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
1850年以前磴
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
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目前已成为后套灌区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
1500余次,较
20多次。近年来,地理和考古学者运用现代多

一、禹河
夏、商、周时代,黄河下游河道呈自然状态,低洼处有

考古学家发现,新石器时代在今河北平原(豫北、冀南、
空旷区缩小,人类活动从冲积平原扇顶向下游发展。

历史文献的记载与考古的发现大致相符。最早记载黄河

《禹贡》记述的禹河大约是战国及其以前的古黄河,其
在今河南荥阳县西北汜水镇(又说在今浚县东南)。
,“北过降水”,即黄河北流纳漳水合

《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述了从太行山向东流入大河的各

根据古文献记载与地质条件的分析,在下游古黄河自然
、汤阴
经过近代强烈下沉的廊(坊)济(源)裂谷。
;谷东为清(河北清县)浚(河南
。两者都是上升带,大河纵贯于两隆起

二、战国至西汉黄河(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初年)
西周末年,中国经济重心向东转移,公元前770年周平
,下游平原区逐渐得到开发。春秋
685年开始,在黄河下
开发被河水淤漫的滩地,所谓“齐桓之霸,
从此黄河下游漫流区日益缩小,九河逐渐归一。由
河床淤高,黄河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韩、赵、魏、齐、燕分踞黄河下
25里,防止洪水东泛;赵、魏在西面,
25里筑堤,防止洪水西泛。这一时期修
4个:黄河出山口东北流至黎阳(今浚县)拐

西汉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一,在
50里的大堤内出现了许多村落,堤内的居民修筑直堤
5处。第四,
70里
1丈,自淇口向北18里至遮害亭堤高4~5

在这种河道形势下,西汉时决溢较多。公元前132年的
16郡,横流了23年才堵复。公元11年河
泛滥冀、鲁、豫、皖、苏等地将近60年,

三、东汉至隋唐黄河
公元69年东汉明帝派王景治河,主要是将河、汴分流。
长1000多里。对防御黄河向南泛滥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下游河道称东汉故道,流路自今濮阳西南西

四、北宋黄河
宋前期大致维持东汉以来的河道,称京东故道。后期河
1048年河决商胡,改道北流,新河夺

此时河道的分支,除汴水畅通外,济水已经断流,湖泊
南岸仅有巨野泽,接纳汶水与黄河泛水南流入淮、
东西斜长600里(直线约400里),宽50~100
夏有浪,冬有冰,浅不能行船,深不能涉。至北宋后期,

1060年黄河自大名决河东流,自沧州境人海,时

称东

五、金元黄河
1128年冬,金兵南下,南宋边防告急,11月东京(今
。决水东流至梁山

金末元初近百年间(1209~1296年),黄河呈自然漫流
1234年由杞县分为三支,以入涡一
三流并行约60余年,至1297年主流北移,北支
1297~1320年间黄河自颍、涡北移,
1320~1342年间开封至

1343~1349年黄河连决白茅堤,水灾遍及豫东、鲁西
1351年
30
30里,转东南经曹县西之白茅、
30里,再东经单县南、夏邑北,再东经砀
40里),又东经萧县、徐州北,

1297~1397年的百年间,以荥泽为顶点向东成扇形泛
50年。此后自北向南摆亦50年。最

六、明清黄河
自明成祖迁都北京,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
采取“北岸筑堤,南岸分

1391年黄河南决,主流夺颍入淮。百余年间有时分流

1496~1566年,北岸修筑太行堤,南岸大堤也得以加
先是黄河南移人涡、入淮,后又渐北移,至徐州入运。
年大决曹县,水分10余支自徐州至鱼台散漫入鲁南运

晚明万恭、潘季驯提出了以治沙为中心的治河思想,实
1578年2月潘季驯修筑徐
600里南北大堤,使河出清口、云梯关,塞高家堰,使
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这就是后人所谓

七、现行黄河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后,数股漫流,其中一支出

决口初期,经过了约20年的漫流期,清廷才劝谕各州
1860年),张秋以东至利津筑有民埝。光绪元年(1875
,开始修官堤,历时10年,新河堤防陆续建立起来。铜
民国年间河南黄河决溢渐多。1938年6
年之久。抗战胜利后,1947年3月15日将花园口口门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