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1

实验针灸学1
实验针灸学1

实验针灸学(*为老师给的重点)

绪论

实验针灸学:

1、*含义: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基础理论、针灸作用原理、针

灸作用规律,指导临床实践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的产物。

2、*主要任务:促进针灸学的发展、培育现代化的针灸人才

3、*基本研究方法:实验的方法

(观察和实验都是为了获得认识客观事物现象和过程的事实材料,两者

相互依存,观察是实验的前提,实验是观察的发展)

实验者可以根据课题要求,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有目的地模拟或干预研究对象,对影响实验过程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获得客观定量的数据资料,揭示现象间的规律性联系。

4、传统针灸学与实验针灸学的关系

传统针灸学主要是解决针灸“如何”治病的问题;实验针灸学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揭示传统针灸学理论的科学内涵,揭示针灸作用的原理和规律也就是主要解决针灸“为何”能治病、能治什么病的问题。

5、发展阶段

1)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的近半个世纪2)准备阶段: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末3)奠基阶段:1959~1965年4)逐渐形成阶段:1979年

5)形成和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

6.研究内容以针灸基本理论、针灸作用原理和针灸作用规律为主。

第一章、实验针灸学研究的程序、方法和技术

*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选题、文献检索、建立假说、科研设计和实施、撰写科研论文

一、选题

1、*选题原则(填空)

1)科学性:选题的理论基础、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逻辑性

2)创新性3)实用性4)可行性

2、*选题种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二、建立假说

1、科学假说的含义:是应用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准备研究的课题提出一种试探

性解释。

2、*假说的特征

1)来源的科学性2)说明的推测性3)解释的系统性4)结论的可验证性

3、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是新学说的基础2)是研究的方向和途径3)可推动科学的发展

4、形成科学假说的基础

1)科学依据2)科学思维

3)建立假说的原则:符合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基于既往的科学资料、

具有个人的实践经验、可被重复证实

三、科研设计和实施

1、基本内容:专业设计、统计设计、进度设计、人员设计

2、*基本要素:

1)受试对象

2)处理因素:单因素单水平、单因素多水平、多因素单水平、多因素多水平

3)实验效应或观察指标:具备关联性、客观性、精确性、灵敏性、特异性

3、*基本原则

随机、对照、重复、均衡、盲法

(四)针灸询证医学实践方法归纳为“五部曲”:提出明确的针灸临床问题;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证据;严格评价、找出最佳证据;应用最佳证据指导针灸临床实践;后效评价针灸询证实践和结果。

第二章、针灸作用理论(本书重点)

*经络研究的总体规律

肯定现象、掌握规律、阐明实质、指导临床

*经络的现代科学研究主要进行了3个方面的工作

1、肯定了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的存在,特别是对循经感传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研究,证明它

是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

2、以多种指标检测和显示了经脉的循行路线

3、对经穴—脏腑相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一、经脉的现代研究

(一)经脉探测

1、循经低电阻特性:*(日本学者)将这种皮肤导电量较高的点命名为“良导点”,由“良导点”连成的线称为“良导络”。

2、同位素循经迁移的表现特征

1)放射性同位素注入穴位后可沿经脉线迁移

2)同位素循经迁移的方向性,但以向心性为主,迁移有一定潜伏期

3)在经脉线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可将同位素的循经迁移阻断

4)在穴位的不同深度注射同位素,迁移轨迹与经脉线符合率也不尽相同

5)同位素示踪的轨迹与淋巴系统似无直接的关系,但与血液循环系统关系密切

(二)*经脉现象

亦称经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包括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神经性血管反应、循经感觉障碍或皮肤显痕等现象。

1、*循经感传现象

1)含义:指用针刺、艾灸、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胀等“得气”感觉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基本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路线传导,能

通过大脑感知的现象。

2)人群调查:在不同地区、民族、性别的人群中普遍存在,出现率为12%~24%,不敏感型为81.7%。证明循经感传的客观存在。

3)特征

感传路线:四肢部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则差异较大

感传感觉:大多以酸、麻、胀、痛为主,少数受试者可出现流水感、蚁行感、冷热感

①(刺激方法)艾灸时多出现温热感;电刺激时多出现麻感、触电感;毫针刺

激感觉多样,多以酸胀麻感为主;指压刺激多以麻胀感为主。

②(刺激部位)针尖到达皮内时常引起痛感,且定位明确,多无感传现象;针

尖深入皮下及肌层时,常以胀感为主;针尖进入更深的部位时,则出现酸麻

胀感或这几胀感或这几种感觉的混合感,并有明显的感觉传导。

感传速度:速度缓慢。一般为1~10cm/s

感传速度影响因素——○1手法运针时的感传。速度较电针者快,压迫穴位所引

起的感传较电针者慢,艾灸引起的感传速度也较慢。○2

加大刺激强度或增加艾灸壮数可加快感传速度。○3局

部加热可使感传速度加快,降温则减慢。

感传宽度:一般为0.5~5cm或更宽

感传深度

感传方向:双向传导。

*乏感传期—若针刺时间较长,尽管刺激并未停止,感传也自动向针刺穴回流,

最终消失,而且在此后的一定时间内刺激经穴,即使施以更强的

刺激亦不会再引起感传。

感传阻滞:○1机械压迫;○2局部降温;○3局部注射液体;○4触觉刺激

感传接力:对于短程感传,在其终止部位继续施加刺激,常可使感传继续前进,称为循经感传的“接力”或“接力循行”。

感传效应

相对稳定

4)影响循经感传的因素:温度、时间、刺激方法与强度(一般认为针刺或电刺激的感传

出现率高于按压法。刺激强度越大,感传较强,行程较长,但

刺激过强将引起疼痛,基本阻滞感传)、机体自身中的某些因

素。

5)机理(描述要背P112):

中枢兴奋扩散观点(中枢论)、外周动因激发观点(外周论)、外周中枢统一观点

2、*循经皮肤病

1)含义:是指沿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呈带状的皮肤病损,因为是“看得见”或

“摸得着”的循经现象,也有人称之为“可见的经络现象”或“显见的经络”

2)可出现与十四正经,其中以肾经最为多见。

3)表现特征:a.基本循经,相对稳定 b.单经出现,多经并发

c.循经皮肤病病损的宽窄、断续和变异

d.伴发症状

3、循经感传障碍:指沿着经脉循行路线自发出现的疼痛、异常感觉或其他感觉障碍,也有

人曾称之为“循经性感觉病”,是病理状态下出现的经络现象之一。(三)、经络假说

1、经络与神经体液综合调节相关

2、经络与血管、淋巴管相关

3、体表内脏植物性联系系统

4、经络—皮质—内脏相关

5、二重反射假说(P126)

6、轴突反射接力联动假说(P126)

7、第三平衡系统

8、经络波导说

9、脉管外组织液流动说

二、穴位的现代研究

(一)穴位探测

电学探测包括:电阻探测、电位探测、电压探测。穴位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电学特征。(二)穴位结构

穴位处的结构是以皮肤、皮下组织、神经、血管、淋巴、筋膜、肌肉、肌腱等已知的结构为主,目前尚未发现特殊结构,可以认为穴位是一个由多种组织构成的立体构筑。

*(“四多”—神经多、血管多、肥大细胞多、钙离子多)P136

1、穴位与神经:研究表明,大多数穴位位于神经分支周围,在针感点中心1.5mm半径范围

内存在粗细不等的有髓与无髓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神经干。

有学者将临床上最常试用的70个经穴与已知的神经解剖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成3型:1)第一类型穴位:位于肌肉运动点上

2)第二类型穴位:位于躯体中线,两侧浅表神经的汇聚焦点上

3)第三类型穴位:位于浅表神经的分支部位或神经丛上(P137)

2、穴位与血管

3、穴位与结缔组织

4、穴位与肌肉、肌腱:穴位的断面层次解剖发现,穴位处肌肉、筋膜较肥厚且集中,人体

55%的穴位正位于肌肉群上,肌肉外包裹着深浅筋膜,针刺必须穿

过筋膜到肌肉组织中,因而提出穴位即肌肉反应点。

5、穴位与肥大细胞:人体一些主要穴位肥大细胞数量较非穴区多,肥大细胞多沿经脉线走

行方向上的小血管、神经囊分布。

6、穴位与离子

(三)*穴位功能

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感受刺激、反映病证

1、感受刺激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毫针的机械刺激、艾灸的温热刺激、电针的电流刺激、

磁疗的磁场刺激、推拿按摩的触压刺激、激光的光照

刺激

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

感受器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刺激后,对刺激的敏感性会逐渐降低,发放冲动的频率逐渐减少,感觉也随之减弱,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例如,穴位对电刺激发生适应相对较快,而对毫针的机械刺激发生适应相对较慢。

3)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受阈值不同

将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受阈或强度阈值,将引起感受器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时间阈值。艾灸所兴奋的穴位感受器阈值较高,手针运针次之,电针所兴奋的穴位感受器阈值较低。

4)穴位对刺激具有放大作用

2、*反映病证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穴位的病理反应是指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的作用,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化。

1)*穴位病理反应的形式

a.感觉异常:(日本学者研究发现)脏腑病变时相应经脉的井穴或原穴对热的敏感度发生变

化,称为知热感度变化*

b.组织形态学改变:当脏腑病变时,穴位处往往出现局部皮肤色泽改变或形态改变,如瘀点、

白斑等;或出现皮肤局部凹陷或隆起、丘疹、脱屑等;或在穴位皮下出

现硬结、条索状反应物等。

c.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d.生物化学特性改变:提示脏腑发生病变时,在其相应的经穴处可能出现能量代谢障碍、乳

酸等化学物质堆积。这也可能是压痛点的产生原因之一。

2)穴位病理反应的规律(看一下)

a.穴位病理反应的主要部位:主要集中发生在背俞穴、募穴、原穴、郄穴、及其他特定穴和

个别经外反应点(阿是穴),在耳廓则出现在耳穴反应区。

b.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相关的相对特异性

c.穴位病理反应同脏腑疾病进程关系:穴位病理反应的性质、强弱常随病情发生相应变化。

病变轻时阳性反应的穴位数量减少,结节性病理反应

质地较软;病变加重时出现出现阳性反应的穴位增多,

反应结节质地较硬。

【*(填空)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时,穴位区出现点片状充血红晕、红色丘疹,有脂溢和光泽;慢性器质性疾病则多出现点片状皮肤变白、白色丘疹、点片状隆起增生等。】3)穴位病理反应的临床意义:协助诊断疾病,帮助选取穴位

(四)经穴—脏腑相关

*含义:(双向性)其一,脏腑生理病理改变可以多种形式反应到体表相应部位的经穴上,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和体征,此可称为脏腑—经穴相关;其二,刺激体表的经脉穴位,

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此可称为经穴—脏腑

相关。

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这种现象称

为牵涉痛。

经穴—脏腑相关的神经体液机制

1、神经节段支配(重点看书P151)

2、经穴—脏腑相关的中枢神经机制(*内脏及体表传入在脊髓会聚及重叠节段):

1)胃和足三里:胸10~腰4 2)心脏和内关:颈7~胸13)肝脏和肝俞:T6~L1

3、经穴—脏腑相关的自主神经机制

4、经穴—脏腑相关的体液机制

*(填空)穴位的功能既有其快速、特异、专一、特定、局部的一面,又有较为缓慢、普遍、广泛、非特异、全身性的一面。如果说前一种现象的发生与神经系统的调节关系较为密切的话,那么后一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与体液因素关系密切。

第三章、针灸作用技术

目前以组织形态学的角度标记针感点的方法有:蓝点法、改良蓝点法、美蓝法、墨汁法等。不同穴位感受器(背表P176)。表明穴位下的血管、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或各种特殊感受器等组织结构和针感的形成密切相关,他们共同构成穴位的感受装置。此外,穴位针感

点内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有可能参与针感的形成。(看书P180

、181、184、186、187、188、189

1、*(填空)刺激神经多引起麻感,刺激血管多引起痛感,刺激肌肉多引起酸胀感,肌腱酸痛感,刺激骨膜多引起酸痛感。

2、*针感信号进入脊髓后作用于背角细胞,主要经腹外侧索向上级中枢传递。

3、针感的外周传出通路

1)神经反射性通路2)神经—体液通路3)脊髓γ—传出通路

4、*针感产生机制示意图

针刺→感受器(穴位)→躯体传入神经(Ⅱ、Ⅲ类纤维)→脊髓背角→腹外侧束→高位中枢(丘脑)→大脑皮层→产生针感

丘脑→脊髓背外侧束→躯体传出神经、自主传出神经→效应器(梭内肌)→手下感

5、艾灸

1)光谱:远红外线能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较浅部位,近红外线较远红外线波长短,能量强,可直接渗透到深层组织。

2)作用因素:艾灸药化作用、物理作用、经络腧穴作用、创伤性作用、艾灸的综合作用3)作用的影响因素:灸温、灸量、灸时、灸质

6、*脉冲频率

①连续波:

②疏波:*常用于治疗痿证,各种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

③密波:*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针刺麻醉

④疏密波:*常用于疼痛、扭挫伤、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面瘫、肌无力、局部冻伤

⑤断续波:*治疗痿证、瘫痪

灸法P204

、206、209、210、211

第四章、针灸作用特点

一、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1、针灸作用:指针灸刺激对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体内引起的反应。

2、*特点:

①双向调节:指针灸穴位能产生兴奋或抑制等双向效应

②整体调节:一是指针灸穴位可在不同水平上同时对多个器官、系统功能产生影响;二是指针灸对某一器官功能的调节作用,是通过该器官所属系统甚至全身各系统功能的综合调节而实现的。

③品质调节:指针灸具有提高体内各调节系统的品质(调节系统品质是度量调节系统调节能

力大小的一个参量),增强自身调节能力以维持各生理生化参量稳定的作用。

④自限调节:一是指针灸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只能在生理调节范围内发挥作用;

二是指针灸的调节能力必须依赖于有关组织结构的完整与潜在的机能储备

二、针灸作用的时效特点

1、含义: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即先经过一个或长

或短的潜伏期,然后针效迅速上升,在高水平维持一段时间后,便逐渐下降,回

落至针前或比针前略高的水平。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与时间的关系,称为针灸作

用的时间效应。

2、*(填空P237)针灸效应的时间过程: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

3、*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其他的据课上自己总结的发挥吧……)

①机体的机能状态:病理状态、心理状态、个体生理特点

②腧穴功能相对特异性:穴位与非穴位差异、不用穴位的效应差异、穴位之间协同和拮抗作

③针灸刺激参数:不同针刺参数、不同灸量、电针参数

④时间因素:生理节律、针灸施治时间的长短、

⑤施术针具

(看下P249表4-15的阿片肽)

第五章、针灸作用效应及机理

一、针灸的优势病种

(一)上呼吸道疾病

1、急性(慢性)鼻窦炎

2、急性(慢性)鼻炎

3、感冒

4、急性(慢性)扁桃体炎(二)呼吸系统疾病

5、急性(慢性)气管炎

6、支气管哮喘

(三)眼科疾病

7、急性结膜炎8、中心性视网膜炎9、近视眼10、白内障

(四)口腔科疾病

11、牙痛12、拔牙后疼痛13、牙龈炎14、急、慢性喉炎

(五)胃肠系统疾病

15、食道、贲门失迟缓症16、呃逆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19、胃酸增多症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22、急、慢性结肠炎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24、便秘25、腹泻26、肠麻痹

(六)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27、头痛28、偏头痛29、三叉神经痛30、面神经麻痹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

32、周围性神经疾患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4、美尼尔综合征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36、遗尿37、肋间神经痛38、颈臂综合征39、肩凝症40、网球肘

41、坐骨神经痛42、腰痛43、关节炎

二、针刺镇痛

(一)*含义—指用针刺的方法防止和治疗疼痛的一种方法

(二)*针刺镇痛效应

1、*特点:①针刺后能使皮肤痛阈、耐痛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②针刺穴位不仅对体表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而且对深部痛和牵涉痛也有一定镇痛

效应

③针刺穴位对痛情绪变化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④针刺穴位具有降低痛觉分辨力和提高报痛标准的双重作用

2、*机理

1)*神经生理机制(还要自己稍加总结)(重点看下脊髓水平的整合P269)

①针刺信号的外周传入途径②针刺信号的中枢传导途径

③*针刺信号与疼痛信号在中枢的整合—脊髓水平的整合、脑干水平的整合、

丘脑水平的整合、大脑皮层的整合

④针刺激活脑内一些有关的痛觉调制机构

2)神经化学机制:(P271)

阿片肽(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

*电针不同频率发挥不同的作用

电针频率(HZ)在CNS释放的神经肽发挥镇痛作用部位

低频(2~4)脑啡肽、内啡肽脑和脊髓

高频(80~120)强啡肽脊髓

经典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

*中枢神经递质在脑不同部位发挥不同的作用

递质脑脊髓

5—羟色胺加强加强

去甲肾上腺素对抗加强

乙酰胆碱加强加强

多巴胺对抗对抗

分子机制

*(填空)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和中缝背核在内源性镇痛系统中起重要作用,无论是2HZ和100HZ的电针都激活这些核团,它们可能是两者共同的最后通路。

3、针刺镇痛耐受

1)*含义: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或简称针刺耐受

2)*机制:阿片肽类物质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而CCK-8(抗阿片肽)可通过IP3促进胞内钙库释放出游离钙,两者的作用恰恰相反。通过这些途径,CCK-8对阿片镇痛

发生对抗作用,并促进阿片肽耐受的发生。

三、针刺麻醉

1、*作用:①镇痛作用②抗内脏牵拉反应的作用③抗创伤性休克的作用

④抗手术感染的作用⑤促进术后创伤组织修复的作用

2、*缺陷:①麻醉不全②不能完全抑制内脏反应③个体差异较大

(一)针药复合麻醉

*(ABA)或称针刺辅助麻醉(AAA),临床麻醉中单用一种麻醉药或一种麻醉方法的情况已不多见,更常用的是多种药物和方法配合的复合麻醉。

四、*针灸治疗脑血管病的机理(P281)

1、改善脑血流量和脑氧代谢

2、改善生化代谢紊乱

3、对分子生物学相关指标的影响

五、*针灸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及机理(P294)

1、针灸对肺容量与肺通气量的调节

2、针灸对呼吸气道阻力的调节

六、针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机理

1、*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理

①释放阿片样物质内啡肽,提高痛阈,稳定情绪②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

③改善子宫血液运行,降低经血中PGF2含量,降低细胞聚集性

④降低全血低切变黏度,降低血浆黏度

2、*针灸矫正胎位的作用机理

皮质醇可刺激胎盘产生雌激素,雌激素可使子宫平滑肌敏感性增强,前列腺素可使子宫平滑肌收缩。针灸可使孕妇血浆皮质醇和前列腺素E含量明显增加,同时观察到胎儿心率明显增快,子宫活动紧张性增高。这说明针灸可能是通过兴奋垂体—肾上腺素皮质系统,提高子宫的紧张性及加强胎儿的活动,从而纠正胎位。临床观察发现,胎动在艾灸至阴穴后数分钟内即可增强,并可维持数小时,表明艾灸使子宫活动加强可能不仅有及时效应还包括后动效应。

七、针灸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及机理

(*针灸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1、*针灸对T细胞及其亚群的主要影响

①针灸对T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其效果与机体原有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②针灸对CD4+细胞的影响较大,而对CD8+细胞的影响不太明显

③针灸可使紊乱的CD4+/CD8+比值趋于正常

1、*针灸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作用

①提高吞噬细胞的数量及功能②调节机体内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及其生物学活性

③提高血清补体含量和效价④提高NK细胞数量,尤其是能提高NK细胞的活性

2、*针灸对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①调节应答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从而调节细胞免疫应答

②促进T细胞的克隆扩增③改善CD4+/CD8+比值

看针刺治疗脑血管病的机理P281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培训资料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

实验针灸学 1、实验针灸学定义: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验针灸学的基本任务: 促进针灸学的发展是实验针灸学的主要任务;培养现代化的针灸人才是实 科研选题的种类:1基础研究:探索性强,自由度大,风险高2应用研究:实用性强,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风险较小3开发研究:风险低,成功率高,具有投资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假说的重要性:建立假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科研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假定性的解释和说明。科学研究中离不开科学假说,凡是以客观事实和现有的科学理论为基础,能够揭示科学问题的内在特征和规律的学说,就是科学假说。建立假说是选题的核心与灵魂,假说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科研工作的成败,假说水平的高低决定科研成果水平的高低。 假说的特性:1来源的科学性2说明的推测性3解释的系统性4结论的可验证性 假说建立的步骤:1产生初始意念2形成初步假说3不断完善假说 4、假说的检验(1逻辑分析2实践检验) 经脉现象的定义:经脉现象,亦称经络现象,是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经脉现象包括哪些内容?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神经血管反应,循经感觉障碍 循经感传的定义:循经感传:系指用针刺,艾灸、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胀,麻等“得气”感,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现象。分显性与隐性感传。 9.循经感传的特征:1) 感传路线四肢部与古典经脉主干循行路线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则差异较大。 2)感传感觉大多数以酸胀麻痛为主;少数出现流水感、蚁走感、冷热感等。 3) 感传速度速度缓慢是循经感传的一大特征,一般为 1~10cm/s,但个体差异较大。 4) 感传宽度通常呈带状,其宽度因部位而异,一般为0.5~5.0cm 或更宽。 5) 感传深度因部位而异,肌肉丰厚处感传线较深,似在肌肉中;肌肉浅薄处感传线较浅,似在皮下。6) 感传方向刺激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传导;刺激头面部或躯干部的穴位,感传向四肢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腧穴,则感传一般呈离心性和向心型双向传导。 7) 感传阻滞针刺穴位引起感传时,在感传路线上进行机械压迫、局部降温、局部注射液体、触觉刺激,可以阻滞循经感传。 8) 感传效应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属络的组织器官时,相应组织器官的机能发生明显的良性或劣性的变化,多数和针刺疗效一致。故有人称此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反应。 9) 相对稳定对感传显著型的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循经感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经脉和非经脉有什么不同特点?经脉具有电特性,热学特性,光学特性,声学特性,磁学特性,沿经同位素迁移现象等。 压迫冷冻感传组织后有什么针效,对临床有什么启示?局部冷冻降温感传组织后对循经感传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它阻滞了循经感传所诱发的肌电反应或脏腑效应,并且阻滞针刺的效应,针效被阻滞的程度与相关部位组织温度降低程度的呈平行关系。 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主要有哪几种观点?大致有三种观点:(1)中枢兴奋扩散说;(2)外周动因激发说;(3)中枢外周统一论; ①中枢兴奋扩散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的,即感传的性质是

实验针灸学重点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针灸的三个作用:针刺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3、学位功能的双重含义:感受刺激,反映病症 4、得气: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包括针感和手下感。针感指受针者针下的酸、麻、重、胀等感觉。手下感指施针者手下沉紧的感觉。 5、得气的机制:针刺穴位引起穴区感受装置兴奋后神经冲动传入中枢,最后在大脑皮层形成针感。中枢整合后的信息传出后又作用于效应器形成手下感。 6、手下感的产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后,一方面形成针感,另一方面通过脊髓r-传出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肌收缩和肌电发放,以及局部肌纤维收缩,后者经针柄传于施针者手下形成沉紧的手下感。 7、循经感传现象: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的路线传导的现象。 8、循经感传现象的基本特征:循经扩布、趋向病所、宽度和深度不均、感觉性质多样、慢速传导、双向循行和回流现象、可以阻滞、影响脏腑功能活动 9、经穴脏腑相关:或称体表-内脏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联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10、牵涉痛: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疼痛感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11、海氏带: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 12、穴位功能特异性:穴位与非穴位、穴位与穴位之间在功能上所存在的差异。 13、针灸作用的五个影响因素:穴位特异性,得气状况,针法灸法的刺激参数,个体差异,时间因素 14、艾灸的刺激参数:1)温度幅值:2)温度升降速度:3)温度作用面积:4)壮数:5)每壮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 15、电针的刺激参数:波形,波宽,脉冲幅度,脉冲的重复频率 16、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称为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 17、时间效应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叫时间效应曲线。 1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 19、针刺耐受:针刺镇痛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或简称针刺耐受 2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灸后继续存在的针灸效应 21、生物节律: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命活动按一定的周期和顺序重复发生的变化。超日节律,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分为:7d节律,月节律,年节律) 22、疼痛: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痛感觉是指人对疼痛的感觉。痛反应是指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躯体反应和内脏反应。 23、痛域:痛阈(痛反应阈):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24、耐痛域: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实验针灸学

实验针灸学复习资料 绪论 1.实验针灸学的定义: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 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 一个新的分支。 2.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 ●针灸对机体的作用: “三个方面”: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对失调的脏腑器 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三个特点”:整体性,双向性和良性调节。 “三大影响因素”:机体功能状态,刺激质量,穴位组选 ●针灸效应的机制 ●针灸的应用技术 ●实践及技能训练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穴位的功能与结构 1.穴位功能的双重含义:感受刺激和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刺激的三个特点: ●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症 【(电针最易,毫针不易)(皮肤触觉属于快适应感受器,肌梭和关节囊属于慢适应感受器)】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感觉阈不同 【电针<手针<艾灸】 3.反应病症:指脏腑病变时,常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病理反应,可表现为穴位的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 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等形式。 4.穴位病理反应的形式: ●感觉异常: 疼痛---皮肤自觉痛,穴位压痛,痛觉过敏 知热感度变化---井穴或原穴, 赤羽氏指数<1.5,快,实证;赤羽氏指数>1.5,慢,虚证。 实证-对热的敏感性↑,知热感度变化数值偏低; 虚证-对热的敏感性↓,知热感度变化数值偏高。 ●组织形态改变:主要表现在穴位局部皮肤色泽和形态的改变 ●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电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相比,穴位皮肤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电学特性。 热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相比,温度要高0.5~1℃,正常人两侧同命穴温度差一 般在0.5℃以内。 光学特性改变:穴位与非穴位的红外辐射的强度差别较大,但频谱特性的差异却不大。 其它:pH低于6即可引起疼痛,随着pH值的下降,疼痛加重。

针灸医籍选 考试重点

1.简述“粗守形,上守神”和“粗守关,上手 机”的内涵。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覩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粗守形:粗守,技术低劣的医生。形,指针刺一些表面的内容,如腧穴,刺法等。 上守神:上,上工,技术高明的医生。神,精神气血的内在变化,即正气。 粗守关,上守机:关,四肢关节的腧穴。机,经气至的动静时机。粗守关,即守四肢之关节也。上守机,察气至之动静也。 2.简述针灸医生临床操作的基本要求。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 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 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 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 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本段提示了针刺的正确方法,必须持针 有力,正指直刺,不要左右偏斜。同时, 强调医者在施行针刺时,精神要高度集 中,密切观察病人的血脉虚实,两目、 眉间及面部的神色变化。如此,才能治 之有效而不发生危险。 3.简述五脏受邪发病的内容。 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肋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4.简述病之六变的内容。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出血,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5.试论述针灸治神。 针刺治神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医生治神。医生必须精神专一,“神无营于众物”,医者首先必须常持谨慎之心,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在众多复杂的证候中,抓住主要脉证,审证虚实,施以针刺治疗。诊断后,医者“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治疗前,“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治疗中要密切注意针刺后气至的时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第二部分为患者治神。针刺过程中,患者必须认真配合医者,放轻松,精神高度专一集中,做到人与针和,针与病人和。 第三部分为安静优雅的环境。 6.叙述热病及偏枯,痱等病的症状的异

针灸学考试重点

针灸学考试重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针灸学考试重点 (考试必备) 整理:机密下载《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针灸专着《针灸甲乙经》收录349个腧穴。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明堂三人图”,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北宋王惟一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元代滑伯仁着《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清代李学川 361个腧穴。 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 . 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 8条,故称~。特点: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作用: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 ~。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分类:十四经穴;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 1、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 2、原穴、络穴(原穴为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络穴为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 3、郄穴(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和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 4、背俞穴、募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俞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 5、下合穴(为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6、八会穴(为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7、八脉交会穴(为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想通的八个腧穴, 8、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分为三种: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针管进针

实验针灸学复习题.doc

复习题 绪论 1、实验针灸学定义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学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实验针灸学研究内容 3、针灸对机体的作用 (1)镇痛作用 (2)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 (3)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实验证明针灸对机体各个脏腑器官均能发挥多系统、多层次、多水平、多靶点和多途径的调衡作用,从而可以分别获取诸如镇痛、抗休克、抗感染、止痉等不同的效果。 4、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5、影响针灸效应的基本因素 6、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 7、实验针灸学的任务 8、实验针灸学的在针灸教学中的作用 9、针灸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条件 两个基础和三个能力 两个基础即传统针灸学和现代科学的基本知识,三种能力即继承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10、学习实验针灸学的基本方法与观点 (一)基本方法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要进入积极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状态,并尽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如课题研究)中应用所学的科学思维方法。(二)基本观点 1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2功能与形态结构结合的观点 3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分析问题的观点 3临床实验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的观点 5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11、实验针灸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 1-1 12、穴位的含义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 13、穴位的功能 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14、感受刺激的特点是什么 1 、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 2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 3 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15、穴位病理反应的定义穴位诊断法 穴位病理反应: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的作用,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化。 16、穴位病理反应的分类 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 分三大类: 1、感觉异常 1)痛觉过敏:穴位自发性疼痛、穴位压痛 2)知热感度异常: 上升或下降:上升,实证;下降,虚证 知热感度定义:脏腑病变相应经脉之井穴或原穴对热 的敏感发生变化。 2组织形态学改变 色泽、形态改变: 例如: 丘疹、白斑、脱屑、瘀点、局部血管扩张(红线) 凹陷、隆起、条索、硬结: 3 生物物理特性变化 (1)电学特性变化 (2)热学特性变化 皮温↑↓→红外线热度检查↑实证↓虚证 (3)光学特性变化 (4)生物化学特性变化 17、针感感受装置、传入神经、脊髓传导通路等 1、感受装置 (1)针感点基本上分布在深部组织,偶见于皮下结缔组织中。 肌肉浅薄处、关节,针感部位较浅 肌肉丰厚处,针感部位较深; 例:足三里产生针感的部位 最浅0.7cm 最深3.5cm 皮下组织深度0.3-0.5cm (2)针感点可分布于穴区的各层组织中,以深部组织较为多见。 组织包括: 皮下结缔组织、肌肉、肌腱、腱周结缔组织、神经干、血管壁、骨膜等 (3)几乎所有的针感点均有神经、血管分布。 产生针感的神经结构包括: 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神经干(支)、环层小体、肌索和血管壁上的传入神经和某些包囊感受器。 (4)针感的形成原因与上述结构均有关,但与神经关系密切。 (5)小神经束和游离的神经末梢是多数穴位的主要针感感受装置。 (6)针刺可以兴奋深部组织中的各类感受器(牵张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 (7)针感形成机制 针刺机械刺激——肥大细胞和其他组织损伤破裂——释放组织胺、5-HT、缓激肽和慢反应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小神经束、其他感受器——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给躯体感觉神经——传给大脑 2、传入神经

实验针灸学

1.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 2.实验针灸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技术、针灸作用基本特点、针灸作用影响因素及针灸效应及机制。 3.肯定疗效、提高疗效是实验针灸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临床是实验针灸学的生命所在。 4.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三大效应是针刺镇痛效应、免疫调节效应及针灸对器官功能的调整效应。 5.1983年实验针灸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讲授;1984年第二届全国针灸麻学讨论会上已把实验针灸学列为针灸学的分支学科和针灸学的重要成就之一;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领域第一个重大项目“穴位的敏化研究”也正式成立。 6.穴位:是由神经、血管、肌肉、筋膜、肌腱等多种组织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立体构筑”。 7.根据穴位的所在部位可以将穴位分:(1)肌肉运动点;(2)浅表神经汇聚处;(3)神经丛上或表浅神经分支处。 8.穴位针感的形成与穴位下的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血管或各种特殊感受器等组织结构密切相关;穴位针感点内血管壁上的自主神经和血管平滑肌有可能参与了针感的形成。 9.针刺刺激神经时多引起麻感;针刺血管多引起痛感;针刺肌腱、骨膜多引起酸感;针刺肌肉多引起酸胀感。 10.穴位效应装置结构 (1)肌梭中的梭内肌与手下感有关: (2)穴位局部小血管与针灸效应相关。 11.目前倾向认为针感和镇痛信号主要是由中等粗细的Ⅱ、Ⅲ类纤维负责传递的;针刺效应的外周传出途径与神经反射性通路和神经-体液途径有关。 12.用现代思路说明针感的形成: 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等环节。针刺机体穴位,兴奋穴区感受器,针刺信号主要沿躯体感觉神经的二类,三类纤维上传脊髓后角,再经脊髓丘脑侧束传至脑干、丘脑,最后在大脑皮质形成针感,后索参与针感的维持。针感的形成和维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功能的完整。 13.穴位病理反应的结构基础: (1)局部小动脉与穴区皮肤低电阻点有关; (2)局部循环不畅与穴位压痛有关; (3)局部血液循环与穴位皮下硬结有关。 13.经穴-脏腑相关:体表经穴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联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 变可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经穴,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的经穴,又可对相应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调节作用,称为经穴-脏腑相关。 14.牵涉型内脏痛:来源于内脏但感觉反映在体表,这种定位错误的躯体痛被命名为牵涉型内脏痛。 15.经络研究遵循“肯定现象、掌握规律、阐明本质、提高疗效” 16.经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17.循经感传现象:指以针刺、电脉冲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的一种

《实验针灸学》试卷及答案1

※<本科模拟试卷A卷>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答题说明: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并使试题所叙述的内容正确无误。) 1.穴位病理反应形式有、、。 2.对灸法的刺激参数和量效应应从和两方面来考虑。 3.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为、、。 4.影响针灸作用的基本因素有腧穴特异性、得气和、、。 5.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内关穴的传入神经元与神经的节段性分布基本相同。 6.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于改善呼吸功能、调节和含量、调节β-肾上腺素能受体、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调节轴几个方面。 7.针灸不仅可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且可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别是细胞免疫。针灸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实现的。 8.针灸治疗阑尾炎的机制可能与促进阑尾运动和促进有关。 9.毫针针刺的刺激参数,主要是与针机械运动相关的位移、时间、和等物理量的变化有关。 10.躯干腹侧、背侧经穴排列有现象。 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A1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循经感传的出现率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性别 B.地区 C.年龄 D.民族E.职业 2.2Hz电针足三里,对疼痛患者腰部脑脊液中肽类物质的影响,哪项正确() A.脑啡肽升高,强啡肽不变 B.脑啡肽不变,强啡肽升高C.脑啡肽升高,强啡肽升高D.脑啡肽不变,强啡肽不变E.以上都不是 3.许多实验证实,捻转补泻手法的最佳操作时间是每穴施术。() A.数秒-数十秒 B.1-3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E.以上都不是 4.循经感传的传导速度为() A.70-120米/秒 B.2-14米/秒 C.数毫米-数厘米/分钟D.数毫米-数厘米/秒 E.以上都不是 (二)A2型题 5.下列描述不属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特点的是() A.无痛 B.不易造成感染 C.机体适应很慢 D.可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 E.易造成极化 (三)B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个答案可被选1次或多次,或不选用。)

《针灸学》实验指导

《针灸学》实验指导供中医、骨伤、高护、成教等专业使用 针灸学教研室 针骨系综合实验室 1997.10

目录 实验一骨度分寸定位法、任脉、督脉腧穴 实验二手三阴经腧穴 实验三手三阳经腧穴 实验四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腧穴 实验五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实验六足三阴经腧穴、经外奇穴 实验七针刺法、拔罐法、电针、灸法操作 实验八皮肤针、皮内针、三棱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头针、耳针操作

实验一骨度分寸定位法、任脉、督脉腧穴划经点穴(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的骨度分寸定位法; 2.熟悉任脉、督脉的经脉循行、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 3.掌握常用穴位的定位、操作及特定穴属性; 二、实验内容 1.常用的骨度分寸: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 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9寸 胸腹部: 天突至歧骨(胸剑联合)9寸 歧骨至脐中8寸脐中至横骨上廉(耻骨联合上缘) 5寸两乳头之间8寸背腰部: 大椎以下至尾椎21椎 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6寸 上肢部: 腋前纹头(腋前皱襞)至肘横纹9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下肢部: 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股骨内髁上缘) 18寸内辅骨下廉(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高点13寸髀枢至膝中19寸 膝中至外踝高点16寸

臀横纹至国横纹14寸2.任脉常用腧穴:中极、关元、气海、神阕、中脘、膻中、天突、廉泉、承浆 3.督脉常用腧穴: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哑门、风府、百会、上星、素髎、水沟三、实验器材 骨度分寸尺若干,彩笔若干。 四、实验步骤 1.由带教老师先示教,在学生身体上显示常用的骨度分寸及重点穴位; 2.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进行点穴划经,教师随时进行疑难解答。 3.学生实习完毕后,老师可进行抽查,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 五、注意事项 学生应仔细体会骨性标志及穴位定位。 实验二手三阴经点穴划经(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手三阴经的经脉循行、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 2.掌握常用穴位的定位、操作及特定穴属性;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1

针灸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C )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B )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D )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E )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C )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 )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C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二、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 E )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B C )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 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虐、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2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 E) A.会宗 B.温溜 C.梁丘 D.附阳 E.大钟 3.下列穴位中不属募穴的是( E) A.章门 B.日月 C.石门 D.关元 E.俞府 4.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依序排列应该是( B) A.曲泉、中封、太冲、行间、大教 B.太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实验针灸学》试卷及答案

《实验针灸学》试卷及 答案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本科模拟试卷A卷>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答题说明: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并使试题所叙述的内容正确无误。) 1.穴位病理反应形式有、、。 2.对灸法的刺激参数和量效应应从和两方面来考虑。 3.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为、、。 4.影响针灸作用的基本因素有腧穴特异性、得气和、、。 5.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内关穴的传入神经元与神经的节段性分布基本相同。 6.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于改善呼吸功能、调节和含量、调节β-肾上腺素能受体、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调节轴几个方面。 7.针灸不仅可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且可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别是细胞免疫。针灸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实现的。 8.针灸治疗阑尾炎的机制可能与促进阑尾运动和促进有关。 9.毫针针刺的刺激参数,主要是与针机械运动相关的位移、时间、和等物理量的变化有关。 10.躯干腹侧、背侧经穴排列有现象。 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A1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循经感传的出现率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性别 B.地区 C.年龄 D.民族E.职业 2.2Hz电针足三里,对疼痛患者腰部脑脊液中肽类物质的影响,哪项正确() A.脑啡肽升高,强啡肽不变 B.脑啡肽不变,强啡肽升高C.脑啡肽升高,强啡肽升高 D.脑啡肽不变,强啡肽不变E.以上都不是 3.许多实验证实,捻转补泻手法的最佳操作时间是每穴施术。() A.数秒-数十秒 B.1-3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E.以上都不是 4.循经感传的传导速度为() A.70-120米/秒 B.2-14米/秒 C.数毫米-数厘米/分钟 D.数毫米-数厘米/秒 E.以上都不是 (二)A2型题 5.下列描述不属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特点的是() A.无痛 B.不易造成感染 C.机体适应很慢 D.可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 E.易造成极化 (三)B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个答案可被选1次或多次,或不选用。) A.音乐波 B.间断波 C.疏密波 D.方波 E.三角波 6.在镇痛方面有优势的波形是:() 7.在恢复机体疲劳状态方面较差的波形是:() A.游离神经末梢 B.包囊感受器 C. 肌梭 D.环层小体 E. 腱器官 8.肌肉丰厚处穴位针感点的感受器以为主() 9.肌腱附近穴位针感点的感受器以为主() (四)C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

智慧树知到《实验针灸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实验针灸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实验针灸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方法是 A:观察 B:实验 C:实践 D:论证 正确答案:实验 2、实验针灸学丰富了针灸学的内涵,促进了传统针灸学的进一步与现代实验医学的结合,这标志着传统针灸学正在自我完善,已从()过渡。 A: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 B:医学科学向朴素理论医学 C:实验医学向本能医学 D:朴素理论医学向经验医学 E:现代医学向朴素理论医学 正确答案: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 3、实验针灸学的受试对象可以是 A:动物 B:植物 C:人 D:毫针 正确答案:动物,人 4、实验是为了解决文化、政治、经济及其社会、自然问题,而在其对应的科学研究中用来

检验某种新的假说、假设、原理、理论而进行的( )的技术操作行为。 A:明确的、具体的 B:可操作的 C:有数据的、有算法的 D:有责任的 正确答案: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有数据的、有算法的,有责任的 5、针刺镇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麻醉方法,用于外科手术获得成功这是我国西医医学与现代麻醉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实验针灸学是针灸学术理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分化出的一个新学科领域。它将与临床医学结合进入经典实验医学发展的新阶段,这是针灸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医学是一门内容十分保守的学科。不断探求新的观念,以精典内容作为它永恒不变的规律,正是医学活力所在。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科学内部需求动力往往要大于外在自身动力,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应把继承传统经验作为实现自身学术发展的根本保证。 A:对

针灸实验报告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实验实训报告 篇二: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 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 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 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 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 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 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 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 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 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 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 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耐痛 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 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 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 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手 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

针灸治疗学考试重点(2016年实用)

1.治疗作用: ①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疗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②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③调和阴阳(是针灸的最终目的)。 2.针灸治疗原则: ⑴补虚泻实(①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②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③不盛不虚以经取 ⑵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⑶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 ⑷三因制宜:因时地人。 ⑸治神守气。——附加 辨证论治的要点:(1)明辨疾病性质(2)突出经络辨证(3)注重整体观念(4)分清标本缓急(5)做到三因制宜。 选穴原则: 局部选穴、邻近选穴、远端选穴、辩证选穴、辩症选穴 五输主病: 《灵枢》 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 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气逆而泄。 简称“五腧”。 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写出十二经的五输穴及临床应用 十二经的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规律分别排列: 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 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 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 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 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 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 足太阳膀胱经: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 手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针感,另一方面通过脊髓?-传出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肌收缩和肌电发放,以及局部肌纤维收缩,后者经针柄传于施针者指下,从而形成沉紧的手下感

针灸学期末考试重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针灸学考试卷1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答题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慢性泄泻的治疗原则为疏调胃肠气机,针用泻法。 ( ) 2、郄穴多用于本经的急性病症。 ( ) 3、徐疾补泻泻法操作要点是徐入疾出。 ( ) 4、顶颞前斜线可治疗中风失语。 ( ) 5、胃痛选下脚端是按临床经验选穴。 ( ) 6、十二经五输穴和原穴,共计66穴。 ( ) 7、砭石是最早的针刺工具。 ( ) 8、腹痛选天枢、足三里穴治疗,是属表里配穴法。 ( ) 9、耳穴穴位注射常用剂量为1ml。 ( ) 10、隔盐灸多用于伤寒阴证,吐泻并作,中风脱证。 ( ) 二、A型题: 1、募穴中的中脘是:( ) A 脾之募 B 心之募 C 肝之募 D 胃之募 E 肺之募 2、俞穴中的肺俞是:( ) A 心的背俞穴 B 肺的背俞穴 C 肾的背俞穴 D 胆的背俞穴 E 肝的背俞穴 3、属前后配穴法的是:( ) A 大敦、大陵 B 太溪、中冲 C 期门、肝俞 D 涌泉、委中 E 以上都不是 4、主客原络配穴法、脾经先病、胃经后病取穴是:( ) A 太白、丰隆 B 太白、公孙 C 太白、冲阳 D 公孙、丰隆 E 冲阳、丰隆 5、肺经的虚证,虚者补其母是:( ) A 少商 B 鱼际 C 经渠 D 尺泽 E 太渊 6、在三阴交处交会的经脉是:( ) A 心、肝、肾经 B 肝、脾、肾经 C 肺、肾、心经 D 脾、胃、肾经 E 脾、肺、肾经 7、督脉的络穴是:( ) A 长强 B 腰俞 C 腰阳关 D 命门 E 悬枢 8、腧穴分三类是指:( ) A 十二经穴、天应穴、阿是穴 B 十二经穴、奇穴、阿是穴 C 十四经穴、不定穴、阿是穴 D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E 十二经穴、五输穴、阿是穴 9、尺泽至太渊是:( ) A 9寸 B 8寸 C 18寸 D 14寸 E 12寸 10、阳经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分别配属五行:( ) A 木、火、土、金、水 B 火、土、金、水、木 C 金、水、木、火、土 D 土、金、水、木、火 E 水、木、火、土、金 11、八会穴中的血会是:( ) A 中脘 B 阳陵泉 C 太渊 D 章门 E 膈俞

实验针灸学复习大总结

绪论 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针灸学是传统针灸技术理论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分化、成熟起来的,是针灸学科新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针灸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验的方法,实验活动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探索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重要实践。 实验针灸学是沟通传统针灸和现代科学的桥梁。 实验针灸学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实验手段去深入开展研究,不断充实和发展针灸理论,不断揭示针灸作用原理和规律,促进针灸学科的创新和发展,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 1979年06月,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中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 第一届中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后,出版了《针灸针麻研究》、《针灸研究进展》、《现代经络研究文献综述》等著作,它们科学、系统地总结了当时针灸临床、经络、输穴、脏腑相关、针刺镇痛和针麻等实验研究的大量成果,表明作为推动针灸学现代化的一门新学科,实验针灸学渐趋成熟。 1982年,天津中医学院率先编写《实验针灸学》教材。 随后,国家教委正式承认实验针灸学的学科地位。 针灸的作用基础 经络的研究是针灸基础研究的重要方面。 概括的说,经络的现代科学研究主要进行了3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肯定了经络循经传感等经络现象的存在,特别是对循经传感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研究,证明它是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一种正常生命现象;第二,以多种指标检测和显示了经脉的循行路线;第三,对经穴-脏腑相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经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包括循经传感、循经皮肤病、循经性神经血管反应、循经感觉障碍等现象。 循经传感现象又称循经感传或简称感传,是指用针刺、艾灸或其它方法此即穴位是,人体出现一种酸、麻、胀、痛等特殊感觉,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基本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路线传导的,并被大脑感知的现象。 能由受试者指明传导途径者称之为显性传感,不能直接感知传导途径者称之为阴性传感。 循经传感的分类: 1、循经传感距离的标准:①感传不超过腕踝关节者,用“-”表示;②感传超过腕、踝关节,但不超过肩、髋关节者,用“+”表示;③感传超过肩、髋关节,但不能达到经脉终点者,用“++”表示。④感传能贯通经脉全程者,用“+++”表示。 2、循经传感显著程度的分型:①I型,显著型,受试者有6条以上经脉感传距离达到“+++”,其余经脉均达到“++”的标准。②II型,较显型,受试者有2条以上经脉感传距离达到“+++”,或3条经脉均达到“++”的标准。 ③III型,稍显型,受试者有1条经脉感传距离达到“++”,或2条经脉均达到“+”的标准。④IV型,不显型,受试者只有1条经脉感传距离达到“+”,其余经脉均为“-”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