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看图列算式(2步计算)

一年级上册看图列算式——两步解决问题

1、连加和连减问题

下面的两道题是对比的,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左边的是连加,右边的是连减。

左图表示:左部分有3个气球,中间有4个气球,右部分有2个气球,一共有多少个?算式是:3+4+2=9(因为图中气球没有表示减少或去掉的标志——虚线或斜线,只是单纯的3部分气球,所以用加法来表示)

右图表示:原来有9个气球(这个一般学生很难找对)先飞走了2个,又飞走了3个,还剩几个?算式是:9-3-2=4或9-2-3=4还有这样的题:

(1)(2)(3)

这两题同样是连减,但是(2)(3)要难于(1),因为小鸡已经走开了,不在原来的位置,所以要找出原来有几只要先思考一番;汽车后面冒尾气的表示是开走的,远处的又表示是先开走的,没有冒尾气的又表示是停着的没有开动的。

(1)(2)表示车上有4名同学,先来了3名同学,又来了2名同学,一共有几名同学?算式是:

4+3+2=9或2+3+4=9或4+2+3=9

这两题都是连加,连加的问题学生一般都比较容易看明白,出错的一般都是减法问题。

2、加减混合问题

(1)(2)(3)

答案:

1. 6-2+3=7或6+3-2=7

2. 6-2+3=7或

6+3-2=7 3. 4-2+3=5(因为有箭头,所以告诉事情发生的顺序)

第(2)题较难,因为原来车上有几人学生不容易看出,要经过

思考才能得出,第(3)题也是如此。

连减难于连加,加减混合又难于连减。

总的来说,解决问题不管是一步还是两步,都要看懂图,尤其是

有减法的含义的图学生不容易看,可以用学具盒里的学具让孩子多操

作、感知,还可以反过来,告诉学生算式,让他来编故事或自己根据算

式来画图,都有助于对图的理解。

一(上)数学看图列式分解及练习

一年级数学解决“看图列算式”问题的几种类型 1、加法问题: (1)这类问题没有大括号和小问号的提示,也没有虚线和斜线的提示,通常是写一道加法算式,如果题目给出两道算式的空要你填的话,就写 两道加法算式:从左往右加写一道,从右往左加写一道。如下 (2)这类问题因为有大括号和小问号的提示,明确了问题是什么,所以通常是根据问题问的是什么选择合适的方 法列出算式就可以了,所以只写一道。当小问号在大括号的小尖尖处的时候,通常求左右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多少。要求学生可以这样描述:有4 只小兔,又来了2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算式只写一个,可以是4+2=6,也可以是2+4=6) 2、减法问题: (1)这样的问题有虚线,但是没有明确去掉的是哪一边的,所以通常情况下是要写两道减法算式的。两道算式都要先数出总数是多少,再减去 左边部分,得到右边部分—6-2=4;总数减去右边部分,得到左边部分—6-4=2。 (2)这类的问题有明确的指示,虚线和斜线都表示拿走去掉的意思,这里虚线圈走的部分和斜线划掉的部分都表示从总数中去掉了一部分,这 种情况只能写一道算式,但是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用物体的总数来减,学生容易写成用剩下的部分减拿走的部分。 算式应写成:10-4=6 8-3=5 (3)这类问题有大括号和小问号提示你,问题问的是什么(有时问的是左边部分有多少,有时问的是右边部分有多少),所以先要找到总数是 多少,然后去掉没有小问号的一边,就知道了。但是学生的描述也很重要,不少学生会看图,但是不会说题目的意思,家长要让孩子在家多说,例 如“一共有7只小兔在吃草,走了1只,还剩几只小兔?”或“一共有9只小鸡在吃食,现在只有5只在吃食,走了几只小鸡?”。后一种是逆向思维,学生较难表述。 算式应写成:7- 1=6 9-5=4 1、连加和连减问题: 下面的两道题是对比的,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左边的是连加,右边的是连减。 左图表示: 左部分有3个气球,中间有4个气球,右部分有2个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算式是:3+4+2=9 因为:图中气球没有表示减少或去掉的标志——虚线或斜线,只是单纯的3部分气球, 所以用加法来表示。 右图表示:

一年级上册看图列算式(归类(最新整理)

一年级上册看图列算式——一步“解决问题”的几种类型 1、加法问题 (1)这类问题没有大括号和小问号的提示,也没有虚线和斜线的提示,通常是写一道加法算式,如果题目给出两道算式的空要你填的话,就写两道加法算式:从左往右加写一道,从右往左加写一道。如 (2)这类问题因为有大括号和小问号的提示,明确了问题是什么,所以通常是根据问题问的是什么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算式就可以了,所以只写一道。当小问号在大括号的小尖尖处的时候,通常求左右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多少。要求学生可以这样描述:有4 只小兔,又来了2 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算式只写一个,可以是4+2=6,也可以是2+4=6 ) 2、减法问题 (1)这样的问题有虚线,但是没有明确去掉的是哪一边的,所以通常情况下是要写两道减法算式的。两道算式都要先数出总数是多少,再减去左边部分,得到右边部分—6-2=4;总数减去右边部分,得到左边部分—6-4=2。 (2)这类的问题有明确的指示,虚线和斜线都表示拿走去掉的意思,这里虚线圈走的部分和斜线划掉的部分都表示从总数中去掉了一部分,这种情况只能写一道算式,但是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用物体的总数来减,学生容易写成用剩下的部分减拿走的部分。

或 应写成:10-4=6 8-3=5 (3)这类问题有大括号和小问号提示你,问题问的是什么(有时问的是左边部分有多少,有时问的是右边部分有多少),所以先要找到总数是多少,然后去掉没有小问号的一边,就知道了。 但是学生的描述也很重要,不少学生会看图,但是不会说题目的意思,家长要让孩子在家多说,例如“一共有7 只小兔在吃草,走了1 只,还剩几只小兔?”或“一共有9 只小鸡在吃食,现在只有5 只在吃食,走了几只小鸡?”。后一种是逆向思维,学生较 难表述。 或 算式是:7-1=6 9-5=4 一年级上册看图列算式——两步解决问题 1、连加和连减问题 下面的两道题是对比的,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左边的是连加,右边的是连减。 左图表示:左部分有3 个气球,中间有4 个气球,右部分有2 个气球,一共有多少个?算式是:3+4+2=9(因为图中气球没有表示减少或去掉的标志——虚线或斜线,只是单纯的3 部分气球,所以用加法来表示)

一年级上册看图列算式(2步计算)

一年级上册看图列算式——两步解决问题 1、连加和连减问题 下面的两道题是对比的,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左边的是连加,右边的是连减。 左图表示:左部分有3个气球,中间有4个气球,右部分有2个气球,一共有多少个?算式是:3+4+2=9(因为图中气球没有表示减少或去掉的标志——虚线或斜线,只是单纯的3部分气球,所以用加法来表示) 右图表示:原来有9个气球(这个一般学生很难找对)先飞走了2个,又飞走了3个,还剩几个?算式是:9-3-2=4或9-2-3=4还有这样的题: (1)(2)(3) 这两题同样是连减,但是(2)(3)要难于(1),因为小鸡已经走开了,不在原来的位置,所以要找出原来有几只要先思考一番;汽车后面冒尾气的表示是开走的,远处的又表示是先开走的,没有冒尾气的又表示是停着的没有开动的。

(1)(2)表示车上有4名同学,先来了3名同学,又来了2名同学,一共有几名同学?算式是: 4+3+2=9或2+3+4=9或4+2+3=9 这两题都是连加,连加的问题学生一般都比较容易看明白,出错的一般都是减法问题。 2、加减混合问题 (1)(2)(3) 答案: 1. 6-2+3=7或6+3-2=7 2. 6-2+3=7或 6+3-2=7 3. 4-2+3=5(因为有箭头,所以告诉事情发生的顺序) 第(2)题较难,因为原来车上有几人学生不容易看出,要经过 思考才能得出,第(3)题也是如此。 连减难于连加,加减混合又难于连减。 总的来说,解决问题不管是一步还是两步,都要看懂图,尤其是 有减法的含义的图学生不容易看,可以用学具盒里的学具让孩子多操 作、感知,还可以反过来,告诉学生算式,让他来编故事或自己根据算 式来画图,都有助于对图的理解。

一年级上册看图列算式(归类

一年级看图列算式-—一步“解决问题”的几种类型 1、加法问题 (1)这类问题没有大括号和小问号的提示,也没有虚线和斜线的提示,通常是写一道加法算式,如果题目给出两道算式的空要你填的话,就写两道加法算式:从左往右加写一道,从右往左加写一道。如下图: (2)这类问题因为有大括号和小问号的提示,明确了问题是什么,所以通常是根据问题问的是什么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算式就可以了,所以只写一道。当小问号在大括号的小尖尖处的时候,通常求左右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多少。要求学生可以这样描述:有4只小兔,又来了2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算式只写一个,可以是4+2=6,也可以 是2+4=6) 2、减法问题 (1)这样的问题有虚线,但是没有明确去掉的是哪一边的,所以通常情况下是要写两道减法算式的。两道算式都要先数出总数是多少,再减去左边部分,得到右边部分—6-2=4;总数减去右边部分,得到左边部分 —6-4=2。

(2)这类的问题有明确的指示,虚线和斜线都表示拿走去掉的意思,这里虚线圈走的部分和斜线划掉的部分都表示从总数中去掉了一部分,这种情况只能写一道算式,但是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用物体的总数来减,学生容易写成用剩下的部分减拿走的部分。 或 应写成: 10-4=6 8-3=5 (3)这类问题有大括号和小问号提示你,问题问的是什么(有时问的是左边部分有多少,有时问的是右边部分有多少),所以先要找到总数是多少,然后去掉没有小问号的一边,就知道了。 但是学生的描述也很重要,不少学生会看图,但是不会说题目的意思,家长要让孩子在家多说,例如“一共有7只小兔在吃草,走了1只,还剩几只小兔?”或“一共有9只小鸡在吃食,现在只有5只在吃食,走了几只小鸡?”。后一种是逆向思维,学生较难表述。 或 算式是:7-1=6 9-5=4

一年级上册看图列算式(归类

一年级看图列算式——一步“解决问题”的几种类型 1、加法问题 (1)这类问题没有大括号和小问号的提示,也没有虚线和斜线的提示,通常是写一道加法算式,如果题目给出两道算式的空要你填的话,就写两道加法算式:从左往右加写一道,从右往左加写一道。如 下图: (2)这类问题因为有大括号和小问号的提示,明确了问题是什么,所以通常是根据问题问的是什么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算式就可以了,所以只写一道。当小问号在大括号的小尖尖处的时候,通常求左右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多少。要求学生可以这样描述:有4只小兔,又来了2只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兔?(算式只写一个,可以是4+2=6, 也可以是2+4=6) 2、减法问题 (1)这样的问题有虚线,但是没有明确去掉的是哪一边的,所以通常情况下是要写两道减法算式的。两道算式都要先数出总数是多少,再减去左边部分,得到右边部分—6-2=4;总数减去右边部分,得到 左边部分—6-4=2。

(2)这类的问题有明确的指示,虚线和斜线都表示拿走去掉的意思,这里虚线圈走的部分和斜线划掉的部分都表示从总数中去掉了一部分,这种情况只能写一道算式,但是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用物体的总数来减,学生容易写成用剩下的部分减拿走的部分。 或 应写成:10-4=6 8-3=5 (3)这类问题有大括号和小问号提示你,问题问的是什么(有时问的是左边部分有多少,有时问的是右边部分有多少),所以先要找到总数是多少,然后去掉没有小问号的一边,就知道了。 但是学生的描述也很重要,不少学生会看图,但是不会说题目的意思,家长要让孩子在家多说,例如“一共有7只小兔在吃草,走了1只,还剩几只小兔?”或“一共有9只小鸡在吃食,现在只有5只在吃食,走了几只小鸡?”。后一种是逆向思维,学生较难表述。 或 算式是:7-1=6 9-5=4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混合加减看图列式附答案

连加连减1.看图列式,并计算。 2+□+□=□ □+□+□=□ 10-□-□=□2.计算下列各题。 3+4+1=7+2+1= 6+4+0=4+3+2= 9-4-1=8-2-5= 6-3-3=4-1-2= 2+2+4=5+2+3=

3.看图列式。 □-□-□=□ 4. 在方格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横着相加的结果等于右面的数。 5. 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 不能填相同的数。

加减混合1.看图列式,并计算。 5-□+□=□ 3+□-□=□ □+□-□=□ 2. 计算下列各题。

9+1-5=2+7-1= 10-4-4=8-1-3= 7-6+5=2+6-4= 8-4+2=3+5-3= 6+4-8=6+1-7= 3.谁的火车开得快? 4.从1到10十个数中任选几个填写在空里,每个算式中数字不能重复 (1)□+□-□=5 (2)□-□+□=9

(3)□-□+□=7 整理与复习(一) 1.填空. (l)从左面数,○排在第()个. (2)从右面数,△排在第()个. (3)△左面有()个图形. (4)○右面有()个图形. (5)从○开始往右数,数到第()个是△.(6)☆和△相隔()个图形. 2.看图填算式. □-□+□=□3.选数填空.

()+()=4()+()=5 ()-()=4()-()=5 ()+()=3()+()=8 ()-()=3()-()=8 ()+()=6()-()=6 4.填空 (1)比6少2的数是()(4)比5多1的数(). (2)3比()少3 (5)比5少()的数是2.(3)比4多2的数是()(6)比6少1的数() 5.在○里填上“+”或“-”. 4○4=8 5○5=0 7○3=4 9○6=3 5○2=7 0○6=4 3○7=10 6○2=4 5○4=9 1○8=9 10○5=5 8○2=10 6.填空.

小学一年级数学看图列算式计算

看图列算式 18 =-= 29 3 +=-= 411 +=-= 5 +=-= 6、 +=-= 7 +=

教育小孩八招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在感叹小孩难教,其实如果家长们仔细观察和思考的话,就会发现问题大多出在我们成人身上,而不是小孩子身上.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也是一名家长.(我的小孩今年13岁,发展非常全面,学习成绩科科优秀)下面,我将我在教育小孩过程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写下来,与各位家长一起探讨: 1.蹲下去. 这不仅指硖迳系亩紫氯?/span>,而是指心态上的蹲下去.有时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其实,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适.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亲都喜欢逛商场,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欢,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听话,你有道理吗?所以,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最好换一个角度去想,这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2.走过去. 小孩为什么不愿与大人们交流,不仅仅是什么代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这些成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不愿做他们做朋友.试想你整天摆出一幅长者的脸孔,以一种教训的口气,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责备.他怎么会听你的话呢?我开家长会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大家关上手机,认真的听两个小时;如果你连两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你有什么资格来责备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每天在教室里要

坐上八九个小时,不说学习,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们有哪位家长能体会小孩的苦处呢?

我与自己的小孩是最好的朋友.我从不责备他,当然有问题的时候,我只是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与小孩的关系很好,他也很乐意向我讲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恼,和我探讨一些他这个年龄不懂的问题.这样做当然不够.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总是要抽出一两个晚上的时间与他一起活动活动.比如,打球,散步,读书,看电视什么的.所以要想小孩与你交流,作为家长,必须学会与他成为朋友. 3.放开手. 现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怎么造成的呢?还不是我们大人们的原因。 在家里,你什么事都给他代劳了,他用什么来锻练自已的能力?而我们往往却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只要你学习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这里,我们恰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的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说相互促进性。我的小孩从三岁起就开始自己穿衣,平时的日常生活的一些事务全部由他自己独立完成。到现在,他自己洗衣,自己做饭(我们值班的时候),自己清理房间,自己收拾学习用品,等等。所以,他的动手能力很强,说实话,有时候,作为父亲,我都很祟拜他.比如,他做的手工之类的作品,简直太有特点了,可以算得上是工艺品.这些我都收藏着,他不在家的时候我就拿出来欣赏.再举一个例子:儿子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早上上学没有带作业本,我也不作声.结果那天被老师罚了站.回家后,他责怪我为什么不提醒他,我说,自己的事自己做.从此,他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