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打闹歌

道真打闹歌

作者:刘丽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第03期

内容提要,Ut真仡佬族的“打闹歌”,在形式上有其特定的程序,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充满着低沉而忧伤的情感色彩,表达了一个长期受压迫的民族深藏于心底的忧伤,反映了仡佬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传达了仡佬民族在改造自然、建设家园中所表现出的生命智慧。

关键词:道真仡佬族打闹歌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K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3-79-82

“打闹歌”是黔北民歌中富有生活气息的民间歌谣,在薅秧锄草时所唱,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黔北沿习已久,产生的时间已不可考。但从歌唱的内容来看,应该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过去在农忙时节,大户人家请人帮工,为了提高耕作效率,请歌师到地里唱打闹歌,安排和督促农民干活,同时也用于鼓舞劳动干劲。解放初期,土地下户,一些土地多的农民,相互换工,集中劳力,轮流耕耘,也请歌师到地里唱“打闹歌”。人民公社时期,唱打闹歌的场景也随处可见。但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农民出外打工,这一流传已久的民间文化形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空谷绝响。然而,作为一种民俗事象的“打闹”消失了,而所演唱的歌谣仍在被人传唱,并深留于民众记忆之中。它所包涵的活动内容、仪式、文化内涵等,仍可以在歌谣中寻觅得以证实。

“打闹歌”是由两名歌师背锣挂鼓,边打边唱。歌师的劳动量为以一换二,即用两个劳动力换取一个歌师,可见歌师在劳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们忙活于田间地头,运用鼓点和锣声的舒疾缓快来安排部署、调节劳动节奏,同时用诙谐风趣的唱白来鼓舞劳动情绪,让劳动者在劳动中获取愉悦感,从而提高劳动效益。“打闹歌”内容非常丰富,天地日月、历史掌故、人情事态、劳动情景都属编唱内容。一个好的歌师,在十来天甚至一个月连续的劳动中,所唱内容是不重复的,其思维之敏捷、记忆力之惊人、生活积累之丰富,令人匪夷所思。其中,薅秧锄草的人们有时也参与到打闹歌中来,在与歌师的问答中边劳动边歌唱,气氛热烈,渲染出一片和谐、欢愉的生活图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黔北道真仡佬族“打闹歌”,与黔北其他民族的打闹歌谣又有所不同。首先表现在形式上有其特定的程序:在打闹之前先是排歌场,由两位歌师边唱边组织歌队,让各队排成一定的队形,以利于劳动。排好歌场后,歌师拜五方,即拜东南西北中五方神圣,然后插五方旗,之后才“顿腔”、开声。开声的第一段必须唱给天,神,向天神表明自己要劳动干活,请求天神不要下雨;唱灶神,希望主人家把饭煮熟不能煮生;唱把界神,打闹时不要打到别人的地界上;唱土地神,看哪些地方该挖、该动,哪些地方不能挖、动;锁龙王,希望打闹时天不要下雨,把龙王锁住,让他睡觉,不管人间的事;最后“封噬口”,即不能在打闹时乱说、吵打,干活要规矩等等,然后才正式开始打闹。开始打闹后,人们可以机动灵活地唱歌,见什么唱什么(当地人称为“见子打子”),随机应变。打闹之后要歇闹。歇闹是在太阳一杆高时(约下午两三点钟)。也有固定的程序,先说号头,大意是说,做了半天的工该休息一会了,然后歇闹。半小时左右,又开始说号头,边说边唱,连歌夹号,委婉的表达了做工人的心理愿望;时间长了,肚子饿了,希望喝点水

从“打闹歌”的程序我们可以看到,“打闹歌”的存在是与仡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命运分不开的。体现在劳动方式上,仡佬族的生产劳动是富有组织的集体劳动方式;体现在宗教信仰上,对神的敬仰是与对生活的敬仰密不可分的;体现在民族情感上,在“插旗”、“把界”中表达的是对土地界限长久的记忆和对土地界限永久性的渴求,表现出一个不断被挤压、丧失自己土地的民族对和平共处的向往;体现在曲调上,调式大多属于子调式,充满着低沉而忧伤的情感色彩,表达了一个长期受压迫的民族深藏于心底的忧伤;体现在歌词上,其叙事说理状物更是百姓生活世界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歌舞的参加者始终保持着一种奇妙的和谐,人们按照一样的法则和一样的拍子动作。在歌舞的热潮中,人们都混合成为一个仿佛是被一种感情所激发而动作的整体,并且完全统一在社会态度之下,于是歌舞活动获得了一种统一社会感应力的文化功能。社会的一致性就是这样完成的,民族群体的聚合与认同亦因之得以实现。”

“歌因事而发”。“打闹歌”是人们从事较为繁重的劳动时所唱的歌谣。从功能上看,是为营造劳动气氛、消减疲劳困乏而唱的歌。但它与同为劳动歌谣的号子不一样。劳动号子大多短促有力,旋律高亢;而“打闹歌”的旋律则优美动听,热情活泼。伴随劳动所唱的歌,内容并非一定郡是劳动。从歌词的内容上看,“打闹歌”的内容与仡佬族的民间生活密不可分,是人民大众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身所经历、心所感动而创作演唱的歌曲。大多是“见子打子”(见啥唱啥),没有特别的主题,也没有曲意奉迎,毫无隐讳顾忌。直接抒发情感,并充满着幽默诙谐。如开场白:“我来得早来得早,来在路上耽搁了,闯到一个懒大嫂,背上背把茅丝草,我就问她那里去?她去那边薅打闹草,打闹草喽!”开场后,可以随意唱各种歌,唱盘歌,唱历

史,唱人物,对唱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各种形式的歌唱中,表达了多彩的民俗、民间生活。

盘歌是以唱歌的形式盘问对方一些事物,涉及面广。诸如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变化,山川草木的起源,动植物的种类及其特性与作用,庄稼生长过程及种植的季节等等,对日常知识、自然现象进行追问。在你盘我答之中,表达了仡佬民族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如:“什么出来高又高?什么结在半中腰?什么出来连盖打?什么出来棒棒敲”?“高粱出来高又高,包谷结在半中腰,豆子出来连盖打,芝麻出来棒棒敲”?通过盘歌将生活知识代代传承。当然,盘歌中也有许多夸张的手法、虚构的内容,歌手盘答中要随机应变,问得不准确或答复不对,都要引起大家的议论和嘲笑。因此,盘歌不仅是仡佬族教育子孙的形象教材,更多地表现了仡佬族人的生存智慧。

咏唱历史,传说和英雄人物的歌谣,大多带有一定的叙事性,内容包括神灵、祖先、历史、传说、故事等内容。但每一内容并非如历史记载般的清楚明了,而是只记述了事件本身,对其发生、发展、结局等过程,大多略而不述。如:“一字下来一条枪,关爷要打古城墙。关爷打到城墙内,击鼓三通斩蔡阳。二字下来二条龙,二郎老祖显神通,手提金箍银钻子,七星大将锁孽龙。”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咏唱,更多地反映了仡佬民族的生活道德观和历史道德观。正如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说的:“原始人在时时刻刻被生存的困难和与自然斗争的困难所迫害着。为战胜这些困难,他们一再用激情而奋振的调子唱出关于劳动和劳动英雄的颂歌。”

情歌本是仡佬族青年男女传统的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但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近代仡佬族的婚姻大多变为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准则,很少对歌定情。但并没有停止对爱情的追求,因为爱情永远是人们心灵的栖息地。因此,仡佬族的情歌,大多是结婚后的男子对唱,很少有女子对唱,而且多是在大庭广众唱。因此,这类歌谣又被人们称之为“风流歌”。“风流歌”大胆的倾述了对异性的追求和向往,大胆直率、风趣诙谐,真正地体现了“打闹”的特色,给人以欢愉和美的享受,它是农民在紧张劳累工作中的调节剂。虽然部分歌词中涉及“性”的内容,但它充分显示出人们埋藏在心底的情欲及其蓬勃的生命力,且并非什么场合都唱。因此,情歌更多地是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人类共有的美好情感。

人们边唱着各种歌谣边劳动,唱得兴起时,就开始“比雄”,即比哪个的歌唱得好,哪个唱的歌多。“你的山歌没我的山歌多,我的山歌几箩箩。箩箩下面有个眼,你唱的歌没有我漏得多。”“你的山歌没有我的多,我的山歌有牛毛多。我唱了三年零六个月,才唱完一只牛耳朵。”热火朝天的山歌“比雄”,将劳动与歌唱诗意地结合起来,让人们忘却了劳动的辛苦,使沉重的劳动变成了一种田园的狂欢,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

总之,“打闹歌”的内容,反映了仡佬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仡佬民族在改造自然、建设家园中所表现出的生命智慧,包含了仡佬人民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等多方面的民俗审美特征,再现了仡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

“打闹歌”是由歌手敲锣打鼓说说唱唱为干活人助兴鼓劲的一种说唱艺术。在表达形式上,有较为整齐的句式,其句式有四言、五言、七言、参差不齐的长短句式等。节奏自由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曲调流畅上口。唱法有道白、慢板、快板、散板、平腔、高腔等。正如《中国民歌》所言,“原始人类的生产活动逐渐培养了人对于节奏和音调的特殊感觉”。“号”的朗诵性比较强,无恒常节奏,主要用来“起事”或转折、收尾,有紧号、慢号、二慢号、上钱号、花号、连歌夹号等。有一人独唱、一人领唱众人和及二人对唱等多种形式,或轻松欢快,或借事言情,或高亢粗犷,或旋律舒展。总之,情感的表达质朴、大胆,内容充满现实生活气息。从劳动时间看,“打闹歌”在早晨开工之时是唱齐田号(有说板、唱号,唱号有快慢松散之分),早饭后唱催闹号;“晌午”后唱花花闹;晚饭前唱放闹号。在说唱过程中,锣鼓穿插其中帮衬,人声与器乐交相辉映,从而形成一种热闹而又紧张的劳动场面。

“打闹歌”的形式特点,大致有四:

1、说号头,是打闹之前的开场白。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说白,一种是连歌夹号。连歌夹号就是前白后唱,或前唱后白。说号是由闹师自由掌握的。如:“人行天地间,二洞八神仙,心中做好事,念佛上西天!念佛上西天!”(白)最后一句一般都要重复强调。“栀子花儿香,粘在屋檐上,一股花风起,吹得满屋香。”(唱)号头通常都是由掌鼓的闹师说,内容多是调侃提精神的。说完号头,锣鼓响起,边唱打闹歌边开始劳动。

2、“打闹歌”在歌词上有许多衬词,如“四川下来就一条江(嘛依),锣鼓叮(呐)铛(啰)锣鼓叮(呐)铛(嘛),姊妹(矣)二人(呐)去(矣)烧香(埋),厚脸栽婆娘(哟依哟呵)”。语气助词的使用,使歌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有的地方,甚至整个句子都是语气助词,如:“哟嗬依哟嗬喂哟嗬喂”唱起来悠扬动听,自由而又富有山野风味,使歌词跃动着鲜活的生命的活力。闻一多先生曾说:“原始人最初因情感的激荡而发出有如‘啊’、‘哦’或‘呜呼’、‘噫嘻’一类的声音,那便是音乐的萌芽,也是孕而未化的语言。声音可以拉得很长,在声调上也有相当的变化,所以是音乐的萌芽。那不是一个词句,甚至不是一个字,然而代表一种颇复杂的含义,所以是孕而未化的语言。”这种语言强化了歌的音乐感染力,对歌曲感情的表达,旋律的发展,节奏的变化,音乐形象的丰富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打闹歌”的内容并非固定,它是打闹师根据田间劳动情况而自由发挥的。为了有效地指挥和鼓动众人干活,他常常是根据情况的变化来调整和改变歌词内容,以唱代说指挥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有褒有贬。但大多用比喻、暗示、拟人等修辞手法,指东道西,把现实中看起来互不相干的事象联系起来,组成特定的、人们都能明白的曲调,绕山绕水地表达主题。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将谐谑、讽刺、批评、鼓励等巧妙地融为一体,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达到妙不可言的效果,表现出打闹师高超的说话艺术。也有的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为了调节气氛而唱。

4、结构严谨,程序分明,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都与民间礼俗紧密相连。

“打闹歌”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魅力在于他所传达的民族文化精神,他表现了仡佬人民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生产、生活的历程,表达了仡佬民族所具有的内在的强烈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

1、“打闹歌”为苦难深重的仡佬民族营造了精神栖息的家园。“打闹歌”是仡佬族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他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与劳动融为一体,让劳动成为一首美妙的歌,给劳动抹上一层迷人的色彩,表达了其真挚感情和美好愿望。作为仡佬民族情感的象征物,它与民族的生活和命运息息相关的,成为民族情怀的寓所。

2、“打闹歌”是民族认同其文化身份的凭证。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通常是通过民间歌谣的记叙而得以传承,特别是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更需要我们从其民间传唱中对其历史文化进行追溯。L·A·怀特在《文化科学——^、和文明的研究》中说“人类和文化的历史,在于语词当中”,“清晰的言语意味着观念的交流;观念交流意味着保存传统”。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也说:“历史是口头或书面的回忆”,从“打闹歌”对界神的祭祀中,我们可以看到,仡佬族的“打闹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应该是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部落土地所有制;同时,其中一系列的祭祀,还可以看出仡佬民族由来已久的泛神的宗教信仰。对天地各种神灵都顶礼膜拜,这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认同的根本。而仡佬族在其熟悉的农耕方式中,一代代地强化着这一民族记忆。

(三)“打闹歌”所传递的是仡佬族始终不变的生命意识的民族精神。“打闹歌”以其生机蓬勃、丰富饱满的形态,传递的是仡佬民族生命意识中的自由精神,是与民族情感命运紧紧相连的天籁之音。它由安排干活为目的,到以表达感情为核心,让生命的活力在其中得以极大的张扬。而歌词中所采用的方言俗语,正是表达了仡佬民族的生命状态;浅显、通俗、易懂的歌词,借景抒情、由景写情、比兴修辞手法的运用,是仡佬民族生命里的基因显现。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生命的和谐的形象写照,是民族理想的诗意存在。

总之,“打闹歌”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既是现实的,又是十分久远的,具有某种原始文化的内涵。它积淀了一个民族的生存智慧和经验,传承了仡佬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每个民族都是独特的存在,当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自己的文字而又丧失了自己的语言的时候,我们只能从他们留存的一些文化事像中去聆听他们的声音。而今,虽然传统的打闹已不复存在,但深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民风民俗,大都具有顽强的适应能力和再生能力,我们希望,并通过我们的努力和研究,让这种声音成为一种永恒的存在。

各族婚恋习俗

苗族 恋爱 苗族支系较多,居住环境不同,恋爱习俗也是多姿多彩,各有情趣。贵阳附近苗族的恋爱方式称为”牵羊”。榕江县空申苗族的恋爱方式更为独特,阳春三月,男女青年共同在坡上探求说爱,并插上茅人,表示有人在谈恋爱,其他人不得去干扰。黔东南一带苗族青年的恋爱方式,普遍称为“游方”,主要是通过吹木叶,芦笙和对歌来传情。雷山的恋爱习俗被称为“讨花带”。每年正月,贵定一带的苗族姑娘,集体坐在自己搭建的花园中,专心绣制代表心声的背牌,小伙子们在一旁吹芦笙求爱。这一个月,婚后的妇女不做家务事,也要坐花园做针线活。男人不仅自己去料理家务,还要按时将饭菜送到妻子面前。贵州中部地区苗族青年男女青年的恋爱的方式称为“射背牌”男青年背着恋人绣制的衣物,吹着芦笙,在花场上翩翩起舞,人们称为“亮家底”。怀仁苗族男女青年恋爱后,即使早有情分,还要看男青年爬花杆的本领如何,,只有女方接受了小伙子取下的大红花,双方才算定情了。苗族男儿或女儿已经有意中人后,父母还要请人来“杀鸡看眼”。鸡煮熟后,看眼睛的好坏来看婚姻的成败。 婚俗 苗族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创造了斑斓多姿的婚俗礼仪,称为苗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剑河下南东的婚礼中,祭师熟鸡砍成三块,分给新娘,陪娘和小姑吃,意思是“树不分载不发,人不分家不富”。新娘舀米,意味着她已经开始了夫家的家务劳动,新娘舀三瓢水,意味着孝敬父母,公婆和养育子女。苗族是一个群体意识较强的民族,一家办婚事,全寨人都来祝贺。妇女们开怀畅饮,新娘也是海量。男人们也不示弱,有威望的长者更是一饮而尽。妇女们把一位长者抬来仍在烂泥中,还要还要在他身上挂一只小猪和一只鹅。众人往他身上投泥巴,这是祝愿新婚夫妇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黎平榕江一带某些苗族结婚的习俗,尽管男女情投意合,约定了婚期和“拉姑娘”的地点,但在迎亲的时候,姑娘还要扭捏一番,故作姿态。赫章的苗族婚礼的前一天,新娘家要请两个通晓婚礼仪程的男人,给新娘家送去披毡、铧口铁和宝剑,寓意防寒、农耕和驱邪恶。第二天,新娘和陪娘各打一把红纸伞,随着送亲队伍,来到新娘家门口。新娘绕着三堆火转三圈,然后更衣入房。新婚之夜,寨老们要来砸酒表示祝贺。几位寨老指导婚礼仪式,簸箕里的背扇预祝新娘早生贵子。婚后第二天,新娘回门之前,要围着堂屋转三圈。然后脱下一件新衣留给婆婆,以示敬奉和留下了心身。一头牛送给父母,三只羊送给舅舅等亲戚,以示回报老人的养育之恩。 贵定一带的苗族结婚的时候,新娘家只接走代表新娘心身的背牌,过一两年,选择良辰吉日,新娘才真正过门到夫家。三穗一带的苗族婚礼中,迎亲和送亲的队伍在半路相遇,迎亲婆认出穿草鞋的新娘来,随后,就是抹花脸助兴。 雷山一带的苗族,新娘回娘家,全寨的亲朋好友设起八道拦路酒欢迎新娘。全寨举行盛大的芦笙会,与回门的新娘共享欢乐。 布依族 恋爱 浪哨是布依族青年对歌恋爱的一种习俗,小伙子看上了哪位姑娘,便请本村的姐妹当媒女,去与意中人说和。若姑娘也看中了小伙子,便由媒女送上一程,去和小伙子相会。经一

乌江航运经济路径与对策

乌江航运经济路径与对策 一、以资源开发驱动乌江航运经济 一是以特色品质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二是以产业集聚为支撑,全面推进城镇化。以乌江航运复兴为抓手,把沿河建成黔东北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对接重庆的重要门户城市、乌江流域主要能源基地和乌江特色产业带上的产品加工基地。三是以乌江航运为依托,加快实现工业化。市委刘奇凡书记指出,工业化要注意的一方面是交通物流条件改善,即提前谋划产业发展。因此沿河县一定要凭借水能和水运条件,大力招商引资,重点建设“一园四区”,大力发展能源工业;积极进行能源、特产、旅游、人才、信息等对接。将沿河建成黔东北通江达海的物流港口城市、对接重庆的重要门户城市、乌江流域主要能源基地和乌江特色产业带上的中心城市的建设带动乌江航运的大发展,做到乌江航运有东西可运,有优势产业参与互动。四是以旅游文化“唯一性”资源,奋力发展旅游业。乌江流域横跨贵州、云南、重庆、湖北四省市,共56个县市,总人口1666万人,农业人口占90%以上,居住着汉、苗、布依、土家、壮、侗、彝、瑶、仡佬等10个民族,乌江是这些民族的摇篮,乌江文化与独特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乌江沿岸古色古香的土家吊脚,独具特色的土家风情,别有风味的鼎罐饭、浑水豆腐等土家饮食,土家族花边服饰,干栏式住房,土家饮食,民族节庆;信奉土老司,祭祀土王,

崇拜祖先;亦喜亦悲的婚嫁、丧葬仪式;浮雕和镂空雕、木石雕刻,银饰的制作,挑花刺绣及竹藤编织工艺;摆手舞、肉莲花、矛古斯、金钱竿等舞蹈,傩堂戏、花灯、狮子灯等灯戏,情歌、山歌、哭嫁歌、打闹歌、犁唱、仪式歌、石工号子、船工号子等异彩纷繁。乌江流域还是一片红色沃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二、红六军团与中央红军踏遍山山水水,厚重博大的乌江文化与铮亮激进的红色理念在一条条木船上融合,在风生水起乌江航运中升华,历久弥新,薪火传扬,70多年来,红色文化在乌江边开出最美丽最鲜艳的花朵。目前,思南、沿河、酉阳、彭水等县都在打乌江“牌”,纷纷利用旅游船和乌江文化、风情风光来转型乌江航运,以促进乌江旅游经济的兴起。 二是以旅游开发擎引乌江航运经济 彭水、酉阳、沿河、印江、石阡、德江、思南、余庆、息峰等都成为与乌江相关、凭红色吸引人们旅游的长征线红色系列景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积极推进区域协作,采取旅游资源共享和旅游项目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与黔、渝、湘三省市有关部门及旅行社合力打造长江三峡-乌江画廊-梵净山-凤凰古城和长江三峡-乌江画廊-遵义历史名城精品旅游线路,推进联动发展,实现互惠共赢,提高旅游竞争力。 三、以交通信息网络联动乌江航运经济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发展立体交通网络已成必然趋势。纵观当今中国或世界其他发达国家,越是现代化程度高,海陆空立体

道真打闹歌

道真打闹歌 作者:刘丽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第03期 内容提要,Ut真仡佬族的“打闹歌”,在形式上有其特定的程序,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充满着低沉而忧伤的情感色彩,表达了一个长期受压迫的民族深藏于心底的忧伤,反映了仡佬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传达了仡佬民族在改造自然、建设家园中所表现出的生命智慧。 关键词:道真仡佬族打闹歌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K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3-79-82 “打闹歌”是黔北民歌中富有生活气息的民间歌谣,在薅秧锄草时所唱,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黔北沿习已久,产生的时间已不可考。但从歌唱的内容来看,应该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过去在农忙时节,大户人家请人帮工,为了提高耕作效率,请歌师到地里唱打闹歌,安排和督促农民干活,同时也用于鼓舞劳动干劲。解放初期,土地下户,一些土地多的农民,相互换工,集中劳力,轮流耕耘,也请歌师到地里唱“打闹歌”。人民公社时期,唱打闹歌的场景也随处可见。但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农民出外打工,这一流传已久的民间文化形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空谷绝响。然而,作为一种民俗事象的“打闹”消失了,而所演唱的歌谣仍在被人传唱,并深留于民众记忆之中。它所包涵的活动内容、仪式、文化内涵等,仍可以在歌谣中寻觅得以证实。 一 “打闹歌”是由两名歌师背锣挂鼓,边打边唱。歌师的劳动量为以一换二,即用两个劳动力换取一个歌师,可见歌师在劳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们忙活于田间地头,运用鼓点和锣声的舒疾缓快来安排部署、调节劳动节奏,同时用诙谐风趣的唱白来鼓舞劳动情绪,让劳动者在劳动中获取愉悦感,从而提高劳动效益。“打闹歌”内容非常丰富,天地日月、历史掌故、人情事态、劳动情景都属编唱内容。一个好的歌师,在十来天甚至一个月连续的劳动中,所唱内容是不重复的,其思维之敏捷、记忆力之惊人、生活积累之丰富,令人匪夷所思。其中,薅秧锄草的人们有时也参与到打闹歌中来,在与歌师的问答中边劳动边歌唱,气氛热烈,渲染出一片和谐、欢愉的生活图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贵州的历史故事

贵州的历史故事 篇一:红军在贵州的故事 红军在贵州的故事 主备人:刘祖珍参备人:杨深平杨银娣 教学预设: 先课件播放红军长征的图片或录相,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告诉学生: 长征是什么?长征走过的路线,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红军在贵州有哪些故事?然 后学生讲课前读到的红军在贵州的故事,再出示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寻找红军 长征留下的足迹,最后以毛主席的诗《长征》结束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了解长征,了解红军在长征的故事。 2.学习家乡人的英雄事迹,培养自豪感。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红军长征时到过贵州哪些地方?有哪些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录相(图片).贵州省地图.毛主席的七律诗《长征》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播放,激趣导入; 1.播放红军长征的有关录像。问:同学们看懂是什么意思吗?这就是红军 25000里长征。(板书:“长征”) 2.简介长征 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经福建.江西.广州.广西.湖南.贵州.云 南.四川.西康.甘康.甘肃.宁夏.陕西最后到达陕甘.陕北苏区。(1935.10)总路 程为25000里。 3.揭题. 红军长征来到我们贵州,他们会到过哪里?会有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红军在贵州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走进历史,了解长征。 1.简介毛泽东(红军创建于1927年)。 2.红军长征的原因。 (1)学生齐读课本第二段。 (2)指名回答。 3.红军长征来到贵州哪些地方?

主要有:遵义.乌江.赤水 4.红军在贵州打了三个大胜仗是: (1)突破乌江;(2)娄山关战斗;(3)四渡赤水。 5.红军在贵州召开了三次重大会议是: (1)遵义会议;(2)黎平会议;(3)猴场会议。 (出示相应图片) 三.趣味与传说 1.学生默读故事《红军排长与冬妹的故事》。 2.指名学生说红军在贵州的故事。 四.拓展延伸,积累知识。 1.出示贵州地图,了解红军足迹。 在贵州地图上找黎平县.瓮安县.大方县.黔西县.毕节市.遵义市.乌江.娄山关.赤水河。 2.朗读配乐诗《长征》。 板书设计: 长征 红军在贵州的故事 资料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

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道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其中仡佬族为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道真地居“黔蜀门屏”,与蜀中文化交流频繁,考诸部分曲牌,民俗吹打最迟应在明代从四川传入道真,宗教吹打则更早,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仡佬族傩戏源流看,至少在元代即传入境内。可以肯定的是,虽有外来元素,但仡佬族吹打无论是曲牌还是乐技,都保存了自己民族的特色。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仡佬吹打音乐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有些甚至处于濒危状态。自2005年起,国家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仡佬族吹打在道真县文化馆的统筹下申报了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项目,开始纳入正规的国家保护体系。 一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历史渊源和分布区域 (一)道真仡佬族吹打的历史渊源 仡佬族吹打渊源甚早,《魏书·獠传》曾载:“獠王各有鼓角一双,使其子弟自吹击之。”僚人是仡佬族先民,据考证是最早使用铜鼓的民族。现在道真仡佬族虽无铜鼓留存,但吹打中的打击乐器脚盆鼓则酷似铜鼓,可能是制作材料的变化。从现有的音乐形式看,仡佬族吹打分民俗吹打和宗教吹打两大类。考诸民俗吹打部分曲牌,可知最迟应在明代从四川传入道真;宗教吹打则更早,从国家级非遗项目仡佬族傩戏源流看,至少在元代即传入道真境内。可以肯定的是,其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虽有外来元素,但仡佬族吹打无论是曲牌还是乐技,在代代乐师的继承发扬下,保存了自己民族的特色并最终发展壮大。 道真仡佬族吹打具有民间传承性、音乐多样性、功用全面性的特征,是仡佬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形式、最具象征性的民间礼俗形式、最具标志性的人文精神形式。该项目对于增强社区和村寨的凝聚力,提升民族自信心及自豪感,促进仡佬族繁荣进步,加强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道真仡佬族吹打分布区域 道真地处贵州省最北部,史称“黔蜀门屏”,县域面积2156平方公里,共有14个乡镇,东边与务川交界,南边与正安交界,西部与重庆武隆交界,北边与重庆南川交界。现有总人口35万,其中仡佬族17万多,苗族9万多。 仡佬族吹打在道真仡佬族社会普遍流行,境内现有民俗吹打坛班约20个,吹打师近200人,分布于全县14个乡镇,各具特色,其中以旧城镇、棕坪乡、桃源乡、三桥镇几个乡镇保存最好。宗教吹打的宗教坛班全县14个乡镇均有分布,现全县共53个坛班,吹打师630

长征故事我来讲红色文化永相传——道真自治县第二完全小学长征故事进校园主题活动方案

长征故事我来讲红色文化永相传——道 真自治县第二完全小学长征故事进校园 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红军长征胜利83周年,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世界历史特别是战争史上罕见的壮举,更是人类智慧和力量在极度恶劣条件下迸发的奇迹。开展纪念长征胜利的主题活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和体会长征的艰辛和伟大,另一方面也能让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培养爱国热情。 二、活动目的 通过诗歌朗诵、视频观看、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引导学生向先烈学习,发扬革命精神,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将来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1. 活动时间:60分钟 2. 活动安排 1.明确任务: 活动前一周要求学生收集整理长征有关的视频与图片,查找历史资料;阅读有关长征的红色经典故事;收集朗诵关于长征的诗歌;收看电视剧《长征》。并且要求学生分类搜集、整理所需资料,以书面的形式做好在课堂中交流和展示的准备。

2.学生分工: 全班分为表演组、解说组、讲述组3个小组,由全班同学推选产生各组负责 人和两名主持人。 各组职责: 1. 表演组: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诗朗诵《七律长征》,歌表演《红星闪闪》。 2. 解说组:负责收集整理长征的前因后果和路线。重点要对红军到到遵义进行 介绍。 3. 讲述组:全体学生收集长征故事并自主到辅导员老师处讲长征故事,由辅导 员根据情况筛选故事内容和讲述人。 五、活动过程 1.诗歌表演开篇点题 开场诗朗诵:《七律·长征》(表演组) A:83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军史奇迹,这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 B: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文彪:老师、同学们,在纪念长征83周年之际,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寻访 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 AB:现在我们宣布“长征故事我来讲、红色文化永相传”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屏幕出示课题) 2.解说长征前因后果(解说组1人汇报)

道真民族广场写作文

道真民族广场写作文 在我那如诗如画的家乡,有一个美丽无比的广场,名字叫做滇红园广场,它仿佛是一幅优美动人的画卷,让人陶醉。 走进滇红园广场,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宽阔的广场了。广场四周生长着千百棵古树,这些从乡间移栽而来的古树高大挺秀,尽管初春的阳光还不是很强烈,但古树已展现勃勃生机。突然间,我听到几声鸟语,清丽而婉转,非常动听,让我想起乡下的外婆家门外,那些青青的山,那些绿绿的树。这时,太阳就要坠入西边的山巅,留下奇丽的云朵,有的似霞,有的如烟,有的像飞奔的马群。仍然是小鸟,在天空疾飞,仿佛想回家一样。此刻,广场上便热闹起来,不论大人、小孩,甚至老人,都不约而同地来到广场上。一些中年妇女开始在广场上跳舞,优美动听的民族歌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其中,跳舞的人围着广场中央,成为整个滇红园广场的亮丽风景。老人们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聊天,有的带着小孙子放风筝,好不自在!一些青年人则在广场上悠闲地打着羽毛球,小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玩耍嬉戏。这是一幅和谐的画。 再往前看,古老的水车吱吱嘎嘎转动着,给滇红园广场增添了几丝古老的气息,清澈的流水,被水车带到高处落下,现出五彩的红霓。周围葱翠的树木和一座座中国结彩灯,使广场到处都弥漫着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风。这是一幅古老的画。 那翠绿色的小山丘,铺满了那绿得可爱,绿得耀眼的小草,几位辛勤的园丁正在给小草浇水,夕阳下的水珠,犹如一颗颗珍珠。一条条石板小路弯弯曲曲地穿梭在小丘之中,我走在上面,恍然间,又想起乡下的那些山径,总是让我留连忘返。这是一幅自然的画。 滇红园广场四季优美。春天,是迎春花事先通知的,接着有柳絮泄露了春的美丽;夏天树木葱郁,阳光经过树叶筛选,连一缕缕风,也清凉无比;我最爱滇红园广场的秋天,这时,金色的落叶铺满林间小路,慢步其间,总觉得是在步入铺着地毯的宫殿。南国的冬天,没有童话般的雪花落下,但一层银霜会在一夜之间铺张开来,使整个广场呈现出一种诗意……所有的美景只对你说一句话:“茶乡欢迎您!” 在我那如诗如画的家乡,有一个美丽无比的广场,名字叫做滇红园广场,它仿佛是一幅优美动人的画卷,让人陶醉。 走进滇红园广场,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宽阔的广场了。广场四周生长着千百棵古树,这些从乡间移栽而来的古树高大挺秀,尽管初春的阳光还不是很强烈,但古树已展现勃勃生机。突然间,我听到几声鸟语,清丽而婉转,非常动听,让我想起乡下的外婆家门外,那些青青的山,那些绿绿的树。这时,太阳就要坠入西边的山巅,留下奇丽的云朵,有的似霞,有的如烟,有的像飞奔的马群。仍然是小鸟,在天空疾飞,仿佛想回家一样。此刻,广场上便热闹起来,不论大人、小孩,甚至老人,都不约而同地来到广场上。一些中年妇女开始在广场上跳舞,优美动听的民族歌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其中,跳舞的人围着广场中央,成为整个滇红园广场的亮丽风景。老人们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聊天,有的带着小孙子放风筝,好不自在!一些青年人则在广场上悠闲地打着羽毛球,小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玩耍嬉戏。这是一幅和谐的画。

南川民歌的声、情、字、韵、表

南川民歌的声、情、字、韵、表 作者:袁乞涵 来源:《艺术评鉴》2020年第16期 摘要:南川区位于重庆市南部,地处渝南黔北,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与南川区地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等地方风格有关,南川区传统民歌主要以山歌和号子为主,具有短小精悍、诙谐活跃、形象鲜明、山区生活浓郁的特点。就其总体来说旋律简练,节奏明快,音调高亢且优美动听。本文将从民族唱法中的“声、情、字、韵、表”五个方面来表达南川民歌的演唱精髓。 关键词:南川民歌民族声乐演唱方言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6-0053-03 在老夜郎国里,南川县汉族与道真仡佬族在生活中相互流通,通过婚姻、战争、经济交往等互相影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活局面。 南川的民间艺术“百家争鸣”,有竹编、草编、民谣、龙舞等。而南川民歌是来源于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也作用于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南川民歌也可以看作是南川的生活歌曲。 在南川区三泉镇中心校武学铭老师所著的《金佛山北坡风土》这本书中有写到:“在这片欢乐的土地上,民谣响彻山坡,妇孺老幼人人会唱。哭嫁歌,打闹歌,薅秧歌,山歌,情歌,童谣等民间歌谣,朗朗上口,婉转动听。在云端之下的沃土上飘扬,在群山之间的山谷里回荡。” 作为一名民族声乐的学习者,笔者现从演唱方面来谈论家乡的民歌。“民族声乐”,这一个词我想将它分为两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民族”,第二部分是“声乐”。对于“声乐”,当然声音是第一,但在前面加上“民族”二字后,笔者认为,“韵味”成了第一。何为“韵味”?笔者认为韵味是一首歌的特色,是一个地方的风格,是一个人的特征。所谓民歌,在它之中必然包含了地方民间的韵味在里面,那我们如何在演唱中表达出这种韵味?笔者想,单单是演唱者主观的情感表达还不够,它需要我们的声音、情绪、咬字、表演等,都达到所谓的韵味,并且将其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舞台上将韵味传递到舞台下,让人一听一看:“诶!这是南川民歌!” 一、南川民歌的“声” 说到“声”,我们第一反应可能会想到音色,那么对于音色而言,除了我们每个人天生的音色区别之外,另外我能想到的就是唱法了。就现在来看,有美声唱法的浑厚圆润,民族唱法的明亮清澈,还有流行唱法轻松自然的音色。那么对于南川民歌,在运用民族唱法演唱的同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