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籍英译事业机遇与挑战

中国典籍英译事业机遇与挑战
中国典籍英译事业机遇与挑战

中国典籍英译事业:机遇与挑战

黄中习

(苏州大学校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摘要: 本文总结中国典籍英译史发展的四个特点,指出关于典籍英译认识的五个误区,认为当前的中国典籍英译事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探讨当代典籍译者应注意的三个翻译策略,希望有助于发展中国典籍英译事业。

关键词:中国典籍英译;翻译策略;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典籍英译历史发展的特点

明末清初以来,西方译者英译中国典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中国学者自觉向西方译介中国典籍也有100多年的历史。纵观中国典籍英译的发展历程,它有如下四个特点:

1、中国典籍的翻译与研究是西方传统汉学的中心内容。19世纪末到上世纪上半叶,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汉学研究成果突出,国外的中国典籍英译以传教士、学者及外交官的成果居多;在上世纪下半叶,西方汉学以美国为中心,美国的汉学研究成果成就后来居上,而近年来中国译者典籍英译的丰硕成果赶超了国外译者。

2、传统的西方汉学以译介中国文史哲典籍为核心,其译介以选译、摘译、编译、个人或零星组织的翻译为主;现当代的西方汉学则转向以现当代中国现实社会为研究重点,但中国文化典籍的英译活动仍相当活跃。

3、中外译者两支队伍都一直在进行中国典籍的英译,相互协作与交流日渐增多,有组织、系统性的典籍全译渐占主流,结集成套的典籍译介日益增多,且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步发展,这使中国典籍英译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不断提高之势。

4、中国典籍英译与传播是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在文学创作领域体现的是融合,在学术研究领域则体现的是并峙。新型研究方法的流行与继承传统的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西论中用成了中国典籍研究的一大特色。

二、关于典籍英译认识的五个误区

虽然中国译者的典籍英译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人们对中国典籍英译的认识仍有这样那样的误区,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五点:

1、对中国典籍英译的可译性上,认识有误区。

几千年的中外翻译史足以证明,“可译性”的讨论只不过是“一堆废话”而已。[1]57我国典籍浩如烟海,子经史集,自然科学,种类繁多。很多典籍距今年代久远,其古文文意所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其训诂解释,见仁见智,名目繁多。典籍英译需要大量的考证分析和比较研究,才能把握真义,然后以现代英语进行传神达意的翻译。典籍英译是双重翻译——古今汉语的释译和汉英翻译,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典籍英译的可译性不时有人质疑。我国典籍翻译大家杨献益说得好:“翻译是沟通不同民族语言的工具。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都是人, 人类的思想感情都是可以互通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什么东西应该都可翻译。”[2]83一部《红楼梦》古典小说,囊括了诗、词、曲、赋、联、酒令、谜语等各

种有汉语特色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多种外语全译本的问世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2、对中国译者英译典籍的可行性,认识有误区。

对“中国人不能译出”的三个理由,潘文国已经从三十年来国际政治与翻译理论、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出发,对之逐条进行了令人信服的批评。[3]其实,“以中国典籍英译而论,国外译者质量很不理想的译本不胜枚举,国内译者高质量的译本也屡见不鲜。”[4]135英译典籍最理想的方式是外国译者译入或中外译者合作翻译,但英语实为当今文化和学术交流中最为高效的“国际共同语”。要把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进行系统的英译主要得靠中国译者,应大力提倡中国学者译出中国文化。为此,季羡林、杨牧之、汪榕培、潘文国、王宁等知名学者不断呼吁社会各界对中国典籍英译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3、对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和国内与国外的关系上,认识有误区,重理论轻实践、重国外轻国内之风相当严重。

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在其新著《翻译研究的转向——新范式还是新视角?》(2007)中综述了世界翻译研究近三十年来的多重转向,如语言学转向、语用学转向、文化转向、实证转向、全球化转向、后殖民转向、翻译转向、意识形态转向、社会学转向等[5]。种种“流星式”的研究转向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三五年,其功过暂且不论。我国的翻译研究大多是跟风转向,不少论著重理论轻实践、重国外轻国内。先是言必称“奈达”,后来论必谈“文化转向”,字里行间充满“叛逆、权力、暴力、改写、操控、颠覆、解构”等时兴抢眼的洋术语,高谈阔论,鲜见实践真知。从多年来总结中国翻译界情况但鲜谈翻译实际的“年度综述”也可见此种风气之一斑。而我国的典籍英译大家却历来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矢志笃行, 不尚空谈。他们继承和发展传统译论,结合翻译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如林语堂的“忠顺美”,杨献益的“不增不减”,许渊冲的“信达优”,汪榕培的“传神达意”,等等。

4、翻译界对翻译标准问题上,认识有误区。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当代翻译学研究的兴起,林林总总的国外翻译理论学派应运而生,其学派代表大多都是从否定、批判和颠覆传统的忠实观及语言学的等值观开始立论。稍后,解构主义翻译观开始席卷翻译研究领域,其拆解结构、瓦解中心、否定一切规则的思想特点使翻译标准的探讨似乎变成毫无意义。一时间,在我国翻译理论界,解构主义、新批评理论和译介学理论几乎压倒一切,“解构忠实”、“反思通顺”及“创造性叛逆”之风盛行,“信达雅”之类的翻译标准为了很多翻译(纯)理论家批评解构的靶子,以至于译界中不少人不敢甚或羞于提起“信达雅”之类的翻译标准,生怕被人视为译论观点的老套或落后。有论者称,“翻译工作者的任务是描写翻译行为,而不是规范翻译行为。”[6]102还有论者说,中国有一些学者“每每津津于毫无新意的、规定性的翻译标准(严格地说,这根本不是研究)”,[7]xi在一些翻译研究学者的笔下,我国传统译论的“信达雅”标准竟然成为“幻想”、“综合症”、“幽灵”、“神话”、“乌托邦”等之类的贬义词!但没有“信达雅”之类的翻译标准及翻译伦理规范译者,约束译者,翻译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基础,就会出现“怎么译都可以”的尴尬局面,这难道翻译理论研究的初衷和目的吗?

5、翻译成果的学术水平界定、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翻译教学的重点等基础性和制度性的工作方面的认识有误区。

在高校,翻译成果基本算不上科研成果。翻译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外译汉”训练与“汉译外”比例失调。外语专业的师生少进行“汉译外”实践,甚至不屑于翻译实践,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一窝蜂搞翻译理论研究,高谈阔论,却“玄空怪涩”(陈福康语)。外语专业乃至翻译专业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对

传统文化的理解却有待提高。因此,影响颇大的年度“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的多名资深评委多次呼吁高校外语专业要调整翻译教学的思路,翻译专业的教育要重视翻译实践,改变厚“外译汉”训练而薄“汉译外”训练的做法,容许学位论文“以译代论”或“以评代论”等。其中,汪榕培先生不仅以身作则,呼吁翻译专业的教育要重视翻译实践,还要求自己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进行适量的翻译实践,在实践中体悟理论。其不少弟子在读期间就有译作出版。这样的有益尝试很有借鉴意义。

三、中国典籍英译事业的良好发展机遇

当前,典籍英译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正在崛起,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愿望越来越强,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频繁。中国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广度与深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发展中国典籍英译事业,就为世界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搭建沟通的桥梁。当前,我国非常重视汉语的国际化推广,并制定了积极的政策,举办孔子学院,向世界各地宣传和推广中国的语言文化。而宣传和推广中国语言文化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推广汉语,二是靠翻译。基于中西语言的较大差异和外国人学习汉语有困难等现实,翻译是更主要的方式。去年,中国外文局和中国译协在北京主办的“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上,很多官方领导和专家学者都呼吁,要将中译外翻译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切实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中译外翻译水平,消除中国文化赤字,探索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创新之路, 促进我国对外交流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中国典籍英译本也是学习英语不可多得的好材料。中国读者通过汉英对照阅读,感受英语语言的无穷魅力,学习如何通过英语表达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说,典籍英译事业前途光明,典籍译者大有可为。

四、中国典籍英译译者的翻译策略

汪榕培、潘文国等学者已先后宏观地探讨了发展中国典籍英译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既发人深思,又令人鼓舞。以下笔者仅谈典籍译者应注意的翻译策略:

1、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以正确的翻译标准指导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

典籍译者必须要有扎实的双语能力和正确的翻译观才能做好翻译。从译者角度考虑,翻译标准就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自律准则,它有信、顺、创三元动态关联的特点,是一个整体标准。译者的工作职责、文化使命感及典籍翻译的特点都要求典籍译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翻译标准和原则。

新近,著名译家曹明伦在其新著《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中,重新审视了翻译的目的、任务及其标准,创新地提出并区分了翻译的“文本目的”与“非文本目的”、“文本行为”和“非文本行为”两对概念,[8]这对典籍英译研究很有启发。无论是中译外,还是外译中,杨献益、季羡林、汪榕培、林戊荪、沈苏儒等我国老一辈翻译家多是坚持‘信达雅’或类似的翻译标准,关切“文本目的”的充分实现。英译中国典籍,目的就是当代英语读者看到与原典意义相当、语义相近、文体相仿、风格相称的英译本,让他们全面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目前,市场上中国典籍的译作有当代译者的新译本,也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教士的旧译本。对于前者来说,有的译者英文表达仍“不到家”,而一些英文功底扎实的译者,却往往对中国古典文化疏于理解或出于偏见,导致了文本误读、误译等问题; 对于后者来说,狄更斯式的旧式英语或过于学究的文风已经不合时宜。对当代的典籍译者来说,没有扎实的中文底子,缺乏对原典的全面而透彻的理解,自然无法忠实传译原典丰厚的文化内涵。而没有过硬的外语水平,就不能流畅表达原典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

2、根据不同的典籍文类,制定具体的翻译策略,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方法与技巧。

翻译不同文类的典籍,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中国典籍浩如烟海,文史哲典籍占大多数。就当代的典籍英译来说,“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以流畅的当代英语表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在英语读者可能接受的基础上,能够直译就直译,也就是用原文的对应词语或对应结构来翻译。在可能出现辞不达意或可能引起误解的时候,就采取灵活多变的处理方式。即使同一个多次出现的概念和术语在不同的行文中也可能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个别场合下,单纯的句子翻译不能表达全部内涵的时候,则采用解释性的译法。这样做比大量加注更为可取,读者不必打断思路停下来阅读注解。另外,对于影响理解的人物和难以理解的典故,可采用虚化的方法。”[9]36可以说,这是当代典籍英译总的指导原则。针对典籍惜墨如金、文字简练、内涵丰富、不重形合而重意合等语言特点,潘文国也指出:“古籍英译当求明白、通畅、简洁。”[10]393为此,译者要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方法与技巧,或直译,或意译,或音译,或释译,或具体化,或泛化处理,或增益,或减省,或变通,或补偿,或用注,或兼用多种译法,在全面透彻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忠实流畅地传译典籍文本的思想文化内涵。

3、重视考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理论与实践并重。

典籍英译的特点是任务重,高要求,高投入,低产出。无论是新译还是复译,典籍译者必须重视考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善于在纷繁复杂的语意当中,爬梳剔决,把握真义,然后以流畅的现代英语进行传神达意的翻译。

至于复译,鲁迅早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中早指出了复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2003年“第二届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上,我国典籍英译大家汪榕培先生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 提出了“比读是复译的基础, 复译是比读的升华”的翻译原则,这是中国译者英译或重译典籍的指导原则。

译者的典籍英译研究还要注意融合中西学术的研究方法,兼顾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方面,不仅自己要进行翻译实践,而且要注意研究和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才能灵活掌握典籍英译的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体悟理论,提出自己的翻译理论。另一方面,当代翻译理论发展很快,流派纷呈。译者要自觉学习了解现当代的翻译理论,接受理论的规范和指导,从理论中受到启发,提高翻译研究与实践的能力。

在这方面,汪先生给我们树立了好榜样。他身兼比较文学、英语词汇学和典籍英译三个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其译作有7种被收入了《大中华文库》。他善于比较、继承、借鉴和创新。在翻译之前,他总是想尽办法收集古今中外各种译本、诸家注释以及相关研究资料,比较和研究诸家译本的优劣得失,然后推出自己的译文,以“一家之译”共与国内外译家一起“百家争鸣”。其《老子》、《庄子》、《诗经》和《陶渊明全集》等英译本无不如此。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传神达意”的翻译标准,这是我国传统译论的继承和发展,代表当代典籍英译的发展趋势。

五、结语

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不断。国学热日益升温,典籍英译渐受关注,典籍英译事业大有可为,机遇与挑战并存。有人说,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唯有文化的,才是经典的,唯有经典的,才是永恒的,这不无道理。所谓“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前提一是保持民族本色,二是要译介到世界上去,没有译出,就没有世界可言。典籍英译也不是什么人的专利。中国学者不必因为诸如马悦然等国外汉学家的偏见而对典籍英译望而却步。相反,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学习和继承老一辈学者的人格和学识修养,不畏艰难,博观古今,中外兼修,注意融通中西学术的研究方法,兼顾理论与实践,大胆参与典籍英译研究,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中西文化交流多做贡献。

常见中国传统文化名词英语翻译

常见中国传统文化名词英语翻译 风水:Fengshui; geomantic omen 阳历:solar calendar 阴历:lunar calendar 闰年:leap year 十二生肖:zodiac 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 清明节:the Tomb-sweeping Day 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 中秋节:the Mid-autumn Day 重阳节:the Double-ninth Day 七夕节:the Double-seventh Day 春联:spring couplets 春运:the Spring Festival travel 把中国的汉字“福”字倒贴在门上(听起来像是福到)预示新年有好运:turn the Chinese character for luck (fu) upside down to make “dao”(which sounds like arrival) and put it on your door to bring in good fortune for the new year 庙会:temple fair 爆竹:firecracker 年画:(traditional) New Year pictures 压岁钱:New Year gift-money 舞龙:dragon dance 舞狮:lion dance 元宵:sweet sticky rice dumplings 花灯:festival lantern 灯谜:lantern riddle 食物对于中国佳节来说至关重要,但甜食对于农历新年特别重要,因为他们能让新的一年更加甜蜜。Food is central to all Chines festivals, but sugary snacks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Lunar New Year, since they sweetne up prospects for the coming year. 传统的佳节食物包括年糕、八宝饭、饺子、果脯和瓜子。Traditional holiday treats include nian gao (rice pudding), ba bao fan (eight treasure rice), jiao zi (crispy dumplings), candied fruits and seeds. 四合院:Siheyuan/ Quadrangle 亭/阁:pavilion/attic 刺绣:Embroidery 剪纸:Paper Cutting 书法:Calligraphy 针灸:Acupuncture 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偏旁:radical 战国:Warring States 人才流动:Brain Drain/Flow 铁饭碗:Iron Bowl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仅供参考

中国古代典籍文化doc资料

中国古代典籍文化

浙江大学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典籍文化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院系: 学号:

《中国古代典籍文化》期中作业 古人名与字的关系 1、王泽宏,字涓来。 泽,《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泽,光润也”;再取《康熙字典》中“雨泽”意,理解为润泽。 宏,《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宏,屋响也”,延伸为宏大、恢宏之意。 涓,《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涓,小流也” 综上,此名与字为相互解释的关系。即宏大的润泽,必来自于小流。可能出自于“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贾逵,字梁道。 逵,《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馗,九达道也。似龟背。”而“逵”字是“馗”的变体,意义相同,即向多方通达的道路,好似龟背中间凸起,可以向四下通达。 而贾逵本名“衢”,《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衢,通道也”,亦指四通八达的道路。 梁、道,《说文解字》中解释说:“梁,水桥也”,“道,所行道也”,都是道路、通道之意。 综上,此名与字意义相似,都与道路、通道相关。 3.史既济,字若川。 济,《说文解字》:“济,水。”《说文》中解释为水名,所指即“济水”,今天叫做“济河”。 川,《说文解字》:“川,贯通流水也。”,《康熙字典》解释为“穿地而流也”。 综上,此名与字同义,皆指河流。 4.赵丽华,字燕如。 赵丽华与南朝陈后主的爱妃张丽华同名。之所以字燕如,有两种可能。 第一,燕如即如燕,指人像燕子一样聪慧灵巧。《南史》中云张丽华“性

聪慧,甚被宠遇。” 第二,恰好其人姓赵,“如燕”二字意在将其比作赵飞燕。张丽华、赵飞燕,均是古代美女。 第三,可能出自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所题诗: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5.李己,字子复。 出自《论语》:“克己复礼”。 6.李益,字君虞。 益,取《康熙字典》解释“进也、加也”。 虞,《说文解字》:“虞,驺虞也。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 综上,名是对字的解释。 7.年羹尧,字亮工。 《尚书·舜典》曰:“钦哉,惟是亮天工”,“亮工”便是来源于此, 而《今文尚书》把《舜典》归于《尧典》之中。其名中“尧”字来源于此。 据《清史稿》记载,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官至工部侍郎,那么年羹尧可谓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给他取字“亮工”亦是希望他能够考取功名,辅佐圣上。 8.严嵩,字惟中。 中岳嵩山。 9.查岐昌,字药师。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可说就是丰富多彩、浩如烟海,一个不摸门径得人可能会有无所适从之感。我们以下开列得这个书目,可以说基本上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得基本书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得兴趣进行选读。 中国古典文献在传统上分为“子史经集”四大部分,它们记录了中国古代在文化上取得得伟大成就。通过对这些书得阅读,使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得概貌获得一个大致了解,对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打下一个较为坚实得基础。 1、“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就是中国得"圣经"。“四书五经”就是《大学》、《中庸》、《论语》与《孟子》(四书)及《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得总称。这就是一部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得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得政治理想与治国之道,就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得一把钥匙。书里许多语言,如“当仁不让”、“名正言顺”、“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2、《老子》 《老子》五千言,震古烁今,研究它得著作汗牛充栋。老子就是中国第一个纯粹得哲学家,老子得思想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得一种思想倾向。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得思想,几乎对每一个有文化得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老子》文字简约,说理透彻,含义深邃,富有辩证精神,特别能启发人得思考。《老子》文字不就是特别艰深,历代注

家又多,选一种较好得版本当能有助于阅读理解。 3、《庄子》 《庄子》继承发扬了《老子》得思想,与《老子》一起合称“老庄”,成为道家得经典。庄子对生死得态度十分达观,“鼓盆而歌”成为庄子得典型画像。《庄子》文字上汪洋恣肆、丰瞻华美,代表了先秦散文得最高成就,对中国古代散文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运用了大量得寓言来说理,比如《庖丁解牛》就就是著名得一篇。 4、《韩非子》 《韩非子》一书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韩非子思想就是在中国第一个统一得封建王朝占统治地位得思想。法家思想就是中国古代政治以力服人得“霸道”得代表,与“四书五经”代表得以德服人得“王道”一起,互为表里,历代王朝得统治者或多或少都受它影响。 5、《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不就是中国第一部兵书,却就是最好得一部兵书,它诞生于春秋几百年战乱得背景之下,涵盖了军事中一切重要问题,被我国历代军事家奉为圭泉。它还被译成多种外文,具有世界影响。《孙子兵法》简洁得语句中蕴藏着丰富得内容,对当代商业社会中人得行为处事亦颇多启发。 6、《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就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相传就是黄帝所作,代表了祖国医学最早得光辉成就。它对于病理学与治疗学得辩证思想,成为祖国医学发展得指导思想,为中医得发展奠定了坚实得基础。《黄帝

中国典籍外译(DOC)

摘要 本文以《红楼梦》的影响最大的两部译本中文化词语的翻译为例讨论了在翻译过程中保留文化信息的重要性。相比之下杨译本多采用异化的译法,霍译本更倾向于归化的译法。虽然译者在翻译中遵循了不同的指导原则,但他们传递原文中所承载着的文化的使命却是相同的。译者只有深刻理解并有效表达深层文化信息,才能完成文化传递的任务。这也是衡量文学名著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wo part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 contrast to Yang's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ion of Huo’s are more inclined to domestication. Although the translators follow different guiding principles in translation, they convey the same mission of the original culture. Only by deeply understanding and effectively expressing the deep cultural information, can the task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be accomplished. This is also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literary works. 关键词:《红楼梦》直译音译 Keywords: A story of the stone Literal translation Transliterating 一、前言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典范之作,凝聚了中国文化,描述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和习俗,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与社会的重要窗口,因此,《红楼梦》的翻译至关重要。中外许多著名的翻译家都做了不同的尝试。到现在为止反响最大、最能得到学术界认同的《红楼梦》译本是霍克斯翻译的A Story of the Stone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两个版本的翻译都十分精彩,成为研究英译翻译策略的最佳案例。不过两个版本的翻译中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而翻译的不同代表着某种深层文化的不同,本文试图浅析这种不同的文化因素。 霍克斯和杨宪益在翻译这些中国的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时候,采用的翻译策略也有所不同。霍克斯更多的考虑译入语读者的需要,多采用的意译的方法,也就是翻译理论界的归化的方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化入英语语言文化中,将不同的历史文化高明的融合在一起。这样能够使得《红楼梦》更好的被英语读者所接受。使得它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传播。但是霍克斯的翻译方法,毕竟是一个将源语言中特有的文化现象归化进入译入语中,有时候就会出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与文化关系密切,建筑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儒家礼教、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民俗文化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与文化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古代建筑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体系1。 一、儒家礼教等级制与中国古建筑 儒家建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直接影响到传统建筑的布局、造型和色彩等方面。 中国古典建筑多以中轴线布局,主建筑为中,次要建筑在两侧,左右对称,以众多的单体建筑有序的组成一组建筑群体。这些单体是以中心建筑为核心,布局有严格的方向性,等级分明,层次清晰。其组成的方式是严格按照儒家“尊卑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思想。纵向以北为上,东西为下,横向结构以左为上,以右为下,居住方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也都带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对内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枋彩绘、庭院摆设、室内陈设都有严格的限定。如中国传统屋顶就分九级,其中以重檐庑殿顶级别最高,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十字脊顶、盝顶、盔顶。硬山顶等级最低,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 中国古代建筑对建筑物的装饰色彩也有等级划分,总的来说以黄色为尊,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调,而民居却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2。 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建筑 老子提出“天人合一”观点,认为人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主张顺应自然。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布置,直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各方面。 中国古代房屋以“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为选址的基本原则和格局。古代风水学中,认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库府,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背负高山,面对江河,坐北朝南,享受最充足的阳光,是修建房屋的最佳的位置,这也体现了人渴望与自然相融合,从而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的居住环境。3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所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翻译.

1.香囊(scented sachet),古代也称“香袋”,通常是用布缝制或彩色丝线编织的袋子,里面塞满香草(aromatic herbs)。香囊最初用来吸汗、驱虫和避邪。香囊不仅有用,而且可作装饰品。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圆形、椭圆形和其他形状。它们通常配有精致的图案,每个图案都象征着特别的含义。例如,双鱼或成对蝴蝶图案象征男女之爱;莲花或牡丹花(peony flower)等图案象征女性;松树和仙鹤图案象征长寿;石榴(guava)图案象征很多孩子。漂亮的香囊不仅是装饰品,而且含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翻译:Scented sachets, also called “fragrant bags” in ancient times, are bags usually sewed with cloth or weaved with multicolor silk threads and stuffed with aromatic herbs. The fragrant bags were originally used for absorbing sweat, repelling insects and warding off evils. Scented sachets are not only useful, but also ornamental. They come in different shapes and sizes, such as round, oval and many others. And they are normally decorated with elaborate patterns, with each pattern symbolizing a special meaning.For instance,a double-fish or double-butterfly pattern smybolizes the love between a man and a woman;patterns like lotus or peony flowers symbolize women;pine and crane patterns symbolize longevity and a guava pattern is the symbol of lots of children.A nice scented sachet is not just an ornament,but more of something that contains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richness. 2.中国民间艺术与中国哲学统一于“阴阳(yin-yang)生万物”这一理念。这一理念源于中国原始社会,是对人类的人生感悟的哲学注解。中国人祖先的哲学论断是“近看自己,远观他人”。要理解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原始艺术,这一结论必不可少。人类的本能欲望是生存并通过繁衍(propagation)继续存在。人生来的首要本能是求生,然后是长寿。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阴阳和永生的观念始终贯穿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中国民间艺术反映了社会的所有基本哲学理念。 翻译:Chinese folk art and Chinese philosophy are unified in the belief that yin-yang produces all living things in the world. Originated in Chinese primitive society, this was the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 of human's perception of life. Chinese ancestors philosophical conclusion was to “look at oneself up close and other creatures from afar”,which is essenti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mitive art to the folk art of the nation. To live and to continue life through propagation are the two instinctive desires of human. From birth, a person's first instinct is to survive, and then to live a long life. From primitive society to the present day, the view of yin-yang and perpetual life has permeated in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and the national culture of Chinese society.Chinese folk art reflects all of the basic philosophical concepts. 3.象棋(Chinese chess)两人玩的棋盘游戏,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战略。早期的象棋由三部分组成:棋子、骰(dice)和棋盘。现代象棋没有骰子,它在棋子和棋盘方面与古代不同。棋盘有9行宽、10行长,共90个交叉点,构成方形网格(grid)。棋子在交叉点上落子或移动。对弈者在棋盘进行象征性的军很战争,部署马匹、战车,根据自己对棋局和游戏规则的理解组织军队。目前,中国象棋已传至全世界,进一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诗名英文翻译对照

中国古诗中英文翻译对照 2009-12-16 19:57 来自《英译唐诗名作选》作者:龚景浩 爱国华侨龚景浩先生数年前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英译中国古词精选》,受到读者得欣赏与欢迎。她虽超过古稀之年,体力渐衰,但仍坚持诗歌翻译得爱好。夜间常失眠,默诵唐诗,译成英文诗来消遣。 静夜思李白 Musings on a Quiet Night Li Bai 游子吟孟郊 For Her Son Who'll Be Away for a While Meng Jiao 春晓孟浩然 Spring Morn Meng Haoran 登鹳雀楼王之涣 Going up the Stork Tower Wang Zhihuan 相思王维 Love's Yearnings Wang Wei 悯农二首(一) 李绅 Sympathy for the Peasants ( I ) Li Shen 悯农二首(二) 李绅 Sympathy for the Peasants ( H ) Li Shen 竹里馆王维 A Cottage Among Bamboos Wang Wei 寻隐者不遇贾岛 Visiting a Recluse but Finding Him out Jia Dao 江雪柳宗元 Snow on the River Liu Zongyuan 回乡偶书(一) 贺知章 Random Homeing Writings ( Ⅰ ) He Zhizhang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Missing My Brothers on Double Ninth Day Wang Wei 乐游原李商隐 A Spin Round Ancient Plain Li Shangyin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Seeing off a Friend at Ancient Plain Bai Juyi 山中送别王维 Seeing off an Old Friend from These Mountains Wang Wei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Parting from a Friend at Yangzhou Zheng Gu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Sending off a Friend Who Has Been Appointed a County-Level Official in Far-Away Sichuan Wang Bo 望月怀远张九龄 Gazing at the Moon and Thinking of Someone Faraway Zhang J iuling 白石滩王维 White Stone Beach Wang Wei 鸟鸣涧王维 Birds Chirping over the Hill Creek Wang Wei 春夜喜雨杜甫 Propitious Rain Falling at Midnight Du Fu

中国典籍英译

孝当竭力, 非徒养身。 鸦有反哺之孝, 羊知跪乳之恩。 岂无远道思亲泪, 不及高堂念子心。 爱日以承欢, 莫待丁兰刻木祀; 椎牛而祭墓, 不如鸡豚逮亲存。 Mere support of your parents is not enough, You should do your utmost to be dutiful. A crow feeds its parents when they are old, A lamb kneels down When sucking milk from its mother, Because it has gratitude to show. Do people travelling far away Not miss their parents? Yet parents at home Worry more about their absent children. Cherish your parents' remaining years And make them happy, Ding Lan's carving of wood portraits For his parents after their death Is not a good example. Killing a bull to offer at your parents' graves Is not as good as serving them chicken and pork Before they are decrepit and old. 兄弟相害, 不如友生; 外御其侮, 莫如弟兄。 有酒有肉多兄弟, 急难何曾见一人。 一回相见一回老, 能得几时为弟兄。 父子和而家不败, 兄弟和而家不分, 乡党和而争讼息, 夫妇和而家道兴。 只缘花底莺声巧, 遂使天边雁影分。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翻译教学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翻 译

1.香囊(scented sachet),古代也称“香袋”,通常是用布缝制或彩色丝线编织的袋子,里面塞满香草(aromatic herbs)。香囊最初用来吸汗、驱虫和避邪。香囊不仅有用,而且可 作装饰品。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圆形、椭圆形和其他形状。它们通常配有精致的图案,每个图案都象征着特别的含义。例如,双鱼或成对蝴蝶图案象征男女之爱;莲花或牡 丹花(peony flower)等图案象征女性;松树和仙鹤图案象征长寿;石榴(guava)图案象征很多 孩子。漂亮的香囊不仅是装饰品,而且含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翻译:Scented sachets, also called “fragrant bags” in ancient times, are bags usually sewed with cloth or weaved with multicolor silk threads and stuffed with aromatic herbs. The fragrant bags were originally used for absorbing sweat, repelling insects and warding off evils. Scented sachets are not only useful, but also ornamental. They come in different shapes and sizes, such as round, oval and many others. And they are normally decorated with elaborate patterns, with each pattern symbolizing a special meaning.For instance,a double-fish or double-butterfly pattern smybolizes the love between a man and a woman;patterns like lotus or peony flowers symbolize women;pine and crane patterns symbolize longevity and a guava pattern is the symbol of lots of children.A nice scented sachet is not just an ornament,but more of something that contains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richness. 2.中国民间艺术与中国哲学统一于“阴阳(yin-yang)生万物”这一理念。这一理念源于中国原始社会,是对人类的人生感悟的哲学注解。中国人祖先的哲学论断是“近看自己,远观他人”。要理解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原始艺术,这一结论必不可少。人类的本能欲望是生 存并通过繁衍(propagation)继续存在。人生来的首要本能是求生,然后是长寿。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阴阳和永生的观念始终贯穿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中国民间艺术反映了社会的所有基本哲学理念。 翻译:Chinese folk art and Chinese philosophy are unified in the belief that yin-yang produces all living things in the world. Originated in Chinese primitive society, this was the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 of human's perception of life. Chinese ancestors philosophical conclusion was to “look at oneself up close and other creatures from afar”,which is essenti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mitive art to the folk art of the nation. To live and to continue life through propagation are the two instinctive desires of human. From birth, a person's first instinct is to survive, and then to live a long life. From primitive society to the present day, the view of yin-yang and perpetual life has permeated in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and the national culture of Chinese society.Chinese folk art reflects all of the basic philosophical concepts. 3.象棋(Chinese chess)两人玩的棋盘游戏,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战略。早期的象棋由三部分组成:棋子、骰(dice)和棋盘。现代象棋没有骰子,它在棋子和棋盘方面与古代不同。棋盘有9行宽、10行长,共90个交叉点,构成方形网格 (grid)。棋子在交叉点上落 子或移动。对弈者在棋盘进行象征性的军很战争,部署马匹、战车,根据自己对棋局和游戏规则的理解组织军队。目前,中国象棋已传至全世界,进一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

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 并没有什么道理的。 下面整理了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品析《孙子兵法---势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击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On Military SituationSun WUSun Zi says: To manage a large army is the same in principle as to manage a small one. Itis a matter of organization. To direct a large army in war is the same in principle as to direct asmall one. It is a matter of unified command and order. The whole army may suffer from anall-out attack from the enemy but does not sustain a defeat. This is because extraordinaryand ordinary forces are skillfully operated. The army may deal the enemy a heavy blow as agrindstone crushes an egg. This is an example of beating the weak with the strong.It is a general rule in war that the ordinary force is used to engage and the extraordinaryforce to win victory. The warcrafts of a commander skilled in using extraordinary force to winvictory are as inexhaustible as boundless heaven and earth or as endless as flow of runningrivers. Although they have come to an end, they can start again like the motion of the sun andthe moon. Although they have died away, they can be reborn like the changing of the fourseasons of a year. There are no more than five musical notes, but there combination wouldmake more

中华典籍英译中的文化传递

中华典籍英译中的文化传递 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中华典籍被译成英语和其他语言。这一对外传播和翻译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尽可能保持原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又要满足译文受众的理解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重视文化的传递和呈现。《道德经》是中国文学和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在各个领域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道德经》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词和句两个层面分析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传递。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所指的范畴极为宽泛,有人认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也有人则认为,文化指的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型整体。 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准确进行文化传递成为信息传递之外的重要环节,甚至足以衡量译本质量。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曾指出,翻译的本质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如果我们真正想要将一部作品成功由源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对译者而言,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必须将中西方文化相结合,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体会作品语言的含义,不然翻译就不可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对等转换。然而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是不容小觑的,往往会引起翻译时一些文化意象的遗失或者歪曲。 在对外传播中华典籍文化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西化思想和西方中心论,导致翻译过程中存在以西方概念解释中华文化典籍中的类似概念的情况,造成了文化传递中的扭曲和误解,影响了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发展。我们只有对典籍英译过程中的文化传递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典籍翻译。 二、《道德经》英译本简介 《道德经》的作者为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约5000字,分为《道篇》(前37章)和《德经》(后44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涵盖了哲学、自然、社会等各方面;是除《圣经》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作品之一。 《道德经》的英译不仅仅是将中文译成英语,更是将中华文明传播到西方,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巨大跨度,再加上其艰涩的上古汉语和不易理解的哲学思

中国典籍英译的几点认识

第14卷第3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 ol.14No.3 2013年9月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Sep.2013 20年前要出版一本中国典籍英译的书籍不那么容易,因为中国典籍英译向来是个冷门的学科方向,却在近年来成为翻译界灼手可热的课题,从事翻译者有之、从事评论者有之、从事理论研究者有之、从事教学实践者有之、从事文化交流者有之、显示国家软实力者有之。我本人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转向致力于中国典籍英译的。不过,现在仍有必要对中国典籍英译的目的、做法、现状、规划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在“放眼世界,立足本土”(Be global,act local)精神指导下,把中国典籍英译的工作做得更好。 一、为什么要进行中国典籍英译? 浩瀚的中国典籍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结晶,是世界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够共同分享的一笔财富。但是,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长期以来西方对于中国古老的文化知之甚少,有计划地把中国典籍翻译成为英语是一项基础的工作,需要很多人付出不懈的努力,进行长时间的文化积累。这种文化积累既需要国家层面的规划和扶植,例如《大中华文库》就是成功运行的一个项目,又需要有志者默默无闻的长期耕耘,经过世代的沉淀,建起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某些优秀的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出现多次重译,这是完全正常的,一部道家经典《老子》已经有了100多种英译本,得到不同的解读,不仅说明了这部作品在西方国家深受重视,而且说明翻译在思想传播中的作用。 典籍英译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象高铁建设那样短期之内一哄而上。近年来中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出现了一股“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声音,出现了一阵汉译英的热潮,甚至出现了我国在世界各国举办“孔子学院”的浪头,其中不乏民族主义的情绪和输出中国观念的期望,往 编者按:汪榕培教授多年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陈香梅教育奖励基金一等奖、辽宁省优秀专家、大连市优秀专家等奖励。现任大连大学特聘教授,兼任苏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校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典籍英译研究会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辽宁省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在中国古典文学英译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等方面,汪榕培教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硕果累累,先后完成了《英译老子》、《英译易经》、《英译诗经》、《英译庄子》、《英译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英译孔雀东南飞

中国古代典籍文化

浙江大学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典籍文化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院系: 学号: 《中国古代典籍文化》期中作业 古人名与字的关系 1、王泽宏,字涓来。 泽,《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泽,光润也”;再取《康熙字典》中“雨泽”意,理解为润泽。 宏,《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宏,屋响也”,延伸为宏大、恢宏之意。 涓,《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涓,小流也” 综上,此名与字为相互解释的关系。即宏大的润泽,必来自于小流。可能出自于“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贾逵,字梁道。 逵,《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馗,九达道也。似龟背。”而“逵”字是“馗”的变体,意义相同,即向多方通达的道路,好似龟背中间凸起,可以向四下通达。 而贾逵本名“衢”,《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衢,通道也”,亦指四通八达的道路。 梁、道,《说文解字》中解释说:“梁,水桥也”,“道,所行道也”,都是道路、通道之意。 综上,此名与字意义相似,都与道路、通道相关。 3.史既济,字若川。 济,《说文解字》:“济,水。”《说文》中解释为水名,所指即“济水”,今天叫做“济河”。 川,《说文解字》:“川,贯通流水也。”,《康熙字典》解释为“穿地而流也”。 综上,此名与字同义,皆指河流。 4.赵丽华,字燕如。 赵丽华与南朝陈后主的爱妃张丽华同名。之所以字燕如,有两种可能。 第一,燕如即如燕,指人像燕子一样聪慧灵巧。《南史》中云张丽华“性聪慧,甚被宠遇。” 第二,恰好其人姓赵,“如燕”二字意在将其比作赵飞燕。张丽华、赵飞燕,均是古代美女。 第三,可能出自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所题诗: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5.李己,字子复。 出自《论语》:“克己复礼”。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中英文)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 一、“传统节日”单词预热vocabulary work 烹调cooking cuisine 鱼肉满架well stocked with fish and meat 象征意义symbolic significance 农历lunar calendar 阳历solar calendar 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清明节Pure Brightness Day 重阳节Double Ninth Day 放逐be exiled 忠臣loyal minister 糯米粽子glutinous rice dumplings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祭祀亡灵in memory of sb. 龙舟比赛dragon boat races 中秋节Mid Autumn Festival 满月full moon 月饼moon cake 蜜饯preserved fruits 豆沙bean paste 蛋黄egg yolk 海鲜seafood 家禽poultry 饺子dumplings 八宝饭eight treasure rice 米羹rice balls 油条fried sticks 麻花fried twisted stick 炒面Chaomian 叉烧包steamed bun with roast pork 粥porridge 芋头taro 葱油饼pan-fried cake with sesame seeds and green onion 有关春节的常用词 放鞭炮let off firecrackers 耍龙灯play the dragon lantern 耍狮子play the lion dance 拜年pay a new-year call 二、有关“介绍”的翻译 ?我很高兴向各位介绍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 →I am very happy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talk to you about major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s. 表示“介绍情况”时,我们可以这样翻译: 1.to share with you brief information ?在此,我愿意向朋友们介绍这些方面的情况。 →I'd like to share with you brief information in this respect. 2.to brief you on ?借此机会,我愿意向各位朋友介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有关情况。 →I would like to avail myself of this opportunity to brief you on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and 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3.to give a brief account of ?我简单介绍我厂的情况。 →Let me, first of all, give you a brief account of this factory. ?在来宾们参观我校之前,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我校的概况。 →Before you start to look around, I would like to give you a brief account of ou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