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原因和效果综述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原因和效果综述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原因和效果综述

第一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介绍

1.1相关概念

对外直接投资(FDI):跨国直接投资是指一国(地区)的居民或实体(对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与在另一国的企业(国外直接投资企业、分支企业或国外分支机构)建有长期关系,具有长期利益,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是借助一定的组织载体来进行的,这种载体就是“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给跨国公司下的定义:“跨国公司的定义应指这样一种企业:(1)包括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或领域如何;(2)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策略;(3)各实体通过股权或其它形式形成的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它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

1.2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

1、绿地投资

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或新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早期跨国公司的海外拓展业务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绿地投资有两种形式:一是建立国际独资企业,其形式有国外分公司,国外子公司和国外避税地公司;二是建立国际合资企业,其形式有股权式合资企业和契约式合资企业。

2、跨国并购

是指外国投资者兼并或收购东道国现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从而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

3、非股权安排

非股权安排又称非股权参与式国际直接投资(non-equity participation),它是指跨国公司未在东道国企业中参与股份,而是通过与东道国企业签订有关技术、管理、销售、工程承包等方面的合约,取得对该东道国企业的某种管理控制权。其特点是:没有货币资本注入,但有控制权,层次高,富有技术含量,有一定的条件,但风险较小。

非股权安排的内容

(1)许可证合同(technical licensing)

许可证合同又称特许权合同或技术授权,是指跨国公司(授权方)与东道国企业(被授权方)签订合同,允许东道国使用跨国公司独有的注册商标(trademark)、专利(patent)以及技术诀窍(know-how)等。

(2)管理合约(management contract)

管理合约是指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签订协议,向东道国企业派出专业管理人员,从事日常管理工作,由此取得一定管理与控制权的投资方式。

(3)交钥匙工程承包合同(turn-key contract)

交钥匙工程承包合同指跨国公司为外国企业或外国政府从事工程建设,在工程完工后,跨国企业负责试生产,在保证工程开工后的产品产量、质量等指标达到合同规定标准后,才将工程移交给工程的

主人。在这种投资方式中,跨国公司不仅可获取一笔可观的工程承包费用,而且还可为以后公司产品进入工程项目所在国市场作免费广告。

(4)销售协议(sales agreement)

销售协议,指跨国公司与东道国销售企业达成协议,利用东道国销售企业的销售网络,扩大跨国公司产品在东道国销售的范围。

(5)产品分成合同

这种合同中跨国公司也是起承包商的作用。不同之处在于,这类合同中规定,东道国与跨国公司在一个预先商定的分配方案的基础上分享企业的产品,外国公司购买的全部设备在一定期限后最终归东道国政府所有。

(6)经济合作

又称工业合作。工业合作是一种长期合同,其合作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提供成套项目或出租工厂、承包合同或转包、生产协作和专业化、联合销售和联合投标等。

(7)技术援助或技术咨询合约

技术援助或技术咨询合约,指跨国公司向东道国企业提供技术人员,为东道国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服务,并按合同规定,收取劳务费用。与管理合约相区别,技术援助或技术咨询合同中的技术人员并未拥有对东道国企业的管理权,相反,跨国公司提供的技术人员必须在东道国企业的管理下进行工作。

1.3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从19世纪上半叶至今,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流向和结构来看,可以把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1914年一战前的对外直接投资萌芽和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相对发达国家对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这些经济相对发达国家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是谋取廉价的工业原材料以及争夺市场。这一时期,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活动还处于分散和较无序状态中,所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还比较小。从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上看,当时经济相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大部分是在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的纵向一体化投资,从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上看,这一时期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投向生产初级产品和为生产初级产品服务的公共设施部门,投在制造业的直接投资所占比重较低。英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矿山开发、土地开垦、内河运输、铁路和港口建设。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石油、矿山和农业,比重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4%,制造业仅占18%。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缓慢增长阶段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多年中,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缓慢。这主要是由于:其一,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欧洲各参战国经济力量受到削弱,战争也中断了直接投资关系和投资的正常运行。其二,一些国家政府在保护民族国家利益的名义下,制定了限制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其三,在此期间,频繁的经济危机影响了对外直接投资。

1920-1921年、1929-1933年及1937-1938年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使西方国家实施保护贸易政策,鼓励自给自足,对对外直接投资采取差别对待甚至排斥的态度。其四,世界性的金融秩序混乱,使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增大。

三、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阶段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促成这一时期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其一,二战使除美国以外的各参战国的经济惨遭破坏,美国通过对西欧、日本等国家进行援助,使这些国家迅速从战争中恢复过来,为这些东道国吸收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先决条件。其二,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国跨国公司可以用定值偏高的美元到处兼并、收购国外企业。其三,20世纪50年代末,欧共体(EEC)的建立,使西欧成为一个排他性的关税同盟,美国对西欧商品出口明显受阻,为了绕过关税同盟这一贸易壁垒,美国采取到西欧国家直接投资设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战略。其四,发达国家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来扶植和推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其五,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进入跨国生产和经营的生产国际化阶段,跨国公司得到迅猛发展,同时,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的交通通讯的现代化、管理的计算机化以及通讯、运输成本的下降,为跨国公司进行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可能性和重要条件。

四、20世纪70年代初至2000年对外直接投资高速增长阶段

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促成的:其一,二战后,日本和西欧国家经

过十多年恢复后,经济开始快速增长,对外直接投资开始急剧扩大。同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也积极走上对外直接投资的舞台。其二,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尤其是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集团内各成员国的跨国公司加快了对区域内的直接投资,集团外国家的跨国公司也转向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打入集团内市场。其三,为了绕开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维护和扩大在国外商品市场的份额,发达国家政府竭力推动本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各国跨国公司为了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引起的国际交易成本也加大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其四,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已处于工业化后期,部分国家开始进入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阶段,传统工业开始国际转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规模迅速增长。其五,各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目标越来越趋向于自由化,各国政府纷纷放松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管制,并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政策措施和法律手段来鼓励和保护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

五、2001年至今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调整和稳定发展阶段

2001年起,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增速不再像之前那么快,对外直接投资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原因有三:其一,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慢,制约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其二,全球跨国并购在2000年达到高潮后,由此产生的以垄断限制竞争并使消费者利润受损的负面作用,已引起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全球性反垄断力量的增强,对跨国并购活动具有抑制作用。其三,面对世界经济不景气的

外部环境和跨国公司内部整体赢利能力的不断下降,跨国公司对以往大肆外部性扩张的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从过去追求外部扩张向加强内部整合转变,向着“少而精”的全球发展战略转变。

第二部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1.1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理论综述

1.1.1传统的FDI动因理论

1、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的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提出,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以及约翰逊、凯夫士等人补充发展成为完整的理论。该理论提出了两个重要命题,即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性。海默等人认为,要解释二战后的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放弃国际资本流动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设,应该从不完全竞争的角度研究。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企业不具有强大的市场控制力,他们生产同类产品,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有跨国企业出现。直接投资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存在市场的不完全性,或者存在着政府或某些机构对市场的干扰,有市场的不完全性才能使企业获得某种优势、特权,并通过扩大生产到国外而加以利用。一般来说,市场不完全性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商品市场上具有不完全竞争的特点,包括商品性质、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二是要素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状态,如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的便利以及受到专利制度保护的程度不同;三是不完全竞争可能表现在内部与外部的规模经济上;四是政府有关税收、

关税、利率和汇率的政策可能发生倾斜,导致市场的不完全性。由于上述市场不完全性的作用,使得跨国企业能够掌握一些垄断优势,这些垄断优势主要有三类:一是商标、产品差别、销售技能、操纵价格等;二是专利和专有技术、获得资金的优惠条件、管理技能等;三是规模经济优势。在所有优势中,该理论十分强调技术优势,如技术、知识、信息、无形资产、生产诀窍等。因此,是企业的垄断优势构成了跨国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

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被公认为是开拓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的先驱,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性是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两块基石。但是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一理论只能解释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缺乏解释力,也没能解释跨国直接投资的地理布局以及服务业的跨国直接投资行为。

2、内部化理论

1976年,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以及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以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以市场的不完全性为起点,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该理论的中心内容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公司在各种跨国投资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市场障碍,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公司将交易不经过外部市场而在公司所属各企业间进行,从而形成一个内部化市场。该理论强调中间产品尤其是技术、信息、管理技能等知识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认为知识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才是内部化的关键因素。内部化的产生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解释:

首先,市场失效,中间产品交易困难,这里的中间产品主要是指专利技术以及人力资本中的各种知识、信息,这些中间产品具有整体、专用、共享等特征,既难以分割让渡,有具有极强的保密性,买方难以确认其实际价值和效果,买卖关系难以建立,即使成交,双方也都存在泄密的可能,中间产品的权益难以在外部市场得到保障,即市场失效。而且由于中间产品种类繁多,知识和技术内容大为展,知识和技术的交易仅靠物化形态的市场交易无法达到技术转让的目的和效果,因此中间产品的交易存在困难。其次,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过高。由于以上两方面因素,使得内部化有了必要性。只要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内部化成本,企业就会选择内部化,当内部化超越了国界,便产生了跨国直接投资。

内部化理论从企业间产品的交换形式与生产的组织形式分析了跨国直接投资的性质与起源,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并且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目的,论证了内部化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但内部化理论仅从跨国公司的主观方面探寻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等内部因素,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考虑不够,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生产、经营的布局以及区位选择也缺乏总体认识。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维农,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跨国直接投资的形成动因。他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开发期、成长期、衰退期三个阶段,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是企业在产品周期运动中根据生产条件和竞争条件的变化而做出的决策。在产品的开发期,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在国内市场推出新产品,以高价高利润的方式进入市场,这一时期企业利用其在生产方面的垄断地位,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新产品的市场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在产品的成熟期,国内企业纷纷效仿,产品市场由垄断转为竞争,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各个竞争企业将目标转向国外,这一时期竞争中的相对优势已不再是技术,而是低成本。随着新产品出口的扩大,一方面进口国会设置更多的贸易障碍,另一方面原来垄断的技术已被国外竞争者效仿,能够大规模生产出仿制品来参与竞争,这促使创新国企业开始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既发挥企业本身的技术优势,又充分利用东道国生产要素成本低廉的优势。在产品的衰退期,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研发下一代新产品,发展中国家成为上一代产品的世界供应者,直到新的一轮循环。

该理论较好的解释了美国制造业战后向欧洲大量投资的现象,但是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它无法解释采掘业和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其次,它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再次,它无法解释跨国公司直接将新产品投入国际市场的行为。

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专家、里丁大学国际投资和国际企业教授约翰?邓宁在借鉴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并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资源禀赋学说的基础上,采用折衷的方法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认为,企业之所以进行跨国直接投资,是因为企业

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正是这些优势的综合作用,推动着企业的跨国直接投资。

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获得的、而国外企业没有或在同等条件下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方面的优势。包括:(1)技术优势。如生产诀窍、管理组织技巧、销售技巧、研究与开发等,邓宁着重强调的是当产品标准化后能生产差别产品的能力。(2)企业规模优势。企业规模越大,承担研发成本的能力越强。(3)组织管理能力。(4)融通资金方面的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用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降低交易成本。

区位优势是东道国具有的要素禀赋优势和政策优势,包括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政府政策等。

邓宁认为,上述三种优势的综合作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这一理论的优势在于博采众家之长,但这也恰恰是它的局限性所在,它没有自己的创新,也没有对三大因素加以动态的分析,三者无主次之分。同时他还忽略了宏观环境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1.1.2发展中国家的FDI动因理论:

1、小规模技术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Louis T. W ells)在1977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文中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该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摒弃了那种只能依赖垄断的技术优势打入国际市场的传统观点,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落后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

依据。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收入国家商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2、在国外生产民族产品。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主要是为服务于国外同一种族团体的需要而建立。根据威尔士的研究,以民族为纽带的对外投资在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的投资中都占有一定比例。3、产品低价营销战略。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生产成本低、物美价廉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也是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武器。

小规模技术理论被西方理论界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研究中的早期代表性成果。该理论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在理论上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充分的分析空间,对于分析经济落后国家企业在国际化的初期阶段怎样在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是颇有启发的。但从本质上看,小规模技术理论是技术被动论。它显然继承了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使用“降级技术”生产在西方国家早已成熟的产品。再有它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同时该理论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也无法解释当今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日趋增长的现象。

2、技术地方化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Sanjaya Lall)在1983年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提出用“技术地方化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拉奥认为欠发达国家对外国技术的引进不是一种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技术的消化、创新,使原技术本地化,这种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在拉奥看来,导致发展中国家能够形成和发展自己独特优势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1)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中进行的,这种新的环境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2)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某些改造,使他们的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当地或邻国市场的需求,这种创新活动必然形成竞争优势。

(3)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和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4)从产品特征看,发展中国家企业往往能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当东道国市场较大、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虽然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描述是粗线条的,但它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研究的注意力引向微观层次,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

3、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英国学者坎特韦尔(John A.Cantwel1)和托兰惕诺(Paz Estrella Tolentino)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共同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用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经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加速增长的趋势。他们首先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

1、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稳定提高和扩大,这种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

2、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直接相关的。现有的技术能力水平是影响其国际生产活动的决定因素,同时也影响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形式和增长速度。

在上述两个命题的基础上,该理论的基本结论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在产业分布上,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从地理分布来看,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距离”的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遵循以下的发展顺序:首先是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充分利用种族联系;随着海外投资经验和技术的积累,种族因素的重要性下降,逐步从周边国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扩展直接投资;最后,在经验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开始从事高科技领域的生产和开发活动。同

时,为获得更先进复杂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

该理论解释了19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的结构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流动的轨迹,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投资来加强技术创新与积累,进而提升产业结构和加强国际竞争力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受到了西方经济理论界的高度评价。

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创新——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近年来,国际经济学者克服了以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提出了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任何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在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组合作用下而发生的。

直接诱发要素主要是指各类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自然资源、劳动力、管理及信息等。直接投资诱发要素既可存在于投资国,也可存在于东道国。如果投资国拥有某些直接诱发要素(如资本、技术等)的优势,可以诱发其对外直接投资将这些要素转移出去。反过来,如果投资国没有某些直接诱发要素的优势,而东道国却有这些要素的优势,那么投资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来获取或利用东道国的这些要素。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向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与发达国家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合资、合作,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学习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或在当地建立或并购高新技术企业或研发机构,将其作为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前沿阵地,从而获取一般技术贸易所得不到的高新技术。

间接诱发要素是指除直接诱发要素以外的其他诱发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包括:

(1)从投资国来看,包括投资国政府鼓励性投资政策和法规,政府与东道国的协议和合作关系等。

(2)从东道国来看,包括东道国的投资硬环境状况(如基础设施完善、市场规模大等)和投资软环境状况(如吸引外资政策优惠、政局稳定、涉外法律法规健全等)。

(3)从世界性角度来看,包括世界经济形势,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发展,科技革命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及汇率波动,战争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以及国际协议和法规等。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试图从新的角度阐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其创新之处在于强调间接诱发要素包括经济政策、法规、投资环境以及宏观经济对国际直接投资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以往诸多理论都仅从直接诱发要素单方面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从而导致某些片面性和局限性。在一般情况下,直接诱发要素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诱发因素,但是,单纯的直接诱发要素不可能全面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尤其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而言,在资本、技术等直接诱发要素方面往往并不处于优势地位,其对外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诱发要素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1.2FDI的动因类型

1、利润驱动型

追求高额利润,这是对外直接投资最根本的决定性动机,追求高额利润是资本的天然属性,当在国外投资比在国内投资更加有利可图时,资本必将流向国外。

2、经营要素驱动型

企业的经营要素是指对企业经营具有影响因而通过有偿投入所实现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本品。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只是经营地点的延伸,更重要的是经营要素的有效配置,东道国丰富的原料或其它投入物以及廉价的劳动力、畅通的市场销售渠道等,都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因。

3、市场驱动型

为了开辟和保护国外市场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包括四种类型:(1)开辟新市场;(2)保护和扩大原有市场;(3)克服贸易限制和障碍。

4、效率驱动型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通常有两种情况:(1)降低生产成本;(2)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当企业的发展受到国内市场容量的限制难以达到规模经济效益时,企业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闲置的生产力转移到国外,提高生产效率。

5、战略驱动型

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到全球化阶段的一种投资战略。于跨国公司拥有资金技术优势和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就

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调拨资金、开发技术、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市场,以取得最大的投资收益率。跨国公司在进行对外直接决策时,所考虑的并不是某一子公司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的盈亏得失,它所关心的是跨国公司长期的、全局最大的利益,将其所属各机构、各部门看作是一个整体,有时不惜牺牲某些地区某些部门的利益,以保证全球战略目标

和整体利益的实现。

6、竞争驱动型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可能是出于竞争的需要,是对其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一种本能反应,比如当寡占企业群内部第一家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功,以至于原有的寡占平衡面临被打破的威胁时,其他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便会陆续的出现,以维护自己的相对市场份额,保持竞争关系的平衡。这是一种防御性的FDI。

7、政策驱动型

各国政府对吸收FDI实施的一系列鼓励政策为FDI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8、学习驱动型

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一个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环境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获得正常投资收益的同时,对新环境的认知和适应能力的形成、获得东道国企业所特有的技术和经营技巧是企业所追求的另一种“收益”。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在发达国家投资建

立生产企业、研发机构或信息机构来追求“学习效应”,发达国家之间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投资是为了追求“学习效应”,互相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

1.3 FDI的动因结构

企业的经营发展阶段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阶段、增长与发展阶段,领先阶段。一个具体的企业,其经营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于它所处于竞争地位,或其相对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在不同的经营发展阶段,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也不尽相同。

FDI动因类型

企业经营发展阶段

生存增长与发展领先

利润驱动型★★★★★★

经营要素驱动★★★★★★

市场驱动型★★★★★★★

效率驱动型★★★★★

战略驱动型★★★★★

竞争驱动型★★

政策驱动型★★★★★★

学习驱动型★★★★★

★数量代表动因强度系数

1)经营要素驱动型、市场驱动型、政策驱动型等三种动因,在企业各个阶段的FDI活动中均存在着。这就是说,企业无论处于何种经营发展阶段,它的FDI活动都包含着这三种动因。因为,按照邓宁的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区位优势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东道国的经营要素(包括原材料、劳动力等)、市场新量、政策优惠程度都是决定区位优势的重要变量,企业基于这类动因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其寻求区位优势的一种理性安排,是所有企业在FDI活动中所具有的动因。当然,处于不同经营阶段的企业,FDI的三种动因在强度上存在结构性效率。比如,处于生存阶段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更注重经营要素质量和政策优惠程度两个区位优势变量;处于增长和发展阶段的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更关注市场容量和政策优惠程度两个变量,处于领先阶段的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其最为关注的区位变量则是市场容量。

2)生存阶段企业FDI的动因结构

处于生存阶段的企业,其FDI的动因一般包括五个方面,即利润驱动型,经营要素驱动型、市场驱动型、政策驱动型、学习效应驱动型。其中,学习效应驱动型、经营要素驱动型和政策驱动型是这类企业开展FDI的主要动因。当然,这类企业开展FDI,也存在攫取利润和进入市场两个方面的动因,但是这两种动因从属于前面三种动因,且具有派生性。

3)增长与发展阶段企业的FDI动因结构

这类企业的FDI包括了全部八种动因,而且从动因强度看,似乎都比较接近,其动因结构的复杂性是其他两类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一般来说,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企业数量众多,彼此间竞争激烈,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动机,这种竞争主要体现为对东道国市场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 归纳而言:经济全球化是由于世界各国相继取消或放松对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等方面国际流动的管制,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进而导致全球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趋同。经济全球化以全球作为整体。 全球化、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 ?经济自由化:政府放松或取消对要素及产品流动的管制,实现要素和产品配置的市 场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成因之一,而全球化又进一步促进经济自由化。 ?一体化Integration:一定区域或世界范围内,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协议等形式将各 国经济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联系起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和依赖。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尤为突出。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资源配置以本国为主,同时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和市场。 国际化的概念常针对微观企业。 ?跨国化: ?经济全球化:最能反映当今世界经济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六个主要表现: 生产活动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演变为世界性的分工。 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 1.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 a)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 分工; b)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 c)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 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 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济集团成员内部的分工发展,出现“协议性分工”。 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GA TT/WTO) ●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1990-1995年,世界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GDP年均增长率为1%。 ●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占贸易总额的比例上升。 ●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 ●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 国,也是该类产品的主要进口国。 ●国际贸易趋同化:普遍使用电子化贸易手段;共同认可ISO系列标准;贸易合同标准 化。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正式确立了多边贸易体制。 ●各国金融日益融合: ?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银行按《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进 行了大规模的并购活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FDI增长迅速。 ?地区性经济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 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 ?金融市场扩大。90年代末,外汇交易量已是世界贸易额的60倍以上,全球外汇日 交易额超过1.2万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各国社会经济变革的综合反映。 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动力和物资基础。 ●新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新市场和新的商业机会。为了争夺新市场,各国的企业必须突破 国界,以全球市场为目标调整战略,以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如同19世纪末的铁路,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 和交易成本,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全球性非管制化与市场化改革,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制度障碍。 国际金融深化和创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 ●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制度环境日益宽松; ●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与交易技术不断涌现;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 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DirectInvestment,ODI)是指我国国内企业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以现金、实物或无形资产等形式投资,且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与国内投资相比,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货币利率、汇率波动复杂,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因素也更多,从而使得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明显大于国内投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积极评价风险因素,分析风险产生的环节,制定有针对性措施,才能确保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进行。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1993年后,我国成为吸收外来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878亿美元,成为世界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之一。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增加了60余倍。二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延伸。在初期,我国的

企业一般在零售批发、采矿等行业投资,而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领域已扩展到技术开发、商务服务、金融地产、生产制造等产业。三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不断提高。截至2013年,我国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亿美元,居全球所有国家、地区的第13位,虽然与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尽管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总量上增长迅速,但在许多项目上出现了大量的亏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不小损失。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东道国要么以保护资源或维护国家安全为理由,要么因为政权更替等原因致使我国的海外投资和并购失败或者即使能够并购成功其后续经营也出现了很大问题甚至项目被迫中止。比如,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过程中由于美国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进行干预而失败;2009年中铝在收购矿业公司力拓的过程中,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干预而失败;近年来则出现了我国两大通信企业中兴和华为在美国的投资因“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而受阻。东道国政局的变动也给我国的海外投资带来很大风险。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迫使中铁在利比亚总额为42亿美元的3个铁路工程搁浅。此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发达国家恶意设置的各种壁垒也使我

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1研究背景及意义众所周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中国足吸收fdi的世界大国,占了流向发展屮国家fdi总量的三分之-。但另-方面,巾国也是世界资本的-大供给源,虽然口前巾国流出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相比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ifdi)规模还较小,但其增长速度不容小视。仅XX年一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幅就达到了 32%,中国的很多跨国大企业在国际商务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XX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746.5亿美元1,创历史最高纪录,位居全球第五。 在全国各省市中,广东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位列第一,达到了 116.3亿美元。上海位第二,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达到60. 43亿美元。上海和广东作为中_经济的领头羊,许多行业都是处于全w领先地位,尤其是制造业,而且在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中,也还是以制造业为主。 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很多,有目的国的环境因素、政策因素、中国的市场因素、政策性因素等等。但以上分析都是基于宏观层而的,这些h益增长的对外宵接投资究竟是由什么样的企业贡献的?剔除相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同的行业因素和不同的冃的国的影响,什么样的企业更容易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乂有什么样的关系?对企业层面的

复杂差昇很难由一个笼统的调查阐释清楚,因此只有通过对企业层面进行严谨的分析,才能回答上面的问题。 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在贸易中的作用是被忽视的。 传统贸易理论关于企业的描述仅有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新贸易理论中虽然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引入国际贸易分析中,但企业还是同质的(homogeneous)典型企业,即所有企业都从事出u。然而,近十几年的贸场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为什么一辟企业从事出口而另-些企业不从事出口?为什么有些企业选择通过出口进入海外市场,而有些企业选择fdi?对上述两个问题,异质性企业理论从新的角度给予了解释。 melitz首次通过异质企业模型将上述研究规范化,出现了以企业异质性为特征的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 新-新贸易理论是同际贸场理论的前沿,能够很好的解释当前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现实情况,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思路和研究方向。该理论主要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以melitz (XX)为主导的方向主要探索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又称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heterogeneous-firms trade,简称hft);以antras (XX)为主导的方向主要研究企业全球组织生产抉择,又被称为企业内生边界理论(endogenous boundary theory of the firm)。而从现有文献来看,该理论还处于发展初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方面都还

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策略汇集87

蔡晓燕 可转换公司债券(Convertible Bond英文简称CB)首创于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至今已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从1992年深宝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探索到1997年《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直至南宁化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我国走过了一段坎坷的历程。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普通普通公司债券和认股权证明组合,具有公司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点,投资者在规定时间内(转换期)具有按照规定的价格(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普通股票的权利,同时在转换前,投资者仍可获得定期支付的利息。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者同时拥有债权和股票期权两项权益。与之相对应的是,发行公司也相当于同时发行了债券和认股证。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一种混合型金融工具,兼具债券和股票两者的功能和优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弥补了单一性能金融工具的固有缺陷,充分适应融资者动态化的需求和投资者追求利了大化的行为特征。 一、可转换债券的筹资魅力 1、资金成本低廉 与普通债券相比,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率明显低于普通的公司债券(约20%左右),发行人在债券发行后至转换前,可减轻利息负担,从而降低公司的财务费用。公司通过普通债券筹划集资金,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企业的破产成本(Bankruptcy Costs)或称财务危机成本(Financial Distress Costs)也要应提高,降低了企业价值,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有者可能将其转换在公司股票,从而减轻了公司还债压力,回避了债券融资历的风险。美国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铁路发展高峰期,即是通过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了成本较低的巨额长期资金。 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转股以前,投资者只是一般的债权人,只享有很低的利息收入,与发行股票税后支付红利相比,公司支付的债息作为财务费用记入成本,避免了交纳公司所和税。由于其双重性,投资者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获得充足的资本供给,而且可大幅度降低资历金成本。对于急需大量资金的企业来说,低债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2、有望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自主动态优化 可转换公司债券首先表现为一种负债,发行后增加公司的负债率,改变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发挥负债的杠杆作用。转换后,则构成了公司的资本金,资本结构自动作相反方向调整。因此,发行可转换瓮债券可以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稳步上升,在时机和数量上控制得当,便有望达到企业资本结构的自主动态优化,使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运用与企业的成长相一致。

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对外直接投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众所周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中国足吸收fdi的世界大国,占了流向开展屮国家fdi总量的三分之-。但另-方面,巾国也是世界资本的-大供应源,虽然口前巾国流出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相比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ifdi)规模还较小,但其增长速度不容小视。仅20XX年一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幅就到达了 32%,中国的很多跨国大企业在国际商务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XX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到达亿美元1,创历史最高纪录,位居全球第五。 在全国各省市中,广东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位列第一,到达了亿美元。上海位第二,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到达60. 43亿美元。上海和广东作为中_经济的领头羊,许多行业都是处于全w领先地位,尤其是制造业,而且在施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中,也还是以制造业为主。 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很多,有目的国的环境因素、政策因素、中国的市场因素、政策性因素等等。但以上分析都是基于宏观层而的,这些h益增长的对外宵接投资终究是由什么样的企业奉献的?剔除相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同的行业因素和不同的冃的国的影响,什么样的企业更容易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乂有什么样的关系?对企业层面的复杂差昇很难由一个笼

统的调查阐释清楚,因此只有通过对企业层面进行严谨的分析,才能答复上面的问习题。 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在贸易中的作用是被无视的。 传统贸易理论关于企业的描述仅有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新贸易理论中虽然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引入国际贸易分析中,但企业还是同质的(homogeneous)典型企业,即所有企业都从事出u。然而,近十几年的贸场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为什么一辟企业从事出口而另-些企业不从事出口?为什么有些企业选择通过出口进入海外市场,而有些企业选择fdi?对上述两个问习题,异质性企业理论从新的角度给予了解释。 melitz首次通过异质企业模型将上述研究标准化,出现了以企业异质性为特征的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 新-新贸易理论是同际贸场理论的前沿,能够很好的解释当前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现实情况,代表了将来的开展思路和研究方向。该理论主要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以melitz (XX)为主导的方向主要探索企业的国际化途径选择,又称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heterogeneous-firms trade,简称hft);以antras (XX)为主导的方向主要研究企业全球组织生产抉择,又被称为企业内生边界理论(endogenous boundary theory of the firm)。而从现有文献来看,该理论还处于开展初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关于异质企业的理论假设需要更加详细的企业面的数据来进行检

跨国公司与投资投资复习大纲201012

《跨国公司与投资》复习大纲2010-1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架构: 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述 基本要求:本部分要求掌握国际投资的定义、分类等基本知识点 要点: 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的区别。 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 基本概念: 三优势范式 (即OIL 理论) 要点: 1.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1)国内、国际 市场的不完全性 是垄断优势的根源。 (2)企业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或根本原因。 (3)正是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企业才能在海外生产中拥有和维持垄断优势。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国外市场而而到国外投资。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是遵循产品生命周期即产生(创新)、成熟、标准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在产品的成熟阶段(在其他较发达国家)和标准化阶段(在发展中国家)。 3.比较优势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主要内容。 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称为“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转移到别的国家,而这些产业正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产的部门。这是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核心。 边际产业也是东道国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 4.内部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若将厂商所拥有的“中间产品”,包括技术、信息、管理和行销知识等,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于是将这种“中间产品”置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下,由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替代原来的外部市场组织交易。只要内部化的收益大于成本,企业就会进行内部化。 当内部化过程超越了国界,跨国公司便产生了。因此,出于内部化的动机,促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与其他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属于一般理论,较好地揭示了跨国公司的性质、起源,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5.能够运用国际生产折衷论(OIL理论)来分析实际案例或实际问题。 OIL理论基本观点: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由所有权优势(O )、内部化优势(I )、区位优势(L )这三个因素综合决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 其中,内部化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所拥有的资产或所有权加以内部化使用而带来的优势,也就是将先进技术等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都是FDI)途径保留在企业内部而带来的优势。能否形成内部化优势取决于内部化的动力和意愿以及实现条件(参见斯尼公司投资上海案例答案以及孟国投资环境案例答案) 6.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其中心命题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取决于:第一,经济发展阶段;第二,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邓宁区分了4个经济发展阶段:人均GDP 400美元以下。人均GDP在400-2500 美元之间;人均GDP在2500-4750美元之间;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上,认为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与其人均GDP 成正比关系。 7.理解小规模技术理论的主要内容。 8.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的主要内容。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任何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在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新趋势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新趋势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同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也随之取得了长足发展。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在短短的几年内,这些跨国公司通过对华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为我国带来了急需的资金、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对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促进我国的经济改革及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以及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到来,我国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战略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拟对跨国公司的投资新趋势、对华投资战略的演变及我们的应对策略做一些探讨。 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趋势 从1868年第一家跨国公司诞生至今,跨国公司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初步发展(19世纪中叶~1913年)、低谷(1914~1938年)、英、美两强并存(1939年至七十年代末)、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群雄并起(九十年代初至今)这五个时期。经过战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大发展,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一)跨国公司的并购浪潮盛行不衰。并购一直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方式,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并购取代创建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跨国公司热衷于采用并购方式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有以下三点: 1、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推波助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相互之间依存程度也不断增强。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广泛和深入发展、许多国家对自由贸易大开绿灯、各种科技手段的运用等,有力地促进了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许多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需要通过并购来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扩大生产和经济规模,大公司向巨型公司方向发展,巨型公司向超巨型公司方向发展。 3、政府积极推动。政府意识到扩大企业规模对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占领国际市场、增强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性,因而制定了加紧扶持垄断企业、逐步放宽对企业兼并的限制政策,为企业规模的扩大铺平了道路。 (二)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不断加强。战略联盟是一种非资本参与型国际经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研究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研究 ——跨国公司管理课程作业 马腾 00825102 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pkumateng@https://www.360docs.net/doc/f07005138.html,

【摘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与流出是一个经济体融入全球市场分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在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近些年也有了迅速发展。由于企业战略和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与发达国家企业有着显著不同,中国企业实行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问题可能与之前在发达国家情境下被广泛研究的问题也有显著的不同。对此,本文将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问题进行一些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 【正文】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重要、复杂且不可逆的过程。由于涉及到企业未来的全球发展战略并占用企业相对较多的资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决策可对企业的生死存亡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哗J。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性,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研究可以的理论基础可以归于下列五个大类: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观点、制度基础观点、战略行为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在对文献的回顾中,不同的理论方法,框架和模型被用于确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虽然之前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支持以上五类观点,但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特性,这些观点不一定能在中国情境中被恰当地应用。因此,在下文中,我们将具体回顾这些理论,并对这些理论与观点进行探讨。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的原理源于Hymer关于市场不完备性的论文。这一理论的核心论点为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相应组织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将交易成本最小化并且将长期风险调 节有效性最大化。不同的组织结构包含着不同程度的控制与资源承诺。而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制定过程则是一种对控制程度与资源承诺成本的权衡,并且这种权衡依赖于四种决定企业最优结构的因素,即可交易专属性资产、外部不确定性、内部不确定性与搭便车行为的可能性。但也有学者指出,除这四种因素外,企业还需要权衡子公司利润对于母公司利润的重要程度这一因素。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在进行交易成本分析时,需要考虑更大范围的控制程度而不仅仅是包括整合与外包等特例。实证研究表明如果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包含较多专属性资产,或者合作方有较高可能性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那么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需要采取高度控制。 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理念与市场不完备性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化理论一致。它有力地解释了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了利用已有的特定所有权优势和寻找市场而对外投资。该理论的核心假设是,跨国公司拥有公司特定资产,即特定所有权优势。当这些特定资产进行跨越组织边界的交易时,无论是在市场上还是组织之间,都会产生交易成本。当前一些中国企业也拥有某些特定的所有权优势。当这些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更多的是利用它们母国所特有的优势,例如中国的生产成本优势。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中国企业内部化国家特定优势的交易程度仍缺乏足够的讨论,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二)资源基础观点 资源基础观点认为,一家企业可被认为是由各种能力和知识组成的集合体,在这一集合体中个人能力、组织与技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由于这些资源与企业间存在着特殊的连接。这些资源对于企业整体的价值大于其对企业所处的某个市场的价值。有学者认为,资源基础观点应当强调:将原有的未被充分利用的生产性资源用于新的市场或商业领域。但也有学者认为,资源基础观点应强调:一家公司在外国市场的运营受制于它结构上与经验上的资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战略选择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我国企业跨国投资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是从1979年开始的,仅有20余年的历史,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投资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但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发展很快。20多年来,我国海外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达到约50%,大大超过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最初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累计投资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960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投资总额超过138亿美元,中方投资约93亿多美元(实际数量和金额远不止于此);已有39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之列,11家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200强。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但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从投资主体看,专业外贸公司的海外投资进入萎缩、调整期,而工贸公司,民营、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踊跃,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生力量,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初步呈现多元化,但大型国有企业仍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主力军。在2002年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公司中,中远以9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雄居榜首。海尔和中兴是其中两家非国有企业,但其海外资产规模均较小。 (3)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型企业居多,多元化的趋势在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完善经营体系、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全球化经营效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一些跨国公司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由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金融服务业。目前中国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也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总体上看,在投资企业中,从事商品流通的外贸企业多,占49.7%.但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境外加工贸易(占22.2%)和资源开发(占18.1%)增长比较快。 (4)对外投资区域相对集中,我国的港澳地区以及美欧依然是重点。1990年底,我国801个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分布在世界93个国家和地区,而实际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5个发达国家的企业就达240个,占30%;在前苏联、新加坡、泰国和我国港澳地区又集中了另外300家,其中我国港澳地区就集中了140家非贸易性企业。至1991年,我国近千家境外贸易企业,有180家集中在我国港澳地区;另外的700家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泰国和阿联酋等少数几个国家。迄今为止,中国海外投资最多的是我国港澳地区,占46.8%;其次是北美,占13.7%;第三是亚洲,占11%;第四是非洲,占9.2%;第五是拉美,占7.5%;第六是大洋洲,占6.2%;最少的是欧洲,只占6%. (5)投资方式以新建为主、营运方式以合资经营为主。为了应对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高昂的研发成本,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借助战略联盟方式来广泛开展经营合作,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并购、许可证经营、分包、特许权转让及合作生产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特别应注意的是跨国并购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主导因素,2000年全球直接投资流量中,并购占据84.6%,兼并和收购达到1.1万亿美元。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主要采取新建的进入方式,比例高达48%,其次是战略联盟方式,占39%,收购兼并排在最后,仅为13%.而在所有权比例和控制权决策上,一般选择合资企业的方式。据有关统计,我国包括贸易性企业在内的境外企业中,中方独资经营占34.4%;同国外合资经营的企业占65.6%,如果仅考虑非贸易性企业,这一比重接近80%. (6)投资项目以中小型为主,平均规模在不断扩大。中国的境外投资除资源开发型项目规模较大外,绝大多数都属中小项目,截至2001年9月,资源开发项目的平均中方投资额为1046万美元,贸易项目的平均规模为112万美元,加工贸易项目的平均规模为109万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平均规模稍大,为265万美元。

对外直接投资文献综述

FDI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文献综述 1、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FDI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其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大量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索洛等人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又被成为索洛-斯旺模型。这一模型认为FDI是资本的一种重要来源,其会导致总的投资量上升,而总投资的增加直接影响经济的增长。而宏观经济增长理论的乘数效应则提出投资的改变会使得产出的倍数发生改变,即当对一国的投资增多时,则该国产出的倍数也会相应的增加。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来自于外力的推动,反而依赖于内在的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要素(Romer,1986,1987;Lucas,1988)。FDI能够对一国的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甚至制度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该国的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此外,通常来说FDI在生产过程中更多的引进和使用新的生产技术,这一方式与国内投资研发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 大量的国外学者就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Lee、Rana和Iwasaki(1986)基于多个亚洲发展中国家私人投资和外国援助数据,探究了二者对该国经济的发展和储蓄的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国私人投资能够有效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而对于储蓄状况的影响相对不显著。而Firebaugh(1992)则将国内经济与FDI对经济的影响效果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内资本和FDI对于国内经济发展均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国内经济对增长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国外资本的影响。Borenztein、Gregorio 和Lee(1998)则从探究缘由的角度出发,他们的研究表明FDI为东道国引进新的生产技术提供了渠道,且与Firebaugh研究结果相悖,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FDI对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了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FDI在东道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被学者所验证,甚至有的学者将一国经济不景气乃至衰退归结于外国投资的不足。Choe(2003)则基于80个国家和地区20多年的数据,对FDI和国内投资分别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基于格兰杰检验表明,FDI 与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国内投资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经济增长是国内投资的格兰杰原因。Trevor Campbell(2012)使用1979—2008 年相关数据,对巴巴多斯FDI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E-G 两步法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从长远来看,FDI 流入量每增加1%,GDP 就增长0.10 个百分点,而在短期内,FDI 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明显。 国内学者,何洁(2000)用1993—1997 年28 个省市自治区的工业部门共140 个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FDI 在各省市工业部门中均存在明显的正向外溢效应。魏后凯(2002)利用1985—1999 年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对FDI 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的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与FDI 分布的不平衡密切相关。谢兴龙、师萍、李晓峰、潘胜利(2005)用不同的数值测量FDI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考察在中国、印度和巴西3 个经济转型国家FDI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印度的吸收能力最好,巴西最差,中国位于二者之间,而不同类型的FDI 对这3 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不同。尹翔,王英(2006)采用中国1984—2003 年、印度1991—2004 年的GDP、FDI 数据,把FDI 作为自变量,建立二元回归模型,对两国FDI 和GDP 的关系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两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区别:认为规模巨大的FDI 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印度数量极少的FDI 也能高效地作用于印度经济。赵奇伟、张诚(2007)对中国1997—2004 年31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外资大规模涌入,中国要素市场已难以为当地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支持,从而造成FDI 溢出效应为负。徐婷(2009)使用1985—2005 年的数据,选取常用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模型的依据,利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并建立回归模型对中国FDI 与GDP 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 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因此高效吸收和合理利用外资是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分析 作者:杨嘉兴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876 刊名: 科技经济市场 英文刊名:KEJI JINGJI SHICHANG 年,卷(期):2010(10) 参考文献(5条)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 2007 2.Wells,L.T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The Rise of Foreign Investme n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1983 https://www.360docs.net/doc/f07005138.html,ll S The New Multinationals:The Spread of Third World Enterpris e 1983 4.Hymer S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 ct Foreign Investment 1960 5.Dunning,J.H The Eclectic(OLI)Paradigm of Internanonal Productio n:Past,Present and Future 2001(02)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陈达.李自杰.CHEN Da.LI Zi-jie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与展望[期刊论文]-科学决策2010(8) 2.苗洪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障碍以及对策分析[期刊论文]-时代经贸2010(8) 3.李凝.胡日东全球化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套利动机分析与启示[期刊论文]-科技创业月刊2011(5) 4.李国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期刊论文]-改革与开放2010(18) 5.刘畅中国企业FDI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6.马倩.刘元庆.Ma Qian.Liu Yuanqing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期刊论文]-价值工程2010,29(28) 7.苗洪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及国内政策环境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5) 8.倪代光试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09(1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07005138.html,/Periodical_kjjjsc201010043.aspx

第九章-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第九章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一、跨国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主要是指发达国家私人垄断企业,以本国(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东道国)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不是法人)和子公司(法人),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 应具有的三要素: 1、跨国公司须是一个工商企业。 2、企业需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有共同的政策。 3、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同时分担责任。 英荷壳牌石油。 (二)、特征 1、规模庞大,实力雄厚。 2、实行全球战略。 3、公司内部实现“一体化”。“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4、经营多样化。 垂直一体化:发展水平不相同国家之间的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发展水平相同国家之间的一体化。 混合一体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体化。 二、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输出是跨国公司形成的物资基础

跨国公司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战后,美国在跨国公司的数量、规模、国外生产和销售商均居世界首位. 聯合國貿發會議公布世界跨國公司百強排名 新華社日內瓦10月3日電(記者嚴明)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3日在這里發表《2000年世界投資報告》,公布了以海 外資產計算的1998年世界跨國公司百強排名,美國通用電 氣公司名列第一,海外資產1286億美元。 排名第二至第十位的依次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英荷皇家殼牌公司、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日本丰 田汽車公司、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英國石油-阿莫科公司、 德國奔馳公司和瑞士雀巢公司。 報告說,這100家全球最大的非金融性跨國公司擁有的海外資產超過2萬億美元,海外員工600萬人,已經成為全球 生產的的重要動力,其中90家公司總部設在歐盟、美國和日 本等三地,其經營活動主要分布在汽車、石油、電器等領域, 公用事業和電信領域的大型跨國公司數目也在逐漸增加。 據貿發會議統計,全球目前有近63000家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70萬家,它們的經營活動已經擴展到世界所有國家

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论文简述:摘要:对外直接投资、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简略地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着重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问题。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作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简略地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着重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问题。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 作为跨国公司最典型的特征和一种最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海外投资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正在形成,尤其是外贸体制改革的加快,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体制基础;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为海外投资奠定了经济基础;中国加入WTO,为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提供了契机。如何清醒地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做出科学的战略抉择,在国际上寻求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成了我国企业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我国企业跨国投资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是从1979年开始的,仅有20余年的历史,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投资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但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发展很快。20多年来,我国海外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达到约50%,大大超过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最初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累计投资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960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投资总额超过138亿美元,中方投资约93亿多美元(实际数量和金额远不止于此);已有39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之列,11家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200强。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但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从投资主体看,专业外贸公司的海外投资进入萎缩、调整期,而工贸公司,民营、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踊跃,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生力量,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初步呈现多元化,但大型国有企业仍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主力军。在2002年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公司中,中远以9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雄居榜首。海尔和中兴是其中两家非国有企业,但其海外资产规模均较小。 (3)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型企业居多,多元化的趋势在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完善经营体系、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全球化经营效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一些跨国公司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由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金融服务业。目前中国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也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总体上看,在投资企业中,从事商品流通的外贸企业多,占49.7%.但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境外加工贸易(占22.2%)和资源开发(占18.1%)增长比较快。 (4)对外投资区域相对集中,我国的港澳地区以及美欧依然是重点。1990年底,我国801个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分布在世界93个国家和地区,而实际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5个发达国家的企业就达240个,占30%;在前苏联、新加坡、泰国和我国港澳地区又集中了另外300家,其中我国港澳地区就集中了140家非贸易性企业。至1991年,我国近千家境外贸易企业,有180家集中在我国港澳地区;另外的700家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泰国和阿联酋等少数几个国家。迄今为止,中国海外投资最多的是我国港澳地区,占46.8%;其次是北美,占13.7%;第三是亚洲,占11%;第四是非洲,占9.2%;第五是拉美,占7.5%;第六是大洋洲,占6.2%;最少的是欧洲,只占6%.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_一个文献综述

p孙少勤邱斌潘凌燕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一个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对跨国公司母国及东道国的工资和就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各国经济学者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的工资与就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提高了东道国的工资并对东道国的就业存在积极的影响;以及随着东道国工资的提高,跨国公司的投资是否会再转移到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和地区。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进行综述。 [关键词]跨国公司FDI工资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8)6-0029-06 引言 一国对外直接投资(FD I)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跨国公司母国的国民收入和社会福利。以美国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一直推动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W TO的成立,投资便利化和各国贸易壁垒不断降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生产非一体化活动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也随之发生,那 收稿日期:2008110120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全球生产网络、技术溢出效应与中国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研究6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06JA790019。本文同时也受到2007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为07SJ B790019)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为Y656)的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孙少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210044;邱斌,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潘凌燕,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系硕士研究生,210096。就是美国似乎把一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也转移到了国外。以美国经济学家为首的各国经济学家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热议FDI的工资效应问题。特别是Brainard和Riker的/美国的跨国公司是否同时在出口美国的工作机会?0一文,更是将跨国公司的工资效应问题推向讨论的高潮。[1]近年来,随着美国对作为所谓/世界工厂0(w orld w orkshop)的中国的投资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对美出口贸易顺差连年加大的情况下,上述讨论重新成为热点。 工资效应(wage ef fect)并无确切定义,而且该效应和就业紧密联系,广义的工资效应应该表述为/工资与就业效应0才更为确切。经文献检索发现,主流经济学刊物上所发表的相关论文对工资效应的讨论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以丧失一部分本国工作机会为代价?特别是,是否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丧失了一部分低端工作机会?假如答案是肯定的话,这部分丧失的工作机会是否会被产业高度化所带来的高端工作机会所弥补?(2)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无在东道国创造更多的工作机 ) 29 )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 蒋冠宏蒋殿春 内容提要: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替代还是促进了出口?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数 据匹配法为—年家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工业企业找到可供比较的对照组, 运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经 过检验本文有如下发现:第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促进了企业出口;第二,与其它投资动机相比,商贸服务类投资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第三,与其它东道国相比,投资高收入国家的“出口效应”最为明显;第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先上升后下降,呈 现倒“”型;第五,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出口的深度边际,也扩展了出口的广度边际。因此通过本文的微观数据检验,深化了对该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马氏距离匹配倍差法 一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备受关 注(,。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年中 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和存量的和,分列全球第位和第位。伴随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企业实力增强,我国企业正全方位融入国际市场和参与全球竞争。截止 年底共有约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万家分布在全 球个国家(地区)。 国际直接投资(,是替代还是促进了母国出口一直是该领域的热 点话题。在我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背景下我们自然要问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替代还 是促进了企业出口呢?因此本文的核心问题是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还是替代了企业 出口?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已经有部分文献从宏观数据角度进行了研究。如项 本武(、谢杰和刘任余以及张春萍(等。然而鲜有文献从微观企业角度来探讨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主体。基于利润最大化,水平型直 接投资的企业在出口和直接投资之间权衡决策,而垂直型直接投资的企业则根据要素成本在不同 国家布局生产。传统理论预期水平型直接投资替代了出口,而垂直型直接投资促进了出口(;。我国是后发型经济体,企业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才刚刚起步。因此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可转移所有权优势”并不明显。所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 投资有自身特点。据商务部统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四种动机,分别为商贸服务、当地 生产和销售、技术研发和资源开发。上述投资动机具有后发型经济体的明显特征。这也是我国企 业依据自身优势参与全球竞争的特定表现。因此用传统水平或垂直型直接投资来界定我国企业 蒋冠宏、蒋殿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