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例子

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例子

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数学建模活动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数学建模活动对学生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数学建模活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首先,我们选择了一所中学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了该校数学建模课堂的教学过程,并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思维过程。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一份问卷,对参与数学建模活动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数学建模活动的态度和意见。

三、研究结果

通过观察和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果:

1. 数学建模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程度。

2. 数学建模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数学建模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 数学建模活动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四、研究结论和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 数学建模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方法,应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 在组织和实施数学建模活动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3. 学校和教师应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活动机会,为学生参与数学建模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4.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以提高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对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价值和实施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数学教学和学生素质培养提供了参考和建议。同时,本研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湖南城市学院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年月日

实验一 初等模型 实验目的: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会用初等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内容:A 、B 两题选作一题,撰写实验报告,包括问题分析、模型假设、模型构建、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与解释五个步骤。 A 题 飞机的降落曲线 在研究飞机的自动着陆系统时,技术人员需要分析飞机的降落曲线。根据经验,一架水平飞行的飞机,其降落曲线是一条S 形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飞机的飞行高度为h ,飞机的着陆点为原点O ,且在整个降落过程中,飞机的水平速度始终保持为常数u 。出于安全考虑,飞机垂直加速度的最大绝对值不得超过g /10,此处g 是重力加速度。 (1)若飞机从0x x 处开始下降,试确定出飞机的降落曲线; (2)求开始下降点0x 所能允许的最小值。 B 题 铅球的投掷问题 众所周知,铅球的投掷运动是运动员单手托住7.264kg(16磅)重的铅球在直径为2.135m 的投掷圆内将铅球掷出并且使铅球落入开角为45o 的有效扇形区域内。以铅球的落地点与投掷圆间的距离度量铅球投掷的远度,并以铅球投掷远度的大小评定运动员的成绩。

在铅球的训练和比赛中,铅球投掷距离的远与近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而对于教练和运动员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使铅球掷得最远。影响铅球投掷远度的因素有哪些?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将预测的投掷距离表示为初始速度和出手角度的函数。最优的出手角度是什么?如果在采用你所建议的出手角度时,该运动员不能使初始速度达到最大,那么他应该更关心出手角度还是出手速度?应该怎样折中? 哪些是影响远度的主要因素?在平时训练中,应该更注意哪些方面的训练?试通过组建数学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给教练和运动员以理论指导。 参考数据资料如下: 实验报告: 一、问题分析 在研究飞机下落过程中,需要分析飞机下降的降落曲线,根据经验应该是一条五次多项式。以降落点为原点O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这个过程中飞机的垂直加速度不能超过g/10,g是重力加速度。水平速度不变为u. 二、模型假设 飞机准备下落时,距离原点的水平距离为x0,飞机的高度为h。 三、模型构建 3 2fx 4 5 + + + + = bx ex dx cx y+ a 四、模型求解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 实验报告 学院名称数学与信息学院专业名称 提交日期课程教师

实验一:数学规划模型AMPL求解 实验内容 1. 用AMPL求解下列问题并作灵敏度分析: 一奶制品加工厂用牛奶生产A1和A2两种奶制品,1桶牛奶可以在甲类设备上用12小时加工成3公斤A1或者在乙类设备上用8小时加工成4公斤A2,且都能全部售出,且每公斤A1获利24元,每公斤A2获利16元。先加工厂每天能得到50桶牛奶的供应,每天工人总的劳动时间为480小时,并且甲类设备每天至多加工100公斤A1,乙类设备的加工能力没有限制,试为该厂制定一个计划,使每天的获利最大。 (1)建立模型文件: milk.mod set Products ordered; param Time{i in Products }>0; param Quan{i in Products}>0; param Profit{i in Products}>0; var x{i in Products}>=0; maximize profit: sum{i in Products} Profit [i]* Quan [i]*x[i]; subject to raw: sum{i in Products}x[i] <=50; subject to time:sum{i in Products}Time[i]*x[i]<=480; subject to capacity: Quan[first(Products)]*x[first(Products)]<=100; (2)建立数据文件milk.dat set Products:=A1 A2; param Time:=A1 12 A2 8; param Quan:=A1 3 A2 4; param Profit:=A1 24 A2 16; (3) 建立批处理文件milk.run model milk.mod; data milk.dat; option solver cplex; solve; display x; (4)运行 运行结果: CPLEX 11.0.0: optimal solution; objective 3360 2 dual simplex iterations (1 in phase I) x [*] := A1 20 A2 30 ; (5)灵敏度分析:

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例子

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例子 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 一、活动背景和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组织了一次数学建模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城市交通规划问题”。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的交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 三、活动过程 1. 问题调研: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资源,对自己所选的城市的交通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了解了城市的道路规划、交通状况、交通流量等方面的情况。 2. 问题分析:学生们对所收集到的各种交通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分析了现有交通系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探究了影响交通流动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模型建立:学生们根据问题的要求和自己的思考,建立了相

应的数学模型和计算过程,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和分析。 4. 结果验证:学生们对模型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和讨论,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确定因素进行了预测和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方案。 5. 活动总结:学生们对整个活动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分享了自己在建模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提出了对学校未来数学建模活动的建议。 四、活动成果 本次活动的成果丰富多样,每个小组都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交通规划方案,并通过数学模型得出了相应的数据和结论。 以某小组的成果为例,该小组选取了某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城市的交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交通规划方案。他们首先分析了该城市目前交通系统的状况和问题,发现城市道路拥堵现象严重,并提出了在交通规划中要加强对公交车和地铁的建设和优化,同时提出鼓励市民选择非机动车出行等措施。然后,他们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对交通流量、道路拥堵度等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和仿真。最终,他们得出的结果显示,如果该城市按照他们的交通规划方案进行改造和优化,将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

数学建模的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一) ——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 2.熟悉掌握matlab软件的文件操作和命令环境。 3.掌握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操作步骤。 4.通过matlab绘制二维图形以及三维图形。 二.实验任务: 来自课本64页习题: 用最小二乘法求一形如y=a+b x2的多项式,使之与下列数据拟合: 三.实验过程: 1.实验方法:用最小二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包含两个基本环节:先根据所给出数据点的变化趋势与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函数类;然后按照最小二乘法原则求最小二乘解来确定系数。即要求出二次多项式: y=a+b x2的系数。

2.程序: x=[19 25 31 38 44] y=[19.0 32.3 49.0 73.3 97.8] ab=y/[ones(size(x));x.^2]; a=ab(1),b=ab(2) xx=19:44; plot(xx,a+b*xx.^2,x,y,'.') 3.上机调试 得到结果如下: x = 19 25 31 38 44 y=19.0000 32.3000 49.0000 73.3000 97.8000 a = 0.9726 b = 0.0500 图形:

四.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处理,我们学习并掌握了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及多项式数据拟合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了使用matlab软件,加深了我们的数学知识,提高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数学建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二) ——用Newton法求方程的解 一.实验目的 1.掌握Newton法求方程的解的原理和方法。 2.利用Matlab进行编程求近似解。 二.实验任务 来自课本109页习题4-2: 用Newton法求f(x)=x-cosx=0的近似解 三.实验过程 1.实验原理: 把f(x)在x0点附近展开成泰勒级数f(x) = f(x0)+(x-x0)f'(x0)+(x-x0)^2*f''(x0)/2! +… 取其线性部分,作为非线性方程f(x) = 0的近似方程,即泰勒展开的前两项,则有f(x0)+f'(x0)(x-x0)=0 设f'(x0)≠0则其解为x1=x0-f(x0)/f'(x0) 这样,得到牛顿法的一个迭代序列:x(n+1)=x(n)-f(x(n))/f'(x(n))。 2.程序设计: function y=nd(x)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一.电梯问题有r个人在一楼进入电梯,楼上有n层,设每个乘客在任何一 层楼出电梯的概率相同,试建立一个概率模型,求直到电梯中的乘客下完时,电梯需停次数的数学期望。 1.实验分析: 这个实验用直接计算分析的方法比较困难,故可采用计算机多次模拟仿真实验来计算估计值。通过多次产生在0~1之间的随机数,进而转化为在0~n之间的随机数,代表上电梯的一个人要到的层数。此处由于实际原因,需要把0、1去掉,都归到2里头。每次试验都要计算出r个人停的层数,如果在一层有人下,

则在这一层要停,最终计算出需要停的总数。统计完停的次数后,算出每一个次数的频率,相当于概率,然后用期望的计算方法算出期望。 2.matlab程序 n=10; %将r与n都设定为n r=10; num=10000; %设定模拟实验次数 t=0; qiwang=0; %期望值 a=rand(1,r); s=rand(1,n); v=rand(1,n); for i=1:num %开始模拟 for j=1:n s(j)=0; end for k=1:r a(k)=round(rand(1,1)*n);%将0~1之间的随机数变为0~n的 if(a(k)<2) %小于2的当2 a(k)=2; end end for m=1:r s(a(m))=1; %如果有人在某层下,则将对应数组元素置1 end for u=1:n %计算需停电梯的次数 if(s(u)==1) t=t+1; end end v(t)=v(t)+1; %计算需停电梯次数的各对应频数 t=0; end for e=1:n %计算期望值 v(e)=v(e)/num; qiwang=qiwang+e*v(e); end v qiwang 3.运行结果

高一数学建模报告范文

高一数学建模报告范文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要求学生: 1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 2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 3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其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新课标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一,数学学习不仅要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而且在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同样需要得到训练和提高,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一个重要目的和--条基本原则,要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明确探究方向,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 数学建模活动是一种使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受到数学教育的学习方式,是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突出强调建立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和方法,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但是《新课标》虽然提到了“数学模型”这个概念,但在操作层面上的指导意见并不多。如何理解课标的上述理念?怎样开展高中数学建模活动?数学建模的教学本身是一个不

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他们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师利用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和学习新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和辩论,主动探索解决之法。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创造-一个环境去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强调的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知识与结果。 一、在教学中传授学生初步的数学建模知识 中学数学建模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时将数学建模中最基本的过程教给学生:利用现行的数学教材,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典型的数学模型。如函数模型、不等式模型、数列模型、几何模型、三角模型。方程模型等..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数学基本模型问题,如储溜问题、信用贷款问题可结合在数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一些不大复杂的应用问题,带着学生一起来完成数学化的过程,给学生一些数学应用和数学建模的初步体验。 max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数学建模意识预览与源文档-致下载高清先永印在数学教学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中,介绍知识的来龙去脉时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例如,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等量关系和不等量关系”以及“变量间的函数对应关系”、“变相间的非确切的相关关系”、“事物发生的可预测性,可能性大小”等, 这些正是数学中引入“方程”、“不等式”、“函数”“变量间的线性相关”、“概率”的实际背景另外锻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園世界出现的数学现象。 “世界通用语言”它能够准确、清楚、间接地刻画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许

数学建模获奖论文(优秀范文10篇)11000字

数学建模获奖论文(优秀范文10篇)11000字 数学建模竞赛从1992年始,到现如今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数学建模获奖论文,供给大家欣赏和探讨。 数学建模获奖论文优秀范文10篇之第一篇: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要:数学建模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能力,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们学习这种能力,这对于解决高中数学问题是比较有效的,而且对于学生们未来接受高等教育有更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们的能力得到锻炼,提升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学习知识是比较基础的教学目的,教师如果想让学生们的能力得到锻炼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高中数学对于很多学生们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能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而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建模能力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 核心素养; 数学建模; 能力培养; 应用研究; 建模活动是一项比较有创造性的活动,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建模活动进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独立,自觉运用数学理论知识去探索以及解决问题,构建模型解决实际问,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更加牢固、基本技能得到锻炼是最根本的目的。学生们的运算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在建模活动中得到锻炼,提升学生们的空间观念以及增强应用数学意识是延伸目的。 一、对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解概述

高中数学建模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利用学生们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来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遇到的问题。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就是对生活中或者课本中比较抽象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抽象可以建立刻画出一种较强的数学手段,通过运用数学思维也能观察分析各种事物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学生们可以从复杂的问题中抽离出自己熟悉的模型,然后在利用好数学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基本就是事半功倍。想要让学生们建立模型意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去培养。 第一点就是让学生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耐心观察,例如,在校园草坪上可以看到喷灌设备,草坪的形状有很多种,所以喷灌设备设置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学生们通过观察可以进行总结联想。如果草坪恰巧是三角形的,学生们可以对"任意角以及弧度";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联想,从生活中观察相关知识结合教材可以让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最基本的锻炼,然后建立熟悉的模型,通过精密的计算可以让这一单元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学生们一定要勇于探索,对基本的知识进行反复练习。 第二点就是让学生们勇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说明学生们自己有动脑思考,而且这对于接下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对草坪喷头布置方式进行观察的时候,学生们可以像教师提问具体的覆盖区域以及用水率的情况,这样的问题是建模过程中比较关键的问题,想要达到水利用率最高就应该让使用喷灌总面积减掉草坪面积的差最小。学生们可以根据这样的问题来理解直线方程。教师可以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得到锻炼。学生们提问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们的课堂主导地位,引导启发为主,不能直接告诉学生们答案,也不能完全对学生们的问题置之不理,高中阶段学生们应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模活动本身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实践性,这对学生们的思维活性以及深刻性和灵活性都有一定都有要求。 第三点就是让学生们善于联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过程,建模主要是让学生们通过观察生活来和教材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连接,这样才是建模的基本准备工作。例如,在对草坪喷灌头布置方式是否合适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首先联想出两个评判标准,第一个就是保证草坪的所有区域都在喷灌区域范围内,第二个就是让喷灌总面积和草坪面积的差最小[1]。这也是对学生们空间思维能力的锻炼,为将来学习立体几何初步奠定基础。设定标准之后就可以通过计算选出比较合适的方案,全圆喷洒和扇形喷洒是比较适合方形草坪的,对于正三角形状的草坪扇形更适合。这在教材中就可以对应相关的问题,建模活动最简单的例子就完成了,让学生们通过这样简单的例子理解建模活动的含义就是教学目的[2]。

高一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

高一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 高一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高一数学建模活动的实施情况及其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通过对一所高中的数学建模活动进行观察和调查,我们发现这种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数学建模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建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广泛开展数学建模活动,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1. 引言 数学建模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它通过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学建模和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数学建模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对数学建模活动的研究还比较有限,特别是在高一阶段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研究旨在探索高一数学建模活动的实施情况及其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 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某所高中的高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了数学建模活动的观察和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课堂教学、访谈学生和教师以及收集学生的学习成果等多种方法,获取了较为全面的数据。 3. 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高一数学建模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建模和解决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主动思考并运用数学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益。此外,数学建模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交流和协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创新思维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 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一数学建模活动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广泛开展数学建模活动。

数学建模调研报告

数学建模调研报告 数学建模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 数学建模是以数学方法和思维为基础,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学建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了解数学建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两种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数学建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同时,我们还选择了几个典型的数学建模案例,进行了实地访谈,深入了解其建模思路和方法。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 1. 数学建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经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数学建模在工业、金融、环境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生产过程优化和产品质量控制方面;金融领域主要应用在风险评估和资产组合优化;环境领域则主要应用在大气污染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引起数学建模困难的主要原因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数学建模存在一些困难。其中,问题模糊性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由于实际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问题本身的陈述往往模糊不清,需要通过数学建模方法进行准确的描述和求解。此外,数学建模过程中的数据获取和处理也是一大困难。大量的实验数据和观测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拟合,以便建立准确的模型。此外,数学建模对于求解方法和算法的要求较高,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3. 数学建模应用的发展前景 尽管数学建模存在一些困难,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仍然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数学建模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数学建模方法和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调研总结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数学建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数学建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数学建模的应用效果,我们建议: 1. 加强数学建模的教育培训,提高人才素质和技术能力,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好的支持。

高一数学建模研究报告

高一数学建模研究报告 一、课题由来 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现已成为不同层次数学教育重要和基本的内容。确切地说,数学建模就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通过抽象和简化,明确实际问题中最重要的变量和参数,通过某些“规律”建立变量和参数间的数学问题(我们也可以说是把实际问题“翻译”为数学问题,或称之为这一简化阶段的一个数学模型),再用精确的或近似的数学方法求解之,然后把数学的结果“翻译”成普通人能懂的语言,并用现场实验数据或历史记录数据或其他手段来验证结果是否符合实际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多次执行和完善就是数学建模的全过程。 数学建模的教学实践在我国己有十多年的探索了,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都将数学建模内容列入学生必修内容。在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中,一些学校选择了数学建模做为突破口;在进行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数学建模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与意识是人们适应现代生活的必要素质,市场经济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或企业家,能够分析、判断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做出恰当的决策,如统计与概率,运筹与优化等频繁使用,只有掌握更有用的数学知识和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然而在高中数学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弊端:重灌输,轻引导;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模仿轻创造;重题量轻质量.造

成中学毕业生数学应用的能力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这一现象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提出在中学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并将这一块内容融汇到新教材的各个部分。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改变了应试教育中的学生单纯地使用公式和经过题海训练打造的解题机器的角色。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真正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那么,在他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即使数学的具体知识逐渐淡忘了,但扎根于学生头脑中的数学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却能随时随地发挥作用,使他终生受益。追求数学建模应用的教育,实际上是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对数学知识及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的本质内涵的理解,而这正是数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关键所在。 二、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会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反思。 (2)使教师在高中数学建模的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思维、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分析、归纳、总结大量的数学建模教学案例,明确数学建模的教学方法。找寻影响高中数学建模有效性的因素,探究达成高中数学建模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高中数学建模课堂教学效率。 2.研究内容 (1)高中生对数学建模的认识与理解。

多项式回归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多项式回归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一、引言 多项式回归是一种常用的数学建模方法,它可以通过拟合多项式函数来描述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多项式回归在实际问题中广泛应用,例如经济学、生物学、工程学等领域。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组实验数据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探索多项式回归在模型建立和预测中的应用。 二、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在实验中,我们收集了一个关于汽车油耗与发动机排量之间关系的数据集。数据集中包含了不同车型的汽车的油耗和发动机排量的数据。为了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处理等。 三、多项式回归模型建立 在多项式回归分析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次数的多项式函数来拟合数据。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3次多项式函数来建立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将多项式函数拟合到数据上,得到了模型的系数。 四、模型评估与优化 为了评估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我们计算了模型的均方误差(MSE)和决定系数(R-squared)。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数值,我们可以评估模型的拟合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模型优化。

五、模型预测与应用 在模型建立和优化之后,我们可以使用多项式回归模型来进行预测和应用。通过输入不同的发动机排量,我们可以预测相应的汽车油耗。这对于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多项式回归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个拟合效果较好的模型。模型的MSE较小,R-squared较大,说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较好。通过模型预测,我们可以得到不同发动机排量下的汽车油耗预测值,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决策。 七、结论与展望 本实验通过对多项式回归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探索了多项式回归在数学建模中的实际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多项式回归模型在描述汽车油耗和发动机排量之间关系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优化模型,探索更高次数的多项式函数或其他回归方法,以提高模型的精确度和预测能力。

数学建模的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的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示例如下: 实验名称:社交网络分析中的协同过滤 实验目的:研究社交网络中的协同过滤算法,并比较其性能和效率。 实验设计: 1. 数据收集:从Facebook的公开数据集中获取了20个城市居民的用户数据,包括他们的个人资料、社交关系和浏览记录等。每个用户被标记为一个或多个好友、关注者或喜欢某个特定话题的人。共收集了7000个用户数据点。 2. 数据预处理:对数据进行清洗和特征提取。清洗数据是为了删除无用的信息,提取特征则是为了将数据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形式。 3. 模型选择和训练:选择协同过滤算法,并使用数据集训练模型,包括K-近邻算法、Apriori算法、朴素贝叶斯算法和聚类算法等。 4. 模型评估:使用测试集对不同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估。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召回率、精确度、F1值等指标,并比较不同算法之间的性能。 5. 应用测试:使用测试集尝试在实际应用中应用模型。将模型应用于新的数据集,评估模型的性能和效率,并进行模型的优化和改进。 实验结果: 1. 结果概述:经过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后,共产生了7000个用户

数据点,其中5566个用户被标记为好友、关注者或喜欢某个特定话题的人。共1897个用户数据点被保留,用于评估模型的性能。 2. 模型评估指标: 准确性:模型预测的准确率。 召回率:模型从测试集中返回的真实用户中,能够被预测为好友或关注者的比例。 精确度:模型预测的精确度。 F1值:在测试集中,模型预测正确的用户数量与实际用户数量之比。 实验结果显示,K-近邻算法的性能最好,召回率为74.06%。Apriori算法的性能次之,准确性为72.32%。朴素贝叶斯算法的性能最次,召回率为69.71%。聚类算法的精确度最低,为68.91%。 3. 应用测试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将模型应用于新的数据集,评估模型的性能和效率。实验结果显示,K-近邻算法的应用性能最好,召回率为89.46%。Apriori算法的应用性能次之,召回率为78.21%。朴素贝叶斯算法的应用性能最次,召回率为76.86%。聚类算法的应用性能最低,召回率为74.08%。 结论: 该实验研究了社交网络中的协同过滤算法,比较了不同的算法在性能和效率方面的表现。实验结果显示,K-近邻算法在协同过滤算法中表现最好,召回率为74.06%。Apriori算法的性能次之,准确性为

必修一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

必修一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 一、活动概述: 大学是学习、实践的阶段,为培养协会的集体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了解和体验到圣诞节的气氛,结交新朋友,促进沟通,增进彼此感情,并且度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圣诞节,又赶上西方节日“圣诞节”的到来。我们营销策划研究会策划了此次活动。目的就是加强和增进部长和会员之间的默契 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工作,每位部长及干事的付出都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也正是因为所有部长和干事齐心协力,积极主动,才使得我们数学建模协会能够不断的发展、前进。为此,我们商量决定对个别优秀干事与部长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故恰逢圣诞来临之际,我们打算给所有部长和干事发送苹果,作为一份温暖的慰问!希望我们大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团结! 二、活动效果: 1 培养协会的集体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 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了解和体验到圣诞节的气氛 3 结交新朋友,促进沟通,增进彼此感情,并且度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圣诞节 4 对部长及干事的付出我们给与了肯定 5 对个别优秀干事与部长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 6作为一份温暖的慰问!使大家更加积极活动 三、感悟体会: 举办此“苹”安相伴传递协会情一是寄托了部长对干事及会员们的节日美 好祝福,增进部长与大家之间的感情,促进协会朝健康向上、团结有爱的方向发展;二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同学们因期末考试的不安紧张情绪,帮助同学调试心情,帮助同学们健康向上。 岁末年初的圣诞节活动,对数学建模这样一个崭新的协会来讲,带来了久 违的愿望与情愫。会员与部长间打破了“似曾相识”的无言局面,在这样一个充满温情的平安夜,终于找到了自己祈盼已久的“近邻”我们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多的是“亲人”的称谓。 总体来说,我觉得此次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我们在玩中学习,进行着一个个亲子活动,促进了会员与部长的情感,也让我们和部长的距离拉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让我们在此次活动中吸取经验,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明年的活动,争取做到更好

小学数学建模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建模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建模研究报告 辛集小学洪刚《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主动、活泼的、生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到了数学模型的概念,同时秦教授也在研讨交流中指出:“数学建模的历程:寻找信息、剔除无用信息、保留与数学有关的信息、进行目标指向、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验证猜想与方法、并进行无数次调整,进行定型。”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质就是数学建模的能力。目前,数学建模活动在大中学中早已蓬勃地开展,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数学建模教学还没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由此,我认为应该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建模的活动。 一、关键词解释 1、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和为一种特殊目的而作出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数学结构。它或者能解释特定现象的显示状态,或者能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或者能提供处理对象的最有效决策或控制。 2、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指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解释验证的过程。 三、开展数学建模的理论依据 任何问题的提出都有一定的条件支持,而促使我提出这个问题的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数学建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具体的题目实例,使学生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 数学建模分析和解决的基本过程。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进取的的学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 能力,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实验题目 (一)题目一 1、题目:电梯问题有r个人在一楼进入电梯,楼上有n层。设每个 乘客在任何一层楼出电梯的概率相同,试建立一个概率模型,求直 到电梯中的乘客下完时,电梯需停次数的数学期望。 2、问题分析 (1)由于每位乘客在任何一层楼出电梯的概率相同,且各种可能的情况众多且复杂,难于推导。所以选择采用计算机模拟的 方法,求得近似结果。 (2)通过增加试验次数,使近似解越来越接近真实情况。 3、模型建立 建立一个n*r的二维随机矩阵,该矩阵每列元素中只有一个为1,其余都为0,这代表每个乘客在对应的楼层下电梯(因为每 个乘客只会在某一层下,故没列只有一个1)。而每行中1的个数 代表在该楼层下的乘客的人数。 再建立一个有n个元素的一位数组,数组中只有0和1,其中1代表该层有人下,0代表该层没人下。 例如: 给定n=8;r=6(楼8层,乘了6个人),则建立的二维随机矩阵及与之相关的应建立的一维数组为: m =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c = 1 1 0 1 0 1 1 1 4、解决方法(MATLAB程序代码):

n=10;r=10;d=1000; a=0; for l=1:d m=full(sparse(randint(1,r,[1,n]),1:r,1,n,r)); c=zeros(n,1); for i=1:n for j=1:r if m(i,j)==1 c(j)=1; break; end continue; end end s=0; for x=1:n if c(x)==1 s=s+1; end continue; end a=a+s; end a/d 5、实验结果 ans = 6.5150 那么,当楼高11层,乘坐10人时,电梯需停次数的数学期望为6.5150。 (二)题目二 1、问题:某厂生产甲乙两种口味的饮料,每百箱甲饮料需用原料6 千克,工人10名,可获利10万元;每百箱乙饮料需用原料5千 克,工人20名,可获利9万元.今工厂共有原料60千克,工人 150名,又由于其他条件所限甲饮料产量不超过8百箱.问如何 安排生产计划,即两种饮料各生产多少使获利最大.进一步讨 论: 1)若投资0.8万元可增加原料1千克,问应否作这项投资. 2)若每百箱甲饮料获利可增加1万元,问应否改变生产计划. 2、问题分析 (1)题目中共有3个约束条件,分别来自原料量、工人数与甲饮料产量的限制。 (2)目标函数是求获利最大时的生产分配,应用MATLAB时要转换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常用方法的调研报告毕业论文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常用方法的调研报告毕业论文 目录 一、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常用方法的调研报告 (2) 二、【摘要】 (2) 三、【关键词】 (2) 四、【引言】 (4) 五、【本论】 (4) 1、问题的提出 (4) 2、调查对象及方法 (5) 2.1 调查对象 (5) 2.1.1 DVD在线租赁问题 (5) 2.1.2 SARS病毒的传播 (5) 2.1.3 饮酒驾车问题 (6) 2.2.1 DVD在线租赁问题解决方法 (6) 2.2.2 SARS病毒传播问题解决方法 (7) 2.2.3 饮酒驾车问题解决方法 (8) 六、【结果及讨论】 (8) 七、【参考文献】 (9)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常用方法的调研报告 【摘要】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本次调研,通过分析以往数学建模竞赛试题运用的解决方法,总结大学生参加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和解答形式。

【关键词】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竞赛题目;解决方法 RESEARCH REPORT ON THE COMMON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 【ABSTRACT】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was founded in 1992, and has become the largest basic subject competition in the national college, and is also the world's largest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the process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is a kind of thinking method of mathematics, which is a powerful mathematical tool to describ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by using the language and method of mathematics. This investig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questions using the solution method, summarizes th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mathematical modeling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ommon methods and solution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Contest questions;Solution method 【引言】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数学竞赛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汇总统计后明确大学生遇到题目时的思考方向,将建模比赛简单化。 2、选题背景:暑期参加数学建模培训,真题训练时没有思路,不知从何下手解题,遇到了很多问题。 3、调研地的选择:运用互联网搜索往年数学建模比赛的参赛论文,分类汇总论文中运用的方法。 4、研究优势说明:○1运用互联网搜集资料较为方便;○2大学生

数学建模实践(二)实验报告模板

数学建模实践(二)实验报告 分数:数学建模实践(二)实验报告 实验一:常微分方程数值解 SARS传染病模型 姓名: 学科专业: 学号: 完成日期: 大连理工大学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ARS传染病模型 摘要 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 - II -

数学建模实践(二)实验报告 The Title Abstract Contents of the abstract. Times New Roman. Key Words:Key words; Key words; Key words - III -

SARS传染病模型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 III 问题的重述 (5) 模型假设 (6) 符号说明 (7) 模型建立 (8) 模型求解 (9) 模型的检验 (9) 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source code (11) - I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