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与统计图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校本作业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与统计图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校本作业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与统计图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校本作业浙教版

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

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2课时)

课堂笔记

1. 全面调查:对所有的考察对象作调查;抽样调查:从所有对象中抽取一部分作调查分析.

2. 总体: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个体:组成总体的每考察对象;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的容量:样本中个体的(不含单位).

也经常把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的数据整体叫做总体,把从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的数据集体叫做样本.

注意:在选取样本时,样本中的个体要有代表性,样本容量要合适.

3. 如果在抽样时,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这样的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训练

A组基础训练

1.(山西中考)以下问题不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 调查某班学生每周课前预习的时间

B. 调查某中学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

C. 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D. 调查某篮球队队员的身高

2.为了了解某中学学生的视力情况,需要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下列抽取学生的方法最合适的是()

A. 随机抽取该校一个班级的学生

B. 随机抽取该校一个年级的学生

C. 随机抽取该校一部分男生

D. 分别从该校七、八、九年级中各班随机抽取10%的学生

3. 一次数学考试的考生约12万名,从中抽取5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 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指的是()

A. 5000

B. 5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C. 12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D. 5000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了解某市今年夏季冷饮市场冰淇淋的质量,可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B. 为了了解一本300页的书稿的错别字的个数,应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C. 为了了解某市中学生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应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D. 为了了解某市九年级学生中考数学成绩,从所有考生的试卷中抽取1000份试卷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被抽取的1000名学生

5. 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调查人员从中抽取了100人的视力.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样本是;样本容量是.

6. 小亮同学为了估计全县九年级学生的人数,他对自己所在乡的人口和全乡九年级学生的人数做了调查:全乡人口约2万,九年级学生人数为300人,全县人口约35万,由此他推断全县九年级人数约为5250人.但县教育局提供的全县九年级学生人数为3000人,与估计数据有很大偏差,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你认为产生偏差的原因是:.

7. 某小组对“您觉得该不该在公共场所禁烟”作民意调查,下面是三名同学设计的调查方案:

同学A:我把要调查的问题放到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上,这样大部分上网的人就可以看到调查的问题,并很快就可以反馈给我.

同学B:我给我们小区的居民每一位住户发一份问卷,一两天也可以得到结果.

同学C:我只要在班级上调查一下同学就可以了,马上就可以得到结果.

请问:上面三个同学哪个能获得比较准确的民意?为什么?

8.某电视台播放一则新闻:“奶粉合格率为50%.”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则新闻是否说明市场上所有奶粉恰好有50%合格?

(2)你认为这则新闻来源于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为什么?

(3)如果已知在这次抽查中各项指标均合格的奶粉共有1000袋,你能算出共有多少袋奶粉接受了检查吗?

B组自主提高

9. 某校七年级共有学生600名,为了了解这些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了40名学生进行测量,在这个事件中:

(1)总体、个体、样本各是什么?

(2)这个抽样调查具有代表性吗?

(3)若具有代表性,且数据在0.9~1.2范围内的比例为40%,则可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视力在0.9~1.2范围内的人数约为多少?

10. 某地区随机抽取若干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期末模拟测试,并对测试成绩(单位:分)进行了统计,具体统计结果见下表:

某地区七年级数学期末模拟测试成绩统计表

(1)填空:本次抽样调查共测试了名学生;

(2)该地区确定数学期末模拟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的为合格,要求合格率不低于97%.

现已知本次测试得60分的学生有117人,通过计算说明本次数学期末模拟测试的合格率是否达到要求?

C组综合运用

11.某个体养鱼户已养鱼两年,头一年放养鲤鱼苗20000尾,到了秋季,想估计一下池塘里还存活多少条鱼,第一次捞一网一共捕到200条,它们全被做上了标记,然后全部放回;第二次捕捞了两网,一共捞到490条,其中有7条鱼身上有标记.请你估计一下鲤鱼苗头一年的成活率.

参考答案

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2课时)

【课堂笔记】

2. 一个数目

3. 相等

【分层训练】

1—4. CDBB

5. 某校七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随机抽取的100名同学的视力情况 100

6. 样本选取不具有代表性

7. 同学B能获得比较全面的民意. 理由:同学A将问卷放在网上,由于上网的大部分是年

轻人,因此所调查的人群不够全面;同学C 调查的人群也不具有代表性,只限于班级同学;只有同学B 的调查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民意,因为小区里包括了各年龄层次的人.

8. (1)不是.

(2)抽样调查,因为调查具有破坏性且工作量大,不可能采用全面调查.

(3)1000÷50%=2000(袋).

9. (1)总体是6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个体是每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样本是抽查的4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2)有代表性.(3)该校七年级学生视力在0.9~1.2范围内的人数约为600×40%=240(人).

【点拨】由样本的情况估计总体的情况.

10. (1)4000

(2)不合格率为:4000

117217 ×100%=2.5%,合格率为:97.5%>97%,所以本次数学期末模拟测试的合格率达到了要求.

11. 设头一年成活的鲤鱼共有x 尾, 根据题意,得

200

x =7490,解得x =14000. ∴成活率为2000014000×100%=70%.

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

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 一、抽样: 人们在研究某个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往往会遇到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作调查的情况,于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对象作调查,这就是抽样。 在统计中,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的集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的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 二、常见的统计图: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体选择用哪种统计图,要依据统计图的特点和问题的要求而定。 1.条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条形统计图又分为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2)特点: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如果要表示的数据各自独立,一般要选用条形统计图。 (3)绘制方法: ①为了使图形大小适当,先要确定横轴和纵轴的长度,画出横轴和纵轴; ②确定单位长度,根据要表示的数据的大小和数据的种类,分别确定两个轴 的单位长度,在横纵、纵轴上从零开始等距离分段; ③用长短(或高低)不同的直条来表示具体的数量,直条的宽度要适当,每 个直条的宽度要相等,直条之间的距离也要相等; ④要注明各直条所表示的统计对象、单位和数量,写上统计图的名称、制图 日期,复式条形图还要有图例。 2.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 (2)特点: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增减变化。如果表示的数据是想了解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就采用折线统计图。 (3)绘制方法: ①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 ②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画出纵、横轴; ③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 ④把各点用线段按顺序依次连接起来; ⑤统计图中的数据是不是统计资料整理的数据。 3.扇形统计图:

七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复习六 数据与统计图表校本作业 (新版)浙教版

期末复习六数据与统计图表 复习目标 必备知识与防范点 一、必备知识: 1.对所有的对象作调查,这种调查叫做.从考察对象中抽取一部分作调查叫做. 2.在统计中,我们将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的集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叫做样本的容量.3.常用的统计图有、、和. 4.将数据分组后,每一组的后一个边界值与前一个边界值的差叫做.将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叫做.若数据按问题中事件类别分组,则频数就是各类事件发生的.反映数据分布的统计表叫做. 5.每一组与的比叫做这一组数据(或事件)的频率. 二、防范点: 1.抽样调查选取样本时,样本中的个体要有代表性,样本容量要合适.

2.正确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不要混淆,并注意样本容量无单位.3.制作统计表、统计图时不要遗漏标题. 4.制作频数表、频数直方图时首先要确保频数数据的准确,其次注意频率一般用小数表示,不用百分数. 例题精析 考点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例1 (1)中考结束后,小明想了解今年杭州各普高的录取分数线,他需要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这些数据?() A.测量 B.查阅文献资料、互联网 C.调查 D.直接观察 (2)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B.了解A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C.了解A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D.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3)为了了解B市2017年中考数学学科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300名考生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 A. 300 B.被抽取的300名学生 C.被抽取的300名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 D. B市2017年中考数学成绩 反思:数据的收集可以采用直接或间接途径,直接途径可以用到观察、测量、调查或实验等手段,间接途径主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等.调查又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当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进行调查时,往往选用抽样调查.抽样调查过程中的样本抽取要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要适合.同时也要区分总体、样本、个体、样本容量四个概念. 考点二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 例2 (1)要反映某地某月气温的变化情况最适合采用()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6.4频数与频率练习题

6.4第1课时频数统计表 一、选择题 1.列一组数据的频数统计表时,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 A.组距B.频数C.频率D.个数 2.在频数统计表中,各小组的频数之和() A.小于数据总数B.等于数据总数 C.大于数据总数D.不能确定 3.已知一个样本数据如下:63,65,67,69,66,64,66,64,65,68.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组,其中64.5~66.5这组的频数是() A.0.4 B.0.5 C.4 D.5 4.已知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为90,最小值为35,若选取组距为10,则这组数据可分成() A.5组B.6组C.8组D.4组 二、填空题 5.有一个含有50个数据的数据组,已知最小数据是15,最大数据是45,且各数据都是整数,则这50个数据分为8组时,组距是________;若第1组的下限为14.5,则其上限为________,最末一组的上限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6.图K-43-1表示的是某班同学衣服上的口袋数: 图K-43-1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结论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只有4个人的衣服上有4个口袋.() ②只有1个人的衣服上有8个口袋.() ③只有3个人的衣服上有5个口袋.() (2)根据上图填写下面的频数统计表: 7 某市部分学生参加了201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决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已知竞赛成绩都是整数,试题满分为140分,参赛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如下: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全市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本次数学竞赛决赛?最低分和最高分分别在什么分数范围内? (2)经竞赛组委会评定,竞赛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考生均可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求该市参加本次竞赛决赛的学生获奖率; (3)上表还提供了其他信息,例如:未获奖的有105人,请你再写出两条此表提供的信息. 图1 (1)“掷实心球”项目男、女生总人数是“跳绳”项目男、女生总人数的2倍,求“跳绳”项目的女生人数; (2)若一个考试项目的男、女生总平均成绩不小于9分为“优秀”,试判断该县上届毕业生的考试项目中达到“优秀”的有哪些项目,并说明理由; (3)请结合统计图信息和实际情况,给该校九年级学生体育考试项目的选择提出合理化建议. 6.4第2课时频率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频数表示所有对象出现的次数 B.频率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C.所有频率之和等于1 D.频数和频率都不能够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 2.某校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进行调查,将所得数据分成5组.已知第一组的频率是0.18,第二、三、四组的频率之和为0.62,则第五组的频率是() A.0.20 B.0.09 C.0.31 D.不能确定 3.王老师对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该班A型血的人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典型分析:补全统计图(青岛版)

典型分析:补全统计图 与图表描述数据有关的试题中重要的一类就是根据所给的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题目信息补全统计图.下列举例说明这类问题的解法. 例1 小刘对本班同学的业余兴趣爱好进行了一次调查,她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图1和图2. 图1 图2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将“书画”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 (2)在图2中,求出“球类”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并分别写出爱好“音乐”、“书画”、“其它”的人数占本班学生数的百分数; (3)观察图1和图2,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只要写出一条结论). 分析:要补全统计图中的“书画”部分,则需要知道爱好书画的人数,为此,需要联合这两个统计图去获取信息.从条形统计图可知,爱好“球类”的人数为14人,从扇形统计图可知,爱好“球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35%,由此可以计算出总人数,用总人数减去球类、音乐和其他人数,即可的爱好“书画”的人数.进而补全“书画”条形统计图.用音乐、书画和其他具体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解决第(2)问. 解:(1)如图1,由14÷35%=40,40-14-12-4=10知,补图如图3所示. 图3

(2)360°×35%=126°.所以“球类”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6°,12÷40=0.3,10÷40=0.25,4÷40=0.1,即喜欢音乐、书画、其他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30%,25%,10%. (3)略 评注:求到问题中的总人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确定总人数需要借助两个统计图中的已知数据信息. 例2 某网站公布了某城市一项针对2006年第一季度购房消费需求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图4是根据调查结果制作的购房群体可接受价位情况的比例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一部分. (1)若2500~3000可接受价位所占比例是3500以上可接受价位所占比例的5倍,则这两个可接受价位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 (2)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图4 分析:要补全条形统计图,需要计算出2500~3000,3500以上两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要补全扇形统计图,可根据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计算出相应圆心角的度数,根据圆心角进行补图. 解:(1)因为2500~3000和3500以上这两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和为 1-15%-35%-20%=30%,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可求得2500~3000占25%,3500以上占5%. (2)所补全的统计图如图5所示.

2019年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专题五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习题1

小专题(五)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1.(呼和浩特中考)以下是某手机店1~4月份的两个统计图,分析统计图,对3、4月份三星手机的销售情况四个同学得出的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为(B) A.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为65万元 B.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上升 C.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下降 D.3月份与4月份的三星手机销售额无法比较,只能比较该店销售总额 2.(深圳中考)2016年深圳市“读书月”活动结束后,教育部门就某校初三学生在该活动期间阅读课外书籍的数量进行统计,将收集的数据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x=20%,这次共抽取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补全条形图; (2)在学生读书数量扇形统计图中,3本以上所对扇形的圆心角是72°; (3)若全市在校初三年级学生有6.7万名,请你估计全市初三学生在本次“读书月”活动中读书数量在3本以上的学生约有1.34万名. 3.(长春中考)在“世界家庭日”前夕,某校团委随机抽取n名本校学生,对“世界家庭日”当天所喜欢的家庭活动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的家庭活动方式包括: A.在家里聚餐B.去影院看电影 C.到公园游玩D.进行其他活动 每位学生在问卷调查时都按要求只选择了其中一种喜欢的活动方式.该校团委收回全部问卷后,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n名学生喜欢的家庭活动方式的人数条形统计图 (1)求n的值; (2)四种方式中最受学生喜欢的方式为C(用A,B,C,D作答);选择该种方式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的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为35%; (3)根据统计结果,估计该校1 800名学生中喜欢C方式的学生比喜欢B方式的学生多的人数.

2017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要调查你校学生学业负担是否过重,选用下列哪种方法最恰当() A.查阅文献资料B.对学生问卷调查 C.上网查询D.对校领导问卷调查 2. 如图,这是某地2014年和2015年粮食作物产量的条形统计图,请你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2015年三类农作物的产量比2014年都有增加 B.玉米产量和杂粮产量增长率相当 C.2014年杂粮产量是玉米产量的约七分之一 D.2014年和2015年的小麦产量基本持平 3.(2016?瓯海区一模)为了解初三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小华调查了某班45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并把它绘制成折线统计图.由图可知,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等于9小时的人数是() A.5 B.18 C.10 D.4 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如图是西湖景点2009-2011年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增长率统计图.已知该景点2010年旅游收入4500万元.下列说法: ①三年中该景点2011年旅游收入最高; ②与2009年相比,该景点2011年的旅游收入增加[4500×(1+29%)-4500×(1-33%)]万元; ③若按2011年游客人数的年增长率计算,2012年该景点游客总人数将达到280×

(1+ 280?255255 )万人次,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0B.1C.2D.3 5.(2017?益阳模拟)小明家上个月支出共计800元,各项支出如图所示,其中用于教育上的支出是() A.232元B.200元C.160元D.80元 6. 要反映2015年末嘉兴市各个县(区)常住人口占嘉兴市总人口的比例,宜采用()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频数直方图 7. 某校对初三年级1600名男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身高(单位:m)在1.58~1.6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4,则该组的人数为() A.640人B.480 人C.400人D.40人 8. 在一篇文章中,“的”、“地”、“和”三个字共出现100次,已知“的”和“地”的频率之和是0.7,那么“和”字出现的频数是() A.28 B.30 C.32D.34 9. 某棉纺厂为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20根棉花纤维进行测量,其长度x(单位:mm)的数据分布如下表所示,则棉花纤维长度的数据在16≤x<32这个范围的频率为()

七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图(1)

5.2统计图(一) 学习目标: 1.回顾小学时所学过的三种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 3.知道各种统计图的作用; 重点:根据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学一学:阅读教材P151至P153“做一做”上方的内容,解决下面的问题: 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2017年石油消费量 (2)2017年,美国的石油消费量约为百万吨,约是日本的倍,约是中国的倍。 (3)这是统计图, (4)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纵轴表示,横轴与纵轴交点处用表示,(5)条形统计图的作用是:利用条形统计图,可以。 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 (6)左图是统计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1974年世界人 口大约为亿人口; ○2从图中可以看出1987年世界人 口大约为亿人口; ○3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年世界人 口大约为亿人口; ○4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世界人口大约为亿人口; ○5从图中可以预计2025年世界人口大约为亿人口。

2017年我国几个城市年降水量统计图 (7)由左图的2017年我国几个城 市年降水量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 ○12017年海口市年降水量大约 是mm; ○22017年广州市年降水量大约 是mm; ○32017年武汉市年降水量大约 是mm; ○42017年北京市年降水量大约是mm。 (8)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纵轴表示,横轴与纵轴交点处用表示,(9)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是:利用折线统计图,可以。 地球上咸水、淡水的统计图(10)这是统计图; (11)已知地球的水资源总量达145 000 万千米3,则地球的淡水资源约为 万千米3,咸水资源约为万千米3。 (12)在扇形统计图中,整个圆面表示总 体,圆内每个扇形表示; 地球上海洋、陆地面积的统计图(13)如左下图是地球上海洋、陆地面积的扇形统计图。 已知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1亿万千米2,则地球的海洋面 约为亿万千米2,地球的陆地面积约为亿万 千米2。 (14)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是:从扇 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1.某县教育局一次对2017年初中 毕业生去向做了调查,将数据整理 后,绘制成统计图如右上。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已知上非达标高中的毕业生有1500人,求这一年初中毕业生有多少人?(2)上职业高中和赋闲在家有毕业生各有多少人?

初一数学数据与统计图表测试题

第十六周初一数学周周清测试卷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在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有一个扇形占整个圆的30%,则这个扇形圆心角是( ) A. 108° B.60° C. 30° D.216° 2.某单位有职工100名,按他们的年龄分成8组,在40~42(岁)组内有职工32名,那么这个小组的频率是( ) A.0.12 B.0.38 C.0.32 D.32 3.某商场为了解本商场的服务质量,随机调查本商场购物的100名顾客,调查结果如图1,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这100名顾客中对该商场的服务质量不满意的有( )人. A.70% B.7 C.70 D.7% 4.如下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行人数最少只为90人 B.步行人数为50人 C.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数的50% D.步行与骑自行车的人数和比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少 5.某公司的生产量在七个月之内的增长变化情况如下图3,从图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2~6月生产量增长率逐月减少 B.7月份生产量的增长率开始回升 C.这七个月中,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 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上涨有下跌 二、填空题(共13分,6-7每题2分,8-10每题3分) 6.某超市对今年前两个季度每月销售总量进行统计,为了更清楚地看出销售总量的总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应选用_________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7.将收集到的40个数据进行整理分组,已知落在某一范围内的频数是5,则该组的频率是__________, 8.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扇形A 、B 、C 、D 的面积之比为2∶3∶3∶4,则最大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____. 9.已知一组数据都是整数,其中最大值是242,最小值是198,若把这组数据分成9个小组,则组距是___________. 10.有一些乒乓球,不知其数量,先取6个作了标记,把它们放回袋中,混合均匀后又取了20个,发现含有两个做标记的,可以估计这袋乒乓球有_________个. 图1 图2 图3

最新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卷有答案-(数学)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 A. 对“天宫一号”飞船的零部件进行检查 B. 对我市中小学生视力情况进行调查 C. 对市场上某品牌老酸奶的质量情况进行调查 D. 对某品牌彩电的使用寿命 2.为了解2013年河北中考数学试卷学生得分情况,某小组从中随机抽查了1000份进行分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以上调查方式属于抽样调查 B. 总体是所有考生的数学试卷 C. 个体指每个考生的数学试卷 D. 样本容量指所有抽取的1000份试卷 3.有40个数据,最大值为35,最小值为15,若取组距为则组数应为 A. 4 B. 5 C. 6 D. 7 4.某学习小组将要进行一次统计活动,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活动序号,其中正确的是 A. 实际问题收集数据表示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B. 实际问题表示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C. 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D. 实际问题整理数据收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5.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 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A. 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 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 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 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6.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 对我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差 B. 调差我市冷饮市场雪糕质量情况 C. 调差我国网民对某件事的看法 D. 对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各零部件质量的检查 7.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 调查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 B. 调查市场上老酸奶的质量情况 C. 调查某品牌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 D. 调查我市市民对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知晓率 8.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 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 B. 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 C. 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 D. 考察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 9.下列调查方式中,应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 调查某品牌手机的市场占有率 B. 调查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的情况 C. 对我国首架歼15战机各个零部件的调查 D. 调查某型号炮弹的射程 10.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不合理的是 A. 了解某电视台某次“爱的奉献”抗震救灾文艺晚会的收视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B. 了解某渔场中青鱼的平均重量,采用抽样调查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培优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培优测试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本卷共有三大题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了解某市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 B﹒了解某班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合采用普查 C﹒检查乘坐高铁旅客的行李,适合采用普查 D﹒检查新研发的新型战斗机的零部件,适合采用抽样调查 2﹒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分别作出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A﹒在公园选择1000名老年人了解身体健康状况 B﹒随意调查1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利用所辖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10%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D﹒在各医院、卫生院调查1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3﹒某中学为了解七年级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对于这个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校七年级800名学生的全体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所抽取样本的容量 D﹒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4﹒为调查某校1500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和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结合调查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可估算出该校喜欢体育节目的学生共有() A﹒300名B﹒400名C﹒450名D﹒1200名 第4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 5﹒某地三月中旬每天平均空气质量指数(AQI)分别为:118,96,60,82,56,86,112,108,94,为了描述这十天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最适合用的统计图是()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 6﹒如图,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A﹒七年级学生人数最多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2倍 C﹒九年级女生比男生多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 7﹒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4,则第5组的频率是() A﹒0.1 B﹒0.2 C﹒0.3 D﹒0.4 8﹒为了解七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小华调查了某班45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并把它绘制成折线统计图.由图可知,一周参加体育锻炼8小时的人数比锻炼10小时的人数少() A﹒20%B﹒40%

七年级数学数据与图表单元测试

第六章 数据与图表 一、填一填(30分) 1. 七年级(1)班有14名女同学约占全年级420同学的 2. 常见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折线型统计图及条形统计图. 3. 要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选择 统计图。 4. 为了调查某一路口某时段的汽车流量,记录了15天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其中有2天是142辆,2天是145辆,6天是156辆,5天是157辆,那么这15天在该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平均辆数为 5. 某电视台综艺节目接到热线电话3000个,现要从中抽取“幸运观众”10名,张华同学打通了一次热线电话,那么他成为“幸运观众”的机会是 6. 某人抛一枚硬币n 次,出现正面向上与出现反面向上的次数比为2:3,若此人记录下正面向上的次数为8次,则n= 7. 根据右图所示,请填空: ⑴松树棵数占 % ⑵已知杨树种了120棵,则柳树种了 棵 ⑶表示“柳树”的这个扇形,圆心角是 度 8. 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 那么当输入的数据是18时,输出的数据是 二、选一选(24分) 1. 收集数据的方法是( ) (A) 查资料 (B) 做实验 (C) 做调查 (D) 以上三者都是 2. 学校足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表所示,则出现次数最多的年龄是( ) 1 2 (A) 14 (B) 15 (C) 16 (D) 17 3. 根据右边的两个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中的学生喜欢运动,三中的学生喜欢学习 (B) 一中喜欢足球的人数与三中喜欢数学的人数相等

(C) 三中喜欢自然的学生与一中喜欢排球的人数相等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4.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7℃左右,但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不尽相同,如图反映了一天24小时内小明体温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清晨5时体温最底 (B) 下午5时体温最高 (C) 这天中小明体温T(℃)的范围是36.5≤T ≤37.5 (D) 从5时到24时,小明的体温一直是升高的 5. 甲班男女生各占一半,乙不班男生占,女生占,则哪个班的女生多( ) (A) 甲班 (B) 乙班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6. 在你的生活和学习中,认为以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是( ) (A) 我国每年都下雨 (B) 一个数的绝对值为非负数 (C) 负数的平方根是负数 (D) 某人连掷5次硬币,没方面向下 7. 为了让人们感受丢弃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某班环保小组的六名学生记录了自己家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结果如下:(单位:个)33、25、28、26、25、31 如果该班有45名学生,那么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本周全班同学各家总共丢弃塑料袋的数量约为( )(A) 900个 (B) 1080个 (C) 1260个 (D) 1800个 8. 如图,是一幅统计图,从这幅统计图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直观发现经济呈增长趋势 (B) 总产值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C) 尤其1990年到2000年这10年间,发展速度迅猛 (D) 从1952年到2000年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三、做一做(46分) 1. 学期结束前,学校想调查一下学生更对七年级新教材的意见,特相七年级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8分) ①计算出每一种意见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几:②请画出反映此调查结果的扇形统计图; ③从统计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说明理由;④谈谈你对新教材的看法. 2. 在举过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疫情变化牵动着全国人命的心,请根据下列疫情统计表回答问题:(8

浙教版数学七下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练习教学内容

浙教版数学七下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练习

数据与统计图表 数据的收集,有全面调查(即普查)和抽样调查(即抽查)两种调查方式。 人们在研究某个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往往会遇到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作调查的情况,于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对象作调查,这就是抽样。 在抽样调查中,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的集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的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 统计图表类型: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 各类统计图的优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常见考法 (1)列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完成题目设计的问题; (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4)统计图的绘制和转化。 频数与频率: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组数>极差/组距 的最小整数 例题:其中最大值为5.4,最小值为2.4。若组距定为0.3则列频数分布表时应把数据分为_____组. 为了使数据不落在各组的边界上,在组距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把边界值取的比实际数据多一位小数 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也称为频数 频率=) 样本容量(频数数据总据 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 (2)决定组数与组距;组距 就是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3)确定分组; (4)列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2020【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扇形统计图》练习(含答案)

6.3 扇形统计图 A组 (第1题) 1.某校开展第二课堂,组织调查了本校150名学生各自最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绘制成了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喜爱跑步和打羽毛球的学生人数分别是(B) A. 30,40 B. 45,60 C. 30,60 D. 45,40 (第2题) 2.某校学生到校方式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该校步行到校的学生数有100人,则乘公共汽车到校的学生有(D) A. 75人 B. 100人 C. 125人 D. 200人 3.“阳光体育”运动在我市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为了了解同学们

最喜爱的阳光体育运动项目,小王对本班50名同学进行了跳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踢毽子及其他等运动项目最喜爱情况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若将其转化为扇形统计图,则最喜爱打篮球的人数所在扇形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B) (第3题) A. 180° B. 144° C. 120° D. 72° (第4题) 4.如图是某中学七年级(3)班60名同学参加兴趣活动的扇形统计图,其中S1,S2,S3,S4分别表示四个扇形的面积,且S1∶S2∶S3∶S4=4∶3∶2∶1.那么参加数学活动小组的同学有(B) A. 24人 B. 18人 C. 12人 D. 6人 (第5题)

5.某企业今年第一季度各月份产值占这个季度总产值的百分比如图所示,又知二月份产量是72万元,那么该企业第一季度月产值的平均数是__80__万元. 6.某商场对去年端午节当天销售A ,B ,C 三种品牌粽子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如图①和图②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第6题) (1)哪种品牌粽子的销售量最大? (2)补全图①中的条形统计图. (3)写出A 品牌粽子在图②中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解】 (1)三种品牌粽子的总销量为120050% =2400(个). ∵A 品牌的销售量为400个,C 品牌的销售量为1200个, ∴B 品牌的销售量为2400-400-1200=800(个). ∵1200>800>400, ∴C 品牌粽子的销售量最大. (2)补图如图①中斜纹所示. (3)图②中A 品牌粽子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002400 ×360°=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介绍 第六章 数据与图表 浙教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介绍(浙教版) 第六章数据与图表 本章主要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调查表、统计表的结构与设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了解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统计图的基本步骤。参与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获取数据,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本章是小学统计内容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初中学习统计与概率的起点。本章中关于统计的数学思想对进一步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任何统计活动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所以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使用适当的方法(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运用统计图分析社会生活与科学领域的实际问题都需要较强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必需的生活经验,是本章的难点。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课时 6.2 统计表 1课时 6.3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1课时 6.4 扇形统计图 1课时 课题学习 1课时 复习、评估2课时,机动使用1课时,合计8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 (1)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如下: 直接途径:数数、观察、测量、实验并记录等 生活中的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类、排 制作数据统计表 序、分组、编码等) 间接途径:查询、查阅文件、报刊、上网及计算等 制作统计图

(2)本章教学目标如下: (3)本章教学要求 ①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要求和步骤,掌握数据的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整理方法,参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实践活动。 ②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结构,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和统计表。 ③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各自特点和作用,会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019年初一数学数据与图表专项复习题含有答案

2019年初一数学专题复习卷 数学科目章节综合能力提升卷 考试范围:数据与图表;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扇形统计图中,若将圆均匀地分成 12份,则每份圆心角的度数是() A.10°B.18°C.30°D.72° 答案:C 2.由图,可知销售量最大的一年是() A. 2005年B. 2006年C.2007年D.无法确定 答案:C 3.资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生产总值之和的22%,发达国家占78%.要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则各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之差为() A.56°B.200°C. 201.6°D. 202° 答案:C 4.某校篮球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168、167、160、164,168、168,167、167、163、170.获得这组数据的方法是() A.直接观察B.查阅文献资料C.互联网查询D.测量 答案:D 5.观察下图,下列选项正确的为() ①面积最大的是亚洲;②南美洲、北美洲、非洲约占总面积的50%;③非洲约占全球面 积的1 5 ;④南美洲的面积是大洋洲面积的2倍

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④ 答案:D 6.第五次全国人13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海南省总人口为786.75万,如图表示海南省2000年接受初中教育这一类别的数据丢失了,那么,结合图中信息,可推知2000年海南省接受初中教育的人数为() A.24.94万B.255.69万C.270.64万D.137.21万 2000年海南省受教育程度人口统计图 答案:B 7.如图是某公司近三年的资金投放总额与利润统计示意图,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 ①2001年的利润率比2000年的高2%; ②2002年的利润率比2001年的利润率高8%; ③这三年的平均利润率为14%; ④这三年中2002年的利润率最高. 以上判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B 二、填空题 8.某校七年级(2)班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检测题含答案初一数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 表》检测题含答案初一数 第6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调查中,最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B ) A.调查 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情况 B.调查某中学九年级(1)班学生的视力情况 C.调查某市初 中学生每天锻炼所用的时间情况 D.调查某市初中学生利用网络媒体自主学习的情况 2.为了考察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任意抽取了10台 进行实验,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 D ) A.抽取的10台电视机 B.这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C.10 D.抽取的10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3.为了了解我市6000名学生参加的初中毕业会考数学考试 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 题中,下列说法:①这6000名学生的数学会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其中正确的有( C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4.下列统计图能够显示数据变化趋势的是( C ) A.条形图B.扇形图 C.折线图 D.直方图 5.对某中学70名女生身高进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是169 cm,最小值是143 cm,对这组数据整理时取组距为5 cm,则应分( B ) A.5组 B.6组 C.7组 D.8组 6.某个样本的频数直方图中,一组数据的频数为50,频率为0.5,则抽查样本的样本容量是( A ) A.100 B.75 C.25 D.无法确定 7.某校随机抽取200名学生,对他们喜欢的图书类型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根据图中信息,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喜欢文学类书籍的人数是( A ) A.800 B.600 C.400 D.200 ,第7题图) ,第9题图) 8.某学校将为七年级学生开设A,B,C,D,E,F共6门选修课,现选取若干学生进行了“我最喜欢的一门选修课”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表(不完整). A B C D E F 选修课 40 60 100 人数 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D ) A.这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00人 B.扇形统计图中E部分扇形的圆心角为72°

七年级数学上册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学案(新版)沪科版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学习目标: 1.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2.由给出的条件制作出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 3.能根据调查的目的和数据的性质恰当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4.知道各种统计图的作用和局限性。 重点: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或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知识要点:复式统计图 学一学: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内容: 1.如图是某校两个班的同学在一次体育课的活动项目统计图: (1)这是统计图; (2)班踢足球的人数多,班打排球的人数多;(3)项目的人数两个班是一样多; (4)项目的人数两个班都较少。 学一学: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问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h

h 1.如图是某城市甲、乙两家商店某年各月销售电视机的折线图: (1)这是 统计图; (2)甲、乙两家商店销售量最多的月份是 ,最少的月份是 ; (3)甲、乙两家商店这一年销售量的共同趋势是 ; (4)这一年中 月两家的销售量是相同的; (5) 季度甲商店的销售量低于乙商店的销售量,但甲商店的店主可能采取了 等这些有力的促销措施使得 季度甲商店的销售量高于乙商店的销售量。 议一议: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问题: 【归纳总结】各种统计图的长处: 1.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 ; 2.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 ; 3. 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4.复式统计图能清楚地 。 所以我们在应用统计图描述数据时,要根据 恰当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选一选% 2003~xx 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粮食产量 比上年增长 43071 44347 48412 49000 48745 38000 40000 42000 44000 46000 48000 50000 52000 5 20 25 -5 -5.1 9.0 1.1 2.9 0.7

初一数学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

初一数学知识点:统计 表和统计图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一数学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图题 [ 初一数学] 题型:解答题 问题症结:找不到突破口,请老师帮我理一下思路 考查知识点: 统计表 难度:中 解析过程:

规律方法: 利用乘法计算 求老师解答 ? [ 初三数学] ?题型:其它 问题症结:找不到突破口,请老师帮我理一下思路 考查知识点: 统计表 难度:难 解析过程:

规律方法: (1)用总人数乘以和谐观点的百分率,圆心角就是用圆周角乘以和谐观点的百分率; (2)(2)用总人数乘以持感恩观点的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选择感恩观点的学生数; (3)(3)列出统计图或树状图将所有可能结果列举出来即可求的概率. 知识点:统计表和统计图 所属知识点: [数据与图表] 包含次级知识点: 统计表 知识点总结 一、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与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2.频数分布表: 运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先列出它的分布表,其中有几个常用的公式: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数据总数×各组的频率=相应组的频数。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将频数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 3.频数分布直方图: (1)当收集的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先将数据适当分组,然后再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②决定组数和组距,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应当越多;③确定分点;④列频数分布表;⑤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归纳

一、目标与要求 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模拟过程,了解抽样调查、样本、个体与总体等统计概念;学会从样本中分析、归纳出较为正确的结论,增强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理解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学会制作频数分布表;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二、重点 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分层抽样的方法和样本的分析、归纳; 抽样调查、样本、总体等概念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三、难点 绘制扇形统计图; 样本的抽取;

分层抽样方案的制定;确定组距和组数。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概念 1.数据的整理:我们利用划记法整理数据,如下图所示, 2.数据的描述: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条形 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如下图所示: 收 集 描 述 整 理 分 析 得 出

3.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4.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5.抽样调查分类: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 概率抽样是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调查研究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并从数量上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计推断,对推断出可能出现的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习惯上将概率抽样称为抽样调查。 6.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7.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8.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为了使样本能够正确反映总体情况,对总体要有明确的规定;总体内所有观察单位必须是同质的;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必须遵守随机化原则;样本的观察单位还要有足够的数量。又称“子样”。按照一定的抽样规则从总体中取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