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测试题

九年级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测试题
九年级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测试题

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测试题

一、基础练习

1、数据-5,6, 4,0,1,7,5的极差为 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初三年级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两个班参加比赛的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

人数比甲班优秀人数多(每分钟输入汉字达150个以上为优秀);③甲班同学比赛成绩的波

动比乙班学生比赛成绩的波动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3、已知数据印,a2,a3的方差是2,那么2a,,2a2,2a3的标准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一组数据,1,3,2,5,x的平均数为3,那么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_________________ 。

5、已知数据1,2,3,4,5的方差为2,贝U 11,12,13,14,15的方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 ,标

准差为________ 。

6、数据X1, X2, X3, X4的平均数为x,标准差为5,那么各个数据与X之差的平方和为

O

7、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的平均成绩为7环,10次射

击成绩的方差分别是:S2甲=3,S2乙=1.2,成绩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甲”或“乙”)。

1

9、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那么另一组数据 3 x1-2,

3

3X2-2,3X3-2,3X4 -2,3X5-2 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____ ,方差是_________ 。

10、一组数据中若最小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__________ 。

11、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晨检体温测量中,学生甲连续10天的体温与36C的上下波动数据

为:0.2, 0.3, 0.1, 0.1,0, 0.2, 0.1,0.1, 0.1,0, 则对这10 天中该学生的体温

波动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A、平均数为0.12 B 、众数为0.1 C 、中位数为0.1 D 、方差为0.02

12、对甲、乙两同学100米短跑进行5次测试,他们的成绩通过计算得;X甲=X乙,S2甲

2

=0.025,S乙=0.0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短跑成绩比乙好

B、乙短跑成绩比甲好

C、甲比乙短跑成绩稳定 D 、乙比甲短跑成绩稳定

13、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品丄[(%-30 )2+ (X2-30 )]2+…+ (X n-30 )2]中,数字20和

20

30分别表示样本中的()

A、众数、中位数 B 、方差、标准差

C、样本中数据的个数、平均数 D 、样本中数据的个数、中位数

14、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所

求出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A、3.5 B 、3 C 、0.5 D 、-3

15、一组数据的方差为S2,将该数据每一个数据,都乘以2,所得到的一组新数据的方差是

()

S2

S 2 2 2

A、 B 、S C、2 S D、4 S

2

16、体育课上,八年级(1)班两个组各10人参加立定跳远,要判断哪一组成绩比较整齐,

通常需要知道两个组立定跳远成绩的()

A、平均数B 、方差C 、众数D 、频率分布

17、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他们的环数的方差分别为,S2甲=2.4,S 2乙=3.2 ,

则射击稳定程度是()

A、甲高B 、乙高C 、两人一样D、不能确定

18、已知一组数据:-1 , x , 0, 1, -2的平均数是0,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2 B 、2 C 、4 D 、10

二、例题

1、从A、B牌的两种火柴中各随机抽取10盒,检查每盒的根数,数据如下:(单位:根)

A 99, 98, 96, 95, 101, 102, 103, 100, 100, 96;

B、104, 103, 102, 104, 100, 99, 95, 97, 97, 99。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极差、平均数、方差。(2)哪种牌子火柴每盒的根数更接近于100根?

2、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如图是

其中的甲、乙段台阶路的示意图。请你用所学过的有关统计知识(平均

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数据表示台阶的高

度,单位厘米)

(1)哪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

(2)为方便游客行走,需要重新整修上山的小路.对于这

两段台阶路,在台阶数不变的情况下,请你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

3、甲、乙两个小组各 10名同学进行英语口语会话练习,各练习 5次,他们每个同学合格的 次数分别如下:

甲组:4, 1,2,2,1,3,3,1,2,1。 乙组:4,3,0,2,1,3,3,0,1,3。

(1) 如果合格3次以上(含3次)作为及格标准,请你说明哪个小组的及格率高?

(2) 请你比较哪个小组的口语会话的合格次数比较稳定?

4、若n 个数据X 1,X 2,…X n 的方差为S 2,平均数为X 。

(1) n 个新数据x 1 + a , x 2+a ,…,x n + a 的方差是 ________________ ,平均数为 ___________

(2) n 个新数据,kXjkX 2,…k X n 的方差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均数为 __________

5、为了配合“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针对闯红灯的现象时有发生的实际情况,八年级某班 开展一次题为“红

灯与绿灯”的课题学习活动,它们将全班学生分成

8个小组,其中第①?

⑥组分别负责早、中、晚三个时段闯红灯违章现象的调查,第⑦小组负责查阅有关红绿灯的 交通法规,第⑧小组负责收集有关的交通标志

?数据汇总如下:

部分时段车流量情况调查表

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你写出2条交通法规:①,②;

⑵早晨、中午、晚上三个时段每分钟车流量的极差是,这三个时段的车流总量的中位数是; ⑶观察表中的数据及条形统计图,写出你发现的一个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⑷通过分析写一条合理化建议

三、课外作业:

20 15 10 5 0

时间

负责 组别 车流总

每分钟 车流量

早晨上学

6: 30?7: 00

①②

2747 92 中午放学

11: 20?11: 50

③④

1449 48

下午放学

5: 00?5: 30

⑤⑥

3669

122

车辆(行人)违章的频数条形统计图

L1早晨 Q 中午 I-I 晚上

2005到2009年,我国GDP 增长率分别为8.3 %, 9.1 %,

10.0 %, 10.1 %, 9.9 %。经济学家评论说:这五年的年度 计学的角度看,“增长率之间相当平稳”说明这组数据的( A 、标准差 B 、中位数 C 、平均数 D 、众数 2、刘

翔为了备战2012年奥运会,刻苦进行110米跨栏训练,为判断他的成绩是否稳定,教 练对他10次训练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则教练需了解刘翔这

A 、众数

B 、方差

C 、平均数

D 频数 3、 若一组数据1、2、3、x 的极差是6,贝U x 的值为( )

A 7

B 、8

C 、9

D 、7 或-3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②数据8, 9, 10 , 11, 11的众数是2;③如果数据x 1 ,

X 2,…,X n 的平均数为X ,那么(花一X ) + ( X 2 — X ) +???( X n — X ) =0;④数据0,—

1 , l , — 2, 1的中位数是I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l 个

5、 对某校同龄的7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测量,其中最高的是

169 cm,最矮的是146 cm,对 这组

数据进行整理时,可得极差为。

6、 甲、乙、丙三台包装机同时分装质量为 400克的茶叶?从它们各自分装的茶叶中分别随机 抽取了

10盒,测得它们的实际质量的方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认为三台包装机中,包装机包装的茶叶质量最稳定。

7、 小明和小兵两人参加学校组织的理化实验操作测试,近期的

5次测试成绩如右图所示, 则小

明5次成绩的方差Si 2与小兵5次成绩的方差S2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S 2S 22.(填 “〉”、“V”、“ = ”)

8、 一组数据的方差S 2二丄[(X 1 -10)2 (X 2 -10)2 ?……(X n -10)2],则这组数据的平

15

均数是,X n 中下标n=。

9、已知一组数据X 1 , X 2,…,X n 的方差是a 。则数据X 1 — 4, X 2 — 4,…,X n — 4的方差

是;数据3 X 1 , 3X 2,…,3X n n 的方差是。

1、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

GDP 增长率之间相当平稳。从

统 )较小。

10次成绩的(

①一组数据的标准差是它的差的平方;

甲包装机

乙包装机 丙包装机

方差(克2)

31. 96

7. 96

16. 32

甲 小明 ? 小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