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建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

关于福建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
关于福建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

关于福建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

前提摘要:

福建土楼是经特定历史地理环境的演进和发展,既保持中原汉文化古风,又长期与当地土著交融磨合而形成的一种极具客家民系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模式。它以其特有的景观美学价值、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科学实用价值完美结合,成为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由于古代闽西山区复杂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和客家移民一直恪守着祖宗留下的遗风,使福建土楼至今得以大量保存而具有重要的人居环境学和历史地理学研究价值。本文以福建土楼的建筑特色为出发点,分析土楼的特点及功能,进而探讨其地域人文意义。

客家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形成的一支重要且又特殊的民系,以粤、闽、赣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客家核心地域,形成于赵宋,兴起于明清,及至民国,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土楼民居建筑是客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客家土楼民居主要分布于福建的西南部、江西的南部和广东的东北部地区,尤以闽西、粤东北多见;其形式有圆楼、方楼、围龙屋和五凤楼等,尤以圆楼和围龙屋最具特色。客家土楼风格独特,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是“世界民居奇葩”,在建筑学、历史学、风水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福建土楼又称为“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中,以永定、南靖两县居多。据统计,福建永定现存各式各样大小土楼2万多座,土楼一般高3至5层,占地200平方米,可居住数百人,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民居建筑群,故有“土楼王国之称”。

一、福建土楼的起源及发展

福建土楼产生于唐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的客家生土楼,建筑历史长达一千年,现在最古老的土楼是永定县湖雷乡下寨村的‘馥馨楼’。它建于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迄今已1200年。”福建土楼的建造和发展过程,自然跟闽西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客家先民原自中原迁居南方,迁居南方后,又再度迁移,总计大迁移五次,其他零星的迁入或自各地以服官或经商而迁至的,那就不能悉计。从闽西永定各姓居民的族谱中可知,永定人绝大多数是南宋、元、明三朝,特别是元末明初从“客家摇篮”宁化石壁村一带辗转迁徙,最后到永定境内定居的。早期到达闽西的客家先民,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在这崇山峻岭与世隔绝的蛮荒之地,伐木为栅,披茅结庐,作为遮阳避雨的栖身之地;披荆斩棘,开荒垦殖以求生存。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开基创业,闽西客家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开发出了足以安身的家园,并且就地取材,开始建筑简陋而相对牢固的住房———堡或寨。“堡”大多选择在易守难攻、便于进退的地点建造,有的干脆占据一个山头,以加强防御能力。土堡的主要功能是武装抵御与保安,作为居处建筑,它只是一地一族或几个家族固定的躲避武力侵扰的临时居所,其格局为全封闭的军事城堡。古时,寨即砦,是军事防御建筑。有关寨的记录,《永定郑氏族谱》中“桂芳公自述”记载,“元世祖十年(1273)……本乡起义士兵约七百余人,在龙安寨交锋失利”。邳州阙氏族谱关于其五十八世祖应龙公(生于元至元十五年即1278年)的记载,应龙“善理财而巨富”,便在今永定坎市筑寨“以避草寇”

,元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匪徒勾结元军劫掠应龙寨。另据永定奥杳黄氏族谱记载,奥杳黄氏始祖谭公约在元朝至大年间(1308年左右)迁居奥杳时,在浮山中村“筑寨而居”。

到了元朝后期,闽西客家人普遍居住的居宅,开始出现了一种习惯性的形态,即今仍能

见到的一批建于元、明时期的土楼———它是福建土楼的初始形态,这些土楼大都有五六百年以上的楼龄。如建于元朝的高东振兴楼、复兴楼、奥杳日应楼,建于明永乐年间的洪坑崇裕楼、弘治年间的洪坑南昌楼、嘉靖早年的高东华封楼、永固楼、隆庆年间高北五云楼等。脱胎于堡、寨的福建土楼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诞生了。坚实的石脚以防山洪暴发,高大的土墙以隔热御寒、抵御匪盗袭击,宽大的屋檐以抵雨挡霜,土墙中密布的墙骨,则是对抗地震的有效措施。客家人把防盗、防火、饲养、加工、贮存、晾晒等各种生活设施综合一体,以图安居乐业。大约从明朝晚期开始,福建土楼步入成熟期,随后在清代获得了巨大发展,这一时期土楼的建造工艺达到炉火纯青,造型多姿多彩,形成了方楼、五凤楼、圆楼等体型系列,不同体型的土楼都出现了如今扬名世界的杰出代表作。综观明清时代福建乡村土堡的演变过程,从最初单纯为着却敌御盗的军事意义,而逐渐向军事和生活两种作用并重,最后生活的作用甚重超过军事的作用,这应当是福建土堡发展的一个规律。进入民国以后,福建土楼续有发展,有的还吸取西洋建筑技术与风格,别具风韵。

二,福建土楼的分布及特点。

土楼,又称生土楼,是指外墙以生土夯筑,宅、堡、祠3大功能合为一体的大型传统民居,其主要居民是客家人。现存的福建土楼多建于明清时期,集中分布于南靖县、华安县、平和县、诏安县、永定县、宁化县的部分地区,包括五凤楼、方楼、圆楼3种基本形式,以及其他特殊的变异形状,如“半月楼”、“五角楼”等(表1)。据初步调查,福建土楼总数近4 400座,其中圆楼约1 300座。这些圆、方土楼又分内通廊式和单元式。内通廊式主要是闽西客家人的聚居建筑,如永定县的“承启楼”、南靖县的“和贵楼”;单元式主要是闽南人的聚居建筑,如平和县的“龙见楼”、“西爽楼”。五凤楼集中在永定县,以大塘角村的“大夫第”为代表。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大的可容几十户人家,如承启楼,占地6 000m2,现有54户347人;最小的圆楼是南靖县的“翠林楼”,直径仅13.72~14.25m。

2特点及社会功能

1对外的防卫性

土楼的外墙厚实(1~3m厚),墙脚用大卵石或花岗岩条石垒砌,石缝间用三合土粘合,1、2层不开窗,3层以上只开小窗洞,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很强的对外防御性。土楼不仅以高大厚实的土墙作消极防卫,土墙上还广设枪眼以积极抗御。土楼一般只有一个出口,大门多以花岗岩条石为门框,用十几厘米厚的实心木板制成门窗,门后加粗大的闩杆,用如此厚实的门来有效地阻止撞击进攻。为防卫火攻,木门外部还包着铁皮,门顶设水槽,角楼架土炮。楼内数百人聚族而居,有水井、谷仓等生活设施,足不出户亦可生活数月,有利于固守。

2建筑的乡土性

“越民族的东西,越具世界价值”。土楼有浓厚的乡土特色,主要表现在土楼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超建造技艺及地方建材的巧妙应用。土楼外墙为生土夯筑,内部构造为木结构,其建筑材料主要是泥土和木材。客家人就地取材,以夯土墙承重,用1m多厚的土墙建造4~5层,甚至6层的高楼,将夯土墙造楼技术提高到无以伦比的水平。从“打石脚”、“行墙”到“献架”都积累了一整套独具地方特色的施工工艺:用松木交叉连排垫底,构成伐形基础,以便在软土上建起高大的土楼;夯土墙埋入杉木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强其拉力。漳州地区的土楼建设还吸收了其他乡土建筑的特点,在夯土墙中加入糯米浆、红糖水,以增强强度,减薄墙体,颇具创造性。内部的木作构件采取自体榫合或采用竹钉固定,建造整座土楼极少利用金属材料。由于宅墙环拱板筑,底层墙壁宽厚,往上逐层减薄,结构严谨,坚实牢固,同时,还具有防潮抗震,冬暖夏凉等优点。因此,许多土楼历经数百载风雨洗刷、地震、台风等袭击,至今仍巍然屹立于崇山峻岭之间。现存年代最早有漳平市的“一德楼”(方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距今440年;华安县的“齐云楼”(椭圆形),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距今也已410多年。3聚居的向心性

土楼外观高大封闭,造型简单古拙,土墙粗糙斑驳,显示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恢弘气势;内部空间则以纤细的木构件组合而成,小开间居住空间面向位居中心的祖堂,形成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环绕中心祖堂分布的聚居空间布局,营造出团结一致又宗法分明的宗族向心力,强调了封建宗法礼教的中心地位。

4人地的协调性

土楼的协调性既表现在建筑单体的巧妙设计上,也表现在其群体组合的丰富模式及其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上。土楼外墙泥土直接裸露,粗糙高大的墙体粗犷、朴实,与周围起伏的丘陵、田野浑然一体;内部雕梁画栋,装饰匠心独具。走进楼内,就是走入一活动的农家风俗图中:鹅卵石铺砌的巷道、雕木走廊、披晒的农作物、归圈的牛羊、悠闲自得的居民……在土楼村落中,各式土楼形成各种巧妙的组合:梅花形、八卦形、七星拱月形等。土楼依山伴水的选址、定位、平面形状等都讲究风水,注重与自然的协调,使镶嵌入青山叠翠、碧水萦绕山峦中的土楼,成为自然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靖县书洋乡塔下村的“德远堂”祠堂,便是一例。它背靠半圆形山坡草地,外围是郁郁葱葱的古树老村;面临半月形水池,池左右竖立19根风水石旗,全部用花岗岩条石雕凿,分底座、旗杆、龙柱和旗杆尾4段,造型别致,雕工精细,充分展示单体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的融合与完美的协调。

三,福建土楼的地域人文意义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建筑模式”的土楼群,点缀于福建青山绿水之山间僻地,虽占地比例不大,但蕴涵着丰厚的地域人文意义。

1地缘生存背景中,官民共治下的聚落形态

类似土楼这种防御性强的大型住宅早有雏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坞堡”的广泛分布。唐代以后村落制取代了带有割据性质的“坞堡”。但是,由于福建陆上省界沿山脉分水脊划分,既是个独立的行政区,又是个比较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境内大多数河流源于省内,又从省内入海;高大山脉阻滞西北气流南下,在地貌、气候、水系水文上自成一体。这种相对封闭的区域环境里,迁移文化、谪贬文化、闽百越文明融汇凝聚成福建的客家文化,形成了有别于客家祖先的地缘集团。客家人在地方化的过程中,承袭并改造了早期的坞堡形态,建造土楼,采取聚居方式,实现生产上的共进、生活上的互助与安全上的集体自卫。历史上客家土楼在各个统治集团的倡导与控制下,以不同的程度发展着,代代延续下来。起初,为防御外敌,一些大姓宗族在村落里兴建大型土堡。由于土堡良好的防卫性可以有效抵御外敌,官府倡导建筑土堡。连城新泉张氏家族的《申报土砦告竣问》中称:“嘉靖年上杭巨寇李之奴54福建地理第17卷入境……蒙署县本府刘推官目击斯故,曾倡大义,就于汤被筑立土堡一所”。明代中期,福建沿海“倭寇”、“海盗”的频频侵扰,使乡族土堡迅速发展。在此期

间,乡族土堡广泛出现在沿海“海寇”猖獗地区。在号称“盗薮”的云霄、诏安地区,乡族“蒸土而砖”,“营堡相望”。明中叶后,由于担心土堡割据扩大,官府不再提倡兴筑土堡。清代之后,土堡的建筑虽不及明中期兴盛,但仍有创建。因为土堡以家族血缘自主聚集而成,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发展,对中央政权的加强又不构成大威胁,所以能得以代代延续,不至于如北方坞堡的突起突灭。因此可以说土楼是在官民互动关系中不断发展的。福建土楼仍保持着汉民族村落制度的基本原则,即以单一姓氏为主体或联盟的人群聚集,将亲缘与地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土楼几乎是血缘村落,一座土楼一个姓氏,或一个宗族。这些土楼村落里,宗族组织实际上是一种基层管事机构,其管事作用触及土楼居民生活的各方面,包括敬宗慕族、伦理教化、仲裁审判、兄弟析产等。土楼的公田、学田等大量公产,由公推出的家族德高望重者管理,各房轮流耕作,其收益用于祭祀、教育等公共事务。这种宗族家长制体现建筑上,就形成了严谨、强调内向性的空间布局,其设计不是先立足于使用需要,而是主要用于表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家族气象。这在三堂两横式的“五凤楼”中表现得最充分:五凤楼中轴线上为“三堂”,即下堂(门廊)、中堂(祭祀和客厅)及后堂(宅中尊长的住所)。后堂最为高大,以示一家之主的权威地位,其他辈分较次者分居两侧呈阶梯状迭落的横屋。整体布局规整,主次分明,展示着宗法制度的深刻烙印。

2诠释东方伦理的地方建筑奇迹

土楼的建造过程,从选址、破土动工、上梁,直至乔迁新居,都包含着浓厚的中国哲学思想,既符合中国宅居建设的风水原则,又与道家阴阳相间、形神互动的道理一致。八卦是道家的文化象征,土楼的选址定位、镇宅驱邪等,处处运用八卦太极理论,甚至在土楼布局里直接表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符号,使房屋本身就是一个八卦模型。土楼择址讲究寻龙捉脉,有一整套的“呼龙”仪式,而且对住宅本身形制也十分注重。例如土楼多选建在山脉的入首处(即龙势所在处),希望宅居左水右路、前池后山,形成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环抱之势,也体现了“山管人丁水管财”的中国传统风水观念。在五凤楼及祠堂中,一般有块“胎土”,它是在主体部分之后高出住宅低坪的斜坡地。据当地的传统说法,胎土为宅地龙脉所在,象征人丁兴旺。按照现代民俗学的观点,胎土犹

如孕妇溢满生命力的肚子,是建筑理性、含蓄反映出的生殖崇拜思想。客家人的迁移史,必然决定了其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在福建的遗植与融通。首先,土楼的建材便说明了这点。以泥土木材为建材暗含着客家人对土地天然的依赖,展示着中国农业古国的人地关系;其次,土楼以宗族血缘关系集聚下的封闭格局,则保存着大量不逊于中原的传统的文化伦理,这可从土楼楼名、楹联中解读出来。土楼楼名多选用吉祥文字组合,表达着理想追求,如“和贵楼”、“振成楼”、“德远堂”等。同时又以楼名作藏头嵌字联,进一步阐明族训。如永安县“承启楼”有一幅这样的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南靖县梅林乡下坎村的“怀远楼”内兼作祖堂与私塾的“斯是室”中,有幅书联“斯室讵为游观,祈计敦书开目;是室何嫌隘漏,唯思尚课儿孙。”这种处处可见的楹联示教,充分展示了客家人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明清时期,落后封闭的山区小县永定,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以来共出32个进士,204个举人,这种科举奇迹正是客家人在儒家传统思想熏陶下“读与耕”结合的成果。

3山海交接带,农商转型的发展样板

首先,土楼是山海遭遇下的生态产物。严格意义上的土楼,局限于永定、闽南和粤东的狭长地带里,其分布情况与自永定从闽南、粤东出海的两条山海古道大体相吻合(即开通于明代的“漳南道”与从永定通向广东茶阳,沿汀江、韩江抵汕头,再出洋下海的粤东出海通道)。这两条山海通道为客家人“下南洋”提供了机会。山海交接的特殊地带为福建客家人提供了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一方面,他们生活在自然条件良好的福建生态环境中,承袭中原伦理体系,重视土地,本能地守护着农业的主导地位。福建山区森林覆盖率高,水源涵养好,山垄田和山排田不难寻到山泉灌溉,使得水热并非严格同期的山区“水旱无虞”。因此,他们秉承传统的天圆

地方之说,在山势浑圆的闽西、闽南山地中,因形就势筑寨安家,选择了节约土地的圆形、方形为居室构图。同时当地的山林资源丰富,便就地取材,夯土为墙,杉木建屋,充分表现了客家人对土地的热爱。另一方面,福建山区人多地少,山区平地有限,可供开垦为耕地的土地不多,耕地多为山垄田和山排田,耕作不便,再加上山林的宗族所有制调动了农民多种经营的积极性,客家人开始依靠山林资源增加收益。从生产木材转向销售木材,客家人也渐渐走向了海洋。此外,官方依据区域划分的政治认同,将客家人划归人“蛮夷”,进行严厉的统治,也迫使客家人有条件地选择了海洋。漂泊在外的客家人有着强烈的家乡观念,重视宗族关系,往往把土楼当成“祖根”。他们通过探亲、祭祖、修葺、捐筑、资金援助等方式,保存家乡的祖业,或是建立宗族名下中西结合的新式土楼。因此,海外人员、财物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土楼的修建。山海交接区位、华人移民与土楼互为因素,呈现了越近海洋的土楼分布区,海外华侨的密度越大。

其次,土楼是农商结合经营的果实。福建客家人仍以农为生,但这崇山峻岭间的农业已远不同于广阔平原上的传统种植业,仅靠农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宋、元之后,福建沿海海上贸易异常活跃,巨大的海贸利润促使客家人从内陆传统农业经营转向海洋商业发展,商贸渐渐走入客家传统中。据史载,闽西客家聚集地是烟草种植、生产、经销的重要地区,清乾隆年间永定洪坑村的烟刀生产就已成为全国之首。土楼体量庞大,其建造耗时、耗财,用商贸收益修建土楼,一时成风。

结束语

千百年来,福建土楼维系了它发自中原堡楼、村落的传统模式,同时在适应地理环境的过程中,其模式与内涵发生渐变,形成了包容福建地域文化和中原古文化的地方性人文景观。它无论从选址就位、型制布局、建筑处理、空间组织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风格,挖掘研究其地域人文意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现代社会形态中,保护、发展传统民居文化,延续传统民居中的精华,结合现代技术,创造新的地域特色文化和景观,都是城镇规划和城镇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福建土楼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福建土楼 摘要:福建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福建土楼以历史悠久、造型独特、规模宏大、文化底蕴丰富而闻名于世,已成为客家文化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抽象符号。客家土楼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民间夯土版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成就,更是集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精华之大成的宝贵实物。本文主要介绍了土楼的建筑功能、造型特点及其旅游价值。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土楼、建筑功能、布局、装饰工艺、旅游价值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是一种集体聚居的生土夯筑的大型建筑,形式多样,且因地制宜,与周围山水和谐相处。土楼成为世界遗产之一员,说明这一承载着灿烂历史的建筑形式进一步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从福建省南部的中等城市漳州往北朝龙岩出发,从闽南跨越到闽西的狭窄山道……在有水田的山谷中蜿蜒而流的河岸膨出的地方,恰似大地盛长的巨大的茸草一样,圆圆的土墙建筑物点点相连。或似黑色的UFO自天而降一样,飘荡着好几个环形的瓦屋顶。那真是好像拔地飞腾而上,又似从天空舞降而下来的不可思议的光景……”这是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首次看到圆形土楼时的强烈感受。这就是福建土楼,它有宫殿建筑的宏伟壮大,有封建府邸的雕梁画栋,有城堡的精密防卫,有久经历史的文化韵味。但它又不是被贴上某个时代标签的帝王产物,不是现在只能被世人崇拜回味的历史,它只是生长在山间野里的民间住宅,至今还活灵活现的分布在大片的疆土上,被普通人使用。 一、土楼的建筑功能 那数以万计用生土夯筑而成的永定客家土楼,错落有致、蔚为壮观,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令人惊叹、令人陶醉,它具有着如下功能: (一)居住功能 土楼是对外相对封闭的内向型建筑,在建造之初加以考虑,经过勘察地貌,相土尝水,人们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建筑的基址,并开凿打井以解决内部用水问题。在一些土楼的内部,布置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疏导生活用水和雨水排出,使建筑保持卫生的环境。由于只在三、四层开窗,窗户不能成为光线的来源,而巨大的天井提供了采光,同时也保证了每户的通风需求。另外土楼的墙可达1~2米,夏天室内凉爽,冬天阻挡寒风,内部环境较为温暖。 (二)防御功能 福建土楼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阻止了敌人从外入侵,窗口外小内大便于了里面的人向外观察,也称为箭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 另外楼内具有固定的谷仓,可储存战时所需粮食,并在楼内饲养家畜,起到了一定的补给作用。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福建地方文化闽学溯源

福建地方文化闽学溯源 内容提要:论闽学兴起的原因形成和对儒学的哲学完成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闽学蕴涵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闽学,福建地方文化 作者: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专业2班张宏薇 160405063 在我看来,闽学是指以朱熹为首包括其主要门人和宋元明清时代福建主要理学家的思想。它不是历史上一般闽中之学,而是宋元明清时代闽中之理学,它与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理学思潮相关联、共始终。闽学是理学在福建发展的一个主要派别,它有自己相对独立发展的历史。 当朱熹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后,随着封建社会后期的逐步衰落,政治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消极和反动。但闽学却与其有很大的不同。唐末五代以来,各种战乱“福建幸未扰及,当时湖南、江西、浙江故家世族搬去的很多,所以能够形成一种文化”。至宋代,福建文化已相当发达.据明初虞集所记,北宋末南宋初,“闽人刻书摹印成市成邑,极至四海”。在宋元明清四朝中有三朝是非汉族入主中原,一些具有民族气节的汉族知识分子隐居福建,从事于朱子学的研究。他们对朱一子学的主要范畴,如理气、道器、一多、理欲、格物穷理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深入探讨完善和充实了这些范畴的内容.他们中不少人不是为科举仕途而学,治学超出朱熹《四书集注》的范围,开辟了朱子学研究的新领域,因而闽学学者有了新的思想境界。 闽学是儒学的哲学完成。闽学体系当然大于上述经典体系。朱熹著述颇丰,据说有126种之多。择其要:绍兴二十九年(1159)编《上蔡语录》。隆兴元年(1163)编《延平答问》、《论语训蒙口义》,写出《论语要义》;隆兴二年(1164)有《困学恐闻编》。乾道八年(1172)作《语孟精义》,后改《要义》,再改《集义》;编写《资治通鉴纲目》59卷,完成《八朝名臣言行录》,乾道九年(1173)编写成《伊川渊源录》,乾道年间编有《程氏遗书》,《程氏外书》,《太极图说解》、《通书解》、《两铭解义》。淳熙六年(1179)拟定《白鹿洞书院学规》;淳熙九年(1182)至十六年(1189)写成《易学启蒙》、《周易本义》,修订《诗集传》;淳熙十六年(1189)序定《四书集注》。庆元二年(1196)遭党禁,至庆元六年(1200)去世,其间写成《楚辞集注》、《仪礼经传通解》、《韩文考异》、《周易参同契考异》,修改整理《资治通鉴纲目》。朱熹解经注意训诂章句和博采,辩明真伪,因此闽学也有很高的古文献学的成就。后人编纂《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也可视之为闽学的文典。学者综论,由于朱熹力图使经学、史学、子学及文学融入理学,并缕析理学的渊源及传授学脉,建立起闽学这一宏大的学术体系。对宋明新儒学和20世纪的新儒家都有广泛的影响。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称子者只四人而已:孔子、墨子、孟子、朱子。钱穆在《朱子学提纲》中,认为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和中国文化史上,除了孔子和朱子,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 闽学体系,现在有建构者,少有系统整理者。所论朱学,多以条目见存。择要: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晦翁学案列有条目:中和说,观心说,仁说,三说之外,语要条涉之理气、太极、四端、天理人欲、涵养、为学。钱穆《朱子新学案》论之益详,分为陆部分,壹、贰部分,论道学,列有条目:朱子论理气、

《福建旅游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

《福建旅游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传说最早在福建开疆辟土的是_________,最早开发闽北的是一位叫_________的部落首领。 2、“福建”之名始于_______,“八闽”之称缘于_______。 3、由于对漳州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被誉为“开漳圣王”的是_________。 4、八闽之称的由来是因为福建在_________时期有了八个州级建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闽”字来历系古闽人以________为图腾崇拜,常将_______奉于________。 6、闽越国最初建立于____________末期,以________为闽越王。 7、福州建城始于__________朝,闽越国建都于现今的福州,当时称________。 8、福州定名于__________朝,因闽州西北有____山,将闽州改名为福州。 9、泉州在宋代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北宋时建的________________桥是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南宋建的_________________桥是我国古代保存至今最长的桥。 10、1929年12月28日在福建省___________县__________村召开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著名的“__________会议”。 11、西晋末年,大批北方人为避战祸纷纷南迁入闽,史称“___________”;唐末中原大乱,河南人__________率部入闽,开始了北方汉人的又一次大规模入闽。 12、马江海战发生于__________战争期间,是______国殖民者进犯福建水师基地_________港发生的。 13、近代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是_________人,他在查禁鸦片的同时,组织编成《__________》,系统介绍外国的历史和地理,被誉为“_________第一人”。 14、鸦片战争失败后,福建的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宁波和上海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通称“________________”。 15、清王朝在福建设置闽浙总督和福建巡抚,于_________年增设台湾府,归福建管辖,直至_________年台湾正式建省,闽台合治200年。 16、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的著名华侨是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人,重视家乡教育,先后在_______创办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农林、商科等学校,1918年又创办____________,为祖国和家乡培养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17、福建省的入境游客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福建省国内客源市场以省内和周边市场为基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为重点,逐步向全国拓展。 19、__________是福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自称“________”、“______”;反映畲族祖先英雄事迹的民族史诗是《_______》,又称《______》《_______》);其古老的图腾是________。 20、福建惠东沿海一些乡村的惠安女,仍保留婚后___________的习俗。 21、福建宗教发达,泉州有“_____________”之称;我省还有世界少有的摩尼教遗址___________。 22、佛教于_______时传入福建;“城里三山千族寺”反映的是___________代福建________教的兴盛状况。 23、________、_________是福建道教兴盛时期,这时福建道教开始__________、许多道士及学者_________、有的道士还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多。 24、最早到福建传伊斯兰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福建第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____________。

《福建人物志》叶氏历代进士

福建叶姓历代进士 ——《福建人物志》 唐代 咸通二年(861年)裴延鲁榜 叶京(建安) 北宋(68人) 端拱元年(988年)程宿榜 叶齐(建阳) 淳化三年(992年)孙何榜 叶温(剑浦) 景德二年(1005年)李迪榜 叶宾(仙游) 景祐元年(1034年)张唐卿榜 叶傅(仙游) 庆历六年(1046年)贾黯榜 叶悃、叶敦、叶北(建安)、叶裴泰(剑浦) 皇祐五年(1053年)郑獬榜 叶式、叶康直(建安) 嘉祐六年(1061年)王俊民榜 叶斐、叶咫(建安) 治平四年(1067年)许安世榜 叶安节(浦城)、叶牧(仙游) 熙宁三年(1070年)叶祖洽榜 叶表(建安)、叶宗古(龙溪)、叶祖洽(归化)、叶阜(仙游) 熙宁六年(1073年)余中榜 叶隶(建阳)、叶唐懿、叶恕、叶唐稽(剑浦) 熙宁九年(1076年)徐铎榜 叶豫、叶康弼(建安)、叶胄(莆田) 元丰二年(1079年)时彦榜 叶极、叶大方(建安)、叶唐稷(剑浦)

元丰五年(1082年)黄裳榜 叶默、叶示、叶木、叶世隆、叶孝玉(建安) 元丰八年(1085年)焦蹈榜 叶廷辉(建安)、叶确(仙游) 元祐三年(1088年)李常宁榜 叶声(侯官)、叶时(建安) 元祐六年(1091年)马涓榜 叶特才、叶搢(建安) 绍圣元年(1094年)毕渐榜 叶楚材(瓯宁) 绍圣四年(1097年)何昌言榜 叶源、叶辟、叶正臣(侯官)、叶常(浦城) 元符三年(1100年)李釜榜 叶居申(莆田) 崇宁二年(1103年)霍端友榜 叶预(侯官)、叶中行、叶焕(瓯宁)、叶兑(泰宁) 崇宁五年(1106年)蔡薿榜 叶裕(建安)、叶皋(瓯宁) 大观三年(1109年)贾安宅榜 叶搏(怀安)、叶传、叶彦隆(建安)、叶昭邻、叶伸(瓯宁) 政和二年(1112年)莫俦榜 叶逸(建安) 政和五年(1115年)何榜 叶廷芳(闽县)、叶廷圭、叶乂(瓯宁) 重和元年(1118年)王昂榜 叶庭杰(闽县)、叶大任(侯官)、叶发明(瓯宁) 宣和三年(1121)何涣榜 叶南仲(侯官)、叶英杰(瓯宁) 宣和六年(1124年)沈晦榜 叶颛(侯官)、叶知新(龙溪)、叶棠(莆田)

福建土楼文化

福建土楼文化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圆楼均在永定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频,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 福建土楼夜景(20张) 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 永定岩太土楼群 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史料记载,一次震级测定为七级的地震使永定环极楼墙体震裂20厘米,然而它却能自行复合。这足见土楼的坚韧。 福建土楼大多具备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泉州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 一、福建文化名人 福建历来尊师重教,英才辈出,涌现许多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教育家朱熹一生都在福建传道授业,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书法家黄道周、蔡襄,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近代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林纾,爱国华侨陈嘉赓等都诞生在福建。在代表我国自然科学界最高荣誉的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中,福建籍的有100位,他们在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 二、民间表演艺术类 民间文学:畲族小说歌(霞浦县)、闽南童谣(厦门市) 民间音乐:畲族民歌(宁德市)、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龙岩市)、茶亭十番音乐(福州市)、南音(泉州市、厦门市)、泉州北管(泉州市)、泉州拍胸舞(泉州市)、莆田九鲤鱼灯舞(莆田市)、高山族拉手舞(华安县)、黄石惠洋十音(莆田市)、大田板灯龙(大田县)、邵武傩舞(邵武市) 民间戏曲:梨园戏(泉州市)、莆仙戏(莆田市)、永安大腔戏(永安市)、四平戏(屏南县、政和县)、泰宁梅林戏(泰宁县)、闽西汉剧(龙岩市)、闽剧(福州市)、高甲戏(泉州市、厦门市)、歌仔戏(漳州市、厦门市)、泉州提线木偶线(泉州市)、晋江布袋木偶戏(晋江市)、漳州布袋木偶戏(漳州市)、打城戏(泉州市)、屏南平讲戏(屏南县)、高甲戏(柯派)(晋江市)、越剧(尹派)(芳华越剧团) 民间曲艺:福州评话(福州市)、福州伬艺(福州市)、南平南词(南平市)、锦歌(漳州市)、东山歌册(东山县)、答嘴鼓(厦门市)、宁德霍童线狮(宁德市)、讲古(厦门市思明区)、五祖拳(泉州市)、建瓯挑幡(建瓯市) 三、民间造型艺术类 漳州木版年画(漳州市)、寿山石雕(福州市)、惠安石雕(惠安县)、漳州木偶头雕刻(漳州市)、泉州花灯(泉州市)、德化瓷烧制技艺(德化县)、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龙岩市)、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福州市)、厦门漆线雕技艺(厦门市)、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武夷山市)、软木画(福州市)、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漳州市)、漳州八宝印泥(漳州市)、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晋江市、宁德市蕉城区)、铁观音制作技艺(安溪县)、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福州市)、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寿宁县、屏南县)、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泉州市鲤城区)、药膳八珍汤、灵源万应茶(晋江市)、永定万应茶(永定县)、六神经络骨通药制作工艺(罗源县)、漳浦剪纸(漳浦县)、泉州刻纸(泉州市)、柘荣剪纸(柘荣县)、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泉州市)、竹纸制作技艺(将乐县)、雕版印刷技艺(连城县) 四、民俗风情类 妈祖祭典(莆田市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惠安女服饰(惠安县)、马尾-马祖元宵节俗(福州市马尾区)、泉州闹元宵习俗(泉州市)、闽台东石灯俗(晋江市)、枫亭元宵游灯习俗(仙游县)、闽西客家元宵节庆(连城县)、南安英都拔拔灯(南安市)、汤和信俗(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保生大帝信俗(龙海市、古田县)、陈靖姑信俗(福州市仓山区)、霍童铁枝(宁德市蕉城区)、福鼎沙埕铁枝(福鼎市)、屏南双溪铁枝(屏南县)、蟳埔女习俗(泉州市丰泽区)、畲族服饰(罗源县)、安海嗦啰嗹习俗(福建省晋江市)、中秋博饼(厦门市)

厦门历史文化

美丽的鹭岛——厦门 厦门历史文化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通行闽南方言。相传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 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属泉州。宋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二十三年(18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自泉州移驻厦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民国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厦门道,1925年废)。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1949年9月、10月同安县、厦门市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市。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1997年同安撤县设区。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思明、开元、杏林、湖里、集美、同安7区。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原三区的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二、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三、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厦门当地特色 闽南功夫茶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2010年05月05日 21:1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福建土楼王”承启楼内景 振成楼外景 土楼公主永定振福楼

永定岩太土楼群 碧波荡漾的龙湖 被中外专家称为最集中、最美丽、最完整的土楼群——初溪土楼群。

老外游土楼赖初源摄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艰辛的创业、流动的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产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奇葩”,不仅给中国乃至世界民居建筑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也对世界建筑和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永定考察客家土楼,赞誉“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并叮嘱土楼人家“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福建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 追溯土楼之渊源,首先得了解客家之渊源。 学术界普遍认为,客家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这些汉人祖居于黄河流域,至少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五胡之乱”,引发了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大迁徙;唐末黄巢起义,又引发了客家先民的第二次大迁徙;宋末元初金人的入侵引发了客家先民第三次大迁徙;第四次大迁徙即在明末清初满族人入主中原时期,史称“移湖广、填四川”;第五次大迁徙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客家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后,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往海南、广西等地,甚至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据估计,现在全球客家人有一亿两千多万,客家人遍及世界各地。故而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福建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据考证,我国殷商时代就有夯土建屋。唐长安的皇城、宫墙均为夯土墙,城内的里枋也是用土墙分隔。福建土楼是客家人从黄河流域辗转迁移到永定之后,历尽沧桑,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六七十年代(唐末宋初)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形成的时候。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01115133513)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泉州市入选 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有38座,福州市、漳州市入选 1994年1月4日批准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7座)长汀县入选。 ?福州市 周属七闽地。 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今福州隶属于它)。汉高帝 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今福州 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才在此设立冶县。东汉末改属南 部都尉。三国吴为建安郡地,时置候官县于此。晋太康三年 (282年),始置晋安郡,属扬州;东晋改隶江州。宋、齐、梁 因之。陈兼置闽州,寻废;又置丰州。隋平陈,郡废,改州 曰泉州;大业初,复曰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建安郡。唐武德六年(623年),仍曰泉州;景云二年(711年),改为闽州(并置中都督府,督闽、

建、泉、漳、潮五州););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原闽州改名为福州,福州之名肇始。二十一年置经略使,改督福、建、汀、泉四州.天宝初,曰长乐郡;乾元初,复为福州(改经略使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使, 元和六年废,又置福建观察使,领福、建、泉、漳、汀五州; 乾宁四年,升为威武军节度使,以授王潮)。 五代时,王氏据有其地,升为长乐府,后仍旧为福州。开平 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定都福州。后梁贞明六年(920年),升为大都督府;后唐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建闽国;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升为长乐府;保大三年(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王延政号为南都,也作东都; 三年,属南唐,明年属吴越,仍曰福州威武军;开运四年(947年)吴越击败军阀李弘义而控制了福州,直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北宋吞并吴越、占领福州为止。 福州城在五代非常繁荣,城池的扩建将乌山、于山、屏山圈 入城内,从此福州也得名“三山”。 周广顺初,改曰彰武军。 宋仍为福州(亦曰长乐郡威武军),为福建路治;宋治平二年(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树,“榕城”之名由此而来。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后,南 宋益王赵昰以福州为行都称帝,改年号景炎,升福安府。元 改福州路,为福建道宣慰司、福建行省治。

福建省历史沿革

福建省历史沿革 古近代时期 福建古为闽越地,称七闽。秦代设置闽中郡治东冶(即今福州),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立为冶县,东汉改为东侯官。三国时(260年)设置建安郡。晋代(282年)设置晋安郡。南朝增设南安郡,治南安,后设置闽州和丰州。隋代开皇元年(581年)废郡,改丰州为泉州,大业初年更名为闽州,大业三年(607年)又废州改设为建安郡。唐代武德元年(618年)建安郡改为建州,治闽县(今福州)。武德五年设置丰州,治志安,武德六年分设泉州,治闽县;贞观初年丰州并入泉州;垂拱二年(686年)析出泉州南部设置漳州,治漳浦(今云霄);圣历二年(699年)泉州析地设置武荣州,治南安;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更名为泉州,治晋江,改泉州为闽州,治闽县(今福州);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更名为福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置福建经略使,“福建”之称由此始;天宝元年(724年)改属江南东道,改福建经略使为长乐经略使;乾元元年(758年)以长乐郡为福州都督府,经略使改为都防御使;上元元年(760年)升格为节度使。 五代时梁开平三年(909年)封王审知为闽王;贞明六年(920年)在福州设立大都督府;长兴四年(933年)福

州升为长乐府;开运二年(945年)改长乐府为东都。宋代雍熙二年(985年)设立福建路。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第二年改为行中书省,后行省迁回福州。明代改设福建布政使司,治福州。清代继承明制,省辖府、县两极,省府之间设道;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福建省增设台湾府,光绪十二年(1887年)台湾从福建析出设立台湾省;清末,全省行政区划为4道、9府、2州、58县、6厅。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全省划分为东路、南路、西路、北路4道。民国三年(1915年)以原辖区改为闽海道(闽东)、厦门道(闽南)、汀漳道(闽西)建安道(闽北)。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除道制,实行省、县两级制。民国22年(1933年),十九路军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定福州为首都,将福建划为闽海、延平、兴泉、龙汀4个省和福州、厦门两个特别市,辖64个县。民国23年(1934年)人民革命政府解散,又成立福建省政府,7月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制度,将全省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公署,仍辖64个县。民国24年(1935年)设立厦门市。民国27年(1938年)福建省政府迁往永安,全省行政区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1个市、62个县、7个特区。民国30年(1941年)福州沦陷,第一区专署迁往福安。民国32年(1943年)全省行政区划调整为8个行政督察区、2个市、64县、

福建自然地理知识

自然地理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福建简称闽,省会为福州市。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东西宽约54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 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西、中两列大山带构成福建地形的骨架。两列大山带均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蜿蜒于闽赣边界附近的西列大山带,由武夷山脉、杉岭山脉等组成,主峰黄岗山,位于武夷山市境内,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沿海诸省的最高峰。 在沿海地区,最近的地质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次海侵、海退,形成多级不同高度的海滨阶地、海蚀平台。原先的古海湾,由于河海的交互堆积,形成冲积、海积平原。著名的福州平原、莆田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总面积1865平方公里,是福建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分布大小岛屿1202个,港湾125个,拥有福州、厦门、湄洲湾、宁德三都澳等许多天然良港。境内山峦起伏,河流密布,水利资源丰富。全省拥有29个水系,663条河流,内河长度达13569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00多条,大多流程短、水量大、水流湍急 气候特点 福建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著特色。年平均气温15℃-22℃,从西北向东南递升。一月5℃-13℃,七月25℃-30℃。福建是全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福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18种(含亚矿种),其中能源矿产有无烟煤、地热等2种,金属矿产31种,非金属矿产82种,水气矿产1种.金、银、铅、锌、锰、高岭土、水泥石灰岩、花岗石材、明矾石、叶腊石、硫等矿产储量也较大。石英砂储量、质量冠于全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浅海619万亩,滩涂299万亩,沿海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等各种可再生资源。 2.水力资源:水力理论蕴藏量1046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万千瓦,居华东之首。 3.森林资源:福建又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森林面积1亿多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57.3%,居全国首位。 4.水产资源:海洋生物3000余种,其中鱼类750多种,占全国海洋鱼类种数的一半。尤其是水产品资源种类繁多,现有品种占世界50%以上,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二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 二、旅游资源 福建拥有众多的国家级风光名胜和自然保护区,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厦门鼓浪屿、湄洲岛妈祖文化、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上杭古田会址、昙石山古文化遗址、宁德白水洋奇观等八大旅游品牌影响日益扩大。福州市还拥有马尾船政文化、石鼓名山、三坊七巷、西禅寺、森林公园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5个,国家旅游渡假区2个。已建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已建成国家优秀旅游城市7个、国家园林城市3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个,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境界。 历史概况 第一节历史沿革 福建简称"闽",因闽江为境内最大河流、古为闽越族居住地而得名。唐开元21年(公元733年)置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北宋置福建路,南宋设1府5州2军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又称"八闽"。明清置福建布政使司。辛亥革命后置福建省。1949年8月24日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近代现历史十大著名人物

福建近现代历史十大著名人物 1、林则徐 (1785~1850) 清朝大臣、爱国政治家。福州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编修、协修等京官,两度外放江西、云南乡试考官。二十五年(1820)起,先后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道光十年(1830)任湖北、河南布政使,次年升任河东河道总督,十七年(1837)升任湖广总督。是时鸦片危害日炽,他提出6条禁烟方略,并率先在湖广实施。十八年(1838)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他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除,本大臣一日不回。”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撤买办工役,封锁商馆,逮捕主要烟犯60余人,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交出鸦片19179箱、2119袋共237万多公斤,于十九年(1839)六月初三在虎门销毁。此间,他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方书报,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等,是近代中国“放眼看世界第一人”。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英国侵略者舰队多次侵犯粤海,均被军民合力击退。同年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贸易。十二月授两广总督。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开始,英军攻粤、闽未逞,改途进犯浙江,陷定海,再北犯天津大沽。二十一年(1841)五月,道光皇帝以广东战败,归咎前任,林则徐被革去四品卿衔,充军伊犁。此间,他协助办理垦务,亲历南疆勘察,行程3万里,沿途倡导水利,开辟屯田。二十五年(1845)被重新起用,署陕甘总督,次年转任陕西巡抚,二十七年(1847)升云贵总督。二十九年(1849)因病归籍,三十年(1850)九月奉旨赴广西镇压太平军,行至广东普宁,病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忠。 2.沈葆桢 (1820~1879) 清代洋务运动重要人物之一。福州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同治三年(1864),赐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赏头品顶戴。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倡兴船政,荐为首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建船政,建造近代中国第一批舰船;并着眼于“船政根本,在于学堂”,创办船政前后学堂,培养造就了大批海军及造船人才,奠定了近代中国海军和船舶工业基础。同治十三年(874),因日本借牡丹社事件侵台,任钦差大臣办理台湾防务,率福建水师赴台。日军撤退后,为开发台湾经济等作出计划,并倡建郑成功祠以祀先贤。翌年,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扩充南洋水师,参与经营轮船招商局,妥善处理“皖南教案”。在修水利、固海防、选贤能诸方面颇有政绩。卒赠太子太保,谥文肃。 3.林祥谦 (1892~1923) 京汉铁路大罢工领导人之一。福州闽侯县人。早年在私塾读书。1911年入京汉铁路江岸机器厂当工人,在陈潭秋的教育培养下,参加工人运动。1922年1月被推选为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会计干事,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次年2月1日到郑州,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总工会决定京汉铁路全线大罢工,林祥谦为江岸地区罢工负责人。7日下午,被吴佩孚部湖北督军府参谋长张厚生逮捕,缚于江岸车站电线杆上,强迫复工。林祥谦坚定回答:“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4.严复 1854~1921)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福州人。特赐文科进士出身。清同治五年(1866)以第一名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光绪三年(1877)派往英国。学成归国任福建船政学堂教习,翌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会办、总办。甲午战争后,致力译著,他翻译的第一部西方学术名著《天演论》于1898年正式出版。至1909年,先后译出亚当·斯密的《原富》等西方名著160多万字。他是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第一人。通过翻译《天演论》,将科学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使之超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

福建地区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的思考原稿

福建地区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的思考 余昌盛 摘要:经过漫长而动荡不安的生活,客家人终于能在异地开基,重建家园。他们根据所处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融入了传统的思想文化,并按照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需要,采用从中原传承而来的建筑工艺,修建出神奇的土楼住宅建筑物,并蔚然成风,使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不同类型的客家土楼。客家土楼不仅以其恢弘奇巧的建筑构造引起世人瞩目,而且以其深刻的土楼文化内涵发人深思。 关键词: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形成原因价值意义 一、福建地区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 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一座座奇特的土楼星罗棋布,它是居住在那里的客家人所创造的一种用生土夯筑的巨型的民居建筑,今天它在历经千百年的沉寂后终于爆发出了属于它的独特的光芒。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福建土楼,“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地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民居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之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居民的杰出典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存的土楼中大部分只是简陋实用的大型民居。而从历年来土楼普查数据中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在建国之后几十年里整个土楼社区的巨大变化,建造土楼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之前数百年,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型土楼的建造就迅速减少以致彻底消失。但是现如今,这个“中国南方的山中传奇”以其独特的风采吸引着从日本和欧美远道而来的学者和旅游者。伴随着土楼的申遗成功,现在客家土楼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并且逐渐走出国门。近年来,前来考察客家土楼的国内外专家络绎不绝,他们无不被客家土楼之风采所折服,称赞其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旅游业的发展,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土楼旅游持续升温,土楼旅游服务业应运而生。但为避免商业气息过浓,影响土楼保护及旅游秩序,当地进行科学规划、有序引导、特色发展,让客家土楼延年益寿,古韵犹存,永续利用。 二、客家人土楼文化形成的原因 2.1土楼具有良好的安全防卫功能 在闽粤赣地区这个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中出现的客家土楼,具备防御功能是第一位要求。在山区丛林地区,盗匪猖獗,野兽伤人,加上历史上频繁的战乱,都对居住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客家土楼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的产物,因此防卫功能成为了客家土楼最突出的特点。而土楼之所以有如此之强的防卫功能,主要得益于土楼的三道防线。作为第一道防线的土楼外墙,不仅高大而且厚实,因为外墙既是承重墙又是围护墙,所以其强度、刚度、整体性和稳定性不言而喻。因而凭借土楼外围的土墙的高度、厚度以及封闭程度,在当时的条件下就足以抵御外来的猛烈攻击。第二道防线是土楼的平面布局,楼内平面功能布局又与防卫要求相适应。当地居民运用自身智慧,在土楼内建起走马廊,以联系环周的各个屋舍,使得土楼内部的交通顺畅,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相互支援,这也是客家土楼中很有特色的布局形式。而第三道防线则是土楼的洞口防卫。客家土楼不仅用高墙、厚墙作为防御,还在墙的一定高度上开设洞口作为枪眼,而枪眼呈现外小内宽的形式,能够有效地对外观察并减小目标,降低伤害。外墙上众多的枪眼口能够实现全方位的防御,组成火力网有效地阻止翻墙而入的敌人,加强了屋面的防卫。总之,客家土楼不仅具有消极的防卫功能,还具有积极抵御和主动抗击的特点,这也是客家民居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因应之道,也是其时代的表征。 2.2土楼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谈到土楼的经济性必然要追溯到土楼的建筑材料上来,客家土楼主要的建筑材料是黏土、杉木、石料还有沙、石灰、竹片、瓦等辅助材料。客家人充分运用当地的生土和林木资源作为基本的材料,并在农闲时让大量族人参与工程,大大地节省了建筑费用。而土楼在至今的千百年中历经了地震、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依旧安然无恙,这些事实证明这些取材经济土楼建筑是经得起各种考验并有极强实用性的建筑。但是土楼的实用性不仅仅只体现在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而更多的是表现在土楼内部各个功能区为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福建土楼多是建筑规模较大且其实恢弘,土楼内部环环相套,层数多,功能分区明显。一二层不开窗,一层是厨房,二层是粮仓,三层以上为卧室,并且带有私塾供楼内子女读书用,整座楼内四通八达,各种功能齐全,满足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充分发挥了这种居民建筑方式的实用性。 2.3土楼具有保护环境之效 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木,而这些材料都是取自大自然。在福建地区,这两种材料取之不尽。特别是黄土,

关于福建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

关于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 前提摘要: 土楼是经特定历史地理环境的演进和发展,既保持中原汉文化古风,又长期与当地土著交融磨合而形成的一种极具客家民系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模式。它以其特有的景观美学价值、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科学实用价值完美结合,成为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由于古代闽西山区复杂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和客家移民一直恪守着祖宗留下的遗风,使土楼至今得以大量保存而具有重要的人居环境学和历史地理学研究价值。本文以土楼的建筑特色为出发点,分析土楼的特点及功能,进而探讨其地域人文意义。 客家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形成的一支重要且又特殊的民系,以粤、闽、赣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客家核心地域,形成于宋,兴起于明清,及至民国,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土楼民居建筑是客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客家土楼民居主要分布于的西南部、的南部和的东北部地区,尤以闽西、粤东北多见;其形式有圆楼、方楼、围龙屋和五凤楼等,尤以圆楼和围龙屋最具特色。客家土楼风格独特,结构奇巧,功能齐全,涵丰富,是“世界民居奇葩”,在建筑学、历史学、风水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土楼又称为“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中,以永定、南靖两县居多。据统计,永定现存各式各样大小土楼2万多座,土楼一般高3至5层,占地200平方米,可居住数百人,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民居建筑群,故有“土楼王国之称”。 一、土楼的起源及发展 土楼产生于唐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客家生土楼,建筑历史长达一千年,现在最古老的土楼是永定县湖雷乡下寨村的‘馥馨楼’。它建于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迄今已1200年。”土楼的建造和发展过程,自然跟闽西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客家先民原自中原迁居南方,迁居南方后,又再度迁移,总计大迁移五次,其他零星的迁入或自各地以服官或经商而迁至的,那就不能悉计。从闽西永定各姓居民的族谱中可知,永定人绝大多数是南宋、元、明三朝,特别是元末明初从“客家摇篮”宁化石壁村一带辗转迁徙,最后到永定境定居的。早期到达闽西的客家先民,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在这崇山峻岭与世隔绝的蛮荒之地,伐木为栅,披茅结庐,作为遮阳避雨的栖身之地;披荆斩棘,开荒垦殖以求生存。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开基创业,闽西客家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开发出了足以安身的家园,并且就地取材,开始建筑简陋而相对牢固的住房———堡或寨。“堡”大多选择在易守难攻、便于进退的地点建造,有的干脆占据一个山头,以加强防御能力。土堡的主要功能是武装抵御与保安,作为居处建筑,它只是一地一族或几个家族固定的躲避武力侵扰的临时居所,其格局为全封闭的军事城堡。古时,寨即砦,是军事防御建筑。有关寨的记录,《永定氏族谱》中“桂芳公自述”记载,“元世祖十年(1273)……本乡起义士兵约七百余人,在龙安寨交锋失利”。邳州阙氏族谱关于其五十八世祖应龙公(生于元至元十五年即1278年)的记载,应龙“善理财而巨富”,便在今永定坎市筑寨“以避草寇” ,元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匪徒勾结元军劫掠应龙寨。另据永定奥杳黄氏族谱记载,奥杳黄氏始祖谭公约在元朝至大年间(1308年左右)迁居奥杳时,在浮山中村“筑寨而居”。 到了元朝后期,闽西客家人普遍居住的居宅,开始出现了一种习惯性的形态,即今仍能见到的一批建于元、明时期的土楼———它是土楼的初始形态,这些土楼大都有五六百年以

历史上武夷山出现的名人

武夷山与朱子游道 【摘要】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是东方文化圣哲,他的学说被称为后孔子主义 (Noeo-Confuciansm)。朱熹一生有四五十年生活在武夷山,游遍了武夷山的山山水水。文章探讨朱熹在武夷山旅游活动所蕴含的游道,以便引起世人对这位哲人旅游活动与旅游思想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武夷山;朱熹;游道;旅游文化 在旅游文化领域讲究旅游理蕴与艺术,称之为游道。朱熹作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对旅游也情有独钟。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水、杂五方之俗的地方风土人情和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文化氛围孕育出了朱熹的游观意境。本文试就其游道进行概括与浅析,以期抛砖引玉。一、“书史之外,酷爱山水”——悠游有度 宋代的经济、文化繁荣,旅游活动盛极一时。风景佳处楼台、亭榭广泛建立,僧侣们在名山胜地开山创寺,修筑道路,旅游设施日趋完备。士人漫游成风,甚至到了贫者也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的地步。 朱熹一生也爱好旅游,他曾说过:“予少好佳山水异甚。”[1]又说“书史之外,酷爱山水”。 [1]但朱熹不同于苟且于淫奢旅游生活的病态旅游者,他并未耽于游乐,讲求旅游适度,秉持中庸而不丧志。他强调说:“那个优游和缓,须是做得八九分成了,方使得。”[1]而且是“令稍稍虚闲,依旧自要读书。”[1]有一次,他打点行装准备出游,这时收到好友吕祖谦的来信说要来他这里,朱熹认为,中辍山水之兴,虽未忘然,但杜门省事,未必不佳。正如清代董天工所说,在武夷山,朱熹“自辟(武夷)精舍,令从游者诵习其中,亦惟是山闲静,远少世纷,可以专意肆力于身心问学中,非必耽玩山水之胜。”[2]由此可见,朱熹不因游乐而废其时,只是把旅游作为学习、著述、讲学生活的调济。 二、“狂奴心事只风雩”——畅游有风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讲求旅游,形成了舞雩之风。《论语·先进》记载,暮春的时候,春服既成,孔子带着学生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在沂河洗洗澡,在求雨的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它描绘了孔子与学生们春游的愉快情景,这也是孔子及弟子们所向往的。为什么孔子把登高山,嬉沂水作为志向呢?这验证了他“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的话。圣人往往比德于山水,孔子认为,山本身就象个宽厚的母亲,她出云播雨,繁衍鸟兽,滋生草木,有广泽人世之德;群山体大势高,稳重厚实,永不衰竭,有崇高之意与万寿之心。大山是伟大、恬静、仁厚的,符合仁者的生活信条。而“道”几乎接近于水,也就是说,水的形态变化多端、水的性质阴柔又刚强,它本身是一个丰富的知识体系。它的流变符合智者的认知活动过程,自然为智者所乐。 朱熹仰慕孔子的那种游兴,承续其畅游的遗风,发出了“狂奴心事只风雩”[1]的慨叹,把孔子当作效仿的榜样,从而形成幔亭之风。正如朱熹的朋友韩元吉所说:“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一舍而近。若其外圃,暇则游焉。舆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辞,哦而歌之,萧洒啸咏,留必数日,盖山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31]这说明朱熹居崇安五夫时,就已把几十里外的武夷山当作后花园了,闲暇时常与门生偕游,徜徉泉石间,体会泛舟九曲,畅游诸峰的乐趣。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主管武夷山幔亭峰麓的冲佑观及淳熙十年(1183年)在五曲建武夷精舍后,讲学论道之余,更是尽得山中之乐。朱熹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