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

房山区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
房山区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

房山区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加快我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尊重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拥有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权利,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促进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的通知》(京政办函〔2013〕24号)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工作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握“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趋势,尊重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尊重特殊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融合,落实责任、政策倾斜,项目带动、分步实施的原则,实现我区特殊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以人为本,实现融合。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残疾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实现组织管理常态化、教育教学个性化、支持保障社会化。推进融合教育,努力实现医教结合、康教结合、社教结合、普特结合。

2.落实责任,政策倾斜。明确政府在特殊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特殊教育师资保障、特殊教育资金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保障和救济等政策制定和落实过程中,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实现对残疾儿童少年的特别扶助和支持。

3.项目带动,分步实施。制定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以项目为引领,分年度实施,集中财力精力办大事。重点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关键是促进残疾学生融入主流、融入社会,享有快乐童年、幸福生活。

(二)建设目标

到2015年,进一步完善以特殊支持教育中心为指导,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全面提升我区特殊教育工作水平。

1.加强特殊教育硬件建设。建成一所建设标准达标的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加强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和通用无障碍环境建设。

2.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各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以上;对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入校就读的重度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全面实施送教上门,进一步完善落实对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管理的实施办法,力争做到零拒绝、全覆盖;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为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提供教育服务。

3.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质量。以融合教育为指导,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提高特殊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残疾学生医疗、康复和教育结合工作。

二、重点工作

(一)特殊支持教育中心引领工程

工作目标:依托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一所符合残疾儿童少年身心特点的特殊支持教育中心,大力加强中心软硬件建设,引领区域特殊教育发展。

主要内容:

1.计划将目前占地12669平方米、建筑面积7392平方米的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改造成一所高标准的寄宿制培智学校。

2.依托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特殊支持教育中心,明确专兼职工作人员,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编制总额内为特殊支持教育中心明确专职管理人员和教科研人员。

3.积极开展特殊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改革,加强各类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个性化教育,努力推进特殊教育与各类康复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结合,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和康复水平。

4.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双学籍制度。保证学生具有特殊教育学校学籍和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学校学籍。确保每名学生每月至少半天参加普通学校活动。

(二)随班就读主体工程

工作目标:促进全区每一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接收随班就读学生,使义务教育阶段有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均可就近进入普通学校学习;拓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年限,稳步扩大残疾少年高中阶段随班就读规模;实现我区随班就读在确保数量规模的基础上,实现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积极为逐步实现“同班就读”创造

条件。

主要内容:

1.把发展随班就读教育作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水平的主要形式和重点工作,加强领导,规范建设,强化管理,提升质量,使有能力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能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2.积极开展融合教育示范区和融合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按照北京市统一部署,三年内对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支持10所随班就读工作突出的义务教育学校建立软、硬件完备的示范性资源教室,创建5所区级融合教育示范学校。

3.促进区域融合教育发展,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京教基二〔2013〕1号)精神,出台房山区中小学随班就读工作常规;落实随班就读巡回教师指导制度,加大业务指导和专业支持力度;注重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融入社会、劳动和就业等能力的培养,为每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全程就学档案,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积极探索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形成专业特色,打造品牌专业。

(三)送教上门辅助工程

工作目标:进一步优化送教上门工作,力争对到校就读有困难的重度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零拒绝、全覆盖,切实提

高送教工作实效。

主要内容:

1.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管理工作,以公办学校为送教工作主体,规范和做好送教学生入学安置、学籍和档案管理,切实提高送教工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2.针对不同残疾类型实施送教上门工作,在做好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每一个残疾儿童少年特点制定个性化送教上门工作方案,不断优化送教内容和送教方式,提高送教质量。

3.按照北京市统一部署,为我区有无障碍改造需要的送教上门残疾儿童少年家庭进行必要的无障碍改造。

(四)学前特殊教育服务工程

工作目标:积极开展特殊儿童随园就读工作,基本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主要内容:

积极推进以“就近入园”为原则的公办幼儿园接受残疾儿童随园就读工作;以幼儿园为依托,建立1-2个特殊儿童随园就读康复资源中心,每个康复资源中心一般应配备专业教师1名;同时在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班,确保特殊儿童及家长的教育与指导。

(五)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特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主要内容:

1.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按新颁办学条件标准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特殊教育教师中应有一定比例的康复训练教师。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开展特殊教育、康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2.推进巡回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特殊支持教育中心设立专门巡回指导教师,指导区域内随班就读工作。制定岗位条件,加强巡回指导教师培训和定期考核。巡回指导教师享受特教津贴。

3.加快资源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资源教室的学校配备资源教师,加强特殊教育和医疗康复等方面的培训,促进随班就读工作实现医教结合、康教结合。资源教师享受特教津贴。

4.完善随班就读教师队伍建设。把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继续教育部门和特殊支持教育中心联合负责对随班就读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随班就读干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将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人员的工作列入岗位绩效考核内容,承担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岗位补助。在现有房山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表彰和骨干教师评选及职称评定方面对从事随班就读的干部教师给予适当倾斜。

5.促进送教上门教师队伍建设。送教上门队伍以巡回指导教师为指导,以退休和在职教师为骨干,以热心特殊教育事业的志愿者为补充。进一步加强和做好送教上门教师的指导培训工作。

送教学校每年为送教上门教师和志愿者提供一次性的意外保险(数额以实际发生数为准),不断优化送教志愿者工作的服务保障。

(六)特殊教育社会支持工程

工作目标: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特殊教育的浓厚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特殊教育的良好局面。

主要内容:

1.成立房山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咨询委员会,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和各界代表,依据北京市标准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审核评估,根据结果建议接受义务教育形式。

2.依托信息技术,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信息平台和资料库,实施随访和跟踪服务,做好医教结合工作。鼓励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对残疾儿童少年参加融合教育所需的辅助器具进行捐赠、研发、引进、推广和应用。

3.逐步对现有社区实施无障碍改造。社区活动室、阅览室等为残疾儿童少年参与活动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

4.各乡镇(街道)有针对性地加强残疾儿童少年文化、卫生、体育和美育工作,根据残疾儿童的个体差异和潜力,广泛开展适合其特点的、多种形式的活动,为残疾儿童少年融入社会提供广阔平台。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政府责任

各级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把各级各类特殊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把特殊教育发展列入议事日程。确立特殊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强化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一是要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二是要推进融合教育,支持残疾儿童少年融入社会。三是提高残疾学生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水平。

(二)明确部门职责

1.成立以主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教委主任为副组长,区教委、区发改委、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卫生局、区编办、房山规划分局、区住建委、区残联主管领导为成员的房山区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详见附件)。建立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在区政府领导下,定期研究特殊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落实相关责任。

2.区教育部门统筹制定本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落实学校教育工作,对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教育进行指导,促进融合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的职责分工,在房山规划分局等有关部门指导下,依据相关规定,由区教育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无障碍设施工程的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并由设计的产权主体具体实施,所需资金按照各涉及主体的资金原渠道予以保障。区发展改革部门将特殊教育事业纳入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统筹考虑,大力支持。

3.区民政部门做好社会福利机构内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工作。

4.区财政部门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经费保证。

5.区人力社保部门对特殊教育教师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支持。

6.区卫生部门做好残疾儿童少年的检测、筛查、医疗和康复工作,建立信息平台和资料库。

7.区机构编制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特殊教育的工作实际,合理确定机构职责和教职工编制。

8.区规划部门配合区教育部门做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

9.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做好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无障碍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管工作。

10.区残联配合区教育、民政、卫生、人力社保等部门做好残疾儿童少年的筛查、入学、毕业就业安置、医疗、康复、社会救助及信息平台和资源库建设工作;监测统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就学情况,适时监控残疾人教育发展的需求,做好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康复、毕业就业安置等服务。积极推进、督促,并协助做好无障碍改造工作,切实维护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合法权益。为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个性化辅助器具服务和支持。

(三)加大经费投入

将特殊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强化对特殊教育领域重点支出事项的保障力度。加大区级统筹,把特殊教育作为教育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确保专项经费的落实,确保生均教育经费水平不低于北京市基本标准,满足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专项设备、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需求。

根据特殊教育发展需求逐步加大投入规模。依据上级相关政策要求,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实际需求和高于同级普通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定额标准适时调整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上门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参照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标准拨付;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三免两补”政策,即免杂费、免教科书费、免住宿生的住宿费,发放伙食补助和助学补助。

进一步拓宽特殊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按照彩票公益金使用宗旨,结合实际情况,支持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残疾人参加特殊教育给予适当补贴。积极鼓励企业、个人、社会团体对特殊教育的捐赠和出资举办特殊教育学校及残疾人康复培训机构。

(四)强化督导评价

健全完善特殊教育的督导和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对中小学随班就读教育工作和送教上门工作的督导检查,督促落实随班就读教育和送教上门工作的相关规定。对特殊教育学校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评价,并将对特教学校的督导评价结果作为评价考核特教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

附件:房山区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附件

房山区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长:曹蕾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郭志族区“三化两区”建设咨询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区教委主任

成员:区发改委、区住建委、区教委、区编办、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局、房山规划分局、区残联的主管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教委。

2010年中学- 房山教育信息网

附件㈢ 房山区中学、职成校推荐北京市骨干教师业绩公示 一、语文学科 ㈠推荐北京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5名) ⒈张学艳:1964年3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高中语文教研员,原北京市骨干教师。曾获房山区教育创新标兵称号。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均获国家、市级奖励,多篇论文在《房山教育》杂志上发表,其中《新课程理念下作文教学初探》获市级一等奖,参与编著了正式出版的《中学常用文言文虚词集释》、《高中比较作文》等书。同意推荐为市级骨干教师。 ⒉苏建忠:1963年10月出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中语文教师,原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扎实,熟悉并掌握学科课程标准,教学成绩突出,其辅导的青年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市级奖励,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参与市级课题研究,是课题核心组成员,有多篇论文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并在《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并被评为房山区人民满意教师、房山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高考评价优秀教师。 ⒊高淑一:1965年6月出生,1983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房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原北京市骨干教师。曾获得房山区教委优秀教研员、北京市公开课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和语文学科知识基础,熟练掌握教材教法,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参与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课题的研究,专题研究论文获市级一等奖。并参与编写了《文言文精读新编》等书。 ⒋滕玉玲:1961年3月出生,1981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现为良乡二中语文教师,原北京市级骨干教师。曾多次获房山区人民满意教师标兵、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市研修站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参与市级课题研究,研究成果丰富,其撰写的实验报告、论文、案例、教学反思多次获得国家、市级评选一、二等奖,教学成绩优秀。主持北京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房山站工作并任指导教师,所指导的教师多次获市区级奖励,有多篇论文发表,并参与《初中语文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档案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档案——生活融合基线调查 由幼儿园融合辅助人员完成 完成时间:年月 说明:孩子入园以后两到四周完成。主要目的是记录孩子生活常规、自理能力方面的现状,及与普通孩子的差距,在这个调查的基础上,指导教师指导辅助人员做出“生活融合辅助计划”,作为实现孩子生活融合辅助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注意: 1、还有两个同步的调查为“活动融合基线调查”和“课程融合基线调查”,老师在填写的时候,要将孩子的问题按照不同的方面分别写入不同的调查表中,不能混在一起写。 2、本调查表尚在完善中,辅助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补充、修改。 1、是否知道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内容: (1)孩子知道早上要去幼儿园,晚上要回家吗?喜欢来幼儿园吗?下午孩子会期待妈妈来接吗?(说明:好写孩子的具体表现,不能只回答“知道”,或者“期待”,要回答你怎么判断孩子知道,孩子有什么具体表现等,越具体越好,以下所有问题的回答都如此) (2)孩子知道幼儿园的大致作息时间吗?比如知道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顺序吗?知道入园以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 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上课吗? (3)孩子知道饮食起居、活动、学习的各种场所吗?知道不容许拿的东西不能拿,许容许去的地方不能去,不容许做的时候不能做吗? 2、是否能按照老师的集体指令满足生理需要

(1)孩子关注其他人在做什么吗?比如他能注意到小朋友们在吃饭、喝水吗?如果别人在做的事情自己没有做,孩子有疑义吗?想和大家一起做同样的事情吗? (2)如果要求孩子要和小朋友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不能有特殊,孩子能做到吗?比如他能和别人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如厕、一起洗手吗? (3)孩子注意老师关于生活的集体指令吗?是否能听见老师的指令?需要对他单独重复吗?他是否理解指令的意义?是否能执行老师的指令? (4)孩子是否会跟随、模仿别人去做事情呢?是否需要特别提醒呢? 3 、对幼儿园的生活适应能力如何? (1)同龄小朋友会做的事情他都会做吗?哪些不能做?(生活自理方面) (2)他有学习自己做事情的愿望吗?哪些还需要辅助?孩子对辅助有依赖性吗? (3)孩子自己会做的事情有哪些?正在学习做的事情有哪些?马上将要取得突破的事情有哪些? 4 、你是怎么做的? (1)在幼儿园日常生活的每个过程中,作为一个特殊的孩子,您为他特别地做了什么? 生活上他哪些地方孩子需要您特别的帮助? (2)每次您给孩子帮助的时候,是孩子请求你时你才帮助他的,还是您经常主动去辅助他?辅助的原因是孩子不会,还是你认为他不会呢? (3)在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你认为对孩子学习自理有哪些优势呢? 5、您以后会怎样做呢?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

本学期教学目的和目标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也包括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学生,我们更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使他们能够融入集体和正常的学生一起锻炼学习,真正做到身残志坚,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 炼身体的态度。 〈二〉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 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三〉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四〉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心,帮助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 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尤其是爱心教育,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熟悉聋哑学生的基本特征,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 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两种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 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灵活多种的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 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 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 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 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 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 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 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 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 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 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 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 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 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 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 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6、积极主动的帮助聋哑学生,不歧视、不嘲笑、打骂他们,发挥小组的优势, 保证任务的完成。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年修订)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含中等职业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驻华使馆学校、少年宫及校外教育机构)。当空气重污染预警分级达到红色预警时,本预案适用北京地区高等院校。 二、预警分级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技术规定(试行)》()分级方法,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全国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有关规定,依据空气质量预测结果,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空气重污染预警分为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一)黄色预警: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将持续天(小时)及以上,且短时出现重度污染,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 (二)橙色预警: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将持续天(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 (三)红色预警: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将持续天(小时)及以上,且预测日均值>将持续天(小时)及以上时;或预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达到时。 三、应急措施 - 1 - / 14

根据空气重污染预警级别,分别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对因沙尘暴形成的空气重污染,按照《北京市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执行;对未达到预警启动条件的短时重污染或因臭氧引发的空气重污染,及时发布健康防护提示。 (一)黄色预警 中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及校外教育机构停止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体育考试等户外活动。 (二)橙色预警 中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及校外教育机构停止户外课程和活动。 (三)红色预警 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及校外教育机构停课。中学(含初、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弹性教案方式,由区教委、学校根据所在区域空气质量状况灵活掌握。可采取三种弹性模式:一是学校不停文化课,缩短学生在校时间;二是学校实施半日制上课模式;三是学校实施停课,可利用与邻近的周六或周日进行调休安排。 停课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应按照“停课不停学”的原则,通过网络、通讯等途径与家长和学生保持联系,提出可参考的合理化学习建议;应提示家长在家对孩子进行生活和安全教育,对家中无照看条件,需送到学校、园所的学生,学校、园所要妥善安排好到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确保有人监管。教师要合理调整教案方式,灵活安排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自闭症孩子的融合教育

自闭症孩子的融合教育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发育障碍,表现为语言、社交、行为各方面的异常,大部分患儿还伴有智力落后的症状,而病因尚未明确,可追溯认知神经理论、大脑机制、环境和遗传等因素。 对于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通常他们是孤独的,很难真正融入到班集体之中。其实,融合教育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融合教育是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学习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者等,跟同龄孩子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融合教育是为了给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而不是让几十个普通孩子陪着一两个自闭症孩子学习,更不是让自闭症孩子随班“混”读或只随不读,因此如何让自闭症儿童真正融入集体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首先我们要掌握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质 (一)自闭症儿童的人际互动特质 自闭症者的人际关系障碍,包括不注意人、眼睛回避与他人互动、欠缺基本社交应对能力、无法适当表达自己对他人情绪的了解和反应、缺乏参与合作性团体游戏的能力以及和父母的依恋关系薄弱。

(二)自闭症儿童言语沟通的特质 约有 5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在了解他人的口语、肢体语言或以言语、手势、表情来表达意思时,都有程度不同的困难,在语言使用的质与量都远落后正常儿童。自闭症儿童沟通障碍包括不熟练的文法结构、回复言语(鹦鹉式语言)、代名词倒置、无法使用抽象名词、暗喻性言语、音调简单、语调和节奏缺乏变化、缺乏情绪表达、少有动作配合、无法了解和记忆和他对话的人以及对他们的谈话细节不感兴趣等。因此,自闭症儿童很难用言语的表达和同伴互动沟通,或是同伴无法了解自闭症儿童想要表达的意思,使得自闭症儿童在团体生活中不受欢迎。 (三)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质 模式化、固定的行为是自闭症者的普遍特征。自闭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育乐方面常有仪式行为。另外,功能性、象征性游戏的缺乏也是自闭症的特点之一。自闭症儿童常不按玩具的功能性质操作,而是出现对某些玩具的偏好和不恰当的玩法,如放入嘴里咬,用手触摸特殊的材质或只注意某些角度或动作,而让人觉得它有斜视的现象。自闭症儿童因其固定玩法与知觉缺陷而缺少一般儿童想象的、功能的、变化的及和别人互动的游戏形式。 除上述自闭症的行为特征外,自闭症儿童也常有活动量太高、活动量太低、注意力不集中、缺少主动、对某些事物特别的恐惧或特别的喜爱、乱发脾气,甚至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时有攻击或伤害自己的行为。这些行为只在少部分的自闭症

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策略

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策略 现代技术发展给知识的产生、传播、获取、管理与利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人类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相应的,校园里传统的教与学的知识传授模式正在经受数字技术的洗礼和冲击。这样一个时代,技术到底如何作用于教育? 以前,我们对数学以及数学教学的认识总是和黑板粉笔或者纸笔联系在一起,人们局限在有限的空间中,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计算机使人脑得以大大的扩展和延伸,同时为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实,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感到很惭愧,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其实很少,几何画板这个在数学教学中非常好用的工具,我也是最近才开始研究的。下面仅就几何画板辅助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谈谈几点思考。 首先是几何画板的作用:(1)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能给学生以更多的操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2)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情况的快速反馈,老师的讲课时更具有针对性,并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动态展示教学内容或数学问题,把抽象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3)有助于培养学生敏捷思维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数学实验,让学生自主“研究数学”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进行快速训练,有助于个性特长的培养和发挥。 我再来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几何画板可以动态展示教学内容或数学问

题,把抽象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数形结合思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家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几何画板》为“数形结合”创造了一条便捷的通道,它不仅对几何模型的绘制提供信息,同时,可以解决学生难以绘制的图形,而且提供了图形“变换”的动感,丰富多彩的“动画”模型,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使学生从画面中去寻求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依据,并从画面中去认清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基本概念。例如:在证明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应用几何画板就可以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到全等的结果。二次函数图象变化,可以看出a、b、c对开口方向等的影响。(见几何画板) 创新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突破重点和难点,前形势下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数学只是符号与公式的组合,因此难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几何画板》改变了常规教学的陈旧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和生动。在《几何画板》中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猜测和验证结论,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厚的几何经验背景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理解,从而揭示问题本质。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从心理上所反映出来的是惊喜和兴奋,进而有一种强烈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学习活动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如图所示,在勾股定理教学时,改变B点的位置和AC的长度,让同学观察相应地正方形面积的变化有何特点,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进行

智力障碍儿童的融合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的融合教育 1、智力障碍表现为智力功能和适应性行为(表现于概念、社交和实用适应技能方面)的显著缺陷。这一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美国智力和发展障碍协会(AAIDD,2010)定义的要点1:智力的明显缺陷2:适应行为的明显缺陷3:障碍发生在18岁以前 智力障碍的成因1:产前原因:遗传、毒素、孕妇腹部受到冲撞、母亲患有可能导致智力障碍的疾病 2:产程原因:胎盘机能不全,分娩过程异常,助产导致的外伤,感染,出生时的头部损伤3:产后原因:脑外伤,感染,退化病,癫痫,毒素代谢失调,营养不良。 约3/4脑瘫儿童伴有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分类—智商分数 2、智力障碍学生的特征 智力障碍人士也是有着独特才能和潜能的个体 一、注意力:有意注意缺陷明显;注意稳定性差 二、知觉理解:难以快速、有效、全面地感知信息 用抽象的语言去解释感官所得到的信息时存在困难 三、记忆力:记得慢,忘得快;易记住形象直观的内容,难以记住抽象复杂的内容;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可能有出色的记忆力 四、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缺陷明显,表现表现为概念形成、判断、推理等方面的困难;思维混乱、缺乏连贯性、条理性;思维刻板,缺少变通,缺少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言语:部分智障儿童口齿不清;语言表达不准确;语言理解能力有限 六、情感:智障儿童的情感是正常的;情感状态较为笼统、简单;情感表达较为直接 七、意志:缺少目标;缺少对自身行为的监督与调节能力;缺少主见,易受暗示 八、品质:轻度智障儿童单纯善良;中重度智障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关心他人的意识 九、社交:认知、言语方面的缺陷影响到他们与人的交往 十、自我意识:轻度智障儿童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对自己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中、重度智障儿童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个性等难以形成体验

黑龙江省教育法治学会 关于设立校园纠纷调解专业委员会的决定

黑龙江省教育法治学会关于设立校园纠纷调解专业委员会的决定 黑教法会【2019】6号 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全省教育系统2019年学校安全工作要点》关于建设平安校园,保护学校、师生安全,构建校园安全风险综合防控体系,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建设,找准风险点,建立隐患整治台账和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结合学会工作特点,决定设立校园纠纷调解专业委员会。 黑龙江省教育法治学会校园纠纷调解专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在省教育厅有关部门指导和支持下: 1.研究建立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完善学校、机关、保险机构和社会组织安全工作联动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 2.以加强危化品、火灾火情(电气火灾)、饮食安全、学生非正常死亡防范等为重点的调查研究; 3.以有效调解校园纠纷为突破口进行调研,了解纠纷调解需求,制定纠纷调解预案,评估风险成本,设计风险转移(保险)方案。 4.对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学会会员单位进行走访,组织校园纠纷风险防范培训,宣传推广校园综合保险统保示范项目,扩大投保覆盖率,加强教职工、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形成减少校园纠纷发生,增强学校校园责任风险防控能力的工作机制。

5.结合学会承担的我省校园纠纷案件及校园欺凌现象课题研究,探讨规避校园安全风险,纠纷诉前化解的有效途径,用法治思维和手段解决矛盾纠纷,实现政府推动、社会协同、多方受益的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体系。 6.专业委员会依据学会确定的主要任务及省教育厅当年的校园安全防范重点制定校园纠纷人民调解与校园责任风险转移工作方案。 专业委员会设主任一名,第一届主任由副会长李雪松同志兼任。 专业委员会设副主任若干名,聘请具有人民调解职能的法院、交通部门及研究和服务功能的法学院校、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等有关社会服务组织专家作为研究和参与校园纠纷人民调解的主体。 专委会优先为学会会员单位及全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服务,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结合不断变化的校园纠纷案件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校园责任风险转移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黑龙江省教育法治学会 2019年6月5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活动案例展评获奖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活动案例 展评获奖情况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京教函[2015]430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5.08.28 【实施日期】2015.08.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活动案例展评获奖情况的通知 (京教函〔2015〕430号) 各区县教委: 2014年我委在全市开展了健康教育活动成果展评活动,共收到课件281件,其中小学146件,中学135件。内容涉及: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心理健康、学生常见病预防与控制、健康相关危险行为、传染病防控等内容。 经专家评审,东城区教委等3个单位获得组织奖;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蔺滨滨《做自己的小卫士》等8个课件获得特等奖;顺义区扬镇中心小学校高静《寻找好心情》等29个课件获得一等奖;昌平区沙河中心小学代征《爱护眼睛》等86个课件获得三等奖。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

各区县要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师资建设水平。组织教师理清健康教育的新概念,及时更新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灵活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5年8月28日附件 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活动案例 展评获奖名单 一、组织奖(3个) 东城区教委门头沟区教委 海淀区教委 二、特等奖(8个) 蔺滨滨做自己的小卫士(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 赵豫红预防近视(东城区西总布小学) 徐文寻找快乐(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 赵雪主动拒绝不良诱惑--学会说“不”(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 刘莹认识毒品(北京景山学校)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支持 融合教育就是让特殊需要的儿童进入普通班级接受教育。 融合教育的支持包括教师支持、同伴支持、环境支持等。 困难和挑战 ?学生能力问题 (社会适应、情绪行为问题、学业问题) ?环境融合的支持度 PRT(关键行为训练) ?是以ABA为基础,关注“关键性”技能的训练,这些关键性技能是发展其他技能所必需的。 ?是一种自然干预方法。 ?通过提高孩子学习的动机与反应来达到。 ?这一技术更多的是帮助孩子将治疗环境中所学到的行为方式泛化到日常生活中去。融合教育流程 个训人员(老师,同伴) 地点(个训室,其他活动场所) 培智课堂( 体育课、感知课,语文、数学等课堂) 随班就读(社交沟通,课程支持) 干预领域: 1、语言与沟通 2、社会交往 3、游戏与象征能力 4、认知能力 自闭症儿童的分类 通过对自闭症儿童的长期观察,赢和固德(Wing &Guold)认为,缺乏社会互动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特征,并根据缺乏社会的自闭症程度将自闭症儿童分为三大类: 1、隔离型:这样的儿童好像生活在一个与环境隔离的自我封闭的世界。 特征: (1)不喜欢与人接触,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2)口语表达能力差,有的自闭症儿童一生都没有口语能力 (3)非口语表达能力,如不能用眼神与人接触,也不能理解别人的传情 (4)没有共享性注意力,不能与别人分享快乐,感觉特别冷漠和麻木 (5)除了对物理刺激有明显的反应,如(热,电,光,冷),但对人的出现感到漠然(6)通常只有刻板行为,缺乏模仿能力,没有进行象征性游戏的能力 (7)明显的情绪障碍,喜怒哀乐变化无常,有时会大声尖叫或失去情绪控制2、被动型:与隔离的自闭症儿童相比,被动型的自闭症程度要轻一些。特征:(1)能与人接触,有时会表达自己的要求,但不主动,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2)口语表达能力可以,但表达的意思多是重复的、简单的 (3)有体态语言等非口语的表达能力,但是在理解力方面不行,无法理解别人的传情(4)共享性注意力可以,也能与别人分享快乐,显得特别被动和退缩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 学的融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媒体,它的诞生同样也在悄悄地影响、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教育。它与学科整合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信息技术同时也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有其独特的一面,但作为一门学科,又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从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之间的相互融合的意义出发,展开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法的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策略,为信息技术在今后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应用提供借鉴,并在各类深度融合的方法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在引领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思考和做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相互融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信息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工程,将信息技术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领域,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之间的相互融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复合交叉领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采用双重视角,就是要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互动性双

向融合。融合是彼此靠近,优势互补,寻求连接点与共同点,产生实质的、有意义的联系,最终成为一体的过程。融合必须要实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系统性的改造与流程革新,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教育新形态,为师生的生活提供人本信息化空间。在该空间中,信息技术更多表现为文化性的存在和精神性的存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并不是教育信息化,将教育与技术双向融合才是教育信息化,然后,再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我国教育快速发展。[1] 二、加强教学创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教学创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教学创新内容及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一)教学手段创新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大脑中主动地进行建构而形成。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来源,超文本计算机教学软件和互联网信息系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和与其相伴随的学习环境必然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命。信息时代的教与学的方法将产生根本的变革。 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要求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要求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我们可以建立学习平台,学习平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载体,是有支持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载体;是师生交流、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的平台,更是全校师生员工体验大学生活,共享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活幸福感的精神家园。[2]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27届年会成果邱丽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27届年会成果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知识的有效性 富强中心校 邱丽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知识的有效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作为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中

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例如: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哪个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龄?(○1. 500分○2. 500周○3.500时○4.500月)学生可能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猜测。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准确的或比较准确的。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

房山区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

房山区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加快我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尊重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拥有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权利,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促进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的通知》(京政办函〔2013〕24号)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工作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握“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趋势,尊重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尊重特殊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融合,落实责任、政策倾斜,项目带动、分步实施的原则,实现我区特殊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以人为本,实现融合。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残疾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实现组织管理常态化、教育教学个性化、支持保障社会化。推进融合教育,努力实现医教结合、康教结合、社教结合、普特结合。 2.落实责任,政策倾斜。明确政府在特殊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特殊教育师资保障、特殊教育资金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保障和救济等政策制定和落实过程中,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实现对残疾儿童少年的特别扶助和支持。

3.项目带动,分步实施。制定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以项目为引领,分年度实施,集中财力精力办大事。重点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关键是促进残疾学生融入主流、融入社会,享有快乐童年、幸福生活。 (二)建设目标 到2015年,进一步完善以特殊支持教育中心为指导,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全面提升我区特殊教育工作水平。 1.加强特殊教育硬件建设。建成一所建设标准达标的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加强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和通用无障碍环境建设。 2.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各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以上;对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入校就读的重度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全面实施送教上门,进一步完善落实对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管理的实施办法,力争做到零拒绝、全覆盖;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为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提供教育服务。 3.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质量。以融合教育为指导,以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提高特殊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残疾学生医疗、康复和教育结合工作。 二、重点工作 (一)特殊支持教育中心引领工程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之我见图文稿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之我 见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之我见 转眼间,我已经在特教路上走过了两年多的路程,熟悉了这里的孩子,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孩子们无不需要父母老师的呵护。2010年,春蕾走进启蕊,“融合教育”给我们不断的启迪和引领,老师,学生,特殊教育老师,特殊学生,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从此特殊教育又有了新的征程,时间和行动都在说明一切,以下是本人对融合教育的浅薄见解:一、实施融合教育的必要性: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大体上是说将特殊儿童置于正常儿童的教育环境中,让他们接受特殊教育的一种体制,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使特殊儿童在社会交往能力、模仿能力等方面都有极为显着的进步。此时,我们学校则是他们学习的最好环境。最终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建立与人交往的能力,并适应社会。 二、实施融合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特殊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固有的缺陷,教师必须做好种种准备工作,使得学习训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利于特殊儿童进行社交活动。(一)安排一个环境以刺激小伙伴乐观向上的情绪并且不断的努力使其亲近特殊儿童;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对正常儿童的正确疏导。正常儿童在与特殊儿童交往中会通过社会技能来促进特殊儿童人际交流,但在此同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对特殊儿童的行为而言,会影响他们的小伙伴在交往中过程中的积极性;

有些正常儿童所接触的社交范围没有特殊儿童,也很少有特殊儿童,他们还是不了解特殊儿童与自己的差别,于是对待特殊儿童,只是出于老师的指派,把它变成了任务或是单纯的爱心,这样交往下来,会大大减弱正常儿童的情绪,甚至会抵触,不敢、也不会真心的对待他们的小伙伴。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疏导,起到搭建桥梁的作用,告诉他们特殊儿童的优势,展现特殊儿童的优势,初步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 (二)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老师都应具有对特殊儿童的接纳和理解能力,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承受压力及负担的能力,老师的观点和意见要统一,同时也要注意正常儿童的心理变化,在给特殊儿童找伙伴的时候,要教他们的小伙伴一些如何与特殊儿童相互了解递进并强化特殊儿童一起游戏的方法;融合中也会有很多意外发生,所以老师要跟踪调查,随时观察他们在活动中的思想动态。 (三)适当采用开放式教学,在较自然的生活、活动情景中或在其他项目的训练活动中,紧密的结合当时的活动内容给儿童提供语言的信息,帮助儿童理解其意义,并为特殊儿童提供广泛的空间。要灵活多变,适应特殊儿童发展的需要。特殊儿童的活动能力有限,所以还是要做很多工作,来降低正常儿童的活动能力,从而使特殊儿童更好的融入活动中。 特殊儿童康复的最终的目标就是能够融合到正常儿童中,适应社会,更好的学习生活,我们也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行,看着身边很多特殊儿童渴望的眼神,稚气的言语,时不时叫着自己小伙伴的名字,越来越爽朗的笑声,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即将看到特殊教育的光明。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e1766808.html,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李昌琼钟春蓉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30期 摘要:送教上门是指教育部门或机构针对无法进入学校学习的重度与多重残疾儿童采取的一种补充教育模式,即教师及其他相关服务人员进入学生家庭,定期向送教对象提供教育与康复训练、开展家教指导、提供相关支持等服务。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保障,也是残疾儿童、少年共享社会发展文明成果的具体体现。我校在“个性化、生活化、生命化”理念指导下,为重残孩子提供康复课程、生活课程、文化课程、技能课程等送教课程,并实行科学评估、纳入考核、一人一案、多元送教、立体融合等管理方法,探索了送教上门的融合之路。 关键词:送教上门;特教中心;专业评估;师资 唐红清是一位住在三台县潼川镇谭天巷的智障孩子,性格自闭、内向,因为身体的原因至今无法走进校园接受教育。可是从本学期开始,她也上学了,因为每周末来自三台县特殊教育学校的钟老师都会准时来到唐红清家,教她读书、认字、画画,有时还会带来同伴陪她说话、游戏。现在的唐红清变得开朗、快乐,最喜欢坐在家门口看书、画画,因为她说家门口的路通往大街外面,每次钟老师都是走着这条路来到她家,她要坐在门口等钟老师的到来……那么如何有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益,我针对自己本学期的“送教上门”实践经历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建立机制,成立领导小组,让送教上门有保障。“送教上门”教学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副校长组织开展,全体教师具体操作实施。该活动服务对象为三台县城、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中,不能接受教育,但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重度残疾儿童。教学工作的开展本着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开展、免费教育的原则,侧重残疾儿童身体、心理康复,注重家长的康复知识培训和残疾儿童少年潜能开发,以此来提高残疾儿童的感知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开展指导工作。为顺利开展“送教上门”此项工作,三台县特殊教育中心成立了领导小组,认真研究送教工作,确定了送教服务教师成员,并于9月上旬召开了相关人员会议,商讨送教具体情况。会议布置了送教任务:每个星期特教老师给送教对象进行一个小时的服务,语文、数学穿插进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送教计划,特教中心安排两名分别负责语文、数学教研活动的孙倩老师和陈川宁老师前往三台县康复中心对焓焓同学进行摸底了解。焓焓同学是一名患有听障、智障的多重障碍学生,因该生行动、生活不能自理,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在三台县人民医院康复中心。焓焓母亲陪同两位老师前往孩子平时进行训练的场所,老师们找到训练师,向他们了解该同学三个多月以来的训练情况。回到病房,两名老师又分别从语文、数学的角度,通过让该生指认数字,模仿写字等简单易懂的方式,测试该生的

房山区长阳地区中小学入学划片范围

房山区长阳地区中小学入学划片范围 今年,房山区关于长阳地区划片招生范围依旧按照房教发〔2015〕14号文件执行,随着长阳地区新建住宅小区陆续交房入住,入学需求进一步增加,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依据划片招生政策,房山区教委制定了《关于房山长阳地区划片招生范围的意见》(房教发〔2015〕14号)的补充意见。关于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初中招生范围依旧按照2014年房山区教委发布的意见执行。请各位家长根据意见选择您的孩子对应的学校报名。房教发〔2015〕14号北京市房山区教育委员会关于房山长阳地区划片招生范 围的意见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一年级,北京十二中朗悦学校小学一、二、三年级,初中一年级将于2015年9月1日开学招生,随着长阳地区住宅小区入住人口的增加和新建学校的启用,适龄学生数量、学校分布和规模均发生了一定变化,为满足长阳地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需求,依据划片招生政策,现就相关学校招生范围划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长阳起步区1-6号地中的半岛家园、云湾家园、紫云家园、中国铁建·长阳国际城、熙兆嘉园和北京城建·徜徉集业主子女小学入学于北京小学长阳分校;西营、马厂、高岭、牛家场、保和庄的适龄新生先入学于北京小学长阳分

校,搬迁后,根据搬迁位置就近入学。二、长阳站7号地中的康泽佳苑业主子女小学先入学于黄城根小学房山 分校,长阳站7号地配套小学建成招生后,入学于长阳站7号地小学;长阳站8、9号地中的熙景嘉园、建邦华庭业主 子女小学入学于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长阳站7、8、9号地以北的天泰新景温泉小区、长阳光和作用小区业主子女小学先入学于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稻田D地块小学建成招生后,入学于稻田D地块小学。三、长阳起步区1-6号地 以西的芭蕾雨·悦都、金域公园、翠林漫步、天资·璟庭、九 洲溪雅苑、中国铁建·国际花园、首创·新悦都等住宅小区业 主子女小学入学于长阳镇长阳中心小学,中学入学于长阳中学。四、金域缇香业主子女小学、中学均入学于大 宁学校。五、新里程、金地朗悦、智汇雅苑、世茂 维拉、邑上公馆业主子女,水碾屯一村、水碾屯二村、小西庄、辛瓜地、南广阳城的适龄学生小学、中学均入学于北京十二中朗悦学校。六、本意见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2013年5月17日出台的《关于房山CSD长阳核心区划片招生范围的意见》(房教发〔2013〕23号)同时废止。房教发〔2016〕11号北京市房山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房山长阳地区划片招生范围的补充意见随着长 阳地区新建住宅小区陆续交房入住,入学需求进一步增加,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依据划片招生政策,

运动发育迟缓幼儿的早期融合教育

运动发育迟缓幼儿的早期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指的是,让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同龄人在一起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从而为每一个障碍儿童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最大空间,为其接受下一阶段的教育打下较好的基础,更有利于障碍儿童融入主流社会。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经常用来描述运动技能或智力的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的水平。除了运动技能滞后,由于病因不同,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还可伴有智力、语言、社交等方面的异常。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早期融合教育引起了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社会各界越来越深入的关注和支持。上世纪80年代末,江苏、北京等省市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1994年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明确指出: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可以通过五种机构实施,其中包括普通幼儿教育 机构。 乐乐(化名),一个普通的小男孩,5岁,先天性大运动发育迟缓,原因不明。平衡能力差,不能单独上下楼梯,不能正常跑和跳跃,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也较弱,出生至今由保姆在家中养育,但每天都在康复中心做训练和按摩。父母希望 孩子进入普通幼儿园进行早期融合教育。 开学初,幼儿园给各班分配插班生,我点名要了他。起初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运动发育迟缓的孩子,知道时,一切已成定局。当时我非常纠结:接受这样一个孩子,意味着我们将要付出几倍的劳动,几倍的责任心,还可能吃力不讨好。不仅如此,我还连累了班上另外两位老师,因为她们将和我一起面临未知的风险。 第二天就要见面啦,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以什么方式接受这个孩子?怎样和家长沟通?家长要配合做什么?他会不会有攻击性行为?会不会大声喧哗影响集体活动?动作迟缓到什么程度?要大小便时会不会说?有没有午睡习惯?离开家长会不会哭闹等等一系列问题让我几乎整夜未眠。 第二天的见面打消了我很多顾虑:爸爸妈妈是那样谦逊,所有的要求都一一答应;乐乐的表现更让我原本提在嗓子眼儿的心回归了原位——那天他不仅没有我顾虑的那些行为,还会友好地对人微笑,虽然这种微笑有点儿不合时宜,但比 我想象的好得多。 小班——乐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鉴于乐乐的特殊情况,刚入园的两个月,幼儿园允许他9点入园,并由奶奶陪到吃完早餐。下午两点半,再接他去训练学校进行按摩和智力训练。 1.入园第一个月 在幼儿园里,老师从每天的点名开始,要求乐乐和其他孩子一样,能站起来说“到”。这个要求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但对于乐乐,有时却要叫上好几次,他才反应过来。即使如此,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他的要求。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他逐渐熟悉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流程,绝大多数事情能够自己做:自己搬小椅子坐好,自己小便,自己吃饭,自己喝水,自己脱衣睡觉,自己穿裤子、穿鞋等等,其他小朋友能做的事情,他都能自己做到。早操环节中,他能跟着老师认真做动作,站队时能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好几次,外婆来看他做操,感动得掉眼泪,拉着我的手说:“孩子能有这样的进步,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啊!谢谢老师,让你们多费心了!” 2.户外活动,双人抬球 户外活动中,小朋友们玩双人合作抬球走。这是一个新的游戏:孩子们两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