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示范教案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教学难点 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教学方法 自学引导、讲授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深入研究串并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教师:(投影)教材图2.4-1和图2.4-2(如图所示)

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 (1)在恒定电流的电路中各出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因此,在相等时间内,通过串联电路各部分的电荷量必须相等,故有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 3210I I I I === (2)在并联电路中,要保持电路各处电荷量分布稳定不变,相同时间内流过干路0点的电荷量必须等于各支路1、2、3各点的电荷量之和。因此,串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 3210I I I I ++=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 教师: 在图2.4-1中,用0?、1?、2?、3?分别表示电路中1、2、3各点的电势,用01U 、12U 、23U 、03U 分别表示0与1、1与2、2与3、0与3的电势差。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 01U +12U +23U =03U (2)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用U1、U2、U3代表图2.4-2中三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即有 1U =2U =3U =U 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师活动:(投影)教材图2.4-3和图2.4-4(如图所示)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设计 梁瑞勇(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会画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图;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仪器,进行实验探究; (3)通过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得出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并为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概括能力的初步形成打下基础。 3、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体验,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通过探究学习中交流与合作的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三)教学难点: 并联电路的识别及连接 (四)教学用具: 演示用:两个电路板、四只电珠、两只开关、四节干电池、导线若干 学生用:四人一组,器材有:电珠两只、开关一只、电池两节、导线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手里有一电路板,闭合开关时,电珠全都亮,断开开关时电珠全都熄灭,[提问]:若拔掉其中的任意一只小彩灯,猜想一下,其他的小彩灯是否发光?

[学生猜想]:亮(占大部分);不亮(占小部分)究竟谁的说法对呢? 教师演示1:拔掉其中的任意一只电珠,其他的电珠都不亮。 教师演示2:闭合线路板上的一只开关,两只电珠同时亮,断开开关时两只电珠同时熄灭,若拔掉其中的任意一只电珠,另外一只电珠会发光吗?猜想一下? 演示验证:另外一只电珠照常亮。 演示说明:这两块电路板上电珠的连接显然是不同的,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二)自主探究 [探索1]、现有器材:两只电珠、两节干电池、导线若干,要求:把两只电珠同时连入电路,如何连接? 分组实验,把实物连接好之后,对照实物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探索2]、请在原有电路上,添加一只开关,要求:闭合开关两只电珠都亮,断开开关两只电珠都不亮,那么开关应该添加在什么位置? 分组实验验证,同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做好了的小组派代表将画好的不同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提问]:上述五个图形中,能不能归类?说出你的归类依据。 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鼓励学生畅说欲言,并及时给予指导。 总结讨论结果: [依据1]、按照电珠的连接方式分; [依据2]、按照电流的路径分; 教师点评:在这里我们按照电灯的连接方式分。 [提问]、对照图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1、电流有几条路径?2、若取下其中的任意一只电珠,另一只电珠是否继续发光?) 小组交流,归纳总结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 2、电器互相影响,有一个用电器开路,其他用电器就无法工作。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教育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理解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尝试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选择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与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设想: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是进行各种实际电路设计和分析的起点。本节教材虽然内容不多,但知识零碎,不利于掌握和应用,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学生易出问题。我采取了合理分组优弱结合的办法,让学生合作探究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自然引入课题,目标进行层层抛出,起到导向作用。采取复习前面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

扫清障碍,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在实际电路中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而是两个或更多,符合学生的心理,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放手让学生进行两个用电器连接方式的探究。 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指导和促进、激励等方面,使学生的大脑及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处于激活状态。 本节课将目标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机地溶为一体,通过巧妙地创设实验、问题、图像、生活应用等教学情境充分激活了课堂教学。在引入课题时,复习与本节课内容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给学生提出二个用电器的连接问题,较好地创设了问题的情境,起到了启动学生思维的作用。在此展开教学,随着学生一步步探究的深入,问题层层深入,并通过学生合作讨论自己动手连接电路,联系实际识别分析电路,让学生在动手、观察、动脑、合作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这样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探究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体验到了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成功后的喜悦,体会到了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这节课教材主要分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简介串并联电路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会画串并联电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说课稿 教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在本章及整个电学部分都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其它物理概念的基础,是掌握电学中的物理规律、认识电学中的物理现象必不可少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归纳、小结把知识系统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会在学习中灵活变通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难点是电表的改装。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在初中已有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压特点,并进一步推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子阻的计算方法。本节的重点应是串、并联电路规律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分析、观察、总结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复习上课时内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先让学生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串联和并联加以对比,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老师点拨:一是要从理论上认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二是过程分析的不同,引入电

势来分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高中和初中的区别,也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学生自己先推导有关结论,老师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并适当拓展) (1)串联电路 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I=I1=I2=I3=… 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3+…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R=R1+R2+R3+… ④电压分配:U1/R1=U2/R2U1/R1=U/R ⑤n个相同电池(E、r)串联:E n = nE r n = nr (2)并联电路 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U3=… ②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I=I1+I2+I3+… ③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1+1/R2+1/R3+ 对两个电阻并联有:R=R1R2/(R1+R2) ④电流分配:I1/I2=R1/R2I1/I=R1/R ⑤n个相同电池(E、r)并联:E n = E r n =r/n 再由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几分之一; ②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③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也随之增大; 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 ⑤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2.怎样判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形式.判断某一电路中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要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具体方法是: (1)定义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是串联;并列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的是并联. (2)电流法:凡是同一股电流依次流经几个用电器,就一定是串联.电流在某点分支,即一股电流(干路电路)分成几股电流(支路电流),再在某点处汇成一股电流,这几股电流流过的用电器是并联. (3)开路法:串联的几个用电器中任何一个用电器开路,其他用电器就没有电流通过,并联的几个用电器中任何一个用电器开路,其他用电器仍有电流通过,用电器互不影响. 3.电压表和电流表----串、并联规律的应用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篇一 成功之处: 1、利用线路板进行实验,实验装置简单、用时短,操作方便、效果明显。 2、实验探究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具有更多的动手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3、用游戏巩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并很好把串、并联电路得以扩展。 4、采用先设疑、讨论,再探究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能很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意识,同时也有效的降底了教学难度。 5、课堂练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6、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原则。师生相互交流,互相沟通,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发散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不足之处: 1、本节课是采用集中探究优势大还是分散探究优势大 2、能否减少探究点,将开关的作用学生动手探究转为教师的演示探究来进一步降低难度。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篇二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以实验为基础,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情境,使学生通过真实环境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贯穿着以科学探究为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主要过程和方法,始终以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浓厚兴趣去感知,去认知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教学活动中尽力营造类似科学研究的氛围,调节探究的节奏,用实验启动学生的思维,在实验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学”上,达到了使学生既掌握知识与技能,又懂得过程与方法,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很好地实践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其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信任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握住了自己教学主导者的地位,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形成尊重事实,大胆探索的学习态度,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我还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例如:通过创设一些有趣的场景(如家里、教室及串联和并联彩灯的实验等),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为探究新知识,做好了充分的知识和思想上的准备。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完成了引导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特点探究的教学。 二、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条件 每当学生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下获取成功时,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创新意识增强,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因此,本节教学中我注意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我既面向全体,也注意个体,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尽量缩小两极间的差距,实现有差异发展,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让他们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如:在连接并联电路时,及时对困难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使

《串联和并联》教案(精选3篇)

《串联和并联》教案(精选3篇) 《串联和并联》教案(精选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串联和并联》教案(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串联和并联》教案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串联和并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的内容, 第五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基础,第三节《串联和并联》又是以后学习电学的重中之重,在这节中能否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及按要求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课程基本理念,我确立以下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惯;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

执着探究的精神;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根据上课实际情况确定规范画出并联电路、动手连接并联电路是这节课的难点。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 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分组实验器材(电源、开关三个、小灯泡两个和导线若干),制作示教板两块(一块串联、一块并联,连线图都不可见),市场上小彩灯一串,以备教学使用。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特色,为了充分体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入理解交流与合作的研究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本节课采用以设疑、启发、科学探究相结合为主,以演示、理论讲解为辅的教学方法;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简单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但他们的知识仅限于一个用电器,同时学生对电学学习早有期待心理,认为电学中实验很有趣,都想动手去实验,有很强的动手意愿。 (二)学法指导 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将学生学习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并根据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以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等为主要学习方法。在整节课中让学生自己想“探究”、想“成功”,并能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地探索学习,达到“学会”。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必修第三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核心内容是基于欧姆定律。本节内容是电学部分的基础,在本章乃至以后电学部分都具有重要地位。他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学其他规律的基石,也是掌握电路规律、解释电路现象及进行电路设计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认识并改装电压表和电流表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规律的应用,也是欧姆定律的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本节内容为学生理解电压表、电流表的特点及工作原理,也为以后多用电表原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是初中电学的基础知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初中电路比较简单,学生对复杂的混联电路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本节引导学生从电路基础知识入手,应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对串联、并联复杂电路的规律进一步加以理解和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和改装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是对电路串、并联知识的深化,也是对学生以后学习和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多用电表原理起到了重要铺垫作用。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 2、掌握电组的串、并联的计算。 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 4、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5、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 四、教学重点 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五、教学难点 难点是电表的改装。 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初中我们学习了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是串联,什么是并联。 学生回顾后回答: 串联:把几个导体依次首尾相连,这样的链接方式叫做串联; 并联: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并联。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 引入:为了引起学生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兴趣,可以通过一个小实例来引入。例如,可以展示一个家庭电路图,让学生观察家中一些电器是如何连接的,然后引导他们注意到电器是如何以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连接的。 2. 知识讲解:首先,讲解串联电路的概念。解释串联电路是指电器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能沿着一个路径流动。然后,讲解并联电路的概念。解释并联电路是指电器平行连接在一起,电流可以分流到每个电器中。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来展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差异。先安装一个电池,然后分别用导线连接两个灯泡,一个串联连接,一个并联连接。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两种连接方式下灯泡的亮度、电流的变化情况。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个串联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他们可以利用组合各种电器来构建电路,每个小组需要绘制出自己设计的电路图,并解释说明电流的路径、电流的分布等。 5. 实践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电器组件,让他们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可以逐步搭建自己设计的电路,并观察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 6. 总结归纳:让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总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如何保证电流的稳定等。 7. 拓展探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探究电路的相关知识。可以提供一些拓展题目,如手动切换电路中的开关,观察电流和灯泡亮度的变化等,以激发学生对电路的兴趣和好奇心。

8. 总结反思: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发现,并与同学分享。同时,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电路相关知识。 这个教学设计结合了实验、讨论、操作等多种形式,旨在通过实践和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通过鼓励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串联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串联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会识别简单的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2.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本节课主要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了解电路的两个基本连接方式,通过连接电路体会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和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识别与电路的特点。 难点 2、串并联电路结构的识别和电路图。 三、教具: 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电路?什么叫通路、开路、短路? 2.什么叫电路图?画电路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指出下列几个电路图不合要求的地方。 小结:在上图所示的三个电路中,图甲中不应将灯泡画在拐角处;图丙的开关符号应为小圆圈,不是黑点;图乙中电路的导线没接在电路元件上,形成了断路。 (二)、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在上节课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一个用电器,可在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止一个,有时有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2.用一个电池组,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的一个电路。要求合上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 (三)进入新课: 1.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依次相连的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请一位同学在示教板上,把上图的元件连成电路 ①合上、断开开关观察现象 ②调换开关的位置,观察两灯发光情况?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应用:节日的小彩灯——“满天星”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把电路的元件并列地接起来。 ①讲解电流的路径,分出干路、支路。(用色 笔标出干路部分) ②动手操作理解各开关分别控制哪个电灯泡等。 小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多条)路径;②各元件可独立工作;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的开关控制所在的支路。 应用:家用电灯和各用电器。

人教版高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得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式,并理解其含义,体会严谨的科学推理过程。 2.依据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推导得到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表达式,体会等效思想在物理中的运用。 3.理解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和分压式接法。 二、学生学情分析 初中物理教科书也涉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那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本节课以此为基础,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使学生对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间的关系更深刻的理解,并体会物理概念、规律间的逻辑关系。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新课引入 串、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怎么求,公式是怎么得来的? (二)新课教学 1.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恒定电流电路中各处电荷的分布是稳定的,任何位置的电荷都不可能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大家可以把“电流”类比成自来水管中的“水流”来理解。 2.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3.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问题1:①要用R等效替代R1、R2和R3 ,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②请利用等效的思想和和电阻定义推导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表达式。 问题2: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比每个支路电阻大还是小? ②若并联电路中有一个支路电阻增大,其他电阻不变,那么总电阻怎么变化? ③若是并联支路增多,总电阻怎么变化? 问题3:①如果把1Ω的电阻与1000Ω的电阻并联,请算出总电阻的值? ②思考当一个很大的电阻与一个很小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有什么特点? ③思考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的特点?

问题4:电路中,A、B之间的电压U=5V,定值电阻的阻值R=10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20Ω。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移动过程中,R两端的电压U R 也随之变化,请填写下列表格,并描绘图像:R10 5Ω10Ω15Ω20Ω U R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换成R2=200Ω R20 50Ω100Ω150Ω200Ω U R (三)小结 1.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2.滑动变阻器限流式接法一般选略大于待测电阻的,分压式接法一般选较小的。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有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关问题。 2.进而利用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分析电表改装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归纳、小结把知识系统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会在学习中灵活变通和运用。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难点:难点是电表的改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要点:欧姆定律、电阻概念、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二)新课讲解—————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先让学生回忆初中有关这方面(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串联和并联加以对比,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老师点拨:一是要从理论上认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二是过程分析的不同,引入电势来分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高中和初中的区别,也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学生自己先推导有关结论,老师最后归纳小结得出结论:(并适当拓展) (1)串联电路 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I=I1=I2=I3=… 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3+…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R=R1+R2+R3+… ④电压分配:U1/R1=U2/R2U1/R1=U/R ⑤n个相同电池(E、r)串联:En=nE?rn=nr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U3=… 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I=I1+I2+I3+…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1+1/R2+1/R3+? 对两个电阻并联有:R=R1R2/(R1+R2) 电流分配:I1/I2=R1/R2I1/I=R1/R ⑤n个相同电池(E、r)并联:En=E?rn=r/n

高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1.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比较 项目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概念把几个导体依次首尾相连,就组成串联电路.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形成. 电路图 电流关系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到处相等: 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电压关系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阻关系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电阻之和: 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电阻倒数之和: 功率关系共性电路的总功率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功率之和: 不同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功率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功率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 2.电表的改装 项目电流计G该装电压表电流计G该装电流表 电流计G表头电流计G的表头就是一个电阻,与其他电阻的不同仅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是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来

的.设电表的内阻Rg、满偏电流Ig、满偏电压Ug,依据欧姆定律有Ug= 原理联电阻分压.联电阻分流. 该装电路 关系式 R*(I-Ig)=IgRg, 所需电阻 R*= 〔起分压作用〕 R*= 〔起分流作用〕 电表总电阻 RV=Rg+R* RA= 3.伏安法测电阻两种电路 项目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内接法 原理依据欧姆定律有:R*= 电路图 误差分析表的测量值真实,表的测量值偏〔大或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的测量值〔R测=U/I〕〔大于或小于〕真实值R*.表的测量值真实,表的测量值偏〔大或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的测量值〔R测=U/I〕〔大于或小于〕真实值R*. 误差来源由于电压表分流造成的.由于电流表分压造成的. 电路选择方法比较法当待测电阻R* 时,视R*为小电阻,应选用接法;当R* 时,视R*为大电阻,应选用接法.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串联和并联》教案(高效课堂版)

第3节串联和并联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2.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通过实验探究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3.生活中的电路尝试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要求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黑板上挂两串小灯泡, 一串同时亮;另一串小灯泡交替亮, 为什么同是两串小灯泡, 它 们呈现的现象不同?它们连接方式上有哪些不同?区别在哪儿?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 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活动1:请同学们分成两人一组, 先考虑一下:现有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 要使两个灯泡同 时发光, 设计一个电路图, 并连接出实物图. 分别展示设计的电路图和连接的实物图. 活动2:让学生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和连接的实物图与其他不同的组进行比照讨论, 它们的 区别在哪里?交流后得出答案. 归纳总结:〔1〕两个小灯泡依次相连, 然后接到电路中, 也就是“首尾〞相连接, 我们称 为串联电路. 〔2〕两个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 然后接到电路中, 也就是“首首〞相接, “尾尾〞相接, 我们称为并联电路. 活动3:拓宽一步, 再给每一个小组一个开关, 两个灯泡, 两个开关, 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学 生讨论, 交流, 先设计出电路图. 活动4:学生根据自己组设计的电路图来连接相应的实物图, 然后探究出开关在电路中的作 用和影响情况, 用电器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 然后根据实验现象, 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1〕串联电路中, 再加一个开关, 和原来结果一样.我认为, 用电器首尾相接, 像 串糖葫芦, 一个开关足够, 一管到底, 所以合上开关, 电灯全亮, 断开开关, 电灯全灭;〔2〕 并联时, 情况不一样. 我发现两个开关分别和灯泡连在一起, 两条路径互不影响.当闭合或断 开一个开关时, 和它相连的灯发光或不亮, 但另一个小灯泡不受影响. 活动5:小组之间展开交流、讨论, 综合上述探究活动, 总结一下,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哪 些特点? 归纳总结: 名称 区别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路图 开关的控制情况只需要一个开关就能控 制所有的用电器 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 电路的用电器, 支路上 的开关只控制支路上的 用电器 电流所走的路径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的路径

九年级物理10.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章第一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因为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自主体验、参与和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要安排好这节探究课,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充分的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受到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学好本节内容,对以后的电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学生深刻的认识两种连接,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得到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知道两种连接方式的特点。能判断出生活中比较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将为今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应用电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动手亲自做实验,尤其是做电学实验,更是他们所希望的。但是,对与物理现象、物理是实的描述能力比较差,这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指导学生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读、会画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4)能列举出生产,生活中采用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2)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7篇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的连接特点. 2.会连接简单的. 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将两个灯泡连在电路中,要求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也亮,一只熄灭时另一只也熄灭以及两个灯泡,要求各自开关、互不影响两个问题,作为讨论两种最基本的电路:的出发点.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能辨认出实际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来连接电路,这对刚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习题,并通过教师的示范及学生亲自动手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能.要注意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演示实验最好利用示教板进行,将平铺在讲台上的器材悬挂在示教板上,边讲解,边操作.教师的演示将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教法建议 教学中不要引入混联电路知识.对于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的定义,不必追求严谨,只要指出电路元件的连接特点,即把电路元件逐个顺

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一个电路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再分支而分为两部分(两路并联的情况),一部分流过第一条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过第二条支路的元件.对于串联电路要强调逐个顺次,对于并联电路要强调并联在两分支处.不要简单地把串联电路说成是连在一串,把并联电路说成是并排连接.教材中介绍的电流的流向特点,是判断串联或是并联的重要依据,要多举实例介绍. 电路连接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作为实例,教材列举了节日装饰用的小彩灯、家用电器及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如果这些实例在当地不常见,教师应联系当地的常见实例来讲解,不要硬讲一些学生不熟悉的实例. 对于初学电路的学生来说,正确画出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建议把教师的讲述和学生自己的动手紧密结合起来,如介绍串联电路后,就让学生做串联电路的实验,画串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介绍完并联后,就让学生做并联电路的实验,画并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使学生有较多的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练习的机会 教学设计方案 1.复习提问: (1) 用磁性黑板上如图4-6的电路,复习上一节电路的知识. (2) 利用投影仪、投影胶片,复习电路元件的符号. (3) 请同学画图4-6的电路图. (4) 找出几个错误的电路图,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 2.引入新课 (1) 提出问题:在图4-6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2)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用一个电池阻,两个灯泡L1和L2,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优质获奖教案 (15)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设计(一)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新课标物理选修31的第二章《恒定电流》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教材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初中学习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入手,根据“恒定电流电路内电荷的稳定分布”分析得出串、并联电路电流关系;根据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分析得出串、并联电路电压关系,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得出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然后从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电表的改装、电流表和电压表电路模型的建立等内容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拓展。本节内容为后续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多用电表在知识上做好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经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和电压关系的理论分析过程。 2.经历根据电流、电压关系和欧姆定律,推导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的过程。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电表改装的分析讨论,提高综合运用欧姆定律、电路串并联规律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性质和特点,难点是电表量程的改装。 教学方法与手段 使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实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课前预习,在课堂上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由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性质和特点,同时教师引导和评价。电表量程的改装以理论应用的方式呈现,其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 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灵敏电流计、演示电流表(可拆卸演示用表)、演示电压表(可拆卸演示用表)。 知识准备 恒定电流电路内电荷的稳定分布、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欧姆定律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事件1] 教学任务: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 复习回顾: 回忆初中学习的串、并联电路特点和性质。 (1)串联电路 电流关系:I=I1=I2=…=I 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