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论文

循证医学论文
循证医学论文

浅谈循证医学观念的培养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实践班级:预防(1)班学号:213100811 姓名:乐胜波

摘要:本文章从循证医学的概念出发,简单介绍了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通过现实情况来重点强调学习循证医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循证医学的方法,并且说明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应用及推广方向。关键词:循证医学概念意义应用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onception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I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dical students’cognitive status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through the reality situations ,it puts an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well.More of that, it indicates th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clinical medicine of EBM and show the direction where it should be spread .

Key words: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Conception Important meaning Applications

一、循证医学

1、概念

循证医学又称有据医学、求证医学或实证医学。David L Sackett 将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外科医生的个人专业技

能,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方案。

2、认知现状

一份2008年春季对滨州医学院必修循证医学的三年级608名医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医学生在学习循证医学以后对循证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调查的11个项目中有8个项目的认知情况在80.76%--94.90%,但也有3个项目的结果在18.91%--48.85%,其中认为EBM不受临床实践场所的限制的学生有115人,占18.91%;认为现在用于病人的多数干预措施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的有297人,占48.85%;说明学生在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中还存在疑虑。

医学生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医学的3个最大的障碍是医生时间的限制、文献检索能力差和病人不支持,这说明学生仍旧考虑未来的临床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实现循证医学,这进一步说明学生对未来应用循证医学于临床实践的信心不

足,这就需要在教学上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最终增加学生对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信心。

3、研究方法

循证医学强调用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指导医疗实践,使得临床医疗决策更加科学化。其基本步骤包括(1)提出临床问题;(2)检索相关的现有的最好研究证据;(3)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严格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临床重要性;(4)应用研究证据结合临床专业知识、病人的选择解决问题,指导医疗决策;(5)评价实践后效,进一步提高。

4、重要意义

在经过三年的医学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后,我深刻的领悟到在医学领域里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讲求一个实践证据,尤其是每次的实验学习更让我理解到实验结果是对一般理论最佳的支撑点,而这所有的结论都与循证医学有相辅和统一的关系。

循证医学意义有:(1)对个体的病案,以极为负责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来选用对此个体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2)不被较成熟的临床理论以及较先进的诊疗手段所束缚,仍以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长期的经验为诊疗核心;(3)尊重患者的价值和选择,从根本上实现了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

因此从循证医学的重要程度和发展趋势看来,调整心态,端正思想,培养正确的循证医学观念是医学生必不可少也是必须做好的一份工作。

二、循证医学的重要应用及推广方向

1、重要应用

随着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和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开展的增多,促进了循证医学的兴起。从医学角度看,循证医学是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方法,通过以问题为基础、自我教育式的循证医学课程,使学生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可进行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于即将进入见习期的医学生来说,循证医学的最大应用在于在见习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缜密的医学思维方式,它包含以下4个方面:

(1)、很好的培养医学生在见习期根据临床病人不同情况提出针对性问题的能

在临床工作中,医学生可能接触到各种不同疾病的病人,而相同疾病病人的病情又可能千差万别,那么就需要医学生针对不同病人的情况,既要去寻找不同疾病的共性,又要寻找相同疾病的个性,而这些也是在具有良好的循证医学知识基础后,医学生才能更加准确地寻找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才能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才能准确地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医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迷惘,这时就需要带教教员的引导,如此系统并且结构清晰的培养方式能使得医学生具有更强的独立分析能力。

(2)、培养熟练的相关临床文献检索能力

医学生分别对提出的问题在课下需提前做大量的自学和预习工作,查找文献是主要的方式,学生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演变过程及问题的后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去在循证医学相关杂志和数据库或借助其他相关途径进行检索,查找相应的医学知识和信息,获取证据,进行判断、评价、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完成解决临床问题的决策。在检索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使医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主动,培养了不断更新知识的主动性、积极陛,及运用现代化技术、依据新的证据资料解决存在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所学疾病的印象,及时更新了知识。

(3)、提高对临床证据的可靠评估能力

在得到临床证据之后,还需要严格评价临床证据的有效性和可用性,结合检索的相关循证医学资料和临床文献,然后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我们采用Harden 等131的方法,从以下6个方面评价医学教育证据:①质量(Quality):②实用性(Utility):教学方法或干预措施移植到其他情景时是否仍然实用?③范围(Extent):证据所涉及的范围,来自某个或某几个研究,还是大量的研究?④强度(Strength):证据是否有力?⑤指标(Target):结局指标是什么?测量的是什么?⑥睛景(SeRing):证据来自什么阶段的教育,什么专业,性别和年龄分布怎样,地域和文化背景如何?

在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重要性的过程中增强了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在将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应用于临床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在评价实

施效果的过程中启发了医学生的科研意识,此方法能够解决以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实践问题,加强了医学生应用循证医学思维方式。

(4)、提高正确结果的临床应用和推广能力

临床应用是将正确的循证医学结果用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这很能反映医学生的知识活学活用能力。在这个阶段中,医学生在教员的带领下全程参加临床实践过程问。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将上阶段检索的证据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医学生可以了解循证医学证据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医学生还可以结合临床治疗结果,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理解。

循证医学在预防中最典型的应用在于一些常见的流感或者流行病的防治,这都是基于循证医学中的科学依据最为重要的原则,经过问题分析和效果评估,最后找出一种长久性质的能有效防治一些防疫病的药物。

总之,将循证医学知识贯彻到临床实践中,不仅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方式,而且要求医学生养成积极参与学习的习惯,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等;这样能培养医学生从证据资源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引发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最终将经验医学和系统知识很好地结合指导临床实践,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Sackett DL,Rosenberg WM,Gray JA,et al.Evidence based medicine: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J]. BMJ,1996,312 (7023):71-72.

[2] 李静,李幼平.循证医学与21世纪医学教育[J].中国循证医学,2001,1(2):71-73.

[3] Shin JH,Haynes RB,Johnston ME. Effect of problem-based,self-direc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n life long learning[J].Can Med Assoc J,1993,148(6):969-967.

健康管理师实际操作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三(个性化健康档案):某女,49岁,某国际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硕士研究生,35岁时离异,有城镇医疗职工保险和商业保险,曾经罹患甲型病毒性肝炎,父母无慢性病史,在从事普通工作时喜欢瑜伽,游泳,但近些年因工作繁忙,运动减少,工作应酬每周五次饮酒,每次一斤以上红酒,无吸烟史,近年来体检结果血压130-88,BMI=22,空腹血糖6.8,餐后血糖8.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略高作为健康管理师对该人如何进行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请分析? 一: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干预方案 答:1综合体检方案:包括体检频率,体检项目等; 2系统体检方案:包括接受适宜的理疗,按摩,心里修养等 3健康教育处方:包括个人易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不良行为与疾病发生的关系,需要改变的生活方式等, 4运动方式:包括运动的种类,时间、频率并指出运动中注意事项 5饮食指导处方:制定适宜的科学的个人食谱 6个人健康管理要注重动态管理 二: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的步骤 答:1收集个人健康信息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3拟定健康管理计划实施步骤4跟踪随访,调整健康管理计划 三: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1在治疗期间要以医院的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为主,以治疗和康复为主 2应选择服务对象乐于接受且在经济上能承受的起的方案 3应保证服务对象与健康管理人员的信息畅通,共同参与健康管理的原则 4有必要建立以健康管理师为核心的服务团队 5结果要形象化、大众化,易于接受和理解 四:根据该人情况需要做那些慢性病的筛检,因采用何种筛检方式,并根据该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 答:该人应做的健康筛检应包括以下几种: 1高血压筛检:主要危险因素: (1)长期饮酒,每次一斤以上红酒 (2)膳食不平衡,经常应酬,伴有高脂肪、高蛋白、高盐的摄入 (3)大企业高管,工作压力大 方法:诊所测压 2糖尿病筛检::主要危险因素 (1)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高于理想值,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略高 (3)膳食不平衡,经常应酬,伴有高脂肪、高蛋白、高盐的摄入 (4)45岁以上,不参加体力活动

【循证医学论文】循证医学健康体检的必要性

循证医学健康体检的必要性 1在健康体检工作中遵循循证思想的意义 1.1为临床提供可信的大样本检测数据,促进学科研究交叉发展一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方法设置合理及真实准确的受检数据支持,而这样的医学论文又是系统评价META分析可信度高低的基础。据统计,目前国内大部分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较低,受检样本量低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健康体检基于其自身特点,大量的受检人群及数据正能弥补临床研究中这一缺陷,从而为循证医学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文献。同时,全身健康体检的开展,为多学科的合作研究奠定基础。合作研究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揭示学科研究的深入程度和学科之间的交叉情况,这也符合循证医学研究的学科特点。 1.2疾病谱的改变导致健康体检工作需要多因素考虑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医学实践必将从单纯个体的生理和病理学研究转向群体的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研究。目前疾病年龄分布曲线较行为危险因素右移,说明疾病的发生与行为危险因素存在时间的延迟。危险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潜伏期才能够充分暴

露出来,现在所看到的医疗压力,实际上是反映了20年前乃至更早由于行为危险因素导致的健康危害。目前上班族的行为危险因素明显高于退休族。因此在健康体检中,对上班族着重加强个人史询问,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从而预防未来几十年由于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造成的疾病负担和经济损失,对中老年人群则加强疾病的诊断治疗工作。 1.3健康体检项目、检测手段随临床证据改变国外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采用乳腺X射线摄影进行大规模乳腺癌筛查,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妇女乳腺多为脂肪型,乳腺X射线摄影可很好显示病变,而亚裔妇女乳腺以致密型多见,乳腺X射线摄影对致密型腺体组织中肿块不敏感,易漏诊、误诊[4]。因此,在健康体检项目组合中,对乳腺进行常规彩超筛查。第三届国际糖尿病会议和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检测HbAlc可以反映6~8周血糖控制水平,不受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用药、是否空腹等因素影响,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5],据此,对家族史、既往史、现病史有血糖增高的患者进行定期HbAlc检测。 1.4早期可靠健康检测可以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减轻患者负担通过循证医学最佳证据,早期针对性合理健康体检,可以有效减少发病危险因素,有利于指导高危人群进行预

循证医学课终论文

一例低位直肠癌的循证治疗 临床背景: 病史:患者,男性,54 岁,因“间断性便血3 月加重 1 周”入院。入院前3 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便血伴有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当地医院诊断为“混合痔”未行特殊治疗。近1周来,患者感上述症状逐渐加重,自发病以来患者体重下降约5 Kg。患者有吸烟、饮酒史30 余年。 体格检查:直肠指检:胸膝位7 点距肛缘6 cm 处可触及一约4 cm×6 cm 大小的肿物;入院后检查:纤维结肠镜示:直肠前壁可见一约4 cm×6 cm 大小的溃疡性肿物(肿物距齿状线约4 cm);病检示:直肠中分化腺癌;盆腔和腹部增强CT 示:直肠前壁增厚,其它脏器未见异常;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胸片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Ⅱa 直肠癌(T3N0M0)。 收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 一.提出临床问题 患者Ⅱa 直肠癌(T3N0M0)诊断明确,提出该患者的具体临床问题如下①对于诊断明确的低位直肠癌,何时进行何种放疗能使直肠癌患者受益最大?②直肠癌疾病分期诊断的首选是什么?③经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生存率和复发率有无差异?(4)直肠癌术后的监控策略应该如何制定? 二.证据检索 证据来源: 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 检索词和检索策略: (1) 检索词: 直肠肿瘤[Rectal Neoplasms OR Rectal Cancer]、诊断[diagnosis]、放射疗法(radiotherapy)、Laparoscopic Surgical Procedures、Laparoscopy (腹腔镜外科手术) \开放手术[open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 生存率(Survival rate)\ Recurrence rate(复发率)、死亡率(mortality)、手术后监护(麻醉后护理)【Post-Surgical Nursing。 (2) 检索词组合: Rectal Neoplasms [ti] AND Laparoscopy/mortality [ti] And Neoplasms/nursing/surgery [ti] OR Rectal Neoplasms/radiotherapy [ti] or Rectal Neoplasms/diagnosis (3) 检索结果: A. PUBMED--Clinical Queries--Find Systematic Reviews: 共150篇,其中105篇Review, 45篇META分析。 Lee JH, Kim SH, Kim JG。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CRT) followed by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predictors of the tumor response and the long-term oncologic outcomes.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1 Oct 1;81(2):431-438 Park IJ, Joh YG, Hahn https://www.360docs.net/doc/d15103215.html,paroscopic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irty-month follow-up outcomes in 312 patients. Surg Endosc. 2006 ;20(8):1197-1202 Park JS, Choi GS, Kim SH. Multicenter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laparoscopic rectal cancer excision: the Korean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surgery study group.Ann Surg. 2013 ;257(4):665-671 Green BL, Marshall HC, Collinson F.Long-term follow-up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CLASICC trial of conventional versus 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resec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Br J Surg.

循证医学问答题

1.循证医学的基础是什么? ①素质良好的医生;②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③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④患者的参与及合作;⑤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2.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是什么? ①弄清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②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③帮助医生为患者选择当前最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④分析和应用促进患者康复的有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其生存质量;⑤提供可用于卫生管理的最佳研究证据,促进管理决策科学化。 3.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有: ①提出明确的问题;②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证据;③严格评价证据; ④应用证据指导决策;⑤后效评价,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 4.证据的质量的分级: ①第一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多个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作的系统评价;②第二级;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③第三级: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如设计很好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无对照);④第四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⑤第五级:专家意见。 5.医学如何评价证据是否最佳? ①首先是分析评价证据的真实性;②其次是评价其对于临床医疗实践是否具有重要价值;③最后是分析是否能适用于面临的临床问题。 6.Meta分析的目的是: ①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②定量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③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④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 7.Meta分析的指征是: 目前认为Meta分析主要适用于随机化对照试验(RCT)结果的综合,尤其存在以下指征:①需要做出一项紧急决定,而又缺乏时间进行一项新的试验;②目前没有能力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③有关药物和其他治疗,特别是副作用评价方法的研究;④研究结果矛盾时。 8.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是: ①提出问题,制定研究计划;②检索资料;③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④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⑤提取纳入文献的数据信息;⑥资料的统计学处理;⑦敏感性分析;⑧形成结果报告。 9.考试要点研究证据的来源: (1)原始资料来源包括专着、高质量期刊上发表的论着、电子出版物等。例如医学索引在线(Medline)、Embase数据库(Embase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CEBM/CCD)和国立研究注册(NRR)等等。 (2)经系统评价的二次研究资料包括循证医学教科书、与证据有关的数据库、网站等。例如Cochrane图书馆(CL)、循证医学评价(EBMR)、循证医学杂志(EBM)、国立指南库(NGC)、指南(Guidelines)等等。 五、论述题 1.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试说明循证医学的局限性。 (1)虽然循证医学将会大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问题,如社会、自然或环境问题;

【循证医学论文】循证医学生命伦理学教学法

循证医学生命伦理学教学法 1教学的支撑点——从临床实际剖析循证医学的伦理内涵 1.1从病人的角度和价值出发 循证医学从病人的角度和价值出发,客观地理解病人的内心感受和需求,主动维护病人的医疗选择权和决定权。这种仁爱之心和同理态度是医务从业者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医术进步所必需的精神动力。 1.2体现平等和公正原则 循证医学的信息交流体现了资源共享的平等和公正原则,有利于缩小现行医疗体制下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水平从业者的差距。 1.3以试验数据为依据 循证医学强调以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数据为依据,最大程度地减少临床不确定性,有利于提高医

疗质量,实现追求卓越的医德意愿。 1.4核心是为病人服务 循证医学的核心是为病人选择当前最新、最可靠、最合理的诊疗证据。减少医疗干预的失误,促进医疗决策科学化,以求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 1.5可使从业者自觉转变为追求终身教育 循证医学可使从业者由阶段性受教育者自觉转变为追寻终身教育,发挥出求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职业行为的最优化。“这也是当代医学道德进步即实现当代医学的道德本质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2] 2教学形式——提高了规格,有利于教学相长 循证医学从简单解决医疗问题上升为探讨伦理问题,或为了解决伦理问题而争论如何处理医疗问题。这种辅车相依的复杂现象在临床随处可见,也正是临床实习医师的困惑之一。多学科交叉尤其是循证依据和伦理依据的综合评述是现代医学的特征,也是临床教学的难点,需要临床教师有较高

专业和医学哲学的素养,同样也要求学生迅速脱离单一的书本教育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嘉言懿行与学生的感悟会产生心灵上的互动,增强彼此的互信和对各自职责的承诺。 3教学内容——扩大了视野,贯通了伦理与医疗之桥 实习医生需要学会用“用道德价值和原则检验此范围内人的行为”[3]。密切联系实习场景所处的医患关系、医患心理及社会舆论等,但在淡忘或轻视的情况下,即使一如既往进行了入院前医德医风教育,大多数实习医生也不会将所学伦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将循证医学与伦理学并重地进行探讨,使现实中的价值判断和因果剖析更加丰富直观,笔者并不摒弃曾经的教材,相反,是让实习医师重温这些教材的重要概念,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结合临床现实,在实践循证医学中领悟其伦理蕴意,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4教学方式——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 近年的本科实习医生基础知识扎实而联系实际不足,求知欲和自主意识均较强,面对择业、考研等竞争,学业上多有偏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教学活动会积极参与,对自认为

循证医学作业

循证医学作业 0820110037 余永明 一例直肠癌患者的循证治疗 临床背景: 病史: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便血2月”入院。近两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出现便血,呈暗红色,量不多,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肛周疼痛,大便次数增多,一天2-3次,大便成形,无大便变细。 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8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8/72mmHg。一般情况尚好,自动体位。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心肺(—)。 腹部平坦,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及腹部肿块。双侧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体征(—)。肛门指检:未及直肠肿块,指套染血。 入院后检查:B超:肝、胆、脾、胰、肾未见明显异常。电子肠镜提示:距肛约10厘米一直肠肿块,占肠腔1/3圈,取活检二处,余结肠未见明显异常。活检病理:直肠中分化腺癌。 诊断:直肠癌。 收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 一.提出临床问题 患者直肠癌诊断明确,治疗方式传统术式为:直肠癌根治术(Dixon)。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其给病人带来创伤少,恢复快的特点越来越引起重视。病人家属提出:像患者的病情是否适合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其根治性如何,是否安全? 二.证据检索 1.证据来源: 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 2.检索词和检索策略: (1)检索词: 直肠癌[rectal cancer OR rectal carcinoma]、开放手术[open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OR open approach] 腹腔镜[laparoscopic ] (2) 检索词组合: [rectal cancer OR rectal carcinoma] AND [open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OR open approach] AND [laparoscopic ] (3) 检索结果: A. PUBMED--Clinical Queries--Find Systematic Reviews: 共6篇,其中5篇Review,1篇META分析。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疾病案例 患者,男性,36岁,外伤导致上前牙折断,留有残根,牙周正常,无其他全身性疾病,医生建议行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 一、提出问题 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成年人前牙是否合适有效? P:上前牙冠折的成年男性 I: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 C:双盲法 O:修复的临床效果 二、证据检索 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维普资讯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纤维桩;前牙 检索策略:纤维桩AND前牙 3.检索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96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的应用》 三、评价证据 题目: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的应用 作者:汪延宝 单位:山东省嘉祥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杂志来源:《黑龙江医药》2012年第4期 2 页618-619页 I.[原文摘要] 摘要: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应用于前牙残冠残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8例患者的137颗前牙残冠残根为研究对象,137颗残冠残根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选择玻璃纤维桩和复合树脂进行粘结,形成桩核,恢复基牙外形并进行全瓷冠修复。结果:经过3个月一2年的随访观察,132颗成功,5颗因纤维桩脱落失败,无根折、桩折现象,修复成功率为百分之96.35,修复效果满意。结论:玻璃纤维桩可以作为理想的前牙残冠、残根桩核修复材料。 关键词 :玻璃纤维桩;前牙;残根残冠 II.[原文剖析] 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 1.1目的 观察玻璃纤维桩应用于前牙残冠残根修复的临床效果 1.2背景 随着现代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残冠、残根经过治疗后得以保留,但常因伴有大面积的牙体组织缺损,需要进行全冠修复。对于残冠、残根最好的修复方法是桩核冠修复,能增加全冠修复体的固位和支持。 玻璃纤维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桩核材料,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及美学性能,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能有效缓解牙本质的应力集中,而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树脂桩核修复前牙残冠、残根,取得了良好疗效。 2.研究设计(design)方案 选择2007年7月一2010 年7月在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有保留价值的前牙残冠残根98例137颗患牙,男53例,女45例,年龄18—70岁。所有患牙均需符合如下条件:(1)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2周以上,牙龈牙周组织健康,牙齿无松动。(2)X线片显示根充恰填,根尖周无阴影或阴影面积逐渐缩小。(3)临床冠龈上长度大于等于2mm,桩长度大于等于7ram,以确保全冠有足够长度的金属领圈。(4)患者均知情同意。

循证医学课程总结

循证医学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观和期望,对患者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最佳的研究证据,同时临床经验有时可能是现有最好的证据,研究证据经常需要临床经验的补充不可以完全取代临床经验。循证医学实践得到的最佳证据在用于具体病人的时候具有特殊性,必须因人而异循证医学实践将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循证医学实践得到的证据并非一成不变。同时并不是唯一强调的是证据,而是证据、医生、患者、临床环境的有机结合另外循证医学不等于Meta分析。 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包括1.确定拟弄清的临床问题2.检索有关的医学文献3.严格的文献评价4.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价值观应用证据5.后效评价,总结经验。构建临床问题,应该采用PICO格式,应首先检索经过评估或筛选的信息资源,严格评价检索出来的文献质量,为了医学实践寻找证据时,应最先检索二次研究证据资源例如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Evidence 临床问题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临床问题分为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四大类,随机对照试验是(RCT)是解决治疗问题最佳的研究方案,队列研究是解决病因和预后临床问题的最佳研究方案。随机对照试验中,随机分组是临床试验最重要的偏倚控制措施之一,采取分配方案隐藏的研究显示的效果往往小于未采取分组隐藏的研究,随机分组中研究对象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在各组,意向性分析要求不能排除任何经随机分组纳入的病人 构建临床问题(前景问题)PICOS原则,P表示患者类型I干预措施C对照措施O临床结果指标S最佳的研究设计方案 例:一名50岁男性,有心肌梗死史,患者几年来一直服用索他洛尔治疗期前收缩。根据网上信息,患者担心长期服用索他洛尔会不会导致其他心律失常。这是一个病因的问题,患者问的是服用索他洛尔会不会导致心律失常,实际上是一个药物不良反应的问题,干预措施就是索他洛尔。OR、RR都是用来验证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有多强,常用于评价药物不良反应证据重要性 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过程是以某一具体临床问题为基础,全面收集全世界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经过定性和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随着新的临床研究的出现及时更新,随时提供最新知识和信息作为临床决策依据。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文献筛选中的初筛指仅仅需要阅读标题进行筛选,文献筛选与评价文献质量时要求2人分别独立完成,文献筛选的流程、原始研究的特征及质量要在文章中详细列出。制作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是确定题目、检索文献、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资料提取、资料分析(meta分析)解释结果撰写报告、更新结果。作为证据的使用者在检索循证医学证据资源时应按照证据系统﹥证据摘要﹥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的顺序进行检索Meta分析的的统计学过程:计算各独立研究效应大小、异质性检验、多个研究效应量的合并(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的假设检验、合并效应量的可信区间、敏感性分析。Meta分析的目的是比较和综合多个同类研究的结果,Meta分析不能排除原始研究中的偏倚。原始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包括临床异质性、方法学异质性、统计学异质性,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异质性检验,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数值变量资料可以选用均数差值(MD)或标准化均数差值(SMD)作为效应量,二分类变量资料合并效应量的估计方法包括Mantel-Haenszel 法、Peto法、方差倒置法等,分类变量资料,可选择OR、RR、ARI等作为效应量,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不完全取决于异质性检验的结果,固定随机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本质差别体现在权重的分配方法不一致,Meta分析中敏感性分析主要用于检查

循证医学-试题(完整有答案)复习课程

循证医学-试题(完整 有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 2.系统评价 3.Meta分析 4.发表偏倚 5.失效安全数 6.敏感性分析 二、单选题 1.循证医学就是 A.系统评价 B.Meta分析 C.临床流行病学 D.查找证据的医学 E.最佳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2.循证医学实践的核心是 A.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最佳的研究证据 C.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D.患者的参与和合作 E.必要的医疗环境和条件 3.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A.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B.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E.专家意见 4.Meta分析在合并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前应进行 A.相关性检验 B.异质性检验 C.回归分析 D.图示研究 E.标准化 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 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 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可合并性) 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 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 6.发表偏倚是指 A.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和无效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 B.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库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例很小 C.研究者往往根据需要自定一个纳入标准来决定某些研究的纳入与否D.研究结果的筛选过程中筛选者主观意愿的影响而引入的偏倚 E.只检索了某种语言的文献资料7.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 A.文献库偏倚 B.发表偏倚 C.纳入标准偏倚 D.筛选者偏倚 E.英语偏倚 8.失效安全数越大,说明 A.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好 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越差 C.Meta分析的结果越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小 D.Meta分析的结果越不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越大 E.Meta分析的结果可靠性越差 9.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说明 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 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 D.Meta分析可能存在偏倚 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 10.Meta分析过程中,主要的统计内容包括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疾病案例 患者,男性,53岁,一年前发现胃部不适,有烧灼感。多年吸烟、饮酒史,近期饮酒后会加剧疼痛感,近日在某人民医院确诊为胃溃疡。医生建议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 一、提出问题 对患胃溃疡的男性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能否达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的疗效? 二、证据检索 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维普资讯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 检索策略:埃索美拉唑AND奥美拉唑AND胃溃疡 3.检索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4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三、评价证据 题目: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作者:胡慧胡海燕 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杂志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3期86页 I.[原文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方法80例伴幽门螺杆

菌(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前2周给予埃索美拉唑为主的Hp根除三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均1 13 2次),2周后只用埃索美拉唑治疗6周;对照组前2周给予奥美拉唑为主的HD根除三联方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均1 13 2次),2周后只用奥美拉唑治疗6周。评价和比较临床症状的缓解率、溃疡的愈合率、Hp的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显着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有效率、Hp根除率和夜间酸突破发生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值得本地区临床推广。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幽门螺杆菌 II.[原文剖析] 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 1.1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1.2背景 胃溃疡(GU)是临床常见和多发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和复发率高等特点。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损伤因素多.胃溃疡的发病率因此有所提高。基于“无酸无溃疡”和“无幽门螺杆菌无溃疡”的理论,质子泵抑制剂(PPI)就成为治疗胃溃疡的首选药。PPI类药物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2001年上市的埃索美拉唑因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而与以往的PPI明显不同【1]。为了解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本研究前瞻性收集胃溃疡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后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方面的对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研究设计(design)方案 选择80例本院门诊就诊的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埃索美拉唑组(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均1日

再谈循证医学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7年6月第12卷第3期?专家对谈录? ? 161 ? DOI : 10.3969/j .issn .1673-5501.2017.03.001 再谈循证医学 王吉耀教授 唐金陵教授编者按循证医学的提出至今有近30年了,临床医生 从开始了解至运用实践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争议和调整, 可能来源于以下几方面,①对循证医学理念理解不全面和 不准确,②实践循证医学需要有一定的临床流行病学基础, ③对经验医学的习惯与不舍。本期《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特别邀请了三位资深循证医学专家再谈循证医学。 王吉耀教授20余年前我将Evidence-based medicine 一词翻译为循证医学引人我国。目前,我国大多数医生知 晓循证医学这个名词,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对其真正的内涵 和三个要素(证据、医生的经验和环境、患者的意愿和价值 观)与临床决策的关系理解不够。 近年来,有人认为循证医学正在崩溃。对循证医学提 出质疑,认为各家药企与循证医学结为盟友,联合为一些 漏洞百出的理论提供证据支持。由医学大公司资助的试验 对指南产生了巨大影响。过度诊疗之风愈演愈烈,认为循 证医学常常强迫医生去做未必正确的事情,可能是导致过 度医疗的推手。 早在2004年我曾经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走出循 证医学的误区”的文章中,指出在循证医学推广中出现的 误区,例如将RCT 、系统综述(SR )的结果等同于循证医学, 并提出警惕有人借循证医学名义宣传药品的阳性临床试验 结果,既不找出该药物有关的阳性和阴性临床试验结果一 起加以分析,也不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分析,而引导医生用 药。 陈世耀教授 回顾循证医学的发展过程及其核心内涵,进一步认识 循证医学,那么对这些质疑就可不辩自清了。 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循证医学时主要强调,在教学 中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给患者诊断治疗时,能够应用已经 发表的最佳证据,包括SR 。因此在循证医学的第一阶段, 聚焦于SR 和指南的制定。通过SR 和指南改进临床实践。 但是片面地强调证据的重要性,并非循证医学的初衷,证据 是必要的,但是对做临床决策是不够的。 由于在循证医学第一阶段过多地强调证据在临床决策 中的重要性,而当时对证据的质量评价又是单一的,强调 SR 和RCT ,以致于许多人认为S R 或者RCT 就是循证医 学,其实二者都是证据。这个误解被一些人利用,特别是有 些药厂为了商业利益在宣传药品时强调是多中心的研究结 果,隐瞒了阴性结果,夸大治疗效果,为过度治疗打开了方 便之门。 21世纪初至现在是第二个阶段,循证医学强调在给患 者做决策时,医生必须根据临床经验,在考虑患者不同的环 境情况下,将证据和患者价值观及意愿相结合,即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 )。 在循证医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对证据的单一评价模式 加以修改,发表了“推荐意见的评定、发展和估价分级”(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 Development andEvaluation ,GRADE )。GRADE 对证据质量的评价,包 括:①研究设计偏倚的危险性(研究强度和局限性);②精 作者单位王吉耀、陈世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唐金陵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流行病学部 通讯作者王吉耀,E-m ail:w ang.jiyao@ https://www.360docs.net/doc/d15103215.html,

【循证医学论文】外科教学循证医学论文2篇

外科教学循证医学论文2篇 第一篇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习的2010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6人和81人,其中男生105名,女生52名,年龄21~24岁。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性别、理论课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带教的4名教师在整个外科教学期间的授课内容无变化。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方法:即授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常规操作、沟通技巧、学习方法的理论学习,并定期进行考核。实验组进行EBM+PBL联合教学,主要分为3周进行,具体如下: 1.2.1第1周。授课教师向学生讲解外科具体科室的相

关理论知识,包括理论技术特点,流程,简要介绍EBM+PBL 的教学方法。引入病例时,应用逆向思维法,启发出相应理论中2~3个预见性问题。必要时向学生推荐对应的参考文献和书籍,要求学生限期查找资料并回答问题,每小组分工协作,举一反三,完成任务。 1.2.2第2周。授课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要求各组发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同时附本组查找的文献和资料,组内成员可进行补充。讨论结束后,授课教师对发言进行总结及点评,耐心的解答新问题,最后讲解病例中所涉及的重点难点知识并进行科室模拟演练,使理论与实际得到有机结合。 1.2.3第3周。每周组织讨论上次提出的新问题,授课教师汇总答疑,并在模拟演练时采用角色扮演方式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论掌握能力。每组选出两名代表,一名演医生,一名演患者,就讨论的病例进行模拟演示,结束后授课教师进行点评,指出演练中存在的不足,并给予改正建议,必要时可反复演练。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出科考试,根据结果调整授课内容。 1.3评价方法

循证医学论文评估

本文不足之处陈列如下: 一.从论文的研究设计来看: 1.文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比较两种疗法疗效,通常选取利用两种结局 指标(如治愈,未治愈)来分组,而暴露因素则为先前采用何种疗法 (一种疗法定为暴露组,另一种则看作非暴露组),本研究的设计就 显得有些混乱。 2.本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显然是不合适的,首先,不应该按 照治疗方法来分组,其次,这里说随机也是不合适的,病例对照研究 不应该这样描述,在给病例组寻找对照时可随机从源人群中抽取。 3.作为病例对照研究,本文并没有考虑一些对研究结果可能造成影响的 “混杂因素”,分析时应该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或者Logistic分析,而 不应该简单的采用卡方及t检验。 4.探索两种疗法的最佳设计应为随机对照试验(RCT),RCT是临床研究 的金标准,与其说本文是病例对照研究,不如称它为病例对照研究与 RCT的混合体。因此,对于本研究来说,最佳的设计思路应该是前瞻 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5.随机对照试验实施步骤: 1)根据事先制定好的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按随机化、盲法、对照、 可重复的原则将纳入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测量基线指标,并分 别接受两种治疗方法。 2)试验组采用大蒜、芒硝外敷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使用空白安 慰剂联合抗生素治疗。 3)按照试验规定的时限结束研究,收集病例信息,确定试验的主要 及次要指标,因为如果存在多个主要指标的情况下,需对检验水 准α进行校正。如本研究中的结局指标就不明确,存在多个结局 指标但主次又不分明。 4)根据确定的结局指标的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或卡方 检验,从而得到两组疗效有无差别。 6.另外,对于本研究也可采取巢氏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思路。 二.从统计分析方法来看: 1.前后例数不一致:1.1临床资料中描述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而 本文应为两组各55例 2.忽视了t检验的前提条件:用于比较均值的t检验可以分成三类,第 一类是针对单组设计定量资料的;第二类是针对配对设计定量资料的; 第三类则是针对成组设计定量资料的。后两种设计类型的区别在于事 先是否将两组研究对象按照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特征相似配成对子。 无论哪种类型的t检验,都必须在满足特定的前提条件下应用才是合 理的。文中所用组间t检验,两组资料应取自正态分布的总体,并满 足方差齐性。必须在这样的前提下所计算出的t统计量才服从t分布, 而t检验正是以t分布作为其理论依据的检验方法。不考虑t检验的 应用前提,对两组的比较一律用t检验,将大大增加得出错误结论的 风险。

循证医学复习提纲与练习题

单选题 1.循证实践的第五个步骤是什么?( D) A提出问题 B 寻找证据 C 应用证据 D循证医学自我评价 2.下列选项中不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思想为( C) A设计 B 测量 C 统计D评价 3.临床科研的基本类型按任务来源可分为 : (D) A. 纵向科研任务 B. 横向科研任务 C. 自由选题项目 D.以上都对 4.循证医学所收集的证据中,质量最佳者为( D) A 单个 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B 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基于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 D ) 5. 下列不属于临床研究中伦理学尊重原则的是(A知 情B 自愿 C 保密D 公正 D) 6. 评价医学研究文献的一般原则,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 真实性评价原则 B. 重要性评价原则 C. 适用性评价 D.系统评价原则 7.证据资源的入选标准 , 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D) A.循证方法的严谨性 B. 内容的全面性和特异性 C.易用性与可及 性 D.针对信 8.队列研究的设计模型不包括( D) A. 前瞻性队列研究 B. 回顾性队列研究 C.双向性队列研究 D.单向性队列研究 9.能力评价包括( D) (1)评价提出可回答问题的能力 (2)评价寻找最佳外部证据的能力 (3)评估严格评价证据质量的能力 (4)评价整合外部证据与病人价值的能力 A.( 1)( 2)( 3) B. ( 1)( 3)( 4) C. ( 2)( 3)( 4) D. (1)( 2)( 3)( 4) 10.下列哪项不属于疾病预后研究中的评价原则( D) A 真实性 B 重要性C适用性 D 理论性

11.临床问题通常分为四个要素,下列除哪项外:(C) A:P B:I C:D D:O 12.临床实践指南正文包括内容,下列除哪项外:(D) A:领域 B :方法学 C :推荐 D :资源 13.下列那项不是临床科研方法学( DEM)的核心:( D) A 设计 B测量 C评价 D统计 14.临床医学研究项目申报书的摘要,有固定的字数要求,一般在(C)字左右。 A、200 B 、300 C 、400 D 、 500 15.是指采用特定的统计学方法,将多个独立的、针对同一临床问题、可以合成的临床研究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定量分析( B)。 A、系统分析 B、 荟萃分析 C、综合分析 D、定性分析 16.从循证医学的观点看,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提供的证据的质量差别很 大,最高质量的研究方法应该是(d) A个人经验和观点 B无对照病例系列 C随机对照试验 D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 17.循证医学实践核心( B ) A 素质良好的临床医生 B 最佳的研究证据 C 必要的医疗环境D患 者的参与和合作 18.失效安全数主要用来估计(B) 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 19. 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伦理原则不包括(B)。 A. 尊重 B. 协商 C. 自主 D. 公正 20. 循证医学中诊断性实验常用的指标出下列哪项( D ) A 敏感度 B 特异度 C 患病率 D 死亡率 21. 循证医学临床实践的伦理原则除下列哪项(D) A 尊重原则 B 自主原则C不伤害原则 D 公平原则 22. 决策正确与否取决于3 个条件,不正确的是:( D)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作业

循证医学文献评价 疾病案例 唐某,女,26岁,停经34周,恶心、呕吐、乏力、尿黄5天,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1天入院。烦躁不安,,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均无异常。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査,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sA(+)结合病史确诊为妊娠急性脂肪肝。入院第2天中止妊娠,术后给予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持续静滴缩宫素等治疗.经一次血液滤过、人工肝支持后相关指标明显改善,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一、提出问题 对于妊娠急性脂肪肝,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是否有疗效? P:孕晚期伴随有恶心、呕吐、乏力、尿黄,继之迅速出现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的女性患者 I:人工肝和血液净化治疗 C:自身前后对照 O: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的疗效 二、证据检索 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中国知网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 关键词:孕晚期,全身黄疸,妊娠急性脂肪肝;人工肝和血液净化治疗 检索策略:孕晚期and全身黄疸and妊娠急性脂肪肝and人工肝或血液净化治疗3.检索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83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 评价证据 题目: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玲 单位: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 [原文摘要]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肝和(或)血液净化(CVVH模式)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有效性。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的1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在积极终止妊娠,并予支持治疗基础上,除1例外均行人工肝和(或)CVVH治疗。结果:经人工肝和(或)CVVH治疗的12例患者中,1例因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余均痊愈。结论:人工肝和(或)CVVH在合并有多种并发症的AFLP患

循证医学论文

循证医学论文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案例 患者陈某,男,67岁,因紀上腹痛2天,发现肝占位1天?就诊。2天前,患者无明显 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呈阵发性,无寒战高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自服药物 (不详)后,稍有缓解。1天前患者就诊当地医院治疗,自诉''行B 超及CT 检查提示 肝占位^\为进一步确诊来我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无病容,皮肤巩膜轻度黄 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腹部外形未见异常,未见肠型及胃型,未见腹壁静脉 曲张,全腹柔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我院上腹部增 强检查提示:肝脏占位病变,多系巨块型肝Ca 伴肝动静脉痿。AFP:mL 。根据患者 目前的信息,诊断肝Ca 基本明确。该患者适合介入治疗,但是腹部增强CT 提示肝动 静脉痿.而肝动静脉痿对介入治疗有影响的。但患者家厲对CT 检查确诊持有怀疑态 度,询问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一?问题的提出病人(P ) 痿的患者干预措施⑴ CT 增强检查对照措施(C ) 肝动静脉痿诊断的金 问题:疑似肝癌伴动静脉痿的患者经增强CT 检查确诊肝脏动静脉痿的特异性有多高 二?证据的检索 (-)证据的分类 根据此案例查得的证据归厲于循证医学资源绐S ?模型中的原始研究类。 (二)证据的来源 1?查找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 提出问题后,对证据开始检索。根据目前学习掌握情况,选择了 CNKI ?中国学术期 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2?关键词 肝癌伴动静脉 标准 价入DSA )结果(O ) 肝动脉痿的最终诊断

针对此案例,根据PICO 原则,以其所包含的4个基本要素作为关键词: 肝癌伴动静脉痿的患者干预措施(I ) CT 增强检查对照措施 (C ) 肝动静脉痿诊断的金标准(介入DSA )结果(0) 诊断确定关键词和制定检索策略 根据确定好的关键词、数据库,时间为2003年至 根据上述方式检索,得到95篇相关文献,发现一篇与此案例密切相关的一篇文献。 题目"多层螺旋CT 对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痿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宏伟;晁明;徐风峰;刘亦青;顾卫根;詹灵;赵嵩 来源:中国影像技术2003年第19卷第4期 (三)证据的纳入标准 文献''多层螺旋CT 对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痿的诊断价值?符合下述4条标准: 1 ?循证方法的严谨性在査找此证据时,严格以案例中的关键信息为基础,以提出的问 题为索引,采用关键词进行筛选,并全面系统地检索与该问题相关的研究报道。最终 在95篇报道中精心筛选出一篇最符合该案例的报道。 2?内容的全面性和特异性此证据与案例中涉及的问题息息相关,因而对此案例的诊断 提供了证据支持。 3?可及性证据摘自CNKL 个人不需承扌日任何费用,这可为临床医生提供便捷优惠的 可及性服务。 4?易用性:证据摘自CNKI,搜索方便简易。 三?证据的评价 (-)诊断性研究证据评价的基本要求 1 ?确定诊断性研究的金标准 针对此案例,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肝癌合并肝静脉痿(AVF )的金标准为DSA (数 字减影血管造影),它凭借其高空间分辨率能清晰显示各级AVF 的形态特征,但它 是一种有创性检查.费用昂贵且有一定的并发症。再者,DSA 对肝窦和经胆管周围血 管丛水平的分流以及肝实质的灌注异常现象均难以显示。 病人(P ) 肝动脉痿的最终 2013年,检索: 肝癌动静脉痿CT 增强介入3?检索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