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12级附答案的思修52题

武汉大学12级附答案的思修52题

注意:武汉大学思修考试复习必备,把字体调成7号,行距调成1.0,分成四列,然后拆开,粘贴成一长条,折起来,这样背起来又好又快真的!!

1、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2、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3、简述道德和法律的联系和区别。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5、简述大学与大学精神。

6、结合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才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7、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8、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9、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10、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为什么要更加强调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

1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当前我们应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2、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13、简述“三观”与“四德”,并辨析世界观与人生观之间的关系。

14、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1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6、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17、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18、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

19、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20、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22、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结合中国传统道德资源和现实社会的发展要求,道德修养可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2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什么特征?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4、简述社会公德的特点及其主要内容。大学生应如何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25、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有何意义?大学生应如何遵守?

26、结合现实谈谈大学生在择业和创业问题上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27、简述恋爱中的道德要求。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妥善处理大学时代的恋爱问题?

28、简述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9、简述结婚的条件、法定程序及离婚的原则和具体方式的内容。

30、法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法的一般含义?

3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32、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哪些国家机构享有立法权,立法的法定程序有哪些环节?

33、、如何理解“法治”与“法制”?什么是依法治国?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4、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现需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我们

需要树立哪些法治观念?

35、作为社会主义公民,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36、如何理解传统的和新的国家安全观?我们有哪些履行国家安全的义务?

37、我国宪法有哪些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

3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国家制度有哪些?

39、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40、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有哪些?

41、民法的概念是什么?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如何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

42、根据我国民事主体制度,自然人的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如何规定的?法人成立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43、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成立要件是什么?

44、什么是财产所有权?它的特征和取得方式有哪些?如何理解财产所有权的四项权能?

45、什么是民法中的债和债权?债权的法律特征有哪些?债产生原因有哪些?如何理解债的发生依据?

46、什么是继承权?我国法律规定的继承方式有哪两种?如何理解?

47、什么是法律的执行?

48、怎样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49、按照《刑法》规定,犯罪构成包括哪几个方面,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50、排除犯罪的两种事由在《刑法》中是如何明文规定的?

51、故意犯罪的三种未完成状态分别是怎样的?

52、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包括哪些?

意义: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②有助于道德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

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③有助于道德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①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②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③注重联系实际

④注重知行统一

2、①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②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③树立新的学习观念。(自主、全面、创新)

④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3、联系: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

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法律为道德提供了【保障】,道德建设为法律建设提供了【目标】区别:①表现形式:法律一种行为规范,有明确的内容,【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道德存在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言行】表现.

②调节领域:法律只调整人们【有关法律的行为】;道德所涉及的范围【广阔】,包括人们的行为、思想。

③调节方式: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

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爱国主义(核心)→民族精神

改革创新(核心)→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5、大学:广义的大学:泛指各种性质、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是高等学校的总称,包括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及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成人学校等。

中义的大学:指那些能够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或学位教育的由

多门学科,多种专业组合而成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综合型大学,独立设置的各类学院。狭义的大学:专指综合性大学,也就是具有较强教学,科研力量,较高教学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必须设立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的学科的大学,即综合性,多学科,高水平的全日制大学,或综合性,研究性,国际化的全日制大学。

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6、①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②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③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

2.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

7、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强大思想武器。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

②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与时俱进)

③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

【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富强繁荣,乃至与全人类的解放紧密联系起来。

8、①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理想变为实现是一个过程,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是对人们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验。

②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如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容易犯错误,走弯路。正是在曲折中不断地接近目标。

③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如人类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任何一种理想都需要对现实和自我作出比较大的改变才能够实现。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9、科学内涵: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民族精神的【核心】。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骨肉同胞】&【灿烂文化】&【自己的国家】当代大学生如何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①人报效祖国之心【无差别】;

②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③经济全球化,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1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各国经济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规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11、内涵: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团结统一③爱好和平④勤劳勇敢⑤自强不息

如何弘扬&培育:

①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

代】以来伟大民族精神。

②要【立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2、人的本质:

是指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根据这种内在的规定性,我们不仅可以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而且还能把不同的人相互区分开来。从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看,决定人的本质属性的是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和丰富。人的本质是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和发展的。

13、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人生观的基础,人生观从属与世界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变化起着重要作用,人生观发生变化,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14、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

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

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人生的社

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

价值的矛盾

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

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体现了和谐社会建

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是人们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我们大

学生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把

握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正确辨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确立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5、个人与他人:

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该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

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并能同时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

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和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16、①首先,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的发展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

②其次,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夺自然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是人类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最后,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当代世界出现的尖锐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所以,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现代化,一定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17、关系:①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②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端正:①人生须【认真】。

②人生当【务实】。

③人生应【乐观】。

④人生要【进取】。

18、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掌握应对心理的【科学方法】;

③合理【调控情绪】;

④集体活动,人际交往。

19、中华名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①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利益&责任&奉献)

②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③讲求谦让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④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⑤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⑥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做到:

①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②要按照【“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创造性转化。

③【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

④反对两种【错误思潮】(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⑤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自觉避免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

⑥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

20、内涵: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①.社会主义集体原则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③.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集体主义为培养人的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道义保障。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体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原因: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集体主义【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③.【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

原因:①.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认识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是衡量社会道德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

②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

③.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22、原因:

①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

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④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⑤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⑥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

方法:①学思并重②省察克治③慎独自律④积善成德⑤知行统一

23、特征:

①活动范围→广泛性。

②活动内容→公开性。

③交往对象→复杂性。

④活动方式→多样性。

意义:

(1)【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4、社会公德的特点: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

如何:当代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大学生要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树立良好形象】。

①参加宣传活动(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回报社会)

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

③从小事做起。

25、意义: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不少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到一些大学生的生活,个别大学生甚至误入歧途。由此可见,网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如何: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

有利于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

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和个人品德的培养;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6、严峻就业形式:

我国——①人口基数大,需业人员多;②就业机制有待完善;③就业观念有待更新。国际——④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国家——采取了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

树立正确观念:

①自主择业和主动创业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要通过就业观的调

适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创业者。②择业和创业是相互联系的,择业是创业的基础,创业又是择业的内在要求。

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要做到: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就要做到:

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提高创业的【能力】。最后还要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27、恋爱中的道德要求:

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当代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第一,不能把友谊当

爱情;其次,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第三,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第四,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避免婚前性行为。

【处理好几种关系】:一是恋爱与学习的关系;二是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三是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28、关系: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鲜明的职业性,明确的规范性,调节的有限性。职业中的道德和法律也有区别,除了具体内涵、调控手段等方面的差别外,职业道德体现的是从事一定的职业活动的人们的自律意识,职业活动中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为社会对一定职业活动的他律要求。

基本要求:

①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②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③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④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⑤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

29①结婚分为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

必备条件:

一、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二、必须达到法定【年龄】。

三、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禁止条件:

一、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二、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②结婚的法定程序: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结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③离婚的原则有两个:

一、保障离婚【自由】。

二、【反对轻率】离婚。

④离婚的具体方式有两个:

一、【协议】离婚。

二、【诉讼】离婚。

30、法律是由国家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量保障实施的,反应有特定的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31、①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32、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拥有立法权。

程序: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公布。

33法制和法治:

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不容混淆。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

②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③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

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

④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二者的联系在于: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它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如何:①加强立法工作,健全法律体系;②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律信仰;③严格依法办事,树立法律权威;④推进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④繁荣法学教育,培养大批人才。

34、①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②树立自由平等观念

③树立公平正义观念

④树立权利义务观念

35、法律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其最主要的精神是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我们在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

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

义务。同时,我们大学生应培养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最后,应培养大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权利和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密不可分。任何一项权利都必然伴随着一个或几个保证其实现的义务; 义务的存在是权利

存在的前提, 权利人要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 法律关系中的同一人既是权利

主体又是义务主体, 权利人在一定条件下要承担义务, 义务人在一定条件下要

享受权利。

36、理解: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新的国家安全观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

在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的情况下,国家安全仍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和挑战,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不确定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义务:①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②保守国家义务的义务。

③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议的义务。

④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

⑤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⑥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门间谍器材的义务。

37、基本特征:

①.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②.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

③.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基本原则:①.党的领导原则。

②.人民主权原则。

③.公民权利原则。

④.法治原则。

⑤.民主集中制原则。

38、①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⑥基本经济制度。

3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

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第一,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

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有权监督,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

那些不称职的代表.

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在国家事务中,凡属全国性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出统一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属于地方性问题,则由地方根据中央的方针因地制宜的处理。这既保证了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坚强的统一整体。

第三,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使少数民族能管理

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总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利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做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

40、基本权利

①【平等权】——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础。

②【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具体方面:第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

③【宗教信仰自由】

④【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

⑤【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⑥【社会经济权】

⑦【文化教育权】

⑧【特定主体权利】:具体指妇女、离退休人员、军烈属、母亲、儿童、老人、

青少年、华侨。

基本义务(宪法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⑤依法纳税

⑥其他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4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基本原则:

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力滥用

42、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从而享有民事权利能力、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独立从事民事活动,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从而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和资格。

二者的区别是:

①民事权利能力自公民出生时就有,而民事行为能力则与公民的年龄和智力状况直接相关,只有达到一定年龄、智力状态正常的公民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②法律对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具有统一性,而法律根据不同年龄和智力状态赋予公民不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根据我国《通则》规定,法人必须具备下述条件:

①依法成立

②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

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④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3、民事法律行为概念:

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为《民法通则》所采用,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排除了事实行为;同时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以适法性为特征,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中国民法称民事法律行为。

成立条件:

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②意思表示真实

③内容不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

44、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动产或者不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一种最完整、最充分的物权,又称“完全物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四项权能。

法律特征:绝对权、对世权、排他权。

合法取得方式:

①原始取得: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最初取得财产的所有权或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所有权。包括通过劳动生产、孳息、没收、国有化、拾得、漂流、埋藏、先占、添附等方式取得。

②继受取得:是指通过某种法律行为从原所有人取得所有权。包括通过交易、继承、赠与等方式取得。

四项权能:

①占有:是指所有人对物的实际控制的事实状态。占有权即对所有物加以实际管领或控制的权利。

⑴所有人占有和非所有人占有。

⑵合法占有和非法占有。这是对非所有人占有的进一步分类。合法占有是指基于法律的规定或所有人的意志而享有的占有权利。非法占有则指无合法依据亦未取得所有人同意的占有。

⑶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这是对非法占有的再分类。善意占有是指非法占有人在占有时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其占有为非法。恶意占有则指非法占有人在占有时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占有为非法。

②使用:使用权指权利主体按照财产的性质和用途对财产加以实际利用的权利。所有人对物的使用是所有权存在的基本目的,人们通过对物的使用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要。所有人在法律上享有当然的使用权,另外,使用权也可依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意思移转给非所有人享有。

③收益:收益权指权利主体在物上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收益分为自然收益和法定收益。

④处分:处分权指所有人依法对其财产进行处置的权利——所有权的核心。

武汉大学思修期末考试50道题答案

1、进入大学后应树立哪些新的学习理念?要养成优良的学风应该从哪些方面下功夫?(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2、论述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3、什么是法?什么是道德?试述他们两者的关系。 (1)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通过对人们行为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体系。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 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律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 道德:主要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关系: A区别: 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调节领域不同: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的,包括人们的行为,思想等。而法律只调整人们有关法律的行为。 调节方式不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靠人们自觉遵守。 B联系: 道德与法律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反,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 道德与法律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法律为道德提供了保障,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 C总结: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道德与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4、简述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内部的结构关系。 (1)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2)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 (3)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这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4)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 (5)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5、什么是大学?大学的精神是什么? (1) 广义的大学:泛指各种性质、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是高等学校的总称,包括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及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成人学校等。 (2)中义的大学:指那些能够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或学位教育的由多门学科、多种专业组合而成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综合性大学、独立设置的各类学院。

思修重要简答题题目以及答案

1、初入大学的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 1 )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①学习要求的变化②生活环境的变化③社会活动的变化 ( 2 )①提高独立生活的意识②虚心求教、细心体察③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 3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①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②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③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4 )培养优良的学风①勤奋②严谨③求实④创新 2、简述人才素质的构成要件及其在人才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 构成要件;德智体美 地位和作用: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德在青年人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 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美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答:意义: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7: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答: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8: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答: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2.正确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9: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针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当代大学生如何体现爱国精神? 答: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应该树立以下的观念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10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当前我们应该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内涵:(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措施: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1.爱国主义的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是什么?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那些方面作出努力? 答:爱国行为是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的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努力:1.自觉维护国国家利益(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改革发展的大局,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促进民族团结 3.维护国家统一 4增强国防观念 5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2.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人生观?如何理解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相互关系? 答: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他决定了人们生活实践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关系:区别:1.定义不同: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最新大学《思修》期末完整考题(含标准答案)

大学期末思修考试 2019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社会公德涵盖了()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人与动物 2.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是()A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D.人人为自己 3.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有重视荣辱的思想观念。下列古语中,表达了这种重视荣辱观念的是( A ) 。 A“宁可毁人,不可毁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生在勤,勤则不匮”D“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4.下列选项中,对于道德的理解,正确的有(ABCD)。 A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B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C道德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社会就没有道德 D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5.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在图书馆、影剧院不抽烟,不喧哗吵闹。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A ) 。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环境道德D公共法律 6.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动准则。下列行为中,遵守了社会公德的有( ACDE )。 A语言文明,不恶语伤人 B在会议室抽烟 C自觉提高法律意识,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D听课时,手机调至静音状态 E对在公共生活中某些人不守秩序的行为积极干预,予以制止 7.2007年3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也是中国从法律上明确保护私人财产的重要法律——( D )。

武汉大学12级附答案的思修52题

武汉大学12级附答案的思修52题 注意:武汉大学思修考试复习必备,把字体调成7号,行距调成1.0,分成四列,然后拆开,粘贴成一长条,折起来,这样背起来又好又快真的!! 1、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2、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3、简述道德和法律的联系和区别。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5、简述大学与大学精神。 6、结合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才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7、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8、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9、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10、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为什么要更加强调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 1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当前我们应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2、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13、简述“三观”与“四德”,并辨析世界观与人生观之间的关系。 14、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1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6、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17、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18、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 19、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20、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22、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结合中国传统道德资源和现实社会的发展要求,道德修养可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2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什么特征?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4、简述社会公德的特点及其主要内容。大学生应如何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25、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有何意义?大学生应如何遵守? 26、结合现实谈谈大学生在择业和创业问题上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27、简述恋爱中的道德要求。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妥善处理大学时代的恋爱问题? 28、简述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9、简述结婚的条件、法定程序及离婚的原则和具体方式的内容。 30、法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法的一般含义? 3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32、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哪些国家机构享有立法权,立法的法定程序有哪些环节? 33、、如何理解“法治”与“法制”?什么是依法治国?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4、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现需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我们

思修课后习题及答案

思修答案 答案1: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P10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内涵。P39 3.经济全球化形式下弘扬爱国主义。P44 4.什么是民族精神P48 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101 6.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P171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P103 8.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P84 9.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P80 10.法律的含义及其本质。P119 11.培养社会主义法制思维。P164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 12.理想的含义、特征、与空想的区别P15 13.集会游行示威法原则、目的、内容P176 14.法制与法治的区别P152 15.集体主义的原则P104 16.继承权的分类P199 17.什么是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据民事法律取得的可以实施一定行为或获取一定利益的法律资格。民事权利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享有权利的人可以在法定范围内直接享有某种利益,或实施一定的行为;享有权利的人可以要求负有义务的人实施一定的行为或是不实施一定的行为;享有权利的人在其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请求法律予以保护。民事权利是公民在社会上存在和生活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与公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项权利。从权利的具体内容来分,民事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为客体、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如物权、债权等;人身权是指以特定的人身利益为客体,并不体现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有些民事权利既有财产权性质,又有人身权性质,如知识产权、继承权等。 18.信念与信仰的关系 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与崇拜还有不同。概括地说,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区别:信念是个人或集体的目标的明确与坚定。信仰是个人各种观的持有。 19.结婚的条件P197离婚的规定P98 20.享乐主义人生观内容P73 21.法律与道德的关系P124 22.跟军人离婚需要的条件P199 23.爱情的本质、特点P192 24.人生的目的是什么P66 25.法的作用、本质P124 26.依法执政的内容P167 27.治安管理处罚种类P175 28.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P104 29.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P74 1.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附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20分) 1.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人才 B、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C、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D、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实现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是() A、志存高远 B、社会实践 C、理论学习 D、人际交往 3.处理人际关系应坚持的原则不包括下列哪项() A、平等 B、诚信 C、互助 D、个人主义 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D、为祖国统一,主权完整贡献力量 5.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价值 B、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 D、人生信仰 6.社会主义道德以()为重点 A、团结友善 B、诚实守信 C、勤奋自强 D、敬业奉献 7.法律是以()为基础的。 A、意志 B、经济关系 C、政策 D、政治 8.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 A、宪法和法律 B、社会道德 C、社会习惯 D、风俗和礼仪 9.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遵纪守法 D、保护环境 10.科学的人生观是() 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 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 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D、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 11.我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B、只有集体利益,没有个人利益 C、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 D、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 1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慎独 B、勤劳勇敢 C、艰苦朴素 D、为人民服务 13.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称为() A、道德观 B、道德品质 C、道德理想 D、道德行为14.信念是() A、一种知识体系 B、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C、一种思想和理论 D、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15.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制度有() A、《劳动法》和《公务员法》 B、《劳动法》和《婚姻法》 C、《组织法》和《公务员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公务员法》16.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最新大学思修期末完整题(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最新大学思修期末完整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最新大学思修期末完整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最新大学思修期末完整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大学期末思修考试 2019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现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 2.某日,王某和李某共同串通抢劫路人周某的钱财(价值1万元),二人共同实施抢劫,情节相同。但法院审理此案时,考虑到王某是县政府副县长的儿子,因此判王某抢劫罪,执行3年有期徒刑,而判李某抢劫罪,执行5年有期徒刑。该法院的做法违背了下列哪项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惩办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经济全球化是不可回避的必然趋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做到的要求是( )ABC A.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 B.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C.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D.实行闭关自守 4.个人主义是( )BC A.封建主义制度的产物 B.私有制经济基础的产物 C.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D.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 5.从汉字字源来说,下列选项中与“法"有相同字义的词语是()C A.道 B.理 C.刑 D.义 6.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 A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D社会进步和阻碍社会进步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结合实际谈谈研究“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9.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 12.做一个忠诚的XXX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3.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14.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保持那几方面的统一 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8.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20.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2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26.公共糊口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7.社会公德的根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3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 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武汉大学历届思修考试题目及答案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试卷(A)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你同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点吗?为什么? 2、有人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丑恶的,我追求美好理想,但我鄙视丑恶现实”,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3、论及个人与集体,有人主张“个人是目的,集体是手段”,有人主张“集体是目的,个人是手段”,有人主张“集体和个人互为目的和手段”,你主张什么观点?为什么?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据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这几年大学生就业出现一种倾向:即比较重视未来职业的经济待遇,有同学甚至提出月薪不达到3000元以上的单位不予考虑。这样,一些国家重点建设单位比如国防、军工和重要国有企业就出现没有毕业生愿意去的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果是你,你将会作何选择? 2、2002年6月,北京大学中文系二年级学生、学校电视台主持人、学生干部弓琳,一位刚入党两年的新党员,为某网络企业担任形象代言人获得12575元的收入,她将这一笔对她来说无疑是巨额的收入作为党费上交,她说,“这是我的第一笔收入,我认为真的很珍贵,因此一定要把它交给党,这也是圆了自己的一个梦。入党宣誓那天,我就说过要把自己的第一笔收入交作党费,这是一个年轻党员对党表达的小小心意,我愿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热爱。”在包装、炒作词汇盛行的今天,弓琳的行为引起诸多猜测。你对弓琳的所作所为作何评价?为什么?

三、论述题(第1题10分,第2、3题每题15分,共计40分) 1、试述中国传统道德中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的现实意义。 2、请结合实际,谈谈作为一名大一学生,在你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过程中有何认识和体会。 3、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思想道德品质?如何培养这样的品质?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2002-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试卷(A)参考答案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你同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点吗?为什么? (1)同意。(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反映了新型社会关系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关系。(4)大学生要自觉树立为人们服务的思想。 2、有人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丑恶的,我追求美好理想,但我鄙视丑恶现实”,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把理想和现实完全割裂开来。(2)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理想具有现实可能性,是在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理想不同于幻想和空想。(4)理想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理想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但理想不等同于客观现实,理想超越现实,高于现实。理想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5)不能把理想和现实完全割裂开来。既要看到理想的超前性,又要看到理想的现实性,既要看到理想不等同于现实,又要看到理想是现实的反映,通过努力理想可以成为现实。

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

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哲学思维是指()。 A. 人们的普遍认识方式 B. 人的具体思想活动 C. 人们做出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D. 反映客观现实的普遍规律 答案:B 2. 辩证法的根本原理是()。 A. 物质决定意识 B. 主观决定客观 C.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 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D 3. 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是()。 A. 生产力高度发达 B.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C. 人的全面发展 D. 生产关系的彻底改变 答案:D 4.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社会历史学 C. 资本主义经济学 D. 自然经济学 答案:A 5. 毛泽东的《实践论》指出()。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知行合一是实践的基本要求 C. 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D. 实践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答案:A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简要阐述其基本原理。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它主张世界是 物质的、发展的、无始无终的统一体,物质是基本存在形式,意识是 物质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指出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根本原因,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质量互变 规律指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量变引起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阐明 事物发展是循环往复、旧事物通过新事物的出现被否定,然后通过新 事物的发展达到新的肯定。 2.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和价值 取向。主要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是国家繁荣、人民富裕的基础,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文明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基本特征,和谐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的状态,自由 是人的自由发展和权利保障的基本原则,平等是人民共享社会资源和 权利的基本要求,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目标,法治是国家 治理和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爱国是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敬业是为 社会贡献个人智慧和力量,诚信是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 友善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互助友爱的基本态度。 3.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要介绍其基本特征。

思修单选答题+答案

思修单选答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佳选项,考生应将最佳选项选择出来并按要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每题1分) 1、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 A ) A.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 C.要学习和实践道德哲学和法学 D.要学习和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养成优良学风,应在( A )上下功夫 A.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B.竞争、合作、诚实、信用 C.创业、奉献、报国、爱民 D.尊师、爱生、重道、慎思 3、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其中“德”是人才素质的( B )A.基础B.灵魂 C.重要内容 D.条件 4、( C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 A.梦想 B.幻想C.理想 D.信念 5、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是( B ) A、生活理想 B、社会理想 C、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6、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 D )。A.人为性、社会性、民族性 B.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C.现实性、历史性、超越性D.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

7.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必须选择的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最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是( C ) A.维护民族团结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8、在当代中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D ),是我国各族人民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A、深化改革开放 B、保持国家和平、稳定 C、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引起人们观念的变化,冲突集中表现为( A ) A、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B、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 C、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D、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 10、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我国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保障和幸福生活的源泉是(A ) A、社会主义 B、国家主义 C、社会民主主义 D、资本主义 11、人生观的核心是( B )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 D、人生信仰 12、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 D )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 A、自我与他人 B、索取与享受 C、劳动与创造 D、贡献与索取 13、人类道德的最初表现形式是( C ) 3

思修选择题(含答案)

思修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A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2.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C )。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遵纪守法 D爱、护公物 3.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被称为 ( D )。 A、公共领域 B、公共场所 C、公共秩序 D、公共生活 4.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精神说法错误的是( B ) A、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B、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C、它是时代精神的依托,时代精神则是它的现实体现

D、它的基本内涵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与自强不息 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C )。 A、社会主义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人道主义 6.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说的是个人在进行自我修养时,应该(D )。 A、学习榜样,积极进取 B、虚心求教,勤于积累 C、闭门造车,坐而论道 D、坚持“慎独”,纯洁品质 7.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C)。 A、养性 B、内省 C、慎独 D、顿悟 8.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 B )

A、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B、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D、共同合作的道德原则 9.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和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下列选项中,真正属于爱情的有:( B ) A、单相思、一厢情愿 B、相濡以沫,终身对爱侣承担责任 C、“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 D、“三角恋爱”、“多角恋爱”、“婚外情”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D)。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 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 11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A)。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

思修第五章章节练习答案

5.7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单选题】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 )。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五四运动前后 答案:D 2.【单选题】毛泽东在纪念( )时首次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A、刘胡兰 B、雷锋 C、张思德 D、时传祥 答案:C 3.【单选题】下列关于革命利益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要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B、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 C、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 D、不应当有任何个人利益存在 答案:D 4.【多选题】下列关于树立社会新风和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道德规范都要面向生活实践 B、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在社会生活层面上的重要意义

C、人们对中国革命道德的传扬,破除了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破除了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旧道德观念 D、引导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和培育良好家风不属于树立社会新风的范畴 答案:ABC 5.【多选题】下列属于革命道德具体表征的是( ) A、红船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苏区精神 D、长征精神 答案:ABCD 6.【判断题】中国革命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发展。 我的答案:√ 7.【判断题】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非常重视革命道德建设,而在改革和发展时期,我们更应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市场道德建设,革命道德仅具有参考意义。 答案:× 5.8 明大德 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社会公德主要内容的是( )。 A、文明礼貌 B、拜金主义 C、爱护公物 D、遵纪守法 答案:B 2.【单选题】下列关于遵纪守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中国大学慕课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测试答案教学内容

中国大学慕课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测试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单元测试 1.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A。 A. 历史方位 B. 历史阶段 C. 历史时期 D. 历史时代 2.新时代的判断依据是C。 A.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B.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C.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D.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3.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A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不平衡不充分 B.不平衡 C.不充分 D.不充分不平衡 4.思想道德素质关系中,B是基础。 A.道德素质 B.思想素质 C.法律素质 D.政治素质 5.思想道德素质关系中,D是根本。 A.法律素质 B.思想素质 C.政治素质 D.道德素质 6.思想道德素质关系中,D是决定性因素。 A.思想素质 B.道德素质 C.法律素质 D.政治素质

7.思想道德素质关系中,B是保障。 A.政治素质 B.法律素质 C. 道德素质 D. 思想素质 8.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 A.德主刑辅,是当前中国社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则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治理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 9.思想道德素质不包括C A.思想素质 B.道德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政治素质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治素养的基本要素是C A.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 B.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 C.精通专门的法律条款 D.树立必须的法律观念 11.针对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下列描述中不准确的选项是D A.有助于摆正德与才的位置,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B.有助于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 C.有助于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D.有助于青年大学生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 1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D A.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B.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讲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课程 C.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公共必修课 D.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3d8ffa46-6eb2-11ec-b0fa- 7cb59b590d7d 思修重点 1.大学生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 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建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强化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树立全面学习的观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践谈谈学习“思想修养”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理解决心、道德和人生的真理,选择正确的成才道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 养打下知识基础。 (3)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德”与“才”的定位,有助于实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基础知识。注重实践与知识的结合。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基本内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 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思修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 (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2.更新学习理念。(自主、全面、创新、合作、终身学习理念) 3.确立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二、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的能力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2.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3.良好的法律素质对于保证人们合法得实施行为,一发维护各种正当的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三、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四、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 1、重要意义: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2、基本方法:学好科学理论;掌握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 一、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好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以及做什么人等重要的人生课题。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需要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二、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1.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2.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3.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4.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人是社会的人,实现理想的实践活动在社会中进行,正确的个人理想从根本上说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同时,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 5.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理想不是凭空产生或有外在力量强加的,而是建立在众人个人理想的基础之上。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1.立志当高远。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量,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与少、得与失。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2.立志做大事。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3.立志须躬行。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伟大出自平凡,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武汉大学思修网上练习题2018

思修网上练习题 绪论 1 [单项选择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C、德主刑辅,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律建设的基本原则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治理 我的答案:C 2 [单项选择题]人才素质的灵魂是: A、德 B、智 C、体 D、美 我的答案:A 3 [单项选择题]人才素质的基本容是: A、德 B、智 C、体 D、美 我的答案:B 4 [单项选择题]以下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选项是: A、国家层面 B、世界层面 C、社会层面 D、公民层面

我的答案:B 5 [单项选择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B、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C、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D、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 我的答案:D 6 [单项选择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有: A、文明 B、诚信 C、和谐 D、平等 我的答案:D 7 [单项选择题]与中学阶段相比,不能反映大学生活的主要变化的选项是: A、学习要求的变化 B、生活环境的变化 C、社会活动的变化 D、家庭环境的变化 我的答案:D 8 [单项选择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有: A、平等 B、法治 C、自由 D、 我的答案:D

[单项选择题]以下关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之特性的描述中,不准确的选项是: A、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B、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 C、核心价值观表达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D、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就是普世价值观 我的答案:D 10 [单项选择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有: A、平等 B、文明 C、诚信 D、互助 我的答案:C 11 [单项选择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的是: A、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 B、精通专门的法律条款 C、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 D、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 我的答案:B 12 [单项选择题]人才素质的综合表达是: A、德 B、智 C、体 D、美 我的答案:D 13 [单项选择题]人才素质的基础是: A、德 B、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