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女儿会

恩施土家族女儿会
恩施土家族女儿会

《恩施土家族女儿会》的文化寻源

现存的并且正处于新一轮发展期的“恩施土家族女儿会”,原生地是恩施市红土乡的石灰窑,晚些时候,板桥镇的大山顶响板溪“女儿会”也应运而生。

据《黄氏日用杂志》(手抄本)记载,石灰窑原名“十个棚”,因十姓人家挽草为界、搭棚垦荒而得名。按这个手抄本的说法,这个时期也应该就是《女儿会》产生的年代。

“十个棚”有人垦荒的历史起于何时?

65岁的谢华国(乡干部)说“我们谢家从逃水灾来石灰窑开荒起到我这一辈人已经有了11代人……”,84岁的蒋品三(石灰窑傩戏传人)说“蒋家从湖南澧州到石灰窑开荒过日子已经有了13代人了”,……以此推算,大约有220—260年。

这个时期的石灰窑的经济社会是什么状况呢?翻开恩施地方志,就知道公元1735年以前,这里处于三省四县之交,是恩施人烟极为稀少、社会极为落后的最边远最蛮荒的地方。而改土归流以后,“流官所至,一派汉官威仪”(但“去城数里,则在不华不夷之列”)。当时清政府并且下诏,凡是能开垦的荒地,由土民自报自垦,并且减负免税,“凡是规定开垦的土地逾期不开垦者,即按无主荒地处理,招民来开垦。土民开垦的土地,只需缴纳一定数额的秋粮即可据为己有,永为世业”。

所以这时的土民,开始摆脱封建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了自己的土地。直接记载《女儿会》的《黄氏日用杂志》说的“十个棚”,就是这种“招民垦田”的真实记载。

因此,从改土归流起,刨去一辈人(20年)的原始垦伐期,“七月十二赶场”的“女儿会”应该有250年左右的历史。

这里的改土归流前的婚姻状况,和《兄妹成婚》、《鹰公公和佘婆婆》的古代民间故事依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以自由婚配为主,比如原始婚姻状况的成分仍然很多,基本上还是民族内婚制,由兄妹成婚演变成姑舅表婚、兄纳弟妾、弟配兄嫂比比皆是,“姑家女,伸手取,舅家要,隔河叫”,俗称“还骨种”(《恩施州志》)。“男女同行,无拘亲疏,道途相遇,以歌为奸淫之媒,虽亲夫当前,无所畏避”,其居所则“半室高搭木床,翁姑子媳联为一榻……男女不分,挨肩擦背”。悔婚、离婚、退婚合理存在,若妇女毁约,父兄仍“收留经年累月,纵其所为”(《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女性反而是有一定自主权的。

清雍正13年以后,与改土归流相适应的文化教育思想也贯彻到原土司制度的地区,封建婚姻制度,也随流官的到来而渐次融入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开始侵漫民间,地方志记载当时“如有议婚者,请聘媒妁,……然后行聘”。而且批判“旧日民间子女,……男女混杂,廉耻罔顾,……今已归流,父兄在家亟宜振作,凡一切不经之言,对女无轻出诸口……母

令与男同坐,以礼约其身”。“至于选婿,祖父母、父母主持之,不必问女子之愿否”。“一与聘定,终身莫改”(《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

很显然,恩施土家族的婚姻状况和女性的社会地位在改土归流前后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农业经济的相对发展,社会文明的逐步萌发,并不绝对同步地带给了妇女的必然解放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从“男女混杂”、“伸手取”、“隔河叫”的相对自由婚配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广大妇女的约束毫无疑问的是加强了。81岁的谢银桂说,“我们做姑娘的时候,如果在板壁缝里偷看一下路上过路男人,大人都要打的,屋里整酒不能出来添饭,不能给生人端茶送水”。82岁的张桂芝(蒋品三老伴)说,“我一岁就抱养给他家,在屋外面梳头大人们都是不许的”……在这种完备的封建礼教中,女性的婚姻也就毫无自由可言。

因此,这就为“女儿会”的产生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条件,“女儿会”是当时的时空条件下自由婚配的回潮,是女性回归人性本原的心理要求,是追求婚姻自由的呐喊,是对吃人封建礼教的抗争,是男权社会的异化。

而“十个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有了经济交流,有了货物贸易,有了石灰窑“乡场”,这个看起来只是男女交往的一个固定场所,实际上也说明“女儿会”又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的产物,简而言之,有“乡场”则有“会”,无“乡场”则无“会”。

这个“乡场”,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女儿“七月十二赶场”非常重要的产生条件,“十个棚”时期薛乡士喝醉了酒对女儿们说的“明天你们上街去玩一天吧”,是以能“赶场”为重要条件的,周围其他人家女儿也随之而去,这就构成了《女儿会》上女儿的基本组成部分;随着光阴荏苒,日经月累,每年七月十二,娘家都把嫁出去的姑娘接回来玩几天,所谓“年小月半大”,玩的首选地一定是石灰窑这个“场”,因为周围几十里没有人口集中能热闹的地方(石灰窑男女老少至今都还异口同声的这样讲);65岁的周兴谱(退休教师)说,“原来两情相好的男女青年,后来终究没有成为一家,趁每年七月十二在石灰窑相会,也可能事后还有来往,那也是有的……”;蒋品三则说得很直,“七月十二,皮袢客们就去相会……”。这都说明了,“七月十二赶场”时年轻的闺女儿们、回娘家的女儿们、会情人的女儿们、也包括偷情的男女们一窝蜂的年年在这一天上街赶场,石灰窑真是要“女儿压断街”了。

“女儿会”无疑的又推动了乡场贸易的发展。可以设想,满街一脸青春气息的春情萌动的女儿们找情人,对于三省四县之交而且平日很难汇集的这一方人具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女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显露出自己的风韵,吸引着男人们的眼球,满怀希望地期望遇见未来当家的男人;小伙子则趁着这一年一度的难得机会,一脸的兴奋,眼睛里放射出被异性激发出的亮光,借着假谈生意的机会,不断地在女人身上瞄来瞄去;商家

们则认为这是一年之内最难得的商机,早早的准备好丰富的商品,早早的占据最好的摊点,忙忙的数着钞票……,嬉笑声、叫卖声、锣鼓声闹成一团。每到这一天,小小的石灰窑一挤两三万人,靠的是“女儿会”的吸引力,这也就是当时那一方的“美女经济”。

十个棚“一脚踏三省,鸡叫鸣四县”的地理位置,则为“女儿会”原生于此提供了可能性。山高皇帝远,建国前的统治者们鞭长莫及,海拔1800多米的高寒地区,几十里路没有人烟是司空见惯的,清政府的流官统治在这里就会处于相对薄弱的状况。事实上往往也只有在这种总是处于落后状况的环境里,才可能出现一些偶然的逆潮流而动的社会现象,如果石灰窑像城里那样总是“一派汉官威仪”,则也不可能有“女儿会”产生。

以上诸条,说的是“女儿会”产生的社会、经济方面的直接原因和地理因素。大山顶的社会、经济成因和地理条件与石灰窑相仿,大山顶的响板溪相继出现“女儿会”,也就不足为怪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经过也就不用赘述了。但他们都有共同的深远的文化背景。

“女儿会”的社会含义应该是“女儿在街上找意中人”。女性是占主导地位的,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女性都是主动的,同意交往则谈,不同意则抬高物价而告吹,这和“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是水火不相容的。这种女性“胆大妄为”的行动及其思想意识、这种稀有的社会现象存在于恩施土家族地区决

不是一些表面的、个别的原因促成的。说得更远一点,或者说从深层次上讲,与母系社会土家族的女性崇拜有着的渊源关系。反过来说,如果在这一块广袤的土地上,人们的心灵深处没有很强烈的女性崇拜意识,并且衍生出对“女儿”的尊重和呵护,就不含对“七月十二赶场”时女儿们自定情人这种“无法无天”的社会现象采取宽容的态度,“女儿会”现象同样不可能存在。

女性崇拜,鄂西土家族在那不可考的年代就已有之。《后汉书·西南蛮夷列传》记载:盐水有女神,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 廪君不许,盐神暮辄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避日光,天地晦冥……。”盐水女神靠鱼猎为生,从史学上讲,当是旧石器时代的部族,史学家大都认为这个年代是5000年以前的事(有人认为新旧石器时代之交是6000年前甚至更早)。廪君属农耕范畴,已属新石器时代,其生存年限远远后于盐水女神。

多部辞书上都说:巴,虫也,所以盐水女神既是“虫”也就是“巴”,是土家族先民的直接祖先。有的辞书又说:巴,“或曰食象蛇”,三年才吐其骨;还说:“巴,古国名”,“今鄂西川东地区”。《辞海》1980年版所收“巴”字的第一义项是:“古族名、国名。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辞书上也说:“蛇者,小龙也。”所以盐水女神这个“虫”,就是“巴”,就是“蛇”,就是“小龙”。从文字学来看,“巴”的篆写之“形”就是一条有眼睛的“蛇”,

“蛇”中的“它”,辞书说是蝮蛇,篆写也是一条“蛇”,“蜀”的篆写是大“蛇”里面有一条“虫”,古时有将“蜀”写为“虫蜀”的,那就是三条蛇,原来繁体的“虫”字就是由“虫虫虫”上一下二迭成的。四川省博物馆藏的大溪墓葬棺椁图上有两条交尾的人首蛇身像,甚至有一张在两条蛇交尾的上方另有一个小的人首蛇身图画,从理论上讲,这应该是巴人祖先最早的“全家福”。那么盐水女神这个单个的一条“虫”(一条“蛇”、一个“巴”),是最初的基本部族组成单位,比起《佘氏婆婆的故事》中的并列的两条“蛇”(佘)、“蜀”中一外一内的两条“蛇”、“虫蜀”中的两大一小三条“蛇”,都要早得多。5000年前就有的“盐水女神”应该是土家族最早的祖先,也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以说长江三峡有独特的女神文化现象,这也恰恰是古代巴人的活动区域,也是今土家族的主要发祥地。但清江盐水女神甚至早于长江巫山女神两、三千年,因为巫山女神传说的是春秋战国时代与楚襄王朝云暮雨的事,最早不过两千三、四百年罢了。那么清江两岸的土家族人有记载的女性崇拜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从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来看这并不奇怪,震惊世界的、起源于200万年前的、第一次打破人类起源一元化学说的“中国建始人”也诞生于此(《人民日报》),湖北省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建始县巨猿洞附近的杨家坡洞内又发现了3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年代约在200至250万年前(《恩施日报》)。“盐水女神”有5000年历史难道还奇怪吗?人

们对“女儿”们自主、自尊的社会行为的宽容、默许,其道德涵养的深处是千百年来久远的对“女神”的敬仰和遵从为基础的。

史学家、民族学家都认为那两条人首蛇身交尾的“蛇”是伏羲和女娲,在具体的原始宗教中,对“女娲”的崇拜也是相当明显的。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谭学朝(80岁)的《还坛神》,25坛法事中所供奉的菩萨雕像一为“东山圣公”,一为“南山圣母”,就是“傩公傩母”,也就是“伏羲女娲”,这里的“女娲”、“傩母”(恩施有的地方叫“傩娘”)、“圣母”都是女性崇拜的明证。

《还坛神》约5000行唱词中,女巫的地位很高,“小师娘……”、“师娘我……”的句子比比皆是,问及谭学朝,他明确告知说:“我师傅讲,还坛神的很多唱词都是一个女的唱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还坛神”和屈原《九歌》一样,都是女巫唱给男神的歌,是女巫企图用人间最浓烈真挚的情爱取悦男神、感动男神以求回馈的祭祀仪式。恩施人认为在人、神之间来来往往,求得神灵庇佑,还是女性最有魅力。

对女神的崇拜在民间文艺作品中也屡见不鲜,就在“女儿会”的故乡,在石灰窑漆树坪以坛主蒋品三(84岁)为首的傩戏班子中有一出每傩必演的《姜女下池》,是以“姜女”为傩神之一的,究其实,才知道“下池”者“浴”也,“浴”者从“水”从“谷”,“谷”者为女阴,所以演“姜女下池”,是求子还愿的寓意,前人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颂扬“姜女”,其实是颂扬“送子娘娘”,

难怪傩戏班子的行话说“姜女儿不到愿不了,姜女儿一到愿全销”。此当为母系社会遗风。

而“伏羲”,最早的字是“虎字头必字底”和“虎字头豆字底右边加一戈”,前者是“姓”,后者是“虎部落的兵士在做饭旁边立一枪”,可见“伏羲”是虎族(“虎”又叫“大虫”,和“蛇”叫“长虫”一样至今还在恩施人口中出现)。“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时巴族和虎族这时就并为一体,而廪君是“巴务相”之子。所以“虎”是“虫”也是“巴”,比如恩施太阳河土话喊的“李巴沟”汉译为“老虎沟”。而“虎”这个称谓,恩施人很多时候又专指女性,在比较边远的地方,人们至今仍然将老年妇女称为“老巴子”,将老年女性当成是“虫、巴、蛇、虎、龙”等神的集合体的化身,可以说将母亲、奶奶、婆婆置于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从一方面反应了恩施人尊重长辈、崇拜祖先、敦厚善良的美德。在旧民俗加速度消亡的今天,仍然存在的活鲜鲜的女性崇拜现象,证明敬女性为神的意识有何等强盛的生命力。

中唐时期,大诗人刘禹锡在川东建平郡仿屈原《九歌》写的《竹枝词》,七字一句,每句四字后有和声“竹枝”,再三字后有和声“女儿”(这个“女儿”和“女儿会”的“女儿”难道没有联系吗),刘禹锡自己说“闻里中儿联歌竹枝”时“伧伶不可分”,他自己讲听不清楚究竟唱的是什么。因此后人也笔讼千年,莫衷一是。我们只要走出“以为他听清楚了”的误区,考察鄂西川东的

历史文化,就可以肯定“竹枝”不是“竹子的枝”。一首歌,无数次的歌诵与任何唱词都毫无关系的“竹子的枝”,对于用字非常讲究的古人、对于精通诗词、音律的大诗人刘禹锡来说都是毫无道理的。一种东西被反复的吟唱,一定是某种神灵。根据汉语言语音的发展规律,仔细考察川东人“竹枝”的读音,用国际音标纪录下来,和“伏羲”是很接近的,刘禹锡也没有听清楚的“女儿”就是“女娲”的儿化读音,因为无数次的唱“女儿”,也是牛头不对马嘴、前言不搭后语的。用“伏羲”作衬词的歌在恩施直到今天也不少,白杨坪的“夜歌”有用“伏羲——”也是“伏羲”的讹变。“儿化”的语音是鄂西、川东人最习惯、最突出的语言特点之一。

最初的母系社会时期,在家庭关系中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舅舅地位则很高,恩施人至今民间都流传着“见舅如见母”,“母舅太上皇”的说法,是非常典型的母系社会女性崇拜的遗痕。

虽然女性崇拜是华夏民族乃至全世界共有的信仰民俗,但恩施土家族崇拜的“女神”一是多种门类都存在,几乎无处不有。二是显现期长,有厚重的历史感。三是在现代社会的今天仍然还散存于很多领域。因此,从文化学的内容看,“女儿”和“女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的说,“女儿”是《兄妹成婚》中的“妹妹”、“盐水女神”、“南山圣母”、“傩母”、“傩娘”、“伏羲女娲”、傩神“姜女”、“佘婆婆”……这些女性神灵是恩施土家族

文化遗传因子的一部分,这些神灵所昭示出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融汇在一代又一代恩施人的灵魂深处,千百年来影响着恩施土家族人的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民风民俗、生产生活,这种人文文化精神,成了《女儿会》原生、再生的意识支撑点。

在民间,在现实生活中,“女儿”的背后有母亲、奶奶、外婆等“老巴子”的身影,其实是有一点“神气”的。正是这一点“神气”,驱使她们大胆地在“七月十二赶场”,走进“女儿会”去找自己的心上人,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女性崇拜的滥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封建礼教对此种异端行为的灭杀,使封建半封建的社会也偶然地容忍了这种有悖于当时潮流但却是非常人性化的现象,从而共同成就了中华历史上闪耀着独有女性文化光辉的《女儿会》。

恩施特色民居建设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 院系:公共管理 姓名:冉茂姝 学号:2012213079

目录 一.现状描述 (3) 二.民居介绍 (3) 1.有一种建筑“天人合一” (3) 2.结构 (3) 3.特点 (4) 4.艺术价值 (4) 三.恩施地区民居保护现状 (4) 1.大型民居群的保护 (4) 彭家寨庆阳街里话风情 (4) 土司城―聆听历史回音 (5) 2.小型散居吊脚楼保护问题 (5) 四.特色民居的发展 (6) 五.总结 (7)

一.现状描述 我的家乡恩施地处武陵山区,是中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土家吊脚楼是当地的特色民居。当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将当地的特色民居,民族风俗,特色小吃,自然风景有机结合起来。随着宜万铁路的开通,恩施州的也经济迅速活跃起来。恩施州的发展主打旅游业,辅之以环境友好型制造工业。很好的处理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吸引了外来游客和商家到恩施游玩和投资。 二.民居介绍 1.有一种建筑“天人合一” 吊脚楼是建筑群中的小家碧玉,小巧精致,清秀端庄,古朴之中呈现出契合大自然的大美。它是一个令人忘俗的所在,散发着生命的真纯,没有一丝喧嚣与浮华。身临其境,俗世的烦恼会烟消云散,困顿的胸怀会爽然而释。如果对大城市的奢华和浮躁感到厌恶,应该切身地去体验吊脚楼所呈现的“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泛舟静静流淌的江水中,欣赏两岸错落有致而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每个人心里都会生出莫名的感动——这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而创造的杰作,时光赋予了她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浓厚的历史气息。吊脚楼网的寓意就是来自这里的。在这里你不会被时间追赶,不会让思考留下的伤口吞噬了快乐。 2.结构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恩施风俗文化

恩施风俗文化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东接荆楚、西联川渝、南通湘粤、北接三峡,居住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390多万各族人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恩施文化有其自身的传统性、民族性、开放性和独特性下面我们来看看底蕴深厚的恩施文化。 恩施是土家族的农民——巴人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早在上古时期,巴人的先祖国统一禀君部落便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巴文化、巴楚文化、巴蜀文化、汉文化在恩施的不同历史时期相互影响,融汇与贯。同时,佛、道、儒、巫文化共同生存,特征鲜明。 巴文化是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巴文化和主要代表有巴渝舞、即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武舞、舞凡刚烈、音乐铿气将有力后被更句为“昭武舞”、“宣武舞”。在民间,巴渝舞遗风犹有,川东巴人后商的踏踢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古代巴渝舞的流变,现在的薅草锣鼓、花鼓洞、花灯碉、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船2号子、带动号子、翻山铰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巴乡情,即古代巴人的酒。此酒名贵,饮誉遐迩。清酒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热,色情味重,为酒中上品。 巴人风情——巴人有古村,凝重的民风,历来崇尚勇武。

巴人神话,有“比翼齐飞”,“巴蛇吞象”,“白虎神话”巴人英雄神话有:“禀君传奇”,巴人神女传奇有“巫山神女”,“盐水神女”。 恩施是巴文化的策源地,民族文化艺术十分丰富。史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巴人踏蹄,伐鼓祭祀”,这是土家族先民——巴人征战,祭祀中文化艺术活动的纪实。这些艺术活动传承至今,就形成了“无事不歌舞”的民族风俗文化。被誉为“历史悠久成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现已成为传统文化精品,成为恩施市民俗节诚意中的盛会,被中外来宾誉为了解恩施民俗文化的大舞台。 恩施属山区巨陵地带,海拔1000-1500m之间,境内山峦重叠,山势险峻,沟壑纵横,溪河密布。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农人选物和果木的生长,药材十分丰富。恩施地区有神奇的山水风光,如利川腾龙洞、沐抚大峡谷、梭布垭石林这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此外,土家族地区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值得赞赏,如咸丰唐崖土司城、恩施连珠塔等。土家族地区成物产资源和山水风光乃是土家族民族心性潜移默化的基因,这些秀丽的山川自然造就了土家人民心灵的美丽和性格的坚忍顽强。 土家族自称“华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以白虎为图腾,认为自己与白虎血脉相承,是白虎的子孙,世世代代崇拜白虎。土家族关于白虎图腾的神话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廪君神话,一个是白帝天王的传达室说,按照土家语,廪君可以说是住在岩洞里的虎君。廪君的种族繁衍生息,成为今日的土家族。“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

恩施民俗文化

恩施州民俗文化 一、恩施民歌 特点: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全面,与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清新凄艳、乡土风俗、儿女情长,是土家民歌的主要特色。优美衬词的烘托,男女对唱的方式,唱白夹杂、歌舞并举的“路数”,洒脱泼辣的抒怀,爱情婚 姻的主题等,构成了恩施民歌独特的地域特色。 1、《龙船调》:是利川民歌,现为世界25 首优秀民歌之一。特点:歌词质相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 2、《柑子树》:是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柑 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3、《巴东石工号子》:表现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时配合劳动节奏喊唱的歌谣,7 个土家汉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 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用洪亮高亢的气势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齐心协力与乐天精神。 二、土家民族舞蹈 1、摆手舞 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物 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特点:土家摆手舞基本风格是以手的动作带动身体转动,左右摆动,双手自然屈伸,舞姿粗犷健美。 2、撒尔嗬,又名跳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野三关是“撒尔嗬”的发源地,其唱腔古老独特,其动作粗犷 豪放,其鼓点明快、节奏感强。内容大多为追念死者的生平劳绩,土家人把白丧事当作红喜事来办,把死亡看成登入极乐世界, 表现了土家民族最质朴的生命观。 3、板凳龙舞是苗族请番薯神保佑番薯收成好的一种舞蹈形式。男女表演者排成长蛇阵,手握板凳腿转着火堆舞动,就像龙在腾飞。 4、傩戏一一本意是满足人们的一种愿望,驱逐疫鬼,消灾纳福,多为喜庆场合演岀。表演形式丰富,融法事和戏剧于一 体。唱腔音乐丰富多彩。获奖剧目《姜女下池》《禾多多》《剃那比》。 三、土家风俗、节日 女儿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是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 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岀嫁的女儿, 端午节一一土家人过端午节有吃粽子、门上插艾蒿、饮雄黄酒、戴香包、划龙舟等多种习俗。 生的庆典——祝米土家族人家生了孩子,必会对小生命的岀世举行热烈庆典,俗称“整祝米酒”。时间定于“洗三”那天,或定于满月之际。无论地位贵贱,婴儿的外祖母在这天都将享受到上等贵客的殊荣。 爱的庆典―― 哭嫁土家族女儿岀嫁之前要哭嫁。是土家族婚俗中最富有人情韵味的文化特色。哭嫁本是对封建礼教取代土家族自由婚俗的一种反叛,后来,逐渐形成了以悲言喜的文化形态。(哭嫁完全是一种热热闹闹的爱的庆典形式)死的庆典―― 跳丧详细介绍见土家民族舞蹈中(撒尔嗬) 四、土家饮食文化 土腊肉一一高山地带的农家习惯将猪肉俺盐后上炕烘干,猪肉多年不变质,长期储存。 合渣一一最为着名的为宣恩县张关一带的肉末合渣。将合渣冷冻成坨,并掺入肉末与鸡蛋,其色橙黄鲜艳,特别可口。 酢辣椒一一土家人的一种咸菜品种,香鲜而焦黄,常与腊肉一并混炒,油厚而不腻。 利川柏杨——豆腐干恩施――地牯牛 近四年已考过内容:08 年:家乡的桥;09年实践:写民歌、讲故事、谈习俗;10 年实践:旅游景区、广 告词、导游词、建议;11 年作文《家乡的名片》,说明文阅读“桥隧博物馆-宜万铁路”。

恩施土家女儿城

恩施女儿城世界看过来 土家女儿城青春竞风流 恩施四月,芳菲正浓的时候,我作为报社的实习生,有幸参加了一次有关“土家女儿城”的采访活动。采访对象是恩施州旅游局一位姓杨的主任,当我们表明采访意图之后,他坐下来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蓝图,一个有关恩施未来城市布局与经济腾飞的美丽蓝图…… 当下的恩施,乘着“十二五”规划的东风,经济正在“平步青云”,但众所周知的是,恩施经济的领军者不是工业也不是农业,而是方兴未艾的旅游业。为了打好“旅游”这手牌,恩施州恩施市政府已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出了先验明智的布局,而“双城计划”正是其中重要一环。 “双城计划”中的“城”分别是已经为众人所熟知的恩施土司城和另一座正在“酝酿”中的城——土家女儿城。对恩施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恩施除了深厚的土司文化,还有浪漫传奇的“女儿会文化”。这个被称作世界“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是土家族青年男女在追求自由婚姻过程中形成的以择偶为内容的节日盛会,沿袭已达300多年。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在每年农历7月12日这一天,未婚的青年男女就会早早地背着竹篾背篓到一个约定俗成的集市上去相会,买卖交换土特产是虚,谈情说爱是实。这一节日充分凸显了土家人浪漫热情、自由奔放的民族性格,在长期的历史流变中积淀成独特的土家族女儿会文化。 有了厚重的文化铺垫,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土家女儿城”就此应运而生。4月13日,恩施市发改局批复,核准了恩施土家女儿城建设项目申请。土家女儿城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人民币,位置选定于恩施市近郊洗爵溪,规划总用地600亩,建筑结构全部采用土家塔楼和四合院结构。项目将建一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恩施土家女儿会广场,用地30亩、三层高的恩施土家女儿会剧场,还将打造风情购物一条街、女儿城接待山庄、土家特色餐饮小院、女儿湖风雨桥休闲长廊、女儿城城墙城楼及烽火台等设施。这一由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和恩施市华硒生态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打造的“女儿国”,将在2012年初步建成。 这一个项目的审批实施,宣告了恩施旅游、恩施经济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正所谓“土家女儿城,青春竞风流”,时间将会证明年轻的她,见证她的雄奇与辉煌。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 姓名:江凯 学号:2011160138 学院:医学院 班级:20111601班 摘要 这是一篇我通过查阅关于土家族文化以及土家族的相关书籍还有这三个星期老师的讲解写的关于土家族风俗文化起源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婚俗、宗教、习俗、禁忌等方面内容。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文章有条理,主次分明。 关键词: 土家族、历史、文化 正文 一、土家族历史 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文化。早在二千多年前,在湘西、鄂西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土家族以起勤劳和智慧,铸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称汉族为“客家”。二千年以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那时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侮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关于土家族的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一说是古代由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一说是唐末至五代的初年(一九一零年前后),由彭咸率领的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这些说法,都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断定。即大约自五代以后,湘鄂西地区土家族这一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逐渐形成为单一民族。 土家族约有五百七十万人(一九九零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为主要聚居区,其余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地区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宣恩等县和四川石柱黔江、彭水等土家自治县。 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 土家族所居住的湘鄂西区丘陵地带,海拔多在四百至一千五百米之间,境内山岭重迭,

岗峦密布,武陵山脉横贯期间,酉水、澧水、清江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良好条件。山区森林密布,梯田满岗,种植水稻、玉米、薯类、麦类等;经济作物有甜菜、苎麻、棉花、油桐、油茶、茶叶等,其中油桐、油茶是土家族地区多种经营中的主要项目,在土家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林木有松、杉、楠、柏等。此外,贵重的药材、水产与地下矿藏也很丰富,特产娃娃鱼是闻名中外的珍贵动物。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土家族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郡县制时期(秦至隋)——羁縻州县制时期(唐宋时期)——土司制度时期(元明至清初)——改土归流时期(清代中晚)。 在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家族没有确定的族称,不过由于其历史渊源、居住地、白虎图腾等,被人们称呼为“廪君种”、“巴郡南郡蛮”、“白虎夷”等,从中也可见古代汉人对土家族的偏见。到了明末清楚,大量汉人迁入土家族地区,为了区别于汉族,才出现了土家族这个族称。 在1956年10月,土家族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土家族野得以正式成为56个少数民族的一员。 二、土家族文化 1、跳丧舞 土家族跳丧舞又叫绕棺、打绕棺、丧鼓舞,是巴人在两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民间歌舞。老人逝世,停灵枢于堂前数日,亲属邻里前往吊唁。入夜,“打鼓踏歌”,通宵达旦,以增热烈气氛,谓为亡人人解寂,慰新属节哀。土家人热爱跳丧舞,“听到鼓声响,脚板就发痒”。跳丧舞的特点基本与土家族摆手舞相似,手脚同边,舞净豪放,动作平委、舒缓们着节奏强烈的打示波器乐,舞者边跳边唱,唱腔多用假嗓,近似喊歌。适合男女老幼齐跳,舞蹈词汇健康,一般以歌颂死者生平事迹、歌唱抚育以及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为主。土家跳丧舞集歌、舞、吹、打于一体,是一种综合的民间艺术,跳丧舞本质上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表现了土家人对祖抚的崇拜。 2、白虎崇拜 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可见白虎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故老相传,土家五姓部落首领巴务——廪君带领族人乘船到达盐阳,杀死邪恶的盐水女神,让族人在此安居乐业。廪君去世后,灵魂化为白虎升天。此后土家族奉白虎为祖神,家家都需常年供奉。 除了虔诚的宗教式敬祭,白虎的影子出现在土家族生活的每一个地方。土家族先民在战争中所持武器均有白虎花纹。现今土家族也用白虎来驱邪、避灾。 3、民歌 薅秧、锄草、薅草,放牛、相爱、出嫁、死人、石工、扛工、土工、船工等,在土家族都有相应的民歌或者号子。 土家人有自己的语言。“他们自称“毕兹卡”,用“舍巴”指摆手舞。他们语言丰富:父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恩施州劳动模范的决定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恩施州劳动模范的 决定 【法规类别】奖惩 【发布部门】恩施(原名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 【发布日期】2013.04.24 【实施日期】2013.04.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恩施州劳动模范的决定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 近年来,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及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伟大实践,各行各业特别是在基层一线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为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进一步激发全州人民投身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州人民政府决定,授予徐永进等101名同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名单附后)。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我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继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全州广大干部群众要以劳动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胸怀大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学习他们奋力拼搏、勇于创

新、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学习他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的科学态度,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13年4月24日 恩施州劳动模范名单 徐永进恩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 吴楚银湖北宜恒茶油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金必友恩施市白杨坪乡熊家岩初级中学校长 吴际庆恩施市旅游局行管科科长 邓元武恩施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工人 吴蒙蒙(女)恩施市太阳河乡山这边山野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小英(女)恩施市花枝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袁进恩施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尹应雄恩施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陈勇杰恩施市盛家坝乡石门坝村党支部书记 贺宗奎恩施市看守所所长 魏登朝恩施市公共汽车公司工人 彭娟(女)中国移动湖北公

恩施最全民俗文化

恩施民俗风情 一、恩施土家族历史民俗文化 白虎图腾:根据汉文文献记载和潘光旦先生的推断,可能在4200年前的夏代初年,出现了巴人的第一个君王——廪君,标志着巴人已进入父系氏族向奴隶制过渡的时代。廪君乃巴氏之子务相,一般认为,廪为虎之意,廪君即虎君。白虎巴人主要有五姓:巴、樊、曋、相、郑。白虎巴人一直崇拜白虎,视白虎为图腾和神灵,认为廪君就是白虎的化身,其宗教信仰都打上了白虎的烙印,作为勇敢、力量的象征,做为胜利之魂来进行礼赞,体现了君廪勇武奋进的精神,还体现了整个部落坚毅、刚猛、豪爽的特质,构成了巴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恩施民歌 1、《龙船调》:是利川民歌,现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特点:歌词质相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 2、《柑子树》:是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柑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3、《巴东石工号子》:表现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时配合劳动节奏喊唱的歌谣,7个土家汉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用洪亮高亢的气势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齐心协力与乐天精神。 三、土家风俗、节日 1、女儿会:源远流长的“女儿会”是恩施土家人的民族盛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土家情人节”的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传递着土家人真、善、美的脉博与灵魂。是恩施土家族人自发形成的以赶集为借口、以对歌为形式、以情爱为目的的自主择偶方式。如果两情相悦,就牵手到树林里、小溪旁、山坡上去幽会,乃至定下终身。 2、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的女儿。

鄂西民居建筑特点

鄂西民居建筑特点 2016-3-1 土木与建筑学院科技立项

目录 1 鄂西民居建筑风格 (2) 2 鄂西民居建筑形式 (2) 2.1 天井院 (2) 2.2 庄园 (4) 2.3吊脚楼 (6) 2.4石板屋 (9) 3 鄂西民居建筑元素 (10) 3.1槽门 (10) 3.2檐廊 (12) 3.3 山墙 (14) 3.4 天斗 (15) 4 鄂西民居建筑装饰 (16) 4.1木雕 (16) 4.2石雕石刻 (19) 4.3彩画 (21)

1 鄂西民居建筑风格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位于中国内陆的长江中游地区,承北起南,联系东西,在与周边文化的频繁交流中形成丰富的文化形态;境内群山连绵,湖泊密布,物产丰富,高原山地丘陵平原俱存,自然环境变化多样。聚落类型包括血缘型、地缘型、业緣型以及特有的戍防型聚落。 湖北各地区建筑亦呈现不同的地域特征,鄂西南地区主要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的部分县市,是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分布最密集地区,传统民居以极富特色的木构干阑建筑——吊脚楼为主要形式。除原汁原味的吊脚楼外,也包括一些砖石与木构混合建筑,以及由此形成的聚落,如利川大水井李氏庄园和咸丰严家祠堂。 鄂西北传统民居集中分布在十堰地区竹山、竹溪、郧县、丹江口一带和襄樊地区南漳、谷城一带。选址多为有山有水的地段,建筑倚仗山体,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常为对称多路多进四合院式,与北方四合院不同,建筑围合,屋顶连为一体,院落均为天井院。保存较好的传统民居有翁家庄院、高家花屋、冯氏民居、柯家祠堂等。 2 鄂西民居建筑形式 2.1 天井院 天井院是湖北传统民居最基本的空间组织方式。一组天井院就是一个居住单元,通常包括门屋、天井、面向天井的厅堂、厅堂两边的房间(耳房)、天井两侧的厢房以及联系这些房舍的廊道等要素。在厢房的另一侧常常还辟有小天井,用于解决厢房和正屋梢间的通风和采光问题。因此,一组居住单元通常有一个主天井及两个小天井组合而成。 天井本是人们在家中接天连日的地方,但有时雨雪过多,或是烈日当头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避雨和遮阳,当地民居采取了两种比较巧妙的做法:一种是覆顶式天井,即在天井上搭建一个小屋顶,这样既保证了通风换气和采光,同时也可挡雨遮阳,称为“天斗”;另一种是帘幕式天井,在天井两侧的檐下安装两个可灵活转动的卷轴,将竹帘或布幔卷上或放下。能起到很好的遮阴的作用,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雨水溅落到两厢或柱子上,延长其使用寿命。 典型住宅一般采用“三间制”或“五间制”的形制,即一个居住单元通常为横向“三开

土家族简史

土家族概述 作者:小敏彭彭 摘要:土家族是我国一个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中,形成了其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精神文化。 土家族形成 土家族的族源在史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意见,大致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她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第二种则认她是当地的土著居民,第三认为她是有贵州迁来的乌蛮族的后代。多源论和主源论者的学说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是由纯粹的族源形成的,土家族也不例。现在主流的观点认为,土家族是由古代巴人的两支——廪君蛮和板楯蛮为主源,融合了后来的众多的族群,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最终形成的一个独立的民族共同体。 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山海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巴人分为板楯蛮和廪君蛮。 秦汉以来,以巴人为主体的又融合了彭、冉氏等其他民族成分的土家族逐渐开始形成。唐王朝在今土家族地区实行羁縻州制,致使向氏、彭氏、田氏、冉氏、覃氏、杨氏、白氏、张氏等等,纷纷涌现,得以壮大,从而发展成为上述土家族地区的主要姓氏,这也是构成今日土家族宗族制度突出的重要历史原因。 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称。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现在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彭、田、覃、向,冉、马六大姓氏首领世袭统治地位的确立,标志着土家族稳定的共同地域最后形成。 以后随着汉族居民大量迁入,清末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称。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的历史传承: 土家族是一个热爱祖国和富有反抗精神的民族。 早在殷商时期,土家族人的祖先巴人就积极参加反抗历代奴隶主和封建王朝的斗争。《华阳国志》已有关于巴国军队的记载在夏禹“会诸侯于会稽,执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故后人称之为“武王伐纣,前歌后舞”。 周之季世,巴国内乱,将军巴曼子许楚三城以平乱,事平,将军不与楚城,自刎以谢楚

恩施土家族饮食文化介绍

恩施土家族饮食文化介绍 恩施土家族饮食文化介绍 土家人主食以苞谷、大米、高梁、红薯、杂豆、洋芋为主。加工花样颇多,吃法亦很讲究。 有诗记曰:“深山饮食匆拘墟,天地施生美可茹;露邑黄梁村酿早,雪翻白溢米炊初。晚松待买峰头饭,新釜留烹洞里鱼;更有高田洋芋熟,也堪宴客伴嘉蔬。” 菜肴讲究酸、辣、香,与食苞谷杂粮等粗食,有密切联系。杂粮粗涩难咽,配以酸、辣、香,益于开胃。 土家人居住丛岩邃谷,泉水冷冽;岚瘴郁蒸,非辛辣不足以温胃健脾。医学研究,认为酸、辣还可以杀菌、防治肠胃疾病。辣椒、生姜、野花椒、山胡椒、葱蒜等,是终年常用佐料。 俗话说:“三日不吃酸和辣,心里就象猫儿抓,走路脚软眼也花”。辣、酸、香三字,土家族妇女做出了许多妙文章。腌制泡辣子,吃起来又辣又麻,别有滋味。酸辣子,既可油煎,又是上等佐料。糯米酸辣子、苞谷酸辣子可算是土家妇女的绝技。秋冬后,谁家都要制作几坛各种辣品,以备冰封时节、农忙季节、蔬菜淡季吃。夏天,天气炎热,不宜吃荤腥,鱼、猪肉又易腐,拌上糯米粉子,腌成酸鱼肉,既不油腻、臭腥,又防腐,上口,是招待宾客的佳品。

合渣也是土家人极喜爱的菜肴。以黄豆粉掺青菜叶温火煮,味美易咽,营养丰富。豪饮品茗,也是土家族人一大嗜好。 饮酒、煮酒,由来已久,古代巴人就已谙腥豪饮成习,这些传统被土家人继承下来。土家酿酒工艺精道且种类繁多,如五谷杂粮酒、葛根酒、药材酒、果品酒、蛇酒、虎骨酒、猴头酒,几乎无物不可酿酒。饮酒亦有讲究,明清时期,土家族有特殊唱酒习俗,谓之“咂酒”。 据传咂酒始于明代士兵赴东南沿海抗倭战事。土家族人为让自己子兵按时奔赴抗倭前线,将酒坛置于道旁,内插竹管,每过一人咂酒一口,以此传习成俗。茶,是土家族生活必需品。 孙云梦记九、永风俗:“人啜茗粥,著山屐。”茶,有凉水甜酒茶、凉水蜂蜜茶、糊米茶、姜汤茶、锅巴茶、绿茶、灯笼果茶、老叶茶、茶果茶、还有炒米茶、蛋茶等等。凡来人、来客,主妇必视其对象筛茶,层次级别颇有讲究。常客筛一般茶,贵客筛蛋茶、甜酒茶。夏天,天热口渴,山民用葫芦、竹筒提来沁凉清洌山泉,冲糯米、高梁甜酒,连酒糟一起喝。 土家族喜养蜂,蜂蜜为居家珍藏,客来茶中加放蜂蜜,或净冲蜂蜜,这是客人的口福。冬天,喜喝熬茶。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常年不离,是土家人火炕中的“不倒翁”。熬茶多用老茶叶或茶果,汤色深红,香气扑鼻。糊米茶是将米炒成焦块,用布扎紧,放至开水中,待冷却后喝,有渴解暑之功能。“住山靠山,靠山吃山。”这是土家族生活经验之谈。

土家族历史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州州 一、简介 恩施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文化。早在二千多年前,在湘西、鄂西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土家族以勤劳和智慧,铸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家族没有确定的族称,不过由于其历史渊源、居住地、白虎图腾等,被人们称呼为“廪君种”、“巴郡南郡蛮”、“白虎夷”等,从中也可见古代汉人对土家族的偏见。到了明末清楚,大量汉人迁入土家族地区,为了区别于汉族,才出现了土家族这个族称。在1956年10月,土家族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土家族得以正式成为56个少数民族的一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83年8月19日,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延部分,西面和北面邻接重庆市,东临宜昌市,南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接神农架林区。辖恩施、利川两个县级市和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6个县。自治州首府为恩施市,面积24111平方千米。截止2010年末,人口约394万,其中汉族约占45%,土家族约占46%,苗族约占6.5%。春秋为巴国地。1949年设恩施专区。1970年改称恩施地区。1983年

臵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改现名。属鄂西南山地,有“山原”之称。 二、自然资源 恩施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1.62%,素有"鄂西林海"、"天然植物园"、"华中药库"的美誉。已知的植物品种达3000余种,树种资源占全国现有的七分之一,其中有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药用植物达50多种。有第四纪冰川时期幸存下来的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有珍贵的珙桐、银杏、台湾杉等,植物中有不少名贵中药材,如:黄连、党参、当归等,不仅种类多,而且产量高。矿产资源以沉积矿床为主体,门类齐全,目前已发现各种矿藏60多种,矿产地366处,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五分之一。尤其是近年发现的世界独有的硒矿床,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恩施州也因此被誉为"世界硒都"。 三、区位优势 恩施州区位优势明显。西端是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东端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城市武汉,北与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相连,南通湖南张家界。恩施州与长江三峡、张家界两大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形成中国旅游的"金三角"。作为湖北省唯一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随着国

恩施饮食文化的特色

一个民族的饮食是由该民族所从事的主要生产部门所决定的,也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地理环境的影响。鄂西土家族地区峰峦交错,溪河纵横,垂直性气候明显,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从历史上看,改土归流前,“伐木烧畲,以种五谷,捕鱼猎兽,以供庖厨”。这种烧畲农业与渔猎采集的混合型食物获取方式在这个地区持续了几千年。改土归流后,鄂西土家族地区完成了从刀耕火种向精耕细作的变革,进入了传统农业阶段。饮食结构形成了以玉米、甘薯、马铃薯与大米构成的主食,养殖业成为可靠的肉食来源。这种由古时候的渔猎(主要是猎)生活到农耕经济的发展过程以及地理条件的复杂性和农作物的多样性影响着土家族饮食习惯与风俗,构成了鄂西土家族饮食文化特色。 第一节饮食文化的特色 一、崇尚俭朴 鄂西土家族地区万山峻岭的地理环境,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造就了土家族饮食崇尚俭朴的特点。廪君时代,巴人在其首领务相的率领下,在“鱼盐所出”的夷水流域,“乘土船”捕鱼,赶仗野猎、渔猎成为攫取生活资料的重要形式。随着时代的演进,“烧畲度地”的农耕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形成以农耕生活为主,兼及渔猎、采集的生活方式。“山深地僻,层峦茂林,俗尚节俭”(道光《施南府志》),辛勤劳作和艰苦的生存环境养成了俭朴的饮食习惯。“山谷贫民,不常饭稻,半以包谷甘薯荞麦为饔食。”(同治《来凤县志》)“农人依山为田,刀耕火种,备历艰辛,地不能任旱涝,虽丰岁不能自给,小则粉蕨根为食。”(同治《巴东县志》)土民刀耕火种,收成微薄,饮食极简单,多食荞麦、黍粟,养成了对吃喝不讲究的习惯。“环邑皆山以包谷为正粮,间有稻田,……贫民则以种薯为正务,……赖以为生。”(同治《恩施县志》)“民间稻者十之三四,杂粮十之六七。”(民国《咸丰县志》)恩施民谣说:“好玩不过山沟沟,苞谷洋芋是对头,要想吃碗大米饭,八月十五过中秋。”“民皆勤俭”,“俭约不奢”。(同治《来凤县志》)“生计本薄”,“不简即无以为生”,“慎乃俭德惟怀,永图俭诚美俗”(同治《咸丰县志》)。 二、喜渔猎以丰富饮食 鄂西土家族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谷物、苞谷以及薯类作物的增加,改变了土家族的食物结构和饮食习惯,但家禽家畜的饲养业有一个由不发达到发达的过程,饮食中的肉食仍有一个以渔猎为主到以渔猎为辅的过程。因此,从古至今,土家族喜渔猎,不仅从生活采集方式转变为生活乐趣方式,而且渔猎之物由生活主食转变为丰富饮食的副食。“士敦朴实,俗尚俭朴,乡人于农隙之后,以猎兽捕鱼为事。”(《湖北通志?舆地》)鄂西土家山寨有得天独厚的山珍野味。“山深林密,獐、麂、兔、鹿之类甚多,各保皆有猎户。今则山林尽开,禽兽逃匿,间有捕雉、兔、狸、獾者,皆农人暇时为之。”(《长乐县志》) 三、注重饮食的礼仪 土家族人虽生活俭朴,但又十分注重饮食的礼仪。这种礼仪以热情好客、省己待客为中心内容,成为土家族饮食的主要礼尚。从待客的饮食看,尽显示出土家族人的爽直豪气。“惟后里人客至,则系豚开酒坛泡之以为敬,……(猪)肘至膝以上全而献之,谓之脚宝,特以奉尊客,切肉方三寸许,谓之拳肉。酒以碗酌,非此不为敬。”(同治《巴东县志》)穷户人

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

土家女儿城景区简介 土家女儿城位于恩施市舞阳办事处窑湾村,是根据“土家女儿会”的民族文化内涵,依照土家族传统建筑风格集中打造的风情古镇、“相亲之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土家女儿城景区规划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投资7.3亿元,包括200多家小商品店铺、500间风情客栈、20家土家特色餐馆、30家地方特色小吃店铺、800米相亲长廊、3900平方米休闲娱乐中心、全国首创室内情景剧场、湖北省内最大的水上乐园,以及土家民俗文化博物馆、恩施州硒文化产品综合展示厅、恩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基地,成为外地游客了解恩施民族文化、体验土家民俗风情的窗口和全方位展现土家族民族文化的民俗博物馆。 土家女儿城于2013年10月开城运营,主要经营项目有餐饮、休闲、住宿、文化演艺、体育健身、水上娱乐、婚庆司仪等,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是典型的就业密集型和创业集中型旅游综合体。一是通过商铺招租解决就业3000多人,吸引个体户入驻360家,并对部分贫困村民免收前三年商铺租金,商户年经营收入达到10万元,从业人员年均收入3万元以上。二是通过经营酒店、住宿、文化体育、娱乐等项目吸纳就业2000多人,从业人员年均收入5万元以上。三是通过扶持大学生创业来促进就业,专门设立“大学生就业基金”,与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职业

技术学院签订就业创业协议,长期免费提供摊位供贫困大学生创业,免费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场所创办动漫产业园,已解决近1000名大学生就业。四是通过民族文化传承带动就业,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基地,展示文化遗产项目10多个,聘用州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8人,每天在女儿城内现场表演,每月发放工资2000元,既增加了民间艺人的家庭收入,又较好地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文化。 土家女儿城已成为外地游客的必选地,本地居民的常住地。由于人气旺盛,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聚集,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应,成为武陵山区一张响亮的旅游名片。该景区将继续以“女儿会”文化为核心吸引力,努力打造一座“游乐不夜城”、“风情浪漫城”、“生活品质城”和“旅游服务城”,使之成为稳定的创业园地、就业基地、富民福地。

土家族民俗建筑

公共选修课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古典家具艺术鉴赏任课教师:叶聪 论文题目:湘西土家族吊脚楼民居建筑 学生姓名:吴琴学号:1306104038 所属院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班级: 13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目录: 《一》、土家族吊脚楼的地域特征 一、简介 二、吊脚楼的由来 三、地理位置 《二》、土家族吊脚楼独特的选址、建筑材料及环境 一、选址 二、材料 三、环境 《三》、土家族吊脚楼的结构、建筑特色及建筑形式 一、吊脚楼的结构 二、吊脚楼的建筑特色 三、吊脚楼的建筑形式 《四》、土家族吊脚楼的建筑传说、历史发展、民居的优势及文化内涵 一、建筑传说 二、历史发展 三、民居的优势 四、文化内涵 《五》.、结语

摘要:湘西土家族吊脚楼,由落地建造的座子屋与架空的横屋组成的"半干栏",是我国南方干栏式建筑一个独特的类型。吊脚楼民居主要分布于鄂西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聚居地的武陵山区。吊脚楼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是专家们研究少数民族民居住宅的重要对象。笔者将从吊脚楼的地域特征、来由、建筑特色等方面来分析湘西土家楼吊脚楼。 《一》、湘西土家族吊脚楼的地域特征简介 一、简介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吊脚楼半为陆地,半为水。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湘西吊脚楼,属于古代干阑式建筑的范畴。所谓干阑式建筑,即是"体量较大,下屋架空,上层铺木板作居住用的(庄裕光《干阑建筑》)一种房屋。这种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山区。因这些地域多水多雨,空气和地层湿度大,由于干阑式建筑是底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二、地理位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东部、东北部与湖南省怀化市、张家界市交界;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壤;西部与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毗连,西北部与湖北省恩施州相邻,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地势南东低、北西高,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可分为西北中山山原地貌、中部中底山山原地貌、中部及东南部低山丘岗平原地貌区,最高海拔1737米,最低海拔97.1米。 《二》、土家族吊脚楼独特的建筑材料及环境 一、建筑材料的选用 观察湘西吊脚楼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发现以当地的杉木作为主要材料。杉木是中国特有的和重要的速生树种之一,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南地区。杉木树体高大,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材质轻软,加工容易,不翘不裂,耐腐防虫,耐磨性强,而且具有芳香气味,有木中之王的美称,为中国重要的建筑用材和家具用材。因为杉木材的这些优点,被广泛用于湘西吊脚楼的建筑构架、围板、栏杆、地板、门窗和雕刻,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四、吊脚楼周边的环境 (所有图片来自百度)

苗族、土家族文化介绍

苗族,(越南文:Mèo;泰语:???? / ???;Maew / Mong 英语也称Hmong),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 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在逃避战争和躲避朝廷的追杀中,为了隐秘行踪,担心苗族文字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抹掉烧掉,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现在的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后20世纪50年代后期苗族又开始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花山节”、“四月八”、“龙舟节”等。 苗族曾经自称Hmub(谐音:牡)、Hmongb(谐音:蒙)、Hmaob(谐音:摸)、maob(谐音:毛),有的地区自称“ghab nus(谐音:嘎脑)、ghab Xongb (谐音:仡熊)、deb songb(谐音:带叟)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英文写作:MIAO 和HONGB. 其中青苗人精通药草,善于运用草药治病救人。 苗族自治州:恩施州、湘西州、文山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 苗族自治县: 苗族地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 外国:越南、老挝、泰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 蚩尤的读法:蚩尤chī yóu,。因其有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战蚩尤。蚩尤率八十一 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在涿鹿展开激战。。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 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 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 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传说中蚩尤性情豪爽、刚直不阿、打仗勇往直前,充满武将帝 王阳刚之美,不愧为一代盖世豪杰。后来人们为了歌颂黄帝,便丑化蚩尤,把他论为妖魔、邪 神形象。 蚩尤约在4600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蚩尤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 苗族文明始祖、中国工业鼻祖-----------蚩尤 苗族歌后----阿幼朵苗族、籍贯: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爱好:唱歌、跳舞、服装设计文化:现在就读北师大单位:中央民族歌舞团 宋祖英—苗族1966.08.13降临湘西古丈县岩头寨乡老寨村 刘媛媛苗族红旗歌手————<五星红旗>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民族特色饮食产业发展研究——以湖北恩施为例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其研究意义 (一) 选题的缘由  俗话说: “民以吃为天、国以民为本”。饮食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性基础,一方面肩负着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增强全民身体素质的重任;另一方面扮演着繁荣城乡商贸市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角色。特别是饮食业逐步向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的今天,将会更有效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更有力地影响与促进着生产、加工、流通和其他服务以及外向型经济的综合发展。  我国饮食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得到迅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大,其增长速度之快、持续时问之长是其它行业所没有的。连续15年零售额增长速度均达到13%以上,其中有7个年份的增幅达20%以上。而在这其中,作为饮食业中特有的少数民族饮食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以新疆的“白煮羊肉”、赫哲族的“鱼生”、云南的“昆虫宴”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特色菜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兰州拉面,蒙古小肥羊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企业遍地开花,发展势头良好,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就业起到良好的作用。  在少数民族饮食中,恩施土家族饮食有着自己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这主要是因为恩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清江流域富饶的土地。而这种饮食文化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从而能够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恩施民族特色饮食行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完全市场经济的转变,推出了大量如富硒茶酥、土家老腊肉、瓜汁葛粉冻、张关合渣等具有恩施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菜肴,一大批综合性的特色餐馆酒楼如帅巴人、巴蔓子、汇食街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基础,独特的文化,巨大的潜力,给了我们更多的理由去好好研究下恩施土家族饮食。目前对于少数民族饮食研究的成果虽有一些,例如《桂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西安回族清真餐饮业现状调查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