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节〔2010〕17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节〔2010〕17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节〔2010〕17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6日】【来源: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字号:大中小】

工信部节〔2010〕17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切实转变钢铁工业发展方式,促进节约、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2009年,全国粗钢产量突破5.6亿吨,占全球的46%,能源消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6.1%、工业总能耗的23%;新水消耗、废水、二氧化硫、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的3%、8%、8%和16%左右。

近年来,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不断取得进步。2008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能耗2.43亿吨标准煤,吨钢综合能耗626.92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5.18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0.2%和7.2%;吨钢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COD)、工业烟粉尘排放分别下降到2.27千克、0.13千克、1.55千克,同比下降6.2%、18.75%和1.9%。

但是,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同口径相比,吨钢综合能耗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约15%。重点大中型企业按照工序能耗计算,48.6%的烧结工序、

37.8%的炼铁工序、76%的转炉工序、38.7%的电炉工序能耗高于《粗钢生产主要工

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的参考限定值(电力折标系数按当量值计算),13%的焦化工序能耗高于《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的参考限定值(电力折标系数按当量值计算)。高炉、转炉煤气放散率分别达到6%和10%,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不足40%。

二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烟粉尘、SO2排放量与国外先进钢铁企业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通过国家及地方政府清洁生产审核的钢铁企业仅1.4%,其中重点大中型企业约30%;钢铁行业氮氧化物、CO2、二恶英等污染物减排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三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偏低。重点大中型企业中,冶金废渣、粉煤灰和炉渣利用率分别达到94.93%、79.47%,但固体废物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和水平亟待提高;尾矿综合利用率仅5.02%。

四是落后产能比重大。整个行业企业较多、产能及布局分散;还存在土法炼焦、环形小烧结机、横列式轧机等落后工艺;相当多的企业仍然使用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等落后装备,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是先进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不够。重点大中型企业高炉干式炉顶压差发电(TRT)、干熄焦、转炉干法除尘配备率仅30%、52%和20%;煤调湿技术仅在少数企业得到应用。依靠先进技术推进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还未完全建立,相应节能减排技术规范不完善,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70%以上,是耗费能源、资源,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产业,而钢铁工业又是工业中消耗资源能源和产生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成效对实现国家“十一五”约束性目标意义重大,是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的主攻方向。特别是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迫切需要加速推进钢铁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这既是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钢铁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紧迫任务。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降低钢铁生产能源资源消耗和减少钢渣、二氧化硫等废物排放为目标,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强化企业监督管理,全面提升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水平,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钢铁工业。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加快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律法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

坚持控制增量与优化存量相结合。把节能减排作为项目准入的重要标准,严格执行项目审批制度,严把节能环保两个闸门,严控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支持钢铁企业积极挖潜,改造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配套完善节能环保关键装备和设施,提升现有产能节能环保水平。

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针对钢铁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需求,加快培育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能减排技术。以重点技术为支撑,围绕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支持钢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

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相结合。以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等重点环节和领域为突破口,加快专项工程建设,力争钢铁行业关键环节、重点企业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水平取得突破;通过加强行业指导,强化企业和行业管理,加快行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带动全行业节能减排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主要目标

到2011年底,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不超过62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用新水量低于5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95%以上;吨钢烟粉尘排放量小于1.0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低于1.8千克,吨钢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低于0.2千克;二次能源基本实现回收利用;钢渣综合利用率94%,铁渣综合利用率97%,尘泥综合利用率99%,尾矿综合利用率10%。钢铁工业新增22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

到“十二五”末,重点大中型企业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能耗、水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吨钢综合能耗不超过615千克标准煤,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全部达到国家《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电力折标系数按当量值计算)。全面实施综合污(废)水回收利用,钢铁联合企业废水基本实现“零”排放;氮氧化物、二恶英等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冶金废渣基本实现综合利用,尾矿综合利用率较大幅度提高。大幅

提升废钢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铁钢比降低5个百分点。全国钢铁行业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炼钢、炼铁、铁合金、焦炭等落后产能淘汰标准(详见附件1),分解制定和严格执行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确保2011年底前实现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炼铁能力12540万吨,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炼钢能力2820万吨的目标。积极研究制定以节能环保强制性标准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措施,加快推动规模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产能和低水平企业,促进产能改造和技术水平提升。

(二)强化工序节能和二次能源利用。焦化工序加强焦炉改造,重点发展高压干熄焦、煤调湿;烧结工序加强烧结余热利用;炼铁工序强化高炉喷煤、高炉干式TRT;转炉工序提升煤气回收利用水平,发展干法除尘、低压饱和蒸汽发电;热轧工序积极推广应用蓄热式加热炉。钢铁企业要全流程系统优化和提升煤气、余热、余压资源回收利用。积极采取综合节电措施,推广应用变频调速、节能型变压器、高效风机水泵等设备,鼓励钢铁企业积极参与有序用电等电力需求侧管理。制定和发布焦炉煤调湿、干熄焦、烧结余热发电、高炉喷煤、高炉干式TRT、热送热装和无头轧制、全煤气高温高压锅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CCPP)热电联产、饱和蒸汽余热发电、蓄热式加热炉、变频调速、无功补偿节电等12项成熟适用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方案。

(三)开展行业能效对标达标。积极督促钢铁企业对比《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6-2007)、《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2-2008)、《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1-2008)确定的限值(见附件2)。组织行业协会和有关技术支撑机构建立和完善行业能效对标信息平台,定期发布主要工序能耗领先水平和“领跑”企业名单,引领钢铁企业结合自身能耗现状,开展对标达标活动,不断挖掘节能减排潜力。

(四)推进冶金废渣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冶炼废渣高附加值利用、粉煤灰及尾矿综合利用问题。探索钢渣磁选后尾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和途径,推进钢铁渣微粉加工、氧化铁皮生产粉末冶金利用;加强矿山企业尾矿综合利用,做好废弃尾矿有价组分复选回收工作,提高铁尾矿综合利用水平。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做好闭库尾矿库、排岩场生态恢复治理。推广尾矿生产建材、干排填埋塌陷区、胶结充填采空区等尾矿综合利用技术。

(五)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各工序内部、厂内、厂际、多极用水循环;与主体技术改造配合,采用不用水或少用水工艺及大型装备,做到源头用水减量化;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先进水处理技术工艺,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吨钢耗新水量;采用先进工艺对排放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实现废水资源化,减少水循环系统的废水排放量。重点推广干熄焦、干法除尘、干式TRT(“三干”节水技术)、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清污分流、循环串级供水技术等6项节水技术。

(六)努力推进废钢循环利用。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强废钢铁供应基地建设,努力提升废钢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围绕车辆、舰船、机械、家电等机电产品报废拆解,支持建设国内现代化废钢铁回收、加工、配送基地,大力推进国内废钢铁资源分类分级高效利用。研究调整有关鼓励进口的管理政策和法规体系,支持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开拓国外供应渠道,更好地利用境外废钢资源。

(七)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组织编制和实施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加强非高炉冶炼-炼钢、精炼-直接轧制全新流程清洁工艺技术研发和试验,推广应用烧结烟气循环富集技术、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洁净钢生产系统优化技术、转炉炼钢自动控制技术、转底炉处理含铁尘泥生产技术、废水膜处理回用技术等典型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积极支持钢铁企业编制清洁生产规划,组织钢铁企业对照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支持钢铁企业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的实施,到2011年重点大中型企业达到“清洁生产企业”以上水平。

(八)加快构建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模式。继续加强循环经济试点探索,总结提升钢铁工业十家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发展经验。积极支持和引导重点大中型企业加快建立以钢铁企业为中心,集钢铁生产与化工、建材、能源转化等行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相互共享、废物互为利用。重点支持富余煤气发电、冶炼废渣制水泥、氧化铁皮生产粉末冶金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推进钢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支持钢铁企业建立废物消纳中心,利用钢铁生产高炉、焦炉等高温冶炼环境条件,对工业废物、废橡胶、废塑料、城市污泥等社会废物尤其是有毒有害固体废物进行消纳处理,实现区域内物质循环利用,推进钢铁企业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九)提升节能减排装备和配套设施水平。鼓励沿海钢铁企业发展有效容积3000立方米以上高炉、炭化室高度7.0米及以上焦炉、炭化室高度达到6米及以上捣固焦炉、公称容量200吨及以上转炉,生产所需铁矿石和炼焦煤立足于进口,发展海水冷却和海水淡化技术。鼓励内陆钢铁企业发展面积180平方米及以上烧结机、炭化室高度6米及以上焦炉、炭化室高度5.5m及以上捣固焦炉、有效容积12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公称容量100吨及以上转炉、公称容量100吨及以上电炉。加

快完善配套节能环保设施建设,对钢铁企业改扩建项目必须同步配套建设节能环保设施:高炉应配套余压发电装置和煤粉喷吹装置,烧结机配套烟气脱硫和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焦炉配套干熄焦及收尘、煤气脱硫装置,焦炉、高炉、转炉配套煤气回收装置,电炉配套除尘和余热回收装置,铁合金矿热电炉配套烟尘回收处理、余热和煤气回收装置等。

(十)加快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2011年前重点支持3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新建或改造能源管理中心,支持钢铁企业数字化测量仪器仪表的推广使用,积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对能源输配和消耗情况实施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不断加强能源的平衡、调度、分析和预测,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支持重点地区和行业协会建设基于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和节能减排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监测平台,逐步建立统一的企业综合能耗及排放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接口标准,构建钢铁行业互联互通的节能减排数据采集和信息监测平台。争取到“十二五”末,全行业基本实现能源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及自动化,显著提高企业科学用能、科学管理水平。

(十一)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重点工程。重点实施能源管理中心、高温高压干熄焦、高炉干式压差发电(TRT)、炼焦煤调湿、烧结余热发电、大型热电联产、蓄热式燃烧、高炉干法除尘、转炉干法除尘等节能技术改造专项,新增225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量;实施干法除尘、干法熄焦等节水技术工程及综合污(废)水处理回用工程,进一步提升钢铁企业节水能力;实施烧结烟气脱硫示范工程,新增烧结烟气脱硫能力20万吨;实施冶金废渣资源化利用工程,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重点专项工程具体建设内容见附件3)。

(十二)强化企业节能减排管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相关要求,建立钢铁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督促钢铁企业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健全企业内部能源管理机构,加强节能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按照《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等规定要求,组织钢铁企业开展能源审计,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降耗措施并加以实施。组织钢铁企业开展电力平衡测试,强化用电管理。组织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试点,探索推进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钢铁企业明确节能环保岗位和机构的职责和目标考核要求,建立健全能源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减排治污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能源计量监测器具配备,完善节能减排奖惩制度,根据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把奖惩落实到车间、班组和机台。引导钢铁企业改善物流管理,开展钢铁工业物流信息系统试点,适时推广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系统,提高物流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四、政策措施

(一)认真开展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对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签订“十一五”节能责任书的钢铁企业,要加强监督指导力度,积极督促其按期完成节能目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对重点用能企业目标责任考核的要求,树立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意识,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建立和实施钢铁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评价考核制度,积极开展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对没有完成节能目标的钢铁企业要加强问责,及时组织整改。加强节能减排、落后产能淘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新上改扩建钢铁项目的审批、核准相衔接。完善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对长期稳定实现清洁生产各项指标达标的钢铁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

(二)严格执行能源资源和环保准入条件。认真贯彻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严格执行焦化、铁合金等行业准入条件,从严控制钢铁企业盲目扩张。加快研究制订钢铁行业改扩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具体办法,严格执行钢铁行业能耗、排放强制性标准等有关要求(见附件2),从源头上把好改扩建项目能耗和污染排放关。研究完善按照节能环保标准甄别落后产能的执行机制,把钢铁行业能耗、环保及清洁生产等相关标准确定的指标(见附件2)作为落后产能界定的主要标准,定期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实现名单公告与资金补贴、差别政策相互衔接,进一步完善落后产能退出的资金补贴、差别政策政策机制,加大政策执行力度。

(三)加快推进实施钢铁余热余压发电上网激励政策。为切实解决钢铁企业二次能源回收利用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钢铁余热余压发电上网政策。积极推动把钢铁企业余热余压发电作为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重要内容,制订认定具体管理办法,切实推进相关税收减免等鼓励政策的落实。

(四)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把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作为国家技术改造的重点予以支持,加大中央财政技术改造资金、国家节能减排资金对节能减排重点专项工程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钢铁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五)加强“两型”示范企业创建。选择一批具备条件、有代表性的钢铁企业,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试点工作,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批“两型”企业示范典型。加强资源环境、循环经济基础研究,建立体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钢铁工业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及时总结先进典型经验,加强经验交流和推广。研究制定鼓励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推进全行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变。

(六)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选择认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具

有钢铁行业节能成功业绩经验的专业性节能服务公司,支持其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钢铁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服务。加强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引导金融信贷机构加强信贷支持。探索实施钢铁企业节能减排自愿协议,对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施节能减排自愿协议的钢铁企业,研究制定优先支持技术改造项目等具体激励措施。

(七)强化节能减排监管。加快制定《能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干熄焦节能技术规范》、《烧结系统余热利用技术规范》、《电炉钢冶炼电耗限额》和《钢铁行业蓄热式燃烧技术规范》以及轧钢、金属制品等产品能耗限额国家强制性标准,完善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组织各地节能监察中心加强对各地区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适时开展钢铁企业能效强制性标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数据及使用、特种设备等专项检查。逐步实施钢铁企业污染排放在线监控,及时掌握钢铁企业能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对钢铁企业能源审计、环境监测结果,对现有工序能耗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达不到国家钢铁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要求以及国家《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新标准要求的,适时向媒体公布。

(八)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要加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区、本企业实际,按照《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本意见要求,抓紧制订具体落实方案,切实抓好淘汰落后产能、项目能评、重点技术推广、技术改造等具体工作,确保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取得实效。行业协会要积极协助开展企业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推广先进典型技术、经验和做法,加强行业节能减排的统计监测和技术指导。对推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认真加以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并及时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附件:1.钢铁行业各工序落后工艺、产品和装备汇总表

2.钢铁行业能耗、环保指标要求

3.钢铁行业节能减排重点专项工程汇总表

二○一○年四月十三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编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编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法规类别】行政机关 【发文字号】发改高技[2013]733号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a31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日期】2013.04.12 【实施日期】2013.04.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R12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编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审计署、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发改高技[2013]733号)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编办、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审计厅、质量技术监督局、密码局,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级政务内网建设和运维管理单位: 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已进入全面推进、深化应用的新阶段。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各政务部门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多渠道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共享信息,切实提升宏观决策、监测分析、应急处置和公共服

务能力,政务信息共享已成为政务部门有效规范经济社会秩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紧迫任务。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实现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政务信息共享,提升政务效能,提高投资效益,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推进信息共享的总体要求 根据《“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部署的建设任务,重点推进政务信息资源、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和相关技术条件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共享机制,强化部门协同配合,严格工程项目管理。通过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实现国家信息资源库的基础信息在政务部门间的普遍共享,实现国家信息资源库和重要信息系统的业务信息在相关政务部门间的协议共享,基本满足各部门履行职能的实际业务需求,充分发挥国家政务信息化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积极作用。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应严格按照本意见在项目需求分析、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等环节,切实落实信息共享有关要求,对于不支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项目,项目审批部门将不予审批。 二、实现信息共享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导向,按需共享。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确定的建设目标,根据政务部门履行职能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际业务需求,确定共享信息的范围和内容,切实实现信息共享。 (二)规范建设,保证质量。政务部门要按照一数一源、多元校核、动态更新的要求,采集和处理各类政务信息,确保共享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强化管理,授权使用。政务部门要依据职能分工,将本部门建设管理的信息资

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任务中耐火材料的工作

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任务中耐火材料的工作 李楠鄢文 (武汉科技大学,武汉 430081) 摘要耐火材料主要应用于为钢铁工业。作为炉衬与在高温下作用的器部件的基础材料,耐火材料必须为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耐火材料以电熔刚玉,电熔镁砂等高耗能材料为原料,追求高纯度、高密度与高温烧成,因此,耐火材料生产是一个高耗能过程,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即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根据耐火材料的显微结构与渣蚀的机理,过高的骨料密度并非总是必需的,降低骨料密度不仅能降低其生产能耗,还能降低炉衬的导热系数,减少散失损失。开发高强度低导热,能在热面直接使用的耐火材料对减少工业炉的散热损失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耐火材料节能减排承包低密度骨料绝热耐火材料 The Tasks of Refractories on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Li Nan Yan Wen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1) Abstract Refractories, as the essential materials for furnaces and the parts used at high temperature, have a duty to save energy and reduce CO2 emission. Refractories often use fused MgO, fused Al2O3 and other raw materials with very high density and purity which are produced to consume a lot of energy, so that to reduce refractory consumption is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Refractory global contract is a very good way to reduce refractory consumption because it converts a model from ‘to sell refractories to make money’ to ‘to save refractories to make money’.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not always necessary to use the aggregates with very high density in refractories. The aggregates with lower density ma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raw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refractories. In order to raise insulating efficiency new insulating refractories with high strength,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used at high temperature should be developed. Key words refractories, energy consumption, CO2 emission, aggregate, insulating 随着人类对环境与气候问题的关心,钢铁等能耗大的工业面临巨大的压力。耐火材料作为工业炉衬的基础材料,70%以上消耗在钢铁工业中。它对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以及可持续发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耐火材料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 (1)延长耐火材料使用寿命,降低耐火材料消耗。这是耐火材料使用者与生产者永恒的任务。耐火材料生产过程消耗大量的能源。首先,它使用大量的高能耗产品,如电熔刚玉、电熔镁砂等电熔材料以及其他在高温下烧结的材料为原料。其次,不定形耐火材料以及不烧砖的发展虽可以免除了制品的烧成过程,但仍有相当部分制品需经过烧结。因此,降低耐火材料消耗本身就对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2)降低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CO2排放。 (3)开发节能型产品,首先是低导热与低热容量产品以减少工业炉的散热损失,同时开发高热容量的产品供热风炉等蓄热设备使用。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现货网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1.中国钢铁工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中国钢铁企业格局3.中国钢铁工业大事件---铁矿石谈判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中国是钢铁生产的大国。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然而,成绩的背后却难掩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中国钢铁行业现状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钢铁工业留下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如技术水平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因此,从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需要对钢铁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判断。中国钢铁业世界第一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

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30以上,在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正是得益于钢铁工业提供的各类钢铁产品,才确保了国内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国防等基础行业的大发展。但是,在获得诸多“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也为钢铁工业的无限扩产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代价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不仅是短期的,还包括长期的,甚至影响到我国钢铁工业在做大后难以做强。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存在的问题一、资源弱势,受制于人造成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原因,几乎贯穿了整个钢铁产业链,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基础资源储备不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支持力度弱化,勘探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特别是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资源储备不足,造成了一边是国内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需求大增,丧失定价权。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矿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国际矿业巨头所控制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淡水河谷以及印度的铁矿石公司等。中国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连年增加,这些矿业巨头就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联

工信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 2010-05-27 信息来源:工信部字体:大中小 工信部节〔2010〕17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切实转变钢铁工业发展方式,促进节约、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2009年,全国粗钢产量突破5.6亿吨,占全球的46%,能源消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6.1%、工业总能耗的23%;新水消耗、废水、二氧化硫、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的3%、8%、8%和16%左右。 近年来,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不断取得进步。2008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能耗2.43亿吨标准煤,吨钢综合能耗626.92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5.18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0.2%和7.2%;吨钢二氧化硫、

化学需氧量(COD)、工业烟粉尘排放分别下降到2.27千克、0.13千克、1.55千克,同比下降6.2%、18.75%和1.9%。 但是,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同口径相比,吨钢综合能耗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约15%。重点大中型企业按照工序能耗计算,48.6%的烧结工序、37.8%的炼铁工序、76%的转炉工序、38.7%的电炉工序能耗高于《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的参考限定值(电力折标系数按当量值计算),13%的焦化工序能耗高于《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的参考限定值(电力折标系数按当量值计算)。高炉、转炉煤气放散率分别达到6%和10%,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不足40%。 二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烟粉尘、SO2排放量与国外先进钢铁企业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通过国家及地方政府清洁生产审核的钢铁企业仅1.4%,其中重点大中型企业约30%;钢铁行业氮氧化物、CO2、二恶英等污染物减排尚处于研 究探索阶段。 三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偏低。重点大中型企业中,冶金废渣、粉煤灰和炉渣利用率分别达到94.93%、79.47%,但固体废物

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 构调整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0〕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现国家确定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做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有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钢铁工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铁矿石流通秩序混乱、资源环保压力加大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充分利用市场变化形成的倒逼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钢铁工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钢铁工业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是转变钢铁工业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适应全球供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应对世界铁矿石资源垄断加剧严峻形势、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抑制钢铁产能过快增长、推进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抓手,是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决策部署和政策规定,扎扎实实抓好组织实施。 二、坚决抑制钢铁产能过快增长 (二)切实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将抑制钢铁产能过快增长作为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除国家已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外,2011年底前不再核准、备案任何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要将控制总量和优化布局结合起来,切实推进钢铁产业布局调整。要进一步依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质量、安全、环保、能耗、清洁生产等指标约束作用,加强质量、用地、金融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大对违规建设项目的政策压力。积极引导钢铁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严格履行钢铁项目审批和核准程序。对所有新建和改造项目,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审批。坚决制止以淘汰落后产能等名义擅自建设钢铁项目,对违规建设的要严肃处理。发展改革委要牵头组织对2005年以来建设的钢铁项目进行清理。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GDP的推动作用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GDP的推动作用 选取中国钢铁行业三大主要产品粗钢、生铁、钢材,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利用V 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技术证明并研究了钢铁行业与我国GDP增长的密切联系。结果表明:钢铁行业以一稳定增速缓慢发展,产量变化接近线性增长;钢铁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 标签:V 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 1引言 韩晶利用DEA-TOBIT两步法对中国28家钢铁业上市公司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了我国钢铁业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共性和存在的问题。傅强和汪俊生采用V AR模型,对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中国八大行业股市收盘价波动的传染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次贷危机期间,钢铁行业收盘价的波动对大多数行业收盘价的波动有单项因果关系,与少数行业收盘价波动有双向因果关系。 目前对钢铁行业的研究多是定性研究,缺乏精确的数据说明;宏观研究多于微观分析,更多地是在整体上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对钢铁行业主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1)利用我国最近几年钢铁行业相关数据对钢铁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2)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情况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做出数量描述。 2方法思路 本文采用2008年11月至2014年11月钢铁主要产品粗钢(CG)、生铁(ST)和钢材(GC)月产量数据来描述钢铁行业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情况用我国GDP 数据来描述。在研究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时,我们选取三个代表性指标CG、ST和GC,对其月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钢铁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时,利用钢材(GGC)与GDP建立V AR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说明钢铁行业与经济发展有紧密联系,然后通过脉冲响应分析这种联系,最后利用钢材综合价格、钢材产量、GDP数据等统计分析钢材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估计和预测钢铁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多大推动作用。本文使用的分析软件是Stata11.2。 3实证分析 3.1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1)描述性统计。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0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0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二○二○年五月

2020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汇总表

目录 人工智能标准项目计划表 (7) 通信行业 (7) 工业互联网标准项目计划表 (10) 通信行业 (10)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标准项目计划表 (13) 通信行业 (13) 新材料标准项目计划表 (15) 纺织行业 (15) 工业基础标准项目计划表 (17) 机械行业 (17) 汽车行业 (21) 电子行业 (22) 智能制造标准项目计划表 (23) 纺织行业 (23) 绿色制造标准项目计划表 (24) 化工行业 (24) 钢铁行业 (25) 有色行业 (29) 稀土行业 (31) 建材行业 (32) 机械行业 (34) 船舶行业 (37) 轻工行业 (38) 纺织行业 (39) 电子行业 (40) 现代农机装备标准项目计划表 (41) 机械行业 (41) 质量提升标准项目计划表 (44) 机械行业 (44)

轻工行业 (49) 纺织行业 (57) 超高清视频标准项目计划表 (64) 电子行业 (64) 通信行业 (68) 智慧健康养老标准项目计划表 (69) 电子行业 (69) 网络数据安全标准项目计划表 (71) 通信行业 (71) 物联网安全标准项目计划表 (73) 通信行业 (73) 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项目计划表 (75) 通信行业 (75)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标准项目计划表 (93) 机械行业 (93) 航空航天装备标准项目计划表 (95) 航空行业 (95) IPV6及新一代互联网标准项目计划表 (98) 通信行业 (98) 通信技术融合应用标准项目计划表 (102) 通信行业 (102) 未来网络标准项目计划表 (104) 通信行业 (104) 宽带提速标准项目计划表 (110) 通信行业 (110) 疫情防控物资标准项目计划表 (127) 电子行业 (127) 其他标准项目计划表 (128) 机械行业 (128) 轻工行业 (139) 纺织行业 (144)

钢铁行业节能降耗改造技术方案

钢铁行业节能降耗改造技术方案 一、序言 钢铁行业是工业领域的耗能大户,也是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一方面频频被“点名”,成为全社会节能减排的重点和难点领域;另一方面,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取得的成效,也为全社会推进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 去年9月国家已经出台《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对钢铁企业的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资源回收利用、工艺装备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条件》明确提出,对于不具备规范条件的企业需按照规范条件要求进行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应逐步退出钢铁生产。对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有关部门不予核准或备案新的项目、不予配置新的矿山资源和土地、不予新发放产品生产许可证、不予提供信贷支持。 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期间,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将更加严格,节能减排任务更艰巨,钢铁行业的压力也更大。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钢铁行业发展重点方向中,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内容占据了大多数:支持非高炉炼铁、洁净钢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重点推广能源管控系统技术和高温高压干熄焦、余热综合利用、烧结烟气脱硫等节能减排技术。 二、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

目前,钢铁产业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率相当低,其中,高温余热比较容易回收,目前在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中已大部分得到回收;但低温余热的回收却几乎为零,如高炉冲渣水的余热,大多被浪费掉。应该指出,低温余热约占总余热的35%,因此,钢铁产业的低温余热存在着巨大的回收潜力。 钢铁厂在高炉炼铁工艺中,产生的炉渣温度大约为1000℃。目前,大多数炼铁企业的处理方法是:将此炉渣在冲渣箱内由冲渣泵提供的高速水流急冷冲成水渣并粒化,以供生产水泥之用。一般每吨铁排出约 0.3t 渣,每吨渣可产生 80~95℃,5~10t 的冲渣水。为了保证冲渣水的循环利用效果,需要将这部分冲渣水在沉淀过滤后引入空冷塔,降温到50℃以下再次循环冲渣。这样就使得很大一部分热量在空冷塔中流失,既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又对环境造成了热污染。若能合理利用这些余热,既可节约能源、减少运行成本,又可保护环境、减少热污染。热泵的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热泵作为一种有效的节能技术,正在成为利用低品位能量的有效工具。根据驱动能源的不同,热泵还可分为电力驱动的蒸汽压缩式热泵、蒸汽或废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和热力驱动的蒸汽喷射式热泵三大类。利用高温热源,将低温热源(如废热)提高到某一中间温度而加以利用的热泵称为第一类热泵,如家用热泵式空调等;利用大量中间温度的废热和该废热源与低温热源的热势差,来制取热量少但温度高于中温废热的热水或蒸汽的热泵为第二类热泵,如热泵干燥机等。钢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7号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7号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8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原中 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00年9月22日公布的《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2号)同时废止。 部长苗圩 2014年5月4日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办法。 前款所称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是指通信工程以及与通信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其中,通信工程包括通信设施或者通信网络的新建、改建、扩建、拆除等施工;与通信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是指构成通信工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且为实现通信工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设备、材料等;与通信工程建设有关的服务,是指为完成通信工程所需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统称为“通信行政监督部门”)依法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按照《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进行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标投标。 第五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管理平台”),实行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信息化管理。 第二章招标和投标 第六条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应当公开招标;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邀请招标: (一)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环境限制,只有少量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 (二)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过大。 有前款第一项所列情形,招标人邀请招标的,应当向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全部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书。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超过1.5%,且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费用明显低于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的,方可被认定为有本条第一款第二项所列情形。 第七条除《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和《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可以不进行招标的情形外,潜在投标人少于3个的,可以不进行招标。 招标人为适用前款规定弄虚作假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四条规定的规避招标。 第八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自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发出投标邀请书之日起2日内通过“管理平台”向通信行政监督部门提交《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备案表》(见附录一)。

2017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

2017年钢铁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9月出版

1、稳需求、压供给,表内量价齐升促盈利新高 (7) 1.1、表内量价齐升,2017H收入增幅扩大至46.78%,Q2环比增幅2.22% (7) 1.2、成本低位抬升,2017H毛利率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1.3、Q2环比下降0.29个百分点 (10) 1.4、收入显增+费用优化,2017H扣非净利润198亿元,为2009年来同期新高14 1.4.1、毛利率下行难抵收入上升,毛利润显著改善 (14) 1.4.2、收入上行通道中费用相对刚性,费用率下降助推盈利提升 (16) 1.4.3、扣非净利:2017H达198亿元,Q为103亿元,Q2略回落 (20) 1.4.4、2017H1ROE升至4.24%,创201年来同期新高 (24) 1.4.5、2017H吨钢毛利592元创2008年来同期新高 (27) 2、经营回暖,现金流、偿债能力实现全面改善 (28) 2.1、全面实现现金盈利,Q2现金流质量明显上升 (28) 2.2、行业利润丰厚,长短期偿债能力显著提升 (32) 2.3、盈利步入快车道,行业杠杆率下降有望提速 (35) 3、供需格局相异,长强板弱,普强特弱分化 (36) 4、钢铁产业链复苏,细分景气领域受益 (40) 5、Q3业绩有望再创新高,低估值个股获益 (43) 5.1、紧平衡态势延续,Q3业绩有望再创新高 (43) 5.2、中期盈利与长期担忧的博弈,低估值个股获益 (45)

图1:2017年上半年钢价综合指数同比上涨48.19% (9) 图2:2017年2季度钢价综合指数环比下跌5.12% (9) 图3:2017年前6月粗钢单月产量屡创新高(单位:万吨) (9) 图4:2017上半年铁矿石价格指数均值同比上涨37.25% (13) 图5:2017Q2铁矿石价格指数环比下跌21.97% (13) 图6:上半年上海二级冶金焦均值同比上涨152.67%(单位:元/吨) (13) 图7:2017Q2上海二级冶金焦均值环比下跌8.16%(单位:元/吨) (14) 图8:SW钢铁2017年上半年业绩同比上涨461.24%(单位:亿元) (22) 图9:SW钢铁2季度业绩环比季度有所下降(单位:亿元) (22) 图10:2017年上半年SW钢铁板块ROE提升至4.24% (26) 图11:SW钢铁2季度年化ROE升至10.41% (26) 图12:2017年上半年板块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8.05%(单位:亿元) (29) 图13:纵观历史,钢价上涨盈利高企时点收现比下降并非个例 (29) 图14:2017年以来行业资产负债率呈持续下行趋势 (32) 图15:2017年行业流动比率整体为近两年来相对高位 (34) 图16:2017年上半年长材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3.24% (37) 图17:2017年上半年板材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1.49% (37) 图18:特钢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分布 (39) 图19:钢铁主要下游应用区域分布 (39) 图20:2017H普钢价格指数累计上涨5.03%,特钢价格指数累计上涨0.38% (40) 图21:2017上半年方大炭素石墨电极价格大幅上涨(单位:元/吨) (42)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方向及措施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方向及措施 作者:节能减排课题组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报告访问次数:1086次发布时间:08-12-24 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现状 目前,钢铁工业的发展已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从长远来看,资源环境问题已是 影响钢铁工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只有转变增长方式,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能 源的有效利用促进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钢铁工业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进展情况如下 1. 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各项节能措施的实施,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环境污染局部得到控制,环境得到明 显改善。2007年大中型钢铁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756368吨,比2006年下降0.51% ;化 学需氧量排放总量59965吨,比2006年下降8.76% ;工业粉尘排放总量382275吨,比2006 年下降2.79%。烟尘排放总量156648吨,比2006年上升3.02%。 2. 能耗指标进一步好转 2000 - 2007年我国钢产量和吨钢综合能耗变化情况见表1。 我国锅产■和吨钢嫌合桩耗蛮化 2000 年2001 年200眸娜年年2005*2006 年200全阖128501311318225222342$?135579421Q24S92钢产■万匕 120921376416383LSnSl2371S潮3936?$ 0.8850.8760L 803a型0. 7610.747一縄钢廉合龍耗八“片 —0.691m 645632 虽然由于电力折算系数的改变,2005年以后的吨钢综合能耗数据出现了断层,但从总 的趋势上可以看出,是在不断下降的。 2000 —2007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工序能耗变化情况见表2。 表2畫点统计钢铁企业工序能耗娈化kgce/t 烧结炼铁焦化破炉 2000 年68.90466.07160,2028. 8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8年第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8年第2号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持续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发展水平,我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进行了修订,形成《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现予以公告。 附件: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8年1月15日 附件: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 为加强光伏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按照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的原则,制定本规范条件。 一、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 (一)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应符合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节能管理等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及布局要求,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要求。

(二)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工业企业的区域不得建设光伏制造项目。上述区域内的现有企业应严格控制规模,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应采取措施,逐步迁出。 (三)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引导光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二、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 (一)光伏制造企业应采用工艺先进、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二)光伏制造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太阳能光伏产品独立生产、供应和售后服务能力;具有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3%且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申报符合规范名单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上一年实际产能的50%。 (三)光伏制造企业按产品类型应分别满足以下要求: 1.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不低于3000吨/年;

2003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3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50十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 1979年以后,我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钢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新建了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通过对老企业挖潜改造,钢产量以每年4005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产量从1990年的6535万吨,以每年增长600700万吨的速度大幅度增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2.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目前能够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能够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有85%的钢材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其中1/3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艺结构逐步改善。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2001年连铸坯产量为12,232万吨,比2000年增长1,798万吨,增幅18.26%;连铸比为82.14%,比2000年增长0.21个百分点,接近83%的国际平均水平;全国钢铁生产板管比为40%,比2000年下降1.6个百分点。(资料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186号文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 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有关中央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精神,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指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和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化工生产的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结合危险化学品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强化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做到全员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职责并与相应的职务、岗位匹配。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等其他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总责。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领导企业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投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加强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隐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履行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定期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力推进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分管负责人要认真履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组织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建国50十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 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 1979年以后,我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钢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极好机遇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新建了宝钢、天津钢管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通过对老企业挖潜改造,钢产量以每年400 500万吨的速度快速增长。20世纪9 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产量从1990年的6535万吨,以每年增长600 700万吨的速度大幅度增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二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目前能够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能够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有85%的钢材是按国际标准生产,其中1/3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艺结构逐步改善。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2001年连铸坯产量为12,232万吨,比2000年增长1,798万吨,增幅18.26%;连铸比为82.14%,比20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简介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中心简介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创建于1985年1月,1992年10月成为独立事业法人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一类事业单位。中心围绕“服务人才”主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心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人才培养、人才交流、智力引进、人才市场、人事代理、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支撑机构;是国家外国专家局认定的具有派遣团组和人员赴国(境)外培训工作的资格单位;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权的人才市场与人事代理机构、留学人员工作站的组织实施单位;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批准的“全国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项目实施承办单位;是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项目承办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引进国外智力等工作的日常组织实施管理单位。同时,承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赋予的有关人事、教育等工作。 招聘方向 中心合作单位主要以全国各地知名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教育机构为主,长年委托我中心为其引进各类技术人才及中高层管理人才。现主要需求如下相关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伦理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人口、资 源与环境经济学、经济史、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财政学、法学理论、民商法学、国际法学、教育史、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 心理学、公共管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力学、动力 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轮机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水 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环 境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保、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先进制造、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信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天体物理、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一、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当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来势凶猛,致使中国钢铁企业陷入极大困境,大多数钢铁企业均陆续采用了一系列调整措施。伴随着国务院扩大内需刺激政策,全国钢铁企业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力争在经济复苏时快速占据市场份额,参与国际钢铁再分配。此外,我们也要看到国内的钢铁企业多元化,国内钢铁企业非钢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壮大,呈现着稳步前进的态势。 首先是宝钢已经形成了资源开发及物流业、钢铁延伸加工业、生产服务业、工程技术服务业、煤化工业和金融投资业六大业务板块多元化经营体系,并且多个业务板块的集团外业务收入超过了集团内业务。2010年,宝钢六大多元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占到了集团营业总收入的27%,实现利润占集团利润总额的22%。 其次首钢从上世纪80年代即进入多元化经营领域,9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非相关多元化的高新技术领域。经过2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包括矿业、国际贸易、国际工程、建设、机电、高新、房地产、教育等8大公司的经营格局。到2010年,首钢的非钢产业实现利润38.2亿元,是集团利润19.7亿元的1.94倍,成为首钢集团效益的重要支撑。 再次重钢在1991年初就提出了发展多种经营的10年规划,现有子公司28家,其中环境产业、矿山资源开发和多金属综合利用等非钢重点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重钢的非钢产业销售收入占重钢销售总收入的30%左右。 最后杭钢大力实施“钢铁主导、适度多元、创新应变、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目前已形成以钢铁为主业,房地产、贸易流通、酒店餐饮、环境保护、科研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等产业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 二、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局势。 全球经济危机使中国所有的钢铁企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了一场破记录的减产限产行动,这或许是一场严峻的转型变革。伴随着钢价直线坠势,国内钢铁行业顿时从“富豪”变成了“穷汉”,包括华北的首钢、华中的武钢、东北的鞍钢等均遭到沉重的打击,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产品出厂价远低于其固定成本或平均变动成本,生产越多则亏损越大,只能全线停产,中国钢铁龙头企业上海宝钢也经历了在危机中的艰难曲折。 (1)国家的宏观政策。尽管钢铁行业受到了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市场受到重创,但当前钢铁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也迎来了一些积极因素。随着政府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将拉动国内钢材消费需求,政府系列支持出口政策的推出,将更有利于出口市场健康成长,国内钢铁行业之间整合并购保护先进产能,加快结构调整促经济增长,让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钢铁业重新散发活力。虽然国内中小钢铁企业正面临宏观调控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刺激下,武钢、鞍钢、首钢、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等国内主流大型钢铁企业,正集体迎来行业复苏的曙光。 (2)铁矿石进口量激增。2009年铁矿石的进口量远超中国钢企的预期。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5107万t,2009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5.66亿t,而2008年同期仅为4.09亿t,累计同比增长了38.4%。200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6亿t左右,受此影响预计2010年铁矿石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3)面临的国际威胁。在供给大于需求的2009年钢材市场运行下,国际钢材价格指数经历了“持续下滑、触底回升、回调盘整”三个运行过程,市场价格在波动中前行。在世界经济开始回转时期,作为世界代表的美国以不断扩大的趋势对中国发起了新一轮钢铁贸易战,导致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磨擦数量激增。8月份欧盟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钢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