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建议

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建议
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建议

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建议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在国际竞争同趋激烈,国际环境同益复杂的情况下,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是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挫折;大学生;挫折教育

to university student frustrate education of suggestion tan ping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their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anti frustration ability how, direct relation to our nation’s future, in relation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more intense,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with complex situations,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what kind of attitude stands in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 so improving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the ability of resisting frustration is placed in front of education an important issue, but also to strengthen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research project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frustration;college students;frustration education

1.导致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以及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在行为科学和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某种动机的驱使下去从事某种有目的的活动,由于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和阻碍,目标无法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恐惧、紧张、抑郁和沮丧的消极情绪状态。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花季,大多数人并不能客观地认清现实和设想未来,他们的眼中世界和人生是美好而平坦的,加之大学生人生阅历相对较少,对挫折也缺乏全面的认识,在遇到挫折时往往缺乏正确的应对策略。

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大学生在受到挫折后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不同,所以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即积极的心理反应和消极的心理反应。积极心理反应反应能审时度势,坚持目标,克服困难,找到方法摆脱困境,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消极的心理反应,表现出失常、失控等情绪化行为。如有的大学生受挫后心理紧张,情绪愤怒,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有的大学生受挫后,心理反应复杂,表现出不安、焦躁、抑郁、恐惧等症状;有的大学生受挫后,表现出对人对事冷淡麻木、意志消沉、漠不关心的态度。总之,有消极心理反应的大学生在受挫后有很多不利于其身心发展的的外在表现,如攻击、焦虑、冷漠、退化、固执、推诿、逃避、曲

解等。引发个体挫折心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

挫折教育,就是教育者有意识地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以正确态度认识挫折,坦然地面对挫折,适时调整,有意识地防范挫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且将其固化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最终实现自己的长远目标打下基础。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很有。首先挫折教育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要求,同时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再者挫折教育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实现健康心理的有效手段,是真正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大学生挫折教育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我国教育专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正式提出“挫折教育”理论,另外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束缚,不少学校还依旧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挫折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也被很多学校镌刻在最醒目的地方,然而很多学校都将挫折教育理念当成豪华的摆设,形式化、概念化严重,整个过程中只有空洞的说教而没有实践,学生根本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内涵,一旦在生活中真的遇到挫折时,说教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2.挫折教育内容单一化

挫折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包括吃苦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

育和社会教育等。有些高校挫折教育内容简单化,很多时候把挫折摆在了学生的面前,却忽略了在心理上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和怎样克服。三是挫折教育方法的错误化。传统的教育方法批评、罚站、打骂、不给吃饭等。其实这种教育方法不仅很难生效,而且往往孩子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压制,并且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挫折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3.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几点建议

3.1 改善社会客观环境,营造大学生抗挫折良好氛围。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居主导地位,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影响起辅助作用,要真正实现对大学生教育目标,必须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营造健康成长和发展的良好氛围。首先要进一步改革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加快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国家通过政策的制定,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成长环境,这是消解大学生挫折感的关键所在。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优化专业和课程建设,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引导学校把挫折教育融入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智育的最重要途径,也是进行挫折教育的主渠道。要让学生学会容纳和接受,让学生学会求真,找出失败原因,采取行动改变现状。因此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意志品质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功课。再次要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高校应尽可能地沉积的历史文化、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充实丰富的图书资源、

提供优良的人性化服务,消除可能产生大学生挫折的因素;再次是重视家庭在挫折教育中的作用。改变父母溺爱型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注重与家长的联系和交流,使家庭和学校变成各有侧重的教育场所,让家庭在挫折教育中真正起到助推作用。总之,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健康地成长。

3.2 加强“三观”教育,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自觉性。大学生能否选择和树立正确的“三观”,对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吃苦精神,保持进取向上的个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提高抗挫折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利于大学生做出正确客观的自我评价,避免因自我评价不当导致心理失衡。

3.3 贯彻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挫折的后果严重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学校可以开设有关挫折教育的课程或讲座,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挫折防御、挫折疏导和挫折咨询等有关挫折的知识,提高认识,逐步培养抗挫折意识,自觉地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建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学校可以成立心理咨询室,设置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使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

候有地方求助,帮助大学生及时克服心理障碍;高校要善于利用同学中的优秀分子的力量,利用榜样的力量来教育学生,增强学生抗挫折的信心。

3.4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应对挫折的能力高低取决于处理挫折和危机的经验。因此抗挫折能力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则更具有直接性、典型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大学生因为学习任务的原因很少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实践证明,社会阅历丰富、社会实践较多的人往往比社会阅历缺乏,社会实践少的人的抗挫折能力更强。而大学生社会阅历浅,社会实践少,缺少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和应对策略,遇困难和挫折时常常不知所措。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应变能力,体验克服困难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经受住挫折磨难,才能培养出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出坚强的意志品格,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

总之,挫折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过程复杂,任务艰巨,仅仅依靠学校的主导力量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三方齐心协力、互相配合与支持,才能满足大学生成长中的情感需求,才能完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全

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选华:《挫折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2] 樊富珉:《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冯江平:《挫折心理学》[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浅谈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

浅谈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 摘要: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河床的冲刷,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正因为挫折,才有勇士和懦夫之分。记住“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巴尔扎克说:“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价;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关键词:挫折面对积极方法 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中学生所会遇到的挫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和情感方面。学习方面主要包括考试没考好,成绩下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责备;情感方面如:向自己喜欢的异性表示好感,却遭受拒绝和婉言谢绝,以及恋爱后不欢而散等。 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 首先,挫折帮助你成长。人的成长过程是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如果适应得好,就觉得宽心和谐;如果不适应,就觉得别扭、失意。而适应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动机、追求和行为。一个人出生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正是通过鼓励、制止、允许、反对、奖励、处罚、引导、劝说,甚至身体上的体罚与限制才学得举止与行为的适应和得当,学会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对象、不同规范条

件下调整行为。反之,从小无法无天的孩子,一旦独立生活就会被淹没在矛盾和挫折之中。 其次,挫折增强你的意志力。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被服务的环境中,从进小学到读大学,直到工作选择,都由父母去承受压力,因而他们对各种困难体验都不深,缺乏忍耐力,没有坚强的意志,一旦遇到挫折就被击垮了。实际上生活中许多轻度挫折,是意志力的“运动场”,当你大汗淋漓地跑完全程,克服了生活的挫折,就会获得愉快的体验。心理学家把轻度的挫折比作“精神补品”,因为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的力量,为下一次应付挫折提供了“精神力量”。 生活中的失败挫折既有不可避免的一面,又有正面和负面的功能。既可使人成熟、取得成功,取得成就,也可能破坏个人的前途,关键在于你怎样去面对挫折。 人在遇到挫折时,往往会感到缺乏安全感,使人难以安下心来,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那么,对我们大学生而言,主要会遇到哪几方面的挫折呢? 第一,学习上的。因各人的接受能力不同,在学习上,特别是大学学习,与以前的有很大的区别,以前基本在上课就能巩固,并且老师讲的又都非常的细致,而现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课后的学习,(课上的学习仅仅就那么几分钟)假若在学习上没有抓紧,而在期末考试中不理想,甚至挂科,降级,更严重的到退学。那么,我们就得从现在起好好的学习,好好对待。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处理方法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处理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迫使大学生不断学习以防止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然而,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承受着学业、恋爱、人际、择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失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来看,我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那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成为了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不适应、调试方法、大学生 现代社会,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社会 压力,社会环境变化及其身心巨变加深了他们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使得 其心理、行为问题增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增加。许多学生因经受不住在 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压力和挫折而产生极大的挫折感、高度焦虑和抑郁。 据1998――2001年对各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有心理障 碍的学生比例占学生总人数的15%――20%,呈上升趋势。各高校都有因心 理疾病而导致盗窃、自杀、流氓等行为的现象。最新研究表明,大学生具有 灰色心理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很多地方已达到30%。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状况让人甚忧,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急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其心理素质,提高其心 理适应能力,这是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其应 对社会压力及挫折能力、形成个体健康个性的客观需要,是时代的要求和挑战。进入大学后,大学新生必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任务、新的人 际交往及新的社会角色。但是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会出现不适应现象。 1、生活环境不适应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在上大学前,许多学生的 饮食起居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 的特殊照顾,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的学生开支无计划,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每天循环往复于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面对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的校园文化生活无所适从。其次是理想与现实的期望落差太大

如何教会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家长讲座 如何教会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及全体教职工,对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我校参加家长会的各位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行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你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证明你们对自己子女成长的关注和重视,也是对我们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人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把学生教育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有机合作,共同努力。因为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长的事,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在教育学生这个问题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今天很荣欣能在本次家长讲座中与大家分享家庭教育的点滴。我分享的主题是《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本次将从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和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两方面进行讲解,希望能对家长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有所启发。 如何教会学生们正确对待失败,让他们在失败的考验中得到成长。我尝试着从问题本身出发,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在心理上接受失败 1、利用现实生活中成人事件的榜样作用。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失败,减少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人给予学生的榜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成人要孩子知道“失败没有什么大不了。”成人一样有失败,有面对挫折的时候。 学校常常会举行体操比赛,跳绳比赛,踢毽比赛等活动。在每一次活动来临时,我和同班老师会当着学生的面分析情况,当我们胜利时,大家一起欢呼,感受成功的快乐;当我

们失败时,我们会表现得很洒脱。我常常对学生说:“老师感到很遗憾,但是没有关系,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为什么会失败,下次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我还要求家长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常常谈及工作上的事情,例如工作中碰到不顺利,问题要是解决了呢,让孩子和你一起高兴,即使没有解决,可以说:“不管怎么样,我努力了,也学到了一些东西。”成人对失败的观点会影响孩子的态度。作为大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是很重要的。孩子看到父母天天乐哈哈的,性格也会变得乐观起来。充满乐观自信的人遇到困难挫折,必会以乐观自信的态度去克服,而且这种人格力量本身对别人也是一种鼓舞。当你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孩子,随之也会得到赞赏。由此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孩子的心境会变得开朗,做事更有自信。 2、利用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魅力的作用。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善于利用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失败。 二、帮助学生形成面对失败的正确态度 1、面对挫折,学会承受。挫折往往有大有小,往小的说,考试成绩不理想是挫折,竞选班干部失败了也是挫折,往大的说,天灾人祸是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很容易被困难打垮,而一个坚强的人往往能在挫折中找到成功的途径,所以,要教育学生必须能够接受失败。教他们从一开始就要学会承受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勇敢地面对它。 2、学会分析成败的原因。只要正确对待,失败也是孩子学习的内容。 三、帮助学生学会克服困难走出失败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有过失败的经历,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不过教育学生们学会更换策略,必须难易适宜。如果面临太大的失败,三番五次的尝试而没有结果,的确会让孩子沮丧。为了让孩子尽快地正确对待失败,我设计了“第

家庭中的幼儿挫折教育(案例分析)精品

幼儿心理健康之挫折教育 ——家庭中的幼儿挫折教育 [摘要]:现今的孩子大都是在宠爱的包围中长大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成了大多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都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关。然而当遇到困难时孩子们不是靠自己积极地去解决,而是选择了依赖、逃避孩子成长的路上必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钉子”,因此从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肩负着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担。 [ 关键词] :心理健康幼儿挫折家庭分析挫折教育 引子 滔滔是班中个子比较高的男孩子,一天和滔滔妈妈的聊天中得知,滔滔在家中常常为了一点点小事,像鞋子穿不好了,玩具找不到了而大发脾气,或者是哭闹,或者是乱扔东西,但最终总是要家长帮他完成。 思雨是班中比较安静的女孩子,可思雨妈妈说她在家中如果遇到不会的总是涨红着脸想要自己去解决,但情绪非常暴躁,等发完脾气后才允许别人去帮她,而她从此对类似的问题就会避而远之。 提出问题这是家中发生的一些比较典型的孩子因受挫而引发的行为,挫折是人们在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沮丧、悲观等情绪反应。 一、原因分析 (一)孩子受身心发展水平制约,各方面的能力有限,经验和经历比较缺乏,在遇到挫折时,会茫然、会不知所措,往往畏惧退缩、失去信心,个别幼儿即使会想办法去追求目标。但也往往因为对追求中遇到的困难缺乏心理准备、能力不足而不知如何应付、缺乏自信,从而把困难夸大。 (二)当今孩子大多在长辈的多重宠爱中长大,他们总觉得幼小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会让孩子感到痛苦和紧张,不应该让孩子遭受太多的挫折。当孩子遇到点滴的困难就急急忙忙地帮他解决,从而让孩子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宝宝不会请人帮忙。因此,孩子的抗挫意识急剧下降。长辈为孩子包办了一切,使孩子减少了尝试的机会,自然而然地对遇到困难的解决能力也就随之减弱了,即孩子的抗挫能力下降了。 (三)父母对挫折教育的认识和引导还不够科学、有效。有的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不给吃饭,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但他们往往会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把握不好一个度而意与愿违。 二、对策研究 (一)家庭树立正确意识、科学对待挫折行为。 有些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惩罚,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殊不知这样的结果不但会与家长的意愿背道而驰,还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家长要能正确认识孩子的挫折

关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心理疾病的重灾区,大学生自杀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是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具有特殊原因,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标签: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校园文化 在心理学中,所谓挫折,就是指阻碍、干扰或阻断个体朝向某一目标行进的动作以及由这些动作所引起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对个体的生理、心理或行为带来一定的影响,使人出现一些挫折反应。遭遇挫折,个体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一是“愈挫愈勇”,遭遇挫折者,将其转化为一种行为的动力,最终取得成功,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目标得以实现;一是“挫而则溃”,面对挫折,失去了信心和勇气,表现为:烦躁、焦虑、抑郁、自卑、冷漠、孤僻等,极端者破罐破摔、自戕,也极易转化成对他人的迁怒、攻击和报复。这种现象如果任其发展,轻则影响学习,重则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挫折教育,事实上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采取一定教育方法和手段,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挫折,有意识地防范挫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挫折面前适时进行调整,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固化为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乐观、坦然地面对自身的遭遇,从而为愿望和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挫折教育是社会转型时期,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产生的必然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同质的、单一的社会向异质的、多样的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与此相适应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生存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迫切的精神需求、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迅速增快的生活节奏、贫富差距的显著拉大……,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心理不成熟、承受能力较弱的时期,不能理智的、冷静地对待和处理所面对的一系列挫折。是否能够适应这个变革的时代,是否能够有效地把握这个时代,对新时代大学生是一个考验。研究表明,处在社会变革中的人们,普遍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能使人成就事业,也能使人毁灭。此时心理素质特别是心理承受能力,就必然地成为社会和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因此,挫折教育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是改变当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状况的客观需要 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一个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疾病的重灾区,大学生自杀的比例也逐年上升,

(完整word版)大学生常见挫折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常见挫折及其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常见挫折及特点 (一)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二)挫折的性质及其转化 消极性vs 积极性 挫折的消极性和积极性都是相对的,也是可以转化的。挫折的转化是指当人们遇到挫折时,以积极的态度向挫折学习,将挫折变为动力,以顽强的毅力继续奋斗,或重新调整目标,从而使需要或动机获得新的满足的心理过程和实践过程,即减少挫折的消极因素,积极寻找挫折积极的一面,促使挫折产生的消极因素向积极方面转化。(三)挫折阀限和挫折承受力 1. 挫折阀限是指引起人们产生挫折感的最小刺激量。 2. 挫折承受力是指人们在遇到挫折时,能够忍受和排解挫折的程度,也就是人们适应挫折、抵抗和应对挫折的一种能力。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两个方面。 (四)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构成挫折的外界因素: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 ?构成挫折的个人因素 1)心有余力不足(期望太高、太多)

2)脆弱,敏感,感情易受伤害 3)不合理的信念与心理反应模式 ?-绝对化:就要这样!没有通融余地。 ?-至善主义:要完美无缺,无可挑剔;要得到所有人的好评。 ?-以偏概全:;一点不行,全面完了;一步不行,全局完了;一时不行,永远完了。 ?动机冲突 挫折三要素 ?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1、挫折情境 ?C、趋避冲突(正负冲突):指同一个目标对于个体来说,可能会满足某些需要,同时又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产生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矛盾心境,如某个同学既想谈恋爱,去感受爱情,又害怕会因此影响学习等。 ?d 、双重趋避冲突:指两个目标均有利弊,希望取两者利而避其弊。如某大四学生,成绩中上。系里拟推荐他免试攻读研究生,条件是毕业以后留系任教至少七年。他既想读研深造,又怕自己考不上;既想得到免试上研的机会,又不想做教师;既想本科毕业就去工作有收入,又怕这样失去了提高学历的机会。 ?(3)能力与期望的矛盾:这是指个体的期望值太高,但能力有限而导致的挫折。比如一个人因过于自信,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向自己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设定无法达到的目标或计划。结果这些

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 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

《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2.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服输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 主动发展意志品质,学会几种情绪的调节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PPT课件整理 (2)音频视频资料收集 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课堂学习小组的相互研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 2、理论联系实际 将书本知识转化成实际可操作的实践知识,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3、通过网络搜索创建教学情境 通过网络资源中的图片,音频等资料的播放,创造情境教学,建立学生情景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思路 本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学习小组,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通过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操作

行为。 首先,通过一首励志歌曲,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创建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揭示课题,通过残疾人战胜困难的图片和视频的成功事例,引出意志的概念、作用及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特点,结合自己实际做出判断,通过网络资源,使学生了解体育明星成功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战胜挫折和困难有利保障,在教授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应对困难和挫折时,采用创设情境与学生积极思考以及老师正确引导三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表达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带着问题欣赏音乐视频,如:是哪一首歌?记住自己最喜欢的一句。 2、回答提问,了解《阳光总在风雨》歌词的寓意。 3、人生路上,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有一些挫折,我们需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4、展示课题《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 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战胜困难的保障 1、出示陈州登上嵩山之巅呐喊及手倒立的图片,发表想法:图片中的人物是怎样做的?他是谁?是怎样的一个人/?通过视频认识陈州。提问:他的什么精神值的你学习? 2、小组交流,学生代表回答,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出意志品质。 3、了解意志的概念、作用及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特点,出示图片,结合陈州的事例来理解掌握意志的含义,作用小组讨论后,巩固掌握。 4、针对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运用师说生选的方法辨别识记。

谈大学生如何应对挫折

谈大学生如何应对挫折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从来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在高中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真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做好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进入大学后,高教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集体生活管理模式,许多大学生由于自理能力相对较差而不适应这种生活,产生生活上的不适应感,从而造成挫折。这也是我个人所深感体会的。从而,我们面对这些挫折时,一开始是手足无措,渐渐地,自己必须找到解决方法应对挫折,因此,我们必须摆正心态,正确认识挫折。挫折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可以说没有挫折就没有成长。因此,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庆幸,因为这是上天给予我们成长的机会,我们需要的不是畏惧而是感激,进而摆正心态,从容的面对挫折。 每个人承受挫折的能力都是不同的,个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其他的心理素质一样,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当代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挫折经验比较少,因而挫折承受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大家可互相配合,适当创造一些挫折的情境,培养个体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增强个体的挫折承受力。应对不良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心理不够成熟,应对挫折的能力是有限的。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重大挫折时,个别学生可能会出现应对不良的心理症状。心理咨询是一项给来访者以心理指导和帮助的专业性服务工作,它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内心积淤的场所,能有效地消除其心理挫折所带来的焦虑和痛苦,为大学生心理发展,提高环境适应的能力提供具体指导。 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变迁,在学习上面临新的竞争和考验。有的学生在高中时是佼佼者,到了大学后不再像中学时那样“拔尖”“才子”、“能人”比比皆是,“众星捧月”的感觉没有了,心里落差和压力随之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在这其中找原因,找到原因之后我们就需要方法战胜由此原因所产生的挫折。例如同等能力的情况下而被淘汰所产生的挫折,此时我们不应该埋怨而是应该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优越的能力战胜这个原因可能会带来的挫折,这也正是挫折能使我们成长的原因。 大学生具有较强烈的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也有较明确的发展目标,但在现实社会中却难以事事如愿。尤其是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失败的风险。有的毕业生屡屡失败,体验到较强的挫折感,使得这部分学生对大学教有和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有的大学生在入学时就想象着就业时的困境,感受想象中的挫折情境。因此,我们应该时常看一些自我激励方面的书籍,并且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自我暗示,告诉自己“自己是最强的”,“一定可以成功”,“相信自己是取棒的”之类的自我激励的暗语,这些暗语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改变你的心态,请你精神抖擞,充满力量。 人生起起落落,生活变幻多样,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这挫折的勇者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真正的勇者选择去面对,无论何时,何地,学会面对、学会思考、学会去解决是每个大学生朋友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那么,大学生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呢?有以下六点: 1.及时调节情绪 有心理专家说,情绪就像体温计,能够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果一个人情绪问题长时间处于高亢或者低落状态,都说明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在适当的场合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进行恰当的情绪管理,特别

大学生挫折教育

大学生挫折教育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难事事如意,很少能够一帆风顺。面对复杂多变的事物,难免会出现始料不及的困难与挫折。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特殊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学习、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加之我们在过去的教育中忽视对他们进行意志磨练的教育,因此,随着新旧体制的变革,特别是招生就业制度的改变,不少学生在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理想与现实发生脱节造成挫折时,便惊慌失措,陷入长时间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拨,有的甚至会走入极端,造成严重后果。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挫折引发的原因和表现,如何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对其实施正确的引导,把一切不利的消极因素降至最低点,调动其积极性,促使其在克服挫折中奋起。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教育课题——挫折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日趋严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2]。在经历角色转换与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由于大学生对新的环境、人际关系和教学模式、就业压力不适应,面对这一系列挫折情境,很多大学生产生困惑并造成了心理失衡。近几年来由于高校扩招以及社会竞争加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一系列的压力,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应对挫折情境,挫折情境下自我教育能力的缺乏,不仅影响了学习,而且给他们带来了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痛苦。 2004年5月,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从本市高校中的23所大学抽取5220个样本点,对各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有16.5%的学生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2]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心理学社对该校大学生做了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显示,39%的大学生感到自己所面对的学习、择业压力过大,这让他们有些不堪重负。面对这种压力很大的挫折情境,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目标,感到生活压抑,从而导致郁闷、迷茫的情绪出现,这是此次接受调查中的1/3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调查中显示,有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自负和自卑的矛盾心理。他们表示,在遇到困境或者挫折时,往往无所适从。[1]现在社会对每个人的各方面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挫折情境,很多大学生无所适从。我们认为,缺乏挫折情境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拟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挫折情境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生挫折情境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概念界定 所谓挫折,就是指个体在实现目标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阻碍或干扰,即使需要和动机无法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培养大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就是培养大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和对挫折的超越力,即个体在遭受挫折之时,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能够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进取、明智的心理机制,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在我工作的一年中,我遇到过这样一名

大学生常见挫折及其应对策略修订稿

大学生常见挫折及其应 对策略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大学生常见挫折及其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常见挫折及特点 (一)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二)挫折的性质及其转化 消极性 vs 积极性 挫折的消极性和积极性都是相对的,也是可以转化的。挫折的转化是指当人们遇到挫折时,以积极的态度向挫折学习,将挫折变为动力,以顽强的毅力继续奋斗,或重新调整目标,从而使需要或动机获得新的满足的心理过程和实践过程,即减少挫折的消极因素,积极寻找挫折积极的一面,促使挫折产生的消极因素向积极方面转化。 (三)挫折阀限和挫折承受力 1. 挫折阀限是指引起人们产生挫折感的最小刺激量。 2. 挫折承受力是指人们在遇到挫折时,能够忍受和排解挫折的程度,也就是人们适应挫折、抵抗和应对挫折的一种能力。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两个方面。 (四)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构成挫折的外界因素: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 构成挫折的个人因素 1)心有余力不足(期望太高、太多) 2)脆弱,敏感,感情易受伤害

3)不合理的信念与心理反应模式 -绝对化:就要这样!没有通融余地。 -至善主义:要完美无缺,无可挑剔;要得到所有人的好评。 -以偏概全:;一点不行,全面完了;一步不行,全局完了;一时不行,永远完了。 动机冲突 挫折三要素 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1、挫折情境 C、趋避冲突(正负冲突):指同一个目标对于个体来说,可能会满足某些需要,同时又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产生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矛盾心境,如某个同学既想谈恋爱,去感受爱情,又害怕会因此影响学习等。 d 、双重趋避冲突:指两个目标均有利弊,希望取两者利而避其弊。如某大四学生,成绩中上。系里拟推荐他免试攻读研究生,条件是毕业以后留系任教至少七年。他既想读研深造,又怕自己考不上;既想得到免试上研的机会,又不想做教师;既想本科毕业就去工作有收入,又怕这样失去了提高学历的机会。(3)能力与期望的矛盾:这是指个体的期望值太高,但能力有限而导致的挫折。比如一个人因过于自信,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向自己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设定无法达到的目标或计划。结果这些目标和计划因能力所限实现不了,对此又缺乏正确认识,从而产生挫折感。 1、挫折情境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2013年第2期(总第260期) No.2,2013 Serial No.260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易红梅1,陈玉霞2 (1.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四川省社科院新闻传播所;成都610066) 摘要: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要明确其目标和内容,要把诚信教育纳入整个教育过程,要完善和规范信用考评体系,要广泛开展诚信道德实践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目标和内容;方法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08-02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 1.大学生诚信教育 什么是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早就说过,“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品格,自古就被倡导,而且践行了几千年依然被尊崇。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交往,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在与他人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具备真诚、诚实的品格,践守诺言,履行职责,既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主力军,更需要具备诚实守信的品格。 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树立诚信的意识,在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的诚信建设出一份力。具体而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根据诚信的内涵和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使其树立起诚信意识,养成诚信行为习惯的活动过程[1]。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诚信教育的组成部分。 2.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1)诚信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完善 诚信是大学生完善自我道德行为、履行道德义务、担负道德责任的必然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给社会带来物质商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给传统的道德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强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从而真正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去,并且始终平等守信地对待一切交往对象,并以道德和诚信去设计和运作自己的人生。 (2)诚信教育可以提高高校的德育水平 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建设的后备军、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承者,其诚信水平标志着整个社会诚信的程度和水平。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上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的不够健全以及失信惩戒机制的不完善,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情况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的舞弊和抄袭,经济方面的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故意拖欠学费,道德方面的欺骗、盗窃,等等。中共中央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着重指出对当代大学生应加强诚实守信的教育,这也充分显示了国家对高校德育工作中诚信教育的重视。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并将诚信的观念内化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实现大学生诚信观念与行为的统一,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3)诚信教育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高校正常运转的道德保证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通过平等竞争、信守契约、合法经营来提高效益、发展生产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社会对高端人才和高等教育有巨大的需求。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存在的困难,无疑对高校的发展有良性的推动作用。而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则有赖于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形成。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指出,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对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 收稿日期:2012-10-20 作者简介:易红梅(1975-),女,四川南充人,讲师,硕士,从 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陈玉霞(1975-),女,四川泸州人, 助理研究员,从事新媒体传播研究。 UCATION EXPLORATIO

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挫折教育

---------------------------------------------------------------最新资料推荐------------------------------------------------------ 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挫折教育 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挫折教育XX随着社会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面临着诸来自多校内外压力,如情感、就业、学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因此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显得异常的重要。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任何一名大学生的就业都不可能说是一帆风顺。 不时见诸报端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遭遇挫折而出现的极端事例,令人扼腕叹息,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增加挫折方面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他们为何会不堪一击?回望一个又一个让人痛心的事实,不禁要问: 这些早已成年的大学生,为何会在挫折面前变得如此脆弱,甚至不堪一击?这或许需要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所处时代背景等方面来分析。 我国90后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 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让90后的独生子女在生活上基本上是有求必应。 与他们的上一代相比,他们基本上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 对于什么是苦难、什么是艰辛、什么是来之不易,除了字面 1 / 5

上的感知外,没有更深的体验和感觉。 一个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一旦遇到困难,也不论困难是大是小,势必会在其心理上造成极大的负担和阴影,如果这种负担和阴影长时间得不到化解,难免会让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采取让人意想不到的过激行为。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同样也是如此。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下,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值并没有下降,都渴望接受高等教育之后,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在这种期望值下,又面临着我国适龄劳动力与市场能够供应的就业岗位存在不平衡的现状,花费数万元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学子,如果到头来连一份维持温饱的工作都难以谋到的话,势必会感到不可理解和不能接受,而这种现状又恰恰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必然。 那么,就业心理需要怎样调适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大背景下,绝大部分大学生求职都不会一次成功,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挫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适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现在很多高校在学生的就业指导上,多注重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但在大学生求职遭遇挫折后该如何调适心理等方面,却少有涉及。

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思考

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思考当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可谓是宽进严出,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并不会严格把关,所以有些大学生虽然成绩很好,但是道德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大学中迟到早退,点名代到、抄袭作业、缺乏公德心等现象屡见不鲜。而且有些独生子女更是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对老师也不尊重。这些问题,有些人不以为然,但是这恰恰是最重要的问题,必须改正才能显示出大学生的高尚的道德修养品质。 大学生道德修养失范的问题与自身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首先,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其次,道德修养文化底蕴差;最后,网络中的道德失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社会、家庭、学校、自身四方面。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但对诸如“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旨在达到何种目的”等更为本源性的问题却很少做进一步的追问。如果我们不能从理性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那么我以为,一种缺失了思想根基的道德教育实践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何谓思想道德修养就是指理论水平、知识水平、思想水平、品德水平、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和政绩观,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大学生作为一个快踏出社会的群体,理应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事业。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危机深深地担忧,对于这种现象,形成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社会共识,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当今大学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隘、唯我独尊的习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制的建立、国际交流带来不同文化的碰撞、现代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大众传播手段的广泛运用等等,这些剧烈的变化正在猛烈地撞击着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刻影响着学子们的行为,因此加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国内经

教学案例--名人面对挫折的故事

教学案例-------名人面对挫折的故事 石林巴江中学王文斌 开普勒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者”。 爱迪生 在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他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到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但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他经过六千多次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我可以试想,如果爱迪生在助手劝他停止实验的时候放弃了,我们现在会怎么样呢?可能我们还要点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灯在夜里照明。其实爱迪生的每次试验失败都可以看作是挫折。这么一算,爱迪生发明电灯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张海迪 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

高中生挫折教育案例

高中生挫折教育案例 桑兰:生命永远,微笑永远 桑兰,著名体操运动员,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但,这是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国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的体 操赛场。只是一次赛前训练,只是一次偶然,桑兰的一个没有做完 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体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 更为“著名”。让桑兰“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 永远灿烂的微笑。17岁的花季,即使受伤的花朵依然美丽。 桑兰的伤势异常严重:第五-七颈椎呈开放性、粉碎性骨折,75%错位,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双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觉。美国的送护人 员十分尽职:从长岛拿骚县医疗中心,到纽约市区最著名的蒙赛耐 康复中心,医疗专家们拿出了最佳的治疗方案,使用了最好的药品。世人对桑兰极为关切:当地闻知此事的美国有关官员和普通百姓络 绎不绝地前去探视,鲜花堆满了桑兰的病房;中国体操协会委托的监 护人谢晓虹女士日夜守候,在桑兰最痛苦的时候紧握住她的手;祖国 人民更倾注了无尽的亲情和关爱,十二亿份遥远的祝福飞越大洋彼岸……但表现最出色的还是桑兰:从她苏醒过来以后,她就没有流过 一滴眼泪;从她重新面对公众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远浮现 着灿烂的微笑。17岁的小姑娘,17岁的纯真的让人慨叹的微笑,征 服了美国,征服了中国,征服了世界……十个月后,伤情基本稳定的 桑兰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继续接受康 复治疗。 这是一个更为漫长而艰苦的历程。桑兰挺住了。她忍受着极大的痛苦与送护人员积极配合,由截瘫可能引起的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 感染、压疮、脊柱侧变等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纠正,体位性低 血压已经缓解,名个关节保持着良好的活动度,肌肉力量开始恢复,轮椅已能自己摇出很远;桑兰的生活自理能力大为提高,她可以自己 穿脱衣服、袜子和鞋,可以独立进食、洗脸、刷牙、洗澡,正在学 习英语,可以操作电脑,可以完成从轮椅到床的转换……。

(完整word版)大学生心理挫折与应对

一、什么是心理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需要无法满足、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诸如紧张、焦虑、沮丧、困惑、愤懑,甚至迁移、攻击等都是心理受挫时常见的情绪反应。挫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要素: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两者密切关联。挫折情境是引发挫折感受的条件,挫折感受是受挫折者心理需求不能满足的一种内心体验。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必然的关系,同样的(挫折)情境,由于不同的人的需求不同、心理承受力不同,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也不同。如同样考上一所普通大学的甲、乙两个学生,甲的抱负远大,立志考重点大学,而现在只考上了普通大学,对甲学生来说就会产生挫折感。而乙学生,他的抱负本来就不大,现在考上了大学已经很满足,甚至还有些喜出望外,对他来说不但没有挫折感,反而还有较强的成就感。所以,挫折也叫心理挫折,心理挫折的产生,不取决于挫折情境,而是取决于个体的内在心理感受。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3岁之间,处在青年中期,这时期的学生生理已经成熟。生理的成熟,使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但涉世不深,经验不足使得大学生的心理显得幼稚,行为容易冲动。羽毛初丰,使大学生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憧憬与期待;不谙人世,使大学生对前进路上的曲折坎坷估计不足。需求的多样性与心理的脆弱性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心理容易受伤的群体。 二、大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心理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来加以概括。 (一)客观因素 客观原因通常是指个人意志和能力所不能左右的因素,如学生不能决定自己的家庭出身,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不能左右教师考试考什么内容等。客观因素可能引发心理挫折,但不是心理挫折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如同样是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学生,有些学生因自己的家庭贫困而产生挫折感,有些学生则能坦然接受,并因此而自强不息,终有所成。所以,心理挫折产生的关键不在客观因素,而在主观因素。 (二)主观因素 挫折产生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心理因素,包括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不当以及个体的心理需求不当等。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不当会产生心理挫折问题前面已作描述,这里不再累赘。心理需求不当导致的心理挫折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自我估计不当,抱负水平过高。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规定的标准。一个人是否受挫折,与个体能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确定恰当的成功标准有关。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抱负自然高,成功的可能性就低,挫折就容易产生。相反,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缩手缩脚,抱负水平过低,就算事情成功了,也可能会产生挫折感。 2、动机冲突。大学生的需求很多,而且都渴望得到满足,于是便产生了多种动机。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动机往往是相互冲突的,非此则彼,不可能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时就常常会产生挫折感。如大学生既想做学生干部,又不想影响自己的专业学习,两者之间,若不能平衡,冲突便会产生,长期以往,也会引发挫折感。 3、不合理、不切实际的需要。学生正确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但往往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学生内心可以接受,正常情况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危害不大,可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但是有些挫折往往是由于学生不合理、不切合实际的需要造成的,如攀比、高消费、绝对平均等,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调适,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挫折后常出现的行为反应 人要生存和发展,就一定有需求,但在现实生活过程中,人的需求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挫折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