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与移项-【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3.2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的解法,能够正确运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2.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建立方程模型;

3.进一步体验方程思想和化归思想.

二、内容和内容解析

1.教学重点:.正确运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2.教学难点:探索数列的规律,根据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是继一元一次方程的合并同类项解法之后对列方程和方程解法的巩固与延续,同时为后续的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

列方程和解方程是本节课的两个核心内容,解方程和列方程是利用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以方程为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就是用方程描述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贯穿于方程学习的主线,是方程思想的进一步渗透.本节课涉及的问题是以数列为背景,数列问题观察的角度应该是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列排列的规律.

方程的解法是在建立方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也是本章重要的数学思想.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安排的例2是有关数列的数学问题,题中要求出三个未知数,它们是互相联系的,题目中没有用文字明确说出这列数的具体排列规律,通过观察这些数前后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后面的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这对设未知数很重要.如果设其中一个未知数为x,另两个未知数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求出x的值后,代入表示另两个数的式子,就能求出另两个未知数的值,本题解法进一步展现了合并同类项这种变形步骤.此题还可以有其他设未知数的方法,应该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认识.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巩固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的理解和掌握,逐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列方程.

四、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和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本节课的例题是以数列为研究主题,其未知数之间的联系并不明确,需要学生寻找它们之间的排列规律,还需要教师进行引领,正确分析出数列的排列规律,让学生从多角度尝试解决这个问题,逐步达到对本问题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探究规律

例2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 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问题1观察这列数有什么规律?

学生思考、分析规律,然后回答.

如果学生回答出“后面的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教师可以追问:(1)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到的?说明其中的道理.

如果学生观察不出来规律,教师可以进行引导:观察数列的规律可以从“数列的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进行观察,你可以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继续提问:根据以上数列的排列规律如何设未知数呢?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问题2如果设第一个数为x,其他的两个数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

学生思考回答:第一个数为x,则第二个数表示为-3x,9x.

问题3如果要求出未知数、列出方程,那么数列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这三个数的和为-1 710.

追问:该怎样解这道题呢?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代表板演,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助互纠.解法1:设这三个相邻数中的第一个数为x,则第二个数为-3x,第三个数为―3×(―3x)=9x.

根据这三个数的和是-1 710,得x-3x+9x=-1 710.

合并同类项,得7x=-1 710.

系数化为1,得x=-234.

所以-3x=729,9x=-2 187.

答:这三个数是-234,729,-2 187.

问题4 如果设第二个数或第三个数为x ,又该如何解这道题呢?

学生讨论,解答.

解法2:设三个相邻数中的中间数为x ,则第一个数为-

3x ,第三个数为-3x . 根据这三个数的和是-1 710,得-

3x +x +(-3x )=-1 710. 解得x =729.

解法3:设三个相邻数中的最后一个数为x ,则第二个数为-3x ,第一个数为-31× ⎪⎭⎫ ⎝⎛3-x =9

x . 根据这三个数的和是-1 710,得

9x +⎪⎭

⎫ ⎝⎛3-x +x =-1 710. 解得x =-2 187.

【2.方法巩固,学以致用

类比上题的解决方法,完成下题:

(1)一个数列,按一定规律排列成如下形式:1,-4,16,-64,256,-1 024,…,其中某三个相邻的数的和为-13 312.求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2)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39,求这三个数.

(3)我校开展的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每周四进行一次活动,现知本月连续的三次活动的日子之和为27,你知道是哪三天吗?本月的四次活动的日子之和是多少呢?

3.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前面的例题以及练习谈谈你是怎样分析数列的规律的?

(2)谈谈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布置作业

基础作业:教科书习题3.2第4,5题.

提高作业:

(1)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0,求这三个偶数.

《快乐的小雨点》

【活动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诗歌《快乐的小雨点》。

2、感知诗歌的句式特点并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3、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感受下雨的情趣。

【活动重难点】

感受儿歌的结构特点,初步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雨景。

物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听雨声引入活动主题。

师:宝宝们,美丽的春天来了,春姑娘把一群爱唱歌的小家伙带到我们身边来了,瞧!它们是谁啊?快和小雨点问个好吧!听,小雨点又唱起了欢快的歌,它的歌声是什么样子的啊?小雨点唱歌的时候都发出了哪些声音呢?哦,滴答滴答,哗啦啦,淅沥沥,沙沙沙,可真好听,多美妙的歌声啊!你们喜欢会唱歌的小雨点吗?小雨点还给宝宝们带来了一首非常有趣的诗歌呢,名字就叫做《快乐的小雨点》,一起来听听吧!

二、借助课件学习诗歌。

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

滴答滴答,小雨点唱着歌,排着队,从天上跳下来玩耍。

滴答滴答,小雨点跳到树叶上,它把树叶当成了滑梯。

滴答滴答,小雨点跳到屋顶上,它把屋顶当成了滑梯。

滴答滴答,小雨点跳到雨伞上,它把雨伞当成了滑梯。

听!小雨点在唱着一支多么有趣的歌啊。

2、逐句理解诗歌内容。

师:小雨点的歌唱完了,宝宝们,瞧,滴答、滴答,小雨点唱着歌,排着队,都跳到了哪?它把哪儿当做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借助课件逐句理解儿歌内容)师:小雨点跳到了树叶上,它把树叶当成了滑梯,可别忘记了小雨点的歌声呢,它唱歌的时候发出了“滴答滴答”的声音。那用诗歌里的话要怎么说呢?(滴答滴答,小雨点跳到树叶上,它把树叶当成了滑梯。) 师:小雨点还跳到了哪?(屋顶、雨伞)谁能用诗里好听的、长长的话再来说一说。(引导幼儿完整学说诗歌句子)听,小雨点唱着一首多么有趣的歌啊!

3、完整学说儿歌。

师:哇,我们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快就学会了小雨点的诗歌呢,让我们用最好听的声音来完整的说一遍这首诗歌,好吗?

师:小雨点真是一群爱唱爱跳的小家伙,让我们都来做个快乐的小雨点,再来表演一下这首诗歌怎么样?(用肢体语言表现诗歌内容)

师:有信心表演得好对吗?起立吧!表演的真不错!都是快乐的小雨点呢!

三、尝试仿编诗歌。

师:小雨点多淘气啊,它跳到了哪儿就把哪儿当成了滑梯,想一想,爱玩的小雨点还会跳到哪呢?你能用诗歌里的话说一遍吗?(提问2—3名幼儿)

四、知识拓展。

师:多么可爱、调皮的小雨点啊,滴答、滴答……。哇,小雨点又来了,看看都有谁欢迎小雨点的到来呢?(播放课件)花儿为什么会欢迎小雨点啊?滴答滴答,小雨点跳到花儿的身上,小花喝饱了雨水会变得更加鲜艳,更加漂亮!小草呢?(滴答滴答,小雨点跳到小草的身上,小草喝足了雨水会发出嫩绿的新芽,茁壮成长)瞧?小朋友在做什么?哇,踩水花,和小雨点做游戏呢,我们也一起来吧!(播放音乐跳舞,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在下雨天,和幼儿一起到外面感受玩水的快乐,让幼儿不再讨厌下雨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知识全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知识全解 课标要求 1.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 的形式),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本节主要是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2.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3.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结构 内容解析 1.合并同类项:本质是分配律的逆运算,原来是在式子中运算,现在是在等式中运算,并且要注意格式上的问题,原来可以写“解:原式=......”,现在在方程中不存在这种写法,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合并同类项在两处的却别,还能说明方程是在化简,渗透化归思想. 2.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这是概念,其中移项变号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这也是许多学生极为容易犯错的地方,我认为让学生理解透彻这移项的本质实际上是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是帮助学生避免犯错的办法之一. 3.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作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目的就是化简方程,它是一种恒等变形,可以使方程变得简单,并逐步使方程向x =a 的形式转化,让学生明白,解方程实际上是化简的一个过程,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解数学题的一种方法:把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这就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化归思想,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4.解方程的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5.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表示同一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 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利用合并同类项、移项变号法则解方程. 教学重点的解决方法:学生在整式加减中已经学会了合并同类项,通过观察类比得出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解法,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为主线来完成,设置由浅入深一些练习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把握.通过题组的学习和训练,归纳出用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一般步骤.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本节的难点是: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的解决方法:要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而概念的教学又要从大量的实例出发.通过问题情境,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模型. (1)注意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效率.(2)针对学生的盲区,出相应的练习巩固. 教法导引 本节的重点在于讨论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两个基本做法,这样就已经可解ax+b=cx+d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合并 移项 步骤 设未知数, 列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各位评委老师: 您们好! 对大家的到来深表感谢,我很珍惜这次难得交流的机会,请各位领导老师对我的课提出宝贵意见.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的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这节课我们只学习用合并同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学习解方程的第一节课,结合一些实际问题首先列方程,再试着解方程,结合解方程的过程,让学生思考有关步骤(即合并同类项)的作用,也是为了渗透“解方程就是要使方程不断向x=a的形式转化”的化归思想。 二、教学目标确定 为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①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②学会合并方程中的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③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④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教学重点与难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1、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究,使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数和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符号的具体建模过程,体会不等式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模型的价值。 2、教学手段: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学突出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第二课时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导入新知温故知新1.含有相同的_____,并且相同 字母的_____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2.合并同类项时,把各同类项的_____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_____.字母指数系数不变导入新知用合并同类项进行化简:1.3x-5x=________;2.-3x+7x=________;3.y+5y -2y=________;4._______.试一试-2x4x-y4y2.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 体会方程模型思想的作用及应用价值.1.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等式变形中的化归思想.素养目标探究新知知识点 1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 多少台计算机?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计算机x台,则去年购买计算机_____台,今年购买计算机_____台,4x2x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总量等于各部分量的和)即:思考:怎样解这个方程呢?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x+2x+4 x=140列得方程探究新知方程的左边出现几个含x的项,该怎么办?它们是同类项,可以合并成一项!尝试把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x= m的形式.x+2x+4x=140探究新知分析:解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化归为x=m(m为常数)的形式.依 据: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依据:等式性质2探究新知思考上述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解方程中“合并 同类项”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把方程转化为ax=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合并”的依据是逆用分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教学设计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一、内容:P86次方程的移项解法,用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二、内容解析:本章的核心内容是“解方程”和“列方程”。方程的解法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移项 是解方程的基本步骤之一,是一种同解变形,移项法则的依据是等工的性质1,运用移项法则可以所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等号的一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等号的另一边。从而使方程向x=a的形式进行转化。移项法则在后续学习其他方程、不等式、函数时经常使用。而“列方程”在所有方程类问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贯穿于全章始终,从实际背景中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结合这些模型讨论方程的解法,这样可以自然地反映所讨论的内容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 三、教学目标: 1、理解移项法则,会解形如ax+b=cx+d的方程,体会等式变形中的化归思想。 2、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思想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对于已经习惯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 时还需经历思维的转换过程,从不熟悉到熟悉,在用移项法则简化方程时,对于移项变号的意识比较淡,会出现移项过程中没用变号的错误,其原因是对移项原理的忽视与不重视,同时时还要注意移项与在方程的同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有本质的区别,这两种情况学生容易混淆,需要教师引导说明。 五、教学重点:确定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形如ax+b=cx+d的方程,利用移项与合并同类项解一 元一次方程。 六、教学难点:确定相等关系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地进行移项并解出方程。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列出方程 问题1: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师生活动: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讨论:(1)题目中含有怎样的相等关系?(2)应怎样设未知数,如何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2、学生讨论后再根据以下表格学会分析整理题目中的数据,更好更快的找出相等关系。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解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问题1]南村侨联中学三年来共购买计算机21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4倍,前年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解: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 台,则去年购买 台, 今年购买 台,依题意得 要解这个方程,可以先把方程左边合并同类项,再用等式的性质解出x 的值,解法如下: **思考:上面解方程中“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 [例1] 解下列方程: (1)9x —5 x =8 ; (2)4x -6x -x =-15; (3)364155.135.27⨯-⨯-=-+-x x x x 解:(1)合并同类项得: = 两边 ,得 , ∴=x ; (2) 合并同类项得: = x 的系数化为1,得 =x ; (3) [练习一] 解下列方程: (1)6x —x = 4 ; (2)-4x + 6x -0.5x =-0.3; (3)463127.253.13⨯-⨯-=-+-x x x x .

(4) ;7232=+x x [思考]方程254203+=+x x 的两边都含有x 的项(x x 43与)和常数项(2520-与),怎样才能把它化成a x =(a 为常数)的形式呢? 解:利用等式的性质1,得 , ∴ 。 ∴=x 。 **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改变符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问题]移项起到什么作用? [例2] 解下列方程: (1)2385--=-x x ; (2)x x 23273-=+。 [练习二] 解下列方程: (1)x x -=-32; (2)x x 21-=-; (3)x 355-=; (4)x x x 3 212- =-;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教案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篇: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新知的能力,渗透“化归”的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时忘记变号. 3.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PPT课件 4.标签 本节的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三节课,是学生了解从实际问题到方程后的一节重点内容,是解方程必备知识,既是对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合并同类项等知识的复习,也是为去分母化系数为整数的储备知识.学生利用整式去括号的知识,来处理解方程中的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也是学习不等式的基础,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学习阶段是一个重点章节,而本解又是解方程知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解下列方程: (1)5x-2=8 (2)5+2x=4x 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原来有的知识,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通过空白部分的引领,降低问题的

难度,从而将难点锁定在找相等关系上.避免难点太多,造成无从下手,重点、难点不突出的情况.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过程. 二、新授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前面我们遇到的一些方程,例如44x+64=328 3+x=(45+x) y-5=2y+l 问:大家观察这些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提示:观察未知数的个数和未知数的次数.)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l,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观察方程的特点总结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例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x=3x-2 x-3=-l 5x2-3x+1=0 2x+y=l-3y=5 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解几个一元一次方程.例2.解方程(1)-2(x-1)=4(2)3(x-2)+1=x-(2x-1)方程(1)该怎样解?由学生独立探索解法,并互相交流此方程既可以先去括号求解,也可以看作关于(x-1)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第(2)题可由学生自己完成后讲评,讲评时,强调去括号时把括号外的因数分别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若括号前面是“-”号,注意去掉括号,要改变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 补充例题:解方程3x-[3(x+1)-(1+4)]=1 方程中有多重括号,你会解这个方程吗? 说明:方程中有多重括号时,一般应按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每去一层括号合并同类项一次,以简便运算.【设计意图】 通过实例来说明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的依据是多项式去括号法则的应用,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知识的体系中,由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让学生迅速牢固的掌握去括号解方程的方法.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学习了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并且不要搞错符号. 课后习题巩固练习

初中数学知识点精讲精析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知识讲解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一.学会列方程 1.列方程的一般步骤: (1)“审”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2)“设”就是设未知数; (3)“列”就是列方程,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一般先找出能够表达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列代数式表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量,就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 2.列方程需要注意的事项: (1)列方程时,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关键,可利用列表、线段图等方法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从而寻找出等量关系式. (2)设未知数就是将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或与所求问题密切相关的其他问题用未知数表示出来,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二.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解方程 1.移项法则 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在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 法则:移项要变号. 2.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1)合并同类项时,只是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而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2)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 (3)解方程的思路:使含有未知数x的项集中于方程一边,常数项集中于另一边, ①通过移项(要变号),含未知数的项和常数项分别列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②合并同类项; ③系数化为1. 以解方程2x-7=8-3x为例,

例1根据条件列方程: (1)某数的7倍比它本身大5. (2)小赵为班级买了三副羽毛球拍,付出50元,找回3.50元.每副羽毛球拍的单价是多少? (3)一队学生从学校出发前往部队军训,行进速度是5千米/时,走了4.5千米时,一名通讯员派回送信,然后他又追赶队伍,通讯员的速度是14千米/时,他在距离部队6千米处追上学生队伍,问学校距离部队多远?(通信员报信时间忽略不计). 分析:列方程时,注意题目中一些关键字的理解. 如(1)中的“大”;(2)中的“付出…,找回”;(3)中的“追上” . 解:(1)设某数为x ,根据题意列方程:7x -x =5; (2)设每副羽毛球拍的单价是x 元,根据题意得:50-3.5=3x ; (3)设通讯员从离开队伍到追上队伍共用去x 小时,则依题意得:14x -4.5=5x +4.5. 评析: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就是把文字叙述的问题,转化为符号语言表达的式子,列方程的关键是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有时并不唯一,但实质一样.如本题中(1)还可以列出7x =x +5等. 例2. 解绝对值方程: (1) 解:………………移项 ………………绝对值的定义 或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 无解,试求a 的值. 解: 51262- -=x 12652x -=-1263x -=∴-=+1263 x 12 9181x x ==1263 x -=-12 362x x ==()a x x 2132-=-232ax a x -=-()232 232ax x a a x a -=--=-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_教案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写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式. 2.使学生灵活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的归纳,培养学生灵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通过例7的教学培养学生利用分数性质,将分母中小数化整数的运算能力,即化繁为简的数学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分析问题的归纳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了本节课,学生就知道用五种变形或其中的一局部就能解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表现了数学方法的普适性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议论、归纳,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2.学生学法:总结前面所解方程的特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练习稳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认识,一般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的灵活运用. 2.难点:化小数分母为整数分母的一般规律〔分数性质的再应用〕. 3.疑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几个步骤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前面所解方程的形式,学生归纳总结特点,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师生共同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教师出示稳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六、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提出问题:前面几节课中,我们讨论了一些方程的解法,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现在都能解什么形式的方程呢?请大家讨论后举出例子,看谁想的形式全面. 学生活动: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并想自己举出的实例. 师:现在我请几位同学,说出自己想好的实例. 如:〔学生能答复出所有形式〕 〔1〕57=-x ; 〔2〕467-=x x ; 〔3〕705=-x ; 〔4〕 185 2 =-x ; 〔5〕8725-=+x x ; 〔6〕()()()x x x -=---1914322 〔7〕 3 7 615=-y . 【教法说明】这一过程只是为了将来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而准备的铺垫,教学时尽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1课时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重点) 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2.解方程:(1)x-9=8;(2)3x+1=4. 3.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项是不是同类项? (1)3xy与-3xy;(2)0.2ab与0.2ab; (3)2abc与9bc; (4)3mn与-nm; (5)4xyz与4xyz; (6)6与x. 4.能把上题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吗?如何合并? 5.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利用合并同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例1 解下列方程: (1)9x-5x=8; (2)4x-6x-x=15. 解析:先将方程左边的同类项合并,再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解:(1)合并同类项,得4x=8. 系数化为1,得x=2. (2)合并同类项,得-3x=15. 系数化为1,得x=-5. 方法总结:解方程的实质就是利用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 探究点二:根据“总量=各部分量的和”列方程解决问题 例 2 足球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数目的比为3∶5,一个足球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个? 解析:遇到比例问题时可设其中的每一份为x,本题中已知黑、白皮块数目比为3∶5,可设黑色皮块有3x个,则白色皮块有5x个,然后利用相等关系“黑色皮块数+白色皮块数=32”列方程. 解:设黑色皮块有3x个,则白色皮块有5x个, 根据题意列方程3x+5x=32, 解得x=4, 则黑色皮块有3x=12(个), 白色皮块有5x=20(个). 答:黑色皮块有12个,白色皮块有20个. 方法总结: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数量关系,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教案

3.2解一元一次方程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形如“ax+bx=c”的一元一次方程。 2. 会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熟悉如何建立刻画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一元一次方程。(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际问题的引入,进一步熟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运用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建模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 2、体会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思想,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2、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三、【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师导入:《我要与数学历史人物对话》 (出示背景资料)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一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通过下面几节课的学习讨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投影) 1.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形如“ax+bx=c”的一元一次方程. 2.会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自主学习,记录疑问 自学内容课本P86~87例题2为止。解决以下问题 1、用“”划出本节的重点。

2、用“?”划出本节有疑问的地方。 3、试着概括本节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问 (一)活动一尝试探究 例: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设问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 1、设未知数: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那么去年购买计算 机台。今年购买计算 机台。 2、找相等关系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 = 3、列方程(三年的电脑购买量是一定的,表示它的式子应该是相等的,因此有方程) x+2x+4x=140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1课时 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合并同类项解形如ax +bx = c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 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2. 能够根据题意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重点: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能够通过自主分析,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要点探究 探究点1:利用合并同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合作探究: 试一试:把一元一次方程x +2x +4x = 140转化为x = m 的形式. 依据:____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 归纳: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 = b 的形式,其中a,b 是常数,“合并”的依据是逆用分配律. 典例精析 例1 解下列方程:(1) 1115;24 x x x --= 221(2)423.32x x x -++=-⨯+ . 方法总结:合并同类项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如下:(1)合并同类项;(2)系数化为1. 针对训练:解下列方程:(1) 5x -2x = 9; (2) 72 321=+x x . \ 探究点2:根据“总量=各部分量的和”列方程解决问题 例2 足球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数目的比为3:5,一个足球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个?

方法总结:方法归纳:当题目中出现比例时,一般可通过间接设元,设其中的每一份为,然后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各数量,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例3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 ,···. 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检测:1.下列方程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 A. 由3x-x=-1+3,得2x=4 B. 由2x+x=-7-4,得3x=-3 C. 由15-2=-2x+x,得3=x D. 由6x-2-4x+2=0,得2x=0 2.如果2x与x-3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等于() A.-1 B.1 C.-3 D.3 3.某中学七年级(5)班共有学生56人,该班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少1人.设该班有女生有x人,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 4.解下列方程: (1) -3x + 0.5x =10;(2) 6m-1.5m-2.5m =3;(3) 3y-4y =-25-20. 5.某洗衣厂2016年计划生产洗衣机25500台,其中Ⅰ型、Ⅱ型、Ⅲ型三种洗衣机的数 量之比为1:2:14,这三种洗衣机计划各生产多少台? 二、课堂小结 1. 解形如“ax + bx + ···+ mx = p”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2.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降低难度合并同类项和移项

降低难度合并同类项和移项 高中数学中,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是解决代数式的常用操作。合并同 类项是指将具有相同字母和相同指数的项相加或相减,而移项则是将 方程式中的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这两种操作可以使代数式更加简化,降低难度,便于进一步的计算和理解。 一、合并同类项 在代数式中,如果存在多个具有相同字母和相同指数的项,我们可 以通过合并这些项来简化计算。 例如,有一个代数式:3x + 2x + 5x。其中的三个项都具有相同字母x,并且指数相同,我们可以将这些项相加来得到:3x + 2x + 5x = 10x。通过合并同类项,我们将原本三个项简化为一个项,大大减少了计算 的复杂度。 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需要注意符号的变化。正负号不同的项不能 直接合并,而需要按照正负号的规则来计算。例如,有一个代数式: 3x - 2x + 5x。首先,我们将具有相同字母和指数的项合并得到:3x - 2x + 5x = 6x。最后,我们根据正负号的规则,将结果写成正负号的形式:6x。 合并同类项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字母和指数。当字母或指数不同时,这些项就不属于同类项,不能进行合并。 二、移项

移项是解决方程式中的项在等号两侧的问题。通过移项,我们可以将方程式中的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以便更好地解决方程。 在移项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符号的变化。将项从一个侧移到另一个侧时,符号要发生相反的改变。例如,有一个方程式:2x + 3 = 7。我们可以通过移项将2x移到等号的另一侧,得到:2x = 7 - 3 = 4。最后,我们可以将方程式解为x = 2,得到未知数的解。 移项的目的是将方程式中的项进行整理,使得等式更加明确。通过移项操作,我们可以将方程中的未知数项集中在一侧,而常数项集中在另一侧,方便我们求解方程。 三、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综合运用 在实际问题中,合并同类项和移项通常需要综合运用。通过合并同类项,我们可以简化代数式,减少计算的复杂度。通过移项,我们可以整理方程式,便于进一步求解。 例如,有一个代数式和一个方程式: 代数式:2x + 3y + 4x + 5y - 6x - 2y 方程式:3x + 4y = 10 首先,我们可以合并同类项,将代数式简化为:2x + 4x - 6x + 3y + 5y - 2y = 0。通过合并同类项,我们得到:0x + 6y = 0,即6y = 0。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能参加这次说课评比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同时也非常珍惜这样一个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以下我就五个方面来介绍这堂课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3.2节第1课时内容,是一堂探究用“合并同类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探究活动课。人们对方程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方程是重要的数学基本概念,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是本节乃至全章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 教材在第一课时结合一实际问题展开,重点讨论两方面的问题: (1)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这是贯穿全章的中心问题).(2)如何解方程?(这节重点讨论用“合并同类项”法解方程)。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这将为后面几节进一步讨论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去括号”和“去分母”解法准备理论依据.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基与上面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改理念,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拟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时机不多哦! 解一元一次方程 -并同类项 [教学目标]1、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 ,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 (3、开展探究性学习 ,开展学习能力. ) [重点难点]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是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 .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学资源〕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约公元825年 ,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一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 ,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 .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时消与复原? . "对消〞与 "复原〞是什么意思 ?我们先讨论下面的问题 ,然后再答复这个问题 . (复习提问 1.表达等式的两条性质. 2.解方程:4 (x -2 3 ) =2. 解法1:根据等式性质2 ,两边同除以4 ,得: x -2 3 = 1 2 两边都加2 3 ,得x = 7 6 . 解法2:利用乘法分配律 ,去掉括号 ,得: 4x -8 3 =2 两边同加8 3 ,得4x = 14 3 两边同除以4 ,得x =7 6. ) 二、探索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问题某校三年共购置计算机140台 ,去年购置数量是前年的两倍 ,今年购置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 .前年这个学校购置了多少台计算机 ?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优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 二课时的内容。解方程是代数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解各种方程和方程组,都是 通过降次、消元等方法,最后都归纳为解一元一次方程。本章的学习重点在于 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 决实际问题。而学生能否正确的解方程的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是:(1)通过自学和练习,归纳移项法则; (2)掌握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是: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是:移项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是;移项的同时要变号。 四、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利用等式性质熟练的解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课本中的内容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由于在移项时,学生常犯一些错误,如移项忘记变号,因此在例题的处理上我设计了两个练习题,使学生加深对移项法则的理解。 五、说教法 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六、说教学设计 1、自学引入:出示自学指导,让学生自学课本中本节内容引入新课。(5分钟) 2、尝试练习:对于例1,首先鼓励学生试着方程方程进行移项,教师注意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把错误集中起来,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交流。例2,放手让学生去做,争取达到熟练运用。(10分钟) 3、小结移项法则: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独立发现移项法则。最后由学生对法则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从而得出移项法则。(5分钟) 4、巩固练习:,我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习题的配备上由易而难,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最后规范书写格式。(10分钟) 5、当堂检测:当堂检测学生对本节学习的掌握情况。(10分钟) 6、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小结,归纳解方程的方法及易出错的地方。(5分钟) 七、板书设计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1、移项的法则:2、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