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实践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实践

现阶段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着较强的功利色彩,即过于强调对技能技巧的掌握,导致音乐教学过程过于单一枯燥,没有全面考虑到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不同程度上抹杀了幼儿天真的个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倡充分愉快和创造性的教育过程,更加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也更容易受到幼儿的欢迎。目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从幼儿时期便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因此,正确解读奥尔夫幼儿音乐教学法的理论思想,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观念及方法,对于发展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着名音乐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属于一个独创的音乐教学理论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赋予了音乐教育以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目前这种音乐教学法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普及,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尔夫受到了达尔克兹体态律动以及现代舞表演的影响和启示,采用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创造出了一种既具有原始风格又富有表现力和主动精神的新型音乐教育理论思想。长期以来,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模式一直采用以歌唱、乐理知识教学为主体的陈旧教学模式,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及情感激发,也忽视了幼儿在音乐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主体性以及创造性,所以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不会将学习音乐当成是一种负担或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孩子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当中,用他们的音乐能力来自由地演绎,从而以独特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对音乐、对世界的感悟。当音乐成为孩子的一种本能需求时,孩子们对音乐理论、音乐情感、音乐表演、乐器演奏等,就会掌握得轻松自然,而且非常扎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强调对精神的塑造,在音乐课堂上孩子们会用各种简单的乐器来拍打节拍、演绎节奏,当一群孩子在一起运用不同的声部进行表演时,那种动人而悦耳的交响乐声就这样诞生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带给了孩子们集体表演的乐趣,使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思想内容。

1.原本性的思想观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以人的自然本性为根本出发点,在音乐教育方面倡导综合性教育的方式。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先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从人性的发展特征开始。奥尔夫提出了音乐教育的原本性,他认为"音乐始于人的自身";.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会直接将音乐的理论与知识灌输给儿童,而是通过跳、跑、唱来让孩子自己找到与音乐相关的理论点。在不知不觉的引导下,使孩子对音乐艺术进行理解、感知、想象和实践,进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使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也能够让孩子们的情感、意志、思想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和陶冶,从而完善其人格。

2.参与性的思想观点。

奥尔夫认为音乐应该是一种人们自觉参悟的艺术,每个人都应该成为音乐的演奏者与参与者。这种音乐教学思想,区别于传统的音乐理念,也区别于其他以观看他人娱乐为主的音乐行为。奥尔夫认为幼儿音乐教学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孩子亲自参与其中,让他们在音乐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主动意识。奥尔夫提出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游戏活动中,主动接触音乐、亲自去体验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从而发自内心地去喜爱音乐。这种音乐教学理论,并不注重音乐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加注重让孩子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去享受愉快、轻松与自由的过程,并且能够主动去参与和创造乐趣。

3.即兴性的思想观点。

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教学都应该从游戏着手,从而通过即兴来达到音乐表现的目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音乐教育的起点建立在即兴创造上,更加偏重于对儿童进行即兴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出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出他们的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即兴性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模式不同,它不会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强制教学。奥尔夫即兴性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对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释放,在这种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儿童通过个性化的体验,以及探索式的学习,可以最大程度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理解音乐的内涵。因此,即兴活动是提高儿童音乐创造能力、升华音乐体验最为有效的途径,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4.综合性的思想观点。

奥尔夫提出,应该通过综合开发的方式,去挖掘人类最宝贵的艺术灵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将动作、舞蹈与音乐整合在一起。奥尔夫认为语言及动作本身就是有旋律和节奏的,就是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这种思想观点使奥尔夫音乐教学更加具有综合性,在音乐行为方式上,突出了歌唱、舞蹈、节奏以及游戏等组合式的教学方法。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实践。

1.利用奥尔夫原本的思想观点,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幼儿音乐教育。

儿童的说话与走路是其出生之后,家长必须要教的。所以利用语言作为幼儿音乐教学的起步方式,更容易使孩子们感觉熟悉与亲切。语言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及技能准备便可以开始,这也是幼儿教育从儿童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的最重要体现,也是奥尔夫原本性教育观念的体现。节秦是语言、动作、音乐整合在一起最基本的要素,节奏的训练是音乐入门所必须的,也是一种教学的方式及重要内容。在语言节奏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匀速的鼓点来掌握一种速度的标准,然后让孩子们采用一种匀速的速度,来依次说出自己的名字。这样孩子们在说出名字时,会感觉很新奇,会对游戏产生深厚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孩子们就可以匀速地说出自己的名字,这种匀速运动也是培养孩子自控力的一项基础性训练。它能够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有序的习惯,也可以将幼儿的日常生活动作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从而体现出其原本性的教学观点,这也符合幼儿的心理及生理特征。所以结合动作进行音乐教学比较适合幼儿。人本身所进行的动作,大多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这也为音乐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幼儿对拍手、跺脚以及拍腿等动作比较熟练,比如在教《两只老虎》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拍打出歌曲的节奏。比如在唱"两只老虎时,

两只老虎";时,孩子们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拍手,有的跺脚。这样孩子们在模仿与动作的过程中,就能学会如何与他人配合,如何享受音乐节奏所带来的美感。

2.利用奥尔夫即兴性的思想观点,对幼儿进行随机音乐教育。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突出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儿童积极参与与演唱实践,而采取即兴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幼儿音乐教育,并在其中进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即兴教育讲求的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以及想象力的发挥。即兴教学的目的不是要求没有音乐经验的幼儿来创作出音乐作品,而是要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教师在这一环节应该起到诱导与启发的作用。比如在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唱一首熟悉的儿歌,然后配上节奏。在引导几遍以后,幼儿会根据学到的知识说出各自的想法。在孩子们拍打节奏的同时,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动作暗示,并配合歌曲声调,轻重缓急地拍击桌面。这样也可为幼儿学习打击乐器提供基础条件。这种教学方法还可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进行即兴的实施。

3.利用奥尔夫综合性的思想观点,实现综合性的音乐渗透教学。

幼儿生性好动,精力也比较充沛,他们通常是通过感官直觉体验以及经验来获得对外界的认识。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演唱来体验音乐和主动接受音乐教育;也可以在音乐教学中结合肢体动作,包括声势、身体各部的动作来感受音乐和传递音乐情感。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奏、合唱、歌舞表演以及戏剧表演等综合性的表演,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小毛驴》中让幼儿拿凳子当做小毛驴,在摇摇晃晃的表演过程中,凳子可以发出踢踏的声音,这样孩子们就可以通过表演创编出节奏。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幼儿各方面的训练和培养,可使幼儿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

4.利用奥尔夫参与性的思想观点,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音乐教育大多采用口传心授、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其结果只能培养出规规矩矩、行为呆板的"好学生";.

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孩子只知道听老师的话,但并不能完全领会学习音乐的真正意义,当然也就无法成为音乐的真正主人。所以,单纯的技能及技巧训练是不够的,应该提倡幼儿的参与性。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照顾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不能让音乐成为幼儿的学习负担,而是要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培养对音乐的兴趣,进而对幼儿的动作能力进行协调,使其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从而分享幼儿音乐学习的快乐。

四、结论。

音乐教育是一门促进人格发展的教育,它关注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注重文化精神层面上的感受。音乐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利用先进、科学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人为本位,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使幼儿能够从根本上学会体验音乐、喜爱音乐,并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况燕。《浅议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网络财富,2008(05)。【2】陈曦。《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才智,2012(10)。

张博。《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研究,2010(04)。

《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运用》。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04)。芦静。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实践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实践 现阶段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着较强的功利色彩,即过于强调对技能技巧的掌握,导致音乐教学过程过于单一枯燥,没有全面考虑到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不同程度上抹杀了幼儿天真的个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倡充分愉快和创造性的教育过程,更加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也更容易受到幼儿的欢迎。目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从幼儿时期便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因此,正确解读奥尔夫幼儿音乐教学法的理论思想,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观念及方法,对于发展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着名音乐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属于一个独创的音乐教学理论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赋予了音乐教育以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目前这种音乐教学法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普及,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尔夫受到了达尔克兹体态律动以及现代舞表演的影响和启示,采用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创造出了一种既具有原始风格又富有表现力和主动精神的新型音乐教育理论思想。长期以来,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模式一直采用以歌唱、乐理知识教学为主体的陈旧教学模式,忽视了幼儿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及情感激发,也忽视了幼儿在音乐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主体性以及创造性,所以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不会将学习音乐当成是一种负担或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孩子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当中,用他们的音乐能力来自由地演绎,从而以独特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对音乐、对世界的感悟。当音乐成为孩子的一种本能需求时,孩子们对音乐理论、音乐情感、音乐表演、乐器演奏等,就会掌握得轻松自然,而且非常扎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强调对精神的塑造,在音乐课堂上孩子们会用各种简单的乐器来拍打节拍、演绎节奏,当一群孩子在一起运用不同的声部进行表演时,那种动人而悦耳的交响乐声就这样诞生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带给了孩子们集体表演的乐趣,使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思想内容。 1.原本性的思想观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以人的自然本性为根本出发点,在音乐教育方面倡导综合性教育的方式。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先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从人性的发展特征开始。奥尔夫提出了音乐教育的原本性,他认为"音乐始于人的自身";.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会直接将音乐的理论与知识灌输给儿童,而是通过跳、跑、唱来让孩子自己找到与音乐相关的理论点。在不知不觉的引导下,使孩子对音乐艺术进行理解、感知、想象和实践,进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使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也能够让孩子们的情感、意志、思想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和陶冶,从而完善其人格。 2.参与性的思想观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与实践

奥尔夫音乐教育与实践 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强调的是孩子是教学的中心。奥尔夫说过:“走遍世界的是理念本身。”此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是最接近自然、最原始的原本的人类的状态。一种融音乐、舞蹈、语言为一体的全体艺术。一种还只能在比较原始的民族和儿童身上才能见到的音乐艺术。 当前,纵观我们的幼儿音乐教育,学习歌曲、名曲欣赏、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被禁锢成一个一个的死板的模式。如音乐活动必须有进室、有发声练习以及学习打击乐要先学会动作总谱、图形总谱后才能与音乐进行合奏等等一系列化的程序。将这些可以融会贯通、一气呵成的音乐财富,被无情地切割变得破烂不堪。孩子们一次次地丧失了获得良好感性经验的机会。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出现,给我们了一种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它不是不要知识、技能和表演,但它主要的着眼点不在于理性地传授知识、技能,而在于自然地直接地诉诸于感性、在感性的直接带动下,在奏乐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 以下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与现实音乐教育的对比阐述: 1、被动趋从与亲自参与 音乐课开始了,这节课是唱歌课或是韵律活动,那么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在坐所有的孩子都去学会这首歌,要唱准音要唱会歌词或者说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学会教师的示范动作。教师也注意到了个体差异,只能被动的根据教学法上进行调整。一遍遍反复的说歌词,孩子只是被动的模仿,加入歌表演,但还是推动不了孩子的兴趣。韵律活动更是让教师发现了一大片的没有音乐感、节奏感的儿童,孩子们毫无疑问是被动趋从没有机会去体验亲自参与的乐趣。 奥尔夫说过: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是罕见的,几乎每一个儿童从某一点上都是可以去打动的,可以去促进的。教育上的无能出于无知,经常在这一方面堵塞源泉、压制才能并造成其他的不良恶果。他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并不断的探索将这样的现象改变。由于他在教学中唱、奏、舞、戏综合教学,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能有从多种渠道接触音乐和发挥他们的才能。在游戏中角色的变化,领与被领互相转换都为所有孩子提供各种角色的体验机会,并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全面、健康的人格。 2 、从语言入手的节奏练习 现如今,我们在组织儿童进行音乐活动时常觉得利用简单的词组、人名、地名来做节奏,这种练习方法非常好。但教师还不能很好地进行组织,不敢让他们去进行二、多声部的练习,很大的程度上其实是不信任儿童,认为他们不会有这样的能力,教师有时往往就是低估了幼儿的掌握能力。 其实,节奏朗诵又可以发展为肢体和节奏乐器有多声节奏活动。同一个节奏不断变换花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学生的学习兴趣味得到发挥,节奏感得到训练,不急于求成,从你学过的开始,循序渐进的进行。这就是奥尔夫所说的尊重孩子,孩子是教学的中心,在他的基础上去开发他,从多种渠道去发展他,使之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3、从钢琴凳上,座位上解放出来的音乐教育。 一节音乐课到底可以让孩子们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学会一首歌曲、一个舞蹈动作,其实这也不是我们的目的。大家都是想让孩子有一定的节奏感,多些音乐感受力。但目前,我们的教育手段,让人觉得缺乏新鲜感;缺乏创造性。一节课教师被固定在了钢琴前面,而孩子们被无情的绑在了座位上,能给予孩子们活动的场地和大动作活动的机会太少了。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大量地把音乐中各要素通过身体来反映,或根据身体动作用音乐的音响来表现的教学。其在动作教学上的重要原则是:尽可能的全身性的和大的动作活动。这样,孩子们充分的参与着、感受着音乐,教师也可以十分投入的引导幼儿进行活动。当我们都被解放出来后,就可以去体验好的音乐和动作训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行为、独立性、交流和合作意识,感情的发展和描述情感和经历的能力这句话的意义了。 4、即兴——创造力的培养 即兴——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奥尔夫著:完全从即兴出发的自由教学,永远是一个卓越的出发点。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思想内容

1.原本性的思想观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以人的自然本性为根本出发点,在音乐教育方面倡导综合性教育的方式。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应该先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从人性的发展特征开始。奥尔夫提出了音乐教育的原本性,他认为“音乐始于人的自身”。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会直接将音乐的理论与知识灌输给儿童,而是通过跳、跑、唱来让孩子自己找到与音乐相关的理论点。在不知不觉的引导下,使孩子对音乐艺术进行理解、感知、想象和实践,进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使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也能够让孩子们的情感、意志、思想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和陶冶,从而完善其人格。 2.参与性的思想观点 奥尔夫认为音乐应该是一种人们自觉参悟的艺术,每个人都应该成为音乐的演奏者与参与者。这种音乐教学思想,区别于传统的音乐理念,也区别于其他以观看他人娱乐为主的音乐行为。奥尔夫认为幼儿音乐教学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孩子亲自参与其中,让他们在音乐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主动意识。奥尔夫提出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游戏活动中,主动接触音乐、亲自去体验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从而发自内心地去喜爱音乐。这种音乐教学理论,并不注重音乐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加注重让孩子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去享受愉快、轻松与自由的过程,并且能够主动去参与和创造乐趣。 3.即兴性的思想观点 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教学都应该从游戏着手,从而通过即兴来达到音乐表现的目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音乐教育的起点建立在即兴创造上,更加偏重于对儿童进行即兴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出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出他们的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即兴性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模式不同,它不会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强制教学。奥尔夫即兴性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对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释放,在这种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儿童通过个性化的体验,以及探索式的学习,可以最大程度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理解音乐的内涵。因此,即兴活动是提高儿童音乐创造能力、升华音乐体验最为有效的途径,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4.综合性的思想观点奥尔夫提出,应该通过综合开发的方式,去挖掘人类最宝贵的艺术灵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将动作、舞蹈与音乐整合在一起。奥尔夫认为语言及动作本身就是有旋律和节奏的,就是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这种思想观点使奥尔夫音乐教学更加具有综合性,在音乐行为方式上,突出了歌唱、舞蹈、节奏以及游戏等组合式的教学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教学法介绍 卡尔·奥尔夫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 —1982 )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思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理念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与我们原先对音乐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

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我国音乐教育原先的模式是单纯地教唱歌——教材也主要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出现的,后来有了少量变化,少数学校也学一点器乐技巧。学生主要是模仿着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很被动。教师呢,也是认真地追求着“出成果”,严厉地对待学生,学生自然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由于在音乐方面人的先天素质客观上有着很大差异,就我国原有的课程要求来说,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离教学要求甚远,于是他们自然对音乐“敬而远之”,教师也束手无策。对此,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和体系应该能使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原则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国内研究综述

奥尔夫教学法高居于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本国,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仍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法之一。在本国长期实践和发展中,诸多学者通过实践性探索,使奥尔夫教学模式在本土化过程中得到创新和转化,尤其是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重要理念焕然一新。为寻求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本土化运用的原则和方法,掌握其音乐与舞蹈等形式融合的教育理念,促使学生体验、描述和创造音乐,笔者进行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梳理,从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解读、本土实践以及研究趋势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待更多学者共同钻研小学音乐教育中运用该教学法的规律和关键点。 一、奥尔夫教学法理论解读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奥尔夫教学法得到初步引进,彼时本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小学音乐教育逐步进入恢复和发展的崭新阶段,这一条件促成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引入和学习的良好氛围。奥尔夫经过初期传播和教学实践,陆续出版《节奏——旋律练习》《学校儿童音乐教材——为儿童的音乐》等教材,其得力助手凯特曼著有《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初步》,1980年廖乃雄远赴德国探访奥尔夫并学习相关理论,花费大量时间编译上述著作,发表诸多相关论文进行传播和普及,该教学法才得以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 在奥尔夫生平、理念和教育成果的相关研究中,廖乃雄评价奥尔夫生活、语言与音乐风格均有原始质朴的特点,提出奥尔夫教育理念不仅科学合理,具有强劲生命力,还融合了人与自然、民族与语言等音乐源泉。后又将该教学法的特点概括为“节奏第一、精制乐器、体系简单、即兴演奏、饶有兴趣”,指出其符合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在规律,结合国情加以补充和创新即可运用。廖乃雄强调音乐教育必须以母语、音乐、舞蹈为主,在本族民歌、方言等基础上编写教材,通过说、唱、奏、跳的形式进行。此后廖先生基于多种国外教育体系,重新认识音乐的本质,根据本国传统文化和音乐教育的特点,编著了《中华学校音乐教材》(共五册),遵循且强调立足国本、循序渐进的重要理念。 奥尔夫教育体系的原本性音乐观念及其本质问题,逐渐激发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热情,诸多學者在该理念的产生与构成、内涵与特点、对比与作用等探讨中提出宝贵见解。在该理念的产生与构成研究中,陈蓉从奥尔夫与好友钧特的学校创办、课程教材等历史事实着手,强调钧特即兴舞蹈理念对于奥尔夫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国内研究综述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国内研究综 述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学校音乐教学中,促进了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成了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一种新的观念。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理论;实践综述 引言 奥尔夫教学法从理论原则、教材、教法到成功的教学实践等方面形成了一个 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世界上是非常有影响的教学法之一。 一、奥尔夫音乐与律动教学法 (一)演奏和律动的关系 身体本身就是乐器,通过拍击身体上不同的位置感知不同的音色,结合不同 的节奏型出现的音响效果即是身体打击乐的体现。身体是连接乐器和内心的桥梁,肢体的每一个动作都能成为演奏者传递音乐的载体。在律动课程中,给学生一个 节奏段落,请他们用手鼓将这一节奏段落演奏出来,同时请他们在演奏中根据自 己对节奏段落的理解创编动作,最后在律动的同时用手鼓为自己伴奏。学生用自 己的身体感受着自己演奏的音乐,同时也因音乐中节奏的重复或句读设计动作的 组合。 (二)歌唱与律动的关系 旋律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学生应该从听辨旋 律的走向逐渐过渡到准确听辨音高位置以及音高之间的关系和排列组合。奥尔夫 教学法中的“声音图谱”是学习旋律的手段之一,而在奥尔夫教学法中,身体的 高低位置、行走的距离长短等皆为感受旋律的途径。

(三)从律动节奏中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节奏 动作是身体语言,通过有序地排列动作能够实现身体对心灵的表达。因此, 动作的节奏就是音乐节奏的一种呈现方式。这里所指的“节奏”不仅包括节拍、 速度等,更是一种柏拉图叙述的“节奏”,包括有序的呼吸、有逻辑关联的排列等。 无论是卡尔·奥尔夫、多罗西·均特,还是古尼德·凯特曼,在使奥尔夫教 学法逐步完善化、系统化的过程中,都秉承核心原则,即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 和创新,最终使得奥尔夫教学法不断发展。奥尔夫本人并不赞同那种模式化的音 乐教学方式,这也是他立志开创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原因。和达尔克罗兹一样, 他不认为机械地学习音乐技术就是音乐学习的所有内容,他重视音乐感的功能和 作用,并竭尽全力思考一种能潜移默化地渗透音乐美的教学。因此,将奥尔夫模 式化的教学并非是奥尔夫的精髓,也绝不能体现奥尔夫的精神,更无法如同火种 一样传递下去。在我们进行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理念 被颠覆,有很多教学手段在不断地增添,有各种教学内容和材料在不同时期和不 同文化的冲刷下不留痕迹地相互交融。然而每一个学习奥尔夫教学法和实践奥尔 夫教学法的研究者都必须对奥尔夫本人所提到的最原本的精髓予以充分地理解, 不能只是纯粹地模仿而不知其所以然。奥尔夫本人之所以将其对音乐教学的思考 比喻为“火种”,也许就是希望它能点亮所有人的心灵,并可以延绵不断地传递 下去。 二、奥尔夫器乐即兴教学法 即兴课程的开放使得学校的学生能够以一种新的形式获得音乐经验。在学校 的早期阶段,这种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表达和感受音乐,同时,这种课程也在 当时的德国成为一种先进的学习演奏技巧的方法。奥尔夫在他对钢琴教学的理念 中将这种练习清晰地阐述为:同时包含演奏技巧和即兴创作能力的融合。键盘乐 器和打击乐器的学习都与舞蹈、律动之间相互连接,学生是演奏者也是舞蹈者。 奥尔夫在钢琴教学中提道:鉴于对节奏、旋律的探寻,更多的是对节奏、音高的 重组,使之成为新的作品,简单的五度音程可以构建为一个简单的伴奏。此时舞 蹈的动作也可以如同五度音程一般简单。在重复、再现以及多声部的音乐进入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性研究——以九江县开心宝贝幼儿园为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性研究——以九江县开心宝贝幼儿园为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性研究——以九江县开心宝贝幼儿园为例 一、引言 九江县是一个地处江西省的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限制,农村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本文将以九江县开心宝贝幼儿园为例,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践性研究,探讨其在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方法。该方法以儿童为中心,通过体验性的音乐活动来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和动作的结合,通过各类乐器和身体的动作表达,引导儿童探索音乐的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观察和引导,鼓励儿童主动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九江县开心宝贝幼儿园的实践 九江县开心宝贝幼儿园位于该县乡村地带,是一所以农村学前儿童为主体的幼儿教育机构。该幼儿园通过引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探索适合农村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模式。 1. 创设音乐活动场景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按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场景。例如,在户外场地布置各类乐器

和音乐游戏的设备,让儿童能够直接触摸和体验乐器的声音。这样的场景设计不仅使儿童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还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引导情感表达和创造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例如,通过唱歌、游戏等形式激发儿童的情感,引导他们用声音和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通过制作简单的乐器和编排小组合奏等活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倡合作与分享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九江县开心宝贝幼儿园通过设置小组活动和集体表演等形式,鼓励儿童在音乐教学中相互合作,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这样的活动不仅促进了儿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1. 儿童兴趣和积极性增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儿童的参与和体验,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九江县开心宝贝幼儿园的实践表明,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儿童对音乐教育表现出更高的热情,更愿意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来。 2. 音乐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提升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过各类乐器和身体动作的锻炼,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九江县开心宝贝幼儿园的实践结果显示,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得到了提升,音乐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 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

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探讨

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探讨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由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发展出来的一种基于儿童自我发现和自 我学习的音乐教育理念及其实践方法。该方法强调通过音乐游戏和集体合作来提高儿童的 音乐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本文将从理 论与实践两方面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 1.对音乐的理解 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可以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也是一种文 化和社会体验。因此在音乐教育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技巧的教授,而需要关注儿童的情感、想象力以及文化传承方面的问题。 2.音乐教育的目标 奥尔夫强调,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包括乐感、乐理、乐曲表现等 方面的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社交能力。因此,奥尔夫 音乐教育注重音乐的组织性和集体性,通过音乐游戏和合作等形式,使学生在集体中相互 借鉴和启发,共同提高音乐水平。 奥尔夫主张,音乐教育应该采用儿童自我发现和自我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 该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儿童学习,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探索问题,并在集体合作中不断提高 自己的音乐能力。因为游戏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认知,更有利于儿童音乐能力 的提升。 1.注重集体和体验性 2.强调循序渐进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实践中,注重循序渐进,针对儿童的年龄、兴趣和能力等方面因素,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入深地进行音乐教育。通过慢慢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巧,儿 童才能够逐渐理解和掌握更加复杂和深层次的音乐内容。 3.强调创造性思维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实践中,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们鼓励儿童多进行创意性的 音乐活动,如编创音乐游戏、创作音乐曲目等,从而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 过程中,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4.注重情感表达

奥尔夫教学法内容及原理 - 奥尔夫教学内容原理

奥尔夫教学法内容及原理-奥尔夫教学内容原理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培养全人格发展和创造性能力的宗旨,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更深得儿童的欢迎,因而在世界广泛流传。自八十年代初,卡尔·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体系被介绍进我国,使我们在音乐教育改革之初,就迅速与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接轨,起点高、发展迅速,对促进我过音乐教育改革起了巨大的作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 1、听力训练。 2、节奏训练:打击乐器奏法及应用。 3、律动训练:声势、形体、游戏等训练及应用。 4、语言学习:作为音乐语言教学训练及应用。 5、创造性能力培养。 6、奥尔夫器乐的练习:节奏、音条乐器、竖笛、键盘训练。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理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综合性;2、即兴性;3、亲自参与、诉 诸感性、回归人本;4、从本土文化出发;5、适于开端;6、为所 有人。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 部分。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与成果 通过说、唱、跳、奏、戏剧表演、绘画等音乐舞蹈艺术形式;专 心于音乐或戏剧(),表演的进程,正确地担当自已的角色,养成 专心致志的良好品格;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快乐教学形式; 让学生发现自我,培养人的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反应能力及全人格发展。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习,内向的宝宝开朗了;胆怯的宝宝勇 敢了;孤僻的宝宝合群了;腼腆的宝宝大方了; 当他们听到音乐时,那怕是在陌生人面前,也会情不自禁地手舞 足蹈起来,而且是那样地合拍; 当他们听完歌曲前奏时,会准确无误地唱起这首学过的儿歌,并 且伴有即兴歌表演;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音乐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和需要,是人类表达的一种载体。本文从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入手,通过理论阐述和具体实例,来分析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传统音乐教学法的区别,以及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传统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是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卡农·奥尔夫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自20世纪产生以来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借鉴和应用,并在各国取得了本土化的发展。1980年由廖乃雄教授引进中国,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建立在文化人类学的基础之上,其次是一种语言、音乐、动作、舞蹈、美术、戏剧等综合的艺术形成,强调学生必须要亲自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以解放人性、完善人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奥尔夫明确指出“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是他一切努力的出发点,也是他最终的归宿。这样一种人本主义思想反映在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中,就是他首先从人性发展的开端,从人之初的教育做起。他并非是从一个音乐的形态或技术层面的简单、初始的角度来看待原本性,而是最终将他确立在人的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来完整的认识其“原本性”具有深刻的人本主义内涵。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法灵活,在教学实践中多种形式是富有意义的,相互融为一体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一个充满创作性的活动。“本土化”是奥尔夫教学实践中的又一次延伸,从儿童所熟悉的语言、文化、环境出发进行音乐教育,也就是说要使用符合本民族、本地区的音乐素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又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价值分析 1.1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在中国发展的30年,经历了由照搬国外教学原理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和实践的本土化过程,随着实践活动的展开,各地的幼儿园和早教活动中心也将奥尔夫教育作为其特色。 1.2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目前,我们的学前教育还是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记、布置作业,“教”与“学”分工明确,老师与学生互动太少,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形式死板。为了改善这种教学形式,我们把奥尔夫音乐教学引入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方面来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的引入,逐步将原有音乐教学中“音本位”的教学理念改为以“乐本位”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1.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在音乐这一部分做强,做大之后,对整个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课程中的实践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课程中的实践 教师:刘雪莲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创始人卡尔奥尔夫是德国作曲家、音乐戏剧家、音乐教育家,是20世纪最具有广泛观众基础的音乐戏剧家之一。他的思想观念是以节奏为基础的创造性儿童音乐教育。奥尔夫强调:“这体系绝不是单纯音乐形式,它是运动、语言与音乐的一体化,儿童在其中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音乐创造的积极参与者。”以幼儿园里的音乐来讲,首要任务是为更多的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也为他们向高深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对奥尔夫音乐体系的学习,以及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我认为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突出特点有三个方面: 一、节奏与旋律的练习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幼儿对音乐节奏感十分敏感。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幼儿听到节奏感强的音乐会不自主地扭动身体,音乐感觉好的幼儿甚至会跟着节奏自己创编动作。结合幼儿这一特点,奥尔夫的节奏练习方式主要有: 1、结合语言。开始从幼儿顺口的歌谣和名字提取最短小的节奏单位,作为教学起点。例如,小班最初接触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时,我们的第一课就是《自我介绍》就是老师按照一定的节

奏来向幼儿简短的介绍自己,而幼儿也要用固定的节奏和句式来介绍自己。教师:X X / X X / X- / X X / X X / X- / 我是刘老师,你叫什么呀? 幼儿:X X / X X / X- / X X / X X / X- / 我是董天宇,你叫什么呀? 这样,大家在你来我往的有节奏的问答活动中,既增加了彼此之间的认识与感情,又无意识的培养的幼儿的节奏感,使幼儿形成对节奏的初步印象。逐渐地我们可以加深难度,让幼儿为儿歌和诗歌创编节奏并创编乐曲,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声势教学。所谓“声势”就是用捻指、拍掌、拍腿、跺脚来表现节奏的简称。声势是幼儿用身体做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一种既简单又有趣的方式。例如歌曲《一只哈巴狗》,在幼儿熟练用节奏型念词的基础上,再加以声势的方式加强节奏的训练。活动中幼儿不仅掌握了整首歌曲的节奏,并且幼儿在一种自由、创造、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进行活动,对歌曲的音准也有很大的帮助,更易令幼儿感受音乐,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魅力所在。 二、音乐教育中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的主观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的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来看,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结果可能是幼稚的、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幼

读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有感

读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有感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教育方法,其定位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旨在通过音乐的表达和创作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综合素质。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音乐教育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和采用。在本文中,我将会就我的阅读与实践中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体会与感悟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了“合作与创造”的核心理念。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学生不仅需要及时反馈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同时也需要传递给他人。这种“合作与创造”的方式使学生们能够和其他学生一起思考和交流,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在不断的创造过程中,学生们有机会尝试各种不同的音乐形式,并最终形成自己的音乐表达方式。通过这样的合作与创造,学生们能够学习到如何和他人合作,如何在一个团队中去创造并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品质之一。 其次,奥尔夫音乐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与多元化。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天赋,而非强加于学生。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普遍需求,也需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这种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既能让学生感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自

己的领域内尽情发挥和展现,培养其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能力。 接下来,奥尔夫音乐教育对于音乐教育的整体提升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注重于从音乐本身出发,通过具体的表演、演奏和创作活动,强调了音乐的作用和价值。教育工作者能够将其应用于音乐教育的各个方面中,将音乐教育理念融入实际的教学设计中,并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灵魂。这种整体性的提升和发展,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也能够塑造出一批具有艺术创 新与表达能力的音乐人才。 最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实践运用也需要考虑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当更好地将现代科技和音乐教育相结合,借助各种互联网平台和科技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丰富的音乐学习体验。例如,可以利用在线课程和音乐软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来接触和理解音乐,从而更好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强调“合作与创造”的音 乐教育方法,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对于音乐教育整体的提升和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应当更好地将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赋予这种教育方法更多的创意、互动性和趣味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推广和实践“奥尔夫音 乐教育”的路途中,我们需要带着一颗创新的心态和契合现代

奥尔夫音乐治疗的理论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治疗的理论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奥尔夫音乐治疗源自奥尔夫教学法,也增加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思想。本文先就奥尔夫音乐治疗与奥尔夫教学法的差异做了比较探讨,然后对奥尔夫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做了介绍,最后对奥尔夫音乐治疗的形式和实施流程进行展示,以促进我国奥尔夫音乐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治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一、奥尔夫音乐治疗的理论思想 奥尔夫音乐治疗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充满音乐的有较强安全感的环境,让被治疗者能在其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与他人一起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在做奥尔夫音乐治疗之前,治疗师首先要问一个问题,即来访的儿童拥有什么感觉?缺乏什么感觉?据此评定儿童的知觉机能且给予适当的引导。奥尔夫音乐治疗认为,儿童即使缺乏某方面的感觉,但在另外一种感觉上却能得到充分开发。据此,奥尔夫音乐治疗强调通过自发性参与,让儿童自己探索、发现、组织各种音乐素材,以即兴创作的方式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充分发展。治疗师再藉由组织各种音乐素材,以即兴模式引导儿童发挥创造力。 在治疗实践中,治疗师需要将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的四个方面贯穿其中,即原本性、综合性、参与性和过程取向四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与交织。 第一,在原本性方面,奥尔夫音乐教育重视儿童发展的基本元素,包括肢体发展、语言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会行为发展等。音乐活动必须符合儿童的发展阶段,而非以音乐技巧训练为目的,所以在奥尔夫音乐治疗中,治疗师必须充分了解来访者的身心情况,并根据其发展阶段设计相应的治疗活动。 第二,在综合性上,奥尔夫的音乐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与律动、舞蹈、语言、歌唱等活动结合。奥尔夫音乐治疗师必须以整体观点了解来访者的问题,如当儿童语言能力不足时,除了考察该儿童语言训练缺乏外,同时也需评估其他原因,如情绪方面的困扰等。 第三,在参与性上,奥尔夫音乐活动的取材是儿童所熟悉的,必须来自儿童的世界和他所处的文化和传统,从而让儿童通过体验发展能力、了解自己。 第四,在过程取向方面上,奥尔夫音乐治疗对过程的强调要重于结果,治疗师必须具有从儿童主动创作或表现中做出准确评估和判断的能力,进而据此制定治疗方案,逐步改善症状,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奥尔夫音乐治疗的形式 奥尔夫音乐治疗延续了奥尔夫所提倡的“原本性音乐”(elemental music)概念。在奥尔夫看来,原本性音乐是个人自我表达的广泛形式,它是自然发展而成的,不需要特别的或复杂的训练;它建立在个人的诉求或选择上,也是个人经验深刻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原本性音乐本身并不是音乐,而是强调活动与口语相结合的形式,所使用的材料是由来访者既有的技能以及他在自然环境中自发参与而形成的。因此,奥尔夫音乐治疗既可以使用一切能够使用的媒介,如人声、乐器、活动等,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表达模式,包括跳舞、诗歌、游戏、动作模仿、表演和美术等【1】。 奥尔夫音乐治疗多采用团体音乐治疗的形式。不同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以音乐教育为首要目标,奥尔夫音乐治疗是以治疗为主要目标,故而其人数不能像奥尔夫音乐教学那样由大班组成,而是依从团体心理咨询的一些要求,8人左右比较合适。人数太多的话容易让团体形成小群体,从而影响团体的凝聚力,不利于治疗的开展;人数太少的话,团体的效果便显现不出来【2】。凝聚力是团体治疗过程中的核心疗效因素,其重要性相当于个体咨询过程中的治疗关系【3】,因此成为奥尔夫音乐治疗团体组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在实践中,团体的大小可以根据儿童年龄的大小和治疗问题有所调动,如儿童年龄越小,组成团体的人数就应该越少,若来访者前来咨询的问题为基本的社交问题时,团体人数可适度增加。此外,团体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不仅他脍炙人口的作品《卡尔米那·布拉那》、《聪明的女人》等在东西方各国经常上演,他的音乐教育体系也广泛流传五大洲,其基本教材《学校音乐段材》五卷已被译成约二十种不同的文字,尤其按他的构思创制或改制的“奥尔夫乐器”也被世界各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广泛采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政和发展,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早在二十年代,奥尔夫已痛感传统音乐教学的弊病,致力于从根本上改革。1924年起,他与友人舞蹈家军特在慕尼黑创建了一所“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使音乐与动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去教与学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尔夫更把重点对象转为儿童,通过广播、电视括放儿童音乐教学实况,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63年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建立了“奥尔夫学院”,作为世界性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中心。它每年为来自五大洲各国的几百名学员传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从而使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日益广泛的推广。 奥尔夫说过:“我写这个教材,是为了表明一种观念,所以,关系到世界的不是这部《学校音乐教材》,而是这个观念本身。”这就说明:要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必需了解他的基本思想观念,只有从这里才能理解和掌握他具体的教学法,使用他具体的教学内容。

奥尔夫有一次把他这部《学校音乐教材》称之为“一部意味着音乐教育革命的作品”,但又说过:“我所有的观念,关于一种元素性的音乐教育的观念,并不新,我只是注定地、有幸地从今天的角度、重新说出这些古老的、不朽的观念,并致力于实现它。” --什么是“老”,什么是“新”呢!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人类对自己的感受、情绪、思想、意识,有一种本能的表现欲望,这表现,与其说是人为地去表现,不如说是自然地流露。《乐记》中写道:“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再好也不过地道出了音乐的本质和本源。人类的这种原本的习性,是共通的,从远古人类形成以来就存在。所以,这样的习性和人类一样古老。奥尔夫的音乐教育观念,就是要从这个古老的源头出发,去革新音乐教育:主要不是致力于教会学生学什么,而是启迫、发掘学生生而具有的这种习性,通过游戏式、即兴性地奏乐本身,通过自然地、音乐地表露自己的感受、情感,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和音乐的全面有机结合,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去学会音乐、掌握音乐。这样的观念实质上是古老的,但对于千百年来背离了音乐的本源和本质的许多音乐教育却又是新的,“意味着音乐教育革命的。” 我们知道:在当今世界上,最真实地保持着这种音乐、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