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官能团改性高效聚羧酸减水剂研究

功能性官能团改性高效聚羧酸减水剂研究
功能性官能团改性高效聚羧酸减水剂研究

聚羧酸减水剂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及其工程应用 摘要: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第五组分的高效减水剂主要经历了三种形式:第一代高效减水剂是20世纪60年代初开发出来的萘基高效减水剂和密胺树脂基高效减水剂又被称为超塑化剂;第二代高效减水剂是氨基磺酸盐;第三代减水剂是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本文以前人对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研究为基础,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从其分子特点、合成方法、作用机理、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工程应用与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六个方面对聚羧酸减水剂做了介绍。关键字:聚羧酸减水剂、高效减水剂、高性能混凝土 1.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采用不饱和单体共聚合而成,而不是传统减水剂使用的缩聚合成,合成原料非常多,通常有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等。在分子结构上,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分子结构是线形梳状结构,而不是传统减水剂单一的线形结构。该类减水剂主链上聚合有多种不同的活性基团,如羧酸基团(—COOH)、羟基基团(—OH)、磺酸基(—SO3Na)等,可以产生静电斥力效应。 2.合成方法 2.1可聚合单体直接共聚法 单体直接共聚是先制备具有活性的大单体(一般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再聚合一定配比的单体(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等),采用溶液共聚的手段得到成品,即先酯化再聚合。该方法合成减水剂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好,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产品质量稳定,目前很多聚羧酸的生产都采用此方法。但缺点是生产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大单体存在酯化控制难度,大单体酯化率和质量就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共聚反应程度。同时中间分离纯化过程比较繁琐,生产成本较大。 2.2聚合后功能化法 聚合后功能化法是利用现有的聚合物进行改性,采用已知分子量的聚羧酸在催化剂和较高温度下聚醚通过酯化反应进行接枝。但现成的聚羧酸产品种类和规格有限,调整组成和分子量困难;同时聚羧酸和聚醚适应性不好,酯化实际操作困难,另外,随着酯化的不断进行,水分不断逸出,会出现相分离,如果能找到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标准型说明书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标 准型说明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森普牌S P Y J-1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标准型) 产品说明书 森普牌SPYJ-1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标准型)是目前国内外最新的引领产品。它与常用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相比,具有减水率高、掺量低、与水泥适应好、坍落度损失小和无污染等特点。同时具有改善新拌混凝土各种性能指标和提高工作性等多种作用。本产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毒、无腐蚀性、不易燃、对钢筋无锈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无害。 本产品目前参照执行GB/T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GB/T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TB/T3275-2011《铁路混凝土》、GB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一、技术性能 1.增强效果:与基准混凝土同坍落度和等水泥用量的前提下,减水率≥25%,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均有显着提高,1天抗压强度比≥170%,3天抗压强度比≥160%,7天抗压强度比≥150%,28天抗压强度比≥140%。 2.泵送性能:具有显着的可泵性。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在同水灰比的前提下,净增坍落度≥100mm,1小时坍落度经时变化量(用于配制泵送混凝土时)≤80mm。 3.工作性能:具有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和泌水性等操作性能。 4.表面光洁:掺用本产品的混凝土,具有粘聚性强、含气量少和泌水率小等特点,能有效改善高架、高速公路、桥梁等各类清水混凝土表面光洁美观。 5.特效功能:在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其弹性模量、抗渗性、抗收缩、抗徐变和耐久性等高性能指标均可满足指标要求 二、匀质指标 根据产品的性能指标和用户的要求,符合国家、行业及企业标准。 三、应用范围 本产品适用于各类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高层建筑、高架、高速公路、桥梁、水工混凝土及地下、水下灌注混凝土等。特别适应于重点工程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四、使用方法 1.本产品掺量范围1.0~1.2%(以胶凝材料量计),可根据与水泥的适应性、气温的变化和混凝土坍落度等要求,在推荐范围内调整确定最佳掺量。 2.按计量,直接掺入混凝土搅拌机中使用。 3.在计算混凝土用水量时,应扣除液剂中的水量。 4.在使用本产品时,应按混凝土试配事先检验与水泥的适应性。 五、注意事项 1.在水泥变更品种或新进水泥时,应做与水泥兼容性检验。 2.对于要求缓凝的混凝土,应按混凝土试配事先检验凝结时间。 3.必须按试验配合比正确掺量,浇筑混凝土时,应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 4.在与其他外加剂合用时,宜先检验其兼容性。 5.在冬季施工期间,为了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应适当调整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6.与常规混凝土工程一样,必须按施工规范加强养护。 7.使用本产品,应提前1~3天通知厂方。 六、包装贮存

常见有机物及基团的缩写

% %de 非对映体过量百分比(不对称合成术语) %ee 对映体过量百分比(不对称合成术语) A A/MMA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AA 丙烯酸 AAS 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 ABFN 偶氮(二)甲酰胺 ABN 偶氮(二)异丁腈 ABPS 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 Ac 乙酰基 acac 乙酰丙酮基 AIBN 2,2'-二偶氮异丁腈 aq. 水溶液 B BAA 正丁醛苯胺缩合物 BAC 碱式氯化铝 BACN 新型阻燃剂 BAD 双水杨酸双酚A酯 BAL 2,3-巯(基)丙醇 9-BBN 9-硼二环[3.3.1]壬烷 BBP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 BBS N-叔丁基-乙-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BC 叶酸 BCD β-环糊精 BCG 苯顺二醇 BCNU 氯化亚硝脲 BD 丁二烯 BE 丙烯酸乳胶外墙涂料 BEE 苯偶姻乙醚 BFRM 硼纤维增强塑料 BG 丁二醇 BGE 反应性稀释剂 BHA 特丁基-4羟基茴香醚 BHT 二丁基羟基甲苯 BINAP (2R,3S)-2.2'-二苯膦-1.1'-联萘,亦简称为联二萘磷,BINAP是日本名古屋大学的Noyori(2001年诺贝尔奖)发展的一类不对称合成催化剂 BL 丁内酯 BLE 丙酮-二苯胺高温缩合物 BLP 粉末涂料流平剂 BMA 甲基丙烯酸丁酯 BMC 团状模塑料 BMU 氨基树脂皮革鞣剂 BN 氮化硼

Bn 苄基 BNE 新型环氧树脂 BNS β-萘磺酸甲醛低缩合物 BOA 己二酸辛苄酯 BOC 叔丁氧羰基(常用于氨基酸氨基的保护)BOP 邻苯二甲酰丁辛酯 BOPP 双轴向聚丙烯 BP 苯甲醇 BPA 双酚A BPBG 邻苯二甲酸丁(乙醇酸乙酯)酯 BPF 双酚F BPMC 2-仲丁基苯基-N-甲基氨基酸酯 BPO 过氧化苯甲酰 BPP 过氧化特戊酸特丁酯 BPPD 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化酯 BPS 4,4’-硫代双(6-特丁基-3-甲基苯酚)BPTP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Bpy 2,2'-联吡啶 BR 丁二烯橡胶 BRN 青红光硫化黑 BROC 二溴(代)甲酚环氧丙基醚 BS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BS-1S 新型密封胶 BSH 苯磺酰肼 BSU N,N’-双(三甲基硅烷)脲 BT 聚丁烯-1热塑性塑料 BTA 苯并三唑 BTX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 Bu 正丁基 BX 渗透剂 BXA 己二酸二丁基二甘酯 BZ 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Bz 苯甲酰基 C c- 环- CA 醋酸纤维素 CAB 醋酸-丁酸纤维素 CAM 甲基碳酰胺 CAN 硝酸铈铵 CAN 醋酸-硝酸纤维素 CAP 醋酸-丙酸纤维素 Cat. 催化 CBA 化学发泡剂 CBz 苄氧羰基

萘系高效减水剂与聚羧酸系 减水剂的性能比较

萘系高效减水剂与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比较 一、混凝土减水剂概述及作用机理 减水剂是一种重要的混凝土外加剂,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水剂分为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大于5%小于10%的减水剂称为普通减水剂,如松香酸钠、木质素磺酸钠和硬脂酸皂等;减水率大于10%的减水剂称为高效减水剂,如三聚氰胺系、萘系、氨基磺酸系、改性木质素磺酸系和聚羧酸系等。在众多高效减水剂中,具有梳形分子结构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因其减水率高、坍落度保持性能良好、掺量低、不引起明显缓凝等优异性能,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减水作用是表面活性剂对水泥水化过程所起的一种重要作用。减水剂是在不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条件下,能使单位用水量减少;或在不改变单位用水量的条件下,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或同时具有以上两种效果,又不显著改变含气量的外加剂。目前,所使用的混凝土减水剂都是表面活性剂,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水泥与水搅拌后,产生水化反应,出现一些絮凝状结构,它包裹着很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又称工作性,主要是指新鲜混凝土在施工中,即在搅拌、运输、浇灌等过程中能保持均匀、密实而不发生分层离析现象的性能)。施工中为了保持所需的和易性,就必须相应增加拌和水量,由于水量的增加会使水泥石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从而严重影响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若能将这些包裹的水分释放出来,混凝土的用水量就可大大减少。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入适量减水剂,就能很好地起到这样的作用。 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后,减水剂的憎水基团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而亲水基团指向水溶液,构成单分子或多分子层吸附膜。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定向吸附,使水泥胶粒表面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于是在同性相斥的作用下,不但能使水泥-水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而且,能使水泥在加水初期所形成的絮凝状结构分散解体,从而将絮凝结构内的水释放出来,达到减水的目的。减水剂加入后,不仅可以使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改善,而且由于混凝土中水灰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使水泥石内部孔隙体积明显减少,水泥石更为致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显著提高。减水剂的加入,还对水泥的水化速度、凝结时间都有影响。这些性质在实用中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减水剂在有效地破坏水泥浆体的絮凝结构释放出内部的自由水的同时也削弱了水泥颗粒与水之间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总是会不同程度地加剧拌合物的泌水和沉降离析现象,这是现今混凝土浇注后常在表面出现花斑,严重时则形成蜂窝麻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缓凝型说明书

森普牌SPYJ-3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缓凝型) 产品说明书 森普牌SPYJ-3型聚羧酸系缓凝高性能减水剂是目前国内外最新的引领产品。它与常用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缓凝型相比,具有减水率高、掺量低、与水泥适应性好、坍落度损失小和无污染等特点。同时具有改善新拌混凝土各种性能指标和提高工作性等多种作用。本产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毒、无腐蚀性、不易燃、对钢筋无锈蚀、对人体健康无害。 本产品目前参照执行GB/T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GB/T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TB/T3275-2011《铁路混凝土》、GB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一、技术性能 1.增强效果:与基准混凝土同坍落度和等水泥用量的前提下,减水率≥25%,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均有显着提高,7天抗压强度比≥140%,28天抗压强度比≥130%。 2.泵送性能:具有显着的可泵性。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在同水灰比的前提下,净增坍落度≥100mm,1小时坍落度经时变化量(用于配制泵送混凝土时)≤60mm。 3.缓凝效果:能显着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改善操作性,可延缓水泥水化放热峰值,避免施工结合层冷缝现象,有效提高其抗裂防水性能。 4.工作性能:具有显着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保水性和泌水性等操作性能。 5.表面光洁:掺用本产品的混凝土,具有粘聚性强、含气量少和泌水率小等特点,能有效改善高架、高速公路、桥梁等各类清水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和美观 6.张拉抗折:本产品具有先缓凝后早强的功能,在确保掺量的前提下,可满足混凝土的3d (除凝结时间) 张拉和28d抗折强度的要求 7.特效功能:在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其弹性模量、抗渗性、抗收缩、抗徐变和耐久性等高性能指标均可满足要求。 二、匀质指标 根据产品的性能指标和用户的要求,符合国家、行业及企业标准。 三、应用范围 本产品适用于各类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高架、高速公路、桥梁、水工混凝土。特别适用于重点工程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四、使用方法 1.本产品掺量范围~%(以胶凝材料量计),可根据与水泥的适应性、气温的变化和混凝土坍落度等要求,在推荐范围内调整确定最佳掺量。 2.按计量,直接掺入混凝土搅拌机中使用。 3.在计算混凝土用水量时,应扣除液剂中的水量。 4.在使用本产品时,应按混凝土试配事先检验与水泥的适应性。 五、注意事项 1.在水泥变更品种或新进水泥时,应做与水泥兼容性检验。 2.对于要求缓凝的混凝土,应按混凝土试配事先检验凝结时间。 3.必须按试验配合比正确掺量,浇筑混凝土时,应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 4.在与其他外加剂合用时,宜先检验其兼容性。 5.在冬季施工期间,为了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应适当调整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6.与常规混凝土工程一样,必须按施工规范加强养护。 7.使用本产品,应提前1~3天通知厂方。 六、包装贮存 1.可采用灌车运装;塑料桶1000kg/桶;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做特殊包装。 2.本产品质保期壹年,在质保期内如有沉淀,经搅匀后使用,不影响效果。

JG∕T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JG∕T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G/T 223—2007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Polycarboxylates high performance water-reducing admixture 2007—08—01发布 200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JG/T 223-2007 前言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富斯乐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淘正化工(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建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麦斯特建材有限公司、上海申立建材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迈地砼外加剂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北京冶建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四川柯帅外加剂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浙江科威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延辉、赵霄龙、郭京育、薛庆、顾涛、朱艳芳、张艳玲、冉千平、王豪源、宣怀平、王绍德、马明元、姚利君、陈伟国、蒋正武、孙振平、梅名虎、帅希文、宋作宝、方兴中。 JG/T 223-2007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出厂、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在水泥混凝土中掺用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 1858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T 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J 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JC 473 混凝土泵送剂 JC 475—2004 混凝土防冻剂 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polycarboxylates high performance water-reducing admixture

【CN109942220A】耐盐型两性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62764.3 (22)申请日 2019.03.05 (71)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地址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72)发明人 刘晓 管佳男 王子明 崔素萍  赖光洪 钱珊珊 白夏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03 代理人 刘萍 (51)Int.Cl. C04B 24/26(2006.01) C08F 271/00(2006.01) C08F 265/04(2006.01) C08F 226/02(2006.01) C08F 214/14(2006.01) C08F 220/06(2006.01)C08F 220/34(2006.01)C08F 214/16(2006.01)C08F 220/20(2006.01)C08F 2/38(2006.01)C04B 103/30(2006.01) (54)发明名称耐盐型两性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耐盐型两性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不饱和阳离子季铵盐单体、不饱和小单体、不饱和引发剂、过渡金属配合物等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先自聚合再接枝共聚的方法合成耐盐型两性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即以不饱和阳离子季铵盐单体为反应物,在不饱和引发剂、过渡金属配合物组成的体系下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阳离子型大单体,然后与不饱和小单体在引发剂和链转移剂作用下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合制得。本发明基于传统自由基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原理进行分子结构的创新设计与合成,所制备的减水剂具有在高浓度盐条件下保持良好分散性的优点,且工艺简单、过程可控、节能环保,实现对传统聚醚侧链的 阳离子化替代。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CN 109942220 A 2019.06.28 C N 109942220 A

聚羧酸减水剂实验室合成工艺

聚羧酸减水剂实验室合成工艺 聚羧酸类减水剂是继以木钙为代表的普通减水剂和以萘系为代表的高 效减水剂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高性能化学减水剂,其综合性能优异,不仅具有高减水率,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抑制坍落度损失,目前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日本首先于80年代初开发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1985年开始逐渐应用于混凝土工程。1995年以后,聚羧酸盐系减水剂在日本的使用量超过了萘系减水剂。目前国内对萘系、三聚氰胺系等高效减水剂的研究和应用已日趋完善,不少科研机构已开始转向对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开发与研究。聚羧酸型减水剂分子链上具有较多的活性基团,主链上连接的侧链较多,分子结构自由度大, 高性能化潜力大,因此聚羧酸型减水剂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为活跃的高性能减水剂之一,同时也是未来减水剂发展的主导方向。本文在合成聚醚甲基丙烯酸酯大单体的基础上,采用水溶液共聚的方法合成出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通过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的合成工艺,并研究了其应用性能。 2 实验 2.1 实验原料及试验设备 聚醚(分子量为1200,上海台界化工有限公司) ; 对甲苯磺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厂) ; 对苯二酚(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 甲基丙烯磺酸钠(余姚市东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甲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 甲基丙烯酸(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 ; 过硫酸铵(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等。 聚羧酸系减水剂:进口聚羧酸(p s1, 60% ) ; 国内聚羧酸(p s2, 40% ) ; 自制聚羧酸(p s3, 20% ) 。 水泥:炼石P·O 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建福P ·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500ml三颈烧瓶;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温度计; 250ml滴液漏斗;旋转蒸发器等。

高分子改性

二氧化硅粒子的表面化学改性—方法、原理 姓名:孙文建学号2012020472 一.引言: 二氧化硅( SiO2) 又称硅石,是一种常用的无机材料,属非金属氧化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实验室中常以溶胶-凝胶( sol-gel) 法制备SiO2微球,也有报道用微乳液和聚苯乙烯( PS) 模板“一步法”制备中空的SiO2微球. 通过与有机基体的复合,SiO2可将自身的优异性能赋予复合材料。但由于其表面大量的羟基和不饱和键,使其表面能较高、易团聚,影响了在有机基体中分散的均匀性,致使复合材料内部产生缺陷。因此,SiO2与基体复合前,需要进行表面改性,以降低表面能、提高分散性; 同时,可通过表面接枝聚合物增加与基体的相容性,赋予复合材料优异的性能。 SiO2粒子的改性方法很多,按原理可分为表面物理修饰和化学修饰两大类。表面物理修饰主要是通过吸附、涂覆及包覆等物理作用对粒子表面进行改性,利用紫外线、等离子体等对粒子表面的改性也属于物理修饰。表面化学修饰即通过无机粒子表面和改性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改变SiO2粒子的表面结构,达到表面改性的目的。表面化学修饰主要包括3 种方法: 偶联剂法、表面接枝法和一步法。 二.化学修饰方法及机理 2.1 偶联剂法 偶联剂法主要包括后嫁接法( post synthesis grafting

method ) 和共缩聚法( co-condensation method)。后嫁接法指先制备SiO2粒子,然后通过偶联剂与SiO2表面的羟基反应,在SiO2表面接上有机基团,得到有机功能化的SiO2。共缩聚法指在SiO2制备过程中,在模板剂作用下,将含有特定有机基团的偶联剂与正硅酸乙酯( TEOS) 同时加入体系中共缩聚,一步直接合成有机功能化的SiO2。 ,硅烷偶联剂通式可表示为:Y(CH2)nSiX3其中n = 0—3; X 代表不同的可水解基团,通常是氯基、烷氧基等,X 影响水解速率,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不大; Y 代表不同的有机官能团,多指乙烯基、氨基等,Y 能与树脂反应形成“分子桥”,增强与有机基体之间的作用力,同时Y 可为SiO2的进一步修饰提供可反应基团。 根据反应条件,硅烷偶联剂对SiO2的修饰可分成有水反应和无 水反应,如图式1 所示。有水存在的条件下,硅烷偶联剂上的X 基团水解生成羟基,形成Si—OH,此Si—OH 再与SiO2表面的Si—OH发生 缩水反应生成Si—O—Si,同时硅烷偶联剂的分子间也发生脱水缩合 反应,形成不规则的多分子层;无水条件下,基团X直接与SiO2表面的Si—OH 发生缩醇反应生成Si—O—Si,形成较规则的单分子层。偶联剂法对SiO2的修饰一般选择在有水条件下进行。

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

聚羧酸减水剂生产工艺 一、引言 一般认为,减水剂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以木质素磺酸钙为代表的第一代普通减水剂阶段;以萘系为代表的第二代高效减水剂阶段;以聚羧酸系为代表的第三代高性能减水剂阶段。 与传统的减水剂相比,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有很多特点:1.在合成工艺上,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采用不饱和单体共聚合成而不是传统减水剂使用的缩聚合成,因此该类减水剂的合成原料非常之多,通常有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等。2.在分子结构上,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分子结构是线形梳状结构,而不是传统减水剂单一的线形结构。该类减水剂主链上聚合有多种不同的活性基团,如羧酸基团(—COOH)、羟基基团(—OH)、磺酸基(—SO3Na)等,可以产生静电斥力效应;其侧链带有亲水性的非极性活性基团,具有较高的空间位阻效应。由于其广泛的原料来源,独特的分子结构,故而具有前两代减水剂不可比拟的优点,加上在合成过程中不使用甲醛,属绿色环保产品,因此,已成为混凝土外加剂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但是,也许是涉及技术秘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报道较少,尤其是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工艺。因此,本文在此予以简介之。 二、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合成工艺简介。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目前主要存在聚酯类和聚醚类两大主流产品。聚酯类:包括酯化和聚合两个过程。聚醚类:只有聚合一个过程。 (一)、聚酯类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合成工艺。 1、合成工艺简图 冷凝器去离子水 ↓↓

聚乙二醇过硫酸铵↓ →→→→→→酯化→→→→→计量槽→→聚合中和成 甲基丙烯酸→→→→ →→→→→→反应→→→→→计量槽→→反应反应品 ↑↑ ↑↑ 去离子水氢氧化钠 2、反应过程如下: (1)、酯化反应(制备大单体):计量聚乙二醇1200料3960kg,将其在水浴中溶化,加入反应釜内,同时加入甲基丙烯酸1140kg,以及小料1份(对苯二酚:5.28kg、吩噻嗪:1.06kg),升温至90℃,加入浓硫酸69.3kg,继续升温至120℃,保持4.5小时,后充氮气2小时,(6㎡/时,每30分钟充1瓶,共4瓶),反应完成,得到减水剂中间大分子单体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和水。(经减压蒸馏脱水,酸化反应更为完全)。 (2)、聚合反应:采用过硫酸铵引发、水溶液聚合法。计量酯化产物即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1545kg,丙烯酸77.3kg,分子量调节剂十二烷基硫醇21.3kg,配以130 kg去离子水,泵入滴定罐A备用,是为A料。计量过硫酸铵34.5kg,配以950kg去离子水,泵入滴定罐B备用,是为B料。加去离子水1425kg 入釜,升温至85℃,同时滴定A、B料。A料3小时滴定完,B料3.5小时滴定完,保温1.5小时。(温度控制:90±2℃)。 (3)、中和反应,将反应好的聚合物降温至50℃以下,边搅拌边加入片碱100kg,调节PH值6—7,反应完成,得到含固量为30%的聚酯类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成品。 (二)、聚醚类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合成工艺

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与应用性能研究

新型建筑材料2018.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3075); 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吉教科合字〔2015第274号〕 )收稿日期:2018-03-27;修订日期:2017-05-17 作者简介:江嘉运,男,1964年生,吉林长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混凝土外加剂等方面研究。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新城大街5088号,E-mail :blue1964@https://www.360docs.net/doc/e214668339.html, 。 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与 应用性能研究 江嘉运,张士停,毕菲,肖姗姗 (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 0引言 1991年,日本Nippon Shokubai (触媒株式会社)率先报 道了成功研发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1]。2007年,冉千平[2]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 )为阳离子单体,合成了一种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受到国内科研人员的普遍关注。由于在水泥熟料矿物中,其中C 3S 和C 2S 的ζ电位为负值, C 3A 和C 4AF 的ζ电位为正值,因此,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可 以增大熟料矿物的饱和吸附量,是一种功能型减水剂[3-4]。该类减水剂属于α-长链烷基甜菜碱系列表面活性剂,研究表明,它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优异的分散性能和保坍性,能够有效降低水泥早期水化速率和放热量,提高早期强度,并不显著延缓水泥正常凝结时间[5-7]。虽然其性能较为优异,但是,功能性原料水溶性阳离子单体DMC 的质量要求较高,还需要多种特制的关于原材料制备、酯化的催化剂,因此进一步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近年来国内另一类含氨基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较为活跃,属于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8],当pH 值呈酸性时,通过溶液中高分子水解,功能性基团呈阳性而起作用,合成工艺中涉及提供阳离子单体的官能团主要包括酰胺基、铵内盐、端氨基等,研究表明,此类减水剂具有较好的保坍性、降粘性、 摘要:探讨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工艺,设计采用含氨基的中间体衍生物(MAAL )与丙烯酸(AA )、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 ) 、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TPEG2400)共聚,通过试验得到适宜的单体摩尔比、聚合温度、滴加反应时间等最佳工艺参数。红外光谱仪和凝胶色谱分析表明,合成减水剂MAALPC 分子引入的官能团与预先设计基本相符,分子质量大小适中且分布较为集中。MAALPC 的混凝土减水率为28.6%,且具有优良的混凝土中后期增强效果。 关键词: 两性型聚羧酸减水剂;制备;表征;应用性能中图分类号:TU528.04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02X (2018)08-0024-05 Study on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of amphoteric 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 JIANG Jiayun ,ZHANG Shiting ,BI Fei ,XIAO Shanshan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China ) Abstract : Synthetic process of amphoteric 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 was studied.An intermediate derivative product with amino group (MAAL ),maleic anhydride (AA ),sodium methallyl sulfonate (SMAS )and isoamyl enol polyoxyethylene ether (TPEG2400)were used as the monomers and directly polymerized into the superplasticizer.The suitable parameters of synthesis process such as molar ratio of monomers ,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dropping-reaction time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experiments.The analysis indicated through infrared spectrum and gel chromatography ,which molecular functional groups of the superplasticizer were basically for design idea in agreement ,and some kinds of moderat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were more distributed concentration.Water reducing rate of concrete mixed with 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 MAALPC was 28.6%.And in the case of middle and lat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 with it , there was an excellent effect of enlargement.Key words : amphoteric 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4··万方数据

有机化学常见的官能团英文缩写

有机化学合成常见缩写 % %de 非对映体过量百分比(不对称合成术语) %ee 对映体过量百分比(不对称合成术语) A A/MMA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AA 丙烯酸 AAS 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 ABFN 偶氮(二)甲酰胺 ABN 偶氮(二)异丁腈 ABPS 壬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 Ac 乙酰基 acac 乙酰丙酮基 AIBN 2,2'-二偶氮异丁腈 aq. 水溶液 B BAA 正丁醛苯胺缩合物 BAC 碱式氯化铝 BACN 新型阻燃剂 BAD 双水杨酸双酚A酯 BAL 2,3-巯(基)丙醇 9-BBN 9-硼二环[3.3.1]壬烷 BBP 邻苯二甲酸丁苄酯 BBS N-叔丁基-乙-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BC 叶酸 BCD β-环糊精 BCG 苯顺二醇 BCNU 氯化亚硝脲 BD 丁二烯 BE 丙烯酸乳胶外墙涂料 BEE 苯偶姻乙醚 BFRM 硼纤维增强塑料 BG 丁二醇 BGE 反应性稀释剂 BHA 特丁基-4羟基茴香醚 BHT 二丁基羟基甲苯 BINAP (2R,3S)'-二苯膦-'-联萘,亦简称为联二萘磷,BINAP是日本名古屋大学的Noyori(2001年诺贝尔奖)发展的一类不对称合成催化剂 BL 丁内酯 BLE 丙酮-二苯胺高温缩合物 BLP 粉末涂料流平剂BMA 甲基丙烯酸丁酯 BMC 团状模塑料 BMU 氨基树脂皮革鞣剂 BN 氮化硼 Bn 苄基 BNE 新型环氧树脂 BNS β-萘磺酸甲醛低缩合物 BOA 己二酸辛苄酯 BOC 叔丁氧羰基(常用于氨基酸氨基的保护)BOP 邻苯二甲酰丁辛酯 BOPP 双轴向聚丙烯 BP 苯甲醇 BPA 双酚A BPBG 邻苯二甲酸丁(乙醇酸乙酯)酯 BPF 双酚F BPMC 2-仲丁基苯基-N-甲基氨基酸酯 BPO 过氧化苯甲酰 BPP 过氧化特戊酸特丁酯 BPPD 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化酯 BPS 4,4’-硫代双(6-特丁基-3-甲基苯酚)BPTP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Bpy 2,2'-联吡啶 BR 丁二烯橡胶 BRN 青红光硫化黑 BROC 二溴(代)甲酚环氧丙基醚 BS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BS-1S 新型密封胶 BSH 苯磺酰肼 BSU N,N’-双(三甲基硅烷)脲 BT 聚丁烯-1热塑性塑料 BTA 苯并三唑 BTX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 Bu 正丁基 BX 渗透剂 BXA 己二酸二丁基二甘酯 BZ 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Bz 苯甲酰基 C c- 环- CA 醋酸纤维素 CAB 醋酸-丁酸纤维素 CAM 甲基碳酰胺 CAN 硝酸铈铵 CAN 醋酸-硝酸纤维素

聚羧酸减水剂使用注意事项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作为我国第三代减水剂的代表,其较之以木钙为代表的第一代减水剂和以萘系为代表的第二代减水剂,有着高减水率、高保坍性、高增强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配制高耐久性、大流动度、高保坍、高强度以及清水混凝土工程。但其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品质及生产工艺要求较高,对集料的含泥量尤为敏感,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应有所注意。 1、聚羧酸减水剂依然存在与水泥适应性的问题,对于个别水泥会出现减水率偏低,坍损较大的现象,因此当水泥适应性不好时应当进行混凝土试配调整外加剂掺量,以达到最佳效果。另外水泥的细度和储存时间也会影响聚羧酸减水剂的使用效果。在生产中应杜绝使用热水泥,如果使用热水泥与聚羧酸减水剂拌合后,表现出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更容易出来,但外加剂的保坍效果会减弱,有可能出现混凝土坍落度的迅速损失。 2、聚羧酸减水剂对原材料的变化较为敏感,当砂、石材料以及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等原材料的质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将对掺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性能有一定影响,应重新以变化后的原材料进行试配试验以调整掺量达到最佳效果。 3、聚羧酸减水剂对于集料的含泥量特别敏感,含泥量过大会降低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因此使用聚羧酸减水剂时应严格控制集料的品质。当集料含泥量增加时应提高使用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 4、聚羧酸减水剂因减水率较高,其混凝土坍落度对用水量特别敏感。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一旦超量时,混凝土会出现离析、泌水、板结及含气量过大等不良现象 5、使用聚羧酸减水剂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宜适量增加搅拌时间(一般比传统外加剂高一倍),这样聚羧酸减水剂的空间位阻能力能更容易的发挥,便于生产中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搅拌时间不够,很可能出现送到工地现场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比在搅拌站控制的混凝土坍落度偏大)。。 6、随着春季的来临,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在生产控制上应随时注意混凝土的坍落度变化情况及时的调整外加剂用量(做到低温低掺,高温高掺的原则)。 7、聚羧酸外加剂在试配(生产中)时,当只达到基本掺量,混凝土的初始工作性能得到满足,但混凝土经时损失会较大;因此在试配(生产)时,应适当提高掺量(即达到饱和掺量),才能解决坍落度损失较大的问题。 8、当降低胶凝材料用量后,在生产过程中,应更严格保证水胶比。如出现坍落度损失较大的情况,只能通过增加外加剂掺量和二次添加外加剂的方法,勿通过加水的方法解决,否则易造成强度的明显下降。 9、聚羧酸减水剂为高减水率,高分散性产品,在生产控制中更多的应以混凝土的流动性指标(扩展度)来衡量混凝土的工作性,坍落度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值。 10、混凝土的强度主要由水胶比在决定,聚羧酸减水剂具有高减水率的特点,很容易降低生产配合比中的用水量,从而达到降低水胶比的目的,来降低混凝土的综合成本。生产中因原材料的波动比试验试配大,为更好的发挥聚羧酸减水剂产品的性能,生产中应随时根据原材料情况、环境温度变化等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及时调整外加剂掺量。 11、聚羧酸减水剂不可与萘系减水剂混合使用,使用聚羧酸减水剂时必须将使用过萘系减水剂的搅拌机和搅拌车冲洗干净,否则可能会导致聚羧酸减水剂失去减水效果。 12、聚羧酸减水剂应避免与铁制材料长期接触。由于聚羧酸减水剂产品常呈现酸性,与铁制品长期接触会发生缓慢反应,甚至使其色泽变深、变黑,导致产品性能下降。建议采用聚乙烯塑料桶或不锈钢桶储存,以保证其性能稳定性。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摘要: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作为混凝土的化学外加剂,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等特点,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概述了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历程,主要性能及发展现状,介绍了高性能减水剂的种类与组成,提出了有关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内容及今后研究方向。 关键词: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发展现状 高性能混凝土指具有高耐久、高强度、高流动性的混凝土。而减水剂又称塑化剂或分散剂,拌和混凝土时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可使水泥颗粒分散均匀,同时将水泥颗粒包裹的水份释放出来,从而能明显减少混凝土用水量,是一种重要的混凝土外加剂。而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高性能减水剂,作为一种有机化学材料,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所以提出新的合成方法和改进其性能的研究也成为当今国内外的一个热点。 一、发展历程 减水剂在我国,相对于外国而言起步较晚。20世纪30 年代初,国外已生产了以木质素磺酸盐为主成分的减水剂,随后又有新发展。相继出现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70 年代后期,许多人对木质素类减水剂进行了研究,对它进行改进,研究出了改性木质素磺酸盐高效减水剂。1974 年,水电部、交通部联合研制了以扩散剂N N O 为主成分,辅以其它助剂组成的减水剂,接着又有以茶为原料,经磺化缩合而成的蔡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的NF 高效减水剂。MF 高效减水剂及建一1 型高效减水剂,其后的JN,D H 及T F 型减水剂和以葱油为原料的A F 高效减水剂都相继研发成功。其中改性三聚氰胺、氨基磺酸盐、脂肪族高效减水剂快速发展;而聚羧酸系减水剂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二、高效减水剂的种类和特点 1.减水剂的类型 (1)单环芳烃型(mono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type),主要以氨基磺酸盐类高效减水剂为代表,该类聚合物憎水主链由苯基和亚甲基交替连接而成,该类减水剂具有掺量小,减水率高的特点。 (2)多环芳烃型(polynuclear aromatic hydrocarbons type),主要以萘系和蒽系为代表,这类高效减水剂的特点是憎水基的主链为亚甲基连着的双环或单环芳烃,亲水性的官能团则是连在芳烃上的-SO3H 等,对水泥的分散性能较好,减水率较高。 (3)杂环芳烃型(compound aromatic hydrocarbons type),以三聚氰胺系为代表,该类减水剂的特点是其憎水主链为亚甲基连接的含O 或含N 的五元或

聚羧酸高效外加剂的技术性能指标

聚羧酸高效外加剂的技术性能指标 一、技术性能 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匀质性指标 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性能指标

二、使用说明 1、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0.1%~1.5%,常用掺量为0.8%~2.5%。使用前应进行混凝土试配试验,以求最佳掺量。 2、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不可与萘系高效减水剂混合使用,使用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时必须将使用过萘系高效减水剂的搅拌机和搅拌车冲洗干净否则可能会失去减水效果。 3、使用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时,可以直接以原液形式掺加,也可以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并扣除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自身所带入的水量。 4、由于掺用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的减水率较大,因此坍落度对用水量的敏感性较高,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用水量。 5、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绝大多数水泥有良好的适应性,但对个别水泥有可能出现减水率偏低,坍落度损失偏大的现象。另外,水泥的细度和储存时间也可能会影响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使用效果。此时,建议通过适当增大掺量或复配其它缓凝组分等方法予以解决。 6、掺用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后,混凝土含气量有所增加(一般为2%~5%)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7、由于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掺量小、减水率高,使用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配制C45以上的各类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用于配制 C45以下等级混凝土,虽然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成本偏高,但可以通过增加矿物掺合料用量,降低混凝土的综合成本,同样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 三、作用机理 减水作用是表面活性剂对水泥水化过程所起的一种重要作用。减水剂是在不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条件下,能使单位用水量减少;或在不改变单位用水量的条件下,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或同时具有以上两种效果,又不显著改变含气量的外加剂。目前,所使用的混凝土减水剂都是表面活性剂,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水泥与水搅拌后,产生水化反应,出现一些絮凝状结构,它包裹着很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又称工作性,主要是指新鲜混凝土在施工中,即在搅拌、运输、浇灌等过程中能保持均匀、密实而不发生分层离析现象的性能)。施工中为了保持所需的和易性,就必须相应增加拌和水量,由于水量的增加会使水泥石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从而严重影响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若能将这些包裹的水分释放出来,混凝土的用水量就可大大减少。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入适量减水剂,就能很好地起到这样的作用。 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后,减水剂的憎水基团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而亲水基团指向水溶液,构成单分子或多分子层吸附膜。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定向吸附,使水泥胶粒表面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于是在同性相斥的作用下,不但能使水泥-水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而且,能使水泥在加水初期所形成的絮凝状结构分散解体,从而将絮凝结构内的水释放出来,达到减水的目的。减水剂加入后,不仅可以使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改善,而且由于混凝土中水灰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使水泥石内部孔隙体积明显减少,水泥石更为致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显著提高。减水剂的加入,还对水泥的水化速度、凝结时间都有影响。这些性质在实用中都是很重要的。 四、包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