CK6163数控车床设计 学生姓名肖立稳 专业班级机电一体化 指导老师彭晓燕 系主任(院长) 评阅人

2011 年 04 月 23 日 目录 摘要 (4) 第一章前言 (5) 第二章数控车床进给系统概述 (7) 2.1 伺服进给系统概述 (7) 2.2 伺服进给系统分类 (7) 2.3 伺服进给系统的基本要求 (7) 第三章数控车床进给系统的方案设计与电机的选择 3.1 数控车床进给系统的方案的设计 (8) 3.2 步进电动机计算与的选型 (9) 3.2.1 已知技术参数 (9) 3.2.2 滚珠丝杆的计算与选择 (9) 3.3 校核 (10) 3.3.1 临界压缩负荷 (10) 3.3.2 临界转速 (10)

3.3.3 丝杆拉压振动与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 (11) 3.3.4 丝杆扭转刚度 (12) 3.3.5 传动精度计算 (13) 3.3.6 伺服电机计算 (14) 3.3.7电机的选择 (14) 第四章纵向进给系统的运动设计与动力计算 (15) 4.1 降速比计算 (15) 4.2 传动比转动惯量的计算 (16) 4.2.1 齿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16) 4.2.2 工作台的转动惯量 (16) 4.2.3 丝杆的转动惯量 (16) 4.2.4 负载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转动惯量..16 4.3 电动机力矩的计算 (17) 4.3.1 计算加速力矩 (17) 4.3.2 计算摩擦力矩 (17) 4.3.3 计算附加摩擦力矩 (18)

4.3.4 根据公式计算快速空载启动时电动机所需的力矩 (18) 第五章滚珠丝杆副的选择 (18) 5.1 滚珠丝杆的支承 (18) 5.2 滚珠丝杆螺母副间隙消除与预紧 (18) 5.3丝杆螺母机构的计算 (18) 5.3.1 确定滚珠丝杆副的导程 (19) 5.3.2 强度计算 (19) 5.3.3 丝杆螺母机构的传动刚度计算 (19) 5.4 滚珠丝杆螺母机构工作原理及特点 (20) 5.4.1 滚珠丝杆安装方式特点 (20) 第六章绘制进给传动机构的装配图 (21) 6.1 数控车床总体布局图(附录1) (22) 6.2 纵向进给系统部件结构装配图(附录2).22 第七章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3) 7.1 微机数控系统硬件电路总体方案设计 (23)

数控车床毕业论文[1]

数控车床毕业论文[1] 实习报告 数控车削加工中妙用G00及保证尺寸精度的技巧 摘要:数控车削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如何高效、合理、按质按量 完成工件的加工,每个从事该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经验。从事数控,故障排除及加工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技巧,现以广州数控设备厂生产的GSK980T系列机床为例,介绍几例数控车削加工技巧。 关键词:GOO应用,尺寸精度,故障排除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需求分析 (3) 第二章运用技巧 (3) 2.1 程序妙用 (3) 2.2 控制尺寸 (4) 第三章检验 (5) 第四章结论 (6) 参考文献 (6) 附录 (7) 致谢 (8) 引言 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在我国,数控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亦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特别是在通用微机数控领域,以PC平台为基础的国产数控系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在数控技术研究和产

业发展方面亦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商品化进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情况尤为突出。在新世纪到来时,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数控领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整体上全面迈入世界先进行 列,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是数控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厂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完成此任务,首先必须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此,本文从总体战略和技术路线两个层次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数控整机等几个具体方面探讨了新世纪的发展途径。 第一章需求分析 中国数控技术和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到拥有自己独立的自主版权,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回顾这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到我们在数控领域的进步主要还是按国外一些模式,按部就班地发展,真正创新的成分不多。这种局面在发展初期的起步阶段,是无可非议的。但到了世界数控强手如林的今天和知识经济即将登上舞台的新世纪,这一常规途径就很难行通了。例如,在国外模拟伺服快过时,我们开始搞模拟伺服,还没等我们占稳市场,技术上就已经落后了;在国外将脉冲驱动的数字式伺服打入我国市场时,我们就跟着搞这类所谓的数字伺服,但至今没形成大的市场规模;近来国外将数字式伺服发展到用网络(通过光缆等)与数控装置连接时,我们又跟着发展此类系统,前途仍不乐观。这种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走,按国外已有控制和驱动模式来开发国产数控系统,在技术上难免要滞后,再加上国外公司在我国境内设立研究所和生产厂,实行就地开发、就地生产和就地销售,使我们的产品在性能价格比上已越来越无多大优势,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难度自然就很大了。 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大力加强数控领域的科技创新,努力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的先进数控技术,逐步建立自己独立的、先进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数控产品,从而形成从数控系统、数控功能部件到种类齐全的数控机床整机的完整的产业体

数控机床的应用毕业论文全文总结

数控机床的应用毕业论文全文总结 数控机床论文示例篇1 摘要:本文根据自身实践和理论研究,对数控机床中的闭环控制系统 进行了具体的论述,重点阐述了伺服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以及PID 控制方法在速度闭环控制方面的应用,并以FANUC机床位具体案例,详细 的分析了PID参数的调试方法,对闭环控制在数控机床中的推广应用提供 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数控机床的论文 1引言 在现代化的设备生产中,数控机床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而且对数 控机床加工精度和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高精度、更高自动化水 平的控制数控机床的加工,需要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反馈调节,从而对机床 加工过程中的误差因素进行实时调节,使误差不会随时间的延续进行累积,即在数控机床上实施闭环控制。目前,在数控机床上应用闭环控制系统的 设备很多,并且这些机床在加工复杂精密零件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 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对闭环控制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理论及具 体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闭环控制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 有力的技术支撑。 2闭环控制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2.1数控机床中的闭环控制特点 在数控系统中,伺服控制系统必须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动态特性、稳 态特性、鲁棒性等。在所有的伺服系统中,稳定性是其最根本的要求,系

统的稳定性有两种重要的作用,一是能自动排除外界对系统的干扰,能在 有外部干扰的环境下,精确调节定位,二是自动恢复稳定状态,不管系统 处于什么样的初始状态,都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定位;在闭环伺服控制系 统中,动态特性是其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它主要表现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 振幅,在通常状态下,系统的最大振幅就表达这系统的控制精度,振幅越小,精度越高,而系统的响应速度是影响振幅的重要因素,系统的响应速 度越快,系统的过渡时间就越小,系统的误差就越小,控制精度也就越高;稳态特性闭环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特性,主要是是指控制系统经过过 渡阶段后,进入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其最终输出的稳态指与预期的稳定指 相符合的程度,通常情况下,伺服闭环控制系统会因为自身结构、内部摩 擦力、外界干扰等非线性的因素导致系统的实际的稳态值与期望值存在一 定的误差,这种误差就是稳态误差,稳态误差是衡量闭环控制精度的重要 指标,而通过加入稳态误差补偿,可以有效的调整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精 度和跟踪速度;鲁棒性的主要作用是帮助闭环控制系统控制误差,其主要 特点是在系统的约束条件发生变化时,保持系统自身的功能特性不变,即 对于具有较好鲁棒性特征的闭环控制系统,即使参数发生了变化,控制自 身仍有保持稳定性不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振幅也不会随参数变化而变化,如鲁棒性好的数控机床长期使用造成的机械零件磨损不会导致机床自身误 差的增大。 2.2闭环控制系统中的PID控制技术 PID控制技术是闭环控制中最早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它以算法简单、可靠性高、调整方便、鲁棒性好等优点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尤其在 一些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没法得到精确的数学模型 的情况下,可以采用PID控制技术依据现场调试和经验确定系统控制器的 结构和参数。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也有仅采用PI控制和PD控制的控制系

数控毕业论文范文【最新版】

数控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的自动化机床,涵盖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伺服驱动、精密测量和传感器技术等各个领域的新的技术成果,是一门新兴数字程序控制机床。 【关键词】数控机床;排除方法;故障 不同的数控机床,其结构和性能有很大的区别,但在故障诊断上有它的共性。通过对这些共性的分析得出一些对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原则、方法及故障排除方法。以下逐一介绍: 一、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原则 1. 先外部后内部 数控机床是机械、液压、电气一体化的机床,所以故障的发生必然要从这三者之间综合反映出来。所以要求维修人员掌握先外部后内部的原则,即当数控机床发生故障后,维修人员应采用望、闻、听、问等方法,由外向里逐一进行检查。 例1:一数控车床刚投入使用的时候,在系统断电后重新启动时,

必须要返回到参考点。即当用手动方式将各轴移到非干涉区外后,再使各轴返回参考点。否则,可能发生撞车事故。所以,每天加工完后,最好把机床的轴移到安全位置。此时再操作或断电后就不会出现问题。 外部硬件操作引起的故障是数控修理中的常见故障。一般都是由于检测开关、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电气执行元件、机械装置出现问题引起的。这类故障有些可以通过报警信息查找故障原因。对一般的数控系统来讲都有故障诊断功能或信息报警。维修人员可利用这些信息手段缩小诊断范围。而有些故障虽有报警信息显示,但并不能反映故障的真实原因。这时需根据报警信息和故障现象来分析解决。 例如:台立式加工中心采用FANUC-OM控制系统。机床在自动方式下执行到X轴快速移动时就出现414#和410#报警。此报警是速度控制OFF和X轴伺服驱动异常。由于此故障出现后能通过重新启动消除,但每执行到X轴快速移动时就报警。经查该伺服电机电源线插头因电弧爬行而引起相间短路,经修整后此故障排除。 2. 先机械后电气 由于数控机床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复杂的先进机械加工设备。机械故障较易发现,而系统故障诊断难度要大一些。

机械类-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毕业论文设计(完整版)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班级: 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摘要……………………………………………………。…….。.1 一、数控机床简介................。。 (2) 二、数控激光的概念…………….………………………………….。3 三、数控机床的特点..............................。.. (3) 四、数控车削加工…………………………………………………。4 五、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编制 (5) 六、数控车床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5) 七、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 (6) 八、数控车床坐标的确 定...........................。....。.......。. (6) 九、运动方向的规定 (7) 十、轴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7) 十一、简单套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13) 十二、简单的盘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18) 结束语...........................................................。 (25) 参考文献....................................................。 (25)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摘要 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加工的切削能主要由工件而不是刀具提供。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按工艺特点、布局形式和结构特性等的不同,车床可以分为卧式车床、落地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以及仿形车床等,其中大部分为卧式车床。 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如航天、汽车、模具、精密机械、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加工手段。 为了子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首先需根据零件图纸的精度和计算要求等,分析确定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内容,用规定的数控编程代码和格式编制出合适的数控加工程序。编程必须注意具体的数控系统或机床,应该严格按机床编程手册中的规定进行程序编制。但从数控加工内容的本质上讲,各数控系统的各项指令都是应实际加工工艺要求而设定的。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缺乏知识和经验,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当之处,望各位给予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 车削加工刀具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程序编制 一.数控机床的简介

数控车床毕业论文设计

数控车床毕业论文 摘要 数控车床不仅能够车外圆还能用于镗孔、车端面、钻孔与铰孔。与其他种类的机床相比,车床在生产中使用最广.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过程与现状,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对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对JIFCNC-B数控车床主轴箱传动系统进行了设计与计算。 主轴箱有安装在精密轴承中的空心主轴和一系列变速齿轮组成.数控车床主轴可以获得在调速范围内的任意速度,以满足加工切削要求。 目前,数控车床的发展趋势是通过电气与机械装置进行无级变速。变频电机通过带传动和变速齿轮为主轴提供动力。通常变频电机调速范围3-5,难以满足主轴变速要求;串联变速齿轮则扩大了齿轮的变速范围。 本设计将原来的带轮不卸荷结构变为了带轮卸荷结构,使输入轴在带处只受转矩,将轴上的径向力传动到车床机体上,改善了输入轴的受力情况,. 关键词:主轴箱,无级调速,传动系统

Abstract NC lathecandoboring, facing,drillingand Reaming in addition toturning.The use of lathes in the production thantheother typesof machinetools andmore. And compared to other typesof machine tools,lathesinthe production is themost widely used。 Inthis design,the developmentandcurrent situation of NC machine in China wasintroduced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 were presented。Thedevelopment trendto NC lathe was discussed。Some countermeasures was presented forthe developmentof NC machine in China andthen the headstock of JIFCNC-B NClathe has been calculatly designed 。Headstocks is composed of the hollowspindle whichis installed in precision bearings and a series of transmission gears. Thespindlecan obtain anyspeedin the speed range to meet th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of cutting。 At present, thedevelopment trend is toprovideacontinuously variablespeed through theelectricalor mechanicaldevices . Variable Frequency Motor conveys the power through beltdrive and a setof transmission gears. The speed range of Variable Frequency Motor is usually 3—5 ,which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speedrange requirements of the spindle speed;The transmission gears is toexpandthe scope of a variable—speed to meetthe speedrange of the spindle In addition,in this design the designof the belt drive has beenchanged from the original unloadingstructure into the loading structure, transmissed theforceto thelathe body so that input shaft is only forcedtorque,improved the forcing stateofthe input shaft。 Key words: headstocks,a continuouslyvariable speed ,transmissionSysterm

(完整版)数控车床电气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车床的电气设计 摘要 为实现数控车床的自动化,根据FANUC 0i Mate-DB数控系统的电气控制特点和数控车床的电气控制要求, 运用FANUC PLC的使用和编程技术来完成冷却、润滑、刀架、主轴的PLC控制程序设计。其设计思路和方法可为其他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FANUC;电气控制 To achieve automation of CNC lathes, according to CNC FANUC 0i Mate-DB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CNC lathe, using FANUC PLC programming techniques to the use and completion of cooling, lubrication, tool of PLC control program . The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for other mechatronic control system design for reference.

目录 摘要 (1) 引言 (3) 第一章数控车床主要控制电路计 (4) 1.1 数控车床常用电气元件………………………………………………… 4 1.2 380V强电控制回路……………………………………………………… 12 1.3 电源回路………………………………………………………………… 15 1.4 交流控制回路…………………………………………………………… 16 1.5 直流控制回路…………………………………………………………… 17 第二章 PLC控制部分……………………………………………………………………… 19 2.1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机械类-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毕业论文设计(完整版)

机械类-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毕业论文设计(完整版) 摘要 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加工的切削能主要由工件而不是刀具提供。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按工艺特点、布局形式和结构特性等的不同,车床可以分为卧式车床、落地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以及仿形车床等,其中大部分为卧式车床。 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如航天、汽车、模具、精密机械、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加工手段。 为了子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首先需根据零件图纸的精度和计算要求等,分析确定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内容,用规定的数控编程代码和格式编制出合适的数控加工程序。编程必须注意具体的数控系统或机床,应该严格按机床编程手册中的规定进行程序编制。但从数控加工内容的本质上讲,各数控系统的各项指令都是应实际加工工艺要求而设定的。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缺乏知识和经验,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当之处,望各位给予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 车削加工刀具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程序编制 目录

数控机床操作与工艺编程毕业论文

河南农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数控机床操作与工艺编程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0 8机制3班 学生姓名罗建航 指导教师何予鹏 撰写日期:2012年5月6日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本次设计就是进行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侧重于该零件的工艺分析、加工路线的确定及加工程序的编制。并绘制零件图、加工路线图。其中零件工艺规程的分析是此次论文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主要设计内容有:运用三维设计软件设计复杂零件图;分析零件并制定加工工艺流程;运用数控编程代码编制该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运用广州数控GSK980TDb车床进行加工操作。 关键词:数控加工;加工路线;数控编程;操作实践

CNC machine tool operation and Practice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competition becomes more intense, mechanical product update speed faster and faster, CNC machining technolog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in the machinery and related industry sect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 essentially CNC technology competition. This design is for typical shaft parts of CNC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programming, focuses on the part of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processing route and processing program. And draws a roadmap for parts, processing. where the part process analysis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and difficulty. The text main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the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software design of complex parts drawing; analysis of parts and develop process; use of CNC programming code compiled the parts of NC machining program; the use of Guangzhou GSK980TDb CNC lathe processing. Key Words:NC machining; Processing route; NC programming; operation practi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