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协议标准比较rs232c与rs449的电气特性78618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二进制位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压高低、阻抗匹配情况、传输率和距离的限制等。早期的电气特性标准定义物理连接边界点上的电气特性,而较新的电气特性标准定义的都是发送器和接收器的电气特性,同时还给出了互连电缆的有关规定。比较起来,较新的标准更利于发送和接收线路的集成化工作。最常见有关电气特性的技术标准是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建议的V.10标准(新的非平衡型)、V.11标准(新的平衡型)和V.28标准(非平衡型)。图3-4分别画出这3种型式的电器特性。 非平衡型的信号发送器和接收器均采用非平衡型方式工作,每个信号用一根导线传输,所有信号公用一根地线。信号的电平是用+5V~+15V表示二进制“0”,用-15V~-5V表示二进制“1”。信号传输率限于20Kb/s以内,电线长度限于15m以内。由于信号线是单线,因此线间干扰大,传输过程中的外界干扰也很大。 在新的非平衡型标准中,发送器采用非平衡方式工作,接收器采用平衡方式工作(即差分接收器)。每个信号用一根导线传输。共有两根地线,方向相同的信号使用同一根地线,也就是说每个方向一根地线。信号的电平是用+4V~+6V表示二进制“0”,用-6V~-4V表示二进制“1”。当传输距离达到1000m时,信号传输率在3Kb/s以下,随着传输率的提高,传输距离将缩短。在10m以内的近距离情况下,传输率可达300Kb/s。由于接收器采用差分方式接收,且每个方向独立使用信号地,因此减少了线间干扰和外界干扰。 新的平衡型标准规定,发送器和接收器均以差分方式工作,每个信号用两根导线传输,整个接口无需公用信号就可以正常工作,信号的电平由两根导线上信号的差值表示。相对于其中某一根导线来说,差值在+4V~+6V表示二进制“0”,差值在-6V~-4V表示二进制“1”。当传输距离达到 1000m时,信号传输率在100Kb/s以下;当在10m以内的近距离传输时,传输率可达10Mb/s。由于每个信号均用双线传输,因此线间干扰和外界干扰大大削弱,具有较高的抗共模干扰能力。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物理层

第二章物理层 2-0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①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②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2-02 归层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答: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 2-03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答: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为源站。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终点又称为目的站。 传输系统:信号物理通道。 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物理层

OSI物理层 制作人:邓荣嘉

目录 物理层 (1) 主要功能 (2) 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 组成部分 (2) 重要内容 (3) 重要标准 (4) 通信硬件 (5) 编程方法 (6) 常见的物理层设备 (6) 物理层在无线传感器中的应用 (6)

物理层 物理层(或称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局域网与广域网皆属第1、2层。 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如果您想要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这个第一层,那就是“信号和介质”。 OSI采纳了各种现成的协议,其中有RS-232、RS-449、X.21、V.35、ISDN、以及FDDI、IEEE802.3、IEEE802.4、和IEEE802.5的物理层协议。 物理层关注在一条通道上传输原始比特。设计问题必须确保当一方发送了比特1时,另一方收到的也是比特1,而不是比特0。这里的典型问题包括用什么电子信号来表示1和0、一个比特持续多少秒、传输是否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初始连接如何建立、当双方结束后如何撤销连接、网络连接器有多少针对以及每一针的用途是什么等。这些设计问题主要涉及机械、电子和时序接口,以及物理层之下的物理传输介质等。 该层定义了了比特作为信号在通道上发送时相关的电气、时序和其他接口。物理层是构建网路的基础。物理信道的不同特征决定了其传输性能的不同(比如,吞吐量、延迟和误码率),所以物理层是我们展开网络旅行的始发地。 物理层一般有三种传输介质:有线(铜线和光纤)、无线(陆地无线电)和卫星。 这里要说的是信号在物理层存在的两种方式,数字信号(电脑可以识别的0和1即比特),模拟信号是铜线和光纤等可以传输的电信号或者无线信号,在悠闲中模拟信号的存在方式诸如连续变化的电压,而在无线传输中类似光照强度或者声音强度。

第2章 物理层总结

第二章物理层总结 一、数据通信基础 1. 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和离散数据(离散信号) 2.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3. 基带信号:将数字信号1和0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表示,然后传送到数字信道上去传输(称为基带传输) 4. 宽带信号:将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后形成的频分复用模拟信号,然后传送到模拟信道上去传输(称为宽带传输) 6. 带通信号:在特定的频带内才能传输的信号。 6. 单工通信(仅需一条信道)、半双工通信(需两条信道)、双工通信(需两条信道) 7.码元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数字通信系统所传输的码元个数(也可称为信号变化的次数),单位是波特(Baud),码元速率与进制数无关 8.信息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的二进制码元个数(比特数),单位是比特/秒(b/s) 9.奈奎斯特定理:在理想低通(没有噪声,带宽有限)的信道中,极限码元传输率为2W Baud。其中,W是信道的带宽,单位为Hz。若用V表示不同形式码元的个数,则极限数据率公式为: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极限数据传输率=2Wlog2(V),单位为b/s 10.香农定理:香农定理给出了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数据传输率。计算公式为:信道的极限数据传输速率=Wlog2(1 + S/N)。其中,W 为信道的带宽,S为信道所传输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S/N为信噪比,信噪比=10log10(S/N) 11.把数据变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把数据变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编码 12.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 非归零码(NRZ),用低电平表示0,高电平表示1,或反之 13. 曼彻斯特编码,将一个码元分成两个相等的间隔,前一个间隔为低电平后一个间隔为高电平表示码元1;码元0相反。以太网使用的编码方式为曼彻斯特编码 14.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若码元为1,则前半个码元的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个码元的电平相同;若码元为0则相反。在码元中间也有电平跳转 15. 4B/5B编码,将欲发送数据流的每4位作为一组,然后按照4B/5B编码规则将其转换成相应的5位码。5位码共32种组合,但只采用其中的16种对应的16种不同的4位码,其它的16种作为控制码(帧的开始和结束、线路的状态信息等)或保留 16. 数字数据调制为模拟信号: 幅移键控(ASK),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振幅来表示数字信号1和0 频移键控(FSK),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1和0 相移键控(PSK),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来表示数字信号1和0 正交振幅调制(QAM),在频率相同的前提下,将ASK与PSK结合起来,形成叠加信号。

物理层协议标准 比较RS-232C与RS-449的电气特性

物理层协议标准比较RS-232C与RS-449的电气特性.txt45想洗澡吗?不要到外面等待下雨;想成功吗?不要空等机遇的到来。摘下的一瓣花能美丽多久?一时的放纵又能快乐多久?有志者要为一生的目标孜孜以求。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自命不凡不可取,妄自菲薄更不宜。本文由以后要早起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比较 RS-232C 与 RS-449 的电气特性。 RS-232C (伏) 15 逻辑“0” 5 0 -5 -15 过渡区域逻辑“1” -6 2 0 -2 (伏) 6 RS-449 逻辑“0”过渡区域逻辑“1” (RS-422 接口标准) (伏) 6 逻辑“0” 4 过渡区域 -4 逻辑“1” -6 (RS-423 接口标准) ①采用分立元件技术设计的非平衡接口,每个电路使用一根导线,收发两个方向共用一根信号地线。②RS-232C 接口的通信速率受高电平的影响,≤20Kbps(标准速率有 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bps 等几档)②远程设备与电话网络作为传输介质,通过调制解调器将数字数据转换成相应的模拟信号,以使其能与电话网相容;在通信线路的另一端,另一个调制解调器将模拟信号逆转换成相应的数字数据,从而实现比特流的传输。④RS-232C 标准接口可用于直接连接两台近地设备,此时既不用电话网也不用调制解调器。连接两设备的线缆称为“零调制解调器”。⑤RS-232C 的电平高达+15 伏,较之 0~5 伏的 TTL 电平来说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⑥两设备利用 RS-232C 接口直接相连,他们的最大距离仅约 15 米。 RS-232C RS-449 的电气特性有两个子标准,即平衡式的 RS-422 标准和非平衡式的 RS-423 标准 RS-422 · RS-422 的发送器、接收器分别采用平衡发送器和差动接收器,由于采用完全独立的双线平衡传输,抗串扰能力大大增强。·传输距离为 10m 时,速率可达 10Mbps,距离增长至1000m 时,速率仍可达 100Kbps, 性能远优于 RS-232C 标准RS-423 · RS-423 采用单端发送器(即非平衡发送器)和差动接收器。·传输距离为 10m 时,速率可达 100Kbps;距离增至 100m 时,速率仍可达 10Kbps RS-449

第2章物理层

第2章物理层 一、单选题 1.当描述一个物理层接口引脚在处于高电平时的含义时,该描述属于()。 A. 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 规程特性 2.比特率(数据传输速率)和波特率的关系是() A.比特率 < 波特率 B.比特率 = 波特率 C.比特率 > 波特率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3.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 A.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B.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C.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D.以上均不对 4.在网络中计算机接收的信号是()。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 C.广播信号 D.脉冲信号 5.传输线上的位流信号同步,应属于下列OSI的()层处理。 A.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 C. 物理层 D.LLC层 6.IEEE802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完成( )。 A. 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选择B.原始比特流的传输与接收 C.流量调节和出错处理D.把输人数据分装成数据帧并按顺序发送 7.若一个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码元仅可取四种离散值,则该信道的数据传输率S(比特率)与信号传输率B(波特率) 的关系是( )。 A、S=B B、S=2B C、S=B/2 D、S=1/B 8.物理层的编码方式有多种,下列关于编码的说法中,()是错误的。 A. 不归零制编码不能携带时钟,不适合用于同步传输,常用于串行异步通信中 B. 曼彻斯特编码可携带时钟,但编码的密度较低,常用于10Mbps以太网中 C.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也可携带时钟,尤其是抗干扰能力很强,常用于千兆以太网中 D. 4B/5B编码也可携带时钟,其编码的密度介于不归零制编码和曼彻斯特编码之间,常用于100Mbps快速以太网中 9.数据的传输是通过经编码的信号来实现的,在IEEE802.3中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是因为其()。 A. 编码中包含一个特定的起始位 B. 采用模拟编码,所以抗干扰能力强 C. 一次采样即可得到一个比特 D. 能携带同步时钟 10.一个用曼彻斯特编码的信道,如果其传输速率为1000Mbps,那么它的波特率应为()。 A. 500次/s B. 1000次/s C. 2000次/s D.不确定,将取决于它的量化值 11.以太网采用的双绞线将每对线绞合在一起的目的是()。 A. 增加网线强度 B. 提高抗近端串扰能力 C. 节省材料成本 D. 提高传输速率 12.在数字通信中,传输介质的功能是()。 A.将信号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B.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C.根据线路状况,自动调整信号形式 D.在源站与目的站间传送信息。 13.适合在传输介质上传送的是()。 A. 信息 B.数据 C.信号 D.数据 14.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 A. 无线通信 B.双绞线 C.同轴电缆 D.光纤 15.CDMA系统中使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A. 时分多路 B. 波分多路 C. 码分多址 D. 空分多址 16.按频率分割信道的方法叫()。 A.FDM B.TDM C.SDTM D.WDM 17.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就是( )。 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B.空分多路复用 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D.频分多路复用 18.在下列多路复用技术中,()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 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B.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C.频分多路复用 D.波分多路复用 19.在多路复用技术中,WDM表示()。 A. 频分多路复用 B.波分多路复用 C.时分多路复用 D.码分多路复用

物理层复习题(答案)

第二章物理层复习题 一、单选 1、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转换、通信服务和 A、数据传输 B、数据缓存 C、数据服务 D、数据共享 2、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高层 3、 B、数据传输率相同,链路协议可不 C、数据传输率可不同,链路协议相同 D、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可不同 4、下面关于集线器的缺点描述的是. A集线器不能延伸网络可操作的距离B集线器不能过滤网络流量 C集线器不能在网络上发送变弱的信号D集线器不能放大变弱的信号 5、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C 。 A. 单工 B. 半双工 C. 全双工 D. 上述三种均不是 6、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典型编码是 A.归零码 B.不归零码 C.定比码 D.曼彻斯特编码 7、计算机网络通信采用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但传送效率最高的是 A.同步方式B.异步方式C.同步与异步方式传送效率相同 D.无法比较 8、有关光缆陈述正确的是 A.光缆的光纤通常是偶数,一进一出 B.光缆不安全 C.光缆传输慢 D.光缆较电缆传输距离近 9、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叫做 A. ASK B. FSK C. PSK D. ATM 10、同轴电缆与双绞线相比,同轴电缆的抗干扰能力。 A、弱 B、一样 C、强 D、不能确定 11、ATM采用的线路复用方式为。 A、频分多路复用 B、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D、独占信道 12、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 A.比特数 B.字符数 C.桢数 D.分组数 13、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这样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就是A.频分多路复用 B.时分多路复用 C.空分多路复用 D.频分与时分混合多路复用 14.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A.单工 B.半双工 C.全双工

物理层标准

机械特性:DTE和DCE之间的接口首先涉及从机械上分界的问题,即规定机械上分界的方法,DTE、DCE作为两种分立的不同设备通常采用连接器实现机械上的互连,即一种设备的引出导线连接插头、另一种设备的引出导线连接插座,然后通过插头、插座将两种设备连接起来。为了使不同厂家生产的DTE、DCE设备便于连接,物理层的机械特性对插头和插座的几何尺寸、插针或插孔芯数及其排列方式、锁定装置形式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图2.2列出了各类已被ISO 标准化了的DCE连接器的几何尺寸及插孔芯数和排列方式。一般来说,DTE的连接器常用插针形式,其几何尺寸与DCE连接器相配合,插针芯数和排列方式与DCE连接器成镜象对称。25芯接头:ISO-2110标准,EIARS-232C和EIARS-366A等标准均与之相兼容。这种25芯的连接器可用于串/并行音频调制解调器、公用数据网络接口、电报(包括用户电报)接口和自动呼叫设备中。34芯接头:ISO -2593标准,这种连接器可用于CCITT V.25建议的宽带调制解调器中。虽然还没有一个EIA标准与之对应,但这种标准在美国已获应用。37芯及9芯接头:ISO-4902标准,用于串行音频和宽带调制解调器中,与EIARS-449标准兼容。15芯接头:ISO-4903标准,这种连接器可用于CCITT X.20、X.21和X.22建议中规定的公用数据网接口中。 电气特性:DTE与DCE之间有多根导线相连,这组导线中除了地线是无方向性的以外,其它信号线均有方向性。物理层的电气特性

规定了这组导线的电气连接及有关电路的特性,一般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电路特性的说明、表示信号状态的电压/电流电平的识别、最大数据传输的说明,以及与互连电缆相关的规则等。DTE与DCE接口的各根导线(也称电路)的电气连接方式有非平衡方式、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和平衡方式三种。

物理层课后练习

选择题 1. EIA-232协议规定了引脚20为DTE 就绪信号引脚,这属于物理层协定的 A. 机械特性 B. 电气特性 C. 功能特性 D. 规程特性 2. 在下列传输介质中, 的抗电磁干扰性最好。 A. 双绞线 B. 同轴电缆 C. 光缆 D. 无线介质 3. 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称为 A. 同步传输 B. 异步传输 C. 基带传输 D. 频带传输 4. 传输基带数字信号时,可采用 A. 曼彻斯特编码 B.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C. 归零制编码 D. 不归零制编码 5. 促使采用多任务技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包括 A. 成本效率原因:传输与接收设备的单位元速率价格随数据率增大而降低 B. 用户速率要求的原因:普通用户大都只需要中等速率的通信能力 C. 工程原因:架设大容量与小容量通信线路施工难度、费用相近,从而总是尽量铺设大容量线路 D. 安全性原因:采用多任务技术后,在同一线路上同时传送多路信号,不易泄漏,使安全性得以提高。 6. 信元的结构特点为信元长度 A. 固定 B. 不固定 C. 由传送信息时的速率决定 D. 由所传送的信息类型决定 7. 当计算机通过调制解调器发送数据时,发送的数据和线路上信号之间的关系是 A. 模拟数据,模拟信号 B. 模拟数据,数字信号 C. 数字数据,模拟信号 D. 数字数据,数字信号 8. 100Mbps 交换式以太网的全双工埠带宽为 A. 200Mbps B. 100 Mbps C. 150 Mbps D. 400 Mbps 9. 根据香农公式,用C 表示信道的最大信息传送速率,用H 表示带宽,用S 表示信号功率,用N 表示噪声功率。则C 、H 、S 及N 之间的关系是 A. log /12N S H C += B. log )/1(2S N H C += C. log /12H S N C += D. log 2)/1(N N S C += 10. 一个码元传输速率为300Baud 的信道,如果采用正交调幅调制,使用16种不同的码元来传输速率,则信道的比特率为 A. 300bps B. 1200bps C. 1600bps D. 4800bps 11. 双绞线电缆中电缆相互绞合的作用是 A. 使线缆更粗 B. 使线缆更便宜 C. 使线缆强度加强 D. 减弱噪声 12. 传送数字信号的多任务技术是 A. FDM B. 同步TDM C. 异步TDM D. B 和C 13. 带宽是 容量的度量 A. 快速信息通信 B. 传送数据 C. 在高频范围内传送的信号 D. 上述所有的内容 14. 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的通信能力相比 A. 强 B. 弱 C. 可强可弱 D. 相同 15. 在一种网络中,超过一定长度,传输介质中的数据信号就会衰减。如果需要比较长的传输距离,需要安装 A. 中继器 B. 集线器 C. 路由器 D. 网桥 16. 在串行传输中,所有的数据字符的比特是

物理层简介

物理层简介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局域网与广域网皆属第1、2层。 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如果您想要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这个第一层,那就是"信号和介质"。 OSI采纳了各种现成的协议,其中有RS-232、RS-449、X.21、V.35、ISDN、以及FDDI、IEEE802.3、IEEE802.4、和IEEE802.5的物理层协议。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物理层 ?层数:OSI的第一层 ?功能: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单位:比特 物理层的功能是实现原始数据在通信通道上传输,它是数据通信的基础功能。物理层四个特性是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内容包括EIARS -232C、EIARS-449接口标准和CCITT X.21建议;通信硬件中常用的通信适配器(网卡)和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特性;异步通信适配器和MODEM的通信编程方法。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的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现有的

计算机网络中的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的种类繁多,而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方式。物理层的作用正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差异,使物理层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可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这里,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常称为物理层规程。 机械特性:主要定义物理连接的边界点,即接插装置。规定物理连接时所采用的规格、引脚的数量和排列情况。常用的标准接口: ISO 2110 25芯连接器 EIA RS-232-C,EIA RS-366-A ISO 2593 34芯连接器 V.35宽带MODEM ISO 4902 37芯和9芯连接器 EIA RS-449 ISO 4903 15芯连接器 X.20,X.21,X.22 电气特性: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线路上信号的电压高低、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早期的标准是在边界点定义电气特性,例如EIA RS-232-C、V.28;最近的标准则说明了发送器和接受器的电气特性,而且给出了有关对连接电缆的控制。CCITT 标准化的电气特性标准: CCITT V.10/X.26:新的非平衡型电气特性,EIA RS-423-A CCITT V.11/X.27 :新的平衡型电气特性,EIA RS-422-A CCITT V.28:非平衡型电气特性,EIA RS-232-C 功能特性: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功能 规程特性: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工作规程和时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