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级聚酯切片色值分析误差的来源及对策

瓶级聚酯切片色值分析误差的来源及对策
瓶级聚酯切片色值分析误差的来源及对策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1误差分析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学期: - 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实验1 误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及其处理。 二、实验内容 1.推导出满足测量要求的表达式,即 0? (?)的表达式; 0= (( * )/ (2*θ)) 2.选择初速度A,从[10,80]的角度范围内选定十个不同的发射角,测量对应的射程, 记入下表中: 3.根据上表计算出字母A 对应的发射初速,注意数据结果的误差表示。 将上表数据保存为A. ,利用以下程序计算A对应的发射初速度,结果为100.1 a =9.8 _ =0 =[] _ = ("A. "," ") _ = _ . ad ()[:-1] = _ [:]. ('\ ') _ = _ . ad ()[:-1] = _ [:]. ('\ ') a (0,10): .a d( a . ( a ( [ ])* / a . (2.0* a ( [ ])* a . /180.0))) _

+= [ ] 0= _ /10.0 0 4.选择速度B、C、D、重复上述实验。 B C 6.实验小结 (1) 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将B表中的数据保存为B. ,利用以下程序对B组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结果为 -2.84217094304 -13 a =9.8 _ =0 1=0 =[] _ = ("B. "," ") _ = _ . ad ()[:-1] = _ [:]. ('\ ') _ = _ . ad ()[:-1] = _ [:]. ('\ ') a (0,10): .a d( a . ( a ( [ ])* / a . (2.0* a ( [ ])* a . /180.0))) _ += [ ] 0= _ /10.0 a (0,10): 1+= [ ]- 0 1/10.0 1 (2) 举例说明“精密度”、“正确度”“精确度”的概念。 1. 精密度 计量精密度指相同条件测量进行反复测量测值间致(符合)程度测量误差角度说精密度所 反映测值随机误差精密度高定确度(见)高说测值随机误差定其系统误差亦。 2. 正确度 计量正确度系指测量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程度测量误差角度说正确度所反映测值系统误差 正确度高定精密度高说测值系统误差定其随机误差亦。 3. 精确度 计量精确度亦称准确度指测量测值间致程度及与其真值接近程度即精密度确度综合概念 测量误差角度说精确度(准确度)测值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综合反映。 比如说系统误差就是秤有问题,称一斤的东西少2两。这个一直恒定的存在,谁来都是 这样的。这就是系统的误差。随机的误差就是在使用秤的方法。 篇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聚酯切片

聚酯切片 聚酯切片聚酯工艺路线有直接酯化法(PTA法)和酯交换法(DMT法)。PTA法具有原料消耗低、反应时间短等优势,自80年代起己成为聚酯的主要工艺和首选技术路线。大规模生产线的为连续生产工艺,半连续及间歇生产工艺则适合中、小型多种生产装置。聚酯PET的用途不再主要局限于纤维,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 聚酯切片 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英文简称:PET 由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聚合而成. 1、按组成和结构可分为:共混、共聚、结晶、液晶、环形聚酯切片等; 2、按性能可分为:着色、阻燃、抗静电、吸湿、抗起球、抗菌、增白、低熔点、增粘(高粘)聚酯切片等; 2、按用途可分为:纤维级聚酯切片、瓶级聚酯切片、膜级聚酯切片(主要是工艺指标不同)。纤维级聚酯切片按其中消光剂tio2的含量不同又可以分为:超有光(大有光)、有光、半消光、(全)消光聚酯切片。另外还有阳离子聚酯切片。 发现与发展 目前,主要用于瓶级聚酯(广泛用于各种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的包装)、聚酯薄膜(主要用于包装材料、胶片和磁带等)以及化纤用涤纶. 聚酯系列产品的最早历史,可以说,1928年美国杜邦公司的卡罗瑟斯(Carothers)对脂肪族二元酸和乙二醇的缩聚进行了研究,并最早用聚酯制成了纤维。1931年秋天,卡罗瑟斯(Carothers)在美国化学会正式发表其研究成果。该纤维具有丝的光泽,强力和弹性均可和蚕丝媲美,但是由于其熔点低、易水解不耐碱,而无实用价值。但这项研究最早证实了聚酯可以制成纤维。1941年英国卡利科印染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CPA)的温菲尔德和迪克森在卡罗瑟斯(Carothers)工作的启发下,继续研究聚酯,1942年CPA取得了专利权。可以说,聚酯(PET)是在1949年率先在英国实现工业化生产,因其有优良的服用和高强度等性能,成为合成纤维中产量最大的品种。 生产方法 PTA法连续工艺主要有德国吉玛(Zimmer)公司、美国杜邦公司、瑞士伊文达(Inventa)公司和日本钟纺(Konebo)公司等几家技术。其中吉玛、伊文达、钟纺技术为5釜流程,杜邦则开发了3釜流程(目前正在开发2釜流程),两者缩聚工艺基本相似,区别在于酯化工艺。如5釜流程采用较低温度及压力酯化,而3釜流程则采用高乙二醇(EG)/PTA摩尔比和较高的酯化温度,以强化反应条件,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总的反应时间为5釜流

误差理论与大数据处理作业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误差的意义就是什么?简述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研究误差的意义为: (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小误差; (2)正确处理测量与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更接近于真值的数 据; (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与测量方法,以便在最经济条件下,得到理想 的结果。 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误差定义、误差来源及误差分类等。 1-2、试述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分类,不同种类误差的特点就是什么? 答:测量误差就就是测的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按照误差的特点与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就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与符号保持恒定,或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大小与符号都按一定规律变化); 随机误差的特点就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与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 粗大误差的特点就是可取性。 1-3、试述误差的绝对值与绝对误差有何异同,并举例说明。 答:(1)误差的绝对值都就是正数,只就是说实际尺寸与标准尺寸差别的大小数量,不反映就是“大了”还就是“小了”,只就是差别量; 绝对误差即可能就是正值也可能就是负值,指的就是实际尺寸与标准尺寸的差值。+多少表明大了多少,-多少表示小了多少。 (2)就测量而言,前者就是指系统的误差未定但标准值确定的,后者就是指系统本身标准值未定。1-6.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某一被测件的长度为50mm,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 1μm,试问该被测件的真实长度为多少? 已知:L=50,△L=1μm=0.001mm, 解: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即: △L=L-L =L-△L=50-0.001=49、999(mm) 测件的真实长度L 1-7、用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某压力得100、2Pa,该压力用更准确的办法测得为100、5Pa,问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为多少? 解:在实际检定中,常把高一等级精度的仪器所测得的量值当作实际值。 故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测得值-实际值, 即: 100.2-100、5=-0、3( Pa)

膜级聚酯切片

膜级聚酯切片现状分析技术工艺 因为BOPET 薄膜生产的稳定、产品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膜级聚酯切片(B 层)的质量,为使切片生产厂家和用户共同提高对膜级聚酯切片质量的认识,江阴赛生聚酯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段霖对膜级聚酯切片(B 层)的质量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向薄膜生产厂家提出了一些建议。整个聚酯行业按TiO2含量大小划分为大有光、有光、半消光和全消光聚酯切片。段霖对影响膜级聚酯切片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 关于影响到膜级聚酯切片物理特性的因素,主要是指特性粘度(IV)、熔点、结晶性能与转化点温度。其中特性粘度主要影响薄膜的强度,当粘度到达一定值时,强度就不再增加了。一般地来说,膜级切片的IV 值在(0.62~0.68)±0.01 dl/g 为宜。当要求生产较高强度的薄膜时,宜选用IV 值较高的PET。段霖强调,为了使膜级聚酯基片与母料切片相熔性较好,两种切片的IV 值不能相差悬殊,如果相差太大,轻者影响薄膜的光学性能的均匀性,重者会直接影响正常生产。特性粘度也是聚酯切片相对分子量大小的表征,只有保证了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才能确保BOPET 生产的稳定,膜级聚酯切片的分子量分布最好是在16,000~18,500 之间。 熔点间接反映PET 树脂的DEG(二甘醇)含量、分子量分布、低聚物含量等质量情况。熔点低,树脂的耐热性差。对于绝缘膜、转移膜、烫金膜等要求耐热性好的薄膜宜选用熔点较高的切片,相应其塑化温度也稍高一些。 结晶性能与转化点温度也是影响拉膜生产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膜级聚酯切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8℃,冷结晶峰温(TC1)在124℃或更高,而熔融结晶峰温(TC2)在225℃或更高。熔融结晶峰温略低可更好地满足拉膜生产的需要,冷结晶峰温与熔融结晶峰温的要求正好相反,因为TC2-TC1 越小结晶速率越低。聚酯切片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聚合工艺条件、添加第三单体(共聚物)等能够使TC2-TC1 缩小,从而降低PET 的结晶速率,更好地满足稳定拉膜生产工艺要求。PET 分解温度一般在380℃以上。 另外,BOPET 薄膜成品的物理性能与聚酯切片的 b 值、DEG(二甘醇)含量、端羧基(-COOH)含量等也有密切的关系。 聚酯切片 b 值直接影响BOPET 膜的色泽。其测量是根据色谱学与光度学原理及有关国际标准,通常采用亨特(L-白度,a-绿/红色指数,b-黄色指数)法的色差计进行测量。影响切片色泽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由原料的质量、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生产工艺、生产过程控制差异引起的。目前,从工艺上比较直接的控制 b 值的方法是在工艺稳定和原辅材料质量良好的情况下,改变红度剂和兰度剂的加入量,可以改善切片的 b 值;另外,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调整聚合工艺(如优化聚合反应温度、降低物料液位等)也可改善切片的 b 值。 DEG(二甘醇)含量高会影响PET 的耐热性和耐光性,但由于DEG 中的醚键有一定的柔软性,醚健的存在降低了PET 分子的刚性,降低了PET 的熔点、TC2 等,也就降低PET 的结晶速率,有利于拉膜。DEG 含量的高低主要是由生产工艺决定的,生产上可以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如调节EG/PTA 摩尔比)或加入适量DEG 进行调整。 端羧基(-COOH)含量的高低不光影响到切片的拉膜性能,也会影响薄膜的性能。如聚酯切片的端羧基含量过高,易引起熔体的降解,造成拉膜时的破膜,同时,氢离子的增加会降低薄膜的绝缘性能。一般要求大有光膜级聚酯切片的-COON 控制在20mol/t~30mol/t,否则会影响到切片的拉膜性能。

实验大数据误差分析报告和大数据处理

第二章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第一节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由于实验方法和实验设备的不完善,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观察力,测量程序等限制,实验观测值和真值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们常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或有效数字来说明一个近似值的准确程度。为了评定实验数据的精确性或误差,认清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需要对实验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由此可以判定哪些因素是影响实验精确度的主要方面,从而在以后实验中,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缩小实验观测值和真值之间的差值,提高实验的精确性。 一、误差的基本概念 测量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所不可缺少的手段。通过测量和实验能使人们对事物获得定量的概念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性。科学上很多新的发现和突破都是以实验测量为基础的。测量就是用实验的方法,将被测物理量与所选用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它的大小。 1.真值与平均值 真值是待测物理量客观存在的确定值,也称理论值或定义值。通常真值是无法测得的。若在实验中,测量的次数无限多时,根据误差的分布定律,正负误差的出现几率相等。再经过细致地消除系统误差,将测量值加以平均,可以获得非常接近于真值的数值。但是实际上实验测量的次数总是有限的。用有限测量值求得的平均值只能是近似真值,常用的平均值有下列几种: (1) 算术平均值 算术平均值是最常见的一种平均值。 设1x 、2x 、……、n x 为各次测量值,n 代表测量次数,则算术平均值为 n x n x x x x n i i n ∑==+???++=121 (2-1) (2) 几何平均值 几何平均值是将一组n 个测量值连乘并开n 次方求得的平均值。即 n n x x x x ????=21几 (2-2) (3)均方根平均值 n x n x x x x n i i n ∑==+???++= 1 222221均 (2-3) (4) 对数平均值 在化学反应、热量和质量传递中,其分布曲线多具有对数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征平均值常用对数平均值。 设两个量1x 、2x ,其对数平均值

瓶级聚酯切片

瓶级聚酯切片 产品描述: 产品性能瓶级聚酯切片具有均匀的晶体结构,狭窄的分子质量分布;无毒、无味、有玻璃般的透明和光泽;良好的冲击韧性和高强度;气体渗透性小(即阻隔性能好),能延长饮料的保质期;加工简单,尺寸变化小或在负载下蠕变小;相对玻璃来说,具有质量轻、安全性好的诸多特点。 产品牌号辽阳石化分公司生产的瓶级聚酯切片共11个牌号,其中水瓶片:80-K、88-G、76-D、84-B、80-G、85-G。热灌装:78-R、碳酸片:86-T。67-G(特殊情况为半消光聚酯切片)。 产品标准中油企业标准Q/SY LY8023—2006 用途瓶级切片广泛用于瓶类包装容器;可用于制造食品、饮料包装瓶。三种常规牌号分别为:80-K用于水瓶、86-T用于碳酸瓶、78-R用于热灌装瓶。 包装与储运三层包装,内外衬塑料膜,中间聚丙烯编织袋,每包净重1000KG, 包装袋上标明厂名、品名、商标、批号、重量等标志。产品按不同品种、批号、等级分别堆放,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通过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输,运输时加盖防雨蓬布。 使用注意事项(1)在贮运过程中应防潮,防尘、防晒、防机械碰击,严禁露天堆放。(2)不能与含有粉尘、颗粒、油品及化学物品混杂储运。(3)装卸时不得抛卸,不得使用铁钩、避免包装破损。 纤维级聚酯切片 产品描述: 产品性能聚酯切片是无定型结构的高分子聚合体。将聚酯切片加热到一定温度,其无定型结构可转变为具有一定结晶度的晶体结构。密度为1.33~1.38g/cm3,该产品具有耐热性和较好的耐光性、耐酸性,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时不易发生作用,但其耐碱性较差,吸湿性低,导电性差。 产品牌号根据TI含量的加入量不同,可生产分为半消光和超有光聚酯切片。 产品标准纤维级聚酯切片中油企业标准Q/SY168-2006 用途纤维级聚酯切片适用于纺制各种涤纶短纤维和长丝等,制作各种服饰面料、帘子线和编织造纸过滤网等。 包装与储运产品包装使用内衬塑料膜的聚丙烯编织袋,每包净重1000kg。包装袋上标明厂名、品名、商标、批号、重量等标志。产品按不同品种、批号、等级分别堆放,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通过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输,运输时加盖防雨蓬布。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误差的意义是什么?简述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研究误差的意义为: (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小误差; (2)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更接近于 真值的数据; (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以便在最经济条件下, 得到理想的结果。 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误差定义、误差来源及误差分类等。 1-2.试述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分类,不同种类误差的特点是什么? 答:测量误差就是测的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按照误差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大小和符号都按一定规律变化);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

粗大误差的特点是可取性。 1-3.试述误差的绝对值和绝对误差有何异同,并举例说明。 答:(1)误差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只是说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差别的大小数量,不反映是“大了”还是“小了”,只是差别量; 绝对误差即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指的是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的差值。+多少表明大了多少,-多少表示小了多少。 (2)就测量而言,前者是指系统的误差未定但标准值确定的,后者是指系统本身标准值未定 1-5 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 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 绝对误差等于: 相对误差等于: 1-6.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某一被测件的长度为 50mm ,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 1μm ,试问该被测件的真实长度为多少? 解: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即: △L =L -L 0 已知:L =50,△L =1μm =0.001mm , 测件的真实长度L0=L -△L =50-0.001=49.999(mm ) 1-7.用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某压力得 100.2Pa ,该压力用更准确的办法测得为100.5Pa ,问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为多少? 21802000180''=-'''o o %000031.010*********.00 648002066018021802≈=''''''??''=''=o

2019年瓶级聚酯切片与PTA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瓶级聚酯切片与PTA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11月

目录 一、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6) 1、《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 (6) 2、《中国制造2025》 (6) 3、《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 (6) 4、《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6) 5、《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 (7) 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7) 二、行业发展概况 (8) 1、瓶级聚酯切片行业概况 (10) (1)行业竞争格局 (10) (2)市场容量 (13) ①产能产量稳步上升,我国瓶级聚酯切片产能全球霸主地位难以撼动 (13) ②市场需求上涨潜力较大 (14) A.内需量与出口量稳步增长 (14) B.下游饮料市场中瓶装水、功能饮料等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15) C.瓶级聚酯切片在新兴领域也正高速发展,整体市场需求上涨潜力较大 (16) (3)发展趋势 (17) ①行业利润预计维持相对良好状态 (17) ②新兴市场领域是未来需求增长点 (18) 2、PTA行业概况 (18) (1)行业竞争格局 (18) (2)行业市场容量分 (21) ①产能高速扩张后趋缓,国内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21) A.PTA产能高速扩张后趋缓,开工率震荡上行 (21)

B.进口比例锐减,国内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23) ②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24) A.PTA消费量逐年提升 (24) B.PTA下游行业稳步增长,带动PTA需求逐渐提升 (25) (3)发展趋势 (29) ①落后产能淘汰,行业集中度增加 (29) ②供需格局相对健康,行业景气度向好 (30) ③PTA行业利润率有望上升 (30) A.PX产能爆发式增长,行业下游将获更大利润空间 (31) B.PTA加工成本仍有下降空间,行业利润有望上升 (32) 三、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33) 1、规模壁垒 (33) 2、与规模无关的成本壁垒 (33) 3、资金壁垒 (34) 4、市场壁垒 (34) 5、人力资源壁垒 (35)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35) 1、有利因素 (35) (1)宏观经济稳定支撑行业发展 (35) (2)国家政策利好扩充市场前景 (36) (3)上游供应增速,PX价格有望下行 (36) ①PX装置开工率上升 (36) ②PX产能有望突破 (37) (4)下游行业平稳增长,拉动需求 (37) ①瓶装水市场存扩容空间,瓶级聚酯切片需求增长 (37) ②涤纶行业景气回升,提升PTA需求 (38) 2、不利因素 (39)

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第二章 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一、填空 1.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 、 、 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2.分析化学按任务可分为 分析和 分析、 分析;按测定原理可分为 分析和 分析。 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小 误差。 4、由不确定因素引起的误差属于 。 5、某学生几次重复实验,结果都很相近,但老师却说这结果偏高,则该学生实验中存 在 误差。 6、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的重现性越好,则分析结果的 越高。 7、只有在 的前提下,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8、用返滴定法按下式计算组分x 的含量时,则应保留 有效数字。 ()000 .11047.24632.400.251000.03 -??-?=w 9、减免系统误差的主要方法有 、 、 。 10、用沉淀滴定法测定纯NaCl 中氯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结果:0.5982,0.6006,0.5986, 0.6024,0.6046。则测定的平均值为 ;相对误差为 ;平均偏差 为 ;相对平均偏差为 ;分析结果应表示为 。 11. 在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中,当测定次数相同时,置信水平越__ ,置信区间越__ _,可靠性越___ ,包括真值在内的可能性越___ 。 . 12 对某盐酸溶液浓度测定4次的结果为:0.2041,0.2049,0.2039,0.2043, 则 为________, 为________, 为________,S r 为________。 13.置信区间的定义应当是:在一定置信度下,以____ _为中心,包括______ 的范围。 二、选择题 1.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 ) (A )<0.1% ;(B )>0.1% ;(C )<1% ;(D )>1% 2.若被测组分含量在1%~0.01%,则对其进行分析属( ) (A )微量分析 (B )微量组分分析 (C )痕量组分分析 (D )半微量分析 3. 由精密度好就可以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 (A ) 随机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 C. 平均偏差小; D. 相对偏差小。 x d S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7版费业泰习题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七版)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5 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 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 绝对误差等于: 相对误差等于: 1-8在测量某一长度时,读数值为2.31m ,其最大绝对误差为20m μ,试求其最大相对误差。 % 108.66 % 1002.31 1020 100% max max 4-6 -?=??=?= 测得值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1-10检定2.5级(即引用误差为2.5%)的全量程为100V 的电压表,发现50V 刻度点的示值误差2V 为最大误差,问该电压表是否合格? %5.22%100%100 2 100% <=?= ?= 测量范围上限 某量程最大示值误差 最大引用误差 该电压表合格 1-12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L1=50mm ,L2=80mm 。测得值各为50.004mm ,80.006mm 。试评定两种方法测量精度的高低。 相对误差 L 1:50mm 0.008%100%5050 004.501=?-= I L 2:80mm 0.0075%100%80 80 006.802=?-= I 21I I > 所以L 2=80mm 方法测量精度高。 1-13 多级弹导火箭的射程为10000km 时,其射击偏离预定点不超过0.lkm ,优秀射手能在距离50m 远处准确地射中直径为2cm 的靶心,试评述哪一个射 21802000180''=-'''o o %000031.010*********.00648002066018021802≈=' '' '''??''=''=o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报告

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物理实验的每一个课题的完成,一般分为预习、课堂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三个阶段。 §1 实验前的预习 为了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实验任务,学生一定要作好实验前的预习。 实验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在弄清本次实验的原理、仪器性能及测试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在实验报告纸上写出实验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包括下列栏目: 实验名称 写出本次实验的名称。 实验目的 应简单明确地写明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 实验原理 扼要地叙述实验原理,写出主要公式及符号的意义,画上主要的示意图、电路图或光路图。若讲义与实际所用不符,应以实际采用的原理图为准。 实验内容 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内容、操作步骤。为了使测量数据清晰明了,防止遗漏,应根据实验的要求,用一张A4白纸预先设计好数据表格,便于测量时直接填入测量的原始数据。注意要正确地表示出有效数字和单位。 §2 课堂操作 进入实验室,首先要了解实验规则及注意事项,其次就是熟悉仪器和安装调整仪器(例如,千分 尺调零、天平调水平和平衡、光路调同轴等高等)。 准备就绪后开始测量。测量的原始数据(一定不要加工、修改)应忠实地、整齐地记录在预 先设计好的实验数据表格里,数据的有效位数应由仪器的精度或分度值加以确定。数据之间要留有间隙,以便补充。发现是错误的数据用铅笔划掉,不要毁掉,因为常常在核对以后发现它并没有错,不要忘记记录有关的实验环境条件(如环境温度、湿度等),仪器的精度,规格及测量量的单位。实验原始数据的优劣,决定着实验的成败,读数时务必要认真仔细。运算的错误可以修改,原始数据则不能擅自改动。全部数据必须经老师检查、签名,否则本次实验无效。两人同作一个实验时,要既分工又协作,以便共同完成实验。实验完毕后,应切断电源,整理好仪器,并将桌面收拾整洁方能离开实验室。 §3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总结。要用简明的形式将实验报告完整而又准确地表达出来。实验报告 要求文字通顺,字迹端正,图表规矩,结果正确,讨论认真。应养成实验完后尽早写出实验报告的习惯,因为这样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完整的实验报告应包括下述几部分内容: 数据表格 在实验报告纸上设计好合理的表格,将原始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之中(有老师签 名的原始数据记录纸要附在本次报告一起交)。 数据处理 根据测量数据,可采用列表和作图法(用坐标纸),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按照 实验要求计算待测的量值、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书写在报告上的计算过程应是:公式→代入数据→结果,中间计算可以不写,绝对不能写成:公式→结果,或只写结果。而对误差的计算应是:先列出各单项误差,按如下步骤书写,公式→代入数据→用百分数书写的结果。 结果表达 按下面格式写出最后结果: )N ()(N )N (总绝对误差测量结果待测量?±=.. %100(??=N N )Er 相对误差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试题范文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一.填空题 1. ______(3S或莱以特)准则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判别粗大误差的准则。 2. 随机误差的合成可按标准差和______(极限误差)两种方式进行。 3.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 ______(重复)性。 4. 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______(重现)性。 5. 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______(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6. 根据测量条件是否发生变化分类,可分为等权测量和______(不等权)测量。 7. 根据被测量对象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分类,可分为静态测量和_____(动态) 测量。 8. 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分类,可分为工程测量和_____(精密)测量。 9. 真值可分为理论真值和____(约定)真值。 10. 反正弦分布的特点是该随机误差与某一角度成_____(正弦)关系。 11.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误差的大小和正负总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是有规律地重复。这种误差称为______(系统误差)。 12. 在相同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每次测量的结果有差异,其差异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这种误差称为______(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 13. 系统误差主要来自仪器误差、________(方法误差)、人员误差三方面。 14. 仪器误差主要包括_________(示值误差)、零值误差、仪器机构和附件误差。 15. 方法误差是由于实验理论、实验方法或_________(实验条件)不合要求而引起的误差。 16. 精密度高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数据的离散性小,_________(随机)误差小。 17. 准确度高是指多次测量中,数据的平均值偏离真值的程度小,_________(系统)误差小。 18. 精确度高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数据比较集中,且逼近真值,即测量结果中的 _________(系统)误差和_________(随机)误差都比较小。 19. 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称为_____(修正值)。 20. 标准偏差的大小表征了随机误差的_____(分散)程度。 21. 偏态系数描述了测量总体及其误差分布的_____(非对称)程度。 22. 协方差表示了两变量间的_____(相关)程度。 23. 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称为_____(粗大)误差。 24. +=_____() 25. ++=_____() 26. () 28. pH=的有效数字是____(2)位。 29.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结果为____。 30. 为补偿系统误差而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乘的数字因子称为______(修正因子)。 一、检定一只5mA、级电流表的误差。按规定,要求所使用的标准仪器产生的误差不大于受检仪器允许误差的1/3。现有下列3 只标准电流表,问选用哪一只最为合适,为什么? (本题10 分) (1)15mA级(2)10mA级(3)15mA级

误差分析

二、误差分析 1.研究误差的目的 物理化学以测量物理量为基本内容,并对所测得数据加以合理的处理,得出某些重要的规律,从而研究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间的关系。 然而在物理量的实际测量中,无论是直接测量的量,还是间接测量的量(由直接测量的量通过公式计算而得出的量),由于测量仪器、方法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测量值与真值(或实验平均值)之间存在着一个差值,这称之为测量误差。 研究误差的目的,不是要消除它,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也不是使它小到不能再小,这不一定必要,因为这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研究误差的目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更接进于真实值的最佳测量结果;确定结果的不确定程度;据预先所需结果,选择合理的实验仪器、实验条件和方法,以降低成本和缩短实验时间。因此我们除了认真仔细地作实验外,还要有正确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这二者是等同重要的。仅报告结果,而不同时指出结果的不确定程度的实验是无价值的,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误差概念。 2.误差的种类 根据误差的性质和来源,可将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 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即恒偏大或恒偏小),这种测量误差称为系统误差。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有: (1)实验方法的理论根据有缺点,或实验条件控制不严格,或测量方法本身受到限制。如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测量某种物质蒸气的分子质量时,由于实际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差,若不用外推法,测量结果总较实际的分子质量大。

(2)仪器不准或不灵敏,仪器装置精度有限,试剂纯度不符和要求等。例如滴度管刻度不准。 (3)个人习惯误差,如读滴度管读数常偏高(或常偏低),计时常常太早(或太迟)等等。 系统误差决定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通过校正仪器刻度、改进实验方法、提高药品纯度、修正计算公式等方法可减少或消除系统误差。但有时很难确定系统误差的存在,往往是用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或改变实验条件,或者不同的实验者进行测量,以确定系统误差的存在,并设法减少或消除之。 偶然误差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多次测量某一物理量时,每次测量的结果都会不同,它们围绕着某一数值无规则的变动,误差绝对值时大时小,符号时正时负。这种测量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1)实验者对仪器最小分度值以下的估读,每次很难相同。 (2)测量仪器的某些活动部件所指测量结果,每次很难相同,尤其是质量较差的电学仪器最为明显。 (3)影响测量结果的某些实验条件如温度值,不可能在每次实验中控制得绝对不变。 偶然误差在测量时不可能消除,也无法估计,但是它服从统计规律,即它的大小和符号一般服从正态分布。若以横坐标表示偶然误差,纵坐标表示实验次数(即偶然误差出现的次数),可得到图Ⅰ-1。其中σ为标准误差(见第4节). 由图中曲线可见:(1)σ愈小,分布曲线愈尖锐,即是说偶然误差小的, 出现的概率大。(2)分布曲线关于纵坐标呈轴对称,也就是说误差分布具有对称性,说明误差出现的绝对值相等,且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当测量次数n 无限多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于 零:

第7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有效数字答案

思考题 1. 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用什么方法减免 (1) 砝码被腐蚀; 答:引起系统误差(仪器误差),采用校准砝码、更换砝码。 (2)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答:引起系统误差(仪器误差),采用校正仪器(天平两臂等长)或更换仪器。 (3) 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 答:引起系统误差(仪器误差),采用校正仪器(相对校正也可)或更换仪器。 (4) 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 答:引起系统误差(试剂误差),采用空白试验,减去空白值。 # (5) 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 答:随机(偶然)误差。 (6) 读取滴定管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答:随机(偶然)误差。采用读数卡和多练习,提高读数的准确度。 (7) 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 答:过失,弃去该数据,重做实验。 (8) 标定HCl 溶液用的NaOH 标准溶液中吸入CO2。 答:系统误差(试剂误差)。终点时加热,除去CO2,再滴至稳定的终点(半分钟不褪色)。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要求分析结果达到%的准确度,即指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 (2)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高就说明准确度高。 (3) 由试剂不纯造成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4) 偏差越大,说明精密度越高。 (5) 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高。 (6)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7)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8) 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 (9) 偏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10) 随机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11) 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 … (12)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13) 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 (14) 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

影响瓶级聚酯切片质量及后续加工因素分析

84 1?瓶级聚酯切片质量指标的概述 瓶级聚酯切片主要用于制造纯水,天然矿泉水、饮用水、调味品和糖果等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容器或包装材料,该材料具有低重金属含量、乙醛含量低、色值好、粘度稳定。凭借独特的工艺配方和生产工艺、优异的加工性能、加工温度低、加工范围广、透明度高、成品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根据GB17931—2003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及瓶级聚酯行业的特性,瓶级聚酯切片生产控制的质量指标主要有特性粘度、乙醛含量、色值、二甘醇含量、间苯二甲酸含量、端羧基含量及水分含量等。 2?生产工艺及反应机理的简述 瓶级聚酯生产加工环节主要由聚合(CP)工艺、固相缩聚(SSP)工艺两个部分组成。 2.1?聚合反应原理 PTA与EG都具有双官能团,PTA分子含有两个羧基(-COOH),EG分子含有两个羟基(-OH),羧基和羟基的相互作用形成聚合物。首先PTA与EG进行酯化反应,生成BHET即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并生成水。BHET 之间进行缩聚反应生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并生成乙二醇。反应为可逆反应,需将反应中生成的水、乙二醇及时除去,才能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根据官能团等活性理论,聚合度的增加,即分子链的长度增加,对端基的反应活性没有影响,因此随着缩聚反应的进行,反应速度常数几乎不变,但到后期,由于体系粘度的增加,使小分子脱出困难,分子链的活动受到影响,端基碰撞机会减小,因此反应速度降低,需在更高的温度、真空度条件下进行。 主化学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1)酯化反应 (2)缩聚反应 2.2?固相缩聚反应原理 固相缩聚反应是生产高分子量聚酯的主要方法,是将聚酯加热至玻璃化温度以上,熔点以下,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分子链的末端基有足够的活性,发生缩聚反应。缩聚反应发生在分子链的末端基之间,羟乙基HO-CH 2CH 2-和羧基HOOC-之间,羟乙基之间的反应为酯交换反应,羟乙基与羧基之间的反应为酯化反应,反应副产物为小分子乙二醇和水。由于聚酯中的端羧基含量已较小,两种反应中,酯交换反应是主要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需将反应中生成的小分子不断除去才能使反应正常进行。 3?影响聚酯切片质量因素及制品后续加工影响的分析 3.1?切片的增粘值 在一定产量的情况下,聚酯切片的增粘值决定了产品的最终粘度,因为有些客户对产品的中心值及稳定性控制要求很高,所以控制好基础切片的粘度显得极为重要。影响基础切片增粘值的因素有很多,一般从生产工艺的角度看,有3个因素,即反应温度、小分子去除速度、以及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在工艺同等的情况下,适当的延长聚酯切片在反应器内和缩聚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一般要求反应器温度在200℃以上熔点以下,且滞留时间范围在8~12小时之间),将有助于提高切片的增粘速度,但如果时间太长则会使切片外观变黄或切片软化结块,不仅影响反应正常进行,还导致切片整体质量变差。 3.2?乙醛含量 聚酯在酯化、预聚、缩聚的一系列反应中,极易产生乙醛副产物,在实际的稳态生产中通过前置设备的处理,到达基础切片中的乙醛含量一般在80ppm以下,因此要在后端固相缩聚脱除基础切片中的乙醛,而且在固相缩聚增粘过程中,除发生大分子缩聚增粘反应外,还发生聚酯连 端乙烯基发生缩聚反应生成乙醛,因此在预结晶、结晶、预热等环节中一般会采取调高控制温、调大热氮气、热空气流速,增大气流循环等方式,将乙醛小分子带出体系外,一般从预热口取出的切片中乙醛含量已经下降至10ppm左右,通过延长反应器停留的时间最终产品乙醛含 影响瓶级聚酯切片质量及后续加工因素分析 赵燚根 珠海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广东 珠海 519050 摘要:通过对聚酯生产工艺反应机理及影响瓶级聚酯切片质量指标的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探讨寻求改善、优化聚酯工艺生产线。? 关键词:瓶级聚酯切片?质量指标?增粘值 Factors?affecting?quality?of?pet?grade?polyester?chip?and?subsequent?processing Zhao?Yigen Zhuhai Huarun Packing Material Co.,Ltd.,Zhuhai 51905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describes?the?reaction?mechanism?of?polyester?production?process?and?the?factors?affecting?the?quality?index?of?pet?grade?polyester?chip?to?modify?the?polyester?production?line. Keywords:pet?grade?polyester?chip;?quality?index;?viscosity?value

影响膜级聚酯切片质量关键因素

影响膜级聚酯切片质量的关键因素 文章摘要:影响膜级聚酯切片质量的关键因素因为BOPET薄膜生产的稳定、产品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膜级聚酯切片(B层)的质量,为使切片生产厂家和用户共同提高对膜级聚酯切片质量的认识,江阴赛生聚酯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对膜级聚酯切片(B层)的质量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向薄膜生产厂家提出了一些建议。整个聚酯行业按TiO2含量大小划分为大有光、有光、半消光和全消光聚酯切片。我们对影响膜级聚酯切片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全方位的...... 影响膜级聚酯切片质量的关键因素 因为BOPET 薄膜生产的稳定、产品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膜级聚酯切片(B层)的质量,为使切片生产厂家和用户共同提高对膜级聚酯切片质量的认识,江阴赛生聚酯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对膜级聚酯切片(B层)的质量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向薄膜生产厂家提出了一些建议。整个聚酯行业按TiO2含量大小划分为大有光、有光、半消光和全消光聚酯切片。我们对影响膜级聚酯切片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 关于影响到膜级聚酯切片物理特性的因素,主要是指特性粘度(IV)、熔点、结晶性能与转化点温度。其中特性粘度主要影响薄膜的强度,当粘度到达一定值时,强度就不再增加了。一般地来说,膜级切片的IV 值在(0.62~0.68)±0.01 dl/g 为宜。当要求生产较高强度的薄膜时,宜选用IV 值较高的PET。我们强调,为了使膜级聚酯基片与母料切片相熔性较好,两种切片的IV值不能相差悬殊,如果相差太大,轻者影响薄膜的光学性能的均匀性,重者会直接影响正常生产。特性粘度也是聚酯切片相对分子量大小的表征,只有保证了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才能确保BOPET生产的稳定,膜级聚酯切片的分子量分布最好是在16,000~18,500 之间。熔点间接反映PET 树脂的DEG(二甘醇)含量、分子量分布、低聚物含量等质量情况。熔点低,树脂的耐热性差。对于绝缘膜、转移膜、烫金膜等要求耐热性好的薄膜宜选用熔点较高的切片,相应其塑化温度也稍高一些。 结晶性能与转化点温度也是影响拉膜生产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膜级聚酯切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8℃,冷结晶峰温(TC1)在124℃或更高,而熔融结晶峰温(TC2)在225℃或更高。熔融结晶峰温略低可更好地满足拉膜生产的需要,冷结晶峰温与熔融结晶峰温的要求正好相反,因为TC2-TC1越小结晶速率越低。聚酯切片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聚合工艺条件、添加第三单体(共聚物)等能够使TC2-TC1 缩小,从而降低PET的结晶速率,更好地满足稳定拉膜生产工艺要求。PET 分解温度一般在380℃以上。 另外,BOPET 薄膜成品的物理性能与聚酯切片的 b 值、DEG(二甘醇)含量、端羧基(-COOH)含量等也有密切的关系。 聚酯切片 b 值直接影响BOPET膜的色泽。其测量是根据色谱学与光度学原理及有关国际标准,通常采用亨特(L-白度,a-绿/红色指数,b-黄色指数)法的色差计进行测量。影响切片色泽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由原料的质量、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生产工艺、生

聚酯切片(PET)行业研究(终稿)

聚酯切片行业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 一、报告背景 聚酯切片(简称PET)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生产涤纶长丝和瓶类包装材料,也可作为改性塑料的原材料。从行业布局来看,国内PET的生产和消费集中于华东地区(江苏和浙江),国内聚酯行业在经过了08年的最低谷和行业洗牌后,当前呈现震荡向上的趋势,很多企业重新开始涉足该领域。 本报告通过实地调研和公开信息收集,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归纳行业特征,尝试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我行授信策略建议。 二、报告结构 本报告主要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行业基础知识介绍,包含PET行业的基本定义,子行业分类标准和行业基本特点,在行业基本特点中着重于产业链分析、以及主流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介绍;并且并针对PET的行业特点,对其成本结构的量化公式做了阐述。 第二部分是全球及中国PET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其中一是对全球PET行业供求分析,并罗列了全球主要PET生产企业的产能排名;二是对国内PET行业进行了多维度分析,主要是包含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供求分析、价格分析以及进出口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主要从规模分布、区域分布和生产主体分布三个方面分别阐述。 第三部分是上下游分析。在上游分析中,着重分析两个主要上游行业--PTA 和MEG的行业特征;在下游分析中,主要集中于两大下游行业:聚酯纤维和瓶级聚酯。 第四部分是授信策略建议。主要逻辑是在行业特征、发展趋势及主要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我行授信策略的总体原则、目标客户、具体建议及风险防范措施。 三、聚酯行业主要特征: 1、整体产能过剩,但短期内子行业盈利空间变化受制于多因素,如上游原

材料进口依存度的变化,聚酯装置和下游终端设备的投资周期时间差、以及下游替代产品(如棉花)的价格变化等。 2、区域集中趋势明显,民营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3、低端产品需求饱和,高端差别化纤维产品占比仍不高。我国聚酯产品同质化过度发展问题突出,低端产品需求日趋饱和。2010年底,我国聚酯纤维差别化率仅约46%,2015年总体差别化率力争达到60%。 4、原材料和下游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大。上游原材料进口依存度较高,原油价格波动对PET产品价格影响大,转嫁成本能力较差,行业盈利水平波动剧烈。 三、主要结论 PET(聚酯切片)为我行审慎介入类行业,该行业属于资源导向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较为显著的规模效应。 目标客户:重点支持符合产业布局规划,原则上位于大型石化基地,与大型炼厂配套;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的聚酯企业,优先支持差别化和功能化产品较高的企业。 具体授信策略建议分短期融资和项目融资两部分,主要从产能规模、产业链完整性、技术水平、具体财务指标及我行内部评级等多维度提出策略建议,同时提供了全行业的主要经营指标以作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