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含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单元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P47——P55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难点: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四、单元教学安排

三位数乘两位……………………………………………………6课时

第1课时笔算乘法

一、教学内容: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P47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45×12= 44×59= 63×52=

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二)探索发现

1、出示例1: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教学内容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指名回答)

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小组讨论并汇报)

提问:

(1)先算什么?(先算2乘145的积是290,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

(3)最后算什么?注意第二步个位上的0不写。

板书:145×12=1740

1 4 5

× 1 2

2 9 0

1 4 5

1 7 4 0

和45×12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

小结:两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发散

1.P47 做一做

134×12 176×47 425×36237×82

322×24 145×27 679×13 286×35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

145×12=1740

1 4 5

× 1 2

2 9 0

1 4 5

1 7 4 0

作业设计:

一、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113×26=

2、125×12=

3、423×16=

二、解决问题

1、学校组织秋游活动,全校有学生324人,每人费用2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小明每天在上跑步15分钟,他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跑145米,小明每天早上跑步多少米?

第2课时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一、教学内容: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P48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 口算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40×72= 40×72= 40×72=

20×20= 40×90= 502× 7=

608×5= 908× 4= 400×50=

2.笔算并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708×6= 790×8= 54×278=

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教学内容:笔算乘法

(二)探索发现

1、出示例2

怎样计算160×30=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1)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总结:可以用口算计算先算160×3=480,再在积的末尾再添1个0;或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写2个0

(2)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160×30=4800

1 6 0 1 6 0

× 3 0 × 3 0

0 0 0 4 8 0 0

4 8 0

4 8 0 0

2、独立计算106×30=

学生反馈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 0 6

× 3 0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106×30=3180

1 0 6

× 3 0

3 1 8 0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巩固发散

教材P48 做一做1、2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

160×30=4800106×30=3180

1 6 0 1 0 6

× 3 0 × 3 0

4 8 0 0 3 1 8 0

作业设计:

一、计算下面各题

1、105×25=

2、285×46=

3、190×37=

4、280×59=

5、307×48=

6、901×68=

二、解决问题

1、实验小学计划建一座长105米,宽43米的教学楼,该教学楼占地面积是多少?

2、一辆自行车的售价数225元,一辆摩托车的价格是一辆自行车的25倍。林师傅带了6000元,能购买一辆摩托车吗?

第3课时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练习八P49—P50

二、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49——3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2、P49——6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3、P50——8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说一说错误的原因。

4、P49——1 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订正

(二)指导练习

1、P49——5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教师指导:注意单位换算

2、P50——9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教师指导:此题有两种思路,方法一:分别求每种3套的价钱再加起来;方法二:先求每种各买一套总共花多少元,再求买三套的总价。

3、P50——11 独立完成后先小组交流再汇报

教师指导:此题有简便方法,因为15×200=3000,因此最后一款电话机15×210>3000不能购买,而200-128=72 200-108=92 200-198=2 因此只要再用多出来的钱分别乘15,即可求出还剩多少钱。

4、P50——12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方法再汇报

教师指导:写出乘积最大算式的方法是:先确定两数的最高为5、4;然后依次确定下面的数字,把剩下的最大的数字放在被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二个因数):3、

2;剩下的0按题目要去放在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一个因数);所以答案就是520×43=22360。

思考:如果乘积最小,又该如何?

教师指导:先找出两数的最高为2、3;然后依次确定下面的数字,把剩下的最小的数字放在被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二个因数):0;剩下的4、5放在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一个因数);所以答案就是345×20=6900。

(三)检测评价

1、P49——7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2、P49——2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3、P49——4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4、P50——10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四)板书设计

练习课

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一、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P51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积的变化规律,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

3.在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6×2= 6×20= 6×200=

(二)探索发现

1、组织小组交流

2、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3、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20×4= 10×4= 5×4=

4、组织小组交流

引导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5、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 17×12=

26×24= 17×24=

26×12= 17×36=

观察算式。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说给自己的同伴听。

全班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6、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三)巩固发散

1、两个数的乘积是120,其中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应该是(),如果另一个因数也乘4,这时的积应该是()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5,要是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

3、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后,积变成424,原来的积是()

4、P51 做一做第1题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5、P51 做一做第2题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教师指导: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先求出长200÷8=25(米)再用25×24=600(平方米)方法二:因为宽扩大了3倍,在长不变的情况下,面积也扩大3倍,200×3=600(平方米)

(四)评价反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6×2=12 20×4=80

6×20=120 10×4=40

6×200=1200 5×4=20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作业设计:

一、观察下面的算式,找出规律再计算

1、16×4=

2、 15×5=

3、20×3=

160×4= 150×5= 200×3=

1600×4= 1500×5= 2000×3=

16000×4= 15000×5= 20000×3=

二、填一填

1、口算15×400时,想:()和()相乘得(),再在积的末尾添()个0,所以积是()。

2、200个18是(),125的40倍是()。

3、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 )。

4、飞机每小时飞行850千米,4小时可飞行()千米。

第5课时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一、教学内容: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4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

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教学例5

出示例题,独立解答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行程问题,题中每小时行70千米、每分钟行225米,这样的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4小时、10分钟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

师:说一说第(1)题中汽车的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怎样求路程?(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求速度,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如果求时间,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三)巩固发散

教材P52-P53 做一做,指名汇报

(四)评价反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

总价÷数量=单价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

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

(1)一只驼鸟奔跑的速度每小时58千米,可写作()。

小东在校运会“100米跑”中,跑出每秒8米的好成绩,写作()。(2)85×25的积是()位数。125×80积的末尾有()个0。

(3)在()里填小“>”“<”或“=”。

180×5( )190×6 460×30( )46×300

二、解决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3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75千米,4小时后它能到达吗?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4小时,速度是30千米/时,返回时,只用了3小时,汽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3、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解决下列问题。

(1)学校图书室买了12本故事书,每本4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2)学校图书室买了故事书一共用去48元,每本故事书4元,买了几本故事书?(3)学校图书室买了12本故事书,一共用去48元,每本故事书多少元?

第6课时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练习九P54—P55

二、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积变化的规律。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54——1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2、P54——

3、5 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3、P54——4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4、P54——6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5、P54——7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对于判断错误较多的予以指导。

(二)指导练习

1、P55——8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教师指导:注意20×3=60(元),因此全选择第二种套餐显然不行。可以是两份第一种套餐,一份第二种套餐;可以是两份第二种套餐,一份第一种套餐;还可以是3份第一种套餐。

2、P55——9 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

教师指导:此题有两问,要先求路程,再用路程÷时间=速度

(三)检测评价

1、P54——2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2、P54——10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说出规律。

(四)板书设计

练习课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初步培养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笔算下面各题。 144×5 44×15 学生2名板演,其他做在练习本上,选一题说说计算过程。 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点明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出示47页例1李叔叔乘火车从某城市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学生口答,老师列式145×12 2.解决问题 师:会算出结果吗?自己试一试,再和同桌说说怎样计算?

全班交流展示: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3.探讨笔算方法 师:同学们用多种方法算出145×12的结果。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完善课题) 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师:谁介绍一下笔算的过程? 师:重点交流:竖式笔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十位上1乘另一个因数时,积的末位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教材47页做一做 先笔算,在用计算器验算。 师: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注意什么? 2.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49页练习八第2题 师:从题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应选择哪些信息? 想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和数据? (四)归纳小结 1.师:我们共同探讨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 2.比较:复习题2和例1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五)教学拓展 课后完成 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 调查: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 计算:如果按照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整理课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整理课教学设计 学校:教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第5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会自主梳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知识梳理的能力。 2.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通过观察,探究发现因数的位数与积的位数之间的关系。 3.能够根据本单元两种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布置自学任务。 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复习课本47至55页,看看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把你认为重要知识要点圈划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做一下整体回顾,为下一步系统梳理做准备。】 二、合作探究,构建知识体系。 我们每个同学对本单元的知识点都已经做了圈划,下面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综合小组内不同成员的意见,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知识梳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分享与合作的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交流展示、教师适时点拨。8分钟 1.小组团队到前面展示(利用投影展台),展示完后其他小组补充、评价。教师给予评价。

2.教师提问,并根据学生回答整理。 因数没有零的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数位要对齐 因数有零的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0除外),…… 单价×数量=总价…… 常见的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3.师强调:以后我们每学过一个单元都要做出一份知识整理图,以后学习时候备用。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知识整理的方法,明白知识整理的作用。】四、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4名学生板演) 216×37=170×32= 270×28=109×80= 师巡视纠错,让板演学生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强化笔算方法,进一步明确笔算乘法的注意事项。】 2.判断,读题思考后回答,说出原因。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都是四位数。() (2)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三个0,积的末尾一定只有三个0。() (3)125×80的末尾有3个0。() (4)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4倍,要想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也要扩大4倍。() 【设计意图:巩固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3.解决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出数量关系式再解答。 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了2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6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学校买了64本词典,每本95元,又买了一台电脑花了3690元,请你算一算,共需支付多少元? 【设计意图:巩固两种数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含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单元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P47——P55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难点: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四、单元教学安排 三位数乘两位……………………………………………………6课时

第1课时笔算乘法 一、教学内容: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P47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45×12= 44×59= 63×52= 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二)探索发现 1、出示例1: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教学内容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指名回答) 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小组讨论并汇报) 提问: (1)先算什么?(先算2乘145的积是290,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 (3)最后算什么?注意第二步个位上的0不写。 板书:145×12=1740 1 4 5 × 1 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上课日期 2017 年月日主备教师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学习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 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 学习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预设结合本班实际的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以下信息: “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以滞尘32吨。 1.师:请看屏幕上这两句话,你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获得的数学信息是某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以 滞尘32吨。 师:这段文字中有一个词“滞尘”,你理解它的意思吗?谁来说说? 生:尘埃飘(经)过森林时,约有四分之一被树叶树干吸附或者滞留在森林 的空间里,最后降落到森林的地面.森林的这一吸尘降尘的作用叫滞尘. 师:树木能起净化空气的作用,是我们的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2.师:根据你获得的信息,你能你出什么问题? 生:这个森林公园的森林一年可以滞尘多少吨?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问题引入,揭示课题。 师:要求“这个森林公园的森林一年可以滞尘多少吨?”怎样列式? 生:124×32 师:仔细观察这道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以前学习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道乘法算式是三 位数乘两位数。 师:回答得非常简洁、流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 算法方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2.估算结果。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优秀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优秀教学设计 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一 学习目标 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学习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 学习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 学习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以下信息: “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以滞尘32吨。 1、师:请看屏幕上这两句话,你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获得的数学信息是某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以滞尘32吨。 师:这段文字中有一个词“滞尘”,你理解它的意思吗?谁来说说? 生:尘埃飘(经)过森林时,约有四分之一被树叶树干吸附或者滞留在森林的空间里,最后降落到森林的地面。森林的这一吸尘降尘的作用叫滞尘。 师:树木能起净化空气的作用,是我们的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2、师:根据你获得的信息,你能你出什么问题? 生:这个森林公园的森林一年可以滞尘多少吨?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问题引入,揭示课题。 师:要求“这个森林公园的森林一年可以滞尘多少吨?”怎样列式? 生:124×32 师:仔细观察这道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以前学习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道乘法算式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回答得非常简洁、流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方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2、估算结果。 ①师:你能估算一下124×32的结果大约会是多少吗? 生:3600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吗? 生:我把124看成120,32看成30,120×30=3600,所以124×32≈3600。 ②师:如果想知道准确的结果,我们可以怎么算? 生:笔算。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后面板书:笔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4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 优质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回忆估算方法。 (1)把145看作150,145×12≈150×12=1800;还可以把12看作10,145×12≈145×10=1450;还可以把145看作150,把12看作10,150×10≈150×10=1500。 (2)根据以上估算,积的大致范围在1450和1800之间。 2.(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用规范的语言汇报交流计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列竖式为: (3)引导学生理解积的数位对齐问题:这一步算的是145×10 ,积是1450,代表145个10,所以数字“5”要与十位对齐。1.口算。 13×20= 24×3= 50×80= 150×4= 18×40= 9×120= 答案:260 72 4000 600 720 1080 2.笔算。 37×23= 34×25= 60×14= 45×32= 17×22= 84×70= 答案:851 850 840 1440 374 5880 3.估算。 79×202≈ 91×102≈ 39×99≈ 28×59≈ 答案:16000 9000 4000 1800 4.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273×25= 67×124= 35×321= 638×12= 答案:(竖式略)6825 8308 11235 7656 5.改正下题中的错误。 改正:

相同点:乘的顺序相同,6.学校为同学们定制校服。每套89元,买了514套这样的校服,一共要花多少钱? 89×514=45746(元) 答:一共要花45746元钱。7.计算。 答案: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与复习(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与复习(教案)四年级 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能够了解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所得的结果是四位数的特点,能够正确读写四位数。 2. 能够将解决问题的步骤进行系统化记录,使问题更加清晰明了。 3. 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积。 4. 能够通过整理和归纳的方式总结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热爱数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提高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 2. 通过实际问题的计算,能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解决问题的结果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 3. 自律、严谨的态度,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了解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所得的结果是四位数的特点; 2. 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3. 归纳总结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整理和归纳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效率; 2. 培养自律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提问:“如何计算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积?”让学生回忆 一下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同时,询问学生是否会遇到 过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所得积超过三位数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所得积超过三位数,应该如何计算? 二、新课讲解 1. 让学生自主算出以下几道乘法题目: ① 205×13= ② 738×24= ③ 462×79= ④ 903×35= ⑤ 357×48= 2. 让学生总结乘积超过三位数的规律:乘积超过三位数的情况下,要将乘积按照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顺序写出,并在其中 填入数字。例如: 205×13=2665 7和5相乘得35,将5写在个位上,把3放在下一位等待加, 把除5之外的2和0在268紧靠着个位依次排列,直到最前面一位,得到2665。 3. 教师出题,让学生在黑板上完成四位数的乘法计算。 示例:2387×42=? 三、练习与合作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1)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 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 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 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基本情况:这个班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书写比较规范。但这个班学习不够积极,上课不喜欢个别回答问题,只喜欢集体回答。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已理解了。 3.学生认知障碍点: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 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 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前我们学过的笔算有三位数乘一位数,还学过什么呀?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 2、复习旧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道三位数乘一位数,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你会做吗?(板书:234×5;78×12) 生:会。 师:好,请大家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指定两名同学上黑板完成) 师:你能简单的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吗? 生1:大家和我一起看黑板,这道题我是这样算的,用个位上的5以此去乘234的每一位,最后的结果是1170. 生:大家和我一起看黑板,这道题我是这样算的,先算2*78=156,再算10*78=780,最后相加等于936。所以 78*12=936

【精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常见数量关系。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因此,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除了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量关系,并能用关系式去表达它们。本单元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口算题:23×20 =42×30 = 2.课件接着出示估算题: 23×19≈42×29≈ 23×21≈42×31≈ 3.笔算下面各题。 16×43=38×65= 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请四位学生上台板演,讲评时请同学们说说计算步骤和要点。 师: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些心得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 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 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 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让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该城市离北京有多远?你能解决吗? 生:列式145×12。 师:观察这个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都没有0。) 师:你能运用估算的知识猜一猜该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把145看成150 ,150×10得1500,150×2得300 ,1500+300=1800,145<150,所以结果应比1800千米少一些。

人教版四年级4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 三位数乘 两位数 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课本第 47 页例 1 2因数中间、末尾有 0 的乘法课本第 48 页例 2 3积的变化规律课本第 51 页例 3 4“单价、数量和总价”课本第 52 页例 4 5“速度、时间和路程”课本第 53 页例 5 6整理与复习课本第 54-55 页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材分析 1.知识网络

2. 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整数乘法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教学内容一方面是总结整数乘法的 一般方法,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另一方面是研究“积的变化规律”,使一些计算 简便;总结梳理基于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 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作准备。 教材的编写具有四大特点。一是选择便于学生解释算理的情境。如在例 1 中,将 12 小时拆成 10 小时和 2 小时,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算理,从而构建起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二是体现了总体结构的教学意图。如例 1 将估算和笔算结合起来学习,例 2 则将口算的方法融于笔算中等,再到例 3,因 为学生对整数乘法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所以引导学生探索乘法运算中的 一些规律很有必要。三是强化了与乘法相关的常见数量关系的学习。如在例 4 和 例 5,为学生研究数量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增加了经历体验数量关系归纳与 应用的机会。四是注重对数学规律的总结与提炼。如例 3 中,清楚地提出了要求,将发现的规律以较为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所学知识是建立在学生已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之上,三位数乘 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教学时充分 发挥学生原有经验的作用,引导学生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自主探索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学生不会感觉困难。但由于因数数位增多,并且连续进位,计算的难度增加导致计算错误率也会相应增加,教学中应适当增加计 算量,让学生通过针对性训练逐步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并能利用乘法运算, 探索规律,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学生还须掌握简单的 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经 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从而构建起乘 数是两位数的运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2.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经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内涵,并能运用一些规律使

人教版四年级4三位数乘两位数2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目录 一、单元信息 (1) 二、单元分析 (1) 三、单元学习作业目标 (2) 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3) 五、单元作业评价设计思路 (3) 六、单元课时作业设计 (5) (一)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5) (二)第二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 (8) (三)第三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10) (四)第四课时(单价、数量与总价) (13) (五)第五课时(速度、时间与路程) (16) (六)第六课时(综合实践活动) (19) 七、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22)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 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组 织形式 自然单元□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第四单元例 1(P47) 2 因数中间末尾有 0 的乘法第四单元例 2(P48) 3 积的变化规律第四单元例 3(P51) 4 单价、数量和总价第四单元例 4(P52) 5 速度、时间和路程第四单元例 5(P53)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能进行较复杂的 整数四则运算。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尝试从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 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提出“探索并掌握多位数的乘除法”,“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常见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能利用这些 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经历探索简单规律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教材分析: 1.知识网络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常见数量关系。具体结 构如下: 2.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整数乘法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教材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了回顾与 整理,进一步培养估算意识,强调对乘法运算的结果进行验算。本单元内容涉及的知识背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优秀7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优秀7篇) 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训练 师:咱们先进行口算大战,看看谁的表现最出色,先听要求:老师每一小组任意抽一名同学,被老师抽到的6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进行抢答,回答正确加1人。 出示口算卡片 2、笔算 23×壹五 30×87 师:不要骄傲,还有难的啊!这次的规则是谁先做完,给谁板演的机会,做完后举手告诉老师。 笔算后,由学生说说笔算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师: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 1、教师和学生交流信息窗的信息 师:同学们知道奥运会帆船、帆板项目是在哪个城市举办的吗?为了迎接奥运,青岛现 (板书信息)在新建了高速公路。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7页,通过观察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信息窗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3、问题怎样解决?咱们先来列出算式。学生列式。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一: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1)师:算式中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你准备如何解决?听好老师要求:先自己独立解决,然后把你的方法在你们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这些做法都对吗? 师:有没有不同的做法?师引导:为什么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解决问题二: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师:咱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等着咱们呢。自己能解决吗?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教材分析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终一个学问块。它是在学生驾驭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干脆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究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状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特别必要。学习这局部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驾驭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奠定根底。 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根本状况:这个班大多数学生的计算实力较强,书写比拟标准。但这个班学习不够踊跃,上课不喜爱个别答复下列问题,只喜爱集体答复。2.学生认知开展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驾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已理解了。 3.学生认知障碍点: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状况。 教学目标 1、学问和技能目标:让学生经验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驾驭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计算。 2、实力目标: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学问的迁移,感受数学学问和方法的内在联系,造就学生迁移类推的实力和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 3、情感和看法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学问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胜利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驾驭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展计算。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其次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热身:每组算一题其他组作判定。 16×4 230×4 19×3 180×4 2、竖式笔算:45×12=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详案) 一、单元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常见的数量关系。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能用关系式去表达它们。 2.地位与作用: 教材在编排上优化了知识结构,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为素材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了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学会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而且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迁移类推等能力的发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内涵,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课时安排:建议用6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P47例1,完成教材P47“做一做”,P49“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及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一: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训练 师:咱们先进行口算大战,看看谁的表现最出色,先听要求:老师每一小组任意抽一名同学,被老师抽到的6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进行抢答,回答正确加1人。

出示口算卡片 2.笔算 23×15 30×87 师:不要骄傲,还有难的啊!这次的规则是谁先做完,给谁板演的机会,做完后举手告诉老师。 笔算后,由学生说说笔算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师: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 1.教师和学生交流信息窗的信息 师:同学们知道2021年奥运会帆船、帆板项目是在哪个城市举办的吗?为了迎接奥运,青岛现在新建了高速公路。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7页,通过观察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信息) 2.根据信息窗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3.问题怎样解决?咱们先来列出算式。学生列式。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一: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1)师:算式中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你准备如何解决?听好老师要求:先自己独立解决,然后把你的方法在你们小组交流。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篇1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待解决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前几天老师买了一套少儿百科全书,付了128元,如果买2套付多少钱呢?5套呢?学校图书室要买12套,你能算出要付多少钱吗? (前两个问题,学生口答,并说一说方法,在类比推理中,让学生理解求12套百科全书的价钱就是求128×12的积。) 2、学生进行估算,并说说想法。 3、通过诱导,引入新课。 刚才每位同学都进行了估算,那么究竟128×12的准确答案是多少呢?面对新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各有高招,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创设了一个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希望学生能主动投入到估算中来,让学生通过估算,试图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 2、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笔算,实现了估算、笔算的

有机结合。同时,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关注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三、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 1、小组交流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 2、全班交流,汇总策略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 (1)、充分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学生的解题策略可能有: ①128×10=1280128×2=2561280+256=1536 ②128×2=256256×6=1536 ③128×3=384384×4=1536④利用竖式 (2)、通过比较,着重指导,从而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3)、请学生算一算128×13,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方法二、三的局限性,从而更好的体会学习竖式的价值。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算法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入分析,从中逐步体验到竖式计算简洁、明白、通用、易查的优越性,体验到竖式计算的优越性和学习竖式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各种算法。感悟和选择出最优的方法。) 四、应用深化,总结学习方法 1、森林医生(题目略)做完此题教师小结:仔细严谨,体现了我们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 2、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题目略) 3、如果我班每位同学买这样一套少儿百科全书,书店给我们每套优惠15元,请算一算全班同学一共要付多少钱? 4、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新知识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含教学反思,共6篇)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1课时笔算乘法(1)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 【教学目标】: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乘法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对位和进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6×4= 230×4= 19×3= 180×4= 140×7= 24×5= 210×5= 136×32=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口算136×32的学生会有困难,教师顺势引出课题。 2.引入: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我们用口算就可以算出正确的结果来,如果因数是两、三位数而又不是整十整百的,口算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此我们要学习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指名读题。 (2)怎样计算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指名列出算式:145×12= (3)讨论:怎样计算145×12呢? 学生讨论中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A.145接近150,12接近10,所以145×12≈1500。 B.直接用计算器计算:145×12=1740。 C.用笔算: 1 4 5 × 1 2 2 9 0 1 4 5 1 7 4 0 (4)说一说笔算的方法和步骤,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笔算的过程,完成答题。 (5)议一议。 A.计算中“5”为什么同十位对齐? B.计算中十位上为什么是“9”呢? 使学生明确: A.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时,得到的积表示几个十,因此要同十位对齐。

B.计算中,哪一位上满了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2.教材第47页“做一做”。 指名板演,余者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3.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呢?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练习八”第1题。 (1)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提醒学生注意54×145这样的算式怎样笔算比较方便) (2)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完成,然后用计算器验算。 2.教材“练习八”第2题。 指名学生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自己列式、计算、解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步骤和方法。 在笔算中应注意什么呢?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应

人教版四上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简析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数量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2、地位及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情分析 在本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都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并且连续进位,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情况,错误率要高一些。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这里要提出的是乘法估算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要求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学生还是觉得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什么时候估大一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一些,这就要教师为学生提高大量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应视不同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去近似值。另外在计算教学中,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乏味,教学中可将计算与解决问题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乘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总结、归纳、比较、抽象的思维方法。 2、掌握一个因数时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3、总结归纳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概述 、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内涵,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二单价x数量,路程二速度x时间,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估算、验算方法,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经验的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3、重视引导学生探究运算中的规律,并作一定的归纳与抽象。 4、适当增加计算量,加强计算技能训练。 四、总课时数: 本单元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补充材料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在具体数据中感受到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3、通过将多位数乘法转化为乘一位数的乘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在具体数据中感受到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的选择算法、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听算练习。 20 X 8 20 X 5 30 X 2 90 X 30 15 X1 8 X3 40+27 100+30 60+24 90+6 请同学们拿出自备本,我们先进行一组听算练习,比一比,哪些同学是这节课的听算高手。 反馈:如20X 8 20 X 5 90 X 30你是怎么算的? 2、揭示课题。 刚才听算中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口算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口算乘法。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二、教学新课。 1、了解“速度”(出示课件:书45页主题图) (1)引导学生看6种交通工具时速图。 (2)结合画面简单介绍以上6种交通工具的速度,理解“速度”的含义。 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交通工具。(边指边介绍)图中 还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这几种交通工具的速度: 马车每小时约行1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约行16千米; 磁悬浮列车每小时约行340千米;汽车每小时约行80千米; 特快列车每小时约行160千米;飞机每小时约行800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