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列传序》

《游侠列传序》

《游侠列传序》是《史记·游侠列传》的前序。游侠,是指重诺守信言必信,轻生取义的人,即侠客、剑侠等。在文中,司马迁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突出了布衣之侠高贵品质,对他们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亦表露强烈不满,揭示社会的黑暗与不平,深化主题。反复咏叹以增加抒情性。而字里行间充满作者的爱憎态度。是为史记名文。

游侠列传序

司马迁〔两汉〕

韩子曰(1):“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2),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3),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4),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注释

1、韩子:韩非,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下文引自《韩非子·五蠹》。

2、《春秋》:这里泛指史书。

3、季次:公皙哀,字季次,齐国人,孔子弟子。原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弟子。

4、独行君子:指独守个人节操,而不随波逐流之人。

白话译文

韩非子说:“儒者利用文献来扰乱国家的法度,而游侠使用暴力来违犯国家的禁令。”这两种人都曾受到讥评,然而儒者还是多受到世人的称道。至于那些用权术取得宰相、卿、大夫等高官的人,辅佐当世的君主,其功名都记载在史书上了,本来就不必多说什么。至于像季次、原宪二人,均为民间百姓,他们一心读书,具有独善其身、不随波逐流的君子节操,坚持正义,不与世俗苟合,而当时的人们也

讥笑他们。

<扩展资料>:季次

季次一般指公晳哀。公晳哀,姓公晳,名哀,字季次,一作季况,春秋时鲁国人,一说是齐国人。他家境贫寒,终身不屈节求仕。实践孔子关于守死善道,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危邦不入、知己邦不居的教导,认为自己修养君子之德不是为了当官领俸禄,不去迎合当政者的要求,坚守自己的“义”。

<扩展资料>:原宪

原宪(公元前515年—?),字子思,春秋末年宋国商丘人。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原宪为“原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追封“任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为先贤原子。

原宪出身贫寒,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孔子为鲁司寇时,曾做过孔子的家宰,孔子给他九百斛的俸禄,他推辞不要。孔子死后,原宪遂隐居卫国草泽中,茅屋瓦牖,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

游侠列传序

司马迁〔两汉〕

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5),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注释

5、已诺必诚:已经答应人家的事情,一定要兑现。

白话译文

所以季次、原宪终生都住在家徒四壁的蓬室之中,就连布衣粗食也得不到满足。他们逝世已有四百余年了,但他们的弟子却依然不断地纪念他们。现在的游侠,他们的行为虽然不合乎当时的国家法令,但他们说话一定守信用,办事求结果,答应人家的事一定兑现,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危难。做到了使危难的人获生,施暴的人丧命,却从来不夸耀自己的本领。以称道自己对他人的恩德为耻。为此,他们也有值得称颂的地方。

游侠列传序

司马迁〔两汉〕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10)、孟尝(11)、春申(12)、平原(13)、信陵(14)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15)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16)不载。

注释

10、延陵: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封于延陵。

11、孟尝:即孟尝君,齐国贵族田文。

12、春申:即春申君,楚国考烈王的相国黄歇。

13、平原:即平原君赵胜,赵惠文王之弟。

14、信陵:即信陵君魏无忌,魏安嫠王异母弟。

15、砥:磨炼。

16、排摈:排斥、摈弃。

白话译文

古代民间的游侠,已经不得而知了。近代的延陵季子、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等人,都因为是国君的亲属,凭借着卿相的地位以及封地的丰厚财产,招揽天下贤能之士,在诸侯中名声显赫,

这不能说不是贤能的人。这就如同顺风呼喊,声音本身并没有加快,是风势激荡罢了。至于像乡里的游侠,修养品德,砥砺名节,扬名天下,没有人不称赞他们的贤能,这才是很难的啊!然而,儒家、墨家都排斥游侠,不记载他们的事迹。

游侠列传序

司马迁〔两汉〕

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17)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18)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豪暴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注释

17、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此五人均为汉代初年著名的游侠,其事迹见传文。

18、朋党:由于共同利益而结伙。比周:互相勾结,狼狈为奸。

白话译文

秦朝以前,民间的游侠,均被埋没而不见于史籍,我非常遗憾。据我所知,汉朝建国以来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等人,尽管时常触犯当时的法网,然而他们个人的品德廉洁谦让,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他们的名不是虚传,士人也不是凭空依附他们。至于那些结党营私的人和豪强互相狼狈为奸,依仗钱财,奴役穷人,依仗势力侵害欺凌那些势孤力弱的人,纵情取乐,游侠们也是颇为憎恨他们的。我感到痛心的是世俗不了解游侠的心意,却随便将朱家、郭解等人与那些豪强横暴之徒混为一谈,并加以讥笑。

游侠列传序

司马迁〔两汉〕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享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浮沉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豪暴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作品鉴赏

《游侠列传序》在艺术手法方面颇具特色:其一为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衬托手法。总的来说是用儒侠作对比,借客形主,从而烘托出游侠的可贵品质。在行文过程中,又分几层进行对比。一类儒者是靠儒术取得了高官的人,他们虚伪狡诈,毫无信义可言,仅凭有权有势,就受到称赞。这与济人之危、奋不顾身的游侠反而受到污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一类是无所作为,对社会实际没有什么益处的闾巷之儒,他们也历来受称颂,而扶危的游侠,却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荣誉。

此外,作者还拿孟尝君、平原君之类的贵族之侠与布衣之侠作了对比。通过上述层层对比,不仅突出了布衣之侠的高贵品质,而且对他们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亦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平,从而大大深化了主题。其二反复咏叹,加强了抒情性。文中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称赞游侠,而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强烈的爱憎。

首先是从正面肯定他们的言必信、行必果的高尚品德,接着称颂布衣之侠的“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又说遭受困厄之士人,也常常依附游侠的帮助。这些均属满腔热情的称颂。继而用布衣之侠与季次、原宪一类的儒生作对比,并提出“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文章结尾是直接称赞汉代的游侠朱家、郭解等人“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诚如《古文观止》的评语:“一篇之中,凡六赞游侠,多少抑扬,多少往复,胸中荦落,笔底摅写,极文心之妙。”

《游侠列传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古文观止

《游侠列传序》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作品介绍】 《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一,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司马迁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侠客,充分地肯定了“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赞扬了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等高贵品德。 【原文】 游侠列传序 出处:《史记》 韩子曰①:“儒以文乱法②,而侠以武犯禁③。”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④。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⑤,辅翼其世主⑥,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⑦,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⑧,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⑨,褐衣疏食不厌⑩。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11)。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12),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13),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14),羞伐其德(15),盖亦有足多者焉(16)。 且缓急(17),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18),伊尹负于鼎俎(19),傅说匿于傅险(20),吕尚困于棘津(21),夷吾桎梏(22);百里饭牛(23),仲尼畏匡(24),菜色陈、蔡(25)。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26),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鄙人有言曰(27):“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28)。”故伯夷丑周(29),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30);跖、暴戾(31),其徒诵义无穷(32)。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33),非虚言也。

【注释】 ①韩子:即韩非。所引文字见《韩非子·五蠹》。②儒:儒家学派。此指儒生。文:指儒家经典,如《诗》《书》之类。乱法:破坏法度。③侠:游侠者。武:勇武的行为。禁:禁令。④二者:指儒、侠。讥:非难。学士:指儒生。称:被人称扬。⑤术:方法。此处实指权术。⑥辅翼:辅助。世主:当代的天子。⑦季次:即公皙哀,孔子的学生。原宪:即子思,孔子的学生。闾巷人:即平民百姓。 ⑧怀:怀抱。独行:特异之行,不同凡俗的操节。⑨空室:室内空空,极言贫穷。蓬户:蓬蒿所编成的门,极言家贫。按《庄子·让王》记原宪之贫穷曰:“原宪居鲁,环堵之宫,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⑩褐衣:粗布上衣。疏食:粗糙低劣的饭食。厌:通“餍”,足。(11)志:怀念。(12)轨:车轨。“不轨”犹言“不合”。正义:指当时的道德准则和法律。(13)果:坚定而不动摇。(14)矜:自我夸耀。(15)伐:夸耀。(16)多:称赞。(17)缓急:复词偏义,急迫。(18)窘:困迫。井廪:水井和仓廪。按《孟子·万章》及本书卷《五章本纪》皆言舜未称帝时,多次遭其父与弟的迫害,舜修仓廪,其父瞽瞍撤梯烧仓,欲将他烧死。后又让舜淘井,舜入井其父与弟象把井填死,欲活埋舜。但舜大难不死,皆逃脱。(19)伊尹:商汤贤臣。负:背。鼎:古炊具,如今之饭锅。俎(zǔ,祖):切肉的案板。按《孟子·万章》与本书卷三《殷本纪》说:伊尹曾寻机当了商汤的厨师,以烹调之理暗示为政之理,深得汤的赏识,被重用,建立大功。(20)傅险:又作“傅岩”,地名。据卷三《殷本纪》记载,傅说本为在傅岩服苦役的犯人,后被武丁发现,委以重任,使商代大治。参见《吕氏春秋·求人》(21)棘津:古代河水名。据《正义》引《尉缭子》说,姜尚年七十还未得志,只能在棘津做贩卖饮食的小贩。其人其事详见卷三十《齐太公世家》。(22)夷吾:即管仲。桎(zhì,至)梏(gù,固):古代刑具,即脚镣与手铐。卷六十二《管晏列传》记载,管仲原为公子纠之臣,公子纠在与公子小白(桓公)争君位的斗争中失败,逃往鲁国,桓公让鲁杀

《史记·游侠列传》与司马迁的游侠思想

《史记游侠列传》与司马迁的游侠思想 黄晓星 【摘要】《史记·游侠列传》是中国正史中第一篇为游侠所作的传记.文中的游侠具有高尚的秉性、光明磊落的人格,靠血肉之躯践行诺言、行侠仗义,却没有得到应有 的评价,司马迁对此深感痛惜.司马迁借《游侠列传》不仅表达了对游侠精神的认识 和赞许,而且寄寓了个人品格和道德理想,以及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反抗精神. 【期刊名称】《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7(034)003 【总页数】4页(P97-100) 【关键词】《史记》;司马迁;游侠 【作者】黄晓星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1000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游侠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游侠曾对社会产生过不同的作用。西汉时期,游侠之风兴盛,司马迁的《史记》载有《游侠列传》,用以记载游侠的事迹,是中国正史中第一篇专为游侠而作的传记。由于种种原因,自《史记》《汉书》之后,正史不再为游侠作传。这篇可以称得上空前绝后的《游侠列传》不仅叙述了汉代游侠的事迹,反映了司马迁对游侠精神的认识和赞许,而且体现了司马迁的个人品格和理想追求。

《史记》不仅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还熔入了司马迁对历史的思考、对社会与人生的认识。在《史记》各篇中,《游侠列传》一向被认为是司马迁的别有寄托之作。 除了创作《游侠列传》之外,司马迁还专门为《游侠列传》作了一篇序——《游 侠列传序》。在这篇序中,司马迁吐露了真实的心声——“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1]844。司马迁为何选择《游侠列传》表达自己的“恨”?为何司马迁隐藏于《游侠列传》的思想感情异于其他人物的列传?其原因在于游侠身上的独特品格为司马迁所推重,即“侠客之义”。司马迁这样形容“侠客之义”的重要性: 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1]843 司马迁认为“乡曲之侠”与季次、原宪相比虽“不可同日而论”,但“侠客之义,曷可少哉”!司马迁将“侠客之义”总结为: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1]843 在侠客品格中,司马迁特别强调“信”对侠客的重要意义,可以说,他笔下的游侠是以“信”为主要行为特征、人格特征的一类人。司马迁笔下入传的游侠都是“布衣之侠”,无特权可以凭借,其为人处世全凭自身的天然秉性、光明磊落的人格和血肉之躯。侠客的人格魅力不在于为他人提供武力、钱财等方面的援助,而在于他们信守承诺,能给他人带来精神的慰藉和道义的拯救。在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的社会中,这些能给人们带来一线希望和力量。游侠的“言必信,行必果”成为了后世衡量信义的重要标准,司马迁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是对内心的忠实,能给人以温暖和感动,而这正是司马迁所渴求的。司马迁在《太史公自

文言文古文观止卷三汉文游侠列传序

古文观止卷三汉文游侠列传序 卷三汉文游侠列传序 《史记》 【题解】 本文为《史记·游侠列传》的序。所谓游侠,是指那些言必信,行必果,轻生重义的人,亦即后世所说的侠客、剑客或剑侠。司马迁对他们的行为与品质给予高度评价。 【一段】 韩子曰①:“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②,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③,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④,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⑤,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注释】 ①韩子:韩非,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下文引自《韩非子·五蠹》。②《春秋》:这里泛指史书。③季次:公皙哀,字季次,齐国人,孔子弟子。原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弟子。④独行君子:指独守个人节操,而不随

波逐流之人。⑤已诺必诚:已经答应人家的事情,一定要兑现。 【译文】 韩非子说:“儒者利用文献来扰乱国家的法度,而游侠使用暴力来违犯国家的禁令。”这两种人都曾受到讥评,然而儒者还是多受到世人的称道。至于那些用权术取得宰相、卿、大夫等高官的人,辅佐当世的君主,其功名都记载在史书上了,本来就不必多说什么。至于像季次、原宪二人,均为民间百姓,他们一心读书,具有独善其身、不随波逐流的君子节操,坚持正义,不与世俗苟合,而当时的人们也讥笑他们。所以季次、原宪终生都住在家徒四壁的蓬室之中,就连布衣粗食也得不到满足。他们逝世已有四百余年了,但他们的弟子却依然不断地纪念他们。现在的游侠,他们的行为虽然不合乎当时的国家法令,但他们说话一定守信用,办事求结果,答应人家的事一定兑现,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危难。做到了使危难的人获生,施暴的人丧命,却从来不夸耀自己的本领。以称道自己对他人的恩德为耻。为此,他们也有值得称颂的地方。 【二段】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⑥,伊尹负于鼎俎⑦,傅说匿于傅险⑧,吕尚困于棘津⑨,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享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

高一语文《游侠列传》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游侠列传》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一、学习要点 (一)关于司与迁与《史记》 1.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太史公司马谈之子。十岁后随父至长安学习经史。二十岁后,遍游全国各地名都大邑,寻访古迹,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编撰史书。同时对历法进行了改革。天汉二年(前99年),因替李陵败降匈奴事辩解,触怒武帝而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仍发愤著书。前后历时十四年,于征和二年(前91年)撰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时称《太史公书》,三国后专称为《史记》。此后,事迹无可考。 2.《史记》 《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以一个朝代或一个帝王为中心的大事记)、“世家”(叙述诸侯的事迹)、“列传”(重要人物的传记和少数民族以及邻国的历史)、“书”(记述典章制度、天文历象、经济生活等)、“表”(按年或月排列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约三千年的历史。 《史记》包罗万象,体大思深。它既写了远古、近古,也写了现代、当代;既写了中原、华夏,也写了边疆、外国;既写了政治、军事,也写了经济、文化;既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了下层社会各色人等。这种囊括古今各类知识、各家各派文化于一炉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气魄,是前无古人的。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打通一切领域,自立学术章程,总结一切规律以求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 《史记》作为历史著作开创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它具有进步的民族性,进步的经济思想以及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史记》全书还表现了一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司马迁所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这是司马迁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它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而又

《游侠列传序》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游侠列传序》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 《游侠列传序》是《史记·游侠列传》的前序。游侠,是指重诺守信言必信,轻生取义的人,即侠客、剑侠等。在文中,司马迁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突出了布衣之侠高贵品质,对他们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亦表露强烈不满,揭示社会的黑暗与不平,深化主题。反复咏叹以增加抒情性。而字里行间充满作者的爱憎态度。是为史记名文。 作品原文: 游侠列传序 韩子曰(1):“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2),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3),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4),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5),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6),伊尹负于鼎俎(7),傅说匿于傅险(8),吕尚困于棘津(9),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享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浮沉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10)、孟尝(11)、春申(12)、平原(13)、信陵(14)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15)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16)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17)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18)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豪暴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词句注释:

司马迁《游侠列传序》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游侠列传序》原文译文赏析《游侠列传序》是司马迁的一篇文章,下面将对其进行原文及译文赏析。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著有《史记》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史记》中,有一篇名为《游侠列传序》的文章,下面是该篇文章的原文和译文: 《游侠列传序》原文: 豫让将为侠义,佩玉以为信。 假玉无完荣,逐隐斯世迁。 出言交以智,退身居以贞。 未见富贵时,谁知贫贱险。 人无取闲愿,天有陷溺心。 独步实淹留,孰云机势均。 延陵欺母后,楚胥入汉巾。 忽露异质性,权省风波津。 善骑射非干,佞幸各以勤。 风本起倒悬,英名彰古今。 群俗习惯移,圣贤留可衷。

陈寕推诗道,大数出才人。 琴心剡若磨,石网犹不镌。 轹函辞尊俎,贾迹大户门。 数赐窦车辚,频设赵鼓矜。 顾机是儿戏,篇籍残千顷。 秋草溪桥赏,春花园里亲。 为君琴瑟意,料理卷舒纶。 《游侠列传序》译文: 豫邦的让将军本身就以侠义闻名,佩戴着玉佩以示其忠诚。 虽然这块玉佩不完美,但是他把这块玉佩一直随身携带着。 他言谈之间宽厚有智,行动之间自处高洁。 尚未得到富贵的时候,谁会知道贫贱的危险。 人们未曾得到休闲之愿,而天却时常有危险陷溺之心。 他独自一人留连在游人繁忙的世间,谁能说这不是命运的安排呢? 当延陵在母亲死后不顾一切地入侵国家,将国家推到危机中时, 楚胥(楚国公子胥)纵身投奔汉王,挂起巾帼降服于汉王,为其效力。 他突然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才华,成功地处理了风波与困难。

善于射箭不仅仅是充满了技巧,而是聪明才智的展示。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间,奸诈与阴险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 他们都非常努力。 贤者本来应该受到尊重和赞扬,但是在这个世间,他们常常被忽视。 当风向发生变化时,英名会赫然在世。 当社会的习惯发生改变时,圣贤始终保持其真实的内心和真实的本质。 陈寕埋头修炼诗书之道,骄傲地担当起了大器。 他的心灵如同琴瑟一样光滑,犹如磨石一般光亮,没有瑕疵。 他不屈不挠地坚持自己追求的方向,不顾他人的眼光与评价。 数次赐予的耳簪车辆不断地奔走,频繁地装饰赵鼓鼓舞士气。 国家机务似乎成了儿戏,引起一片迷雾。 篇籍虽然有残缺,但完成了千顷之功。 秋天草木葱翠的溪桥是一种享受,春天花朵盛开的园里是一种亲近。 我为你弹奏琴瑟,整理好纸卷,放松地拿起锦绣罗纶。 司马迁的《游侠列传序》是对游侠文化的一种赞扬和歌颂,通过对 游侠豫让的描述,展现出了游侠精神中的侠义、忠诚与智慧。

涉文言文意思

涉文言文意思 拼音:shè 1、[动词] 涉:徒步渡水,泛指从水上经过。 【例句】《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2、[动词] 涉:行走;跋涉。 【例句】《登上戍石鼓山诗》:“故乡路遥远,川陆不可涉。” 3、[动词] 涉:经历;经过。 【例句】《史记·游侠列传序》:“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 4、[动词] 涉:至,到。 【例句】《闲居赋》:“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 5、[动词] 涉:游玩,游览。 【例句】《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6、[动词] 涉:指上路,登程。 【例句】《同君倚过圣俞》:“呼马涉归涂,灯火已历历。” 7、[动词] 涉:进入,陷入。 【例句】《汉书·高帝纪赞》:“涉魏而东,遂为丰公。” 8、[动词] 涉:牵连,关连。 【例句】《唐语林·补遗三》:“﹝中人﹞遂诣白公索银,恐涉隐没故也。” 9、[动词] 涉:涉猎。指粗略地阅读学习。 【例句】《与山巨源绝交书》:“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

学。” 10、[动词] 涉:属于。 【例句】《滹南诗话》:“﹝白乐天﹞诗虽涉浅易,是大才殆与元气相侔。” 11、[名词] 涉:渡口。 【例句】《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 12、[形容词] 涉:指学问广博。 【例句】《北史·崔鉴传》:“长瑜子子枢,学涉,好文词。” 拼音:dié 1、[动词] 涉:流血的样子。涉血,杀人流血遍地。也作“喋血”。 【例句】《村饮示邻曲》:“焚庭涉其血,岂独清中原!” 【涉水】:在浅水中行走渡过。 【涉嫌】:有跟某件事情发生牵连的嫌疑。 【窥涉百家】:指广泛地学习,多方地汲取。 【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远行的艰辛。

名不虚传【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名不虚传【四字成语】典故|释义|用法|近义词|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名不虚传 【汉语拼音】míng bù xū chuán 【成语解释】名声与实际相符,而非徒有虚名。语或本《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名副其实” 【成语典故】 《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 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姦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成语注解】 1、太史公:指司马迁(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长,西汉时人。生于龙门,年轻时游历宇内,四十二岁继承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并承遗命着述。因辩护李陵降匈奴事,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后为中书令,完成《史记》,为纪传体之祖,亦为通史着作之祖。 2、薛:春秋时国名,地约在今山东省滕县东南。 3、闾里:乡里。 4、邹、鲁:邹,春秋时邾国,地约在今山东省邹县,战国时改为邹,为楚所灭。鲁,周朝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地约在今山东省滋阳县、江苏省沛县及安徽省泗县一带,以曲阜为国都,后为楚国所灭。 5、孟尝君:指田文,战国时齐之公族,生卒年不详。相齐,封于薛,孟尝君为其称号。好养贤士,食客数千人。 2《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序》 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演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成语书证】 1、宋.华岳〈白面渡〉诗:“系舡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只恐当年溪上女,浣纱时节懒匀红。”

2、《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果然标緻,名不虚传!几时再得见见,看个仔细便好。” 3、《红楼梦.第二八回》:“宝玉听说,不觉欣然跌足,笑道:『有幸!有幸!果然名不虚传。』” 4、《荡寇志.第五五回》:“花荣那廝端的好箭,名不虚传。此人不除,将来阵上好生不便。” 5、《三侠五义.第八五回》:“怪不得人称翻江鼠,果然水势精通,名不虚传!” 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久闻扬州的盐商阔绰,今日到了此地,方才知道是名不虚传。”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名声与实际相符,而非徒有虚名。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名实相符”的表述上。 【成语造句】 1、故宫果真是名不虚传的文化宝库。 2、阿里山云海为台湾名景之首,真是名不虚传。 3、久闻她的琴艺非凡,今日亲自聆听,果真名不虚传。 4、久闻“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到桂林一游,果然名不虚传。 5、这家餐馆口碑甚佳,今日前来饱餐一顿,果然是名不虚传。 6、眼前的一座座冰雕,巧夺天工,北海道雪祭确实名不虚传。 7、这座峡谷的风光,名闻遐迩,今日来游,气势磅薄,果然名不虚传。 8、云门舞集的舞艺出神入化,今天亲眼目睹,果然名不虚传,让人佩服。 9、金门高粱酒名闻遐迩,我就只饮一小杯,已觉香气扑鼻,味道醇正,的确是名不虚传。 【近义词】名下无虚,名副其实 【反义词】名不副实,有名无实,名过其实,徒有其名 同“名不虚传”及“名副其实”都有名声与实际相符合的意思。 异“名不虚传”专用于好名声;“名副其实”适用范围较广,好坏

游侠列传序翻译

游侠列传序翻译 原文: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 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 《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 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 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 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 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 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 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享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 贬王;跖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

若卑论侪俗,与世浮沉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 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 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 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 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暴豪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翻译: 韩非说:“儒生往往用文墨来扰乱法律,而侠土往往凭武力来触 犯禁令。”这两种人都曾遭到讥评。而有学问的人还是大都被世人所 称赞。至于依靠机谋、权术而获得宰相、卿、大夫官位,并辅助当世

《游侠列传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游侠列传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游侠列传序》在艺术手法方面颇具特色:巧妙地运用对比、衬托手法。总的来说是用儒侠作对比,借客形主,从而烘托出游侠的可贵品质。在行文过程中,又分几层进行对比。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游侠列传序》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游侠列传序 两汉:司马迁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享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浮沉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

游侠列传序原文及翻译

游侠列传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高远《游侠列传》卷首序 大抵高远所传其行也,其文也,并无奇伟可奉。中哀见而敬之,以为“仁者乐山善水,游侠之不为福甚于夷狄”,然甚过也。其实,游侠固不可以为福,然美其志者,愈人世之所少也。鲁隐公疾,惠公曰:“死吾而矣,寡人其谁与游乎?”何谓游乎?曰畴略乎!何谓畴略乎?曰畴略乎于邦。何谓畴略乎于邦?曰栖于川谷之间,不逾邻境而制于外族,谥之曰畴略于邦。子曰:“赭衣有加于“黄”,取之于行人之户。”夫游者乐固也,不可幸免;盖人之乐游也,犹马之好驰也,夫由少而行游者,闻龙之声而忘其所住,去自是者未尚有也。游者,与天地同其志,与日月同其明,而世人犹不能喻也。幸游鱼,哀禽兽,载游者额有异也。 故仁人恶乎游者之多,忧乎而美之乎?信有是也,未穷焉,然亦未察焉。则又往矣,谁之过人,而反此者独甚众?曰诸子百家,皆将此道也。然皮亦地也,何必曰皮哉!曰王者者,此非王者也,然亦曰王者也;卧龙生胡楼,而蚁居于鲁闾,岂待冠冕辅弼乎! 翻译: 高远《游侠列传》卷首序 通常来说,高远所传述的人和文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在中哀看来,虽然他对高远非常敬佩,但他也认为“仁者乐山善水,游侠之不为福甚

于夷狄”,这种评价过于夸大。事实上,游侠的生活固然不能算是幸福,然而欣赏他们的志向,这在现实中却很少见。曾有鲁隐公生病,惠公说:“如果我死了,那么我寡人可以和谁一起游玩呢?”那么什么是游 玩呢?就是畅游于邦国之间。什么是畅游于邦国之间呢?就是居住在 山谷之间,不越过邻境而控制外族,这样称之为畅游于邦国之间。孔 子说:“黄色的衣服可以在赭色的衣服上搭配。”游玩的乐趣是不能幸 免的;人们对于游玩的喜爱如同马喜欢奔跑一样,就像是年轻时候远 行的人,听到龙的吼声就忘记了自己的停留,离开了自己所了解的地方,没有这样的人是还未出现的。游玩者,与天地同心,与日月同辉,而世人却无法理解。有幸能够游玩的人如鱼一般自在,而同情鸟兽的 人眼中,他们的额头却有所不同。 因此,仁人为何对于游玩者的存在感到不满,又为何忧虑却又称赞呢?信任是有原因的,但尚未深究,也还未有所觉察。于是又想过去了,有谁能够超越常人,又有谁能够反其道而行呢?诸子百家都会赞 同这种观点。然而,皮肉只是尘埃,为何非要称之为皮肉呢?所谓王者,并不是真正的王者,然而也可以称之为王者;卧龙孙胡楼,而蚁 居于鲁闾,又何必等到拥有冠冕辅佐呢!

2022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游侠列传序

2022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游侠列传序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

《古文观止》解读之《游侠列传序》

《古文观止》解读之《游侠列传序》《古文观止》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许多经典的 古文作品。其中,《游侠列传序》是一篇由唐代文学家刘义庆所撰写 的序文,本文通过解读《游侠列传序》的内容,对古文的特点、价值 以及作者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古文的特点 古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它与现代文学相比,具有许多独 特的特点。首先,古文注重用字的准确与简练,追求意境的深远和笔 墨的精湛。其次,古文着力于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注重情感的抒 发和人物形象的描绘。此外,古文的写作风格多样,既有庄重肃穆的 文章,也有豪放奔放的作品。总的来说,古文通过简练而精练的文字,传达出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二、《游侠列传序》的价值 《游侠列传序》是《古文观止》中的一篇重要文章,它以审美的眼 光和深邃的内涵,为读者展现了古代游侠的形象和价值观。这篇序文 在描写游侠的同时,也深刻探讨了游侠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序文 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古代游侠的豪情壮志、义薄云 天的情怀和忠诚不渝的品质。同时,序文还强调了游侠应当追求公义 和公平,以保护社稷和人民的福祉。《游侠列传序》的价值在于它不 仅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更是对游侠精神的崇高赞美和对社会价值观的 思考。

三、刘义庆的观点 刘义庆作为唐代文学家,他的观点在《游侠列传序》中得到了体现。刘义庆认为游侠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 他认为游侠应当担负起捍卫正义、护佑国家的重任,以保护百姓的利益。刘义庆赞美了游侠对社会的贡献,并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游侠的 行列中来,共同维护社稷和人民的安危。通过《游侠列传序》,刘义 庆传达了他对游侠的崇敬之情和对游侠精神的深刻理解。 四、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虽然《游侠列传序》写于古代,但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对 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正义、公平和忠诚是游侠精神 的核心。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需要这种精神力量来维护社会的和谐 与稳定。虽然游侠的形式已经不再存在,但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启示, 结合时代的特点,发扬游侠精神,并在自己的领域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游侠列传序》作为《古文观止》中的一篇重要文章, 对古文的特点、价值以及作者的观点进行了深入解析。通过对这篇序 文的阅读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古代游 侠精神的内涵。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启示,以更积极的心态和 责任感投身于现代社会,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2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游侠列传序

2022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游侠列传序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

[史记游侠列传]游侠列传

[史记游侠列传]游侠列传 游侠列传篇(1):《游侠列传》原文及译文 游侠列传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 游侠列传篇(2):游侠列传序原文及翻译 游侠列传序选自史记,快一起来看看游侠列传序原文及翻译吧! 游侠列传序原文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 游侠列传篇(3):余秋雨《何谓文化》(2) 世界报告(5) 难道,文化人为了“学术研究”和“社会调查”,就应该起这样的作用 扩大了看,我觉得“文明冲突论”和其他许多类似的理论,也或多或少进入了这样的模式,必须引起警觉。

文化和文明,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从它们的“研究需要”回到人文道德的伦理本体,不要因手段而使目的异化。二十一世纪,随着传媒技术和互联网系统的突飞猛进,那种以“文化”的名义造成恶果的可能性,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大大增加。 六 二○○五年四月十五日,我应邀在哈佛大学演讲。演讲结束后,又两度与该校二十几位教授长时间座谈,话题频频涉及“文明冲突论”。春夜别墅林苑的温煦话语,令人难忘。听教授们说,那些天亨廷顿先生不在波士顿,否则他们就把他也请来了。我倒是很想与他当面切磋一番。 二○○八年夏天,在中美两国很多学术界朋友的策划下,准备在美国举办一个论坛,邀请亨廷顿先生与我对谈,时间定在二○○九年春天。一切都已经安排就绪,但遗憾的是,亨廷顿先生却在二○○八年十二月廿八日去世了。一代学人,语势滔滔,竟戛然中断,溘然离去,实在令人不舍。 从他最后两年发表的文章看,他已经知道国际间有人批评“文明冲突论”诱发了冲突,他为此感到委屈,进行了自辩。 我愿意相信,这位学者并不存在点燃和扩大冲突的动机。但遗憾的是,一切理论的初始动机和实际效果并不一致,而更应该重视的却是后者。 亨廷顿先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很多西方学者的习惯性思维。因此,即便在逝世之后,我们也不妨再探讨几句。 一种出于西方本位论的自以为是,使“文明冲突论”在论述其他文明时只停留在外部扫描,而没有体察它们的各自立场,以及它们实际遇到的痛痒。 例如,亨廷顿先生把儒家文化看成是二十一世纪“核心中的核心”的三大文化之一,说了不少话,并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往事也与之相连。但是,他对儒家文化的了解实在是太少、太浅、太表面了,说来说去,基本上是“行外话”。因此,立论于一九九四年的他,并没有预见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而在同样的时间,曾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的高希均教授,由于他自身的文化背景,却准确地作了这种预见。 根据亨廷顿先生和很多西方学者的立场,其他文明即使获得了不小的经济

《游侠列传序》史记阅读答案

《游侠列传序》史记阅读答案 《游侠列传序》史记阅读答案翻译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①,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硚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与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③,虽时扦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暴豪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注释:①季次:公皙哀,字季次,齐国人,孔子弟子。原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弟子。②舜未称帝时,多次遭其父与弟的迫害;伊尹:商汤贤臣,曾做商汤的厨师;傅险,即“傅岩”,苦役犯人,后被武丁委以重任,商大治;姜尚年七十还未得志,只能在棘津做贩卖饮食的小贩;夷吾,即管仲;百里,即百里奚,早年曾自卖为奴,替人喂牛;仲尼,即孔子,孔子周游列国,路过卫国的匡地时,匡人见他貌似匡人憎恨的阳虎,便将他围困起来,几乎把他害死。③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此五人均为汉代初年著名的游侠,其事迹见传文。 《游侠列传序》史记阅读答案翻译 译文: 诗人朱碧潭君,名汶,以名门世家子弟,少年时随同父亲出游,往来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泛舟洞庭湖、鄱阳湖、九江之间,颠簸在波涛之上,以为壮举。又登临庐山,游赏赤壁,观览古圣贤隐居逃世歌啸咏唱的遗迹,志气有所启发,于是学习做诗,饮酒放浪。每当酒醉高兴,呼叫欢笑,便要做诗,自得其乐,还说他人哪能了解于我。人们也都轻视他,不把他的诗当回事。他的诗不行于时,只有在自己家里的墙壁窗户上,写得满满的,涂得到处皆是,以此来唬弄家人孩子。自己贫穷得无法谋生,家里人讥笑他说:“你涂些什么东西,真讨人嫌,只会弄脏墙壁窗户,又不能吃,难道画饼充饥!”拿起笔砚往他身上掷去,想以此激怒他,让他别再做诗。他可不发怒,照旧做诗。

古文观止译注

古文观止译注版权信息 •编委会 •古文观止译注上 •前言 •卷一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碏谏宠州吁 •臧僖伯谏观鱼 •郑庄公戒饬守臣 •臧哀伯谏纳郜鼎 •季梁谏追楚师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下拜受胙 •阴饴甥对秦伯 •子鱼论战

•寺人披见文公•介之推不言禄•展喜犒师 •烛之武退秦师•蹇叔哭师 •卷二 •郑子家告赵宣子•王孙满对楚子•齐国佐不辱命•楚归晋知罃 •吕相绝秦 •驹支不屈于晋•祁奚请免叔向•子产告范宣子轻币•晏子不死君难•季札观周乐 •子产坏晋馆垣•子产论尹何为邑•子产却楚逆女以兵•子革对灵王

•子产论政宽猛•吴许越成 •卷三 •祭公谏征犬戎•召公谏厉王止谤•襄王不许请隧•单子知陈必亡•展禽论祀爰居•里革断罟匡君•敬姜论劳逸 •叔向贺贫 •王孙圉论楚宝•诸稽郢行成于吴•申胥谏许越成•春王正月 •宋人及楚人平•吴子使札来聘•郑伯克段于鄢•虞师晋师灭夏阳•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曾子易箦 •有子之言似夫子•公子重耳对秦客•杜蒉扬觯 •晋献文子成室•卷四 •苏秦以连横说秦•司马错论伐蜀•范雎说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颜斶说齐王•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庄辛论幸臣•触龙说赵太后•鲁仲连义不帝秦•鲁共公择言•唐雎说信陵君•唐雎不辱使命•乐毅报燕王书

•谏逐客书 •卜居 •宋玉对楚王问•卷五 •五帝本纪赞•项羽本纪赞•秦楚之际月表•高祖功臣侯年表•孔子世家赞•外戚世家序•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屈原列传 •酷吏列传序•游侠列传序•滑稽列传 •货殖列传序•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 •卷六

•求贤诏 •议佐百姓诏 •令二千石修职诏•求茂才异等诏•过秦论(上)•治安策(一)•论贵粟疏 •狱中上梁王书•上书谏猎 •答苏武书 •尚德缓刑书 •报孙会宗书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诫兄子严敦书•前出师表 •后出师表 •卷七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归去来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