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课件整理笔记

美学课件整理笔记
美学课件整理笔记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什么是美学?

美是什么?

第一节美学: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美学的学科定位

第三节美学的对象和方法

第四节怎样学好美学

第一节美学:历史与现状

一、历史上的美学

(一)古典阶段:从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从先秦两汉到近代王国维之前,中西方思想美学还处在一种“前美学”的形态。

1、具体表现:

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与比例”。

亚里士多德:“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基督教的上帝代替了至善和理式,上帝就是智慧、仁爱和最高的美,就是位于造物主静观阶梯之上的自然美的诸事物的源泉”。

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荀子·宥坐》:“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见大水必观焉。’”

2、特点归纳:

初步和比较零碎地提出了一些有关美学的基本问题、概念和范畴,并作了一些尚不彻底的回答;对美的思考往往同人们对社会人生的哲学、伦理把握直接联系在一起,“美”与“善”常常混为一谈。。

(二)美学学科的建立与成熟

1、主要特点:

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美学”得以正式建立,并在德国古典美学那里趋于成熟,完成了系统化、形态化的理论构建。

2、过程:3个人物

鲍姆嘉通:命名

1735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A.G.Baumgarten)在《诗的哲学默想录》里,第一次提出了诗的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并以希腊语中“埃斯特惕克”一词称这种诗的哲学为“感性学”(德文为sthetik,英文为Aesthetics)。

直到1750年,他用sthetik作为书名,出版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拉丁文专著(即《美学》第一卷),美学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了,而鲍姆嘉通也因此被后人誉为“美学之父”。

康德:体系

康德美学的重点在人的感性认识能力、主体心理机能方面,深刻地提出了有关“审美判断力”的问题,不仅给予审美判断(即审美心理机制)以组合有序的表述,而且在重点分析审美心理机制的过程中,形而上地探求美(情感表象),形而下地推及艺术,建构了一个以审美判断为中心的先验哲学的美学体系。这样,在康德那里,美学便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框架,而成为有着充实的内容、明确的对象以及一系列概念范畴的严谨体系。

黑格尔:历史

黑格尔则着重探讨了感性认识能力的产物、对应物——诗(艺术)以及艺术的历史。在他那里,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作为“绝对理念”外化为主体心灵理念的感性形象表现,则是美的最高形态。正是以美的理念或理想为起点和中心,以美的理念的逻辑和历史的感性呈现(即艺术类型和艺术体裁)为基本对象与内容,黑格尔建立起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艺术哲学(美学)体系——它的最大贡献,是给了美学以逻辑与历史,把美学从重视心理研究引向了重视历史研究的方向。

(三)现代美学之路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诞生和现代西方美学的崛起,标志着美学在西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马、恩的美学贡献:从哲学人类学高度,深刻阐述了人类审美的普遍规律。“美的规律”、“自然的人化”、“异化劳动”。

2、现代西方美学:在总体上集中体现了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和美学的反叛,其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流变更迭,构成了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主线。

它的主要特点:

第一,现代西方美学内部,集合了诸多思想学说和理论流派。

第二,现代人本主义美学张扬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以非理性因素解释艺术创造和艺术接受的本质,追求审美的绝对自由和超越。

第三,1876年,德国实验心理美学创始人费希纳(G.T.Fechner)在《美学导论》中提出,美学应从感性经验事实出发,走归纳和实验的道路。现代科学主义美学正是在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基础上,展开了对具体审美经验或艺术事实的经验描述、理论推演和一般概括。第四,现代西方美学基本背离了传统思辨形式,悬搁了美的本质一类思辨性问题,转向经验性的艺术哲学、特别是审美心理学方向,寻求解决有关艺术和审美的具体经验性问题。

第五,现代西方美学以审美——艺术为中心,重视研究艺术本质、特征、规律、构成等问题。

二、美学现状:

1、特点: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旧美学的解体过程中,各种现代美学流派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为自己寻找重建美学体系的新的理论支点。这一点,正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化的建构意图。

2、表现:

在人本主义这条线上,从“结构”到“解构”的转向,充分体现了美学的“后现代”特点——结构主义曾强调作品本文背后实际起支配作用的“结构”的存在,解构主义却要取消一切“中心”,消解全部“结构”;结构主义强调作品本文的内部研究,解释学美学、接受理论等却把重点转移到读者和接受过程,强调本文意义的不确定、相对和多义,呈现了“非中心化”的特点。在科学主义这条线上,分析美学曾经由语言分析入手,反对固定的美的本质探讨,走向了美学的取消主义;后分析美学则集中到艺术本体论上,以折衷主义取代取消主义,走向了美学的建设性方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法兰克福学派高举社会批判旗帜,提出“反艺术”的理论。

第二节美学的学科定位

一、美学的定位

(一)美学不是自然科学

近代西方,有一些美学家曾试图从自然科学层面上研究美学。比如,费希纳就主张“自下而上”地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对人的审美心理过程和对象的审美属性进行定量分析。

问题:

1、对于美学来说,人和人的活动的丰富性、复杂性,不可能以单纯科学手段达到普遍有效的定性和定量。

2、如果把美学定位于自然科学,并不能完满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审美主体的生理、心理因素的社会历史性,能否以科学实验来加以精确测量和界定?心理实验的观察数据能不能穷尽人类变化无穷、丰富微妙的内心世界?

(二)美学不能定位于社会科学

实际上,很长时间里,许多教科书已经习惯于按照社会科学的学科框架来讨论美学的概念和范畴。

两个重要区别:

1、研究对象对象的区别。

社会科学是从社会整体或群体角度来研究人类关系和行为;美学研究就是要从人的活动本身出发,观照、理解人的生命存在,进而阐释人生的整体意义、精神价值。

2、对“人”的理解的差异。

在社会科学视野中,个人更多是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者出现的,即作为一个社会人而不是一个拥有自身全部丰富性和主观情感的真正个体;但在美学中,人却不仅是社会的,同时也有其自身特殊内在的生命本质——人的全部丰富的感觉力,如观照形式美的眼睛,欣赏音乐的耳朵。

(三)美学属于人文学科

1.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别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人文学科是以整个人文世界为对象的。

具体到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以独立存在的自然界为学科本体,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基础;社会科学以社会存在为学科本体,总结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社会结构及其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人文学科的特殊性则在于,它以人本身的生命存在和活动为本体,要从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个性与传统的矛盾之中,通过历史具体地探讨人类群体和个人创造文化的过程,达到对人生整体意义和人类内心世界的理解与把握,进而探究人性所能达到的境界并开辟人类生活新的价值领域。

2.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具体内涵

第一,在研究方法、研究主旨上,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与自然科学比较而言美学以研究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为核心。不能脱离感性形态,总是保留着某种阐释上的模糊性、体验性和多义性。

与社会科学比较而言美学研究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的艺术和审美活动,以及在人际间起沟通交际作用的各种情感符号等,所探讨的是文明与人的精神实践的关系以及人在精神上寻求自由的可能性。

例:

例1、关于月球。

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阳一样大。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0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即月坑,这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形。月球上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多达33 000多个。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

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中国文化中的月亮绝不是一块冰冷的石头, 也不是一片凄凉的荒源, 相反, 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是一片温暖的灵魂栖息地, 她带给我们一种‘温柔的喜悦’。月亮的美, 在于她富有动感的色彩和形体, ·在于色彩与形体的不同组合, 也在于这种组合与周围环境的多重联系, 以上因素及其组合, 构成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 能触动着人们敏感的灵魂, 引发丰富的联想, 激起种种不同的审美情感。…………

月亮给人的色彩感觉是多样的, 时而皓月当空, 时而朦朦胧胧;刚刚出现在夜空中的月亮黄中透红色, 慢慢地随着亮度的增大而变成浅黄色, 直至一轮皓月洒下银色的清辉。老舍先生在小说《月牙儿》中谈到, 同一个主人公‘我’, 在同一个院子中看月牙儿, 有时月牙儿是‘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有时感觉着月牙儿‘老有那么一点凉气, 象一条冰似的”有时觉得这月牙儿‘比什么都亮, 都清凉, 象一块玉似的’有时觉得这月牙儿‘清亮而温柔, 把一些软金光儿轻轻地送到柳枝上”。

例2、关于婚姻:

在中国古代,儿媳被婆母休弃之所以不为社会舆论反对,是因为它符合所谓“七出”条律,探讨这种宗法制度的产生根源、内容和形式,便是社会科学的任务。

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对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的赞颂,以及作品创构的审美境界,其中所张扬的追求自由的特定情感,则是美学所要研究的。

第二,人类审美活动本身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决定了美学的归属。

审美活动的关键,在于由人文(社会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传统)因素所造就的人类文化心理结构在审美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消极地反映客观对象,而是以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在体悟对象的过程中重新塑造了对象。

例:谈谈这两首词之后的文化心理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陆游(1125—1210)他生当封建统治阶级向外来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本词用陆游原调原题,但情调完全相反,所以说“反其意而用之”。

第三,追求与建构人类价值体系,是美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相一致的本性。

人类审美活动根本上是一种旨在超越有限人生,以求获得终极意义和价值的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出现,不仅超越了有限的经验世界,而且超越了有限人生;审美使片面的、不完整的人成为全面、完整的人。

注:审美价值就是经由审美活动而形成的主体与对象的精神联系方式及其成果,不仅包括对象价值(审美对象本身具有能够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的精神价值),同时体现了主体活动及其相关价值(审美主体积极的心灵活动能够在对对象精神价值的领悟中得到提升,主体的精神创造能力得以自由发挥,心灵进入自由的境界。);不仅是对象价值潜能的实现,也是主体心灵能力和愿望的证明。

例:徐悲鸿《群奔》中“马”的价值:

我们比较徐悲鸿笔下的奔马和一匹真马的价值,不是要比较它们各自质地的经济价值(物质存在形态),而是要通过艺术家创造的奔马的感性形象及其情感表现力,以及它所体现出来

的艺术家创造精神,来确认人自身的情感和生命精神,获得一种感动心灵的审美价值。

徐悲鸿画的马, 既没有唐马的雍容, 也没有宋马的清俊, “奔马”的氛围是压抑、紧张、急迫的, 但情绪亢奋、激昂、砒砺甚至是声嘶力竭的。有焦虑和迷茫,却没有消沉。傲骨嶙峋, 冷对惨淡的末世勇猛顽强,追求光明和理想。微昂的马首沉着坚韧, 前奔的雪蹄铿锵有力, 其忍辱负重急流勇进之态跃然纸上。郭老赞曰“豪情不让千钟酒, 一骑能冲万仍关⑧。”这是对“奔马”的传神写照, 也是雄健国民的精神写照。

如果说, 唐马主枯改、风韵, 宋马主理趣、品格, 那么徐悲鸿的“马”则主精神、气势, 如果说, 唐马充满壮阔的豪情, 宋马表现出冷静的思恋, 那么徐悲鸿的“马”则面对现实政治, 直视苦难人生, 富有更为积极的时代意蕴唐马博大、宋马精深, 徐悲鸿的“马”, 则在悲凄氛围中显露出骨峻神辣形奋意发的风貌。

《论徐悲鸿的“马”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蒋立群

二、美学的客观性

(一)如何理解美学的客观性

1、审美活动、审美现象的基本过程和结构能够被人感知和把握。

2、美学的客观性主要不是来自于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性,而是来自于人的生存状态、价值追求、文化积淀和民族传统的共同性,来自于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普遍必然的内在要求,来自于审美活动中人的心理方面的某种共通性。

例:“春江水暖鸭先知”,曾有人刁难:“鹅独不知耶?”“两岸猿声啼不住”,有人偏要考证:“是猿声还是猴声?”

就拿对诗的理解来说。由于诗的语言“创造性地损坏”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标准语义,即有意违反了日常语言形式,在相互修饰中互相破坏着彼此的词典意义,倘或用科学的精确固定的词典语义去衡量它,便会不得其门而入。

(二)美学客观性的基础

美学的客观性靠什么来提供保证呢?我们说,主要是依据了审美活动中超个人、超历史的普遍形式。

例:歌德(Goethe)就曾经这样热情地说过:

世界是那样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你不会缺乏做诗的动因。但是写出来的必须全是应景即兴的诗,也就是说,现实生活必须既提供诗的机缘,又提供诗的材料。

一个特殊具体的情境通过诗人的处理,就变成带有普遍性和诗意的东西。

……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

江城子

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三节美学的对象和方法

一、美学的对象

1、争论

美学的对象是什么?应该如何表述?

这是一个在美学史上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就拿中国美学界来说。早在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就曾主张通过美感研究去解释事物的美,认为“本来每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同样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时,则全凭自己的经验而推测出来的”。而50年代“美

学大讨论”中,人们则或把美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或把艺术作为美学对象,或把美和艺术作为美学对象,基本上都还没有超出已有的历史高度。

在我们看来,对美学学科对象的揭示,就是要确定美学的活动范围和任务,而审美活动作为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超实用功利的普遍创造形式,集中、鲜明地体现了这些特性。因而,要真正把握美学的对象,就必须始终抓住人类审美活动这个关键。

(一)审美活动之为美学对象由其主体构成所决定。

一切审美活动的主体,都是有生命、有实践能力的人,而人正是美学所关心的中心。(二)审美活动之为美学对象由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特性所决定。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在人类审美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并且只存在于人所进行的审美活动中。这是审美关系最基本的特性。

注:审美关系是由客体(譬如“花”的形象)形式刺激主体生理心理机制,满足主体潜能或本能需求而建立的一种关系。

梅花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一种花,许多人都觉得梅花很美,看见梅花就很高兴,很愉快。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看见梅花就很高兴、很愉快呢?为什么会觉得梅花美呢?

观赏者对于梅花的审美关系的分析:

首先,悦目。

其次,契合理想。

第三,人格化。

(三)审美活动之为美学对象由美学研究目的所决定。

美学研究就是要揭示审美现象背后的价值本质。而审美现象、审美价值的本质,从来都不是脱离人类审美活动而自在存在的。

二、美学的方法:

(一)思辨与实证相统一

(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三)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相统一

(四)兼收并蓄与民族特色相统一

第二章审美发生

第一节美从何处寻:审美发生论史

美从何处寻?在美学史上,由于理论出发点、追问的角度不同,美学家们对于人类审美发生问题的解释也各有差异,其中较有影响的审美发生理论,主要有摹仿说、巫术与图腾崇拜说、性本能说、游戏说、劳动起源说

一、摹仿说

德谟克里特“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摹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亚里士多德

“一般说来,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摹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求知不仅对哲学家是最快乐的事,对一般人亦然,只是一般人求知的能力比较薄弱罢了。”

评价:合理:坚持了美来源于客观现实的思想立场。

不足:过于强调人的自然本能,忽视了审美发生的社会前提;混淆了审美发生与人类的认识发生这两个问题。

二、巫术与图腾崇拜说

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

“在原始人那里,一切审美活动都是巫术的直接表现,而美就起源于原始人的巫术与图腾活动”。

《金枝》——英国人类学家詹·乔·弗雷泽

在狩猎时,原始人普遍采取舞蹈、咒语等形式,因为在他们看来,通过这些形式,就可以凭借神灵的力量来实现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实现神灵对自己的佑护,避免引起动物对自己的嫉恨。

与巫术观点相联系的,还有图腾崇拜说:

审美(艺术)发生于原始人的图腾崇拜活动。

:“闻一多曾指出,作为中国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它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霞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这可能意味着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溶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美的历程》李泽厚

评价:

原始巫术、图腾崇拜对人类审美(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原始巫术、图腾崇拜一方面有着明显的实用生活价值,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为了完成从心理上对自然威力的克服以及对自然的支配。

三、性本能说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审美源于对异性的关注与人的性本能。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等人。

达尔文:

美不仅先于人类社会,而且并非人类所独有;美是一切生命之物的共性,而这一共性的基础便是对异性的关注与对性的追求

伏尔泰:

“如果你问一个雄癞哈蟆:美是什么?它会回答说,美就是他的雌癞哈蟆,两只大圆眼睛从小脑袋里突出来,颈项宽大而平滑,黄肚皮,褐色脊背……如果你问魔鬼,他会告诉你美就是头顶两角,四只蹄爪,连一个尾巴”

弗洛伊德:

人类的一切行为,特别是审美及艺术创造,都源于人类自身的性本能。由于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人的性本能不可能总是得到满足。因此,审美与艺术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想象,以曲折的方式满足人们的性本能要求。

评价:

生理性基础与社会性基础:

当人类不断由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走向社会化的人时,审美发生中的生理性基础必将让位于社会性基础。

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

弗洛伊德的理论强调了审美发生中的心理因素,但心理因素却不是一个最终的决定因素;人类审美发生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四、游戏说

这一观点认为,人类审美产生于人的游戏活动。这一理论最初由德国美学家莱辛提出,并为席勒和斯宾塞(H.Spence)所发展,而席勒是其重要的理论代表。

“什么现象标志着野蛮人达到了人性呢?不论我们对历史追溯到多么遥远,在摆脱了动物状态奴役的一切民族中,这种现象都是一样的:即对外观看喜悦,对装饰和游戏的爱好。”——席勒《美育书简》

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游戏冲动

评价:

席勒有关游戏说的理论,主要是为了以审美方式解决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状态下的人性分裂问题,其中初步注意到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审美创造,以及如何获得自由的问题。

第二节人类劳动与审美发生

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美、审美活动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没有人类社会、人类生活,就不会有人的审美活动,美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使“存在”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说,在人类社会之前,自然界无所谓美丑,美和审美都是伴随人类生产劳动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呈现出相应历史形态的。

一、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社会实践出发,提出了审美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的观点。

(一)劳动创造了人并为审美提供物质前提和基础

“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变成了人的脑髓……”

人脑的复杂结构,为人类意识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也为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人对生产过程以及结果的反映为审美这一人类精神活动的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内容与形式两部分。就内容而言,它是对人类生存过程中一切行为的反映,并且带有强烈的或明显的情感色彩;就形式来看,它是在长期的生命活动、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具有社会的性质。

(二)劳动为审美发生提供了现实素材。

当早期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而从事各种实际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时,他们便在心理上产生了对这些活动的再表现要求,并最终通过原始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画在西班牙的亚勒泰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的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鲁迅

西班牙亚勒泰米拉洞穴壁画《受伤的野牛》

二、审美起源的历史描述

人类的生存需要,导致了生产劳动活动的产生与发展。而伴随生产劳动的展开,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类精神活动逐渐独立起来。审美活动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由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本身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因此,审美的发生也应从工具的制造开始。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山西丁村人石器(旧石器时代中期)

人在实现自我发展的生产劳动中,不仅要实现实用价值,而且也在生产活动过程及其结果上感性地实现了某种“审美的”价值。在审美发生问题上,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尽管“美”最初是隐藏在实用价值的后面,但实用价值的生产本身却为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客观基础,成为人类审美发生的重要历史根源。

新石器的变化

节奏,便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发现的——从“杭育杭育”的劳动号子声里,原始人发现和创

造了一种节奏,它为原始音乐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讲:“在所有这些场合下,歌的节奏总是严格地由生产过程的节奏所决定”;“既然对于原始人说,音乐中主要的东西是节奏,所以不难了解,他们的简单的音乐作品是怎样从劳动工具与其对象接触时所发出的声音中产生出来的。”

川江号子

第三节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

一、审美活动及其特征

(一)概念:审美活动作为人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在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中,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现实的一种自由的创造性实践。

(二)特征:

第一,审美活动以一种审美(艺术)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生活与生产劳动。

1、在生活与生产劳动过程中,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

2、人能够以愉快的心情对这一成果进行审美观照。

蜂巢与建筑

第二,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价值将以特殊的形式成为衡量一切生活与生产劳动合理与否的重要尺度。

第三,在审美活动中,对生活与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把握,更多是从感性形式方面进行的。

日出·印象——莫奈

《日出·印象》评价:

他对光色的专注远远超越物体本身的形象,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现消失在光色之中。他让世人重新体悟到光与自然的结构。所以这一视野的嬗变,以往甚至难以想象,它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

《日出·印象》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 它标志着印象派绘画的产生。迅速成为一个风靡全球, 影响深远的世界性画派。它强调自然界的光和色,把光与色的变化作为绘画的主流。莫奈被认为是第一个采用外光技法进行绘画的印象派大师。

《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

这幅名画是莫奈于1872年在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日出·印象》。它作为一幅海景写生画, 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 笔触画得非常随意、零乱, 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 海上雾气迷朦, 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 模模糊糊看不清, 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

二、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

(一)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形成

在人类审美活动中,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始终处于一种对立统一的状态。而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形成,正体现了人类生产劳动的发展成果及其水平。可以认为,正是在“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的形成过程中,历史地形成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以及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

请比较以下几处对日出的描写: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淮南子·本经训》

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巴金《海上日出》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姚鼐《登泰山记》

(二)审美主体及其性质

1、概念:所谓主体,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象化了的现实的人。而审美主体则是有着内在的审美需要、审美心理机制,并现实地承担着审美活动的人。

2、审美主体的性质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审美主体是在具有了社会属性前提下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人是一个特殊的一个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主体的自为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第二,审美主体是主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第三,审美主体的心理机制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审美趣味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不论在这里和那里,审美趣味的状况总可以成为生产力状况的准确的标志。”

(三)审美客体及其特性

1、概念:审美客体是被审美主体所感受、体验、改造的具有审美属性的客观对象,是在生产劳动中人化的对象。

2、争论:

决定论、客观论。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王阳明《传习录下》

我们认为,审美客体只能是客观世界中同主体本质力量相对应并被主体审美活动具体确证的客观对象,它体现了客观事物由自在的自然之物进入到同社会主体相联系、带有社会属性的客观存在行列,即由自在之物发展成为“为我之物”。

3、审美客体的特性:

第一,审美客体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它的变化发展标志着人类生产劳动的历史进程。

第二,审美客体的发展有着一个由生活形态到审美意象再到艺术形象的变化过程。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郑板桥

第三,人对自我的认识与体验也是审美客体的一种重要形式。

掷铁饼者(Discobolos,大理石雕复制品,高约152 厘米,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米隆(Myron)作于约公元前450 年。作者米隆。

鉴赏:

这尊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像,一望而知是表现投掷铁饼的一个典型瞬间动作:人体动势弯腰屈臂成S型。这使单个的人体富于运动变化,但这种变化常常造成不稳定感,所以作者将人物的重心移至右足,让左足尖点地以支撑辅助,以头为中心两臂伸展成上下对称,从而使不稳定的躯体获得稳定感。身体的正侧转动,下肢的前后分列,既符合掷铁饼的运动规律,又造成单纯中见多样变化的形式美感。

作者米隆在这一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出色的充满活力的运动员形象。尤见作者匠心的是,他出色地概括了掷铁饼这一运动的整个连续的过程,表现了一种动态的美。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像拉满的弓,使人产生一种发射的联想。铁饼和人头的两个圆形,左右呼应;紧贴地面的右腿如同一个轴心,使曲折的身体保持稳定。整个雕塑给人的印象是:健美、壮重、和谐,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里面的“人”

2004年8月27日晚,中国选手刘翔以12秒91夺得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这一成绩打破了12秒95的奥运会纪录,平了世界纪录。这是中国人也是亚洲人在西方选手长期垄断的奥运会男子田径短距离项目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乌克兰全国举行政治罢工。一场政治风暴似乎将在乌克兰一触即发。

一名利比里亚士兵奋力保卫一座桥梁

当地时间2008年9月7日,海地卡巴雷,一名妇女看着在飓风中死去的12名孩子的尸体被抬到卡车运往停尸房,忍不住留下眼泪。

三、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既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并共同推动人类审美活动的发展。

(一)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中,客体对主体具有决定性作用。

审美主体的存在又依附于审美客体的产生。同时,审美主体的情感、意志、想象等主观因素都要受到客体存在及其性质的制约。

(二)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具有反作用。

1、审美主体本身审美能力的丰富和提高,促进了审美客体范围的扩大。

2、审美主体以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为特征,体现着对客体存在的特殊认识。

3、审美主体以其审美创造实现了对审美客体的反作用。

审美创造:是以客体存在为模本的,但同时它又在主体个人情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丰富和拓宽了客体的审美形象,并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实现了艺术的真实——一种更带有规律性的对现实的揭示。

唐寅三十六岁时选中城北桃花坞,建了一优雅清闲的家园,度其清狂生活。桃花坞原是宋人章庄简的别墅,但经风雨沧桑,早成一片废墟。不过这里景色宜人,环境十分幽静,一曲清溪婉蜒流过,溪边几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很有几分山野之趣。第二年唐寅用卖画的钱建成了桃花坞别墅。虽只几间茅屋,檐下却悬着雅致的室名“学圃堂”、“梦墨亭”、“蛱蝶斋”等匾额。唐寅一生酷爱桃花,别墅取名“桃花庵”,自号“桃花庵主”。

唐寅-桃花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第四节审美关系及其价值特征与意义

一、审美关系及其价值特征

审美关系是审美主体的特殊本质力量与审美客体的特殊本质相对应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对象性关系。

(一)审美关系形成条件

1、是“人化的自然”。

2、是具有“对象化”自身本质力量的主体。

“劳动的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二)三种关系

善:人作为实践主体,他的一切作用于客观存在的力量所触及到的对象就是实践客体,他所追求的是实践客体的合目的性。(如工人做工)

真:人作为认识主体,他的认识能力所涉及到的世界就是认识客体,他所追求的则是客体的合规律性。(如科学家研究)

美:人作为审美主体,其以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审美方式去把握的客观对象就是审美客体,人所追求的是客体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如画家作画)

“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因此,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三)三种价值特征:

三种主要的对象性关系,进而也构成了它们之间不同的价值特征:

主体的理智与客体的真构成了理性的认识关系,构成的是一种认识价值。

主体的意志目的与客体的善构成了感性的伦理实践关系,构成的是伦理价值。

;主体的情感观照与客体的美构成了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关系,构成的是审美价值。二、审美关系的意义

第一、人类审美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积极地表征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意义。

第二,审美关系的非现实性,促进了人对现实的超越性追求。

审美关系既以主体与客体、人与对象的现实关系为基础,同时又一定地超越了现实关系的约束,走向了主体心灵的自由境界。

《花非花》——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左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右边,一

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的左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格尔尼卡——毕加索

第三,审美关系积极地体现和肯定了个体的独特性。

由于每个具体的审美主体的文化素养、后天的生理发展过程以及特定条件下的心理状况有差别,因而,每一个个体的感受、体验既可以与他人相通或相似,也可以有其独特性。

虞世南《咏蝉》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梳桐。

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

骆宾王《在狱咏蝉》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成。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清人施补华《岘慵说诗》里指出的:“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成’,是患难人语”。

唐代张彦远曾在《历代名画记》中,对中国历史上三位以画佛像著名的大画家曹仲达、张僧繇、吴道子各自在佛教人物画艺术风格上的鲜明特色大加赞评,称:“曹创佛事画。佛有‘曹家样’、‘张家样’、‘吴家样’”。

“曹家样”乃北齐曹仲达创构,其笔下人物衣纹大多为规则的垂直线,衣饰紧贴身体,用笔稠迭,体积感很强,就像人穿了衣服从水里走出来时的情状一样,所以有“曹衣出水”之评。“张家样”为南朝萧梁时期画家张僧繇所创,其《扫象图》“运笔如空际游丝,飘渺若仙”,《罗汉卷》则“衣折‘行云流水’,间有‘曲蚓’、‘折芦’”。

唐代画家吴道子则继“张家样”、“曹家样”之后,创构了更为成熟的人物画样式“吴家样”。他依然运用传统的线描,但线势却更加紧劲飘举,那磊落如莼菜条的疏体画法,生动表现了佛国人物飘然欲飞的姿态,富有运动感,所以有“吴带当风”之喻。

第三章美的本质问题

什么是美的本质?

17世纪英国著名讽刺喜剧作家威廉·康格里夫(William Congreve)的剧本《世界之路》中,有这样一段对白:

米拉贝利(剧中人):“这是真的,当原来爱你的人不再爱你时,你也就不好看了……因为美是爱你的人赐给你的礼物……”

米兰曼德(剧中人):“……难道没有人称赞我,我就不美了?!你应当知道正因为一个人不美,别人才不去称赞他。你说美是爱人所赐的礼物,老天爷!什么东西能赐给被爱的人呢?……对一个被爱的人来说,除了他自己的美之外,不可能有更多的美给他了。就像智慧不可能给予一个模仿者一样。”

“美”究竟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还是欣赏者投射到该事物中的(或者是别的情形)?在美学中,这个问题便常常被表述为“美的本质”问题。

第一节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

一、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

“什么是美”?

(从定义的角度来追问“美的本质”。)

西方: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美是难的”。(柏拉图就此却开启了一条寻找美的定义的基本思路,即美的本质的探讨应能寻找出那个导致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质。)

古希腊罗马时代:“美是和谐”。

中世纪:“美是完善”。

近代英国经验派美学家:“美是快感”。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最为著名)

中国:

“美是自由的形式”(李泽厚)、“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蒋孔阳)等等。

辨析:

忽视了实体与属性之间的根本区别,把作为属性的美换成了作为实体的美。

柏拉图假定存在着一个可以脱离具体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然后再询问“美本身”究竟是什么。人们在追随柏拉图的思路时,总是不免染上某种抽象化、概念化的毛病。

维特根斯坦:从语言上看,“美”字本是一个形容词,甚至是个感叹词,美学家误把它变成了名词,从而带来了无穷的混乱,询问“美是什么”也许就是这种混乱所造成的最大错误之一。

二、作为美的来源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

“为什么美”?

(从根源或者来源的角度来追问“美的本质”)

柏拉图:“神对于诗人们像对于占卜家和预言家一样,夺去他们的平常理智,用他们作代言人,正因为要使听众知道,诗人并非借自己的力量在无知无觉中说出那些珍贵的词句,而是由神凭附着来向说话。”

荣格:“集体无意识”。(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美学界曾经爆发过一场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大论战,并形成了两个大派别:自然派与社会派。自然派主张,美是一种自然属性;社会派则认为,美是一种社会属性。这里,两派所关心的,实际不是给美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是要对美的产生作出解释:美是怎么来的?

李泽厚:“客观社会论”学说

这样,美的本质问题所包含的“为什么美”这一面,在前苏联和当代中国美学中,便主要体现为美是自然产物还是社会产物的争论。

辨析:

前苏联和当代中国的美学界,采用这种理性的、世俗的原因来解释美的来源对于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来说是必要的,也表明了美的来源或根源问题的重要性。问题是,如果就此把“美的来源”与“美的存在”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美学中所谓美的本质问题,主要应该是指美的存在问题。

三、作为美的存在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

“美如何存在”?

它所指的是:在审美活动中,美是存在于主体一方,还是存在于客体一方,抑或存在于主客体双方的交流、统一?用中国传统哲学的术语来表述,就是在审美活动中,美是在“心”还是在“物”,抑或在于“心物”之间?通常,人们以“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的”,或者“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等说法,所表达的就是这个问题。

到目前为止,美学史上有关美的存在问题的回答,可分为三大基本派别:主观论、客观论、主客统一论。

(一)客观论

概念:

美就在物,它存在于客体之中,是客观对象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属性。

代表:

整个中国古代和洛克、笛卡尔以前的西方,很长时间里,美学家们基本上都是客观论者。辨析:

客观论的合理之处,在于它重视审美对象,强调美的对象性,认识到没有对象就没有美,美总是与特定对象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由于客观论混淆了美的客观性与对象的客观性,忽视和否定美的主观性一面,因而又总是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理论困难。

(二)主观论

概念:美在心,即美是主体的一种内在心理状态或心理构造物。

代表: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

“外物接于眼帘,触动我们的神经,能使我们得舒适之感,我们便称该物为美;反之,那引起相反感触的对象,我们便说它丑。另外,外物刺激我们的嗅觉,而有香臭;外物刺激我们的味觉,而有浓淡;外物刺激我们的触觉,而有坚柔轻重。最后,外物刺激吾人的听觉而有噪音、乐音与和声。而和声特别迷人,竟至使人相信上帝也爱听和声。甚至有些哲学家竟确信天体的运行也组成一种和声。这一切都足以充分表明人们评判事物,无不凭其心理状态,也可以说无不以经想象所渲染过的东西当作事物本身。”

辨析:

合理性:它拒绝承认主体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的单纯反应性和被动性,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认识到离开主体就不可能有美,美只有联系着特定主体才能存在。

片面性:当它把美完全归到主体一边,把美看成主体的一种心理体验,从而否定美的对象性之时,它实际上就把审美对象的存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把审美活动当成了一种封闭的主体内心活动。

(三)主客统一论:

概念:美既不在心,也不在物,而在心物二者的统一之中。也就是说,美既不能归结为对象的一种属性,也不能完全归结为主体的内心状态,美是主客相遇、彼此契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性质。

代表:现代欧洲大陆像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美学派别,大都主张这种主客统一论。前苏联后期美学也存在主张主客统一论的派别。在当代中国(包括现代中国)美学中,主客统一论更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派别,朱光潜就是其主要的理论代表。“如果给“美”下一个定义,我们可以说,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情状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这个定义实际上已包含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内:物的形象反映了现实或是表现了思想感情。”——朱光潜

辨析:

主客统一论克服了客观论和主观论的片面性,是一种更符合审美现象实际情形的理论倾向。因此,美学理所当然地应该把它作为解决美的本质问题的基本出路。只是我们不能因此就以为,简单地抛弃客观论和主观论、采纳主客统一论,就回答了美的本质问题。主客统一论还只是一个大的理论方向,在它下面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具体看法。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在强调美是主客观统一的基础上,还必须阐明这种“统一”的具体含义。

第二节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表明美存在于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那么,对于这个“统一”、“相互作用”又该如何准确理解呢?换句话说,美存在于什么样的主客“相互作用”之中呢?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问题联系起来。

一、人的本质在于非异化的劳动

人的本质这是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在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上,历来存在两种片面的倾向: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

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是意志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永远超越任何“本质”。

黑格尔叔本华萨特

马克思: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一)劳动的本质

在马克思那里,“劳动”指的是人(主体)与自然(客体)以及人(主体)与他人(其他主体)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

劳动包含有两个基本层次:

一是工具性的层次,在这里,劳动是最基本的谋生手段,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生产性实践;

二是价值性的层次,在这里,劳动不再是人的谋生手段,而成了生命的意义所在,是人类通过与自然打交道而进行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在于劳动”的学说包含了这两个层次,但主要指向第二层次,即作为人的自我实现活动的劳动。

(二)异化劳动

“异化”本是黑格尔哲学的用语,其原意是“外化”、“对象化”。

马克思使用“异化”概念,在一定程度保留了“外化”、“对象化”的原意,但主要却是指“异己化”、“敌对化”。

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指的就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的一种必然的扭曲形式,它的基本意思是“异己化的劳动”、“敌对化的劳动”。

其具体表现是:

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

④人同人相异化。

这样,马克思人的本质规定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主客观的统一,从而也就从哲学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客统一论。

二、从人的本质到美的本质

(一)人在本质上是审美性的

马克思认为,劳动本质上就是一种最广义的审美活动,真正的人性本质上也就是审美的。马克思的名言“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二)美的主客观统一是以劳动为基础的

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劳动本身所具有的主客统一性带来了审美活动的主客统一性。

第三节外观的美与形象的美

一、美学史上对两种美的认识

文克尔曼(Winckelmann) :古代艺术所体现的理想的美是一种像没有味道的白开水一样的、不表现任何情绪的美。

希尔特(Hirt):“古代艺术的原则不是客观美和表情的柔和,而只是富于个性的意蕴,即特征”。

朱光潜:像希尔特这样在“美”之外注意到“特征”,标志着“近代美学对于美的本质的看法大转变的关键”。这就是说,在日常意义的、外观的美之外,人们意识到还有另一种特殊的、形象的美。

此后,西方美学家常用“形式的美”和“内容的美”来指称这两种美。

外观的美与形象的美之间的区别

朱光潜谈梅花的美和梅花画的美之间差别:

梅花本身只有“美的条件”,还没有美学意义的“美”。主要的理由在于美学意义上的“美”是意识形态性的,而一般所谓物本身的“美”是自然形态的,非意识形态性的。日常语言都把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美”混为一谈。如果在实践上不发生困难,这种笼统的说法原无不可。但在科学上,我们要求概念明确,就不应该把意识形态性的美和非意识形态性的美混为一事,用语的混乱就会造成思想的混乱。“美客观存在于物本身”,就是用语的混乱所造成的思想上的混乱。如果梅花画的美就是复写梅花本身的美,画就很难比得上照相。

二、外观的美与形象的美

(一)外观的美

外观的美是以事物形式的非实用方面为对象的美。

例:茶杯中所装的茶是茶杯的内容;为装茶所形成的特定构造(或圆或高或扁,或瓷或木或玻璃)则是茶杯的形式。茶杯的形式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茶杯纯粹为了装茶而形成的结构,一是茶杯为了美观而形成的结构;前者是茶杯的实质,后者是茶杯的外观。

(二)形象的美

形象的美是以人主观想象所创造的形象为对象的美。

两个误解:

一是容易让人以为凡是形象都有原型;

二是容易使人觉得只有再现性的东西才是形象。

欢乐颂

啊!朋友,何必老调重弹!还是让我们的歌声汇合成欢乐的合唱吧!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怀着火样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威力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在你光辉照耀之下人类团结成兄弟。谁能作个忠实朋友,献出高贵友谊,谁能得到幸福爱情,就和大家来欢聚。真心诚意相亲相爱才能找到知己!假如没有这种心意只好让他去哭泣。在这美丽大地上普世众生共欢乐;——席勒

三、外观的美与形象的美的区别与联系

(一)外观的美与形象的美的区别

外观的美和形象的美不是两种相互对立、必然冲突的美,而是两种不同的美。它们的不同,主要来自于外观和形象两者性质上的不同。

外观的美普遍但不独立,形象的美独立但不普遍。

(二)外观的美与形象的美的联系

外观的美与形象的美的联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在非艺术中,外观的美往往可以成为形象的美的条件,有助于形象的美的生成。

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第二,在艺术中,外观的美可以成为形象的美的表现手段和构成部分。

例如:诗歌中的音韵、节奏(外观的美)等

余光中《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火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象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附子一般地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象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小说中人物外观的美丑,也是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所必要的组成部分,如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塑造。

我们并不想在这里向看官描述那个四面体的鼻子,那张马蹄形的嘴巴,那只被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细小左眼,那只完全被一个大瘤所遮盖的右眼,那上下两排残缺不全、宛如城堡垛子似的乱七八糟的牙齿,那沾满浆渣、上面露着一颗象牙般大门牙的嘴唇,那像开叉似的下巴,特别是笼罩着这一切的那种表情,狡黠、惊愕、忧伤兼备。如可能,请诸位看官把这一切综合起来想一想吧!

全场一致欢呼。大家急忙向小教堂涌去,有人把这位真福的丑人王高举着抬了出来。这时,大家一看,惊讶得无以复加,叹为观止:原来这副怪相竟然是他的真面目!更恰当地说,他整个人就是一副怪相。一个大脑袋,红棕色头发竖起;两个肩膀之间耸着一个偌大的驼背,与其相对应的是前面鸡胸隆凸;大腿与小腿,七扭八歪,不成个架势,两腿之间只有膝盖才能勉强并拢,从正面看去,活像两把月牙形的大镰刀,只有刀把接合在一起;宽大的脚板,巨大无比的手掌……

原来是在人群与焰火之间一个宽阔的空地上,有个少女在跳舞。

这位少女究竟是人,还是仙女,或是天使,格兰古瓦尽管是怀疑派的哲人,是讽刺派的诗人,一上来也拿不准,因为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使他心醉神迷了。

她身材不高,可苗条的身段挺拔,显得修长,所以他仿佛觉得她个儿很高。她肤色棕褐,但可以猜想到,白天里看上去,大概像安达卢西亚姑娘和罗马姑娘那样有着美丽的金色光泽。她那纤秀的小脚,也是安达卢西亚人的样子,穿在优雅的鞋子里整个显得贴紧而又自如。她在一张随便垫在她脚下的旧波斯地毯上翩翩舞着,旋转着,涡旋着;每次一旋转,她那张容光焕发的脸蛋儿从您面前闪过,那双乌亮的大眼睛就向您投过来闪电般的目光。

她周围的人个个目光定定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果然不假,她就这样飞舞着,两只滚圆净洁的手臂高举过头上,把一只巴斯克手鼓敲得嗡嗡作响;只见她的头部纤细,柔弱,转动起来如胡蜂似那样敏捷;身著金色胸衣,平整无褶,袍子色彩斑烂,蓬松鼓胀;双肩裸露,裙子不时掀开,露出一对优美的细腿;秀发乌黑,目光似焰;总之,这真是一个巧夺天工的尤物。

“真的,这是一个精灵,一个山林仙女,一个女神,梅纳路斯山的一个酒神女祭司。”格兰古瓦心里想着。

第四章美的存在系统

人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美的存在也是千差万别的,包括了美的社会存在、自然美、艺术美、

形式美等

第一节美的社会存在及其类型

第二节自然美及其形式

第三节艺术美及其特点

第四节形式美的构成和规律

第五节美与现代科技

第一节美的社会存在及其类型

一、美的社会存在及其特征

(一)美的社会存在

美的社会存在,是指存在于社会事物、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中的美,它根源于人类生产劳动,最直接地体现着人类的情感、理想和意志,呈现着人类生命的社会意义。

(二)美的社会存在的特征

第一,以内容取胜。

一个社会事物、一种社会现象是否呈现为美的存在,在于它是否真实合理地体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历史发展的规律。

山中只见藤缠树

世上哪有树缠藤

青藤若是不缠树

枉过一春又一春

竹子当收你不收

笋子当捡你不捡

绣球当捡你不捡

定留两手捡忧愁

连就连

我俩结交定百年

哪个九十七岁死

奈何桥上等三年

——《刘三姐·选段》

第二,直接现实性。

这种直接现实性,导致社会功利性因素成为人们主要的评判标准。在美的社会存在中,这种社会功利性因素突出表现为内容上道德的善。

评委们的评语是:新闻摄影要求以单张作品来传递信息。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要呈现尽可能多的信息,同时又能运用恰当的摄影语言来组合好这些信息,吸引观者的观看,打动观者。人民日报雷声《守护希望》

第三,实在性、明确性和相对稳定性。

美的社会存在直接显示出社会事物、生活和现象的深刻价值,是一种实在的、确定的存在。并且在不同时代、民族、社会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二、美的社会存在类型

美的社会存在类型主要有:人的美、人文环境的美和日常生活的美等。

(一)人的美

这种美主要体现在人的内在心灵与外在形象两方面。

1、人的美之内在心灵表现

人生观是人的美之心灵表现的核心。

情感是人的美之心灵表现的重要部分因而具有显著的审美价值:

望夫石(唐)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采桑子(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2、人的美之外在形象表现

人的美之外在形象表现,主要包括人的身体姿态、服饰、语言、风度等。

“人体,由于它的力,或者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硕人》

她的手就象柔软的小草,她的肤色就象那凝结的玉脂。她的脖颈洁白丰润,她的牙齿象那瓠瓜的籽。丰满前额弯弯的眉,迷人的笑好漂亮啊,美妙的眼睛眼波流动。

当海伦第一次出现在特洛亚的元老们眼前的时候,荷马没有一个字描写海伦如何美丽,只是写到元老们轻声交谈:“特洛严人和胫甲精美的阿开奥斯人/为这样一个妇人长期遭受苦难,/无可抱怨;看起来她很像永生的女神;/不过尽管她如此美丽,还是让她/坐船离开,不要成为我们和后代的祸害。”

培根(F.Bacon) 认为:“在美的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

“雕塑家真实地塑造了一个匀称而完美的青年男性人体,他的体态非常自然生动,左腿支撑全身,右腿稍弯曲,脚趾微微着地。左手好似持杖,右臂举起,手扶在头顶,使躯干和四肢的肌肉随之发生起伏变化。他的头微向后仰,双目合闭,好似即将从梦中醒来。整个姿态和面部表情十分和谐,他舒展全身,正在解脱一切束缚,开始发出内在的力量。全身的轮廓结构不仅均匀、完美,并体现了精确的解剖知识。”

罗丹《青铜时代》

安格尔《泉》

“画家在这幅画中表现了人体姿态从不平衡向平衡的变化,抓住了人体内部力的微妙关系,即左倾斜的双肩和向右倾斜的胯部、向上的用力和向下倾倒的水罐,前趋的右膝和后绷的左腿都体现了力而打破了平衡。在她身体的这种曲线运动中,展示出一种类似水波的曲线,这种身体的曲线使得那从水罐里流出来的直线形水柱相形见拙,通过这些形式,使这位恬静的少女比那股流出来的水柱更加具有活力。”

风度作为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风采、气度,是人的智慧、学识与修养的综合表现,能够给人以特定的审美感受。

嵇康“站时就如孤松独立;醉时就似玉山将崩”、“正尔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范增《竹林七贤》

你如何理解当代的人体审美的“中性化”——“中性美”?

哲学依据:

荣格提出,人类的生理、心理都具有性倾向性,在人的发育过程中,某一些倾向逐渐占优势,但在人的潜意识中始终保持着另一倾向作为补偿。阿妮玛使男性具有女子气,并提供男子与异性交往的模式;同样阿妮姆斯使女性具有男子气,提供女子与男性交往的模式。每个男子/女子身上的女性/男性成分究竟如何为合适,这完全取决于该男子、女子所处的环境的社会期望。因为具有上述特点,男性、女性身上的女子气、男子气常会在梦境中出现。如男子、女子梦见妻子、丈夫,女儿、儿子,公主、妓女、白马王子、强盗等等,同时阿妮玛/阿妮姆斯也是男性、女性心灵中理想的女子、男子模式,一旦现实生活中异性的形象与这一模式

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梳理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1、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①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 ②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观的内涵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教育的核心)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外延: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终身的教育活动 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①国家政策保障 ②推进新课程改革 ③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重要途径) 4、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 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5、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①发挥教师的作用 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6、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①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②价值取向的区别(培养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 ③教育方针的区别(实施了党的教育方针)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教育对象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 教育目的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 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 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 动教育全面进行 能力培养只重视技能训练,忽视能力培养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使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生动、活 泼、主动地学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生评价筛选性评价,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 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 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 多元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较难,过于偏重学科体系, 忽视综合性及应用性内容,存在着脱 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实践等问题 降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弱化学科 体系,重视综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经 验、联系实际 教学着眼点局限于学校注重发展性,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7、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 ①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②沉重的课业负担

《美学原理》整理版说课讲解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第二、研究美的艺术(黑格尔)第三、研究整个艺术领域(车尔尼)第四、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第五、目前的观点: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或者说: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单选、填空)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 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1、美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古老:观念、意识;思想)从人类朦胧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看: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从人们对美的探讨研究看:追溯到两千年前2、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看(年轻学科:鲍姆嘉通Aesthetic.173 5、1750)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不能显现理念,只有艺术才能充分地显现理念(二)从客观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要见出事物的“整一性”。达芬奇:认为美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如《蒙娜丽莎》狄德罗:美是关系(实在美和相对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多选)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什么特殊之点?孔孟荀等给美下的定义。 首先,西方与世界观联系,中方则朴素,与世界观不密切。其次,中国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等,西方没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源流方面:中(儒道)、西(古希腊哲学);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方面:中(抒情、表现)、西(摹仿、再现);研究方法方面:中(形象性、文艺味、夹杂在艺术研究中)、西(抽象性、哲学味、夹杂在哲学逻辑学研究中);具体表述方面:中(具体、生动、形象)、西(理论性、逻辑性强) 墨子:“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因此美与功利、与善有密切联系。孔子:他的美学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和谐为美。(1)孔子认为艺术品的美应该是尽善的内容与尽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2)孔子以为人(君子)的美应当是“文质彬彬”。(质:仁义道德;文:礼乐修养)孟子:(1)“充实之为美”。即充实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2)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孟子认为“耳有同听”、“人有同悦”,君子与小人有共同的美感。荀子:美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客观事物之所以美,就在于“致其用”,是有功利性的。 2 我国古代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途径是什么?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二、结合艺术来研究美1、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2、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3、从风格上研究美三、结合现实研究美 第四章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1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一)首先就审美客体(审美对象)来说,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工具,劳动过程、动作,产品等)(二)再就审美主体(审美者)来说,也是社会实践创造的。(灵巧的双手,高度发达的大脑以及语言、思想感情、认识、感受能力等) 2 什么是美?A.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B.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感情的感性(欣赏)形象。C.美是一种与真善相联系的、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智慧、才能、品格,人的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审美力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宜人的感性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客观形象。第五章真善美和丑 1、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A、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什么是善?符合人的目的性。

2021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

2021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 识点口诀记忆汇总 2021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一、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 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口诀:四个转向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生观口诀:二独一发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三、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

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d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e 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五者一社区记忆技巧:学生不仅要在课上接受教育,还要去社区终身学。教师职业的价值对教师个人:可以满足教师作为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他人: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人类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为社会和进步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或者①教师是文化传递者②教师是文明促进者③教师是智慧开启者④教师是道德塑造者) (二)教师行为转变口诀:你我他它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 (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美学原理笔记 (2)

绪论什么是美学 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美学: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于1750年首次提出,但西方美学历史并不是由此开始的,东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多数学者认为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 从来没有哪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古代美学》 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古代美学》 二.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 第一段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主要是介绍德国美学,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他主要受叔本华等人的影响。蔡元培提倡美育的教育,蔡元培1975年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 第二段现代: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宗白华) 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特点 一.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的转变 二.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朱光潜发表的影响深远的书(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两部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心理学。60年代又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在《诗论》这本书中,朱光潜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诗律的道路,做了探索分析。《诗论》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在中国美学,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数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本体论、价值论) 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 宗白华写了《美学散步》 丰子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普及工作。

第三段当代:最突出景象:两次美学热潮(一次为五六十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朱光潜主张没事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另一次为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反思,出现了文化热) 1956年美学大讨论的缺陷:1.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片面性 2.各派美学家都把美学纳入认识论框架,将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 三.美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看法: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 叶朗观点: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以上五种看法都有缺陷。 国内很多人认为美学研究对象为审美活动,只要讨论两个问题:什么是审美活动;人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 四.美学的学科性质 第一,美学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从内容上来讲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学科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世界。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因此人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就是使个体的人提升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黑格尔 精神科学也是随着教化一起产生的,因为精神的存在是与教化观念本质上联系在一起的。——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美学的特点: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第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美与真、善是哲学的永恒课题 对美学的误解: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美学等同于美术

美学原理考研复习(2018年整理精华版)

美学原理 (一)、什么就是美学 一、怎样学习美学 1、要认识美学,美学不就是一种靠逻辑推理就能得出得,它就是一种美感经验,需要亲身体会才能有所得。 2、树立正确得世界观与方法论,具体得历史得研究美得现象。 3、要注意结合艺术实践,瞧一些艺术史方面得书籍,懂艺术, 并培养提高自己得欣赏能力。 4、注意提高独立思考得能力。 5、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积累自己得经验,丰富知识与内心世界。(二)、美得本质及特征 一、美得本质 1、西方关于美得本质得历史探索 西方人重思辩,西方对美得本质得探索一开始就表现出思辩得特点,而且一般就是在哲学领域中进行探索。西方不同派别得哲学家、美学家提出了各种不同得美得本质理论,例如,古希腊得毕达哥拉斯早就提出“美就是与谐”得观念,并提出了著名得“黄金分割”定律;苏格拉底则提出“美就是有用”即美就是善得观点。其后,柏拉图、亚理斯多德直至康德、黑格尔等等,都对美得本质发表了意见,归结起来不外两大派:唯心主义得美得本质论与唯物主义得美得本论。这两大派别探索美得本质得出发点就是不同得。

2、从精神意识中得探索美得本质 (1)、柏拉图:“美得理式”说 柏拉图提出,美得本质就就是美得理式,既美本身就是脱离个别 美得事物,而独立存在得精神实体。 (2)、康德:“美就是无目得得合目得形式”说 康德提出审美就是一种趣味判。她认为,只有当审美时不带任何欲求与理性概念,而对象呈现得外在形式符合主观得两种心理能力, 即想象力与知解力,并引起这两种心理能力与谐自由得活动,才能产 生审美快感。这种快感就就是判断美得真正原因。就就是说,事物美不美,决定于审美者得心理机制。而这种心理机制又就是天赋得。 (3)、黑格尔:美就是“理念得感性显现”说 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但她说她得理念与柏拉图不同,不就是抽象得,而就是具体得,美得理念就是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得统一,感性形式就是理性内容(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得显现。 黑格尔指出当理念处于绝对得抽象阶段时无所谓美,只有当理念通过感性形式显现出来时才产生美;理念发展到自然阶段时产生自然美,但自然美不就是理想得美;只有当理念发展到社会精神阶段,产生了艺术时,真正得美才诞生,换言之,美就是理念发展到艺术阶段得产物,艺术才就是真正得美。黑格尔用哥特式教堂去说明理念如何显现于感性形式。 (4)、克罗齐:美就是心灵作用于事物而产生得直觉 克罗齐认为自然无所谓美,自然得美就是直觉创造出来得,同样,

(完整版)《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可编辑修改word版)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 上篇 一、街道与建筑的关系 作者认为一种文化的街道和城市建设,是和这种文化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 对于街道的热衷,作者认为是意大利人—英国人,最后才是日本人。因为意大利人是真的就把街道当作自己的起居室了。有事没事都来溜达溜达,“这时要是不遇上朋友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意大利人建设了大量广场。 而英国人显然更喜欢田园生活。所以他们建造了大量的公园。 而这两种人不论怎么样,都是有着公众生活空间的习惯的,就是说都把公众生活作为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而日本人则基本上没有这种习惯。所以基本上没有公共空间可言。 而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就是:这 3 个国家的性格的分别,也是意大利人最外向,而日本人最内向。这个看来和建筑空间有一种互动的关系。 而作者谈论街道,便首先谈论了城市建筑的不同。 作者谈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郊区住宅的前院,“其前院与其说是为了住宅的主人,不如说是为了路上的行人更为合适。” 而这种院落空间的开放性反而是基于了住宅本身的封闭性看来,相对而言东亚住宅(作者谈论的是日本住宅,而我在所有的和中国住宅有着共同性质的地方,干脆不如替换为东亚住宅好一些)本身比较开放,所以必须首先用院落空间将其围合起来。 也就是说,同样是院落,东亚的院落是住宅内部秩序的一部分,而美洲的院落则往往是外部城市秩序的一部分,这里面可以说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说反而是因为东亚住宅本身私密性不强,所以必须通过院落来完成其私密性。而美洲则正因为住宅本身私密性好,所以才能够以此为前提将院落贡献给城市。是良好的私密性成就了良好的公共性。有好的私密性才能够有好的公共性,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对矛盾。 作者提了一点希望日本人能够从观念上革命的一点很重要:“没有建住宅的地面,纵使归个人所有,也应作为公共性外部秩序的一部分来考虑,这种观念性革命是很必要的。” 而欧洲的住宅,希腊和意大利,则没有前院,“石结构建筑之外的剩余地面全部铺装作为街道使用”,但是因为是住宅外墙直接形成街道,所以却和东亚由院墙形成的街道不同,有着生活性的门窗开口,住宅内外沟通,街道具有非常强烈的生活气息。 另外还有伊斯兰文化(包括西班牙)的内院式街道,这种街道的外墙仍然形成了街道,不过因为有了内部的室外生活 空间因此没有了意大利街道的那么多的生活气息。 所以,芦原信义在这里其实将街道和住宅的关系分作了 3 种基本类型: ⒈ 开放前院式: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广人稀的殖民地式样,田园风格,是“外部秩序渗透到内部秩序之中”,前院向城市公共空间做出了贡献。但是这种空间是一种“田园城市风格”的街道空间,即使殖民地也仅仅是郊区住宅,因此我想不能够算作城市空间做法。这时候建筑不能够直接形成街道。 ⒉ 欧洲式:无前院,建筑外墙直接形成街道,同时通过外墙上面的门窗开口,城市生活和私密生活互相渗透,并且能够对街道空间形成最好的监视。这时候的居住生活往往渗透入街道生活,比如交谈、缝纫等等(这在中国乡村也很常见)。这个是“内部秩序渗透入外部秩序之中”。伊斯兰和西班牙式样,也基本可以归结到这个里。 ⒊ 东亚式:和建筑脱离的院墙形成街道。这个也是城市建筑,建筑仍然在形成城市空间,形成街道,但是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则脱节,被围墙隔断。这个是缺乏公共生活的城市建筑,是一种非城市生活的城市居住形式。缺乏了监视作用,在中国,这种居住的形成期是集权制的封建王朝,这个时候的城市秩序依靠强大和严格的中央管理(比如宵禁)来形成,而不是

最新整理美学原理复习重点资料

1.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 美学学科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至今不过只有250多年的历史。 2.西方美学的发展划分为若干阶段, 比较常见的划分是: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 3.中国美学的三个黄金时代: (1)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 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①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道”、“气”、“象”。②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以实带虚,以虚带实。③论“美味、妙”。 ④“涤除玄鉴”说:把观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①提出了艺术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的境界要高于知识的境界。②“兴、观、群、怨”说,和谐是其核心。③“智者要水,仁者乐山”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象征。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一大批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 ①“心斋”“坐忘”即“无己、无功、无名”,其核心是人们要从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是“至美至乐”的最高境界,是高度自由的境界。②创造自由的概念,“庖丁解牛”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精神享受,就是审美的愉悦。 ①崇尚三玄:《老子》、《孔子》、《周易》。②不再强调艺术的政教实用功能,开始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突破了比德的狭窄柜框,开始欣赏自然山水的生机:强调审美心胸的作用。 (3)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诗”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情”与“景”的内在统一。金圣叹提出人物个性与共性的范畴。 4.中国美学的代表人物: 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现代: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 5.当代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的一场美学大讨论。第二次,从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在这时出现了第二次美学如潮。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在50年代到9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有两本美学和教育方面的著作在中国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一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还有一本是《傅雷家书》。美学理论建设的真正进展,是在“美学热”消退之后,即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

美学复习笔记

《美学》复习笔记 一、判断 1、“什么是美学”——18世纪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他被称为“美学之父”,“埃斯特惕卡”(Aesth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 2、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苏格拉底强调美与善;孔子提出“里仁为美”的主张。 3、美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独立的美学学科。 4、审美意识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必须具备二个条件:有专门的著作;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5、表达美学思想的作品:中国我的《诗经》《国语》,伍举提出的以善为美,否定以感官享乐为美的观点。 6、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建立了数的本体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影响了西方二千年。 7、“由下而上”的重视科学实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是由法国丹纳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都提出的用以取代传统的“由上而下”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方法。 8、美学对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美及美的规律、艺术哲学、美感、审美有关系。 9、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艺术,并通过艺术来研究审美关系、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等。0 10、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 (1)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劳动创造了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2)美的规律的理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因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3)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中。”(4)艺术本质的理论。 11、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1)美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3)唯物的辩证地看待主客体关系。4)历史感,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结合。 12、西方对美学本质问题的探讨: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2)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3)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4)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美既与事物的客观属性有关,也与人的心意状态乃至于客观的精神世界有关,美不是孤立的,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要看它与人及其周围其他的事物发生一定的关系)。5)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美是生活’,力图纠正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偏颇)。6)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7)关于美论的情境把握和有效性分析。 13、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人的心理结构包括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 14、: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把“关系”当成美的本质,当成美之所以为美的根本原因。他关于“美在关系”的说法,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者某种孤立的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的关系中来理解美。“把美归结为对关系的感觉,你就会获得自古以来美的发展史。”缺点:“关系”比较抽象、笼统,始终处于摸索阶段,始终没有讲得十分清楚。即: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 15、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马史思主义的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有一个新的逻辑起点,那就是立足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 16、、英国“爱德化·布洛”在1912年出版《心理距离》,用心理的距离来解释审美现象。“心理距离”说:人与现实之间产生心理距离而产生美感。

《影视美学》—彭吉象(吐血整理笔记完全版)

影视美学彭吉象 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 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 (一)电影心理学的出现 雨果·闵斯特堡(1863-1917)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1916年,出版了《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次从电影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电影是一门艺术。 闵斯特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电影的经验感知入手,尤其是从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了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并且提出机械的复制现实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并且通过电影和戏剧、摄影的区别,论证了电影确实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闵斯特堡指出:“我们的美学兴趣集中到这样一点,就是电影通过什么手段来影响观众的心灵。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待电影,起初就凭着这样一种纯粹心理学的兴趣,研究在我们的电影经验中,究竟是哪些本质的东西打动了我们的心灵。我们现在完全把戏剧理论搁置一边,因为假如从戏剧出发,去寻找电影除了作为逼真的代用品外对戏剧有些什么补充的话,我们就会走进死胡同。我们应当把电影艺术看'做是完全立足于它自身基础之上的,从而排除所有戏剧的干扰,来分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对我们产生效力的心理进程。”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论思考,闵斯特堡着重研究了观众对电影影像感知的各个方面,包括深度感、运动感、注意力、记忆和想象、情感等等。特别是深度感和运动感,可以说是电影影像感知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电影(包括后来的电视)所特有的一种全新的艺术知觉形式。 闵斯特堡指出,电影银幕是二维的平面,但观众却在看电影时感受到三维的空间。"因而,如果把这种图像的平面性当作电影的基本特性,那就没有掌握住它的特性。这种平面性确实是电影技术构成的一个客观部分,但并不是我们真正看到的电影演出的特征。在看电影时,我们处在三维空间之中,影片上人物或动物的运动,都立即给予我们以强烈的深度感。"闵斯特堡强调指出,观众之所以能在二维平面的电影银幕上感受到三维立体的电影空间,除了生理上、视觉上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影的运动,造成了观众一种独特内心体验,使得观众明明知道图像是平面的,但却不能排除对于深度的实际感受,就是因为电影画面上的各种运动使观众得到了银幕具有纵深感的印象。显然,银幕上的这种深度感并不是真实的深度,而是由电影观众独特心理体验造成的深度。闵·斯特堡进一步指出:“电影中关于深度的问题很容易被忽视,但运动的问题却迫使每一个观众都加以注意。看起来似乎电影的真正特性就在这里,而关于画面运动的解释也正是心理学家们必须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电影银幕上出现的其实只是一幅幅逐格显现的静止的照片,但在电影观众的头脑中却出现了运动的感觉和印象,除了生理上的“视觉滞留”现象所造成的运动幻觉外,更是由于人的心理中有一种天生的组织原则在起作用。于是,当电影观众面对银幕时,他所看到的运动好像是真实的运动,但这种运动却是由观众自己的心理所臆造的,是由于观众心理复杂的思维活动,终于把单幅静止,的画面组织成连续运动的画面,使观众感受到了银幕上的运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闵斯特堡指出:“在电影世界中,深度和运动对于我们来说,都不是确定的事实,而是一种事实和象征的混合

教资-综合素质-笔记整理

( 综合素质教资 5天:真题大题整理(上下午)→书(晚+上午)→作文(下午晚上+上午)→选择题文学常识外刷(下午晚上)→背(上下午)→文学常识(整理公务员历史文化艺术常识,两天,法律常识整理,其他来不及算了)。 加粗为常考点 一、单选(29题,2分/题) 1-5题,考查第一章职业理念,常见设问老师的做法正确的是、不恰当的是。6-12题考查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根据题干选择合乎法律的选项。13-16题考查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涉及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常问老师行为正确的是。17-25题考查第四章文化素养,常见某学说的提出者、诗词作者、历史地名、历史典故、艺术、正确的理解等。26-29题考查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涉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简单操作,逻辑关系是否一致、数学规律各设一道。 下面的是常考的点,侧重应用,不背。 第一章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 1、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 2、素质教育观基本内涵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素质教育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社会实践╳) , 4、素质教育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统一);促进个性发展。 5、新课改的教学观/更新教育理念口诀:学习过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过程、关注体验、评价多元化) 6、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因为素质教育主渠道还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 二、学生观——“以人为本” 1、我国现代教育观的思想渊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材料题)

美学笔记整理

美学笔记整理 1. 美学的学科属性 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以哲学作为价值观、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 2. 美学的诞生1775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被称为“美学之父”)命名。 基本的美学读物: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美学理式)康德《判断与批判》黑格尔:美学三卷本弗洛伊德 3. 美的产生①自然和谐说:毕达哥拉斯、达芬奇②主观决定论③移情说:立普斯 ④历史及实践决定论⑤游戏说:席勒·斯宾塞⑥关系说:狄德罗 自然美的形成、内容、渊源: 自然美的历史就是一个自然美被忽略的的边缘化的过程①鲍姆加通通过对美学的定义,从这个学科定位看出自然美是从主体角度研究;康德沿袭从主体角度建构美学的思路,将人的感性认知能力进一步具体化为审美判断能力,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对自然保持敬畏,敬畏之情的落脚点不是自然对象,而是落脚在以自然作为人的自由本性的最高证明,将自然问题置换为人的主题精神的哲学取向同样体现在黑格尔的美学中。“有生命的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既不是因为其本身或其的美产生出来的,也不是因为显现而产生出来,自然为其它对象为美,也就是为我们而美,为理解美的心灵而美。”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是由心灵美产生而再生的。康德通过自然把人的自由本性提高到合法性,黑格尔通过艺术的优先性把自然美弃置到边缘。建立在人学基础上的美学最适合的解释对象是人自身或作为人工制品的艺术,而自然因为与人的远离成对立而必然被弃置于美的边缘。 自然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①自然的实践化——自然美是人类世界的创造性成果,所谓自然的实践化,人类实践创造出来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在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上的感性具体的表现,经过实践创造自然就成了人类学的自然,成了人的作品、人的自由的表现。 ②自然人情化——作为情感主体的审美者,把自己的情感灌注于自然对象之中,使之因为人的情感再造和改装而成为美。 自然美的内容: ①自然始终是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对于自然的赞美其实是赞美自然对人生活的意义,日月山水成为了人的世界; ②自然美是人的心灵的投射与创造力,是人主观心灵的投射,是心灵的创造物。例如梅兰竹菊; ③自然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把自然美视为远离生活的形式,但形式本身是有意味的。

美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任务01、02、03、04任务答案

《美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任务01、02、03、04任务答案 《美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任务01)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共 4 道试题,共20 分。) 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美学思想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晶为某些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美学 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摹仿说 摹仿说:“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摹仿。“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游戏说 游戏说:“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它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生的真正奥秘。 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15 分。) 1.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人类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主要包括原始歌舞和原始神话两种类型。

美学原理课程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讲美是理式 1.柏拉图把美本身说成是理式,理式就成为柏拉图美学的核心概念。 2.理式也叫理念。 3.柏拉图认为,每一种物都和任何一种其他物有区别,因此,它具有一系列本质特征,而 物的所有这些本质特征的总和就是物的理式。 4.物的存在就要求它是某种理式的载体,理式是对它名下所有个别物的无限概括。 5.相对于毕达哥拉斯的美学观而言,柏拉图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美学观;相对于苏格拉底而 言,柏拉图更将美与善区分开来,并将对美的本质进一步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 第二讲“美不自美,因人而异”——柳宗元 1. 美的东西不是因为自己而美,而是因为人的发现才得以彰显。也就是说,自然美的欣赏只有客体是不够的,必须有审美主体的存在才能构成审美关系。比如,兰亭这个地方,如果没有王羲之的到来,那么此处的翠竹清泉,只能在寂静的空山中自长自流,历经千载而不为人知。 2. 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实际审美过程中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客体是审美欣赏的前提,要真正做到审美主体,主体还必须具备一定能力,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欣赏是在是在审美过程中的创造性想象造成的。欣赏者通过创造性想象发现、照亮、彰显了自己发现的美。 3. 要建构人与物的审美关系,需要主体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有灵心,有自由的个性,有对事物的热爱,需要客体有一定的表现力。客观环境具有是和人性自由发展的空间与体制,有合适的气候与富裕的时间等条件。 第四讲距离说 1. 举例说是瑞士心理学家和美学家布洛提出来的,他听说的距离指的是事物与人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 2. 布洛主张体验是一种拉开功利距离的体会,他根本否认美的客观性,放弃对美的本质客观因素的追求,只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美,从美感效应上研究美。他认为只有从这个角度研究美,才能不会抹杀美。这里的距离既包括时间上又包括空间上的距离,这两种距离均可给人带来美感。 第五讲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 第六讲艺术欣赏是一种创造 第八讲崇高与优美 1.崇高的特征: 崇高的对象往往体积巨大,气势磅礴,力量雄伟。崇高的事物以惊心动魄的途径,刺激人们学习和赶超它,体现人们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信心,使人们争奇好胜的心理得以满足。因此,产生一种愉悦感。崇高是一种庄严、宏伟的美,以巨大的力量和慑人的气势见长。2.优美的特征: (1)主要特征是和谐。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观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存关系中的,优美与崇高相反,没有主客体斗争历程的痕迹,不是以一方压倒另一方达到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规律与合目的的交融无间的相对统一。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优美的对象在内容上是对正常发展规律、正常社会实践的肯定。不表现为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表现为矛盾双方暂时的相对静止状态,它要求用舒缓、轻柔、淡雅、精致、圆润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优美的事物往往以均衡、对称、比例协调等为特点。 (3)优美事物在感性形式往往具有舒缓、轻柔、淡雅、精致、圆润等特点,例如春风细雨小草等。

(word完整版)2019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综合素质 模块一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素质教育) 1. 素质教育观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 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教育观的核心)指向“素 质”一一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⑸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 素质教育观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 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素质教育是终生的_ 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4. 素质教育观产生 20C 80-90年代末提出。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 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5. 素质教育观发展 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 _ 成了系统的思想。 2006629,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 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标志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6. 中学素质教育 (1 )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 指国民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其他层次、形式相同的性质。中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 ______

美学笔记完整版

美学 18C中期,一般认为第一个给美学学科命名的人是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1735第一次运用此概念。1750年发表了“Aesthetic/aesthetic”命名的著作。他将美学看做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将美学视为独立学科,影响巨大。鲍姆嘉通被西方人称为“美学之父” 王国维,1904发表《红楼梦评论》、1908发表《人间词话》 1907在《静庵文集续编》中说“余渡哲学有日矣……”并由此转向文学 蔡元培:1916提出“美育代宗教”观念 朱光潜:1933年完成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 宗白华:诗集《流云》 邓以蛰:《诗与历史》、《书法之欣赏》 蔡仪:《新艺术论》、《新美学》。贡献:主要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研究美学 二十世纪下半叶:我国美学研究有两个黄金期。一是1957-1962年的全国性美学大讨论,当时形成当代美学“四大派”(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时间派)。代表人物是高尔泰,蔡仪,朱光潜,李泽厚。二是文革十年,美学遭殃,观察多年,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复苏,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美学是热门学科之一。这一时期,美学界的著名人物,除了四派的代表人物,还有王朝闻,蒋孔阳,周来祥,叶朗等 美学学科的属性和特点 美学既非自然科学,亦非社会学科,尽管它们之间有联系。 康德认为,“没有对于美的科学,只有对于美的批判”“因为谈到对美的科学,那就应当在其中科学的,也就是通过证明根据来决定事物是否必须被看做美的;因而关于美的这个批判,如果是属于科学的,它就决不会鉴赏判断” 这朵桃花是植物(认识判断) 这株桃花香(感觉判断) 这朵梅花美鉴赏(审美)判断超功利人心灵中有共通感 美学是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主要特点: 1、反思性。人文学科的研究关涉人对自身生存方式。生有意义的自我意识和反思,而主要 不是自然,社会现象的客观规律:美学研究审视我们欣赏美,创造美和艺术的方式。主要引导我们反思自己做出审美判断的方式和条件 2、主观性。人文学科的研究离不开价值原则的确定,因而具有较强主观性。美学研究反思 并建立美与审美的标准,表现出人对生存的理想境界的追求,这与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对对象的冷冰冰的客观态度是不同的。 这种主观性还表现在,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更侧重反思,直观和体验对于审美判断的批判,对于艺术品的批评,依赖于个体的内心直觉,生命体验 3、综合性。美学是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具有广泛、密切的关系 在西方美学史上,美学首先与哲学,伦理学联系在一起。美的问题在哲学的视域探讨 其次,美学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联系在一起 近代以来,美学受到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成果,方法渗透到美学研究中

美学原理重点知识马新国

1、美的意义就是由这样一种功利的、整个身心通体舒畅的愉悦之美向后来味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等感官刺激享受和纯形式的欣赏给人的愉悦、陶醉的美感方向发展。总结:人类审美活动的诞生是从实用到非实用、功利到非功利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结果。 2、美的发展的三阶段 (1)、审美意识的产生。(2)、美学思想阶段。(3)、美学学科阶段 3、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美学学科成立的标志应是1750年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的《美学》发表为标志的。鲍姆嘉通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原作是“Aesthetic”.美学学科的巨大发展是此后康德、黑格尔、歌德、席勒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家们的努力来完成的。 4、鲍姆嘉通创立的“美学”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感性认识是哲学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类知识领域。理性认识以概念的方式存在,是逻辑学的对象;感性认识的主体是“感觉”,是感觉的科学或美学研究的对象。(2)、审美活动(诗)作为感性认识,是一种混乱而明晰的认识。混乱是因为审美活动是感觉和情感的活动,是非概念的、非逻辑的;明晰则是因为审美活动把握和呈现了感性形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是清晰可感的。(3)、美学是用美的方式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 5、从总体上来说,美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三个发展阶段。 (1)本体论阶段的美学:所谓本体论的哲学就是把“是”、“存在”

本身而不是把那些具体存在的东西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本体论阶段的特点:主要是透过具体个别的美的事物,追求一种独立的、终极的、普遍的美,也就是使一切事物成为美的共同本质。代表人物主要有: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等。(2)认识论阶段的美学。人们关注的中心从客观世界是什么转入到关注主体自身怎样才能认识这个客观世界,人自身的认识能力、认识途径和认识方法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人们的整体思维模式从客观世界转向了主体自身,西方由此进入了一个认识论的时期。特点:在认识论阶段,西方美学主旨是探求审美何以可能与审美如何构成。代表人物:休谟、笛卡尔、莱布尼兹、康德、黑格尔等。(3)语言学阶段的美学。人们从关注人的认识能力是怎样的转向关注人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这世界的认识的。特点:关注的重心在于人是如何生存于世界以及如何谈论世界和人对世界的认识的。代表人物:人本主义美学:卡西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科学主义美学:瑞恰兹、贝尔、维特根斯坦等。 6、王朝闻先生在《美学概论》;叶朗先生在《现代美学体系》;朱立元先生的《美学》;陈望衡先生的《当代美学原理》;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主编的《美学基本原理》;杨春时的《美学》;李泽厚先生在《美学四讲》。 7、美学研究对象:审美关系基础上的审美活动。把审美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怎样才能建立起各种审美关系,审美关系的存在样态、审美关系的存在价值等问题,并通过这种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审美经验、审美范畴、审美意识和各种美学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