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认识三相交流电-教案

6.1认识三相交流电-教案
6.1认识三相交流电-教案

模块六:三相交流电

二、新课讲授

(一)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三相交流电动势是由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的。

1.三相交流发电机的结构。

(1)依据三相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可以得知,三相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2)转子L是电磁铁,其磁极表面的磁场按正弦规律分布。

(3)定子:铁芯中嵌放着三个在尺寸、匝数和绕发上完全相同绕组,三相绕组始端分别用U1,V1,W1表示,末端分别用U2,V2,W2表示,它们分别为U相、V相、W相。三个绕组在空间位置上彼此相隔

120°。

图 1 三相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

2.原理:

当转子在原动机带动下以角速度ω作逆时针匀速转动时,三相定子绕组依次切割磁感线,产生三个对称的正弦交流电动势。

3.三相交流电动势的表示方法

(1)解析式:

(2)波形图:

图 2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波形图

(3)向量图:

(见下一页)

图 3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向量图

4.相序的概念

三个交流电动势到达最大值(或零)的先后次序称为相序。每相电动势的正方向是从线圈的末端指向始端,即电流从始端流出时为正,反之为负。

【课堂练习】

1.相序判断:

(1)V-W-U-V()

(2)W-V-U-W()

2.演示实验:

(1)用小型实验电动机,按教材图6-5所展示的两种方式接线,采用直接启动的方法观察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思考:

依据三相对称交流电动势的向量图判断,三相电压向量值和是多少?

(二)三相四线制

连接方法:

将发电机三个绕组的末端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公共端点,该断电称为“中性点”,用符号“N”表示。从中性点引出的输出线北称为中性线。中性线通常与大地相接,并把接地的中性点称为零点,而把接地的中性线零线。图4所示,为三相四线制电路。

图 4 三相四线制电路

在工程上,从三个绕组的初始端引出的输电线称为相线,俗称火线。U、V、W三根相线分别用黄、绿、红三种颜色座位标志。有时候为了简便,常不画发电机的绕组连接方式,只画四根输电线表示相序。

图 5 三相四线制电路的简易示意图

相电压与线电压的概念:

相电压: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称线电压。

线电压:相线与中性点之间的电压,称相电压。

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向量关系:

从图6可以看处,线电压总是超前于相对应的相电压30°。

图 6 三相四线制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向量图

由此可以得出:

三个相电压只有在对称时其和为零,而线电压无论对称与否其和均为零,即:

利用几何知识可以得到:

【操作练习】

知道学生用袁永标从电工实训台、配电屏、配电箱等处对三相电源的线电压和相电压进行测量。

提示:三个相电压只有在对称时其和才为0,而线电压无论对称与否,其和均为0。

(三)三相五线制供电

用途:用于民用建筑的保护接零。

接法:在现象四线制的基础上,设置有专门的保护零线,即地线,也称为PE 线。

P L 3U U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五章《交变电流》精品教案.doc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 第五章《交变电流》精品教 课5.交变电课新授课1 教 学 目 的(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 3.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及中性面的准确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描述物理量的三种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图象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将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问题。 重 难 点教学重点 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 ★教学难点 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实验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预习导引】 1.恒定电流的定义是什么?直流电的定义是什么? 2.我们根据什么来定义直流电和恒定电流的? 【新课教学】 一、交变电流 1.定义: 2.试讨论交变电流与恒定电流和直流电的区别是什么?

二、交变电流的产生 右图为交流电发电机的示意图,线圈所在磁场为匀强磁场,设矩形线圈ABCD以角速度ω绕oo' 轴、从线圈平面跟磁感线垂直的位置开始做逆时针方向转动. 1.开始时,线圈是否切割磁感线?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为多大?此时磁通量多大?方向怎样? 2.经过时间t线圈转过的角度为多大?,此时ab边的线速度v方向跟磁感线方向夹角为多大,设ab边的长度为l,bd边的长度为l',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怎么计算?电流方向怎样判断?此时磁通量多大? 方向怎样? 学生思考预习引导的两个问题?(3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1、2两题(4分钟) 学生思考并讨论右侧的四个问题(10分钟)

关于《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说课稿

关于《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说课稿名位老师、各位专家: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之一——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首先,我对教材及课题的内容进行分析; 一、教材及课题的内容分析 1、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着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的理念。在第五章“正弦交流电路”第五节“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中“正弦量的三要素”作为的重点。重新整合出一节来讲授,把其它基本概念放在后一节来讲,因为“正弦量的三要素”在正弦交流电路当中始终是处在一个核心的地位和起到一个贯穿整个正弦交流电路的主线作用。不管用解析式、波形图、矢量图等哪种正弦量表示法,都离不开“正弦量三要素”这个核心。正弦交流电的分析,实质上就是“三要素”的计算。]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与正弦交流电打交道,但学生们对正弦交流电的理性认识尚甚少。为什么特别指出不能把直流电路中的规律简单地套用到交流电路中去,在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使学生能对正弦交流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抓住波形图表示法,详细介绍最大值,频率、初相位这三个物理量,使学生对“三要素”有个透彻的认识。 2、教育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前的准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利用波形图的直观性,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有效值、相位的概念, 再用解析式,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

(3) 掌握正弦量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掌握频率正弦量的相位比较。 (4) 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有学习正弦交流电路的兴趣。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 重点 a、频率、周期、角频率的定义以及三者间的关系。 b、最大值、有效值的定义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c、初相的确定 (2) 难点 初相的确定 (3) 依据 以上重点都是正弦交流电路的核心知识,只有掌握它才能进行后续的教学。 难点初相的确定,即要运用正弦量的知识,又要运用数学的三角函数的知识。 二、教学策略及手段 运用波形图表示法在课堂中讲授“正弦交流电三要素”(附图),再通过实验室应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演示正弦交流波形中最大值、频率和初相的变化。 三、学情分析 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是一个过程,不仅体现在45分种的课堂上,更应体现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够,参与面少,成绩不理想。为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在课外收集有关用电器铭牌数据,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时与实际看到的参数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再通过实验室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让学生亲手调节波形变化,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教案

教学内容备注 一、组织教学:(1 min ) 整顿课堂纪律,准备进入教学。 二、复习回忆:(5 min ) ¥ (1)自锁概念。(见课件) 点两名学生回答问题。 (2)生活中那些机械要求电动机有正反两个转向。 全班回答,归纳。 (3)如何实现电动机正反转。 电工实习时如何接正反转电路。 三、导入新课:(4min ) 通过刚才几个同学回答的问题,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坐的电梯,以及各种生产机械常常要求具有上、下、左、右、前、后等相反方向的运动,这就要求电动机能实现可逆运行。因此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内容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电路。(板书课题)。 四、授课内容:(30 min ) 一)单向连续运行(5min ) 1.电路图查考勤 : 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讲解补充。 : 讲述并创造问题环境,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出课题,并实现新旧知识的过渡 & 展示课件 提问学生回答单向连续控制的原理,并要求掌握 >

2.工作原理: 1)合上QS,U,V,W三相控制有电 2)按下SB1,KM线圈吸合,KM 主触点闭合,电动机运转。 、 KM辅助常开触点闭合,自锁。 3)按下SB1,KM线圈断电,主触点、辅助触点断开,电动机停止 二)正反转运行 1.主电路(10min) ①在电工实训和电器变压器中我们学过电动机正反转接线联系,请 同学回答问题(2min) - ②“从主电路着眼”: 主电路中的KM1闭和时将三相电按L1、L2、L3的顺序引进; KM2闭和时将三相电按L3、L2、L1的顺序引进,与KM1比较,它改变了两相电流相序;故可知KM1和KM2控制正反转。(3min) 换相的方法:改变电源任意两相的接线。借此引出正反转,一台电动机,两种不同运行方向,对前面知识的加深学习. - 板书 用彩笔标出此内容为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 用两种不同颜色粉笔在主回路画图区别正反向 ^ 提问,由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 对比反问,加深学生印象 ,

电路分析教案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性质: 吴安岚主讲教师:131 联系电话:

:E-MAIL 53 / 1 课时分配表 53 / 2 第1课 一.章节名称 1.1电路和电路模型;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的概念;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概念;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了解内容:电路的作用、组成。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定义、表达式、单位;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3.电路的作用、组成、分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难点: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8的检查学习结果。 七.作业要求 1.2,1.3----------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邱关源《电路》,蔡元宇《电路及磁路》,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 53 / 3 第2课 一.章节名称 1.3 基尔霍夫定理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基尔霍夫定理;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KVL方程。KCL、KVL定理推广。 2、了解内容:无。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基尔霍夫定理; 2.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写KCL、KVL方程。解方程。 3.KCL、KVL定理推广。例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 KVL方程。 2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正确标注与应用。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9[例1.1]、P10[例1.2]和P11的检查学习结果。七.作业要求 1.10,1.19----------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邱关源《电路》,蔡元宇《电路及磁路》,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 53 / 4 第3课 一.章节名称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5电路的等效变换 1.5.2 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性。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特性。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了解内容:无。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等效变换的概念。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性。 2.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特性。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3.电路的伏安关系式。 五.教学重难点

高中物理《交变电流》教案 4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

教学活动 (一)引入新课 出示单相交流发电机,引导学生首先观察它的主要构造。 演示:将手摇发电机模型与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当线框快速转动时,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种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电流,叫做交变电流。 (二)进行新课 1、交变电流的产生 为什么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线圈里能产生交变电流? 多媒体课件打出下图。当abcd 线圈在磁场中绕OO ′轴转动时,哪些边切割磁感线? ab 与cd 。 当ab 边向右、cd 边向左运 动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沿着a →b →c →d →a 方向流动 的。 当ab 边向左、cd 边向右运 动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如 何? 感应电流是沿着d →c →b → a →d 方向流动的。 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 时,ab 边与cd 边线速度方向都 跟磁感线方向垂直,即两边都垂 直切割磁感线,此时产生感应电动势最大。 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小? 当线圈平面跟磁感线垂直时,ab 边和cd 边线速度方向都跟磁感线平行,即不切割磁感线,此时感应电动势为零。 利用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打出中性面概念: (1)中性面——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的位置。 (2)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Φ最大,但t ΔΔ =0。 (3)线圈越过中性面,线圈中I 感方向要改变。线圈转一周,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2.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设线圈平面从中性面开始转动,角速度是ω。经过 时间t ,线圈转过的角度是ωt ,ab 边的线速度v 的方 向跟磁感线方向间的夹角也等于ωt ,如右图所示。设 ab 边长为L 1,bc 边长L 2,磁感应强度为B ,这时ab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多大? e ab =BL 1v sin ωt = BL 1·22L ωsin ωt =2 1BL 1L 2sin ωt 此时整个线框中感应电动势多大? 学 生 活 动

关于《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说课稿

关于《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说课稿 名位老师、各位专家: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之一——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首先,我对教材及课题的内容进行分析; 一、教材及课题的内容分析 1、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着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的理念。在第五章“正弦交流电路”第五节“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中“正弦量的三要素”作为的重点。重新整合出一节来讲授,把其它基本概念放在后一节来讲,因为“正弦量的三要素”在正弦交流电路当中始终是处在一个核心的地位和起到一个贯穿整个正弦交流电路的主线作用。不管用解析式、波形图、矢量图等哪种正弦量表示法,都离不开“正弦量三要素”这个核心。 正弦交流电的分析,实质上就是“三要素”的计算。]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与正弦交流电打交道,但学生们对正弦交流电的理性认识尚甚少。为什么特别指出不能把直流电路中的规律简单地套用到交流电路中去,在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使学生能对正弦交流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抓住波形图表示法,详细介绍最大值,频率、初相位这三个物理量,使学生对“三要素”有个透彻的认识。 2、教育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的准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利用波形图的直观性,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有效值、相位的概念,再用解析式,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 (3)掌握正弦量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掌握频率正弦量的相位比较。 (4)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有学习正弦交流电路的兴趣。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重点 a、频率、周期、角频率的定义以及三者间的关系。 b、最大值、有效值的定义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c、初相的确定 (2)难点 初相的确定 (3)依据 以上重点都是正弦交流电路的核心知识,只有掌握它才能进行后续的教学。 难点初相的确定,即要运用正弦量的知识,又要运用数学的三角函数的知识。 二、教学策略及手段 运用波形图表示法在课堂中讲授“正弦交流电三要素”(附图),再通过实 验室应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演示正弦交流波形中最大值、频率和初相的 变化。

高二物理教案-交变电流

精心整理 高二物理教案:交变电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物理教案:交变电流》,供大家学习参考! 12 34说明:交流发电机是由定子和转子构成,有的发电机的磁体转动,线圈不动;有的发电机的磁体转动,线圈不动。 问:无论是线圈转动,还是磁体转动,转子的作用是什么?(转子的

转动使得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演示实验 实验仪器:交流发电机、电灯、电流表 实验过程:将交流发电机、电灯、电流表连接成电路,摇动交流发电 实验现象:显示的电压图象为正弦曲线 说明:严格的数学分析表明,电网中的交变电流,它的电流、电压随时间按正弦函数的规律变化,这样的电流称之为正弦式电流 问:如何表示正弦式电流在某一时刻的电流、电压?(i=Imsinωtu=Umsinωt)

说明:Im、Um分别是电流和电压的值,叫做交流的峰值 说明: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把交流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叫做交流的周期,通常用T表示,它的单位是秒。交流在1s内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交流的颇率通常用f表示, 称做交流电压、电流的有效值) 说明:经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有效值和值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Ie=Im/√2Ue=Um/√2 其中Ue、Ie分别代表交流电压、电流的有效值 说明:在各种使用交变电流的电器设备上,所标注的额定电压、额定

电流值,都是交流的有效值。 四、交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说明:当电容器上两端连接直流电源时,正负电荷聚集在极板上,不能移动,因此电路中不会形成长时间的电流,因此我们说电容器具有 1 2、直流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称之为直流 二、交流的变化规律 1、正弦式电流:电流、电压随时间按正弦函数的规律变化的电流 i=Imsinωtu=UmsinωtIm、Um分别是电流和电压的值

6.1认识三相交流电-教案

模块六:三相交流电

二、新课讲授 (一)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三相交流电动势是由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的。 1.三相交流发电机的结构。 (1)依据三相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可以得知,三相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2)转子L是电磁铁,其磁极表面的磁场按正弦规律分布。 (3)定子:铁芯中嵌放着三个在尺寸、匝数和绕发上完全相同绕组,三相绕组始端分别用U1,V1,W1表示,末端分别用U2,V2,W2表示,它们分别为U相、V相、W相。三个绕组在空间位置上彼此相隔 120°。 图 1 三相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 2.原理: 当转子在原动机带动下以角速度ω作逆时针匀速转动时,三相定子绕组依次切割磁感线,产生三个对称的正弦交流电动势。 3.三相交流电动势的表示方法 (1)解析式: (2)波形图:

图 2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波形图 (3)向量图: (见下一页) 图 3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向量图 4.相序的概念 三个交流电动势到达最大值(或零)的先后次序称为相序。每相电动势的正方向是从线圈的末端指向始端,即电流从始端流出时为正,反之为负。 【课堂练习】 1.相序判断: (1)V-W-U-V() (2)W-V-U-W() 2.演示实验: (1)用小型实验电动机,按教材图6-5所展示的两种方式接线,采用直接启动的方法观察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思考: 依据三相对称交流电动势的向量图判断,三相电压向量值和是多少?

(二)三相四线制 连接方法: 将发电机三个绕组的末端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公共端点,该断电称为“中性点”,用符号“N”表示。从中性点引出的输出线北称为中性线。中性线通常与大地相接,并把接地的中性点称为零点,而把接地的中性线零线。图4所示,为三相四线制电路。 图 4 三相四线制电路 在工程上,从三个绕组的初始端引出的输电线称为相线,俗称火线。U、V、W三根相线分别用黄、绿、红三种颜色座位标志。有时候为了简便,常不画发电机的绕组连接方式,只画四根输电线表示相序。 图 5 三相四线制电路的简易示意图 相电压与线电压的概念: 相电压: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称线电压。 线电压:相线与中性点之间的电压,称相电压。 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向量关系: 从图6可以看处,线电压总是超前于相对应的相电压30°。 图 6 三相四线制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向量图 由此可以得出:

《三相异步电动机 1》教案

《三相异步电动机》教案

转动;实际的电动机中不可能用手去摇动永久磁铁产生旋转的磁 场,而是通过其他方式产生旋转磁场,如在交流电动机的定子绕 组(按一定排列规律排列的绕组)通入对称的交流电,便产生旋转 磁场;这个磁场虽然看不到,但是人们可以感受到它所产生的效 果,与有形体旋转磁场的效果一样。通过这个实验,可以清楚地 看到,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产生旋转磁场。 三相交流电是怎样产生旋转磁场的呢?当3个绕组跟三相电 源接通后,绕组中便通过三相对称的交流电流i U、i V、i W,其波 形如图3.3图所示。现在选择几个特殊的运行时刻,看看三相电 流所产生的合成磁场是怎样的。这里规定:电流取正值时,是由 绕组始端流进(符号⊕),由尾端流出(符号⊙);电流取负值时, 绕组中电流方向与此相反。当ωt=ω t1=0,U相电流i U=0,V相 电流取为负值,即电流由V2端流进,由V1端流出;W相电流i W 为正,即电流从W1端流进,从W2端流出。在图3.3的定子绕组 图中,根据电生磁右手螺旋定则,可以判定出此时电流产生 的合成磁场如图3.3(a)所示,此时好像有一个有形体的永久磁铁 的N极放在导体U1的位置上,S极放在导体U2的位置上。 当ω t=ω t2=2时,电流已变化了1/3周期。此时刻i为正, 电流由U1端流入,从U2端流出,i V为零;i W为负,电流从W2 端流入,从W1端流出。这一时刻的磁场如图3.3(b)所示。磁场方 向较ωt=ωt1时沿顺时针方向在空间转过了120°。 分析三相 交流电是 怎样产生 旋转磁场

转子的旋转速度 转子的旋转速度一般称为电动机的转速,用n表示。根据前 面的工作原理可知,转子是被旋转磁场拖动而运行的,在异步电 动机处于电动状态时,它的转速恒小于同步转速n1,这是因为转 子转动与磁场旋转是同方向的,转子比磁场转得慢,转子绕组才 可能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流,转子也才能受到磁力矩的作用。 假如有n = n1情况,则意味着转子与磁场之间无相对运动,转子 不切割磁力线,转子中就不会产生感生电流,它也就受不到磁力 矩的作用了。如果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转子会在阻力矩(来自 摩擦或负载)作用下逐渐减速,使得n

【精选】正弦交流电一

三相正弦交流电(一) 1、交流电的优点 |Ψt 图一交流、直流电波形图 现在我们广泛地使用着交流电,主要原因是与直流电相比,交流电在产生、输送和使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经济意义。例如: (1)、电压的改变,通过变压器很方便就能实现。 a 在远距离输电时,采用较高的电压可以减少线路上的损失。 b 对于用户来说,采用较低的电压既安全又可降低电器设备的绝缘要 求。 (2)、交流设备的使用优点。

如异步电动机比起直流电动机来,具有构造简单、性价比高,使用方 便等优点。 (3)、在一些非用直流电不可的场合,如工业上的电解和电镀,直流马达等, 也可利用整流设备,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2、交流电的分类 (1)正弦交流电和非正弦交流电 交流电有正弦和非正弦之分。 正弦交流电的优点: a,变化平滑 b.不易产生高次谐波 非正弦交流电:各种非正弦交流电都可由不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叠加而 成(用傅里叶分析法),因此可用正弦交流电的分析方 法来分析非正弦交流电。 (2)正弦交流电的分类:以相的数目来分,有两相,三相,六相等。对 称三相因为有很多优点,所以应用最为广泛。 例如: a,在输送电能上,输电距离,输送功率,线间电压,输电材料都相同的 条件下,则三相输电所用的铜线(或铝线),比单相节约25%; b、同功率的三相发电机比单相发电机体积小,节约材料。 c、三相发电机的结构简单,维护和使用都其它为方便。

所以,目前世界上电力系统所采用的供电方式,绝大多数是属于三 相制的。 3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随时间按照正弦函数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由于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 都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每一瞬间电压(电动势)和电流的数值都不 相同,所以在分析和计算交流电路时,必须标明它的正方向。 确定一个正弦量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振幅值,角频率和初相。也就是 说知道了三要素,一个正弦量就可以完全确定的表现出来。 |Π|Π 图二正弦电动势波形图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1)最大值(振幅值)

交流电教案高中物理

第一节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实验探究-启发引导-归纳总结-应用内化 方法: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及中性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 【教学器材】交流发电机、发电机模型、示波器、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小灯泡接在干电池的两端,小灯泡发光(亮暗程度不变)。将小灯泡接在 手摇发电机的两端,转动手柄,小灯泡会一闪一闪的。 提问:为什么小灯泡会一闪一闪的? 猜想: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大小在不断的变化 提问:电流的方向改变了吗? 实验验证:将电流表串接入电路,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左右来回的摆动 结论: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做周期性的变化——交流电 过渡: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大都使用交流电。交流电有许多优点,今天我们学习交流电的 产生和变化规律 二.新课教学 (一)、交变电流的产生 提问:为什么发电机能够发电呢? 引导学生观察发电机结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电流。(动画演示,展示模型) 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提问:1.线圈转动过程中,哪些边切割了磁感线?(ab,bc切割) 2.线框转到什么位置,产生感应电动势最小,什么位置, 感应电动势最大,为什么? 由实验知: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时,感应电动势最小, 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感应电动势最大

教案三相交流电路

第四章三相交流电路 复习所学内容: 本章内容: §4-1 三相交流电 §4-2 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4-3 发电、输电和配电常识 §4-4 安全用电常识 教学要求: 1、了解三相交流电的特点,掌握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 2、掌握三相交流电路中对称三相负载分别作星型和三角形连接时的有关性质,并会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发电、输电和配电的概况。 4、掌握安全用电的一般知识。 重点: 三相交流电的特点;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安全用电常识

难点: 线电压和相电压关系的应用、线电流和相电流关系的应用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讲练结合、引导式

§4-1 三相交流电 一、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二、三相四线制 三相交流电的三个优点 1、三相发电机比体积相同的单相发电机输出的功率要大。 2、三相发电机的结构不比单相发电机复杂多少,而使用、维护都比较方便,运转时比单相发电机的振动要小。 3、在同样条件下输送同样大的功率时,特别是在远距离输电时,三相输电比单相输电节约材料。 一、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由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发电机结构示意图如课本图4-1所示,产生的三个对称正弦交流电动势分别为: e U=E m sin(ωt)V;e V= E m sin(ωt-120°)V;e W=E m sin(ωt+120°)V (针对性课堂练习:课本P108第2题) 波形图相量图

相序——三个交流电动势到达最大值(或零)的先后次序。 规定每相电动势的正方向是从线圈的末端指向始端,即电流从始端流出时为正,反之为负。 三、三相四线制 线电压: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 相电压:相线与中线之间的电压。 U线=√3 U相 线电压总是超前于对应的相电压30°。 课堂练习:习题册P31二、三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教案

第一节交流电的产生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容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电工基础》第七章第一节,前一章主要讲了电磁感应。在此基础上,本章学习正弦交流电路,而本节是讲解交流电的产生。因此,本节容既是前章的总结,又是后面学习三相交流电路、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b、理解正弦交流电的特征。 c、了解交流电的波形图。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b、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a、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b、指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交流电产生的物理过程.使同学了解线圈在磁场中旋转一周的时间,电流的大小及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难点: (1)、分析交流电的大小及方向时,线圈运动方向(v)与磁感强度B.之间的角度关系。 二、教法设计 1、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 教师在导入、讲授新课时,注重创设一定的物理情景,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1)、在得出交流电的波形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学生分组“引导探究性推理”的教学方法。 (2)、给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视频播放、课件展示及学生分组“引导探究性推理”

(利用多媒体教具学具)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利用多媒体辅助分析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引导探究性推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理性认识。 三、学法指导 1、强调“协作性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协商、辩论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稳定性”、“清晰性”和“可利用性”。 2、强调“引导探究性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实验、动脑分析,总结出楞次定律,化“验证”为“探索”,使学生有了单独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历经十年的潜心实验、研究,终于实现他的伟大梦想:“转磁为电”。多媒体视频播放。无论是各种形式的发电,还是磁悬浮列车等高科技产品的使用,都是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应用。他的这一伟大发现,极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那么,在发电厂里的电到底怎么产生呢?我们在使用的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教师利用实验器具展示给学生们创设物理情景一:磁场中线圈abcd,在U型磁铁中缓缓转动。并向学生提出问题:闭合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吗?特征如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回答出:闭合回路中有感应电流的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可以利用右手定则判定得出。教师继续利用课件展示向学生创设物理情景二:闭合圆形线圈转速加快。接着,教师继续提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有什么特征吗?学生同样经过观察、分析,回答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会快速的来回。这时,教师设疑并引入新课:这个来回摆动的电流到底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摸索一个电流,来觉察一个电流的特征——交流电(板书课题)。 2、科学猜想,设计实验 首先立疑设问,提出有启发性、耐人寻味的疑难问题:如何设计发电机实验模型。依照认知规律顺序,从感性到理性,先用演示开路,引人新课,并留下悬念:为什么手摇发电机上安的小灯泡是一闪一闪的?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教师提出:如果你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线圈在磁场中旋转产生的感应电流人,猜想一下,这个感应电流会有哪些特征?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猜测、讨论、交流、辩论。 教师:根据学生猜测结果,归纳、总结出:这个感应电流的大小在一定围波动,波动的快慢与线圈转速的快慢有关。

交变电流教案课程

交变电流教案课程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选修3-2 §《交变电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 (3)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及中性面的准确含义。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描述物理量的三种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图象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将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重点: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 教学难点: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交变电流,交变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的进一步延伸。 新课教学: (一)探究手摇交流发电机输出电流的特点: 实验一:用手摇交流发电机对小灯泡供电 现象:小灯泡一闪一闪地发光 结论:电流的大小是周期变化的

现象:两个发光二极管轮流发光 结论:电流的方向是周期变化的 做周期性的变化。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AC) 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DC) (二)探究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 交流发电机的构造: 哪些边切割磁感线(ab和cd) 问题讨论: (1)在转动过程中,哪个位置线圈中没有电流,哪个位置线圈中没有电流,哪个位置线圈中电流最大 物理学中把线圈平面垂直与磁感线的位置成为中性面。 2、你能判断出线圈从中性面开始逆时针转动一周中,线框中电流方向的规律吗 3、你能总结线圈在转动过程中,电流的方向的变化规律吗 线圈平面每经过中性面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线圈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 4、你能定性的分析出线圈从中性面转动半周过程中电流的大小变化规律吗 从中性面开始转动过程中,电流从零逐渐变大到最大,再由最大减小到下一个中性面变为零。

交变电流教案

选修3-2 § 5.1《交变电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 (3)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及中性面的准确含义。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描述物理量的三种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图象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将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重点: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 教学难点: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交变电流,交变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的进一步延伸。 新课教学: (一)探究手摇交流发电机输出电流的特点: 实验一:用手摇交流发电机对小灯泡供电 现象:小灯泡一闪一闪地发光 结论:电流的大小是周期变化的 实验二:用手摇交流发电机对并联的反向的发光二极管供电 现象:两个发光二极管轮流发光 结论:电流的方向是周期变化的疵g 平歹小结:手摇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AC)

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 DC ) 大小、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恒定电流。 (二)探究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 交流发电机的构造: 哪些边切割磁感线? ( ab 和cd ) 问题讨论: (1)在转动过程中,哪个位置线圈中没有电流,哪个位置线 圈中没有电流,哪个位置线圈 中电流最大? 物理学中把线圈平面垂直与磁感线的位置成为中性面。 2、你能判断出线圈从中性面开始逆时针转动一周中,线框中电流方向的规律吗? c d a s 1 ―?— 电流方向:d-a-b-c-d 线圈平面与磁 感线垂直 线圈平面与 磁感线平行 时电流最大 □ E ip ! A(B) 乙 D(C)

正弦量的三要素教案

正弦量的三要素教案

环节内容和过程教学设计 复习 引入 提问引入 导入新课 新课内容 复习旧课要点: 戴维宁定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对外 电路来说,都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电 路来等效代替。如图: 提问: 1、大家接触过哪些用电器?(学生举例) 2、它们用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学生回答) 单相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一、直流电、交流电的波形对比和定义 电压、电流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称为正弦交流电。可用三角函数式(解析式)来表示, 即 i ( t ) = I m sin(ωt+φ); u ( t ) = U m sin(ωt+φ) 二、单相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以i ( t ) = I m sin(ωt+φ)为例讲明三要素 的概念,改变I m 、ω、φ的值,观察波形的变化,从 而引出单相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教师提问: 复习戴维宁定 理 提问引入交流 电概念 通过波形图,对 比认识直流电和 交流电,从而引 出单相正弦交流 电 PPT演示波形的 变化 通过波形图认识 最大值,并以习 题巩固加深理解

新课内容 1、最大值 表示正弦交流电在整个变化过程 中所能达到的最大值,为表达式中的I m 。 例1:写出下图交流电的最大值 2、周期、频率、角频率 1)周期:交流电每循环一次所需要 的时间叫周期。周期用符号T来表示, 单位是秒(s)。 2)频率:频率是指一秒钟内交流电 重复变化的次数,用字母 f 表示,单位 是赫兹,简称赫(Hz)。 1 f= T 3)角频率:表示交流电每秒钟内变化的角度, 单位是弧度/秒。 2 ==2f T π π 例2:写出下图交流电流的周期、频率、角频率。 3、初相角 通过例题巩固 通过波形图认识 周期,再由公式 导出频率、角频 率PPT动画演示 角频率的变化 通过例题巩固

三相交流电教案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案)

课时计划副页 第页共页

课时计划副页 第页共页 授课内容时间分配 提问: 1.在交流电产生的过程中,矩形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 的电流最大?什么位置电流为零?(线圈平面平行磁感线:中性面)2.两个完全相同的交流发电机,其矩形线圈也以相同的转速 匀速转动,那么这两个发电机所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何异同?(交 变电动势的频率、最大值相同;达到最大值的时刻不同) 3.如果把三个相同的矩形线圈固定在同一轴上,并使之在匀 强磁场中转动,这三个线圈是否都产生电动势?为什么?(产生, 穿过每个线圈回路的磁通量都发生变化) 二、引入三相交流电 三相交流电路的优点: 1、三相交流发电机的铁心及电枢磁场较单相发电机利用充分; 2、作为三相交流电负载的三相电动机比单相电机性能好,易维护, 运转时比单相发电机的振动小; 3、理论和实践证明:在输电距离、输送功率、电压相等的条件下, 三相输电是单相输电所用导线量的四分之三; 4、采用三相四线制输电,用户可得两种不同的电压; 5、工农业生产大量使用交流电动机,三相电动机比单相电动机性 能平稳可靠。

课时计划副页 第页共页

课时计划副页 第页共页

课时计划副页 第页共页 授课内容 时间 分配 图像直观地表达了三相交变电流各相电动势的异同。 三相电动势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它们到达最大值(或零值) 的先后顺序,叫做相序。 从图2中可以看出,e U超前达最大值,又超前达最大值,这种 U-V-W-U的顺序叫正序,若相序位U-W-V-U叫负序。二、三相四线 制电源 在低压供电系统(市电220V)中常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把三 相绕组的末端U2、V2、W2连结成一个公共端点,叫做中性点(零点), 用N表示,如图3所示。从中性点引出的导线叫做中性线(零线), 用黑色或白色表示。中性线一般是接地的,又叫做地线。从线圈的 首端U1、V1、W1引出的三根导线叫做相线(俗称火线),分别用黄、 绿、红三种颜色表示。这种供电系统称作三相四线制,用符号“Y0” 表示。 图2 对称三相电动势的波形图和旋转式量图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备课组长签名教师签名 班级机电1411-1412 日期 课题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三要素 教学目的(知识教学与素质教学) 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掌握交流电的有效值; 教学重点:三要素的定义及联系 教学难点:正弦交流电三要素 课型:理论课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分析、练习、答疑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展示:正弦波、锯齿波、矩形波等。这些信号与前面所学的直流电相比有一个不同点,即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变化,这种电压、电动势统称为交流电。而其中按正弦规律变化即是正弦交流电。 三、新授: 正弦交流电三要素5分钟 10分钟 让学生与稳恒直流电对比引出正弦交流电的概念,并说明交流电的广泛应用。 30分钟

教 学 过 程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1. 周期与频率(角频率):表示正弦交流电变化的 快慢。 周期(T ):正弦量循环变化一次所需要的时间,(s ) 频率(f ):f=1/T ,(Hz ) 角频率(w ):(rad/s )T f /22ππω== 2.幅值与有效值:表示正弦量的大小 幅值(I m 、U m ):正弦量任意瞬间的值称为瞬时值(i ,u ),瞬时值中的最大值叫做幅值。 有效值(I 、U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它的热效应来定义的,为幅值的: m m I I I 707.02/== m m U U U 707.02/== 3.相位与初相位 初相位(φ):式中的)(?ω+t )称为正弦量的相位角或者相位,它反映出正弦量变化的进程,当t=0时相位角称为初相位角或者初相位。 相位差(?):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相位角或初相位之差。 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的时间差与相位差、角频率的关系为: 多媒体演示周期、幅度、初相位的变化,让学生只管形象的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强调初相位与相位差的区别和联系。 10分钟

交变电流教案

交变电流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选修3-2 §5.1《交变电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 (3)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及中性面的准确含义。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描述物理量的三种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图象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将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重点: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 教学难点: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交变电流,交变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的进一步延伸。新课教学: (一)探究手摇交流发电机输出电流的特点: 实验一:用手摇交流发电机对小灯泡供电 现象:小灯泡一闪一闪地发光 结论:电流的大小是周期变化的 实验二:用手摇交流发电机对并联的反向的发光二极管供电 现象:两个发光二极管轮流发光 结论:电流的方向是周期变化的

小结:手摇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 做周期性的变化。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AC ) 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DC ) 大小、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恒定电流。 (二)探究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 交流发电机的构造: 哪些边切割磁感线( ab 和cd ) 问题讨论: (1)在转动过程中,哪个位置线圈中没有电流,哪个位置线圈中没有电流,哪个位置线圈中电流最大? 物理学中把线圈平面垂直与磁感线的位置成为中性面。 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时,没有感应电流 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电流最大

正弦交流电教案

课题: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2、理解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三要素、有效值、相位、相位差的概念。 3、掌握正弦量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掌握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比 较。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分析交流电产生的物理过程。使同学了解线圈在磁场中旋转一周的时 间内,电流的大小及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2、掌握正弦量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的关系,掌握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 比较。 3、交流电有效值的概念。 难点: 1、交流电的有效值。 三、教具 手摇发电机模型、电流表、小灯泡。 电化教学设备。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计划:4课时 六、教学过程 Ⅰ.知识回顾 提问:什么条件下会产生感应电流?根据电磁感应的知识,设计一个发电机模型。 学生设计:让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

II.新课 一、交流电的产生 (第一、二课时) 1、演示实验 如图5-3所示作演示实验,演示交流电的产生。 展示手摇发电机模型,介绍主要部件(对应学生设计的发电机原理图), 进行演示。 第一次发电机接小灯泡。当线框缓慢转动时,小灯泡不亮;当线框快转时, 小灯泡亮了,却是一闪一闪的。 第二次发电机接电流表。当线框缓慢转动时电流计指针摆动;仔细观察, 可以发现:线框每转一周,电流计指针左右摆动一次。 表明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电流叫交流电。 2、分析——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投影显示(或挂图):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四个过程。 (1) 线圈平面垂直于磁感线(甲图),ab 、cd 边此时速度方向与磁感线平行, 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没有感应电流。 (教师强调指出:这时线圈平面所处的位置叫中性面。 中性面的特点: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小为零,感应电流为零。) (2) 当线圈平面逆时针转过90°时(乙图),即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 ab 、cd 边的线速度方向都跟磁感线垂直,即两边都垂直切割磁感线, 图1 交流电发电机原理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