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

急慢性白血病的治疗阐述

白血病俗称血癌,大家对它充满了恐惧。近年来对于白血病的治疗已有了很大的突破,积极的化疗,放疗,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等联合治疗手段,可使半数以上患者生存延长,少数还不能得到临床痊愈。

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病程通常数年,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法,已有一些慢性白血病病人生存期明显延长,甚至有长达10余年的报道。

急性白血病病情发展迅速。如果诊断后不给与治疗,寿命一般不超过半年。近20多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预后已有了很大的改观。首先是白血病的缓解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所谓缓解,就是说通过适当的治疗,病人的血象及骨髓象恢复了正常,甚至病人去医院检查,如果不告诉曾患白血病就检查不出来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率可达90%以上,尤其是儿童可达10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也可达60%~80%。国外急性白血病5年以上的生存病例可达20~80%,国内也有不少长期生存的病例,生存十年以上也有不少报道,有一些病人已被彻底治愈。

使急性白血病治疗改观的原因首先在于化学药物的增多,有烷化剂、抗代谢类、抗菌素、生物硷、酶和激素类等。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已不下20余种,这就完全改变了原来单一用药的发展,骨髓移植的应用将对白血病治疗带来曙光。

其次,由于近20余年来血细胞动力学深入研究,了解了白血病细胞与化疗

药物的关系。根据血细胞动力学原理,合理地进行了联合化疗:诱导缓解、强化巩固、维持记载诱导治疗和预防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等等。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治疗的效果。目前最为主要的是骨髓等造血细胞移植为白血病治疗开拓了新的一页,由于采用强有力的支持治疗,包括成分血的采集、输注,层流病房的消毒、隔离措施,采用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已使不少白血病患者得到了根治。国内外骨髓移植已从逐步开展到广泛应用,例如美国西雅图移植中心就对数百例成功的报道。但费用和排异性都不容乐观。

由此可见,急性白血病面貌已有很大的改观。随着科学的发展,对白血病认识的进一步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白血病必将彻底根治,白血病必将成为可治愈之症。

我们采用中医中药非输血非激素治疗疗法辩证治疗血液病,取得良好了的疗郊,总有效率达95%以上。一般服药20天左右既可见到血象上升,贫血症状改善,一个月为一疗程,三个月为一治疗周期,一到二个治疗周期即可基基本缓解和治愈。

临床出血是血液病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但现代医学对出血只能被动控制,而不能主动预防。中医治疗出血性疾病具有改善出血症状快、稳定性好、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因此被越来越多的血液病患者所接受。总之,只要能够运用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相结合,做到即辨证更辨病,就一定取得好的疗效,这也是很多患者同样是在用中药治疗但疗效却有很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慢性白血病的中医辩证认识

慢性白血病中医辩证

慢性白血病一般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慢粒是染色体异常的多能干细胞酌恶性变引起的一种细胞株病。临床特征为骨髓粒细胞过度恶性增殖。本病是白血病中较常见酌类型,仅次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居第三位。

中医辨证论述

1.气滞血瘀,脘腹胀满,肋下有块、软而不坚、固定不移,苔薄脉弦。

2.正虚瘀结、积块坚硬、疼痛不移,神疲怠倦,不思饮食,消瘦脱形,面色萎黄无华,多汗,肌肤甲错,头晕心慌,唇甲少华,舌淡或暗,脉弦细或不沉细。

3.热毒炽盛,壮热持续,汗出不解,烦躁不安,甚至谵语神昏,口燥而不甚渴,肋下肿块继增,硬痛不移,倦怠无力,形体消瘦,面色晦暗,骨节剧痛,或衄血不止,舌红无苔,脉细数。

饮食原则

1.宜供给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软食。不宜食煎炸、坚硬、锋利的食物,忌食烟酒,以免刺激或导致口腔溃疡。

2.病人口腔有溃疡、出血时,应给以温热的半流或全流汁状饮食,可少食多餐,忌烫食。

3.病人感腹痛时可暂禁食,以观察腹痛变化情况。如出现恶心、呕吐、便血时,也要禁食,便血停止24小时后再给少量较稀的食物。

4.对输血多的血液病人,要注意血液检验的结果,血中铁含量高的病人不宜食含铁丰富的食物,也不要用铁锅做饭菜。

5.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病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应激性消化道溃疡,故要每天坚持饮鲜牛奶,适当吃点新鲜蔬菜、水果。

慢性白血病的病理病机病因

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CL)是一组克隆性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与急性白血病相比,病程进展较慢,细胞有一定的分化成熟能力,骨髓和外周血中以异常的较成熟细胞为主,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CML),其特征是外周血粒细胞持续进行性增高,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脾肿大。全球发病率为1/10万人,以欧美多见,亚洲稍少,男性多于女性。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CLL),特征是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蓄积,浸润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它组织器官,最终导致造血功能衰竭。亚洲发病率

约0.1~0.4/10万人,仅为西方的10%。

根据慢性白血病的临床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乏力等特征,属中医瘰疬、症积、瘀证、虚劳等。

一、慢性白血病西医病因病理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粒的病因迄今未完全明了,目前比较肯定苯及其衍生物、电离辐射可导致慢粒发生。

电离辐射及苯导致CML,与干细胞的染色体损伤关系密切;但其机理尚无定论,一般认为与细胞遗传学异常有关,因为95%以上的CML患者有特异性细胞遗传学异常,即Ph染色体。Ph染色体是后天获得性第9与2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相互易位而成,与某些致癌物质作用有关,其分子生物学基础是bcr/abl基因重排。在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巨核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幼红细胞、淋巴细胞及其定向祖细胞中均有Ph染色体,而在体细胞中未见,说明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临床缓解后,Ph染色体数目可减少,疾病复发或处于加速期又增多,故Ph阳性细胞的持续存在是本病复发和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遗传因素有证据表明,慢淋的发病与种族和遗传有关。本病白种人与黑种人的发病率高,黄种人则低,且不因人种的迁居而变化。

(2)染色体改变慢淋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包括数量和结构的改变。最常见的数目异常为增加一个12号染色体(+12),常见的结构异常为14号染色体长臂增加,12号和11号染色体长臂相互易位,6号染色体短臂或长臂缺失,11号染色体长臂缺失,17号长臂染色体改变等。

(3)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异常 Bcl-2基因位于染色体18q21,大多数慢淋患者该基因重排且表达增加。P53基因是一种重要抑癌基因,位于17q13.1部位,其突变或缺陷可导致慢淋发生。

(二)病理

1.慢粒在CML时全身粒细胞总量明显增加,白血病细胞通过增殖池以及外周血的时间延长,使白血病化的干细胞池扩大,正常造血干细胞池缩小,进而导致大量血细胞积聚。

2.慢淋小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蓄积,浸润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这类小淋巴细胞形态上类似成熟淋巴细胞,但免疫学上不成熟、功能不全。95%以上病例免疫表型呈B细胞性,T细胞性少见。

二、慢性白血病中医病因病机

1.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先天禀赋不足,复因后天失养,导致脏腑亏虚,百骸失养,虚劳乃成。

2.外感邪气,内传入髓感受外邪,毒邪入侵,伤血及髓,致使气虚血亏,邪与营血相搏结,使气血流通失畅,脏络瘀阻,久而成积。

3.内伤七情,气滞血瘀郁怒伤肝、忧思伤脾,气机不畅,脏腑失调,气滞血瘀,瘀证乃生;或痰瘀内停,与邪毒相互搏结久而成症积、瘰疬。

4.饮食失调,伤及脾胃过食酒食肥甘,脾胃受伤,脾虚失运,输布津液无权,湿浊内生,凝聚成积,痰气相搏,血流不畅,瘀块内生。

上述因素致邪毒入侵,重伤脏腑,使其功能不利,气血失和;邪毒内聚,阻闭经络,邪毒郁滞,郁久化热,热熬津血,久而成痰;邪毒与气血痰热相搏,滞留不散,交结而成块。邪毒郁结,化热生火,迫血妄行则出血。瘀血内阻,新血不生,且邪毒内蕴,正气耗伤,正不胜邪,邪毒深伏,日久毒蕴化热,更伤骨髓,发生变证,转为急性病变,病情恶化,则预后不良。

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

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它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增生和发育,导致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异常增加。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对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一、白血病的分类 白血病根据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分类。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白血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根据病理特点可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髓系白血病;根据分子生物学特征可分为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等。 1. 原发性和继发性白血病 原发性白血病是指由于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增生和发育所致的恶性肿瘤,病因不明确。继发性白血病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治疗或环境因素所致的白血病,如放射线、化学药物、病毒感染等引起的。 2. 急性和慢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指由于干细胞恶性克隆异常增殖,导致白细胞分化受阻,早幼细胞增生过多,成熟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为急性白血病综合征。慢性白血病是指由于干细胞恶性克隆异常增殖,白细胞分化正常或略增,成熟细胞增多,临床表现为慢性白血病综合征。 3. 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髓系白血病 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指由于淋巴细胞恶性克隆异常增殖所致的白血病,包括B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髓系白血病是指

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异常增殖所致的白血病,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 4. 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 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密切相关。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染色体重排等。基因突变包括单基因突变和多基因突变等。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对于白血病的分类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白血病的分型 白血病的分型是指根据病理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特征,将白血病分为不同的亚型或类型。白血病的分型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评估和临床疗效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 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最常见的儿童白血病,也是成人白血病中的一种。ALL可分为B细胞和T细胞型,其中B细胞型占ALL的大多数。ALL的分型主要依据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 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成人白血病,主要侵犯淋巴细胞,特别是成熟的B淋巴细胞。CLL的分型主要依据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 3.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以幼稚细胞大量增生为特征的白血病,主要侵犯骨髓和血液系统。AML的分型主要依据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特

哪种白血病最难治

哪种白血病最难治 文章目录*一、哪种白血病最难治*二、白血病遗传吗*三、老年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哪种白血病最难治1、哪种白血病最难治 其实是并没有最难治的白血病的,因为白血病的种类有很多,而且也因为时期和患者体质不同,变化是很大的,所以不需要过 分担心。患了白血病最重要是要积极配合治疗,而不是疑神疑鬼。 2、白血病分类分型有几种 2.1、急性白血病 2.1.1、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急淋白血病l1型、l2型、l3型。 2.1.2、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颗粒增多型。 m4: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急性红白血病。 m7: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2、慢性白血病 2.2.1、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all 2.2.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aml 2.2.3、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

2.3、特殊类型 有慢粒急变,低增生型急性白血病、淋巴肉瘤型白血病、组织细胞肉瘤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巨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干细胞白血病等。 3、白血病的血常规是怎么样的 3.1、一般显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片中有时可见幼红细胞。网滞红细胞常减少,但少数病例可有轻度增多。白血病的早期血小板数目可正常或轻度减少,到中晚期,可有明显减少,低于10 ×10^9/L,血小板大小不等,畸形,有巨型血小板,血小板第三因子及凝血功能异常。白细胞数多时可达300 ×10^9/L,也可少至(0.2~0.3)×10^9/L(低增生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初期白细胞数白细胞一般偏地,晚期多数偏高。白细胞总数特别高或特别低时往往病情严重,治疗困难疗效较差。 3.2、血常规检查如果在进食后采血,血液中的生化成分(如血糖、血脂等)会出现暂时性变化,测得的各项结果不能反映机体的真实情况,无法与空腹血所测得的参考值进行比较,因而也就不能做出准确的临床判断。虽然说是空腹,但却不必禁水,少量的饮水一般不会对化验产生明显的影响。 白血病遗传吗1、白血病的发生是外在环境以及人体内在的

相对惰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对惰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9年第11期 博士罗勤(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英文简称“CLL”,是一种血液系统的肿瘤。患者体内出现了过多异常的肿瘤性的成熟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聚集在患者的骨、外周血、淋巴组织还有身体其 他器官内,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全身缓慢进行性衰竭和消耗。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相对惰性的肿瘤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1位。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又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 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又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髓性白血病,及其他少见类型的 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相对惰性的肿瘤,绝大多数的患者情况不会很严重。通常,从开始诊断到出现症状需要很长的时间,有1/3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诊断后可以持 续随访观察10年而不需要治疗。而且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多数是中老年发病,所以相对来说可能成为伴随患者后半生的慢性肿瘤。但是,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不能太放松警惕,毕 竟它是肿瘤性疾病,如果出现了进展,可能会造成免疫功能缺陷、贫血、血小板减少、淋巴结 及脾脏肿大等症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这时又没好好控制,则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管理它、控制它。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希望成为像“高血压”“糖尿病”等可以控制的 慢性病,患者则需要配合医生并以平和客观的心态对待它。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典型症状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常无症状,常因发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或不明原因的淋巴细 胞绝对值升高而就诊。患者有轻度乏力、易疲劳等非特异性表现;一旦进入进展期,除全身淋 巴结和脾肿大外,可表现为体重减轻、反复感染、出血和贫血症状。由于易感人群的年龄较大,患者常由于慢性肺部疾病、脑血管病变、心血管疾病等其他潜在的慢性疾病而导致病情恶化。 淋巴细胞可浸润至皮肤、结膜、肺、胸膜、胃肠道、骨骼、神经系统、肾脏等,引起 相关症状。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判断和评估 首先需要专业医生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个疾病的状态和预期会进展的可能性,进 行判断和评估。 1.临床分期系統。临床上最常使用Rai和Binet两种分期系统。这两种分期均仅依赖 体检和简单实验室检查,不需要进行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Binet分期为A、B、C三期。A期:MBC(单克隆B淋巴细胞计数)≥5×109/升,<3个区域的淋巴组织肿大;中位存活期>10年。B期:MBC≥5×109/升, ≥3个区域的淋巴组织肿大;中位存活期7年。C期:除与B期相同外,尚有贫血(血红蛋白男性120克/升,女性110克/升)或血小板减少(100×109/升),中位存活期2年。

白血病健康教育

白血病健康教育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 发病原因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白血病的病因学已从群体医学、细胞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尽管许多因素被认为和白血病发生有关,但人类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在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方面,仍然认为与感染,放射因素,化学因素,遗传因素有关 疾病分类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一、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来源的恶性克隆性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以感染、出血、贫血和髓外组织器官浸润为主要表现,病情进展迅速,自然病程仅有数周至数月。一般可根据白血病细胞系列归属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两大类。

二、慢性白血病:其特征是有功能的已分化成熟细胞过度增生,因此慢性白血应是一种由于信号传导不良或细胞增殖失控所至的疾患,而非成熟障碍所至。慢性白血病常见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疾病诊断 症状和体征 (1)发热:发热大多数是由感染所致. (2)出血:早期可有皮肤粘膜出血;继而内脏出血或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贫血:进行性加重。 (4)白血病细胞的浸润表现:淋巴结、肝、脾肿大,胸骨压痛。亦可表现其他部位浸润,如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或心包积液,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等。 疾病治疗 1。支持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一旦可以确立,接下来的24~48h通常为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做准备,往往患者的一般情况越好对诱导化疗的耐受性越强,下述的情况在几乎所有的要接受诱导化疗的患者均会遇到的情况。 1)利尿和纠正电解质平衡:维持适当的尿量是预防由于细胞崩解而导致肾功衰竭的重要手段。 2)预防尿酸性肾病. 3)血制品的正确使用:许多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均伴有骨髓功能障碍,因此必须纠正症状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 4)发热及感染的防治。 2。化学治疗

医学知识:白血病介绍

医学知识:白血病介绍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据报道,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 病因 1.病毒因素 RNA病毒在鼠、猫、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 2.化学因素 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亦有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道。某些抗肿瘤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有致白血病作用。 3.放射因素 有证据显示,各种电离辐射可以引起人类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生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受到中等剂量或大剂量辐射后都可诱发白血病。小剂量辐射能否引起白血病仍不确定。经常接触放射线物质(如钴-60)者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大剂量放射线诊断和治疗可使白血病发生率增高。 4.遗传因素 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分类 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以原始及早幼细胞为主,疾病发展迅速,病程数月。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较好,以幼稚或成熟细胞为主,发展缓慢,病程数年。按病变细胞系列分类,包括髓系的粒、单、红、巨核系和淋巴系

的T和B细胞系。临床上常将白血病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细胞白血病、混合细胞白血病等。 临床表现 儿童及青少年急性白血病多起病急骤。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起病缓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渐进展。此外,少数患者可以抽搐、失明、牙痛、牙龈肿胀、心包积液、双下肢截瘫等为首发症状。 1.发热 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热型。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峡炎、口腔炎、肛周感染最常见,肺炎、扁桃体炎、齿龈炎、肛周脓肿等也较常见。耳部发炎、肠炎、痈、肾盂肾炎等也可见到,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发热也可以是急性白血病本身的症状,而不伴有任何感染迹象。 2.感染 病原体以细菌多见,疾病后期,由于长期粒细胞低于正常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逐渐增加。病毒感染虽少见但凶险,须加以注意。 3.出血 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鼻腔出血最常见,也可有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女性月经过多也较常见,可以是首发症状。 4.贫血 早期即可出现,少数病例可在确诊前数月或数年先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后再发展成白血病。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症状。贫血可见于各类型的白血病,老年病人更多见。 5.骨和关节疼痛 骨和骨膜的白血病浸润引起骨痛,可为肢体或背部弥漫性疼痛,亦可局限于关节痛,常导致行动困难。逾1/3患者有胸骨压痛,此征有助于本病诊断。

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

急慢性白血病的治疗阐述 白血病俗称血癌,大家对它充满了恐惧。近年来对于白血病的治疗已有了很大的突破,积极的化疗,放疗,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等联合治疗手段,可使半数以上患者生存延长,少数还不能得到临床痊愈。 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病程通常数年,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法,已有一些慢性白血病病人生存期明显延长,甚至有长达10余年的报道。 急性白血病病情发展迅速。如果诊断后不给与治疗,寿命一般不超过半年。近20多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预后已有了很大的改观。首先是白血病的缓解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所谓缓解,就是说通过适当的治疗,病人的血象及骨髓象恢复了正常,甚至病人去医院检查,如果不告诉曾患白血病就检查不出来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率可达90%以上,尤其是儿童可达10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也可达60%~80%。国外急性白血病5年以上的生存病例可达20~80%,国内也有不少长期生存的病例,生存十年以上也有不少报道,有一些病人已被彻底治愈。 使急性白血病治疗改观的原因首先在于化学药物的增多,有烷化剂、抗代谢类、抗菌素、生物硷、酶和激素类等。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已不下20余种,这就完全改变了原来单一用药的发展,骨髓移植的应用将对白血病治疗带来曙光。 其次,由于近20余年来血细胞动力学深入研究,了解了白血病细胞与化疗

药物的关系。根据血细胞动力学原理,合理地进行了联合化疗:诱导缓解、强化巩固、维持记载诱导治疗和预防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等等。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治疗的效果。目前最为主要的是骨髓等造血细胞移植为白血病治疗开拓了新的一页,由于采用强有力的支持治疗,包括成分血的采集、输注,层流病房的消毒、隔离措施,采用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已使不少白血病患者得到了根治。国内外骨髓移植已从逐步开展到广泛应用,例如美国西雅图移植中心就对数百例成功的报道。但费用和排异性都不容乐观。 由此可见,急性白血病面貌已有很大的改观。随着科学的发展,对白血病认识的进一步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白血病必将彻底根治,白血病必将成为可治愈之症。 我们采用中医中药非输血非激素治疗疗法辩证治疗血液病,取得良好了的疗郊,总有效率达95%以上。一般服药20天左右既可见到血象上升,贫血症状改善,一个月为一疗程,三个月为一治疗周期,一到二个治疗周期即可基基本缓解和治愈。 临床出血是血液病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但现代医学对出血只能被动控制,而不能主动预防。中医治疗出血性疾病具有改善出血症状快、稳定性好、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因此被越来越多的血液病患者所接受。总之,只要能够运用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相结合,做到即辨证更辨病,就一定取得好的疗效,这也是很多患者同样是在用中药治疗但疗效却有很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2023白血病报告

2023白血病报告 引言 白血病,是一种由于异常增生的白细胞克隆引起的恶性血液病。其特征包括骨 髓和/或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异常增多,正常造血功能受到破坏,并且可导致贫血、出血倾向等一系列症状。白血病是儿童和成年人中常见的癌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 本报告将对2023年白血病的发病情况、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和 总结,希望通过这份报告能够提供给医疗机构和研究人员一些有益的参考信息,从而更好地应对白血病这一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发病情况 发病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白血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白血病 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比例约为2-5%,白血病患者的年龄分布广泛,但以儿童和 老年人高发。其中,儿童白血病是儿童肿瘤的主要类型之一。 分型 根据白血病起始细胞类型和韦尔斯分类法,白血病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白血病通常发展迅速,起始细胞未成熟,可进展为败血症。而慢性白血病发展缓慢,起始细胞成熟,可进展为骨髓纤维化等。 造血系统受损 白血病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造血系统受到破坏,导致正常血液成分的异常改变。 患者常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引发的出血倾向、红细胞减少导致的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状。 病因 白血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病因: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突变可以增加白血病的风险,如Down综合症、Fanconi贫血综合症等。 •染色体异常:一些染色体异常如Philadelphia染色体阳性可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辐射和化学物质等也可能增加白血病的发病风险。

•前期疾病史:某些前期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可以进展为白血病。 诊断 白血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骨髓活检和血液学检查等方法。以下是一些 常用的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按照白血病的不同类型和分期,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乏力、意识模糊等。 •骨髓活检:通过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获取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细胞形态学分析和免疫组化检测,以确定白血病的类型和分型。 •血液学检查:包括血液细胞计数、骨髓涂片和流式细胞术等,可以对患者的血液参数进行检测,了解白血病的发展情况。 治疗 化疗 化学药物治疗是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干扰白血 病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氨甲环酸、长春新碱等。 放疗 放射治疗是一种使用高能射线杀灭白血病细胞的方法。放疗可用于局部病变或 广泛骨髓侵犯的患者,可以在手术前或手术后使用。 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白血病的手段。骨髓移植可以用于重新建立正常的 造血系统,从而替代白血病的异常造血功能。骨髓移植可以是自体骨髓移植或异体骨髓移植。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一种利用特定靶点抑制或杀灭白血病细胞的方法。靶向治疗药物通 过干扰特定信号通路或靶点,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该疗法通常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 结论 2023年的白血病依然是一种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的疾病。通过对发病情况、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白血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希

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

白血病的分类和分型 白血病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失调所导致的血液系统疾病,其典型病症是血细胞种类和数量出现异常,而最典型的病症就是白细胞数量超标。白血病可以根据其病因、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和分型,但其中最重要的两类是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一般按其发生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急性早期白血病、急性变态白血病和急性淋巴髓白血病三大类。急性早期白血病是由白血病细胞导致的白血病,其发病机理是由于某些致病因素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失调,使血细胞在未成熟期内大量地产生出白血病细胞,从而使得病变危害性增强。此外,急性变态白血病是由某种抗原(如细菌、病毒)感染导致的白血病,其特征是血样中的白细胞出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而急性淋巴髓白血病则是由白血病病毒感染导致的白血病,其特征是血样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 慢性白血病按病变细胞形态、生物学特征和分子遗传学分型,可分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低恶性慢性髓系白血病(CLL)、多发性骨髓瘤(MDS)和血小板减少性贫血(MPD)等几大类。其中,CML是由部分染色体融合所导致的,CLL则是因机体免疫系统失调而导致的,MDS是由骨髓细胞失去适应力而导致的,而MPD则是由于出血细胞超微小穴孔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发病。 白血病不同类型、分型的临床表现也大不相同,其临床表现大致分为四大类,即出血性及感染性症状、病理改变、脏器功能障碍以及免疫功能紊乱症状。出血性及感染性症状一般包括浮肿、出血、发热、

腹痛、肝脾肿大以及原发性感染等;病理改变则以白血病细胞的扩增为主要特征,而脏器功能障碍则一般与淋巴结肿大有关;免疫功能紊乱则一般以出现过敏反应为主要特征。 白血病是一种由血液系统失调引起的复杂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各自又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分类和分型,其典型病症是血细胞种类和数量出现异常,而其临床表现也大不相同,可分为出血性及感染性症状、病理改变、脏器功能障碍以及免疫功能紊乱症状四大类。因此,要有效治疗白血病,必须要准确地确定病因、分类和分型,以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维持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区分急性与慢性白血病的依据

区分急性与慢性白血病的依据概述 白血病是一组白血病细胞充盈骨髓和外周血的疾病,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种类型。急性白血病是一种进展迅速、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而慢性白血病发展缓慢,生存期较长。区分急性和慢性白血病的依据主要包括病史、临床症状、骨髓形态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学改变等。 区分依据 1. 病史和临床表现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常常有如下病史和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通常在儿童和年轻人,但也可见于老年人; •病程短暂,几周至几个月间迅速恶化; •突然起病,伴有全身症状,如明显的乏力、消瘦、发热和淋巴结肿大等; •骨髓形态学表现为幼稚或不成熟的白细胞增多; •外周血象呈现白细胞明显增高、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异常。 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 慢性白血病的患者常常有如下病史和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 •病程长久,可以持续数年至数十年; •症状较轻,病情进展缓慢; •多数患者体检时无症状,或有轻度乏力、盗汗等; •骨髓形态学表现为幼稚或成熟细胞增多,常伴有幼稚细胞的左移现象; •外周血象白细胞多数增高,常以幼稚细胞为主,但也可见成熟细胞增高。 2. 骨髓形态学特点 骨髓形态学是区分急性和慢性白血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骨髓形态学特点包括: •骨髓中幼稚或不成熟的白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可超过20%; •核浆比例异常,核浆比>1:1; •快速增殖的白血病细胞密度高,常见细胞聚集; •出现异常的核型,如增加或缺失染色体。 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骨髓形态学特点包括: •骨髓中成熟或幼稚细胞比例相对增高,幼稚细胞可超过10%;

白血病学知识点

白血病学知识点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由于造血系统的非正常细胞增殖和逐渐 积累所导致的恶性疾病。它主要影响到血液和骨髓,病程较长,并且 在不同类型的白血病中,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以下将 着重介绍白血病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一、白血病分类 白血病根据细胞类型和病程划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 1.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 起源于淋巴母细胞和早幼淋巴细胞的非正常增殖,主要发生在儿童和 青少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起源于与髓系造血细胞相关的非正常增殖,主要发生在成人。 2. 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 起源于成熟淋巴细胞的非正常增殖,多见于老年人。 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起源于干 髓细胞的非正常增殖,病程较长。 二、白血病病因

白血病的病因复杂多样,多为综合因素的作用所致。以下是一些常 见的白血病病因: 1.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突变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例如Down综合 征患者患白血病的风险较高。 2. 染色体异常:白血病患者往往存在染色体异常,包括易位、缺失、环或倒位等。 3. 某些病毒感染:例如埃布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关。 4. 长期暴露于有毒物质:例如苯、二甲苯等可增加白血病的患病风险。 三、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贫血症状:如乏力、乏力、心慌等。 2. 出血倾向:易于出现皮肤、黏膜出血。 3. 骨痛和关节痛:骨质受累导致骨痛和关节痛。 4.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 发热:部分患者出现反复发热。 6. 减轻体重:失去食欲常见。 7. 其他:可有皮肤瘀点、肝脾肿大等表现。

白血病的研究报告

白血病的研究报告 摘要: 白血病是一种由于骨髓异常细胞增殖而导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本研究报告 旨在综述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分类和治疗策略。通过对白血病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引言 白血病是一类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特点是骨髓中的异常细胞增殖和积累,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损。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多个因素。 2. 发病机制 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遗传突变、染色体异常和表观遗传调控异常等。这 些异常导致了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紊乱,使得异常细胞在骨髓中大量积累。 3. 分类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起源和特征,白血病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急性白血病是由于幼稚造血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而慢性白血病则是由于成熟造血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 4. 诊断和治疗 白血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液学检查和骨髓穿刺。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 重要。目前,白血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也在不断发展中,为白血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5. 结论

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通过对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这一疾病。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白血病,发病机制,分类,诊断,治疗 Abstract: Leukemia is a malignant tumor of the blood system caused by abnormal cell proliferation in the bone marrow. This research report aims to review the pathogenesis, classifica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leukemia.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on leukemia,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is disease and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its treatment. 1. Introduction Leukemia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of the blood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bone marrow, leading to impaired normal hematopoietic function. The pathogenesis of leukemia is complex and involves genetic, environmental, and immune factors. 2. Pathogenesis The pathogenesis of leukemia mainly includes genetic mutations,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and abnormal epigenetic regulation. These abnormalities lead to dysregula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resulting in the accumulation of abnormal cells in the bone marrow. 3.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ukemia cells, leukemia can be divided into acute leukemia and chronic leukemia. Acute leukemia is caused by abnormal proliferation of immature hematopoietic cells, while chronic leukemia is caused by abnormal proliferation of mature hematopoietic cells. 4.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白血病知识点总结归纳

白血病知识点总结归纳 白血病是一种以异常增殖的白细胞干扰正常造血功能的恶性疾病,它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威胁。下面我们将对白血病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一疾病。 一、白血病的分类 根据白细胞类型和分化程度的不同,白血病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 1. 急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是两种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急性白血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可能迅速危及生命。 2. 慢性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白血病类型。慢性白血病进展缓慢,病情相对较稳定,但长期治疗仍然是必要的。 二、白血病的病因 1.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突变可导致白血病的发生,例如Down综合征患者患白血病的风险较高。 2. 染色体异常:部分白血病患者的染色体出现改变,如Philadelphia 染色体阳性(Ph+),这种染色体异常与CML相关。 3.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等环境因素会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三、白血病的症状 白血病的症状多样,常见的包括: 1. 贫血症状:如乏力、疲倦、头晕等。 2. 感染症状:如发热、反复感冒、皮肤感染等。 3. 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紫癜等。 4. 脾、肝、淋巴结肿大:这些器官肿大常在白血病初期出现。 5. 骨骼疼痛:白血病可能引发骨髓纤维化或骨髓增生异常。 四、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 1. 诊断:白血病诊断主要通过血液检查和骨髓穿刺,结合临床症状来确定。染色体分析和基因检测对于病因的进一步明确也非常重要。 2. 治疗:白血病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可通过杀死白血病细胞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五、白血病的预后和康复 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和康复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等。及早发现、早期治疗和规范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六、白血病的预防

轻松区分急慢性白血病

轻松区分急慢性白血病 *导读:吸烟促进白血病的恶化、降低生存率,但也不是白血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接受大量放射线照射为白血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65岁左右及65岁以下的人的发病率为1%,超过65岁的,发病率上升到12%。 ·症状 半数以上的患者都有疲劳感。除此之外还可见乏力感、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发热、出血、紫癜、胸骨痛、淋巴肿大、咳嗽、头痛、发汗等。 ·原因 染色体异常等遗传性因素、放射线照射等,吸烟、涂料、防腐剂、除草剂、杀虫剂、抗癌药等化学药品为白血病发生的诱因。 【慢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40岁左右为发病的高峰,40岁之前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缓慢上升,超过40岁以上则发病率急剧上升,且男性多发。 ·症状 有疲劳感、乏力、体重减轻、腹胀、左上腹痛、异物感(脾脏肿大)等症状。另外可以伴有视觉障碍、心肌梗死、肺异常等。原因不明的发热、体重急剧下降、骨关节痛、不明原因出血、感染

是疾病恶化的表现。 ·原因 损伤细胞的药物、病毒感染等为白血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但还不能确定为白血病发生的原因。可以确定的是吸烟促进白血病的恶化、降低生存率,但也不是白血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接受大量放射线照射为白血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多见于小儿、青壮年,且男性多发。 ·症状 与慢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症状相同。 ·原因 原因不明。病毒感染、放射线照射为小儿发病的原因之一。化学药品、农药、吸烟等为青壮年发病的危险因素。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高龄者多发。但日本人很少发生,欧美的自种人多发。 ·症状 轻度发热,颈部、腋窝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皮疹等。 ·原因 原因不明。感染、化学物质、农药等为发病的危险因素。

白血病的分类

血液学白血病 白血病只根据骨髓骨髓细胞学(形态)就可确诊,特点:异常增生伴分化成熟,根据分化程度分为急性,慢性,, 一:急性白血病(根据细胞的类型分为急性淋巴,急性非淋巴)骨髓象特征原始+早幼(幼稚)细胞≥30%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无Auer小体,非淋巴有)外周血有大量淋巴细胞,根据细胞形态学,将ALL 分为L1,L2,L3三个亚型。根据免疫学分为 T-ALL (CD3 CD7) B-ALL(CD19) L1型: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核浆比例高,浆量 多 T细胞白血免疫抗原13.DR.19.7 -+-+ L2型:大多数细胞体积是小淋巴细胞的2 倍, B .......................... 13................. -++- L3型:由均匀一致的大细胞组成 (2)急性非淋巴(髓性)白血病(AML)临床将AML分为8个亚型。 M1:(急性原始粒细胞未分化型白血病)免疫标志未CD33 POX染色至少3%的细胞为阳性(于急性淋巴白血病区别的常用染色方法)

M2:(急性原始粒细胞部分分化型白血病)又分为2个亚型。免疫表型均为+ ①M2a。②M2b 外形不规则, 免疫抗原13.33.DR 34 为++++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为PML-RARA融合基因,分为2个亚型,M3a为粗颗粒型(全血细胞减少最常见于M3A),M3b为细颗粒 型典型免疫抗原。MPO(髓系统特有).117.DR.34为++--, 13.33.DR.34的免疫抗原位++-- 造血干细胞和早期的造血祖细胞的标志是CD34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单核≥20%,脂酶双重染色呈阳性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呈S型单核细胞特异的免疫学表型为CD14(M5a-- M5b阳性)免疫抗原13.33.14.DR为++++ M6:(急性红白血病)属于粒,红细胞同时恶性增生的疾病,PAS染色 (++),发展一般经过红血病→红白血病→白血病,一般转变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含有绿色瘤)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常用CD41.CD42免疫指标诊断)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幼稚巨核细胞≥30%,分为2型①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②分化型,骨髓及外用血中以单圆核和多圆核病态巨核细胞为主。 急性粒,急性单,区别αNAE染色加NaF抑制试验鉴别红白血病M6与巨幼细胞性贫血 PAS染色最常见的类白血病反应的类型是中性粒细胞型,慢性

白血病患者应坚持治疗!

白血病患者应坚持治疗! *导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白血病已不是不治之症,所以患上白血病的患者及家属不要过于悲观沮丧,采取早期积极治疗,注重生活护理是帮助白血病患者康复的最好方式,远离高危因素,健康规律生活是预防白血病的最佳选择。……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白血病已不是不治之症,所以患上白血病的患者及家属不要过于悲观沮丧,采取早期积极治疗,注重生活护理是帮助白血病患者康复的最好方式,远离高危因素,健康规律生活是预防白血病的最佳选择。 治疗方式多面化长期生存不是梦想 具体来讲,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及慢性白血病,而急性白血病又可分为及根据病情急缓和白血病细胞成熟程度可分为急性与慢性白血症。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慢性白血病病程缓慢。小儿时期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约占小儿白血病的75%以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约占20-25%;慢性只占3-5%左右。 对于新闻中常常出现的“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媒体关注的焦点,蔺建芬主任介绍:实际上,国内目前关于骨髓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做的并不多,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的手术量在50——100台每年左右,相对于患者基数,还是比较少的。而且,做移植,一方面配型困难、骨髓库有限,而且价格昂贵,另一方面则是医疗资源有限,医院更愿意抢救治疗难度较小、生存希望

较大的患者,并非每个人都能做,总的来说,成功率在60%。 除了“移植”,临床上患者使用的更多的则是化疗、维甲酸、砷剂等常规治疗手段。如目前治疗效果最好的急性髓系M3型白血病,最高可达到80%到90%,而家庭条件较差的患者,也可以采用维甲酸、砷剂、化疗交替进行的方式进行治疗,既保证疗效,同时降低治疗费用,降低家庭负担。 费用高成难题不少患者无奈放弃治疗 蔺建芬主任也表示:目前人们白血病患者较少,一方面是由于对白血病的认知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白血病的治疗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可供患者选择的药物很少。让很多家庭望而生畏。某些患者做完一期化疗后,效果非常之好,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无奈退出疗程。 目前,对于骨髓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不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一次费用大约在20—30万之间,而想要完全达到正常人的生活水平,花费可能达到40—50万。而对于急性髓系M3型白血病等较易治愈的种类,可以采取治疗代价相对较低的“混合疗法”,三年总的治疗费用在十万元左右,也照样可达到长期存活,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如果患者的白血病为慢淋性白血病,生存率将会更高,在没有发病时,甚至可以不用就医,只有在出现明显症状,如肝脾大、血象较低等情况时,才需要治疗,而且治疗效果很好,可以正常学习工作,与正常人无异。

白血病的分类白血病的早期症状白血病的诊断

白血病的分类白血病的早期症状白血病的诊断 1、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以 原始及早幼细胞为主,疾病发展迅速,病程数月。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较好,以幼稚或成 熟细胞为主,发展缓慢,病程数年。 2、按病变细胞系列分类,包括髓系的粒、单、红、巨核系和淋巴系的T和B细胞系。临床上常将白血病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细胞白血病、混合细胞白血病等。 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大多起病较急,白血病的早期症状有面色苍白、精神不振、乏力、食欲低下、鼻出血或齿龈出血等;少数患儿以发热和类似风湿热的骨关节痛为首发症状。 白血病症状,主要跟骨髓内造血功能的破坏有关。由于白血球有穿渗进入组织的作用,部分症状也跟此种特性有关: 1、骨髓造血功能破坏引起的症状 1容易发生青肿,点状出血:因制造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以致血小板缺乏; 2贫血:制造红血球的母细胞减少,导致红血球的缺乏。容易在走动,或运动时发生 气喘和晕眩; 3持续发烧,感染经久不愈:大部分的白血球都是血癌细胞,无正常功能,导致免疫 力下降,容易受到感染。 2、血癌细胞穿渗组织引起的症状 1淋巴结肿大; 2骨痛或关节痛:血癌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生造成。轻敲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 的胸骨,常会引起剧烈疼痛; 3牙龈肿胀; 4肝脾肿大; 5头痛和呕吐:血癌细胞穿渗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 6皮肤出现硬块:因为看起来呈微绿色,又称绿色瘤; 7心包膜或是肋膜腔积水。 3、各类白血病的特殊表现

1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弥漫性出血。 2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大部分病人血小板数目上升,脾脏肿大。 3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若是导致胸中膈淋巴腺肿大,往往压迫气管,导致呼吸急促、咳嗽。 4成人T细胞淋巴性白血病:因为血中钙离子过高,导致脱水,意识不清,昏迷。 白血病是骨髓的病变,因此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及骨髓切片检查,才能够确定诊断。为了进一步确认白血病的种类,还需要额外的特殊检查,才能精确将白血病予以分类并给予最适当的治疗。这些特殊检查包括:细胞生化特殊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查,染色体检查。骨髓化验可发现幼稚细胞增高,可达50—90%,病情轻重不等。外周血同时有大量的幼稚细胞存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病理学第四节 白血病

第四节白血病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骨髓内异常 的白细胞(白血病细胞)弥漫性增生取代正常骨髓组织,并常侵入周围血液,使周围血内白细胞出现量和质的改变。血液白细胞数量常明显增多,但有时亦可正常甚至减少。白血病细胞并可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全身各组织和器官,并常导致贫血和出血。 白血病在我国和世界各地都不少见。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六或第七位。但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则居第一位。 分类 白血病有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病情急缓和白血病细胞成熟程度可分为急性与慢性白血症。急性白 血病起病急,病程短,骨髓和周围血中以异常的原始及早期幼稚细胞为主,原始细胞常超过30%。慢性白血病病程缓慢,骨髓及周围血中以异常成熟的白细胞为主,伴有幼稚细胞。原始细胞一般不超过10%~15%。 2.根据增生细胞的类型可分为淋巴细胞性和粒细胞性白血病两类。结合病情急缓和细胞类型,白血病总的可分为4种基本类型: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②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③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或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像、骨髓像以及治疗原则都不相同。急性白血病经过治疗后可进入缓解期,一般不转变为慢性。慢性白血病后期常有急性变,临床表现很象急性白血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