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

百日咳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
百日咳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

百日咳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

编号:

一、一般情况

1. 患者姓名:性别:(1)男(2)女□

2. 出生日期:年月日;年龄岁月□□□□/□□/□□

3. 家长姓名:联系电话:

4、家庭住址:

5、居住状况:(1)集中儿童(2)散居儿童(3)小学生(4)其他□托幼机构或学校名称和地址:

6、发病日期:年月日□□□□/□□/□□

7、初诊日期:年月日□□□□/□□/□□

8、确诊日期:年月日□□□□/□□/□□

9、报告日期:年月日□□□□/□□/□□

10、报告单位:

11、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12、住院医院:

13、既往史:①有:a. 佝偻病 b. 营养不良c. 其它疾病

②无

二、临床情况

1、主要症状:发热、体温℃,阵发性痉咳持续天,鸡鸣声、面红、出汗、口唇青紫、颈静脉怒张、呕吐、咳血、鼻衄、结膜出血、眼睑浮肿、睡眠不安、憋气、窒息、惊厥、其它

2、治疗情况:开始治疗日期曾用中药曾用西药

抗菌素开始使用日期及天数:年月日天

3、辅助检查:百日咳培养日期

WBC总数分类:淋巴中性其它化验日期

4、抗体检测:第一次采血日期(急性期)结果

第二次采血日期(恢复期) , ; 结果

5、合并症:①有喉炎、肺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脑病、其它

②无

6、临床转归:(1)痊愈;(2)好转;(3)死亡□

三、流行病学史

1、预防接种史:基础免疫日期①②③

加强免疫日期①②

未种原因

发病至末次接种时间年月

2、可疑传染源:病前有、无接触过同样的病人,接触日期

接触地点

续发情况:①有②无

四、疫源地处理情况(特别是集体单位的疫源地)

调查人

调查日期年月日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 一、基本情况 1 县国标码□□□□□□ 2 发生年份□□□□ 3 编号□□□□ 4 姓名 5 性别1男 2女□ 6 出生日期年月日□□/□□/□□ 7 年龄周岁月龄□□/□□ 8 职业□□ 9 现住址 10 联系电话 11 监护人姓名 二、就诊与报告情况 1 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2 就诊时间年月日时分□□/□□/□□□□/□□ 3 就诊单位 4 报告时间年月日时分□□/□□/□□□□/□□ 5 报告单位 6 报告人 三、临床资料 1 临床经过(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和治疗等) 2 初步临床诊断 3 是否住院1是 2否□ 如果是,医院名称 病历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4 病人转归1治愈 2好转 3后遗 4死亡 5 不详□如死亡,死亡时间年月日时分□□/□□/□□□□/□□病理解剖1是 2否□ 解剖结论 四、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 1 接种前患病史1有 2无 3不详□ 如有,疾病名称 2 接种前精神状况1活泼 2萎靡 3忧郁 4紧张 □ 5恐惧 6其它 3 接种前过敏史1有 2无□ 如有,过敏物名称 4 家庭成员中有无遗传病/传染病/精神病/癫痫/过敏/惊厥等 1有 2无 3不详□如有,疾病名称 五、既往接种史和异常反应史 1 既往接种疫苗名称 2 既往发生异常反应1有 2无□ 3 如有异常反应, 反应发生日期年月日□□/□□/□□接种疫苗名称 临床诊断 诊断单位 六、可疑疫苗接种情况(按最可疑的疫苗顺序填写) (一) 可疑疫苗疫苗1 疫苗2 疫苗3 疫苗4

百日咳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百日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98—1995 前言 百日咳是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在婴幼儿中有很高的病死率。临床表现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终止时出现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多见于儿童,病程可达2~3个月。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1989年卫生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的诊断标准,尽量结合我国百日咳的流行病学,临床实践与各地情况,以便易于实施和应用。 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市地坛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荣珍、杨立信、王树山。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百日咳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人员对百日咳病人的诊断、报告和处理。 2 诊断原则 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做出临床诊断,确诊需要百日咳杆菌培养阳性或者检测抗百日咳菌特异性抗体。 3 诊断标准 3.1 流行病学史 三周内接触过百日咳病人,或该地区有百日咳流行。 3.2 临床表现 3.2.1 流行季节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者。 3.2.2 咳嗽后伴有呕吐,严重者有结膜下出血或舌系带溃疡者。 3.2.3 新生儿或婴幼儿有原因不明的阵发性青紫或窒息者,多无典型痉咳。 3.2.4 持续咳嗽两周以上,能排除其他原因者。 3.3 实验室诊断 3.3.1 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淋巴细胞占50%以上。 3.3.2 从病人的痰或咽喉部分泌物分离到百日咳杆菌,见附录A。 3.3.3 恢复期血清凝集抗体比急性期抗体呈四倍以上升高,见附录B。 3.4 病例分类 3.4.1 疑似病例 具备3.2.1,3.2.2,3.2.3,3.2.4四项中任何一项,或同时伴有3.1项者。 3.4.2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3.3.1。 3.4.3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3.3.2或3.3.3。

7.流行病学调查表设计和个案数据录入

流行病学调查表设计与个案数据录入 (一)一般疫情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设计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必须收集与调查研究内容有关的数据,其中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简称流调表)就是准备收集数据的工具之一。 1、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基本格式 ?1.1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的名称、编号。 ?1.2一般项目: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1.3 主要临床表现:如发病日期、就诊日期、隔离日期、隔离方式、转归及临床表现等。 ?1.4 流行病学史。 ?1.4.1预防接种史。 ?1.4.2居住条件。 ?1.4.3个人卫生状况。 ?1.4.4饮食卫生状况。 ?1.4.5有害因素暴露史(含接触史)。 ?1.5 小结。 ?1.6 调查日期、调查人、审查人。 2、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某病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时,一定要反映出该病的特征,包括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等。 ?流调表的内容不要盲目贪多。 ?每一个调查项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流调表内所提的问题要明确、简单,尽量避免用专业的术语,便于被调查者理解和回答。 ?为了便于表格中项目的填写,表中所提的问题最好都采用是非题或选择题的形式。 ?尽量用客观的、定量的指标。如在吸烟调查中,当问及现在吸多少时,可采用:“完全不吸”;“偶吸1支,不是每天吸”;“每天经常吸烟:少于10支、10~20支、20支以上”。 ?流调表设计中所能提的各种问题,其答案必须准确无误,能进行统计分析,这是最重要的原则。 3、制定和填写流调表时须注意的事项 ?流调表中把易于回答和易于引起应答者兴趣的间题放在前面,把敏感或者需要应答者回忆和思考的问题放在后面。 ?询间时注意不要带有暗示性或引导性,以免引出其他的意思,

百日咳疫苗

百日咳疫苗 WHO立场文件 依据为各成员国提供卫生政策方面指导意见这一职责,世界卫生组织(WHO)就预防具有全球公共卫生影响的疾病的疫苗及联合疫苗问题,发布一系列定期更新的立场文件。这些文件着重关注的是疫苗在大规模免疫规划中的使用。范围有限的免疫接种(多为私营部门开展)对国家免疫规划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不是这些政策文件的重点。WHO的立场文件归纳了各相关疾病与疫苗的基本背景信息,并就如何在全球使用这些疫苗表明了WHO目前的立场。这些文件在发布前经过WHO内部和外部众多专家的审阅,主要供各国的公共卫生官员和免疫规划管理人员使用。不过,对这些立场文件感兴趣的还可能包括一些国际资助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医学界和科学媒体。 结论 根据百日咳疫苗领域的最新进展,WHO对1999年发布的百日咳疫苗立场文件进行了审核1。虽然1999年的主要结论仍然有效,但对正文进行了一些修改,修改内容详见本文。 几十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质量合格的百日咳疫苗对婴幼儿实施免疫规划来预防百日咳,是非常成功的。 对婴幼儿实施至少90%覆盖率的3针百白破疫苗(DTP)免疫仍然是世界范围内优先考虑的重要免疫程序,尤其在那些百日咳仍对婴幼儿健康存在严重危害的地方更应如此。第一针DTP接种可早在6周龄时进行。 很多国家由于免疫规划的成功实施而使百日咳发病率显著降低,在这些国家应保证在基础免疫程序后1~6年,进行一针加强免疫。加强免疫的最佳免疫时间以及是否需要再进行加强免疫,应根据流行状况决定,并应通过各国的国家规划进行评估。 全细胞百日咳疫苗(wP)和无细胞百日咳疫苗(aP)均有相似的高效性。用wP进行基础免疫和一针加强免疫后保护力的持续时间估计为6~12年,与自然感染后的免疫保护力相似。一些数据表明aP免疫接种后保护力的持续时间与wP 在同一时间范围内。 就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而言,虽然aP和wP疫苗具有同样高水平的安全性,但wP疫苗通常更多与轻度至中度不良反应相关;对青少年和成人来说,不推荐使用wP疫苗。 1见本刊1999, 18: 137-143.

百日咳的免疫预防

百日咳的免疫预防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的百日咳病例仍主要发生在15岁以下儿童,其中<7岁儿童的病例占80%左右,<5岁的儿童占60%,死亡病例也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典型的百日咳病例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临床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百日咳遍布世界各地,在寒冷区或寒冷季节发病较多。百日咳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包括典型病人及轻型病人。百日咳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咳嗽时飞沫传播,在病人周围约2m以内都有吸入病菌的可能。百日咳杆菌在体外很快死亡,所以,很少通过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播。另外,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小儿时期尤其是婴幼儿时期最强。因此,出生后的新生儿即可感染本病。年龄愈小,死亡率愈高,患过百日咳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一生得两次百日咳极少。 百日咳从感染到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7~14天,病程可达6周。典型的百日咳经历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三个病程。起初表现为一般的上呼吸道症状,有轻微的咳嗽、喷嚏、鼻炎等,一般约2周时间,为卡他期。其后咳嗽逐渐加剧,患儿连续咳嗽不止,头颈部静脉充血,面红耳赤或口唇紫绀,流鼻涕。随后咳嗽突然停止,大量粘液或浓痰由气管排出,伴有咳吐,此时由于肺内缺氧,不得不吸一口长气而发出特殊高调的鸡啼样吼声,俗称回勾,如此发作,每日数次,多至数十次,一般为4~6周,为痉咳期。痉咳期一般不发烧,如果高热则可能有继发感染。最常见的合并症为肺炎,是百日咳患儿的主要死因。在痉咳期白血球升高,此后进入恢复期,痉咳的次数明显减少,咳吐消失,逐渐恢复正常。这些典型的临床病例一般出现在未免儿童的初次感染。但有百日咳疫苗接种史的儿童和成人,症状一般不典型。新生儿及小月龄婴儿的初次感染没有明显的痉咳,可表现为呼吸道窒息和咳嗽发作。 接种疫苗对预防百日咳有良好效果,目前国内常规接种主要使用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按我国免疫程序,儿童出生后3个月开始初免,全程3针,每针间隔至少28天,保护率可达90%以上,18~24月龄加强1针。百白破疫苗可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同时免疫。

百日咳病例个案调查表

百日咳病例个案调查表 病例编码□□□□□□□□□□□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身份证号码: □□□□□□□□□□□□□□□□□□1.3出生日期:年月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岁月天)□□□□□1.4性别:⑴男⑵女□ 1.5职业:□□ ⑴幼托儿童⑵散居儿童⑶学生⑷教师⑸医务人员⑹餐饮业⑺商业服务⑻工人⑼民工⑽农民⑾牧民⑿渔(船)民⒀干部职员⒁保育保姆⒂离退人员⒃家务待业⒄其他 1.6文化程度□ ⑴学龄前儿童⑵小学⑶初中⑷高中或中专⑸大学及以上⑹文盲⑺不详 1.7现居住地或工作学习单位:县(区)乡(街道)村(社区) 联系电话 1.8家长或监护人姓名: 1.9病人属于□ ⑴本县区⑵本市其他县区⑶本省其他地市⑷外省⑸港澳台⑹外籍 1.10病例分类 ⑴疑似病例⑵临床诊断病例⑶实验室确诊病例□ 1.11发病日期:年月日□□□□□□□□地点: 1.12初诊日期:年月日□□□□□□□□单位: 1.13初诊病名: 1.14确诊日期:年月日□□□□□□□□单位: 1.15报告时间:月日时□□□□□□□□单位: 1.16入院日期:年月日□□□□□□□□单位: 1.17出院日期:年月日□□□□□□□□ 1.18是否接种过疫苗?⑴是⑵否□如果接种过,则:免疫史来源:⑴接种证⑵接种卡⑶家长回忆⑷其他□1.19百白破疫苗接种日期第一针年月日□□□□□□□□ 第二针年月日□□□□□□□□ 第三针年月日□□□□□□□□ 加强年月日□□□□□□□□ 1.20未全程或未接种原因: 2.主要临床表现 2.1体温:⑴正常⑵<38℃⑶<39℃⑷≥39℃□发热天数天2.2阵发性痉孪性咳嗽:⑴有⑵无⑶不清□ 2.3呕吐:⑴有⑵无⑶不清□2.4 结膜下出血:⑴有⑵无⑶不清□ 2.5 鸡鸣样吼声:⑴有⑵无⑶不清□2.6舌系带溃疡:⑴有⑵无⑶不清□2.7转归:⑴痊愈⑵好转⑶未好转⑷恶化⑸死亡□2.8如死亡,死亡日期年月日□□□□□□

百日咳

【概述】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杆菌是本病的致病菌。其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故有百日咳之称。幼婴患本病时易有窒息、肺炎、脑病等并发症,病死率高。近年来幼婴及成人发病有增多趋势。 【诊断】 根据接触史及典型的痉咳期表现,如无典型痉咳者可结合典型血象改变,均可作出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有赖于细菌培养和特异的血清学检查。对各年龄组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咳嗽,特别有痉咳症状者,均需考虑本病的可能,作进一步的检测。 【治疗措施】 (一)一般疗法按呼吸道隔离,保持空气新鲜,避免一切可诱发痉咳的因素。良好护理以预防并发症。注意营养。 (二)抗生素治疗应用于卡他期或痉咳期早期,可降低传染性,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 1.红霉素每日40~50mg/kg,最大剂量2g/日,分3~4次口服,连服7~14天。也可加用TMP每日6mg/kg分二次口服,疗程为7天。 2.氨苄西林每日100~150mg/kg,肌注,疗程为7~10天。有谓需大剂量1~2g/次,每日肌注二次,连用7天,可能有效。 3.卡那霉素、复方SMZ及异烟肼亦可使用,疗程各7~10天。

(三)对症治疗祛痰止咳剂如氯化铵等。沙丁胺醇(舒喘灵,albuterol)0.5mg/kg能减轻咳嗽症状。氯丙嗪等可减少夜间咳嗽,有利睡眠。幼婴窒息时应即刻行人工呼吸,给氧,必要时给予止痉排痰。可用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每日1~2次,连用3~5天,以减少窒息或惊厥,需同时注意心率和血压。百日咳脑病时可用脱水剂。有低钙、低血糖等时,予以对症治疗。 (四)并发症的治疗按并发病种,给予相应治疗。 (五)皮质激素只短期应用于危重患者,如幼婴或有脑病者。强的松龙15~20mg/日,口服。或氢化可的松静脉给药。注意激素的副作用。 【病原学】 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是百日咳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球杆菌,一般在培养基内需要大量(15%~25%)鲜血才能繁殖良好,血液-甘油-马铃薯(B-G培养基)对分离本菌最为适宜。新鲜分离的百日咳杆菌为Ⅰ相菌。Ⅰ相菌菌落光滑,有荚膜,毒力强,含内毒素和外毒素。连续转种菌落变粗糙后毒力逐渐减弱,抗原性强度也不相同,此种无致病力的百日咳杆菌称为第Ⅱ、Ⅲ、Ⅳ相。只有Ⅰ相百日咳菌致病产生症状,也必须用Ⅰ相菌制作疫苗才能产生免疫力。该菌在人体外生存能力很弱,室温下只能生存2小时,日光暴晒1小时或加热60℃15分钟即灭活,也能很快被一般常用化学消毒剂所消灭。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 bacillus)中尚有副百日咳杆菌(B.parapertusis),支气管腐败杆菌(B.bronchiseptica)。此二者形态

立场文件-百日咳疫苗

百日咳疫苗百日咳疫苗:: WHO 立场文件 依据为各成员国提供卫生政策方面指导意见这一职责,世界卫生组织(WHO )就预防具有全球公共卫生影响的疾病的疫苗及联合疫苗问题,发布一系列定期更新的立场文件。这些文件着重关注疫苗在大规模免疫规划中的使用,归纳了疾病与疫苗的基本背景信息,并就如何在全球使用这些疫苗表明了WHO 目前的立场。这些文件经过 WHO 内部和外部众多专家的审阅,并且自2006年起,由WHO 的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SAGE )审核并认可。这些立场文件主要供各国的公共卫生官员和免疫规划管理人员使用。不过,对这些立场文件感兴趣的还可能包括一些国际资助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医学界、科学媒体和公众。 本文件纳入了百日咳疫苗的最新进展,并用于取代世界卫生组织(WHO )于2005年1月在《疫情周报》上公布的关于百日咳疫苗的立场文件。脚注提供了数目有限的核心参考文献,其摘要以及更全面的参考文献清单可从以下网址获取:http://www.who.int/immunization/documents/positionpapers/en/index.html 。 通过上述链接及本文的参考文献也可获取分级表,这些分级表可用以评估一些重要结论所需的科学证据的质量。 背景背景 公共卫生问题 百日咳是引起全球婴幼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在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百日咳仍是一个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 估计,2008年全球百日咳发病约1600万例,其中9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约19.5万儿童因此死亡。1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Bordetella pertussis )通过飞沫从感染者传播给易感个体引起的。在卡他初期,百日咳传染性很强,在未免疫的家庭接触者中继发感染率高达90%。虽然卡他期后该病的传染性迅速降低,但未治疗的患者出现典型的咳嗽症状之后,传染性可持续3周或更长。百日咳鲍特菌的慢性带菌者较罕见。 在大规模使用疫苗以前,百日咳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儿童期疾病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实施大规模疫苗接种后,发达国家的百日咳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90%)。自1974年WHO 扩大免疫规划开始,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联合疫苗)即成为其中的一部分。2008年,全球约82%的婴幼儿接种了3针次百日咳疫苗。WHO 估计,2008年全球通过接种百日咳疫苗,避免了约68.7万例死亡。 虽然目前在发展中国家接种百日咳疫苗后的保护期所知甚少,但在工业化国家开展的数项研究显示,保护力在4~12年后逐渐减弱。2 大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发生百日咳的报告有上升趋势。在美国开展的一项血清学研究显示,21%持续咳嗽超过两周的成人(95%可信区间:13 ~ 32%)患有百日咳。3 对于尚未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婴幼儿来说,青少年和成人是百日咳鲍特菌主要的传播源。在 1 Black RE et al, for the Child Health Epidemiology Reference Group of WHO and UNICEF.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causes of child mortality in 2008: a systematic analysis. Lancet, 2010, 375:1969–1987. 2 Wendelboe AM et al. Duration of immunity against pertussis after natural infection or vaccination.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2005, 24(Suppl. 5):S58-S61. 3 Wright SW et al. Pertussis infection in adults with persistent coug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95,

百日咳相关知识

百日咳相关知识 百日咳,又称为 pertussis 或 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鲍特氏菌引起的传染性较强的呼吸道疾病,大多数儿科临床医生印象中的百日咳应该具有经典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且咳嗽终末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回声。 1. 百白破疫苗使用前:百日咳主要发生于 1~9 岁儿童及青少年,自然感染后终身免疫 自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早期百白破疫苗应用于临床以来,百日咳得到了有效控制,全球范围内的百日咳发病率都有显著的降低,但是随着疫苗接种也带来了百日咳发病规律的变化。 以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数据为例(见图 1),疫苗使用之前,百日咳主要感染人群是 1~9 岁儿童及青少年,成人与小婴儿感染较少见,当时一般认为百日咳是一种感染后产生终身免疫的疾病。因此,疫苗使用之前,到成人期,绝大部分人都基本已经感染过百日咳,这种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力持久,所以成人很少患病。 同时由于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滴度足够高,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的抗体量也较多,足以保护 6 月龄以下婴儿甚至整个婴儿期,所以当时 1 岁以下的百日咳比较少见。

A B C 图 1 美国百日咳流行病学规律的演变(A:疫苗接种前,1~9 岁儿童多见; B:疫苗接种后 1 岁以内婴儿多见;C:年长儿童与成人病例增多) 2.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未接种疫苗的小婴儿是主要的受害者,儿童与成人是重要的被忽视的传染源,疫苗接种不能产生终身免疫[2] 疫苗接种,由于是非自然感染,机体产生的抗体滴度显著不如自然感染高,所以其免疫作用并不持久,研究证实疫苗注射产生的最佳免疫保护效力可维持 5 年左右,因此,近年很多学者都提倡百白破疫苗的加强接种,一般建议 4~6 岁加强一次,青春期再次加强一次(我国现行接种程序是 3 剂基础免疫 + 1 剂加强)。 疫苗注射免疫并不持久,并且使年长儿童与成人百日咳较少出现典型的痉挛性咳嗽末有鸡鸣样回声,因此这部分人群的百日咳感

外科病例库!!1

病例一 (一)病历摘要 患儿,男 6 岁,病情由病儿母亲叙述。主诉: 发现右侧阴囊可复性肿块 4 年。病史: 病儿2岁时,患“百日咳”后发现右侧阴囊有一“核桃”样的肿块,在哭啼、咳嗽,久立时肿块出现,平卧时消失。无任何不适感。检查: 体温37C,脉搏86/min,血压,发育营养正常,头、面、颈(―)。胸廓对 称,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脏未扪及,腹水征(―),肠鸣音正常,立位时右侧阴囊内可触及一个6cmx 7cmx 7cmd、肿块,光滑柔软,无触痛。透光试验(―),平卧时肿块消失,外环口增大,压迫内环口肿块不再突出,外环口增大在咳嗽时有冲击感。 (二)思考题 提出最可能的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及依据,进一步还需要检查哪些项目,治疗原则。 (三)标准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 右侧腹股沟斜疝。 (2)诊断依据: ① 发现右侧阴囊可复性肿块 4 年,在哭啼、咳嗽,久立时肿块出现,平卧时消失,无任何不适感;②立位时右侧阴囊内可触及一个6cmx 7cmx 7cmd、肿块,光滑柔软,无触痛,平卧时肿块消失,外环口增大;③透光试验(―); ④ 压迫内环口肿块不再突出,外环口增大在咳嗽时有冲击感。 2.进一步检查 B 型超声检查。 3.鉴别诊断

(1)腹股沟直疝: ① 腹股沟内侧、耻骨结节上方半球形包块,卧隐立现;② 包块不进入阴囊; ③ 内环压迫试验阴性;④ 极少嵌顿;⑤ 疝囊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2)睾丸鞘膜积液:肿块完全在阴囊内,无蒂;透光试验(+);肿块触诊囊性感;睾丸触诊不清楚。 4.处理意见手术治疗: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病例二 (一)病历摘要 男性,50 岁,骤发剧烈上腹痛,伴腹胀、恶心、呕吐一天。患者于发病当天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剧烈腹痛,初起时觉剑突下偏右呈发作性胀痛,腹痛迅速波及全腹部转成持续性,刀割样剧烈疼痛,并向后背放射,伴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发病以来未曾排便及排气,并且不敢翻身也不敢深呼吸,更不敢使腹部受压。12h 前腹痛加重并出现烦燥不安,憋气,伴体温升高遂来急诊。三年前查体,发现胆囊结石,从无症状,未予治疗。既往无类似腹痛,无溃疡病史。查体: 体温 389C,血压,脉搏110/min,呼吸32/min。急病容,右侧卧位,全身皮肤及巩膜可疑黄染,头颈心肺(-),全腹膨隆,伴明显肌紧张及广泛压痛,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肝浊音界在右第六肋间,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辅助检查:9 白细胞 18.9 X 10尿素氮 9.9mmol/L, 血钙 1.75mmol/L。卧位腹平片示肠管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B超: 肝回声均匀,未发现异常病灶,胆囊7cmx 3cmx 2cm大小,壁厚 0.4cm,内有多发强光团,回声后有声影,胆总管直径

百日咳病例个案调查表

百日咳病例个案调查表 县(区):病例编码 L0A□□□□□□□□□ 年度: L0B□□□□ 1.编号 病例编码------------------------ L1A □□□ 调查日期--------------年-------------------月---------------日 L1B □□/□□/□□ 调查单位------------------------------------------------ 调查人员------------------------ 2.基本情况 病人姓名----------------------- ----- 儿童患者家长姓名----------------------------------- 电话------------------ 性别 1.男 2.女 L2A □ 出生日期----------年---------月---------日 L2B □□ /□□/□□ 户籍地址-------------------------------------------------------------- 现住址----------------------------------------------------------------- 外来人口 1.是 2.否 L2C □ 来当地日期---------------------------------------------- L2D □□/□□/□□ 患者单位(机关、厂矿、农村、托幼机构、学校等) ------------------------------------------------------------- 职业 --------------------------------- L2E □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干部(5)农民(6)民工(7)渔民(8)牧民(9)商业服务(10)家务待业(11)其他---------------- 是否失访 1.是 2.否 L2F □ 失访原因--------------------------------------------------------------------------------- 3.诊断与报告 发病日期----------年---------月---------日 L3A□□/□□/□□ 发病地点 1家庭 2学校 3幼儿园 4托儿所 5其他---------- L3B □ 初诊日期----------年---------月---------日L3C□□/□□/□□ 初诊医院-------------------------------------------- 接诊医生------------------- 初步诊断-------------------------------------------------- 入院时间---------年----------月---------日 L3D□□/□□/□□ 入院诊断--------------------------------- 所住医院名称--------------------------------住院科室---------------------- 住院号------------------------------- L3E□□□□□□□□ 最后诊断---------------------------------------------------- 确诊医院 1-省级 2-市级 3-县级 4-乡级 L3F□ 转归 1-愈 2-死亡 L3G□ 出院时间-----------年-----------月-----------日 L3H□□/□□/□□ 死亡日期-----------年-----------月-----------日L3I□□/□□/□□ 死亡原因-------------------------------------------- 病例报告日期-----------年-----------月-----------日 L3J□□/□□/□□ 报告单位-------------------------------------------------------------------- 报告方式 1-电话 2-传染病卡片 3-其他 L3K □ 接报日期-----------年-----------月-----------日L3L □□/□□/□□

百日咳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

百日咳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 编号: 一、一般情况 1. 患者姓名:性别:(1)男(2)女□ 2. 出生日期:年月日;年龄岁月□□□□/□□/□□ 3. 家长姓名:联系电话: 4、家庭住址: 5、居住状况:(1)集中儿童(2)散居儿童(3)小学生(4)其他□托幼机构或学校名称和地址: 6、发病日期:年月日□□□□/□□/□□ 7、初诊日期:年月日□□□□/□□/□□ 8、确诊日期:年月日□□□□/□□/□□ 9、报告日期:年月日□□□□/□□/□□ 10、报告单位: 11、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12、住院医院: 13、既往史:①有:a. 佝偻病 b. 营养不良c. 其它疾病 ②无 二、临床情况 1、主要症状:发热、体温℃,阵发性痉咳持续天,鸡鸣声、面红、出汗、口唇青紫、颈静脉怒张、呕吐、咳血、鼻衄、结膜出血、眼睑浮肿、睡眠不安、憋气、窒息、惊厥、其它

2、治疗情况:开始治疗日期曾用中药曾用西药 抗菌素开始使用日期及天数:年月日天 3、辅助检查:百日咳培养日期 WBC总数分类:淋巴中性其它化验日期 4、抗体检测:第一次采血日期(急性期)结果 第二次采血日期(恢复期) , ; 结果 5、合并症:①有喉炎、肺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脑病、其它 ②无 6、临床转归:(1)痊愈;(2)好转;(3)死亡□ 三、流行病学史 1、预防接种史:基础免疫日期①②③ 加强免疫日期①② 未种原因 发病至末次接种时间年月 2、可疑传染源:病前有、无接触过同样的病人,接触日期 接触地点 续发情况:①有②无 四、疫源地处理情况(特别是集体单位的疫源地)

调查人 调查日期年月日

AEFI个案调查表填报说明

疑似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填表说明 一、基本情况 1.编码*:县国标码6位+乡报告单位编码2位+发生年份4位+编码4位,系统自动生成。 2.姓名:填写病人真实姓名,如果婴儿尚未取名,可填写父或母姓名+“子”或“女”。 3.性别:填写代码,1-男 2-女。 4.是否孕妇或哺乳期妇女:选填1-孕妇2-哺乳期妇女3-均否,仅当性别为2-女时可录入;性别为1- 男时,不可录入该变量。 5.出生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病人的公历日期。 6.职业:填写代码,01-幼托儿童 02-散居儿童 03-大学生 04-中学生 05-小学生06-教师 07-保育员及 保姆 08-餐饮食品业 09-商业服务 10-医务人员 11-工人 12-民工 13-农民 14-牧民 15-渔(船)民16-干部职员 17-离退人员 18-家务及待业 19-其他。如果为“19-其它”,需注明何种职业。 7.现住址:填写病人当前的家庭住址,包括省、市、县、乡、村各级名称和门牌号。 8.联系电话:填写病人的联络电话,如为儿童,填写其监护人电话,号码内包括地区码。 9.监护人姓名:如果病人为儿童,填写其监护人姓名。 二、既往病史 1.接种前患病史:接种前1个月内有无患过或现患某种疾病(如发热、感冒、传染病、遗传病、慢性病 等),填写代码,1-有 2-无 3-不详。如果有,需填写所患全部疾病的名称。 2.接种前过敏史:填写代码,1-有 2-无。如果有,需填写过敏物(如疫苗、血清、药物、花粉、食物 等)的名称。 3.家庭成员中有无遗传病/传染病/精神病/癫痫/过敏/惊厥等:指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成员中有无这些 疾病史,填写代码,1-有 2-无 3-不详。如果有,需填写疾病名称。 既往发生异常反应:在既往接种的疫苗中有无发生异常反应,填写代码,1-有 2-无3-不详。如有,反应发生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接种疫苗名称:指发生异常反应的既往接种疫苗名称,按“疫苗名称编码表”填写。临床诊断:填写临床诊断的病名或主要症状诊断。按“AEFI临床诊断编码表” 填写。 。 三、可疑疫苗接种情况 AEFI通常涉及一种疫苗,但个别情况下病人可能同时或先后接种数种疫苗(一般最多4种)。因此,必须对所有的可疑疫苗进行调查,按最可疑的疫苗顺序填写此项内容,与反应根本无关的疫苗不必填写。例如,同时接种了OPV(口服)、DPT(左臂)和HepB(右臂)后,在左臂注射部位出现无菌化脓,则可以完全排除系OPV和HepB引起,只填写DPT即可;但如果出现全身过敏性皮疹,则三种疫苗均有可能引起,都应填写。 (一) 可疑疫苗 1.疫苗名称:按下列代码填写。 编码疫苗全称编码疫苗全称 01 皮内注射用卡介苗36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02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 37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03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 38 气管炎疫苗 04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39 兰菌净细菌溶解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