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练习

一、选择题

1.培根说过,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下列说法对“改变了整个世界”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A.确立了中国文明古国地位

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型其

C.推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

2.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

4.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

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

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

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5.“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描述的是()

A.拓印刻石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双色套印

6.“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普遍使用指南针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发明?()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8.《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9.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属于宋朝时期的有()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③火药的广泛应用④造纸术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10.中国古代科技发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①纸的发明②指南针用于航海③张衡发明地动仪④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11.在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对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的一项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12.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为后来欧洲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3.阅读图片,这些火器广泛用于战争是从下列哪一时期开始的()

A.隋唐

B.宋元

C.明朝

D.清朝

14.它传入欧洲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它”指()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15.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马克思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17.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7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宋元时期,我国海外贸易极为兴盛。精美的丝绸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物品。古代中国的瓷器外销以昌南镇生产的最为有名,有人把瓷器直接称为“昌南”,就是C hina。这逐渐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材料三: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活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1)这三种东西是什么?请用句简洁的话概括他们的作用。

(2)那时,瓷器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请说出中国的瓷都在哪里。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根据材料指出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

18.读图说史材料: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反写单字,在用火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析上放置一个铁框,用陶字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

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可以拆下来下次再用,所以称为活字。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那一项重大发明?发明者是谁?除此之外,中国的哪项发明传入欧洲后,引起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2)结合材料说明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至少两点)

(3)创新是一个名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聪明的你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很多创意或小发明,写一个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练习答案

1.D

2.B

3.D

4.D

5.C

6.B

7.B

8.

C 9.A 10.

D 11.B 12.D 13.B 14.D

15.B 16.(1)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2)预兆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是我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17. (1)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作用: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景德镇。

(3)活字印刷术。毕昇。省时、经济。

18. (1)活字印刷术;毕昇;火药。

(2)既经济又省时,可以重复使用。

(3)只要有创意即可。例如,可以将废旧的草纸,制成垃圾盒,盛放垃圾。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练习 一、选择题 1.培根说过,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下列说法对“改变了整个世界”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A.确立了中国文明古国地位 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型其 C.推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 2.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 4.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 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 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 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5.“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描述的是() A.拓印刻石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双色套印 6.“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普遍使用指南针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被誉为“水手的助手”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发明?()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8.《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学案:第12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无答案)

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导学指要】 1.课标要求 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学法指导 分小组搜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出一期板报。 3.概念解读 司南:司南是中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河北磁山一带。居近代考古学家猜测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知识建构】(自主学习,完成填空)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印刷术 指南针火药

参考答案:①隋唐②毕昇③司南④阿拉伯⑤炼丹家们⑥军事⑦13-14 【基础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 1.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l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2.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东汉时,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 A.蔡伦B.张仲景C.华佗D.祖冲之 3.中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促进了古代航海事业的发展?() 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造纸术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D.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5.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活字印刷术的 场景,这一场景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知识点总结+练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 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知识点+练习 1、繁华的都市生活①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②北宋开封,最繁华的是的大相国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③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表演形式是杂剧。杂剧兴起于宋代,兴盛于元代。 ④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受到重视,一些节日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等一直流传至今。 2、宋词和元曲

①词是一种新体诗歌,也称长短句,在唐朝时已经出现,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②杰出的词作家有苏轼(北宋)、李清照和辛弃疾(南宋)。③元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 3、司马光和《资治通鉴》①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 个朝代。 ②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 1 1、宋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A.赋 B .诗 C.词 D .曲 2、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南朝B .隋朝

C.唐朝D .宋朝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一首千古流传的豪放绝唱。我国历史上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人物除苏轼外,还有一位是()A.李清照 B.辛弃疾 C.杜甫 D.白居易 4、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A.集市B .瓦子 C.勾栏D .邸店 5、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 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 6、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极力提倡 B.农民休闲的需要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教案】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本课是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本课通过三个子目(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讲述了全球航路的开辟的背景、经过等概况。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全球航路的开辟》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全球航路的开辟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掌握新航路开辟的时间、航海家、支持国以及取得的成就,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认识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与过程 2.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这学期历史课主要针对同学们明年留学考试的历史考试范围即世界历史进行学习、总

结和归纳。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对世界史的阶段分期,我们翻到教材目录: 1.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约公元15世纪),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体现在第一单元)和中古(中世纪)(体现在第二单元)两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2.世界近代史(15世纪前后—20世纪初)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体现在第三单元到第六单元) 3.世界现代史(20世纪初—1945年二战结束)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把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体现在第七单元) 4.世界当代史:(1945年-至今),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到世界多极化的世界新格局的形成,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主要体现在第八、第九单元) 第一、第二单元作为世界古代史内容请同学们作为兴趣学习,不作为考试范围,我们主要从第三单元世界近代史开始共同学习。 我们之所以将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活动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其一,新航路开辟活动不仅使萌芽于西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向全世界扩张,从而拉开了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的序幕;其二,新航路开辟活动导致世界范围内海道打通,促成全球交往的实现,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去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对隔绝状态才逐渐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才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的、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一体。——在这一点,在新航路开辟前是决不可能的,因为,那时南部非洲、美洲、亚欧大陆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彼此间可以说是相互隔绝、没有联系的,即使有也是偶尔为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往。总之,新航路开辟无论是在纵向发展上,还是在横向发展上,都把世界历史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是世界古代史的下限,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伟大的壮举:全球航路的开辟。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两幅图片都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密切关系?对!新航路的开辟。那么,新航路的开辟有何原因条件?又是如何开辟的呢?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问题情境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13课导学案

梁河学校七年级历史导学案总第 12课时班级:学习小组:姓名: 一.温故知新,风采展示 1.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 3.管辖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和(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4.管辖西藏:在中央设立,直接统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二.自助探究,交流展示 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宋元大都市:北宋时的、南宋时的、元朝时的,都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2.热闹的庙会:北宋开封,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的各种表演。元宵节时,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鹏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 3.热闹的瓦子 A.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B.瓦子的含义: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C.勾栏的含义:瓦子中圈出许多的圈子,称为“”。 D.娱乐活动: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比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 E.商业活动:瓦子里有许多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十分热闹。

4.杂居 A.内容: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 B.形成:形成于。元朝建立以后,元杂剧在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5.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等,在都有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烧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 知识点二宋词 1.含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吟唱。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山红》《蝶恋花》等。 2.形成和发展:在唐朝时依旧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 。 3.内容:词的内容开始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4.代表人物: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等。 A.北宋苏轼: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把、和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B.女词人李清照:词风、、。作品以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提高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C.南宋的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和,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知识点三元曲 1.概念:元曲包括、和等。元曲把、、、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成果:元代杂剧作家200人左右,剧目600钟左右,现存的有150多种。 3.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代表作是悲剧。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居家还有、、、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 三.多边互动,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核对答案。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其合作成果,师生共同订正。 四.质疑巩固,拓展训练 1.记忆知识点,小组间竞赛,看哪个小组的成员记得准确有快。 2.师生共同探究完成课本P58的课后活动 五.达标检测 六.小结与反思

2023年春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点(12-21课)

2023年春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12-21课)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二、宋词: 三、元曲:(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 1、元曲的特点:元曲包括散曲、杂曲、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与关齐名的还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其中关、马、郑、白,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四、司马光与《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司马光与司马迁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 补充:司马迁(西汉);《史记》纪传体通史;黄帝至汉武帝。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2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宋、元驿站制度: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 3、海上丝绸之路:宋朝时,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4、影响:陆路和海陆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 2 、建立: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都应天府(今南京),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攻占大都,灭元。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三、经济的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名师教案 川教版

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形象思维能力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讨比较分析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区别,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通过对印刷术在将来生活中的新应用的畅想,体会科技改变生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她的文化博 大精深,常令现代人扼腕叹息,宋元时期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并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成就还有哪些?这些重大科学技术是怎样发明和应用的?今天我们让一起去寻访历史,了解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教师:1、说说我国印刷术发明的时间。

学生:隋唐时发明雕版印刷术 教师:2、思考:这则材料说明雕版印刷存在哪些欠缺和不便之处? 学生:每印一页书就要刻一块版,书印好后,雕版也就被废弃,既浪费材料,也浪费人力,浪费时间。 教师:3、记记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者及影响。 学生:北宋时;毕昇;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教师:4、和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创新“新”在哪里? 学生: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教师:5、说说印刷术的发展: 学生: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现代印刷术 教师:6、说说活字印剧术的发明时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贡献。 学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保存古代典籍发挥了重要作用。活字印刷术先后东传至朝鲜和日本,西传至欧洲,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二、指南针用于航海 教师:1、记记指南针发明的时间。 学生:战国 教师:2、说说指南针何时应用于航海? 学生: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教师:3、根据材料说说指南针何时开始用于航海?怎样传播的? 学生: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中国最早);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非常重要;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意义) 教师:4、指南针的广泛应用有何重大意义? 学生:它的应用,为后来中国及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创造了条件。 三、火药的应用 教师:1、记记火药发明的时间。 学生: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教师:2、你能说出这些火药武器的名字吗? 学生:火铳;突火枪;神火飞鸦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名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列举出“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科技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能够说出什么是“八六三计划”。 了解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能够根据“材料阅读”中的表格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了基本普及的史实,增强分析图表的能力。 根据课本列举出文学、艺术、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培养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收集、展示一定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科教文体事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采用分组学习、学生备课讲课的方法,提高主动收集、分析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一定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成果卓著,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一定的资料分析,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学习体育健儿为国争光、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说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科教文体事业中采取的重要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就。 难点:学习使用准确、规范、简练的语言,讲述史实、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勤奋钻研、严谨治学、努力拼搏等优秀品质。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板书设计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1、袁隆平和“东方魔稻” 2、“八六三计划”和高新技术的发展 3、抓住信息化机遇,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科教兴国战略 2、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3、发展高等教育 三、文艺体育事业百花齐放 1、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2、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开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0世纪后半叶,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你知道我国是怎样应对和迎接挑战的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体育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繁荣发展的景象,你想了解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教学过程 一、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1、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断加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各国机遇和挑战并存。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成果卓著。 2、袁隆平和“东方魔稻”

第12课 战后科学技术革命

第四单元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第12课战后科学技术革命 【学法指导】 一、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1、科学技术革命兴起及其社会条件:战后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原子能的利用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为主导。其兴起与20世纪科学理论突破有直接关联;军事科学技术、国际经济竞争、国家的宏观管理和协调等社会条件的变化对其兴起也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2、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开辟了自然科学新时代;量子力学将人们从宏观世界引向微观世界;二战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进一步发展,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 3、二战后高新技术的突破: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具有战略意义,也是一次能源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人类智力延伸到技术领域的里程碑;空间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向空间进军的新时代;合成材料与特殊材料的研发满足了社会生产的需求;生物工程技的进步,可以按照人类目的创新物种。 4、科技革命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人类劳动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引起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变化;改变了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科技也使全球问题日益严重,对道德规范也产生了冲击。 二、应理解的基本内容 1、引发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社会条件。 2、20世纪科学理论突破及其技术革命对人类的影响 3、辩证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双刃剑”。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原子能的利用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为主导。 2、1905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问世,开辟了自然科学的新时代;二战后,控制论、信息论与系统论进一步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撑。 3、1945年7月,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爆炸成功。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 4、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69年美国将宇航员送上了月球。中国人的探月活动开始于2007年,中国成功地将嫦娥一号卫星送上太空。 5、1953年,美英科学家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分子生物学的诞生,1996年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繁殖绵羊获得成功。 二、选择题 1、战后科技革命首先兴起于: A 德国 B 日本C美国 D 苏联 2、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世界引向微观世界科学理论是 A、狭义相对论 B、量子力学 C 分子生物学 D 信息论 3、当某宇航员踏上月球表面松软的土壤时,曾不无自豪地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种感觉距今(2009年)已有: A 20年 B 30年 C 40年 D 60年 4、截止到2004年,世界上已经有三个国家独立有用了载人飞船技术,它们是 A、美国、英国、苏联 B、美国、苏联、中国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作业 岳麓版必修3【必做练习】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随堂检测] 1.人们在谈及文艺复兴时,常常引用罗沙克的话:“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这里所谓的“古人”和“道路”可以理解为( ) A.古典文化/人文主义B.神学思想/自由主义 C.君主专制/自由主义D.经院哲学/唯物主义 解析:选A。文艺复兴表面上是复兴古希腊文化,即古典文化,实质上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核心是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自由主义是19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潮,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开展的,时间不符,故B、C项错误;经院哲学是产生于11—14世纪欧洲基督教教会学院的一种哲学思潮,经院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而唯物主义不符合文艺复兴的内容,故D项错误。 2.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因为它( ) A.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讴歌了人性,提倡人类平等 C.使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 D.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 解析:选B。《十日谈》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被称为“人曲”,故B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精彩的概括,文艺复兴并未打碎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故A、C、D项错误。 3.建筑是社会文化的折射。在中世纪,由于人们关心死者的灵魂能否得救,因此修建陵墓时大多注重表现死者生前的功德和对上帝的虔诚。到十五世纪时,陵墓的修建则突出了世俗因素,更多地表现死者生前的生活和业绩。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 A.科学技术的进步B.建筑风格的改变 C.思想解放的影响D.宗教束缚的消失 解析:选C。十五世纪陵墓修建“突出了世俗因素”,结合时代特征,可知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帮助人们摆脱宗教束缚,树立新的观念,故C项正确;科技的进步与风格是否世俗之间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建筑风格的改变只是表面原因,深层次还是价值观念的改变,故B项错误;十五世纪宗教束缚减弱而非消失,故D项错误。 4.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 ) A.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B.彻底否定教皇权威 C.用理性的旗帜构建美好社会D.猛烈抨击封建专制 解析:选A。材料“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利用宗教来表现人文主义精神,故A项正确;彻底否定教皇权威的是宗教改革,故B项错误;用理性的旗帜构建美好社会、猛烈抨击封建专制的是启蒙运动,故C、D项错误。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说课稿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破解生命起源之谜》,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起:说理念;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说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这一课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不仅让学生“学会”,更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会学”。 第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是必修3文化史专题中第四单元的一课。该单元讲述了近代以来世界物理学、生物学、以及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勾勒出了近代世界科学发展历程的基本轮廓。其中《破解生命起源之谜》一课主要就生物学领域介绍了两种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截然不同的观点,即神创说和生物进化论。要了解近代世界的科学历程,本课内容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课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教学目标、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上帝创世说,细胞学说,拉马克的早期进化思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及其进化观点; 分析神创说长期盛行的原因;分析生物学领域在19世纪中期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原因;理解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产生的巨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讨论神创说能够长期流行的原因,在教师引导下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观点,并学会运用这一观点探究生物进化论在19世纪中期创立的原因,从而提高分析和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归纳生物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并将它与上帝创世说观点进行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1.生平: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科学家。 2.主要成就: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1_000年。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生平: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 2.主要成就:写成《齐民要术》这部农书。书中内容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 3.地位:《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1.生平: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 2.主要成就:在前人所著《水经》的基础上,写成《水经注》一书。 3.地位:《水经注》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问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为什么空前繁荣? 探究:(1)统治阶级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2)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挖掘。 (3)科学家的刻苦钻研和注重实践等精神。 (4)民族大融合中不同生产方式的交融,为北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问题2】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三位科学家为什么能在科学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探究: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三位古代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值得后人去学习。他们之所以能在科学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是与他们的刻苦钻研、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等品质分不开的,这也正是我们大力提倡的精神。 1.南朝时期的祖冲之已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圆周率反映的关系是()。 A.圆的周长与半径 B.圆的周长与直径 C.圆的周长与面积 D.圆的半径与直径 2.为了纪念一位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在圆周率计算方面的贡献,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 A.祖冲之山 B.贾思勰山 C.张仲景山 D.郦道元山 3.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该书为()。 A.《缀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伤寒杂病论》 4.张明长大后想成为一位农学专家,谁的作品能给他最大帮助()。 A.蔡伦 B.郦道元 C.贾思勰 D.华佗 5.下图是郦道元和《水经注》,对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学设计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民族活跃的时期,出现北族政权和中原政权对峙,最后走向统一的历程,与这一时期爆发的交战相比,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这一时期文化领域取得了灿烂的成果,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40分钟一节的课堂,内容要涉及思想、文学艺术、科技、文字等方面的内容,确实不易,需要老师花很大的心思进行内容的整合和优化。 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学生,刚从初中升上高中,还有很多的不适应,对历史科的学习更是,因为初中历史并不是中考科目,学生初中的知识和能力储备非常有限,在这节课的内容中,思想方面的儒学,本来就抽象,初中教材中又没有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更是更加了本节内容学习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儒学、文学艺术、科技、文字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2、理解这一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特征并分析其历史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理解三大发明的传播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4、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为世界领先,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从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程朱理学的影响。 2、三大发明的历史意义。 3、这一时期文化取得灿烂成果的原因。 五、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的设计遵循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新情境设计、问题导学为原则。 2、本节课讲授的是灿烂的文化,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可着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方面的素养。 六、教学过程设计

初一历史 9-12课

南州中学初一年级历史学科学案 课题章节第六单元宋元时期 课题名称:第9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标要求: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 重点:成吉思汗的贡献,忽必烈建元。 难点:辩证认识蒙古发展过程中战争的影响。 四步互动课堂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学法指导 学生阅读“课标要求”,看书完成学生自学内容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看书,并将下列问题的答案在书中勾画出来) 1、阅读“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归纳成吉思汗的贡献。 2、蒙古军灭西夏和金的时间。 3、阅读P54第2段小字,归纳蒙古发展过程中的战争有何影响? 4、元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及都城? 三、学生展示,教师精导 (一)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完整(二)组内合作交流: 1、蒙古发展过程中的战争有何影响? 2、忽必烈依据汉人王朝的传统,称皇帝、改国号等措施有何积极作用? 四、边练边清,巩固提升 1、 12世纪时,统一了蒙古各部落,结束了蒙古草原战乱的局面。 2、年,蒙古贵族在召开大会,尊推铁木真为“”,建立大蒙古国。成吉思汗既重视游牧民族的传统,又善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确立了大蒙古国的基本制度。 3、年,蒙古军灭。年,蒙古军灭。 4、年,建立元朝,后定都(今)。 5、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A.成吉思汗B.元世祖C.顺治帝D.渥巴锡 6、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A.赵匡胤和铁木真B.赵匡胤和忽必烈 C.赵构和铁木真D.赵构和忽必烈 7、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努尔哈赤D.阿保机 五、课后反思: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答案。

学法大视野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答案。 1.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理解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正确答案) C.隋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发展 2. 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这些名称的由来是因为() [单选题] *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正确答案)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许多丝绸运往国外 D.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3. 当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一位封建皇帝的统治时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封建皇帝是() [单选题]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正确答案)

4.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单选题] * A. 开皇之治 B. 开元盛世(正确答案) C.贞观之治 D. 文景之治 5.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人治理国家时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单选题] * A、善于纳谏 B、轻徭薄赋 C、重用人才(正确答案) D、减轻刑罚 6.如果我们想去日本探寻中日友好的实物见证,可以去() [单选题] * A、唐招提寺(正确答案) B、大昭寺 C、大雁塔 D.那烂陀寺 7. 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进行概括,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单选题]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民族大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正确答案) D.中华帝国的衰弱

8. 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某摄制组正在拍摄一部以盛唐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下列场景符合历史事实的是()①外国客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市里出售农产品④皇帝乘船经大运河到扬州体察民情 [单选题] * A.①③④(正确答案)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唐朝时期,日本10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单选题] * 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B.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C.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正确答案) D.求取佛教经义 10.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根据诗歌内容,判断出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 [单选题] * A.南北朝 B.唐朝 C. 五代十国 D.南宋(正确答案) 11.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群雄相斗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 A、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正确答案)

初中历史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黄冈杯”一等奖

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导学提纲 一、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时发明。 2.活字印刷术: (1)时间:北宋。 (2)发明人:。 (3)发展:元代王祯发明。 3.影响:对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保存古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4.传播:先后东传至朝鲜和,西传至欧洲,欧洲直到年,德意志人谷登堡才开始用活字印刷《圣经》。 二、指南针 1.“司南”:时,人们发现磁石具有指极的特性,制成了“司南”。 2.指南针:北宋时我国发明了,并开始用于航海,开创了的新纪元。 3.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业的国家。12世纪,指南针经 传入欧洲。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三、火药 (1)发明:时,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2.发展: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宋元时期,火器应用已很广泛。 3.传播:13—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4.影响:火器广泛用于军事后,战争进入时代。 四、四大发明的影响 造纸术、、指南针和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巩固训练 1.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昇”。那么,历史上毕昇的发明是(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 2.浙江温州的王超辉先生,一直坚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木活字印刷术。长方形小木框里,密密麻麻排列着一厘米见方的小棠梨木块。每个小木块上,都刻着一个反写的老宋体汉字,曲线柔美、古雅动人。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C北宋 D.元朝 3.历史文物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列文物对我们了解宋元海外贸易兴盛有帮助的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甲骨文 C.唐三彩 D.持罗盘陶俑 4.中国的罗盘针、印刷术、火药这三项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A.罗马人 B.印度人 C.日本人 D.阿拉伯人 5.《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发明的应用()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