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总复习第一讲集合的概念.doc

高三总复习第一讲集合的概念.doc
高三总复习第一讲集合的概念.doc

高三总复习第一课时集合的概念姓名 __________

教学目标:集合、子集的概念,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解决问题,掌握集合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集合屮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一、知识回顾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泄性,4异性,无序性。(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用符号三,兰表示。

(3)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白破(已;正整数集_、_;整数集_;有理数集一、实数集_。(4)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注意: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

(5)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0和{0}的区别;0与三者间的关系)空集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注意:条件为AyB,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 A = 0的情况。

(6)若冇限集A冇〃个元素,则A的子集冇2"个,真子集冇2〃-1,非空子集冇2”-1个, 非空真子集有2〃-2个.

(7)若AuB, BgC,则AcC.

(8) A 匸AuB,AcB 匸A,Ac3 匸AuB..

(9) AcB<=>AuB = S;AcB<=>AnB = A. 主要方法:

1?解决集合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集合屮的元素是什么;

2.弄清集合屮元素的木质属性,能化简的要化简;

3.抓住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对互界性要注意检验;

4.正确进行“集合语言”和普通“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

二、基础演练

1.实数a, -a,丨a | ,孙,-疗组成的集合中,元素最多的可能有()个.

A. 2

B. 3

C. 4

D. 5

2?设P .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

A. 9

B. 8

C. 7

D. 6

P+Q={a + b\aeP,beQ}9若P = {0,2,5}, Q = {1,2,6},贝I」P+Q 中元素的个数是()

3.已知集合A= { — 1,3,2加一1},集合B= { 3, m2 }.若B纭A ,则实数加= ________ .

4.已知A= ( x | 1 WxW3 } , B= { x | x-a 20 },若A^B,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

5.若关于兀的不等式(l + k2)x W +4的解集是M,则对任意实常数k ,总有()

A. 2eM, OeM;

B. 2幺M, 0幺M;

C. 2eM, 0^ M;

D. 2^ M, OeM.

6.同时满足(1) M匸{1,2,3,4,5}, (2)若aeM,则6-ae M的非空集合必有()

A. 32个

B. 15个C?7个 D. 6个

7M^A = {x\x = a2+1,?G N},B = {y\y=b2 -4^+5,fee N},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A 二B

B. B^A

C. A^B

D. AC\B =(/)

8.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y=x2+bx+c与x轴有交点,A二{ 2, 3 } ,beA, ceA,则b =_, c=_.

三.典例分析

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A = [x \ y = x2 + 2x +1};

D = {x \ x = x2 +2x + l):B = {y \ y = x2 +2x + l}; C = [(x, y) 1 y = x2 + 2x +1);

E = {(x,y) \ y = x2 +2x + l,xw Z,y w Z};

F = {z\y = x2 + 2兀+ 1,z 二

X

k 1 k 1

例2.设集合7{小右+才蜃Z}, 4小亍尹",则()

例 3. A = {x\ ax2 -2x-l = 0},如果A0 /?* = 0 ,求a 的取值。

例4.已知A= ( x | xv-2或x>3 ) ,B=( x | 4x+mv0 },当A n B时,求m的取值范围.

例5.若集合A={x\x2-^ax-^\ = 0,xe /?},集合B二{1,2},且AcB,求实数 d 的取值范围.

例 6.已知集合A={ x | ax2+x+l=()}中,

(1)有且只有一个元索,求a的值,并写岀这个集合A.

(2)若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试求a的取值范围.

L M =N C. M nN D. MC\N =(/>

例7.设S是实数集的真子集,J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DIES;②若cze5,则丄wS,

1-a

问:(【)若2wS,则S中一定还冇哪两个数?

(II)集合S屮能否只有一个元素?说明理由.

四、巩固练习:

1.已知M ={兀12兀2_5兀一3 = 0}, N = {x\mx = \},若NUM,则适合条件的实数加的

集合P为_________ : P的子集有_______ 个;P的非空真了集有 ____ 个.

2.已知:/(x) = x2 +ax + b , A={xl/(x) = 2x}={2},则实数°、b 的值分别为 .

3.调杏100名携带药品出国的旅游者,其中75人带有感冒药,80人带有胃药,那么既带感冒药乂带胃药的人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最小值为__________ .

31

4.设数集M={xl加5兀5加+ —} , N = {x\n——< x

43

{xl0

的长度的最小值是?

5. 设A 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eA,如果k-l^A 且k + lGA,那么k 是A 的

一个“孤立元”,给定S ={1,2,3,4,5,6,7,&},由S 的3个元素构成的所有集合中,不 含“孤立元”的集合共有 __________ 个.

五、课后作业:

1.若A 、B 是全集I 的真子集,则卜列四个命题①ACB 二A ;②AUB-B ;③An(C 75)= ^; ④AUB 二I .屮与命题AuB 等价的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集合M 二{y I y = —z ]的元素个数是

( )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3. 已知集合 A7 = |x I X = 727 + , 77? € z| ,

= z|, P = = # + 则M 、N 、P 满足的关系是(

) A. M = N u P,

4. 设集合P={xlx 2 -x-6<0}, Q={x\x-a >0}

(1)若PUQ,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PcQ =(h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5. 设全集1={1, 2, 3, 4, 5}, A={1, 5},则C/4的所有了集的个数是(

)

A. 3

B. 6

C. 7

D. 8 6. 已知集合 A 二{(0,1), (1,1), (-l,2)},B={(x, y)| x+y-l=0, x,yEZ},则 AQB 二 ___________ .

7. 若集合 A = {xlx^2}> B={x\x^a ]满足 AAB = {2},则实数 .

8. 如图,I 为全集,M 、P 、S 是I 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McP)cS

B.(McP)uS

C. (M nP )n(C z S )

D.(M nP )u(C 7S ) 什么是“孤立元” ?依题意可知,必须是没有与k 相邻的元索,因而无“孤立元”是指在

C. M uN uP,

D. N Q P U M

( )

集合中有与R相邻的元素?故所求的集合可分为如下两类:

因此,符合题意的集合是:{1,2,3},{2,3,4},{3,4,5},{4,5,6},{5,6,7},{6,7,8}共 6

个.

故应填6.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经典例题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综合测 试题试题整理:周俞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 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2个小题, 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全集}5,4,3,2{},3,2,1{==B A ,则=B A I ( ) A. }{5,4,3,2,1 B.{}3,2,1 C.{}3,2 D.{}7,6,3 2. 若{{}|0,|12A x x B x x =<<=≤<,则A Y B=( ) A . {}|0x x ≤ B .{}|2x x ≥ C .{0x ≤≤ D .{}|02x x << 3 .在下列四组函数中,f (x )与g (x )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x x y y ==,1 B .1,112-=+?-=x y x x y C.55 ,x y x y == D .2)(|,|x y x y == 4.函数x x x y +=的图象是( ) 5.0≤f 不是映射的是A .1:3f x y x ?? →= B .1 :2 f x y x ??→= C .1:4f x y x ??→= D .1:6f x y x ??→= 6.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1的公共点数目是( ). A .1 B .0 C .0或1 D .1或2 7.函数1)2(++=x k y 在实数集上是增函数,则k 的范围是( ) A .2-≥k B .2-≤k C .2->k D .2-

9.有下面四个命题: ①偶函数的图象一定与y 轴相交; ②奇函数的图象一定通过原点; ③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④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一定是f (x )=0(x ∈R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10.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B ∩[C U (A ∪C)] B.(A ∪B) ∪(B ∪C) C.(A ∪C)∩(C U B) D.[C U (A ∩C)]∪B 11.若函数))(12()(a x x x x f -+= 为奇函数,则=a ( ) A.21 B.32 C.43 D.1 12.已知函数x x x x f 22 11)11(+-=+-,则函数)(x f 的解析式可以是( ) A.x x 21+ B.x x 212+- C.x x 212+ D.x x 21+- 13.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象的对称轴是x =2,则有( ). A .f (1)<f (2)<f (4) B .f (2)<f (1)<f (4) C .f (2)<f (4)<f (1) D .f (4)<f (2)<f (1) 14.已知函数[](]?????∈--∈-=5,2,32,13)(,2x x x x f x 则方程1)(=x f 的解是( ) A.2或2 B.2或3 C.2或4 D.±2或4 15.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b a ,且对其内任意实数12,x x 均有:1212()[()()]0x x f x f x --<,则()f x 在),(b a 上是 A .增函数 B .减函数

高三数学专题训练--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高三数学专题练习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小题基础练① 一、选择题 1.[2018·全国卷Ⅱ]已知集合A={1,3,5,7},B={2,3,4,5},则A∩B=() A.{3} B.{5} C.{3,5} D.{1,2,3,4,5,7} 答案:C 解析:A∩B={1,3,5,7}∩{2,3,4,5}={3,5}.故选C. 2.[2018·全国卷Ⅰ]已知集合A={x|x2-x-2>0},则?R A=() A.{x|-12} D.{x|x≤-1}∪{x|x≥2} 答案:B 解析:∵x2-x-2>0,∴ (x-2)(x+1)>0,∴x>2或x<-1,即A={x|x>2或x<-1}.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R A={x|-1≤x≤2}. 故选B. 3.[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检]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A={1,2,4},B={2,4,6},则A∩(?U B)=() A.{1} B.{2} C.{4} D.{1,2} 答案:A 解析:因为?U B={1,3,5},所以A∩(?U B)={1}.故选A. 4.[2019·河北衡水武邑中学调研]已知全集U=R,集合A ={x|0

A .3个 B .4个 C .5个 D .无穷多个 答案:B 解析:因为A ={x |0

高三数学基本初等函数单元测试题

高三数学基本初等函数 单元测试题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时杨中学2009届高三数学单元检测卷(2) 基本初等函数 时量:60分钟 满分:80分 班级: 姓名: 计分: 个人目标:□优秀(70’~80’) □良好(60’~69’) □合格(50’~5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 若{|1}A x y x ==-,2{|1}B y y x ==+,则A B ?=_____________ 2. 已知函数:①2sin y x =;②3y x x =+;③cos y x =-;④5y x =,其中偶函数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 3. 一次函数()g x 满足[]()98g g x x =+, 则()g x ______________ 4. 函数2 12x x y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_ 5. 一水池有2个进水口,1个出水口,进出水速度如图甲.乙所示. 某天0点到6点,该水池的蓄水量如图丙所示. (至少打开一个水口) 给出以下3个论断:①0点到3点只进水不出水;②3点到4点不进水只出水; ③4点到6点不进水不出水. 则一定能确定正确的论断是____________ 6. 函数12y x =-,[3,4]x ∈的最大值为 . 7. 设函数2 12,1, ()1,1,1x x f x x x ?--≤?=?>?+? 则[](1)f f = . 8. 函数()2 2231m m y m m x --=--是幂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则实数m 的值为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0分,第9小题12分,第小题各14分. 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9. 已知函数22()log (32)f x x x =+- . (1) 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2) 求证()f x 在(1,3)x ∈上是减函数;(3) 求函数()f x 的值域.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单元测试题 附答案解析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高一数学必修一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单元测试 附答案解析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 ={x |x 2+2x =0,x ∈R },N ={x |x 2-2x =0,x ∈R },则M ∪N =( ) A .{0} B .{0,2} C .{-2,0} D .{-2,0,2} 2.设f :x →|x |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若A ={-2,0,2},则A ∩B =( ) A .{0} B .{2} C .{0,2} D .{-2,0} 3.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3)=2,则下列各点在函数f (x )图象上的是( ) A .(3,-2) B .(3,2) C .(-3,-2) D .(2,-3) 4.已知集合A ={0,1,2},则集合B ={x -y |x ∈A ,y ∈A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 .1 B .3 C .5 D .9 5.若函数f (x )满足f (3x +2)=9x +8,则f (x )的解析式是( ) A .f (x )=9x +8 B .f (x )=3x +2 C .f (x )=-3x -4 D .f (x )=3x +2或f (x )=-3x -4 6.设f (x )=??? x +3 x >10, fx +5 x ≤10,则f (5)的值为( ) A .16 B .18 C .21 D .24 7.设T ={(x ,y )|ax +y -3=0},S ={(x ,y )|x -y -b =0},若S ∩T ={(2,1)},则 a , b 的值为( ) A .a =1,b =-1 B .a =-1,b =1 C .a =1,b =1 D .a =-1,b =-1 8.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 ) A .(-1,1) C .(-1,0) 9.已知A ={0,1},B ={-1,0,1},f 是从A 到B 映射的对应关系,则满足f (0)>f (1)的映射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0.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对任意的x 1,x 2∈(-∞,0](x 1≠x 2),有(x 2- x 1)[f (x 2)-f (x 1)]>0,则当n ∈N *时,有( ) A .f (-n )

高考数学单元评估检测(四)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估检测(四) 第四章 (120分钟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下列命题: ①0没有方向;②1是单位向量; ③若a=b,b=c,则a=c; ④若a∥b,b∥c(b≠0),则a∥c.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解析】选C.0有方向,其方向是任意的,1是实数,不是单位向量,所以①②都假;

由向量相等的意义知③真;因为b ≠0,所以④真. 2.(2015·福建高考)若(1+i)+(2-3i)=a+bi(a,b ∈R,i 是虚数单位),则a,b 的值分别等于 ( ) A.3,-2 B.3,2 C.3,-3 D.-1,4 【解题提示】根据复数相等的含义求解. 【解析】选A.由题可知3-2i=a+bi,因为a,b 均为实数,所以a=3,b=-2. 【加固训练】(2016·长春模拟)已知x 1+i =1-yi,其中x,y 是实数,i 是虚数单位, 则x+yi 的共轭复数为 ( ) A.1+2i B.1-2i C.2+i D.2-i 【解析】选D.由 x 1+i = x?xi 2 =1-yi 得 {x 2 =1, ?x 2 =?y, 解得{x =2, y =1, 故x+yi 的共轭复数为2-i. 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BE → =12EC → ,CF → =3FD → ,设AB → =a ,AD → =b ,若EF → =x a +y b ,则 xy= ( ) A.3 2 B.-3 2 C.1 2 D.-1 2 【解题提示】数形结合,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求解. 【解析】选D.如图,因为BE → =12 EC →, CF →=3FD → , 所以EC → =23 BC →=23 AD → =2 3 b ,

高考数学 极限单元测试卷

极限单元测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面四个命题中,不正确... 的是( ) A .若函数f (x )在x =x 0处连续,则lim x →x +0f (x )=lim x →x -0f (x ) B .函数f (x )=x +2 x 2-4 的不连续点是x =2和x =-2 C .若函数f (x )、g (x )满足lim x →∞[f (x )-g (x )]=0,则lim x →∞f (x )=lim x →∞g (x ) D.lim x →1 x -1x -1=1 2 答案:C 解析:A 中由连续的定义知函数f (x )在x =x 0处连续,一定有lim n →x +0 f (x )=lim x →x -0f (x ),且还满足lim x →x +0f (x )=lim x →x -0f (x )=f (x 0),故A 对.B 中函数f (x )=x +2 x 2-4在x =2和x =-2无定义,故不连续,B 对.C 中只有lim x →∞f (x ),lim x →∞g (x )存在时,才有lim x →∞f (x )=lim x →∞ g (x ),否则不成立. D 中lim x →1 x -1x -1=lim x →1 1x +1=1 2 ,故D 对.故选C. 2.下列命题中: ①如果f (x )=1 3x ,那么lim x →∞ f (x )=0 ②如果f (x )=1 x ,那么lim x →∞f (x )=0 ③如果f (x )=x 2+3x x +3 ,那么lim x →-3f (x )不存在 ④如果f (x )=??? x (x ≥0)x +2 (x <0) ,那么lim x →0 f (x )=0 其中错误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答案:D 解析:②中x →-∞时无意义; ③中lim x →-3f (x )=lim x →-3 x =-3; ④中左、右极限不相等.故选D. 3.(2009·阳泉模拟)lim n →∞ 1+2+3+…+n n 2 等于( ) A .2 B .1 C.1 2 D .0 答案:C 解析:lim n →∞ 1+2+3+…+n n 2=lim n →∞ n +12n =lim n →∞ 1+1n 2=1 2 .故选C. 4.已知函数f (x )=????? x 2+2x -3x -1 (x >1)ax +1 (x ≤1) 在点x =1处连续,则a 的值是( )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 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 同一集合。 ?/B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A 或B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高考数学讲义集合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 集合的概念 1. 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 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a ∈;若b 不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b ?; 2. 集合的性质: 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二、 集合的表示: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例如:{1,2,3,4,5},{1,2,3,4,5,}L 2.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例如:大于3的所有整数表示为:{|3}x x ∈>Z 方程2250x x --=的所有实数根表示为:{x ∈R |2250x x --=}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 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 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3.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 整数集,记作Z ; 有理数集,记作Q ; 实数集,记作R . 三、 集合之间的关系 1. 若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或B 包含A ),记作A ?B (或B A ?); 2. 简单性质:1)A ?A ;2)??A ;3)若A ?B ,B ?C ,则A ?C ; 3. 真子集关系: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若A B ?且.A B ≠,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A B ü(或B A Y) 4. 相等关系: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且B A ? ,那么集合A 与B 相等,记作A B = 集合的概念及其关系 知识讲解

高中数学单元测试试题

高中数学单元测试 试题 2019.09 1,复平面内的以点(01)-,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的方程是 . 2,我们把利用随机变量2K 来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两个分类变量的 . 3, 2()2x f x x =+,11x =,1()(2)n n x f x n n -=∈N 且≥,计算234x x x ,,分别为212325,,,猜想n x = . 4,某种产品的广告费用支出x 与销售额y 之间有如下的对应数据: (1)画出散点图; (2)求回归直线方程; (3)据此估计广告费用为10时,销售收入y 的值. 5,已知1a b c ++=,求证:1 3ab bc ca ++≤. 6,若复数 22(1)(483)()z m m m m i m =+-+-+∈R 的共轭复数z 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求实数m 的集合. 7,求满足2101000x <<的所有正整数x 的值,用程序框图表示出来. 8,已知2()(1)1x x f x a a x -=+>+. (1)证明:函数()f x 在(1)-+,∞上为增函数;(2)用反证法证明:方程()0 f x =没有负数根. 9,一个公司共有240名员工,下设三部门,要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全体员工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已知甲部门有36名员工,那么从甲部门抽取的员工人数是 .

10,已知},......,,{321n x x x x 的平均数为a ,则23 ..., ,23 ,2321+++n x x x 的平均数是_____. 11,如图,某人向圆内投镖,如果他每次都投中圆内,那么他投中正方形区域的概率为 . 12,在大小相同的6个球中,2个是红球,4个是白球。若从中任意选取3个,则所选的3个球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是 .(结果用分数表示) 13,判断方程 220x x y y ++=所表示的曲线关于 对称(填x 轴或y 轴或原点). 14,双曲线218322 2-=-y x 的焦距等于 . 15,若点A 的坐标为(3,2),F 为抛物线22y x =的焦点,点P 在该抛物线上 移动,为使得PA PF +取得最小值,则P 点的坐标为 . 16,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 P ,若△F 1PF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17,P 为椭圆22 143x y +=上的一点,M 、N 分别是圆 22(1)4x y ++= 和 22(1)1x y -+=上的点,则|PM | + |PN |的最大值为 . 18,12-的相反数是 A .12 B . 12- C . -2 D . 2 19,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22223a a a --=- B .221 a a -=- C .235()a a -= D . 236a a a =

高考数学 数列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1年高考数学总复习数列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7+a 9=16,a 4=1,则a 12的值是( ) A .15 B .30 C .31 D .64 答案:A 解析:由{a n }是等差数列知a 7+a 9=2a 8=16, ∴a 8=8,又a 4=1,∴a 12=2a 8-a 4=15.故选A. 2.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4=18-a 5,则S 8等于( ) A .18 B .36 C .54 D .72 答案:D 解析:a 4=18-a 5?a 4+a 5=18, ∴S 8=8(a 1+a 8)2 =4(a 4+a 5)=72.故选D. 3.设S n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S 1,S 2,S 4成等比数列,则a 2 a 1 等于 ( )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由S 1,S 2,S 4成等比数列, ∴(2a 1+d )2=a 1(4a 1+6d ). ∵d ≠0,∴d =2a 1.∴a 2a 1=a 1+d a 1=3a 1 a 1 =3.故选C. 4.已知数列{a n }中,a n =n (2n -1),其前n 项和为S n ,则S n +1 2 n (n +1)等于( ) A .n ·2n +1-2n B .(n -1)·2n + 1+2n C .n ·2n +1-2 D .(n -1)·2n + 1+2 答案:D 5.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2n -12n ,其前n 项和S n =321 64 ,则项数n 等于( ) A .13 B .10 C .9 D .6 答案:D 解析:∵a n =1-1 2n , ∴S n =(1-12)+(1-14)+(1-18)+…+(1-1 2n ) =n -(12+14+18+…+12n ) =n -12[1-(12)n ]1-12=n -1+12n . ∵S n =32164,∴n -1+12n =32164=5+164 , ∴n =6.故选D. 6.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则“q >1”是“对任意n (n ∈N *),都有a n +1>a n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一.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 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 我来自燕山中学; 省溧中高一(1)班; 我国的直辖市。 分析、归纳上述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二、建构数学: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 集合(set )。集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集合A 、集合B ……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element ),简称元。集合的元素常 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 、b 、c 、p 、q …… 指出下列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如果是,指出该集合的元素。 (1)我国的直辖市; (2)省溧中高一(1)班全体学生;(3)较大的数 (4)young 中的字母; (5)大于100的数; (6)小于0的正数。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 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 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 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3.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的开口方向, 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的概念: 5.常用数集的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Λ,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 }Λ,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Z , {}Λ,,,210±±=Z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 (7)

2021胡文老师学年高三第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3 函数的性质 一、填空题: 1 .函数y __________ 2.函数(f x 满足)()213f x f x ?+=,若()12f =,则()99f =_____ 3.若函数f(x)=x 3 (x ∈R),则函数y=f(-x)在其定义域上是______ A .单调递减的偶函数 B.单调递减的奇函数 C .单调递增的偶函数 D .单调递增的奇函数 4.若函数()y f x =的图象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函数(1)2y f x =--的图象,则向量a =___. 5.设f (x )=2 |1|2,||1,1 , ||11x x x x --≤???>?+?,则f [f (21 )]=__________ 6.已知函数()f x 是(,)-∞+∞上的偶函数,若对于0x ≥,都有(2()f x f x +=),且当[0,2)x ∈时, 2()log (1f x x =+),则(2008)(2009)f f -+的值为________ 7.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满足f (x+2)=-f (x ),则,f (6)的值为_______ 8.若函数)(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且0)2(=f , 则使得0)(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 我来自燕山中学; 省溧中高一(1)班; 我国的直辖市。 分析、归纳上述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二、建构数学: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set )。集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集合A 、集合B ……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element ),简称元。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 、b 、c 、p 、q …… 指出下列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如果是,指出该集合的元素。 (1)我国的直辖市; (2)省溧中高一(1)班全体学生;(3)较大的数 (4)young 中的字母; (5)大于100的数; (6)小于0的正数。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3.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的概念: 5.常用数集的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整数与分数 =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 的=R

高三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11

天津新人教版数学高三单元测试11《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在下列命题中: ①若向量,a b 共线,则向量,a b 所在的直线平行; ②若向量,a b 所在的直线为异面直线,则向量,a b 一定不共面; ③若三个向量,,a b c 两两共面,则向量,,a b c 共面; ④已知是空间的三个向量,,a b c ,则对于空间的任意一个向量p 总存 在实数x,y,z 使得p xa yb zc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 ) (A )0 (B )1 (C )2 (D )3 2. 与向量(-3,-4,5)共线的单位向量是 ( ) (A 和(); (B )); (C )()和(); (D ) (); 3. 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点O 为平面ABC 外的一点,则下列条件中,能得到M ∈平面ABC 的充分条件是 ( ) (A )111222OM OA OB OC = ++; (B )1133 OM OA OB OC =-+; (C )OM OA OB OC =++; (D )2OM OA OB OC =-- 4. 已知点B 是点A (3,7,-4)在xOz 平面上的射影,则2()OB 等于 ( ) (A )(9,0,16) (B )25 (C )5 (D )13 5. 设平面α内两个向量的坐标分别为(1,2,1)、(-1,1,2),则下 列向量中是平面的法向量的是( )A (-1,-2,5) B (-1,1,-1) C (1, 1,1) D (1,-1,-1) 6. 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若BB 1,则 AB 1与C 1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A )60° (B ) 90° (C )105° (D )75° 7. 到定点()1,0,0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的点集合为( ) A.()(){}222,,|11x y z x y z -++≤ B.()(){} 222,,|11x y z x y z -++= C.()(){},,|11x y z x y z -++≤ D.(){}222,,|1x y z x y z ++≤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 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 定的:属于或不属于。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3、集合的表示:{…}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a、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a,b,c……} b、描述法: ①区间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xR|x-3>2},{x|x-3>2} ②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③Venn图: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A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6、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1)—子集 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或BA)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 (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包含”关系(2)—真子集

最新高中数学单元检测题(集合)

高中数学单元检测题(集合)1 2 班级姓名分数 3 4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5 1、设X={0,1,2,4} ,Y={1,3,6,8}, 则X?Y= ( ) 6 (A){1} (B){0,1,2,3} (C){2,4,6,8} (D)7 {0,1,2,3,4,6,8} 8 2、已知a=3,A={x|x≥2},则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9 (A)a?A(B)a∈A(C){a}=A(D)a?{a} 10 3、已知集合M?{2,3,5},且M中至少有一个奇数,则这样的集合M共有( ) 11 (A)5个(B)6个(C)7个(D)8个 12 4、设集合U={1,2,3,4,5},A={1,2,3},B={2,5},则A?C U B等于 ( ) 13 (A){2} (B){2,3} (C){3} (D){1,3} 14 5、设集合A={x|-1≤x≤2},B={x|0≤x≤4},则A?B=( ) 15 (A){x|0≤x≤2} (B){x|-1≤x≤2} (C){x|0≤x≤4} (D){x|-1 16 ≤x≤4} 17 6、已知全集U = {1 ,2 ,3 ,4 ,5 ,6 ,7 ,8 }, A= {3 ,4 ,5 },18 B= {1 , 3 , 6 },那么集合{ 2 ,7 ,8}是19 () 20

)(A A B )(B B A )(C B C A C U U )(D B C A C U U 21 7 . 如果集合A={x |ax 2+2x +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的值是 22 ( ) 23 A .0 B .0 或 1 C .1 24 D .不能确定 25 8. 设集合A={x |1<x <2},B={x |x <a }满足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26 是 ( ) 27 A .{a |a ≥2} B .{a |a ≤1} C.{a |a ≥1}. D.{a |28 a ≤2}. 29 9.考察下列每组对象哪几组能够成集合?( ) 30 (1)比较小的数;(2)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3)所有三角形;(4)31 高个子男生; 32 A .(1)(4) B.(2)(3) C.(2) D.(3) 33 10. 集合A={a 2,a +1,-1},B={2a -1,| a -2 |, 3a 2+4},A ∩B={-1},34 则a 的值是( ) 35 A .-1 B .0 或 1 C .2 36 D .0 37 11. 满足{}{}c b a B b a ,,,= 的集合B 的个数是 38 ( ) 39 A .1 B .2 40 C .3 D .4

高三单元滚动检测卷数学

高三单元滚动检测卷·数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填空题)和第Ⅱ卷(解答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6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单元检测九 平面解析几何 第Ⅰ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当方程x 2+y 2+kx +2y +k 2=0所表示的圆的面积最大时,直线y =(k -1)x +2的倾斜角α的值为________. 2.(·南京模拟)已知点P (x ,y )在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上运动,则点Q (x ′,y ′)=(x +y ,xy )的轨迹是__________. 3.(·西安质检)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 的右焦点为F (1,0),离心率等于1 2,则C 的方程是 ___________. 4.(·镇江模拟)已知双曲线x 24-y 2 12=1的离心率为e ,抛物线x =2py 2的焦点为(e,0),则p 的值 为________. 5.若AB 是过椭圆x 225+y 2 16=1中心的弦,F 1为椭圆的焦点,则△F 1AB 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6.(·武汉调研)已知O 为坐标原点,F 为抛物线C :y 2=42x 的焦点,P 为C 上一点,若PF =42,则△POF 的面积为________. 7.(·北京海淀区期末练习)双曲线C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且F 2恰好为抛物线y 2=4x 的焦点,设双曲线C 与该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A ,若△AF 1F 2是以AF 1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 8.点M (a ,b )是圆x 2+y 2=r 2内异于圆心的一点,则直线ax +by -r 2=0与圆的交点的个数是__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定义资料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一课时集合的含义 一、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元素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或数学表示。 2、集合的定义: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 3、准确认识集合的含义 (1):集合的概念是一种描述性说明,因为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这与 我们初中学过的点、直线等概念一样,都是用描述性语言表述的. (2):集合含义中的“元素”所指的范围非常广泛,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 的、触摸到的、想到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或一些抽象的符号等,都可以看作“对象”,即集 合中的元素. 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常用数集的记法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 A. (2)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 A 2、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1)自然数集:N(2)正整数集:N*或N(3)整数集:Z(4)有理数集:Q (5)实数集:R 3、对∈和?的理解 (1)符号“∈”“?”刻画的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元素a与一个集合A而言,只有“a∈A”与“a?A”这两种结果. (2)∈和?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形如R∈0是错误的. 题型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1)下列各组对象:①接近于0的数的全体;②比较小的正整数的全体;③平面上到 点a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全体;④正三角形的全体;⑤2的近似值的全体.其中能构成集 合的组数是(B) A.2B.3 C.4 D.5 [解析](1)“接近于0的数”“比较小的正整数”标准不明确,即元素不确定,所以①②不是集合.同样,“2的近似值”也不明确精确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难判定一个数,比如2是不是它的近似值,所以⑤也不是一个集合.③④能构成集合. [活学活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小明身高 1.78 m,则他应该是高个子的总体这一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B.所有大于0小于10的实数可以组成一个集合,该集合有9个元素 C.平面上到定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