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 复习重点

循环系统 复习重点
循环系统 复习重点

循环系统

【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本身血液的血管,分为左、右冠状动脉。

1.左冠状动脉

(1)左主干: 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然后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

(2)左前降支: 沿肺动脉前行至前室间沟,下行至心尖或绕过心尖

(3)左回旋支:绕向后于左心耳下到达左房室沟

2.右冠状动脉:主动脉根部右冠窦,下行至右房室沟,绝大多数延续至后室间沟

第二章心力衰竭

【定义】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和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以体循环和(或)肺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症。临床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类型】

(一)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左心衰由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所致,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

(二)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常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

(三)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

【分期与分级】

分期

①前心衰阶段:有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但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

②前临床心衰阶段: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

③临床心衰阶段:有器质性心脏病且目前或以往有心衰症状、体征。

④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力衰竭。

分级: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上述症状。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上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病因】

(一)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损害

心脏负荷过重

(二)诱因:感染;

心律失常;

血容量增加

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

治疗不当

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它疾病

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

【定义】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的死因,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两大挑战之一。【病因】冠心病、高血压。

【临床表现】

(一)左心衰竭

1. 症状: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咳嗽、咳痰、咯血;

乏力、疲倦、头昏、心慌;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2 . 体征:肺部湿性罗音;

心脏体征:心脏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音亢进、奔马律。

(二)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

1. 症状:消化道症状-:消化道淤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肝区胀痛

劳力性呼吸困难

2. 体征:水肿;

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复习总结材料考试重点

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症 诱因 1、感染 2、心律失常 3、血容量增加 4、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 5、药物治 疗不当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衰竭临床表现(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症状: 呼吸困难:劳力性、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 咳嗽、咳痰、咯血 疲乏、头晕、心慌 体征:肺部湿性罗音;心率加快 右心衰竭临床表现(体循环淤血表现为主) 症状: 消化道症状: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劳力性呼吸困难 体征:肝肿大、颈静脉征、水肿、心脏体征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分类:

1、利尿剂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 4、醛固酮拮抗剂 5、B受体阻滞剂 6、正性肌力药物 急性左心衰竭 临床表现: 症状: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端坐呼吸。 咳粉红色泡沫痰 烦躁、大汗淋漓 体征: 1、两肺满布湿性罗音和哮鸣音 2、心率快,奔马律 3、面唇紫绀 治疗: 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2 、吸氧3、吗啡 4 快速利尿 5、血管扩张剂 6、洋地黄类药物 7、氨茶碱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过早

搏动 房性过早搏动特征: 1.n导联可见一提前出现的P'波,P'-R间期>0.12秒 2.P'波后QRS波群正常 3.其后代偿间歇不完全 房室交界性过早搏动特征: 1.提前出现正常的QRS波群,其前面有逆行P'波,P'-R间期<0.12秒 2.其后代偿间歇完全 室性过早搏动特征: 1.提前出现增宽变形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关的P波,呈二联律 2.其后代偿间歇完全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1、心率150 —250次/分,节律绝对规则 2、逆行P波可埋藏于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不能辨认,P、QRS关系恒定 3、QRS波群一般正常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急性发作期: 1、刺激迷走神经 2、腺苷与钙拮抗剂 3、洋地黄与B受体阻滞剂

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忌吸烟、饮酒。 3、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评估血压、脉搏、心率和心律、尿量的变化和特点,评估胸痛 累及的部位、呼吸困难的程度、皮肤有无水肿或发绀。 5、准确执行医嘱,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 应。使用洋地黄类及降压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昏等不良反应。 6、及时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或治疗、护理,做好患者健康指导。 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8、注意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消除不良情绪。 9、保证抢救器械、药品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 二、心脏瓣膜病护理常规 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观察有无脑、肾、肺、脾栓塞等并发症。 2、评估有无风湿活动的征象,如发热、关节疼痛。 3、评估有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尿少、水肿及肺部湿啰 音等,提示心力衰竭发生。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 1、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合理休息和活动,减轻心脏负荷。无症状患者均应避免剧烈活动; 有风湿活动时应卧床休息;发生心力衰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在心功能代偿期应给予标准体重为标准的适宜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 食。少食多餐。心力衰竭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3、注意观察和评估病情变化,以尽早发现并发症。高热、心力衰竭等患者按相应的护理常 规护理。 4、对于长期卧床者,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进行下肢主 动或被动活动,预防栓塞。 5、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抚,消除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对于特殊治疗患者,做好相应的护理。 7、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健康指导】 1、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以防诱发风湿热反复发作。 2、嘱咐患者坚持遵医嘱服药,积极控制并发症。 3、避免加重心脏负荷的因素。避免剧烈活动和劳累;指导育龄妇女妊娠,心功能Ⅲ级以上 不宜妊娠,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造成生命危险。 三、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护理常规 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发热、呼吸困难等,警惕心衰并发症发生。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 一、心源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各种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时,患者在休息或较轻的体力活动时感觉到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表现为气促或气喘,严重时,患者只能端坐呼吸甚至伴有濒死感。主要原因是由于心功能不全导致肺淤血所致。常见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源性呼吸困难包括:①劳力性呼吸困难,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在体力活动时发生或加重,休息后缓解或消失;②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的早期表现,常发生于夜间,患者于睡眠中突然憋醒,感到呼吸困难而被迫坐起或下床开窗通风后症状逐渐缓解;③端坐呼吸,常为严重心力衰竭的表现之一,患者休息平卧时感到呼吸困难,常被迫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询问呼吸困难发生的时间及特点,评估呼吸困难的类型,了解引起呼吸困难的体力活动类型,有无咳嗽、咳痰等伴随症状,咳嗽的时间及特点,痰液的性状和量。既往有无类似发作,有无其他疾病。 2. 身心状况包括生命体征及意识状况,尤其是呼吸的频率、节律及深度;皮肤黏膜有无水肿、发绀;颈静脉充盈程度;体位、营养状况等。注意有无三凹征及哮鸣音。心脏检查注意心率、心律、心音的改变,有无奔马律。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及表情,评估患者是否有恐惧或焦虑心理。 3. 辅助检查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可动态评估患者缺氧程度;血气分析能更准确评估缺氧程度及酸碱平衡状况;胸部X线检查有利于判断肺淤血或肺水肿的严重程度。 【护理诊断】 1. 气体交换受损━━与各种原因引起肺淤血及肺水肿有关。 2. 焦虑/恐惧━━与呼吸困难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或呼吸困难引起的濒死感有关。 3. 活动无耐力━━与全身组织器官缺氧有关。 【护理目标】 1. 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减轻或消失。 2. 患者恐惧心理消失,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3. 患者活动耐力逐渐增加,活动时无明显不适。 【护理措施】 1. 嘱患者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注意体位的舒适与安全。 2. 保持呼吸道通畅。着宽松衣服,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急性肺水肿时湿化瓶内加入适量乙醇。 3. 保持环境安静,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应防止患者着凉。 4. 遵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评估呼吸困难、缺氧的程度及其改善情况。 6.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抚工作,以消除其紧张心理。 7. 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制定活动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逐步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 8. 患者卧床期间加强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进行床上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定时翻身、按摩、拍背,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9. 适时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及应对措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护理评价【.

循环系统知识点

循环系统 心包腔内液体起润滑作用。 心脏自身的血液供应来自于冠状动脉。 心脏的正常电活动来源于窦房结。 心源性呼吸困难 急性肺水肿是最严重的心源性呼吸困难。肺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是左心衰竭。 劳力性呼吸困难是最早出现也是最轻的呼吸困难。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心源性呼吸困难最典型的表现称为“心源性哮喘”。 心前区疼痛的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前区疼痛最常见原因,心肌梗死最早出现、最突出的症状是心前区疼痛。典型疼痛位于胸骨后,呈阵发性压榨性疼痛。 心悸 心律失常最常见的表现是心悸。 心源性水肿 引起心源性水肿的主要原因是又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 呼吸道感染是慢性心衰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最常见症状是不同程度的心源性呼吸困难。 交替脉是左心衰的特征性体征。 颈静脉征或颈静脉怒张是右心衰的主要体征。 多巴胺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者。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端坐呼吸,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血压降低,心率脉率增快,两肺布满湿罗音和哮鸣音,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治疗:高流量(6~8L),20%~30%乙醇湿化吸氧. 心力衰竭患者限制钠盐摄入,<5g/天,合并高度水肿,应<2g/天。下肢静脉栓塞易致肺栓塞。 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有效指标:呼吸困难缓解,水肿消退,尿量增加,发绀减轻。洋地黄毒性反应:1、胃肠道:食欲缺乏,恶心,呕吐。2、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视物模糊、黄绿视。3、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最常见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心电图ST段鱼钩样改变。 毒性反应处理:1、停用洋地黄类药,2停用排钾利尿药。3、补充钾镁。4、纠正心律失常。5、慢性心律失常用阿托品。6、快速心律失常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 心律失常

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1.脉管系统的构成 A.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组成 B.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C.心、血管系统和淋巴器官 D.心、动脉、静脉和淋巴导管 E.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2.有关心脏正确的说法是 A.心前面两心耳之间为主动脉根 B.右心房构成心右缘 C.居于胸腔的正中 D.位于两侧肺之间的前纵膈内 E.冠状沟将心脏分为左、右半 3.关于心脏各腔的位置正确的是 A.左心室构成心前壁大部 B.右心室构成心脏的右缘 C.右心房构成心后壁大部 D.左心房构成心脏的左缘 E.心尖由左心室构成 4.关于心脏胸肋面正确的描述是 A.朝向左下方

B.左、右心耳位于主动脉根部两侧 C.由右心房、右心室构成 D.隔心包与胸骨、肋骨直接相贴 E.右心室构成此面大部分 5.关于心脏表面标志正确的说法是 A.冠状沟分隔左、右心房 B.界沟分隔心房、心室 C.室间沟深部为室间隔 D.心尖处有心尖切迹 E.冠状沟位于人体的冠状面上 6.关于右心房出、入口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A.上腔静脉口通常无瓣膜 B.冠状窦口位于房室交点的深面 C.冠状窦口周围多数具有瓣膜 D.出口处有二尖瓣 E.下腔静脉瓣连于卵圆窝缘 7.有关右心房错误的描述是 A.界嵴分隔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 B.固有心房的前上部为右心耳 C. Koch三角的深面为房室结 D.右心房收集除心脏以外体循环的静脉血

E梳状肌起自界嵴 8.关于心腔内结构正确的说法是 A.冠状窦口位于左心房 B.右心室的出口为主动脉口 C.三尖瓣口连接左心房与左心室 D.界嵴为左心室的分部标志 E.节制索位于右心室 9.心脏收缩射血期瓣膜的状态是 A.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放 B.二尖瓣、三尖瓣开放 C.主动脉瓣开放,肺动脉瓣关闭 D.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开放 E.二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关闭 10."心室舒张充盈期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是 A.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B.肺动脉和三尖瓣 C.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D.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E.二尖瓣和三尖瓣 11."关于心壁的正确说法是 A.卵圆窝位于室间隔的上部

心血管内科重点总结复习课程

1.心包积液(Ewart症)心包大量积液时可在左肩胛骨下出现浊音及左肺受压迫引起的支气管呼吸音。 2.Kussmaul症:吸气时周围V回流增多,而已缩窄的心包使心室失去适应性扩张的能力,导致V血压升高,吸气时颈V更明显扩张。 3.心衰: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 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 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4.急性心力衰竭:AHF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症。 5.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顺序的异常, 几乎见于所有人。有心脏疾病者更易出现。 6.早搏:即过早搏动,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 的心律失常。分房性、交界性、室性和窦性期前收缩。 7.房颤:心房颤动的简称,分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时心房有效收缩消失, 心排血量比窦性心律时减少达25%或更多。 8.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发作、突然停服降 压药等诱因,小A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流供应而产生危 急症状,高血压早期、晚期均可发生。 9.冠心病:冠状A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A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A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10.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简称风心病,是风湿性炎症过程所致瓣膜损害,主要累及40岁以下人群。 11.心包填塞:外伤性心脏破裂或心包内血管损伤造成心包腔内血液积存称为血心包

内科护理_学_循环系统知识点汇总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一.慢性心力衰竭 1.病因: A.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损害,包括缺血性心肌损害和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心脏负荷增加,包括压力负荷(后负荷)和容量负荷(前负荷)增加。 B.诱因: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妊娠和分娩;血容量增加;治疗不当等。2.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症状: A.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最主要的症状。 B.咳嗽、咳痰和咯血:与长期慢性肺淤血有关。 C.疲乏、乏力、头晕、心悸:主要是由于心排量降低。 D.尿量变化及肾功能损害:少尿,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增高。 体征: A.一般情况:脉搏加快,出现交替脉,为左心衰的特征表现;血压下降;呼吸浅促; 皮肤苍白或发绀;病人被迫采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 B.肺部湿啰音:是左心衰竭的主要体征,以双肺底部多见。湿啰音的多少及分布范围的大小,常与肺淤血及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有关,甚者可伴有哮鸣音。 C.心脏体征:基础心脏病体征;心率加快、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 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表现为主。 症状: A.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右心衰最常见症状。 B.呼吸困难 体征: A.水肿:其特征为对称性、下垂性、凹陷性水肿,可伴有胸腔积液。 B.颈静脉征:颈静脉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的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更具特征性。 C.肝脏体征:肝大,伴压痛。 D.心脏体征:基础心脏病体征;右心室显著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全心衰竭:先出现左心衰竭,而后出现右心衰竭。但由于右心排血量减少,肝淤血缓解,呼吸困难反而有所减轻。 心功能分级: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液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等。

循环系统护理测试题

5.高血压病的治疗药物卡托普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E 心内科考试题A、头痛B、乏力C、心率增快D、心率减慢E、刺激性干咳分)分,计80一、单项选择(40题,每题26、患者、女、70岁,因“肺炎” 输液治疗,滴速60滴/min。输液过程中A 1.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因素是:突起胸闷、气促、烦躁不安。呼吸28次/min,脉搏142次/min,两侧肺底 D C、情绪激动、严重心律失常BA、呼吸道感染、妊娠与分娩可闻及细湿啰音。最可能的诊断是A 、药物使用不当EA、急性左心衰竭B、右心衰竭C、全心衰竭D、药物过敏 年,近一年来从事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日常活动152. 某病人高血压病史E、输液反应B 引起乏力、心悸、气急,属于:年余,近日上呼吸道67.患者女性,47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Ⅳ级 D 、心功能Ⅲ级、心功能Ⅱ级A、心功能Ⅰ级 B C感染后出现心力衰竭表现,即乏力,稍事活动就心慌、憋气,伴食欲减退、E、重度心力衰竭。护士应如次/min肝区胀痛;双下肢轻度水肿,双肺底湿罗音,心率128(C) 3.肠溶型阿司匹林的作用是何指导患者休息减慢心率,B. 从而减少心肌耗氧A.减轻心脏前负荷,减弱心肌收缩力,、增加睡眠时间,可起床B、从事轻体力活动C、活动不受限制A 减少红细胞凝聚,改善微循环灌注D. C. 减少耗氧抗血小板聚集E、严格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D做轻微活动、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促进细胞膜的极化状态E.,规则。听诊过568.患者,男性,岁,心悸、气促1天。脉搏次/min180(D) 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因最常见的是4.,立即记录心电图,最次后又回复,90次/min1min180/min程中突然将至冠状动脉粥样硬主动脉瓣狭窄A. C. 心肌肥厚 B. 严重贫血D. 大可能的诊断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 化、室上性心动D 、窦性心动过速C 、心房颤动B 、心房扑动A 过速E、室性心动过速13.患者,女,78岁。因原发性高血压史25年、心力衰竭1个月入院。因白天经常卧床,其心源性水肿较易出现的部位是9.患者男性,30岁,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狭窄4年,近一个月重体力劳C A、眼睑 B、胸腰部动时出现呼吸困难入院。凌晨1AM患者突然憋醒,端坐位,大汗淋漓,咳 C、骶尾部 D、足踝部 E、面部 14.患者,女性/min,两肺满布湿罗音和哮鸣音。患者吸氧61岁,因突然出现心悸、气促,咳粉红色泡沫痰急诊入院。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120次查体:血压195/90mmHg的正确方式是,心率136次/min。护士应备好的药物是B A、毛花苷C,硝酸甘油,肾上腺素、高流量吸氧C、间断给氧D、高流量 B、硝普钠,毛花苷C,呋塞米、持续低流量吸氧A B C、利多卡因,酚妥拉明,毛花苷C D、毒毛花苷酒精湿化吸氧 E、低流量酒精湿化吸氧K,硝普钠,普萘奈尔12岁,风湿性心瓣膜病病史年,因心源性水肿给予噻嗪E、硝酸甘油,毛花苷C,多巴酚丁胺10.患者女性,45男性患者刘某,50岁。血压在15.145-150/92-96mmHg.护理高血压的患者,类利尿剂。治疗时,应特别注意预防 下列哪项措施不正确D CB A、低钾血症、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低E(A) A.协助用药尽快将血压降至较低水平 B. 镁血症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 C.改变体位时动作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1.心力衰竭(心衰):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引发心室充盈不足和射血能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减少,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1)左心衰竭:由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所致,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临床上最常见. (2) 纯的右心衰竭:主要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3)全心衰:左心衰后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加重,右心衰竭继之出现,即为全心衰竭。 2.心律失常:指心脏内的冲动起源、频率、传递顺序及冲动在心脏各部位的传导速度中任何一环发生异常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 生改变,称为心律失常。 3.心动过速:简称速脉,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成为速脉。常见于发热,甲亢,心衰,血容量不足的患者(体温升高1℃,成人脉率增加10次/分,儿童增加15次/分。 4.心动过缓:简称缓脉,成人脉率低于60次/分,称为缓脉,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功减退,阻塞性黄疸等。 5.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间歇脉,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6.期前收缩(早搏):指先于正常心动周期出现的心脏搏动,称为早搏。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早搏。

7.二联律: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二联律。 8.三联律: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三联律。 9.脉搏短绌(绌脉):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绌脉,,常见于心房纤颤的患者。 10.洪脉:当心排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称为洪脉,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 11.细脉(丝脉):当心排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则脉搏若而小,扪之如细丝,称为细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等。 12.交替脉: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主要由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出现引起,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4.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15.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官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16.心绞痛: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是冠心病常见类型。 17.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梗是冠心病严重类型,男性多于女性。 18.阿托品化:抢救有农药(多为有机农药)中毒时,使用阿托品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三基考试含答案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三基理论考试试题(含答案)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端坐呼吸为严重(肺淤血)的表现,即病人在静息状态下仍觉(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依病情轻重依次表现为被迫高枕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甚至还需(双下肢下垂)。 2.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下垂性)、(凹陷性)水肿,常见于卧床病人的(腰骶部)、(会阴)或阴囊部,非卧床病人的(足踝前)、(胫前),重者可延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 3.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立即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湿化。 4.正常成人心率为(60~100)次/分。健康人可在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发生窦性心动过速。 5.心肌梗塞患者发病(12)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起病后(4~1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并予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2~5)L/min;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时随时监测血压变化,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 二、是非题(每题2分,对√错×,共20分) 1.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绞痛多无明显诱因,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心率、血压无改变。(×) 2.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多见于城市居民和脑力劳动者,风心病则在农村特别是住房拥挤、环境潮湿的居民中发病率明显增高。(√) 3.劳力性呼吸困难常为右心衰最早出现的症状。(×) 4.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并且舒张压≥90mmHg。(×)

5.急性左心衰体静脉瘀血和心排血量降低为主要表现。(×) 6.右心衰病人以体静脉瘀血表现为主,其中以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最常见。(√) 7.并发体循环栓塞是慢性房颤极重要的并发症,栓子来自左心房。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时, 脑 栓 塞 发 生 率更高。(√) 8.华法林是房颤是预防脑卒中和外周血管栓塞的一线用药。(√) 9.阵发性室上速的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突然发作与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10.二尖瓣狭窄的最常见病因是风湿热,2/3病人为女性。(√)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哪项不是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疾病 ( E ) A、糖尿病 B、甲亢 C、贫血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胃溃疡 2.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不包括 (B ) A、呼吸困难 B、水肿 C、胸痛、心悸 D、腹胀、纳差 E 晕厥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必备知识点:循环系统(一)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必备知识点:循环系统(一) 新东方在线医学教研组聂影 2016年护士资格考试将在五月份进行,循环系统的相关知识是每年护士资格考试必考的内容,在距离考试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对循环系统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非常有必要,为了帮助大家备考,新东方在线医学教研组聂影老师帮大家整理了一批护士资格复习资料,本文为循环系统必考考点第一部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帮助。 一、解剖生理 1.心包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心包内有纤维渗出出现心包摩擦音,大量流出没有摩擦音,出现心包压塞。 2.心脏的血供为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来自主动脉。供血主要在舒张期。 3.心脏的起搏点为窦房结,心室的电除极方向为由内向外;传导最快的是普肯野纤维,传导最慢的部位是房室结。 4.心源性水肿从下垂部分开始,为静脉压升高,导致毛细血管压力升高。 5.前负荷(舒张期负荷)见于瓣膜关闭不全、输液过多过快;使用利尿剂、扩静脉药物(如硝酸甘油)降前负荷。 6.后负荷(收缩期负荷)见于瓣膜狭窄、动脉压升高;扩动脉(a受体阻滞剂)降后负荷。 7.同时扩动、静脉降前后负荷(如硝普钠)。因其降压作用强,常用于高血压急诊,需密切观测血压。 二、心力衰竭 1.心力衰竭最常的病因是心肌病变;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

2.左心衰表现为肺淤血和心排出量降低。 ◆解释:(1)肺淤血的突出表现是呼吸困难,体征是两肺湿啰音。 (2)心排出量降低的突出表现是乏力。 ◆左心衰最早的表现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最典型的表现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最危重的表现是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最晚期的表现是端坐呼吸。 ◆急性左心衰三特点:粉红色泡沫痰、重度呼吸困难、满布啰音。 ◆左心衰两大体征:奔马律、交替脉。 ◆左心衰咯血是由于肺淤血致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 3.右心衰表现为体循环淤血: ◆最突出的症状是消化道反应,最突出的体征是水肿,最有特异的体征是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和颈静脉怒张。 ★左心衰发展为全心衰,原有左心衰症状(肺淤血、呼吸困难)减轻:特点是先有左心衰,再出现水肿等。 常考出题方式: ◆ 急性左心衰:XXX心脏病,突发夜间憋醒,咳泡沫痰(或粉红色),双肺大量啰音。 输液过程中,出现咳泡沫痰(或粉红色),双肺大量啰音。 4.对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检查最有意义是的超声心动图。新东方在线医学为您整理 5.治疗要点是强心、利尿、扩血管等。 (1)强心:三类药:洋地黄、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脂酶抑制剂。 1)洋地黄—超级重点。 ◆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不增加心肌耗氧。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1.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忌吸烟、饮酒。 2.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在活动与休息。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评估血压、脉搏、心率和心律、尿量的变化和特点,评估胸痛累及的部位、呼吸困难程度、皮肤有无水肿或发绀。 5.准确执行医嘱,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及时做好专科各种检查或治疗、护理、做好患者健康指导。 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8.注意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消除不良情绪。 9.保证抢救器械、药品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 二、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心衰的病因和诱因:有无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劳累过度、妊娠或分娩等诱因因素,了解基础疾病。 2.评估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及脉压的变化。 3.评估患者有无周围血管灌注不良的症状,如出汗、脉细速、皮肤发凉、失眠、头晕、毛细血管充盈度差等。 4.评估患者有无体静脉淤血的表现,如恶心、呕吐、腹胀、颈静脉怒张、水肿、肝等。 5.评估患者有无肾灌注不足的变现,如尿少,体重增加、水肿等。 6.评估患者有无电解质紊乱症状,如头晕、乏力、口渴、心电图改变。 7.观察应用洋地黄后有无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及心律失常等。 8.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状态,有无紧张、恐惧、害怕等情绪。 【护理措施】

1.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 2.给予低盐、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 3.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的程度调节流量。 4.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其他病情变化,发现任何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及处理。 5.遵医嘱给予药物,注意观察药物得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静脉使用时应控制滴速,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使用利尿剂时,给药以清晨或上午为宜,防止夜尿过多影响睡眠,并应注意监测电解质,严防低钾、低钠灯发生;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脉搏和心电图变化,如出现脉搏<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心律失常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停用。 6.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定期测量体重。 7.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处理,预防皮肤并发症。 8.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七年级下册生物循环系统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循环系统知识要点*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有三种: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运送氧气和 部分二氧化碳,数量最多)、白细胞(吞噬病菌,体积最大)和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体积最小)。 注:(1)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2)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血浆运输营养物质和水和细胞排出的废物以 及部分二氧化碳。 (3)缺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说明患有贫血病,白细胞增多说明患有炎症,血小板过少一有伤口会流血不止,过多容易形成血栓。 2.血管: (1)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特点:管壁较厚,管腔较小,弹性 大,血流速度快,不断分支。 (2)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较小, 血流速度较慢,通常具有静脉瓣。 (3)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特点: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由一层扁 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 注:1.含氧丰富的血液叫动脉血(鲜红色),含氧较少的血液叫静脉血(暗红色)。 2.动脉里通常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通常流的是静脉血;但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肺静 脉流的是动脉血。 3.血管的辨别:(1).血液流向辨别:主干流向支干:动脉。支干流向主干:静脉。连通 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2)结构特点辨别:动脉:管壁较厚,血流速度快。静脉:管壁较薄,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由一层扁平上 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 4、心脏: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的壁最厚。

四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 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与心室连接,静脉与心房连接,动脉与 心室之间有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5.心脏由发达的心肌构成,它属于肌肉组织。正是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搏动从而推动血液 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概述血液循环 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 心房。 血液在心脏处的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部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和体循环在心脏处汇合。 肺循环和体循环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 注1. 动脉血通过体循环后(经全身各器官毛细血管网失去氧气)变成静脉血;静脉血通过肺循环后(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得到氧气)变成动脉血。 4.左心房、左心室流动的是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流动的是静脉血。 *输血和血型 1. ABO 血型的种类: A 型、B 型、AB 型、O 型。 2. 输血原则:输入同型血(防止发生凝集反应)。 3. O 型是万能输血型;AB 型是万能受血型。 4. 提倡18-55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每次献血200-300 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循环系统护理常规

循环系统试题(护理常规) —、填空题 1、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减轻心脏负荷的方法为休息、低盐饮食、利尿剂及(血管扩剂)。 2、非同步电复律可在任何时间放电,仅用于转复(心室颤动)。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周,尤以头(24)小时最多见。 4、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处理原则(迅速降压)、(消除脑水肿)、(制止抽搐)。 6咼血压危象血压显著升咼,常以(收缩压)升咼为主,咼血压脑病以(舒压)增咼为主。 8、急性心肌梗塞多产生心律失常,下壁梗塞者多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等。 9、心衰患者有水肿时,成人每日液体输入量应为(700-1000 )亳升。 10、心律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可出现(脉搏短绌)脉型,见于(心房纤颤)患者。 11、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血压计)、定(体位)。 12、阿司匹林的基本作用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 13、心源性水肿是(右)心功能不全的主要表现? 14、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危险因素中,像(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被认为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15、发生心脏瓣膜病变时,各瓣膜中以(二尖瓣)的病变最为常见? 16、心力衰竭患者若其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病人的心功能是(U )级。 17、心衰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心脏(前)负荷。 18、风心病患者应积极预防(风湿热),以防其反复发作加重瓣膜损害? 19、扩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心功能不全)为特征,以及出现各类型的(心律失常). 20、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水肿)、(心悸)、(心前区疼痛)、(晕厥)、(紫绀)等。 21、(呼吸困难)是左心功能不全的基本表现,休息即缓解,最早出现的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最典型的是(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晚期出现(端坐呼吸)。 22、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早期出现在身体的(低垂)部位。 23、由于心排血量突然下降而产生的晕厥称(心源性晕厥)。 24、临床应用硝酸甘油时应严格监测(血压)。 25、?心梗溶栓治疗宜在(6小时)。 26、(低血钾)是术后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27、利尿剂常见的副作用有(体位性低血压)、头晕、疲乏,胃肠道反应、电解质紊乱。 30、华法林治疗期间忌食富含(维生素K)食物,如许多绿色蔬菜,包括菠菜、芦笋、花椰菜、包心菜、芥蓝、奇异果、萬苣、生菜、西柚等。 二、单选题 1?同步电复律的正确概念是(C ) A.心电图中P波触发放电B心电图中T波触发放电 C. 心电图中R波触发放电 D.可在心电图中任何时间放电 2?心绞痛患者口含硝酸甘油治疗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B ) A.发作时舌下含服,一般3~5分钟可缓解B若用药后出现面部潮红、头胀痛、心悸,嘱停药 C. 第一次用药应避免站立体位 D.该药物应避光保存,最好6个月更换1 次 3. 期前收缩(过早搏动)最主要的诊断方法是(C) A.超声心动图 B.放射性核素检查 C.心电图 D.冠状动脉造影

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循环系统疾病的概述 1.动脉能在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收缩和舒张,改变外周血管的阻力,又称 A.阻力血管 B.收缩血管 C.容量血管 D.功能血管 E.舒张血管 【答案】:A 【解析】:考察血管的功能。动脉的功能是输送血液到组织器官,动脉管壁有肌纤维和弹力纤维,能在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收缩和舒张,改变外周血管的阻力,根据其功能可推断出“阻力血管”。 2.交感神经兴奋时 A.心肌收缩力减弱 B.外周血管扩张 C.血管阻力减小 D.血压下降 E.心率加快 【答案】:E 【解析】:记忆性题目,考察循环系统的神经调节,需掌握。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3.下列关于心脏瓣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左房、室间通过二尖瓣相通 B.左房、室间通过三尖瓣相通 C.左心室与主动脉通过主动脉瓣相通 D.右心室与肺动脉通过肺动脉瓣相通 E.心瓣膜具有防止心房和心室在和舒张时出现血液反流的功能 【答案】:B 【解析】:考察心脏的瓣膜结构。左心房、室之间有二尖瓣,左房、室间通过二尖瓣相通,右心房、室之间有三尖瓣,右房、室间通过三尖瓣相通,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有主动脉瓣,左心室和主动脉通过主动脉瓣相通,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有肺动脉瓣,右心室和肺动脉通过肺动脉瓣相通;心瓣膜具有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血液反流的功能。 4.调节循环系统的体液因素不包括 A.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B.电解质、某些激素 C.心肌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E.交感神经 【答案】:E 【解析】:考察调节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体液因素。调节循环系统的体液因素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调节钠钾平衡、血容量和血压起重要作用,电解质、某些激素等,也是调节循环系统的体液因素。另外研究发现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交感神经是神经调节不属于体液因素。 5.心脏瓣膜的功能是 A.净化血液 B.起部位血液泵的作用 C.调节心脏功能 D.防止血液反流 E.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考察心脏瓣膜的解剖功能。心瓣膜具有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血液反流的功能。 第二节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 1.以下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血压使心脏前负荷逐渐加重,最终可引起心力衰竭 B.心肌梗死后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排出量不足,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C.二尖瓣关闭不全会加重心脏的容量负荷,导致心力衰竭 D.主动脉瓣狭窄使心脏压力负荷过重而引起心力衰竭 E.心力衰竭存在血流动力学紊乱和神经体液代谢异常 【答案】:A 【解析】:考察心衰的病因。高血压使心脏后负荷逐渐加重,最终可引起心力衰竭。 2.某女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休息时感心悸、气促,双肺闻及湿啰音。据此可判断其心功能分级属于 A.心功能Ⅰ级 B.心功能Ⅱ级 C.心功能Ⅲ级 D.心功能Ⅳ级 E.心功能V级 【答案】:D 【解析】:考察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Ⅳ级病人表现为体力活动重度受限制,休息状态下也气急、心悸,有重度脏器淤血体征。患者休息时感心悸、气促,双肺闻及湿啰音,考虑为心功能Ⅳ级。 3.减轻心脏负荷的基本措施不包括 A.休息 B.加快输液速度 C.控制钠盐摄入 D.利尿剂的应用 E.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答案】:B 【解析】:考察慢性心衰病人治疗原则。①休息:限制活动,减轻心脏负荷。②

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复习总结考试重点

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复习总结-考试重点

————————————————————————————————作者:————————————————————————————————日期:

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症 诱因 1、感染 2、心律失常 3、血容量增加 4、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 5、药物治 疗不当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衰竭临床表现(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症状: 呼吸困难:劳力性、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 咳嗽、咳痰、咯血 疲乏、头晕、心慌 体征:肺部湿性罗音;心率加快 右心衰竭临床表现(体循环淤血表现为主) 症状: 消化道症状: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劳力性呼吸困难 体征:肝肿大、颈静脉征、水肿、心脏体征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分类: 1、利尿剂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 4、醛固酮拮抗剂 5、β受体阻滞剂 6、正性肌力药物 急性左心衰竭 临床表现: 症状: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端坐呼吸。 咳粉红色泡沫痰 烦躁、大汗淋漓 体征: 1、两肺满布湿性罗音和哮鸣音 2、心率快,奔马律 3、面唇紫绀 治疗: 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 3、吗啡4快速利尿5、血管扩张剂6、洋地黄类药物7、氨茶碱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过早搏动 房性过早搏动特征: 1.Ⅱ导联可见一提前出现的P'波,P'-R间期>0.12秒 2.P'波后QRS波群正常 3.其后代偿间歇不完全 房室交界性过早搏动特征: 1.提前出现正常的QRS波群,其前面有逆行P'波,P'-R 间期<0.12秒 2.其后代偿间歇完全 室性过早搏动特征: 1.提前出现增宽变形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关的P波,呈二联律 2.其后代偿间歇完全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1、心率150-250次/分,节律绝对规则 2、逆行P波可埋藏于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不能辨认,P、QRS关系恒定 3、QRS波群一般正常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急性发作期: 1、刺激迷走神经 2、腺苷与钙拮抗剂 3、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剂 4、心律平 5、同步直流电复律 6、经静脉心房或心室起搏或经食管心房起搏 预防复发: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长效钙拮抗剂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1、3个以上的连续室性早搏 2、心室率100-250次/分,节律可略不规则 3、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4、P、QRS间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 5、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是确诊室速的主要依据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终止发作: 1、药物治疗:胺碘酮、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 2、同步直流电复律 3、超速起搏 预防复发: 1、去除病因及诱因 2、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索他洛尔、β受体阻滞剂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第五节心脏检查 一、视诊、触诊、叩诊心脏 【学习要求】 ?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叩诊的内容与方法 ?掌握正常心脏视诊、触诊、叩诊 ?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叩诊异常情况的临床意义 【内容精要】 基本概念 ?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致心脏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 ?震颤:为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的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 ?心包摩擦感: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为主,于心动周期的收缩和舒张期可触及双相的粗糙摩擦感。见于急性心包炎。 ?靴型心:左心室增大时,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型。常见于主动脉瓣病变或高血压性心脏病。 ?二尖瓣型心:当左心房与肺动脉段增大时,胸骨左缘第2、3肋间浊音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型如梨。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心。 一、视诊 ?心前区隆起 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3、4、5肋骨与肋间的局部隆起,为心脏增大,尤其是右室肥厚挤压胸廓所致。常见于先心病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或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心尖搏动

?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直径2.0~2.5cm。 ?心尖搏动移位: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略向上,为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向下移位,为左心室增大的表现;当左、右心室均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但常伴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致心脏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 ?心前区异常搏动: ?剑突下搏动:可能是右心室收缩期搏动,也可能为腹主动脉搏动产生。鉴别搏动来自右心室或腹主动脉的方法有二种。一是深吸气后搏动增强为右心室搏动,减弱则为腹主动脉搏动;二是用手指平放从剑突下向上压入前胸壁后方,右心室搏动冲击手指末端,而腹主动脉搏动则冲击手指掌面。 ?心底部异常搏动: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搏动多见于肺动脉扩张或肺动脉高压;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搏动多见于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 ?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多见于右心室搏出的压力负荷增加所致的右心室肥大。 二、触诊 ?心尖搏动:用触诊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比视诊更为准确。触诊感知的心尖搏动冲击胸壁的时间即心室收缩期的开始,有助于确定S1。心尖区抬举性搏动为左室肥厚的体征。 ?震颤:震颤是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的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一般情况下触诊有震颤者,多数也可以听到杂音。临床上凡触及震颤均可认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常见于某些先心病及狭窄性瓣膜病变。而瓣膜关闭不全时较少有震颤,仅在房室瓣重度关闭不全时可扪及震颤。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部位时期常见病变 胸骨右缘第 2肋间收缩期主动脉瓣狭窄(风湿性、先天性、老年性) 胸骨左缘第 2肋间收缩期肺动脉瓣狭窄(先天性) 胸骨左缘 3、4肋间收缩期室间隔缺损(先天性) 胸骨左缘第 2肋间连续性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 心尖区舒张期二尖瓣狭窄(风湿性) 心尖区收缩期重度二尖瓣狭窄(风湿性与非风湿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