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志》科卷索引全解

《中国植物志》科卷索引全解
《中国植物志》科卷索引全解

《中国植物志》科名索引

《中国植物志》植物中文正名的订正和读音的统一

《中国植物志》植物中文正名的订正和读音的统一 引言 共80卷126册的《中国植物志》(以下简称《植物志》),历时35年,终于在2004年10月全部出版完成。它是迄今为止是目前世界上篇幅最大的植物志,也是关于中国维管束植物的最为完整的志书。 《植物志》给中国的3万多种维管束植物都赋予了中文名,这对于中国的科技术语研究来说,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植物志》所收载植物的中文正名(区别于中文别名,以下简称“别名”)可以看成是目前最好的植物中文名称的规范,迄今还没有另一套植物中文名系统的合理性能够超过《植物志》的系统。 不过,也应指出,由于编纂时间较长,参与人员较多,《植物志》中的植物中文名正名还存在少数问题,可以分为三类:(1)个别类群重名;(2)种下等级命名法不统一;(3)部分名称有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异体字和别字。为了方便科研人员和社会各届人士使用《植物志》,为了方便《植物志》的数字化,特别是为了促进植物中文名的规范化、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订正。同时,基于同样的要求,《植物志》中的植物中文名正名的读音也有必要统一,建立规范。 笔者一直对《植物志》植物中文正名的整理工作抱有兴趣。在帮助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网络中心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有幸得以利用他们录入的《植物志》植物名录数据库,对这项工作进行初步尝试。本文就是这些初步工作的总结。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植物中文正名的拟名权,最终应归于各个类群的分类学研究者,这是植物分类学界普遍赞同的做法;同时,保持植物中文正名的稳定性,也是植物中文名拟定的最高原则之一。因此,笔者在下文中所做的植物中文正名的订正,属于一种“消极性”订正,即仅在某一名称存在上述三类问题中的某一类或某几类、非订正不可时,才进行订正,否则就不做任何更动,即使这一名称在别的方面仍存在不妥之处。例如,茄科植物Solanum tuberosum的最通用的中文名是“马铃薯”,但《植物志》茄科作者基于其他考虑,选用了“阳芋”作为这一植物的中文正名,虽然笔者觉得不尽合理,但“阳芋”这一名称本身并不存在重名、异体字或别字的问题,所以笔者未做任何订正。又如“义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910503483.html,/)上一位网友向笔者指出,中药“防己”的“己”字本作“巳”,巳在此指蛇,“防巳”是指该药可以做蛇药,写成“防己”则不通;但笔者基于上述原因,也未对这一名称做修改。 以下如不另加说明,凡称“植物中文名”,均指《植物志》的植物中文正名。由于科、属、种是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以下简称ICBN)规定的分类群的主要等级,同时也限于笔者精力,下文仅对《植物志》中科、属、种(含种下等级)的中文正名做了订正和读音的统一,而暂未涉及其他等级如族、组、系等的中文正名。 一、改重名 分类的内在要求之一,是使各个类群名称不相重复,即一个名称只能对应一个类群(但反过来则不一定成立,一个类群也可能对应多个名称),以使类群名称能够真正成为类群的标识,不致引起混乱。ICBN制订了十分严格的规则,以保证类群的学名不相重复,但中文名作为类群的“俗名”,因为没有类似的严格规则的限制,其中一名多物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若要避免引起混乱,便于应用,就必须对“一名多物”进行彻底的整理清除。 因为在编纂时特别注意到了这点,《植物志》中的重名现象是很少的,即使是种和原种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教案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 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 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 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 本节中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 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等内容为本节的重点。通过学习松树

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 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这部分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 解为什么裸子植物适于陆地生活,进而认识到裸子植物 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要让学生观察球果,并 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松的根、茎、叶等形态特征,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 本节组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 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 且学生平时对松树的生殖过程了解很少,这样对了解两 类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与绿色开花植 物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受精,从雌球花经过受精后 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 较长又不易观察到,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只作为选学内容,不必让学生了解的过于详细。 三、教法建议 1、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种子植物的实物,裸子植物要带有球果,被子植物最好有果实。组织学生观察比较,找 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即它们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这样 它们都隶属于种子植物。然后找出它们最突出的区别, 即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而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

苔藓植物分科检索表

苔藓植物分科检索表 1.原丝体不甚发育,通常每一孢子萌发的原丝体仅产生一个植物体(配子体);茎通常由同形细胞构成,多数没有分化中轴;叶没有中肋;假根为单细胞构造;蒴柄延伸在孢蒴成熟之后;颈卵器壁不形成分离的蒴帽;孢蒴成熟后多数纵长裂开,多有弹丝构造。 2.植物体叶状,构造较简单,无气室或仅有少数粘液腔,每一细胞有一或少数绿色体,无油胞及油体;精子器和颈卵器均起源于叶状体内部组织,位于叶状体上部,颈卵器无外壁;孢蒴长角状或粗烛状,无蒴柄,常有蒴轴;孢蒴成熟后纵长两瓣裂开(角苔纲Anthocerotae)………角苔科Anthocerotaceae 2.植物体叶状或有明显的茎叶分化,呈叶状体的构造多数较复杂,少数较简单,常有气室或气孔,每一细胞中有多数绿色体,常有油胞或油体;精子器和颈卵器起源于叶状体的外部组织,位于生长点的后方;颈卵器有外壁;孢蒴有短柄或长柄,无蒴轴;孢蒴成熟后多四裂或不规则裂开(苔纲Hepaticae)。 3.植物体叶状,或有茎叶分化,如为叶状体时则没有气室和气孔,仅有平滑假根;通常有油胞及油体,每一细胞中常有多数油体;多数无鳞片;孢蒴多数有延伸的柄,蒴壁细胞多层,成熟后四瓣裂开。 4.植物体叶状,少数边缘有叶状分瓣;颈卵器生于背面,与顶端分生组织无关。 5.植物体叶状,无侧边分瓣。 6.植物体无明显的中肋。 7.叶状体多数无假根,生殖器官生于侧生短枝上…………………………片叶苔科Aneuraceae 7.叶状体常有多数假根,生殖器官生于叶状体背面…………………………溪苔科Pelloaceae 6.植物体有明显中肋;植物体淡绿色,透明,或边缘常有毛;生殖器官生于腹面短枝上………………………………………………………………………………………叉苔科Metzgeriaceae 5.植物体叶状或有茎叶分化,侧边有明显的分瓣。 8.植物体边缘分瓣小,腹面有鳞片状的腹叶…………………………………壶苞苔科Blasiaceae 8.植物体边缘分瓣大,无腹叶…………………………………………小叶苔科Fossombroniaceae 4.植物体有明显的茎叶分化,颈卵器顶生,直接或间接由顶端分生组织产生。 9.植物体顶生分枝或节间分枝,叶片横裂或斜裂,呈蔽后式、折合蔽后式或蔽前式,但绝不呈折合蔽前式;每一雌苞中有颈卵器12—20,蒴柄长,常伸出蒴萼外;蒴萼发达或有时退失,而由茎组织发育的其他构造所替代。 10.叶3列,腹叶与侧叶近于同形或等大,叶片横列或呈蔽前式,通常仅裂为3—4瓣,背瓣最大,稀2裂瓣或不分瓣;假根稀少,生于腹叶基部。 11.叶片分裂至基部或3—4深瓣裂成细条状毛。 12.植物体较粗壮,侧叶和腹叶均深裂成瓣。 13.植物体棕色,叶细胞厚壁,蒴萼发育…………………………毛叶苔科Ptilidiaceae 13.植物体多呈绿色,外观呈细绒状,叶细胞多薄壁,蒴萼不发育……………………………………………………………………………………………绒苔科Trichocoleaceae 12.植物体极纤小,侧叶和腹叶均深裂成2—4条状或细毛状……………………………………………………………………………………………………睫毛苔科Blepharostomaceae 11.叶片全缘或仅尖部有2小形裂瓣,但不呈细毛状;植物体单一;蒴萼不发育…………………………………………………………………………………………护蒴苔科Calypogeiaceae 10.叶3列,腹叶不同形且较小或完全退失,叶横列,或呈蔽后式或呈折合蔽后式,叶片多数2裂瓣,稀

种子植物分科检索表

二、种子植物分科检索表 1.胚珠裸露,不包藏在子房内,不形成果实;木本…………………………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2.茎常不分枝;叶大型,羽状,集生于粗大的树干或分枝的顶端…………………苏铁科 Cycadaceae 2.茎或树干通常分枝;叶较小,单生,不集于树干的顶端。 3.叶呈扇形,有多数二叉分枝的叶脉;落叶乔木………………………………银杏科Ginkgoaceae 3.叶不为扇形,也不具二叉分枝的叶脉;常绿乔木或灌木,稀落叶。 4.雌球花发育成球果状;种子无肉质假种皮。 5.雌球花的珠鳞与苞鳞互相分离;每珠鳞有2颗胚珠;花粉具气囊…………松科 Pinaceae 5. 雌球花的珠鳞与苞鳞互相半合生或完全合生; 每珠鳞有1至多颗胚珠; 花粉无气囊。 6.种鳞与叶均螺旋状排列,少交互对生;每种鳞有2-9粒种子…………杉科Taxodiaceae 6.种鳞与叶均对生或轮生;每种鳞有1至多粒种子……………………柏科Cupressaceae 4.雌球花发育为单粒种子,不形成球果;种子有肉质假种皮。 7.雄蕊有2花药,花粉常具气囊;胚珠常倒生…………………………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7.雄蕊有3-9花药,花粉无气囊;胚珠直立。 8.雌球花具长梗;雄花数朵或多朵聚生成头状花序或穗状花序…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8.雌球花无梗或近无梗;雄花单生在叶腋内………………………………红豆杉科 Taxaceae 1. 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形成果实;木本或草本。……………………………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9.乔木、灌木、半灌木或木质藤本植物。 10.寄生或半寄生的绿色植物。 11.灌木或草本,常寄生在其它植物的根上;果为坚果或核果………………檀香科 Santalaceac 11.灌木,常着生在其它木本植物的茎上;果为浆果,有粘性……………桑寄生科Loranthaceae 10.自养的绿色植物。 12.叶片极小,叶小,鳞形,无叶柄和托叶…………………………………柽柳科Tamaricaeae 12.叶片不退化。 13.果为荚果;花冠极不整齐,呈蝶形或稍不整齐或完全整齐………………豆科Leguminosae 13.果不为荚果。 14.茎秆具节和中空的节间,地下具根状茎;包着茎杆的叶鞘(箨鞘)常革质……………… …………………………………………………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busoideae) 14.非上述性状 15.花序具佛焰苞,乔木或灌木;叶丛生茎顶,大型,掌状或羽状分裂………………… …………………………………………………………………………棕榈科Palmaceae 15.花序不具佛焰 16.花和果生于叶片主脉上,落叶灌木…山茱萸科Cornaceae(青荚叶属Helwingia) 16.花和果生于叶腋内或枝顶 17.冬芽包于膨大的叶柄基部内 18.花雌雄同株;乔木;小坚果再集生成球状果序,1-3枚生于叶腋……… ……………………………………………………悬钤木科Platanaceae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 植物分类检索表是根据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拉马克二歧分类的原理(1778),以对比的方式而编制成区分植物种类的表格。具体说,就是把各种植物的关键性特征进行比较,抓住区别点,相同的归在一项下,不同的归在另一项下,在相同的项下,又以不同点分成相对应的二项,依次下去,最后得出不同种的区别。各分类等级,如门、纲、目、科、属、种均可编制成检索表,其中科、属、种的检索表最为重要,最为常用。 检索表的格式通常有“定距式”(等距式)与“平行式”两种。我们常用的是“定距式”检索表。 本实验列举以下几种植物,特征已列出,请按下列列举主要特征(花与果)及次要特征(营养器官)任选5种植物编制一个植物检索表,做为实验报告。 ①马铃薯(SoolanumtuberosumL.)具地下茎,聚伞花序,花两性,花冠折扇状,冠生雄蕊5个,子房上位,浆果,叶羽状全裂。 ②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L.)头状花序,花两性和无性,聚药雄蕊,单叶互生,大型草本,瘦果,子房下位,一年生。 ③苹果(MaluspumilaMill.)伞房花序,花两性,白色,蔷薇花冠,雄蕊多数,子房下位,梨果,木本,单叶互生。 ④葡萄(VitisviniferaL.)木质藤本,具卷须,圆锥花序,花两性,花瓣5,在顶端粘合成帽状,雄蕊5,于房上位,浆果,单叶分裂。 ⑤大豆(Glycinemax(L.)Merr.)草本,具根瘤,三出复叶,总状花序,两性花,蝶形花冠,二体雄蕊,荚果。 ⑥玉米(ZeamaysL.)草本,节与节间明显,花单性,雄花为圆锥花序,雌花为肉穗花序,无花被,雄蕊3个,颖果。 ⑦白菜(BrassicapekinensisRipr.)二年生草本,单叶,总状花序,花黄色,两性,十字花冠,四强雄蕊,角果,具假隔膜。 ⑧甜菜(BrtavulgarisL.)二年生草本,主根肥大,肉质,单被花,花被5,雄蕊5,胞果。 ⑨葱(AlliumfistulosumL.)草本,叶圆管状,聚伞状伞形花序,有总苞,花被6,雄蕊6,蒴果。 ⑩胡萝卜(Daucuscarotavar.sattvaDC.)二年生草本,主根肥大肉质,叶2-3回羽状全裂,复伞形花序,花瓣5,雄蕊5,双悬果。

裸子植物检索表

裸子植物 杉科: 1、叶短于6厘米,不为合生叶,无不发育短枝 (2) 2、叶合生 (3) 2、叶合生,柔软,条形,长1--3.5厘米,排成两列落叶性…………………水杉 3、叶有锯齿,条状披针形,长3—6厘米,常绿性,侧枝之叶排列二列,叶绿色,仅下面有白粉,叶坚硬刺毛………………………………………………………杉木 4、常绿性,叶同型,叶锥形,两侧有棱角,横切面菱形,螺旋状排列,不二列,同一枝条上叶的长度无显著差异,叶长1—1.5厘米,微内弯…………………柳杉 5、叶二型,1—2年生小枝褐色或红褐色,大树之叶钻形,形小,紧贴小枝,幼树及萌芽枝之叶条状披针形,开展………………………………………………池杉 6、叶长0.4—1厘米,半常绿性………………………………………墨西哥落羽杉 红豆杉科: 1、叶上面中脉隆起,披针状条形或条形,显著弯镰状,长2—3.5厘米,下面 有黄绿色气孔带……………………………………………………………南方红豆杉 三尖山科: 1、叶披针状条形,微弯,长5—10厘米,宽3.5—4.5毫米………………三尖杉 1、叶条形,长2—5厘米,宽约3毫米…………………………………………粗榧 柏科: 1、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多为磷叶 (2) 2、小枝直展或下垂,两面的磷叶同色 (3) 3、小枝下垂,磷叶先端尖…………………………………………………………柏木 3、小枝直展,不下垂,磷叶先端较钝 (4) 4、有明显的主干,树冠开展………………………………………………………侧柏 5、小枝下面的磷叶有白粉,至少部分有白粉,磷叶较小,侧生磷叶长1—2稀至4毫米,磷叶先端尖或锐尖,磷叶长1—2毫米,树冠外部的末端小枝不细长下垂………………………………………………………………………………日本花柏 6、多为磷叶,生磷叶的小枝绿色,磷叶先端钝尖或钝,生磷叶的小枝不下垂,磷叶同色均为绿色,乔木或小乔木,有主干,树冠圆锥形,老则开阔…………圆柏 7、树冠窄圆柱或窄尖塔形,不开阔,枝条分别扭向一方,蜷曲上展……………………………………………………………………………………龙柏 松科: 1、有长枝及短枝,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和成束 (2) 2、短枝发达成距状,叶条形或针形,簇生在短枝顶端 (3) 2、短枝不发达,长仅1—2毫米,为叶鞘所包被,叶针形,2,3,5权一束生于短枝顶 (5) 3、常绿性,叶针形,坚硬,横切面三角形,针叶长3—5厘米……………………………………………………………………………………雪松

《中国植物》植物中文普通名的订正和读音的统一(5)

《中国植物志》植物中文普通名的订正和读音的统一(5) 四、读音的统一 要实现《植物志》的普通名读音的统一(包括普通话读音的统一和方言读音的统一,本文只讨论普通话读音的统一),需要完成以下几步工作:第一,普通名中多音字的整理;第二,单音字的准确定音;第三,白读的审订。 具体说来,多音字的整理显然是普通名读音统一首先要做的工作,它们往往是造成读音混乱的主要原因。知道了普通名中有哪些多音字,在以后的拟名中,就可以有意地回避使用这些字的破读音。而且对于计算机检索来说,如果不将多音字的读音弄清楚,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按音序排列。 在多音字整理完成之后,下一步自然是单音字的准确定音。当然,这里的单音字,指的是在普通名中只有一个读音的字;有的字在整个语言环境中是多音字,但其他的读音并不用于普通名,如中有zhong1、zhong4二读,在一般语境中都很常见,但在普通名中,就只有zhong1这一个读音,这种字也属于这里所说的单音字的范畴。 这两步工作完成之后,普通名的文读读法就得到了统一。普通名的文读读法(一般用普通话读音代表)是它在汉语一切方言中的白读读法(如果存在的话)的基础,有了这个统一的文读读法基础,就可以根据各方言自己的特点,规定某些普通名在各方言中的白读读法。普通话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北京方言的白读非常丰富,所以普通话的白读也很丰富,对普通名来说,主要体现在儿化、轻声和部分字音白读这三点上。由于时间精力所限,笔者未能对种的普通名的白读进行审订,下文仅对科属普通名的白读进行了论述。为了行文方便,部分字音白读的问题提前放到“多音字的整理”一段中讨论。 1. 多音字的整理: 经整理,《植物志》的普通名中共有55个多音字(壳、爪、芥这三个字属于普通话的文读和白读的区别),占所使用的全部字数的2.2%。其中属的普通名和种(含种下等级)的普通名中都有的多音字有20个,仅在种(含种下等级)的普通名中出现的多音字有35个,下面分别讨论(均按该字的破读音音序排列):属的普通名和种(含种下等级)的普通名中都有的多音字(举属的普通名以赅该属中种和种下等级的普通名): (1)藨: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植物名用字,读音一直比较混乱。《说文解字》只记载它的一个意义是指“鹿藿”,这个意义已经不见于《植物志》的普通名了。它还有另外两个意思,一指悬钩子属Rubus(蔷薇科)的一些结多汁、可食的果实的植物,一指藨草属Scirpus(莎草科)植物,则均见于普通名。《现汉》虽然收录了此字,但只记载了一个读音biao1,在这个读音下也只记载了“藨草”这一个义项。因此,“藨

中国裸子植物门分纲分目分科检索表

中国裸子植物门分纲、分目、分科检索表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分纲、分目、分科检索表 1.花无假花被,胚珠无细长的珠被管,花期时胚珠完全裸露或珠孔裸露;次生木质部无 导管。 2.大孢子叶叶状,下部柄状,上部羽状分裂,生于树干顶部羽状叶及鳞状叶之间,胚珠 2-10枚,生于大孢子叶的下部两侧,不形成球花;或大孢子叶似盾状,螺旋伏着生于 中轴上,呈球花状,生于树干或块状茎的顶端,胚珠2枚,生于大孢子叶的两侧;营养 叶羽状深裂,集生于常不分枝的树干顶部或块状茎上………1.苏铁纲CYCADOPSIDA ………………………………………………………………………1.苏铁目CYCADALES ……………………………………………………………………1.苏铁科CYCADACEAE 2.大孢子叶(珠鳞)鳞片形或盾形,生于苞鳞腋部,胚珠1——多枚生于珠鳞腹面基部, 多数或少数组成雌球花;或大孢子叶(套被、珠托)杯状、囊状、盘状或漏斗状,其上着 生1枚胚珠;或雌球花梗端常分两叉(稀分多叉),叉顶具珠座,其上着生1枚胚珠;营养叶多形,但不成羽伏深裂;树干分枝。 3.雌球花具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分多叉),叉顶具珠座,其上着生1枚直立胚珠;花粉萌发时产生2个有纤毛能游动的精子;落叶乔木;叶扇形,有多数叉状并列的细脉,

具长柄……………………………………………………………2.银杏纲GINKGOPSIDA ……………………………………………………………………2.银杏目GINKGOALES ……………………………………………………………………2.银杏科GINKGOACEAE 3.雌球花的珠鳞两侧对称,生于苞鳞腋部,胚珠生于珠鳞腹面基部,3枚至多数珠鳞组成雌球花;或胚珠1-2枚(稀多枚)生于花梗上部或顶端的苞腋,具辐射对称或近对称 的囊状或杯状套被;或胚珠单生于花轴顶端的苞腋,具辐射对称的盘状或漏斗状珠托; 或花轴上具数对交叉对生的苞片,胚珠两枚成对生于苞腋,具辐射对称的囊伏珠托;花 粉萌发时不产生能游动的精子,由花粉管受精;常绿或落叶乔木;叶多形,但不为扇状、 亦无叉状并列细脉,无柄或有短柄…………………………3.松杉纲CONIFEROPSIDA 4.胚珠生于珠鳞腹面,珠鳞两侧对称(稀无珠鳞或珠鳞发育极弱)、生于苞鳞腋部,3枚至多数珠鳞组成雌球花;球果的种鳞(或苞鳞)两侧对称、有背腹面,扁平或盾形,熟 时张开,稀不张开或种鳞结合而生;种子有翅或无翅………………3.松杉目PINALES 5.雌雄异株,稀同株;雄球花的雄蕊具4-20个悬垂的花药,排成内外两行,花粉无气 囊;球果的苞鳞腹面仅有1粒种子;种子与苞鳞合生或离生,两侧有翅或无翅;叶钻形、 卵形或披针形,常绿性……………………………………3.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 5.雌雄同株,稀异株;雄球花的雄蕊具2-9个背腹面排列的花药;球果的种鳞腹面下

内蒙古植物志分科检索表

种子植物门 SPERMATOPHYTA 分科检索表 1.胚珠裸露,无子房包被(裸子植物亚门Gymnospermae)。 2.灌木或者草本状灌木;花具假花被;胚珠顶端具珠被管;叶退化成鳞片状,对生或轮生 三.麻黄科Ephedraceae 2.乔木,极少灌木;花无假花被;胚珠无珠被管。 3.叶和种鳞螺旋状排列。或叶簇生;叶针形或条形一.松科Pinaceae 3.叶和种鱗对生或轮生;叶鱗片形或针形二.柏科Cupressaceae 1.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形成果实(被子植物亚门 4.子叶2,花通常四至五基数(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5.无花瓣,花萼有或无,或花萼呈花瓣状。 6.花单性,雄花排列成柔荑花序或雌雄花都成柔荑花序。 7.叶为羽状复叶五.胡桃科Juglandaceae 7.叶为单叶。 8.果实下无壳斗;雌雄花都成柔荑花序或稀簇生。 9.种子被毛;蒴果。四.杨柳科Salicaceae 9.种子无毛;非蒴果。 10.花萼常4裂;聚花果九.桑科Moraceae 10.花萼退化或无;坚果或小坚果十.桦木科Betulaceae 8.坚果包在壳斗内,雌花单生或簇生。七.壳斗科Fagaceae 6.花单性、两性或杂性,但不形成柔荑花序。 11.子房每室含多数胚珠。 12.离生心皮;蓇葖果。二十.毛茛科Ranunculaceae 12.合生心皮;蒴果。 13.直立草本;花被杯状;裂片4 二七.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金腰属) 13.缠绕草本;花被管状;裂片1或3一三.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11.子房每室含1至数个胚珠。 14.聚药雄蕊;雄花成球状头状花序,雌花2个同生于具钩刺的总苞中八九.菊科Asteraceae(苍耳属) 14.非聚药雄蕊。 15.心皮2至多数离生。 16.果期花托伸长;聚合浆果穗状;木质藤本二三.木兰科Magnoliaceae 16.果期花托不伸长。 17.果为聚合瘦果二十.毛茛科Ranunculaceae 17.果为肉质浆果一六二.商陆科Phytolaccaceae 15.心皮单一或数个合生。 18.子房下位或半下位。 19.草本。 20.水生或沼生;叶轮生五七.杉叶藻科Hippuridaceae 20.陆生

中国植物学家钱崇澍

中国植物学家钱崇澍 中国植物学家,字雨农,1883年11月11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县,1965年12月28日卒于北京。1904年中秀才后,曾在南洋公学、唐山路矿学校学习,后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0年赴美,先后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自然科学院、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学习;先学农学,后改学植物学,最后攻读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 1916年回国,历任南京甲种农业学校、南京金陵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和复旦大学教授。1927~1935年、1937~1942年间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教授兼植物部主任。1950年后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他是中国现代从事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和地植物学研究的最早的学者之一。 1916~1917年,他在国外发表的两篇论文:《宾州毛茛两个亚洲近缘种》和《钡、锶、铈对水绵属的特殊作用》是中国学者独立完成的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生理学的最早文献。他于1927年发表的《安徽黄山植被区系的初步观察》,则是中国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方面最早的著作之一。在中国,他首先对兰科、荨麻科、豆科、菊科等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

1916年回国后,即深入浙江和江苏南部采集1万多号植物标本,加以整理和研究。30年代初开始对南京钟山的森林和岩石植物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对安徽、四川等省的植物进行了大规模的采集调查,并对中国植被的类型和区划进行过多年的工作。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兰科植物之研究》、《中国槭属的地理分布》、《中国荨麻科之研究》、《中国森林植物志,卷一》、《黄河流域植物的分布概况》、《中国植被类型》、《中国植物志》等。他长期在大学任教,培养和造就了秦仁昌、李继侗、裴鉴、郑万钧、曲仲湘、方文培等学者。 1923年,他曾与邹秉文和胡先□合作,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植物学教科书《高等植物学》。他在中国学术界做了许多组织和领导工作。1922年他曾与胡先□合作,在南京创立了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植物部,建立了标本室、实验室和图书馆,开展调查研究,出版刊物图谱。1933年,在他和胡先□、陈焕镛等植物学家的倡议下组成了中国植物学会。 他于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等职务。

被子植物分科检索表

种子植物分类检索表 种子植物分门检索表 1 胚珠裸露,无子房包被;花各部仍保持孢子叶球的形态,有藏卵器,胚乳发生于受精作用之前-----------------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 1 胚珠包于子房内;花通常具有花被;无藏卵器,胚乳发生于受精作用之后---------------------------------------------- 2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 2 胚通常具2 枚子叶;茎具无限维管束;花通常为4-5基数,4轮;叶经常具网状脉----------------------------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2 胚通常具有1 枚子叶,茎具有限维管束;花多为3基数,5轮;叶常具并行脉------------------------------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裸子植物分科检索表 1.乔木或灌木;叶为针形,鳞形,刺形,条形或扇形单叶,或为羽状复叶。 2.叶为羽状复叶,集生于树干上部或块茎上;树干不分枝---------------------------------------------------------------------------1.苏铁科Cycadaceae 2.叶为单叶;树干多高大而分枝。 3.落叶乔木;叶扇形,有多数叉状并列的细脉,具长柄;种子核果状有长柄--------------------------------------------------2.银杏科Ginkgoaceae 3.常绿或落叶乔木;叶为针形,鳞形,刺形,条形,无柄或有短柄;雌球花发育成球果,熟时张开,或因种鳞合生而使球果发育成核果状,熟时不开或微开,或发育为浆果状。 4.雌球花的株鳞两侧对称,胚珠生于株鳞腹面基部,多数至3枚株鳞组成雌球花,并发育成球果;球果熟时种鳞张开,或因种鳞合生而使球果发育成核果状,熟时不开或微开。 5.球果的种鳞与苞鳞离生或仅基部合生,每种鳞具2粒种子;种子上端有翅或无翅;雄蕊有2花药;叶基部不下延,条形或针形;种鳞与叶均螺旋状排列------3.松科Pinaceae 5.球果的种鳞与苞鳞半合生或完全合生,每种鳞具1至多粒种子;种子无翅或两侧具窄翅;雄蕊具2—9花药;叶基部通常下延;种鳞与叶螺旋状着生或交叉对生或轮生。 6.常绿或落叶性;种鳞与叶均螺旋状着生,稀交叉对生(水杉属),每种鳞具2—9粒种子;种子两侧具窄翅-------------4.杉科Taxodiaceae 6.常绿性;种鳞与叶均交叉对生或轮生,每种鳞具1至多粒种子;种子无翅或两侧具窄翅------------------------------------5.柏科Cupressaceae 4.雌球花的胚珠直立,单生于花轴或侧生短轴顶端的苞腋或两枚成对生于花轴的苞腋;种子核果状,全部包于肉质假种皮中或顶端尖头露出;或种子坚果状,生于杯状肉质假种皮中。 7.雌球花具长梗,生于小枝基部的苞片腋部,稀生枝顶;花梗上部的花轴上具数对交互对生的苞片,每苞片腋部生两枚成对胚珠,胚珠具辐射对称的囊状珠托;种子2—8个生柄端,核果状,全部包于肉质假种皮中--------------------------------------------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7.雌球花具短梗或无梗,单生或两个成对生于叶腋或苞腋;胚珠1枚,生花轴或侧生短轴顶端的苞腋,具辐射对称的盘状或漏斗状珠托;种子核果状,全部包于肉质假种皮中,或生于杯状或囊状假种皮中,仅上部或顶端尖头露出----------------------------------红豆杉科Taxaceae 1.灌木、亚灌木或草本状灌木;叶退化为膜质,2—3片合生成鞘状------------------------------------------------------------------麻黄科Ephedraceae 被子植物分科检索表 1.子叶2个,极稀可为1个或较多;茎具中央髓部;在多年生的木本植物且有年轮;叶片常具网状脉;花常为5出或4出数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2.花无真正的花冠,花萼存在或否,有时呈花瓣状。 3.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或雌花和雄花成柔荑花序,或类似柔荑状的花序。 4.无花萼,或雄花中有花萼。 5.多为木质藤本;叶为全缘单叶,有掌状脉;果实为浆果---------------------------------------------------------------------------------胡椒科Piperaceae 5.乔木或灌木;叶呈各种型式,常为羽状脉;果实不为浆果。 6.果为具多数种子的二裂蒴果;种子具丝状长毛----------------------------------------------------------------------------------------------杨柳科Salicaceae 6.果为仅具1种子的小坚果,或核果状的坚果;种子不具长毛。 7.叶为羽状复叶;果为核果状坚果-----------------------------------------------------------------------------------------------------------胡桃科Juglandaceae 7.叶为单叶;果为小坚果----------------------------------------------------------------------------------------------------------------------------桦木科Betulaceae 4.有花萼,或雄花中无花萼。 8.子房下位。 9.叶为羽状复叶------------------------------------------------------------------------------------------------------------------------------------胡桃科Juglandaceae 9.叶为单叶。-------------------------------------------------------------------------------------------------------------------------------------------壳斗科Fagaceae

中国被子植物分科检索表(恩格勒系统)

中国被子植物分科检索表(恩格勒系统) 1.子叶2个,极稀可为1个或较多;茎具中央髓部;在多年生的木本植物且有年轮;叶片常具网状脉;花常为5出或4出数………………………………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2.花无真正的花冠(花被片逐渐变化,呈覆瓦状排列成2至数层的,也可在此检查);有或无花萼,有时且可类似花冠。 3.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其中雄花,或雌花和雄花均可成葇荑花序或类似葇荑状的花序。 4.无花萼,或在雄花中存在。 5.雌花以花梗着生于椭圆形膜质苞片的中脉上;心皮1………………………………………………………………………………………………漆树科Anacardiaceae (九子不离母属Dobinea) 5.雌花情形非如上述;心皮2或更多数。 6.多为木质藤本;叶为全缘单叶,具掌状脉;果实为浆果………………胡椒科Piperaceae 6.乔木或灌木;叶可呈各种型式,但常为羽状脉;果实不为浆果。 7.旱生性植物,有具节的分枝,和极退化的叶片,后者在每节上且连合成为具齿的鞘状物…………………………………………………………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 (木麻黄属Casuarina) 7.植物体为其它情形者。 8.果实为具多数种子的蒴果;种子有丝状毛茸………………………………杨柳科Salicaceae 8.果实为仅具1种子的小坚果、核果或核果状的坚果。 9.叶为羽状复叶;雄花有被…………………………………………………胡桃科Juglandaceae 9.叶为单叶(有时在杨梅科中可为羽状分裂)。 10.果实为肉质核果;雄花无花被……………………………………………杨梅科Myricaceae 10.果实为小坚果;雄花有花被………………………………………………桦木科Betulaceae 4.有花萼,或在雄花中不存在。 11.子房下位。 12.叶对生,叶柄基部互相连合………………………………………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 13.叶为羽状复叶……………………………………………………………胡桃科Juglandaceae 14.果实为蒴果………………………………………………………金缕梅科Hammnelidaceae 14.果实为坚果。 15.坚果封藏于一变大呈叶状的总苞中………………………………………桦木科Betulacea 15.坚果有一壳斗下托,或封藏在一多刺的果壳中……………………………壳斗科Fagacea 11.子房上位。 16.植物体中具白色乳汁。 17.子房1室;椹果……………………………………………………………………桑科Moracea 17.子房2-3室;蒴果………………………………………………………大戟科Euphorbiacea 16.植物体中无乳汁,或在大戟科的重阳木属Bischofia中具红色汁液。 18.子房为单心皮所成;雄蕊的花丝在花蕾中向内曲………………………荨麻科Urticacea 18.子房为2枚以上的连合心皮所组成;雄蕊的花丝在花蕾中常直立(在大戟科的重阳木属Bischofia 及巴豆属Croton中则向前屈曲)。 19.果实为3个(稀可2~4个)离果所成的蒴果子雄蕊10至多数,有时少于10………………………………………………………………………………………………大戟科Euphorbiaceae 19.果实为其它情形;雄蕊少数至数个(大戟科的黄桐树属Endospermum为6~10),或和花萼裂片同数且对生。 20.雌雄同株的乔木或灌木。 21.子房2室;蒴果……………………………………………………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树木学》习题1—总论 - 参考答案

《树木学》习题1—总论(参考答案) 学院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 1.树木学:是研究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利用价值的学科。 2.分类系统:按照生物形态的繁简差异、生理功能的不同水平和系统发育中亲缘关系的远近归类,反映生物界的自然谱系。 3.种:种是分类学的基本单位,它是由一群形态类似的群体所组成,来自共同的祖先,并繁衍出类似的后代。 4.双名法:是种的学名形式,用拉丁文表示,即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个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并于其后附上命名人。这是由瑞典人林奈确立的。 5.树木分布区:每一树种都有一定的生活习性,要求一定的居住场所。每一树种所占有的一定范围的分布区域,即为该树种的分布区。 6.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是指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个体发育)及生长周期各阶段的性状表现。包括树木由种子萌发,经苗木幼树发育到开花结果,直至最后衰老死亡整个生命过程的发展规律。 7.物候期:简称物候期,是指生物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而有不同的生命活动的现象。 8.生态学特性:生态学特性是指树木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性。 二、填空题: 1.树木按生活型可分为下列三大基本类型: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而每一类型又可按冬季落叶习性分为常绿、落叶和半常绿(半落叶)三种性状。 2.传统分类学的奠基人是瑞典人林奈,他确定了以“双名法”命名植物。 3.分类学的依据有形态学、解剖学、电子显微镜技术、孢粉学、细胞学、物种生物学、植物化学和分子系统学8个方面。 4.植物分类的基本等级是门、纲、目、科、属和种。 5.种下的分类等级主要有4个,分别是亚种、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 6.树木分布区的类型主要有天然分布区和栽培分布区,连续分布区和间断分布区,水平分布区和垂直分布区。 7.树木特性主要包括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 8.影响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主要有4个,分别是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 三、单项选择: 1.(C)林奈的分类系统是属于哪个时期的分类系统? A.本草时期的分类系统 B.自然分类系统 C.人为(机械)分类系统 D.系统发育系统

中国植物志--pdf电子版检索

中国植物志--pdf电子版检索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ENGLISH 中国植物志简介 PDF 电子版 视频介绍 媒体聚焦 《中国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种类最丰富的一部巨著,全书80卷126册,5000多万字。记载了我国301科3408属31142种植物的科学名称、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地理分布、经济用途和物候期等。该书基于全国80余家科研教学单位的312位作者和164位绘图人员80年的工作积累、45年艰辛编撰才得以最终完成…… >>详细介绍 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科名/Family:属名/Genera: 拉丁学名:种中文名: 共查询到 41080 条记录: 您还没有输入条件!科名属名种名Family 拉丁学名卷册页码 忍冬科六道木属六道木Caprifoliaceae Abelia biflora 第72卷125页 忍冬科六道木属醉鱼草状六道 木Caprifoliaceae Abelia buddleioides 第72卷123页 忍冬科六道木属糯米条Caprifoliaceae Abelia chinensis 第72卷117页 忍冬科六道木属南方六道木Caprifoliaceae Abelia dielsii 第72 卷125页 忍冬科六道木属蓪梗花Caprifoliaceae Abelia engleriana 第72 卷121页 忍冬科六道木属细瘦六道木Caprifoliaceae Abelia forrestii 第72 卷119页

忍冬科六道木属二翅六道木Caprifoliaceae Abelia macrotera 第72 卷121页 忍冬科六道木属小叶六道木Caprifoliaceae Abelia parvifolia 第72 卷122页 忍冬科六道木属伞花六道木Caprifoliaceae Abelia umbellata 第72 卷127页 忍冬科双盾木属优美双盾木Caprifoliaceae Dipelta elegans 第72 卷129页 忍冬科双盾木属双盾木Caprifoliaceae Dipelta floribunda 第72 卷128页 忍冬科双盾木属云南双盾木Caprifoliaceae Dipelta yunnanensis 第72卷129页 忍冬科七子花属七子花Caprifoliaceae Heptacodium miconioides 第72卷110页 忍冬科蝟实属蝟实Caprifoliaceae Kolkwitzia amabilis 第72卷114页 忍冬科鬼吹箫属黄花鬼吹 箫Caprifoliaceae Leycesteria crocothyrsos 第72卷139页 棕榈科蒲葵属大果蒲葵Palmae Livistona cochinchinensis 第13(1) 卷27页 忍冬科鬼吹箫属狭萼鬼吹箫Caprifoliaceae Leycesteria formosa var. stenosepala 第72卷136页 忍冬科鬼吹箫属纤细鬼吹箫Caprifoliaceae Leycesteria gracilis 第72卷141页 忍冬科鬼吹箫属华鬼吹箫Caprifoliaceae Leycesteria sinensis 第72卷138页 忍冬科鬼吹箫属绵毛鬼吹箫Caprifoliaceae Leycesteria stipulata 第72卷138页 忍冬科鬼吹箫属西藏鬼吹箫Caprifoliaceae Leycesteria thibetica 第72卷14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