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被针头或锐器刺伤时,应立即流动水冲洗伤口,并从远

心端开始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伤口,之后用75%乙

醇或0.5%碘伏消毒,并进行包扎。

2.如果病人为HIV(+),医务人员应该抽血检查Auti-HIV,并在2小时内服用XXX和XXX。如果皮肤被污染,应

使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如果粘膜或眼睛被污染,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同时,医务人员应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负责人审核并签名。之后,应向医务科报告并核实病人带病情况,并根据病人血源性病原体结果做相应处理。

3.如果病人为XXX阳性,或者是急诊病人或病原体不明,或者是Anti-HCV(+)或TP(+),医务人员应该进行相应

的处理。如果医务人员自身为HbsAg(+)或Anti-HBs(+),应进行医学观察2年,暴露后4周、8周、12周、6个月、2

年追踪抗-HIV。如果医务人员未注射疫苗,则需在24小时内注射HBIG,并建议接受HBV疫苗注射。如果医务人员已完成疫苗注射未产生免疫力,则应查输血全套。如果医务人员Anti-HCV(+),予因特芬300万U皮下注射疗程28天。如果医务人员Anti-HCV(-),则应预防性注射长效青霉素QW*2次。在以上处理完成后,如果还需要注射HBIG,则应在24小时内注射,并建议接受HBV疫苗再注射。最后,医务人员应继续追踪肝功能和血液检测结果,暴露后45天追踪Anti-HCV和TP,暴露后45天追踪HBV或输血全套。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1、现场处理。遵循“一挤二洗三消毒”原则,在伤口处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皂液和流动水彻底冲洗,禁止局部挤压和吮吸,时间不少于15分钟。再用0.5%碘伏或7 5%酒精消毒创面。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尽早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告知主任护士长,从内网填写职业暴露登记卡,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风险评估:由感染管理部门对暴露程度、暴露源和暴露者进行评估,确定感染的危险性、暴露级别和是否需要实施暴露后预防给药。 4、到感染免疫科开具相关检验检查。确定暴露后预防方案的选择: ①、患者HBsAg(+): 1)医务人员抗-HBs<10m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400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第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µ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µg)。 2)医务人员抗-HBs≥10mU/m1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3)暴露后3个月、6个月应检查HBsAg、抗-HBs、ALT。

②、患者抗-HCV(+):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抗-HCV(-),暴露后3个月、6个月应检查抗-HCV、ALT,并根据复查结果进行相应抗病毒治疗。 ③、患者抗-HIV(+):应立即向分管院长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评估与防护指导,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决定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应检查抗HIV。 ④、患者TPHA(+): 1)推荐方案:苄星青霉素,240万U,单次肌注,每周一次,共2周。 2)青霉素过敏:多西环素(强力霉素)100mg,2次/d,连用14天;或四环素500mg,4次/d,口服,连用14天;头孢曲松最佳剂量和疗程尚未确定,推荐1g/d,肌注,连用8~10天;或阿奇霉素2g,单次口服。 5、随访和咨询。 ①、感染管理部负责督促职业暴露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化验,并负责追踪确认化验结果和服用药物,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 ②、在处理过程中,感染管理部负责为职业暴露当事人提供咨询,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帮助减轻其紧张恐慌心理,稳定情绪。 ③、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职业暴露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职业暴露当事人的情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及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及处置流程 一、现场处理:职业暴露一旦发生,应做好暴露部位紧急处理。 1.完整的或有破损的皮肤被病人的血液或血性体液溅到,应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充分清洗。 2.粘膜暴露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冲洗干净。 3.被割伤或扎伤,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尽可能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4.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二、报告:对暴露部位紧急处理后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填写“职业暴露个人登记表”,科室负责人签字后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处和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处详细了解暴露过程,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等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备案。班外时间由科室负责人报医疗总值班,由总值班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处及保健科。 三、预防性治疗(Post-Exsposure Prophylaxis,PEP):由专家评估决定是否实行。一旦决定实施PEP,原则上越早越好,最好在1-2小时内开始,尽量不超过24小时。感染危险性很高的暴露者,即使时间已达1-2周,也应考虑预防性用药。 四、血清学监测:暴露源应完成传染病三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阳性加查RPR;暴露者发生暴露后应完成传染病三项+丙肝抗体+乙

肝两对半检查,由所在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出面,尽快与检验科联系,血样送检验科尽早行相关检查并追踪结果,以便得到及时合理处理。如发生集体暴露事件(≥3人)或怀疑HIV暴露,应立即上报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出面协助处理相关事项。 五、临床医护人员预防性治疗及血清学监测费用由医院负责。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流程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面临各种风险,而职业暴露是其中之一。职 业暴露是指从事特定工作时不小心暴露于可能导致危害的生物体、化 学物质或物理因素之下。作为医务人员,他们可能遭受职业暴露风险,例如感染病原体、接触有毒物质等。为了保障医院医务人员的身体健 康与安全,医院应该建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流程。本文将介 绍这个流程以及如何应对职业暴露事件。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类 医务工作者在其职业工作生涯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暴露风险,常见 的职业暴露包括: 1.医疗废弃物接触、针刺、切割和撕裂风险; 2.对木质或道具进行处理和维护的职业暴露; 3.接触有害化学品的风险,如氧化乙烯、甲醛等; 4.接触有毒生物和传染病毒等的风险; 5.其他物理和环境因素的危险,如噪声、辐射等。 报告流程 在发生职业暴露事件时,医院应该指定专人负责,及时采取行动,遵循以下步骤:

步骤1: 告知开展职业暴露事件处理 当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意外接触了感染源或与有害物质接触后,应立即告知现场上级或现场卫生安全管理员。医院应设立专职负责人员接听电话,并做好记录和相关处置措施的跟进。 步骤2: 整理资料 医务工作者被暴露于化学品、传染病毒和辐射源等环境中时,应注意保留证据。一方面,证据能够支持医院评估职业暴露程度和证明相关可靠性;另一方面,证据还能在决策过程中作为法律和法律规定的证据。 步骤3: 评估风险并采取措施 医院应该采取风险评估并采取一些方法,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减少到最小。 首先,医院应该评估职业暴露的情况,以确定可能受到伤害的程度和影响。其次,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哪些预防和应对措施更适合该场景。 步骤4: 提供精神和心理支持 医院应该给予职业暴露工作者精神和心理支持,以减少工人的情感和心理上的压力。医院可以提供一些产生积极效果的措施,如心理卫生咨询服务、健康食品和创伤治疗方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报告及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报告及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是指为了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职业暴露所带来的健康风险,制定的一系列防护措施和管理流程。以下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的报告及处理流程。 1. 报告流程: - 当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应立即向所在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如感染控制科、人事科)报告。 - 医务人员应提供详细的职业暴露事件信息,包括暴露的时间、地点、暴露物质的性质、受 暴露的部位等。 - 医疗机构应指定专门的接收部门或责任人负责接收并记录职业暴露报告。 2. 处理流程: - 医疗机构应立即对医务人员进行急救处理(如冲洗、消毒等)。如果需要,医务人员应尽 快就医。 - 医疗机构应尽快组织职业暴露事件的调查和评估,确定职业暴露的危害程度和相关风险。 - 根据职业暴露事件的危害程度和风险,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建议,包括药物 预防、检测、隔离、治疗等。 - 医疗机构应记录职业暴露事件的详细信息,并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改进防护措施和 管理制度。 3. 相关措施: -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明确的工作流程、岗位责 任和防护措施。 -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意识和防护能力。 - 医疗机构应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和设施,并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 -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及时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 和解决问题。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的报告及处理流程,旨在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暴露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医疗机构应加强管理,提供必要支持和资源,确保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得到足够的保护和关怀。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

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被针扎或接触到疑似感染者血液,是一件非常恐慌的事,接下来,我们具体讨论工作中乙肝、丙肝、梅毒、HIV职业暴露后的应付方式。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 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4、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一、乙肝职业暴露 (一)挤压与消毒 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二)抽血检查 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 个月和6 个月内复查。 (三)特殊处理 1、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低(<10IU/mI),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5ug)。 2、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3、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核心HbsAg 和抗原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二、丙肝职业暴露 (一)挤压与消毒 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二)抽血检查及处理 1、如明确暴露源(患者)为HCV感染者(抗-HCV阳性、HCV-RNA阳性),建议暴露后医务人员立即进行抗-HCV检测,留取抗-HCV本底资料。 2、若此时医务人员抗-HCV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测HCV-RNA,HCV-RNA阳性者建议进行干扰素+利巴韦林的标准抗病毒治疗。 3、若此时医务人员抗-HCV阴性,者于暴露后12周再次检测抗-HCV,抗-HCV 阳性者进一步检测HCV-RNA,HCV-RNA阳性者建议进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HCV RNA 阴性者于暴露后24周监测抗-HCV和ALT,并进行跟踪管理。 三、梅毒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由于接触病人和病原体,存在一定的职业暴露风险。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将介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1. 发生职业暴露后,首先要及时将受伤部位进行清洗。用肥皂和温水将受伤部位进行充分清洗,以尽量减少病原体的侵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过热或过冷的水,以免对伤口造成刺激。 2. 在清洗完伤口后,需要进行伤口消毒。可以用含有酒精的消毒剂或碘酒进行消毒,以杀灭可能进入伤口的病原体。消毒时要注意用棉球或纱布蘸取适量的消毒剂,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加重伤口疼痛。 3. 处理完伤口后,需要及时寻求医疗救治。医务人员可以向医院的职业暴露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流程进行处理。医院会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包括病毒筛查、免疫接种等。 4. 在等待医疗救治期间,医务人员可以按照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观察自身是否出现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等,以及伤口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等。如有症状或伤口感染迹象加重,应及时

向医疗机构报告。 5. 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病原体筛查。根据暴露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尿液检测、唾液检测等,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病原体。这一过程需要在医院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6. 医务人员在处理完职业暴露事件后,还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职业暴露事件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缓解压力,恢复心理健康。 7. 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后,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同时,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 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后,需要及时清洗和消毒受伤部位,寻求医疗救治,并进行自我观察和病原体筛查。同时,还应接受心理辅导,加强个人防护意识。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职业暴露带来的健康风险,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一、引言 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接触患者及处置污染物品等原因,可能会发生职业暴露。为保障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预案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医疗卫生机构感染管理办法》 3.《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技术指南》 4.《职业暴露急救指南》 三、预案内容 1.预案目标 确保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事件中能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治和保护,降低职业暴露后的风险。 2.预案组成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的预案实施和处置工作。 -医务人员:参与应急预案的人员。 -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邀请相关部门参与预案制定和实施。 3.预案流程

-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和报告:当发生职业暴露事件时,医务人员应 立即向应急处置小组报告,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暴露的性质和程度等信息。 -首次处理:根据暴露事件的性质和程度,应急处置小组将医务人员 迅速转移到安全区域,并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清洗或冲洗暴露部位,尽量 减少毒性物质吸收。 -确认暴露种类和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小组根据暴露种类和程度,进 行相关检查和测试,确认暴露的种类,并评估职业暴露后的风险等级。 -健康监测和跟踪:健康监测是职业暴露事件处理的重要一环,通过 监测医务人员的生理指标,及时发现暴露事件后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并 采取相应措施。 -医学处理和紧急救治:根据暴露的种类和风险评估结果,医务人员 将进行相应的医学处理,包括注射抗毒素、药物治疗等,以及相应的紧急 救治。 -后续管理和卫生监测:职业暴露事件处理后,医务人员还需要进行 后续管理和卫生监测,尽量减少职业暴露后的后果。 四、预案实施 1.常态化培训: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职业暴露应急预案的培训,提高 应急处置能力。 2.协同合作:预案实施过程中,应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及时 获取专业支持和协助。 3.信息共享:职业暴露事件发生后,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向医务 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

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的紧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的紧急预案和处置 流程 一、预案目的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应对能力,确保医务人员在遭遇职业暴露时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旨在规范职业暴露的紧急处置流程,提高医疗机构的职业暴露管理水平,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权益。 二、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医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可能遇到的职业暴露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锐器伤、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暴露。 三、紧急处置流程 3.1 锐器伤

1. 立即用手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量挤出伤口内的血液,但禁止伤口局部按摩。 2. 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伤口,持续至少15分钟。 3. 如有伤口,请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4. 向上级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报告表》。 5. 根据暴露级别,进行相应的病毒筛查和疫苗接种。 3.2 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暴露 1.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暴露部位,持续至少15分钟。 2. 如暴露部位为眼睛,请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尽量眨眼。 3. 如有伤口,请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4. 向上级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报告表》。 5. 根据暴露级别,进行相应的病毒筛查和疫苗接种。 四、上级报告 1. 发生职业暴露后,当事人应立即向直接上级报告。 2. 直接上级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管理小组报告。

3. 职业暴露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职业暴露的处置工作。 五、病毒筛查和疫苗接种 1. 职业暴露管理小组根据暴露级别,确定病毒筛查和疫苗接种 方案。 2. 当事人应在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管理小组的指导下,进行病毒 筛查和疫苗接种。 3. 当事人应按照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管理小组的要求,定期复查 和随访。 六、记录与归档 1. 当事人应填写《职业暴露报告表》,并由直接上级审核签字。 2. 《职业暴露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由当事人留存,一份交 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管理小组。 3. 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管理小组应将所有职业暴露事件记录归档,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医院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医院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医院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常有可能因锐器伤等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为使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处理,降低传染性疾病感染的危险,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医务人员艾滋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等文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修订本预案。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毒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二)职业暴露管理机构及职责 1、巨野县人民医院职业暴露应急处理小组 (1)组成: 组长:姚元伦 副组长:曹云和吕秀美王丽冯兴霞李凤美刘秀莲刘凤华 成员:徐常本翟永丽张作宇庞丽潘海燕丁涛任丽丽张丽萍 田建华李东风董晓飞王中强(2)职责: 1)组长统筹全局工作; 2)医务部:负责组织职业暴露后的评估及预防性用药治疗工作; 3)护理部:负责检查、落实临床护理科室有关预防职业暴露防护物资的配备情况提供职业防护措施的指导工作; 4)检验科: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检测工作; 5)药学部: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保管及发放工作; 6)公共卫生科:负责HIV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技术的指导及日常咨询等工作; 7)器械科:负责提供临床护理科室有关预防职业暴露防护物资的

配备情况; 8)控感科干事:负责职业暴露后续检测跟踪、用药记录及资料建档工作,提供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指导工作。 2、各部门职责 (1)控感科 1)负责组织全院有关专业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2)定期对各部门职业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开展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工作; 3)建立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个人档案,做好职业暴露后的感染监测、预防用药记录; 4)对职业损伤和各类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5)负责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技术的指导; 6)负责组织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评估,确定是否需要预防用药、跟踪监测和预防治疗; 7)建议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及安全工具。 (2)药剂科 1)提供对乙肝、丙肝、梅毒及HIV相关的针对性预防治疗药物、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在药房存放一定基数,并保证此类药物的供应,设专人负责管理; 2)定期检查药品有无过期、变质; 3)专管人员每月对预防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发放记录,要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后,暴露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用。 (3)检验科 1)负责艾滋病毒血液初筛监测工作,对暴露源不明的HIV 监测应在2小时内出结果,如发现艾滋病毒抗体阳性结果应立即通知院感科负责人,阳性标本应尽快报公共卫生科并送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在确认之前不得通知受害者; 2)在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发生后24~48小时内,完成对接触者和接触的血源病原体相关检测,并及时通知结果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制度及流程 一、定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二、意外职业接触后的应急处理:(挤、冲、消、报)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2.如有伤口,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边挤边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 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并于2小时内报告感控办,进行抽血做本底检测。 三、评价源患者: 1根据现有信息评估被传染的风险,包括源患者的液体类型(例如血液,可见体液,其他潜在的传染性液体或组织和浓缩的病毒)和职业接触类型(即经皮伤害、经粘膜或破损皮肤)。 2对已知源患者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病毒检测。 3对于未知源患者,要评估接触者被乙、丙、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四、评估接触者,采取预防性措施: 1.暴露于乙肝患者的接触者: 1.1未接种疫苗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1.2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抗体,无需处理; 1.3以前接种过疫苗无抗体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 1.4 在最后一剂疫苗接种1~2月之后进行病毒抗体追踪检测; 2.暴露于丙肝患者的接触者:没有推荐采用接触后的预防措施,接触4~6个月之后进行丙型肝炎抗体和丙氨酸转氨酶基线检测和追踪检测。 3.暴露于梅毒患者的接触者:可预防性注射长效青霉素240万U/次,每周1次,连续2~3周。暴露当天查TP,暴露后三个月追踪TP。 4.暴露于HIV阳性的接触者:立即评估暴露级别,如果存在用药指证,尽快于接触后4小时内预防性用药,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图

第十部分医院感染管理流程图 1.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应急处置流程图 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 用75%或者0.5%碘伏消毒 包扎伤口

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图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报告医院感控办 经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后报告、登记和应急处置流程图 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 立即采取相应局部保护性措施了解锐器污染源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对污染物来源患者材料报告医院院感办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进行抗体检测 2.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报告经开区疾控中心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 用75%或者0.5%碘伏消毒 根据污染源的不同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4.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流程 短期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 报告院感染科、医务科、护理部 流行病学调查 证实医院感染暴发 查找感染原因,报告给主管院长 制定防控措施, 写出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上报经开区疾控中心 长春市疾控中心 5. 传染病患者处置流程图 科室发现疑似病人 上报院感办、医务部 防控领导小组(组织专家会诊) 确定疑似病例 经开区疾病控制中心转运病人至定点医院院内终末消毒隔离 进行网络直报 6. 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流程图 产生单位 防鼠、防蚊蝇、防蟑螂固定存放防盗、防儿童接触 医疗废物分类包装 损伤性利器盒液体废物瓶黄色垃圾袋 锐利器具化学液体性废物感染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科室消毒人员 移交(当日内)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作业流程图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应急处理步骤图 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 严禁进行伤口局部挤压)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 用75%或0.5%碘伏消毒 包扎伤口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汇报步骤图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汇报科主任、护士长 汇报医院感控办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后汇报、登记和应急处理步骤图 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 立即采取对应局部保护性方法了解锐器污染源汇报科主任、护士长 1.材料汇报医院院感科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进行抗体检测 2.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汇报经开区疾控中心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 严禁进行伤口局部挤压 3. 用75%或0.5%碘伏消毒 依据污染源不一样采取对应预防方法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步骤短期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 汇报医院感染科、医务科、护理部 流行病学调查 证实医院感染暴发 查找感染原因,汇报给主管院长 制订防控方法, 写出调查汇报。 调查结果上报县疾控中心

传染病患者处理步骤图 科室发觉疑似病人 上报院感办、医务部 防控领导小组(组织教授会诊) 确定疑似病例 县控制中心转运病人至定点医院院内终末消毒隔离进行网络直报

医疗废物搜集运输步骤图 产生单位 防鼠、防蚊蝇、防蟑螂固定存放防盗、防儿童接触 医疗废物分类包装 损伤性利器盒液体废物瓶黄色垃圾袋 锐利器具化学液体性废物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药品性废物 科室消毒人员 移交(当日内) 专职运输员 (填写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或单,资料保留三年) 按转运路线转运 移交医疗废物处理单位 (移交手续保留三年)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图

实用文档 1.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应急处置流程图 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 用75%或者0.5%碘伏消毒 包扎伤口

实用文档 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图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报告医院感控办 经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实用文档 2.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后报告、登记和应急处置流程图 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 立即采取相应局部保护性措施了解锐器污染源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对污染物来源患者材料报告医院院感办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进行抗体检测 2.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报告经开区疾控中心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 用75%或者0.5%碘伏消毒 根据污染源的不同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4.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流程 短期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 报告院感染科、医务科、护理部 流行病学调查 证实医院感染暴发 查找感染原因, 制定防控措施, 写出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上报经开区疾控中心 长春市疾控中心

5. 传染病患者处置流程图 科室发现疑似病人 上报院感办、医务部 防控领导小组(组织专家会诊) 确定疑似病例 经开区疾病控制中心转运病人至定点医院院内终末消毒隔离进行网络直报 6.

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流程图 产生单位 防鼠、防蚊蝇、防蟑螂固定存放防盗、防儿童接触 医疗废物分类包装 损伤性利器盒液体废物瓶黄色垃圾袋 锐利器具化学液体性废物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科室消毒人员 移交(当日内) 专职运送员(填写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或单, 资料保存三年) 按转运路线转运 移交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移交手续保存三年)7. 病房保洁员清洁工作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